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概论

中国经济概论

中国经济概论
中国经济概论

《中国经济概论》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主要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2.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

A.经济决策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

B.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

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

D.企业已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

3.作为普通企业,当商品滞销,价格下跌时,企业会生产规模,向市场提供的商品。()

A.扩大、更少

B.扩大、更多

C.缩小、更多

D.缩小、更少

4.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5.改革后的中国国有企业应该是()

A.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

B.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

C.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

D.分门别类承担不同任务的经济主体

6.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承包制

B.实行租赁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实行全面国有制

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根本不同之处是()

A.合作双方的责任、权益和义务不同

B.合作的国家和企业不同

C.投资的方式和享受收益、分担风险的形式不同

D.在税收方面的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

A.传统的高度集中地计划体制弱化、缩小乃至解体的过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强化、扩大、发展的过程

C.国家直接调控经济的作用逐步减少的过程

D.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加强的过程

2.粗放型经济增长指()

A.不需要通过增加投入、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

B.必须通过增加投入、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

C.是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采用的经济增长方式

D.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3.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国有企业的目的是()

A.作为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

B.优化产业结构、贯彻产业政策、维护经济稳定

C.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缺陷

D.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4.从宏观上看,影响已过对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A.该国的产业结构构成

B.该国的发展阶段

C.该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

D.该国劳动年龄人数的多少

E.该国政府制定的政策等

5.当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

A.增加财政支出

B.减少税收

C.刺激总需求扩大

D.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6.福利国家模式中社会保障的特点是()

A.对全民实行高水平广覆盖无差别的社会保障

B.个人得到的保障与个人缴费的多少联系不紧密

C.政府的财政负担和个人、企业的税收负担都十分沉重

D.具有奖勤罚懒的性质

E.有利于工作积极性提高和经济增长

7.中国之所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因为()

A.市场经济既要有劳动力系统,也要有稳定系统

B.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需要有相应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

C.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D.中国的国情状况和人口状况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E.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8.对于中国发行的外资股,不正确的说法是()

A.境内上市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

B.境外上市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

C.在内地注册并在香港地区上市的H股

D.在纽约上市的N股

三、判断题

1.济增长时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有经济增长就一定有经济发展()

2.场经济是自主型经济,政府的作用将逐步完全退出市场()

3.轨制是指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两种改革方式()

4.于中国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不大,因此农业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5.般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履行政府的稳定职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有进行了投资的社会成员,才可能获得利润()

7.人投资于股票、债券、期货、外汇、房地产、保值商品等,肯定可以获得利润()

8.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四、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

2.粗放型经济增长

3.集约型经济增长

4.国债

5.建设性支出

五、简答题

1.市场经济有哪些功能?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

3.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为什么加入WTO将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5.股票具有哪些特征?

6.请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7.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股票市场?

六、论述题

1.什么是公共财政?试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2.何谓“双轨制”?“双轨制”为什么是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桥梁?

《中国经济概论》综合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 B D B D 6—7 C C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CD BCD ABCD ABCE ABC

6—8 ABC ABDE ABC

三、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错误

4.答案:正确

5. 答案:正确

6. 答案:正确

7. 答案:错误

8. 答案:错误

四、名词解释

1.答案: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增长,是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2.答案:粗放型经济增长(也叫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增加投入、增加成长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3.答案:集约型经济增长(也叫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4.答案: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5.答案:建设性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的建设投资支出

五、简答题

1.答案:(1)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

(3)提供价值评估的客观标准

4).提供奖优罚劣的强制手段

2.答案:(1)假定前提不同;(2)决策方式不同。

(3)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3.答案:1)产业结构有农业占优势比重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2)工业结构不断发生优化变化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4.答案:1)促进中国银行业的体制改革

2)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质量

3)有利于国内金融机构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国际竞争

4)促进国内金融机构进行结构调整

5.答案:1)不可偿还性

2)收益性

3)流通性

4)股东参与性

5)价格波动性

6)高风险性

6.答案:(1)市场经济的分配性失灵所致;

(2)经济转轨过程中政策与制度的不完善所致;

(3)垄断是行业收入悬殊的主因;

4)与分配和再分配密切相关。

7.答案:筹集资金、转换机制、3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

六、论述题

1.答案:公共财政是指,政府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行为。其职能有:

(1)资源配置职能

A财政在政府部门内部配置资源

B财政对非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的调控

(2)收入分配职能

A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

B通过转移支付给低收入人群以补贴

(3)调控经济职能

A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通过发挥个人所得税等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帮助社会来问题经济活动

(4)监督管理职能

A财政对宏观经济的管理

B财政对微观企业的管理

C财政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2.答案:(1)双轨制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体制。

(2)双轨制是从旧体制通向新体制的桥梁,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冲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彻底转轨。这个转轨大致过程是:首先将市场机制部分地引入到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上来,在其内部培育起一个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生长点。然后随着他的成长壮大,逐渐成为与计划经济并立的另一极,从而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规并存、共同调节经济运行。最后,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占据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主导地位,经济转轨过程宣告完成。

(3)因此,双轨制是中国政府为了保证非国有经济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打破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中国经济概论》综合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就是人民收入的提高

2.下面哪一点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B.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且要实现经济结构转换

C.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

D.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变量带来有转折性的意义

3.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双轨制”现象()

A.调解手段双轨

B.管理方法双轨

C.价格双轨

D.决策行为双轨

E.政策双轨

4.以赢利为目标的普通企业()

A.只存在于第一产业中

B.只存在于第二产业中

C.只存在于第三产业中

D.存在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

5.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两者之间本质的不同是()

A.社队企业必须把自己的生产限制在自己性经营的范围内

B.社队企业不得冲击计划经济秩序

C.乡镇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社队企业不是

D.社队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乡镇企业不是

6.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一、第三产业

7.下列不属于中国股票结构构成的是()

A.国家股

B.法人股

C.集体股

D.公众股

E.外资股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A.基本建立起了市场需求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

B.第一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持续减少

C.第二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变化剧烈

D.第三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2.人类所拥有的资源具有稀缺性带来的后果是()

A.使人具有了经济人的特征

B.使节约成为必要

C.生产了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D.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制度才得以发展起来3.下列哪些是租金或地租()

A.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入

B.城乡居民出租个人住房所获得的收入

C.投资者开采矿山交纳的资源使用费

D.帮助他人买卖股票获得的收入

E.银行存款获得的收入

4.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主体具有强烈追求利润的冲动

B.经济主体有权自主经营并自负盈亏

C.市场经济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对外开放

D.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

5.宏观调控的方式与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直接调控方式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间接调控方式

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直接调控方式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间接调控方式

6.改革前中国的国有企业必须承担()

A.经济职能

B.政治职能

C.社会职能

D.最求利润最大化

7.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的内容是()

A.“分灶吃饭”

B.财政大包干

C.统收统支

D.分税制

三、判断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适度进口粮食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过多与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

3.外国没有国有企业,只有中国才有国有企业()

4.金融债券只能由中央银行发行()

5.国家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6.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7.财政调控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四、名词解释

1.经济发展

2.所得税

3.经常性支出

4.国家股

5.财政赤字

五、简答题

1.计划经济体制的缺点有哪些?

2.市场经济的功能?

3.库兹涅茨为什么认为个人收入差距会随经济发展先扩大在缩小?

4.中国财政收入的构成是怎样的?

5.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

6.证券市场的主体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7.改革至今中国经济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六、论述题

1.请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过程。2.传统的劳动力配置制度和就业体制有何特点?

《中国经济概论》综合测试题(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CB D C 6—7 B C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D ABCD ABC ABCD AD

6—7 ABC AB

三、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正确

3.答案:错误

4.答案:错误

5. 答案:正确

6. 答案:正确

7. 答案:正确

四、名词解释

1.答案: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2.答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纯收益额所征收的税

3.答案:经常性支出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所发生的各项支出4. 答案: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的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

5.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形成的差额

五、简答题

1.答案:(1)政企职责不分,国家权利过分集中,统得过多过死,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2)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4)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2.答案:(1)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

(3)提供价值评估的客观标准

(4)提供奖优罚劣的强制手段

3.答案:1)经济发展使贫穷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收入差距由大转小;2)经济发展使资源禀赋的差距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变化,收入差距由大转小;

3)低收入阶层政治地位的改善。

4. 答案: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债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5. 答案:1)社会融资结构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

3)商业银行本身改革不到位

6. 答案:1)证券发行主体

2)证券投资主体

3)证券市场中介主体

4)证券市场监督主体

7.答案:(1)国内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化发展滞后,地区间差距明显

(2)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偏低,贫困人口觉得数量较大

(3)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

(4)在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出现了买方市场,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5)自然资源的过快消耗与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六、论述题

1.答案: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式由中国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和城乡分治体制决定的。

2)中国工业化起点低,缺乏发展经济可以依托的工业基础。

3)被当时的国际社会封锁、孤立,无法从外部获得发展工业化的资金。

4)采用“剪刀差”的形式从农业中积累起工业化的启动资金(原始积累),促进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5)实施禁止劳动力流动政策,以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从而形成城乡两大经济板块。

6)这种“城乡分治”政策的结果是逐步演化成了二元社会结构,从地域和人口两方面把中国切成泾渭分明的两大板块,构成中国特有的社会状态。

2.答案: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中期和短期假话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企业使用劳动力体制看,国有单位新增职工指标由国家控制,具体分配和招工由地方政府负责;集体经济单位新增职工指标由地方管理,报中央劳动部门备案。企业用工制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固定工制度,即通常所说的“铁饭碗”。

在国民经济计划增加职工指标的范围内,所招收的职工都属于固定工。第二种是临时工或合同工。这是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工作期限、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的制度。招收临时工也必须编制计划。

其特点:

1)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终生就业

2)城镇职工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保障制度

3)剥夺了企业和职工进行相互选择的自由

4)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中国经济概论》综合测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经济

B.放弃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2.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

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

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

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3.下列对于投入(成本)产出(收益)的组合中哪一种最有效率()

A.高投入、高产出

B.高投入、低产出

C.低投入、高产出

D.低投入、低产出

4.中国在改革前是一个()

A.计划经济国家

B.市场经济国家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国家

D.混合经济制度国家

5.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的特点是()

A.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

B.以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投资为主体

C.以美国投资为主体

D.以日、韩投资为主体

6.下述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归纳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大高于大部分国家

B.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高于大部分国家

C.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低于大部分国家

D.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高于大部分国家

E.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低于大部分国家

7.下列关于股票特征,正确的说法是()

A.股东可以将股票退还给股份公司

B.公司保证股票的收益不得低于零

C.所有的股票都拥有流通性

D.股票价格具有波动性和风险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粮食“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是()

A.21世纪中国的粮食战略与策略

B.不同于原有的高度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战略

C.不同于主要依靠进口的粮食消费模式

D.主要依赖国际资源和市场的新的战略选择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

A.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协调区域经济

B.保持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C.实现西部现代化

D.实现全国现代化

3.改革前中国产业结构的形成()

A.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B.不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C.是根据政府的外生力量来决定的

D.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4.中国应该“利用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交换”是由于()

A.中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B.中国在土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C.中国生产粮食不具有比较优势

D.中国生产经济作物具有比较优势

5.原来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输血”渠道主要有()

A.直接的财政补贴

B.间接的财政让税

C.放权让利

D.政府干预下的银行贷款

6.一般来说,国有企业与普通企业存在下列哪些不同()

A.出资者不同

B.目标和作用不同

C.活动的领域不同

D.对社会的贡献不同

7.随着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中企业构成的变化表现为()

A.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

B.非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

C.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上升

D.非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上升

三、判断题

1.如果经济是零增长,人口是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就会下降()

2.市场失灵,指由于各种原因的引起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无法发挥固有的作用()

3.无论在哪个国家,企业都是创造财富的微观单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所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都可以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5.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民经济有很大贡献()

7.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只有直接调控这一种方式()

四、名词解释

1.流转税

2.税收

3.金融债券

4.债券

5.股票

五、简答题

1.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有哪些变化?

2.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什么?

3.市场经济建立的三个基本前提条件?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的不同?

5.简述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6.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是什么?

7.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六、论述题

1.中国与发达国家一样,第一产业(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比较低。这是否说明中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为什么?

2.试述政府有哪些具体经济职能?

《中国经济概论》综合测试题(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CC A B 6—7 D D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C ABCD BC ACD ABD

6—7 ABCD AD

三、判断题

1.答案:正确

2.答案:正确

3.答案:正确

4.答案:正确

5.答案:正确

6. 答案:正确

7.答案:错误

四、名词解释

1.答案:流转税是以商品的销售收入额或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2.答案: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凭借政府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照法律所规的程序和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3.答案: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4.答案:债券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作为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直接向社会以借债凡是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借款凭证

5.答案: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五、简答题

1.答案:

1)经济体制发生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

2)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3)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

4)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5)人民生活实现了两步历史性跨越

2.答案:

1)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3)国家保护自由财产不受侵犯。

3.答案:

(1)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3)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4.答案:

(1)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综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同家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发展乃至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过渡,是一个渐进的是利用市场机制自发发展的过程。

(2)发展电国家的工业化通常是政府选择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往往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其工业化通常是在政府的扶持下从外部移入或自己建设而发端的,工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与它并存的是一个传统的庞大的落后的农业部门。

5.答案:粮食贡献、原料贡献、市场贡献、资本贡献

6.答案:

(1)耕地自然条件较差,人均耕地占有量处于较低的水平;

(2)中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

(3)农业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

7.答案:

1)市场经济既要有加速器,也要有稳定器;

2)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需要游相应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

3)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状况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4)当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六、论述题

1.答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底是因为他们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他们

已走过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和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的这种偏低是在农业作为一个容纳了全国一半左右劳动力的产业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的内涵式完全不同的。中国第一产业创造的GDP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都要低,这说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它们更低,是农村人口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投资不足的综合表现。

2.答案:

1)政府的管理调节职能:A制定管理和限制措施;B制定价格和收入政策

2)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A公共支出;B政府税收;

3)政府的分配和再分配职能:A.征税——转移支付制定;B.政府将税收筹集的资金用于公共事业投资;C.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调整不同收入阶层的负担;

4)政府的稳定职能:A.灵活自动的财政政策;B.自动稳定器;C.利用货币政策实现稳定职能。

中国经济概论简答题

简述市场经济的缺陷。 (一)宏观性失灵。是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实现宏观总量平衡,必然造成经济的周期。 (二)信息性失灵。是出现逆向选择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三)公共性失灵。是市场无法自发地提供公共物品。 (四)垄断性失灵。是垄断厂商通过操纵价格,牟取暴利,破坏市场机制作用。 (五)外部性失灵。是市场主体的活动给外部带来经济损失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作作用来矫正 (六)分配性失灵。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会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简述乡镇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由统计资料表明,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万亿元人民币,仅用了7年时间,而全国社会总产值从1000亿元到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却经历了31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当时被称为“异军突起”,它既是当时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成为推动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 (二)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税收增加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2年乡镇企业上缴国家税金2786.17亿元,约占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4.7%。2005年上缴税金达到4200亿元,是2000年的2.07倍,年均增长15.6%。而且乡镇企业在这方面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上缴的直接税收上,还体现在乡镇企业是中国制度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加工工业产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宏观经济的意义上位矫正产业结构失衡做出了巨大贡献。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比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更接近于中国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能满足当时市场对于日用消费品的需求。 (四)乡镇企业是促进国有经济体制转换的重要外部力量 乡镇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几乎都来自于计划分配范围之外,要靠市场竞争取得,其产品也是靠价格竞争和推销才能售出。因此乡镇企业完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物。这种市场经营方式,给国有经济施加了竞争压力,促进了后者在经营机制方面的改革。 (五)乡镇企业促进了中国向市场经济方向的全面转轨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资源配置和价格双轨制中的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有力地冲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并创造出以较低的风险和成本完成这两项改革的条件:乡镇企业与各种非国有经济企业一起,在市场中进行资源配置和大量生产,完成了使中国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从而为双轨合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述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的途径。 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二是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性转移。 (一)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 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中国经济概论复习题(全)附答案

一、单选题 1.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是,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经历了:()。 A. 由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 B. 由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一次产业占优势的演进 C. 由二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一、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 D. 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2. 下列对于国有企业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 中国的国有企业既是特殊企业,又是一般企业。 B.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特殊企业。 C.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一般企业。 D.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3. 下列对于“经济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 指经济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 B.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C.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异 D. 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没有很大差异 4. 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 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 主要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 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 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5.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 实行承包制 B. 实行租赁制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市场经济 B. 放弃计划经济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7. 公共物品是指()。

A. 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B. 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C. 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D. 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8. 下述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归纳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大高于国际经验 B. 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高于国际经验 C. 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低于国际经验 D.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高于于国际经验 E.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低于国际经验 9. 下述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经营方式 B. 是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有效替代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 D. 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生产制度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有企业承包制存在的问题?() A. 承包制不能使企业取得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 B. 企业获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C. 企业只能“负盈不负亏 D. 承包基数界定很难合理 E. 承包制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1. 中国现阶段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是()。 A. 计划形成价格为主 B. 国家控制价格为主 C. 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 D. 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12. 一国的产业结构往往对其就业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A.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B. 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C. 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13.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A. 公司制 B. 合伙制 C. 业主制 D. 承包制 14.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多选题 多选题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型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1.甲公司是一家非金融企业,在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时,下列资产中属于金融资产的有()。 A. 短期债券投资 B. 长期债券投资 C. 短期股票投资 D. 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ABC 【解析】根据教材,短期债券、长期债券、短期股票投资属于金融资产,ABC正确;长期权益性投资(股权投资)是对其他企业经营活动的投资,属于经营性资产。 2.甲公司2011年的税后经营净利润为250万元,折旧和摊销为55万元,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80万元,分配股利50万元,税后利息费用为65万元,净负债增加50万元,公司当年未发行权益证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公司2011年的营业现金毛流量为225万元 B. 公司2011年的债务现金流量为50万元 C. 公司2011年的实体现金流量为65万元 D. 公司2011年的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为160万元 【答案】CD 【解析】2011年营业现金毛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和摊销=250+55=305万元。A不正确;2011年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65-50=15万元。B不正确;2011年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份资本发行+股份回购=50万元;2011年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50+15=65万元,C正确。2011年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65万元,营业现金净流量=305-80=225万元,可求得,公司2011年的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为160万元,D正确。 3.下列关于可持续增长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企业仅依靠内部筹资时,可实现的最大销售增长率 B.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时,可实现的最大销售增长率 C. 在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时,可持续增长率等于实际增长率 D. 在可持续增长状态下,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权益保持同比例增长 【答案】ABC 【解析】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发行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时,其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满足教材所述,可持续增长5个假设条件下,销售的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相等,公司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增长或可持续增长,其资产、负债和权益同比例增长。ABC错误。 4.下列关于债券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当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高于债券面值 B. 当市场利率不变时,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缩短,溢价发行债券的价值逐渐下降,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C. 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缩短,市场利率变化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

《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doc

2134《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吋间内(D) A.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主要鼓励资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A.建立市场经济 B.放弃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3.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发展阶段是(A ) A.“一五〃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C )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 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 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 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5.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C)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人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就是人民收入的提高 6.下列对于投入(成本)产出(收益)的组合中哪一种最有效率(C) A.高投入、高产出

B.高投入、低产出 C.低投入、高产出 D.低投入、低产出 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B ) A.经济决策高度集屮于政府手屮 B.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 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 D.企业已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 &下列哪个选择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D)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 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 D.农民人数众多 9.作为普通企业,当商品滞销,价格下跌时,企业会生产规模,向市场提供的商品。(D) A.扩大、更少 B.扩大、更多 C.缩小、更多 D.缩小、更少 10?公共物品是指(B ) A.即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B.即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C.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D.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11?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B )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2?下面哪一点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C)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概论多选题

《综合测验题》(一) 1.下列对与“经济增长”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主体具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冲动 B.经济主体有权自主经营并自负盈亏 C.市场经济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对外开放 D.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 3.城市化是指()。 A.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 B.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现象 C.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变为农村人口 D.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变为城市人口 4.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是指()。 A.农业剩余的净流出 B.从农业剩余中减去农业部门购买的工业品数额剩余部分 C.农业部门向城市提供农产品的价值总和 D.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购买的工业品价值总和 5.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的最大区别在于()。 A.政策性破产时全部资产首先用于安置失业和下岗职工,而不是清偿银行债务 B.政策性破产时债权人的利益将得到优先照顾 C.政策性破产意味着最终都讲由国家财政承担责任 D.政策性破产是国家支持国企政策的优惠政策 1.ACD 2.ABCD 3.ABD 4.AB 5.ACD 6.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 A.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B.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C.已经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 D.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 7.失业依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管科

中国经济概论 课程论文 试论我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前言 继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GDP增长速率放缓以来,通胀压力持续走高,6月份通胀率到达2.3%,中国经济整体走势渐趋平稳,一时“唱空”、“唱衰”中国经济论再度反弹,甚嚣尘上,对中国经济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中国经济会走向硬着陆的风险持续增加,但将来中国经济到底会走向何方,不能仅立足于当前国内增长速率与通胀变化,要在世界经济大气候条件下,综合考究国内情况各项数据情况与未来发展空间,结合历史上发达国家或发达经济体发展过程,综合判断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形势,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判断。 二、经济硬着陆的衡量指标 经济硬着陆是指一国政府试图在短期内消除严重通货膨胀,实施强力的财政与货币紧缩政策,结果导致市场经济各种均衡关系遭到破坏,经济增速出现严重下滑的现象。经济硬着陆的主要影响: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市场萧条,企业减产或倒闭,失业增加,人均收入减少,甚至出现政局动荡。 衡量我国经济硬着陆的主要指标有三:(I>经济增长率。经济学界把GDP低于

7%作为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底线指标;(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o CPI如果持续上涨,财政与货币政策长期收紧,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3)失业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失业率超过6%将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对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前景,学界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预计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还能有年均8%的增速。但我的判断是中国经济会呈下滑趋势,得出这个结论受凯恩斯的影响。凯恩斯提醒经济史学家注意一个明确的结论:“各国利润的膨胀时期与萎缩时期与国家兴盛与异常相符。” 国家的繁荣与否,在于国家各个行业是否能够盈利,如果所在国家的盈利额都在减少,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便处于下行期。虽然我国的国家情况还未达到悲观境地,但相比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后GDP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然落下了帷幕。2013年我国GDP总量达到568845亿元,但同期增长 7.4%,2014年第一季度GDP为128213同比增长7.4%。具体见下表3-1与3-2 3-2 GDP环比增长速度 GDP环比增长速度(%) 2011年1季度 2.3 2季度 2.5 3季度 2.2 4季度 1.8 2012年1季度 1.4 2季度 2.1 3季度 2.0 4季度 1.9 2013年1季度 1.5 2季度 1.8 3季度 2.3 4季度 1.7 2014年1季度 1.4 表3-12013年GDP初步核算 绝对额(亿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GDP 568845 7.7 第一产业56957 4.0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 敦煌文化 B. 张掖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黄健英民族经济现代化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黄健英民族经济现代化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 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分为11个方向,樊胜岳的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黄健英的民族经济现代化研究;李克强的中国财政经济理论与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研究;李澜、罗莉的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宋才发的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王文长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谢丽霜的区域投融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杨思远的当代中国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理论研究;张丽君的民族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考试科目 招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本专业备注 招生导师(或导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 师组)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黄健英民族经济现代化研究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三、导师介绍 黄健英:教授,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点负责人。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推荐)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

南非经济发展概述

南非经济增长、危机和改革 南非简介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劳动生产率最高、经济结构最合理的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的统计,南非在世界经济体规模排名中位居第27位,国内生产总值达3540亿美元,其工业产值占非洲的40%,消费能力占非洲的50%,国内生产总值是整个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南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化的经济体制。同时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新成员,拥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南非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丶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前 (一)矿业革命 南非现代经济的发展始于19世纪下半叶钻石的发现和开采。在其后的几十年里,通过开采和出口钻石、黄金等重要的矿产资源为契机,南非获得了一定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力量。在这一时期,矿业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波辐射到南非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将黑人传统的部落经济和农牧经济变成了矿业经济的附庸,改变了这个地区的面貌和它在世界中的地位。 矿业革命不仅促进了南非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革,基本建成了南非现在的铁路、公路布局,还改变了南非的城市布局,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为一战后南非现代化的蓬勃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矿业经济的推动下,南非白人农业开始从自给自足型向商品化农业过渡,并促进了南非的阶级分化。 (二)现代工业体系 二战期间,为了满足盟军的需要,南非政府大力发展军需工业,由此也很自然地带动了建材、化学用品、机械、电器和纺织口等民用领域的发展。 战后南非制造业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在1945—1949年期间,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1%。之后转入稳定增长时期,1950年的增长率是7.5%,1955—1960年为4.5%。到1960年,制造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中已上升到21%,而矿业和家业已分别降到14%和12%。 进入60年代后,南非开始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炼油、采矿设备、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等重化工业,并兼顾计算机、电子和原子能等高科技工业。南非工业化第二次战略调整由此拉开序幕,开始进入重化工业时期。 到70年代中期,南非的工业技术设备由主要依靠进口,转向自己制造并对外出口,包括工程、采矿、电子工业和石油化工方面的技术设备。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南非不仅是非洲,同时也是整个南半球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工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以上。南非已建产起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发展了完善的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居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三)种族隔离制和南非经济的受挫

中国经济概论复习题

** 1.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其他合基础 * 2.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B.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且要实现经济结构转换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变量带有转折性意义 ** 3.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4.二元经济结构是指()。 A.一个社会内部同时并存着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 B.一个社会内部只存在着经济不发达部分和传统经济部门 C.一个社会内部只存在着经济发达部分和现代经济部门 D.二元经济结构只是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特点 *** 5.下列哪项不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A.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B.工业结构不断发生优化变化 C.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D.在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和创造的GDP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 1.C 2.C 3.B 4.A 5.D ** 6.城市化滞后,将会()。 A.导致农村人口偏多,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第二产业发展困难 C.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善 D.促进城市人口向城乡郊区转移 * 7.不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制度是()。 A.国有制企业 B.个人业主制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公司制企业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分为11个方向,樊胜岳的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黄健英的民族经济现代化研究;李克强的中国财政经济理论与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研究;李澜、罗莉的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宋才发的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王文长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谢丽霜的区域投融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杨思远的当代中国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理论研究;张丽君的民族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考试科目 招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本专业备注 招生导师(或导 师组)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 樊胜岳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 协调发展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黄健英民族经济现代化研究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李克强 中国财政经济理论与民族 地区财政政策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李澜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 济发展战略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罗莉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 济发展战略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宋才发 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研 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王文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谢丽霜 区域投融资与民族地区经 济发展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杨思远 当代中国经济与少数民族 经济理论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张丽君 民族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 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2理 论经济学③30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2人

中国经济发展概述

小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这句话表明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基本构成方式起决定的作用。这句话间接证明了经济的重要性。 我们在这篇报告中详细说明的正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中国经济史分为农业,商业,手工业,力图从这些历史冰山一角展望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的发展史是人类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个重要的部分。 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特点,也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共同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具有生产能力的人的发展,包括人口的增殖、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此外,还有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劳动对象的发展与改变。从先前至民国。历朝历代都出台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的都是为了国富民强,稳定政权。一个好的经济政策所必需要具备的条件即是适应当下的国情,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从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间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详细的在报告中已写出,以下是一些总结:

秦朝的经济制度是由商鞅变法打下的基础,其目的是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政治的控制之下。它的不利影响是因其集中经济力量创造人间奇迹的盲目干预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人民的不满以及社会的动乱。但他在经济上所做的“同一”模式又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汉袭秦制,自不必详述。 跳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首先南方的经济发展逐渐达到了与北方齐肩的程度,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再者,随着唐代与外国的交流日益繁密,中国的两条丝绸之路也形成了往来车马川流不息的热闹场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并且,唐代的生产力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农业的曲辕犁,筒车。手工业诸如丝绸,唐三彩也各有发展,还出现了银行的雏形柜坊。 宋代完成了经济中心南移的漫长过程。。在宋朝特别是南宋的统治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的浙西平原,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经济极其繁荣,不仅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明显地居于前列。有历史学家说宋朝时藏富于民,应当不差。讲到宋代,不能不提王安石变法,青苗法的推行最终以失败告终,是因为王安石只是一味的想着扩大政府的收入,从商人地主手中获取利益,在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王安石把改革的内容单纯的依靠理论来建立,有悖实际反而动摇了宋朝的根基。 在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中,强调召军移民开荒屯田的重大经济效益及其对改变全国人口与土地布局和缩小边区与内地经济差距的巨大

中国卫生经济 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 据2019年3月《中国卫生经济》官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 64人。 据2019年3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出版文献14737篇,总被下载1772865次、总被引73974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771、(2018版)综合影响因 子为1.302。据2019年3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卫生经济》载文量为7019篇,被引量为46937次、下载量为514121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数据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影响因子为1.52 栏目方向 读者对象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 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报道内容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 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 (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 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 主要栏目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栏目有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论坛、农村卫生、医疗保险、产权制 度改革、合作医疗、会计与审计等。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回答模式:出处+解释)、 1、文化的大传统+小传统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形成的。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中生活的人,从小受家塾的教育,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形成了一个相互认同的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相互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是由一代一代的教育(特别是经典学习)来保证。 ?小传统:民众的生活与知识 1.耳濡目染的经验。 2.文化阶层的影响。 3.传统仪式的暗示。 4.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演戏、说书。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一对类似于“上智下愚”的概念,叫做“大传统和小传统”。前者指代表着国家与权力的,由城镇的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的文化传统(是以都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内省的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后者则指代表乡村的,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指散布在村落中多数非内省的农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他希望借助于对现实的社会空间的内部划分,来说明社会中同时并存的有两种不同的传统。雷德菲尔德的这一区分很快被学术界所接纳,有时又改称“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成为相当流行的文化分析工具 2、克己复礼: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德境界的修养方法。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作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人的定义。 ?孔子认为,要恢复社会秩序,使人人各安其位,上下和睦,必须要“克己复礼” 孔子的政治理想,以“周礼”维护社会秩序,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上下和睦的理想没有能够实现。但对于“礼”的重视却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 “礼”的精神和内在根据在于“仁”孔子把“仁爱”之情,赋予了“礼”,才使礼有了合法性,和道德内涵。 3、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来的,是道 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形式。人的生命与其他一切生命一样,都只是宇宙演变过程中的一刹之间, 人生与人死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生死没有差别,人活着也算不上什么乐事,死亡了也就 没有必要悲哀。因而,最明智的人生态度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人一旦出生,你就自然而然 地活着,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也用不着为活在世上而庆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的回 归,用不着为离开人生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庄子认为,如果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这 一点,那就是人生的大智大慧;如果在行动上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你的一生就会有永远的快乐,如果你对自己、对他人都这样认为,都这样对待,那你就坦然一生,无忧无虑,并具有了达到 圣人境界的潜质。他这番道理,姑且不论其真实程度。就以他对生死的态度来说,便远在常人 之上。他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摆布,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认为生死的过 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

关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关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摘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另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