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1.肠内营养配制室应负责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工作。

2.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进出肠内营养配制室时应更衣,清洁双手或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3.营养技师应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根据营养治疗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守有关规范。

4.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应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实行留样制度。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应分装入专用消毒过的容器中。

5.营养技师应遵守营养治疗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的质量、发放对象检查确认后方可分发。

6.肠内营养制剂的分发应有交接制度,包括交接双方签名并注明日期。分发至各病区肠内营养制剂的数量及配制时间应有记录等。

7.营养技师应根据药品、食品等管理规范进行营养治疗产品的管理和储存,执行空气、物品清洁消毒规范,注意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后勤安全保障部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制度

营养科制度目录 营养科管理制度 (2) 营养科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3) 营养科临床营养工作制度 (8) 营养科查房制度 (9) 营养科分级查房制度 (9) 营养科会诊制度 (11) 营养科值班制度 (12) 营养科交接班制度 (13) 营养科门诊工作制度 (14) 营养科肠内营养配置室工作制度 (15) 营养科治疗膳食区域工作制度 (16) 营养科餐前检查制度 (17) 营养科感染管理制度 (18) 营养科设备维修制度 (19) 营养科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20) 营养科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 (21) 营养科库房管理制度 (22) 营养科膳食管理制度 (23) 营养科食品采购制度 (25) 营养食堂食品加工制度 (26) 营养食堂供应、留样制度 (27) 营养食堂清洁消毒、卫生制度 (28) 营养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9) 营养科重点病房治疗膳食医嘱的效果评价制度 (30) 营养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 (31) 营养科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32)

营养科管理制度 1、目的 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2、范围 营养科 3、标准 3.1、从多数病人的经济情况出发,计划与制备合乎治病原则及卫生要求的膳食。 3.2、除因特殊需要限制某些营养素外,应根据供应情况,调配符合营养的膳食,定期计算营养价值。如有营养成分和热量不足,必须及时解决,以促进病人体力恢复。 3.3、制定医院膳食种类,如普通饭、半流质、流质以及各种治疗膳食,并将各种膳食之原则和内容明文规定,使医护人员了解。 3.4、积极配合临床,开展临床营养科研工作,随时观察疗效,不断总结经验。 3.5、制定各类膳食的菜谱,应考虑下列各点:营养价值、治疗原则、伙食标准、样别调剂、季节性食物以及病人饮食习惯等。 3.6、在采购、储存、制作食品时,要做好经济核算,注意节约,做到收支平衡,帐目清楚。 3.7、做好营养知识的宣传,使患者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向炊事、配餐人员进行营养卫生常识的教育。 3.8、各种膳食应按规定时间发出。开餐前,营养人员重点检查尝味,确认符合治疗原则和卫生要求时,才能发出。 3.9、病员食堂的卫生管理,包括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工作人员卫生要求等,按职工食堂管理制度5、6、7条执行。 3.10、有关食品制备、分发、配膳和保管等,应根据医院条件,制定具体要求,并严格执行食品、餐具的清洁、消毒制度。 4、参考文献 卫生部医政司《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肠内营养液的配置和肠内营养的临床监测

肠内营养液的配置和肠内营养的临床监测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 一、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性质 1、渗透压及酸碱度(pH值): 渗透压系单位体积内分子和离子体积及数量的函数,可用质量渗透克分子 ( 1 千克 H2O 所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液浓度 ) 或体积渗透分子 ( 1 升溶液所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液浓度 ) 表示。常用前者作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渗透压的单位 (mOsm/kg H2O) ,并将制剂分为等渗 ( < 350 mOsm/kg H2O ) ,中等高渗 ( 350-550 mOsm/kg H2O ) 及显著高渗 ( > 550 mOsm/kg H2O ) 等 3 类。 制剂的渗透压关系病人对该制剂的耐受性,其高低决定于制剂成份的分子和离子浓度的高低,特别是溶液电解质的浓度的高低。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渗透压主要决定于电解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渗透压的方法包括稀释、加入低聚糖、加入脂肪乳或采用整蛋白为氮源的制剂。 肠内营养用制剂复水后大多呈微酸性至中性, pH 范围为 4-7 。若低于 3.5 ,可延缓胃排空及降低胃蠕动。 2、溶解度 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溶解度决定于其组成成份。对要素制剂而言,含氨基酸混合物或水解蛋白、单糖、双糖或低聚糖、低脂肪的粉剂要素制剂,复水后可形成溶液;含多聚体糊精或可溶性淀粉、溶解度小的钙盐、高脂肪的粉剂要素制剂,复水后形成稳定的混悬液。 3、膳食纤维 匀浆制剂及部分非要素制剂含有膳食纤维。要素制剂为无渣制剂。长期 (>3 周) 使用要素制剂,应考虑补充膳食纤维。 4、可口性和色泽性状

可口性决定于制剂的氮源和矿物质等成份。以氨基酸或蛋白水解物为氮源者,其可口性较以整蛋白为氮源者为差,加入香料或冰块或制成冻胶,可减少或避免异味。含单 / 双糖过多,可造成甜度过高而不宜长期服用。 以结晶氨基酸混合物为氮源的要素制剂呈金黄色,以蛋白质部分水解物及糊精配制者呈棕色。 二、肠内营养用制剂的制备 1、要素制剂的配制方法 根据需要的浓度 ( 或热量密度 ) 称量出一定量要素制剂,先用少量温开水( 50 ° C 左右 ) 调成糊状,再用 60 -70 °C 温水稀释至一定容积,并充分搅拌成均匀溶液 (最大浓度 25 % , 热量密度一般为 1.0kcal/ml) ,放置 10 分钟后即可使用。每日配制 1 日用量,在 0 -4 °C 冰箱冷藏, 24 小时后废弃。 使用中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数病人开始时应稀释 1 倍,以避免引起不耐受,浓度由 10 %逐步提高至 25 %,灌注速率和总容量亦应逐步提高。 2、匀浆奶的配制方法 根据配方选择特定食物按一定数量称量备用,牛奶、豆浆于蔗糖等煮沸消毒,并和全部食物混合,装入电动搅拌机 ( 或电动胶体磨 ) 内磨碎搅成匀浆。每日配制 1 日用量,在 0 -4 ° C 冰箱冷藏, 24 小时后废弃。使用中亦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肠内营养制剂在配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污染。商品制剂虽然无菌,但可因各种途径被污染 (表 1) 。接受管饲的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不足或低下,缺乏胃酸的抑菌作用,加之可能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等。 表 1 、肠内营养制剂的污染途径 1 、内源性

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营养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科室功能和任务: 临床营养科是负责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诊断、营养治疗的临床医疗科室。其主要功能和任务是: 1.完成临床营养的医疗、教学、科研(临床疾病和营养代谢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2.完成营养门诊及住院病人(包括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营养诊断工作(各种疾 病状态和/或营养不良的评价、诊断); 3.确立营养治疗方法(肠外、肠内营养、治疗膳食、基本膳食);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开列营养医嘱; 4.实施营养治疗全过程: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液、匀浆膳等的配制;治疗膳食的称重、配制及基本膳食配备和制作并运送至临床各病区患者的床 前。 5.根据临床营养学理论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营养相关性药品(肠外、肠内使用的氨基酸、脂肪乳、矿物质类、维生素类及营养复合制剂等)。 科室执业条件: 营养科应具备和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 件。(一)人员配备 1.营养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业训练、掌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按照医院技术职称编制配备医师、技师、护士、膳食操作间管理员,按技术工种编制有厨师、护理员等相关人员。 2.营养科主任是本单位营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应具有营养学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书及相应医疗专业技术职务。 3.营养科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营养科工作1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4.膳食操作间管理员应当具有烹饪学基础,并取得管理专业大专以上学 历。5.营养科医师要求医学营养专业毕业或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书。营养医师人数和床位比例为1:100。 6.营养技师不少于2人。 7.营养科护士人数不少于2人,要求护理专业毕业,取得执业护士证书,完成相应治疗工作。 8.营养科厨师要求烹饪院校毕业,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营养厨师人数和床位比例为1: 25-30,上岗前应接受过临床营养相关知识的培训。 9.营养科护理员(配膳员)人数和床位比例为1:35-45,上岗前应接受过临床营养工作内容的培训 (二)房屋设施和卫生学要求、仪器设备等 营养科应设立完善的营养治疗工作区域,包括营养门诊,营养代谢(实验)室、肠外营养配制室、肠内营养配制室、膳食操作间等。 营养科室位置应和病区相邻,具有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建筑面积,工作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营养科各功能区的设置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住院患者数量的需要。科室总建筑面积和床位的比例为: 三级医院不低于1.5m2:1,其中膳食操作间1m2:1,其它工作区域 0.5m2:1。二级医院不低于1m2:1,其中膳食操作间0.7m2:1,其它工作区域0.3m2:1。各功能区工作面积及分区符合工作要求。科室及功能区标志明显,和医疗机构其它科室样式、规格统一。 1.营养门诊:设于医院门诊区域,有专用的房间,配备门诊工作的设施用品,包括计算机及相应营养软件、代谢车、人体成分分析仪、身高体重计、握力器、皮褶厚度计、测量软尺等。 2.营养代谢(实验)室由称量室、精密仪器室、毒气室及操作室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不低于50 m2。室内墙壁为铝塑板、地面耐磨、防滑、防静电。配备和开展检测项目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各种称量天平,检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凯式定氮仪等。开展有毒检测项目时应具有相应排风及通风设备。根据开展项目配备相应标本处理、保存等

营养科工作管理制度

营养科工作管理制 度

营养科工作管理制度 一、营养科管理制度 1. 营养科是在院长领导下工作,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营养科是行使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治疗的部门,属于医技科室。 2. 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应设营养科,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专职营养师与床位比不能少于1:200。100 张床位的医院至少有一名专职临床营养师。 3. 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4. 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营养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5. 负责制定“住院病人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是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组成部分。 6. 营养科结合医院特点负责制订本医院住院病人膳食种类,并指导、监督营养厨房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制作、分发治疗膳食,保障食品安全。 7. 营养科负责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8. 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确保食品安

全。要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患者等提供适合其病情治疗需要的膳食,并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 9. 各类医院住院病人膳食应包括基本膳食(如普通膳食、半流质膳食、流食);治疗膳食(如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高膳食纤维膳食、少渣(无渣)膳食、糖尿病膳食、配方膳食)。根据医院收治病种增添治疗膳食种类。有条件医院参与或承担肠内营养支持工作。 10. 由营养科主任负责召集,每月一次由临床营养专业人员和营养厨房的管理人员、厨师长的联席会议,汇报和评估临床营养工作有关各项工作制度执行、协调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11. 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意见;参加医、护、技联席会议,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协调意见。 12. 人员资质: a) 营养师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b) 三级甲等医院由具有副高职以上医学营养专业人员担任主任/负责人; 13. 有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制度和计划 14. 三级甲等医院及有条件的医院,应开设营养咨询门诊和开展临床营养的科学研究工作。

营养科岗位职责制度

临床营养科主任职责 1、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本科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临 床营养科诊疗质量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3、负责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各类人员职责、工作制度质量检 查标准等。 4、负责职组织开展营养诊疗工作。开设营养门诊、参加危重病人 及特殊营养治疗病人的查房、会诊,组织营养查房且每周1~~2次,组织科室病历讨论等。 5、负责指导、检查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的营养诊疗工作、监督肠内 营养质治疗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肠内营养医嘱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 6、负责组织开展临床营养科学研究,积极支持和鼓励营养医务人 员开展科研工作,带领全科学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 7、示范基地医院还应承担教学工作,负责安排、指导实习和进修 带教,组织在职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等专业教育工作。 8、对于营养治疗使用的非药品类医用营养品有索证确认的责任。 9、对于营养治疗使用的非药品类营养治疗产品索证确认。 10、指导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严防食物中毒和各种事故发生。

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上级营养医师的指导下,负责营养诊治工作:对患者 进行营养检测和评价、营养诊断,制定营养治疗方案,评估营养治疗效果,书写营养病历。 2、负责所管病区病人的营养查房:下列病人初级医师每天查房1~2 次:病危、病重、腹泻、呕吐、新开肠内营养治疗2天内、胃肠镜等特殊检查前和检查当日的病人、特殊病人。除前述病人外的其他管饲病人、糖尿病、肾病、低盐饮食的病人,每周查房一次。 副高级职称以上医师每周查房1~2次。 3、参与营养会诊:院内科间会诊须具备中级职称以上资格,院外会 诊须具备副高级职称以上资格。对个体化营养质量方案(包括治疗膳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制定必须由临床营养科会诊后进行专科处方。 4、完成营养门诊工作:营养门诊开诊次数不少于1次/周。 5、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完成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要求,组织开展 患者和院内医务人员的营养宣传工作。 6、参与营养制剂的进货记质量的监管。

肠内营养制剂种类

肠内营养制剂种类

1、安素/肠内营养粉剂(市场价90元)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肠内营养粉剂 汉语拼音:changneiyingyangfenji 【成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气芳香、味甜。 【适应症】安素粉剂可作为唯一营养来源或部分营养补充,适用于成人及四岁或四岁以上儿童,可口服或管饲。 【规格】400g × 1 【用法用量】禁止安素(Ensure)粉剂胃肠外注射或静脉内使用。安素粉剂可作唯一营养来源或营养补充,打开容器后注意防腐以避免污染,安素粉剂在室温下或冷却后服用。 【不良反应】没有肠内营养禁忌症的人正确服用时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 【禁忌】安素粉剂忌用于不能口服或肠内进食的情况,上述情况包括肠梗阻、严重的短肠综合症或高排泄量的痿,半乳糖血症患者禁止使用。 【作用类别】

【成份】 水解玉米演粉,玉米油,酪蛋白钙和钠,蔗糖,矿物质:(枸橼酸钾、枸橼酸钠、氯化钾、三磷酸钙,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钼酸钠,氯化铬,硒化钠,碘化钾)。分离大豆蛋白,人造香兰素,大豆卵磷酯,维生素:(氯化胆碱、抗坏血酸、醋酸生育酚,烟酰胺,泛酸钙,盐酸吡哆醇,盐酸硫胺,核黄素,棕榈酸维生素A,叶酸,生物素,维生素K1,氰钴胺,维生素D3)。 【作用】 安素可作补充营养,增加摄入热量及营养成分,维持正常的营养状态,此外,以安素完全地或部分地代替饮食,可控制或减低热量及养分的摄入量。 【用法用量】 配制:往杯中注入200毫升温开水,徐徐加入六量匙(量匙在罐中)即55.8克安素粉,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250毫升安素液,每毫升安素液约提供一大卡热量,每罐400克安素粉可调制250毫升的安素液7杯,可按病者的口味加入不同的调味剂(如巧克力、水果、花生等)。

肠内营养制剂种类

1、安素/肠内营养粉剂(市场价90元)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肠内营养粉剂 汉语拼音:changneiyingyangfenji 【成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气芳香、味甜。 【适应症】安素粉剂可作为唯一营养来源或部分营养补充,适用于成人及四岁或四岁以上儿童,可口服或管饲。 【规格】400g × 1 【用法用量】禁止安素(Ensure)粉剂胃肠外注射或静脉内使用。安素粉剂可作唯一营养来源或营养补充,打开容器后注意防腐以避免污染,安素粉剂在室温下或冷却后服用。【不良反应】没有肠内营养禁忌症的人正确服用时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 【禁忌】安素粉剂忌用于不能口服或肠内进食的情况,上述情况包括肠梗阻、严重的短肠综合症或高排泄量的痿,半乳糖血症患者禁止使用。 【作用类别】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无特殊要求,应根据营养需求调整用量,详见[用法用量] 【儿童用药】4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本品 【老年用药】无特殊要求,应根据营养需求调整用量,详见[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安素粉剂的正确冲调对于防止插管堵塞和保证全部的营养转运是重要的,安素粉剂不能胃肠外注射或静脉内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无相关报告 【贮藏】冲调好的安素应该立即服用或加盖冰箱保存,在24小时内服完,开盖的罐子应该用盖子盖住,贮藏,一旦打开,安素粉剂应该在3星期内用完. 【包装】每个铁质听内含400克安素粉 2、肠内营养粉剂(雅培制药,市场价78元) 【商品名】安素粉(TP/Ensure) 【通用名】肠内营养粉剂 【适用症】把粉剂的安素加进温开水中拌匀后制成安素液,不论作为管饲、流质膳或营养添加剂,都能提供完整而均衡的养分,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遵嘱使用。 【成份】 水解玉米演粉,玉米油,酪蛋白钙和钠,蔗糖,矿物质:(枸橼酸钾、枸橼酸钠、氯化钾、三磷酸钙,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钼酸钠,氯化铬,硒化钠,碘化钾)。分离大豆蛋白,人造香兰素,大豆卵磷酯,维生素:(氯化胆碱、抗坏血酸、醋酸生育酚,烟酰胺,泛酸钙,盐酸吡哆醇,盐酸硫胺,核黄素,棕榈酸维生素A,叶酸,生物素,维生素K1,氰钴胺,维生素D3)。 【作用】 安素可作补充营养,增加摄入热量及营养成分,维持正常的营养状态,此外,以安素完全地或部分地代替饮食,可控制或减低热量及养分的摄入量。 【用法用量】 配制:往杯中注入200毫升温开水,徐徐加入六量匙(量匙在罐中)即55.8克安素粉,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250毫升安素液,每毫升安素液约提供一大卡热量,每罐400克安素粉可调制250毫升的安素液7杯,可按病者的口味加入不同的调味剂(如巧克力、水果、花生等)。 管饲:遵照医生或营养师的嘱咐,当进行管饲时,滴速、用量和浓度必须根据病情和患者的

营养科管理制度及建设要求

营养科建设要求及管理制度 1. 营养科是在院长领导下工作,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营养科是行使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治疗的部门,属于医技科室。 2. 医院应设营养科,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专职营养师与床位比不能少于1:200。 3. 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4. 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营养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5. 负责制定“住院病人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是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组成部分。 6. 营养科结合医院特点负责制订本医院住院病人膳食种类,并指导、监督营养厨房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制作、分发治疗膳食,保障食品安全。 7. 营养科负责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8. 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确保食品安全。要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患者等提供适合其病情治疗需要的膳食,并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人员提供临床营养

学信息。 9. 各类医院住院病人膳食应包括基本膳食(如普通膳食、半流质膳食、流食);治疗膳食(如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高膳食纤维膳食、少渣(无渣)膳食、糖尿病膳食、配方膳食)。根据医院收治病种增添治疗膳食种类。有条件医院参与或承担肠内营养支持工作。 10. 由营养科主任负责召集,每月一次由临床营养专业人员和营养厨房的管理人员、厨师长的联席会议,汇报和评估临床营养工作有关各项工作制度执行、协调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11. 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意见;参加医、护、技联席会议,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协调意见。 12. 人员资质: a) 营养师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b) 三级甲等医院由具有副高职以上医学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人员担任主任/负责人。 13. 有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制度和计划。 14. 三级甲等医院及有条件的医院,应开设营养咨询门诊和开展临床营养的科学研究工作。 15. 对营养厨房实行外包/或委托加工服务的医院,同样必须将以下制度及职责的要求列入外包/或委托加工合同,进行签约与监督管理。

医疗机构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医疗机构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医疗机构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讨论稿) 科室功能和任务: 临床营养科是负责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诊断、营养治疗的临床医疗科室。其主要功能和任务是: 1. 完成临床营养的医疗、教学、科研(临床疾病与营养代谢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2. 完成营养门诊及住院病人(包括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营养诊断工作(各种疾 病状态和/或营养不良的评价、诊断); 3. 确立营养治疗方法(肠外、肠内营养、治疗膳食、基本膳食);制定营养治疗方案、 开列营养医嘱; 4. 实施营养治疗全过程: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液、匀浆膳等的配制;治疗膳食的称重、 配制及基本膳食配备和制作并运送至临床各病区患者的床前。 5. 根据临床营养学理论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营养相关性药品(肠外、肠内使用的氨基酸、脂肪乳、矿物质类、维生素类及营养复合制剂等)。 科室执业条件: 营养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一)人员配备 1.营养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业训练、掌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按照医院技术职称编制配备医师、技师、护士、膳食操作间管理员,按技术工种编制有厨师、护理员等相关人员。 2.营养科主任是本单位营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应具有营养学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书及相应医疗专业技术职务。 3.营养科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营养科工作1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4.膳食操作间管理员应当具有烹饪学基础,并取得管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5.营养科医师要求医学营养专业毕业或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书。营养医师人数与床位比例为1:100。

肠内营养护理_小组项目书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建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草拟稿) 提案单位: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二零一五年

项目提纲: 一、项目背景以及意义 (3) 二、项目概述 (3) 三、组织实施 (4) 四、考核内容 (4) 五、附件表格 申报书 (6)

筛肠内营养输注流程 (12) 筛肠内营养配置流程 (14) 鼻肠(胃)管固定规范 (15) 筛查表 (20) 胃残留量测定 (21)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 (22) 吞咽评估 (24) 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25) 工作总结表 (26) 资质考核表 (28)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约有30-40%处于营养不良,并且,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可能因原发疾病而加重。有研究表明,患有营养不良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并发症,并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对已有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显然,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营养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患者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者具有营养风险,同时,也直接面临医护人员给予正确、规范营养支持的评价方法。在营养治疗中,营养配方确定后,下一步的工作均由护士完成。它包括:导管的置入及维护;营养液的配置技术;营养液的输注技术;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预防;建立患者的心理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宣教;营养监测及信息库建立与管理等。因此,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护理领域,培养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士在肠内肠外营养工作中的作用,是肠内肠外营养护理领域的当务之急。因此,领域发展顺利、规范、标准就必须有专业、专科、专职护士。只有专业(职)护士工作,才能达到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预期目标,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医患纠纷。0而肠内营养指因消化功能障碍或部分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病人,通过口服、管饲或造瘘的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特殊营养制剂的一种治疗方式。与普通饮食相比肠内营养液具有量小、营养素全面、成分明确、只需部分消化或不需消化即直接吸收等优点。近年来,对肠道功能的重新理解,使我们认识到肠内营养治疗对临床各类病人救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更是无可取代。肠内营养是否能够实施得当,精心准确护理才是关键所在。

肠内营养液配方讲解

编辑时间:2010 修改时间:2013-11-19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肠内营养(TPF) 英文通用名称:Enteral Nutritional(TPF) 【组成成分】 本药混悬液每500ml含成分如下表: 本药混悬液每500ml成分表 组分含量(1.0kCal/ml) 含量(1.5kCal/ml) 蛋白质20.0g 30g 氮 3.15g 4.7g NPC:N 133:1 133:1 碳水化合物61.5g 92.5g 糖 5.0g 7.5g 多糖55.5g 83g 乳糖<0.125g <0.185g 脂肪19.45g 29.2g 饱和的 1.45g 2.2g 多不饱和的 6.15g 9.2g ω6:ω35:1 5:1 膳食纤维7.5g 7.5g 水425g 400g 钠500mg 670mg 钾750mg 1005mg 氯625mg 835mg 钙400mg 540mg

磷360mg 540mg 镁115mg 170mg 铁8mg 12mg 锌6mg 9mg 铜900μg1350μg 锰1650μg2500μg 氟0.5mg 750μg 钼50μg75μ 硒28.5μg42.8μg 铬33.4μg50μg 碘65μg100μg 维生素A 410μg615μg 类胡萝卜素 1.0mg 1.5mg 维生素D 3.5μg 5.3μg 维生素E 6.5mgα-TE 9.4mgα-TE 维生素K 26.5μg39.8μg 维生素B10.75mg 1.15mg 维生素B20.8mg 1.2mg 烟酸9mgNE 13.5mgNE 泛酸 2.65mg 4mg 维生素B60.85mg 1.3mg 叶酸133.5μg200μg 维生素B12 1.05μg 1.6μg 生物素20μg30μg 维生素C 50mg 75mg 胆碱185mg 275mg

肠内营养配置要求

一、肠内营养配制室要求 应与膳食操作间临近,建筑面积不低于60 m2,分为刷洗间、消毒间、配制间、制熟间及发放区。其中配制间为层流净化间,室内墙壁为防菌涂层预成型材料,地面耐磨、防滑、抗菌、防静电。肠内营养配制室应配备相应工作条件设备,包括匀浆机(胶体磨)、捣碎机、净化工作台、微波炉、电磁炉、冰箱、操作台、药品柜、蒸锅、清洗消毒设备、计量仪器及各种配制容器。 二、配制人员 应掌握肠内营养液配制前的要求、配制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营养液的保存与质量检查、保持层流室的洁净度的管理方法与要求,各种细菌检测方法等。 三、肠内营养配制的操作规范 1、独立的配制室(包括准备室和配制室),与污染源隔离,有降温设备、保鲜柜,及相应的天平、搅拌器(机)、量杯等用具及餐厨具等。配制室内不能有明沟,要逐步做到人流、物流分开,有标准的传递窗口、并有空气消毒和净化设施。 2、肠内营养应由具备初级职称及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营养专业人员(或卫生专业人员)负责配制。 3、进入配制室应二次更衣,操作人员须戴好帽子、口罩,清洁双手,其他人员一律不得随意进出。 4、配制室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辐照等),各类配制用具等应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措施(参见清洁消毒制度)。

5、配制人员应按营养处方要求正确配制,并做好登记和核对,批量配制的产品应注明日期后留样备查(≥48h)。 6、配制好的营养液应按所需剂量,分装入1次性容器或经过清洗消毒的容器内,标明床号、日期、处方编号等,分发给配膳员或放入保鲜柜内备用。 7、营养液应尽可能现配现用,配好备用营养液冷却后置于4℃冰箱,保藏时间≤24h。

营养科工作管理制度

营养科工作管理制度 一、营养科管理制度 1. 营养科是在院长领导下工作,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营养科是行使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治疗的部门,属于医技科室。 2. 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应设营养科,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专职营养师与床位比不能少于1:200。100 张床位的医院至少有一名专职临床营养师。 3. 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4. 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营养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5. 负责制定“住院病人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是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组成部分。 6. 营养科结合医院特点负责制订本医院住院病人膳食种类,并指导、监督营养厨房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制作、分发治疗膳食,保障食品安全。 7. 营养科负责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8. 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确保食品安全。

要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患者等提供适合其病情治疗需要的膳食,并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 9. 各类医院住院病人膳食应包括基本膳食(如普通膳食、半流质膳食、流食);治疗膳食(如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高膳食纤维膳食、少渣(无渣)膳食、糖尿病膳食、配方膳食)。根据医院收治病种增添治疗膳食种类。有条件医院参与或承担肠内营养支持工作。 10. 由营养科主任负责召集,每月一次由临床营养专业人员和营养厨房的管理人员、厨师长的联席会议,汇报和评估临床营养工作有关各项工作制度执行、协调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11. 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意见;参加医、护、技联席会议,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协调意见。 12. 人员资质: a) 营养师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b) 三级甲等医院由具有副高职以上医学营养专业人员担任主任/负责人; 13. 有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制度和计划 14. 三级甲等医院及有条件的医院,应开设营养咨询门诊和开展临床营养的科学研究工作。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创伤史、有无严重感染和消耗性疾病等。 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近期饮食摄入情况。 3.评估患者胃肠道功能,有无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疾患。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的态度和看法,了解患者对营养支持的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 1.给予肠内营养之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肠内营养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取得理解和配合。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肠内营养液。 (1)一般患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的流质饮食。腹泻患者宜选择低脂制剂加收敛药物。便秘患者宜选择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2)按要求配置营养液。选定制剂后,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有效期。配置液宜现配现用,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4小时。 3.规范实施肠内营养操作。 (1)选择合适的体位。对于年老体弱、卧床、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者取半坐卧位,以防反流和误吸。 对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滴注者可取随意卧位。 (2)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一般在37~40℃。 (3)使用营养液前充分摇匀,正确连接管道。 (4)控制输注量和速度,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小剂量开始。浓度从8%~12%开始,一般不超过25%;速度以20~40ml/h至维持滴速为100~120ml/h,有条件者用输液泵控制为佳;控制总量为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 (5)对于经鼻饲或胃早瘘管给予营养液者,注意估计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抽吸胃液并估计胃内残余量每4小时1次。若残余量>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胃动力药。 (6)在输注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呛咳,咳出物类似营养液时,考虑有喂养管移位致误吸的可能,应立即停止输注,鼓励并刺激患者咳嗽,并及时报告医师。 4.保持喂养管通畅。 (1)妥善固定喂养管,避免扭曲、折叠和受压。 (2)每日更换输液管。 (3)药丸经碾碎、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管,以免药丸在营养液中不能溶解而黏附与管壁或堵塞管腔。 20

医院营养科管理制度

文档序号:XXYY-YLFA-001 版本编号:YLFA-20XX-001 XXX医院 营养科管理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营养科管理制度 1. 营养科是在院长领导下工作,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营养科是行使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治疗的部门,属于医技科室。 2. 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应设营养科,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专职营养师与床位比不能少于1:200。100 张床位的医院至少有一名专职临床营养师。 3. 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4. 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营养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5. 负责制定“住院病人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是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组成部分。 6. 营养科结合医院特点负责制订本医院住院病人膳食种类,并指导、监督营养厨房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制作、分发治疗膳食,保障食品安全。 7. 营养科负责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

8. 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确保食品安全。要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患者等提供适合其病情治疗需要的膳食,并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 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 9. 各类医院住院病人膳食应包括基本膳食(如普通膳食、半流质膳食、流食);治疗膳食(如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高膳食纤维膳食、少渣(无渣)膳食、糖尿病膳食、配方膳食)。根据医院收治病种增添治疗膳食种类。有条件医院参与或承担肠内营养支持工作。 10. 由营养科主任负责召集,每月一次由临床营养专业人员和营养厨房的管理人员、厨师长的联席会议,汇报和评估临床营养工作有关各项工作制度执行、协调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11. 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意见;参加医、护、技联席会议,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协调意见。 12. 人员资质: a) 营养师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专业技术资格

临床营养科场所及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标准

临床营养科场所及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标准 临床营养科应具有完成相应临床营养诊疗工作所需的场所和仪器设备。科室位置与病区相邻,有封闭的送餐专用通道,方便日常工作,各功能区光线明亮、通风、干燥。 一、营养门诊 营养门诊应当设于医院门诊区域,有专用的房间。有条件的门诊还应有进行人体测量等检测以及放置营养治疗产品的区域。 营养门诊应配备包括安装相应营养软件的计算机、身高体重计、握力器、皮褶厚度计、测量软尺、听诊器、血压计、代谢车、人体成分分析仪、食物营养成分分析秤等仪器设备。 二、营养代谢实验室 营养代谢实验室可单独设置于临床营养科内,总面积不低于50m2,也可在医院检验科内设置。由称量室、精密仪器室、毒气室及操作室四部分组成。室内墙壁为铝塑板、地面耐磨、防滑、防静电。营养代谢实验室中称量室应配备相关的称量天平等;精密仪器室应配备荧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凯式定氮仪等;毒气室应设置排风设施及通风柜等;操作室应配备恒温箱、干燥箱、水浴箱、离心机、混合器、电冰箱、石英亚沸纯水器等常规仪器。三、治疗膳食配制室 治疗膳食配制室分为准备间、治疗间、特殊间、主食制作及蒸制间、食品库房、餐具消毒间、刷洗间、膳食分发厅、管理办公室、统计室。室内墙壁为白色瓷砖,地面耐磨、防滑、防静电,排水系统完善,室内不得有明沟,符合卫生、防火要求。 治疗膳食配制室应配备食品加工、制作、冷藏、冷冻、储存、运

送的各种炊具及设备,以及配备天平、量杯、专用治疗盘等称量器具。 四、肠内营养配制室 肠内营养配制室与治疗膳食配制室临近,总面积不低于60m2。分为刷洗消毒区、配制区、制熟区及发放区,其中配制区为组合式三十万级净化区;有条件的医院可按GMP要求建立面积在60m2以上的十万级净化区。室内墙壁为白色瓷砖,地面耐磨、防滑、防静电。 肠内营养配制室应配备匀浆机(胶体磨)、捣碎机、微波炉、电磁炉、冰箱、净化工作台、操作台、药品柜、清洗消毒设备、蒸锅、天平、量杯量筒及各种配制容器等设备。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自动灌装设备等。 五、肠外营养配制室 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医院,肠外营养配置应当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没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院,可设立肠外营养配置室。肠外营养配制室可单独设置于临床营养科内,总面积不低于40m2,分为前处理间、更衣间、摆药准备间及配制间,其中配制间为组合式百级净化配制间;有条件的医院可按GMP要求建立面积在40m2以上的百级净化配制间。室内墙壁为白色瓷砖,地面耐磨、防滑、防静电。 肠外营养配制室应配备百级净化工作台、操作台、药品车和药品柜、电冰箱、清洁消毒设备(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器、隔离衣)、小型水处理设备(无菌净化水也可从医院肾病透析中心接入或用简易方法取得)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独立的水处理系统以及天平(1/1000感量)等精密仪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为规范临床营养学科建设,我部印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临床营养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号),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设置临床营养科。为指导临床营养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临床营养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增加人员和培训,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临床营养科。 卫生部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临床营养学的发展,提高营养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临床营养科。 第三条临床营养科是对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包括疾病和医源性因素引起)的营养代谢改变者,通过营养检测和评价进行营养诊断,使用各类肠内营养相关制剂、肠外营养相关制剂和治疗膳食等进行营养治疗的临床业务科室。 第四条临床营养科应在医院医疗管理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五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临床营养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加强对临床营养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证临床营养科按照安全、有效、及时、经济的原则,开展营养诊疗工作。 第二章执业条件

肠内营养配置要求

肠内营养配置要求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肠内营养配制室要求 应与膳食操作间临近,建筑面积不低于60 m2,分为刷洗间、消毒间、配制间、制熟间及发放区。其中配制间为层流净化间,室内墙壁为防菌涂层预成型材料,地面耐磨、防滑、抗菌、防静电。肠内营养配制室应配备相应工作条件设备,包括匀浆机(胶体磨)、捣碎机、净化工作台、微波炉、电磁炉、冰箱、操作台、药品柜、蒸锅、清洗消毒设备、计量仪器及各种配制容器。 二、配制人员 应掌握肠内营养液配制前的要求、配制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营养液的保存与质量检查、保持层流室的洁净度的管理方法与要求,各种细菌检测方法等。 三、肠内营养配制的操作规范 1、独立的配制室(包括准备室和配制室),与污染源隔离,有降温设备、保鲜柜,及相应的天平、搅拌器(机)、量杯等用具及餐厨具等。配制室内不能有明沟,要逐步做到人流、物流分开,有标准的传递窗口、并有空气消毒和净化设施。 2、肠内营养应由具备初级职称及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营养专业人员(或卫生专业人员)负责配制。 3、进入配制室应二次更衣,操作人员须戴好帽子、口罩,清洁双手,其他人员一律不得随意进出。 4、配制室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辐照等),各类配制用具等应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措施(参见清洁消毒制度)。

5、配制人员应按营养处方要求正确配制,并做好登记和核对,批量配制的产品应注明日期后留样备查(≥48h)。 6、配制好的营养液应按所需剂量,分装入1次性容器或经过清洗消毒的容器内,标明床号、日期、处方编号等,分发给配膳员或放入保鲜柜内备用。 7、营养液应尽可能现配现用,配好备用营养液冷却后置于4℃冰箱,保藏时间≤24h。

营养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营养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 营养科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营养诊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 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职人员负责营养诊疗质量控制和管理。 3. 医院加强对营养科的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等管理部门应当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4. 营养科对住院患者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营养检测、评估和诊断,筛查出患有营养代谢病(包括营养失调)的患者。对于其中需要使用治疗膳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患者,营养科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治疗。 5. 营养科按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的有关规定书写病历及相关医疗文书。 6. 建立完整系统的营养治疗医嘱制度,由营养治疗制备部门遵照医嘱统一配制。 7. 医院应采取措施保证营养科医师、技师和护士具备适宜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定期进行评估。 8. 加强营养治疗管理与评价,上级营养师定期检查督导下级营养师所负责专科的营养治疗工作,确保营养治疗工作的质量。 9. 营养科整体布局应使医疗区域、膳食操作间和生活辅助用房

区域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医疗区域和膳食操作间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工作区域应控制非本科室工作人员特别是非医务人员的进入。具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和消毒装置。 10. 营养科的仪器和设备由专(兼)职人员负责操作,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消毒,建立使用、维修档案,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11. 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12.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完善营养治疗制备部门工作人员健康档案、食品原料档案、餐具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和卫生检查制度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