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軍訓報告

*爾·馮·克勞塞維茲(1781年-1831年),德國軍事家。

克勞塞維茨出生在普魯士馬格德堡的一個貴族家庭,12歲時就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3歲就第一次走上了戰場。1803年從柏林普通軍校畢業後擔任奧古斯特親王的副官,參加了1806年的普法戰爭。在1808年,克勞塞維茨進入到沙恩霍斯特奠基的普軍總參謀部中任職。當時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的軍事行動使普魯士內部也涌動著改革的潮流,這場變革與

沙恩霍斯特、威廉·馮·洪堡、施泰因、哈登貝格等人的名字緊緊相連,克勞塞維茨所在

的普魯士總參謀部自然成為了軍事改革的先鋒。克勞塞維茨在1812年發表了名為《三個

信條》的日爾曼民族解放綱領,在其中表達了改革派聯合俄國,抗擊拿破侖的觀點。就在1812年5月克勞塞維茨來到俄國軍隊,在俄國抵抗拿破侖進攻的衛國戰爭中克勞塞維茨參加了奧斯特洛夫斯諾、斯莫棱斯克、博羅濟諾等會戰,擔任過柏林騎兵軍與烏瓦洛甫騎兵

軍的作戰軍官。1814年回到普魯士軍隊,1818年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升為將軍。

在擔任軍官學校校長的12年中,克勞塞維茨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資料,遺孀瑪麗整理出

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這部巨著共十卷,著名的《戰爭論》是其前三卷,後七卷為戰史戰例,包括了1566-1815年中大小130余例會戰,記述了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侖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

克勞塞維茲和約米尼並列為近代西方兩大兵學家的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比約尼米年輕一歲,但出身與際遇卻有明顯的差異。克勞塞維茨家

族是普魯士西里西亞的小貴族,他的父親曾隨腓特烈大帝出征,他自幼便在軍人世家特有

的環境中長大,十二歲時即加入陸軍。

*曾被拿翁俘虜

一八○三年,克氏自普魯士陸軍大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成為當時陸軍大學校

長沙思霍斯特的得力助手,沙氏正受命著手軍事的改革,但改革的工作受到保守派的阻撓,師生二人為此感到有志難伸。不久,克民告別恩師隨軍作戰,遺憾的是,在普法交戰中,

他非但未能立下戰功,反而在耶拿戰役中,被拿破崙浮虜,度過了三年的戰俘生涯。

從此,他對拿破崙即抱著欣賞而又痛恨的態度,在這段鬱鬱不遂的時間裡,克氏從失

敗的教訓中,擷精取要,擬定了他的名著《戰爭論》的架構。一八○七年,克氏自戰俘

營歸國,再次參與軍制的改革工作,並成為陸軍大臣沙倫赫斯特﹙Scharauharst﹚將軍的

參謀。

一八一二年,普魯士與法國締結同盟,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對拿破崙百般卑屈,使

克勞塞維茲大表不滿,除上書國王抗議外,並憤而與其他三十幾位軍官辭職,出走俄國,

並加入俄軍,成為俄國的軍事顧問。在法軍征俄時,他曾在布羅地諾﹙Bordino﹚與約米

尼兵戎相見,他目睹法軍安全渡過貝爾齊納河﹙Berezina﹚的情景,印象深刻。約米尼當

時即為賴由元帥的參謀長,渡河攻擊的計畫亦出自他的手筆。

*滑鐵盧會戰揚眉吐氣

腓特烈成為三世迫於國內的壓力,加以拿破崙對同盟國家亦以一副征服者君臨天下的

姿態,頗令與國難堪。於是,他撕毀和約,於一八一三年再度向法國宣戰,克勞塞維茲和

其他軍官秉於愛國熱忱上立即兼程返國,加入普軍,當時法國已因征俄遭逢風雪,困蹙而歸,元氣大傷,終在滑鐵盧會戰中,遭受致命一擊。

在此次會戰中,克氏正檐任第三軍團的參謀長,雖然沒有赫赫戰功,終有了揚眉吐氣

的機會。戰爭結東後,克勞塞維茲開始軍事學的研究,他繼續寫作早先的《戰爭論》﹙Vom Krieg﹚,並擔任萊因洲新成立軍團的參謀長,一八一八年他被任命為陸軍大學的

校長,並得以晉升少將。

由於克氏曾有出走俄國的紀錄,國王和陸軍的保守分子為此不再重用他,克氏雖晉升

少將,卻因此而被閒置了十二年,一直未再升以重要的職務,遑論大軍元師了。不過,克

氏在仕途上的失意,卻使他有更充裕的時間,從事戰史、戰例的研究,他對戰爭的本質,

有十分精闢的見解,他認為「戰爭是政治的現象」,戰爭為政治目的而進行,戰爭的後果,亦具有政治的意義。

*「大戰略」思想應運而生

故任何一重大的戰略計畫,不能純以軍事現象來研判,也不可以純軍事計畫去解決。

他的論點,做發了後世「大戰略」的思想,蘇俄即引為軍事、政治思想的基礎。克勞塞

維茲的《戰爭論》,由老毛奇元帥發揚光大,毛奇是普魯士的名將,他以克氏的思想架構,做為指揮大軍、擬定戰略的根據,從而打了三次大勝仗,而成為「德軍建軍之父」,但他

不敢專美,反而處處宣揚克氏的《戰爭論》,稱許克氏,使這本兵學鉅著一時之間洛陽紙貴。也因此,克氏被認定為德國軍事思想的靈魂。

有名的「希里芬計畫」,以克氏所主張的「目標集中,兵力集中」、「行動採取最大

速度」的兩大原則,做為計畫的精神,更使克氏的思想在德國近代建軍史上,占有極重要

的地位。

克勞塞維茲一面強調防禦是戰爭的較佳形式,一面又指出,只有攻擊才能達到戰爭的

積極目的。這種攻、守互用的戰略思想,其實與約米尼「內線作戰」的思想,異曲同工,

從歐洲到美洲以至東方國家,百餘年來的戰爭,攻、守一體的模式,已大量被採用,這毋

寧是克氏的啟迪。

*掌握戰場的不確定性

一八一○年,克氏一面擔任原職,一面又成為普魯士宮廷的軍事講師,他將《戰爭論》的精華編為成《戰爭原理》一書,為皇太子講授軍事學,可惜這段因緣並未能使他獲得較

佳的際遇。克勞塞維茲認為戰爭不能以「設計」來主導,因為戰場狀況瞬息萬變,「計畫」將使兵力的運用受限,最佳的計畫即是掌握戰場上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這

可說是西方近代戰爭有關情報作戰的發軔。

克氏喜歡將戰爭與繪畫相提並論,他的戰爭思想已脫出純軍事的範疇,而摻入倫理學、哲學、天文學、心理學。他以「頂點」﹙Culminating Point﹚的觀念,

來說明臨機應變的重要性,他說:「除了兵力的適時集中、機動以外,最具有支配性、控制性的還是作戰的意志。」他特別注意戰況危急,戰爭失利,指揮官所應採取的作為,

如何從劣勢中扭轉不利,即以意志力及有限兵力,採取積極行動,判斷敵人的弱點,予以

致命的一擊。

但他也不是個絕對攻勢主義者,他的這種理論,其實並無矛盾之處,他認為支配戰爭

的「窮極法則」,是以破壞敵人戰鬥力的行為,為支配的最高原則,即使是弱者,對於優

勢的敵人,也有公平的抵抗機會。戰爭本為屈服敵人意志,實現自己意志,所使用的暴力

行為。克勞塞維茲的戰爭學,為近代西方兵學中最重要的戰爭哲學。他在《戰爭論》中

有一段話,甚值國人參考。

*全民戰爭的論點

他說:「政府必須體認,國家的命運不能寄託在單一的作戰結果,縱使是決定性的會戰,因為,在失敗之後,常會因內在無窮的意志,與敵人攻勢的不能持續,而有轉機。因此,無論這個國家是如何弱小,它仍不應放棄最後的努力,否則無異未戰先敗,不戰而屈。」他與約米尼對「全民戰爭」都有共同的看法,在《戰爭論》中即有專章討論,這與

他們的戰爭經驗自然有關。但對東、西方國家的啟發與影響,則毋庸置疑,所謂「後備

動員」制度,即源之於斯。

一八三○年,克勞塞維茲有了鹹魚翻身的機會,他調任砲兵指揮官,不久,又升任波

蘭軍團的參謀長,遺憾的是,克氏長才尚未發揮之時,翌年,便因感染霍亂而與世長辭,

他的皇皇鉅著雖由他的妻子出版,可是卻不曾暢銷,直到一八五六年後,才在毛奇元帥的

力薦下,而成為兵學典範。

由於克氏一生都在陸軍中度過,所以他的論點便有偏頗陸軍之嫌,而他的軍旅中,也

未曾觸及後勤方面的參謀業務,更未擔任過大軍作戰的指揮官,所以他對補給線等有關後

勤的問題,亦未加以著意。不過,有限的軍旅理念,並未使他的名將地位受到影響,近年來,更有人將他與我國的「孫子」並論,稱許他為德國的「孫子」。

克勞塞維茲「戰爭論」研究心得

一、前言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軍訓報告 <兵學理論-克勞塞維茲> *爾·馮·克勞塞維茲(1781年-1831年),德國軍事家。 克勞塞維茨出生在普魯士馬格德堡的一個貴族家庭,12 歲時就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3歲就第一次走上了戰場。 1803年從柏林普通軍校畢業後擔任奧古斯特親王的副 官,參加了1806年的普法戰爭。在1808年,克勞塞維 茨進入到沙恩霍斯特奠基的普軍總參謀部中任職。當時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的軍事行動使普魯士內部也涌動著 改革的潮流,這場變革與沙恩霍斯特、威廉·馮·洪堡、施 泰因、哈登貝格等人的名字緊緊相連,克勞塞維茨所在 的普魯士總參謀部自然成為了軍事改革的先鋒。克勞塞維茨在1812年發表了名為《三個信條》的日爾曼民族解放綱領,在其中表達了改革派聯合俄國,抗擊拿破侖的觀點。就在1812年5月克勞塞維茨來到俄國軍隊,在俄國抵抗拿破侖進攻的衛國戰爭中克勞塞維茨參加了奧斯特洛夫斯諾、斯莫棱斯克、博羅濟諾等會戰,擔任過柏林騎兵軍與烏瓦洛甫騎兵軍的作戰軍官。1814年回到普魯士軍隊,1818年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升為將軍。 在擔任軍官學校校長的12年中,克勞塞維茨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資料,遺孀瑪麗整理出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這部巨著共十卷,著名的《戰爭論》是其前三卷,後七卷為戰史戰例,包括了1566-1815年中大小130余例會戰,記述了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侖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 克勞塞維茲和約米尼並列為近代西方兩大兵學家的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比約尼米年輕一歲,但出身與際遇卻有明顯的差異。克勞塞維茨家族是普魯士西里西亞的小貴族,他的父親曾隨腓特烈大帝出征,他自幼便在軍人世家特有的環境中長大,十二歲時即加入陸軍。 *曾被拿翁俘虜 一八○三年,克氏自普魯士陸軍大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成為當時陸軍大學校長沙思霍斯特的得力助手,沙氏正受命著手軍事的改革,但改革的工作受到保守派的阻撓,師生二人為此感到有志難伸。不久,克民告別恩師隨軍作戰,遺憾的是,在普法交戰中,他非但未能立下戰功,反而在耶拿戰役中,被拿破崙浮虜,度過了三年的戰俘生涯。 從此,他對拿破崙即抱著欣賞而又痛恨的態度,在這段鬱鬱不遂的時間裡,克氏從失敗的教訓中,擷精取要,擬定了他的名著《戰爭論》的架構。一八○七年,克氏自戰俘營歸國,再次參與軍制的改革工作,並成為陸軍大臣沙倫赫斯特﹙Scharauharst﹚將軍的參謀。 一八一二年,普魯士與法國締結同盟,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對拿破崙百般卑屈,使克勞塞維茲大表不滿,除上書國王抗議外,並憤而與其他三十幾位軍官辭職,出走俄國,並加入俄軍,成為俄國的軍事顧問。在法軍征俄時,他曾在布羅地諾﹙Bordino﹚與約米尼兵戎相見,他目睹法軍安全渡過貝爾齊納河﹙Berezina﹚的情景,印象深刻。約米尼當時即為賴由元帥的參謀長,渡河攻擊的計畫亦出自他的手筆。 *滑鐵盧會戰揚眉吐氣 腓特烈成為三世迫於國內的壓力,加以拿破崙對同盟國家亦以一副征服者君臨天下的姿態,頗令與國難堪。於是,他撕毀和約,於一八一三年再度向法國宣戰,克勞塞維茲和其他軍官秉於愛國熱忱上立即兼程返國,加入普軍,當時法國已因征俄遭逢風雪,困蹙而歸,元氣大傷,終在滑鐵盧會戰中,遭受致命一擊。 在此次會戰中,克氏正檐任第三軍團的參謀長,雖然沒有赫赫戰功,終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戰爭結東後,克勞塞維茲開始軍事學的研究,他繼續寫作早先的《戰爭論》﹙Vom Krieg﹚,並擔任萊因洲新成立軍團的參謀長,一八一八年他被任命為陸軍大學的校長,並得以晉升少將。

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国际关系意义 ——对战争“三位一体”本质的一种解读

一 对克劳塞维茨其人及其学说的研究,始自《战争论》第一版问世的1832年,然则实际兴起于19世纪后半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克劳塞维茨研究仅局限于欧洲甚至德国本土,且成果有限。该研究及其成果的兴盛,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克劳塞维茨研究在近代时期的欠发达,部分原因在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含有深刻的哲学思考,但其军事实用性与短期效用显然不及同时代另一位拿破仑战争研究者约米尼(A、H、Jomini)的学说。(注:约米尼(1779-1869年)就是与克劳塞维茨同时代的著名军事理论家与拿破仑战争研究者,关于其生平及学说,参见A·H·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中译本),解放军出版社1986版。) 19世纪末与20世纪,战争与革命的发展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显现出克劳塞维茨理论的真理性与深刻性,从而引起学术界甚至世人的关注。在这个历史时期,《战争论》的各种译本广泛流传,克劳塞维茨研究逐步深入并出现了两大标志性突破。其一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与领袖对“暴力”的理解与运用,她们特别强调并重视“战争就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除斯大林之外均对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学说表示认同与赞赏。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与通信中多次提及克劳塞维茨及其著作;列宁深入研究过《战争论》并留下万余字的读书笔记;毛泽东也依据克劳塞维茨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政治就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就是流血的政治”的论断。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列宁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斯大林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毛泽东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这就突破了把克劳塞维茨理论视为战争教条并作单纯军事理解与应用的传统的普鲁士——德意志方法,(注:将经典理论奉为教条、对经典理论只作字面理解而不作时代性与哲学性思考,就是一种普遍倾向。这一点在近现代德国军事家对待克劳塞维茨学说的问题上尤为明显。毛奇、施利芬、鲁登道夫乃至希特勒仅仅部分地理解了克劳塞维茨,回避了军事的政治属性,她们将军事凌驾于政治、以手段代替目标的态度与做法,完全背离了克劳塞维茨学说的本意。那一时期,在德国,只有德尔布吕克等极少数人真正理解了克劳塞维茨的思想。见Edward Mead earl,et、,Makers of Modern Stratetgy:Military Thought From Machiaveli to Hitle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pp、93-103,192-206,206-287,306-322,504-517、利德尔·哈特对

《战争论》主要观点

<战争论>主要观点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1、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 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特性: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克劳塞维茨通过阐述战争特性,指出了战争认识的特殊性,他说:"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在战争同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更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因此,战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一~六)DOC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一)已完成1 《战争论》的根本要以在于 ?A、解释什么是战争,战争如何取胜 ?B、解释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本性和根本机理如何 ?C、揭示什么是战争,战争如何取胜 ?D、揭示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本性和根本机理如何我的答案:D 2 克劳塞维茨出生于那一年 ?A、1831.0 ?B、1835.0 ?C、1780.0 ?D、1785.0 我的答案:C 3 影响战争的外部力量包括 ?A、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各自的特殊性质和时代的一般性质?B、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的一般性质和时代的一般性质 ?C、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各自的特殊性质和时代的特殊性质?D、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的一般性质和时代的特殊性质我的答案:A

4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对这种暴力的使用有没有限制”?A、存在逻辑上的限制 ?B、不存在任何逻辑限制 ?C、存在物理的限制 ?D、不存在任何物理上的限制 我的答案:B 5 克劳塞维茨的根本目的在于: ?A、指导战争 ?B、研究战略战术 ?C、著述论说 ?D、论说战争哲学 我的答案:D 6 下列对战争中攻防的论述错误的是: ?A、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B、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 ?C、二者是对立的 ?D、进攻可以转化为防御 我的答案:C 7

《战争论》的作者是: ?A、劳拉 ?B、克劳塞维茨 ?C、米歇尔 ?D、鲍威尔 我的答案:B 8 关于克劳塞维茨,以下错误的是:?A、法国军事理论家 ?B、生于18世纪 ?C、著有《战争论》 ?D、军事历史学家 我的答案:A 9 克劳塞维茨认为,武力冲突: ?A、无拘无束 ?B、有武力本身的规律 ?C、服从自然法则 ?D、A和B 我的答案:D 10 三次革命主义浪潮的共性是?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六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六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一)已完成1 《战争论》的根本要以在于 A、 B、 C、 D、 我的答案:D 2 克劳塞维茨出生于那一年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影响战争的外部力量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对这种暴力的使用有没有限制” A、 B、 C、 D、 我的答案:B 5 克劳塞维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B、 C、 D、 我的答案:D 6 下列对战争中攻防的论述错误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7 《战争论》的作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8 关于克劳塞维茨,以下错误的是:A、 B、 C、 D、 我的答案:A 9 克劳塞维茨认为,武力冲突: A、 B、 C、 D、 我的答案:D 10 三次革命主义浪潮的共性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11 《帝国主义论》的作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12 列宁强调无产阶级的唯一可靠代表和革命的领导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13 《战争论》是一本字数很多、描写详实的作品 我的答案:× 14 军事和政治双重意义上的取胜之道来自于《战争论》 我的答案:√ 15 加尔文神权统治的根本前提是尘世救主是上帝救世旨意的唯一代表。我的答案:√ 16

战争与政治无关。 我的答案:× 17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哲学和战略思想是“艺术”或“才能”的政治或军事理论。我的答案:√ 18 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影响了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我的答案:√ 19 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是战争的继续。 我的答案:× 20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这一暴力行为的使用不存在任何逻辑限制。 我的答案:√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二)已完成 1 什么使得真实的战争有别于纸上谈兵 A、 B、 C、 D、 我的答案:B 2 战争“三位一体”所涉及的对象不包括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 这本《概论》,就是一本现代战争理论及原则的综合体系。关于战争艺术的定义,作者认为"战争艺术"一般分为五个纯属军事问题的组成部分--战略,大战术,战争勤务,工程艺术和基础战术以及战争政策。由此,作者指出,战争艺术实际包括六个各不相同的部分。第一章为战争政策,主要按战争目的、性质和形式探讨各种不同战争。第二章为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主要探讨影响战争胜负的各种基本因素。第三章为战略,除探讨战略定义和一些基本原理外,还具体探讨了各种作战体系,而对战略计谋作了更深入的探讨。第四章为大战术与交战,具体探讨各种交战,诸如进攻、防御、迂回机动、行军遭遇交战、突然袭击和要塞围攻战等。第五章为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主要探讨攻击、渡河、退却、追击、行军、登陆作战等。第六章为战争勤务或调动军队的实用艺术,主要探讨战争勤务的概论、范围,以及侦察和及时查明敌人移动情况的其他方法。第七章为军队的战斗部署和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作用,主要探讨军队在战斗线上的配置及编成,以及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在"结论"中,主要探讨了战争取胜有赖于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阐明了战略与战术定义、战略侦察以及认识战争规律、指导原则、进攻和防御等原理。在"补遗"中,着重探讨了几次海外的主要远征。在"续编"中,主要对战略、培养战略眼力的方法和军队战斗部署作了进一步的概述和探讨。 马汉的…海权论三部曲? 海权的发展属外线作战,以攻击为主要任务,陆权则以防御为主。(三)有优势之海军,优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与敌人抗衡,发挥海权之力量。1、马汉认为海军的目的在于会战,而最终的目的则为取得制海权以控制海洋,因此舰队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强力的攻击火力,拥有优势的海军,才能控制海洋。 杜黑的…制空权? 该书以“制空权”为中心,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有关空军建设和作战使用的许多问题,是一部专门论述空军战略理论的著名军事著作,也是地缘政治理论中空权理论的代表作,在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富勒的…装甲战?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 虽然很多人不曾读过专门的军事科学著作,但却有不少人熟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句名言。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的,曾被列宁评为马克思主义者探讨战争问题的理论基础(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全集》第28卷第284页)。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部《战争论》的中译本。 克劳塞维茨生于1780年,十二岁参加普鲁士军队,当士官生。1803年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后,即担任普鲁士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1806年参加了普法战争,当普军在奥尔施塔特会战溃败时被俘。1807年10月释放回国。1808—1809年任普鲁士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1810年10月起任柏林军官学校战略学和战术学教官,同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因反对普鲁士臣服于拿破仑一世而转到俄军供职。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他参加过奥斯特罗夫诺、斯摩棱斯克和博罗迪诺三大会战。1814年4月回到普鲁士军队。后参加了林尼和滑铁卢会战。1818—1830年,克劳塞维茨在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的十二年间,致力于《战争论》一书的著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一百多个战例,撰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整理了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1830年春由于调任炮兵部门工作,《战争论》的修订工作被搁置起来,1831年11月即因病去世。他的《战争论》手稿由其妻子玛丽于1832—1833年陆续整理出版。 克劳塞维茨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工业革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继发生的时期。工业革命改变了战争的工具与潜力,民主革命改变了军队的编组与精神,民族解放斗争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与形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对于军事学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正如列宁在《战争与革命》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他们改造了全部战略体系,废除了战争方面的一切陈旧规章,创立了新的作战方法,废除了旧军队,建立了新的、革命的、人民的军队。”而当时的普鲁士还是一个落后的半封建的国家,普鲁士军队还保留着落后的建军原则和军事学术原则与一支为数不多的雇佣军。在新型的法国军队的打击下,普军落后的军事原则遭到彻底的破产。这就促使普鲁士爱国的军人们用批判的眼光去重新考虑他们的战略战术观点。 克劳塞维茨虽然是普鲁士王国的军官,信仰的是落后的君主政治,对当时的法国革命持反对态度,但是他看到了法国革命对军事学术发展的巨大影响。1806年耶纳会战后,他就积极参加普鲁士军事思想和军事制度的改革,对封建主义的军事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克劳塞维茨军事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思想对他影响十分深刻。他接受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同时也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由于他深入地研究了战争的具体现象,使他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学说。他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第一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一系列现象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作了详细分析。 《战争论》分第一、二、三卷。其中论述的问题包括战争的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防御、进攻、战争计划等八篇,这些都是克劳塞维茨“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对战争的热心研究所获得的果实”。(第一卷第13页)《战争论》是在将近一个半世纪以前写成的,由于时代的限制,有些观点是过时了,但由于作者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包含了丰富的军事辩证法,得出了许多至今仍然是正确的结论。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书最重要的贡献是通过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他认为“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因为战争总是在一定的政治形势下产生,并由一定的政治动机所引起。不仅如此,政治还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因此,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工具。当某种政治关系引起战争的时候,战争并不象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使这种政治关系即告中断,出现一种只受本身规律支配的完全不同的状态,恰好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第一卷第43页),战争不过是“以剑代笔”的政治罢了。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克劳塞维茨第一次如此明确地阐明了战争的实质。 克劳塞维茨还深刻地揭示了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克劳塞维茨批驳了那些忽视精神因素并把它排除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六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六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一)已完成1 《战争论》的根本要以在于 A、 B、 C、 D、 我的答案:D 2 克劳塞维茨出生于那一年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影响战争的外部力量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对这种暴力的使用有没有限制” A、 B、 C、 D、 我的答案:B 5 克劳塞维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B、 C、 D、 我的答案:D 6 下列对战争中攻防的论述错误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7 《战争论》的作者是:

B、 C、 D、 我的答案:B 8 关于克劳塞维茨,以下错误的是:A、 B、 C、 D、 我的答案:A 9 克劳塞维茨认为,武力冲突: A、 B、 C、 D、 我的答案:D 10 三次革命主义浪潮的共性是? A、 B、

D、 我的答案:D 11 《帝国主义论》的作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12 列宁强调无产阶级的唯一可靠代表和革命的领导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13 《战争论》是一本字数很多、描写详实的作品 我的答案:× 14 军事和政治双重意义上的取胜之道来自于《战争论》我的答案:√

15 加尔文神权统治的根本前提是尘世救主是上帝救世旨意的唯一代表。 我的答案:√ 16 战争与政治无关。 我的答案:× 17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哲学和战略思想是“艺术”或“才能”的政治或军事理论。我的答案:√ 18 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影响了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我的答案:√ 19 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是战争的继续。 我的答案:× 20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这一暴力行为的使用不存在任何逻辑限制。 我的答案:√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二)已完成 1 什么使得真实的战争有别于纸上谈兵 A、 B、

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国际关系意义——对战争“三位一体”本质的一种解读(DOC)

一 对克劳塞维茨其人及其学说的研究,始自《战争论》第一版问世的1832年,然则实际兴起于19世纪后半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克劳塞维茨研究仅局限于欧洲甚至德国本土,且成果有限。该研究及其成果的兴盛,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克劳塞维茨研究在近代时期的欠发达,部分原因在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含有深刻的哲学思考,但其军事实用性和短期效用显然不及同时代另一位拿破仑战争研究者约米尼(A.H.Jomini)的学说。(注:约米尼(1779-1869年)是与克劳塞维茨同时代的著名军事理论家和拿破仑战争研究者,关于其生平及学说,参见A·H·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中译本),解放军出版社1986版。) 19世纪末和20世纪,战争与革命的发展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显现出克劳塞维茨理论的真理性和深刻性,从而引起学术界甚至世人的关注。在这个历史时期,《战争论》的各种译本广泛流传,克劳塞维茨研究逐步深入并出现了两大标志性突破。其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对“暴力”的理解和运用,他们特别强调并重视“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除斯大林之外均对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学说表示认同和赞赏。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和通信中多次提及克劳塞维茨及其著作;列宁深入研究过《战争论》并留下万余字的读书笔记;毛泽东也依据克劳塞维茨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论断。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列宁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斯大林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毛泽东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这就突破了把克劳塞维茨理论视为战争教条并作单纯军事理解和应用的传统的普鲁士——德意志方法,(注:将经典理论奉为教条、对经典理论只作字面理解而不作时代性和哲学性思考,是一种普遍倾向。这一点在近现代德国军事家对待克劳塞维茨学说的问题上尤为明显。毛奇、施利芬、鲁登道夫乃至希特勒仅仅部分地理解了克劳塞维茨,回避了军事的政治属性,他们将军事凌驾于政治、以手段代替目标的态度和做法,完全背离了克劳塞维茨学说的本意。那一时期,在德国,只有德尔布吕克等极少数人真正理解了克劳塞维茨的思想。见Edward Mead earl,et.,Makers of Modern Stratetgy:Military Thought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六

1 《战争论》的根本要以在于 ?A、解释什么是战争,战争如何取胜 ?B、解释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本性和根本机理如何 ?C、揭示什么是战争,战争如何取胜 ?D、揭示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本性和根本机理如何我的答案:D 2 克劳塞维茨出生于那一年 ?A、1831.0 ?B、1835.0 ?C、1780.0 ?D、1785.0 我的答案:C 3 影响战争的外部力量包括 ?A、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各自的特殊性质和时代的一般性质?B、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的一般性质和时代的一般性质?C、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各自的特殊性质和时代的特殊性质?D、从事战争的政治共同体的一般性质和时代的特殊性质我的答案:A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对这种暴力的使用有没有限制”?A、存在逻辑上的限制 ?B、不存在任何逻辑限制 ?C、存在物理的限制 ?D、不存在任何物理上的限制 我的答案:B 5 克劳塞维茨的根本目的在于: ?A、指导战争 ?B、研究战略战术 ?C、着述论说 ?D、论说战争哲学 我的答案:D 6 下列对战争中攻防的论述错误的是: ?A、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B、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 ?C、二者是对立的 ?D、进攻可以转化为防御 我的答案:C 7 《战争论》的作者是: ?A、劳拉

?C、米歇尔 ?D、鲍威尔 我的答案:B 8 关于克劳塞维茨,以下错误的是: ?A、法国军事理论家 ?B、生于18世纪 ?C、着有《战争论》 ?D、军事历史学家 我的答案:A 9 克劳塞维茨认为,武力冲突: ?A、无拘无束 ?B、有武力本身的规律 ?C、服从自然法则 ?D、A和B 我的答案:D 10 三次革命主义浪潮的共性是? ?A、都有共通的革命权利思想 ?B、都表述了人民主权思想 ?C、大多数革命主义都从道德原则出发?D、以上说法都正确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克劳塞维茨:兵学理论 軍訓報告 *爾·馮·克勞塞維茲(1781年-1831年),德國軍事家。 克勞塞維茨出生在普魯士馬格德堡的一個貴族家庭,12歲時就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3歲就第一次走上了戰場。1803年從柏林普通軍校畢業後擔任奧古斯特親王的副官,參加了1806年的普法戰爭。在1808年,克勞塞維茨進入到沙恩霍斯特奠基的普軍總參謀部中任職。當時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的軍事行動使普魯士內部也涌動著改革的潮流,這場變革與 沙恩霍斯特、威廉·馮·洪堡、施泰因、哈登貝格等人的名字緊緊相連,克勞塞維茨所在 的普魯士總參謀部自然成為了軍事改革的先鋒。克勞塞維茨在1812年發表了名為《三個 信條》的日爾曼民族解放綱領,在其中表達了改革派聯合俄國,抗擊拿破侖的觀點。就在1812年5月克勞塞維茨來到俄國軍隊,在俄國抵抗拿破侖進攻的衛國戰爭中克勞塞維茨參加了奧斯特洛夫斯諾、斯莫棱斯克、博羅濟諾等會戰,擔任過柏林騎兵軍與烏瓦洛甫騎兵 軍的作戰軍官。1814年回到普魯士軍隊,1818年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升為將軍。 在擔任軍官學校校長的12年中,克勞塞維茨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資料,遺孀瑪麗整理出 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這部巨著共十卷,著名的《戰爭論》是其前三卷,後七卷為戰史戰例,包括了1566-1815年中大小130余例會戰,記述了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侖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 克勞塞維茲和約米尼並列為近代西方兩大兵學家的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比約尼米年輕一歲,但出身與際遇卻有明顯的差異。克勞塞維茨家 族是普魯士西里西亞的小貴族,他的父親曾隨腓特烈大帝出征,他自幼便在軍人世家特有 的環境中長大,十二歲時即加入陸軍。 *曾被拿翁俘虜 一八○三年,克氏自普魯士陸軍大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成為當時陸軍大學校 長沙思霍斯特的得力助手,沙氏正受命著手軍事的改革,但改革的工作受到保守派的阻撓,師生二人為此感到有志難伸。不久,克民告別恩師隨軍作戰,遺憾的是,在普法交戰中, 他非但未能立下戰功,反而在耶拿戰役中,被拿破崙浮虜,度過了三年的戰俘生涯。 從此,他對拿破崙即抱著欣賞而又痛恨的態度,在這段鬱鬱不遂的時間裡,克氏從失 敗的教訓中,擷精取要,擬定了他的名著《戰爭論》的架構。一八○七年,克氏自戰俘 營歸國,再次參與軍制的改革工作,並成為陸軍大臣沙倫赫斯特﹙Scharauharst﹚將軍的 參謀。

为什么说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兵学圣典

为什么说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兵学 圣典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下面将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兵学圣典。 一、《战争论》以“绝对战争”理论曾长期引领西方乃至 世界的军事学 在近代以前,《孙子》受到中国和世界的普遍重视。然而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失败后,在国内“孙子过时论”甚嚣尘上,大量的西方兵书被翻译引进,基本取代了以《孙子》为首的《武经七书》的地位,代之以西方的军事学术体系。《孙子》的声誉也每况愈下,而《战争论》却备受追捧。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各国几乎没有反对《战争论》的声音,它占领了西方近现代军事学的高地。19世纪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以及火炮技术的不断革新,军队作战方式与编制体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法国大革命与军事改革的推动下,军事学术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克氏的《战争论》正是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他在战争观方面有两大论点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是他天才地提出了“战争无非是

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观点,这一观点受到列宁的高度赞扬;另一个是“绝对战争理论”,这一理论源于黑格尔的“绝对真理”理论,曾受到列宁的批判。克氏正是从哲学角度探讨战争的本质,提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的观点。 二、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克劳塞维茨所说的精神因素(或精神力量、精神要素、精神素质等),主要是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等。他在"军事天才"一章中,专门探讨了统帅的才能问题。在他看来,军事天才是一种擅长军事活动的高超的精神力量,它不是某一种力量,而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是各种精神力量的综合表现。 他还概括道,被称为军事天才的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在战争中我们宁愿把子弟的生命以及祖国的荣誉和安全委托给这种人。" 克劳塞维茨认为,武德是军人在战争这一特殊事业中所应具有的美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在他看来,武德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武德不同于单纯的勇敢,更不同于对战争事业的热情。普通人的勇气是一种天赋的品质,而军人的勇敢则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服从命令,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和方法,二是组成武德的晶体,必须依靠军队的团体精神才能凝结起来。所谓军队的团体精神,应是通过从军队这个团体的制度、规章和习惯,把战争中的种种精神要素固定下来。这种团体精神如同是把起作用的各种力量在一起的粘合剂。 他还对武德在个人和军队的特殊表现分别作了阐述"武德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深刻了解这种事业的精神实质,激发、锻炼和吸取那些在战争中活动的力量,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一~六)

1 《战争论》的根本要以在于?A、 ?B、 ?C、 ?D、 我的答案:D 2 克劳塞维茨出生于那一年?A、 ?B、 ?C、 ?D、 我的答案:C 3 影响战争的外部力量包括?A、 ?B、 ?C、 ?D、 我的答案:A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对这种暴力的使用有没有限制”?A、 ?B、 ?C、 ?D、 我的答案:B 5 克劳塞维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B、 ?C、 ?D、 我的答案:D 6 下列对战争中攻防的论述错误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7 《战争论》的作者是: ?A、

?C、 ?D、 我的答案:B 8 关于克劳塞维茨,以下错误的是:?A、 ?B、 ?C、 ?D、 我的答案:A 9 克劳塞维茨认为,武力冲突:?A、 ?B、 ?C、 ?D、 我的答案:D 10 三次革命主义浪潮的共性是??A、 ?B、 ?C、 ?D、

11 《帝国主义论》的作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12 列宁强调无产阶级的唯一可靠代表和革命的领导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13 《战争论》是一本字数很多、描写详实的作品 我的答案:× 14 军事和政治双重意义上的取胜之道来自于《战争论》 我的答案:√ 15 加尔文神权统治的根本前提是尘世救主是上帝救世旨意的唯一代表。 我的答案:√

战争与政治无关。 我的答案:× 17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哲学和战略思想是“艺术”或“才能”的政治或军事理论。 我的答案:√ 18 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影响了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我的答案:√ 19 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是战争的继续。 我的答案:× 20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这一暴力行为的使用不存在任何逻辑限制。 我的答案:√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二)已完成 1 什么使得真实的战争有别于纸上谈兵 ?A、 ?B、 ?C、 ?D、 我的答案:B 2

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后有感于班主任管理

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后有感于班主任管理 正如我们班主任培训时的语言——管理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其实我还想说那还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学生没有“战斗”规矩,而老师必须有。所以往往老师处于被动的下风。那要如何打赢这场“战斗”呢?我试着用我的方法去迎接“战斗”的洗礼。下面我简单说说供大家指点: 一、气势很重要 要让学生明白你所占的立场是正确、正义的。还有让他们觉得你是在传授他们不具备的一切必须的经验和技能。就像敌人知道我手上有一些他们没有的秘密武器而不敢贸然行动。 二、尊重你的“对手” 只有你尊重了你的对手,才不会武断行事,才不会轻敌,才不会激化更多的矛盾,对学生也是如此。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了解你的学生,从各方面全面的了解。即便是他犯了错误,你也该先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然后在找出整个过程中错误的地方予以指出和纠正。就像攻敌弱点一样,往往立竿见影。 四、设置圈套,让敌人按你的思路行动。 既然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处于无规矩状态,你就要先给学生一个规矩的框架,比如班规,校纪,社会法规。还有就是利用他们自己约定的一些规矩,如学生的“攻守同盟”。在这些规矩中你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了。 五、分化敌人内部 即是切实抓好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的管理和引导。成为你可用之人。 六、不定时的突然冲击 要在学生没有准备下的突击教育,在他们松懈或麻痹的时候给于“当头棒喝”。当然学生的松懈和麻痹有时是你给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不能摸清你的套路,时时都会“小心行事”。 七、利用外援,围点打面。 要充分与家长配合,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有力的掌控和教育。在教育一个或一些同学的时候,采用合理的方法也不时的敲打班上的其他同学。 “战斗”是有输赢的,但要达到双赢的程度,那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也要多动脑,多思考。要不就算你赢了,你也只会得到一群无用的“废物”。所以我在本期就有了以下的工作: 赵翔 2011-12-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