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金宝相机-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CAMBO SC-I型1

一、金宝SC2/SCN/SCN2照相机

技术规格:

型号金宝SC2照相机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46~ 48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 水平横移50mm 水平旋转±30°

仰俯+3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水平横移50mm水平旋转±30°仰俯±30

基本导轨长度54cm

重量4kg CAMBO SC-I型2 CAMBO SC-I型3

型号金宝SCN照相机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45~368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 水平横移50mm 水平旋转+30°

仰俯+3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 水平横移50mm 水平旋转+30°

仰俯+30°

基本导轨长度40.64cm

重量3.6kg 简介与评述:

欧洲大陆历来是生产大画幅照相机的

基地,除了林哈夫、仙娜等名气较大的厂家之外,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中小企业。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生产的大画幅照相机,历来以中规中矩的设计和精良的工

艺,为欧美的很多职业摄影师所钟爱。金宝的大画幅照相机基本上都是影室座机,因此针对广告和静物摄影的专用化理念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系列产品的设计与市

场定位。在众多的金宝座机中,SC2系列则是其典型的入门级产品。其中SC2为基本型4英寸×5英寸画幅照相机,而SCN则是SC2的简化版。

与仙娜公司的模块化概念有所不同的是,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设计座机,并不太强调不同机身型号之间的相互通用(其附件的设计则采用模块化概念),而是更多地考虑该机型针对哪一类用途及由哪一类人来操作。由于金宝SC2

的定位是较低的,因此它采用了最传统的U型支架结构,不可以实现非对称旋转。金宝SC2的基本导轨是采用最简单的正方形截面,非常易于加工。金宝SC2的

基本导轨长达540厘米.足以满足一般近摄的需要。如果用户使用瑞士仙娜F1的话,就必须多买一根延长轨。而使用全宝SC2就完全没有这一必要了。因此,

大家不要以为设计概念越先进,就一定是占领市场的产品,其实,依靠实用化的传统设计,也能令消费者满意。金宝SC2的后背可360°

旋转,这样为改变横竖构图带来了方便。同时金宝SC2的重量较轻,适合外出时携带。

金宝SC2的设计没有太多的可圈点之处,但是它具有坚固轻便

的结构、足够的功能、较低的价格。这三者的完美结合在它的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如果您是从广告摄影的商业利益角度去考虑,那么金宝SC2就会是你很好的

选择。金宝SCN则在SC2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简化,如缩短了基本导轨的长度,后背的结构也进一步简化。这样金宝SCN的用户改变横竖构图时必须通过拆

卸后背来完成。金宝SCN2的基本导轨较长,而且配备了rodenstock Geronar 210毫米镜头以套装形式出售.

二、金宝45SF/23SF照相机

技术规格:

型号金宝45 SF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25~ 20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3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基座仰俯±6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3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基座仰俯±60°

基本导轨长度350mm

重量4kg 型号金宝23 SF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6cmx9cm

皮腔长度25~205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3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基座仰俯±6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3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基座仰俯±60°

基本导轨长度350mm

重量3.8kg 简介与评述:

金宝SF系列是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近年来设计出的一个新品种。它的设计意图主要强调了适用于建筑摄影、现场工地记录等工业场合的拍摄需求。在SF系列中,金宝45SF

是其基本型4英寸×5英寸画幅照相机.而金宝23SF是采用同样结构可使用120胶卷的照相机。

宝45SF的外观有些类似于仙娜的Fl,但是金宝45SF的结构显然更为坚固.这显然是出于对其使用场合的特殊考虑。金宝45SF采用先进的无支架结构,

其左右旋转是非对称式的,而仰俯则没有做到这一点。金宝45SF的设计相当强调便携性与机动性.它可以让摄影师在

工地现场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室.同时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拍摄。因此,金宝45SF的旋钮都较长较大,操作非常方便,即使带着手套,也不会受影响。金宝45SF 可以使用金宝的全套模块化设计附

件,这可以大大延伸该照相机的功能。

总之,金宝45SF既有便携式大画幅照相机的机动性,又有座机的透视调整功能,同时又极其坚固耐用。能同时满足这三点的大画幅照相机,除了金宝45SF外,还真的很难找到。三、

金宝45-D复制用照相机简介与评述:

金宝45-D是基于45SF的衍生产品。它采用了SF系列的基本导轨.是一台没有任何透视调整功能的座机。它只适宜做翻拍等简单的工作,故而被称为复制用照相机,也可以认为是全世界最简单的照相机之一。

四、金宝LEGEND/LEGEND PLUS系列照相机技术规格:型号金宝4×5 LEGEND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60~45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5°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0°

基本导轨长度420mm

重量6kg

型号金宝8×10 LEGEND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8英寸x 10英寸

皮腔长度90 ~74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5°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0°

基本导轨长度750mm

重量9kg

型号金宝4×5 LEGEND PLUS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60 ~45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5° 绕基座仰俯±4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0° 绕基座仰俯±40°

基本导轨长度170mm+250mm

重量7.5kg

型号金宝8×10 LEGEND PLUS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8英寸×10英寸

皮腔长度90~74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5° 绕基座仰俯±4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85mm 水平横移70mm 水平旋转±30°

绕光轴仰俯±30° 绕基座仰俯±40°

基本导轨长度750mm

重量11kg 简介与评述:

金宝LEGEND系列(包括LEGEND PLUS系列)是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的经典产品。正如它的名字“LEGEND”,该产品在摄影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它曾经被美国《Plmto Techniques》杂志评为全球25款最佳照相机之一。

宝LEGEND系列有4英寸×5英寸与8英寸×l0英寸两个型号,它们的机械结构几乎完全一致。金宝LEGEND系列采用最经典的U型支架,具有坚固的结

构,其基本导轨的截面与SF系列完全一致,具有很强的牢度,也可以加装延长轨后进行无限延伸。金宝LEGEND系

列的各项功能调节均采用旋钮式微调,非常

适合做精细的透视调整。它的旋钮体形较大,且位置设计较为合理,非常适合在摄影棚里操作。

金宝LEGEND本身是一种“脱轨”相机,但是金宝LEGENDPLUS却是具有“不脱轨”的功能。金宝LEGEND PLUS其实与金宝LEGEND几乎一样,只是改进了支架的关键部分。相信经常进行静物摄影的人还是更青睐于金宝LEGEND

PLUS。金宝LEGEND PLUS也分

为4英寸×5英寸与8英寸×10英寸两个型号。

总体看来,金宝LEGEND系列是较老式的

设计,但是它在欧美摄影界的声誉却很高,那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金宝LEGEND的材料与工艺均十分扎实,经得起职业摄影的高负荷工作,且不容易产生故

障。在国外只有少数几种专业照相机能被称为“Working Horse

”的.而金宝LEGEND正是为数不多的机型之一。这与国人在选购专业照相机时很大程度上只注重功能的多少,而不重视内在的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必

须指出的是,要想得到坚固、耐用的相机,往往要牺牲一些所谓的“先进功能”!五、金宝ULTIMA照相机技术规格: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52~38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20Mn 下降20mm 水平横移±25mm 水平旋

转±30° 绕光轴仰俯±20° 绕基座仰俯(使用弓型摇摆机

构)±2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20mm 下降20mm 水平横移±25mm 水平旋

转±30° 绕光轴仰俯±20° 绕基座仰俯(使用弓型摇摆机

构)±20°

基本导轨长度330mm+150mm

重量6kg 简介与评述:

宝ULTIMA是目前金宝系列中的旗舰级产品,它采用最先进的座机设计理念来满足摄影师最苛刻的要求。首先,金宝ULTIMA采用了弓型摇摆机构来解决

“脱轨”问题。因此,金宝ULTIMA是当今少数几台完全“不脱轨"的座机之一。金宝ULTIMA的设计比仙娜P2更为简洁.而可以实现的功能却几乎一

样。金宝ULTIMA的基本导轨比仙娜照相机的要长很多.这是金宝的传统做法。因此可以不需要添加延长导轨就进行微距摄影。金宝ULTIMA的三脚架结合

部分可以进行调整,这也是仙娜照相机所不具备的功能。与其他顶级座机一样,为了方便摄影师操作,金宝ULTIMA也具有旋钮自锁功能。金宝ULTIMA在

许多地方都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为了适应数码摄影的需求,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还推出了ULTIMAD套装,它其实与原型机基本一样,只是基本导轨更短,

并直接配备了数码广角皮腔。六、金宝WIDE DS系列照相机

技术规格:Cambo Wide 580

类型便携式工业用外拍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垂直移轴范围+40/-20mm

水平移轴范围+20/-20mm

(注:以上数据因受镜头像场大小的限制,而不一定能达到) 体积228mm×219mm×133mm

重量1.7kg 简介与评述:

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具有生产便携式工业用外拍机的悠

久历史。其生产的便携式工业用外拍机比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更为完善与复杂。这是因为金宝的设计理念就是“专机专用”,而非其他厂商那样将便携式工业用外拍机的设计放在次要地位来考虑。也正因为如此,

金宝的便携式工业用外拍机始终处于龙头老大的位置。可惜

的是,在国内了解这类照相机的人实在不多.因此更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介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台照相机有哪些功能设置和部件。

1.主机身9.垂直移轴旋钮

2.水平移轴刻度10.垂直移轴锁钮

3.取景器(选购件) 11.背带孔

4.取景范围遮片12.三维水平指示

5.镜头板锁钮13.垂直移轴刻度

6.水平移轴锁钮14.对焦屏框架锁钮

7.水平移轴旋钮15.后背旋转锁钮

8.快门线16.对焦屏框架

过研究金宝WIDE DS的外观,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台非常好用的大画幅照相机。金宝WIDE

DS的设计特别加强了拍摄时的机动性。除了大型木制手柄外,甚至还有背带孔,这恐怕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台允许装背带的大画幅照相机。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这种

机型恰恰迎合了世界摄影前卫一族的需求。用l35照相机拍摄巨幅广告,而4英寸×5英寸大画幅照相机却用来拍动态场面,而且还仅用原始印像法来印放.、这

些在国内专业摄影人士看来不可能的设想,在欧美的摄影圈内却十分流行。因此,金宝不遗余力地开发这类产品就不足

为奇了。

为了适应在最恶劣的环境

下使用.金宝WIDE

DS照相机的镜头座圈上装有两个凸出于镜头前缘外的金属护栏,可以有效地防止异物碰触镜头。这两个护栏可以说是纯专业照相机的标志。由于没有皮腔之类容易

破损的薄弱部位,因此,金宝WIDE DS能在施工现场等领域大显身手。金宝WIDE

DS的机身主体亦由优质的铝合金制成.能提供各部件之间精密的配合及柔顺的操作手感。

如前文所述,金宝WIDE

DS除用于工业题材的记录性拍摄外.艺术创作才是金宝WIDE DS的最主要功用。与瑞士的类似产品阿尔帕相比,金宝WIDE

DS恐怕更具吸引力。除了金宝WIDE DS的工艺和外观做工非常精良外,能使用更广角的镜头是WIDE DS的一个大卖点。金宝WIDE

DS按照所配置的镜头型号不同而组成不同编号的套机进行销售。具体情况如下:WDS-510

配备施耐德S-Angulon 38mm F5.6XL

对角线视场:120° (该镜头更适用于120胶卷后背)

成像圈直径:l37mm(光圈F22时)

WDS-5l5

配备施耐德S-Angulon 47mm F5.6XL

对角线视场:120° CAMBO WIDE 650

成像圈直径:166mm(光圈F22时)

WDS-520

配备施耐德S-Angulon 58mm F5.6XL

对角线视场:110°

成像圈直径:166mm(光圈F22时)

WDS-525

配备施耐德S-Angulon 72mm F5.6XL

对角线视场:115°

成像圈直径:226mm(光圈F22时)

WDS-530

配备施耐德S-Angulon 90mm F5.6XL

对角线视场:100°

成像圈直径:216mm(光圈F22时)

WDS-536

配备施耐德S-Angulon 150mm F5.6XL

对角线视场:72°

成像圈直径:220mm(光圈F22时)

金宝另有一个采用L形支架结构的MASTER PLUS系列照相机。

大画幅相机拍摄风景的优势

大画幅→拍风光→优势 摄影从诞生之时起便同风光结下不解之缘,182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phore Nipce)用暗箱拍摄到摄影史上能长久保存下来的第一张面对自然界的照片就是自家庭院的自然景象,当然,选择自然景观来拍摄也是同当时曝光时间需要长达8个小时有关。在此后的170多中,相机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1839年由法国人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的工艺方法设计,阿尔方斯·吉鲁(Alphonse Giroux)制造的第一批商业化生产的银版摄影相机问世至今,大片幅相机也走过了16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的漫长历史。银版摄影相机由两个直插式的木质暗箱组成,前面的木盒固定镜头,磨砂玻璃粘在可以前后移动调焦的后面的木盒的里面。到后来根据摄影使相机的前后组具有倾斜、偏摆、升降的调整功能,这也是现代大片幅相机上独有的特征。 大片幅相机 (Large Format Camera)也被称作后背取景相机 (View Camera),由固定镜头的前机架和固定片盒的后机架、能调节镜头至胶片距离的能够随意伸缩的皮腔组成。大片幅相机一般分为成基板式和单轨式两类。早期的大片幅相机多数是基板式的,尽管在1870年就有了木制的单轨式相机。基板式相机一般是木制的,结构紧凑,可以折叠成一只便于携带的小箱子,带着旅行很方便,也是风光摄影的首选相机。 众所周知,大片幅相机是如此巨大、笨拙、不易操作。然而在大多数的专业摄影师中仍保留着一群大片幅摄影的忠实追随者,这都是因为大片幅存在着它特有的强大优势。其一是:对影像的控制调整功能。其二是:大片幅能带来高品质的影像质量。因此,大片幅相机也被称为最具创造力的摄影工具。 在风光摄影中,可以运用大片幅强大的调整功能来实现对影像、特别是对焦点平面的控制,以达到影像清晰,全画面合焦的目的。在普通照相机中,除非镜头焦距发生了变化,不然镜头和胶片平面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而大

怀念中画幅名流 回顾玛米亚相机发展史

怀念中画幅名流回顾玛米亚相机发展史 这是毁灭的时节,也是新生的时代;这是朝气蓬勃与充满生机的春天,也是充满混乱与颠覆传统的寒冬。康泰时、柯尼卡美能达、勃朗尼卡等昔日的大佬迈着沉重的脚步向我们告别,而索尼、松下、三星等新军则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再去争论谁的存在才是合理的是多么地荒谬和可笑。在这个商业社会,再怎么有历史积淀的企业,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照样摆脱不了毁灭的命运。而今天,又有一个曾经的名角向我们挥别,那就是玛米亚…… 2006年4月21日,在相机史上又是一个沉重的日子。这一天,日本玛米亚株式会社宣布,将其光学机器事业部门及其子公司转让给日本Cosmos Scientific公司。这也意味着玛米亚将全面从照相机制造行业以及光学机器制造行业撤退。 这则消息的发布让人颇感意外,仅在去年年底时玛米亚还推出了2200万像素的中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玛米亚 ZD,没想到转眼间就退出了影像市场。这是继3个月前柯尼卡美能达宣布放弃影像业务之后,又一个步其后尘的影像生产厂商,而且是高端专业照相机生产厂家。 辉煌,是这样铸就的 提起玛米亚,很多人都会想起影楼摄影师手中又大又笨的120相机。在中画幅相机领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玛米亚,特别是在国内的影楼,曾经铺天盖地都是玛米亚的传统中画幅单反相机。 玛米亚的前身是玛米亚光机制作所,创建于1940年,主要生产照相机、可更换镜头和相机附件,1950年改称玛米亚照相机株式会社。玛米亚公司以生产专业型中画幅相机见长。早在成立之初,玛米亚就为专业摄影师和高级摄影发烧友市场生产了一系列老式的折合式相机、便携式玛米亚6测距式相机,而120 双镜头反光相机玛米亚 C330、C222以及画面为6×7cm的镜间快门单反相机玛米亚RB67和画面为6×4.5cm的焦平面快门单反相机玛米亚645都是很受专业摄影师欢迎的机种。

135 中画幅,还是大画幅

35mm,中画幅还是大画幅? 拉尔斯. 捷尔伯格(瑞典) 江少军译 对于同一尺寸的照片,用35mm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要远大于用大画幅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因此,大多数摄影者都认为后者的成像要比前者锐利的多。但是,我们的试验结果却证明用35mm底片制作的大幅照片也可以获得同大画幅底片制作的同样锐利的照片,只要你能选择合适的胶片并采用正确的摄影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使用35mm,中画幅和大画幅底片摄影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影象的透视与画幅大小无关 相机内胶片成像的质量取决于镜头的质量和光学构造,以及光衍射定律。如果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物体,不同画幅(24×36mm,6×6cm,9×12cm)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接近于底片的对角线长度。由此得到的透视效果与人眼看到的最接近,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也最真实。35mm底片的标头焦距一般为50mm,中画幅为80mm,大画幅(9×12cm)大约为150mm。 在我们的对比试验中,被摄物都放在画面的中央,MTF值也是取自照片的中央部分。同样,被摄物也被摄于底片的中心。 相同的景深 我们首先要确定使用多大的景深并由此确定相应的光圈。对于大画幅底片而言,我们宁肯接受一个锐度稍低的照片而不能容忍一个很多部位模糊的影象。 对于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景物,用大底片就需要一个长焦距的镜头。在同样的光圈下,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因此,为了保证同样的景深,长焦距镜头就必须使用较小的光圈。如果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随着焦距的增加,为保证一定的景深,就要成比例的减小光圈。大画幅底片所用的150mm焦距是35mm底片

所用50mm焦距的三倍。而使用50mm镜头在光圈8时所得到的景深就等于用150mm 镜头在光圈为22时的景深(150÷50=3, 3×f8=f24"f22)。由于这一原因(可接受的模糊程度即弥撒圆随着底片的尺寸而变化),当使用大底片时,聚焦平面和焦外弥撒圆的锐度差别将增大。如果要求底片有更高的性能,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减小光圈。在我们的试验中,我们取6×6画幅的光圈比35mm画幅减少两级,9×12画幅的光圈比35mm画幅减少四级。例如:35mm时光圈取f5.6,中画幅则取f11,大画幅就取f22。 评估方法 1、镜头在试验光圈下的MTF值,我们在瑞典的Gothenburg用哈苏的MTF 设备来测定。 2、不同胶片的MTF值,我们采用了胶片制造商提供的数据,并假定这些曲线是可靠的,并认为其标准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同样的胶片质量。 3、利用镜头和胶片的MTF值,计算出缩小光圈后镜头和胶片共同作用下的MTF值。 4、最后采用三种画幅,两种胶片以及对于不同画幅镜头的适当的光圈(保持相同景深),拍摄并用显微镜来检验照片成像的锐度。 镜头的MTF值 在试验中,我们选用了卡尔. 蔡司. 普拉那T*50/1.4镜头用于35mm底片,卡尔. 蔡司. 普拉那80/2.8(哈苏用)镜头用于6×6cm底片,罗敦斯托克. 斯罗纳150/5.6用于9×12cm底片。 对于上述镜头,我们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光圈值测量其MTF值。T*50/1.4取f2.8和f5.6,普拉那80/2.8取f5.6和f11,斯罗纳150/5.6取f11和f22。 在图表中,我们也考虑到三种画幅的底片放大率的不同。因此图表中的MTF 值对35mm底片取线频值为0,10,20,30,40和50线对/毫米,对6×6底片取0,6,12,18,24和30线对/毫米,对9×12底片取0,3,5,8,11和14线对/毫米。 要想得到较大景深,就必须把光圈减到很小。此时镜头的成像主要受制于光

媲美617中画幅 全景接片拍摄入门技巧

媲美617中画幅全景接片拍摄入门技巧 什么是“接片拍摄”?怎样拍摄接片?这些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在这里做个抛砖引玉式的介绍,以供大家深入讨论。 一、什么是接片?共分成几种? 在拍摄宽阔的大场面的时候,由于信息容量大,必须采用广角、超广角镜头拍摄,这时往往伴随着带来四角发暗、边缘汇聚变形、细节不清、画面上下方向空域过多的弊病。若是采用617中画幅拍摄,不但调焦不便,也存在有画面中央与画面边缘距离差异过大,影响聚焦效果的毛病,而使用大画幅机拍摄有较为复杂,不是人人都方便学会的,另外大画幅拍摄的开支也较大。 这时,采用接片拍摄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所谓接片,就是将实际场景从左到右分解成若干段,每次只利用相机有限的画幅,拍摄其中的一段。完成全部拍摄后,在后期制作中,再将各个部分天衣无缝地拼接在一起扩放成照片。这样,就取得了超大画幅(理论上可以无穷多块拼接)的超细致画面。特别适用于大场景、超宽幅放大图片的需要。 过去的接片,需要用胶片在暗房中手工操作,不易控制,费时、费事且成本很高。现在有了数码技术,方便了很多。只要把打算拼接的数码影像,先在Photoshop里各自修整合适,达到完全一样的反差、焦距、色彩,然后在足够宽的画布上,逐张地拖入,叠印到合适位置,拼接准确,合并图层,再用橡皮或图章仔细修去拼接痕迹就可以了。 现在Photoshop里还有了可以自动运作拼图的程序,方法是:在PS中打开要拼的原图—调整大小、色调—打开“文件”菜单—鼠标停于“自动”—点击子菜单“photomerge”,程序就可以自动寻找各张画面的相同部分并拼接成一张大图。但我总觉得photomerge功能“太受制约”,没有灵活选择的余地,程序就武断地决定了一切。好比是相机拍摄只有P档而没有手动档,有些别扭。特别是我有时不想那样拼接的时候,程序却“不听话”。所以我宁肯还是用手动拖放,找好位置,再决定重合部分谁在上层,或者是采用上层半透明处理。 按照器材拍摄原理划分,有“数码单画面特技拼接”和“多张单片拍摄拼接”(含数码单反拼接)两种: 1.“数码单画面特技拼接”接片

勃朗尼卡etrsi645中画幅相机

勃朗尼卡etrsi645中画幅相机 勃朗尼卡(bronica) etrsi645乃世间尤物,说到它的好处(不光说画质),不能跟从芸芸重生的一般看法,应从技术层面来讨论。 第一、我们所说碧浪与其他名机的差别,总体是指在50MM--200MM这个焦距范围内,超过这个焦段,就连哈苏也没办法做好。从碧浪系列镜头捕捉对被摄对象的影像真实再现能力而言,其镜头成像中心的成像质量(分辩率)与其他120系列相机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只是从镜头中心到边缘(径向和切向)部分的表现来看,与其他系列的120相机镜头的表现才有一定的差别(相对于哈苏),但也不是很大,主要表现在部分光圈尤其是最大光圈时。这一点从各个相机厂家提供的MTF曲线中可以明显看出来。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用碧浪645同样也可以拍出与哈苏等名机一样高分辩率的照片。 第二、反差、层次、色彩还原方面,不能以那一家的风格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应当是百家争鸣,允许个性张扬。碧浪的设计和生产盛行的那个年代,充分反映了当时日本民众对摄影镜头的普遍要求---高反差和锐利,包括腾龙、尼康也是这样的风格。所以碧浪的镜头是非常锐利的,以PE镜头最为典型,其反差较大,相对而言,其必将损失部分的细节和层次(尤其是在暗部);当然,其色彩的饱和度较高,色彩较艳,这一点有别于其他的系统。因而,使用碧浪拍出的照片,优点是锐利、较大的反差、色彩饱和而艳丽,不足是暗部细节略欠、层次有稍微损失,这就是碧浪的特色和风格。 第三、至于镜头的崎变和像差等控制,目前每一款120相机镜头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可以满足广大影友的要求,碧浪与哈苏等名机那点百分之几的差别完全可以通过摄影技术控制来加以纠正。 第四、性价比,俺认为目前碧浪645是性价比最好的120相机之一。用购一个哈苏广角镜头的线,几乎可以配足一套完整的碧浪ETRSI645了,这个道理地球人都晓得。 第五、充分理解你手中的120相机的性能,对其系列镜头的优、缺点了如指掌,在日常摄影实践中把它的优点发挥至极限,用碧浪645也能拍出比哈苏更好的照片。比如,充分利用碧浪的大反差、高锐度、饱和而艳丽的色彩、暗部层次不足这些特点,使用碧浪在多云或阴天拍摄,既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优势,又能避免它的不足。 只有正确审视我们手中的器材,认真研究我们手中的器材, 附件:勃朗尼卡(BRONICA)家族 一、勃朗尼卡SQ-Ai(BRONICA SQ-Ai) 勃朗尼卡SQ-Ai是一种6×6cm画幅的电子控制镜间快门单镜头反光中画幅照相机。它很象一架放大了的勃朗尼卡ETRsi,皆因功能及操控都大体一致。它的画幅、体积及形状又与哈苏相机相仿。这种轻便、易用且价格相对低廉的中画幅相机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颇受欢迎了,当时的型号称作SQ。 勃朗尼卡SQ-Ai是一种可以任意组合的多用途中画幅相机,7种胶片后背可以拍摄6×6cm、6×4.5cm、24×54mm及一次成像的底片。AE棱镜取景器用以实现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电动卷片器或卷片手柄用于快速拍摄;12种不同规格的PS系列镜头的焦距范围与ETRsi完全相同;内置的TTL自动闪光系统也使得这种相机更加适合用作记录摄影。在功能相近的同类型中画幅相机中,勃朗尼卡SQ-Ai在性能、通用性、便携性及性能价格比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评价。如厂家能

全画幅、APS画幅、43画幅、中画幅

画幅是指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尺寸,传感器越大,画质越好。传感器工艺随然在进步,但是这个真理是不变的 全画幅: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CCD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全画幅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这类相机被成为全画幅 APS画幅:APS-C画幅指的就是数码相机的CCD(CMOS)的尺寸与APS的C型画幅大小相仿,大约在25mmX17mm左右。差不多是全画幅CCD(CMOS)面积的一半,也称半幅机。由于缩小了CCD(CMOS)的面积,降低了成本,数码单反才得以普及。 中画幅:中画幅是指介于36×24mm的小画幅及4×5英寸的大画幅之间的成像尺寸。目前,中画幅胶卷相机使用宽度为6cm的120/220胶卷,成像尺寸有6X4.5cm,6X6cm,6X7cm,6X9cm等。哈苏、禄莱(已破产)、玛米亚(已转手)、阿尔帕、飞思、宾得(被理光收购)、富士这些厂商都是主要制造中画幅相机的。 4/3画幅:则是CCD(CMOS)的尺寸最小的一个。 区分:最直接的区分方法就是同等距离下使用一致的焦段,不同画幅的拍摄范围不同。全画幅的最广。(中画幅不纳入这种区分,因为毕竟中画幅都是商业用途多些) 哪个更好:商业大片的话,中画幅是最好的。但是价格最为昂贵。一般自用的话,全画幅最好。 35mm胶片:以前最普及的那种胶卷,一卷36张。胶卷的宽度(含齿孔)35mm,实际成像面积36*24mm 全画幅:是指相机传感器的面积和35mm胶片相同(36x24mm)。 APS画幅:传感器面积是胶片的1/2(24x18mm),有时也叫半画幅 3/4画幅: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是四分之三英寸(22.5mm),传感器面积是胶片的1/4(18x13mm) 中画幅:胶片宽度6cm,有(6x4.5cm,6x6cm,6x7cm,6x9cm) ------------- **中画幅的成像质量最好,但是最贵,而且体积最大。柯达等几家公司以前生产过数码后背,可以把中画幅的胶片机转换成中画幅的数码相机。无论相机,镜头,还是数码后背,价格都很贵。 **然后是全画幅,我现在有一台柯达DCS Pro SLR/n就是全画幅的,照片质量很出色。佳能5D系列和尼康D800就是全画幅的。目前价格1-5万 **APS画幅很普及,价格3000起步,尼康D5200,佳能650D就是APS画幅的,成像比普通卡片机强多了,而且价格相对便宜。体积和重量相对较轻,但是没有全画幅的成像质量好,也没有全画幅拉风 **3/4画幅的单反已经没有人生产了,现在生产的叫“微3/4”,区别在于“微3/4”没有反光板,体积小,重量轻。在所有可更换镜头的相机中是最方便携带的。而且各个厂商生产的镜头全部通用,可以节省开支。微3/4的扩展性很好,可以用转接环使用其他品牌的镜头。

大画幅摄影【坚守原点:大画幅与直接摄影】

大画幅摄影【坚守原点:大画幅与直接摄影】 “拍《京愁》让我意识到可以用影像传达自我的内心和感觉。”李树峰:你是搞电视出身的,后来怎么选择做摄影了?冯建国:我高中时数学成绩不好,考大学基本没什么戏,就考的中专,在广东省广播电视学校读新闻采编专业。1983年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广东省电视台,先在社教部做了三年专题记者、编辑,然后到电视剧部干了三年,做过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但这个工作太辛苦,经常熬夜,而且圈子里人比较复杂,抽烟的、喝酒的、侃大山的,什么人都有。后来我就想出国深造,因为在电视台大学生的工资比我多一倍。1988年我同时申请了去美国和日本留学,日本先办下来,我学了两晚上日语就去了。因为不擅长交际,去了之后,我就想学摄影,可以自己拍照片。我最早学的是广告摄影,想着以后回国也许有用。在学校时我第一次参加日本《广告摄影》杂志的月赛,就获了奖,我们老师很高兴,因为很少有学生能获这个奖。后来老师会送一些4×5的反转胶片给我拍摄,老师下班后也会把学校摄影棚的钥匙给我。毕业时我拿了学校的全勤奖、成绩优秀奖和毕业创作奖。我当时觉得摄影很不错,还想继续学,就又考上了在日本摄影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摄影系。后来又接着攻读日本大学艺术学(摄影)硕士学位。我就这样进了摄影圈。李树峰:你就读的日本大学位于东京,但《京愁》拍的是京都,当时怎么想到去拍京都?冯建国:我大二时开始拍京都的专题《京愁》。当时无意间看到一张展览的明信片,画面上是傍晚时分京都一个古寺庙长长的台阶,朦朦胧胧,通往天际。看到之后我就想用这种感觉去拍京都,把京都的那种愁情拍出来。东京距离京都有五六百公里,要坐3个多小时的新干线。当时我还在打工,不好请假,每次只能去

大画幅相机与建筑摄影

大画幅相机【转贴】纯粹个人学习用 2009-03-13 10:15 关于大画幅相机【转贴】纯粹个人学习用 什么是大画幅相机? 大画幅相机大画幅相机结构非常简单,但操作又颇--为复杂,尤其是相机的俯摆、偏移及曝光技巧更是不易掌握。 大画幅相机的镜头与120、135等中、小画幅的相机镜头基本上是不一样的,中、小画幅相机的镜头需要具有较高的明亮度,具有极高的解像力和相当的反差能力,从而保证相机在弱光的环境中,尽可能用较快的速度来避免震动,以保证快速拍摄时的影像质量。然而对可位移、倾斜和摇摆的大画幅相机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镜头的视角才是关键。因为它决定摄影师能否有效地发挥大画幅相机提供的移轴功能。镜头视角越大,影像圈越大,大画幅相机移轴的特性也就越能发挥。 镜头视角较大的为100。~105。,主要使用于建筑和上业摄影主题。常见的有仙娜龙 W(65mm--155ram)、尼-柯尔SW(65mm--150mm)、富士SW(65nun-125ram)等镜-头;镜头标准视角为70。80。,镜头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拍摄主题。常见的有仙娜龙-S(135mm-480mm)、仙-娜龙WS(150mm-300mm)、尼柯尔-W镜头(105mm一240mmX视角较小的镜头为50。左右,镜头的优点在近距离拍摄时,有高清晰度的解像力。例如Marco—Sinaron和Apo-Sinaron 镜头经过特别的校正,在微距-摄影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对于大画幅相机,衡量一个镜头优秀与否,除去应有的解像力、明锐度等基本指标外,重要的标准是视角,如仙娜龙SW镜头是一个增加视角到72。的标准镜头,所以比一般所使用视角仅53。的标准镜头有更大的位移距离。 各种大画幅相机的镜头特色各有不同,有时则不完全仅限于视场的优势,如 Macro-Sinaron镜头及其他品牌的同类微距镜头的主要特点是近距摄影的效果十分突出,场曲校正优秀,对于这种专业镜头就没有必要一定以视场角去衡量优劣,除非另有特殊要求。 在使用大画幅相机时,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光线干扰的问题。例如由亮部所产生的散光(例如逆光)、拍摄物上的亮光等,使用皮腔遮光罩可以消除大量的散光,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相机生产,一家生产一种遮光罩遮光框,它具有4个可调褴的遮光帘幕,它们能够精确地控制调整遮光框的位置,只要摄影师通过埘焦屏仔细观察镜头前的遮光罩化置,就能保lJF遮光框,fi会切断对焦屏的边角。另外镜头同有的眩光也是光线干扰,也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观代高质量的镜头设计中对每片透镜进行镀膜,从而大大降低了眩光,提高了光线透射牢。现在大多数镜头的眩光系数只有2%-3%之间,而有些老式镜头却高达5%-10%。还要注意的是镜头镜片表面,不干净或保护膜有划痕的话,也会增加散光现象,我们常常会低竹这些破坏画面素质的细节,但它们都是严重危害画面质量的因素。 在大画幅相机中,长焦距镜头很少使用,不仅是因为它们价格昂贵,不是每一个专业摄影

大画幅相机使用基础知识

大画幅相机使用基础知识 一,装片 1.清洁环境和用具.清洁环境就是装片的暗房.在正式装片前,先用湿布对周边墙上,台上揩一下,因为上面有浮尘,人在里面一动会引起空气流动,这样浮尘就有可能漂动,沾在片合里,有时就会出"麻点".清洁用具就是先把片合里外,装底片的纸盒外面等,在没正式装片前先打扫干净.这时要注意,不要在装片的地方做打扫,因为这样浮尘从片合上下来,就落在你手边,你一动它漂起来,弄不好,还是回到片盒内,所以我总是到阳台上做这事. 2。如果在外面,我有时会放在暗袋时装片,那时,除了上面的事外,我一定会在装片前,先把暗袋翻过来,抖一抖,除去灰尘和布纤维。(可能就是你说的“丝死绒绒”)3。还有就是为了不让手上的汗水、油脂沾到底片上,我是戴着手套装片的,尤其是夏天,手上太多汗了。在套上手套前,也要把手套抖一抖,除去浮尘。 4。装片是要摸准缺口。但这个缺口并没有“国际标准”,各牌号间可能会出现不同,所以我在用没用过的底片时,总是先对此进行确认,有时就是废了一张底片,把它拿到明处,认真细看,确认“装片手势”后再装片。 5。我一般总是在使用前装片,不会让片子在片盒里过太久的时间。这有二个好处:一是不会受空气变化而产生底片发霉、变质;二是不会因时间长了,底片发生翘曲、不平现象,从而影响清晰度。 一般的操作程序和对焦: 1。外出拍片前,首先要做的是检查机器,尤其是长期不用后使用。木头机长期不用,很有可能“放坏”。需要查的内空是: 第一:查皮腔是否有漏光。皮腔不要说长期不用会因虫蛀、发闷、脆化、发霉、机械损

伤等发生漏光,就是你今天用还是好好的,明天却也有可能会有漏光出现的。所以你看国外很多大幅摄影师在介绍经验时都会说到外出时要带黑胶带,就是用来修补不明原由的突然皮腔漏光这种事。 第二:查机器整体运动和调节部分是否能正常工作,包括所有的调节镙丝、连杆、轨道等等。我曾有一次因没查完整,结果我的8寸机的一个后组调节纽卡住了,搞得我在拍摄现场捣鼓了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我上一天最后关机时不注意,给锁死了。 第三:查后背是否变形、不平整,对焦平面和胶片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这一点非常重要。木头机,严格地说,它总是会随着温度、湿度和放置时的受压或自身平衡等原因有一点点形态变化的(为此我总是建议木机不用时,请尽量垂直不受压力地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一般情况这种变形没什么大影响,但有时变形大时,尤其是在后背及二个平面上,就会对对焦造成影响,形成跑焦。所以这一步按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做的。但大家不要过虑太多,因为这种变形,它又会随着温度、湿度等情况变回来的,而且一般情况,它变形的量上也不是很大的。如影响太大,木机早就被淘汰了,没人再会去用,最多只是个装饰品而已。 不要以为这样会很烦,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了,但却保证了外出拍摄的可靠性。 2。到现场: 第一:先用“片框卡”取景。通过“片框卡”你能决定取什么景,用什么焦距的镜头(如只用一枚镜头就更方便了)。这样你不用打开木机,装上镜头取景了,完了你还要收起来,太烦了。不过GST的皮带扣设计是可以用皮带挂机器的,就象135一样挎在肩上,如你愿意,可以象135一样,挎在肩上,走到那,拿起来取景到那。但我估计大家都不会这样去做,万一碰到石头什么的,木头机可就要破相了。 第二:在你用“片框卡”取景满意的地方,牢固地架好三脚架,从包里拿起机器,固定在脚架上。这里要注意的是机器放上脚架时要轻放,要对准镙口,不要随手一放,在脚架上拖

大画幅镜头结构成像特点及其选择

大画幅镜头结构成像特点及其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的大画幅用家来说,要搞明白大画幅世界的镜头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除掉现在在135世界风头正劲的变焦距镜头,大画幅镜头基本上是一本百年的光学发展式。和大多数小画幅的摄影者不同,大画幅世界有强烈应用倾向性,每一种特殊的要求都导致对镜头的评价有所不同,这让很多人很茫然。 网络化时代的出现让我们中国人逐渐和世界接轨,ebay的出现让少数大胆的人有了寻觅稀有珍稀镜头的可能,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选择镜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光学专家或者市场专家,对于国内这种不开化市场甚至需要隔山买牛,如何选择一个适合你的镜头,下面的东西或许会有些帮助。 摄影光学一开始发展就是为大画幅服务的,传统光学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在进两步,退一步曲折的前进,总体上而言,技术的进步为我们还是带来了很多好处,光学水平也大大提升,而在漫长的百年发展中,总有一些特别明亮的闪光。这篇东西我打算以广角,标准焦距和望远长焦这样的结构来描述。 第一部分:广角 1. 最古老的广角镜头—海普冈hypergon结构及其系列镜头。 海普冈镜头说起来除了像老钟这样玩古董镜头的人,估计很少有人知道了,海普冈是典型的超广角镜头,结构非常简单,仅有两片两组,由两片曲率非常大的鼓型镜片,因为仅有两枚镜片,所以不能校正球差和色差,为了尽量避免球差,这类镜头的最大光圈都非常小,一般多在20-30左右,缩小小光圈可以有效地减小球差提高分辨率,由于是超广角镜头色差的影响并不明显,这类结构的最大优点是视角非常的大,最大可以达到130度,而且畸变很小,Zeiss Series V Protar就是属于这个结构,基本视角可达110度以上,目前具有可用价值的应该还是有的,因为这个结构的两片鼓型镜片曲率非常大,加工异常困难,而且其表面精度和材质对光学水平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这种结构依靠两个镜片间的间距来控制像散,镜筒的材料也是非常考究的,1901年菜斯的Zeiss Series V Protarr尽管有多家公司依据专利生产,但其价格一直属于天价。 这个结构由于不能校正球差和色差,因此成像的反差不是太高,分辨率也很一般,不过这个结构依靠缩小光圈来减小球差,在很小的光圈下,成像的反差还是非常不错的,整体画面的均匀性也异常好,作为爷爷辈就停产了的家伙,到目前为止保存完好的应该很少了,正因为这个结构独特的要求极高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即便是到今天他还是可以用的,一般而言,这类的镜头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彩色摄影的需要,多少都有一点偏色,不过由于这个结构没有胶合镜片,反而在悠久的岁月中更容易保留自身稳定的质量,对于黑白,较低的反差有一种浓厚的怀旧情绪,并且无损于其对色调过渡的能力,这镜头的个性需要适配喜欢他的人。也许你会问,这样的镜头既难寻找也很贵,哪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呵呵,对于一般拍摄45,810的朋友,介绍这个镜头或许是浪费表情,但对于11x14,12x20或者更大画幅的朋友,很有可能会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广角镜头,Zeiss Protar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了,如同它诞生的年代,这支镜头对于这些不需要放大的画幅是非常合适的,由于不需要放大,因为无法校正球差而分辨率较弱的镜头能提供在印相纸上远远超过人眼极限的清晰度,超大画幅拍摄所采用的极小的光圈进一步避免了他结构上球差的缺陷。 Goerz/Zeiss Hypergon6in/150mm这一只镜头我一直没能见到过,甚至在光学籍典中也没能看

大画幅相机概述

大画幅相机概述 大画幅相机在摄影界有特殊的地位,他们是最古老的相机,目前是最昂贵的相机,是结构最简单的相机,也是使用最复杂的相机。但作为摄影知识,希望本文能给让您对大画幅相机有个基本的认识。 还记得小时候去照相馆拍照片的情形吗? 一个师傅在一台硕大无比的木质照相机后面遮起一大块黑布,然后在大黑布内忙个不停,等一切就绪后才从里面出来对我们的造型摆布一番,最后才拍下一张照片。这个师傅究竟躲在里面干什么呢?直到到大学里真正学习了摄影才知道:这种照相机叫做“座机”,它属于大幅照相机的范畴!今天,我们能拍摄4英寸7英寸,8英寸10英寸底片的民用照相机统统称为大画幅照相机。 大画幅相机拍摄的风景 在每个城市家庭几乎都有一部全自动照相机的今天,已很少有人觉得拍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挑战了,同时人们也几乎忘记了还有大幅照相机的存在,更少看到蒙着黑布的“暗箱式”操作!然而,当您欣赏到精美的时尚杂志或巨幅的户外广告时,看到的实际上大部分是大画幅照相机的杰作。从灯光绚丽的曼哈顿高楼夜景到绚烂的珠宝首饰,大画幅照相机都能将他们精确的再现! 除了用于商业摄影的目的外,大画幅照相机还有一项更重的用途。当我们看到跳伞。帆船。赛车等极限运动的精彩表现后,无不发出羡慕的感叹。我们是否有可能找到一项既安全又刺激,花费相对不高的运动呢?有,大画幅照相机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它综合了人的想象力。体力,技巧于一身,可以说,绝对是一项高难度的“运动”,当时代的人们都在夜生活中忙碌的时候,偏有这样一群人正扛着沉重的大画幅照相机出没在瀑布,草原,高山,他们没有心思去品尝美酒和咖啡,他们正在执着的捕捉瞬间变化的光影,他们正向自我的极限作出挑战。这群人,行内的人士习惯被称之为“大画幅摄影发烧友”。比起商业摄影,可能这更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 然而大画幅摄影的魅力只有亲自尝试过的人才能享受到,如果你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么本文将帮助您入门,给您一个有关大画幅照相机基本概念。 一大画幅照相机的起源与发展

最新135 中画幅,还是大画幅汇总

135中画幅,还是大 画幅

35mm,中画幅还是大画幅? 拉尔斯. 捷尔伯格(瑞典) 江少军译 对于同一尺寸的照片,用35mm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要远大于用大画幅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因此,大多数摄影者都认为后者的成像要比前者锐利的多。但是,我们的试验结果却证明用35mm底片制作的大幅照片也可以获得同大画幅底片制作的同样锐利的照片,只要你能选择合适的胶片并采用正确的摄影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使用35mm,中画幅和大画幅底片摄影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影象的透视与画幅大小无关 相机内胶片成像的质量取决于镜头的质量和光学构造,以及光衍射定律。 如果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物体,不同画幅(24×36mm,6×6cm,9×12cm)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接近于底片的对角线长度。由此得到的透视效果与人眼看到的最接近,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也最真实。35mm底片的标头焦距一般为50mm,中画幅为80mm,大画幅(9×12cm)大约为150mm。 在我们的对比试验中,被摄物都放在画面的中央,MTF值也是取自照片的中央部分。同样,被摄物也被摄于底片的中心。 相同的景深 我们首先要确定使用多大的景深并由此确定相应的光圈。对于大画幅底片而言,我们宁肯接受一个锐度稍低的照片而不能容忍一个很多部位模糊的影象。 对于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景物,用大底片就需要一个长焦距的镜头。在同样的光圈下,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因此,为了保证同样的景深,长焦距镜头就必须使用较小的光圈。如果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随着焦距的增加,为保证一定的景深,就要成比例的减小光圈。大画幅底片所用的150mm焦距是35mm底片所用50mm焦距的三倍。而使用50mm镜头在光圈8时所得到的景深就等于用

大画幅

填空选择知识点 1 大画幅相机由于必须在后背的磨砂玻璃上取景和对焦,所以也称为后背取景相机。 2 大画幅相机的基本构造分为三大部件:固定镜头的前机架固定片盒的后机架 调节镜头至胶片距离的能随意伸缩的皮腔。 3 大画幅相机的主要结构部件(四个空):轨道前机座后机座皮腔 4 大画幅相机从构造上可以分为基板式和单轨式两大类。 5 大画幅相机一般可以分为4×5(英寸),5×7(英寸),8×10(英寸),11×14(英寸), 20×14(英寸),其中比较常见的是4×5(英寸)和8×10(英寸)。 6 在大画幅相机镜头的技术规格中,一般分为前视角和后视角两种。 7 大画幅相机的镜头主要有四个品牌:德国罗敦斯德(RODENSTOCK) 德国施耐德(SCHNEIDER) 日本尼克尔(NIKKOR) 日本富士龙(FUJINON) 8 快门统一为三个标准:0号,1号,3号。大多数0号和1号快门速度为1/500秒,3 号快门由于体积较大,最高速度为1/125秒。多数快门为叶片式机械快门,也有电子快门。 9 镜头板广泛应用林哈夫的三种型号:0号,1号,3号。广角尽头需要特殊的凹形镜头 板;微距镜头需要中心凸出的镜头板。 10大画幅静物拍摄对象的分类:吸收型反射型透射型复合型 11近代摄影的先驱法国尤金·阿杰拍摄《巴黎》彻底贯彻记录方式的拍摄风格 12 时代的肖像德国奥格斯特·桑德“20世纪的人”《我们时代的人》 入选《人类一家》 13美国近代摄影之父美国艾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摄影分离派”组织者 直接摄影的倡导者,提出“纯摄影”理论 创办《摄影作品》杂志和画廊291 创作《等价》 14 “直接摄影”的实践者美国保罗·斯特兰德合作创作《新英格兰时代》 15 雕塑自然形态的大师美国爱德华·韦斯顿“f/64”小组创始人《50周年代表作选》 16 演绎大自然的交响乐美国安塞尔·亚当斯创作“区域系统”曝光法 17 揭示形象的哲学意义美国温·布洛克 18时装,肖像摄影的常青树美国理查德·阿威顿《一个家庭》 19 母爱的视线美国莎莉·曼《亲密家庭》 20永恒的时空日本山本博司用作品探索“时间”概念《自然博物馆》《剧院》《海》 21 大画幅相机基本操作顺序P62 自己看,注意前后顺序 22 常见大画幅相机品牌产地中英文P15 德国林哈夫LINHOF 瑞士仙娜SINAR:以F型为最基础的型号,P型号是最高级的型号,E型是一台电脑 化的相机,是F系列的升级版,使用了F2的前组和P2的后组,X 型是P2的简化版,专用于4*5的画幅。 日本星座TOYO 瑞士雅佳ARCA SWISS 奥地利莲花LOTUS VIEW CAMERA 荷兰金宝CAMBO 日本骑士HORSEMAN 美国迪亚多夫DEARDORF 日本黑檀EBONY 国产申豪SHENHAO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金宝相机- 金宝(Cambo)大画幅照相机 CAMBO SC-I型1 一、金宝SC2/SCN/SCN2照相机 技术规格: 型号金宝SC2照相机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46~ 480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 水平横移50mm 水平旋转±30° 仰俯+3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水平横移50mm水平旋转±30°仰俯±30 基本导轨长度54cm 重量4kg CAMBO SC-I型2 CAMBO SC-I型3 型号金宝SCN照相机 类型影室座机 画幅4英寸×5英寸 皮腔长度45~368mm

前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 水平横移50mm 水平旋转+30° 仰俯+30° 后组移轴范围上升/下降120mm 水平横移50mm 水平旋转+30° 仰俯+30° 基本导轨长度40.64cm 重量3.6kg 简介与评述: 欧洲大陆历来是生产大画幅照相机的 基地,除了林哈夫、仙娜等名气较大的厂家之外,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中小企业。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生产的大画幅照相机,历来以中规中矩的设计和精良的工 艺,为欧美的很多职业摄影师所钟爱。金宝的大画幅照相机基本上都是影室座机,因此针对广告和静物摄影的专用化理念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系列产品的设计与市 场定位。在众多的金宝座机中,SC2系列则是其典型的入门级产品。其中SC2为基本型4英寸×5英寸画幅照相机,而SCN则是SC2的简化版。 与仙娜公司的模块化概念有所不同的是,荷兰金宝摄影工业公司设计座机,并不太强调不同机身型号之间的相互通用(其附件的设计则采用模块化概念),而是更多地考虑该机型针对哪一类用途及由哪一类人来操作。由于金宝SC2

大画幅摄影心得

大画幅摄影心得 这学期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大画幅摄影。在学习完基础理论课程之后我们开始了期末作业的拍摄进程,基于前面的课程,我们小组对机器的操作步骤比较清晰,整个拍摄过程不算太难。第一次使用大画幅相机,大体步骤都能够掌握,重点在于拍摄时每个步骤所需要注意的细节,细节决定了拍摄的成功率和底片的质量,所以我们小组的每一个组员都投入进来参与了细节的强调与监督,所以最终的结果大家都比较满意。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经历。 我们所选择的拍摄主题是人物肖像,我们想表达人物肖像所传达出来的个人情绪,用每个模特不同的情绪来编织成一组充满意味的肖像组照。这些情绪可能是单纯的,可能是深沉的,也可能是激进的,当然这些情绪也都是与现实状态不可分离的。我们通过大画幅相机的底片特点,来细致的刻画这些现实中一瞬即逝的丰富情绪。 拍摄前我们阅览了一些国外肖像作品,从中学习到一些灯光布置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表现每个模特的个体差异。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便进入了棚内拍摄中,以下是我们的拍摄流程: 一、支好脚架打开相机插上镜头。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镜头的嵌入是否完全,防止镜头中途脱落。 二、设定光位。通过之前的准备,我们决定为这组照片设定一盏固定的背景光以加深层次感。然后主光光位根据不同的模特作出改变。 三、取景。将相机摆在合适的机位之后开始取景,我们将景别定在近景左右。角度正对拍摄者。 四、调焦,移轴。这是整个拍摄中最为繁琐的环节,也是最需要细致操作的环节。我们需要在保证景别的情况下对焦点作出最精准的调控。这里我们做了比较多的尝试,因为初次拍摄还是经验不足,在移轴的过程中有些混乱,我们需要做到人的脸部全面清晰,而这个调整的过程需要根据理论来慢慢尝试出最好的效果。 五、测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测光器来测量人物面部亮暗面的光比,然后通过调整灯光的位置来确保光比在底片的宽容度之内。我们将快门速度恒定在1/125秒,测光之后得到适当光圈值,以调整镜头光圈大小。 六、上弦,释放快门。在插入底片之前这个步骤是为了保证快门的正常驱动。 七、装入底片,插入片夹。在暗袋中将底片装入片夹,这需要熟练的装片手法,以保证装片的正确。插入时需要注意正确完全的插入片夹。 八、关闭快门,抽出挡板。这里一定要确保快门已完全关闭,否则底片会被曝光,所以抽出挡板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九、抓好时机拍摄。抓住人物表情最到位的一刻释放快门。曝光完毕。 十、插回挡板,取出片夹。这里需要注意挡板的插入方向,保证片夹两面的底片标记区分开。 整个拍摄过程相对普通135相机的拍摄还是繁琐了很多,需要注意的点也很多,不过只要保持头脑清晰、小心谨慎的操作原则来进行的话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这次实践之后我们全组人员最大的心得无非就是对待繁琐状况时所需要学会的冷静与谨慎。最后也感谢杨静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们有如此大的收获与体验。 班级:12级摄影系本科五班 组员:黄子乐林嘉龙侯宗彬董欣蕊冯荣荣 时间:2015年1月1日

大画幅镜头的结构性能和选择(超长文)

大画幅镜头的结构性能和选择(超长文) 大画幅镜头结构成像特点及其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的大画幅用家来说,要搞明白大画幅世界的镜头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除掉现在在135世界风头正劲的变焦距镜头,大画幅镜头基本上是一本百年的光学发展式。和大多数小画幅的摄影者不同,大画幅世界有强烈应用倾向性,每一种特殊的要求都导致对镜头的评价有所不同,这让很多人很茫然。 网络化时代的出现让我们中国人逐渐和世界接轨,ebay的出现让少数大胆的人有了寻觅稀有珍稀镜头的可能,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选择镜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光学专家或者市场专家,对于国内这种不开化市场甚至需要隔山买牛,如何选择一个适合你的镜头,下面的东西或许会有些帮助。 摄影光学一开始发展就是为大画幅服务的,传统光学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在进两步,退一步曲折的前进,总体上而言,技术的进步为我们还是带来了很多好处,光学水平也大大提升,而在漫长的百年发展中,总有一些特别明亮的闪光。这篇东

西我打算以广角,标准焦距和望远长焦这样的结构来描述。 第一部分:广角 1. 最古老的广角镜头—海普冈hypergon结构及其系列镜头。海普冈镜头说起来除了像老钟这样玩古董镜头的人,估计很少有人知道了,海普冈是典型的超广角镜头,结构非常简单,仅有两片两组,由两片曲率非常大的鼓型镜片,因为仅有两枚镜片,所以不能校正球差和色差,为了尽量避免球差,这类镜头的最大光圈都非常小,一般多在20-30左右,缩小小光圈可以有效地减小球差提高分辨率,由于是超广角镜头色差的影响并不明显,这类结构的最大优点是视角非常的大,最大可以达到130度,而且畸变很小,Zeiss Series V Protar就是属于这个结构,基本视角可达110度以上,目前具有可用价值的应该还是有的,因为这个结构的两片鼓型镜片曲率非常大,加工异常困难,而且其表面精度和材质对光学水平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这种结构依靠两个镜片间的间距来控制像散,镜筒的材料也是非常考究的,1901年菜斯的Zeiss Series V Protarr尽管有多家公司依据专利生产,但其价格一直属于天价。 这个结构由于不能校正球差和色差,因此成像的反差不是太

大画幅镜头选择

大画幅镜头选择 大画幅相机的镜头 由于镜头制造的复杂性及制造成本所限,许多大画幅相机生产商都不自己生产镜头,或根本不考虑自己品牌镜头的问题,由相机的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适用的镜头。一般多请专门制造镜头的厂家帮助研制生产,著名的大画幅相机制造厂瑞士仙娜(Sinar)公司与德国罗敦斯得(Rodenstock)公司鼎力合作,推出一系列为仙娜相机而设计的特殊镜头。而德国的林好夫(LINHOF)大画幅相机则主要请德国施耐德公司为其开发设计并制造镜头。世界著名且在我们职业摄影师中影响较大的大画幅相机镜头主要有四种,即德国生产的罗敦斯得(包括仙娜龙)、施耐德(包括林好夫)和日本生产的尼克尔(这是尼康公司的产品)、富士侬(富士胶片公司制造)。 大画幅相机的镜头与120、135等中、小画幅的相机镜头基本上是不一样的,中、小画幅相机的镜头需要具有较高的明亮度,具有极高的解像力和相当的反差能力,从而保证相机在弱光的环境中,尽可能用较快的速度来避免震动,以保证快速拍摄时的影像质量。然而对可位移、倾斜和摇摆的大画幅相机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镜头的视角才是关键。因为它决定摄影师能否有效地发挥大画幅相机提供的移轴功能。镜头视角越大,影像圈越大,大画幅相机移轴的特性也就越能发挥。 镜头视角较大的为100°~105°,主要使用于建筑和工业摄影主

题。常见的有仙娜龙-W(65mm~155mm)、尼柯尔-SW(65mm~150mm)、富士龙SW(65mm~125mm)等镜头;镜头标准视角为70°~80°,镜头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拍摄主题。常见的有仙娜龙-S(135m-480mm)、仙娜龙-WS(150mm~300mm)、尼柯尔-W镜头(105mm~240mm);视角较小的镜头为50°左右,镜头的优点在近距离拍摄时,有高清晰度的解像力。例如Marco-Sinaron和Apo-Sinaron 镜头经过特别的校正,在微距摄影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对于大画幅相机,衡量一个镜头优秀与否,除去应有的解像力、明锐度等基本指标外,重要的标准是视角,如仙娜龙-SW镜头是一个增加视角到72°的标准镜头,所以比一般所使用视角仅53°的标准镜头有更大的位移距离。随着摄影器材的不断发展,大画幅相机的镜头质量也愈来愈提高,镜头对色彩的表现更加鲜丽,解像力更高,在镜头制造方面,已广泛运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加快了开发和制造过程。另外,新的多层镀膜镜片增强了反差的效果,镜头在边缘光线的减少方面也改进了很多,变形情况降低了,镜头内的耀光也有所降低,使照片的层次更丰富。通过使用ED(低色散)镜片,使色彩还原效果更佳。在其涵盖范围内均有较佳的解像力。各种大画幅相机的镜头特色各有不同,有时则不完全仅限于视场的优势,如Macro-Sinaron镜头及其他品牌的同类微距镜头的主要特点是近距摄影的效果十分突出,场曲校正优秀,对于这种专业镜头就没有必要一定以视场角去衡量优劣,除非另有特殊要求。 在使用大画幅相机时,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光线干扰的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