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_第六节 水痘_中医世家

《传染病》_第六节 水痘_中医世家

《传染病》_第六节水痘_中医世家

第六节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病原学

本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心为双股DNA,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可在人胚纤维母细胞、甲状腺细胞中繁殖,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人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网状

内皮细胞系统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皮疹分秕出现与间歇性病毒血症有关。随后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血症消失,症状缓解。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变可累及内脏。部分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形成慢性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恶性肿瘤,受剌激)病毒被激活,导致神经节炎,并沿神经下行至相应的皮肤节段,造成簇状疱疹及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

水痘病变主要在表皮棘细胞。细胞变性、水肿形成囊状细胞,后者液化及组织渗入形成水疱,其周围及基底部有充血、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水疱内含大量病毒。开始时透明,后因上皮细胞脱落及白细胞侵入而变浊,继发感染后可变为脓疱。皮肤损害表浅,脱痂后不留瘢痕。粘膜疱疹易形成溃疡,亦易愈合。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16日(10~24日)

(一)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二)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1.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5.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当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机制障碍及继发感染等原因时,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为大疱型,直径可达2~7cm,易继发金葡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而死亡;疱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为出血型,可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肤大片坏死,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称为坏死型;病变播散累及内脏者称为播散型,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妊娠头三个月内感染水痘,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称为先天性水痘综合症。

并发症

(一)皮肤疱疹继发感染可引起脓疱疹、蜂窝织炎、败血症等。

(二)肺炎成人多为原发性水痘肺炎,发生在出疹后1~5日,儿童常为继发性肺炎,多发生于病程后期2~3周。

(三)水痘脑炎发病率低于1‰,儿童多于成人,常于出疹后一周发病。临床表现与脑脊液所见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病死率约5%,少数有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四)其它水痘肝炎、心肌炎、肾炎等均很少见。

诊断

(一)流行病学对冬春季有轻度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的学龄前儿童,应注意仔细查体,询问有无与水痘患者的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根据皮疹的特点,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各种疹型同时存在,出现粘膜疹,全身症状轻微或无,多能确立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

2.疱疹刮片或组织活检,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用酸性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

3.病毒分离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液做细胞培养,其病毒分离阳性率高,后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咐试验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鉴定。也

可取新鲜疱疹内液直接做电镜检查。

4.血清抗体检测可用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测定。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脓疱病好发于鼻唇周围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脓疱及黄色厚痂,经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现,无全身症状。

(二)丘疹样荨麻疹系婴幼儿皮肤过敏性疾病。皮疹为红色丘疹,顶端有小水疱,无红晕,分批出现,离心性分布,不累及头部和口腔。

(三)带状疱疹疱疹呈成簇状排列,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分布,不对称,有局部疼痛。

治疗

(一)一般处理与对症治疗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防止庖疹破溃感染。皮疹已破溃可涂以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继发感染者应及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并发肺炎、脑炎按肺炎和脑炎治疗。激素一般禁用,当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时,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应用尽快减量或停用。

(二)抗病毒疗法

干扰素,10~20万μ/日,连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也可选用。

预防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水痘教案

小(3)班健康安全教案: 琳琳生病了 教师:彭承翠罗春霞 时间:2013.2.28 活动目标: 1.懂得疾病对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会传染的,了解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简单知识。 2.乐于接受预防接种,知道生病后应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健康成长。活动准备: 自备图片,内容分别为:水痘,腮腺炎,肝炎等传染病患儿。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琳琳生病了》。引起幼儿讨论的兴趣。 1.导入:做接电话的样子! 师:你们知道老师接到了谁的电话吗? 2.老师在和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通电话,她是打电话来跟老师请假的,说:今天XX小朋友不来上幼儿园了。她妈妈告诉我说:“XX生水痘了,不能上幼儿园了,要不然会传染给其他小朋友的。”我说:“好的,请你告诉XX小朋友要好好治病,快快来上幼儿园。” 二、教师提问并于幼儿一起讨论。 1.XX小朋友为什么不能来上幼儿园呢? 师:水痘是什么样子的病,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出示水痘患儿的图片,向幼儿介绍,使幼儿知道水痘疾病的危害,并了解水痘是会

传染给别人,所以XX不能来上幼儿园。 2.你还知道哪些病也像水痘一样会传染给其他人吗?出示传染病患儿的图片,向幼儿介绍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3.请小朋友来说说传染病的危害! 4.老师小结:得了传染病人会感到不舒服,没有精神,很痛苦,如果得了水痘,还会在皮肤上长出一颗一颗的水痘,使皮肤非常的难看! 5、那得了水痘和其他的传染病,应该怎么办呢?使幼儿知道生病了不要害怕,要听医生和爸爸妈妈的话,勇敢地打针和吃药,接受治疗,这样就会很快好起来。 6.怎样才能不得水痘和其它传染病呢?让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简单知识,知道不到得了传染病的病人家去玩,不能接触病人摸过的东西,并能勇敢地按时进行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咬手指……),这样我们就不会生病痛苦了!身体就能棒棒的! 师;谁知道怎样才不会得传染病?应该怎样做? 三、教育幼儿懂得关系生病的小朋友!这样他的病就可以很快的好起来! 1.XX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关心他,你们想跟他说些什么话?你们想告诉他什么?让XX小朋友的病快一点的好起来呢? 2.把小朋友把自己想说话说出来,老师帮你们记起来,一起告诉XX 小朋友!(引导幼儿大胆的说)。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考点详解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考点详解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考点详解汇总 第一章总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

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二)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三)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 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四)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 (>3months) (五)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 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 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 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包括外内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外毒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 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起作用 3)数量: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一、麻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二、水痘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三、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四、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五、流行性脑膜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六、甲肝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八、结核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麻疹 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空气传播。多发于婴幼儿。患过麻疹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 麻疹病潜伏期为lO-12天。出疹前后5天左右为传染期。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泪、鼻涕、唾液中。发病时可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发热后的2-3天,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出现“麻疹粘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疹后2-3天,此斑就会消失。 中医治疗 鲜芫荽30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15克,西河柳30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根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 治疗原则: 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麻疹一般按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常用透疹、清热、解毒等治法,使疹毒外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同时配合西医对症疗法,但不宜早期滥用抗生素。 2.麻疹合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中西药合

用,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 在治疗上,以宣透解毒为总原则,并根据发病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分别采用透发、解毒、养阴等法。对于疹发不畅,邪毒内陷之逆证,则宜清热解毒,以达邪外出。本病治疗,重在透发。麻毒外透,则邪有所出,以防他变。在治疗中按出疹时期,分段辨治。疹前期以透为主,出疹期以清为主,疹回期则以养阴为主。但应注意透发防耗津液,清热勿过犯寒凉,养阴忌滋腻留邪。 水痘 水痘是儿童的高度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成人。以冬春季发病为主,有终生免疫力。它是由复合疱疹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感染。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都有传染性。 中药方剂: 连翘、牛蒡子、桑叶各9克,荆芥4.5克,大青叶15克。 瘙痒较剧,加蝉衣4.5克,白僵蚕、白蒺藜各9克。 水疱较多,加泽泻9克,生薏仁、滑石各12克。 发热重,舌苔黄膳,去荆芥、配加银花、黄芩各9克,蒲公英15克,黄连3克。

72系统精讲-传染病-概述、麻疹、水痘、猩红热

1.患儿,女,6岁。皮肤同一部位出现丘疹、水疱疹,有的水疱内含清亮液体,有的呈浊性液,还有的已破溃结痂。考虑患儿发生了 A.风疹 B.水痘 C.麻疹 D.猩红热 E.药物疹 【答案】:B 【解析】:考察水痘临床表现。该患儿皮肤同一部位出现不同时期的多种皮疹,最可能诊断是水痘。 2.治疗猩红热时抗生素首选 A.头孢曲松 B.青霉素G C.阿米卡星 D.万古霉素 E.庆大霉素 【答案】:B 【解析】:考察猩红热治疗原则。青霉素为该病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用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治疗。 3.猩红热病人应隔离到 A.体温正常 B.症状消失 C.青霉素治疗后10天 D.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 E.症状完全消失1周,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 【答案】:E 【解析】:考察猩红热护理措施。请记忆猩红热病人应隔离到症状完全消失1周,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 4.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是

A.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C.病后可获暂时性免疫力 D.发病以夏季为主 E.恢复期患者存在携带病毒现象 【答案】:A 【解析】:考察麻疹的病因及流行病学。请记忆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传染源。5.水痘的传染源是 A.受感染的动物 B.病原携带者 C.患者 D.土壤 E.污染的食物 【答案】:C 【解析】:考察水痘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水痘病人是水痘唯一传染源。 6.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血液传播 B.虫媒传播 C.飞沫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密切接触传播 【答案】:C 【解析】:考察水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7.水痘患者作为唯一的传染源,其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 A.潜伏期 B.出疹期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内容 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传染的概念;传染过程的表现; 2.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诊断依据及传染病的报告时间。 熟悉: 1.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2. 传染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 1. 传染病的发病机理。 [重点] 1. 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其特征; 2. 重大传染病及其报告时间。 [难点] 1. 传染病的发病机理。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传染的概念。传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有流行性。(2)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规律性、病情发展的特殊表现。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防治结合。 2.重点讲解: 传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在性感染、显性感染。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社会因素。预防:我国要求报告的重大传染病及时间要求。 3.一般讲解: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第二章朊毒体感染(略) 第三章病毒感染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HBV的基本结构、抗原抗体系统; 2. 胆酶分离现象;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3.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及急性黄疸型和急性重型的临床特点; 4. 肝炎的治疗原则及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抢救方法。 熟悉: 1. 甲、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 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特点。 了解: 1. 各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2. HBV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重点] 1. 胆酶分离;急性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 急性黄疸型和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抢救。 [难点] 1. HBV的基本结构、抗原抗体系统; 2. 肝炎的治疗。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甲、乙两型病毒的形态与结构,抗原、抗体系统及亚型;HBV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不同临床类型肝炎的病理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a、肝功能检查b.各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及其意义;治疗原则及重型肝炎的治疗。 2.重点讲解: 乙肝病毒的基本结构,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急性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胆酶分离;急性黄疸型和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出血、肝肾综合症的抢救。 3.一般讲解: 甲、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第二节疱疹病毒感染——水痘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水痘皮疹的特点; 2. 早期诊断的依据。 熟悉: 1. 流行病学特征; 2. 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特点及水痘与带状疱疹之间的关系。 [重点] 1. 传染源、传播途径; 2. 皮疹的形态、分布、演变。 [难点] 1. 发病机理; 2. 皮疹的演变。

水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水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一、水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水痘(TCD编码:BE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水痘(ICD-10编码:B01.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传染病学》(第7版)(杨绍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制订。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水痘协作组制定的“水痘中医诊疗方案”。 水痘临床常见证候: 邪犯肺卫证 气营两燔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水痘协作组制定的“水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水痘。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水痘的患者。 2.如无隔离条件,不进入本路径。 3.适合服用中药,典型性水痘患儿可进入本路径。 4.水痘合并皮肤继发感染、血小板减少、水痘肺炎、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肝炎、肾小球肾炎、水痘脑炎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等不进入本路径。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胸部X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邪犯肺卫证:辛凉解表,利湿解毒。 (2)风热夹湿证:疏风清热,解毒祛湿。 2.特色疗法 (1)中药熏洗 (2)中药外搽

出水痘病人食谱_水痘患者饮食指南

出水痘病人食谱_水痘患者饮食指南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出水痘病人食谱,希望能帮到你。 出水痘病人食谱 1.薏苡仁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 【制作】将薏苡仁、粳米共同煮粥。 【用法】每日2次,作主食吃。 【功效】利湿,清热。可作为水痘患儿的辅助治疗。 2.板蓝根银花糖 【来源】经验方 【原料】板蓝根100克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适量。 【用法】每服10~20克,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3.芫荽汤 【来源】《岭南草药志》 【原料】鲜芫荽150克鲜胡萝卜200克风栗(干板栗)150克鲜荸荠100克 【制作】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风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用法】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 【功效】透发痘疹。适用于小儿水痘。 4.绿豆汤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绿豆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绿豆加水500克,煮汤。 【用法】服用时加白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解渴清暑。适用于水痘。 【宜忌】热退后即停服。 5.竹笋鲫鱼汤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竹笋鲫鱼各适量 【制作】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 【用法】每日3次,随量食。 【功效】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 6.甘草三豆饮 【来源】民间方 【原料】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黑豆10克生甘草3克 【制作】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用法】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宜忌】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7.荸荠芦根汤 取荸荠100克,芦根30克。将荸荠去皮,芦根切段,加水煮30分钟,喝汤食荸荠。有清热解毒作用。 8.银花薏米粥 取银花10克,薏米30克,冰糖10克。将银花加水煮20分钟,去渣留汁,薏米加水煮粥,待粥八成熟时加入汁及冰糖煮烂食用。有清热、祛湿作用。 9.胡萝卜香菜饮 取胡箩卜50克,香菜30克。将以上洗净,加水煮15分钟,去渣饮汁。有发汗透疹作用。

《传染病护理学》word版

《传染病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HF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5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_____,少数可在____________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有报告________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预防_______________。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标本。 14.伤寒典型临床经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痘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幼儿园课件 (一)

《水痘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幼儿园课件 (一)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幼儿园里的水痘和手足口病病例也开始逐渐增多。为了让幼儿园师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我们特别准备了《水痘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课件。 一、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易感儿童多见。 二、水痘的症状 1、发病前: 菌体潜伏期为10-21天,通常是10-14天,常见的先兆症状有体温升高、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 2、发病后: 水痘病毒会在皮肤表面产生水疱,疱液有着很强的传染性是疱病的显著特征。水痘病毒普遍造成轻度患者的头晕和恶心,晕厥限于已有躁动史的患者。 三、水痘的预防措施 1、儿童生活卫生:

减少患者的接触,避免患者共用餐具,加强日常清洁卫生,保持室内 空气畅通。 2、疫苗预防: 儿童必须接受水痘疫苗接种,预防水痘是家长的必需工作。 3、强烈卫生教育: 引导孩子做好个人卫生,如洗手、勤换洗衣物等,同时避免接触患者。 四、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人类处级肠道有10多种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的普遍病。发病 时多呈散发状态,尤其在夏秋季时最为多见。 五、手足口病的症状 1、发病前: 菌体潜伏期约为3~5天,最长为7天。 2、发病后: 常引起发热、喉炎、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3、手足口病的外科表现: 表现形式多为少数粘膜疱疹或非疱疹病变,以手、足、口及臀部、大 腿近臀部等处疱疹为主,少数伴有轻微的瘙痒。

六、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保养: 手足口病感染多通过口腔接触传播,因此要多次用水和肥皂洗手及保持室内环境干爽。 2、接受强制性隔离措施: 发现疑似病人,立即进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对重症病例,要立即强制隔离治疗,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及随时采取有效措施。 3、疫苗打预防措施: 打疫苗同样是预防手足口病的一大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虽然水痘和手足口病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通过加强卫生教育、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加强个人卫生、接种疫苗、隔离隔离疑似病例等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还能提高幼儿园防疫的效果,让孩子们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水痘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水痘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有效控制水痘疫情的蔓延,尽快控制水痘疫情的暴发流行,维护全县人民身心健康,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委党组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把水痘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人物。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疫情蔓延,确保我县水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水痘疫情防控工作组织领导,推动我县水痘防控工作稳步有效开展,经卫计委党组研究决定成立“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水痘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水痘疫情防控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疫情控制组、医疗救治组、监督检查组、健康教育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疫情控制、医疗救治、宣传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各医疗卫生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也要制定方案、成立组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 三、工作目标 1、规范水痘病例的诊断与报告,掌握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评价,为制定和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水痘发病水平,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 3、规范水痘暴发疫情和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置等工作。 4、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争取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水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维护全县人民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儿童的身心健康,确保灵璧社会的和谐稳定,顺利迎接“七一”建党节的到来。 四、工作职责 (一)县卫计委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做好水痘疫情防控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宣传培训等工作,及时向县政府提出卫生应急响应的启动与终止的建议。 (二)医疗机构

带状疱疹后遗症---中医世家

带状疱疹后遗症---中医世家 【赵炳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属神经痛的老年患者,经他细心辨证分析,属气隔血聚之证,遂不拘泥常法,而投以川军破瘀止痛,其效立竿见影。 【蜈蚣】蜈蚣配生黄芪、莪术、当归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此病大多是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黄芪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在应用抗病毒药的同时加用 黄芪注射液20~30ml静滴,可缩短疗程,起协同治疗作用。 带状疱疹后遗运动神经麻痹发生在面部颅神经区域的带状疱疹容易发生运动神经麻痹,可应用以黄芪为主药的“补阳还五汤”水煎服,黄芪可重用至50~60g。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方】 1.全蝎适量,研末用开水或稀粥冲服,每次服1.5克~3克,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10天即可显效。 2.前胡15克,白术、生薏苡仁、防风、防己、桑枝、当归、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5天见效。【速效救心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口服每次10粒,每日2次,同时可用该药20粒研细末后加适量陈醋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 【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 1.初起以湿热为患,久则伤气阻络 陆师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日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因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年老患者常因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又因经络阻隔,不通则痛,而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2.初以疏肝化湿为主,早期即投活血和营 在急性发作期,陆师常以疏肝清热、化瘀止痛为大法,以龙胆泻肝汤

为基础,用龙胆草、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泻肝胆湿热之郁火,当归、赤芍、丹皮凉血活血,大青叶、板兰根、白花蛇舌草等清热凉血解毒,桃仁、丹参、延胡索、郁金活血理气止痛。陆师治疗带状疱疹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即于方中加入了理气活血之药,旨在防止和减轻由于病毒侵犯神经而引起的神经周围炎症和粘连,减少纤维包裹,防止后遗神经疼痛的发生。 3.久则益气活血为主,正气充盛则络脉自通 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年老体弱患者常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症状,且病程持久,疼痛剧烈,甚则彻夜难眠,这也就是临床上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对此,陆师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施治多以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品,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痛程迁延,疼痛剧烈,久病伤气,气虚则无力推动气血之运行,致血行迟缓,脉道不通或通而不畅,以致血液郁滞而凝为瘀血,故治当益气扶正为主,配合活血通络共奏益气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常以生黄芪为君药,药量可达60g,取其益气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动血运,促进瘀血活化之功效,配合三棱、莪术、当归、川芎、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通络,佐以制香附、郁金等既入血分又入气分之品,使气血流畅,血随气行,开塞通瘀而止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临诊时,陆师认为凡遇带状疱疹当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因为一旦病毒累及神经产生纤维包裹其病理表现常常为不可逆转,所以活血化瘀的早期应用,可减少和避免神经的炎症粘连和纤维包裹,常可杜绝或减少后遗神经疼痛的产生。 【带状疱疹医案】 刘××,男,71岁首诊:1999年11月4日。 主诉:左胸胁部皮肤糜烂疼痛20天。患者20天前出现左胸肋部刺痛,10天后疼痛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初起三五成簇,后蔓延成片,疼痛剧烈,伴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查体:患者患者左胸胁部及背部皮肤糜烂,面积约10×30cm2,间有未溃破米粒大小水泡,疱液浑浊,舌红苔黄,脉细数。 诊断:蛇串疹(带状疱疹)。

《传染病学》知识点大全

《传染病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重点在于研究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三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 主要取决于病原体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一)清除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二)隐形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是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 大多数人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少数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三)显性感染 即传染病发作,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机体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小部分显性感染者可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四)病原携带者 按病原体种类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持续时间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慢性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时间>3个月,对HBV感染>6个月。 (五)潜伏性感染 条件: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病原体长期潜伏 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引起显性感染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结核杆菌感染。 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最少见,五种感染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是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致病能力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夏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 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 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 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 为带状疱疹。 二、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于普通感冒。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8.8摄氏度,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并且疼痛的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 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还可能并发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 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三、流行性腮腺炎 此病为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疼痛感为其特征,多数 患者有发烧和轻度全身不适感。患者先出现发烧、身体不适、食欲不振,过数小时或 2天后发现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肿胀部位有疼痛,开口咀嚼时更明显,肿胀可 持续4~5天,以后逐渐减退,整个病程约7~12天。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的手足 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口蹄疫主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又一春季到了,据了解,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比较多,如何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春季传染病预防学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季传染病预防学问 春夏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消失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消失和快速进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消失严峻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埋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二、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于一般感冒。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8.8摄氏度,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痛苦,并且痛苦的

很严峻,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流鼻涕、咽喉痛苦、咳嗽,还可能并发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逼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三、流行性腮腺炎 此病为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痛苦感为其特征,多数患者有发烧和轻度全身不适感。患者先消失发烧、身体不适、食欲不振,过数小时或2天后发觉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肿胀部位有痛苦,开口咀嚼时更明显,肿胀可持续4~5天,以后渐渐减退,整个病程约7~12天。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的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消失皮疹,或消失口腔黏膜疱疹.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传染.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埋伏期2-7天,可以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五、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及幼儿园简单发生流行。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起病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儿科学--传染病-水痘

传染病-水痘 一、A1 1、治疗水痘邪伤肺卫证的首选方剂是( ) A.桑菊饮 B.银翘散 C.透疹凉解汤 D.宣毒发表汤 E.五味消毒饮 2、水痘邪伤肺卫证的治法是( ) A.宣肺解毒,利湿清热 B.辛凉解表,清热渗湿 C.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D.清热渗湿,解毒凉营 E.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3、邪炽气营证的水痘疱疹特点是( ) A.疱疹晶亮如露珠 B.疱疹个大且含脓液 C.疹色紫暗,疱浆清亮 D.疹色紫暗,疱浆混浊 E.疹色鲜红,分布稀疏 4、脓疱疮与水痘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疱疹较大 B.疱疹含脓液 C.疱疹易破,蔓延附近皮肤 D.疱疹躯干部位多 E.多发于夏季炎热季节 5、水痘的主要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发热1~2日出疹 B.疱疹是向心性分布 C.疹色红润,疱浆清亮 D.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并见 E.愈后脱屑 6、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 A.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及肢体暴露部位 B.在同一部位的皮肤上丘疹、疱疹、结痂同时见到

C.皮疹分布以四肢为多,躯干部少 D.皮疹顶部略似疱疹,较硬,不易破溃 E.疱疹内含混浊液体 7、在水痘的早期诊断依据中,正确的描述是( ) A.发热3~4天出现皮疹 B.丘疹于2日左右变为疱疹 C.疹色红润,疱浆清亮 D.疱疹呈离心性分布 E.皮疹当天出齐 8、水痘的高发季节是( ) A.冬春 B.春夏 C.夏秋 D.秋冬 E.春秋 二、A2 1、患儿,男,8岁,高热3天不退,颜面躯干皮疹分布密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舌红绛,苔黄,脉数有力。其治法是( ) A.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B.疏风解表,清热透疹 C.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D.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E.清热解毒,泻火凉营 2、患儿,女,5岁。发热1天,颜面、躯于见丘疹及水疱疹。现低热,恶寒,鼻塞流涕,疹色红润,疱浆清亮,疹粒稀疏,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其病证诊断为( ) A.幼儿急疹,邪郁肌表 B.风疹,邪犯肺卫证 C.麻疹,邪犯肺卫证 D.水痘,毒炽气营证 E.水痘,邪伤肺卫证 三、B 1、A.颜面及四肢暴露处多见疱疹,疹内浆液混浊 B.皮肤黏膜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 C.发热3~4天后,热退疹出,呈玫瑰色斑疹 D.疱疹分布于手足及口腔黏膜,破溃后形成溃疡

水痘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水痘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水痘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水痘(varicella)是常见的小儿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以其形态如痘、色泽明净如水泡而得名。本病传染性强,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高发年龄为6〜9岁,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本病中医、西医病名一致。 3诊断[1-4] 3.1病史 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3.2临床表现 常证:皮疹可见于全身,呈向心性分布,躯干部较密集,常伴瘙痒感,分批出现,丘疹、疱疹、干痂并见,形态椭圆,大小不一,周围红晕,结痂后不留疤痕,可有发热,多为低热,常伴全身不适、纳差等症状。 变证:多发生在体质虚弱患儿,皮疹稠密,疱疹较大,疹色赤紫,根盘红晕明显,疱浆混浊,紫瘢,呕吐,发热,烦躁;或见嗜睡,谵语,神昏,惊厥;或见咳嗽频作,喘促。 先天性水痘:孕母有水痘史,先天性畸形,出生低体质量,皮肤瘢痕,播散性水痘,智力低下。 3.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 病原学检查将疱疹液直接接种入人胎羊膜组织培养分离病毒,单纯-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 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抗体高滴度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可明确病原。 3.4需与水痘鉴别的病种 脓疱疮,手足病,丘疹样尊麻疹。 4辨证 4.1常证[1-4]

⑴邪伤肺卫证。全身性皮疹,向心性分布,躯干为多,点粒稀疏,疱疹形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 显,疱浆清亮,瘙痒感,伴发热,多为低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纳差,偶有轻度腹痛, 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⑵邪炽气营证。全身性皮疹,可呈离心性分布,疹点密布,痘疹形大,疹色红赤或紫暗,疱浆混浊, 腔、睑结膜、阴部可见疱疹,壮热,烦躁,渴欲饮,面赤唇红,目赤,舌生疮,牙龈肿痛,纳差,大便 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4.2变证[1-4] ⑴邪陷心肝证。常发生于水痘后期,发热,头痛,呕吐,甚或喷射状呕吐,烦躁不安,神识不清,嗜睡,谵语,狂躁,昏迷,噤,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舌质红绛、苔黄燥或黄厚,脉洪数或弦数,指纹紫。 ⑵邪毒闭肺证。发热,咳嗽频作,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煽,胸高胁满,张抬肩,唇发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⑶毒染痘疹证。发热,疱浆混浊,疱疹破溃,脓液外流,皮肤红肿痛,疱疹出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脉象数,指纹紫滞。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基本原则。清热宜分清表热、里热,表热宜辛凉宣散,里热应根据在气、营、血分之不同,分别施以清气泻热、清营透热、凉血解毒等法。祛湿亦根据湿邪在表、在里不同,而分别采用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之法。同时应视湿与热之轻重而治疗有所侧重,目的是使邪热得清,水湿得化,则水痘自除。患儿应饮食清淡,禁止使用水杨酸制剂和激素,对已长期应用激素而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减少至维持量。对患儿衣物及生活用品需进行消毒处理。 5.2分证论治 常证(1)邪伤肺卫证(推荐级别:D)[3,5]。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主方:银翘散合六一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后下)、蝉蜕、桔梗、车前子(包煎)、六一散(包煎)。加减:咽喉肿痛加板蓝根、马勃、山豆根,皮肤瘙痒甚加白鲜皮、地肤子,咳嗽有痰加浙贝母、前胡,素体气虚,疹稀色淡,液少皮皱加黄芪、薏苡仁。 ⑵邪炽气营证(推荐级别:D)[3]。治法:清气凉营,化湿解毒。主方:清胃解毒汤加减。常用药:黄连、黄苓、生地黄、连翘、升麻、牡丹皮、赤芍、紫草、生石膏(先煎)、栀子、车前草。加减:舌生疮,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玄明粉(溶入)、瓜萎,干唇燥,津液耗伤加天花粉、麦冬、芦根。 变证(1)邪陷心肝证(推荐级别:D)。治法: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主方:清瘟败毒饮合羚角钩藤 汤加减。常用药:生石膏(先煎)、生地黄、水牛角片(先煎)、黄连、栀子、黄苓、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牡丹皮、紫草、羚羊角粉(吞服)、钩藤(后下)、甘草。 加减:壮热不退加柴胡、寒水石(先煎),高热烦躁神昏加服安宫牛黄丸,神昏惊厥加服紫雪丹,神昏 谵语痰盛加服至宝丹。

传染病_重点笔记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3、感染的概念: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斗争的过程。 4、传染的概念:来自宿主体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主要指病原体通过一定方式从一个宿主体到 另一个宿主体的感染。 5、构成感染和传染的三个必备条件/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6、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5种不同的结局——清理病原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 感染>潜伏感染〔频率/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 去除时,于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此可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 8、隐性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 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 9、病原体携带状态:可以停留在入侵部或入侵部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 疾病症状,但能携带并排除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区别:隐性—感染了却没得病,体没有病毒但有抗体;携带—感染没有症状,体有病毒并持续存在且可以传染 10、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1〕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组成 3〕数量:伤寒需要10万菌体;细菌性痢疾仅需10个菌体 4〕变异性: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因素而变异 11、感染过程中变异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12、非特异性免疫 ⒈天然屏障:外部屏障(皮肤,黏膜与分泌物),部屏障(血-脑,胎盘) ⒉细胞吞噬作用 ⒊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各种细胞因子 13、特异性免疫: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与抗原再相遇〕;体液免 疫〔B细胞受刺激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相应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