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痴呆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老年痴呆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老年痴呆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老年痴呆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老年痴呆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1。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

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2。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包括:神经保护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非药物干预和精神药理学药物减少行为障碍、健康维护活动、临床医师与家庭成员及照看病人的其他人员联合。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前期症状发生机理治疗药物预防

1 发病原因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脑细胞的广泛死亡,特别是基底节区的脑细胞。正常情况下,基底节区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与记忆和认知有关的皮质,它释放乙酰胆碱。短期记忆的形成必须有乙酰胆碱的参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乙酰胆碱转移酶的含量比正常人减少90%。

经解剖发现,患者脑中有广泛的神经元纤维缠结,轴突缠结形成老年斑。老年斑中含有坏死的神经细胞碎片、铝、异常的蛋白片段(包括淀粉样前蛋白的片段)。

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1.由于淀粉样前蛋白的异常导致蛋白成分漏出细胞膜,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

2.与载脂蛋白E(APO-E4)的基因有关,APO-E4的增多能对抗APO-E2或APO-E3的功能。APO-E4使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APO-基因纯合子比杂合子患病几率高。

2 早期症状

AD通常起病隐匿,为特点性、进行性病程,无缓解,由发病至死亡平行病程约8-10年,但也有些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症状,病程可持续15年或以上。AD的临床症状分为两方面,即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参考痴呆部分。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或失用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参与痴呆部分。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忘记重要的约会及许诺的事,记不住新来同事的姓名;学习新事物困难,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常有时间定向障碍,患者记不清具体的年月日。计算能力减退很难完成简单的计算,如100减7、再减7的连续运算。思维迟缓,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对新的事物表现出茫然难解。早期患者对自己记忆问题有一定的自知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例如经常作记录,避免因记忆缺陷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妥善的管理钱财和为家人准备膳食。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务或常务。患者的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人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病人变得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甚至对亲人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对新的环境难以适应。

3 发生机制

目前,AD 发病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AD 症状发生前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基底前脑萎缩,

这可以作为其生物学标记[2] 。早期AD 主要表现[3] 为大脑后扣带皮层、内侧颞叶和顶下小叶代谢下降,后扣带皮层、海马与整个大脑区域联系减少。这也可以作为诊断AD 的一个生物标记。另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A?) )沉积[4,5] 也是AD 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在AD 初期,伴随着大脑后部区域白质的损伤,其损失的分布与相应的功能障碍相符合。这种损伤可以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方法测得[6]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当AD 发生时,体内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前列腺素E 合酶微粒(microsomal prostaglandin-E synthase-1, mPGES-1)含量会上调[7] 。另一项研究[8] 指出AD 疾病与患者神经系统病原体(如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 型,小核糖核酸病毒,博尔纳病毒,肺炎衣原体等)感染有关;也可能与个体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有关[9] ,La Rue 等人[10] 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4 治疗药物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较多,但临床疗效均不确切。AD 患者大脑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常人降低。有证据显示这类神经生化改变与AD无患者的记忆损害有关系,所以AchE抑制剂可改善患者的记忆障碍。此类药物如多那培佐,副作用较少,并无明显肝功能异常。约1/3的AD患者治疗有效,可时认知功能,但不能痊愈。胆碱酯抑制剂石杉碱-甲也能改善患者的记忆,副作用较少。

由于AD目前确切病因尚未得到充分阐明,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作用于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活动,减轻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延缓痴呆的进一步发展。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策略有:(1)增加脑内乙酰胆碱(Ach)浓度的药物;(2)促进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或提高其神经传导功能的药物;(3)减少Αβ的产生或促进其降解的药物。

4.1 胆碱能药物

基于“胆碱脑功能低下”假说,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Ach的缺失,是导致AD的关键原因,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多,会催化Ach的裂解反应,导致Ach缺失,神经信号传递失效。临床治疗AD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AchE来提高患者体内Ach含量,改善AD的临床症状。一般采用的方法有:(1)增加Ach合成和释放;(2)抑制Ach降解;(3)Ach受体激动剂。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药物多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他克林、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石杉碱甲)和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4.2抗氧化剂

司来吉兰、维生素E 、褪黑素、银杏提取物

4.3 免疫治疗

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通过延缓和清除脑组织中Αβ的集聚,改善AD的临床症状。

雌激素替代治疗

脑细胞代谢激活剂

其他可能途径

防止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神经纤维缠结的含量与AD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神经纤维缠结产生的主要原因,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防止AD的进一步恶化。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与蛋白磷酸酶(PP)2A减少有关,可以通过提高其活性而实现治疗作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也是一种tau蛋白磷酸化激酶,其抑制剂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有可能作为治疗AD的候选药物。

5 疾病预防

1.不要沉默不语

老年人不能整天沉默不语,应广交朋友,多谈心,多说话,也可在空镕时常给孙辈们讲故事。这种勤用语言功能的「大脑体操」,能使大脑思维灵活。

2.常读书看报

多读书看报不仅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同时,读书报能活跃大脑的思维,使神经细胞之间有更多的联系,从而延缓脑力的衰退。

3.多做手指运动

人的一双手最为灵活,也是用得最多的器官之一。在大脑皮层的运动区,管手指运动的区域远远大于其它器官运动的区域。因此,多做手指运动如弹琴、织毛衣、做手指活动操等,会使大脑反应更加迅速灵敏。

4.勤作书写记录

作书写记录,如记日常生活中的事、记日记等,不仅可以防止健忘,还可由此增强对自己记忆力的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记忆的衰退。如果能练书法、学画、写作等,更是锻炼脑力、陶冶情操的妙法。

5.积极参加文体锻炼

要使大脑灵敏不衰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也很重要。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跳交谊舞等,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愉悦,而且会使大脑得到更充足的供血,促进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和记忆功能,对于防止脑功能衰退很有益处。如何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功能?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食物疗法既切实可行,又简单有效。补充卵磷脂卵磷脂是大脑脂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释放出乙酉先胆碱,乙酉先胆碱是神经元中传递信息的一种最主要的神经递质,脑细胞有了这种神经递质,感觉和记忆力才得以形成。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蛋黄、豆制品、动物肝脏等。

6.补肾可健脑

用补肾疗法增强记忆力,在食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常用的食方有:人参粥、芝麻粥、胡桃粥等。

7.多吃碱性食物

碱性食品对大脑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使血液呈弱碱性的食品有豆腐、茄子、绿豆、芹菜、蘑菇、葡萄、苹果等,多吃这些食品使身体调节成弱碱性,对于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开发都大

有益处。

8.多吃含镁食品

现代科学证实,有一种称为核糖核酸的物质是维持大脑记忆的主角,而镁这种微量元素能使核糖核酸注入脑内。脑内的核糖核酸增加了,人的记忆力就得到了提高。含镁丰富的食物有:全麦制品、豆类、荞麦、坚果等。

结语:老年痴呆症……(自己写吧)

参考文献:自己编一些就行了~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 导语:老年痴呆,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接下来WTT整理了老年痴呆调查报告,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症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痴呆症正大步向我们走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每4秒钟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痴呆症病例。专家估计,我省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老年痴呆症正成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4.2%,65岁以上为7.2%,80岁以上患病比例高达20%-40%,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同类人群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群体成为公共卫生的一大难点。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李海林主任介绍,对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近事记忆的遗忘,但是忽视行为动作和脾气情绪的改变。老年痴呆患者,最早的症状可能是记忆障碍,随后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不安,忧郁消极,或无动于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制。近年来老年痴呆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年健康

的.“第四杀手”。现有药物只能控制、延缓病情恶化,尚无法治愈。患者每月仅治疗就需花费千元,导致目前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不足20%,农村则更少。患者后期往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社会和亲人的帮助才能度过余生。 失智老人走失之痛,如何缓解? 9月21日是“国际失智症日”,也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症日”。据统计,江苏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家庭与社会如何应对失智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考验,已成为未来发展、卫生及社会政策研讨的重大议题。而失智老人屡屡走失,就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朋友81岁的父亲从吴江松陵镇迎松小区走失,穿藏青色长裤、红黑相间布拖鞋,脑子有些糊涂……”昨天,记者的朋友圈被大家接力转发的这则信息刷屏。 这样的“走失之痛”,时不时在朋友圈触动人心。在公安部门的接警记录里,类似报警也不鲜见,仅7月21日到9月21日,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台接报60岁以上老人走失警情就达170多起。 “最近老人走失的警情特别多,几乎每周都有三五起,其中大部分当事人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新庄警务工作服务站焦卫清警长告诉记者。今年8月10日晚上,警务站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白马公园北门路边有一位老人摔倒,显得有些神智不清。焦卫清通过警务平台找到老人的女儿高女士,半个小

”单亲家庭“文献综述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离婚率的提高以及意外事故增加,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也就引起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同龄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研究原因: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等原因导致的家庭主体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独承担抚养责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据有关社会学家估计,进入2000年后我国大陆的离婚率以每年200万对的速度递增,由此便产生对单亲家庭所引起的心理等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人们发现单亲家庭子女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与双亲家庭子女有很大差异,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在教育界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群体。 现在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研究综述如下: 一、家庭教育 家庭的教育对子女人格情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ck抑郁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等对139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单亲子女都较少的体验到完整的家庭情感温暖和理解,且离异家庭中45.51%的子女有不同成程度的自杀倾向。李翔和朱相华对334名中学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发现,消极的养育方式容易使青少年形成焦虑。抑郁、敏感、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一部分还会产生躯体化和敌对情绪。 二、心理健康 马迎教等采用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22单亲中学生和122名双亲中学生进行调查,单亲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完整家庭的学生。由此,单亲家庭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周敏娟等应用SCL-90、EPQ、社会回避苦恼量表等调查110名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人格、社交、学习等状况,得出离异家庭学生不良心理、社会交往及学习困难发生率高,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和监护人心理状况等影响他们的再适应能力。 李学容等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187名离异单亲子女和931名完整家庭子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的较为广泛,在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冲动倾向等多个方面,并且心理问题所引起的身体症状也非常明显。然而,有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却恰好与之相反,杨丽等对63名单亲大学生和189名双亲大学生进行了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应对方式问卷,结果发现,两组各量表因子分均无明显差别。SCL-90各因子、精神病性(p)以及自责、退避、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都与单亲时间呈负相关,单亲时间越长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这项研究也分析了可能的原因:(1)单亲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很强,是同龄单亲群体中的特殊部分。(2)大学生已成年,文化层次较高,单亲时间很长,所受的影响已经淡化。(3)研究对象中父母离异者少(仅占24%),家庭气氛和谐,所受心理影响小。 三、语言和行为 Bohm B为了探讨离异家庭儿童言语功能进行了此项试验。他对28名来自离异家庭在10-13岁的男孩和26名完整家庭的男孩进行访谈,分析其语言的连贯性、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结果发现,来自离异家庭的男孩语言不连贯,反应能力差,情感处理不到位,并在其他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这说明离异家庭的男孩相较之下更缺乏安全感。Liu X等对58名离异家庭儿童和116名完整家庭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和教师版)调查儿童行为,父母版问卷的总分及各因子分,除了躯体症状外的其他症状离异家庭儿童均高于对照组。教师版的总分。社交和注意力问题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都说明单亲家庭孩子在语言和行为上存在更多的问题和缺陷。 四、心理干预的研究 周敏娟等探讨干预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个性特征和不良心理影响的问题,综合干预包括个体心

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真实世界

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真实世界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正在家里上网刷屏的沪上白领魏娅忽然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儿。“不好!爸爸又尿裤子了!”她 丢下鼠标冲出卧室,果然看见父亲正不知所措地站在客厅里,裤子湿了一片,脚下一摊液体。她连忙唤醒正在午睡的妈妈,给爸爸换衣服、洗衣服、拖地…… 一时间,家里充斥着水 龙头的放水声、洗衣机滚筒的转动声、爸爸含混的咕哝与妈妈唠唠叨叨的抱怨。 当魏娅将这突如其来的忙乱应付过去,才发现手机上有3个未接来电,都是工作上的事。她赶紧回拨过去,上司接电话时的语气已经有几分不悦。虽然是法定休息日,虽然父亲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症重度患者,但魏娅并没有替自己辩解,她只是在电话里向上司道了个歉。 如果是3年前,魏娅可能还无法如此淡定地面对这种生活中不断冒出来的艰难时刻。对别人来说,“爸爸去哪儿”只是一 档热门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而对于魏娅来说,这句话是爸爸走丢那段最黑暗的时光里,她内心一直绷紧着的焦虑。实际上,给爸爸换衣服、清洗污秽衣物与床单,已经是魏娅近年的生活里出现频率极高的片段。她并没有向外界刻意隐瞒父亲的病,不过最近刚刚换了工作,尚未与新同事们有更多交流。因而在今天这种场景下,她并不愿意搬出患病的爸爸来

换取领导的同情。实际上,长期以来她生活的重点已经不在自己身上。 家住北京天通苑的曹桂荣自从老伴儿大张12年前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以后,就成了全天24小时的保姆。曹桂荣的状态看上去并不像已有58岁的老人,她的脸上没有多少皱纹,只有染过以后却仍旧从鬓角顽强冒出的一簇白发暴露了她的年龄。然而,就是这一簇白发,也开始令曹桂荣变得担心——不是为自己的衰老,而是为丈夫的归宿。 1 “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有一个非常直白却暴力的代名词——‘老年痴呆’。” 也许我们中起码一半的人,从几岁开始,就会用‘你老年痴呆啦’‘当我老年痴呆啊’诸如此类的话开玩笑去‘辱骂’一个正常的犯二的身边人。我最要好的知心朋友,最近都依然会不经意在对话中说出这些句子,我从未开口或流露出一丝表情去阻止过这完全无心的玩笑话。但每一次,都确凿的重击在我心上。 是的,5年前,我的父亲被确诊,患上了我们永远觉得那是隔壁的隔壁的隔壁邻居的超高龄父母亲才会得的病。” 看完根据小说《我想念自己》改编的美国电影《依然爱丽丝》之后,魏娅在豆瓣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6年前,魏娅的父亲老魏在工厂里为躲避一辆失控开过来的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

论文题目: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 作者姓名:魏巍 指导老师:朱道立教授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081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大脑退行性病变,是德国著名神经解剖学家和病理学家Alzheimer 于1907年首先描述,后人以其姓氏命名的。它是最常见的成年痴呆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急剧增高。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在65岁的人群中为5%左右,而在85岁老年人中,其发病率则高达50%。由于A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缺失、认知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不但严重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AD是当今公认的医学和社会学难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许多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病理,影响因素,治疗策略 【Abstract】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 disease, AD) is a progressive degenerative brain disease, is a German anatomist and pathologist nerve Alzheimer first described in 1907, later generations named after its name.It is the most common adult dementia, the incidence rate increased sharply with age.In western countries, its incidence among people aged 65 and 5% of the elderly in 85 years, the incidence is as high as 50%.As the AD patient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memory loss, cognitive impairment, life can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not only affected their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turned to the family and society, a heavy burden.So AD is today recognized med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has attracted many researchers governments and extensive attention. 【Key word】Alzheimer disease , Disease pathology , Factors , Treatment strategies 【正文】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 - 全称阿尔茨海默病(AD),又译为阿兹海默病、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严重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会话内容,无法解决如摄食、穿衣等简单的问题,最终瘫痪在床,病情恶化的途中有的患者会伴有被害妄想幻觉等现象出现。 通常还能见到诸如行为语言粗暴、举止下流等周边症状,所以在护理上有很大的困难。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通常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发病。 阿尔茨海默病 - 疾病分类 1、本病根据起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可分为: (1)老年前期型:起病<65岁,病情进展迅速,较早出现失语、失写、失用等症状; (2)老年型:起病>65岁,病情进展缓慢,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因人而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有的拖延数年却变化不明显,有的几个月便到达晚期,难以预料。 早期症状 一是近记忆减退,如有的患者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如上街买菜忘了带回来等; 二是计算力减退,稍复杂的账目不会算或算得很慢; 三是视空间技能损害,在离家稍远的地方容易迷路走失,把东西放错地方; 四是思维贫乏,言语单调,有时自言自语,反复诉说某件事情; 五是性格和情感改变,如变得过分胆小或脾气暴躁、固执、多疑等。还有的患者早期会出现精神症状,如总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有的在夜间反复下地走动。中期症状 对于人、事、地、物渐无定向感,注意力转移,且一般性理解能力减低。此外,会重覆相同的语言、行为及思想,而情绪不稳,缺乏原有之道德与伦理的标准,常有迫害妄想的人格异常等现象,但无病识感。偶尔会出现“黄昏症候群”。 晚期症状 语无伦次、不可理喻、丧失所有智力功能、智能明显退化。而且逐渐不言不语、表情冷漠、肌肉僵硬、憔悴不堪,以及出现大小便失禁、容易感染等。

老年痴呆的最新国内外研究

加拿大合成延缓老年痴呆症发展的酶抑制剂 2012年03月22日10:21新华网马晓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读]加拿大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酶抑制剂,可以阻止大脑中Tau蛋白异常聚集,从而延缓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进一步发展。 加拿大研究人员在英国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合成了一种酶抑制剂,可以阻止大脑中Tau蛋白异常聚集,从而延缓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进一步发展。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戴维·沃恰德洛教授介绍说,Tau蛋白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的一种含磷糖蛋白,它具有促进神经微管生成,维持其功能的作用。而神经微管能参与神经元细胞内的物质转运活动。假如Tau蛋白发生异常磷酸化并逐渐聚集,受其影响的神经微管就不能稳定发挥功能。因此,随着Tau 蛋白的异常聚集日益加剧,神经纤维会逐渐退化并丧失功能。这便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根据上述机制,加拿大研究者决定设法抑制Tau蛋白发生异常变化,进而防止其聚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人体内的O位N-乙酰葡糖胺蛋白质水平增高可促使Tau蛋白稳定下来,不再异常积聚。于是,研究者合成了一种促使O 位N-乙酰葡糖胺蛋白质水平升高的Thiamet-G酶抑制剂并进行了试验,结果确实达到了延缓神经纤维退化的目标。 沃恰德洛教授指出,利用这种酶抑制剂有望开发出有潜力的新疗法,以延缓目前难以治疗的阿尔茨海默氏症进一步恶化。 英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抗体或助防“老年痴呆” 2012年03月09日09:23东方网-文汇报我要评论(0) [导读]英国一些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种抗体,可以阻止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的关键进程,为全新治疗方法铺路。 英国一些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种抗体,可以阻止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的关键进程,为全新治疗方法铺路。研究人员在《神经科学学报》发表论文,称这种抗体可以“关闭”蛋白质Dkk1,从而阻止淀粉样斑块在大脑中形成。

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指导干预模式探索

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指导干预模式探索 該文选取老年痴呆这一常见老年病,探索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形式。从创新模式总体介绍、各方职责界定、益处及挑战4个方面来探索这一指导干预模式,并希望有类似模式能应用到老年痴呆疾病治疗当中。 标签:老年痴呆;家庭护理;创新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到来,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选取老年痴呆这一常见老年病,探索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形式。从创新模式总体介绍、各方职责界定、益处及挑战4个方面来探索这一指导干预模式,并希望有类似模式能应用到老年痴呆疾病治疗当中。 1 老年痴呆介绍 老年痴呆是一组由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缺乏特效药,病理研究进展缓慢。因此老年痴呆很难治愈,需要提早发现、提早治疗。截至2017年中国患有痴呆症的患者可达600 万~700 万,年龄≥ 65 岁人群中痴呆患者年增长率为5%~7%[1]。由于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康复锻炼。大多数患者选择家庭护理,而护理者大多不懂得如何正确的护理,患者发病也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因此对老年痴呆家庭护理进行适当的干预指导十分必要。 2 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指导干预模式介绍 2.1 介绍 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指导干预模式是在各级医院、老龄工作委员会和医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结合家庭护理者对患者的生活和医疗护理,由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指导干预、持续跟踪观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延缓生命的有效的、长期的、信息化的治疗模式。 2.2 创新点 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患者家庭护理有专业指导,能持续跟踪病情;并运用互联网建立数据库,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从而促进老年痴呆治疗的发展。 3 各方的具体职责 3.1 医院的职责 3.1.1 成立老年痴呆医疗小组由各级医院共建跨医院医疗小组,小组成员由三甲医院精神科、神经内科和康复科医生、社区医院的护士组成。医疗小组为每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d17832323.html,/Item/Show.asp?m=1&d=1213 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淡漠或抑郁等。但尚且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而忽视治疗。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 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09学前(2)邵冰青00915517 国内外学着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做了很多研究。幼儿自身特点、家庭、教师的特点以及幼儿和教师的互动环境都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 一、与幼儿相关的影响因素 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家庭的特点影响着互动的形成。研究表明,开朗、外向、行为积极地幼儿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情况。Brophy,Good认为,教师会格外关心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多是积极行动,成绩优异,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幼儿自身的气质外,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影响着互动的结果。Erickson,Pianta(1989)指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影响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与老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师幼关系还受到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的教育观念等地影响。Rimm-kaufman(2002)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反应是与儿童在课堂的积极调节紧密相关的,并且儿童与更敏感的老师进行互动比与不太敏感的老师互动显示出更多的主动行为。此外,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老师更能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Kagan,Smith(19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奉行“儿童中心”的教师比奉行“教师中心”的教师进行互动的时间更长,频次更多,对幼儿行为更为敏感。 三、与互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国外新进研究表明,班额的大小会对师幼互动发生影响。Rimm-kaufman(2002)研究显示,初期被划分为勇敢的儿童在班额较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拒绝任务的行为,更可能讲话,更可能向教师提出请求。Blatchford(2003)研究显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为流畅,更富有个性化,但在大班教学中,幼儿更可能与同伴进行互动,而与老师互动减少。此外,幼儿园处于的环境中的噪音,卫生情况也对师幼互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贾克(2000)研究表明,幼儿园处于的地区往往噪音级别很高,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也更易产生怠倦感。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护理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01T16:57:06.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刘兵兰[导读]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 刘兵兰(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中心卫生院安徽宣城 24204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298-01 【摘要】对1例丧失自理能力老年痴呆症患者抗感染、防褥疮、长期保留导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护理要点包括: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小便及褥疮发生情况,合理进行饮食调节,尿管维护,预防褥疮、营养不良及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患者长期进行家庭病床护理。【关键词】老年痴呆症丧失自理家庭护理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 ,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 (senileplaque,SP)的形成。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需在其发病后给予最好的护理支持。我已对一老年痴呆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家庭护理,经细心护理,现该患者情况良好,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84岁,于2010年9月份发生异常生活行为,表现为记忆障碍,做事丢三落四,对一个问题反复念叨,纠缠不休,说话言语表达不清,注意力不能集中,每天不停的在房间-阳台来回走动,并做一些异常举动,比如不停的对天礼拜。家属带其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老年性痴呆早期表现,要求回家后家属给予最大限度的关心,并注意其安全,保证患者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活状态。但随时间过去,患者症状未见好转,于2011年10月份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正确认出子女,语言完全障碍,不能说出2个字以上的话语,大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早期有部分时间呈清醒状态,家属安排人长期在其身边陪伴,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安慰、鼓励,婉转的开导她,鼓励她,唤起她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所有家属积极照顾她日常生活,以亲情温暖她。经常播放一些患者喜爱的轻音乐,陪同她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比如散步等。分散她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 2.2合理用药 定期带患者到医院复查,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其他各项生理指标。 2.3安全护理 家属长期有人陪护,防止患者迷路走失;合理的安排患者就餐时间,食物要求软、滑、营养丰富、彩色多样化,提高其食欲,就餐时有家属在旁护理,防止误吸误食情况发生。冬天,指导家属合理使用热水袋等取暖物品,防止烫伤。 2.4褥疮护理 晚期,患者肢体活动障碍,不能行走,家属为其配置了一部轮椅。每天早上将其穿戴整齐后,协助把她抱到轮椅上,轮椅上有防护用品,包括固定绳,防止其从轮椅上跌落。卧床时,指导家属定时对其进行翻身、按摩,防止褥疮发生。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清洗,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会阴护理。 2.5导尿护理 晚期,患者大小便失禁,对其进行长期保留导尿。指导家属尿袋不可高于膀胱高度,防止尿液反流,引起尿路感染;保持外阴清洁,每天1-2次使用碘伏棉球檫洗尿道口;每天更换尿袋,每隔3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每天观察尿量,尿量低于400ml/天时,每天夹管3-5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在小便出现异常情况时,(如:颜色加深,小便内含絮状物等)冲洗液内加硫酸庆大注射液。于2012年11月份开始,因长期保留导尿,尿路感染严重,在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每个月对其进行一次抗生素输液治疗5-7天一疗程,抗生素选择头孢3代类药品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克/250ml氯化钠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3 小结 老年痴呆症病情复杂,无特效治疗方法,在丧失自理能力后面临着褥疮和泌尿系统感染,在整个病理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褥疮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和外阴部护理)及保留导尿后的导尿管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小便色和量,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舒芳,罗缓玲.55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8期. [2] 林德云,熊玉芳.老年痴呆症的心理治疗[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06期. [3] 朱玲.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年03期.

老年性痴呆防治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防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中西医防治;综述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发生的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进行性远近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减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甚则意识障碍等为特点。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目前尚无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所以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过程中,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且中医药显示出较大的优势,现将近年来老年性痴呆预防和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1、合理饮食 目前65岁以上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5%---10%,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该病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所以早期很难发现。因此加强家庭调护是目前减轻老年性痴呆症状的唯一途径。而多数研究者认为,调理饮食是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方法之一。 多吃鱼和鸡蛋多吃鱼和鸡蛋可防止老年痴呆,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酸。老年痴呆症病人脑部的DNA低可能是他们的发病原因,也可能是一种症状,对此,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老年痴呆症是否是因为缺乏足够的DNA引起的[2]。

嚼口香糖大脑中海马细胞的功能衰退,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组织学原因。咀嚼能预防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别人在咀嚼时脑内海马细胞的活动信号增强。因此,他们认为常嚼口香糖是一种不增加进食量、又能刺激海马细胞功能的好办法,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帮助[3]。 糙米、核桃、大豆吃白米和发芽的糙米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其中发芽糙米对预防老年痴呆效果显著[2]。核桃享有“长寿果”、“益智果”之称,具有显著的健脑效果。常食核桃既能强健身体,又能延缓衰老,可见核桃对营养大脑,提高记忆,增强大脑功能活动比较有益[2]。大豆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皂苷、低聚糖、等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脑保健作用,其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论炒煮炖都不会破坏其结构,也不会影响其效果[2]。所以,常食大豆食品不仅可以摄取充分的植物蛋白,预防血脂异常症、动脉硬化,还有抗癌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等功效[4]。 此外,饮食过饱也是老年性痴呆症的一个诱因。如果长期饮食过饱,,不仅使人思维迟钝,而且是常常发生老年性痴呆症的外在因素。无论男女老少,饮食都不宜过饱,特别是老年人应以七成饱为宜。 2、运动疗法

家庭因素文献综述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的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各界关注。文章采用文献法对有关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1]结果发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亲参与家庭教育这四个方面,其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巨大影响。[2]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生活的重要环境,也是儿童早期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也是儿童最早的教育场所。[2]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家庭因素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开展了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及其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家长寻求正确的教育方式提供依据。[3]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法调查发现,国内很多学者都是从父母的遗传素质、父母的心理素质、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等他们的自身条件方面来调查研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多家庭中一些微观的影响因素和除父母以外的影响因素并没有涉及太多,但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认为: 应把家庭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研究。[2]例如,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微观和宏观的综合方面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人从家庭教育的微观角度出发如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亲参与教养四个方面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进行调查研究。[4](二)研究目的 从家庭教育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初步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家庭因素有哪些,尤其是可以初步了解这些主要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2]通过研究以期发现,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找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研究家庭教育中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提供依据,为父母能够树立正确的

老年痴呆症的原因汇总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象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高,在出现社会老龄化的同时,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21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将是以阿尔察默病为代表的老年痴呆症。 美国纽约大学在研究指纹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时发现,十指中多数朝向小指一侧的簸箕型指纹的存在率,3倍于未患老年性痴呆的老人。 这位名叫赫尔曼的研究者,把50名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和50名健康的人的指纹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十个指头中有八个指头为小指侧簸箕型指纹的人占72%,而健康人对照组中只有26%;病人组中有14人的十指全部为小指侧簸箕型指纹,而对照组中只有4人。这仅是一个统计学的调查资料,它并不意味着凡是十指中有八个指头是小指侧簸箕型指纹的人,都一定是老年性痴呆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从指纹来判断某人是否患上了此症。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代谢功能逐渐下降,细胞核内产生出一种脂褐质素,这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而易积聚于细胞内的废物,它的沉积可形成老年斑。过去人们认为,老年斑发生在面部、颈部、胸部及手足背部、四肢顶端,现在的研究表明,老年斑不仅发生在皮肤表面,而且积聚于心、肝、肾上腺及脑等重要组织中,它可使脑细胞变性,脑功能不全,导致老人的记忆、思维、语言等发生程度不同的障碍,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另一原因。推迟老年斑的形成,可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从近代的研究成果来看,维生素E、c,对氯苯氧酸、二甲胺基乙酯及激素等药物、对阻止与消除不溶性脂褐质素具有较好的疗效。另外,体育活动也司以增强血液循环,减少脂褐质素在血液中的沉积。 有研究表明,人有易患老年痴呆症与不易患老年痴呆症的两部分,且在20—40岁左右时就开始出现征兆,如及时预防、诊断和治疗是可以大大缓解或减轻的。 老年痴呆病态的三个特征,有助于家庭亲人间将痴呆症与生理性健忘加以区别,这样可以对家人排除精神压力,减少怀疑、不安和恐怖情绪。这些特征是: ①痴呆症患者的健忘相当厉害,以致使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过去经历的事情全部忘记,而一般生理性健忘者是不会这样的。 ②痴呆病人不只是记忆力衰退,而且出现多种病态的症状。由于患者的脑障碍逐渐扩大,以致连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进行,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弄不清楚,或者过去会操作的电视机也不会操作了。也有的患者一改以往的性格,变得易于发怒和激动。 ③痴呆患者本人不知道自己健忘,而一般健忘的人自己能发觉自己的健忘毛病,并能自我克服或改正。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还可以用一些测试方法,这些试题在一般人看来 1

(完整版)13种常见疾病相关老年痴呆症

13种常见疾病相关老年痴呆症 虽然目前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了解不多,但有以下常见疾病可能会增加你患上老痴的风险,或使症状更严重。美国一家文摘网站近日对此进行了盘点。 一、贫血症 这种常见的血液疾病特征就是红细胞数量减少。这些细胞起到输送氧气的功能,这就是贫血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持续疲劳的原因。通过剥夺大脑的氧气,贫血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受损。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对2500多名年龄在70~79岁之间的老年人进行为期11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与没有贫血症的同龄人相比,有贫血症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出了40%。 二、抑郁和焦虑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对于那些注定要患老年痴呆症的人来说,他们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抑郁或焦虑。然而,医学家认为,这种情绪障碍可能不仅仅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它实际上可能是患上这种疾病的风险因素。由于抑郁和焦虑可以提高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含量,一种理论认为,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损害大脑。有趣的是,抗抑郁药物正在被研究,有望成为治疗老年痴呆

症的一种潜在疗法。某些抗抑郁药具有抗淀粉样蛋白的特性,而且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三、糖尿病 糖尿病与老年痴呆症的联系相当紧密。糖尿病的影响很广泛,它会导致包括大脑在内的多个器官的异常炎症反应。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也是参与淀粉样蛋白分解的途径之一。最后,糖尿病会导致脑血管疾病(如增加中风的风险),这是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病因。 四、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和老年痴呆症的基因极为相似。如果唐氏综合征的患者年龄足够大,他们就会患上老年痴呆症。引发唐氏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也会导致淀粉样斑块(老年痴呆症的一个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脑中积累。 五、牙龈疾病 牙龈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指有害细菌在口腔中积累,这些细菌会移动到心脏和大脑,并引起炎症。虽然牙龈疾病较为常见,但幸运的是,它很容易预防和治疗。每天刷牙两次和定期用牙线清理牙齿就能预防牙龈疾病。 六、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似乎并不会引起老年痴呆症所特有的大脑生理变

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影响文献综述

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 学前教育本科闫坤20111217039 摘要: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包括主观家庭环境和客观家庭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并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作用于子女发展。本人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态度、父母期望、家庭人际关系等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儿童发展客观家庭环境主观家庭环境研究综述一、客观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模式,包括横向的组合(同代人之间的联系式) ,和纵向的组合(代际之间的联系模式)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从家庭成员的构成和数量来看,可以把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庭。核心家庭是指父母和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杨善潭等人对两代和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两类家庭幼儿在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自尊心、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按照家庭结构的完整情况,可以把家庭分为完整型和残缺型家庭。完整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等构成。而残缺家庭则是指由于死亡、离异、遗弃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家的家庭。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

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家庭结构与儿童的行为发育密切相关,桑标,席居哲的论文《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组不完整家庭的比率显著比健康组高。 (二)、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缺少认知刺激和相关的经历, Bradley 发现,缺少认知刺激和相关的经历,间接影响了家庭经济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有关, Goodman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和抑郁、肥胖症和自我评估的总的身体状况有关。[贫穷的青少年更可能显示出发育迟缓。Velenzuela认为,长期营养不良能耗尽父母和儿童的能量资源,使儿童更加没有生气,因而很少得到父母的注意,父母对儿童的反应更加不敏感,缺少对儿童的支持,这不仅威胁到儿童的成长,而且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消极情感和控制动机不强。 (三)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对儿童的影响 一个人的职业是现代社会衡量其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父母的职业往往代表着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的质量,而这些又影响着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程度,进而会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以及期待,从而影响子女的发展。父职业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及对儿童的经济投入密切相关。父母职业可能通过以上因素共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日本学者村山良子通过研究得出下列结论:

老年痴呆健康指导

老年痴呆健康指导 1、定义 老年痴呆是痴呆(智力和社交能力相当差,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原因。老年痴呆患者健康脑组织退化,导致记忆和智力日趋下降。 老年痴呆不是老龄化的产物,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得病风险会加大。65岁到74岁之间有5%的人得老年痴呆,而85岁高龄人将近一半患有此病。 虽然无法治愈,但治疗可以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老年痴呆病人(以及照顾他们的人)需要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2、症状 老年痴呆初期可能造成轻度记忆力丧失和混乱,但最终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精神损害——破环人的记忆、推理、学习、想象能力。 ?丧失记忆能力每个人都会偶然失忆,忘了车钥匙放哪儿或想不起生僻人的 名字很正常,但老年痴呆患者记忆能力更差且失忆时间更长。他们针对的是:重复发生的事情;经常忘记会面或约会;常放错东西或放在不合逻辑的地方; 最终忘记家人和日常物品的名字。 ?抽象思维缺陷阿尔茨海默氏病人起初可能很难拿稳自己的东西,后来则难 于识数和算数。 ?语言障碍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思想或交谈对阿尔茨海默氏病人来说是个挑 战,接着读写也会受到影响。 ?方向障碍阿尔茨海默氏病人时间和日期意识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判断障碍解决日常问题会变得的越来越困难,最终变得不可能,比如:火 炉上的食物烧着了该怎么办。阿尔茨海默氏病人的特点是在做需要规划,决策,判断的事情方面很困难。 ?难于完成日常任务完成需要按次序进行的例行任务成为与病魔斗争的一个 手段,比如:做饭。最终,患有晚期阿尔茨海默氏病人可能忘记怎样做最基本的事情。 ?性格发生变化阿尔茨海默氏病人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对他人不信任, 变得很固执,不合群,消沉,焦虑,好斗。 3、病因 并不是任何一种因素都能引发老年痴呆,相反,科学家认为该疾病是由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的。虽然我们对老年痴呆的原因知之甚少,但它对脑组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老年痴呆能破坏和杀死脑细胞。 下面是老年痴呆能损坏的常见的两种脑细胞(神经元): ?类淀粉斑通常像β—淀粉样蛋白一样,无害蛋白丛可能干扰脑细胞之间的交流。虽然老年痴呆患者神经元死亡的最终原因还不知道,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处理可能成为罪魁祸首。 ?神经元纤维缠结脑细胞部支持结构依赖于一种tau蛋白的正常运作。在老年痴呆患者体tau蛋白丝扭曲,许多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会严重损害神经元或致死。 4、风险因素 ?年龄一般65以上的人得老年痴呆,少数40岁以下的人可能发病。65到 74岁之间不到5%的人患老年痴呆,85岁及以上发病率递增到近50%。 ?遗传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姐妹,兄弟)患有老年痴呆,则您得此病的风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实用】

导语:老年痴呆,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接下来整理了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9月日是“世界老年痴呆症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痴呆症正大步向我们走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每4秒钟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痴呆症病例。专家估计,我省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老年痴呆症正成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4.2%,65岁以上为7.2%,80岁以上患病比例高达20%-40%,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同类人群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群体成为公共卫生的一大难点。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李海林主任介绍,对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近事记忆的遗忘,但是忽视行为动作和脾气情绪的改变。老年痴呆患者,最早的症状可能是记忆障碍,随后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不安,忧郁消极,或无动于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制。近年来老年痴呆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年健康的“第四杀手”。现有药物只能控制、延缓病情恶化,尚无法治愈。患者每月仅治疗就需花费千元,导致目前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不足20%,农村则更少。患者后期往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社会和亲人的帮助才能度过余生。 失智老人走失之痛,如何缓解? 9月日是“国际失智症日”,也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症日”。据统计,江苏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家庭与社会如何应对失智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考验,已成为未来发展、卫生及社会政策研讨的重大议题。而失智老人屡屡走失,就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朋友81岁的父亲从吴江松陵镇迎松小区走失,穿藏青色长裤、红黑相间布拖鞋,脑子有些糊涂……”昨天,记者的朋友圈被大家接力转发的这则信息刷屏。 这样的“走失之痛”,时不时在朋友圈触动人心。在公安部门的`接警记录里,类似报警也不鲜见,仅7月日到9月日,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台接报60岁以上老人走失警情就达多起。 “最近老人走失的警情特别多,几乎每周都有三五起,其中大部分当事人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新庄警务工作服务站焦卫清警长告诉记者。今年8月10日晚上,警务站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白马公园北门路边有一位老人摔倒,显得有些神智不清。焦卫清通过警务平台找到老人的女儿高女士,半个小时后高女士赶到现场,哭着拥抱母亲,此前家人已经找了老人四五个小时。 还有不少老人则没有这么幸运,走失多日甚至从此失踪,其遭遇令人揪心,家属备感焦虑痛苦。 不戴手环不去养老院,家人无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