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营养因素所

致的铁缺乏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血清铁

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及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是严

重危害小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21世纪初,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

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调查发现,7~12个月儿童为30.1%(农村)和16.8%(城市),13~36个月儿童为15.5%(农村)和4.4%(城市),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目前仍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治

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1病因

1.1 储铁不足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以孕期后3个月获铁量最多,平均每日约4mg;

新生儿体内总铁约75mg/kg,体内含铁量与体重成正比。足月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足够其生

后4~5个月内之需;而未成熟儿体重低,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较少,容易发生缺铁;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脐带结扎过早等因素都可使胎儿体内储铁减少。过去认为胎儿能主

动从母体获取铁,孕母铁营养状况不会影响胎儿获取的铁量;但近年研究表明,如孕母严重

缺铁,仍可影响胎儿获取铁量,使胎儿储铁减少。

1.2 铁摄入量不足这是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婴幼儿时期的主要食物是人乳、牛乳、

谷物,这些食物中铁含量极低,出生4~5个月后储铁减少甚至耗竭,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

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较年长儿童可以因饮食习惯、偏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

而致铁摄入减少,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1.3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足月儿3个月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

3倍,未成熟儿的体重增加倍数更高;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足月儿1岁时血

循环中的血红蛋白量增加二倍。因此在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机体对膳食铁的需要增加,如不

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容易发生缺铁。青春期是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对

铁的需要量增加,女孩从月经中也丢失一部分铁,如铁摄入不足,也容易导致缺铁。

1.4 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时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铁

的排泄也增加;急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铁吸收不良也可导致缺铁。

1.5 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每1ml血约含铁0.5mg;长期慢性

失血时,当铁消耗超过正常1倍以上可致缺铁性贫血。小儿比较常见的引起慢性失血的疾病,如肠息肉、消化道溃疡、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可致缺铁性贫血;另外,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

0.7ml);青春期少女初潮后月经过多也可造成铁丢失过多。因此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必须

考虑或除外的重要原因。

2临床表现

2.1 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乏力、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2 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大愈明显,但很少超过中度。

3治疗

3.1 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

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根据患儿消化能力,给予含铁丰富的高营养、高蛋白膳食,注意饮

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

3.2 去除病因尽可能搜寻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对饮食不

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安排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及时添加辅食,注意添

加铁剂强化食品;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应予及时治疗。

3.3 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二价铁

盐容易吸收,故临床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富

马酸亚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多糖

铁复合物(含元素铁46%)等;口服铁剂的剂量按元素铁计,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

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1.5~2mg/kg。服用铁剂时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而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等与铁

剂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应当避免。

近年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按照元素铁每次1~2mg/kg计算,每周1~2次或每日1次,亦能取得肯定的疗效,而且小儿对口服铁剂的顺应性增加;疗程为2~3个月。

(2)注射铁剂:注射铁剂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发生过敏性反应致死,故应慎用。其适

应证是:①诊断肯定但口服铁剂后无治疗反应者;②口服后胃肠反应严重,虽改变制剂种类、剂量及给药时间仍无改善者;③由于胃肠疾病胃肠手术后不能应用口服铁剂或口服铁剂

吸收不良者。

(3)铁剂治疗后反应:口服铁剂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首

先减轻,食欲增加。网织红细胞于服药2~3天后开始上升,5~7日达高峰,2~3周后下降

至正常。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3周内血红蛋

白上升不足20g/L,需注意寻找原因。如治疗反应满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

剂6~8周,以增加和保障铁储存。

4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可以防治的疾病。要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全社会尤其是家长认识到缺铁对小

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宣教加强孕晚期营养,摄入富含铁食物,或加服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可以采取口服铁剂

1mg/kg,每周一次,至哺乳期止。提倡母乳喂养,由于母乳铁生物利用度好,建议足月儿纯

母乳喂养4~6个月;此后至1岁的婴儿,如无母乳或部分母乳喂养,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

喂养或补授。做好喂养指导,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4~6个月后婴儿应逐

渐添加铁剂强化米粉和配方奶;幼儿与年长儿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注意食品合理搭配,以利

于铁吸收;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性,应注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对早产儿,尤其是体重

非常低的早产儿宜自生后2个月左右开始给予铁剂预防。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2个月龄至1岁每日补充元素铁2~4mg/k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5mg);同时补充维生素C

和B族维生素,促进铁吸收。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六版,1996.

[2]薛春生.新药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6月诊治小儿缺铁性贫血113例,男50例,女63例;1~4个月21例,<1周岁53例,<2周岁20例,<6周岁19例。 根据《儿科学诊断标准》:①血象: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②贫血程度:轻度:Hb从正常下限~90g/L;中度:Hb~60g/L;重度:Hb~30g/L;极重度Hb<30g/L。其中1~4个月时<90g/L为贫血,4~6个月时<100g/L,7个月以上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一类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显著的贫血症。该病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行为异常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研究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7. 8%,而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20.5%,研究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是呈明显增高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急需引起重视。 案例分析 患儿:女,11月。主诉:因脸色渐苍白,不活泼,无发热及出血现象,未予以特殊处理。患儿系G1P1, 35周早产,纯母乳喂养至今。体格检查:T36. 6℃,P120次/分,R32次/分,体重7. 0g.身长66cm。脸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WBC4. 0x10/L,LYM 39. 5%,MID 3. 7%,GRAN 56. 8%, RBC 2. 18x10/L, Hb 47g/L, HCT 15. 3%, MCV 7040,MCH 124pg, MCHC 17. 6g/L, PLT 194x10/L.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表现不明显,患病早期不易被识别。对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护理就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如何指导患儿家长预防及其护

理呢?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如何预防和护理。 病因 1.母亲围产期因素婴幼儿IDA的发生与先天铁储备关系密切,母亲的孕前、孕期铁的营养状况对儿童影响很大,孕妇如果摄入铁元素不足,新生儿出生后体内铁元素就会缺乏。而且新生儿早产也容易导致其出生是铁元素缺乏,进而引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研究[5]显示贫血母亲所产小儿发生先天性铁储备不足概率明显高于无孕期 贫血者 2.铁摄入、吸收不足 (1)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和促铁吸收饮食不合理,年长儿偏食、挑食等饮食习惯可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2)胃肠炎、慢性腹泻可致铁的排泄增加而吸收不良。 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血容量增加快。1岁时血液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体重及需要合成的血红蛋白增加的倍数更高,铁的需要量更大,足月儿第一年内约需补充外源性铁200mg,低出生体重儿约需补充280~350mg,若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更易缺铁。 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常有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多动、智能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治疗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典型病例贫血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型。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生育年龄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这种贫血的发病率很高.上海地区高危人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月经期妇女、妊娠妇女和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1.39%\19。28%及9.84%,缺铁患病率分别为43.3%、66.27%及13.17%;主要的危险因素月经期妇女为月经过多,青少年为营养因素,中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警惕消化道肿瘤。在钩虫病流行地区不但多见,而且贫血程度也比较重。本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治愈率为80%。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二是铁的吸收不良,三是失血过多等,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而发生贫血。 根据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虚劳”、“虚损”、“萎黄”、“黄肿”和“黄胖”等范畴。 【病因】 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含铁量约1000mg左右,可供人体制造1/3 血容量的血红蛋白之用,而且血红蛋白分解释放的铁也几乎全部为人体所重复利用。短时性食物铁的缺乏或缺铁增多,一般都很少缺铁。下列各种因素就容易产生缺铁性贫血。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儿童在生长期和婴儿哺乳期需铁量增加,尤其是早产儿、孪生儿或母亲原有贫血者。婴儿原来铁贮量已不足,如果仅以含铁较少的人乳喂养,出牙后又不及时补给蛋类、青菜类、肉类和动物肝等含铁较多的副食品,即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妊娠和哺乳期中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胃肠功能紊乱,胃酸缺乏,影响铁吸睡,尤其是在多次妊娠后,很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青少年因生长迅速,需铁量增加,尤以青年妇女,由于月经失血,若长期所食食物含铁不足,也可发生缺铁。 2、贮存铁消耗过多由于体内总铁量的2/3存在于红细胞内,因此反复、多量失血可显著消耗体内铁贮量。钩虫病引起慢性少量肠道出血、上消化道溃疡反复多次出血、多年肛肠出血或妇女月经量过多等长期的损失,最终导致体内铁贮量不足,以致发生缺铁性贫血。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人造机械心瓣膜引起的机械性溶血,以及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均可因长期尿内失铁而致贫血。 3、游离铁丧失过多,激离铁可随胃肠道上皮细胞衰老和不断脱落而丧失。在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以及脂肪泻时,上皮细胞更新率加愉,所以游离铁丧失也增多。缺铁不仅引起血红素合成减少,而且由于红细胞内含铁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活性降低,影响电子传递系统,可相起脂质、蛋白质及糖代谢异常,导致红细胞异常,易于在脾内破坏而缩短其生命期。 【分型】 隐性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时,体内缺铁变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缺铁初仅有贮存铁减少,即在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贮存备用的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减少,血清铁不降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也维持在政党范围,细胞内含铁酶类亦不减少。当贮存铁耗尽,血清铁降低时,可仍无贫血表现,本阶段称缺铁潜伏期。 1、缺铁性贫血早期当贮存欠、血清铁开始下降,铁饱和度降至15%以下,骨髓红细胞可利用减少,红细胞生成受到限制,则呈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开始表现轻度贫血症状。 2、重度缺铁性贫血当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铁完全缺乏,各种细胞含铁酶亦渐缺乏,血清铁亦下降或显著降低,铁饱和度降低至10%左顺,骨髓中红细胞系统呈代偿性增生,此时临床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的中、重度缺铁性贫血。贫血症状显著。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营养因素所 致的铁缺乏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血清铁 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及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是严 重危害小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21世纪初,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 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调查发现,7~12个月儿童为30.1%(农村)和16.8%(城市),13~36个月儿童为15.5%(农村)和4.4%(城市),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目前仍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治 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1病因 1.1 储铁不足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以孕期后3个月获铁量最多,平均每日约4mg; 新生儿体内总铁约75mg/kg,体内含铁量与体重成正比。足月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足够其生 后4~5个月内之需;而未成熟儿体重低,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较少,容易发生缺铁;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脐带结扎过早等因素都可使胎儿体内储铁减少。过去认为胎儿能主 动从母体获取铁,孕母铁营养状况不会影响胎儿获取的铁量;但近年研究表明,如孕母严重 缺铁,仍可影响胎儿获取铁量,使胎儿储铁减少。 1.2 铁摄入量不足这是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婴幼儿时期的主要食物是人乳、牛乳、 谷物,这些食物中铁含量极低,出生4~5个月后储铁减少甚至耗竭,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 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较年长儿童可以因饮食习惯、偏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 而致铁摄入减少,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1.3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足月儿3个月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 3倍,未成熟儿的体重增加倍数更高;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足月儿1岁时血 循环中的血红蛋白量增加二倍。因此在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机体对膳食铁的需要增加,如不 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容易发生缺铁。青春期是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对 铁的需要量增加,女孩从月经中也丢失一部分铁,如铁摄入不足,也容易导致缺铁。 1.4 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时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铁 的排泄也增加;急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铁吸收不良也可导致缺铁。 1.5 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每1ml血约含铁0.5mg;长期慢性 失血时,当铁消耗超过正常1倍以上可致缺铁性贫血。小儿比较常见的引起慢性失血的疾病,如肠息肉、消化道溃疡、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可致缺铁性贫血;另外,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 0.7ml);青春期少女初潮后月经过多也可造成铁丢失过多。因此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必须 考虑或除外的重要原因。 2临床表现 2.1 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乏力、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2 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大愈明显,但很少超过中度。 3治疗 3.1 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 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根据患儿消化能力,给予含铁丰富的高营养、高蛋白膳食,注意饮 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

浅析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浅析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剂量铁剂疗法的临床效果。方 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6例6个月-36个月确诊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 剂量铁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30%,对照 组的有效率为97.44%,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小剂量铁剂治疗组的不良反 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治疗组。(P<0.01)。结论小剂量铁剂治疗儿童营 养性缺铁性贫血,其疗效虽与常规量一样,但是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常规铁剂治疗,有望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剂量;铁剂;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f small dose of iron therapy.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76 cases of 6 -36 months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f children,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dose of iron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dose therapy.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30%,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97.44%,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small dose of ir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dose group.(P<0.01). Conclusion small dose of iron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although its efficacy with routine dose,but the adverse reaction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iron treatment,is expected to be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future. [Key words] low dose;iron;children with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effect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小儿贫血中是最常见的,尤其是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最高,对 小儿健康危害较大,缺铁性贫血可防可治,一经发现应该及时就诊,此病临床上以血清铁蛋 白减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缺铁性贫血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 见病之一[1]。铁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和造血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笔者采用小剂量铁 剂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满意,并明显降低了服用常规铁剂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从 而提高了小剂量铁剂服用的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及儿保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来我院就诊及查体的6个 月-36月小儿常规进行血常规的检测。从而发现患有缺铁性贫血患儿共计76例,其中轻度贫 血68例,中度贫血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为小剂量铁剂组,对照组39例, 为常规铁剂组。观察组中男18例,女19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0例:两组年龄均在6 个月-3岁之间。同时服用铁剂4周后,复查血常规,观察其疗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1]根据WHO的资料,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110g/L的为贫血,贫血程 度分为四度:①血红蛋白(Hb)90-110g/L者为轻度;②60-90g/L者为中度;③30-60g/L者 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同时伴有MCV<80(fl)、MCH<26(pg)和MCHC<31(%)。外周血象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治疗39例,按每千克质量铁元素2 mg/次,每天3次,服用4周,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治疗组37例,按每千克质量铁元素2mg/次,每天1次,服用 4周,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嘱其家长给患儿服用铁剂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并同时服用维生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与治疗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与 治疗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发 病因素,探讨治疗方案。方法:科学筛查病例,对轻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采 用饮食疗法,对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铁剂补充以及配合合理膳食 疗法,进行临床跟踪随访。结果:96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经调整饮食及铁剂 补充治疗,治愈率100%。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要首先去除病因,以口服铁剂为主,配合合理喂养及加强护理,能够改善患儿贫血状况,减少贫血 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原因;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我国小儿的常 见病的重点防治之一,亦是我国卫生部要求对儿童系统管理重点防治的“四病” 之一。我国5岁以下儿童患贫血者>30%,其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占90%以上,6 个月-3岁的婴幼儿多发。虽然我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营养不良所致的缺铁 性贫血已少见,但由于母孕期贫血、早产及剖宫产、未及时添加辅食、饮食结构 不合理所致的缺铁性贫血的患儿日益增多。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 我科住院的300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达96例,发病 率达3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影响机体多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还可造成发育落后、理解力下降、观察力落后、学习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为保 证婴幼儿健康成长,关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刻不容缓。回顾我科诊治的96 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科住院病人患营养性缺 铁性贫血的96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轻度85例,中度11例,重度0例。年龄

儿童贫血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贫血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治疗 5.随访 6.预后 一、病因 1.储铁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孕母严重缺铁等可使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减少,胎儿失血(胎儿-胎儿输血或胎儿-母体输血等)可使胎儿铁丢失,以上因素导致胎儿储铁减少,因而较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摄入量不足这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1岁时血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而未成熟儿的体重及血红蛋白增加倍数更高,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易导致缺铁。 4. 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从粪便中排除的铁也增加。 5. 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可致贫血,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这些导致慢性出血的疾病均可是缺铁的病因。二、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

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 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 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 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 (2)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由此影响到儿童之间的交往以及模仿和学习成人的 语言和思维活动的能力,以致影响心理的正常发育。 (3)心血管系统症状:中重度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4)其他: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血红蛋白低于110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白细胞总数正常(4.0~10.0×109/L,血小板总数正常(100~300×109/L)。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度:(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介于90~109g/L;(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介于60~89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介于30~59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低于30g/L。 2. 骨髓象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细胞浆少,染色偏蓝(血红蛋白量少),显示胞浆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 3. 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1)血清铁蛋白(serium ferritin, SF):SF值可较敏感地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在缺铁的ID期(iron depletion, 铁减少期)即已降低,IDE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IDA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 缺铁性贫血期)降低更明显,因而是诊断缺铁ID期的敏感指标。SF值<3个月婴儿为194-238ug/L,3个月后为18-91ug/L,低于12ug/L,提示缺铁。

小儿缺铁性贫血60例临床研究

小儿缺铁性贫血60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 至2016年3月,选择6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以上的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复合柠檬酸治疗,观察组治疗方式为 联合使用葡萄糖酸亚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 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I和SF水平治疗前后,两组儿童治疗前水平类似,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正在发生的事情在同一时间两组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糖酸亚铁和对缺铁性贫血儿童的治疗效果良好,可 以有效地改善临床的水平,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葡萄糖酸亚铁;复方枸橼酸铁铵糖浆;缺铁性贫血;效果 缺铁性贫血指的是人体内的铁元素无法为体内保证正常的红细胞需要,进而 出现贫血的情况 [1]。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因素有营养不均衡、饮食、失血量过多等。患者临床表现是倦怠、乏力等,更有甚者会出现精神问题 [2]。临床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通过口服铁剂的补充,但是对患者的胃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特别是 儿童,有些药物会给患儿带来一定的影响[2],因此如何降低治疗痛苦,保证患者 的临床效果,一直是临床中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小儿缺铁性贫血 的临床治疗效果,特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的 患儿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的患儿60例为本次 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 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儿,年龄2个月到4岁,平均年龄 (1.97±0.45)岁;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5例。对照组30例患儿,年龄2 个月5岁,平均年龄(1.17±0.13)岁;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16例。两组患 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 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实施复方枸橼酸铁铵糖浆进行治疗,口服,再用饭后,服 用复方枸橼酸铁铵糖浆,按照1~2 ml/(kg?d)的剂量给药,每天3次。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葡萄糖酸亚铁进行治疗,每次 5 ml,每天3次,同时服用 维生素C,连续服用两周[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积极的观察其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和不良 反应的发生。 1.4判定标准 患儿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治疗以后,血红蛋白的指标在30g/L 以上,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的缓解;有效:患儿治疗后,其体内的血红蛋白指标 在15g/L以上,30g/L以下,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患儿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无变化,血红蛋白上升指标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 篇一:缺铁性贫血案例 案例 患儿13个月,男,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Kg,母乳喂养,已添加少量稀粥和奶粉。近2个月面色逐渐苍白,食欲减退,不爱活动,不愿下地行走,有时萎靡不振。 体检发现:T37.1℃,P102次/分,R21次/分,体重8.2Kg。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均苍白,两肺听诊无异常,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肝右肋下 2.5cm,脾左肋下刚扪及,质软。 血常规:RBC 3×1012/L,Hb 80g/L,WBC 10.5×109/L,中性粒细胞42,淋巴细胞57。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 请问: (1)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 (2)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 ①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有关。 ②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导致组织供氧不足,易疲乏有关。 ③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④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3)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 ① 指导患儿家属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指导合理的膳 食搭配,耐心喂养。 ②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根据患儿贫血程度、活动能力安 排活动量。 ③观察贫血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服用药物后症状缓解情况,及时发现

有无危重情况的出现。 ④遵医嘱选用铁剂治疗,服用铁剂期间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以口服为主,选用易吸收的二价铁,如硫酸亚铁;为减轻胃肠反应,应指 导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服用。同时服用含vitC的果汁,或胃蛋白酶合剂、 稀盐酸,以促进铁的吸收。避免和牛奶、浓茶、钙剂、咖啡等同服,以免影响 铁剂的吸收。服用铁剂期间可使大便黑染,停药后可恢复正常。2、铁剂治疗有 效者2~3天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天达高峰,血红蛋白1~2周后开始回升,一 般1个月可恢复正常。但铁剂应继续服用6~8周以增加机体内铁的储存量。”⑤ 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儿多饮水。 篇二: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 患者:某患者女性,25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年余,加重伴心慌1个月来诊。 病情描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头晕、乏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从前红润,但能照常上班,近1个月来加重伴活动后心慌,曾到医院检查说血红蛋白低(具体不详),给硫酸亚铁口服,因胃难受仅用过1天,病后进食正常,不挑食,二便正常,无便血、黑便、尿色异常、鼻衄和齿龈出血。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结婚半年,月经初潮14岁,7天/27天,末次月经半月前,近2年月经量多,半年来更明显。 查体:T 36℃,P 104次/分, R18次/分, Bp 120/70mmHg,一 般状态好,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

小儿缺铁性贫血症状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时期,如果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而饮食中铁的含量不够,消化道对铁的吸收不足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的增加,即可发生贫血。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初生时体内铁储备不足 新生儿期体内总铁量的75%以上在血红蛋白中,因此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而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例如一个3.3公斤的新生儿与一个1.5公斤的早产儿比较,其体内总铁量相差120毫克,其储存铁足月儿是早产儿的2倍多。因此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胎儿经胎盘输血给母体,或双胎中的一胎儿输血给另一胎儿,以及分娩中胎盘血管破裂等情况,都可能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引起缺铁性贫血。 2、生长速度过快 小儿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正常婴儿长到5个月时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早产儿增加更快,1岁时可增加6倍,因此早产儿对铁的需要量远超过正常婴儿,早产儿生后1年内铁的需要量比足月儿多177%,如不及时供应足量的铁,势必发生贫血。 3、饮食缺铁 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此类食品中铁的含量极低。母乳铁的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一般含铁为1.5mg/L。牛乳铁含量比人乳低,羊乳更少。人乳铁的吸收率比牛乳高,生后6个月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

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否则易发生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 常见的慢性失血有胃胀道畸型、膈疝、息肉、钩虫病、鼻衄、少女月经过多等,长期少量失血也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小儿贫血有哪些表现? 1.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使皮肤(面,耳轮、手掌等)、粘膜(睑结膜、口腔粘膜)及甲床呈苍白色。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每易误诊为合并轻度黄疸,相反,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此外,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2. 造血器官反应: 婴儿期由于造血器官的功能尚未稳定,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往往骨髓外造血器官和组织呈增生性反应,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外造血一般不增强),末梢血液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3. 各系统症状: (1)循环和呼吸系统:这两个系统的症状是互相联系的,贫血时,由于组织缺氧,可出现一系列代偿功能改变,如通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来达到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活动后更明显)。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到重度贫

富马酸亚铁单独治疗与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富马酸亚铁单独治疗与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 疗效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贫血疾病,由于富马酸亚铁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 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值得深入研究。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富马酸亚铁单独治疗和 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于这两种治疗方式的比 较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旨在探讨富马酸亚铁单独治疗和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 性贫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富马酸亚铁是一种有效的补铁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其主要作用是通 过补充铁元素,促进红细胞的合成,改善贫血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富马酸亚铁以口服药 物的形式广泛使用,通常每日3次,每次3-6mg/kg。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以及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过去的研究表明,富马酸亚铁单独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是显著的。研究结果显示,富马酸亚铁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减少患儿的疲倦和乏 力感,促进患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富马酸亚铁还可以改善患儿的食欲,促进食物的 吸收和利用,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不过,富马酸亚铁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便秘等)、过敏反应等。在使用富马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时,需要仔细掌握用药指 征和禁忌症,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健脾生血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含有黄芪、熟地黄、当归、川芎等多种天然药材。其主要作用是益气健脾、活血生血,可用于治疗小儿贫血及体虚乏力。在临床应用中,健 脾生血颗粒以口服颗粒的形式广泛使用,每日2-3次,每次5-10g。在治疗过程中,需要 密切监测患儿的贫血指标和相关脏器功能指标。 过去的研究表明,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是显著的。研究结果显示,健脾生血颗粒可以改善患儿的气虚血瘀状况,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和 抗病能力,提高患儿的贫血指标和脏器功能指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不过,在使用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应该根据患 儿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颗粒剂量和疗程,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使 用和滥用。应该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出现并发症。 研究结果显示,富马酸亚铁单独治疗和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均较好,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具体来看,在改善贫血指标和脏器功能指标方面,富马 酸亚铁单独治疗更为突出;而在改善气虚血瘀状况、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方面,联合健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防治的临床分析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防治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预防;治疗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症,多发于6个月~3岁的 婴幼儿,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而引起[1]。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皮肤及黏膜苍白、反响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体重增长缓慢、胃酸分 泌降低等[2]。对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预防的优先级和重要性要高于治疗,但大局部家长缺乏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认知和预防意识[3]。本次 研究即为探讨对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纳入标准:①所有观察研究对象年龄皆在6个月~3岁;②所有观察 研究对象皆是母乳喂养;③4组婴幼儿家长介意知情并签字同意参加本次 研究。 排除标准:①口服铁剂不耐受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者;②配合度较 差的婴幼儿;③监护人无时间照管,大局部时间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度过的 婴幼儿。 1.2预防及治疗方法 给对照组①家长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如:婴幼儿营养均衡喂养知识、 缺铁性贫血的详细介绍及预防事项,建立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预防家长群, 每周定期在群里举行1次线上讲座并发送预防事项PPT,讲座时间2h,对 家长的问题耐心解答。给观察组①家长在健康教育的根底上额外增加辅食 营养包〔批准文号:Q360027010047,生产企业:赣州市全标生物科技〕,1包/d。以此标准执行3个月。给对照组②患者使用阿胶铁口服液〔批准 文号:国食健字G2*******,生产企业:南京特丰药业股份〕治疗,具体

用法:每日以1.5ml/kg分两次于饭前口服;给观察组②患者在此根底上增 加维生素AD滴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24482,生产企业:安徽威 尔曼制药〕治疗,具体用法:1粒/次,1次/d。持续用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根据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当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 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31%、血红蛋白平均含量〔MCH〕<26.0pg、血 清铁蛋白含量〔F〕<15μg/L、血清铁含量〔I〕<9μmol/L、总铁结合力〔TIBC〕<11μmol/L时为缺铁性贫血,以此标准比拟对照组①和观察组 ①婴幼儿患缺铁性贫血的概率。采集观察对象无名指指尖末梢血,将其注 入EDTA-K2抗凝试管内,充分摇匀后静置5min,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 仪检测血样,比拟对照组②和观察组②婴幼儿的MCV、MCHC、MCH、F、I 和TIBC,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患者各项血液指标 恢复正常,各类临床病症表现消失,为显效;患者各项血液指标趋近正常,各类临床表现病症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变化不明显,各 类临床表现病症几乎无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对照组①和观察组①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比照 观察组①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照组②和观察组②的MCV、MCHC、MCH、F、I、TIBC比照 观察组②的MCV、MCHC、MCH、F、I、TIBC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分析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健脾生血颗粒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加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贫血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健脾生血颗粒;缺铁性贫血;小儿;疗效 贫血是指机体内贮存的铁元素被完全消耗、导致红细胞的正常生成不能满足,体内贮存的铁元素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已经被完全消耗,即为缺铁。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骨髓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铁,转铁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的饱和度都有降低,表现为低色素性小细胞贫血[1]。本文主要分析利用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9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

均符合缺铁性贫血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患者4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2.1±0.7)岁,其中轻度贫血患儿有27例,中度贫血患儿有18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2.3±0.8)岁, 其中轻度贫血患儿有21例,中度贫血患儿有2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贫血程度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亚铁30mg/(kg?d)加维生素C进行治疗,3次/d,饭后服用。观察组采用健脾生血颗 粒进行治疗,具体剂量为:1岁以下患儿每次服用2.5g,1~3岁的患儿每次服用5g,3~5岁的患儿每次服用10g,5岁 以上患儿每次服用12.5g。3次/d,每次为饭后用温水冲服。两组患儿均以4w为一疗程。 1.3评定标准[2] 疗效判定:按照我院相关标准,疗效评为显效、好转、无效。①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改善,血红蛋白值>110g/L,为显效;②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体征接近正常标准,血红蛋白量升高15g/L左右,为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体征无恢复正常趋势,血红蛋白量没有变化甚至降低5g/L,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3]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两组数据的组间差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我所诊治的缺血性贫血患儿30例,采取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总体有效效率达到96.67%,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采取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标签: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成长发育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5个月-3岁年龄段[1]。由于许多患儿仅为轻度贫血,许多家长并未引起重视,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发育[2]。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特收集3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我所诊治的缺血性贫血患儿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7±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轻度贫血患儿17例,中度贫血患儿13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取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进行治疗(由内蒙古康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084;规格:25mg:5ml*10支)口服,5mg/kg.d,2次/天,4周/疗程。观察患儿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 显效:4周后,患儿缺血性贫血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经测量血红蛋白彻底恢复;有效:4周后,患儿缺血性贫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生命体征明显改善,经测量血红蛋白明显恢复;无效:4周后,患儿缺血性贫血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原因,研究降低其发病率的方法。方法对164例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发病原因,如喂养史、既往患病史等进行调查,并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以及化验血象、骨髓象和铁代谢进行检查。结果极重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28例,中度贫血80例,轻度贫血50例。未添加辅食130例,纯母乳喂养60例。急慢性腹泻86例;支气管肺炎3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8例。结论针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要有目的地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干预,发病后应早治疗,从而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 关键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婴幼儿常见病之一[1]。为探讨降低该病发病率的方法,现总结近4年间于本科就诊的婴幼儿年龄段患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并分析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统计2011年12月~2015年12月间本科收治的164例婴幼儿阶段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女50例,男114例;年龄3~6个月14例,6个月~1岁102例,1~2岁30例,2~3岁18例。 1. 2 方法患儿均有详细病史记载,并有包括出生史、喂养史和既往患病史的定期复诊及随访治疗情况记录,时间为2、4周。于本科就诊时首先进行生长发育检查,包括测身高体重,诊断标准参照第3版8年制儿科学教材[1]。化验检查:①血常规: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②骨髓象。③铁代谢的检查: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 1. 3 评定标准[2] 评定标准以贫血程度分极重、重、中、轻四度。极重度Hgb90 g/L。 2 结果 2. 1 生活史胎次:第一胎106例,第二胎48例,第三胎10例。胎龄:早产儿34例,足月儿118例,足月低体重儿12例。居住环境:城区128例,农村36例。喂养:纯母乳60例,混合38例,人工66例;未添加辅食130例,添加辅食34例,辅食中不含蛋白质以淀粉为主16例。健康状况:急慢性腹泻86例;支气管肺炎3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8例。 2. 2 体检本组患儿极重度和重度患儿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儿童2个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