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奶牛修蹄技术和护理功能

浅谈奶牛修蹄技术和护理功能

浅谈奶牛修蹄技术和护理功能
浅谈奶牛修蹄技术和护理功能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一、奶牛的饲养技术 1、犊牛培育、犊牛出生后1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臵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60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1千克左右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7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断奶至30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1)干奶期。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60天左右停止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4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并药浴后不再挤奶,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治疗后再干奶。(2)围产期,产前15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

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3)泌乳期。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1—20%的精饲料,尤其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日粮精粗饲料比50:50。粗纤维不低于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201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粗蛋白质12%,粗纤维不低于18%。 二、奶牛管理措施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给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或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厘米左右)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 三、奶牛的繁殖配种 奶牛一般在8—12月龄、达成牛体重45%时出现初次发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1.空怀期。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 以上,以利配种。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 只达到65-75%。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 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 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 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 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 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 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 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 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 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 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 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哺乳期为2.5-3个月。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产 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

Q/NC LH J 12 01—2004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全混日粮(TMR)的概念、特点、调配、制作、饲喂管理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三元种业科技所属牛场全混日粮(TMR)的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NC LH J 04 01 —2003 饲料与营养 Q/NC LH J 04 02 —2003 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 3 TMR的概念及其特点 3.1 概念: TMR(Total Mixed Ration )为全混合日粮的英文缩写,TMR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全混合日粮(TMR)保证了奶牛所采食 每一口饲料的营养均衡性。 3.2 TMR饲养工艺的优点: 3.2.1 精粗饲料均匀混合,避免奶牛挑食,维持瘤胃PH值稳定,防止瘤胃酸中毒。 奶牛单独采食精料后, 瘤胃内产生大量的酸;而采食有效纤维能刺激唾液的分泌,降低瘤胃酸度。TMR使奶牛均匀地采食精粗饲料,维持相对稳定的瘤胃PH值,有利于瘤胃健康。3.2.2 TMR日粮为瘤胃微生物同时提供蛋白、能量、纤维等均衡的营养物质,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效率。 3.2. 3 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3.2.4 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一些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3.2.5 根据饲料品质、价格,灵活调整日粮,有效利用非粗饲料的NDF。 3.2.6 简化饲喂程序,减少饲养的随意性,管理的精准程度大大提高。 3.2.7 实行分群管理,便于机械饲喂,提高劳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3.2.8 实现一定区域内小规模牛场的日粮集中统一配送,从而提高奶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3.3 TMR饲养工艺的不足: 3.3.1 TMR饲养工艺的特点讲求的是群体饲养效果,同一组群内个体的差异被忽略,不能对奶牛进行单独饲喂,产量及体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采食量差异。 3.3.2 从理论上讲,高产牛往往需要更多的精料;而少数食欲不良的牛只往往应给予少量的精料和大量的干草,因此对一些特殊牛的照顾是TMR饲喂无法做到的。

浅谈羊饲养管理技术

中国畜禽种业2016.12浅谈羊饲养管理技术 李红玉(河北省隆化县农牧局068150) 作者简介:李红玉(1974-),男,本科,兽医师。 摘要:近年来,市面上对羊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主要是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注重食补,不少人日益发现羊肉的价值所在。羊肉不仅肉质细腻,鲜美可口,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它含有的胆固醇比猪肉少得多,十分符合保健养生标准,冬天食用还有利于御寒和滋补身体。此外羊肉还对于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有着特殊的功效。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羊的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随着市面上对于羊肉的需求加大,势必要求对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上进行革新。本文专门探讨应当怎样对羊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上进行革新,来满足全新的市场需求。关键词:羊肉;养殖技术;饲养管理羊肉在我国的养殖已经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等多种人体所需的成分,容易消化,美味可口,还对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了羊肉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价值所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增加了羊肉的摄入量而减少了传统猪肉的摄入量。所以市面上对羊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羊的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已出现与市场需求滞后的局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肉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是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形成规模化养殖的关键[1]。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于羊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1传统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的缺陷做好肉羊养殖必须注入现代养殖技术,目前,全国肉羊养殖品种多达127种[2]。但在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上却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场建设方面不够完善,一些场地未能得到合理的选址和规划,因而环境较差,设施不够齐全,空气不够洁净,采光性较差,在水源,电源等方面得不到良好保障,交通也不够便利。导致养殖出的羊质量不能过关。(2)在肉羊繁殖和饲养方案上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致繁殖和饲养陷入盲目状态,没能充分兼顾到不同肉羊的具体情况,没能遵循应有规律。 (3)在饲养管理方面比较因循守旧,饲料过于单一,导致肉羊缺乏营养而生长品质不达标。最终降低了肉羊的产量和质量。另外,在防疫措施方面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肉羊出现不必要的疫病,最终导致不必要的死亡。 2如何提高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的水平 目前畜产品的需求逐步从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我国畜牧业发展进入质量与数量并重阶段[3]。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的提高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满足人民大众对饮食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在规划养殖场地要认真选址,合理规划。要选择地理位置较高,空气洁净,有固定水源和电源的场所。还要认 真考察场地是否符合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周围 不能有污染企业。为肉羊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的饲养环境。(2)饲养者要不断更新知识,最好先去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掌握繁殖和饲养的相关技能。繁殖是整个饲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不能掉以轻心的环节。要充分结合每只肉羊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喂养方案。(3)合理注重肉羊的营养搭配,确保肉羊能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加强养殖场所的防疫建设,避免肉羊发生不必要的疫病。 3结语 面对目前的羊养殖现状,要提高羊的质量,作为饲养者 应该学会科学的进行饲养管理,引进技术,在选址、饲养方案以及疫病防治上做足功夫,从这个方面来讲,也是对饲养 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饲养者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最终在羊的饲养和管理上做出成绩。 参考文献: [1]乔清亮,王远丽.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5 (6):12-16. [2]雷涛,梅显勇.肉羊的养殖技术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2(15):2-6. [3]耿宁.基于质量与效益提升的肉羊产业标准化研究[D].中国农 业大学,2015. 畜业技术 饲养管理79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章奶牛的营养需要与日粮设计 (一)奶牛的复胃结构及特点 奶牛是反刍动物,以食草为主。消化道由口腔、食道、一个复杂的四个房室组成。具有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奶牛消化器官的容积比役用牛和肉牛大得多。一般成年奶牛胃的总容量为160-240升,而肉用牛和役用牛胃的容量仅为70-100升。奶牛采食很快,一般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即匆匆吞入瘤胃中贮存起来,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没有腺体,总称为前胃,相当于单胃的无腺区,起着贮存和加工食物的作用;只有皱胃的黏膜分布有消化腺,可分泌胃液,其功能与单胃相同,所以有称之为真胃。 (二)、奶牛的采食与反刍 1、奶牛的采食特点。奶牛没有上门齿,只有一硬质的齿板,采食时主要用灵活的舌头将草卷入口腔,依靠下门齿和齿板啮合切断牧草,或依靠舌头卷动和头部的摆动扯断牧草,匆匆咀嚼后便吞入瘤胃中。奶牛的采食行为及其粗糙,采食牧草的选择性也较差,很容易将异物吞入胃中,造成瘤胃疾病甚至引起创伤性心肌炎。 2、奶牛的反刍行为。反刍又称为倒沫或倒嚼,是奶牛将吞咽到瘤胃中的食物再次逆呕到口腔咀嚼的过程。奶牛采食的速度快,草料被牛咀嚼,作用是很轻微的,只是使草料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当奶牛休息时,通过网胃的蠕动把瘤胃内容物逆呕到口腔,进行充分的咀嚼。这就是反刍,对于成年奶牛来说,反刍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反刍可以将饲料颗粒进一步磨碎,嚼细的草料增加了瘤胃微生物与皱胃和小肠中消化酶与食糜接触的面积,提高了食物的消化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反刍活动所分泌的唾液对中和瘤胃中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奶牛采食后0.5-1小时就开始进行反刍,每次反刍持续时间平均为40-50分钟,每昼夜进行10次左右,每天花在反刍上时间总计为8-10小时。为了保证奶牛有充足的反刍时间,我们必须给奶牛创造舒适的休息场所。 由于奶牛在消化上有这些特点,决定了奶牛应该采食什么样饲料和应当怎样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三、奶牛的日粮配合 (一)日粮配合原则 1. 要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2. 要营养平衡,精粗比例适当 3. 原料要优化组合 4. 适口性要好 5. 体积要适当 6. 成本要低 7. 对产品无不良影响 第二章奶牛的饲养管理 按照奶牛的生理特点,可将奶牛分为后备牛和成年母牛,后备牛又分为犊牛期(初生-6月龄),育成期(6-18月龄)和青年期(又叫初孕牛,18月龄至第一胎分娩)3个阶段;成年牛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很多人对奶牛的喂养没有一个正确的饲养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奶牛饲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奶牛饲养方法 喂奶牛的方法 奶牛的饲料成本占70%,饲料的使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因此配制奶牛日粮时,应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既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降低饲料成本,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粗饲料占日粮比例: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以干物质为基础,日粮中粗料比例应在40%~70%,也就是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4%。在泌乳早期粗料比例也应在40%,才会保证牛体健康。 2.精料喂量:在奶牛生产中,一般按奶牛维持需要3千

克,然后每产3千克奶加喂1千克精料来确定。食盐占精料的1%~2%。 3.采食量:为了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食量,高产奶牛(日产奶量20千克~30千克)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3.3%~3.6%,中产奶牛(日产奶15千克~20千克)为2.8%~3.3%;低产奶牛(日产奶量10千克~15千克)为2.5%~2.8%。 4.奶牛预混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剂种类很多,用量极小,如果直接向配合饲料中添加,很难混匀。因此在向配合饲料添加之前先将添加剂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均匀,以增大体积,提高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使微量的添加剂能够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这种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叫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 奶牛的预混料包括单一预混料(如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小苏打等添加剂)。它是一种不完全饲料,不能单独直接喂奶牛,预混料在奶牛精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养殖户购买时应了解预混料所含成分,按配方需要购买。为了方便使用,可购买复

奶牛场兽医常见知识点汇总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动物。修蹄 1.清理蹄表:用水冲或刀刮将蹄表清理干净,方便后续操 作过程中测量蹄壁及磨平蹄底。 2.测量蹄壁的长度:从蹄毛结合部到蹄尖测量标准长度为 7.5cm(前后一致)。 3.剪蹄尖:在蹄壁标准长度为7.5 厘米处剪蹄尖。 4.测量蹄底与蹄壁的角度:量角度注意前蹄只量外侧蹄, 后蹄只量内测蹄。 5.打磨蹄底:打磨蹄底面要求打磨机由外侧向内侧逐渐打 磨,在保证蹄面平整的同时,避免内侧负重面低于外侧,首先 打磨内侧蹄蹄面,蹄面斜长为8cm,外侧蹄蹄面,依据内侧蹄 进行整个蹄底打磨平整,蹄底厚度0.5-0.7 厘米。 6.修蹄弓:蹄尖1/3 处禁止修整,外侧蹄蹄弓宽度范围为 蹄面的2/3-3/4,内侧蹄蹄弓宽度为蹄面的1/4-1/3。 7.浅道处理:勾刀清理浅道及“黑点”,当修蹄过程中发 现牛只患有蹄病,应及时按照《蹄病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不 得耽误治疗时机。 、浴蹄流程 (一)常规浴蹄 连续2 天使用同一种浴蹄液后,间隔2 天再次连续使用另 外一种浴蹄液,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二)特殊情况 1.蹄疣发病率在1-5%,泌乳牛群连续3 天使用一种浴蹄 液,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青年牛和干奶牛连续 3 天使用一种浴蹄液,间隔 2 天再次连续 3 天使用另一种药品。 2.蹄疣发病率在5-10%,泌乳牛群连续5 天使用甲醛浴蹄 后,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浴蹄液,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 程序。 3.青年牛和干奶牛牛群连续5 天使用甲醛后,间隔2 天再 次连续5 天使用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4.蹄疣发病率大于10%,泌乳牛群连续7 天使用甲醛浴蹄 后,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浴蹄液,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 程序。青年牛和干奶牛牛群连续7 天使用甲醛后,间隔2 天再 次连续7 天使用甲醛浴蹄。 (三)浴蹄液更换频次 药浴池每1000 头更换一次药浴液,清水池每500 头更换一 次清水。 说明:技术支持中心会根据实验结果和牧场实际情况做出 流程调整,最终以技术支持中心下发的最新流程为准执行。 四、保健修蹄 (一)修蹄对象 1.预警牛,预警条件如下: (1)产后天数120-150 天的牛只。 (2)距离上次保健修蹄(干奶时保健修蹄除外)150 天的 牛(以建议修蹄日期为准,3 个月内需要干奶的除外,已经干 奶的除外)。 (3)在胎天数190-220 天的大胎青年牛。 2.干奶牛: 每次需要干奶的牛在干奶前调出修蹄(不在预警范围内)。 备注:每月1 日、10 日、20 日、28 日系统会对以上第1 条进行预警提示,根据信息修蹄预警提示,每月对符合预警条 件的挑出进行修蹄,泌乳牛在挤奶完毕后进行挑牛,青年大胎 在饲喂时上夹后进行调牛。 临床型乳房炎级别鉴定标准 根据发病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1.轻度乳房炎(1 级):乳区正常,乳汁异常。 2.中度乳房炎(2 级):乳区红、肿、热、疼、硬,乳汁异 常,无全身症状。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奶牛的饲养管理 泌乳初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指母牛分娩后15天以内的时间,通常也称为围产后期。此时母牛一般仍应在产房内进行饲养。产后母牛体虚力乏,消化机能减弱,尤其高产牛乳房呈明显的生理性水肿,生殖道尚未复原,时而排出恶露。在这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母牛体质尽快恢复,为泌乳盛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不宜过快追求增产。 当母牛产后休息片刻,即喂给较易消化的麸皮1~1.5kg,加食盐50~100g左右,以温水冲拌成稀汤让牛饮尽,可起到暖腹、充饥及增加腹压的作用。此时母牛往往表现口渴,如若不够可酌情再调制一些补充。切忌饮以凉水,饮水温度以37—40℃为宜。同时喂给优质干草1—2kg或任其自由采食。此时,不喂多汁饲料及糟粕饲料。在产后2~3天内以优质干草为主,辅以麸皮、玉米1~3kg。4—5天后,逐步增加精料,每日约增加1kg左右,至产后第7~8天,日粮可达到泌乳牛的给料标准。为防止精料过食造成消化障碍和过早加剧乳腺的泌乳活动,此时精料喂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为宜。在乳房恢复消肿

良好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青贮、块根类饲料的喂量。产后8—15天的日粮配合,原则是在干物质中精料比例逐步达50%一55%,精料中饼类饲料应占25%~30%。增喂精饲料是为了满足产后日益增多的泌乳需要。 据北京市14个奶牛场资料统计,母牛分娩后的15天内,每天平均失重1 500~2000g,日粮能量不足会加剧此时能量的负平衡。同时,日粮中蛋白质浓度也应保持较高的水平,否则,将影响体脂转化成牛奶的效率。当产后15天,青贮喂量宜达 15kg、干草3—4kg、块根类5~7kg,糟粕类不超过8kg。此时,除能量、蛋白、脂肪等营养处于负平衡外,体内钙、磷也同样处于负平衡状态。必须充足喂给Ca、P和维生素D。每头每日钙的喂量不低于150g,磷不低于100g。 长期以来围产后期多采用较为保守的饲养方法。即产后以恶露排净、乳房消肿作为体质复原的主要标志和目的。在饲喂上有意识降低日粮营养浓度,拖延增喂精料的时间,不喂块根等多汁饲料和糟粕饲料,避免刺激乳腺加速泌乳,担心加重乳房肿胀程度。结果出现了产后采食量低,这更加剧了泌乳盛期的营养负平衡;体质恢复慢,产后失重期延长,采食量增加,营养负平衡状态时间和失重期均缩短;母牛体质恢复快,发病率明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 肢蹄病作为奶牛四大类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及牛场的经 济效益。据报道,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 5.6%~40% ,其中88%~99% 发生于 蹄部,证明蹄病较肢病更为常见。奶牛蹄病 84%发生于后蹄,其中85%见于 后蹄外侧趾。因此,蹄病的控制是奶牛肢蹄健康控制的重中之重。 修蹄是奶牛场矫正蹄形、治疗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修蹄的操作规程在不 同的牛场差异很大,且有部分不正确的做法反而会加重跛行。 本文简要介绍常规 修蹄规程,通过修蹄重建两指/趾的负重平衡,继而减轻底球结合部受力,降低 发生蹄底溃疡的风险。下面的内容介绍了修蹄的主要步骤, 但修蹄的过程中要根 据实践经验和牛蹄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修整。健康牛和跛行牛均可按下述步骤 修蹄,确保蹄形正常和重建负重。根据牛蹄的状况,可将修蹄步骤分为预防性修 蹄和治疗性修蹄。 、修蹄方法 矫正蹄长。正常状态下,后肢内侧趾从蹄冠带至蹄尖长约 7.5cm (约人手 四指宽,或一支普通香烟的长度)(参见图 1,图2 )。 如不能确定,修剪时允许蹄长稍长,但不能修剪地过短。 将蹄尖处的角质修剪过多,可能引起严重的继发症一一如造成真皮损伤导致 出血或奶牛不适; 修整蹄底,使蹄底角质厚度至约5mm 厚。修整位置主要集中在靠近蹄尖的 位置,蹄踵处不修整。 修整后,蹄壁与蹄底间可见清晰的白线部。修整顺序参见图 3,图4。 1. 第一步:确定后肢内侧趾长度。 2. 第二步:修整后肢内侧趾蹄底。 或为确保蹄形美观,将蹄尖处蹄底修剪地过薄。

如果内侧趾趾尖处的角质修剪不到位者, 蹄长过长,可能会修剪蹄踵处角质。 绝大多数牛的内侧趾蹄踵无需修整,如需要修整,对应的外侧趾也应作出相 应修整。 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修剪外侧趾(参见图 5,图6,图7) 将内外侧趾蹄长修剪一致,然后从趾尖至蹄踵方向将蹄底厚度修整一致。 如蹄踵处角质过厚,可适度削薄。一般情况下,蹄踵无需修整,修整后的蹄 底位于同一平面。 图8. 平衡蹄踵,使蹄底位于同一平面 3. 4. 第三步:平衡蹄踵(参见图8 )。 修整后将内外侧趾蹄底找平,避免蹄底有凸起的角质。 图5.修剪外侧趾蹄尖 图6.修整外侧趾蹄底 图7.修整外侧趾蹄底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试行)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 1.1 选址 1.1.1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交通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米。 1.1.7周边环境应位于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2 布局 奶牛场(小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2.1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1.2.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肉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技术

一、繁殖母羊饲养技术 1.空怀期。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以上,以利配种。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只达到65-75%。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 ,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哺乳期为2.5-3个月。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产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乳房炎,3天之后可饲喂少量的混合精料和多汁料,逐渐达到哺乳期的饲喂量。 产羔后,泌乳量逐渐上升。在4-6周时达到高峰,10周后开始下降,羔羊产后20天内的营养完全依靠母乳供给。 产羔后前1.5个月为哺乳前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1-1.5千克(玉米52% ,麸子18%,豆饼25%,盐、小苏打、石粉、骨粉、预混料各1%)。后1.5个月为哺乳后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一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0.5-1千克。 二、育成羊饲养技术 育成羊是指从断奶至第一次配种的公母幼龄羊(3-18月龄)。断乳后3-4个月时,生长发育快,增重强度大,对饲养条件要求高。 1.育成前期的饲养技术。羔羊断奶后,正是羔羊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但此时瘤胃机能还不完善,对粗饲料利用率低,日粮以精料为主,并补给优质干草和青贮多汁料,混合精料每只每日饲喂0.2-0.3千克(玉米50% ,豆饼25%,米糠20%a,石粉、盐、骨粉、小苏打、预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奶牛饲养管理的饲养环境、引种、饲养、管理、综合防疫、牛奶处理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A级绿色食品奶牛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471 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 473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TMR 3.2 DHI DHI是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 (奶牛牛群改良)的缩写,DHI是通过个体产奶牛的测定数据(乳成分和体细胞)的测定,和牛群的基础资料分析,了解现有牛群和个体牛遗传进展,产奶水平,乳成分,乳房炎,繁殖等情况,从而对个体牛和牛群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找出奶牛育种和生产管理上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奶牛生产和育种的问题,这一体系简称DHI。 4 饲养环境 4.1 环境 牛场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4.2 舍内环境 舍内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 4.3 选址

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任何畜、禽传染病的地方,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a) 牛场距离垃圾处理场5km以上; b) 牛场周围3km内不应有化工厂、矿厂和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 c) 牛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村镇居民点应2km以上; d) 牛场不应建在饮用水源或食品厂的上游,距离风景旅游区5km以上。 4.4 牛场布局 牛场内应分设生活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病牛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生活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4.5 场区 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不准交叉使用;牛场周围应有绿化隔离带,并设围墙或防疫沟。 4.6 牛舍建设 牛舍应能保温隔热、通风排湿,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腐蚀;牛舍应具备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 4.7 牛场卫生 牛场卫生应符合NY/T 473的要求,排放的污染物应实行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 5 引种 5.1 良种母牛引进 引进良种母牛时,应从具有种牛经营许可证的大型种牛场引进,并按照GB 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牛。 5.2 隔离观察 引进的良种母牛,应在专用的隔离场隔离观察45d以上,经动物防疫部门检查鉴定健康合格后,方可引进场内供生产使用。 6 饲养 6.1 饲料 6.1.1 饲料品质 使用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T 471的要求,牧草、青贮等粗饲料应是按绿色生资标准生产。 6.1.2 饲料营养 饲料营养标准应符合NY/T 34的要求。 6.1.3 饲养方式 牛场应使用TMR饲喂技术,并按照DHI测定结果指导生产。 7 管理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Q/TMVY01-2002 2002-10-31发布2002-11-1实施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公司发布 前言 为确保本区奶牛安全、卫生优质高效的饲养与管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按GB/T1.1-2000和GB/T1.2-2002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B、C、D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金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山区奶牛管理站、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区兽医卫生监督所、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陆耀华、孙爱林、沈国辉、符文勇。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2年10月31日。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过程中引种、育种、繁殖、环境、饲养、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奶牛生产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9-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568-1996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6045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 NY 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绵羊饲养管理技术

要养好绵羊,重点掌握好九个环节。 一、选好种 要选择产肉、产毛、产羔性能都比较好的品种进行饲养,以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这里推荐几个适于我市农户饲养的绵羊品种。 1、东北细毛羊我市大部分本地绵羊都属于东北细毛羊。该品种属毛肉兼用型,耐寒、适应性强,毛质好,可做为主选产毛产肉和肉羊改良的母本。 2、小尾寒羊主产于山东、河北一带。近年我市许多乡镇农户引进了大批该品种羊。小尾寒羊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长快,体格高大,四季发情、繁殖率高等特性,可一年二产或二年三产,双羔或三羔,产羔率为270%,是肉羊改良的理想母本。 3、特克赛尔引进品种,原产荷兰,具有多胎、羔羊生长快、体大、毛肉性能好等特点.产羔率200%,屠宰率在55—60%.成年公羊可达200多斤体重.是理想的肉羊改良父本。该品种我市近年有引进。 4、无角道赛特引进品种、原产澳大利亚、新西兰。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繁殖率高等特点,产肉性能好,成年公羊体重可达200斤。是肉羊改良的理想父本。该品种我市近年有引进。 此外,还有德肉美、夏洛来等品种绵羊也是优秀的毛肉型品种,可用来改良本地绵羊。 二、建好舍 建好羊舍是养羊生产的基础。建羊舍首先要选好地址,要选择地势高、通风、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建舍。可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建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羊舍,如建半封闭式舍要准备羊舍与舍前运动场便于冬季扣罩塑料膜暖棚,又向阳又保暖。 1、羊舍面积羊舍面积大小,要根据养羊数量而定。羊舍高度一般为 2.5— 3.0米,宽7—8米,长度按羊数而定。一般成羊每只占面积为0.8—1.2平方米;育成羊为0.7—0.8平方米;羔羊为0.5—0.6平方米;妊娠后期或哺乳前期母羊及羔羊约需求2.2—2.5平方米。 在建羊舍同时要考虑备有产羔室。产羔室可按基础母羊总数的20—25%计算,每只产羔母羊占面积为2—2.5平方米。

成年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论文 2010 级畜牧兽医专业 题目:浅析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学号:2010040114 学生姓名:段亚亚 指导教师:何建文 班级:10牧医3班 二0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浅析成年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段亚亚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随着奶牛集约化管理程度的提高,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外部条件的好坏和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我们传统的饲养管理中的饲料利用都是将精粗饲料分别配制与单品种饲喂,存在着高产奶牛的干物质进食不足,导致产奶量降低,特别是产后一段发生代谢病和前胃疾病增多;其次由于牛的“偏食性”和人的“偏爱性”造成精料或粗料进食过多或精粗饲料比例不协调,导致养分摄入量不平衡带来的营养代谢病增加,同时造成饲料浪费,所以我们要以此为鉴,要结合传统工艺长处弥补传统工艺不足,要以奶牛的养分需要量与进食量为依据,参照牛群体重、产奶量、乳脂率以及各种饲料的化学成分、营养含量、干物质量的比例计算出每日每头牛的需要量。 关键词: 奶牛成年母牛饲养管理、 育成母牛的饲养要以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注意粗饲料质量,营养价值低的秸秆不应超过粗饲料总量的30%。初孕母牛要注意蛋白质、能量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足,过瘦则营养不足,易引起难产。日粮营养也不能过高,应以优质饲料为主,精饲料日喂量2—3㎏。在分

娩前2-3个月,由于胎儿迅速增大,同时乳腺快速发展,准备泌乳,需要加强营养 一、成年乳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一)分群 分群的原则:根据产奶量:高产群、中产群、低产群 分群的意义: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率,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日粮组成力求多样化和适口性强 (三)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保证日粮全价。 饲喂草食动物的原则是以青粗饲料为基础,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补充。原则的实质乃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 不同体重母牛的粗料日喂量(风干物质计,单位:kg) 精料的喂量根据乳牛的营养需要而定,一般是每产2.5-3㎏乳给1kg精料。如果青粗饲料品质优良时,可减少精料喂量。 奶牛日粮应具有轻泻作用:在以禾本科干草及秸秆为主的日粮中,应适当多用一些麸皮、糖蜜等略带轻泻性的饲料,以防便秘,特别是在产期前后更应注意。如日粮以青绿饲料、青贮等为主,则不必考虑。 精料的形态:

奶牛常见肢蹄病及其防治

奶牛常见肢蹄病及其防治 [日期:2011-03-26]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奶牛常见肢蹄病及其防治 李林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最普遍的原因。但由于该病多呈慢性经过,不致死亡,常被忽视。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肢蹄健康是奶牛高产、健壮的保证。肢蹄病对奶牛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而且会造成高的淘汰率,使替补的费用大副增加。因抗病性状遗传力很低,环境管理和营养调控技术将是降低肢蹄病的主要途径。 一、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 1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 肢部疾病:腕、附关节发炎囊肿。蹄部疾病:蹄冠、球部炎性红肿、蜂窝织炎、组织增生、蹄底溃疡腐烂等;蹄角质变形:延伸蹄、剪状蹄、翻卷蹄和翘尖蹄等;骨营养不良:蹄角质粉化,指(趾)骨变形和骨折等。 2一些常见的蹄病临床特点和治疗 1、蹄叶炎:这是发生在包围趾骨的真皮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65%的蹄病直接或间接地与蹄叶炎有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奶牛的跛行是由蹄叶炎引起的,当然并不是全部。蹄炎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在所有三个阶段,奶牛通常都有特定的姿势以减轻疼痛。患蹄病的奶牛通常后背拱起来,如后肢比正常情况更朝前放置,说明疼痛在脚趾,如比正常更朝后,说明疼痛在蹄踵。奶牛如起卧困难或走路笨拙,则很可能是由于蹄炎或其他蹄病所致[1]。 在急性阶段(最初10天),牛蹄会发热,蹄底软化,一周以后,临床症状包括其白线变黄呈粘稠状,蹄内真皮组织血管阻塞,且由于接近蹄壁和缺少可活动性,肿胀会引起很大的疼痛,牛蹄变热,冠状带之上脉博次数增加,家畜呼吸次数和体温都增加。 在亚急性阶段(第10-45天期间),壁外及冠状带周围出血,最显著的变化是蹄壁与蹄底分离,可以看到趾很长及蹄踵分枝。从内部可以看到趾骨刺向下面。 在慢性阶段,(45天以后)蹄底开始凹陷,且蹄底与蹄踵区分不明显,趾朝上。蹄壁外层可看到横的纹路(小沟)趾骨刺向蹄底,进一步与蹄壁分离,由于趾骨的转动,使得奶牛感到很不舒服。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规程样本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规程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针对小尾寒羊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用途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是发挥其最大潜力和提高选育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制定本规程,以指导小尾寒羊的规范化饲养。 1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数量少,种用价值高,饲养管理是否正确,对整个羊群质量的生产性能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放牧员对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要精细,力求常年保持其健康中等以上膘情的种用体况,以保证配种期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 ,每只体重100kg的种公羊,。除每日放牧外,~,干草3kg,,食盐5~10g,骨粉5g。夏季,羊只以放牧为主,。在整个非配种期内,种公羊应每日饲喂3次,饮水1~2次。 配种前1~,精料给量应按配种期喂量的60~70%逐渐增加到配种期需要量。~。 ~,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kg,~(放牧时,青干草和胡萝卜可减掉),食盐15~20g,骨粉5~10g。每日分2~3次喂给,饮水3~4次。 2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种母羊一年可分为5个阶段即配种准备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前期、哺乳后期。重点补饲期为配种准备期、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

配种准备期 配种前15~20天是配种预备期,要采取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补饲精料以玉米等能量饲料为主。 妊娠后期 妊娠期的最后5~6周,对种羊的营养供应应达到维持需要的125%以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母羊泌乳量。,干草1~。管理措施重点是保胎,如母羊进出栏圈要慢,不要急赶,饮水时防止拥挤和滑倒等,一般不进行防疫注射。 此期的特点是母乳作为羔羊的主要营养源。~,~,。管理措施是圈舍必须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对胎衣、毛团、石块、烂草要及时清除,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对母羊要经常检查乳房,发现奶孔闭塞、乳房发炎化脓或乳汁过多,要及早采取相应治疗或处理措施。 3 羔羊的饲养管理 目的是提高羔羊成活率,培育出体形发育良好的羔羊。为此,必须掌握三个关键:①加强哺乳母羊的补饲;②及时做好羔羊的补饲,早锻炼其采食能力; ③此期病多,对母仔细心照顾管理。 1~3天内 重点让羔羊吃上初乳,顺利排出胎粪。 4~14天 母仔实行舍饲,按规定时间哺乳、补饲和运动。也可到外边放牧,但应确保羔羊按时哺乳。 15日龄至断奶

奶牛高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技术研究报告(1)要点

奶牛高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 示范项目技术研究报告 一、项目研发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肉、蛋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奶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五位,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以高生产性能和高饲料报酬产出的动物产品风味明显下降,药物残留以及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对人类健康危害事件时有发生,食物安全已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与此同时,为了节约运输成本、缩短供应周期,奶牛场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区。伴随奶牛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奶牛场以粪尿、污水为主的废弃物排放量也迅猛增加,由于没有足够的土地进行消纳,相关处理设施不到位、不配套,或不能满足处理需求,不仅污染奶牛场的环境,造成牛奶的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常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从快速发展向持续健康发展的转变。2014年辽宁省畜牧兽医局下发《关于辽西北五市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

设指导意见(辽牧发[2014]5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对畜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提出中国畜牧业要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 因此,高产、健康和环保应该成为我省奶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围绕这个方向,通过进行优质高产奶牛品种(品系)选育,提高奶牛福利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应急因子。并建立营养调控、疫病综合防治等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和粪污综合处理体系,形成一套可供推广后应用技术,项目预期可有效降低奶牛发病率,提高全市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使奶牛养殖场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研发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总体目标 本项目拟在培育高产奶牛品种(品系),提供奶牛福利措施,保证奶牛营养平衡,控制奶牛乳腺炎发病率,通过粪污综合治理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性状等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高产奶牛繁育核心群500头,开发应用标准化日粮,设计不同产奶阶段的饲料配方和饲喂工艺2套,提出奶牛场重大疫病检验诊断技术标准和疫病防治技术体系1套,为我省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提供1套比较成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