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人体内用来生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严重缺乏,

使得血红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但是人体需要铁的含量跟不上血液供给的铁时,这样就会慢慢的消耗人体内

的铁,使得患者产生贫血。这种病大多发生在不发达国家的婴幼儿、妇女等人的

身上。因此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对缺铁性贫

血的患者进行护理。下面主要来分析一下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以及如何护理缺

铁性贫血的病人。

1.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也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种贫血,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多种

多样。下面主要介绍四种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叶酸的分泌量不足、铁的供应

达不到需求量、铁的消耗量过多、铁的流失过多。

1.1叶酸的分泌量不足

众所周知,叶酸是造血的重要原料之一。如果叶酸的分泌量不足,那么很容

易导致供血不足。但是叶酸并不能在人体内进行合成,只能通过外界环境进行摄取。一般都是从食物当中获取的。叶酸含量比较多的食物主要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动物的肝脏。很多人都喜欢大鱼大肉,不爱吃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样一

来就很有可能导致不能合成足够的叶酸。特别是有些小孩子不愿意吃蔬菜,就很

容易出现叶酸的分泌量不足,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1.2铁的供应量达不到需求量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哺乳期的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十分的大。如果他们的

铁的供应量达不到需求量,就很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像哺乳期的妇女,更需要

及时的补充营养。因为哺乳期的妇女在生产过后消耗的血量大,而且还要给婴儿

喂奶。如果在哺乳期内没有充足的营养,那么哺乳期的妇女有很大的概率患上缺

铁性贫血。因此,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哺乳期的妇女等特殊人群,多补充营养,

保障血液内的铁的供应量达到需求量。

1.3铁的消耗量过多

如果人出现大量失血的情况,就很容易使得铁的消耗量过多。我们都知道血

液中的铁一半都是来自于红细胞,假如人体不断的多次失血,就会使红细胞内的

消耗量过大,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月经期的女性以及妊娠

期的妇女。这两类人群在一定时期内血的消耗量过大,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1.4铁的流失过多

一些游离铁可能会因为胃肠道细胞的上皮细胞不断的衰老和脱落,使得铁的

流失量增高。还有一种情况是,经历了胃切除手术的患者、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等,会使得上皮细胞更新换代的速度变快,导致游离铁的流失量增高。铁的流失量快,不仅仅会导致血液内的血红素减少,严重时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所以,当铁的

流失量超出正常值时,应该格外关注,及时补充营养,防止产生缺铁性贫血。

2.如何护理缺铁性贫血

如何护理好缺铁性贫血患者,也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饮食方面的护理、

用药方面的护理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

2.1饮食方面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要荤素搭配,定时定量的食用三餐。还

要多吃蔬菜水果和动物肝脏类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在吃饭的过程中不能喝牛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大的食物。

2.2用药方面的护理

服用药物的时间是有特殊的要求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吃饭的过程中或者在饭后服用药物。护理人员要告知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服用液体铁剂时,使用吸管,并且告诉患者,在服用铁剂以后拉出的粪便颜色会出现明显的变黑。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让缺铁性贫血患者不要惊慌。

2.3心理方面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格外关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心理状态,缺铁性贫血并非是不可治愈的绝症。有些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缺铁性贫血以后,内心十分焦虑,担心是否可以完全治愈。这种顾虑率完全是多余的。只要通过合理的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在治愈以后也没有其他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要多给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家属普及缺铁性贫血的知识,把缺铁性贫血患者内心的顾虑消除,鼓励缺铁性贫血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争取早日康复。

3.总结

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仍然存在着缺衣少食的现象。如果出现营养不良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还可能是平时不注重饮食平衡。像很多小孩子不愿意吃蔬菜,一味的偏食、挑食,这样也很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在患上了缺铁性贫血以后,也不要过于的焦虑。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下,合理调节自己的饮食。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护理人员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多普及缺铁性贫血的知识,使得缺铁性贫血患者更加了解病情。在治愈缺铁性贫血以后,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补血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综上所述,在患了缺铁性贫血以后,要及时找出原因,并得到良好的护理,这样一来才可以使缺铁性贫血更快的治愈。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一类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显著的贫血症。该病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行为异常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研究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7. 8%,而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20.5%,研究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是呈明显增高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急需引起重视。 案例分析 患儿:女,11月。主诉:因脸色渐苍白,不活泼,无发热及出血现象,未予以特殊处理。患儿系G1P1, 35周早产,纯母乳喂养至今。体格检查:T36. 6℃,P120次/分,R32次/分,体重7. 0g.身长66cm。脸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WBC4. 0x10/L,LYM 39. 5%,MID 3. 7%,GRAN 56. 8%, RBC 2. 18x10/L, Hb 47g/L, HCT 15. 3%, MCV 7040,MCH 124pg, MCHC 17. 6g/L, PLT 194x10/L.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表现不明显,患病早期不易被识别。对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护理就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如何指导患儿家长预防及其护

理呢?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如何预防和护理。 病因 1.母亲围产期因素婴幼儿IDA的发生与先天铁储备关系密切,母亲的孕前、孕期铁的营养状况对儿童影响很大,孕妇如果摄入铁元素不足,新生儿出生后体内铁元素就会缺乏。而且新生儿早产也容易导致其出生是铁元素缺乏,进而引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研究[5]显示贫血母亲所产小儿发生先天性铁储备不足概率明显高于无孕期 贫血者 2.铁摄入、吸收不足 (1)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和促铁吸收饮食不合理,年长儿偏食、挑食等饮食习惯可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2)胃肠炎、慢性腹泻可致铁的排泄增加而吸收不良。 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血容量增加快。1岁时血液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体重及需要合成的血红蛋白增加的倍数更高,铁的需要量更大,足月儿第一年内约需补充外源性铁200mg,低出生体重儿约需补充280~350mg,若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更易缺铁。 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常有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多动、智能

贫血病人的护理

贫血病人的护理 肾内科李彬 2019.7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 难点 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及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2.铁的代谢 (1)铁的分布 (2)来源和吸收 (3)转运和利用 (4)贮存及排泄 概述 体内铁代谢示意图 病因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有无失血或影响铁丢失的相关病史 2.饮食习惯 3.年龄、特殊生命周期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铁营养不良表现营养缺乏、黏膜损害、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2.缺铁原发病表现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1.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核老质幼”、骨髓涂片示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3.铁代谢的生化检查 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2.口服补铁首选,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等 3.注射铁剂

二、巨幼细胞贫血 1.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指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酸代谢药物的作用,导致细胞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其中90%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2.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代谢 病因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吸收或利用障碍的相关疾病 2.饮食及烹饪习惯 3.年龄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血液系统表现贫血为主,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2.消化系统表现黏膜损害为主 3.神经、精神系统表现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1.血象呈大细胞性性贫血 2.骨髓象“核幼质老” 3.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测定 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2.补充叶酸 3.补充维生素B12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类贫血 2.临床特征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和全血细胞减少 病因 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缺陷(“种子”学说) 2.造血微环境异常(“土壤学说”) 3.免疫异常(免疫学说) 护理评估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铁的代——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 (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3)缺铁原发病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自觉工作效率低,常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病人常有焦虑和烦躁。 4.辅助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2)铁代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是反映贮存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 (3)骨髓象:细胞外铁消失细胞铁减少,红细胞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加红蛋白合成减少(hypochromia)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6个月至2岁的小儿最多见,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卫生部列为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病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任何引起体内铁缺乏的原因均可导致贫血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储存铁主要在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故早产、双胎、孕母患缺铁性贫血等都可导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食物铁供应不足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或年长儿偏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婴儿期和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铁的需要量相对增加,易发生缺铁。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每须摄入的铁量相对较成人为多。 4.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日排铁量相对较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亦可致铁缺乏。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每ml血约含0.5mg,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5.吸收减少饮食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反复感

染可减少铁的吸收,增加铁消耗,影响铁利用 【发病机制】铁缺乏对造血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有影响。 1.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也减少,导致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质减少,细胞变小;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③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 2.对其他系统的影响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并可使多种含铁酶(如细胞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活性减低。由于这些含铁酶与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神经介质分解与合成有关,故铁缺乏时造成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造成重要的神经介质如5-羟色胺、去甲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发生明显变化,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因而产生一些非造血系统的表现,如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智力减低等。缺铁还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异常,如口腔黏膜异常角化、舌炎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良和反甲等。此外,缺铁还可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存在于骨髓、肝、脾等组织中)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在各年龄组,以婴幼儿和妇女发病率高。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要点: 主要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铁不足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严重贫血有关。 主要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注意皮肤粘膜情况,有无头痛、心悸等症状,了解有关检查。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如肝、瘦肉、蛋黄、紫菜、豆类等,维生素C有利于铁吸收,餐后饮浓茶影响铁吸收,故饮茶时间在餐后2小时为宜。药物护理: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故当在饭后服用,小伎俩开始,口服液体铁剂时应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服铁剂忌饮茶,服铁剂大便黑,注射铁剂需深层肌肉注射,促进吸收,减轻疼痛。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护理 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在急性发作期,病情重,死亡率高。优良的护理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能及时预防及处理合并症的发生,对抢救病人,延长病人生命均有重要作用,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注意做好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重,病人的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病人的亲属及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仔细耐心的解释工作,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2、在急性期,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 3、注意饮食的选择: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高热或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选择无渣半流或流质饮食,如稀饭、汤面等。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禁食。 慢性再障的感染病情观察以及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SAA为一种临床危重症,病程长,病人求治心切,对治疗期望值高,在治疗期间,我们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并交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使病人对治疗有较为恰当的估价,对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及不适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注意多与病人交谈,沟通思想,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有话愿意和护士诉说,把护士作为知心人。同时,护士恰当地运用支持、鼓励、疏导、抚慰等手段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了病人的孤独、焦虑、消极、行为退化等不良心理反应,使治疗顺利进行。感染的观察及护理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 普通病房:治疗前病室内用0.2%“84”消毒液刷洗墙壁、窗、地面、床头桌及室内的一切用品。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min,每日用0.2%“84”消毒液拖地,病人用物经消毒后进病房。 病人准备:为保护病人皮肤、口腔、眼、鼻腔、肛门周围的清洁,我们给病人更换消毒过的内衣、内裤,随时观察皮肤粘膜的情况。给病人漱口每日4次,疑有霉菌感染用小苏打漱口,同时每日坚持给病人做口腔护理2次。必要时给病人抗生素眼药水滴眼、鼻腔。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预防会阴及肛周感染。对有痔疮病人,嘱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检测及感染的控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发热、咳嗽、鼻塞、粘膜溃疡、咽痛、皮肤疖肿等感染的体征和症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4h/1次,定期监测病人血、尿、大便常规及血象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为做好感染监测,我们每周进行病室空气微生物检测及病人常用器具细菌培养1次,定期为病人咽、鼻腔、腋下、会阴部做细菌培养,作为消毒隔离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依据。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人体内用来生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严重缺乏, 使得血红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但是人体需要铁的含量跟不上血液供给的铁时,这样就会慢慢的消耗人体内 的铁,使得患者产生贫血。这种病大多发生在不发达国家的婴幼儿、妇女等人的 身上。因此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对缺铁性贫 血的患者进行护理。下面主要来分析一下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以及如何护理缺 铁性贫血的病人。 1.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也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种贫血,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多种 多样。下面主要介绍四种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叶酸的分泌量不足、铁的供应 达不到需求量、铁的消耗量过多、铁的流失过多。 1.1叶酸的分泌量不足 众所周知,叶酸是造血的重要原料之一。如果叶酸的分泌量不足,那么很容 易导致供血不足。但是叶酸并不能在人体内进行合成,只能通过外界环境进行摄取。一般都是从食物当中获取的。叶酸含量比较多的食物主要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动物的肝脏。很多人都喜欢大鱼大肉,不爱吃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样一 来就很有可能导致不能合成足够的叶酸。特别是有些小孩子不愿意吃蔬菜,就很 容易出现叶酸的分泌量不足,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1.2铁的供应量达不到需求量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哺乳期的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十分的大。如果他们的 铁的供应量达不到需求量,就很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像哺乳期的妇女,更需要 及时的补充营养。因为哺乳期的妇女在生产过后消耗的血量大,而且还要给婴儿 喂奶。如果在哺乳期内没有充足的营养,那么哺乳期的妇女有很大的概率患上缺

贫血常见原因和护理诊断

贫血常见原因和护理诊断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其特点是全身性红细胞质量不足或质量异常,导致氧运输能力降低。贫血常见的原因包括: 1.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由于摄入的铁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常见于孕妇、儿童和肠胃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 2. 慢性疾病相关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长期存在时,可导致机体内铁的分布异常,造成慢性疾病相关贫血。 3. 遗传性贫血:包括地中海贫血、珠蛋白病等,主要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4. 骨髓疾病相关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5. 血液病相关贫血: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6. 自身免疫性贫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贫血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氧运输不足:贫血患者氧供应不足,可以采取提高环境氧浓度、保持呼吸道

通畅、安排间歇休息等措施,以增加氧供给和减轻症状。 2. 营养不良:贫血患者往往由于食欲不振、吸收不良等原因造成营养不良。应该进行营养评估,给予高蛋白、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 3. 肌肉无力和疲乏:贫血导致氧供不足,常表现为肌肉无力、疲乏乏力,可通过合理活动和适量锻炼来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体能。 4. 心脏负荷过大:贫血患者心脏需要更多的工作来代偿氧供不足,易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需要监测心脏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快。 5. 复发和并发症:某些原发疾病造成的贫血可能会反复发作或并发其他疾病。应该定期进行贫血相关指标的监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也需要根据不同原因的贫血进行个体化的制定。通过合理护理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孕妇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1100字

孕妇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1100字 目的了解我县孕妇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与治疗,使母婴的健康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方法以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我站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筛查出的276例合并贫血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进行相关内容分析,通过实验室血细胞分析和血清铁的检查能及时发现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结果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宣传不到位,受教育程度低,生活质量低,遵医行为不良等因素是构成贫血的原因。结论针对期构成贫血的原因,对妊娠合并贫血的孕妇进行系统管理,产期保健,大力宣传科学的饮食习惯,注意孕期营养,补充铁剂等的护理干预,使绝大多数贫血孕妇安全度过了整个孕产期,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毕业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03-02 1 资料与方法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国内统计其发生率为30%,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属于高危妊娠,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又称为“生理性贫血”,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儿均可造成一定的危害,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缺铁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流产、早产、低体重儿、甚至胎死宫内,临床上应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贫血,降低其不良后果的发生。该地区妇女妊娠主要的合并症是缺铁性贫血,而且为高发区。 1.1 一般资料 1.1.1 调查对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在我站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中筛查出的276例孕产妇合并贫血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年龄20-35岁为252例,36-42岁为24人,平均年龄23.5岁,初产妇192例,经产妇84例。 1.1.2 调查方法由指定专职人员,对这276例孕妇进行面对面的问卷式调查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是否定期孕检,既往疾病史,补充铁剂情况等。 1.1.3 样本测定均由检验科人员采样并用同一台血细胞计数仪(RQ-9C102996)进行测定。 1.1.4 调查依据诊断标准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把妊娠期贫血的程度分为4度。轻度:RBC(3.0-3.5)x10/L,Hb(81-100)L;中度:RBC( 2.0- 3.0)×10/L,Hb(6l-80)L;重度:RBC(1.0-2.0)×10/L,HB(31-60)g/L;极重度:RBC<1.0×10/L,Hb小于或等于30L。若孕妇血清铁<6.5-mol/L,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客观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2 护理干预方法在孕早期对所有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孕妇开展了孕妇学校、制作通俗易懂的哈萨克族语言的预防贫血和科学饮食方面的宣传材料,大力宣传科学的饮食习惯,改变传统的不良饮食习惯,讲解孕期保健知识及妊娠合并贫血后对母亲和胎儿造成的危害程度,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让孕妇了解到预防和治疗贫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孕中期要求参加系统管理的孕妇必须查一次血、尿常规,然后定期每月一次血常规。孕中后期根据贫血程度给予饮食指导及指导服用硫酸亚铁、维生素C等药物的方法,嘱其铁剂需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发放免费的含铁剂酱油。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注意休息,适量活动,贫血程度轻的患儿可参加日常活动,勿需卧床休息。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2)营养失调的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帮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患儿的膳食,让家长了解动物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富,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物同时应用。 (3)服用铁剂的护理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故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投药。可与维生素C 同服,以利吸收;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其原因,消除顾虑。铁剂治疗有效者,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服药3~4周无效,应查找原因。注射铁剂时应精确计算剂量,分次深部肌肉注射,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4)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护理要点、预防知识。介绍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贫血纠正后,仍应坚持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1.营养失调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红蛋白减少、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改变与缺铁时口腔黏膜异常角化,易发生口炎、舌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要点: 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用铁剂,按医嘱服用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铵(三价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右旋糖苷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深部肌肉注射。注射用铁剂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服药时间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注意保护患儿,不到公共场所去,避免感染。 2.纠正偏食习惯,食物应多样化,并注意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1.妥善安排患儿饮食,增强含铁食物摄入,坚持用药。 2.向家长及患儿解释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本病,协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3.注意休息,减少体能消耗。 4.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2-3个月。 5.定期复查血象。 10.先天性心脏病的出院指导 1.喂养耐心,给予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勿食过饱。 2.让患儿注意休息,勿剧烈活动,有蹲跪时,让患儿自己蹲下,自己起立。 3.预防感染: (1)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2)少去公共场所。 (3)做小手术时,如拔牙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由于体内铁储备不足,导致 红细胞形成和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病人常常出现疲劳、头晕、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护理人员需 要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针对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1.评估和监测: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 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定病人的贫血程度和病因。监测病人的Hb、铁代谢指标、红细胞指标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2.促进铁吸收:提供饮食指导,帮助病人选择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蛋、豆类和绿叶蔬菜等。同时,饮食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铁的吸收, 应鼓励病人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需要提醒病人避 免与咖啡、茶等食物一起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的鞣酸可以抑制铁的吸收。 3.补充铁剂:在医生的指导下,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正确使用铁剂。需要注意的是,铁剂应与胃酸分泌低的时段一起使用,以提高吸收率。同时,应告知病人一些副作用,如便秘、腹痛等,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4.提供营养支持: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等。如果病人因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无 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使用口服或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补充。 5.体力活动指导:鼓励病人进行适度的锻炼,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 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但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 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疲劳和身体不适。

7.预防感染:缺铁性贫血病人免疫力较低,易受到感染的侵袭。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勤洗手、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环境卫 生等,同时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醒其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和去公共场所等。 8.定期随访: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及时反 馈病人的情况,并定期进行随访。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措施和 支持方案。 总之,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因、贫血程度和个体差 异等因素,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服务。除了提供铁剂和饮食指导,还 需要关注病人的营养支持、心理状态和免疫力等方面,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和康复效果。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1-1.5mg,如海带、木耳、香菇、肝脏、蛋类、瘦肉。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VC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抑制铁吸收.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求量增长,但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接收不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3)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胃酸、VitC促进铁吸收。茶(含鞣酸)、奶(含磷)、咖啡影响铁的吸收。 4)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铁的接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主如果随肠粘膜细胞、皮肤细胞、尿道细胞脱落而丧失。妇

女还通过月经、怀胎和哺乳而丧失铁。(5)铁的转运:血清铁将铁输送至各组织。 三、病例介绍 XXX,女,42岁。2015年10月21日以贫血门诊就诊。HGB低,XXX及PLT均正常,铁蛋白低,EPO高,诊断为IDA。医生开复方硫美亚铁叶美片口服(泌特)。10月27日复诊,XXX。口服铁剂不耐受,医生开NS250ML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11月3日再次复查,XXX,RBC 4.46×1012/L,HCT 33%,WBC 4×109/L,PLT 231×109/L,继续NS250ML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四、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1、组织缺铁表现:除皮肤黏膜苍白外,还有毛发干燥,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部分患者呈勺状(反甲)。可有脾脏轻度肿大2、精神行为表现:如易激动、异食癖等。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 五、实验室检测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与护理-精选资料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与护理 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先天储铁不足:孕妇平均每天需储铁约3.75mg,这样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铁缺乏。若孕期母体铁摄入不足或早产儿、双胎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导致幼儿期发生缺铁而贫血。 幼儿铁摄入不足:铁摄入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婴儿在前四个月可以通过乳汁获得一定量的铁,但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还需动用体内储备铁来满足生长发育需铁量,4个月时体内储备铁已基本用尽,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此时不补充或补充量不足,就会导致缺铁。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每天铁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以上和1~3岁分别为10mg和12mg。婴幼儿的常规食物如人乳、牛乳、谷物均是贫铁食品,蛋黄含铁量高但吸收率低。婴幼儿期若没有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常导致铁摄入不足而发生贫血。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是人一中生长发育较快的两个高峰之一,相对需要的铁增多,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成人男女铁的适宜摄入量分为每天15mg和20mg,1~3岁幼儿铁的适宜摄入量12mg,按体重计算铁的摄入量婴幼儿是成人的20~30倍。婴幼儿期如此大的需要量若不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铁的摄入量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贫血。

铁的吸收障碍:铁的吸收障碍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各种消化道疾病损伤了肠黏膜,使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吸收减少;二是食物搭配不合理影响铁吸收。铁的食物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其铁吸收率高;另一种是存在于植物性和蛋类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因受磷酸盐、植酸、草酸、鞣酸、卵黄高橉蛋白的影响而不易被吸收。食物搭配不当也会导致铁吸收量小,导致体内缺铁而发生贫血。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性护理 增加母体孕期铁储备:开展孕期营养知识宣传,引导孕妇平衡膳食,注意铁摄入,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有足够的铁储存,确保婴儿出生后,在没有添加富含铁辅食的前4个月内有足量储存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提倡母乳喂养:虽然乳汁是贫铁食品,但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高。婴儿在前4个月消化器官发育水平还不成熟,不能完全适应消化含铁高的人工辅食。此时提高母乳的含铁水平,是提高婴儿铁摄入量的有效途径。为增加乳汁铁含量,乳母要适量摄入含铁多的动物类食物和绿黄色蔬菜及豆类食品。人工喂养婴儿,要用含铁的补充配方奶代替普通牛奶来喂哺婴儿,保证婴儿有足够的铁摄入并吸收,从而达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目的。 根据不同时期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量补充含铁辅食:婴幼儿期生长发育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其铁需量相对增多。从第4个月起婴儿要添加富含铁并且易吸收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养分【2 】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养分掉调,低于机体须要量:与铁供给不足.接收不良.丧掉过多或消费增长有关. 2.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留意歇息,适量活动,贫血程度轻的患儿可参加日常活动,勿需卧床歇息.对轻微贫血者,应依据其活动耐力降低程度制订歇息方法.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中断时光. (2)养分掉调的护理倡导母乳豢养,实时添加含铁丰硕的食物,关心改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患儿的炊事,让家长懂得动物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硕,是防治缺铁的幻想食物;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接收,茶.咖啡.牛奶等克制铁接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物同时运用. (3)服用铁剂的护理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痛苦悲伤.恶心.吐逆.便秘或腹泻,故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端,在两餐之间投药.可与维生素C同服,以利接收;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解释其原因,清除挂念.铁剂治疗有用者,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服药3~4周无效,应查找原因.打针铁剂时应准确盘算剂量,分次深部肌肉打针,改换打针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逝世.

(4)健康教导讲授本病的病因.护理要点.预防常识.介绍服用铁剂的留意事项.贫血改正后,仍应保持合理安排炊事.造就优越饮食习惯. 1.养分掉调与铁供给不足.接收不良.丧掉过多或消费增长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红蛋白削减.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转变与缺铁时口腔黏膜平常角化,易产生口炎.舌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沾染. 护理要点: 1.加强养分,供给铁剂倡导母乳豢养,按时添加含铁丰硕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用铁剂,按医嘱服用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铵(三价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右旋糖苷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深部肌肉打针.打针用铁剂易消失不良反响,应慎用.服药时光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端,逐渐增长,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接收.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留意歇息,适量活动病室应安静干净,宽阔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颖,温.湿度合适.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留意歇息,特殊是活动后消失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歇息,削减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毁伤缺铁时易产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干净,勉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沾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沾染,应留意破坏,与沾染患儿分室栖身,保持室内空气新颖,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留意破坏性隔离,以免交叉沾染. 健康指点: 1.留意破坏患儿,不到公共场所去,避免沾染. 2.改正偏食习惯,食物应多样化,并留意色.喷鼻.味,以促进食欲. 3.恰当增长户外活动,以加强体质. 1.妥当安排患儿饮食,加强含铁食物摄入,保持用药. 2.向家长及患儿解释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本病,协助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3.留意歇息,削减体能消费. 4.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2-3个月. 5.按期复查血象.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一、概念:IDA是由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在发展中国家约2/3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贫血。1、来源:每日造红细胞需铁约20—25mg.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1-1。5mg,如海带、木耳、香菇、肝脏、蛋类、瘦肉.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VC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 受体拮抗剂抑制铁吸收.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1)铁在体内存在形式:组织中的铁主要是以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酶的形式存在. 贮存铁主要是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肠黏膜中 (2)铁的来源:生理情况: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肝、肉、血、豆类等。脂肪、乳类、谷物含铁较低.非生理情况:铁可来源于药物和输血。(3)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胃酸、VitC促进铁吸收。茶(含鞣酸)、奶(含磷)、咖啡影响铁的吸收. (4)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主要是随肠粘膜细胞、皮肤细胞、尿道细胞脱落而丢失。妇女还通过月经、妊娠和哺乳而丧失铁。(5)铁的转运:血清铁将铁输送至各组织。 三、病例介绍 郝春梅,女,42岁。2015年10月21日以贫血门诊就诊。HGB低,WBC及PLT 均正常,铁蛋白低,EPO高,诊断为IDA。医生开复方硫美亚铁叶美片口服(泌特)。10月27日复诊,HGB 78g/L.口服铁剂不耐受,医生开NS250ML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11月3日再次复查,HGB99g/L,RBC4。46×1012/L,HCT33%,WBC 4×109/L,PLT 231×109/L,继续NS250ML蔗糖铁100mg 静脉滴注. 四、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1、组织缺铁表现:除皮肤黏膜苍白外,还有毛发干燥,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部分患者呈勺状(反甲)。可有脾脏轻度肿大2、精神行为表现:如易激动、异食癖等。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 五、实验室检测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特别是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细胞体积偏小。骨髓铁染色阴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