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出版概论

数字出版概论

数字出版概论
数字出版概论

数字出版概论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考生答题情况

十种数字出版物

十种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物) 电子书包;手机报;电子阅读器;微动漫;网游;按需印刷;光盘;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无纸无盘联机版1.制作者(出版单位):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年份:2011年11月8日 形式:电子书包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首次入会的企业有10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被推举为理事长单位。联盟将促进会员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电子书包产业发展。据悉,电子书包项目是国家教育部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意义不在于普通意义上的教育教材的电子化,它是在教与学的服务性平台基础上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成为数字出版在教育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上海虹口区作为电子书包项目的唯一试点地区,已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建设相结合,为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提供软硬件等产业资源保障,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研究实践,最终将使电子书包运营模式在上海乃至全国推广和普及。 2010年,上海虹口小学开始试点使用“电子书包” 2.制作者:盛大文学全称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是盛大集团旗下文学业务板块的运营和管理实体 年份:2008年7月宣布成立 形式:电子书。2011年2月,盛大文学宣布云中书城正式独立运营,云中书城是盛大文学的运营 Android客户端上阅读到。(用户可以通过云中书城网站、Bambook电子书阅读器、Android、iphone 手机端应用、ipad应用、电视等多种平台设备随时随地下载阅读云中书城的海量内容。通过云中书城开放平台,所有出版单位均可自主上传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等内容,自主定价,借助云中书城庞大密集的销售网络进行推广销售。云中书城凭借强大的内容与平台优势,推动数字出版,引领数字阅读潮流,为全球用户带来数字时代全新的阅读体验。) 盛大文学运营的原创网站包括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言情小说吧、晋江文学城、榕树下、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七大原创文学网站以及天方听书网和悦读网。盛大文学拥有三家图书策划出版公司:“华文天下”、“中智博文”和“聚石文华”。2010年12月开卷数据显示:盛大文学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出版公司。2011年4月20日,盛大文学已经以保密形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上市申请草案,以此为可能的IPO做准备。 3.制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综治办主办,法制日报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年份:2011年10月28日 形式:法制日报手机报《新疆政法综治专刊》开通 法制日报手机报《新疆政法综治专刊》正式创刊开通运行,该专刊由。 《新疆政法综治专刊》采用全免费形式发送浏览,自治区政法各级部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级成员单位、各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等都是免费订阅用户。该专刊旨在及时、便捷、权威地发布政法综治信息、动态资讯、经验交流,宣传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以推进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确保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制舆论环境。 4.制作者:E·Ink公司[ E-Ink一般称之为“电子墨水技术”(电泳式电子纸),它是一种屏幕技术]所研发的此种电子纸张。 年份: 形式:电子纸;电子阅读器 汉王电纸书N518是汉王最新推出的一款带手写的类纸阅读器。产品手写功能十分强大,采用汉王最新手写识别技术和汉王电磁板技术,实现手写、键盘双触控操作。汉王电纸书是一款类纸阅读器。基于电子墨水最新显示技术,就像阅读纸书一样阅读电子书,舒适环保、不伤眼睛。同时有大容量和便携性的特性。功能特点:节能环保:一次充电,开机状态可连续待机15天以上,无需天天充电。保护视力:可长时间阅

浅析当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

55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析当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数字化内容的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本文主要以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为分析对象,对数字出版物的优势、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方与技术方、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出版现状;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1-055-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d28218879.html,ki.11-4653/n.2018.11.009 文/刘珊杉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带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出版体现出了其自身的很多优点,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无论优势还是问题,我们都需要积极地面对,最大地发挥其优势,尽快地解决其问题。本文主要以下面所提出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论述:数字出版物为什么越来越受人青睐?什么样的数字出版物最吸引读者?什么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发展的如何?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哪些问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有朝一日数字出版物能否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呢?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期对数字出版今后的发展能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1.数字出版物的优势 当今,数字出版物越来越受人关注和青睐,数字阅率整体上升迅猛,各家出版单位竞相朝这个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是它的优势所趋。数字出版物最突出的优点是便捷、环保,这一特点非常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理念。数字出版物给读者带来的便捷是有目共睹的,相对于纸质图书,其成本低、存储量大、携带方便,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出版者而言,电子图书可以实现零库存,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节约了成本。 2.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方与技术方 最吸引读者的数字出版物不仅内容优质而且功能全面,操控简便。一个优质的数字出版物,是内容方与技术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内容方来说,数字出版不仅仅是把纸质出版物数字化,更重要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多加思考,以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为宗旨,使读者在应用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字出版物的优越性。对于技术方来说,需要把软硬件设备的服务做好,以便读者操控和使用,只有为读者服务好,才能留住读者,让读者选择自己。所以,出版者应该在保障内容优质的基础上,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牢牢抓住顾客的心,稳定住顾客群体,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3.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 随着创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物的形式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例如,随着增强现实技术(AR)的逐渐成熟,增强现实技术(AR)的图书出版也正在飞速发展。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将单调的平面图像、人物角色变为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形象,给予读者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在国内外大型图书博览会上,这种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已经出现,并且吸引了相当的读者群体,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4.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出版产业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数字出版物的模式单一、盈利相对较少,品牌建设力量不足,数字出版物的侵权问题等。 4.1数字出版物的盈利仍然较少 数字出版物盈利较少是数字出版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产品模式单一、同品种的商品在数字出版物市场中过于集中、缺少必要的营销策略等等。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出版社需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及选题策划工作;构建内容方与技术方的共赢模式;寻求有效的营销策略;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有待完善等。 4.2品牌建设力量仍然不足 在数字出版的发展过程中,出版者往往把重点关注

数字出版标准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计划年底完成 2011年07月25日16:0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参与互动( 0 ) 【字体:↑大↓小】(记者程晓龙)7月22日举行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项目计划将于2011年12月底前完成。《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数字出版标准体系表》、《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及实施指南》、《数字出版标准体系公共术语表》及11个相关分领域的研究报告届时将一并发布。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是新闻出版总署为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创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数字出版标准化体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支持并验收。其整体目标是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构建数字出版领域的标准体系提供全面、详尽的依据,为制定各项数字出版标准奠定基础。研究项目组长单位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组长单位为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北京书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分为数字报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数据库出版、手机出版等11个分领域,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具体承担,将就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趋势、标准体系的设计(编制)原则等进行详细说明。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表示,“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将严格按照时间计划推进,同时高度重视质量,充分征求业界和专家意见,反复论证,为制定各项数字出版标准奠定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和依据。

数字出版复习资料

数字出版复习参考资料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指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过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 数字化技术包括: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数字调制与解调等技术。媒介融合含义: 媒介科技融合、媒介战术性联合、媒介所有权合并、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新闻叙事形式融合。 媒介融合性质:媒介融合是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介在数字传播的支持下相互汇聚交融、多功能一体化的过程,媒介融合不是静态的,它带有阶段性并不断发展、创新,数字传播技术是媒介融合的重要推动力。 出版与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出版”行为,应当具备出版的本质特征。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上位概念,对出版概念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 出版两层含义:一是出版物的印刷;二是出版物的流通。 出版的最基本的三种形式:编辑、复制、发行 出版可被认作是一种把作品制作成一定数量的复制品,并提供给公众的行为。数字出版的定义: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数字出版的五大特征: 内容生产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方式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使用作品数字化 数字出版代表性的三种观点:数字介质说、数字传播说、综合过程说 数字化生产的含义: 数字化生产是指用数字技术手段,将非结构化的内容资源按照一定的技术手段标准进行加工、标引,以实现内容资源的“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也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多元化”,而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的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多元化的一个体现)、结构化存储与管理的过程。 数字化生产的特征:生产方式的数字化、生产加工的一体化、生产流程的简约化。XML技术: 中文名称:可扩展标记语言 英文名称:extensistle markmp language 含义:用于标记电子邮件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可以引导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在最初编写计算机程序时所使用的语言)。 XML特征: 实现内容、结构、样式的分离、便于数据的共享、传输和交换、简化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硬件的变更、更加便于程序的开发、方便建立和扩散业务标引体系、碎片拆分使数据能重复利用、有利于提高检索效率。 数字出版产品内涵:即数字出版物,指数字出版商基于数字出版技术,设计和生产并提供给市场的,被人们消费和使用的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和欲望的物品或无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键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Administrator 2014/4/18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信息资源管理1103406022任晓婕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DVD光碟、电子图书、数字杂志等新型数字出版物应运而生,相继跻身出版物行业。我国出版的数字化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现在数字化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化出版也是大势所趋。尽管较之国外稍显落后,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总体呈上升势头,在新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数字出版迎来高速发展期。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前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tu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mature, DVD, electronic books, digital magazines and other new digital publication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one after another among the publication industry. From the late 1980 s and early '90 s, China began to digital publishing. Now the digitization has increasingly penetrated into our lives. For the publishing, digital publishing is als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ompared with abroad countries, China's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s slightly behind, but generally on the rise. Under the double push of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arket demand, the digital industry chain is abl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igital industry form is also increasingly rich and industry scale is gradually expanding. As a result, digital publishing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传统文化,环境,数字]数字环境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阅读

数字环境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阅读 近年来,承载家庭期许、肩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90后,已经成为高校中的绝对主力军。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90后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课题[1]。鉴于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网络新生代的90后,其阅读(本文阅读一词系用广义含义,具体指以视、听途径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各种活动)方式又日趋数字化,为了解大学生传统文化数字化阅读方面的情况,我们于2012年夏季基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数字环境下的传统文化阅读以高校图书馆为语境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共收回有效答卷134份,答案文字部分内容合计近10万字。调查面向北京、天津、山东、甘肃和新疆等10多个省市区30余所高校。这里通过引述和概括问卷数据的方式,对本次调查作一总结性报告。 1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较为到位 首先,认识比较全面,很少有人单独把古籍文献、文物或历史遗址等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单选古籍文献者仅约1.5%,单选文物和历史遗址者均不足1%,约84.3%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包括古籍文献、文物和历史遗址等多种形式;同学们还列举了诸如古文、诗词、曲赋、美术、音乐、舞蹈、建筑、戏曲、书法、对联和民俗等各种有形、无形的具体形式。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方式,也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有近一半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呈现方式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多媒体等,而不是其中一种或少数几种。 其次,对传统文化的定位比较准确,答案中常见的、较有代表性的定位词语主要包括智慧、财富、宝藏、根基、文化遗产、独特资源和民族特质等等。常见的形容性质的描述词语包括深邃、珍贵和博大精深等等。同时多数同学并没有片面、保守地看待传统文化,而是有着较为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正确的对待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另外,在大家看来,学习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①增长知识、提高修养。有利于了解历史,认清当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用的人才;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②利于发展。只有继承,才能发展;没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③促进团结、抵制西化。目前中国社会西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清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 总之,在绝大多数同学眼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尽管有部分同学的答案中也存在着认识不够清晰、不够准确的问题,但就总体而言,并未出现对传统文化全然无知或持否定态度的情况。 2 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阅读需求旺盛,但行动有所不足 从问卷回答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普遍有着旺盛的需求,这些需求可具体概括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 在学习内容方面,主要包括:①增加资源。有人主张学习一些经典书籍;有人主张选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数字出版技术的成熟。与此同时,传统出版不仅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出版环境和出版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产业链也发生率明显的变化。其本质是使信息得到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并使信息运用范畴不断拓宽,提升出版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1] 关键词:数字出版;传统出版;相互影响 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出版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的传播途径也由此产生。数字出版,顾名思义,是出版行业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产物,更是当代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出版发生深刻变化,现在的数字出版技术几乎发展到出版业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可以想到的环节,带给了出版行业深远的影响。 一、数字出版技术 通过对1和0进行编码并经过一些光缆、通信卫星、计算机等设施进行传达、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新技术称之为数字技术,在出版行业运用数字技术就是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出版技术包含多种技术,如发行技术、复制技术、编辑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 首先,发行技术的数字化是数字出版出现的新型产物,其主要技术包含元数据标准、安全认证、网上支付以及数据交换接口等。 其次,复制技术的数字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印刷技术,其主要技术包含机械照排、数字打样、计算机网上出版、计算机光盘出版、光电照排、激光照排等。 最后,编辑技术的数字化在组稿、选题、编辑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技术包含数字压缩、多媒体编辑、网络编辑、数字采集识别、全汉字字符集、数字标引校验等。 二、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数字出版是一种与传统出版不同的新的出版形式,其主要依托于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由于在出版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不稳定,我国以及海外专家对数字出版没有统一定义。根据我国出版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在“首届全国数字博览会”上对数字出版的定义可以得出,数字出版定义范畴包含数字化技术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的任一应用。但是,在具体实际中,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方位的传播途径,这也是数字出版定义所包含的范畴。所以,不仅在形式上还有内容上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续和拓展,由此,出版物的出版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明显的完善,与此同时,传统出版物的消费理念也得到了全面革新。 为了跟上出版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进行对新闻出版行业的业务升级,促使我国新闻行业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实力,在2010年国家下达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了一些总体部署: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在数字出版行业中完成大约25%的新闻出版业的总产值。力争培养十家左右国家级数字出版培养基地,到2020年底,数字化转型在传统出版行业中彻底

数字出版部岗位职责

数字出版部岗位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 数字出版部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本部门和社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分社、外部合作公司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2)负责数字出版项目的市场调研、选题策划、资源整合及国家数字出版扶持项目的申报工作; (3)负责数字出版项目的实施及平台的总体运行管理工作; (4)负责数字产品的开发与版权管理,制订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推广营销计划; (5)协助社领导做好本部门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工作; (6)完成社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数字出版部工程师岗位职责 工程师是数字出版部和出版社的技术保障员,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与技术公司沟通本社数字出版项目的技术开发、测试、验收等工作; (2)负责管理和协调各项目中硬件、软件的使用与维护; (3)保障机房的物理环境、网络环境、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相关软硬件的采购管理工作; (4)负责本社网络安全的管理,包括病毒公告、防御、检测、清除、网络反病毒软件的统一部署、升级以及网络防火墙的配置管理等; (5)负责本社数字出版平台的系统维护、账户管理、故障排除等日常工作及社内云因ERP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数字出版部网络编辑岗位职责 (1)负责本社与各电商的业务管理,包括新品上线、订单管理、对账结算、 促销管理等; (2)负责本社平台数字产品的营销管理,包括数字产品推广方案策划,专题

促销活动策划与实施,销售数据的总结分析等; (3)负责数字内容资源的编辑加工、分类标引等编辑工作; (4)负责数字内容的的加工格式、封面、扉页、CIP和版权等核对、管理工作; (5)参与数字出版项目的市场调研、资料采集、选题策划、资源整合等工作; (6)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考核办法 当下,我社正在借力数字出版项目进行数字化转型,属于建设阶段,考虑目前具体环境及情况,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1)按数字出版项目进展进行考核。我社“电子信息类高等教育资源新型服务系统”项目获得了两次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数字出版部应根据国家对项目的验收要求和节点开展工作,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顺利完成验收。 (2)按照数字产品收益进行考核。以平台实现的数字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考核标准,可以根据超出比例进行考核。 (3)按照数字出版项目获奖情况进行考核。由数字出版部负责的数字出版项目如获得国家或省部委的评优与奖励,则可根据具体获奖情况进行考核。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模型综合

收稿日期:2004206229.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146999042423223);国家基础测绘基金资助项目(1469990324231).作者简介:应 申(1979-),男,安徽界首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空间信息多尺度表达、G IS 设计与开发等研究. 文章编号:100021190(2004)0420524204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模型综合 应 申,李 霖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0) 摘 要:模型综合是数字环境下地理信息的概念层次上的综合,是地图综合的前提和基础,它通过改变地图内部目标的空间关系和语义关系,使地图的表达更简单;同时处理空间语义关系,保证小比例尺下的语义表达,进而使综合更方便.详细探讨了模型综合的概念和内涵,并着重从空间关系和语义关系方面探讨了模型综合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模型综合;制图综合;空间关系;几何属性;语义信息;综合决策中图分类号:P 208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制图综合过程被认为是极为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制图员的操作技巧,还需要专业的制图经验和制图知识.G IS 的发展和应用使空间数据库的更新成为G IS 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机制图大大方便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而手工制图综合无法适合计算机制图综合,发展计算机自动综合技术是计算机制图和数据更新的需要.同时计算机制图综合的发展能使制图员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综合决策,提高地图综合的效率和质量.20世纪60年代起,地图理论在认知科学、信息论和语言标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特别是从处理空间目标关系的语言学出发,形成了地图模型理论.从技术角度来看,建模过程开始于数据编辑,并通过数据处理和最后的符号化表达到屏幕或纸张上.制图建模的主要过程是地图综合. 地图模型是指在数字环境下地理信息或空间目标在概念层次上的表达,它用语义、坐标和关系来存储,是面向地理目标的,它是不依赖可视化表达和符号化的,成为计算机自动制图综合的核心.文章首先对比介绍模型综合和图形综合的概念和内涵,然后具体阐述了模型综合的内容,主要体现空间关系和语义关系上. 1定义 综合可以看作是为了提高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而对空间目标的几何表达进行一系列的尺寸变 换,同时,它又是在更高抽象层次上的一个对地理现象的理解过程[1].为了实现计算机的自动综合,数字制图综合被划分为模型综合和图形综合两部分,现在这种学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并不断地得到改进[1~4].这两种综合在综合对象、综合操作以及综合算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模型综合,又称数据库综合、概念综合,是指为了阻止由于比例尺缩小造成的表达空间不足、数据混乱和拥挤甚至信息表达的全面崩溃,而对数字景观模型(DL G )进行的信息化简和提取[5].模型综合为了获得更加抽象和概括的地图数据模型,通常要舍弃次要的地物目标,简化地物细节层次、压缩空间目标,进行地理目标空间关系(主要指拓扑关系)的变换,同时重定义语义信息,来减少地图的信息密度,以便进行较小比例尺下的空间分析和制图数据处理,它会从根本上影响到空间数据的内部表达[4,6].模型综合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不同的综合层次(比例尺)、不同的地物类型层次和不同的地物个体层次. W eibel 认为真正的模型综合是一个能够产生 可预测的、可重复的结构[2];使结果模型和原始模型的偏差最小;能最大量的压缩数据量;保持拓扑一致性;尽可能的使用较少的参数.同时他还指出模型综合是应用于离散的目标.L agrange 对综合的数据和知识模型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他们认为综合是一个处理过程,允许我们对地理数据进行不 第38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 l .38N o.4 2004年12月JOU RNAL O F CEN TRAL CH I NA NORM AL UN I V ER S IT Y (N at .Sci .)D ec .2004

数字出版平台商业探索路径.docx

数字出版平台商业探索路径 近年来,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各类创新商业模式推陈出新、加速渗透。继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出现后,知识服务类市场也进一步开疆拓土,蓄势入驻。马克思·H·博伊索特曾谈到关于“知识即资产”的观点,表示在信息经济时代,一个组织要想赢得竞争,关键在于对知识资产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1]。纵观国内,“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等形式顺势而出,只有平台、内容、用户三方合力,知识变现才会成为可能。如今,不少数字平台欲借“知本”东风扶摇而上,如知乎问答平台的知乎社区、豆瓣平台的豆瓣阅读、果壳网的分答等。根据易观发布的《突破—整合—发展20XX年知识变现平台分析》显示,“20XX年知识变现平台风头正盛,知乎入围社交类APPTOP10,活跃用户数稳居第一象限”[2],由此可见,知乎在知识变现热潮下的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知乎作为一个定位于PGC(专业人士生产内容)和UGC(用户生产内容)的知识问答社区,近年来逐步将海量碎片化知识进行结构性整合,并将知识内化到数字出版体系中,以知乎产品为纽带,使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衔接,实现了知识变现的终端目标。文章以知乎出版为例,探究其在知识变现背景下的商业探索路径,以期为数字出版平台的知识变现之路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一、知识变现风潮缘何兴起 知识变现,其狭义的定义即知识付费,但这仅仅是处于物质层面的追求和理解,其广义的定义在于各类内化、外化的知识通过创造与

分享变成“现实”。“知识变现”是共享经济下的新形态,各大平台只有顺势而为才可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生产出优质且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产品。先前,各类数字出版平台大兴内容之争,悟空问答平台的“抢人事件”、分答“抢先切分付费问答蛋糕”等事件层出不穷,究其根本都是数字出版平台对知识变现模式的探索。因此,了解知识变现对各大数字出版平台的发展有所助益。1.学习型社会建设,引发全民学习浪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渠道简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对个人知识储备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学习成为个人提升、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优质化内容供给成为平衡知识供需体系的不二法门,也是终端用户和数字出版平台的共同需求。2.移动互联网渗透率高,利于搭建知识传播的基础设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3]。移动互联网的高渗透率使知识变现成为可能,一方面,移动终端的普及为用户与内容生产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接触渠道,用户与内容生产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创造价值、获取知识,并通过用户的认知盈余串联受众形成知识社群;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支付手段日益便捷,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线上支付手段为知识付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使用户更愿意使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支付打赏文章,购买优质内容。3.原创产品集合化下对版权的重视在“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的互联网知识共享经济下,原创作品的推出令知

《编辑出版概论》课程实用标准

《编辑出版概论》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 所属教研室:中文系 课程编号:01413209 课程名称:编辑出版概论(Editing and Publishing Science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编辑出版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的一门概论性的专业基础课(必修)。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向本专业学生讲授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基本学科理论、编辑出版活动的基本概况和编辑出版工作和流程,以及有重点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的的专业实务知识和应用技能,为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编辑出版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学术基础。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导向性,在先导课程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上,学习本门课程,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也可以为一系列后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如:报刊编辑、编辑校对实务、数字出版概论、数字出版技术与应用、出版市场营销、平面设计与图书制作等课程提供专业先导的理论支持。为学生学习上述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根据最新专业培养方案中对于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设计,本门课程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编辑出版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实际教学中,课程内容力争反映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动手实践。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本专业学生对基本的专业知识理论框架体系的掌握,在学习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时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专业实践技能,并且能够与此同时初步增进对行业的系统了解。 2.总体设计原则 (1)适用应用原则。课程总体设计应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要,表现出较明显的应用性、行业性,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年度报告-郝振省

郝振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现在由我来对我们一年来的数字出版产业的一些现状、问题和一些基本的趋势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一、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习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刚才主持人也说到,根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具体情况有一个表,这个表作了分解。 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 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有一个补充,799.4亿,我们的数字经过反复的核对,对于这个799.4亿数字出版的产值,我们也看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赞成说是数字的总产值超过了传统书业的产值,这么的比较也不是特别的科学。因为大家看到,我们刚才的分解,这个799.4亿里,传统的内容资源转化称新的形态部分还是很有限。当然,从另外一方面说我们是严格按照数字出版的外延和内延,新闻出版负有责任的说确实是799.4亿。 2、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类型。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年初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以目前中国移动就拥有5.4亿的手机用户基础来看,未来手机阅读用户增长量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这也无疑将对手机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立了的手机阅读基地,大大加快了手机出版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 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 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 刚才说到明天有一个重要的签约,就是我们的行业主管领导机关为行业的发展不断的构建和缔造很好的环境。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摘要:所谓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际上就是借助日渐发达的数字信息化技术,创设出更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之后分别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令学生在自主钻研、齐心协作、多元化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基础性的数学知识点,明确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更深层次的创新技能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字化;小学数学;策略 引言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不断地进行迭代更新,而在生活中也应用着不同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而在小学数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也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得更好。目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意识不强,对于数学学习抱有侥幸心理。因此,为了改变现在的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先要改变学生的思想,给他们带来一些正能量,让他们可以认真地对待数学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深度学习特征 如今,由于知识经济、教育信息化等趋势交互式作用,令深度学习开始被各个小学关注,并且主张基于此来全面丰富学生的核心

素养,为今后数学等学科教学转型等奠定基础。归根结底,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维持相对关系,主张透过相关知识点整合和实操活动组织,以及生动情境创设等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批评性和创新性学习技能,为今后小学生群体健全思维体系和灵活解决生活类问题做足准备工作。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期间,能够主动钻研、紧跟教师讲解步伐,进一步投入积极的情感。(2)深刻体验。主张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断收集和消化一系列新型知识点和解题经验。(3)深度整合。即在理解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前提下,建立起完善的认知体系,确保日后可以灵活地迁移和拓展,进而辅助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4)思维拓展。即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重点培养他们的批评性思维和反思能力。经过这样的深度学习之后,小学生便能够顺利发展数学学科方面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为今后落实终身学习等,提供保障。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求知欲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比没有求知欲的学生的成绩好,而这两类学生的成绩区别在于求知欲带给他们的力量不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就是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是很有趣的。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学习,并且在学习数学之后,会有巨大的成就感。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信息技术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6T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别:新闻传播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4年适用年级:xx级 所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负责人:裘新江 方案制订人:裘新江、卢晓辉、王国杰方案审核人:孔刘辉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宽口径、融合性、应用型”为导向,以“一专多通、以通结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当代社会各行业数字信息化、移动互联融媒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网络与新媒体基本应用技能,通晓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政策和法规,具备全媒体融合信息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事新媒体信息采编、策划与传播、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新闻及新数字媒体、广告策划公司、门户网站、通信公司、网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网络相关的编辑、记者、网管、产品经理、广告策划、宣传助理、文产创意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网络与新数字媒体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网络编辑记者、网络管理、网络产品助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网络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网络传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宣传策划与管理等专业技能。 3.了解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媒体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掌握一门外语。 4.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5.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字出版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支持发展的政策

三个小问题,国内外现状及对比;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支持发展的政策。 &&首先请大家来看两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数据,第一份是2013年4月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个百分点。&&调查结果页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下降,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阅读方式多元化,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在2009年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超过750亿,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产值。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另外一项《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则显示,&&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935.49亿元,同比增长40.47%,产值再创新高,并呈现出整体收入规模持续上升、用户规模平稳增长,继续保持了强势增长势头。&& 在12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中,网络期刊收入达10.83亿元,电子书达31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5.9亿元,当然这些都只是占了一小部分而已,在数字出版产业中手机出版、网游共占半壁江山。手机出版486.5亿占了总体的25.13%,网络游戏达569.7亿元,份额比较大的项目除了手机出版和网游以外还有互联网广告。互联网广告达753.1亿元 国外方面,国外对数字出版的研究成果颇多,国外在数字出版的探索研究方面起步较早,成果突出,数字出版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模式。&&国外数字出版产业的突出特色为,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出版单位多为产学研一体结构,集团能够形成立身于市场的特色:如美国的培生集团在线学习业务其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形成研究——投入市场——反馈研究的循环模式,另外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子书出版机构的研究成果多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另外,从搜索引擎搜到的国外的研究论文中,相关研究的资料也较为丰富。 未来发展趋势 1原创网站将会迅速崛起,内容原创将会从平而媒体向网络媒体发展 大概从2008年开始网络原创纷纷涉足出版(含授权给传统出版中一位以纸介质方式出版和提供网上付费阅读),现在商业气息已经很重了。新兴的技术提供商从起步开始就涉足于内容生产,他们的技术实际上是与内容完全捆绑在一起的。与其说他们是在提供技术,不

数字出版概论

数字出版概论 1.新的信息困境: ①威胁认知能力和阅读困难: A.虚假的信息过剩造成信息过载 B.超链接对阅读习惯的影响 ②威胁人类共同体凝聚力: A.自律理性意识的削减 B.共同合作意识的淡薄 2.传媒技能与社会化:玛格丽特·米徳《文化与承诺》中的时代划分: ①前喻文化:晚辈向长辈学习 ②同喻文化:同辈之间学习 ③后喻文化(反向社会化):晚辈向长辈传授,长辈向晚辈学习 3.产业融合的条件: ①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因 ②放松管制是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 ③管理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推进剂 4.产业融合的表现: 技术创新与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 5.产业融合的类型: 渗透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替代型融合、重组型融合 6.“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 产品结构、产品层次、产品核心要素 ①把传统媒体的内容转化为新媒体的产品,需要的是深层的思维变革 ②要理解与经营好的新媒体产品,需要基于3个认识维度:产品结构、产品层次、产品核心要素,这三者,也是将内容转型为产品的3条线索 A.产品结构:内容产品生存的环境 新媒体提供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产品:接入产品、内容产品、关系产品、服务产品 四者各自的作用与关系:

接入产品是基石,关系产品是内容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基础,内容产品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服务产品是盈利模式的主要体现。 B.产品层次:内容产品价值的多重表现 市场营销学认为,产品包括5个层次:核心利益层次、有形产品层次、期望产品层次、附加产品层次和潜在产品层次,这5个层次也是产品的不同价值层次。 a.核心利益层次:产品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基本效用或功能 b.有形产品层次:产品在市场上出现时的具体形态 c.期望产品层次:用户对产品的特点、质量、使用便利程度等方面的期望 d.附加产品层次:使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相区别的附加服务和利益 对于内容产品来说,竞争往往是在核心利益之外的层次展开。充分认识内容产品的不同层次,将各个层次的价值充分释放并挖掘出来,是内容转化成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 C.产品核心要素:内容产品实现的具体途径 新媒体产品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七个要素:技术基础、个性价值、性能表现、价格策略、用户黏性、文化基因和盈利模式 a.技术基础:方向判断是核心 b.个性价值:依赖多层次挖掘 c.性能表现:用户体验至上 d.价格策略:超越免费仍有障碍 e.用户粘性:不只取决于内容 f.文化基因:文化标签的力量 g.盈利模式:最大的不确定性 7.传统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问题与策略 A.问题: ①压力不足:资金投入较大,缺乏有效版权保护,出版业未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②认识不到位:传统出版大多将数字出版简单的认为是纸质出版的电子化,依赖原有管理思维模式,盈利偏低 ③模式单一:图书出版业数字转型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出版业的产业链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