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摘要]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虽然潜力巨大,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中俄两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却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了契机。利用这一难得机遇,深化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能源合作;金融危机;深化合作

一、中俄能源合作潜力尚待开发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世界各国最为关心和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由于石油资源储量有限,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时期,石油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能源缺口不断扩大。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其境内蕴藏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3%。中俄两国地缘相近、运输便利,中俄能源合作是双方互利共赢的现实选择,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合作为主。1994年11月,俄罗斯率先提出中俄原油管道计划,双方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石油股份公司会谈备忘录》,中俄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调查论证、谈判工作;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政府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2000年夏,中俄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修建一条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东北大庆的石油管道(安大线),总长度约为2400

公里,由中俄两国合作铺设。该管道计划于2005年铺设完成,每年向中国输送石油2000万吨,以后将增加到3000万吨。此线路由于日本的介入而流产。2001年9月,中俄两国总理正式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但这些协议并没有使中俄能源合作取得预期的成果。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为1亿多吨,而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仅200多万吨,不到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而当年俄罗斯出口的石油达2亿多吨,向中国出口的石油不到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1%。2004年俄政府提出建设一条以东西伯利亚的泰舍特起点,途经贝加尔湖北部,沿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和中俄边境地区,一直通往俄罗斯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即“泰纳线”。并在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干线上建设一条到中国大庆的支线,其中到中国的管道线路将优先开工。2004年9月25日,当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时,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坚定不移”地加强同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并认为这是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总量达到1278万吨,2006年达到1597万吨,年增20%,仅占中国2006年原油总进口总量的11%。2007年进口量有所下滑,为1453万吨。由此可见,中俄能源合作的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二、国际金融危机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契机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以及俄罗斯经济遭遇重创,却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卢布贬值,大量资本外流,外汇储备严重缩水。为了将金融危机造成的冲

击降至最低程度,俄罗斯政府将其对外能源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包括加强与中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2009年2月17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能源对话,就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并签署了正式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采取固定利率,约为6%左右;俄罗斯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2009年4月21日,两国共同签署了《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确定了俄中两国石油领域合作的条件,包括有关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从斯科沃罗季诺炼油厂站至中国漠河站的支线建设规划。协议规定,支线建设工程应不晚于2009年4月底开始动工,并于2010年完工。这一系列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在石油领域已进入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

在煤炭领域,2010年8月31日中俄两国签署了“贷款换煤炭”的协议。根据协议,未来25年的前5年,中国将从俄罗斯至少每年进口1500万吨煤炭,而后20年,进口煤炭量将会不少于2000万吨。而中国将为俄罗斯提供总共6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俄罗斯发展远东地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修建铁路、公路等煤炭运输通道,购买矿产挖掘设备等。在核能领域,继中俄合作建设的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就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造价达成一致,田湾核电站是目前中俄间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在天然气领域,中俄两国草签了有关从西西伯利亚、远东和萨哈林大陆架向中国出口天然

气的协议,预计输气总量达700亿立方米/年。两国能源合作进入全面和实质性合作阶段。

三、深化中俄能源合作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困扰,俄罗斯亟须外部的资金支持,终于接受了中国提出的“贷款换石油”的合作模式。中方承诺分别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贷款,作为担保,俄方将在20年内向中国出口3亿吨石油。虽然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不能忽视中俄能源合作一直存在合作内容单一、合作方式落后这一问题。目前,中俄能源合作领域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电力、核电、矿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虽有所进展但依然比较滞后。中俄能源合作严重偏重于石油领域,当然这与中国自身的能源构成及其现代化的重工业化不无关系。但依靠能源解决国内资金问题只是俄罗斯的短期战略,一旦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弱,俄罗斯经济复苏,必然改变这种战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曾表示,“对于国家的发展,自然资源非常重要。我们不应该轻率地利用自然资源,应该达到更高的利用水平,也就是生产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所以,在加强与俄罗斯石油领域合作的同时,拓展和深化与俄罗斯在核电、天然气、煤炭等领域的合作。多领域的能源合作,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于中俄经贸合作显现出重要的意义。

颜文杰王洪玉: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中俄能源合作的另一特点

是以能源贸易为主,缺少能源技术合作。中俄两国在能源技术合作

方面有很大潜力,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俄罗斯为确保本国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会满足于与中国这种低水平的能源贸易合作,发展能源加工,提高能源附加价值,推进两国能源合作向纵深发展,才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长久之路。中俄能源安全也只有依靠能源技术才能得以实现,扩大中俄能源领域的技术合作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刁秀华.新世纪中俄能源合作[j].西伯利亚研究,2005(1).[2]尹茵.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4).

[3]李自国.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经贸形势[j].国际问题研究,2010(1).

[4]郭锐,洪英莲.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9).

abstract:energy cooperation is a sino-russian strategic partnership of coopera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in terms of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despite huge potential,but has not been well developed.by the u.s.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china and russia are subject to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impact,but as an opportunity to bring the sino-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advantage of this rare opportunity to deepen

china-russia energy coopera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key words: energy cooperation;the financial

crisis;deepening cooperation(责任编辑:陈鸿鹏)

(上接第34页)

本文通过对1984—2007年来自港澳台、美国、日本、欧盟的fdi 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来自港澳台、美国、日本、欧盟的fdi均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其为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原因。其中,来自港澳台、日本的fdi均导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来自美国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但不明显,来自欧盟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恶化作用,但不明显。究其原因,来自港澳台、日本的fdi 均具有出口导向型的投资动机而且主要流向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增加、出口价格下降,进而导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来自美国、欧盟的fdi 往往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改善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但来自美国、欧盟的fdi主要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中间产品,可能导致中国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因此,来自美国、欧盟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和恶化作用都不明显。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对来自港澳台、

日本的fdi流向的引导,鼓励其流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等领域,降低其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从而减小其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负面影响。第二,加强与美国、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从而改善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第三,提高中国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鼓励美国、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国内配套,减少其中间产品的进口,促进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黄平,索瓦罗.fdi流向部门结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3):5-6.

[2]庄芮.fdi流入的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国家视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廷珺,于宾.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7(1):79-83.

[4]刘渝琳,杨小玲.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条件与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7(7):107-112.

[5]陈庆景.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9.

试论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2000年11月 第4期 东 北 亚 论 坛 N o rtheast A sia Fo rum N ov1,2000 N o14   中俄合作 试论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夏义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北京 100005) 摘 要:中俄能源合作已经起步,从勘探、研究到开发、管道铺设正逐步铺开。这一合作是双边的,但对外国公司开放。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它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而且惠及输入油气的国家和参与合作的外国公司;有利于东北亚的繁荣,而且会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词:中俄油气合作;勘探、开发、管道铺设 中图分类号:F12415(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411(2000)04200282(04) 中国和俄罗斯是一对伟大的友好邻国,相互结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在,两国政治关系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但是经贸关系仍滞后于政治关系。为了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必须上大项目,而开展大规模的能源合作,主要是油气合作,自然成了最佳选择。迄今中俄为开展能源合作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两国政府近期做出最后的决策提供了可能。中俄开展能源合作,具有优势条件和巨大的潜力,前景广阔。现在讨论中俄能源合作是适时的。 一、中俄能源合作已经起步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可惜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俄未能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只是在9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和中俄关系发生变化,才使两国的合作成为可能,现在中俄油气合作正逐步展开。它涵盖以下7个方面: (一)东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科维克金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管道铺设:中俄已完成该气田的开发和向中国铺设天然气管道的预可行性研究。该气田的可行性研究争取2001年完成,以便尽早全面启动该气田的开发和天然气管道的铺设,争取早日向中国和可能的第三国供气。 (二)西西伯利亚乌连戈伊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管道铺设:中俄已开始对这一项目进行概念性研究。计划在2000年年中共同完成总报告,2001年上半年根据该气田的供气量和气价及未来20年内中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量对报告进行审议和修改。 (三)萨哈自治共和国恰扬金及其他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管道铺设:预计在2000年年中可以完成从萨哈共和国气田向中国供气的可行性研究。这一研究完成后,双方可开始这一项目下一阶段的研究,即可行性研究。 (四)东西伯利亚至中国的原油管道建设:双方准备尽快开始俄中原油管道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在2001年年底完成这一工作,争取2005年开始向中国供油。 (五)从萨哈林岛海上气田向中国供气:中俄双方愿意共同研究萨哈林岛海上气田向中国供气的可能性,同时也愿意共同研究从萨哈林岛海上油田向中国南方供应液化天然气的问题。双方决定近期开始这一问题的研究。 (六)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两国合作包括:俄罗斯按与中方商定的数量、互利的价格和运输费用向中国提供原油和成品油,供应量将逐年提高。中俄将中国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油田生产的原油与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的原油进行串换,向中国或其他国家出口;中俄将在修建中国天然气管道及其他基础设施、建立中国统一的供电网、优化中国现有的天然气管网等方面进行技术合作;中俄联合进行地下储气库的研究,两国将在地下储气库和长距离天然气管道设计和运营等方面进行科学技术合作;中俄继续开展两国境内气田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七)中俄还在石油、天然气以外的能源的其他方面进行合作:中俄合作建设的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 — 8 2 —

中俄能源合作

中俄能源合作、修建输油管道的来龙去脉 2007年12月12日 自2003年“安大线”输油管道搁浅后,中俄能源合作走向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补充,也是今后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础。但是,在日本巨大投资允诺和俄罗斯一些利益集团的鼓动下,这一合作项目迟迟无法落实。国际舆论认为,中俄日三国能源合作背景复杂,不但各自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有深刻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将能源合作提上日程,欲以能源合作为龙头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夯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然而长达十几年的能源管线合作一波三折,至今仍无结果。 (一)2001年,中俄政府正式签署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 1996年4月,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双方确立了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期间双方首次开始以能源为主的大规模经济合作,将包括中国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引进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双方会谈重要内容之一,并正式签署《中俄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定》。此后,中俄双方在能源合作分委会领导下,开始就铺设从俄通向中国的输油、输气问题进行磋商,并签署多项协议。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应邀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将发展经济合作作为中俄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战略基础。在此期间双方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等文件。同年9月7日,朱鎔基总理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理卡西亚诺夫在圣彼得堡正式签署《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该协议对双方输油管道合作的相关事宜做了具体规定:(1)输油管道走向:计划铺设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安大线),全长2400公里。预计2002年7月前结束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2005年投放运营,输油量为2500万至3000万吨;(2)双方参加的公司:“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经费:首先,双方各自分摊3000万美元可研经费。其次,据估计,修建“安大线”管道需要投资17亿美元,中方承诺承担中国境内800公里部分管线所需的4.83亿美元的全部投资,俄方部分在中方积极配合下资金筹措有保障。 (二)2003年3月,俄政府提出管线“二并一”折衷方案。 中俄双方自决定修建“安大线”后,中国政府于2002年12月初批准中方公司的报告,但俄方一直未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而且俄高层态度前后摇摆。就在中俄有关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俄石油管道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承担中俄管道技术经济论证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放弃中俄石油管道方案,改修一条从东西伯利亚经过远东地区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新方案(简称“远东方案”,即“安纳线”)。2003年2月7日,俄能源部召开会议,俄各大石油公司,包括国家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代表均与会参加讨论,最终作出决定:将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和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石油管道两条线合并为一条线,建设一条有支线经外贝加尔斯克通往中国大庆的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输油和输气干线,通到中

中俄能源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现状、问题 及建议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时间:2016年6月 经济学院教务办公室制

目录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毕业论文指导日志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目的、意义 中俄两国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双方在能源领域开展了一大批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关注中俄有关能源的投资项目、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探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路径,因此,本文就中俄能源贸易现状、发展前景、障碍因素及建议等进行探讨,使广大的学生更了解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性。 (二)学术价值 俄罗斯拥有完整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在世界油气格局中举足轻重,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天然气出口量占全球供应量的20%。中国则是能源消费大国,石油进口、原油消费和天然气消费均居世界前列,中俄两国油气合作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在向中国供应石油的国家当中,俄罗斯暂居第三位,位于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之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建设,将会促进中俄全方位的贸易投资合作,提升贸易质量,扩大贸易规模,深化能源合作,促进投资领域多元化发展,提升两国在经济现代化领域的合作和发展。对中俄能源贸易现状、能源政策和能源投资环境的综合考察和研究,充分发挥两国关系中的合作优势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协调与俄罗斯的利益差异,理顺双方经贸合作关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俄罗斯有着天然的能源优势,是能源供应大国,而中国是能源供应大国,因此,中俄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拥有广阔的前景。国内对中俄能源贸易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相关论述也比较丰富。 韩玉军在《中俄石油贸易中的障碍因素与策略选择》中指出,目前阻碍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四点:①中俄两国石油贸易利益诉求存在差异性②中俄两国贸易发展依赖于石油贸易③中俄两国石油产业链缺乏进一步整合④美国与日本石油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 刘晓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影响》中指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借助这一战略,双方签署油气协议,扩大能源合作规模;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发挥能源经济互补性,促进合作多元化发展。 汪巍在《中俄油气合作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中指出,①油气管道项目成为中俄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及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1 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1课题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能源需求不断上升,能源的作用日益重要,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也越发激烈。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但经济建设急需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却十分短缺,能源安全的问题成为了我们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能源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能源成了影响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1]。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都十分可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超级大国之一,是我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由于中俄两国是近邻,双方无论从已签署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协议的地缘政治高度,还是从两国经济发展互补需要的角度看,继续加强能源合作,对两国来说都是十分需要,而且也是非常现实的。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一波三折,双方在合作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未来,双方应该如何建立长效的投资机制,加强互信,扩大合作领域,在能源合作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显得非常重要,有效的合作必将会使双方获得共赢[2]。课题通过阐述当前世界能源形势与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形势,指出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从中俄能源贸易合作现状研究入手,研究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驱动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旨在探讨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1.2课题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中俄两国巨大的资源互补性和经济互利性,使双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俄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已展开广泛的合作,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共识与合作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步伐有所放缓。因此,中俄两国需进一步加强互信建设,推动共同开发,谋求共同发展;加快价格机制建设,规范法律法规,完善能源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合作类型,深化合作领域;兼顾周边地区,协调各方利益,创建区域性能源合作组织[3]。 课题从介绍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入手,其中重点论述了近几年中俄两国 1

中俄能源外交问题探析

中俄能源外交问题探析 虽然中俄之间的能源外交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问题,影响了两国能源外交的进一步发展。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包括:巩固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互信,消灭“中国威胁论”生存的土壤;加强对俄能源外交研究,构建中俄相互合作的机制与框架;强调双方已达成的协议与共识,对合作应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利用俄寡头集团在政治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加强对其研究和沟通;抓住两国能源合作的几个转变,使中俄能源合作向全方位发展;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投资环境的研究;提高中国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构建地区能源合作机制,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 标签: 能源外交;中俄;应对之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已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命脉。如何发展好中俄能源外交,从而为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提供保障,是一个亟需我们研究的课题。 1中俄能源外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1双方信任不够,没有良好的沟通机制 (1)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谈判历时时间长,在具体的能源合作上对于与中国签订有关协议俄罗斯往往犹豫不决,对于双方己经签署的协议,俄罗斯又决后生变。如,俄罗斯修建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从1994年安大线方案的提出到2004年泰纳线支线的敲定历时10年之久,期间经历了从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三个转变,中俄两国公司签署的多项关于修建安大线的文件和协定,最终也变为一纸空文。 (2)俄罗斯精英阶层对开展与中国能源合作的双面性。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加强两国能源合作,占领中国这个稳固的能源进口、销售大市场;一方面又在行动上犹豫不决,害怕中国强大了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此外,中俄双方虽然有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首脑会晤,但仍缺少双方职能部门和相关合作机构的沟通机制。 1.2中俄能源合作还不规范、不稳定、变数大、风险大 (1)将经济合作政治化,为禁止中国公司进入俄罗斯能源市场俄方擅自改变法律。中俄两国能源公司间的合作应属于经济贸易层面的问题,但对于将能源作为复兴大国主要战略工具的俄罗斯而言,却往往给中俄能源合作抹上政治色彩。如,在2002年俄斯拉夫石油公司私有化拍卖中,中石油在已交付了1400万美元的参保金后,却在最后关头因俄罗斯擅自改变法律而意外被拒绝于竞拍之

中俄能源现状比较和合作前景

1 中俄能源发展现状 1.1 能源资源 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石油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七,占世界石油探明总储量的6.1%,储采比为21.3,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5。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位居世界12,占世界探明总储量的1.4%,储采比为13.4,远低 中俄能源现状比较 和合作前景 高世宪 (能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俄能源发展现状,中俄同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天然气、石油、电力出口规模不断加大;而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中俄能源合作潜力大,加快机制建设,为能源合作提供有效保障,推进中俄能源合作发展。 关键词:能源合作;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 TK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5(2006)04-0031-05 收稿日期:2006-03-22 作者简介:高世宪(1964-),男,江西吉安人,研究员,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能源经济研究。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Russia. They arebig energy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in the world. Energy resources in Russia is rich and the potential ofdevelopment is big. The export of natural gas, oil and electricity is becoming bigger and bigger. China抯energy reserve per capital is low. Energy demand will increase with 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cooperation potential in energy filed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s big.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energy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through establishing mechanisms. Key words: energy cooperation; current status; prospects 于世界平均水平。 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尤其丰富,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天然气探明总储量的26.7%,储采比为81.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7。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世界17,占世界探明总储量的1.2%,储采比为54.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俄同为世界煤炭资源丰富国家,煤炭探明储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三,在世界煤炭探明总储量分别占17.3%和12.6%。俄罗斯储采比大于500,中国为5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9。 1.2 能源生产 2004年俄罗斯原油产量4.587亿t,为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 Research and Approach 研究与探讨

浅谈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11—2012学年《国际石油政治》期末论文浅谈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 所在院系: 考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写作日期:年月日

浅谈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随着战后世界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特别是石油成为各国谋求经济发展、政治强大、发挥国际影响力的最为重要的筹码。一国为保证生产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而绝对控制并能稳定获取的能源总量,将更为准确地反映该国的实力和地位。1石油、煤炭等石化能源的储量有限,可再生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成为主要能源,石化能源的开发、运输、利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焦点。2对于中国,其北方的俄罗斯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利条件。并且,作为两个东方大国,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频繁,在关于对待西方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对于中方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近30年来,中国以市场为导向和以出口为导向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汽车化、国际化进程,从而对能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从1998年开始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出现缺口,十几年来,这个缺口每年都在扩大。尽管中国是世界工业化国家中石油消费比例较低的国家,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石油消费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此外,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也在持续增长,中国有必要通过输气管或以液化气的形式从周边国家进口天然气以确保需求。 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20%,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1%,天然气占1%,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1.1%,人均天然气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 4.3%。我国不但油气资源贫乏,而且人均煤炭资源也不丰富。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仅占世界11.6%,采储比为69年,人均煤炭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5 5.4%。世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采储比为192年,美国高达258年,印度也有230年。3此外,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勘探难度大,能源质量低,优质能源缺乏,能源储量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使中国长期处于能源缺乏的状态。无疑我国 1初立忠,“浅析地缘政治中的石油因素”,《学术交流》,2007年总第157期,第4期。 2潜旭明,《能源地缘政治的理论模型分析》 3来源百度知道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 能源(课题具体指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关系到各国的安全问题,影响全球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国际关系。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俄罗斯国土横跨亚欧大陆,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俄罗斯一直在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能源优势,通过实行以本国经济利益为核心的能源外交来提高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将近有二十年了,在这期间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很多合作成果。中国与俄罗斯地理上山水相连,两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睦邻友好,是开展能源合作的坚实基础,但现实是由于两国国内以及国际上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中俄能源合作一波三折。就目前国际能源形势来看,中俄开展能源合作对两国政治经济等都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后,对中俄两国当前的能源合作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紧密联系世界能源状况,从影响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入手分析,提出几方面建议,包括中国政府的鼓励支持、创新能源合作模式、提高两国政治互信度等。由此得出结论表明:未来两国能源贸易发展前景广阔,双方应通过加深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推动能源合作。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 I

Abstract Energy (project specifically refers to oil and natural gas) is the lif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is related to the country's security problem, affecting global political,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other variou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energy demand is growing; China's energy securi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Russian territory across the Eurasian continent,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so Russia has been in the use of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the sources of energ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its economic interests as the core of energy diplomacy to improve Russi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has been nearly twenty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has continued to move forward, and achieved a lot of cooperation results. Chinese and Russian geography be linked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two countri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of good neighborly friendship, it i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ooperation in energy.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the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twists and turns. O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energy situation, China and Russia to carry out energy cooperation, such 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fter consulting a lot of docu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linked to the world energy situation, from the impact of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constraints analysis, put forward several proposals, includ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encourage support, improve the degree of political mutual trus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future of energy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broad, and the two sides should promote energy cooperation through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Key words: China; Russia; energy cooperation II

中俄能源合作获重大突破的缘由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获重大突破的缘由分析 陆南泉 众所周知,2008年以前,中俄能源合作并不顺利。像输油管道合作项目就停留在书面或口头承诺上,并没有实际行动。直到2009年年初,中俄能源合作终于出现了重大转机。 一 2009年突破性进展的背景 2009年2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石油贸易、管道修建等内容的多份商业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分别提供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20年长期贷款。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在今后20年里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1 500万吨石油,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太平洋管道”一期工程及自俄罗斯边境城市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境67公里中国支线的修建。2009年4月1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批准了上述协议。据有关报道,普京在会上说:修建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的协议,将为东西伯利亚石油销往东方创造“稳定、可靠的市场”。2009年4月21日,中俄双方副总理在北京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协议签署后,双方管道建设、原油贸易以及贷款等一揽子合作协议随即生效。2009年4月27日,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的斯科沃罗季诺市郊区举行了管道建设开工仪式。 应该说,这次石油领域合作协议签署并生效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突破,并对中俄能源领域全面、长期和稳定合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有人把这项协议称做“世纪合同”。

2009年6月17日,俄罗斯最大的独立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签署协议,将在2009年7月—2010年6月向“中石化”供应300万吨石油,中方公司将支付现金。 普京总理2009年10月访华,在中俄能源合作方面有新的进展。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又签署了一些协议。 从2009年2月17日签署协议到同年4月27日管道开工建设,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拖了十多年的输油管道问题解决了。西方在评论此事时说,中俄石油大单吸引世界眼球。应该说,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的签署,确实意味着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性的进展缘何在2009年年初出现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第一,直接原因是,由于俄罗斯经济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了严重困难,特别是俄罗斯实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在国际市场油气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下,作为俄罗斯重要产业的能源部门,如油气公司资金极度紧张。因一些石油公司当时处于严重负债状态,2008年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与“THP—BP'’石油公司联名致函普京总理,请求俄罗斯政府提供贷款,以按期偿还西方银行贷款。另外,由于资金紧张,油气公司不得不减少对石油工业的投资,导致能源部门减产。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7月,其煤炭产量下降9.5%,天然气产量下降11.9%,只有石油产量增长1.1%。在上述情况下,俄罗斯石油公司必须寻觅新的融资渠道。中国提供250亿美元贷款,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第二,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对俄罗斯来讲,通过与中国签署贷款换石油的协议,可使俄罗斯在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方面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金融危机后,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不仅油气价格大幅度下

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问题探析

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问题探析 人類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合作问题日益突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已成为大国能源合作的重要课题。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条件,而且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增添了新途径。 标签:21世纪;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 自1994年至今,中俄能源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1994年开启中俄石油合作,到进入21世纪后,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并且开始调整俄罗斯的能源政策,中俄能源合作经历了初步发展到达稳步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问题对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其完成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其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强中俄能源合作有利于实现能源进口线路以及输出途径的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中国迅速发展的能源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扩大对中国的能源出口,可以有效促进俄罗斯能源出口地区的多元化和降低对欧洲能源市场的过分依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周边油气管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使沿途的能源供应国和能源消费国之间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能源合作机制,为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环境,中俄能源合作更上一个台阶。 1 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俄能源合作二十多年的历程中,两国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很多合作成果,但是也遭遇重重困难,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新时期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中俄两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定位不同 “能源发展战略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的能源发展方针、原则、目标规划以及带根本性的重大措施。”它建立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如果两国的国家利益发生冲突,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全球能源战略的重心在欧洲,尽管近年来其战略开始逐渐向远东和亚太地区倾斜,但俄罗斯主要油气田都位于西西伯利亚,与中国相比距离欧洲更近,而且俄罗斯强调在稳定欧洲市场的前提下開辟亚太市场,由此俄罗斯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对象仍然是欧洲方面的许多国家。对于中国,中东是中国进口能源稳定的主要通道,而俄罗斯是潜在但没有保证的近地选择。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也再次遭遇能源瓶颈的阻击,出现多种能源紧缺现象。中国希望俄罗斯能开放上游和下游产业以便于中俄可以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中进行合作,但俄国并不赞同,中俄两国对此产生分歧,直到2011年才达成一致协议并建立了石油合资公司。

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关系日 趋重要,俄罗斯作为能源储量和生产大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之一,中俄两国领导人在能源合作领域达成共识,推动了两国经贸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近几十年来,两国的能源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两国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状况进行梳理,重点分析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就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能源战略 1.中俄能源合作状况 中俄能源合作20 多年的历程中,双方政府及企业不断 努力,在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能源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些良性发展轨道,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日趋成熟,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扩展,能源合作层次不断提高。 进展。经过近二年的磨合和发展,中俄能源合作逐渐进入 1.1中俄石油合作石油贸易是中俄能源合作的主体。自1995 年起特别是 进入21 世纪后,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995?2013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0%; 2014年俄罗斯

对中国出口的石油数量为3310 万吨,较2013 年有大幅增长 俄罗斯成为中国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中俄两国能源资源的 互补性构成了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条件。 2014 年6 月中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低,短短几 个月,国际油价从每桶107 美元的高位到目前跌破60 美元 桶,下降了43%,油价跌入四年来新低。国际油价的下跌 对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2中俄天然气合作天然气合作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又一重要领 域。2004 年中 俄签订天然气合作的最初协议,但由于价格问题,进展不大。 2010 年9 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签署《扩大从俄向中国供气主要条件》的文件,按照协议,俄向中国 年供气量300 亿立方米,合同有效期为30 年。2011 年6 月,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正式对外确认,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推 迟,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协议尚未确定,中俄天然气贸易陷 入僵局。2014 年5 月21 日,中俄两国政府达成了《中俄东 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 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经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该备忘录以及购销合同,自2018 年起,俄罗斯开 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 最终达到每年380 亿立方米,累计30 年。这意味着,此前 直困扰中俄天然气合作的价格分歧问题得到解决,两国就

中俄能源合作

在中俄能源问题上中国要寻找新的战略平衡点 2011年5月31日,中俄能源谈判中方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莫斯科与中俄能源谈判俄方代表、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共同主持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王岐山表示,中俄能源合作是全面、长期、战略性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中俄原油管道今年1月1日正式投产以来,截至目前已输油600多万吨。 通过此次会晤,中俄就积极推进原油管道贸易达成了新的共识。在两国外交表态的背后,中俄在石油问题上出现了不少波折和分歧。负责向中方供油的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不断对中国在定价问题上“发难”,称因为两国关税不同,中石油少付了石油款项。一度有消息称,石油谈判可能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6月16-18日)上升格为两国元首级的会谈。虽然最终谈判仍由两国副总理主持,但中俄在油气资源方面的冲突和深刻的分歧仍是确定无疑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安邦研究团队就开始对中俄能源战略合作进行跟踪研究,并对与俄罗斯的合作表示质疑,主要有两点:一是有强烈欧洲国家意识的俄罗斯对中国缺乏信任,二是俄罗斯时常会把能源作为战略武器来使用,中国的全球能源安全战略不应把俄罗斯作为支柱。 现在看来,这种质疑是正确的。作为独立的智库,安邦的建议是:中国需要在中俄能源合作上找到新的战略平衡点。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建议,如果俄罗斯的油气价格与中东或非洲相近,或者在计算生产成本之后的成本高于中东或非洲,中国都应该购买中东或非洲的油气资源。石油对中国是个战略问题,不能在基本架构中出现风险。除非找到战略平衡点,否则无法制约俄罗斯的贪得无厌。 俄罗斯邀请日本开发东西伯利亚油田施压中国 中国经济网北京2011年6月8日讯(张波)俄罗斯《生意人报》周二报道说,俄罗斯石油公司已

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摘要]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虽然潜力巨大,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中俄两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却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了契机。利用这一难得机遇,深化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能源合作;金融危机;深化合作 一、中俄能源合作潜力尚待开发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世界各国最为关心和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由于石油资源储量有限,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时期,石油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能源缺口不断扩大。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其境内蕴藏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3%。中俄两国地缘相近、运输便利,中俄能源合作是双方互利共赢的现实选择,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合作为主。1994年11月,俄罗斯率先提出中俄原油管道计划,双方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石油股份公司会谈备忘录》,中俄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调查论证、谈判工作;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政府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2000年夏,中俄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修建一条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东北大庆的石油管道(安大线),总长度约为2400

公里,由中俄两国合作铺设。该管道计划于2005年铺设完成,每年向中国输送石油2000万吨,以后将增加到3000万吨。此线路由于日本的介入而流产。2001年9月,中俄两国总理正式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但这些协议并没有使中俄能源合作取得预期的成果。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为1亿多吨,而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仅200多万吨,不到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而当年俄罗斯出口的石油达2亿多吨,向中国出口的石油不到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1%。2004年俄政府提出建设一条以东西伯利亚的泰舍特起点,途经贝加尔湖北部,沿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和中俄边境地区,一直通往俄罗斯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即“泰纳线”。并在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干线上建设一条到中国大庆的支线,其中到中国的管道线路将优先开工。2004年9月25日,当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时,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坚定不移”地加强同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并认为这是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总量达到1278万吨,2006年达到1597万吨,年增20%,仅占中国2006年原油总进口总量的11%。2007年进口量有所下滑,为1453万吨。由此可见,中俄能源合作的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二、国际金融危机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契机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以及俄罗斯经济遭遇重创,却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卢布贬值,大量资本外流,外汇储备严重缩水。为了将金融危机造成的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