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宝莱坞舞蹈

印度宝莱坞舞蹈

印度宝莱坞舞蹈
印度宝莱坞舞蹈

印度是世界上生产电影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好莱坞的4倍。印度宝莱坞电影舞蹈的激情演出,时而热情澎湃,时而风情万种,时而幽默风趣,常使多达数万名的现场观众如痴如醉,欢呼雀跃。风靡全球的印度宝莱坞电影中的现代印度舞,也被称作“宝莱坞式舞蹈”。艺术家们已经把这种群众性的表演加工提炼,搬上了舞台。电影艺术可不是印度的土产,而是西方的舶来品。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印度的宝莱坞舞,它通常具有极大的即兴成分和电影的娱乐特点,是黎明百姓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产物,是感情与剩余精力发泄和艺术表现望的结果。其中没有形成僵化程式和结构的倾向,而是既受舞者个性和某种集体意识和社交需求的显现。印度宝莱坞舞蹈资源十分丰富,类多,特色独到。一切影响印度人民生活的自然现象,包括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四季交替、万物复生等等,都是印度宝莱坞舞蹈的表内容;舞者个人的生理优势都可转变成它的表现形式,人民讴歌大自然,表现对诸位神灵的虔诚信仰和狂热崇拜,都可用它来做最佳媒介。

印度宝莱坞电影舞蹈的特点;

更加突出的则是它对现代歌舞表演的演绎方式,在舞蹈编导上,甚至引入世界各地的新元素,增强表现力,在音乐上注入流行和摇滚色彩,再加上舞台布置的美仑美奂和灯光音响上求新求变,曾经的大篷车已经变成了时尚的化身。印度舞蹈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丰富,他们融会了印度的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贯通了印度古典民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编导的歌舞既有浓郁的印度风情,又极富时代气息,深受印度和各国各个阶层观众的热烈欢迎。世界上每年拍摄电影数目最多的国家印度,国内外观众喜欢印度舞蹈,常常因为人们通过她,能够感受到印度的千年的古老文化,了解到印度人民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和风俗人情,以及印度古典舞蹈那高超的技艺和经过千百年来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独特表演方式,演员那千变万化的手语,一会儿喜,一会儿怒,既传

神又会"说话"的面部表情,复杂的脚点技巧,浓郁东方色彩的舞蹈造型;以及那艳丽的服饰,丰富多变的节奏,如痴如醉的歌声,使人真是目不暇接,屏息凝神。印度舞蹈既是人类的宝贵遗产,更是世界文化的精品。

中国人一提起印度人,总是要说到他们的舞、他们的歌,甚至会以为能歌善舞是印度人的天性。其实,这也不奇怪,主要是印度人大都是自娱的,小娃娃从小在村子里跟着大人跳,自然而然就可掌握,他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印度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歌善舞,不过印度的舞蹈确实独特的很。不管你是不是内行,只要看一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印度宝莱坞舞无论是季节性的,还是宗教性的,都是沉浸在一种充分的自由感中的,往往只受自己载歌载舞时所唱歌词内容或主题的某种限制,但都是欢乐的、喜庆的和感恩的。印度宝莱坞舞在长期而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也把不同的地区特色,舞蹈搬上银幕:第一以自娱和娱神为主,有时也用来娱人,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没有娇柔做作、哗众取宠之嫌;

第二,动作简单易学,技术无足轻重,能够当即将每个自愿舞者的表现欲望、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化作舞兴。这些特征是宝莱坞舞蹈产生并存活于宝莱坞的生命力所在,不是任何人为培植的东西,而印度这个古老的文化土壤既非常适合舞蹈的生长,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又推崇能

歌善舞者,因此,印度宝莱坞舞蹈演员是在优越的整体文化氛围中用自己炙热的灵与肉来创造出色彩斑斓的印度宝莱坞舞的。

这里,介绍一些各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印度舞。

在伴奏乐器上,鼓是最重要的一种乐器。虽然各地区在鼓的使用上各种各样,鼓的形态也千变万化,但无论怎样变化,作为一个核心,鼓在印度宝莱坞舞蹈中所起的作用,都是一种灵魂性质的,这个灵魂就是节奏之魂。其他乐器则因地而异,不外是弹拨乐、吹奏乐、风琴等,选择上各有侧重,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不同。此外,击掌也是一种强化节奏的方式,舞者们围圈而舞,双手和着节奏有序地击掌,也是一种效果。若手持道具如木棍等,也会形成一定的声响音效。这些方式,都成为统一节奏、规范步调的润滑剂。

印度宝莱坞舞蹈的

服装在式样和色彩上呈百花齐放的状态,其丰富多彩的程度简直到了难以用语言尽杨。

在"宝莱坞舞蹈"还有"部族舞蹈"。印度是世界上拥有众多土著部族的国家之一,而所有这些土著部族又都拥有自己的歌舞文化传统。虽然在某些相似的情况下,这些土著部族的舞蹈形态不是特别丰富,而且节奏性也不太复杂,但其中也不乏形式复杂而高潮迭出的品种。部

族舞蹈也少不了歌唱和鼓乐,有些部族还拥有自己特殊的伴奏乐器。服饰上的变化也是很大,有的近乎裸体,有的则珠光宝气。部族舞蹈的自发性、自娱性较强,舞者虽然彼此可以相互感染,但不求统一,因而在效果上,部族舞蹈显得更自由。

在克什米尔,有两种代表性舞:罗夫和巴恰纳格玛。前者动作极为简单,由女子在过节时表演。舞者通常面面相视站成两排,彼此用手臂搭在脖子上,脚步轻盈畅快的前后走动着,而歌声则贯穿于舞蹈始终。后者是由受过训练的男孩子来做的娱人性表演。他们头披长发,身穿克什米尔妇女的服装,用极富表情的动作表现由自己演唱的歌词,这些歌词大多以爱情为题材的。在舞蹈语汇上,巴恰纳格玛有许多脚下的动作和躯体的快转,据说是来自卡塔克流派古典舞蹈的。

喜玛偕尔邦的典型宝莱坞舞中有女子表演的班吉舞。舞者站成圆圈,身体基本直立,但左旋右转起来依然优雅动人;手臂大多在头部上方舞动,做出各种幅度小却软度大的动作。这个邦还有男女共舞的桑格拉舞。该舞歌颂了当地笃信的诸位神灵和传说中的英雄豪杰。舞者一面列队穿插,一面以歌唱的形式回答,整个舞蹈充满了极度的兴奋和感情的宣泄。另一种男女共舞的派克哈舞,人们携手歌唱,围圈而舞,脚下多是轻盈的单脚跳和双脚跳。

在旁遮普邦,最为广泛流传的宝莱坞舞叫邦格拉舞,既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又带有印度其他地区舞蹈所共有的特点,当生态环境和农业赋予舞蹈一种特殊性时,传说神话和文学则把舞蹈同其他部分连结起来。舞蹈经历了印度历史许多世纪的沧桑,并使印度的传统虽连续但不陈腐,因为它一直能够适应新的变化,吸收新的影响,灵活和可塑是最基本的条件,而自我表达即兴发挥是它生存下去的法宝。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所有这些多姿多彩的舞蹈,都可以按印度的宗族和农村地区来划分,宗族带贯穿整个印度,不管从北部的喜玛拉雅山到东部,还是平原沼泽地或是海岸。所有这些不同的类别,有许多种族和民族的部分成,不管是奥斯特里克人还是蒙古人,雅利安人还是达罗比奈人都由人来代表农业社会前的文明状态,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从事农业,拥有了今天的文明,但是他们的舞蹈和音乐依然继续令人回忆起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和畜牧等劳作。

有些舞蹈同泰国缅甸菲律宾和亚洲其他国家的非常相似,在中国的苗族有跳,在凤凰的苗寨可以看到。也其中一种被称为泛亚舞蹈,在印度主要由米佐人表演这种舞蹈,它被称为竹舞,也许这种舞蹈最初是丧仪的一部分,而今天它完全是世俗的。在表演竹舞时,4根长竹竿交叉叠成一个正方形。一会儿有散开,舞者在正方形形成时在竹竿的外面用单脚跳,而散开时在竹竿里面跳,当两个或更多的舞者加入二伴奏的鼓声变得越来越快时,舞蹈也就越来越复杂。今天这种舞蹈在整个地区非常流行,学校和大学都有它的表演。

宝莱坞舞蹈是人体的动态艺术,是以人体的动作为表现,来形象的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它以整个人体作为表现手段,通过表演者富有审美价值的动作、构图、姿态、技艺、表情、组合等艺术形式来创造和表达思想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培训、学习印度宝莱坞舞蹈,无疑也是一个培养生活情趣、陶冶个性情操、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社会实践过程。

如果说,印度古典舞蹈的整体特征是它那繁杂而完整的手势语言、眼神和面部肌肉动作、变幻莫测的脚底功夫、婀娜多姿的躯干动作和目不暇接的全身节奏,以及严格的动作程式和规定的表演程序,并以其精美绝伦而取胜。宝莱坞舞则通过电影手法把它们完美的结合展现了。它通常具有极大的即兴成分和自娱特点,是黎明百姓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产物,是感情与剩余精力发泄和艺术表现欲望的结果。其中没有形成僵化程式和结构的倾向,而是既受舞者个性和某种集体意识和社交需求的显现。

目前中国人中于卒跳的就是这种宝莱坞式的印度舞蹈,而且在2010年的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国人表演印度歌舞网络大赛》中还

荣获了三等奖。就此收笔,聊以厚望,谢谢关注。

印度电影业国际化的崛起与经验借鉴

印度电影业国际化的崛起与经验借鉴 印度每年的影片发行量、观影人数、电影从业人员数等均居全球之冠,除仅次于美国电影业外,无论在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上都优于其他任何一国的电影产业。印度与我国在地理、文化、经济上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两国同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庞大、地处亚洲文化圈、具有悠久传承的历史等,但印度所取得的电影国际化成就,是中国无法比拟的。比如在2011 年度北美 上映的亚洲电影票房榜前10 名中,印度电影独占8 部,而华语片只有《雪花秘扇》排在第7位。2012 年,中国在这一榜单中的成绩表现更差,没有占到一席之地,印度电影却仍在前十位中占据8 席位置。博鳌亚洲论坛文化产业会上,史坦国际的首席经济学家汪康懋指出:亚洲各国均重视电影出口,只有中国出口少。中国电影出口表现不佳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印度的电影国际化经验对我国尤具借鉴意义。 一、印度电影国际化崛起的发展趋势 (一)电影产量世界第一印度的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常与美国的好莱坞影业相提并论,国际上对印度宝莱坞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印度共有三大影视基地,另外两个是凯莱坞和托莱坞。这三大影视基地所生产的影片各有侧重,如宝莱坞生产的大量歌

舞片受中下层民众的喜爱;托莱坞的影片偏重文艺、新潮,目标观众是知识分子;凯莱坞崇尚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俘获了大量年轻观众。据统计,数十年来印度每年的故事片产量都保持在世界第一位。图1 中的数据显示,印度从2005 年开始,其年电影产量就一直保持在1000 部以上,2008 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电影年产量有小幅下降,但在2012 年又达到一个新的产量高峰值1602 部。单从产量上看,印度各年的产量均远超位居第二和第三的中、美两国。 (二)电影出口势头强劲全球化为电影业带来了更大的销量、更高的利润以及更广泛的知名度。在过去10 年中,越来越多的宝莱坞电影,特别是高投入、制作精良的影片都投放到西方市场。如2009 年的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 ),获得7.1亿卢比的全球票房收入,其中海外票房占到总票房的一半,成为印度影片海外发行的最高纪录,成功引起全球电影市场注目;2013 年的《金奈快递》更是打破多项记录,在海外获得11.9 亿卢比的票房收入。据印度电影协会(FFI)统计,印地语电 影的出口自1996 年开始大幅增长,到2001年,印度电影的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二位了。来自UNCTAD 数据库的数据表明,印度在2003至2011年的9年间,电影出口额在2010 年达到2900 万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6%,与世界第一大电影出口国(美国)的出口差距也越来越小,反映了印度在世界电影出口市场上的强劲表现。 (三)国际电影公司青睐的外包基地印度在承接电影制作外包业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及其产品特征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及其产品特征 摘要:印度作为电影大国,在市场、特色、产量和制作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分析宝莱坞电影的特色和集群化产业模式。 关键词:宝莱坞产业集群 引言:印度作为我国的邻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人口大国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地理、文化、经济等发面与我国有 许多的相似性。彼此可以借鉴吸取好的方面以更好地发展。印 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全印度拥有近100家电影制 片厂,1.3万家电影院,500多家电影杂志,电影从业人员30 多万人,年耗资30亿美元。印度电影基本上可以划分5个主要的电影工业区域,分别是孟买、马德拉斯、海德拉巴、加尔各 答和班加罗尔为制片基地。其中孟买的宝莱坞是规模最大的制 片基地。宝莱坞电影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印度电影工 业和印度电影。 一、宝莱坞概况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是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基地,也是印度电影工业或印度电影的代名词。它的英文名字(Bollywood)是取孟买(Bombay)的首字母“B”和好莱坞(Hollywood)“h”之后的字母组合成的名字,意为东方的好莱坞,包含了印度电影人誓与好莱坞比肩的梦想。印度电影近年的产量约为每年一千部,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占其中的六成左右。宝莱坞生产的主要是使用人口数量第一的印地语的电影,大家熟知的有《三个傻瓜》、《我的名字叫可汗》、《阿育王》、《宝莱坞

生死恋》等等,而我们的父辈更熟悉的是《大篷车》和《流浪者》。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业, 同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一样, 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2004年, 以影视行业为龙头的娱乐传媒产业的产值约为70亿美元,到2009年达到了130亿美元。其中宝莱坞的产值则占一半以上。 二、宝莱坞电影特色 (一)印式歌舞片 宝莱坞的电影几乎都是歌舞片,很少见某个电影是没有歌舞场面,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歌舞场面必不可少。好莱坞的歌舞片是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其程式化元素很突出:主题不外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和美梦成真,仪式或场景大多是婚礼、宴会、演出、游行和展览会,运用经典的叙事模式和剪辑方法。而宝莱坞电影的歌舞片并不像好莱坞的歌舞片是一种类型片。宝莱坞电影的歌舞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电影中出现过,科幻片、史诗片、动作片、喜剧片、恐怖惊悚片、文艺片、剧情片等等。如科幻片《印度超人》、史诗片《阿克巴大帝》《阿育王》《抗暴英雄》、动作片《未知死亡》《幻影车神》、喜剧片《月光集市到中国》、恐怖片《13号楼B座》、文艺片《地球上的星星》等。不管是早期的《大篷车》还是近现代的电影,印度歌舞一直都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直以来, 印度电影给人最直接的印象的就是歌舞片盛行, 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语言繁多, 歌曲和舞蹈容易为各种语言的观众理解; 一方面, 印度具有悠久的歌舞传统, 在平时的聚会活动时, 人们习惯用歌舞的方式表达; 另一方面, 印度电影一般都在3 时以上,观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此之久, 这时候就要靠若干次的歌舞在片子中间歇性地穿插以调节气氛。 宝莱坞电影中的歌舞往往表达的是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感悟与体验;也在电影中适时地烘托或紧张、或激烈、或甜蜜的气氛,在电影中起到诠释作用。在电影《花无百日红》中大概每15分钟左右就有一段歌舞,都在剧情发展过程当中起到解释说明或推进剧情的作用。(二)对爱情主题的钟爱 宝莱坞电影对于“爱情”这个主题是无限的钟爱,而且表现的淋漓尽致。当

好看的印度电影推荐

好看的印度电影推荐! 1沙鲁克·汗/ Shahrukh Khan /SRK /king khan 宝莱坞之王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宝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2009 《好运理发师》 2008 《天生一对》 2007 《宝莱坞传奇》/《轮回》/《爱在宝莱坞》 《加油印度》 2006 《追踪再现》/ 《夺面煞星宝莱坞》 《永不说再见》看的次数最多 2004 《爱无国界》 《宝莱坞不可完成的任务》 《故土》 2003 《爱没有明天》 2002 《宝莱坞生死恋》 2001 《阿育王》 《花无百日红》/《有时快乐有时悲伤》 《情字路上》大家熟悉印度歌曲《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就出自里面1998 《怦然心动》 《迪尔·瑟》/《发自内心》 1997 《烈火恩仇》 《缘来是你》/《我心狂野》 1995 《勇夺芳心》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向800周冲刺 2 阿米尔·汗Aamir Khan 宝莱坞完美主义者 推荐! 2009 《三个傻瓜》/《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 2008《未知死亡》 2007《地球上的星星》 2006《为爱毁灭》 《青春无敌》/《芭萨提的颜色》 2005《抗暴英雄》 2001《印度往事》奥斯卡外语片提名 4赫里尼克·罗斯汉Hrithik Roshan 推荐! 2010 《风筝》 2008《阿克巴大帝》/《帝国玫瑰》 2006《幻影车神2》 《克里斯》/《印度超人》

2004《目标》 2003《狂爱普里姆》 《印度超人前传》 2002《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2001《花无百日红》 2000《这就是爱情》/《说声我爱你》《克什米尔任务》 其他宝莱坞影片推荐! 《亲密有罪》 《纽约》 《时尚》少见的女星主导成功影片 《星期三》 《摇滚起来》 《燃情迈阿密》 《难以置信的爱》 《蓝色情迷》 《生死竞赛》 《爱情你我他》 《迷妄国度》印度最成功的恐怖片 《宝莱坞劲敌》 《印度教父》 《流浪狗罗密欧》 《丛林怪物》 《季风婚礼》国际获奖无数 《月光集市到中国》 印外合拍片推荐! 《贫民窟百万富翁》 《同名同姓》 《月亮河》 《爱斗气爱上你》印度版《傲慢与偏见》《我爱贝克汉姆》

最新印度好看的电影推荐

篇一:《好看的印度电影推荐》 好看的印度电影推荐! 1沙鲁克·汗/ Shahrukh Khan /SRK /king khan 宝莱坞之王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宝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2009 《好运理发师》 2008 《天生一对》 2007 《宝莱坞传奇》/《轮回》/《爱在宝莱坞》 《加油印度》 2006 《追踪再现》/ 《夺面煞星宝莱坞》 《永不说再见》看的次数最多 2004 《爱无国界》 《宝莱坞不可完成的任务》 《故土》 2003 《爱没有明天》 2002 《宝莱坞生死恋》 2001 《阿育王》 《花无百日红》/《有时快乐有时悲伤》 《情字路上》大家熟悉印度歌曲《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就出自里面 1998 《怦然心动》 《迪尔·瑟》/《发自内心》 1997 《烈火恩仇》 《缘来是你》/《我心狂野》 1995 《勇夺芳心》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向800周冲刺

2 阿米尔·汗 Aamir Khan 宝莱坞完美主义者 推荐! 2009 《三个傻瓜》/《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 2008《未知死亡》 2007《地球上的星星》 2006《为爱毁灭》 《青春无敌》/《芭萨提的颜色》 2005《抗暴英雄》 2001《印度往事》奥斯卡外语片提名 4赫里尼克·罗斯汉 Hrithik Roshan 推荐! 2010 《风筝》 2008《阿克巴大帝》/《帝国玫瑰》 2006《幻影车神2》 《克里斯》/《印度超人》 2004《目标》 2003《狂爱普里姆》 《印度超人前传》 2002《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2001《花无百日红》 2000《这就是爱情》/《说声我爱你》《克什米尔任务》其他宝莱坞影片推荐!

一个在印度农村生活了8个月的中国人

一个在印度农村生活了8个月的中国人,在论坛上回答各种提问。问:问个重口味的:楼主在那里怎么擦屁股?答:那我也回答你一个重口味的,有时候是我同学的男仆。……来源:郭兴的日志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ca16169186.html,/p/1491364062?pn=1 开个科普贴,本人在印度(农村)生活过8个月,有什么想问的(整理版) 黑色诱惑1983:开个科普贴,本人在印度(农村)生活过8个月,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在本帖问我 我的一个同学是印度人,本来是去他家玩的,结果后来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和印度有关的事情,所以就在他家赖了很久。 问:跟天朝比如何,印度的贫富差距貌似也很大 答:那就不要比了,去了印度你会觉得中国人非常幸福。占人口大多数的贫民,贱民基本的医疗,饮食,教育都得不到保障。请注意是基本,最基本最基本的那种。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农村的地主都是自己发电的,现在印度农村手机倒是普及了,但是充电的地方很少,一般都要去收费充电站,所以中国的山寨机是最受欢迎的机种。 问:印度人怎么看待raj 答:那时候我还不知道TBBT,但是一般的印度人是看不到TBBT的。 问:印度(农村)英语水平如何?有多大比例学校用英语而非当地语授课?楼主去过印度大城市吗? 答:去过大城市,但是是旅游性质。一般的农民应该对英语完全不了解,学校学过很简单的也忘记了。贵族,地主的孩子都会送到大城市或者国外去学习,然后2个这样的年轻人遇见了就只会讲英语,或者有什么事不想仆人知道的话也是讲英文。 问:你同学家也有仆人吗?你看到的仆人都什么生存状态? 答:有的,仆人有很多种。比如家里做杂活的女仆,酬劳很少,经常被女主人骂(我同学的母亲),她们一般14岁开始出来做工,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大户人家干活,以后也许能嫁得比较好。还有一种是从小就跟着主人家的少爷长大的仆人,我同学14岁之后家里就给他找了4个一样大的男孩做他的仆人。衣食住行什么都要做,主人能不动手的事情都不动手。有些事情在网上不方便说,但我可以给你举这样一个例子,印度的某个小学,一些孩子为了读书赚钱,给其他孩子当骡子骑着上学。 问:那里的重男轻女真的很严重吗 答: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严重,而且这种歧视更多的来自妇女,一个已婚妇女要是40多了还是只有女儿,那她就像灾星一样,其他妇女看见她就会躲很远。重男轻女的例子太多了,随便可以说一大把。 问:印度是一夫多妻制吗? 答:法律上不是,但农村很常见,地主或者贵族一般很严格遵守一夫一妻。但是一般比较富裕的农民喜欢多妻(增加劳动力)。

印度电影推荐!(宝莱坞四大天王)

1沙鲁克·汗/ Shahrukh Khan /SRK /king khan 宝莱坞之王 1965.11.2 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沙鲁克·汗如同一个“印度梦”。他双亲早逝,出身平凡,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宝莱坞近20年来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人物。1992年进入电影圈,第二年,1993年开始拿最佳男演员奖,此后凭着努力敬业的态度,出色的演技获奖无数,成为印度头号男影星。本世纪初,《阿育王》和《宝莱坞生死恋》成就了他的国际巨星身份,曾被《时代》评为“影响亚洲的人”。他每次去英国出席颁奖典礼都如同一场风暴来袭,2004年前往芝加哥取外景时曾造成万人围观交通堵塞,2008年被《商业周刊》世界最具影响力50位人物排名41位(唯一入围影星)。 2010年出品《我的名字叫汗》更像是他代表宝莱坞向好莱坞发起的一次宣言。 推荐!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宝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 2009 《好运理发师》 2008 《天生一对》 2007 《宝莱坞传奇》/《轮回》/《爱在宝莱坞》 《加油印度》 2006 《追踪再现》/ 《夺面煞星宝莱坞》 《永不说再见》看的次数最多 2004 《爱无国界》 《宝莱坞不可完成的任务》 《故土》 2003 《爱没有明天》 2002 《宝莱坞生死恋》 2001 《阿育王》 《花无百日红》/《有时快乐有时悲伤》 《情字路上》大家熟悉印度歌曲《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就出自里面 1998 《怦然心动》 《迪尔·瑟》/《发自内心》 1997 《烈火恩仇》 《缘来是你》/《我心狂野》 1995 《勇夺芳心》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向800周冲刺 2 阿米尔·汗Aamir Khan 宝莱坞完美主义者 1965.3.14 出身演艺世家,8岁时就是国民童星。随后却坚决不愿从影,但最终在九十年代初重返影坛。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印度影坛最具才气和创造力的明星,2001年还以制片人的身份获得了奥斯卡外语片提名(《印度往事》),就艺术成就而言,他甚至高于沙鲁克·汗。他是片酬最高的印度演员(约2000万人民币),也是唯一主演一部电影时从不接受其他工作的明星,2007

印度宝莱坞四大天王沙鲁克汗作品集

NO1-沙鲁克·汗/ Shahrukh Khan /SRK /king khan: 作为演员的电影作品(数量:84) 我是汗/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 ------- (2010) 比鲁理发师/好运理发师Billu ------- (2009) 唐2/追踪重现2 Don 2 ------- (2009) The 66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 (2009) Dulha Mil Gaya ------- (2009) 疯狂4人组Krazzy 4 ------- (2008) 鬼纳特Bhoothnath ------- (2008) 天生一对Rab Ne Bana Di Jodi ------- (2008) 嗨,宝贝Heyy Babyy ------- (2007) 加油!印度Chak De! India ------- (2007) 宝莱坞传奇/欧木和贤提/超时空恩怨/超时空爱情Om Shanti Om ------- (2007) 永远不说再见/永不说再见Kabhi Alvida Naa Kehna ------- (2006) 追踪重现/唐/唐2 Don ------- (2006) Alag: He Is Different.... He Is Alone... ------- (2006) 我看见了你I See You ------- (2006) 丛林怪物Kaal ------- (2005) 三个女人的故事Silsiilay ------- (2005) 鬼丈夫/鬼人情/宝莱坞神鬼情/木娃娃Paheli ------- (2005) Kuchh Meetha Ho Jaye ------- (2005)

浅谈歌舞在“宝莱坞电影”中的存在价值及几点思考

浅谈歌舞在“宝莱坞电影”中的存在价值及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7-12-07T10:32:03.69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9月作者:丁昱丹 [导读] 纵观印度宝莱坞电影,歌舞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点睛之笔。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 内容摘要:纵观印度宝莱坞电影,歌舞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点睛之笔。宝莱坞能如此巧妙地将歌舞与电影有机结合并发展至今,这和印度的民族土壤是分不开的,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在歌舞片电影上一直有做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当今,歌舞片电影在中国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宝莱坞电影歌舞中国 喜爱电影的人,看过印度宝莱坞电影,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歌舞是其电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舞蹈与音乐恰到好处的融合一体,为观众带来视、听觉盛宴,为丰富电影艺术表现形式增色不少。探讨印度宝莱坞电影中的歌舞特点、形成原因,对于正确认识歌舞在丰富电影表现形式方面的作用、完善我国的电影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宝莱坞是印度电影行业的最大龙头,其产业基地坐落于印度孟买(Bombay),因此取用其首写字母B,将世界排名第一的电影基地美国好莱坞宝(Hollywood)名字替换了首写字母,因此得名宝莱坞(Bollywood)。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在电影中不断进行歌舞穿插是宝莱坞电影的主要特色,本论文挑选了三部具有代表性特色的印度宝莱坞电影,以表格的形式着重对三部歌舞类电影中出现的歌舞进行分析,找寻印度宝莱坞电影中歌舞存在的方式及重要性,分析歌舞在宝莱坞电影中广泛运用的原因,并对中国歌舞类电影的过去现状、当今发展及未来可及性做出几点思考。 一、歌舞在宝莱坞电影中的独到之处 在世界电影艺术的宝库里,舞蹈与电影的有机结合不乏经典之作。且不说上个世纪的《百老汇的旋律》(1929年)、《淘金客》(1933年)、《欢乐时光》(1936年)等,至今仍让人倍觉熠熠生辉,本世纪以来,世界不少电影大国在电影与舞蹈结合的探索之路上先后都有自己的成名之作,美国的《红磨坊》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丹麦、欧洲等11国合拍的歌舞片《黑暗中的舞者》问鼎金棕榈奖,更是这个方面的杰出成果。在舞蹈与电影的结合方面,无论是将舞蹈用来抒情、叙事、刻画人物性格还是用舞蹈用来塑造典型环境乃至突出电影主题,都会带来令人震撼的视、听觉冲击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印度宝莱坞的歌舞,成为电影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元素,更是独树一帜。 《流浪者》、《宝莱坞生死恋》、《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宝莱坞电影不同时期的经典代表之作,欣赏、梳理这三部电影中的经典舞蹈,笔者不难感到舞蹈在宝莱坞电影中的戏份较重,广泛用于叙事、言情,这都为故事情节的生动展开、人物性格的准确刻画、典型环境的成功营造、人物情感的真实宣泄、电影主题的鲜明突出等方面增色不少。 二、从戏份比重看歌舞的作用 《流浪者》上映于1954年,黑白电影,是印度宝莱坞电影史上的一部力作,影片中的歌舞部分歌曲占主导成分,舞蹈成分较少,唱为主,跳为辅。歌舞中服饰以生活化服饰为主,极具代表性的纱丽出现过1次;电影中歌舞出现的次数约为10次,最短1分钟,最长约10分钟,整部电影总时长2小时48分钟,其中歌舞总时长约35分钟,歌舞比重占整部电影的约20%。 《宝莱坞生死恋》拍摄于2002年,是19世纪印度宝莱坞电影的一部绝佳之作,也是印度歌舞片电影的经典代表之作。影片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醉人的舞蹈和华丽的服饰,其中舞蹈大多数为印度古典卡塔克舞[卡塔克舞:印度古典卡塔克舞是是北印度的古典舞蹈,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卡塔”的原意就是讲故事,因此具有很强的叙事传统。]。构成一场视觉上的绝佳盛宴。整部影片时长2小时56分钟,其中有约8次歌舞穿插,最短约4分钟,最长约6分钟,整部影片歌舞总时长约40分钟,约占整部电影的22%。 上映于2009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可以说是21世纪印度极具代表性的一部电影,风靡全球,影片中歌舞成分有相对减少,而歌舞的服饰也趋于现代化,但是最具代表性的纱丽依旧时有出现,影片中歌舞穿插的次数仅2次,均为4分钟左右,整部电影时长约2小时49分钟,其中歌舞总时长约8分钟,仅占整部电影的约4%。 可以看出,歌舞在宝莱坞电影中的比重时而多时而少,但这并不影响歌舞在电影中的存在和独特运用,巧妙地穿插歌舞,时段长、比重多不显乏腻,歌舞短、比重少不失特色,正是歌舞在宝莱坞电影中的独到之处。 三、从表演效果看歌舞的作用 1.渲染情感 当一部电影的单纯叙述性无法将情感渲染至极是,歌舞的穿插足以起到推动剧情发展渲染情感的作用。在宝莱坞电影《阿育王》中,男女主人公在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心理状态中相遇,单靠台词和演技是无法表现出两人此刻内心的独白,而此时歌舞的穿插,便能够通过歌词和肢体语言传达此时男女主人公内心的语言,并在歌舞中将情感渲染到极致,且通过曲风的变化和舞蹈表现出的的递进关系将内心的情感层次展现的淋漓尽致。 2.内心独白 歌舞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在电影里充当的是叙事作用,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曲调每一个舞姿每一个神情都是此刻男女主人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女主角内心无法掩饰的对男主角产生的爱慕之心,在歌舞的歌词曲调和舞动中向男子进行了诉说与表露。电影《未知死亡》中,男女主人公通过歌舞的表现方式进行了一段暗示性的插话,以推动两人情感线直线上升的发展…通过歌舞让观众感受到那女之间的爱慕之情,这种表现方法更容易走进观众的内心。 3.虚实相间 电影中每每出现主人公做梦或是想象中的场景时,唯一的表现方式即是在录制一段,形成画中画,然而这种表现手法往往无法把想象中的虚假和夸张成分演绎出来,如何更好的将梦境假象与现实化分开来?歌舞的穿插则是一种非常好的表现手法,架空一切地点、时间、事件和人物,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虚拟的场景让演员能够不受约束的更好表达自己幻想中的天马行空,这种表现方式在戏剧中常常出现,《流浪者》中拉兹的梦境也是运用相同的表现手法。 纵观以上三步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宝莱坞歌舞类电影,可以看出已经成为民族传统特色的印度歌舞深深渗透进印度电影的血液里,且成

2020年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印度教育喜剧。它带给生命不仅仅是启示和思考,而且带着强有力的指引!虽是喜剧却引人深思,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欢迎参考~ 篇一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这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好影片,感恩卢老师的推荐,可以让我看到这么棒的电影,这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也是有指导性的电影。好像可以引申到我们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醒我们别忘了学习的初衷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考第一和找到好工作,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自己喜欢的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扔掉恐惧和伪装,让自己的心自由徜徉跟随着我们追求,运用影片中兰彻说的一句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来!” 介绍一下这部印度影片,镜头跟随法罕和拉加同学对同窗好友兰彻的寻找,有位外号叫“臭屁王”的乌干达同学,他对印度语不熟悉,学习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他追求第一,结果他因为死记硬背方式讨好院长及部长演讲闹出了笑话(当然是兰彻在演讲稿上做了改动,但这位同学没有了解意思只是背诵下来。)他要和兰彻打赌他的这种方法能让他在十年后出人头地,他坚信他的人生会比兰彻成功,时间是年后的。影片从开始,臭屁王通知法罕和拉加说兰彻出现了,结果他们两个铁哥们一个让飞机迫降,一个则连裤子都没有顾得穿就赶到了帝国理工的水塔上,后来就是三个人边开车去找,边回忆。 兰彻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生,他对机械极其爱好,并且质疑“病毒”院长追求成绩第一的高压教学方式,他因为学长乔伊自杀,建议病毒院长教学要鼓励学生爱好学科,不要单纯追求成绩,理工学院学生们不去灵活运用所学发明创造,总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会束缚住大家。经历了四年大学生活的对抗与交流,最后古板的院长先生把自己那支价值几百万元的“太空笔”给了兰彻(这支笔代表着拥有它的人是帝国理工最优秀的学生),兰彻也影响了很多人追求人生成功的方式。法罕说服父亲在毕业前夕去从事自己爱好的野生动物摄影,拉加放下对未来的恐惧面试成功;严厉的院长则对新出生的外孙说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院长小女儿皮娅放弃了自己追求面子的未婚夫。在拉杜和法尔汉知道兰彻并不是他们好兄弟的真正名字,而叫查特时,他们更佩服查特,他不是为了一张文凭在学习,他是为了学到知识并且享受自己所学取得了自己的成就。 还是跟随四个不同的镜头来联系我们的生活 镜头一开学第一个晚上,还是新生的男生们都随着帝国理工的“传统”,要脱掉裤子,露出短裤等着学长的“检验”,只有兰彻没有听从学长的指令,他在数数的时间内利用所学知识,让学长尿门口,被电得嗷嗷叫,得到了教训。 镜头二拉加原来都是很信神的,每每都求神保佑他能有好的考试成绩、父亲的病好起来、挣到姐姐的嫁妆、找到好的工作等等,但是在他被院长先生勒令退学或者举报兰彻两难时他选择自杀,在医院里躺了两个多月,终于让他醒悟过来,面试前他放下了一切担心和恐惧果断的扔了他手上的几个神戒。当面试官说你太直率了孩子,我们需要灵活圆滑的员工,拉加宁愿放弃这份工作也不愿改变,面试了年的面试官佩服拉杜的坚持,录取了拉杜。 上面的两个镜头,也提醒我们改变自己,敢于对错的传统或者观念说“不”,改变并坚持

印度宝莱坞

印度

宝莱坞(Bollywood)是对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的印地语电影产业别称。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十亿观众。它跟好莱坞是有所区别的。

宝莱坞的来由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广受欢迎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印度人将“好莱坞”(Hollywood)打头的字母“H”换成了本国电影之都孟买(Bombay)的字头“B”,把“好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尽管有些纯粹主义者对这个名字十分不满,看上去“宝莱坞”还是会被继续沿用下去,甚至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条目。

宝莱坞的电影通常是音乐片。 电影音乐在这里被称作“filmi” 。(来自印地语,意为“电影的” ) 因此很多演员,尤其是如今的演员,都是很 好的舞蹈家,但却很少有演员同时是歌手的。 于是影片中的歌曲通常由专业的歌手根据演 员的唇形单独录制。

·电影对白和歌曲的歌词通常由不同的人写成。对白通常使用印地语,诗歌部分使用乌尔都语。主流影片更加入了很多的英语成分。这些通常感情夸张富戏剧性的对白中,大量被提及的是神、家庭、母亲和自我牺牲。金典作品:对 白 歌 词Deewar 、英雄

四大天王 沙鲁克·汗 宝莱坞之王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宝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2009 《好运理发师》2008 《天生一对》 2007 《宝莱坞传奇》/《轮回》/《爱在宝莱坞》《加油印度》 2006 《追踪再现》/ 《夺面煞星宝莱坞》《永不说再见》 2004 《爱无国界》《宝莱坞不可完成的任务》《故土》 2003 《爱没有明天》2002 《宝莱坞生死恋》

三傻宝大闹宝莱坞赏析

寻找心里的兰彻 ——《三傻大闹宝莱坞》分析 《三傻大闹宝莱坞》,但就名字来说,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甚至会让人看到名字就不想看这部电影。但是影片内容完全不墨守陈规,情节发展亦别出心裁。 死记硬背,得过且过,毕业之后就工作,或者按照父母安排的方式走完这一生,是当下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现状,远在印度的年轻学生竟是天涯沦落人。男主角兰彻以一种搞笑的方式反对者填鸭式的教育,宣传教育体制改革。《三傻宝大闹宝莱坞》亦不仅仅提出教育问题,还包括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亲情,爱情,兄弟情等。 主要人物解析 兰彻,绝对主角。真名叫法撒克·旺度。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代替富人的二字上课、做作业,富人只需文凭,于是他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条件是拿到文凭之后必须断掉所有联系。 兰彻始终与一般学生不同,他不会死记硬背,不会去刻意追求成功,他对于获得知识总是感到欣喜,他就像一只心灵自由的小鸟,不但自己自由飞翔,而且通过实际行动影响了身边的人,使他们也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兰彻是一个不同于世俗学生的人物。对待学习,他不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他在乎的是知识,而不是成绩。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在十秒钟之内想起八年级所学物理并且将之付诸实践,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由此可见他基础有多扎实。对于权威,他勇敢提出自己的质疑,由此获得老师和校长的偏见他也不在意。对待友情,他付出真心,时刻为兄弟着想,心胸宽广,被误会也不在意。对待爱情,他一直都用最大的真心,亦用对对方来说最好的方式来对待,当他给不起她安稳的生活的时候,他把持自己,深藏内心,当他功成名就,他也不打扰她,一直默默等待。 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重新开始奋斗,获得肯定,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他是一个聪敏的人,懂得怎样经营自己的事业,生活和爱情,成功属于他,算是名副其实。 法汉与拉朱 兰彻的两兄弟。法汉一直想做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但迫于父亲压力而上工程学校,如果不是兰彻,可能他会成为一个平庸的工程师。他一直是兰彻的忠实死党。在兰彻的鼓励下,最终放弃工作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终于得到父亲认可成为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 拉朱一直想当工程师,但是恐惧竞争,所以迷信神佛。家里很穷,父亲原来是邮局局长,现瘫痪在家,母亲经常抱怨,还有个姐姐因家里无法负担一辆车的陪嫁而变成剩女。后来被校长逼到自杀,摔断了16根肋骨和两条腿,从此开始相信自己的价值。最终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刮掉胡子。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 他俩最终帮助兰彻带着他喜欢的人皮娅逃婚。 法汉和拉朱其实是一般学子的缩影,要么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迫于各种压力而不得不学,要么就是想学,但是实在力不从心。这两种都是学习最差的状态,也是目前学子很常见的两种状态。 皮娅 唯一的女主角,与兰彻由误会到相爱。最后相守。 查尔图 电影是由查尔图和男主兰彻的一个赌约开始。他是电影里的一个反派角色,学习刻苦,做事认真努力,但是心眼不好。为了增强记忆力,他特意吃药,所以经常会放奇臭无比的屁,

从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印度的社会问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2 论科技英语新词的翻译 3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 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5 中国的乒乓球文化和美国的棒球文化的比较研究 6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8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9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共同追求——自然 10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11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 12 英美国家政治委婉语的文化解读 13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成语翻译初探 14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 15 An Analysis o 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 16 消除不良商标翻译的策略 17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8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 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 21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 22 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23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24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25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26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8 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浅析中文菜单的英译 29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30 “邪恶的心灵”——剖析希斯克厉夫复仇的心理动机 31 《秀拉》的女性主义解读 32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 33 When Chinese Tradition Meets Western Culture: Comparison between Qi Xi and Valentine’s Day 34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35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36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37 从思维模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38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39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印度电影分析

印度电影分析 ——《三傻大闹宝莱坞》 印度电影又称宝莱坞电影,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其特有的印度舞蹈元素外,华丽已经成为了其另一个代名词。印度电影的情节很丰富,一部影片经常融合了多种元素。三大歌舞片中,好莱坞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了两个,《芝加哥》《红磨坊》,而第三部就是来自印度的电影《宝莱坞生死恋》。纯美爱情,伟大友谊,华丽歌舞,惊险悬疑,多种元素融合到了一部电影。 印度拥有当今最庞大的电影市场,每天约有2000万~2500万忠实的印度观众在电影院里体验着各种喜怒哀乐,形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电影市场,印度也是惟一一个持续能看到观众排队买票看国产影片的国家。 由于印度政府长期把宝莱坞归于二等产业。印度政府把电影业列为正式的产业,这使得在印度奇特的控制型经济体系有了正式的名分,并首次能合法地得到银行贷款,能发行债券和得到安全保障。 宝莱坞的影片多以震撼人心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吸引世界各地的广大观众。宝莱坞影片就是凭着异域情调的情节和音乐吸引了西方观众和制片商的眼球,特别是那些制作精美、情节生动的影片。丹尼博伊尔用好莱坞方式诠释了同名印度小说改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用宝莱坞欢乐团圆爱情万岁歌舞狂欢结尾,规避了书里不容易解释消化的各种社会问题。 在各种风光的背后,宝莱坞电影业面临着其自身的一些困境。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宝莱坞电影的增长率都保持在15%,但只有10%的宝莱坞电影能盈利,效率和商业价值与好莱坞电影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这同时也就体现了宝莱坞电影的一些缺点。 印度电影热衷于宣扬复仇、惩恶扬善这类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印度的影评家们纷纷批评印度出产的电影“格式固定,充满老套故事与不必要的歌舞,夸张并明显地脱离现实”。电影深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两大史诗的情节和古梵文传说的影响,比如在过分夸张的情节中宣扬报恩复仇、惩恶扬善的永恒主题;至于剧情形成的套路,则起源于印度本土观众比较喜欢一成不变的公式化剧情。 但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完全跳出了印度电影给予的束缚,影片没有印度电影热衷的惩恶扬善的主题。这么一个宝莱坞大片也就没有不红的道理了,虽然长达2小时44分钟,导演玛扎尼每隔十五分钟抖一个包袱,隔二十五分钟来一段舞蹈,加上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尾,成就了这个出片量惊人的国家2009年的票房冠军。 主演是印度一线,男主角阿米尔汗,长的像印度憨豆,还有人说像印度谢耳朵,印度艾米纳姆等等。四十五岁高龄却能完全胜任一个愣头青大学生的角色。女主角出身电影世家,演过许多印度当红影片。 《三傻》说的是是印度电影里不太多见的喜感校园青春,青春片是近几年泰国电影相当痴迷的一类影片,像《小情人》《爱在暹罗》《爱久弥新》《荷尔蒙》,以清新的校园风格吸引着众多人的关注。印度电影这种类型的并不多见。故事简单明了戏剧生动,就是三个大学新生历经磨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这其中出现了很多印度当下的社会问题,教育体制,

《三个傻瓜》——宝莱坞的喜剧励志大片

《三个傻瓜》——宝莱坞的喜剧励志大片 侯嘉媚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印度影片《三个傻瓜》,改编自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 哈特的小说《五点人》。影片以幽默风趣的言语、欢快的歌舞、现实 穿插回忆的拍摄手法讲述了关于三个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试着以《三 个傻瓜》为例,用美学中喜剧的表现形式和主要手段对影片进行分 析,了解喜剧电影中所表达的美学思想。 《三个傻瓜》;喜剧电影;喜剧电影的美学思想

@@[1]田川流.《艺术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7年7月1日. @@[2]金元丹.《电影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侯嘉媚,广西玉林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文化艺术管理。 《忐忑》为什么“红” ——由“神曲”《忐忑》所引发的文化思考王冬冬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1 摘要:本文通过对《忐忑》这首歌曲的曲式特点以及龚琳娜的 演唱等方面的探索,不但可以了解到《忐忑》这首歌曲走红的依据和 解读其文化属性,还可以在解读当代歌曲音乐文化背景层面上,从中 获得属于当代歌曲的文化内涵。 忐忑;龚琳娜;创新;音乐文化;文化思考

《三个傻瓜》——宝莱坞的喜剧励志大片 作者:侯嘉媚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刊名: 大众文艺 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年,卷(期):2011(20)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a16169186.html,/Periodical_dzwy201120118.aspx

宝莱坞案例分析

宝莱坞案例分析 宝莱坞,走过一个世纪的风雨,经过辉煌渡过低迷。 近几年宝莱坞电影的风行一时,体现了宝莱坞电影的以下几个优势。 拥有印度这个当今最庞大的电影市场 电影,无疑是至今仍风靡印度半岛的最流行、最普及、最廉价的娱乐消遣方式。在绝大多数印度人看来,辛苦劳作了一天,晚上看场电影是一种最好的享受。于是,每天约有2000万~2500万忠实的印度观众在电影院里喜怒哀乐、如醉如痴,形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电影市场,印度也是惟一一个持续能看到观众排队买票看国产影片的国家。 印度政府对电影的支持 在过去,印度政府长期把宝莱坞归于二等产业。三年前——即电影团体游说几十年之后,印度政府把电影业列为正式的产业,这使得在印度奇特的控制型经济体系有了正式的名分,并首次能合法地得到银行贷款,能发行债券和得到安全保障。 震撼人心的情节,丰富多彩的舞蹈 宝莱坞的影片多以震撼人心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吸引世界各地的广大观众。加上有美貌迷人的电影明星如赫里辛克·罗山和卡里纳·卡普尔,使从印度德里到南非德班的观众为之倾倒。宝莱坞影片就是凭着异域情调的情节和音乐吸引了西方观众和制片商的眼球,特别是那些制作精美、情节生动的影片。宝莱坞巨片《拉甘》(即《土地税》),获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宝莱坞电影的增长率都保持在15%,但只有10%的宝莱坞电影能盈利,效率和商业价值与好莱坞电影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这同时也就体现了宝莱坞电影的一些缺点。 影片类型单调、故事内容重复、表演夸张 印度电影热衷于宣扬复仇、惩恶扬善这类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印度的影评家们纷纷批评印产电影“格式固定,满老套故事与不必要的歌舞,夸张并明显地脱离现实”。 电影深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两大史诗的情节和古梵文传说的影响,比如在过分夸张的情节中宣扬报恩复仇、惩恶扬善的永恒主题;至于剧情形成的套路,则起源于印度本土观众比较喜欢一成不变的公式化剧情。 电影业管理混乱 印度电影的制作费用和制作时间经常超出预定计划。例如反映明星多角恋爱的故事片《德夫拉斯》是2002年最热门的影片之一。它的拍摄费用为1000万美元,拍摄时间为两年,都分别为原计划的两倍,成为宝莱坞耗费最高的影片。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善。宝莱坞没有大型的摄影棚,整个电影工业很分散;电影圈内人士很少签订正式协议;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工作条件简陋等等。 资金 宝莱坞电影的资金常常来自独立发行人或者少数几个成规模的大电影公司。由于财政管理不够规范,电影制作的有些资金甚至是从非法渠道筹得的。孟买的黑帮制作过电影,资助过明星,并且用武力来赢得合约。宝莱坞应该拒绝黑社会的资金。黑社会头子经常窜改故事情节并控制电影明星,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电影的感染力。后来,他们开始浪费资金,并且开始向成功的制片人勒索钱财。在过去的5年中,有数十名制片商和大片导演受到威胁,其中有5

印度电影史排行榜前十名

印度电影史排行榜前十名! 印度电影有哪些是比较好看的?下面是印度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一起来看看: 印度电影排行榜Top1: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8 这是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所执导的电影,于2008年上映,是根据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作品《Q&A》所改编的。 电影讲述来自贫民窟的印度街头少年贾马勒参加了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目的是要找回失踪的女朋友拉媞卡,因他的女朋友对这个电视节目一向十分热衷。但当他即将获取高额奖金时,却被人揭发有作弊嫌疑。 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丛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保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在第66届美国电影金球奖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异军突起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获得了最佳剧情类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四项大奖。 印度电影排行榜Top2: 《宝莱坞生死恋》Devdas,2002 影片是根据Saratchandra Chatterjee 1917年的小说变化而来的歌舞爱情片。本片走的虽然是通俗爱情悲剧路线,在内容精神上传承了男女爱情忠贞而悲情的固有程式,但导演德夫达斯的重新诠释却显得气派非凡,尤其在整体的声光呈现上显得更为多元。

生在地主家的德夫达和平民女子帕罗从小青梅竹马,但由于德夫达被送到伦敦读书,二人一别多年。到了德夫达学成返乡,帕罗已经长成光彩照人的美貌少女,他们的爱火仍旧炙热,但是德夫达家人对于帕罗母亲的提亲表现出傲慢和轻蔑的姿态,深深伤了少女的心。德夫达迫于父命难为时,帕罗已经决定嫁给一个豪门鳏夫,追悔莫及的德夫达开始终日酗酒,流连花丛,相思成疾,而帕罗需要恪守妇道,只能把爱和遗憾埋在心里。自暴自弃的德夫达终于送掉自己性命,临死之前,他强撑到大门外想要再见帕罗一面。 《宝莱坞生死恋》确实是一部把宝莱坞金碧辉煌、华丽唯美的视听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煽情能力和震撼效果。该片制作投资高达1.3亿美元,是宝莱坞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影片,相继成为2002年嘎纳影展竞赛片,2002年MTV亚洲电影奖,2003年台北金马影展参赛片。 印度电影排行榜Top3: 《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2011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的印度宝莱坞电影。 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公然顶撞院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绰号“消音器”的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