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药物警戒快讯2009

1药物警戒快讯2009

1药物警戒快讯2009
1药物警戒快讯2009

药物警戒快讯

2009年1月22日

第1期(总第63期)

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口服磷酸盐制剂的肾损害风险

美国修改抗癫痫药说明书警告自杀风险

EMEA公布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痴呆的评估结果

美国发布Ⅱ型糖尿病治疗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指南

加拿大警告部分糖类药品可能干扰血糖测试仪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美国FDA警告口服磷酸盐制剂的肾损害风险

2008年12月1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有关使用口服磷酸盐(OSP)制剂清理肠道导致急性磷酸盐肾病的警告,包括处方类和非处方类OSP产品。

FDA要求生产商在处方类OSP产品Visicol和OsmoPrep的说明书中增加黑框警告,向消费者警示急性磷酸盐肾病的风险。患者通常在结肠镜检查或医疗手术前使用OSP产品清理肠道。FDA还要求生产商制定风险评估和最小化计划(REMS),向患者发布用药指南,并要求生产商开展上市后临床研究,进一步对其肾损害风险进行评估。

FDA对非处方类OSP产品的风险也有同样的担忧,例如缓泻药Fleet Phospho-soda。现有数据尚未显示小剂量使用非处方类OSP作为缓泻药会出现急性肾损伤,但大剂量用于清肠时可能发生和处方药同样的风险。FDA也计划对非处方类OSP的产品说明书进行修订,根据不断收到的急性磷酸盐肾病的报告,FDA 建议消费者不要使用非处方类OSP产品清肠。

FDA药品评估和研究中心主任Janet Woodcock博士表示,“尽管比较罕见,但这一严重不良反应与口服磷酸盐制剂的使用有关,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某些病例中,这些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在无风险因素的患者身上,但我们无法排除某些患者在使用OSP产品之前就有脱水的现象,或是在使用OSP产品后没有喝充足的水。”

2006年FDA发布的一篇科学文献和一封致医护人员函中阐述了OSP产品用于清肠的风险。随后,FDA收到了20份与OsmoPrep相关的肾损伤报告,其中有3例经切片证实为急性磷酸盐肾病。在这些病例中,出现肾损伤的时间有些差异,有些病例是出现在使用OSP产品后的数小时,另一些则直至用药后的21天才出现。

OSP产品不得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与其他含有磷酸钠的缓泻药合并使用。FDA建议以下风险人群用OSP处方药清肠时应谨慎:

● 年龄大于55岁的患者;

● 有脱水、肾病、急性结肠炎或肠排空障碍的患者;

● 正在服用某些影响肾功能药物的患者,如服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可能还包括非甾体抗炎药。

(FDA网站)

美国修改抗癫痫药说明书警告自杀风险

2008年12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信息,要求抗癫痫药生产企业在药品处方信息或说明书中添加关于此类药物会增加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的风险警告。此项措施适用于所有抗癫痫药物,包括治疗精神失常、偏头痛和其他症状的药物。

FDA还要求制药商针对每种产品提交风险评估和最小化计划(REMS),包括制定患者用药指南。该指南含有FDA核准的关于抗癫痫药物与自杀风险的信息,并在销售药品时提供给患者。

FDA药品评估和研究中心神经药物部主任Russell Katz博士表示,“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应受到监测,关注其出现的抑郁情绪或情绪恶化、自杀想法或

行为,以及任何情绪或行为上的异常。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在未与医生沟通之前不应改变用药。”

FDA的措施是根据对199项临床试验的回顾分析做出的,这些试验对11种抗癫痫药进行了研究,并表明使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出现自杀行为或想法的风险约是服用安慰剂患者的2倍。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0.43%产生过自杀念头或行为,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为0.22%,这意味着每500名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出现自杀想法或行为的患者数量比安慰剂组多1人。

在受试的患者中,有4例抗癫痫药的患者自杀,而使用安慰剂的患者无一例自杀。试验结果还不足以对药物和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结论。患者服用抗癫痫药导致自杀想法和行为增加的原因也不清楚。

2008年1月FDA曾向医护人员发出警告,临床试验显示出抗癫痫药会增加自杀想法和行为的风险。2008年7月,FDA召开公开会议,与一个独立咨询委员会讨论了相关数据。此次会议上,委员会同意FDA关于抗癫痫药物会增加自杀风险的发现,并赞成对所有此类药物增加恰当的警告。会议还考虑是否要在药品标签中增添黑框警告,然而,咨询顾问并不建议增加黑框警告,而是在药品说明书中采用另一种警告方式,并制定用药指南。

根据2007年《食品药品管理法修正案》(FDAAA)赋予的权利,FDA要求抗癫痫药制造商在30天内提交新的药品说明书,或提供没有必要对标签做出修改的原因说明。如未遵守,FDAAA 则规定了处理该问题的具体时限,并允许FDA

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行动。

要添加自杀风险警告的抗癫痫药有: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氯硝西泮(Clonazepam)、氯拉卓酸(Clorazepate)、双丙戊酸钠(Divalproex sodium)、乙琥胺(Ethosuximide)、乙苯妥因(Ethotoin)、非氨酯(Felbamate)、加巴喷丁(Gabapentin)、拉莫三嗪(Lamotrigine)、拉科酰胺(Lacosamide)、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美芬妥英(Mephenytoin)、Methosuximide、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 、苯妥英(Phenytoin)、普瑞巴林(Pregabalin)、

扑米酮(Primidone)、噻加宾(Tiagabine)、托吡酯(Topiramate)、三甲双酮(Trimethadione)、唑尼沙胺(Zonisamide)。

(FDA网站)

EMEA公布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痴呆的评估结果

2008年11月27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发布信息,称已结束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评估。EME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得出结论:一些证据表明,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抗精神病药用于严重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有时也可用于治疗老年患者因痴呆症或阿尔茨海默氏病而导致的精神紊乱。抗精神病药分为传统(或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两类。传统抗精神病药开始用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通过调节脑部神经递质,尤其是抑制神经递质多巴胺而发挥作用,包括氯丙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等。其中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是治疗痴呆性精神行为症状的最常用药物。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又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方式略有不同。此类药物包括阿立哌唑、氯氮平、帕利哌酮(paliperidone)、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和舍吲哚(sertindole)。

2005年FDA曾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显示,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出现的死亡风险比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大约高出1-2%,但这些研究无法确定风险增加的原因。因此,药品处方信息中增加了关于老年患者服用此类药品的警告信息。那时并没有类似的试验来研究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并出现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被传统抗精神病药所代替的趋势。此后,对这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证据: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同样会增加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死亡风险。

因此,CHMP对2008年8月之前在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有关传统抗精神病药的文章进行了回顾,包括了显示痴呆症患者的死亡风险略有增加的9份研究报告。其中在加拿大开展两项大型研究共涉及6万名接受传统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且在这两项研究中死亡风险都呈小幅增加。但相比而言,另外3项共纳入3600名患者的小型研究却没有显示出风险增加。根据评估结果,CHMP做出以下结论:

● 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一样,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也可能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然而,尚无充分的数据来估算风险的程度;

● 尽管有一些研究显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所造成的风险要大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实;

●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各药物间风险是否存在差异,所以,这一风险暂被认为适用于所有传统抗精神病药;

● 目前还无法确定风险增加的原因或抗精神病药造成风险的机理。然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可能也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解释根本原因或确定不同药品之间的风险差异。

CHMP建议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关于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警告,同时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提出以下建议:

● 医生在对出现精神病症状或攻击性行为的痴呆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遵照全国通用的治疗指南,并合理评估治疗的风险和效益。

● 死亡风险的增加并不能作为痴呆症患者更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传统

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依据。

CHMP的意见将发送至各成员国,以便各成员国在本国内采取合理的措施。

美国发布Ⅱ型糖尿病治疗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指南

2008年12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信息,建议正在研发新的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的制药商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药品不会增加诸如心脏病发作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该建议作为行业内新指南的一部分,适用于所有目前正在研发的糖尿病治疗药。

FDA药品评估和研究中心代谢和内分泌药物处主任Mary Parks博士说,“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新的糖尿病治疗药的安全性。因此,制药商应在药品研发期间开展更加全面的研究,评估药品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FDA的指导性文件对如何进行此项评估提出了建议。”

美国有超过2300万人被诊断为患有Ⅱ型糖尿病或糖尿病,这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病的风险概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目前没有任何被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被有力地证明能降低这一风险。发布此项指导性文件的目的是由于糖尿病通常要接受终身治疗,处方人员和患者需要更多地了解他们所使用的糖尿病治疗药是否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该指南的具体要求是依据2008年7月FDA内分泌和代谢咨询委员讨论的结果提出的。

该指南已正式生效,建议研发者在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设计更加合理的试验方案和数据收集方法,并特别建议这些研究应能证明新的糖尿病治疗药与现有的治疗药相比,将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当这些药物用于老年患者或肾损伤患者时。

同时,FDA还建议制药商组织心脏病学专家对临床试验中的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这些专家不必知道哪些患者服用了糖尿病治疗药、哪些服用了安慰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FDA能更好地确保药品说明书中所包含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的全面性,将有助于处方人员和患者更好地确定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药。

FDA对目前上市的抗糖尿病药在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很有信心,并建议医患双方一起选择最恰当的药物来控制血糖。

FDA已经向100多家提交Ⅱ型糖尿病治疗药临床研究申请的制药商发送了体现该指南要求的通告文件。对那些已被批准的糖尿病治疗药采取何种措施,FDA 还在继续评估中,并会就此问题发布进一步的指导性文件。

(EMEA网站)加拿大警告部分糖类药品可能干扰血糖测试仪

2008年12月15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重要安全信息,一些糖类药品可能对某些血糖监测系统造成干扰,从而造成血糖值的错误判读[1-4]。

采用葡萄糖脱氢酶吡咯喹啉醌(GDH-PQQ)或葡萄糖染色剂氧化还原酶(GDO)技术的血糖测试仪不具有葡萄糖专一性,这两种酶法测定会和其他糖类物质(如麦芽糖、半乳糖和木糖)发生反应,因此,含有这些糖类的药品可能造成血糖值假性偏高[5-7]。这些药品主要用于医院,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用于糖耐量试验的半乳糖和D-木糖等[8-10]。

采用脱氢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dehydrogenase-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葡萄糖脱氢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glucose dehydrogenase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葡萄糖氧化酶或葡萄糖己糖激酶技术的血糖监测系统具有葡萄糖专一性。其血糖测定不会受到麦芽糖、半乳糖和木糖的影响,因此,使用这些酶技术的血糖监测系统不在此警告范围之列。

对血糖值的过高估计可能导致不正确的胰岛素治疗。据报告,由于错误地将血糖值判读过高,造成一些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因过量使用胰岛素而导致低血糖或昏迷[11-12]。加拿大卫生部已经收到了错误判读正在接受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患者的血糖值的报告。

为此,加拿大卫生部提出以下建议:

请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标签或咨询生产商,从而识别哪些检测系统容易受到糖类物质(如麦芽糖、半乳糖和木糖)的干扰。

● 请在医院使用具有葡萄糖专一性的检测系统。

● 当非葡萄糖专一性血糖仪得出的数据与患者的临床情况不符时,请考虑进行血浆葡萄糖化验。

加拿大卫生部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并及时更新信息。

参考信息:

1. Gaines AR, Ross Pierce L, Patricia A. Bernhardt. Fatal Iatrogenic Hypoglycemia: Falsely Elevated Blood Glucose Readings with a Point-of-Care Meter Due to a Maltose-Containing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Product.

2. Adverse Event Report in FDA-MAUDE: Roche Accu-Chek Comfort Curve Test Strips.

3. Kroll HR, Maher TR. Significant hypoglycaemia secondary to icodextrin peritoneal dialysate in a diabetic patient. Anesth Analg. 2007; 104:1473-

4.

4. Nienhuis WA, Bruijns RH, Vastenburg G, Wouters RS. Hypoglycaemic coma due to falsely elevated glucose values in a patient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Ned Tijdschr Geneeskd. 2006; 150:1574-6.

5. Riley SG, Chess J, Donovan KL, and Williams JD. Spurious hyperglycaemia and icodextrin in peritoneal dialysis fluid. BMJ, 2003;

327:608-9.

6. Wens R, Taminne M, Devriendt J, Collart F, Broeders N, Mestrez F, Germanos H, Dratwa M. A previously undescribed side effect of icodextrin: overestimation of glycemia by glucose analyzer. Perit Dial Int. 1998; 18:603-9.

7. Slim S, Griffiths MJ, Gama R. Icodextrin - still a cause for concern with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n Clin Biochem. 2007; 44:196-7.

8. Octagam Monograph. Octapharma Canada Inc.

9. Cangene Corporation. HepaGamB: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uman] Injection with Conditions.

10. Baxter: Extraneal (Icodextrin)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

11. Kannan S, Rowland CH, Hockings GI, Tauchmann PM. Intragam can interfere with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MJA. 2004; 180(5):251-2.

12. Souza SP, Castro MCR, Rodriques RA, Passos RH, Ianhez LE. False hyperglycaemia induced by polyvalent immunoglobulin [letter]. Transplantation. 2005; 80(4):542-3.

(加拿大卫生部网站)

药物警戒--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二.责任:质量保证部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药物警戒体系内审应通过客观证据的审查和评估,核实药物警戒体系的实施和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药物警戒体系内审是一个系统的、有纪律性的、独立的、文件化的过程,用于客观的获取证据和评价证据,以内审标准的实现程度,有助于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3、药物警戒内审应反映药物警戒系统的要求。 4、基于风险的药物警戒内审方法 基于风险的方法是使用技术来确定风险区域,风险被定义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会影响实现目标,考虑到其结果的严重性和/或其他方法未检出的可能性。基于风险的审计方法侧重于组织药物警戒系统的最高风险领域,包括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战略层面审计计划 审计战略是审计活动如何在一段时间内提交的高级别声明,比年度计划更长,通常为2-5年。审计战略包括可合理执行的审计清单。审计战略用于概述审计重点领域,审计主题以及审计程序所依据的方法和假设(包括风险评估)。 审计战略应涵盖药物警戒体系各个部分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包括: 4.1.1所有药物警戒程序和任务; 4.1.2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3适时的互动交流并且与其他部门进行互动和交流; 4.2策略层面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一个或多个计划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审计的集合,通常为一年。应该根据长期的审计策略来准备。审计计划应有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全面负责运营和治理结构。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应以适当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重点应放在: 4.2.1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2.2关键的药物警戒程序; 4.2.3在控制措施已到位或采取缓解措施后,被认定为高风险的领域。 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还应考虑过去审计覆盖面不足的管理层和/或负责药物警戒活

药物警戒快讯 2017年第9期(总第173期)

药物警戒快讯第9期(总第173期) 2017年10月30日发布内容提要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 欧盟确认含乳糖的甲泼尼龙注射剂不能用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证实凝血因子VIII类药物产生抗体的风险 日本禁止儿童使用含可待因、双氢可待因和曲马多的药品 日本增加羟钴胺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提示 日本增加肺炎球菌疫苗注射部位坏死和溃疡的风险提示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 剂 2017年9月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的药品安全专家经过评估后,建议暂停销售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该剂型中对乙酰氨基酚释放速度缓慢、释放时间长于常规速释剂型),其主要原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释放方式复杂,一旦发生用药过量可能给患者带来风险。 该项由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负责的评估是应瑞典医疗产品管理局的请求而发起,瑞典医疗产品管理局自该类产品上市以来,陆续发现用药过量后处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PRAC对有关该类药品用药过量的已发表研究和报告进行了评价,咨询了中毒治疗领域专家,并评估了欧盟及世界其它地区对对乙酰氨基酚用药过量的处理措施。现有资料显示,由于缓释剂与速释剂在体内释放对乙酰氨基酚的方式不同,当发生缓释剂用药过量(尤其是大剂量)时,速释剂用药过量的常规处理方式并不适用。如果医生不知道患者使用的是缓释剂,并因此影响到了解毒剂给药时间和给药时长的治疗方案,则有可能造成严重肝损伤乃至死亡。对于同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镇痛药曲马多的复方缓释制剂,由于还涉及曲马多过量的问题,处理起来将更为复杂。 由于多数情况下难以知晓用药过量的患者使用的是缓释还是速释制剂,因此难以确定应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进行处理。PRAC尚未确认使患者风险最小化的方法,也尚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方式去规范欧盟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用药过量处理办法。PRAC在评估结论中指出,此类药品过量使用所带来的风险,大于此类药品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所带来的获益,因此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速释剂不受此次评估影响,将继续上市销售。 鉴于涉及品种均为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审批上市,PRAC将向人用药品互认和分散程序协调小组(CMDh)提交上述建议并等待审批。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获益大于风险。凡使用任何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药品的患者,当发生、或怀疑自己的使用剂量超过了推荐剂量时,应尽快就医。对于所使用药品有任何其它疑问,患者也应咨询医务人员。 本药品概况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上市多年的解热镇痛药,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有广泛应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速释剂在欧盟各成员国均已上市,但不受本次评估影响。此次评估的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警戒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一.目的:为规范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药物警戒相关文件制定本规范。 二.责任:药物警戒总负责人、ADR专员、ADR监测员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药物警戒体系,是指一个组织用来完成与药物警戒有关的法定任务和职责的系统;该系统旨在监测(已获批准)药品的安全性,以及这些药品的风险获益平衡的任何变化;药物警戒体系有自己的结构、流程和结果目标。 2、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2.1、从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者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2.2、建立健全的相关管理制度,直接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持续开展药品风险获益评估,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2.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条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是持有人指定的直接主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且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该人员应当具备多年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能够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确保监测工作持续合规。 3、药物警戒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3.1职责:个例安全性报告的收集、随访、录入、评估和法规递交; PSUR、其他安全性报告的撰写;信号检测、分析; 风险管理计划撰写、评估、管理; 上市前、上市后研究的管理;培训的计划、实施、管理; 制度、程序文件的制定、更新。 3.2具备的知识:医学知识、药学知识、流行病学知识、PV法规知识。 3.3技能:时间管理、项目管理、沟通技巧、培训技巧、写作技巧。

非那雄胺引起男性乳腺癌的潜在罕见风险

药物警戒快讯 2011年10月12日 第10期(总第102期)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 加拿大卫生部警告非那雄胺引起男性乳腺癌的潜在罕见风险 欧盟EMA更新夫地西酸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相互作用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FDA更新高剂量西酞普兰引起心率异常的安全性信息 美国FDA增加密固达(唑来磷酸)新禁忌症并更新肾损害警告 美国FDA增加黑框警告警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阻滞剂的军团杆菌和李斯特菌感染的风险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d09046057.html,

美国FDA警告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 2011年7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信息,警告服用通过大脑血清素系统起作用的抗精神病药(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使用抗菌药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进而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利奈唑胺和亚甲兰都是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前者用于肺炎、皮肤感染以及耐性菌所引起的感染等的治疗;后者则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管麻痹综合征、异环磷酰胺诱发性脑病、以及氰化物中毒的治疗或诊断。 FDA通过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收到利奈唑胺或亚甲兰与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同时使用引起血清素症候群的报告,其中包含数例死亡病例。文献检索进一步发现更多此类报告,其中至少有一例死亡。FDA得出结论认为,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与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同时使用有发生引起血清素症候群的潜在相互作用的风险。某些长半衰期的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停药以后仍存在此相互作用的风险。 虽然此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但利奈唑胺和亚甲蓝均可抑制分解血清素的单胺氧化酶A,因此被认为可引起服用血清素能药物的患者大脑中高水平血清素的蓄积,从而导致称为血清素综合征的毒性反应。其症状和体征包括精神状态改变(意识错乱、多动症和记忆障碍)、肌肉抽搐、出汗过多、寒颤、腹泻、协调障碍、高烧等。

关注双膦酸盐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关注双膦酸盐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双膦酸盐药物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高钙血症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欧美部分国家药品管理当局、国外相关医学杂志相继发布了双膦酸盐药物的安全性信息以及修改相关药品说明书的建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双膦酸盐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并在多期《药物警戒快讯》中发布相关信息。为使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好的了解双膦酸盐药物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性信息。 一、国外关于双膦酸盐药物安全性的警示信息 1.颌骨坏死 2005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发布信息,在接受静脉注射双膦酸盐药物治疗的癌症病人身上发现颌骨坏死症状,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的制药厂商已修改其说明书。之后,美国牙科杂志又发布研究结果,表明阿仑膦酸钠可能增加颌骨坏死风险。2010年底,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和相关生产企业联合发布药品安全性信息,称舒尼替尼合并双膦酸盐药物治疗时出现颌骨坏死的病例。 2.肌肉骨骼痛 2008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双膦酸盐药物可能导致严重肌肉骨骼痛的警示信息。2010年1月,FDA又发布信息,称所有的双膦酸盐药物说明书的警示部分均会添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可能出现大腿骨的非典型骨折风险的信息。 3.食道癌 自1995年10月阿仑膦酸钠上市至2008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收到23例食道癌报告,其中21例将阿仑膦酸钠作为怀疑药品,2例为并用药品;另外,欧洲和日本也收到31例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后被诊断出食道癌的报告。2010年11月,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也发布了口服双膦酸盐药物可能导致食道癌的风险警示信息。 4.肾功能衰竭 2005年8月,加拿大卫生部发布消息,警告医疗卫生人员和公众有关唑来膦酸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并提请注意制药厂商修改唑来膦酸注射液的有关内容。 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监测情况 截至2011年2月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双膦酸盐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报

药物警戒快讯7总论

药物警戒快讯 2007年5月30日 第7期(总第38期) 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使用文迪雅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英国MHRA发布罗格列酮安全性声明 美国FDA要求含钆类造影剂加入黑框警告 美国警告抗抑郁药在24岁以下成人中自杀风险升高 欧盟开始评估依泊汀类药品的安全性 英国MHRA限制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的适应症 日本修改利妥昔单抗说明书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FDA警告使用文迪雅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注意到文迪雅(Avandia,通用名:罗格列胴/ rosiglitazone)具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一份临床对照试验数据表明,服用文迪雅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及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性加大。 在美国,文迪雅于1999年被批准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可以导致冠心病、失明、肾衰竭和截肢。自从文迪雅被批准,FDA一直监测着该药心脏相关的不良事件(例如液体潴留、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FDA曾屡次修改文迪雅的说明书反映这些新的安全性信息,最近的说明书修改增加了包括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和心前区疼痛的警告。 近来,文迪雅生产商向FDA提供了一个42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分析结果(meta分析),研究显示接受短期(大部分为6个月)文迪雅治疗的Ⅱ型糖尿病的患者较安慰剂组发生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高 30%-40%。这些数据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其他的一些公开或未公开的文迪雅的长期临床试验数据,包括RECORD试验(一项正在进行的大规模随机的开放性试验)的中期数据分析和未发表的DREAM(以前进行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再分析,提示了与之相反的风险结论。 美国FDA正在对所有可利用的数据进行分析,但还没有确认有关风险增高的临床意义。相关的问题还包括其他已批准的同类药物,如吡格列酮的风险的大小。在没有明确一种药物是否具有风险就给患者换用别的药物本身就具有风险性。基于这些原因,FDA没有要求该药的提供商——葛兰素公司采取任何具体的行动。FDA正向处方医生提示这一情况,从而让他们及其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美国FDA药物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Steven Galson说:“FDA致力于让医生和患者了解到最新的情报,以有助于治疗和用药决定。对于这一事件,FDA正在仔细分析多种复杂的数据源,在文迪雅与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病致死相关方面的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解读试题答案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解读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药品安全的正确认识() ? A.药品是绝对安全的。 ?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物都是安全的,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 C.药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治疗人群治疗获益大于风险时,这个药品就视为安全有效的药品。 ? D.有不良反应的药品是不能接受的,都应该撤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下面那个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 A.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适都叫不良反应。 ? B.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C.过量用药后出现的损害。 ? D.使用不合格药品出现的损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3 . 发布年度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 A.全面反映上一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情况。 ? B.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C.保护公众用药安全。 ? D.以上均正确。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下面哪个数字是不准确的() ? A.2015年我国每百万报告400份。 ? B.2015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总数超过100万份。 ? C.截止2015年底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共有注册用户28万余个。 ? D.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县级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我国的药品监管措施有哪些() ? 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物警戒快讯。? B.修改产品说明书、限制使用。 ? C.暂停或撤销批准证明文件。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的主要来源是哪个()? A.药品生产企业。 ? B.药品经营企业。 ? C.医疗机构。 ? D.个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化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类()? A.抗感染药。 ? B.心血管用药。 ? C.麻醉用药。 ? D.呼吸系统用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哪种剂型的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 A.口服制剂。 ? B.软膏剂。 ? C.注射剂。 ? D.颗粒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从年龄分布看,哪个年龄段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A.14岁以下儿童。 ? B.65岁以上老年人。 ? C.15-44岁。

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PDF

公司 文件编码SMP-00-000-00 文件名称 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 页数1/2 颁发部门 制定人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日期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人日期 年 月 日 分发部门 药物警戒部、物控部、质量部、生产部、销售部等 一、目的:规范公司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 二、责任:药物警戒部部长、PV专员。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的确认。 四、内容: 1)承担本公司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确保能够主动收集本公司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者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按规定上报,对于死亡病例应当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完成调查报告,报告所在地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2)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报告给部门领导并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报告。同时应当立即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开展调查,详细了解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发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储存、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3)按要求收集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自发报告系统收集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发现的、文献报道的),按要求填报《境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因药品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或者撤市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并按照要求提供原始报表及相关信息。 4)对本企业生产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汇总分析,汇总国内外安全性信息。 5)按照相关要求撰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并进行报告 6)考察本公司所生产药品的安全性,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 年内

药物警戒

药物警戒 选修王雁群王耀霞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各种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群长期依赖于药物治疗。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明显增多,药物的滥用、误用及不合理用药现象增多。自行使用处方药,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激素,无指征使用静脉输液增多,中药、民族药与化学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多,均易引发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假劣药品的监管漏洞、媒体广告对药品有效性夸大宣传并隐瞒药品可能风险、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药品非法销售和滥用提供了便捷途径。而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新药的发现与应用增多,用药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药物临床应用在获取治疗效应的同时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多,用药风险逐渐加大。 在防范药源性损害的长期实践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从只评价上市后药品的不良反应,发展到包括药品不良事件评价等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非适应证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等,由此逐渐形成了药物警戒。 1974年,法国首先创造了“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PV)的概念。尽管法国开展药物安全监测比最早建立药物监测体系的欧美国家晚了10余年,却通过这个概念赋予药物安全以新的内涵。药物警戒可以理解为监视、守卫,时刻准备应付可能来自药物的危害。药物警戒扩展了监测的范围,不仅是药品不良反应(ADR),还包括药物不良事件(ADE),并通过对药品安全性监测,综合评价药物的风险/效益比,进而对风险因素加以控制和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达到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一、药物警戒 (一)药物警戒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药物警戒的定义是: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根据WHO的指南性文件,药物警戒涉及的范围已经扩展到草药、传统药物和辅助用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以及疫苗等。 药物警戒贯穿于药物研发及使用过程的始终,即从药物的研究设计就开始着手。在药物上市前阶段,主要通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方式,也包括体外实验、动物毒理等方式发现药物的安全问题。然而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人们在药品上市前的认识和研究总是不完全的,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足以预测人类应用的安全性。临床

精神药品不良反应警戒快讯

警惕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异常睡眠行为 一、背景 近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TGA)多次发布镇静催眠药的安全性信息或要求药品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中强调此类药品可能引起异常睡眠行为的潜在风险。 自报道镇静催眠药的风险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直对该类药品保持高度关注,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并在中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d09046057.html,)和《药物警戒快讯》等载体中刊载了相关信息,同时密切关注我国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时了解镇静催眠药可能诱发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信息。 二、产品基本情况 镇静催眠药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镇静催眠药小剂量可引起镇静,使服药者处于安静和思睡状态,用于解除病人的焦虑和烦躁不安。中等剂量可引起催眠,诱导入睡,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引起生理性的睡眠,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大剂量具有抗惊厥作用或麻醉作用。 镇静催眠药在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和失眠症状以及抗惊厥、抗癫痫等方面确有使用价值。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几乎都能引起耐受性、习惯性、成瘾性,同时也存在对这类药物的滥用现象。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避免滥用。 三、镇静催眠药的异常睡眠行为风险 镇静催眠药的异常睡眠行为风险包括睡行症、梦驾症(在服用镇静催眠药后不清醒的状态下驾车,而没有任何印象)或在明显睡眠状态下的其他潜在危险行为,包括准备食物、进食、打电话等。 美国FDA要求所有镇静催眠药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中强调此类药品的潜在风险,此次涉及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包括Ambien/AmbienCR(酒石酸

药物警戒--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

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 二.责任:药物警戒人员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文件编制要求 1.1、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 1.1、文件应当标明种类及文件编号,标题精炼、明确,能够对文件上的性质一目了然。 1.2、文字应当确切、清晰、易懂,不能模棱两可。 1.3、文字内容要与药物警戒相关法规文件保持一致。 1.4、编制文件的编码及格式必须符合本文件规定的编码及格式要求。 1.5、本公司员工均可提出编制文件的建议;但任何人不得任意起草、修订文件,起草、修订文件必须申请并得到本文件规定的审阅人的审阅及审核人的审核或批准人的批准。1.6、由提出本建议的员工的所在部门论证文件编制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追溯性、稳定性、相关一致性、动态性,必要时可要求其他部门一起论证。 1.7、系统性:药物警戒体系文件要从药物警戒管理总体出发,涵盖所有要素及活动要求。做出的规定应反映药物警戒体系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 文件编制目录清单,应由质量保证部根据药物警戒体系管理要求,统一进行筹划,然后进行分类、编码及版面设计,并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1.8、可操作性:文件的编制应切实可行,文字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符合企业的实际操作需求。 1.9、科学性:文件的书写应用词确切,不模棱两可,标准应量化。文件的表述用词必须与其相关规定、行业文件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用词一致。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的说明文件的性质,文件使用的语言应逻辑严密并确切易懂。文件中的数学符号、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符号及其他符号代号,应分别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文件规定。文件中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1.10、可追踪性:文件中的标准涵盖了所有要素,文件及记录的编制应能实现文件的追踪。文件与编码一一对应,一旦某一文件终止使用,此文件编码即告作废。根据文件编码系统规定,可随时查询文件的变更历史。 1.11、稳定性:文件编码系统一经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药物警戒记录管理规程

1 目的:规范药物警戒记录的编制、填写内容、保存及销毁,确保记录规范、标准化。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药物警戒记录等文件的管理。 3责任:药物警戒总负责人、 ADR 专员、 ADR 监测员。 4 内容: 4.1 药物警戒活动记录管理: 4.1.1记录分类:纸质版、电子版两类 4.1.2存放:药物警戒活动记录及复印件应专柜存放,由药物警戒部门专人妥善保管,防止遗失或被任意复制。 4.1.3发放: 4.1.3.1 由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签发,并盖有“受控文件”章的空白药物警戒记录发至ADR 专员、 ADR 监测员,并及时填写空白药物警戒记录发放台账。 4.1.3.2每项药物警戒记录只发放一份原版的空白记录复印件。 4.2 药物警戒记录的填写、使用: 4.2.1纸质版药物警戒记录的填写 1)必须使用中性笔填写。 2)药物警戒记录填写必须标明标题。 3)准确填写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批准文号、批号等。

4)准确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发生时间等。 5)准确填写记录时间、收集时间,格式为 xxxx年xx月xx日, 如2019年10月01日。 6)药物警戒记录要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有效、可追溯,不得提前或滞后填写。 7)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时要用“”表示,短横线平行置中,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8)药物警戒记录中如需填写表明正确与否的括号或空格时,用“√”或“×”表示。 9)操作失误、数据偏移等不得掩盖,必须如实填写。 10)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如填写发生错误,在上面画“—”,在旁边重写,签名,并注明日期,画掉部分仍需清晰可辨认。如例: 例:120 120 张三2019年10月1日 4.2.1.1使用:批准的药物警戒记录是追溯和查验该项活动过程的标准和依据,在进行药物警戒活动记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要求操作,并详细、认真、准确、及时、真实地填写记录中的规定项目,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 4.2.1.2 收集、审核: 每项药物警戒活动结束后,由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专职保管人员初审、签字后交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后存档。 4.2.2电子记录填写要求 4.2.2.1如需用计算机系统、影像技术或其他可靠方式记录电子数据的应确保电子记录符合纸质版基本要求,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有效、可追溯,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

欧盟更新激素替代疗法第三版核心药品特性概要

药物警戒快讯 2010年6月7日 第7期(总第84期) 内容提要 美国警告辛伐他汀的严重肌损害风险 美国修订说明书警示丙硫氧嘧啶的肝损害风险 美国发布恩他卡朋、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复方制剂的药品安全性信息加拿大修订说明书警示莫西沙星严重肝损伤风险 欧盟更新激素替代疗法第三版核心药品特性概要 欧盟撤销丁苯羟酸的销售许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d09046057.html, 2

美国警告辛伐他汀的严重肌损害风险2010年3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通告称,与使用低剂量的辛伐他汀及其他“他汀类”药品相比,使用最高批准剂量80mg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升高。 辛伐他汀是降胆固醇药,以单独成份的通用名及商品名Zocor 销售,也有与依折麦布的复方制剂Torin以及与烟酸的复方制剂Simcor销售。 肌肉损害(也称肌病)是所有他汀类药品的已知不良反应,患者常有肌肉疼痛、压痛、虚弱和血肌酸激酶升高的症状。他汀的剂量越高,发生肌病的风险越大。当辛伐他汀(尤其是高剂量)与某些药物合并使用时肌病风险也可能升高。最严重的肌病称为横纹肌溶解症,此疾病患者除肌肉损害外,还可能出现严重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并导致死亡。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已知风险因素包括高龄(>65岁)、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肾功能不全。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已列入了辛伐他汀和其他“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中。 此通告的发布是基于FDA正在评估的临床数据----“降低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性研究”(SEARCH)。FDA也正在对来自其他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不良事件报告和处方药使用的数据进行审查,以便更好地了解高剂量辛伐他汀与肌肉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 1 —

最新5药物警戒快讯汇总

5药物警戒快讯2010

药物警戒快讯 2010年4月16日 第5期(总第82期)内容提要 美国警告弱代谢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有效性降低 美国警告与沙奎那韦相关的心律异常 加拿大警示孟鲁司特钠导致的精神科不良反应 加拿大警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的风险 Astellas公司发布他克莫司软膏的安全使用信息Astellas公司警告错误使用他克莫司口服药的风险 美国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实施风险管理计划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警告弱代谢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有效性降低2010年3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抗血栓药氯吡格雷(商品名:Plavix)的说明书中加入了一个黑框警告,警示那些不能有效代谢该药物(即“弱代谢”)的患者可能无法获得药物的充分疗效。 黑框警告将包括以下内容: ● 警告氯吡格雷在弱代谢患者体内有效性会降低。弱代谢患者不能有效地将氯吡格雷转化成其活性产物。 ● 告知医疗专业人员,当前存在对CYP2C19功能的基因差异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 建议医疗专业人员考虑为弱代谢患者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或调整氯吡格雷的用药剂量。 氯吡格雷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用于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风和心血管源性死亡的风险。该药经肝酶(尤其是CYP2C19)转化成活性产物而发挥作用,但弱代谢患者不能有效地转化氯吡格雷。在这些患者中,氯吡格雷对血小板作用较弱,因此对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血管源性死亡的预防作用也较弱。估计人群中有2-14%为弱代谢者,根据人种的不同,弱代谢者比例也有所不同。

药物警戒部责任制度

XXXXXXXXX有限公司药物警戒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规范公司药物警戒部管理责任制度。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部职责的确认。 3责任:药物警戒部。 4 内容: 4.1药物警戒是从用药者(或患者)安全出发,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重视综合分析并探讨因果关系,更容易被广大报告者接受。 4.2药物警戒部门应当承担药物警戒工作的主要责任,履行以下主要工作职责: 4.2.1负责建立和维护药物警戒体系,并制定药物警戒相关文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相关活动,同时负责建立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督促相关部门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4.2.2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更新、提交、执行和评估风险管理计划。 4.2.3负责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并负责选择、执行和评估风险最小化措施。 4.2.4 建立药物警戒体系包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并设立专职人员(如:ADR监测员、ADR报告员、ADR处理员等),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4.2.5负责监测药品安全性,并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上报、评价和调查。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按照规定上报,对于重大病例(或死亡病例)应当进

行调查,详细了解病例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完成调查情况报告,并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4.2.6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通过电话或传真等其他方式上报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报告。 同时应当立即对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开展调查,详细了解事件的发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储存、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完成调查报告,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同时开展自查、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必要时应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相关药品,并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2.7负责对本公司所生产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汇总分析,进行风险和效益评估,并撰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按要求上报。 4.2.8负责制定计划考察本公司生产药品的安全性,如有新药或进口药品,应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开展重点监测,并按照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和报告。对公司生产的其他药品,应当根据安全性情况按照有关规定主动开展重点监测。 4.2.9负责与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主动开展药品安全性研究。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应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采取修改标签和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等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主动申请注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将药品安全信息及采取的措施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

依折麦布的合成研究

药物警戒快讯 2009年3月9日 第2期(总第64期) 内容提要 美国FDA公布降胆固醇药临床试验结果 美国FDA发布有关孟鲁司特的安全性评估信息 加拿大更新吡格列酮说明书强调心脏衰竭风险 加拿大非处方类感冒咳嗽药不用于6岁以下儿童 英国警告伐尼克兰的严重精神事件 美国发布2008年2-3季度药品潜在安全性问题报告 SFDA修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制剂说明书 SFDA修订拉莫三嗪片说明书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FDA公布降胆固醇药临床试验结果 2009年1月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再次发布信息,重申低密度胆固醇(LDL)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中风和猝死)的风险因素,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FDA曾于2008年1月25日发布早期安全性信息,公布了ENHANCE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ENHANCE是辛伐他汀(Zocor)和Vytorin的临床对照研究。辛伐他汀是一种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肝脏内合成的药物,Vytorin是辛伐他汀和依折麦布(ezetimibe,Zetia)的复方制剂,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尽管Vytorin组患者的低密度胆固醇浓度下降幅度要远大于辛伐他汀组,但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厚度变化并没有显著差异(超声成像测量颈动脉厚度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现在,FDA已完成了对ENHANCE试验最终结果的分析。经过两年的治疗,Vytorin治疗组和Zocor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厚度没有明显差异,但低密度胆固醇浓度在Vytorin治疗组中下降了56%,优于Zocor治疗组(下降39%)。 ENHANCE研究结果不会改变FDA关于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观点。FDA 建议患者不要停止服用Vytorin或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如有疑问应咨询医生。 (FDA网站)美国FDA发布有关孟鲁司特的安全性评估信息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方案计划规范标准(草案)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规范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责任主体和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药物警戒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三条(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开展有效的药品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安全性信息沟通,以实现以下药物警戒的总体目标: (一)遵守国家有关药物警戒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预防任何可能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三)促进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传递与药品有关的安全性信息。 (四)保护患者健康和公众健康。 第二章药物警戒体系 第四条(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设立体系目标和要求,通过开展质量计划、质量依从、质量控制和保证、质量改进等药物警戒体系管理活动,将体系目标和要求系统地贯穿到药物警戒的全部工作中。 第五条(人员职责)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药物警戒体系目标,相关岗位的人员应当共同参与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承担各自的职责。 第六条(体系构成)药物警戒体系应当与机构规模、工作内容、所持药品安全性情况相适应,应当包括合理的组织机构、人员、文件、设施设备、计算机系统等。

第七条(一致性要求)药物警戒工作开展应当与药物警戒体系目标和要求、相关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保持一致。 第八条(内审开展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定期及在药物警戒体系或药品安全性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评估药物警戒体系和药物警戒相关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是否适应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和药品风险的控制。 第九条(内审评估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内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依据结论制定并完成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药物警戒管理水平,保证药物警戒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原则 第十条(机构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与药物警戒工作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及内部关系,并有清晰的组织机构图。 第十一条(人员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指定符合要求的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和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管理药物警戒工作,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并持续进行培训,确保各岗位人员保持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二节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 第十二条(委员会组成)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负责,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 第十三条(委员会职责)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负责商议和决策重大药品安全性事件及其他药物警戒重大事项,应当建立相关事项的处理机制并依照执行,应当建立委员会档案并记录相关事项的处理过程。 第三节药物警戒部门 第十四条(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设立独立的

兰索拉唑副作用

不会引起手抖,具体副作用如下: 兰索拉唑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兰索拉唑片 英文名称:Lansoprazole Tablets 商品名称:兰索拉唑片 成份: 兰索拉唑 适应症: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用法用量: 通常成人口服兰索拉唑片,每日一次,一次二片(30mg),十二指肠溃疡,连续 服用4-6周; 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连续服用6~8周;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过敏症: 偶有皮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时请停止用药。 2.血液系统: 偶有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球增多等症状,血小板减少之症状极少发生。 3.消化系统: 偶有便秘,腹泻,口渴,腹胀等症状。偶有ALT、AST、ALP、LDH、γ-GTP 上升等现象,所以须细心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应采取停药等适当的处置。 4.精神神经系统: 偶有头痛、嗜睡等症状。失眠,头晕等症状极少发生。 5.其它: 偶有发热,总胆固醇上升,尿酸上升等症状。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Ames试验、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试验以及小鼠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 生殖毒性: 口服本品15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40倍),对大鼠生殖能力和生殖行为没有影响。致畸研究显示,妊娠大鼠口服本品150mg/kg/天,妊娠兔口服本品3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6倍),对胎仔没有致畸作用。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大鼠乳汁分泌。 治癌研究: SD大鼠连续24个月口服本品5-150mg/kg/天,结果显示本品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发胃肠嗜铬样(ECL) 细胞增生和良性ECL细胞瘤: 受试动物胃出现肠上皮化生的频率增加。雄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腺瘤发生率以剂量相关方式增加。CD-1小鼠连续24个月口服本品15-60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2-80倍),结果本品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发EcL细胞增生,给药小鼠肝脏肿瘤发生率升高。300和600mg/kg/天组雄性小鼠和150-600mg/kg/天组雌性小鼠肿瘤的发生率超过了该品系小鼠历史肿瘤的发生率范围。给与本品75-60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0-80倍)小鼠发生睾丸网肿瘤。 安全警示_兰索拉唑片 该药品相关安全信息:9条 ?美国警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出现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信息来源:药物警戒快讯2012年第2期发布时间:2012-03-15 摘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可能与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风险升高有关。 ?欧盟警告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致低镁血症的风险 信息来源:药物警戒快讯2012年第1期发布时间:2012-02-15 摘要: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引起严重的低镁血症,医疗人员应考虑在PPI治疗之前进行血镁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 ?加拿大更新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合并使用的信息 信息来源:药物警戒快讯2011年第11期发布时间:2011-12-12 摘要:新的证据显示虽然PPIs确实会与氯吡格雷发生相互作用,但是不同PPIs类药物降低氯吡格雷有效性的程度存在差异。 ?澳大利亚TGA发布质子泵抑制剂的低镁血症的风险

监测与评价化〔2016〕40号

监测与评价化〔2016〕40号 《药物警戒快讯》工作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药物警戒快讯》发布工作,确保警戒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2 术语 《药物警戒快讯》是药品评价中心及时获取并为公众传递国际药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方式,旨在对国内上市的药品提出警示,促进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从而避免潜在伤害事件的发生。 3 职责 3.1化药监测与评价处(以下简称化药处)负责《药物警戒快讯》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等业务工作; 3.2业务综合处负责《药物警戒快讯》电子版发送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以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协调管理;

3.3 办公室负责《药物警戒快讯》组织翻译和印发; 3.4信息技术与数据管理处(以下简称信息处)负责《药物警戒快讯》上网。 4 工作程序 4.1 信息的收集与筛选 4.1.1信息收集的范围 化药处负责浏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英国药物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澳大利亚治疗物品管理局(TGA)、欧盟药监局(EMA)等官方网站,及时收集其发布的药品安全性信息。 4.1.2 信息收集的内容 药品安全性信息包括国外药品管理当局因药品安全性原因做出的公开声明、修改说明书、致医生信、产品召回等警示信息。 4.2 信息的汇总与翻译 化药处每月对药品安全性信息进行汇总,经部门例会讨论研究与筛选,确定后填写《评价中心外文翻译申请表》(附件),提交办公室送翻译公司翻译。 4.3 信息的审核 化药处负责对翻译内容的准确性等进行逐项审核,并按照《药物警戒快讯》的格式进行编排,同时将每期整理后的《药物警戒快讯》以呈批阅件的形式呈报中心领导审批。 4.4 信息的发布 化药处将经中心领导审批同意的《药物警戒快讯》呈批件纸质和电子版交由办公室进行印发并归档;同时信息处上网发布;电子版交业务综合处,由业务综合处报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上总局外网。信息发布原则上每月一期。 - 4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