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说明书

结构设计说明书

结构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及结构布置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二级,地上5层。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三.自然条件

1.风荷载

基本风压:Wo=0。4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2.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拟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8(0.20g)度;设计地震:第一组;

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二级;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

四.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500m

五.本工程设计所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 101-1)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8。《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

9。《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 101—2)

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 101-3)六.主要结构材料

1。钢筋:d<10mm时,为HPB300级钢筋

d〉12mm时,为HRB335级钢筋

2.混凝土

1)外墙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不低于P8级,坍落度>14cm。

2)混凝土耐久性规定

3)基础底板及外墙均掺磨细粉煤灰:70kg/m3,质量等级:一级.

3.砌体(填充墙)

陶粒混凝土块:容重<7.50kN/m3

砂浆: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一般部位采用M5混合砂浆。

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

本工程采用国家标准图《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 101—1—3》的表示方法。图中未注明的构造要求应按照标准图的有关要求执行.

1.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筏板:40mm

梁:25mm

柱:25mm

板:15mm

露天阳台、楼梯: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抹面

2.钢筋接头形式及要求

1)梁、柱,当受力钢筋直径≤14时采用棒渣搭接,接头性能等级为一级;

当受力钢筋直径>14时采用螺纹机械连接。

2)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3)受力钢筋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任一1。3倍搭接长度区段内,和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在任一接头处的35d(d

为较大直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

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3.纵向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

1)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锚固剂搭接长度:详见11G 101—1,详见第53、54页

2)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3)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4)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且在

任何情况不应小于200mm。

4.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1)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应>5d,且应伸入到支座中心线。

2)板的边支座和中间支座顶标高不同时,负筋在梁内或墙内的锚固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

3)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于下排,长跨钢筋置于上排.

4)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须弯折后置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5)板上孔洞应预留,一般结构平面图中只表示出洞口尺寸>300mm的孔洞,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用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不得后凿.

当孔洞尺寸<300mm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

得截断。当洞口尺寸>300mm时,应设洞边加筋,按平面图示出的要求

施工。当平面图未交待时,一般按图二要求.加筋的长度为单向板受力方

向或双向板的两个方向沿跨度通长,并锚入支座≥5d,且应伸入到支座中

心线,单向板非受力方向洞口加筋长度为洞宽加两侧各40d,且应放置在

受力钢筋之上.

6)板内分布钢筋(包括楼梯跑板),除注明者外见下表

楼板厚度<110120-160

分布钢筋直径、间距6@2008@200 7)短跨小于5。4m板的未配筋表面加布温度筋6@200(板厚130—140mm);8@200(板厚150—200mm),双向单排,与板支座负筋搭接

30d。

8)凡在板上砌墙时,应在墙下板内底部放置加强筋,当板跨L<1500时:,当板跨1500<L<2500时:,当板跨2500<L时:。

9)对于外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挂板、栏板、檐口等构件,当其水平直线长度超过10m时,应按图三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间距小于12m。

5.钢筋混凝土梁

1)梁内箍筋除单肢箍外,其余采用封闭形式,并做成135°,当纵向钢筋为多排时,应增加直线段弯钩在两排或三排钢筋以下弯折,形式见图四。

2)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或梁边50mm起。

3)主梁内在次梁作用处,箍筋应贯通布置,凡未在次梁两侧注明箍筋者,均在次梁两侧各设3组箍筋,箍筋肢数、直径同梁箍筋,间距50mm.次梁

吊筋在梁配筋图中表示。

4)主次梁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5)梁的纵向钢筋需要设置接头时,底部钢筋应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内接头,上部钢筋应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接头,同一接头范围内的接头数量不

应超过总钢筋数量的50%(绑扎为25%)。

6)在梁(含连梁)跨中开不大于50的洞,在具体设计中未说明做法时,

洞的位置应在梁跨中的2/3范围内,梁高的中间1/3范围内。

7)梁跨度等于或大于6m时,模板按跨度的0。3%起拱;悬臂梁大于4m 按悬臂长度的0。4%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8)主梁高度小于次梁时,次梁支座处应采用图六做法。

9)梁上柱支在主梁作用处,在主梁两侧各设3组箍筋,箍筋肢数同梁箍筋,直径为<12,间距50mm。另加主梁吊筋218于柱下。

6.钢筋混凝土柱

1)柱与现浇过梁,圈梁连接处,在柱内应预留插铁,插铁伸出柱外皮长度为1。2La。锚入柱内长度为La。

7.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混凝土一、二个等级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可随梁

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混凝土两个以上等级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应按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此时,应先浇筑柱的高等级混凝土,然后再浇筑梁的低等级混凝土。也可以同时浇筑,但应特别注意,不应使低等级混凝土扩散到高等级混凝土的结构部位中去,以确保高强度混凝土结构质量;也可按低等级混凝土浇筑,但节点须通过计算采取补强措施。

8.填充墙

1)填充墙的材料、平面位置见建施图,不得随意更改。

2)当首层填充墙下有基础梁或结构梁板时,填充墙可直接砌筑于其上;当首层填充墙下无基础梁或结构梁板时,墙下应做基础。

3)填充墙与柱及构造柱连接处应设拉结筋,做法见图八。

4)砌体填充墙应按下述原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一般在砌体转角、纵、横墙体相交部位以及沿墙长每隔3500-4000mm设置,构造柱

配筋见图十二,构造柱上、下端楼层处500mm高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

密到@100,构造柱与楼面相交处在施工楼面时应留出相应插筋,见图十

三。

5)构造柱钢筋绑完后,应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墙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由上而下逐层砌筑,或将填充墙及构造柱砌筑至梁、板底附近,最后再由上而下按下述第7条要求完成。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将柱根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压力水冲洗,并用水充分润湿24小时,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6)填充墙洞口过梁可根据建施图纸的洞口尺寸按96SG612图集中KP1过梁表选用,荷载按1级取用.当洞口紧贴柱或钢筋混凝土墙时,过梁改为现浇。施工主体结构时,应按相应的梁配筋,在柱(墙)内预留相应插筋,见图十四a。现浇过梁界面及配筋详图十四b。(梁长=洞宽+2×250)

门窗洞口宽

度b≤1200

>1200且≤

2400

>2400且≤

4000

>4000且≤

5000

断面b×h b×120b×180b×300b×400

墙厚

配筋

①②①②①②①②

b=90210214212216214218216220

90<b<240210312212314214316216320

b≥240210412212414214416216420

7)砌体填充墙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一般内墙门洞上设一道,兼作过梁,外墙窗台及窗顶处各设一道。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断面及配筋同圈梁).内墙圈梁宽度同填充墙厚度,高度120mm。外墙圈梁高度180,宽度根据建筑墙身详图确定.圈梁宽度b≤240mm时,配筋上、下各210,6@200箍;当b>240mm时,配筋上下各22,6@200箍。女儿墙压顶配筋按

410,箍筋为6@200.

8)填充墙砌至板、梁底附近后,应待砌体沉实后再用斜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板、梁间用砌块逐块敲紧填实,构造柱顶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捻实.

对于长度大于5m的填充墙,应按图十五设连接件紧固。

9)填充墙砌体加筋通长布置26@600,拉筋为6@250;起步距离为300mm.

10)预埋件

所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均应按各工种的要求,如建筑吊顶、门窗、栏杆、管

道吊架等设置预埋埋件,各工种应配合土建施工,将需要的埋件留全。

9.后浇带

1)后浇带处钢筋不断沉降后浇带等主体完工两月后再浇筑(温度后浇带为本层混凝土浇完2个月后),同时后浇带两侧模板等后浇混凝土强度达

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才能脱模;后浇混凝土比原混凝土等级高一级并

掺水泥用量的8%的HEA型膨胀剂,且后浇带的施工严格按有关规程施

10.其他

1.本工程图示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2.防雷接地做法详见电施图。

3.设备定货与土建关系:

1)电梯订货必须符合本图所提供电梯井道尺寸、门洞尺寸及建筑图纸机房设计.门洞边的预留孔洞、电梯机房楼板、检修吊钩等,需待电梯

订货后,经核实无误后方能施工.

4.沉降观测

1)本建筑要进行沉降观测,在建筑物周围设3个专用水准点(距建筑物20

—50m,由甲乙方协商确定),沉降观测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建筑物内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要求设在便于观测和不易遭破坏的位置。

2)施工期沉降观测:要求主楼施工到±0。000层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并进行第一次观测,按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直至结构封顶,装修。3)施工后沉降观测:要求第一年每两月进行第一次,第二年每季度进行第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4)沉降观测的等级精度和方法要求按高层建筑施工规范进行。

5.对于腹板净高不小于450的梁,按照图集11G 101—1增设腰筋。未注明者均

12.

6。本工程模板图中表示梁截面及梁顶标高,未注明标高者为楼面标高。7。未注明的梁端均设暗柱,如所在位置未表示,按照右图设置。

8。回填土:自行车坡道下的回填土,采用二八灰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包括的有:设计依据,设计标高,设计基准年限,建筑安全等级,建筑重要程度,建筑地区防震烈度,抗震强度,荷载分布,建筑材料,标准图集目录,结构施工图纸目录 建筑设计图纸总说明与结构图纸设计总说明的关系 一是各说各的。 建筑的,不能用图来表示的,或图表示不如文字的,则用建筑设计图纸总说明来说明之,是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结构的不能用图来表示的,或图表示不如文字的,则用建筑设计图纸总说明来说明之,是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二是各有侧重点,建筑说建筑的,结构说结构的。 三是互为补充,结构上面说的,不一定全是结构的。建筑上面说的不一定全是建筑的。 四可能造成互为矛盾,因上述原因,不能避免遗漏,与矛盾。所要图纸会审,不仅局限于设计单位各专业间的校对与会审,设计,施工,建筑,监理。在施工前来要进行会审。达到施工图能符合现场实际的要求,消除矛盾等。 模板1国家有样本图集结构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文化路30号,*****迎宾馆院内东北角为**** *,为三层框架结构,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 主要柱网尺寸4.20*13.20m,地上高度为14.100m,结构高度12.600m,总长度39.300m,总宽度14.10m.高宽比0.89,长宽比2.79. 总建筑面积约为1732平方米.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桩基安全等级: 二级三、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 Wo=0.45kN/m 地面粗糙度: B 类2.基本雪压: So=0.45kN/m 3.场地地震基本烈度: 7度抗震设防烈度: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场地土类别:Ⅲ类4.场地标准冻深: 0.50m 5.场地的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条件: 1)本工程根据******勘测公司2004年9月提供《***迎宾馆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 2)地形地貌:本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属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面标高介于10.76 ~10.93m. 3)拟建场地自上而下各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1)杂填土,厚度0.50-1.20m,平均厚度0.82m,层底埋深0.50-1.20m, 平均埋深0.82m,Fak=70kPa. 2)素填土,厚度2.10-2.90m,平均厚度2.53m,层底埋深3.10-3.50m, 平均埋深3.35m,Fak=70kPa,Qsik=20kPa. 3)素填土,厚度0.70-1.30m,平均厚度0.95m,层底埋深4.00-4.80m, 平均埋深4.30m,Fak=70kPa,Qsik=20kPa. 4)杂填土,厚度0.70-1.50m,平均厚度0.97m,层底埋深 5.00-5.70m, 平均埋深5.27m,Fak=70kPa,Qsik=20kPa. 5)粉质粘土,厚度2.90-3.60m,平均厚度3.27m,层底埋深

结构设计说明 (3)

结构设计(框架结构) 1.结构方案设计 ①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及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详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②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详见《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以后简称《构造手册》) 第一章。 ③初步确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子所受的总压力依据轴压比的要求确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详见《构造手册》第五章。 c c f N A A f N *≥?≤轴压比限值轴压比限值 其中:一根柱的受力面积荷载设计值楼层数**=)(n N 荷载设计值可取15KN/m 2 ④初步确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详见《构造手册》第三、五章。 ⑤初步确定板的截面尺寸。详见《构造手册》第二章。 ⑥确定结构平面布置。根据建筑图的要求,合理布置框架柱(为满足经济性,不可太密),框架柱之间布置框架梁,框架梁上有需要时可布置次梁(板块短跨超过5m ;上面有200mm 以上厚墙时;楼板上开有大洞口时,需设置次梁进行结构补强,如电梯间及楼梯间处的大洞口四周均需要设置次梁)。 ⑦确定荷载。楼面或者屋面的建筑做法自定,可选择相关图集11ZJ001等。楼屋面恒载=建筑做法重量+楼板自重,楼屋面荷载为面荷载。梁上的墙体重量需要计算线荷载,且为恒载。楼屋面活载根据房间功能取值,详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具体算法可参见“荷载统计表格”。注意:楼梯间因为踏板厚度未知,恒载可取10KN/m 2。 结构方案确定后,用探索者绘制成图,具体表达方法详见“结构方案图”。 2.PKPM 电算(2010版) PKPM 软件大家已经在上个学期学习过了,具体操作这里不再累述,下面仅说明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电算部分包括数据输入、结构计算和结果输出三大部分。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架构设计说明书版本 1.0.0 签署栏 拟制审核 修订历史 版本说明 发布 作者:XXX 审核修订日期批准 目录

1.引言 在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组件高层设计和组件详细设计。而在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中,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和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在此文档中,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而模块则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 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设计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结构设计说明书

结构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及结构布置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二级,地上5层。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三.自然条件 1.风荷载 基本风压:Wo=0。4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2.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拟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8(0.20g)度;设计地震:第一组; 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二级;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 四.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500m 五.本工程设计所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 101-1)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8。《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

9。《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 101—2) 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 101-3)六.主要结构材料 1。钢筋:d<10mm时,为HPB300级钢筋 d〉12mm时,为HRB335级钢筋 2.混凝土 1)外墙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不低于P8级,坍落度>14cm。 2)混凝土耐久性规定 3)基础底板及外墙均掺磨细粉煤灰:70kg/m3,质量等级:一级.

结构设计总说明书

结构设计总说明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 5)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6)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7)初步设计的审杳、批复文件;8)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应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9)采用桩基础时,应有试桩报告或深层半板载荷试验报告或基岩载荷板试验报告(若试桩或试验尚未完成,应注明桩基础图不得用于实际施工)。10)本争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图纸说明 1)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2)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3)当图纸按工程分区编号时,应有图纸编号说明;4)常用构件代码及构件编号说明;5)各类钢筋代码说明,型钢代码及截面尺寸标记说明;6)混凝土结构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时,应注明所采用的标准图名称及编号或提供标准图。 建筑分类等级 应说明下列建筑分类等级及所依据的规范或批文: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5)地下室防水等级;6)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8)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1)楼(屋)面面层荷载、吊挂(含吊顶)荷载;2)墙体荷载、特殊设备荷载;3)楼(屋)面活荷载;4)风荷载(包括地面粗糙度、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5)雪荷载(包括积雪分布系数等);6)地震作用(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等);7)温度作用从地下室水浮力的有关设计参数。6设计计算程序。1)结构整体计算及其他计算所采用的程序名称,版本号、编制单位;2)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高层建筑整体计算的嵌固部位等。 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注明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2)砌体的种类及其强度等级、干容重,砌筑砂浆的种类及等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3)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丝种类及对应的产品标准,其他特殊要求(如强屈比等);4)成品拉索、预腕力结构的锚具.成品支座(如各类橡胶支座、钢支座、隔震支座等)、阻尼器等特殊产品的参考型号、主要参数及所对应的产品标准;5)钢结构所用的材料见本条第10款。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讲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1.1 本工程位于xx市xxxxx,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多栋商铺组成; 主要功能层数高度(m) 结构型式基础类型商铺 4 15.400 框架结构独基、管桩 2.设计依据 2.1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 2(50年重现期);基本雪压:0.45kN/m 2; 抗震设防参数:本工程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4(第一设防水准);场地特征周期Tg=0.35秒;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本工程抗震基本烈度为6 度,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3 xxx工程有限公司2014.10xxx一期-4号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工 程编号:2014-K53 2.4 本工程施工图按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和甲方的书面要求进行设计。 2.5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有: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 3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补充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50330-201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涉及规范版本更新及修订的应按现行规范执行) 2.6 桩基静载荷试验报告和地基载荷板试验报告(本工程需有前述报告后方可进 行基础施工) 3.图纸说明 3.1 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mm;角度:度;标高:m;强度:N/mm 2。 3.2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700m。 3.3 本工程施工图与国标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 规则和构造详图》配套使用。 3.4 结构专业设计图应与其它专业设计图配合施工,并采用下列标准图: 国标 11G101-1、11G101-2、11G101-3、11G329-1;中南标 12ZG002、12ZG003、12ZG313 3.5 管桩专项说明另详。 3.6 本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 使用环境。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范本模板】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总则 1。1本工程按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单位除应遵守本说明及各设计图纸详图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所在地区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程及规定,并应在设计图纸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不得违规违章施工,确保各阶段施工安全. 1。2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本工程所建的为多层住宅和多层商业,本工程使用的测量高程为黄海高程;±0.000为室内地面标高,相当高程标高12.50米。 1.3尺寸单位除注明外,以毫米(mm)为单位,平面角以度(º)分(’)秒(”)表示,标高以米(m)为单位.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2。1本工程为异形柱结构. 2。2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设计依据 3。1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公告"作为不能违反的法规,同时考虑工程所在地区实际情况采用地区性规范。 3.2本工程结构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1)国标部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广东省标准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15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18—97 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94—2013 3.3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辅助计算软件名称/软件版本号/编制单位分别为GSSAP;17。0;广东省设计建筑研究院。结构整体计算嵌固部位为地下室顶板层。 3。4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佛山市顺德区勘察有限公司提供。基础施工时若发现地质实际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设计要求不符时,须通知设计人员及岩土工程勘察单位

结构设计大赛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说明书 1、方案构思 (2) 2、结构选型 (2) 3、材料性能 (2) 4、特色处理4 5、结构分析图 (4)

1、方案构思 仔细阅读完竞赛赛题,我们从模型设计的要求、模型制作材料的性能、加载形式和制作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进行构思设计。 确定设计竖向荷载80kg,考虑到压杆长细比限制、拉杆的抗撕裂能力、竹皮纸的受拉性能、制作模具等因素,竖向荷载较容易满足,但对于水平冲击荷载和扭转变形,杆件需要较大的刚度,要有很好的抗折、抗扭效果。 (1)本结构主要构思是想利用两根直柱和四根斜柱的轴力来直接抵抗荷载的作用。 (2)设计的总原则是:尽可能的利用直杆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并利用木材的抗拉性能,及抗压性能来抵抗荷载的作用。 2、结构选型 按设计要求,在加载参赛人员的情况下主要考虑竖向荷载,由于人员会产生抖动,还必须考虑水平动荷载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了正面为梯形侧面为的刚架结构,并且在所有节点处采用刚性连接,使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以便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 同时考虑到在初赛中结构的不稳定性,对此我们将在冲击面的两根主柱两侧加呈三角形的加筋肋支撑,一方面可以加强结构两侧的稳定性,一方面可以抵抗一部分水平冲击荷载带来的影响。 再者对于初赛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加载时,受拉杆件挠度过大,且节点破坏较严重,我们在新的结构里加强了杆件的强度和节点的刚性处 3、材料性能 竹皮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

力较差,抗压稳定性差。将纸裁剪成矩形并用502胶水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可承受一定弯矩。 502胶水的粘接性能:通过对用胶水对接的杆件进行拉伸,可知: 502胶水强度较高,凝结时间为4h的试件在接触面被划开破坏,而8h 和12h试件都为接触面处木条表层脱落破坏,因此可确定此胶水强度很高并且在一定力值范围内变形小足以用于粘结料。 竹材材料规格及数量 竹材力学性能参考值:弹性模量1.0 x i0MPa抗拉强度60MPa (1)502胶水,用于模型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 (2)制作工具:美工刀,钢尺,三角板,砂纸,锂刀。 分析结果: (1)将裁好的竹纸粘成长15mm宽10mm高270mm的支撑柱。 (2)将裁好的竹纸制作成长15mn,宽10mn,高300mm的斜撑柱。

框架结构设计说明包括的内容

框架结构设计说明包括的内容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框架结构设计成为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框架结构设计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设计主要决定了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后期开发的复杂度。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设计说明包括的内容,以及对软件开发有何帮助。 一、框架结构设计说明包括了什么? 1. 总体设计概述:此处介绍了所设计的软件的总体框架和系统需求,包括功能、可用性、性能、数据、安全以及可维护性等方面。 2.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介绍了各个模块的组成和关系,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接口以及交互。系统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可扩展性和升级。 3. 模块设计:模块设计包括功能模块和数据模型。模块的设计应该根据系统需求来设计,包括分析和设计,数据的定义和管理,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与用户界面的设计等。 4. 系统安全性的设计:对于一些要求高的应用程序,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安全性的设计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

5. 软件开发的指导方针:在这个部分,设计人员应该明确之规定软件的开发流程和标准,特别注意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的数据管理,交互过程,编写代码的规范等。 6. 系统测试方案:系统测试是确保软件开发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步骤,系统测试方案包括如何对模块进行测试,应该包括设备测试、集成测试、高品质和全面测试。 二、框架结构设计的价值 1. 降低开发时间和成本:框架结构设计使软件开发人员在实现产品之前更深入地了解产品的需求和功能。这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地开发和调试,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2. 保证软件的高质量: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各个方面,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这包括了系统架构、数据结构、接口设计、错误处理等方面。 3. 提高产品的可扩展性:框架结构设计考虑到未来的产品升级和扩展。当用户需求增加时,新的升级和扩展可以在原有的框架上进行,而不必回归重整。 4. 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可控性:软件开发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设计文档使得开发人员对软件开发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对于管理者和项目经理管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非常具有帮助性。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及标准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毕业设计任务书》 2、建筑设计活荷载: A.办公室、卫生间、上人屋面:2.0 KN/M B.走廊、楼梯:2.5KN/M 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地质资料,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60Kpa,基础放在第二层粘性土上作为持力层。 4、建筑抗震: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设计类别三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5、地基基础设计为丙级。 6、 0.000以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 0.000以上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材料: 1、混凝土:素混凝土及垫层:C10、其余均为C25。 2、钢筋:HPB235(Φ), 3、砌体: 0.000以下,M5水泥砂浆,一层一下加气混凝土砌块 容重为6KN/M? 三、结构构造要求: 1、构建主筋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 基础,基础梁及基梁:40mm,梁:25mm,柱子:30mm, 板:15mm 2、现浇板分布筋未注明者均为Φ6@200. 3、结构现浇构件宜一次浇捣,不留施工缝,若需留时上下施工缝位 置应交叉错开。 4、本工程结构梁能坚过梁者,不再单独设过梁。 5、楼梯栏杆预埋件按常规设置或建有关图集。 6、女儿墙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大于3.6m,截面250X240 配筋:4Φ12、Φ6@200压顶做法参见98ZG002第十九页。 四、框架构造要求: 框架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在墙中增设构造柱设置方法见98ZG003第三十五页, 截面200X250,配筋4Φ12、Φ6@200,主筋分别锚入上下框架中。 五、应严格参照现行有关规范施工。

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结构设计说明书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结构设计说明的各个章节,包括项目背景、 设计目标、设计原则、结构组成、结构成员、结构材料、结构荷载、结构分析、设计计算、技术标准、施工工序、安全措施等。 1.项目背景 介绍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规模、 项目时间等。此部分可以附上项目背景的相关图纸或文档。 2.设计目标 明确结构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如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耐 久性、抗震要求等。可以具体列出每个目标的数值要求或等级。 3.设计原则 阐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可行性、 可维护性等原则。可以结合项目背景和设计目标进行解释。 4.结构组成 详细描述结构的组成部分,如柱、梁、墙、楼板、桁架等,以 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附上示意图或结构图。 5.结构成员 对结构中的每个成员进行单独介绍,包括尺寸、材料、连接方 式等。可以分别列出每个成员的参数表格。

6.结构材料 介绍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以及它 们的性能参数和技术要求。可以附上相关的材料测试报告或认证文件。 7.结构荷载 列出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 荷载等,并对它们进行计算和评估。可以附上荷载计算表格或计算 过程。 8.结构分析 对结构进行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有限元分析等。 可以附上相应的分析报告和计算工具。 9.设计计算 根据设计目标和已有的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包括 尺寸设计、承载能力验证等。可以附上设计计算的公式和计算过程。 10.技术标准 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可以列出 每个标准的编号和内容摘要。 11.施工工序

结构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前言1 第1章建筑设计 1 1.1 工程概况1 1.2建筑设计1 1.2.1设计依据1 1.2.2总体平面布置1 1.2.3 平面设计1 1.2.4剖面设计1 1.2.5 交通联系2 1.2.6 建筑立面设计2 1.2.7外墙及隔墙材料选择及厚度的确定2 1.2.8 各房间楼面、墙面、天棚、窗台板的做法2 1.2.9 室外台阶、散水做法3 第2章结构设计说明 4 2.1设计资料4 2.2结构选型4 2.3材料选用4 2.4 结构布置原则及平面布置4 2.4.1结构布置原则4 2.4.2结构的平面布置5 第3章板的计算 5 3.1确定板厚5 3.2楼面板的荷载计算5 3.3 板的配筋计算6 第4章一榀框架的内力计算8 4.1初步估算梁柱的截面尺寸及线刚度9 4.1.1梁柱的截面尺寸9 4.1.2梁柱的截面惯性矩,线刚度10 4.2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12 4.2.1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12 4.2.2框架的弯矩计算13 4.3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20 4.3.1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20 4.4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27 4.4.1线刚度的计算28 4.4.2 α值,k值的计算28 4.4.3 反弯点高度29 4.4.5风荷载作用下柱的内力31 4.4.6 抗侧移验算32 4.4.7 风荷载的梁端剪力33 4.4.8柱的轴力计算33

4.4.9各层梁端弯矩计算34 4.5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38 4.5.1计算个层构件重力荷载标准值39 4.5.2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40 4.5.3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计算41 4.5.4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42 4.6内力组合48 4.7框架截面设计55 4.7.1框架梁的配筋计算55 4.7.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58 4.8结构抗震验算59 第5章基础设计61 5.1常用的基础61 5.2基础选型62 5.3JC-1独立基础设计62 5.3.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和基础材料62 5.3.2基础顶面以上荷载62 5.3.3确定基础底面尺寸63 5.3.4确定基础底面内力63 5.3.5确定基础高度64 5.3.6基底配筋计算66 5.4JC-2独立基础设计67 5.4.1基础顶面以上荷载67 5.4.2确定基础底面尺寸67 5.4.3确定基础底面内力68 5.4.4确定基础高度69 5.4.5基底配筋计算70 第6章连续梁设计72 6.1荷载计算72 6.2计算简图72 6.3内力计算72 6.4承载力计算73 第7章楼梯设计75 7.1楼梯板计算75 7.2平台板计算76 7.3平台梁计算77 第8章PKPM电算79 8.1 PKPM总信息79 8.2设计信息80 8.3内力计算图形106 结论与思考111 参考文献112 致谢113

桥梁结构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缘 聚 桥 结构设计说明书 队名:创造模力 队员:张钧堂熊富有 李人志李庆典

一、设计说明书 1、方案构思与结构选型 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设计的要求、模型制作材料的性能、加载形式和制作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采用A0图纸、白卡纸和白乳胶精心设计制作了“缘聚桥”桥梁模型。 为了达到轻简抗挠的效果,通过对稳定性的分析,我们采用了三角梁与桥墩结合作为整个桥的受力结构,桥面我们使用三角型折纸与正方形折纸并列捆绑的方式,这样能最大程度使加载分散在每一个构件上,并且我们还在桥面上粘了一层白卡纸,使受力韧度增大,桥面不易变形。 2.模型规格: 1、模型总跨度1000mm,桥面宽130mm,桥面高差≤20mm,桥高度100mm。 2、桥梁模型设计为单跨单车道,跨长度1000mm,车道宽100mm. 3. 受力构件设计 a)受载荷部分为桥面,桥面采用三角型折纸与正方形折纸并列捆绑的方式,这样能最大程度使加载分散在每一个构件,达到最大刚度要求; b)支撑部分为三角型支梁。桥墩和简支梁的组合,作为压弯系统,承担结构的整体受压、受弯; c)桥墩与桥面的垂直结合,卡在桥的三角型折纸内部,,分担梁的部分支撑; d)三角梁之间捆绑一根小梁,组成另一个三角形,进一步增大梁的抗变形能力; e)桥面下方用5根细纸棒做为载荷支撑,纸棒用纸带连接到梁上。 4。设计过程: 此模型设计的重点是抵抗均布载荷和动载过程对桥梁产生的屈曲、断裂、磨损以及弯曲等破坏.所以考虑到A0具有两考的抗拉性能,而且通过简易的构建制作,能够大大提高图纸的强度。组合成一个具有良好结构体系的桥模型。发挥纸

所体现出的钢的特性。而乳白胶粘结力强,满足结构受力特点,使纸间紧密结合。缺点是湿度大,不易干燥,干燥后硬度强,但容易产生脆性破坏.白卡纸具有表面硬度大的特点,用来做桥面,增大桥面的韧度,不易损坏变形 5。结构特色 三角梁是由图纸卷制而成,卷的时候层层加胶,这样更增加了桥梁的刚度,连接部分用纸带加胶捆绑,达到最够连接强度.桥面使用空心三角型折纸,强度大且质量轻,制作精确简易、精确,搭配白卡纸桥面,从而提高了桥的受压能力;三角梁之间连接架极大地增强了桥体抗侧扭的能力. 二、方案图

结构设计说明书

结构设计说明书 西京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某国际洒店设计 院、系:工程技术系学科专业:土木工程学生:王寅学号: 0600060212 指导教师: 张郁 2021年 5月 中文摘要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一幢酒店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 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着重解决了建筑物与周围 环境、建筑物与各种细部构造,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建筑施工图。 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 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变形 验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本工程为酒店设计,因地处城市中心交通要道,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场地要求、绿化设施、其它功能要求,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设计时采用L形。 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两部分空间合理,连接紧凑, 主次分明,使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加以提高。关键词:抗震 D值法结构配筋 I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scheme of a hotel building it includes two parts-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ing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 compressively consider the base averment using faction, structure type, constru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architecture economy and architecture economy and architecture art act.. Then I mainly solve using space in this build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conditions. In the structure design,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design based on architecture first design. Select the right structure type. Precede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sizes of structure components to calculate. All work about calculation including load estimation deform test. Mechanics analysis and selection design, In the end, drawing all the blueprints of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e constructor. 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for certain commercial hotel building . because of land place city center traffic important line, in the design of overall planning , ask and afforest as far as place is concerned the influence of facility, other function requirement and as well as around building, adopt design junxing type. In a word, suitable, safety, economy and use facilitate is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two parts` space reasonable, join compa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stinct, make the comfortable degree of building space rise. Key word:Anti-seismic stake foundation lighting structure II 目录目录

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概况 略 二、荷载取值: (一)风荷载:基本风压0.80kPa,基本雪压0. 30kPa o风荷载体型系数:1.4 (二)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结构阻尼比:0. 05 (三)活荷载取值: 三、本工程建筑结构的等级与类别: (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二)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乙级

(三)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四)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四、设计依据 (一)采用的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规范和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68-2018)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10-2010)(2015年版)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11-2010)(2016年版)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7-2011)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8)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19)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8) 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1-21) 1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8版) 12、福建建筑结构风压规程DBJ_T13-141-2011 13、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8-2021 14、《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 (二)自然条件、使用条件 (三)设计标准

1、抗震等级 注:1、嵌固端:基础顶 2、抗风性能要求 (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风荷载按50年重现期W0=0.80kN/m2;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风荷载为50年重现期W0=0.80kN/m2。 (四)钢材和钢筋(国标) 1、HRB4热轧钢筋,fy=360N/mm2(用于梁板墙柱受力钢筋) 2、HPB3热轧钢筋,fy=270N/mm2 (用于圈梁构造柱箍筋、砌体填充墙拉结筋、较薄的剪力墙墙 身拉筋、楼板支座面筋的分布筋等构造钢筋、非主要受力钢筋) 3、钢材 主体结构之钢材采用Q355-B及Q345GJ-B,非主体结(如屋面构架)及装饰钢骨架采用Q235-B ;主体结构热轧型H型钢、钢管全部采用Q355-B,热轧槽钢、角钢为Q235-B; 主体结构之焊接截面,板件厚度t=36〜1采用Q345GJ-B ; t<35采用Q355-B。 (五)初拟混凝土强度等级 1、竖向构件 (1)地下室:柱C30- C60,地下室外墙C35。

结构设计说明

2结构设计说明 2.1结构方案选取 a.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横向布置框架梁,楼面竖向荷载由横向梁传至柱而在纵向布置连系梁。横向框架往往跨数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横向抗侧刚度。而纵向框架则往往仅按构造要求布置较小的联系梁。这也有利于房屋内的采光与通风。 b.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纵向布置框架承重梁,在横向布置联系梁。因为楼面荷载由纵向梁传至柱子,所以横向梁的跨度较小,有利于设备管道的穿行;当在房屋开间方向需要较大空间时,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高;另外,当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房屋纵向有明显差异时,可利用纵向框架的刚度来调整房屋的不均匀沉降。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的缺点是房屋的横向抗侧刚度较差,进深尺寸受预制板长度的限制。 2.2楼梯方案选取 整体式楼梯按照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不同,可分为板式楼梯、梁式楼梯、剪刀式楼梯和圆形楼梯、螺旋楼梯等。其中,应用较为经济的、广泛的是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剪刀式楼梯、圆形楼梯和螺旋式楼梯属于空间受力体系,外观美观,但结构受力复杂,设计与施工较困难,用钢量大,造价高,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梯段板为带有踏步的斜板,其下表面平整,外观轻巧,施工支模方便,但斜板较厚,结构材料用量较多,不经济。故当梯段水平方向跨度小于或等于3.5m时,才宜用板式楼梯。 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踏步板支承在两端的斜梁上,斜梁可设在踏步下面,也可设在踏步上面。根据梯段宽度大小,梁式楼梯的梯段可采用双梁式,也可采用单梁式。一般当楼梯水平投影跨度大于3.5m时,用梁式楼梯。 结构中的楼梯采用板式楼梯。若采用梁式楼梯,支模困难,施工难度较大。

建筑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有一层地下室;地下室作为车库用,兼作设备用房, 无人防设计要求;±0.000以上一 ~ 二层为商场,三层及其以上为办公;本建筑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无结构转换层;1124.100m以上各塔设缝分开,以下连在一起;结构嵌固端在 -0.050; 2、总建筑面积约为:9014.24m 2 ;结构计算高度为:C1栋 61.600m,C2栋 58.300m; 3、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 1124.100; 4、结构抗侧力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楼屋盖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5、基础形式:柱下独立基础及钢筋混凝土端承桩基础; 6、抗震等级:框架三级,核心筒二级;屋顶装饰构架三级;除注明外地梁四级; 7、耐火等级:地下室一级,地上一级; 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地下室抗渗等级:P6级;人防等级:无; 二、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Wo=0.30kN/m 2 (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B类;体型系数:1.4 2、基本雪压:So=0.20N/m 2 ; 3、场地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场地土类型:Ⅲ类(中软土);建筑物场地类别:Ⅰ1 类; 4、场地的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条件: (1)依据的岩土工程勘查报告为业主提供,勘察单位:贵州地矿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报告《贵阳市稻田汇C1、C2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提供时间为 2016年 09月;(2)地形地貌:详细地勘报告; (3)地层岩性:地层岩性见下表:表(一) 表水的影响;本场区地下水 (5)地基基础持力层:所有基础都以中风化石灰岩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400KPa; 四、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及图集 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5、《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6、《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22/45-2004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9、《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JGJ149-2006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西南科技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 (建工组) 渡槽支承系统结构模型设计及制作 方案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驻华而立 参赛编号 001 参赛队员张三李四王五 提交类型终稿 二○一八年四月

第一章设计说明 1.1 作品简介 此次结构设计大赛模型为渡槽支承系统结构模型,采用竹质材料制作完成,整体为带有四个转角形式总长6.5m模型。模型可分段可整体,至少需要一个跨度为1050mm桥。加载时,模型包括承台板、各段模型以及输水管三部分。模型荷载由输水管注水实现,水流逐渐注满整个输水管,并持荷20s,最后排出所有水。模型柱子与承台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承台板上。其中,输水管与输水装置、承台板、螺钉均由主办方提供。模型的制作、粘结用502胶水完成。 本次竞赛的目的是在满足赛题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构件截面形式、截面尺寸、构件连接方式、结构布置形式以及制作工艺,使得最终的结构模型在具有较强的竖向承载能力的同时,有足够的强度与侧向稳定性,以及接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受50kg荷载为前提,以承受均布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弯曲、剪切、扭转效应。同时根据赛题规则,要充分考虑结构自重以及刚度,在保证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受50kg荷载和达到更大的极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及保证模型稳定性的情况下,以最小的结构自重承受各层剪力、轴力、弯矩、扭矩,并且保证足够大的输水效率。在整个设计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充分的运用到了所学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桥梁工程等相关知识,同时查阅了桥梁受均布竖向荷载作用和水流冲击荷载作用的相关原理,综合桥梁结构的传力、受力特点,考虑多方面因素,最终采用此方案。 桥跨部分:整个桥为张弦式结构桥,整体跨度为1040mm。桥分4跨,上弦杆采用4mm*0.35mm拉条,起构型作用,保证腹杆稳定性;以及在卸载后使模型能恢复原状以保证排水效率。下弦梁采用6mm*0.55mm中薄双层竹皮拉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使用双层拉条防止构件因材料离散性在节点处破坏。桥两端搁置在柱上,柱采用鱼腹式格构柱,基本满足结构刚度及稳定性要求。背索采用5mm*0.55mm中薄双层竹皮拉条,两条背索向中靠拢端固定于一点,提供桥向外拉力,抵抗水流对桥不利荷载。 普通跨度部分:普通跨度采用两段高度逐级降低的多跨支撑结构和一段连续格构柱支撑结构,多跨支撑结构桥墩为两个“V”型门架和一个格构柱,其连续高度为320mm、310mm、300mm及295mm、285mm、275mm,桥面为两条7mm*0.35mm拉条,基本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垂直桥面方向采用3mm*0.35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