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一般为单发,但有15%-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

疾病介绍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一般为单发,但有15%-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一般为圆形、卵圆形,大的可呈分叶状。初期如黄豆大小,生长比较缓慢,可以数年无变化,因为无明显不适,因此很少引起患者的注意。肿块在不知不觉中逐渐长大,还有由于怕羞不愿找医生检查,直到肿块长得较大时,才不得不去医院诊治,耽误病情。

发病原因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专家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雌激素水平的过度刺激可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形成肿瘤。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正常乳腺的各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高低不一,敏感性高的组织易患病。不同妇女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对雌激素刺激敏感的妇女得病几率大大增加。

3.饮食及身体因素高脂、高能量饮食、肥胖、肝功能障碍等使体内雌激素增多,进而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本病。

4.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查体检查出来,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少部分病例乳腺纤维腺瘤同时伴有乳腺增生,此时则可有经前乳房胀痛不适等症状。

疾病体征

乳腺纤维腺瘤在乳腺的各个象限均可发生,尤其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腺瘤常为单发,亦有多发者。腺瘤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以1~3cm者较为多见,偶可见巨大者。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腋下淋巴结无肿大。腺瘤多无痛感,亦无触痛。其大小性状一般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通常生长缓慢,可以数年无变化,但在妊娠哺乳期可迅速增大,个别的可发生肉瘤样变。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关系不大,其恶变的几率不大。

临床上见到的乳腺纤维瘤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腺纤维瘤,另一种是乳腺增生伴发的腺纤维瘤。

前者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质中等、活动度大、能在扪诊的手指下滑脱;后者则仅可扪及部分露在增生乳腺组织外的光滑瘤体,边缘不清,有一定的自限性,其活动性则随增生组织的活动而活动。

疾病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

1.普通型最常见,瘤体直径常在1~3cm,生长缓慢。

2.青春型少见,月经初潮前发生,肿瘤生长速度快,瘤体较大,可致皮肤紧张变薄,皮肤静脉怒张。

3.巨纤维腺瘤亦称分叶型纤维腺瘤,多见于15~18岁青春期及40岁以上绝经前妇女。瘤体常超过5cm,甚至可达20cm,形状常呈分叶状。

临床常根据年轻女性,肿瘤生长缓慢及触诊肿瘤表面光滑、质韧实、边缘清楚,活动良好等,常可明确诊断。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借助乳腺的特殊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两者均可见摸到乳腺内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以单侧单发者较为多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无痛感及触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增生的肿块以双侧多发者较为常见,可呈结节状、片块状或串珠颗粒状,质地略韧,肿块常有触痛,可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月经前整个乳腺常有胀感,经后可缓解,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上者多见。必要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予以鉴别,如乳腺X线摄片,乳腺纤维腺瘤常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其周围可见有一圈环行的透明晕,据此可与乳腺增生病相鉴别。

2、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两者均为无痛性的乳腺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活动度较囊肿为大,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的临床特征。可行超声检查,超声对于囊性肿物和实性肿物的鉴别有很大的优势。

3、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乳腺肿块,多为单发。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以1~3cm大者较常见,超过5cm者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乳腺癌的乳腺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形,质地较硬,肿块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可迅速生长,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肿大,发病年龄多见于35岁以上者,尤以中老年妇女多见。乳腺X线摄片,纤维腺瘤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周围的环行透明晕;而乳腺癌可见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皮肤有凹陷、乳头内陷等。必要时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提供组织学证据进行鉴别。

手术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腺瘤一旦形成,依靠药物是不能消除肿块的,但并不意味着

只要一发现腺瘤就需立即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症,不能一概而论。对于肿物比较小,生长缓慢的患者可以选择先观察随诊,如果短时间内出现生长较快或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应选择立即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①对诊断明确的未婚妇女,可考虑择期手术处理,以婚前切除为宜;②对婚后未孕的病人,宜在计划怀孕前手术切除。因怀孕和哺乳或可使肿瘤生长加快;③孕期内发现肿瘤者,宜在怀孕3~6个月间行手术切除;④对于无妊娠、哺乳、外伤等促使肿瘤生长的情况时,肿瘤短期内突然生长加快,应立即手术。

2、手术方式:

①传统开刀切除:手术切口的设计应考虑美学与功能的需要。如需要哺乳者,应做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若以后不需要哺乳者,可沿乳晕边缘行弧形切口。如是多发者可行乳腺下缘与胸壁交界处切口或沿乳晕切口。手术时最好将整个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或将受累部分做乳腺的区段切除避免复发。多一次复发,就多一次恶变的危险。但在被切除的肿瘤以外的乳腺内,或对侧乳腺内术后再发生同样的肿瘤,不应认为复发,严格地说应为多发倾向。在原位又重新出现此种肿瘤者为复发,反复复发应警惕叶状肿瘤的可能。缺点:这种术式会在乳腺上留下疤痕,影响美观,对于乳腺多个象限内的多个肿物不能完全切除。

②微创手术切除:是在腋下或乳晕等隐蔽的地方戳孔(约3mm),在超声或钼靶引导下应用旋切针将肿物旋切出来,痛苦小,术后只留下一个3mm左右大小的印痕,恢复快,不需住院,不用拆线。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切口一次性同时切除多个肿瘤,多发肿物或临床触摸不到的微小肿物的病人特别适合采用这种手术。微创旋切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对于性质不明的肿块可以在B超定位下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对3毫米微小的肿瘤也可精确切除,这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无疑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缺点:费用高,对于接近乳头、皮肤、乳腺边缘的肿物无法保证完全切除,易有残留等。

疾病预防

1、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生活是预防乳腺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2、少穿束胸或紧身衣,合理使用文胸。型号合适的文胸对乳房健康很重要,最好能选用柔软、透气、吸水性强的棉制文胸。平时能不带文胸时尽量不带,不要带文胸睡觉。

3、慎用含雌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慎用丰胸产品。

4、洗澡时避免长时间用热水刺激乳房,更不要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洗澡时的水温以27℃左右为宜。规律的性生活能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性激素分泌的增加,有利于女性乳房的健康。

5、保持适量的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乳房健美,还能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

6、每月进行乳房自检,每年进行专业检查。一般选择月经后的1周到两周是检查的最佳时期,如果发现乳房有肿块、乳房局部皮肤或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病理学是森林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森林保护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过程和侵染循环;感病植物的病理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二章植物病原菌物 菌物的营养体;菌物的繁殖;各大类菌物的形态、简要的分类及所致的植物病害的症状,菌物类病害的诊断;菌物类病害发生的特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和性状;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和传播;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及病原鉴定方法;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防治。第四章植物病原病毒及植原体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的传播;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植物病毒的鉴定原理;植原体的一般性状;植原体病害的症状、传播、诊断和防治。 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的一般性状;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六章寄生性植物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七章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营养失调、湿度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八章侵染过程 病程的概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及其影响因素. 第九章病害循环 侵染循环的概念;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病原物的传播。 第十章植物病原生物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物的类型;病原物的致病机制;转主寄主和寄生专化型。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抗病性的类型;植物抗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及其机制。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植物病害的预测。 第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诊断的含义;植物病害诊断程序和方法;Koch’s法则;不同类型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第十四章植物病害的防治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1、发病年龄不同: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18~25岁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见。 乳腺纤维腺病以35~40岁为好发年龄。 2、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一般与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倾向有关,且多为单侧,少数患者亦可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范围较小。肿瘤一般直径在1~3c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无其他特殊不适。 乳腺纤维腺病发病原因与卵巢机能失调有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较硬的肿块,可推动,病变范围较广。病人常感乳房胀痛,有时疼痛难忍,月经期前更甚,或常触及乳腺内有肿块,压痛,肿块质地较软或稍硬。有时可有乳头溢液,可为浆液性,黄色,少数带血性,常需乳管镜检查以确定溢液确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围。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其相互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纤维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小叶腺泡、末梢导管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变通常局限于乳腺的某个或某几个区段内,范围较乳腺纤维腺瘤广,程度亦较乳腺纤维腺瘤重。 4、治疗方式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肿块切除即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乳腺纤维腺病的治疗是手术与药物兼顾的综合性治疗。手术目的是将疑有恶性病变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区段或某几个区段切除,且通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需做多处病理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还应服用相关药物行内分泌治疗,且需经常复查和体检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植物病理学试卷 a 及答案】 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植物病理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20 分) 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素。 三、选择(每题 2 分,共16 分) 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 b. 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 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 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高温 c. 病原菌 d. 遗传因素 )()两大类。)())())())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真菌 c. 线虫 d. 原核生物 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脓状物 d. 颗粒状物

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 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四、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16 分) 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 的重要诱因。( 6.病症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7.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的特有病症。() 8.霉状物、粉状物等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五、简答题(每题8 分,共16 分) 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 六、论述题(12 分) 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 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 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 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 腺病有何不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1、发病年龄不同: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18~25岁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见。 乳腺纤维腺病以35~40岁为好发年龄。 2、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一般与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倾向有关,且多为单侧,少数患者亦可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范围较小。肿瘤一般直径在1~3c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无其他特殊不适。 乳腺纤维腺病发病原因与卵巢机能失调有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较硬的肿块,可推动,病变范围较广。病人常感乳房胀痛,有时疼痛难忍,月经期前更甚,或常触及乳腺内有肿块,压痛,肿块质地较软或稍硬。有时可有乳头溢液,可为浆液性,黄色,少数带血性,常需乳管镜检查以确定溢液确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围。 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其相互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纤维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小叶腺泡、末梢导管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变通常局限于乳腺的某个或某几个区段内,范围较乳腺纤维腺瘤广,程度亦较乳腺纤维腺瘤重。 4、治疗方式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肿块切除即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乳腺纤维腺病的治疗是手术与药物兼顾的综合性治疗。手术目的是将疑有恶性病变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区段或某几个区段切除,且通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需做多处病理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还应服用相关药物行内分泌治疗,且需经常复查和体检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要点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 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 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 谢辉、何艺郡 目录 一、前言--------------------------------------------------------3 二、实习目 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3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 -------------------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 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 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 ----------------------------------------------19 六、参考文献 -------------------------------------------------20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 一、前言 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 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 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 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为巩固和印证所 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 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 (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 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 (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 (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一、实验目的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 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 谈起。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病害研究和实验的基本建设工作,植病标本的采 取和制作是植保人员必须掌握的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本次标本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 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标本采集 1、外出实习地点 (1)华农大农场 (2)华农大增城宁西基地 (3)广州白云区蔬菜地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1、发病年龄不同: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18~25岁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见。 乳腺纤维腺病以35~40岁为好发年龄。 2、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一般与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倾向有关,且多为单侧,少数患者亦可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范围较小。肿瘤一般直径在1~3c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无其他特殊不适。 乳腺纤维腺病发病原因与卵巢机能失调有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较硬的肿块,可推动,病变范围较广。病人常感乳房胀痛,有时疼痛难忍,月经期前更甚,或常触及乳腺内有肿块,压痛,肿块质地较软或稍硬。有时可有乳头溢液,可为浆液性,黄色,少数带血性,常需乳管镜检查以确定溢液确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围。 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其相互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纤维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小叶腺泡、末梢导管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变通常

局限于乳腺的某个或某几个区段内,范围较乳腺纤维腺瘤广,程度亦较乳腺纤维腺瘤重。 4、治疗方式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肿块切除即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乳腺纤维腺病的治疗是手术与药物兼顾的综合性治疗。手术目的是将疑有恶性病变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区段或某几个区段切除,且通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需做多处病理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还应服用相关药物行内分泌治疗,且需经常复查和体检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5、预后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癌变几率较低,手术切除后有复发、再发可能性,但其发生率较低。乳腺纤维腺病患者手术后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正常人群高。因此,术后需服用相关药物治疗;还应定期到医院做乳房检查。

女性乳腺纤维腺瘤

女性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一般为单发,但有15%-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 【疾病介绍】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一般为单发,但有15%-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一般为圆形、卵圆形,大的可呈分叶状。初期如黄豆大小,生长比较缓慢,可以数年无变化,因为无明显不适,因此很少引起患者的注意。肿块在不知不觉中逐渐长大,还有由于怕羞不愿找医生检查,直到肿块长得较大时,才不得不去医院诊治,耽误病情。 【发病原因】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雌激素水平的过度刺激可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

异常增生形成肿瘤。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正常乳腺的各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高低不一,敏感性高的组织易患病。不同妇女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对雌激素刺激敏感的妇女得病几率大大增加。 3.饮食及身体因素高脂、高能量饮食、肥胖、肝功能障碍等使体内雌激素增多,进而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本病。 4.遗传倾向。 【疾病症状】 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查体检查出来,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少部分病例乳腺纤维腺瘤同时伴有乳腺增生,此时则可有经前乳房胀痛不适等症状。 【疾病体征】 乳腺纤维腺瘤在乳腺的各个象限均可发生,尤其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腺瘤常为单发,亦有多发者。腺瘤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以1~3cm者较为多见,偶可见巨大者。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腋下淋巴结无肿大。腺瘤多无痛感,

植物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植物活体在生长或储藏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恶劣。 寄生物:寄生于其他生物的生物。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 病原物:任何诱发病害的因素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统称为病原物。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 共生现象: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寄生现象: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并从中吸取食物的现象。 致病性:异养生物能诱发病害的能力。 活体营养食物:在自然间,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的寄生物。在实验室里不能培养。 死体营养食物:除寄生于或的植物组织上外,还可以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的寄生物。 腐生物:只能从死的有机物上获得营养物质的异养生物。 半寄生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自制养分,但必须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寄生性种子植物。 全寄生种子植物:没有根或叶,或者茎叶具有很少的叶绿素,不能活仅能极有限地用无机物制造养分,因而必须从寄主植物体内吸收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的寄生性种子植物。 相继病原学:先入的病原物先侵染寄主,后入的病原物随之进入寄主,最终可以形成复合病害的综合症。 相伴病原学:两种或更多的病原物同时侵染寄主,引起的病害比单独的病原物引起的症状更重。 生理小种:在病原物的种内,在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病理、致病力或其他特征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致病性:是病原物诱发病害的能力的总称,一般是用来描述对不同种寄主的致病力。 毒性:是指病原物诱发病害的相对能力,用来衡量和表示致病力的差异。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免疫: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的称为免疫。 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轻的称为抗病。 感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重的称为感病。 高度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 耐病:发病情况类似高度感病品种,但受害的影响比感病品种的小。 垂直抗性: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即某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能抵抗,但对另一些则不能抵抗,即抗性是小种专化的。在遗传上,抗性是由个别主效其因控制的。在生产上,这种抗性虽表现为高度抗病或免疫,但很容易因小种发生变化而表现为感病,因而抗病性是不稳定和不能持久的。 水平抗性: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没有特异的相互作用,一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即非小种化的。在遗传上,抗性是由多个微基因控制的,也由单个基因控制的。这种抗性表现为中度抗病,是稳定和持久的。 基因对基因假说:在进化过程中,在寄主群体中有一控制抗病性的基因,在病原物群体中就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PDF.pdf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 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 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 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 死体营养型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的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 专性寄生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特性 非专性寄生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的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的特性 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的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真菌狭义的真菌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广义的真菌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菌丝变态结构 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的或是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和抵抗不良环境 厚垣孢子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 游动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 孢囊孢子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 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 接合孢子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 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 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 子实体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真菌的产孢结构 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 子囊壳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病状:植物得病后本身所表现的病态。 病征: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现出的特征性结构体。 症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 2.喷菌现象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这种现象称为喷菌现象(bacteria exudation,BE) 。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病害和其它病害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3.钝化温度(Thermal lnactivation Point,TIP) 将病组织汁液处理10min使病毒丧失活性的最低温度,用摄氏度表示。 4.病害循环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也称作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 5.整体产果(Holocarpic)。低等真菌繁殖时, 营养体全部转为繁殖体时叫整体产果 分体产果(Eucarpic)。高等真菌繁殖时, 营养体部分转为繁殖体时叫分体产果。 6.系统侵染: 7.综合防治综合防治(综合治理IPM)(植物病害管理PDM):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念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要把防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8.局部侵染: 系统侵染: 9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 :指在种内或变种内或专化型内,在形态上没有差异,但生理特性(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病理、致病力或其他特性)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9.单分体病毒; 10侵染性病害:病原生物侵染植物引起的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植物自身及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11、同宗配合:单个菌株生出的雌雄性器官能交配,自身亲合,如卵菌。 异宗配合: 异宗配合:同一菌株上生出的雌雄性器官不能交配,必须和另一 有亲和力菌株上的才能交配,担子菌以此为主(接合、子囊两种方式都有)。 12病毒内含体 13. 担子果:高等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结构上形成子实层,这种担子菌的产孢结构叫担子果(basidiocarp)。常见的各种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都是担子菌的担子果。 14.越冬和越夏 15.子实体真菌的产孢机构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均叫子实体(fruit-body). 16.植物病害:植物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者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及外观上表现出异常,最终表现为产量下降,品质低劣,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就叫做植物病害 17、.稀释限点(Dilution End Point,DEP) 病组织汁液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高稀释度,用10—1,10—2,……表示。 18单循环病害: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的病害。 多循环病害: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少循环病害:病害的初侵染为主,有再侵染但次数很少。 19.革兰氏染色反应:将细菌制成涂片后,用结晶紫染色,用碘液处理,然后用95%酒精洗

乳腺纤维腺瘤病程

2016.10.31. 09:16 患者唐文玉,女,26岁,因“发现右侧乳房包块2+月”于2016年10月31日09:11入院,其病史特点如下: 1.患者唐文玉,女,26岁,病程较长,发病较缓。 2.现病史:入院前2+月,患者偶然扪及右乳腺肿块,不伴有疼痛,可以在乳房内活动,约“蚕豆”大小,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陷,无乳头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无乳房疼痛。于绵阳市肿瘤医院彩超提示:右乳实性结节,未予特殊处理;今为求手术治疗来我院乳腺科门诊,复查乳腺彩超提示:1.右侧乳腺弱回声(考虑纤维腺瘤),BI-RADS 3类2.左侧乳腺弱回声结节BI-RADS 3类;以“双乳多发性纤维腺瘤”收入院手术治疗。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状况良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3.既往史:5年前于我院行“左侧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余未问及特殊病史。 4.查体:T: ℃,P: 次/分,R: 次/分,BP: / mmHg,发育正常,意识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水肿,无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右侧乳房12点据乳头约2cm处扪及肿块约2×1cm,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肾区无叩痛。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水肿,无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 5.辅查:我院门诊彩超示(2016-10-30):1.右侧乳腺弱回声(考虑纤维腺瘤),BI-RADS 3类2.左侧乳腺弱回声结节BI-RADS 3类。 综上所述,考虑入院诊断为:双乳多发性纤维腺瘤。 诊断依据:1、患者青年女性,以双侧乳房多发包块结节为主要表现,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陷,无乳头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2、查体: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水肿,无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右侧乳房12点据乳头约2cm处扪及肿块约2×1cm,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3、辅助检查:乳腺彩超 1.右侧乳腺弱回声(考虑纤维腺瘤),BI-RADS 3类2.左侧乳腺弱回声结节BI-RADS 3类;故考虑诊断。 鉴别诊断:乳腺癌依据:本病多为乳房单发包块为主要表现,伴有乳房变性,如桔皮样水肿、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等表现,查体包块固定,边界不清等表现,故不考虑;可术后行病理检查鉴别。1.乳腺脓肿乳房处疼痛明显,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可扪及波动感,彩超可鉴别;2.乳腺癌患者年龄小,体重无明显下降,双侧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乳房处皮肤无桔皮样改变,需术后病检支持。 诊疗计划:普外科2级护理,普食,完善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术前检查,择期手术治疗。 医师签名: 李建2016.11.01. 08:25 刘林波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刘林波主治医师查房指出:患者青年女性,以发现右侧乳房包块为主要表现,不伴有疼痛,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陷,无乳头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无乳房疼痛,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紧,无心慌、心悸等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未见确切异常,右侧乳房12点据乳头约2cm处扪及肿块约2×1cm,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右侧乳房9-10点据乳头约1cm处扪及两个约1.5×1cm结节,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左侧乳房未查见确切异常,辅助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目前考虑诊断:双乳多发性纤维腺瘤诊断依据:患者青年女性,以双侧乳房多发包块结节为主要表现,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

植物病理学

第一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症状 3.侵染过程 4.积年流行病害 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第二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症状

4.单年流行病害 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用来鉴定植物病害的柯赫氏法则的内容有那些?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第三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不全变态 2.多足型幼虫 3.卵胎生 4.植物检疫

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乳腺纤维腺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自然病程较长,确诊依据病理学检查,处理方法包括随访观察和外科干预。目前国内外对纤维腺瘤的处理方法选择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编写《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期望能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1 纤维腺瘤流行病学特征及乳腺癌风险概述 1.1流行病学特征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占乳腺科门诊病人的7%~13%[1],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25 岁。约25%的纤维腺瘤无症状[2],13%~20%为多发病灶[3],多发纤维腺瘤病人多有家族史[4]。纤维腺瘤病程较长,多数病变缓慢增大或无变化[5],少数可自然消退或快速增大[4-8]。 1.2乳腺癌风险 纤维腺瘤中的上皮成分癌变风险极低,癌变率为0.12%~0.30%,且癌变者多为小叶原位癌[9-12]。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

纤维腺瘤病人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较普通女性略增高(1.48~1.70 倍),伴有非典型增生或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或复杂纤维腺瘤病人,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于普通纤维腺瘤病人[13-18]。因此,建议此类高危纤维腺瘤病人术后仍须定期行乳腺检查。 2 诊断 纤维腺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触诊、彩色超声、乳腺X 线摄影检查,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诊断。不推荐磁共振作为纤维腺瘤的常规影像学诊断方法。 2.1临床特征 新发纤维腺瘤多见于青春期至绝经前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 岁,绝经后女性较少新发纤维腺瘤。纤维腺瘤多病程较长,伴有家族史者不少见[1-3]。纤维腺瘤触诊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可有分叶,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的肿物,偶伴疼痛。约25%的纤维腺瘤不可触及,单纯依靠触诊诊断纤维腺瘤的准确率较低[7,19]。 2.2影像学特点 纤维腺瘤彩色超声表现多为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有包膜的低回声区,纵横比<1,生长迅速的纤维腺瘤中心可能出现梗死液化,彩色超声表现为肿物内部的无回声区。尽管依据乳腺超声诊断纤维腺

植物病理学试题和答案

《植物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 10 分) 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得不正常得状态。 2、致病性:就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得致病与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就是否经过性器与性细胞得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得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得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与子囊孢子得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得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得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得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1、病征:植物感病后,由病原物在病部构成得特征。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她生物而生存得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得一种较坚硬得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就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得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与雄器)结合而形成得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得现象。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得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得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得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得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10、卫星病毒:有些RAN病毒伴随有低分子量得小粒体病毒,这种小粒体病毒称卫星病毒。 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得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得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单倍体细胞核得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得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得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9、卫星RNA:有些RNA病毒伴随小分子星得RAN,它与辅助病毒RAN 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与增殖。这些小分子量RAN 即为卫星RAN。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得侵染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得环境因素引起得植物病害,这类病害不能传染。 2、子实体:真菌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得结构体、 3、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得一种厚壁有性孢子。 4、吸器:菌丝在寄生细胞内长出侧枝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等形状用以吸收养分

植物病理学试题和答案汇总

《植物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 2、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是否经过性器和性细胞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的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的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1、病征:植物感病后,由病原物在病部构成的特征。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而生存的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一种较坚硬的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和雄器)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的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的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10、卫星病毒:有些RAN 病毒伴随有低分子量的小粒体病毒,这种小粒体病毒称卫星病毒。 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单倍体细胞核的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的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 9、卫星RNA:有些RNA 病毒伴随小分子星的RAN,它与辅助病毒RAN 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增殖。这些小分子量RAN 即为卫星RAN。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的侵染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这类病害不能传染。 2、子实体:真菌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结构体。 3、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的一种厚壁有性孢子。 4、吸器:菌丝在寄生细胞内长出侧枝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等形状用以吸收养

乳核(乳腺纤维腺瘤)中医诊疗方案doc资料

乳核(乳腺纤维腺瘤)中医诊疗方案

精品文档 庄河市中医医院乳核(乳腺纤维腺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多数发生在一侧乳房,肿块多发单发,以乳居外上象限多见; 2)肿块呈卵圆形,大小不一,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活动度大不与周围组织粘连,无疼痛和触痛,生长缓慢,不会化脓溃烂,与月经周期无关; 3)好发生青少年女性; 4) 钼钯X线摄片,彩超等检查,可帮助诊断; 5)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1)好发于青年女性,高发年龄20~25岁,其次为15~20岁和25~30岁; 2)一般为单侧,单发,直径1~5cm,亦可单侧或双侧多发; 3)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无疼痛,少数患者有微痛,肿块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活动性好; 4)彩超:呈弱回声无射,边界清晰,此不回声不均质; 5)乳腺X光钼钯摄片:不显影或者是淡淡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缘光滑,个别的可见良性钙化。 (二)证侯诊断 1、肝气郁结证肿块较小发展缓慢,不红不热,不觉疼痛,推之可移,伴胸闷叹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2、血瘀痰凝证肿块较大,坚实本硬,重坠不适,胸胁牵痛,烦闷急躁,或有月经不调,痛经,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或弦细。 二、治疗方案: (一)术前治疗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 2)血瘀痰凝证: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结,推荐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2、外治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贴,7天换药一次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Plant pathology) (48学时) 一、简要说明: 《植物病理学》是为农学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性课程,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课教学12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本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学时分配等。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植物生产类学科专业课程。是农学专业的拓展性课程。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教育。本课程包括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病害的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6个知识模块。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的知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根据课程在生物安全学科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自主学习,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作物病害的与防治的知识和植物病害识别的基本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实践教学采取实验室操作和田间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第三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主要参考书目: 赖传雅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谢联辉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侯明生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 北京: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五、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3.5学分。其中: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课)48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内容(36学时)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研究领域;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 植物病害的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