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论文 浅析修拉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

本科论文 浅析修拉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

本科论文 浅析修拉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
本科论文 浅析修拉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前言 (4)

一、修拉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5)

(一)印象主义与修拉 (5)

(二)修拉与后印象主义 (6)

二、修拉新印象主义风格的形成及画面中对光的艺术 (7)

(一)修拉早期的艺术探索 (7)

(二)“点彩”在画面中的运用 (8)

(三)修拉画面构图的几何学和用色方法 (8)

三、修拉艺术表现方式的影响 (12)

(一)修拉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12)

(二)修拉的艺术成就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浅析修拉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

摘要:修拉是法国新印象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新印象派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印象主义的一个支派,把印象主义关于绘画色彩的技法,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修拉在开始画油画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卓越的素描风格。修拉在1885年完成新印象主义纪念性作品《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时,正是新印象主义运动发展到巅峰时期。这幅画完全采用分割法,是修拉发表新技法的宣言。修拉开始以印象主义的方式再现一种光的效果,随即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发展点描和分光的技法。他倾心于物象的结构,与印象主义的基本概念相违。修拉在画面上将一些黑色块集中起来,而让一些空白的部位显出明显的形状。通过达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层次变化和黑白对比,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他捕捉着光和色,将它们在黑色和白色中复活起来,创造出阴影有利于形体塑造,光亮充满神秘色彩,过渡的灰色显露强烈生命力的世界。和谐的曲线在相互制约着、平衡着,各种形状浮现着、明确着发出光的异彩。修拉画面中光的艺术表现是以科学的原理和理性分析来指导艺术实践,“制造有序的合理的美”,并给转瞬即逝的光和色以永恒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分色主义点彩

前言:修拉是新印象主义画派的创始人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从创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开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印象主义油画创作风格。他的创作都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在画面表现语言的运用中他首先立足学院主义传统,重视造型、明暗与画面构成,在色彩上,吸收印象主义的外光艺术实践成果,结合色彩的新思想、新理论,开创了以视觉混合代替颜料混合,以分色、点彩的技法,使色彩的明亮度大幅度的提高。在艺术观念上他立足时代,有机的吸收了现实主义的养分,从现实生活发掘创作主题,注重以一种程序化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和情感。修拉的油画艺术风格,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造,是艺术精神的传承,语言只是载体,是画面获取和谐的基础,修拉凭借自己学习、借鉴、创造的艺术语言来赞美生活、质疑社会、表达情感。在本论文中我将用修拉的一些作品进行分析,修拉在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修拉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前提下发展了传统绘画艺术的表现方

式,他将印象主义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极致。浅析修拉对光的艺术表现将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新印象主义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表现特点。

一、修拉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一)印象主义与修拉

印象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遍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同时也是一种美术思潮和美术风格。其特点是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以自然景象和当代日常生活的片段入画,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能力的到充分发挥,色彩更加辉煌灿烂,欧洲的绘画因此在色彩上出现了一次重大的革新。莫奈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并有“印象派之父”的称号。代表著作有《日出·印象》。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作品还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雷诺阿的《包厢》等。印象主义认为,艺术家的情感状态是次要的,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客观、科学、无我的精神去记录自然或生活的泘光影片。

画家们试图使绘画摆脱宗教等文学的影响,更多地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在这个意义上,印象主义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开端。修拉作为新印象主义的重要代表在印象主义的影响下不满足于传统艺术对自然的客观再现与模仿,谋求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修拉即新印象主义发展了印象派的光原色原理,但认为印象主义的画在创作方式上太过于感性,主张以光学科学的原理和理性分析来指导艺术实践,“创造有秩序的合理的美”,并给转瞬即逝的光和色以永恒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对印象主义的修正和科学化。是对画面中光的艺术表现的科学化表现。

莫奈《日出·印象》1873年48*64 cm

(二)修拉与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广义的是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是指塞尚、高根、凡·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或主观精神。相比较而言,他们更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但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处理。他们强调艺术形象有别于生活物象,力图表现不因时间而改变其特质的“永恒”,对自然作一种精神解释,在后印象主义艺术中,可以看到对形体结构问题的回归,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对表现性变形的自觉运用。与塞尚的集中注意进行对实物写生的方法相比,修拉这另一个大革新家和印象派画法的继承人进行写生的目的,仅仅是为创作搜集素材。塞尚是一个具有很强烈的浪漫性格的人,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正统家。而修拉则是一个生来就习惯于用一种几乎像科学家那样的方式工作的人。修拉是一个勤奋的、循规蹈矩的人,几乎从最初的试作开始,就仿佛是个杰出成熟的艺术家,像《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这件作品中,我们看到天鹅绒般浓艳的黑色的运用,剪影像式的巧妙处理,以及神秘感和人情味。这一切给我们的感觉与冷漠的、纯理性的

东西又恰恰相反的。后印象主义画家都承认他们受惠于印象主义,包括对光与色特质的追求,纯光谱色的运用,与常用主题的选择特别是风景的绘制。不过塞尚并不那么费心以色、光和气氛的变化,或短暂偶然的效果来再现景观的外貌,他几乎不久即反对印象主义因光与色的变幻而瓦解了构成的方式。他对塑造体积与三度空间的真实幻觉没有兴趣,而是以景的本身所具有的有恒特质作为个人的观察记录,是寻求再画面上各部分动态的关系,而非是只有秩序的呈现。,并自我追求另一种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修拉与塞尚二人都具有冷静的头脑及现代的科学精神,他们创作时周详地计划,慎重地构图,小心地造型与着色,为现代绘画开创出理性的艺术表现方式。后印象主义三大中的二位:高更与凡·高,则专注于精神价值的探索,要在画面上直接表现出精神与感官强烈的触动。高更早期受毕沙罗的影响,后来抛弃那种琐碎的光影,把影色做块面处理,自由地加重色泽的明亮感。凡·高则一度倾向修拉的点描画法,后来受到经高更修正过的贝纳德之“综合主义”:造型简化,少用混色的影响,画面色彩明亮、生动,充满情感及对光的特殊表现。后期的作品,强烈的色彩、火焰般的笔法,充分显露出他深受折磨的精神状态。

修拉《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1886年340*225cm

二、修拉新印象主义风格的形成及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

(一)修拉早期的艺术探索

修拉接受过相当严格的古典训练,修拉和阿蒙·琼1878年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随亨利·勒曼学习至1879年。勒曼是安格尔的弟子,一位学院派的画家。在勒曼的课堂上,修拉画石膏像和模特儿,学素描和构图。这可从修拉早期作品中

看到他如其师一般心仪安格尔的风格。安格尔认为:线条是艺术的要素,颜色是附带的,是其一点漂亮的东西。

在美术学校学习艺术一年之中,修拉完成了不少素描作品,并将自己的业余时间消磨在图书馆中。图书馆内藏有各种版本画和摄影的书籍供修拉参考。他重新发现在图画学校上课时曾翻阅过的一本书,那是查理·布朗的著作《图画艺术法则》。布朗曾任美术学校校长,同时是艺术评论家。他心系古典理想,强调艺术应回归17世纪的意大利理论所指示的方向。这可以自布朗在美术学校的礼堂里,临摹的意大利阿雷宙地方的圣方济教堂,费兰切斯卡的壁画《赫拉克利之战》与《真十字架的发现》看出端倪。很可能,修拉在学校时也临摹过这些画,学习并认识古典意大利的艺术。受了布朗的影响,修拉深入探讨学院的思想。而且还找到他未来作品构想之理论依据。修拉分析德拉克罗瓦的9幅油画和草图,并且把出版于1865年的阿契·毕隆所写的对德拉克罗瓦的专论的重要部分抄录下来。修拉也探究了德拉克罗瓦在巴黎圣·稣比斯教堂壁上装饰的晕线的技巧,如此修拉在布朗《图画艺术法则》里找到他第一条创作的信念,那就是“艺术建立在客观的原则上”

到1882年,修拉的作品已经具有使人看一眼就知道是他的作品,而绝不是任何其他人的作品:但这种风格是从开始时无可争辩的传统风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海滨浴场》是修拉的第一幅大型作品,对一个24岁的青年人来说,这是一件惊人的杰作:但是修拉几乎最初的试作开始,就仿佛是个成熟的艺术家了。这幅大型作品的构图用的是传统方法,虽然其中有所创新,并具有个人的风格。他为此画了大量的写生习作,有的是用炭精条画的,有的是小幅油画速写。在着手画大幅油画之前,他在画室里把这些小习作画成整个作品的大型油画西作。在他所有的主要创作过程中,他都采用了传统的步骤。修拉艺术风格的演变,最初是以他在学院所接受的练习为基础,在纳入巴比松画派的内涵与气氛,在技巧表现上则倾向印象主义。

(二)“点彩”在画面中的运用

《海滨浴场》并不是一幅点彩派作品。在名为《庞多贝的小树丛》画里,修

拉以小笔触点砌色点,产生光的效应,有人认为那是受到柯罗风景中明光闪烁的影响,其实那是修拉点描画法的起始。用“点”作为一种完备的绘画方法,在《大碗岛》这幅作品中已经趋于完善了。在许多书本上都反复说,点彩派的方法,即点,目的在于在观众的眼睛中调合各种颜色,从而使视觉调和的效果,比调色板调合的颜色效果更加强烈。这是一种谬论,如果一个画家想要得到一种纯正的、强烈的绿色,把鲜明的蓝色和黄色的点子一起点在画布上,是不能获得这种效果的。修拉的点彩方法的成就,并非强烈的色彩,而是另一种十分微妙的东西,即拉斯金所说的那种无限丰富的层次,他曾说过自然界的表面不可能没有明暗层次,“如果没有层次,色彩就没有真正的价值。”色点产生一种视觉的颤动,在美术术语上叫做“亮光效果”。美国教授鲁德的学

说曾对新印象派理论有重大影响,用鲁德的

话来说,点色“使表面产生一种柔和的和分

外鲜艳夺目的效果,给人以某种透明的感

觉”。一本介绍修拉的生动著作的作者威

廉·霍默说:“修拉运用视觉混合的方法,

目的并不是获得比单个颜色更加强烈的合

成颜色,而是用中间调子和阴影去再现自然

界中常见的透明感觉和亮度一种色彩和明暗修拉《阿尼埃的浴者》1883-1884年 200*300cm 对比、暖调中和色和冷调中和色的闪烁的结合,所产生的是颤动的效果,而不是静止的效果。”在这方面,“点”是很理想的工具。画家运用它就能“通过小心控制使用量,在他的画布上从一点到另一点进行最微妙的色彩和调子的改变和过度。”

因此“点”不只是一种绘画笔触,只有存心想用点作画的人,才能体会一个画家能够根据润饰的需要,在画面的各处,在稀疏的树叶中,或者在密集的云朵中,加上几笔而产生动人的魅力。有趣的是,拉斯金自己的文章往往也表达了同样相似的观点,虽然他心中所想的并不是任何一位法国画家,而是透纳和拉斐尔前派画家。他在1875年写道:“对一个伟大的画家来说,使色彩在笔触内部颤动起来,几乎是最重要的事;要把颜色巧妙地混合起来,不要留下任何空白,也不要使任何一块颜色呆板不动。”用“点描法”来称呼修拉的艺术创作方法也许太过

肤浅。用“色光主义”和“分色主义”来解释也许更贴切。分光、分色法,在修拉之前的画家华多、德拉克罗瓦、透纳等人的作品中已有某种程度的运用。修拉将雷诺阿的“彩虹色系”转变为更科学化的技法运用,让使用的颜色和光谱的色彩更为一致,并且根据德拉克罗瓦及其他先驱者,以及视觉原理的研究归纳所得的结论,运用于自己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修拉作品中各种颜色的小点通过他严谨的科学的塑造形成了一个生动的、柔和的、分外夺目的、层次丰富的画面效果。

(三)修拉画面构图的几何学和用色方法

修拉受到过古典绘画的严格训练,在他创作过程中必然对构图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方法,点彩法似乎特别适合于有强烈几何性质和垂直与水平分割的构图。这可以比毕沙罗的《埃拉尼寓所窗外的景色》以及修拉的《库比伏瓦之桥》这两幅作品中看出来。修拉的这幅画是根据传统的“黄金分割”程序而精心设计的构图之一。樯杆和人物之间的形,少量的对角线方向也受到严格的控制。例如左侧树干的倾斜部分,与河岸是怎样构成倾斜的直角的,以及如何以一种更“含蓄”的方式,与左边的树叶丛相呼应的。但是画面构图的几何力是同景色本身的宁静气氛和柔和的色彩完全协调的;它来自景色的自然特点,而不是画家硬塞给它的。在修拉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到那种光的柔和和景的自然。这是在几何构图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达到了颜色的和谐、光的和谐和形状的和谐的效果。

在用色方法上修拉有一种趋于科学化的特点,随着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发展点描和分光的技法。他倾心于物象的结构。当修拉临摹安格尔的素描并吸收古典线条的教义时,他也仔细地分析了德拉克罗瓦的油画,还读过龚古尔兄弟的著作,研究过谢弗累关于色彩协调的科学论著,修拉把颜色限于谢弗雷划定的四种基本色的范围,以及它们的中间色:蓝、蓝—紫、紫、紫—红、红、红—橙、橙—黄、黄、黄—绿、绿、绿—蓝,又回到蓝。他以白色调这些颜色,但为了保证不失光彩、色泽与调子他并不在色与色之间调和。修拉用色的严谨还在于他的调色板上的颜色排列,修拉对他调色板上颜色的排列,颇动了一番脑筋。他把颜料排成三

行;第一行包括十一种纯色,第二行是将第一行各色兑上白色所得的颜色,第三行则是纯白色。全部颜色排列成

从黄色到黄色的完整循环,循序

为:镉黄、朱红、茜红、钴紫、

群青、钴蓝、天蓝、绿宝石绿、

一号混合绿、二号混合绿、淡镉

黄。修拉采取小心翼翼的手法,

代替印象派笔触“的杂乱无章”,

运用着意安排的小圆点。这种手

法使他的作品先得有点严格,有

一种静谧稳定的气氛。毕沙罗﹝1830 ~ 1903﹞ 93*73cm

《马戏》这幅作品是他重要的作品之一,他在马戏团里研究小丑、跳舞者、报幕员的动作。在作品中他以演出最精彩的部分,骑马表演为体裁,驯马师以一条长鞭吆喝马匹,白马上站有一个跳舞的女子,在一旁

有一小丑喊叫、翻滚和耍嘴皮逗笑,观众围坐看台

之上,专注认真的欣赏。画面充分表现出马戏表演

的欢快热闹的气氛。

修拉在《马戏》这一作品里无意细讲故事情节,

而是提出了他对用线、用色的新的感悟和体验。

1891年3月修拉把此画送展独立沙龙时,并未最终

完成,但是也已经受到某些评论者的赞赏:认为这

幅作品有明亮愉快强烈的感觉,以及让人心悸的线

《马戏》修拉 1890-1891年 185*150cm 条。我们可以更深入分析:修拉依类比或对比的调和关系来组织画面,线的升扬与形象的走向互相提携互相对应,例如各种人物姿态、服饰细节,各次

要人物的安排都与上升的线条一致,让人得到愉快的感觉。这又与背景座位舞台的横线条对比,使画面稳定。画面上黄、白、橙棕色十分醒目,而蓝、紫、棕红的细点又使画面朦胧。这幅作品同时画有边框,压以对立的重紫、深蓝,以求整体色彩丰富和谐饱满。

修拉在《马戏》展出没多久,就因病不幸逝世了,如此,在一些好评中也有人觉得这幅作品在色调、造型或安排上,略有些僵硬和不自然的感觉,而减低原来支持的态度。无论如何,新一代艺术家,特别是立体主义和结构主义很赞美修拉这幅他留下的最后纪念的作品,那种有力的节奏与抽象精神对后来艺术家启示十分重大。

三、修拉艺术表现方法的影响

(一)修拉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修拉沉默羞怯,却十分持重自尊。他很少说话,但在大家谈论艺术时却可以引劲高谈,此时他能够争论几小时解释他的观念,陈述他新近对艺术和色彩的见解。除了绘画,对修拉来说,没有什么是特别重要的。他同时代的作家亚历山大描述说:”修拉是那种安静而固执的人,好像有时怕事,但却是在任何事面前都不退却,他奋力工作,活得像个僧侣,孤独地在他的工作室中。”修拉的骤然而逝,让朋友和追随者顿时迷乱,无所适从。这些人已经把修拉看成绘画上的一个创新者。虽然修拉有此地位,但是不能否认在新印象主义的这群人中免不了有的相互嫉妒竞争。修拉在去世前一年,1890年曾写一信给弗尼昂,信中为自己在点描画法创立上的优先地位热烈辩护。这信的导因是弗尼昂写了一篇关于西涅克的文章——《视觉绘画:保罗·西涅克》,其中谈到视觉混合和色彩理论时完全没有提到修拉。修拉以往经常到巴黎大学听亨利的演讲。他感到亨利的理论对整个点描派画家有相当大的影响,而避免在自己的著作《美学》里提到亨利。虽然他的一些理论程式来自亨利,而大家也知道他的作品也影响亨利,修拉仍然认为自己是这种科学绘画的先驱者。

显然如果没有修拉,修拉的数幅极具特点的分光点描技法的绘画,以及修拉那种研究者的精神,新印象主义在法国和比利时将不是什么特殊令人信服的运动。是因为他,而有西涅克、毕沙罗父子,而后有克洛斯、丢博·皮叶、吕斯,与比利时画家莱塞贝格等人。而后来的马蒂斯、高更等画家也受到了修拉不同程度的

影响;马蒂斯著名的画《奢华,静谧和纵情》呈现出了分色法与点描笔触,温暖而强烈,是来自西涅克和克洛斯的影响。保罗·高更较后的绘画以块面处理,自由增减色彩的明暗,但早期用受修拉和毕沙罗影响的碎笔触,后来才放弃。那比斯画派中人,在画中发展一种颜色的自主性,自观察所绘对象之形与色的综合后独立出来。保罗·塞鲁谢尔在与高更对话后,画了《爱的林木》成为那比斯画派综合性绘画的代表作。那比的先驱。他得自精确丰富的观察自然与对理论的极力研究,求得绘画方式的自主性。这更是一个重要的开拓。如此的开拓导出野兽主义、立体旋涡主义、综合主义、未来主义、分离画派,终究到抽象主义绘画。(二)修拉的艺术成就

修拉是法国新印象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修拉的“新印象派”艺术是近代光学成果在艺术领域集中实践,修拉将自己的艺术定位为艺术科学化---用科学的理性去进行艺术创作,不可否认修拉在点描画法创立上处在优先主导地位,修拉是这种科学绘画的先驱者。这种独特的定位最终成就了他的艺术上的成就,他所开创的“点彩艺术”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奠定了修拉在现代美术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成为继印象派之后的又一个大师级人物。《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是修拉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是修拉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的集中体现,修拉运用点彩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色点的并置造成视觉的空间混合,达到一种柔和,光彩,和谐的画面效果。

结语

本论文从艺术创作的视角,以修拉的部分作品和生活经历,浅析了修拉画面中对光的艺术表现方式风格的形成和特点。修拉是法国新印象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新印象派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印象主义的一个支派,把印象主义关于绘画色彩的技法,发展到一个极端。主张以光学的原理和理性分析来指导艺术实践,“制造有秩序的合理的美”,并给转瞬即逝的光和色以永恒的形式。新印象主义画派作画多采用色彩分割理论和点彩的笔触形式。修拉短暂的一生可以说创作了大量的不朽画作,《阿尼埃的浴者》、《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摆姿势的女人》、《扑粉的年轻女子》和《马戏开场》等,描绘的物象不同,却贯穿了修拉从古典主义到新印象主义的艺术探索过程。31岁的生命,12年的创作历程,虽然短促,但是安静和沉默的他凭借着对画面中的光、色、点和形的执着,创作了丰富的艺术硕果,为艺术潮流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

参考文献

1陈英德:《修拉》何政广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年,北京

2【美】约翰·雷华德【英】贝纳·顿斯坦:《印象派绘画大师》译;平野陈友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河北

3【美】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绘画史》译;平野殷鉴甲丰较;岭南人(上下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河北

4王树良张玉花《外国美术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重庆

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艺术论文 08园艺2班 B0644013 肖爱文

插花艺术论文 关键词:插花花材艺术构思造型 摘要:插花的魅力在于通过搭配组合,将各种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优秀的插花作品,在视觉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失共鸣。 插花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就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把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的花材(即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形成一个优美的造型,要求融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并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插花的魅力正是在于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各种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 插花根据用途大可以分为: 礼仪插花,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指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相对的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插花流派: 中国式插花 中国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作品清雅流畅。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简洁的造型。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纪时由日本使者从中国引入,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在花艺界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要旨在于:奉献,耐性,精力,智慧,专注。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强调实用和设计理念,一般较能融入生活之中,达到日常生活的装饰效果。

插花类型: 1、鲜花插花以鲜花为主,主要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因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缺点是水养不持久,费用较高,不宜在暗光下摆放。 2、干花插花以干花或人工处理的干燥植物材料为主,干花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 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其缺点是怕强光长时间暴晒,也不耐潮湿的环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色彩艳丽,易于造型,便于清洁,可较长时间摆放。其缺点是缺乏自然美,整体效果显得过于生硬。 4、混合式插花即以上三种的合理组合。 插花基本造型: 1 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两端为优雅的曲线设计。其造型最大特点是能从任何角度欣赏,多用于餐桌,茶几,会议桌陈设。 2 三角形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多作典礼,开业,馈赠花篮等用。 3 L型将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宜陈设在室内转角靠墙处。对 于一些穗状花序的构成往往起重要作用。 4 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变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适宜于陈设在空间较大之处。 5 倒T字型整个设计重点成倒T字型的构成。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适合装饰于左右有小空间的环境中。 6 垂直型整体形态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给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觉。适合陈设于高而窄的空间。 7 椭圆形优雅豪华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团式插法,对结构,对比要求比较低,呈自然的圆润感。 8倾斜型外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主枝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整个构图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点。多用于线状花材,可有效的表达舒展,自然的美感。 除此之外,还有新月型,S型,圆球型,冠型,自由开型等。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差异的探讨研究领域:语文 学校:贵州省绥阳中学 班级:高一(28班 组长:黄欣怡 组员:余琼车世婕王洁刘安琪 指导教师:秦建华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交际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每种方式都离不开语言。面对不同的对象, 怎样开始交谈?怎样结束? 怎样表达感谢?怎样表示拒绝?我们经过一番考察,对“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于是全组成员决定选择了这个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为此,我们小组成员一致决定确立此课题。 关键词:交往、语言、艺术、运用、必要性、意义 主要内容: 1. 了解人际交往中语言艺术的必要性 2. 人际交往中语言艺术的意义 3. 语言交际艺术要素 正文: 语言是一种纽带。任何一种语言,除了表情达意的功能,还能起到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的方面,得体的语言、艺术的语言在政治、外交上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了发

言人的自身素质,还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形象,对增进国家间的友谊、信任度、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的方面,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与同学、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必须的,沟通又要用到语言,说的话恰当才能交到更多好朋友,才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把学习搞好。将来走上社会,找工作、应聘时也需要推销自己,这时候的语言尤为重要,讲的好,你就能从几十万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找个好工作,讲的不好就只能被淘汰,想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表达能力不过关,如何能行?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许许多多交流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 将来对我们的未来、对社会和国家的未来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后果,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因此,对于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且必要。 说话很简单,嘴巴一张一合配合好舌头的律动就好了,但要把话说好,就大有学问。要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需要的不仅是一份聪明,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把话说好是一种境界,如何让把话说好,你就要接着看了。 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浴室,他就找了两个解梦的人。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都掉了呢?” 第一个人说:“皇上,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会死,一个都不剩。”皇上一听,龙颜大怒,杖打了他一百棍。第二个人说:“至高无上的皇上, 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的亲属中最长寿的一位呀! ”皇上听了很高兴,赏了他一百个金币。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一个会挨打,另一个却受到嘉奖呢? 因为挨打的人不会说话,受奖的人会说话而已。 类推到现代社会,大家都很清楚,说话是一种生存技巧。会说话,一切都好; 不会说话,总归会吃亏。 那我们有应如何说话呢? 1.言语得体

插花艺术结业论文

插花艺术论文 关键词:插花东方艺术构思造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点开始有了转变,逐渐从物质生活追求转向精神追求,插花艺术开始从个体喜好转变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社会学科,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终起到装饰效果,随着房产消费方向的发展,插花艺术在实际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和被人认可,作为东方插花代表之一的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 插花根据用途大可以分为:礼仪插花,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艺术插花,指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相对的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插花这一门古老的艺术不断涌现出新的设计风格和手法,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渐形成了仅把植物材料作为创作元素、构图自由的现代造型式插花,称为现代插花。 花是一门造型艺术,既为艺术,就必有其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必富有民族特性与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注重意境创设追求枝情花韵之趣;善用木本花材,强调线条造型等等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那么,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是什么?特点何在?经过近十年的恢复发展后,今天思考讨论这一问题,为时已不过早,应当提到我国当前插花艺术发展的日程上来了。根据海内外同行专家和有关艺术界朋友们的意见,归纳有两点:一是缺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少作品洋味太浓或不洋不中。二是不少作品构图拘紧造型不活、放不开。我认为这些意见非常正确,中肯,也正中要害,的确如此,造型刻版不活,放不开的主要原因,是与创作思路不丰富,技巧不熟练,缺乏基本理论的指导有关。要克服这一缺点并不难,只要我们多观摩,多交流学习,多实践,扎扎实实反反复复地练,定能拥有娴熟的技巧和过硬的基本功。关于不少作品表现洋味太浓或洋不洋中不中的问题,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深思,认真对待的重

【毕业论文】浅谈歌唱中的情感表现.

【标题】浅谈歌唱中的情感表现【作者】常卫【关键词】情感??歌唱? 【指导老师】刘江容【专业】音乐表演【正文】引言:“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他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而歌唱是用人声来表达音乐情感的,并通过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去感染广大观众,打动他们的灵魂,潜移默化地使他们从各种声音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得到鼓舞和力量。在我们声乐演唱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表现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歌唱艺术中情感的重要性歌唱是心灵感情的抒发,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任何一个作品它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来再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某种体验需要发泄的动态反映;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人的一切外部活动都受其心理的影响,歌唱活动是最情绪化的活动,它受心理情感的影响尤为显著。歌唱的情感就是歌唱心理的重要方面,因而研究歌唱情感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指导声乐学习提高演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歌唱艺术是情感化的艺术。歌唱艺术通过美妙的音乐语言、动听的歌喉以及优美的旋律,直接抒发特定的情感。因此,他最易于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喜爱。托斯卡尼尼曾说过:“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音乐上的

演唱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匠,匠人满街都是,而艺术家却在百万人中难找一个。”前苏联音乐家万斯洛夫非常强调音乐的抒情作用,他说:“承认感情在音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同其它艺术相比,音乐在表现现实的全部多样性,首先是情感的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声音和情感的内在本质上,存在着远近不同的相对应的关系。”黑格尔的见解,被近代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或“同态同构”理论证实了。歌唱的目的就是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表达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由于受到各种事物的感染与刺激,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状态。“声情并茂”就是这种感情的状态的最高境界。? 歌唱艺术是通过意境与情感的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健康而饱满的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只有将情感融入歌声之中,才会达到“歌欢则与声笑并,咏戚则音共泣偕”的效果,从而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因此,优秀的歌唱家在演唱之前都要努力使自己进入音乐作品的情景之中,使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作品的感情融为一体,以至达到不唱不快的境地,这样的歌声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使听众在动听、动情、动人的过程中得到艺术感染。在歌唱中应排除单纯的技巧观念,要培养乐感,学会掌握各种情感的表达技巧,努力做到情与声随,声情并茂,使声音技术与艺术情感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歌唱技术是为表现音乐情感和内容服务的,应根据音乐内容的情感、风格不同来决定声音效果和调节自己的感觉及共鸣腔体。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声乐教学中还是在声乐演唱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重声轻情”。许多歌唱

语言交际艺术论文

摘要:一个人身处社会中,就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人。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吃得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会不会说话。语言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办事儿可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人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们在办事时得到的结果常常是要么被一口回绝,或者来个不理睬,让自己下不了台。无论你身处仕途官场,还是在商海沉浮或是处于公关要职,只要用心研究说话的艺术,善于打动他人、调动他人,让其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出力做事,用他人的权威为自己撑腰,借他人的资源为自己的事业扬帆,借用他人之关系为自己拓展市场。那么,你就成了一位办事的高人。 关键词:语言交际个人形象真诚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会说话的人类区别在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基本条件。但“会说”决不是人的先天本能,事实上,即使有些可以在书面语的林荫道上悠然散步的人,也许会在说的山海前望而结舌;相反,那些跨越了说的关口的人,往往能够在写的大道上健步如飞。写,可以字斟句酌;说,却是刻不容缓。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千差万别,甚至判若天渊,即便一样有着良好的主观愿望,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人有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在和别人交流的开始,要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形象。。一个人的良好形象对于一个人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平时要不断地开发、完善和提高自己,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你的良好形象就形成了--即使你是沉潜已久的灰姑娘,也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请铭

记这样一条规律:给人良好的印象并非意味着你长得很漂亮,打扮得很时髦,或者看起来很聪明。归根结底,别人怎么看你对你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而只能让对方感到心情愉悦。 那么,怎样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1)发挥自己的长处 如果你发挥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喜欢跟你在一起,并容易同你合作。所以,与人交往,要充满自信,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2)适应不同的场合 最懂得与人交往的人,会因场合不同而改变自己的表现。一成不变不会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不管是与人亲密地倾谈,还是发表演说,都要在保持自己的同时,因时因地有所变化。但要注意不要给人造成言行不一的不诚实的感觉。 (3)放松心情 要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你自己就必须表现得轻松自如。不管遇到什么严重的事情,心理上都要尽量放松。学点幽默,不要总是神色严峻,或做出一副永远苦闷的样子。 (4)善于使用眼神、目光 不管是跟一个人还是一百人说话,一定要记住用眼睛望着对方。一进入坐满人的房间时,应自然地举目四顾,微笑着用目光照顾到所有的人。不要避开众人的目光。这会使你显得轻松自若。 和人说话时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你树立良好的交流形象的前提。总之,不要怕突然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要摆出虚假的姿态。

大学插花艺术课程论文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盆景植物资源及发展前景 摘要:温江特色花卉产业是川派盆景,本文分析了四川成都市温江盆景植物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指出对盆景植物资源认知不足,开发力度不够,开发方式不合理和开发水平不高是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要结合实际走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切实推进温江盆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温江盆景植物资源发展前景 前言 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盆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盆景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休闲娱乐的需要而成了一种重要的产业, 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1]。温江作为我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中国第二大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市场,尤其是全国第六届花博会在温江区成功的召开,有力促进了温江乃至四川省花卉产业发展,使温江花木知名度越来越高[2]。温江花卉产业的特色之一就是盆景,属于川派盆景,也称为“剑南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3]。 1温江盆景植物资源现状 成都市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温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就因为气候合宜,到2007年,温江区花木面积达13万亩,花木园林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5,拥有1300多种花木,花卉面积达13万亩,占四川的1/3,当地的花木价值高达35 亿余元。年销售额近10亿元,是全国知名的花木之乡,素有“西部花木之都”之美誉[2]。作为温江特色花卉产业之一的川派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 1.1盆景植物资源概况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学位论文

重庆市高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指导教师姓名xxx 职称 考生单位 邮编409900 电话xxxxxxxxxxx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论文提交日期xxxxxxxx论文答辩日期xxxxzzz 主考单位 20年月日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摘要:《围城》是一部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书中紧紧围绕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抓住其在爱 情和事业中的“城内城外”的生活,并以此为描写主干,展开枝枝叶叶的描写。在作品中,不 仅有别出心裁的比喻,别具一格的讽刺,还有生动形象的夸张等等,钱老先生通过自己的独特 视角将这些有机组合,描绘出一幅三,四十年代旧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的画卷。同 时也展示了《围城》的话语色彩,增强了文本魅力。本文将从《围城》的语言特色、《围城》中 辞格的运用、语言风格与语言魅力这三方面对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进行简单的浅论。 关键词:围城语言特色语言艺术 一.《围城》的语言特色 由于在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所选用的交流方式便会存在差异,常见的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地域文化,语种和语言习惯的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便顺其自然的形成了语言特色。《围城》作为一部描写正处抗战时期受现代文明冲击的高级知识分子生活的讽刺小说,在语言特色方面是独具特色的,文中惯用语的使用,成语的使用,无锡方言词的使用为作品添色不少。 惯用语和成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因此在使用时能大大提高语言的交际性能,能够言简义丰的表述内容,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意,增强读者对意境的感悟。在《围城》中,惯用语和成语的呈现可谓是琳琅满目,我们跟随作者的笔伐如沐成语与惯用语的海洋,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对二者的运用如数家珍,给我们的不仅是读之回味无穷,还有思之意义深远。 (一)、在《围城》中,惯用语在小说中有以下作用: 1、从语法上来讲,在文中了充当句子成分。 充当主语,例如: 亏得做官的人栽筋斗 ...,宛如猫从高处掉下来,总能四脚着地,不致太狼狈。(217)[1] 充当谓语,例如:报馆里的人很会敲竹杠 ...,应该有钱吧。(290)[2] 充当宾语,例如: 这人是个撒谎精 ...,他那两罐烟到现在还没抽完,我真不相信。(163)[3] 充当定语,例如:

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艺术论文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浅 谈 东 西 方 插 花 艺 术 的 差 异 系别:工商系 专业:人力资源1042 姓名:XXX 学号:2010112XXXX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差异 摘要:由于地理环境、地域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差异,各国有不同的花色,人们对花有不同的爱好。各国也产生了不同的插花风格,总的分为两大流派: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正在相互融合,呈现着蓬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不同

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枝、叶、花、果等)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加工(构思、造型、设色等)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现代自由式插花仅把植物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表现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插花的创作主题,如生命情感、空间展现、宇宙万物等等。 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 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西方插花的起源与发展: 一、东方插花的起源与发展: 东方式插花起最早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唐代是中国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时期,插花也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起来,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宋元时期,插花进一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流传更广,可谓鼎盛时期。此时插花已从一般的

浅议插花艺术与现代生活之美论文

浅议插花艺术与现代生活之美论文 插花艺术是指将剪下来的花枝、果、叶等作为素材,经过巧妙的组合,实现不同素材之间的颜色搭配。在插花搭配上通过流畅的线条设计将自然美感从自然环境中转移到室内,一方面装点室内环境,另一方面提升现代生活美感。插花艺术之美感同时也是人的精神、本源、本质、规律的再现,需要用心灵去体会。 一、插花形式与技巧 插花艺术在不同人的创造下产生不同的形态,即呈现出多种美感。插花根据人们的喜好及创造产生多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花束、花篮、新娘捧花与头花等。其中花束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有一定支撑力度的枝条、叶、藤或非植物材料做成的插花支撑架,经过错落有致的插花搭配,产生具有层次美感的插花组合,该种插花形式比较适合演出。而花篮在中国人的活动中常见,多为暖色调,搭配比较协调,应用到演出、探亲、喜宴等诸多场所中。而花篮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水平型、扇形、三角形、L型、圆形等。新娘的捧花、头花可以采用半球形、球形,头花的花型一般根据发型而定①。插花具备一定的技巧才能通过素材的科学搭配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常见的插花技巧有:水平型、三角形、扇形、L型、倒T 型、椭圆型,等。其中水平型的插花艺术,关注的水平衡向的视觉效果延伸,追求的是从左向右的优雅线条的设计,在实际设计环节中以中央稍微隆起为主,应用到茶几、餐桌中。三角形的插花以15度、45度、75度为基础,将插花设计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是等腰三角形。在扇形插花结构设计中,从中心呈现放射状态构成扇面形状,在中央常以大朵的花卉为主题渲染气氛②。 二、插花艺术创造 由于大部分插花素材为植物,在某种意义上,插花艺术属于一种快文化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性的消费。这是因为与画像、雕刻、盆景等相比,插花作品保留时间比较短,缺乏回味性。那么如何消除插花艺术该种弊端,是插花艺术发展的目标。插画作品的设计需要具备强烈的视觉感,有所蕴藉,在人的内心给人以安慰,并且为欣赏者提供想象想的空间。那么,在插花作品创作当中,艺术家应当是具备敏锐的思维和审美,从普通事物上捕捉到惊心动魄的东西,实现美的创造。同时,插花艺术能够直接赋予植物第二次生命,使得他们在特殊的组合下展现出人工创造美。从人的内容进行分析插花艺术,好的插花作品,实际上也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也是水到渠成的体现。插花艺术与现代人生活的美感息息相关,如果可以的追寻插花技艺完美,将会导致插花作品不能达到超凡

插花艺术课程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院班级:农经三班 姓名:陈礼端学号:201140821310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插花艺术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中国插花艺术 学生:陈礼端 (经济学院农经三班,学号:201140821310) 摘要:插花艺术是一种表现自然美的,运用艺术构图原理,经过构思、设计、剪裁将花枝、叶片或其他装饰材料插入适当的器皿中或其他、固定材料中,创造一种艺术品的造型艺术。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然也有其独特的插花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插花发展历史、中国插花的特点以及中国插花原理等中国插花基本知识的了解来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的中国插花艺术。 关键词:中国插花艺术自然美特点花材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插花艺术作为一种可以代表国家的文化和风俗的技艺,因此,发扬中国式插花艺术对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应该了解插花艺术,体会身边的艺术美和自然美。 一、中国插花的发展历史 中国插花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有插花在寺庙里供奉佛像用,后人称之为宗教插花。到了隋唐时期就流行到皇宫贵族之中,在官宦子弟之中开展斗花和移春槛活动,及至五代后唐的李后主每到春天便将宫中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等都密布插花作品,称之为“锦洞天”,让人观赏。这说明当时的插花已经普及到皇宫贵族中,后人称之为宫廷插花。宋朝插花流行到文人雅士之中,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惜花》中写道:“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关儿咳。”南宋时文人张道洽《瓶梅》中写道:“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后人称之为文人插花。到了明清时期,插花技艺流传更广,明朝文学家袁宏道《戏题黄道原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两枝正,三枝四枝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清朝关于插花的记载更多,如陈昊子著的《花镜》中就有“养花插瓶法”和“香垆花瓶”记载,陈其年咏蝶恋花:“小小哥窑凉似雪,插一瓶烟,不辨花和叶。”足以说明插花艺术已经普及到民间,后人称之为民间插花。中国插花崇尚自然风姿和风格,使插花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论歌唱的情感表现论文

论歌唱的情感表现论文 摘要:歌唱是情之所在,情之所至。歌者拿到一首歌曲,反复吟味,随意生感,才会 有真情实感。歌者只有了解歌曲思想内容,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歌唱修养,才能打动听众。在歌唱中,歌者须靠自己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以饱满的热情和广博的知识修养去深入理解 作品中的主体思想、内涵、时代背景,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时代特征等,准确、深刻地 诠释作品的曲情词意,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歌者的魅力。 关键词:时代特征;作品风格;歌词;节奏;诠释;文化底蕴 声乐是以人的嗓子作为“乐器”而进行的表演音乐。歌唱的人千方百计想把乐器“铸造”好,但大多数人重“声”不重“乐”,错误的以为有了声就必然会有乐的。歌者只有 凭借自己的歌喉,把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把词曲作者所塑造的形象和所创造的意境, 真实、生动、细致地表达出来,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歌唱者。这就是对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 凡是好的演唱都应该给人以由音响的美、语言的美、思想的美、情感的美以及形体的 美凝聚而成的综合的美。因为对一个歌者来说,即使他理解了曲情,有了意境,那还只是 理性的歌唱,只有当他有了真感情,他的声音的色彩,语言的抑扬顿挫,节奏的缓急,人 物的形象以及动作的分寸都会随之较为准确表现出来。这样的歌唱也就感人了。因此,真实、准确、深刻地表达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歌唱艺术的根本。 要想使演唱富有感情,也就是在歌唱中艺术地处理和表现歌曲,应从对作品的分析和诠释 入手,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深入分析和挖掘作品 每首歌曲的作者对其作品的构思、意图和所倾注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表现都已有所 设想和处理,这是第一创造。然而,对于演唱者来说,演唱每首歌曲时都应有一个艺术再 创造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过程中,既要忠实于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要 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对歌曲进行再度认识,从而使歌唱更加生动、更加完美、更加有感染力。深入分析作品应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入手: 1.准确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 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生活的产物。把握作品的真正意图和内涵,首先需要了解作品的时 代背景及其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并把这种特定时期下的历史风格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精神 统一起来。如果歌者对歌曲所包含的内容有了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对其所反映的时代、生 活有着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并把这种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那么他们就会使自己 的演唱立下根基,获得生命,从而唱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歌声。 2.了解作品的风格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

学号1301010216 天津城建大学 结课论文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 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学生姓名 雍直昱 班级 13级建筑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学院 2015年12月23日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 摘要: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少、追求线条、色彩淡雅、富有意境的特点。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西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大、注重几何造型、色彩浓艳、富有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关键词:东方插花;西方插花;特点;原因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西方插花发展: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1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在东方传统文化积淀下,插花花艺逐渐形成了自然简洁、重视线条美、意境鲜明、色彩淡雅等风格特点。具体如下: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 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 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1.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 东方插花选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如清代沈复说:“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线条造型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给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1.4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 东方插花作品外形轮廓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4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并没有严格的不变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图形。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或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主题或环境布置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才能。 1.5花材人格化 自古以来,人们在爱花、赏花中,对花草树木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花为伴,以花为友,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如陶渊明与菊花、李白与牡丹、林和靖与梅花等。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被赋予种种深刻的寓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在插花创作中,根据主题选用,会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6重视季节特色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开,每个季节都有其代表性的花材,表现季节的主题,就用代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插作。这种应时的特色,使作品富有现实的感染力,使人真切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

语言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语言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强化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理解和领会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语言艺术性,教学语言要讲究规范性、引导性、生动性、简洁性和激励性,增强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艺术、激励性 一、注重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分析 1.提升讲课的质量,深化学生的理解 小学语文本身就是和语言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讲究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性,这样可以提高语文讲课的质量,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缺乏,受到身心发展的束缚和限制,一些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很难完全理解教师的讲解,学习上出现困难,课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升。教师可以调整语言面貌,改变语言风格,给学生平易近人的印象,运用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的掌握在于理解,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更快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注重提高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内化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师生近距离沟通

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教学对话,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成长都很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语言的艺术性,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增加师生交流,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改变语言的形式,实现和学生课堂上的对话,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要优化语言的面貌,这样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实现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鼓励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好的语言表达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分析与研究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讲究规范性 教学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性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保证学生向着更高层次学习而努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言的规范性,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在打基础的阶段,语文知识很宽泛,无法判断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教师要重视讲究语言的精准性,因为学生都是无条件地完全接受教师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保证知识的正确。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要保证引用例子的客观真实性,不违背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讲究引导性 小学语文教学逐渐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向,教师要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重视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运用疑问的方式代替陈述式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思考,激

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艺术 总 结 论 文 姓名:杨婷 系别:园林系 班级:11园艺 学号:20092413310019

展望现代插花艺术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点开始有了转变,逐渐从物质生活追求转向精神追求,插花艺术开始从个体喜好转变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社会学科,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终起到装饰效果,随着房产消费方向的发展,插花艺术在实际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和被人认可,作为东方插花代表之一的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 【关键词】:消费观点装饰方式东方艺术中国市场 一、现代中国式插花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插花这一门古老的艺术不断涌现出新的设计风格和手法,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渐形成了仅把植物材料作为创作元素、构图自由的现代造型式插花,称为现代插花。 花是一门造型艺术,既为艺术,就必有其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必富有民族特性与时代精神。插花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就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把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的花材(即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形成一个优美的造型,要求融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并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插花的魅力正是在于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各种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 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注重意境创设追求枝情花韵之趣;善用木本花材,强调线条造型等等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那么,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是什么?特点何在?经过近十年的恢复发展后,今天思考讨论这一问题,为时已不过早,应当提到我国当前插花艺术发展的日程上来了。 回顾两年一度的全国插花大赛与展览,已经举办过4次,每次都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代表约百余人的插花手和数百件作品,每次比赛展览都出现许多优秀精美的作品,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专业人才,一次比一次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博得了海外同行们的赞扬。这说明我国现代插花艺术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健康地进入茬壮成长与迅速发展阶段。但是通过大赛与展览,也表露出许多明显的缺点与问题。根据海内外同行专家和有关艺术界朋友们的意见,归纳有两点:一是缺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少作品洋味太浓或不洋不中。二是不少作品构图拘紧造型不活、放不开。我认为这些意见非常正确,中肯,也正中要害,的确如此,造型刻版不活,放不开的主要原因,是与创作思路不丰富,技巧不熟练,缺乏基本理论的指导有关。要克服这一缺点并不难,只要我们多观摩,多交流学习,多实践,扎扎实实反反复复地练,“熟能生巧”,定能拥有娴熟的技巧和过硬的基本功。

浅谈《嘉陵江上》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

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嘉陵江上》歌唱艺术 的情感表现 学生所在系(院) 专业 (方向)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年月

摘要 情感的表现是歌唱艺术的内在灵魂和追求目标。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独唱歌曲《嘉陵江上》体现了强烈的抗日思想,同时具有精美的艺术性,在革命史与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结合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和《嘉陵江上》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对《嘉陵江上》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嘉陵江上;歌唱艺术;情感表达 Abstract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the inner spirit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rt of singing. The composer He Lvting created solo song "River" embodies the Anti-Japanese thought stro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art of exquisite,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music. This combin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singing art and "River"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artistic features,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Jialing River. "" the art of singing is discussed. Keywords: Jialing River; singing art; emotional expression

语言艺术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策略 【摘要】教学语言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充满着无限的艺术魅力。教学语言艺术在授课中的作用是独特的,它是不可代替的。可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提升自身修养和注重积累和感受两大方面提出提高小学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升;修养;积累 心理学家认为: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作为一名教师,语言是纽带,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对话的主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那么,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修养,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呢?下面从以下两个大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提升自身修养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能够反映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是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古语有说“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因此,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古有“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腹有诗书气自华”,今有“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都说明了教师的内部修养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基础和源泉。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修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感情、心理、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孩子的眼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是通过教师的情感、态度、仪表和行为、人际关系四个方面体现的。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具备四种人文修养。一是美好的情趣,二是正确的价值观,三是终生学习的理念,四是优良的反思意识。这四种人文素养不能只是表面空话,而是要落到实处,不要因为平时的工作繁忙就忘了,“精神粮食”和“物质粮食”都要有,有时候“精神粮食”还重要一些。 (二)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代的青少年由于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变化尤为显著,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过去,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缺乏新信息的储存与支持,教学语言是很难为学生所喜爱的。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自身教育文化修养的提高—既包括经常吸收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包括学习与语文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例如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等,广博的知识储备能使教师的语言更丰满,同时也能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 除了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等,还要吸收本民族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理论,同时也要汲取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在说理时,精辟透彻;抒情时,激情饱满;叙述时,思路清晰。只有自觉加强理论修养,才能使教学语言达到“文质兼美”。 (三)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