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琵琶协奏曲

琵琶协奏曲

琵琶协奏曲
琵琶协奏曲

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摘要: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问世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了,它之所以久传不衰,和它的选题、构思、乐曲的结构特征及表现手法密切相关。首先作曲家在运用民族调式的同时,把西洋作曲技法融入乐曲中;其次不仅继承了传统琵琶文武曲的技巧,又创造性发展了新技术。达到了继承创新的和谐与统一,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教学、演奏、创作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就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的教学设计和演奏,作点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琵琶教学京剧音乐节奏元素双遮分乐曲结构表现手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从刚接触到一首新乐曲开始,都要经历一个从生疏到熟练,从表面到深入的过程。怎样缩短这一过程,使演奏水平有较快的提高,这是我教学中时常思索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提高教师对音乐作品本身深层内涵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向学生传递音乐信息,也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把乐谱上所记载的静止符号,化为动人的音乐,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其次,在全日制四年本科学生的全学程教学中,每一个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一个专业教师,我较注重学生自我学习演奏能力的培养,而在这个环节中,对于乐谱以及演奏技术的思维,是不同于其它行业上的,是一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但是有的时候还有一些灵感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各个有效环节,遵循预习、学习、复学的教学格式。吸收和借鉴了心理学、教育学、思维发展心理学的原则,严格地做好教学设计,细致地分析各位学生的技术特点和生理机能。

同时对乐曲的时代背景、调式、结构、旋律特点及重要技法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

《草原放牧》由刘德海、吴祖强作曲,是建国后继《狼牙山五壮士》的又一首大型现代题材较完整的叙事性音乐作品。全曲分为”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党的阳光照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四大段。

引子

琵琶在中音区出现一个音调挺拔的战斗性号角声,第1小节第一拍谱上标记的强,不能过重、过拙,应控制好音量,演奏三连音a1右手指甲用下偏锋结合手臂斜向单弹,大指紧靠食指,音色应饱满、结实。

第3小节注意小三度、大三度装饰音的掌握和内蒙风格,纯四度双音用双轮指法演奏,音量分布要平均。第4小节b1音单弹,后强音g1b1用双弹。指甲在琴上要讲究,第一弦触弦点应比第二弦靠上些,换把时尽量少有痕迹,慢起渐快的速度与力度相配合(从弱渐强)。第5小节长音持续用轮演奏,要求舒展、流畅,小节与小节之间注意它的连贯性,引子结束时渐弱,收在轮子的小指或大指上。演奏这段音乐要做到:全身心地沉浸到乐曲中去,琴弦上飞出的一个个音符浑然融成了一个整体,它们好象不是自己的手指弹拨琴弦发出的,而是很自然地直接从心中流出,好似一位拉马头琴的草原牧民在自由地吟唱。

古人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音乐作品中,引子是作曲家导入全曲,陈述音乐主题及音乐思维的重要段落。以上所述引子的演奏方法,实际上是在用琵琶这一乐器,通过不同的技法,诠释作曲家的理

念。同时在引子中,作曲家试图通过特殊音调的运用,渲染蒙古族”长调”音乐的悠扬和美妙,而琵琶那珠落玉盘般的轮指技法正是最好的表现了这一音乐主题。所以在这一段的演奏和教学中,我也充分的注意到这一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通过这一段的演奏和教学,纠正一些学生不正确的轮指方法和音乐的分句方法,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思维和音乐表现的习惯。

第一段:[1]草原放牧

2/4拍子小快板,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上,一对活泼可爱的小姐妹正愉快地放牧。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和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渐渐地白云和羊群融成了一体……这段乐曲原是人们熟悉的一首内蒙儿歌,作曲家在改编中”应用单声部曲式结构,其中两个主题从不同侧面显示了小姐妹的性格特征”。

主题一”由十六小节的复乐段组成,结构规整,e羽调式,旋律中常出现四度八度进行”,使主题旋律欢快明朗,既表达了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又映现了小姐妹无比喜悦的心情和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朝气蓬勃、朴实矫健。

主题一音乐反复两次,第一次最后一小节和第二次最后一小节e2音,用七指轮来演奏。琵琶在演奏主题一时指甲触弦应短促、音型清晰,乐句与乐句之间要有明显的顿挫,抓住重音和舞蹈性节奏,使音乐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

主题二转4/4拍子,这是主题音乐变奏,具有抒情的特点。演奏时音乐要流畅、激情,气息宽广,乐句行接紧凑,右手弹挑、轮子应均匀。

47至57小节换把要准确,左、右手配合得当,仿佛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声歌唱。

最后部分是主题再现,作曲家改变了原主题左右手技法。

演奏时应注意低音区的单音、双音,音色要求浑厚。右手触弦结实有力,左手下e1g1e2和音,谱上标记的力度是ff和扫佛指法,实际演奏应减少一点杂音,不要猛敲猛砸产生刺耳。

在琵琶的演奏中,尤其是强力度段落,因为传统扫弦方法,不能充分的利用臂的重力和发力点的调节,很容易会用较大的力度去追求所谓宏大的声音,这样听起来好像乐器发出的声音大了,但是会产生噪音。

就乐器发音的理论和琴弦的振动状态,即使是用较大的力度,也不应该到不能控制的状态,即所谓的”强而不噪,弱而不虚”。而正是这一点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讲,是不容易做到的。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但是有的学生技术上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不要过分的强调力度,不要让学生造成机能状态的紧张。

204拍子双遮分,演奏时中指偏下点。73小节的双弹、弹、挑,要求集中有点,具有穿透力。总之再现部比主题音乐厚实饱满,演奏时动作与音乐效果应密切地统一起来,使乐曲在更为欢快活泼的气氛中结束。第二段:[2]与暴风雪搏斗

随着从快渐慢的人工泛音,乐曲由1=G转为1=C。晴朗的天空顿时黑云翻滚,霎时间,暴风雨夹杂着大雪呼啸而来,直刮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羊群受惊四处奔跑。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小姐妹迎着暴风雪,

步履艰难地追赶着散落四处的羊群……。

开始2小节用划轮,力度弱起渐强,速度较自由。3至6小节是节奏型紧缩,技法上用挑轮和划,演奏时音头要求干净,弱起渐强的力度控制应均匀,不能忽强忽弱。双弦轮子滑音技巧模仿暴风雪来临前的呼啸声,呼啸声不要太自由按谱上标记的音位演奏,一遍遍地加快速度,力度从弱渐强再渐弱,技法上尽量让指甲碰一点琴弦。第2次呼啸声中又一次出现了号角声,它和引子的号角声不同,出现在琵琶的高音区,音乐高亢激昂、铿锵有力,要用滚来演奏,同时注意扫轮、拂指法的应用。第3次呼啸声大指按一弦,中指同时在二弦上滑奏,演奏中双手的配合要协调。

3/4拍子的应用了京剧锣鼓的”马腿”节奏,这一段乐曲切分节奏鲜明,演奏中小节单位的强弱对比要突出,第三拍八度双音音量应均等,右手弹奏十六分音符要求利索,富有弹性。和声演奏发音整齐,扫弦不能太强。

谱上用双音,实际演奏为了清晰改用单音最后的扫拂和轮拂指法,轮子触弦力度加大,手形坚挺,拂从第一弦开始,手腕和手臂同时运动,情绪激昂,把乐曲逐渐推向高潮。这段音乐起伏较大,演奏时要严格按照谱上的标记,注意力度、速度、音色、乐感。

第三段:[3]党的阳光照心间

抒情性段落,音乐速度缓慢由原来的2/4节拍转为4/4节拍。开始几小节因暴风雪过后情绪相对平稳,演奏时要处理的平静些,突出她的歌唱性。第一小节节奏自由,长轮从极弱开始渐强,第二小节进入节奏,

增强轮子力度,具有颗粒性的同时要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低音支声部挑轮应有纵向点,但是在这一段的演奏和教学中也要注意因为音乐速度的拉伸而形成的音乐惯性,即是不要因为他的拉伸而去影响音乐内在的律动和音乐内在的推动力。

可能在这一段落中,教师会告诉学生”不能慢”,尤其是时值均匀的轮指和无痕迹的换把。再者,这一段具有非常强的歌唱性,音乐的”气韵”也是教学中需及时启发学生的问题。因为在器乐演奏中”气韵”是有的时候容易被忽视的;其次,对于歌唱性的要求,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的办法来解决。如:让学生通过唱的方法,比较透彻地理解旋律,努力做到器乐演奏中所要求的”快而不抢,慢而不拖”。

12小节在歌唱激情时,2弦上的中指摇不能软弱,软弱无力会产生虚浮,刚健有力才能结实。16小节琵音演奏要透明晶莹,12、18、26、27小节单弹用指甲中锋触弦,深点厚点,紧贴琴弦,不能马上离弦,声音要求柔和。20小节快速扫拂情绪激动,扫拂中复调旋律应清晰,两声部结合,点与线要求分明。此时此刻心情要随着乐曲和左右手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乐曲又随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着,左手吟音的使用也应随情绪的变化加大些。好似小姐妹在冰天雪地中顽强行进时想起了母亲,母亲无比温暖的怀抱使她们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第四段:[4]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全曲结束部,再现并展开第一主题。欢快活泼的旋律和琵琶左右手指法的巧妙变化,表现了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传遍中国大地。演奏时1、2两小节用泛音模仿马蹄声,谱上标记的是f,而实际演奏力度应是

PPP~ff,左手食指虚按在弦上,注意音位的准确。3至6小节右手遮分,左手食指移指与打带,模仿蒙古族的四胡和三弦在合奏,演奏中两手要协调统一。23小节快速十六分音符的演奏强弱应有明显的对比,高音区左手大指按弦需灵活,右手弹挑要干净利索,富有颗粒性。乐曲结束在a2音上,要短促、利索。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教师重视教学环节,对于教学效果来讲,有着多么的重要。在演奏和教学之间,正确的理解,细致的讲解,耐心的辅导和精准的示范,及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这些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音乐技术和音乐表现也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技术无法表现音乐,有了良好的技术,却不能正确的运用,也不能很好的表现音乐。

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教学设计,是本人在多年的演奏教学中取得的一点心得体会,请专家和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优质课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并序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熟练的背诵全诗,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通过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学习诗人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来表达情感。 重点难点: 1.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2.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是如何来描写音乐来表达情感的。 学法指导: 1、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 意;潜心涵咏,体悟情感。 2、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体味意境,感受形象;“品”,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导入:《琵琶行》(板书) 师:作者和文体介绍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

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师:检查预习,注意积累下列词语,并标注在书上。 钿( ..diàn)头银篦.(bì) 水浆迸.bang 迁谪zh?沾.湿zhān 恬.然自安tián 呕哑ōu yā嘲哳 ..zhāo zhā幽咽.ya 铁骑. jì红绡.xiāo 贾.人gǔ捻niǎn 湓.浦p?n 渚.(zh?)清教坊(fāng) 间关(jiān) 师:我们前面学过有关“序”的知识,并思考小序都交代了哪些内容,作用是什么?(细读小序,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小序的文言知识) 生读, 师:现在大家放声朗诵,看看诗中写了几个人物形象?分别是谁?

《琵琶行 》全国大赛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并序》课例赏鉴 ——该课例获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 (西安) 执教/王毅军观察/贾玲 【课例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 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 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 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 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试听课教学环节及话术教学内容

试听课教学 话术 一、开场: 同学们好,我是xx老师。首先问一下大家,你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吗?(相信,不相信) 举个例子:大家都应该出去旅游过,对吧?这位同学你去过哪里?(北京)。那如果过了十年甚至二十年,当你再去北京的时候,你还记得你当年来过吗?(记得),你不会说这个地方我没来过,对吧。而且你不光记得你来过,甚至记得你在天安门前拍过照。还记得当时摆的pose。对不对?那这属不属于记忆能力。还有你看过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过了一年,再看这部电影,还有没有印象?有,对吧。这也属于记忆能力。大家有没有发现,不

管是旅游,还是看电影。这些是不是都是图片。我们记住的都是一幅幅画面。图片记忆就是右脑记忆。那么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如何用右脑记忆。在我讲解的过程,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可不可以做到?(让孩子们大声回答) 二、教学+复习:(案例:词组记忆) 这是中文词组,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下中文词组的记忆。大家先跟我读一遍?篮球......冠军。好,大家记下来了吗?(没有) 接下来,我们换一种方式记忆,用右脑记忆。刚才说过我们记住的旅游景点,电影都是一幅幅什么?图片对吧。那么接下来我们也尝试用右脑图片记忆。但是我教学有个特点,只教一遍。而且保证每个人都可以记忆下来。大家相信吗?(不相信)。不相信也没关系。 所以大家要认真听我讲,篮球,可以想到篮球的图片吗?想象一个篮球撞到了飞机上......冠军。 好的,我讲完了。大家记下来了吗?(大家应该是很没底的) 我们找一位同学试一下,好,你来。篮球......冠军。太厉害了,掌声送给他。是不是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如果卡壳适当的提醒) 还有谁可以试一下。好的,你来试一下,等会,你倒背吧。(让孩子措手不及)。冠军......篮球。掌声......自己都不敢相信吧。 大家是不是发现右脑记忆是不是很厉害。而且我只教了几遍(一遍) 我们不仅顺背还可以倒背。我们不仅顺背倒背,还可以点背。随便问你一个词的前面是什么?或者一个词的后面是什么?我们来试一下:猪八戒下一个是什么?(卫星)。飞扬前面是什么?(跳舞)。(这时候要考核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你们都太棒了,一会上台展示有没有信心? 我们今天学的开心吗? 一会上台大家回答问题声音一定要大,知道吗?(大点声) 表现好了,有礼物哦。 (对接主讲老师) (注:圆周率,英语单词话术雷同)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 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提高学生 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 裁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会。 3、通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 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 乐的兴趣,联系音乐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祖 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了解琵琶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 长调”音乐特点 2、熟悉《草原放牧》这首乐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欣赏法、启发式、 讨论法等。 六、学法:聆听法、探究法、体验法等。 七、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要求学生上课要带书和笔。 2、音乐课堂的行为规范要求。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欣赏两首歌曲。(《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八、问题: 1、这两首歌曲分别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2、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答: 1、均属于蒙古族歌曲。 2、《吉祥三宝》节奏欢快,活泼。属于蒙古族的短调歌曲;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曲调舒展、悠扬,属于蒙古族的长 调歌曲。 九、新课讲授: 1、蒙古族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民歌体裁: 短调”长调”。长调民歌: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自由而悠长。 短调民歌:节奏欢快,活泼,曲调简洁,旋律线起伏不大。

幼儿园早教:试听课流程

教学资料(活动试听课) 7-10月BABY课程流程(30-45分) 室外准备:1、毛巾毯同宝宝人数、小娃娃、音乐及教学用品; 2、教师与家长宝宝交流感情,仔细观察宝宝表现; 一、热身环节 《丰收之歌》 主课老师带领宝贝和家长敲门,辅课教师在教室内播放音乐调节情绪,用小娃娃迎接宝宝和家长并问好。 主课教师手抱娃娃带领家长一起跳热身舞,“转圈”、“左右摇晃”、“拉小手”、“抱一抱”等,然后坐下。 二、欢迎宝贝 唱名字歌欢迎小宝贝;主课辅课协助; 三、抚触按摩 7-10个月龄 1、亲亲小脚操: 用宝宝的小脚点他的嘴巴,做完时揉踝关节。训练宝宝腿部下肢力量,为爬行做准备。 2、弯弯腰操: 宝宝仰躺,双手同时托着宝宝腰部,慢慢向上托三下,为以后的爬行做准备。 3、弹力跳跳虎: 双手抱着宝宝,宝宝脚触地做弹跳动作。 4、亲子划船操: 让宝宝坐在妈妈大腿上,妈妈拿着宝宝的双手(左右轮回做)做划船动作。 四、精细动作 选择课程的操作《感知软硬》《撕纸》; 五、宝宝操作 教师交流建议及提示:宝宝这个时期处于大动作发展迅猛的时期,主要围绕锻炼上肢以及练习爬行方面展开交流,告诉家长宝宝爬行的敏感期是9个月,但是在7、8个月的时候我们要在家中让宝宝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在宝宝倒退爬以及匍匐爬的时候给与一定的外力协助帮助,促使宝宝的动作发展跟上平均水平。 六、游戏再见

《十字架》 游戏目的: 锻炼宝宝的反应力和灵活性,训练宝宝语言与触觉的发展。 游戏过程: (1)宝宝背对妈妈坐好。 (2)妈妈用食指在宝宝后背划交叉的直线, (3)念歌谣:“十字架,苹果酱;蜘蛛爬在后背上。凉风吹,吹得紧;叫你不住打寒噤”边做边在宝宝的耳朵边上轻轻吹风。 再见歌! 结束再见和家长交流沟通。帮助家长分析宝宝发展情况。 11-14月BABY课程流程(30-45分) 室外准备:1、小娃娃、音乐及教学用品; 2、教师与家长宝宝交流感情,仔细观察宝宝表现; 一、走线、问好、律动 主课老师用小娃娃引导宝贝和家长一起走线,问好,可以用小娃娃向宝贝问好; 律动一定要先做分解示范动作. 二、教师操作 用操作的《取玩具3》《套塔》 三、宝宝操作 教师交流建议及提示:在宝宝操作的时候建议教师一定要先观察,进而和家长交流宝宝的动手操作,主要围绕精细动作的发育来探讨,并且给家长传达系统的概念,告诉家长宝贝接下来的课程会涉及到哪一些,也可以问一下妈妈宝贝在家的表现以及育儿方面的困惑等. 四、唱名字歌 如果试听人数较多,建议老师用小娃娃带领大家唱名字,并且告知家长时间有限,等下次来上课的时候我们会一个一个的唱宝贝的名字,培养宝贝的自信以及社会交往意识。

第七课琵琶行

教案 章节 课题 第七课琵琶行并序 课型新授课课时4教具学 具 电教设 施 教科书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知识 教学 点 1、理解全诗大意,掌握重点字词; 2、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 3、掌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能力 培养 点 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 的相似性; 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德育 渗透 点 1、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2、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 法; 2、了解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 难点 1、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 法; 2、了解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 学法引导朗读感悟法、讲授法、研讨法教学内容 更新、补 充、删节 作者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语文》教师用书

参考资料其他书籍及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课后体会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 容 时间 1、导入新课 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 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教授新课 一)把握基础,总体感知 1、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以此命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请学生勾画记 录最重要内 5 5

试听课流程

试听课流程 一、前台接待(前台工作人员):准备好课程介绍表,报名表,试听信息登记表,评测表 a.接待:每到一个孩子,前台每个人老师都热情微笑和家长打招呼,宋婧把家长和孩子招呼到前台并说:家长您好,小朋友你好,请到这里登记试听信息,登记孩子的名字和电话,与孩子“闲聊”,助教回应家长的问题,并做好协调。 (话术:您好,**妈妈,欢迎您来试听我们学校的英语课,今天上课的老师非常活泼热情,而且是全英文的授课加全新的教学理念,上课气氛活跃,通过有趣的操练和游戏来帮助孩子学英语,就算孩子没学过英语,也能让孩子迅速接受的。一会试听课就要开始了,到时我们老师会带领咱们进教室的。 b. 定班:教务根据年级和班级人数安排分班。登记好信息同时,写好试听条, 带着这个孩子和试听条到教室门口,交接给助教老师,助教老师再交给授课老师,助教老师同时安排好孩子的座位。 二、授课老师 A.课前四十分钟做好四备:备状态,备教室,备教具,备英文卡片。 B.课前十分钟引领孩子进教室:进教室后到课程结束 a. 先和小朋友聊天,拉近距离。认识每个孩子,并告诉孩子的名字,立刻在黑板上按照座位顺序板书每个孩子的英文名字,为课上的竞争机制做好准备。并同时两组命名。老虎组?小猫组? b.课中多鼓励孩子,调动气氛。 c. 对于慢热的,内向的孩子,多鼓励过关注。 d. 课后复习,问孩子”学会了吗?简单吗?开心吗?要不要和老师一起学习一起玩?想不想快乐的学英语啊? e. 课后把试听条交到前台收集整理,为后面的回访做好准备。 3.课后展示和销售 a.学生在授课老师的带领下,带领孩子展示试听课的成果。 b.家长这时候还是在大厅,直接进入:塑造价值--报名优惠政策--现场报名有礼 4.攻单----报名 由授课老师对孩子进行专业评测 话术:1.授课老师在大厅展示公开课话术: 各位家长,大家好,现在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给大家展示刚才课上学习的内容。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说。(引导孩子读出刚才上课所学的所有内容)刚才就是孩子们刚才试听课上的学习成果,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孩子短短半个小时的显现出来的成果表示祝贺吧(鼓掌) 刚才给孩子们上的课是全英文的,今天来的孩子可能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英语课堂,加上对英语的陌生,上课时可能会有稍微的胆怯,但是爸爸妈妈们不要担

《琵琶行》公开课课堂实录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品味意境美,了解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传达情感的作用。 涵咏语言美,进一步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个小青年才十六岁,虚绿虚绿的小青年,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京城长安拜见大诗人顾况,顾况一看名帖上的名字,哈哈大笑,这个小青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在长安城想要白白的居住,还认为很容易。长安的米价那么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当看到白居易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捻着小胡子,小伙子,了不起,水平真高,高,高,高,实在是高,水平这么高,想在长安白白居住应该很容易! 这个小伙子就是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他的代表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代表作《琵琶行》) 初步感知: 《琵琶行》题目“行”是一种文体,这是歌行体诗歌,一般来时歌行体诗歌一般是一叙事诗,叙事的目的在于什么?抒情。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所谓间接抒情就是借助于人事物景来抒情。 这首叙事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 这两个人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当然不。是什么让这两位萍水相逢、素不相识的联系到一起呢? 明确:琵琶声。 遭贬的诗人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这共鸣化作了一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这句是?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重点赏析。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谁知道? 师: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漂泊流浪,遭遇坎坷,落魄失意。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的是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琵琶女的不幸,这种落魄失意体现在那些诗句当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找个同学来读一读,应该用什么样感情来读?读出她的伤心的境遇和凄凉的情感,同时也要读出对她的同情之意。 具体描述一下琵琶女的情况:家庭遭遇变故。时光流逝,色衰爱弛、门前冷落、委身商人、孤独寂寞,独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少年时候怎么样的生活?艳盖群芳,艺压京城,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1)九江郡司马。明年(2)秋,送客湓(p?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zhēng)铮(3)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4)。年长色衰,委身(5)为贾(gǔ)人(6)妇。遂命酒,使快(7)弹数曲。曲罢悯(mǐn)然(8),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9)憔悴,转徙(xǐ)于江湖间。予出官(10)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zh?)(11)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12)。命曰《琵琶行》。 浔(xún)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1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14)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16)弦弦掩抑声声思(第四声),似诉平生不得志。(17)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18)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nícháng)》后《六幺[2]》。(19)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20)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jiān)关莺语花底滑,幽咽(ya)泉流冰下难。(2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

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2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4)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25)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háma)陵下住。(26)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27)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28)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xiāo)不知数。(29)钿(diàn)头银篦(bì)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30)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31)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32)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3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3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chóng)唧唧。(3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zh?)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zhāo)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难为听。(36)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37)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38)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chóng)闻皆掩泣。(3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0)[3]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注释 〔1〕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草原放牧》说课稿

音乐学院说课稿 课题:《草原放牧》专业:音乐学 年级:2013级 1 班 姓名:王俊豪 学号:20130843008 指导老师:杨波

《草原放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放牧》。本节课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著名的作曲家吴祖强和王燕樵联合创作由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 演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 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 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 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童话片的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

3、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会。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琵琶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二是熟悉《草原放牧》这首乐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的思想情感。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三、说教法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 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在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音乐《草原放牧》试讲稿

《草原放牧》试讲稿 一、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 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每一样都有其独特的音色。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来聆听分辨一下,下面这首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非常好,同学们抢答的很快。刚才演奏的曲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楚汉之争时候,刘邦围困霸王项羽的故事。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乐曲,中国的弹拨乐器之王和西方的管弦音乐结合,能焕发出什么样新的色彩呢?请大声读出来我们今天的课题《草原放牧》。 二、整体介绍乐曲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学习过一篇课文叫做《草原英雄小姐妹》,还记得他的故事么? 作曲家吴祖强、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在1972年将这一动人的故事用琵琶演奏出来,加入西洋乐队的管弦乐,形成新型的音乐形式,琵琶协奏曲。 什么是协奏曲呢? 同学们课前搜集资料了么? 协奏曲指的是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

队竞奏的器乐套曲。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以小提琴为主奏乐器的协奏曲形式。 说了这么多,大家想不想一起来听下,音乐家是如何用旋律来讲述这个故事的。 三、欣赏乐曲 好的乐曲播放完毕了。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中的第一部分。其他几个乐章分别是《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今天我们单独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 请我们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讲述一下自己聆听到的画面。 首先我们听到的是圆号的声音自远而近传来。弦乐旋律级进上行,仿佛唤醒了草原,两位小英雄也爬起来走出来帐篷外。这个时候我们观察第二个乐句,这里使用了散板。琵琶的声音传来,连续两次不同音量的重复对比,随后做了连续的轮指,使的整个草原,在晨曦中露出他的风貌。 然后马上就进入我们的第一主题,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这段旋律,我们一起来演唱一次。我们仿佛能看到两位小英雄活泼、跳跃,欣喜的接受了今天去放牧的任务,蹦蹦跳跳的向草原深处出发。乐曲连续两次重复之后,交响乐团与琵琶相呼应,也演奏了两次。这时琵琶旋律,变成了具有舞蹈性的6拍子,发生了变奏,前后的对比,更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小姐妹勤劳放牧的形象立马就出来了。其实这个时候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聆听课) 一、教材分析 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选自组曲《草原小姐妹》中的一段。这部组曲是以琵琶独奏以及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组曲根据内蒙古发生的真实事迹所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一对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和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颂扬了她们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草原小姐妹》共分五段,《草原放牧》是其中第一段。 乐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动画片的主题歌《草原赞歌》的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 1.听到《草原放牧》乐曲时,知道乐曲的曲名。 2.能感到1、2段主题旋律的速度与情绪的变化。 3.认识民族乐器琵琶。 三、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四、教学难点 感知1、2段主题旋律的速度与情绪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草原赞歌》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动画歌曲,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的旋律具有我国哪个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语言:歌曲熟悉吗,歌曲的名字叫《草原赞歌》,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是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主题曲,歌曲取材于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俩,与暴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英雄事迹。 2.感受乐曲《草原放牧》与歌曲《草原赞歌》的联系 教师语言: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乐曲,听一听:“乐曲与歌曲的旋律之间有什么联系,是否很相似?” 教师语言:乐曲和歌曲的旋律非常相似。其实,这段旋律是乐曲《草原放牧》中的一个主题音乐,它的旋律素材来自于刚刚我们欣赏的歌曲《草原赞歌》。 (二)欣赏第一部分 1.感受主题的速度与情绪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草原赞歌》。第一主题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语言: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表现了天真活泼的小姐妹在草原放牧的画面。我们在请看着乐谱,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遍,同时找出乐谱中一反复出现中的节奏。 教师语言:找到了吗,反复出现的节奏是x xx xx。我们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节奏像什么声音呢? 教师语言:对,像不像草原上马儿奔跑时发出的声音x xx xx x xx xx,聪明的蒙古族人把这个节奏写入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独有的特色。 教师小结:下面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琵琶行优质课教案

琵琶行优质课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琵琶行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诗歌 2、学习、欣赏作者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预习题 1、借助《名师一号》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读课文,疏通字音;结合注释,通译全诗,完成名师一号自主落实部分。 3 、结合小序,理清叙事脉络,概括各段内容。 4、找出诗中的三次音乐描写,思考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那首悼亡诗是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他悼亡的诗人是白居易。 其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篇”即《琵琶行》“胡儿能唱

琵琶篇”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见这首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胡儿能唱的琵琶篇。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1 齐读小序 2 自由讨论小序写了几层内容。(白居易为陈述主体来概括) 3 发言明确 左迁九江,偶遇倡女,使弹数曲,引起共鸣,因为长句。 究竟是什么样的音乐引起了作者共鸣,为什么他听后会产生共鸣我们先随着白居易的生花妙笔一起去欣赏一下琵琶女的弹奏。 四、鉴赏诗中的音乐描写,初步了解琵琶女形象。 (一)鉴赏第一段 1、一生读第一段 2、具体分析 时间秋天的夜晚地点浔阳江头环境萧瑟 事件设酒送客心境寂寥凄凉 (注意“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人物凄凉的心境。)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渲染凄凉的氛围,奠定全诗的基调,为琵琶女的出现设伏,做好铺垫。

琵琶行优质课教案【精品】

琵琶行优质课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诗歌 2、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预习题: 1、借助《名师一号》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读课文,疏通字音;结合注释,通译全诗,完成名师一号自主落实部分。 3 、结合小序,理清叙事脉络,概括各段内容。 4、找出诗中的三次音乐描写,思考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那首悼亡诗是: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他悼亡的诗人是:白居易。 其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篇”即《琵琶行》“胡儿能唱琵琶篇”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见这首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胡儿能唱的琵琶篇。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1 齐读小序 2 自由讨论:小序写了几层内容。(以白居易为陈述主体来概括) 3 发言明确 左迁九江,偶遇倡女,使弹数曲,引起共鸣,因为长句。 究竟是什么样的音乐引起了作者共鸣,为什么他听后会产生共鸣?我们先随着白居易的生花妙笔一起去欣赏一下琵琶女的弹奏。 四、鉴赏诗中的音乐描写,初步了解琵琶女形象。 (一)鉴赏第一段 1、一生读第一段 2、具体分析: 时间秋天的夜晚地点浔阳江头环境萧瑟 事件设酒送客心境寂寥凄凉 (注意:“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人物凄凉的心境。)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渲染凄凉的氛围,奠定全诗的基调,为琵琶女的出现设伏,做好铺垫。 3、齐读第一段,体会凄凉。

1草原放牧

开平区音乐、美术智慧课堂教学模板(试行)单位:唐山市安各庄小学 授课教师:潘月秋 教学内容(年级、上下册、单元、课题):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草原放牧》 教材分析: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 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 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童话片的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音乐欣赏能力方面已经很强了。 学习目标: 1、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学生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交流感受,分享表现音乐的快乐成果。 教学学法:引导启发式

教学流程:(备注好各环节时间分配,媒体运用) 一、情境导入问题探究(1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玉荣和龙梅。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关于她们的音乐《草原放牧》。(板书草原放牧) 多媒体出示龙梅和玉荣的图片 设问:这段音乐是那个地区的乐曲? 设问:谁能给我讲一讲龙梅和玉荣的故事?(上节课布置作业了解主人公的故事)学生说故事大意。 师:这个故事曾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写进小学课本,还写成琵琶协奏曲。当时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 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一支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全曲一共有五个部分:①草原放牧;②与暴风雪搏斗;③在寒夜中前进;④党的关怀记心间;⑤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 二、交流点拨(10分钟) 1、初听,你能听出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 2、出示实物介绍琵琶。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音色: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3、复听乐曲,设问乐曲分为几段?。 学生作答。(三段:引子主题一主题二) 4、欣赏乐曲的开头:引子 请听听引子的第一句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圆号) 三、巩固拓展(15分钟) 1、下面欣赏第一主题,同时思考这一段旋律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请同学们注意,一定要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特点,并大胆想象音乐表达了怎样的一个情景。(轻快、活泼)

琵琶行优秀教案详细

《琵琶行》实用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3、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4、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2、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诵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4 课时 第1 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前用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配一组意境与高山流水音乐相符的图片,自动播放),营造气氛。 导语: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刚才我们听的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这里面的故事,千百年来世人传颂不断。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三、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会。 3、通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联系音乐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了解琵琶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2、熟悉《草原放牧》这首乐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0℃的严寒下,我俩脚步越来越沉重。我的靴子掉了都不知道,脚已经没知觉了……正在这时,好心人救了她们。也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她们姐妹俩在暴风雪中整整搏斗了一天一夜。她们放的384只羊,只有三只被冻死,其余都安然无恙,而她们却因冻伤而造成了终身残疾。 音乐素材:主要主题是根据吴应矩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 (5)乐曲介绍:此曲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抢救集体羊群的英雄事迹创作的。《草原放牧》:节奏活泼。具有舞蹈性,表现“小姐妹”在草原放牧欢歌跳舞、天真烂漫的快乐情景。 《草原英雄小姐妹》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草原放牧》,第二部分《与暴风雪博斗》;第三部分《在寒夜中前进》;第四部分《党的关怀记心间》;第五部分《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曲式结构:二段体结构:引子A+B A----欢快主题 B----抒情主题 引子:奏出“小姐妹”的主导动机。 第一主题(A):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短调”色彩的旋律。 第二主题(B):表现“小姐妹”的内心世界:她们热爱家乡,热爱草原,热爱祖国。“长调”色彩的旋律。 十、拓展与探究:

草原放牧

课型:欣赏课 教学容:人民音乐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教材分析: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 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 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童话片的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用了一首歌曲的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新的赞美。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进一步感受形音乐要素对作品的影响。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学生鉴赏《草原放牧》,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1、体会乐曲意境。 2、了解什么是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教学难点:通过鉴赏《草原放牧》,分析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天堂》 师: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里,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听到所想到的。 二.创作背景:草原小姐妹动人事迹。 过渡语: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同学们说说你们课前在网上搜索到的这个故事? 学生回答: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没想到中午的时候,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向草原袭来,羊群惊恐四散。她们牢牢记得阿爸的话:“羊是集体的财产,是集体的命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