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7-10-24T14:00:20.4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唐杰

[导读] 因而对其进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容之一,需要医疗工作者重点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射疗法是最常用的治疗办法之一。而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放射质量中必不可少的仪器,对其进行质量保证和控制有利于提升放射疗法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前置防护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前言

放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其中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放射治疗中的主要装置。因而对其进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容之一,需要医疗工作者重点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前置防护工作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肿瘤放射质量的关键性装置,它利用速度可达亚光速的高能电子与大功率的微波电场相作用,获得适用于放射治疗的更高能量。一个基本的直线加速器至少要包括加速场、大功率微波源、控制系统、射线均整系统以及防护系统,为了保障加速器的使用需求,在医院进行配置时,直线加速器的结构往往更为复杂。

为了达到放射治疗安全防护的标准,因此在青岛分院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就对含有直线加速器的放射科机房进行了针对性的建设,对地面、屋顶等部位均进行了深度防辐射设计。放置加速器的治疗用房的墙体采用240厚机制实心砖,直线加速器的砼墙板材则采用硫酸钡混凝土进行构建,同时根据新院的规划,计划设置2个直线加速器机房来配合放射治疗,要求各机房的门与机器之间配有门机连锁装置,利用防护门的开合,达到切断和导通主机曝光电路,继而实现控制加速器发生或终止的目的,能直接准确地控制射线的产生和停止,阻止带电粒子的随意放放射,以防止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线造成的污染。在1#、2#机房的门头上方需悬挂红色的当心电离辐射的标志。

二、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是为了向患者提供更有质量的治疗服务,保障医疗环节的顺利进行,排除生产工作环节所产生的负面因素,提供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所进行的活动。在当前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工作中应可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重视物理师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物理师是放射治疗中的重要成员。然而根据当前的工作调研发现,物理师在加速器使用过程的参与度比较低。首次摆位的参与度为84%左右,检测仪器的参与度为73%左右。而在实行放射治疗前的日常检测参与度尚不足70%。因此应当建立起以物理师为指导核心的加速器质量保证体系。对加速器进行每日、每月以及每年的质量保证工作进行系统的安排,并做质量保障计划和日志,安排专人负责相关的内容并落实。常规工作可以交由物理师或者剂量师完成,但物理师必须要对所有的工作进行过程控制以及最终验收,以确保质量保证工作具有同一性。应保证所有的装置都经过物理师的授权后再进行使用。

第二,明确直线加速器的各项检测指标,并进行定期校准。

直线加速器的安装一般由装置的厂家负责,物理师参与验收过程,并对装置的各项基础指标进行校对和核验,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些师表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定期对其进行核验,保证其正常运行。核验的内容包括机械核验、照射野特性检查等,具体为:辐射防护测量,独立准直器的对称性的检查、各部分中心轴是否一致、机架和机头的转动对等中心点位置的影响、射野平坦度及射野对称性的检测、电子线的能量、监测电离室的稳定性和线性度的检测等等[1]。下面列举几项关键性指标的检验标准。

(1)等中心核验

等中心是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架旋转中心轴、准直器旋转中心轴和治疗床旋转中心轴三者的交点。三个中心轴的校正顺序应按照准直器旋转中心轴→机架旋转中心轴→治疗床旋转中心来进行。准直器自旋转中心的半径标准为r=1mm的圆。运用水平仪来使机架处于零位,在床位放置坐标纸后,提升床面高度至1m,同时旋转准直器,利用光野中的十字线投影在坐标纸上画出的轨迹来确定是否符合标准;根据动态弧形旋转照射和定角等中心照射的要求,对机架的等中心要求其处于r=1mm的球体内。在进行核验时,使用一细长探针贴于床面,并将针尖伸出床头5cm,并使针头处于等中心位置。当针尖投影与射野十字线交点重合且旋转时投影与十字线交点始终重叠,这时装上前指针,对旋转至不同角度的前指针及探针位置的偏离进行记录,其偏离始终不超过r=1 mm 的球面内。那么可以确定机架旋转中心轴符合要求;治疗床旋转中心的核验与准直器旋转中心的校准类似。需要使用水准仪使机架处于零位,在床位放置坐标纸,将十字线投影标记在坐标纸上,旋转治疗床,在坐标纸上标记十字线移动的轨迹,测量轨迹的半径是否小于1mm[1]。

(2)能量及输出剂量的核验

直线加速器在使用过程中,能量的稳定性及输出剂量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核验。射野中心轴上百分深度剂量值的大小直接反应了能量的高低。通过对射野中心轴上两个不同深度处剂量比值的测量,来衡量该加速器的能量是否稳定。在进行核验时,可采用深度10cm及深度20cm的剂量比值来表示。这一指标的核验频率为每月一次。当对加速器进行修理后也需要针对该指标进行测量;输出剂量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产生不稳定型,因而对这一指标的核验应考虑每天一次或者根据使用频率安排一周两次的核验。在进行核验时使用剂量仪、0.6cc指形电离室和小水箱。确保加速器的剂量监测仪的读数在标准的2%上下浮动[2]。

(3)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的核验

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对加速器的工作性能有显著影响。对于当前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有关规定,对平坦度和对称性有明确的定义,要求射野平坦度在等中心处位于 10 cm 模体深度下或标称源皮距下 10 cm 模体深度处,电子线在最大剂量深度处,最大射野的 80% 宽度内最大、最小剂量偏离中心轴剂量的相对百分数;对称性则要在 80% 射野宽度范围内,取偏离中心轴对称的两点的剂量率的差值与中心轴上剂量率的比值的百分数。对于此指标根据核验时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仪器,要求月核验频度为两次,并采用矩阵平板电离室Matri XX来

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

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与指标 (2011年6月修订) 为保证临床放射治疗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0年版)》,结合我省近年来质控工作实践,特将原制定的《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标准》修改如下: 一、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获准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放疗诊疗科目的注册登记。 (一)房屋的基本要求 1、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诊疗室,普通或特制防护的病房(有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单位)。 2、有放射治疗机房、定位设备机房、型模室、物理室。 注:放射治疗及定位机房的设计、防护、消防均须通过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检测及验收合格。 (二)放射治疗及配置设备的基本要求 1、深部病灶外部照射治疗机:医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 2、浅层病灶外照射治疗机:医用电子线(加速器产生)或千伏级X线治疗机; 3、模拟定位设备和治疗计划系统(TPS) 4、型模制作设备 5、头、胸、腹、四肢等固定装置 6、电离室型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 其中三级医院需增配: 1、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 2、专用模拟定位机 3、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4、有条件的单位配置三维水箱 注:大型放射治疗机及剂量仪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合格。 (三)放疗医技人员的基本要求 人员配备:放疗医师、临床放射物理师、放疗技师、维修工程师及护师。 医师与物理师及技术员比例的最低要求为5:1:3。 1、放疗医师:具有临床医疗专业本科(2004年以前人员应具大专或中专学

历并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专业的上岗证书(放疗科或肿瘤科内必须有一名具有放疗专业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临床物理师(必须配有专职物理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3、放疗技师:具有医疗专业大专(2004年以前人员需有中专以上学历)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 4、机器维修工程师: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可兼职)。 二、科室管理制度 放疗科是临床科室,其人员,设备,病区不得多头管理及分割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及安全。 (一)临床治疗方面 放疗医师 1、治疗病人需临床诊断明确(应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据)。 2、建立、完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严格按照ICRU 50号文件要求执行,包括放疗前明确靶区范围、设野的合理性及相关补偿技术、射线质及能量的选择等等,应用TPS指导照射野的设计。 4、病历及放疗单中应记录所用射线质及能量、患者的体位、固定装置、设野面积、照射野界(以体表较固定的标记为准、定位时X线片或打印图片)、肿瘤深度、源皮距离(SSD)、百分深度剂量、机架角度、机头角度、补偿器、滤过装置、照射方式、单次剂量、总剂量及总次数、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剂量(脊髓、肾、脑干等)。 5、指导技师特殊照射野的摆位及照射。 临床物理师 1、根据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及照射范围要求,优化放射治疗计划。 2、核查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 3、参与特殊照射野的摆位及照射。 4、定期检测各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指标。 5、不定时地检查放疗技师的照射野摆位及照射情况。 放疗技师 1、每日工作前检查放射治疗机的状况,各种常用摆位辅助用品是否齐,铅托架透光清晰度是否良好。检查机架、机头转角、运动方向、速度是否正常,周围有无障碍物,电子显示角度与刻度是否一至(±0.5°)。治疗床升、降、停止、转角、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Ⅰ) 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是贯穿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人员素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措施、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要求。 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 监测人员技术要求 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 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合格证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的分析三部分)。考核合格,取得(某项目)合格证,才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 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达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可比,必须执行计量法,对所用计量分析仪器进行计量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准使用。 应按计量法规定,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依法检定,或送有授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校验和维护。如天平的零点,灵敏性和示值变动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灵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pH 计的示值总误差;以及仪器调节性误差,应参照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校验。 新购置的玻璃量器,在使用前,首先对其密合性、容量允许差、流出时间等指标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用和验证 对不同的监测分析对象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要遵循本规范中选择分析方法所确定的原则。 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的条件时,或者水样十分复杂,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不能得到合格的测定数据,必须做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的主要特性参数:方法检出浓度、精密度、准确度、干扰影响等与标准方法有等效性、可靠性,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批、核准。 水质监测布点采样的质量保证 地表水质的布点采样质量保证见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 底质采样质量保证见底质采样质量保证。 污水监测采样质量保证见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和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 分析实验室的基础条件 实验室环境:应保持实验室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安全操作的基本条件。做到相互干扰的监测项目不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对可产生剌激性、腐蚀性、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分析天平应设置专室,做到避光、防震、防尘、防腐蚀性气体和避免对流空气。化学试剂贮藏室必须防潮、防火、防爆、防毒、避光和通风。

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措施与承诺

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措施与承诺 1 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 对于,我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单位工程确保验收优良,力争创市优良样板工程。 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85%以上。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消除质量通病。 我公司承诺将投入足够的管理技术力量和先进施工机械设备,按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管理,实现上述质量目标,提高精品意识,争创优质精品工程。 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各专业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技术部 质检部 测量组 试验室 材料部 专职质检员 班组兼职质检员 施工部

3 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参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建立的。本工程我公司拟按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成立项目管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实现总的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 工程技术部过程控制 项目经理 材料设备部 质量控制部 过程检验控制 班组自检、互检、专职检 项目部检查验收 进货检验 非 构 件 原 材 料 外 购 件最终检验 竣 工 资 料 实 测 实 量 外 观 竣工验收、交付 公司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回访、保修 试 验 室 总工程师

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质量检查保证体系施工中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负责制 健全职能机构 施工组织设计 熟练技术标准 组织施工 各分公司、队负责人质 量 检 查 员 原材料质量保证 分项工程质量检查 工组长班 组 质 检 员 试验计量质量保证 工序质量检查保证 完成工程质量检查 优质工程 施工调度 机械保证 人员素质和技术的保证 原材料质量保证 工艺保证 检验、计量 制度保证 岗 位 责 任 制 技 术 责 任 制 信 息 反 馈 制 奖 惩 制 度

放射治疗规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

肿瘤放射治疗规章制度 一、放射防护三级责任制度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落实放射防护的安全责任,制定放射防护三级责任制度:放射防护实行医院(医务科)、科室、使用及维护人员,并定期对放射诊疗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进行教育和指导,并对直线加速器室的放射防护工作、放射机房现场等定期或经常进行督查,检查防护装置,配合有关部门检测防护效果。 二、放射物理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院内及科内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工作中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3.计划设计,由医生填好《治疗计划单》并经上级主管医生确认靶区签字后方可执行。计划设计按《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实施规范》来执行。治疗计划实行三签字制度:《治疗计划单》上有计划设计人(剂量师)、计划组负责的物理师和主管医师的签字。 4.特殊照射,应由医师与放射物理师和技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5.物理室人员必须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保证完成。如应按时完成计划设计和放射治疗技术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以及放射防护监督等工作。 6.保持工作环境及机房整齐、清洁,在机房内禁止吸烟。 7.各机房保持安静,不得在机房内会客,未经院领导批准不得私自带人参观。 8.操作各放疗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严肃、认真、负责,爱护设备。 9.每周做一次机器维护,保养。各机器负责人必须认真填写工作记录。 10.科室财产和设备,专人保管。 11.注意防火防盗,下班时应关闭用电设备,关好门窗。 三、CT模拟定位室工作制度

定位室工作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根据医生对病人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正确的定位。 1.负责定位室设备器材的保管及常规维护; 2.掌握机器的性能和熟练应用; 3.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病人的定位技术; 4.加强对各室的联系,每一项工作的衔接,减少差错的发生率; 5.加强周围环境管理,减少意外照射事故的发生; 6.加强定位室的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7.搞好定位室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工作。 四、体模室工作制度 1.按医院规定作息时间正常上下班。 2.工作中衣帽整洁、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3.熟练掌握模室各种技术和应用,各种体模的制作,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4.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5.保持工作环境及机房整齐、清洁。 6.负责体模室设备器材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7.搞好日常开机、训机工作。 8.搞好工作环境卫生,减少有毒物质对人体的损害和环境污染。 9.每天下班后关好水电、门窗,注意防火、防盗。 五、医用直线加速器室工作制度 加速器治疗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健康,为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及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特规定以下条例: 1.每日严格按有关规定开机检查机器各项指标,物理人员检查输出剂量,各项指标有关数据填写清楚,签字确认后交技术员投照。

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14 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 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2017年版) 一、适应证符合率 定义:符合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临床适应证的患者例 次数占同期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适应证符合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规范性。 二、病理诊断率 定义:实施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前有明确病理诊断的 患者数占同期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病理诊断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规范性。 三、临床TNM分期比例 定义:根据AJCC/UICC临床TNM分期标准,对于接受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期。临床TNM分期比例是指对实施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各临床TNM分期的患者数占同期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临床TNM分期比例=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规范性。 四、MDT执行率 定义:MDT(Multidiciplinary Team)是指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执行率是指实施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患者,治疗前执行MDT的患者数占同期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MDT执行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规范性。 五、知情同意书签署率 定义:实施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患者,治疗前签署 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数占同期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患者总 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知情同意书签署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规范性。 六、治疗方案完成率 定义:实施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患者,完成既定治 疗方案的患者数占同期质子或重离子放射治疗患者总数的 比例。 计算公式: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 (一)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 我公司对承担本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确保合格,争创市优工程。 (二)为保证工程质量,我公司采用管理方法 1、严格执行合同,严按按标准、规范和设计的要求以及业主代表依据合同发出的指令施工。 2、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3、由我公司向本工程所提供的一切材料和物资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质量优质。 4、在合同招待的全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将与业主和质量监检单位密切配合,随时接受业主和质量监检单位的监督、检查、检验,为检查检验提供便利条件。 (三)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1、项目经理部在本工程现场建立工程质量保证总体系。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总负责人,项目总工负责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实施工作。各专业工程师为相应的专业质量负责人。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名单应报业主和现场质量监检单位。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见附图。

2、根据本工程的内容,现场还将建立混凝土及钢筋、模板质量保证体系。 3、各极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均具有相应资质,并确保人员到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正常有效。 4、质量会议 (1)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现场质量会议,质量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各专业现场负责人、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均参加。质量会议重点检查本周质量体系运行及质量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质量管理及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及责任人,并确定下周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2)根据现场情况,不定期召开有关的专题质量会议,讨论并解决特定的质量问题。 (3)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质量工程师参加业主或质量监督部门质量会议,听取业主或质量监督部门对现场工程质量的意

直线加速器质量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直线加速器质量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规范直线加速器质量性能检测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加速器治疗机的质量控制性能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常规操作,质量控制人员检测、校正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3.检测所用仪器及型号 3.1. 仪器及型号 3.1.1. IBA Dose 剂量仪 3.1.2. SRT-200 放疗剂量扫描测量装置; 3.1.3. 中子辐射仪190N 3.2. 监测仪器的技术参数 3.2.1. IBA Dose 剂量仪 电荷(剂量)量程40pC~1.0C,分辨率0.1pC 电流(剂量率)量程40pA~1000nA,分辨率0.1pA 漏电流≤±10fA,典型值1fA 长期稳定性≤±0.25 %/每年 非线性<±0.25 % 重复性<±0.2% 3.2.2. SRT-200 放疗剂量扫描测量装置技术参数; 电子线:4-25MeV; 水箱尺寸:440×370×360mm;扫描范围:水平260mm 竖直260mm;扫描精度:≤0.1mm。 3.2.3. 中子辐射仪190N技术参数 剂量率:0μRem/hr~75 Rem/hr, 0μSv/hr~.75Sv/hr, 0CPM~2.5×106 CPM, 0CPS~41,660 CPS累积剂量:0μRem~1000 Rem, 0μSv~10Sv, 0~109计数:0~109 γ计数灵敏度:在137 Cs γ500R/h 以下无响应。 4.质量控制性能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表4-1 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5.质量控制性能检测操作方法 5.1. 加速器医用X 线辐射源检测 5.1.1.穿透性 5.1.1.1 剂量比:(D20/D10) 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水模深度为20cm 和10cm 处吸收剂量,求出剂量比D20/D10。 5.1.1.2 组织模体比(TPR2010): 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探测器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辐射束指示于光野中心。保持不变,电离室有效剂量点上方的水深分别为20cm 和10cm,测出相即为TPR2010。TPR2010。也可由剂量比(D20/D10)按式(1)计算TPR2010=2.189-1.308(D20/D10)+0.249(D20/D10)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区别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区别 在软件项目中,不少技术人员经常混用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和QC(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这两个术语;甚至一些实施培训的专业公司(Baidu和Oristand)也混淆了这两个概念。这种概念混淆,很不利于组织导入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或ISO9000;更进一步说,也不利于提升软件项目管理水平。 实际上,这两个工作的性质明显不同,它们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不相同。简单地说,QA(质量保证)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手段,QC(质量控制)是针对项目产品的技术手段。 QA监督做事 QA致力于按照正确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从做事方法上按照既定流程来保障产品质量,控制开发工作而不是解决具体存在的BUG。更贴切地说,QA并非“保证质量”而是“过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以确保项目以一套成熟高效的做事方法开展和实施。依靠在QA制约下的开发过程,能够前瞻性地从制度上保障开发出好产品。因此,具有良好QA管理的企业,容易获得客户更多的信任。 在CMMI体系中,QA人员是独立于项目组的(不受项目经理管辖),他可以把项目经理不认错的QA缺陷上报给CCB(地位比PM更高的配置管理委员会)或高层经理裁决。 在一些大型企业的IT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要成立甲乙方在一起协同工作的联合项目组。在这种情况下,甲方项目成员不仅要检测乙方的产品质量(QC),还要监督乙方开发过程中的做事方法(QA)。 一般地说,项目的QA人员要检查项目开发过程是否制定和贯彻了管理标准、过程(Process)、策略等正规要求,要提出完善改进的意见,指出过程是否有效、如何让过程更有效,并评估这些要求的效率、效果。 QA人员还要确保项目组成员理解这些要求。除了培训新员工理解组织过程,或培训老员工理解变更了的组织过程之外,他并不直接干预开发者的工作,而是在项目管理的最高层面上工作。他要与项目经理和CCB、配置管理员、QC人员打交道。 怎样才知道QA工作是正确的?它也是结果导向的:通过不断改进组织过程,更快、更低成本地制造出用户需要的产品。 例如,在一个大项目中,QA人员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计划,使项目按照有组织的规程推进;他要使项目组成员明白,应按照相应的报告、里程碑、文档等规定来开展自己的工作。随着项目的进展,QA人员可以适时导入“检查点”来查看哪里会发生新的风险。如,项目正在从事预定范围之外的工作,或项目有待加强管理之处。这些检查点是确保合适的人在正确时间就位的一个机会。 从目前国内不太理想的情况来看,QA工作往往靠“意向性、模糊”的企业文化来代替,我认为,完全依靠这种企业文化来造就合理成熟的工作套路,显得过于间接和不确定。因为在人员变动较快的软件行业,新入职的员工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并准确映射到具体工作中需要一个明显的滞后时间。这个弊端在小企业中不明显,但在大企业中会比较突出。所以,有必要建立起一套通用的QA工作标准模板,并在重要的大项目中指派专人担当QA 人员。 QA人员要实时追踪了解、监督、评估项目中各种事件(现象)是否符合规范的流程?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54058

松滋景都大酒店工程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及 质 量 保 证 措 施 安徽河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六月一十八日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本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竣工验收质量一次性达到“合格”标准。我公司将以先进的技术、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为管理依托,实现我公司对建设单位的承诺。 工程质量控制一览表 序号 分部工程名称 质量控制目标 备 注 1 基础工程 合 格 各检验批、各分项工程合格率达。 各子分部、分部工程合格率达,观感评定在一般以上。 根据承诺本工程达到合格要求。 2 主体工程 合 格 3 建筑装饰、装修 合 格 4 建筑屋面工程 合 格 5 电气安装工程 合 格 6 给排水安装工程 合 格 1、保证体系的建立与管理 1.1、近几年来,我们把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点和体制创新的基础环节,以工程总承包体制为前题,形成了具有我公司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其内容概括为“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协力合作”。 1.2、强化的服务控制职能是发挥整体优势的必然要求,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的授权对工程进行施工管理,项目经理作为公司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委托人,在授权范围内,实施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管理,完成质量、工期、成本、现场管理的目标,实现总部的决策意图。 1.3、公司实行两层分离,使公司内部管理层、项目经理部与作业层在质量管理方面职责分明,实现了“分层控制、分级管理”的质量控制模式。 1.4、创优机制

我公司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适应总承包管理发展的过程质量控制和创优机制。我公司的精品工程概括为“目标管理、创优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 1.5、质量保证体系 1.1.1、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质量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贯彻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走公司一贯倡导的“质量效益型”路子,将质量工作放在其它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以质量目标为中心,以经济约束为手段,以工序控制为重点,使工程质量处于有效的控制中,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网架图 质检科 生技科 分公司 材料科 试验室 工程项目部 各施工班长 试验员 资料员 施工员 质检员 总工程师 分管经理 总 经 理 材料组 生技组

质量保证体系与控制措施

6. 质量保证体系与控制措施 6.1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6.1.1 质量目标 我司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焊接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达96%以上。 6.1.2 质量保证体系 6.1.2.1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 质量保证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加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保证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公司将秉着科学、严谨、务实的态度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实施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工程质量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技术负责人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建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量管理职能部门---施工班组兼职检查员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负责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与管理。通过逐级建立质量责任制,广泛开展全体施工人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和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从而保证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本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如下。 6.1.2.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的组织机构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质量保证体系图 6.2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6.2.1 管理组织机构 管理组织机构图

6.2.2 管理人员职责 根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6.2.2.1 项目经理职责 (1)履行合同,对所承建工程的质量负全面责任,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部有关人员的质量责任,并监督其履行职责。 (2)组织实施质量体系文件,制定并实施项目管理措施,组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3)履行有关文件规定的各项质量职责。 6.2.2.2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1)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有关质量管理文件;指导项目技术工作。 (2)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方法、技术措施上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 (3)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4)负责项目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处理。 (5)从技术角度负责协调项目部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关系。 (6)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6.2.2.3 工程质量部 (1)根据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制订本工程的质量计划,确保本工程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处于受控状态。 (2)根据各负责人的工作范围,制订和落实各负责人的职责。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第七章 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依据本工程实际公开,建立如下图示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项目内部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同时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公司上级质检部门及大连市、瓦房店市质检站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 业主和地方 质检部门

1、项目经理职责: (1)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负责,保证项目质量达到创优目标 (2)建立和完善项目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充分发挥参与项目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3)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监督实施 (4)组织编制项目职工培训计划 2、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1)项目总工程师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项目施工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2)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3)制订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计划,审核关键工

序和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或专题施工方案。 (4)指导,协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职责。 3、质检工程师职责 (1)参与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具体实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2)对每道施工工序都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检验,控制不合格品的产业;负责本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整改。(3)依据专业工程师编制的过程检验计划,编制施工关键工序标识卡。一式两份,班组、质检员各执一份。根据工序标识卡对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控制。 (4)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 4、各专业质量工程师职责 (1)是专业质量管理目标的责任人和落实人 (2)参与施工职责设计和质量计划的编制,编置专业施工方案 (3)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卡,负责技术复核工作。 (4)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督促施工班组做好自检和质检员做好专检工作 (5)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汇总工作

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

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 一、质量保证原则 (一)DR场所的选址、布局和防护设施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二)具备与诊疗服务项目相适应的设备,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个人剂量报警仪等必要的设备和防护用品。 (三)具备与科室规模相适应的各类专业人员。 (四)具有对受诊治者的安全保障措施。 (五)制定辐射剂量的质量检测计划,保证照射质量,做好直线加速器、剂量检测仪等设备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工作。 二、质量保证内容 (一)技术员每次在病人检查摆位前、摆位中和摆位后校对病人治疗单,核实相关照射参数。 (二)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 (三)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实行科主任、技士长负责制,采取定期检查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层层把关,防止差错。 (四)维修技术人员在治疗期间随时观察机器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五)定期维修保养机器,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六)直线加速器每周进行一次剂量检测,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七)剂量检测仪每年送有关部门进行校验。

三、保养维护及环境监测 (一)每周六设备维修人员和物理师共同对直线加速器的射线剂量、机器参数、门机灯连锁等进行检查,每半年由生产厂家专业工程师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维护和机器性能测定,及时校验各种参数。 (二)每年请卫生放射防护监督管理人员对放射场所的环境进行监测,出具监测报告,对机器进行性能的测定。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案 一、患者剂量控制 1.剂量控制 1.1剂量学: 1)肿瘤剂量要求准确。 2)肿瘤的治疗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不能超过±5%,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 3)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的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受量范围。 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量的范围。 1.2放射源:依据临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射线种类和射线能级。 1.3治疗设备: 1.3.1医用直线加速器 1)每日监测X射线的稳定性(误差3%),电子线的稳定性(误差3%),激光灯(误差2mm),光距尺(误差2mm)。 2)每月监测X射线的稳定性(2%),电子线的稳定性(2%),监控剂量稳定性(2%)、X射线中心轴剂量稳定性(PDD、TAR、TPR)(2%),电子线中心轴剂量稳定性(PDD)[2mm(治 疗深度)],X射线平坦度稳定性(2%),电子线平坦度稳定性(3%),X射线,电子线对称 性(3%),射野与光野的一致性(2mm或一边的1%),机架机头角度指示(1°),楔形板装 置(2mm),托盘和附件位置(2mm),射野大小指标(2mm),十字线的中心精度(2mm),治 疗床位置指标(2mm或1°),楔形板和挡块插槽锁(正常),光阑对称性(2mm),野等亮 度(正常)。 3)每年检测X射线及电子线剂量校准的稳定性(2%),X射线射野输出因子稳定性(2%),电子线限光筒输出因子稳定性(2%),中心轴上参数的稳定性(PDD、TAR、TPR)(2%),离轴 比的稳定性(2%),所有治疗设备的透射因子(2%),楔形因子的稳定性(2%),机器剂量 检测电离室线性(1%),X射线随机架角度变化的稳定性(2%),电子线随机架角度变化的 稳定性(2%),离轴比随机架角度变化的稳定性(2%),旋转模式(企业标准),机头等中 心旋转(2mm直径),机较等中心旋转(2mm直径),治疗床等中心旋转(2mm直径), 机头机架和治疗床的等中心轴综合偏差(2mm直径),辐射等中心和机械等中心的一致 性(2mm直径)、床面下垂(2mm)、床垂直移动(2mm)。 1.3.2模拟定位机 1)每日监测激光灯(2mm),光距尺(2mm) 2)每月监测野大小指示(2mm),机架、机头角度指示(1°),十字线的中心精度(2mm直径),焦点轴指示(2mm),透视影像质量(基线值),辐射野与光野的一致性(2mm 或一边的1%),自显机(基线值)。 3)每年检测机头等中心旋转(2mm直径),机架等中心旋转(3mm直径),治疗床等中心旋转,机头(4mm直径)、机架和治疗床的等中心轴综合偏差(5mm直径),床面下垂(2mm),床 垂直移动(2mm),曝光速度(基线值),床面的透视和曝光(基线值),kVp和mAs刻度(基 线值),对比度(基线值)。 1.3.3治疗计划系统 1)每日监测输入和输出设计(1mm) 2)每月监测核对统计(无变化),患者剂量计算的不确定性(2%或2mm),剂量计算的验证(2%或2mm),信息处理测试(通过),CT传输(1mm)。 3)每年检测MU(2%),计算质量保证测试验证(2%或2mm)。 2.患者材料: 2.1患者定位: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根据国际规范化组织(ISO)所发布的ISO9001规范,质量保证的定义为:为提供对于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足够信任,所必须进行的全部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按照卫生组织的定义,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指的是以肿瘤患者获得有效治疗为目标,使患者的靶体积获得足够的辐射剂量,同时正常组织所受剂量最小,及正常人群所受剂量最小,为确保安全实现这一医疗目的而制定和采取的所有规程和方法。 放射治疗是对肿瘤患者提供的一种医疗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医疗过程。为使肿瘤患者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取决于各类技术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也取决于相关的资源,主要是放射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完好状态极正确操作和使用。 方针和组织: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规范,制定放射治疗中心质量保证的方针,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确认治疗中心各方面工作人员的组成,权限,指责,相互工作关系设备:放射治疗中心制定设备购置(包括各类材料),验收,维护,检验,使用和操作的相关规程 过程控制:放射治疗中心必须明确和规范,肿瘤患者从进入放射治疗程序直至治疗结束离开,所涉及的所以医疗活动。必要时,参照国家和国际发展水平,制定各类病种的治疗规范。 知识和技能:放射治疗中心应负责按系统方法,培养和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质量控制:监督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使其不断完善,并发展相关质量控制的方法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规范 为保证临床放射治疗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1月20日发布的46号令《放射诊疗经管规定》,结合我省情况,特将原制定的《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规范及评估规范》修改如下: 一、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规范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获准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放疗诊疗科目的注册登记。 (一)房屋的基本要求 1、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诊疗室,普通或特制防护的病房(有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单位)。 2、有放射治疗机房、定位设备机房、型模室、物理室。 注:放射治疗及定位机房的设计、防护、消防均须通过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及验收合格。 (二)放射治疗及配置设备的基本要求 1、深部病灶外部照射治疗机:60Co治疗机或医用直线加速器 2、浅层病灶外照射治疗机:千伏级X线机或医用电子线 3、模拟定位设备和治疗计划系统(TPS) 4、型模制作设备 5、头、胸、腹、四肢等固定装置

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 一、质量管理流程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管理流程,具体见下页质量管理流程图。 二、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标准,按程序文件进行质量管理,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是质量水平保持稳定、连续并不断上升的根本保证。 2、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定。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除进行书面交底外,还应组织各班组召开技术交底会,对施工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 3、各种不同材料必须合理分类、堆放整齐。对于钢筋须挂牌标示,避免锈蚀和污染。加强原材料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材料的检验制度,水泥、钢材及搭设架子的钢管、钢丝绳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施工,认真做到开盘交底和拆模申请制度。 4、各工序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 设立专门的测量放线小组,测量仪器及工具事先检查、定期校正。测量控制的重点是保证建筑物垂直的控制。 (2)、模板工程施工 鉴于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采用“一次成优”的质量控制法,以便在结构工程施工时为装饰工程提供优越的条件,其具体的施工流程说明如下:

A、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序开工前将各工序部位的模板安装图详细绘出,工人按图施工,质检员严格按图检查验收。

质量管理流程图 承包管理目标 国内外同 行施工水 平调查 质量管理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检验流程 技术规程 操作规程 管理标准 检验操作规程 工程验收评定标准原材料定货信 息 器械调运进场 使用前检查 原材料检验投入 与否决定 原材料等质量验收标准 检验操作流程 工 程 施 工 计量器具计 划检定 特殊工程人 员确定 技术工艺措施 操作者技术水平 机具、设备能力 检测、试验能力 施工操作环境、备 件 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竣 工验收 工序自检、质量员 检查、试验无损伤 检测 工程交工 质量回访 质量问题分析 检修或赔偿 提 出 改 进 措 施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7-10-24T14:00:20.4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唐杰 [导读] 因而对其进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容之一,需要医疗工作者重点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射疗法是最常用的治疗办法之一。而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放射质量中必不可少的仪器,对其进行质量保证和控制有利于提升放射疗法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前置防护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前言 放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其中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放射治疗中的主要装置。因而对其进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容之一,需要医疗工作者重点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前置防护工作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肿瘤放射质量的关键性装置,它利用速度可达亚光速的高能电子与大功率的微波电场相作用,获得适用于放射治疗的更高能量。一个基本的直线加速器至少要包括加速场、大功率微波源、控制系统、射线均整系统以及防护系统,为了保障加速器的使用需求,在医院进行配置时,直线加速器的结构往往更为复杂。 为了达到放射治疗安全防护的标准,因此在青岛分院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就对含有直线加速器的放射科机房进行了针对性的建设,对地面、屋顶等部位均进行了深度防辐射设计。放置加速器的治疗用房的墙体采用240厚机制实心砖,直线加速器的砼墙板材则采用硫酸钡混凝土进行构建,同时根据新院的规划,计划设置2个直线加速器机房来配合放射治疗,要求各机房的门与机器之间配有门机连锁装置,利用防护门的开合,达到切断和导通主机曝光电路,继而实现控制加速器发生或终止的目的,能直接准确地控制射线的产生和停止,阻止带电粒子的随意放放射,以防止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线造成的污染。在1#、2#机房的门头上方需悬挂红色的当心电离辐射的标志。 二、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是为了向患者提供更有质量的治疗服务,保障医疗环节的顺利进行,排除生产工作环节所产生的负面因素,提供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所进行的活动。在当前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工作中应可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重视物理师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物理师是放射治疗中的重要成员。然而根据当前的工作调研发现,物理师在加速器使用过程的参与度比较低。首次摆位的参与度为84%左右,检测仪器的参与度为73%左右。而在实行放射治疗前的日常检测参与度尚不足70%。因此应当建立起以物理师为指导核心的加速器质量保证体系。对加速器进行每日、每月以及每年的质量保证工作进行系统的安排,并做质量保障计划和日志,安排专人负责相关的内容并落实。常规工作可以交由物理师或者剂量师完成,但物理师必须要对所有的工作进行过程控制以及最终验收,以确保质量保证工作具有同一性。应保证所有的装置都经过物理师的授权后再进行使用。 第二,明确直线加速器的各项检测指标,并进行定期校准。 直线加速器的安装一般由装置的厂家负责,物理师参与验收过程,并对装置的各项基础指标进行校对和核验,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些师表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定期对其进行核验,保证其正常运行。核验的内容包括机械核验、照射野特性检查等,具体为:辐射防护测量,独立准直器的对称性的检查、各部分中心轴是否一致、机架和机头的转动对等中心点位置的影响、射野平坦度及射野对称性的检测、电子线的能量、监测电离室的稳定性和线性度的检测等等[1]。下面列举几项关键性指标的检验标准。 (1)等中心核验 等中心是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架旋转中心轴、准直器旋转中心轴和治疗床旋转中心轴三者的交点。三个中心轴的校正顺序应按照准直器旋转中心轴→机架旋转中心轴→治疗床旋转中心来进行。准直器自旋转中心的半径标准为r=1mm的圆。运用水平仪来使机架处于零位,在床位放置坐标纸后,提升床面高度至1m,同时旋转准直器,利用光野中的十字线投影在坐标纸上画出的轨迹来确定是否符合标准;根据动态弧形旋转照射和定角等中心照射的要求,对机架的等中心要求其处于r=1mm的球体内。在进行核验时,使用一细长探针贴于床面,并将针尖伸出床头5cm,并使针头处于等中心位置。当针尖投影与射野十字线交点重合且旋转时投影与十字线交点始终重叠,这时装上前指针,对旋转至不同角度的前指针及探针位置的偏离进行记录,其偏离始终不超过r=1 mm 的球面内。那么可以确定机架旋转中心轴符合要求;治疗床旋转中心的核验与准直器旋转中心的校准类似。需要使用水准仪使机架处于零位,在床位放置坐标纸,将十字线投影标记在坐标纸上,旋转治疗床,在坐标纸上标记十字线移动的轨迹,测量轨迹的半径是否小于1mm[1]。 (2)能量及输出剂量的核验 直线加速器在使用过程中,能量的稳定性及输出剂量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核验。射野中心轴上百分深度剂量值的大小直接反应了能量的高低。通过对射野中心轴上两个不同深度处剂量比值的测量,来衡量该加速器的能量是否稳定。在进行核验时,可采用深度10cm及深度20cm的剂量比值来表示。这一指标的核验频率为每月一次。当对加速器进行修理后也需要针对该指标进行测量;输出剂量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产生不稳定型,因而对这一指标的核验应考虑每天一次或者根据使用频率安排一周两次的核验。在进行核验时使用剂量仪、0.6cc指形电离室和小水箱。确保加速器的剂量监测仪的读数在标准的2%上下浮动[2]。 (3)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的核验 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对加速器的工作性能有显著影响。对于当前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有关规定,对平坦度和对称性有明确的定义,要求射野平坦度在等中心处位于 10 cm 模体深度下或标称源皮距下 10 cm 模体深度处,电子线在最大剂量深度处,最大射野的 80% 宽度内最大、最小剂量偏离中心轴剂量的相对百分数;对称性则要在 80% 射野宽度范围内,取偏离中心轴对称的两点的剂量率的差值与中心轴上剂量率的比值的百分数。对于此指标根据核验时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仪器,要求月核验频度为两次,并采用矩阵平板电离室Matri XX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