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地质学复习总结

海洋地质学复习总结

海洋地质学复习总结
海洋地质学复习总结

第一部分海洋地质学概述

一、海洋地质学的含义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水覆盖区岩石圈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

二、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占地球表面积70.8%的广阔海底,即被浩瀚无垠的海水所覆盖的这一部分岩石圈。具体来说,就是从海岸线起,经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裙直至深海洋底,其地理范围环绕七大洲,遍布四大洋。

研究内容:

?在波浪、潮汐、海流等营力作用下海岸地貌的塑造,泥沙运动和沉积作用

?海平面变化及其地质、经济意义

?三角洲、河口湾的研究

?大陆边缘的地形、沉积和地质构造

?大洋洋底的地形、洋壳构造、岩石组成、成因、历史和演化

?深海沉积和地层学问题

?海陆相互作用

?大洋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古海洋学)

?海洋矿产资源的储集条件和成矿规律的探讨

?以海底物质为载体,研究全球变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三、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现代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2/3,白垩纪时达4/5;不了解海洋就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球。

2.海洋地质学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全世界大陆上沉积岩的分布面积约占陆地的75%,多是古海洋的沉积物。是将今论古的依据。

现实意义:

1.海洋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近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

3.滨海及浅海固体矿产(砂砾石建筑材料)、近海砂矿、海底煤田、底下卤水;

4.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和多金属软泥。

四、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海上定位: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GPS导航

测深:重锤测深、回声测深、多波速测深、旁侧扫描声纳

取样方法:表层、管状、钻探

五、DSDP、ODP、IODP

深海钻探计划(DSDP)Deep Sea Drilling Program(1969~1983)

大洋钻探计划(ODP)Ocean Drilling Program(1985~2003)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

第二部分海岸带地形

一、海岸带地形的含义

海岸地形是指低潮线与陆地之间、海洋与陆地两种营力共同作用的地形,因呈带状分布,通常称为海岸带(简称海岸)。海岸带的海域称为滨海。

二、海岸带地形的两种基本类型

1.无障壁型海岸

按坡向海滩分为两类:向海倾斜的单坡向海滩和双坡向海滩。沿岸堤是海滩上主要地形,有时可见滩角。

1)沿岸堤

沿岸堤(滨岸堤、滩脊)是海滩上平行海岸线延伸的岗丘,由上冲流和回流的沉积作用形成,堤的陆侧发育纵向沟。

2)滩角

滩角是海滩上的一种韵律地形,由波浪作用形成的呈三角形的、向海方突出的微地貌形态,以高潮位滩角为主。滩角在平面上伸向海,由粗碎屑堆积而成;滩角间为洼地。

※无障壁型海岸与大洋连通性好,海岸受较明显的波浪及沿岸流的作用,海水可以进行充分的流通和循环。

2.障壁型海岸

障壁沙岛平行海岸线延伸(水下堆积体),其与大陆之间形成泻湖,两者构成了障壁沙岛-泻湖体系。

1)障壁沙岛地形

障壁沙岛有时露出高潮位形成的滩堤,横切沙岛的潮道将泻湖与大海的水体沟通。潮差大小影响障壁沙岛的发育。弱潮海岸沙岛长,中潮海岸沙岛短,强潮海岸不发育沙岛。2)泻湖地形

泻湖多呈长条状,长轴平行海岸线。湖水很浅。

※障壁型海岸由于存在砂坝、礁等障壁地形,使得近岸的海与大洋隔绝,又称堡岛海岸三、河口海岸

河流与海洋交汇(过渡)的地段,河、海两方面动力因素相互作用,海水与河流淡水掺混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形态。

河口区发育有三角洲地形和河口湾地形。

四、海岸带的泥沙运动

1. 垂直海岸线的泥沙运动(推移)

中立线的概念—1881年,意大利学者P.Cornaglia发现在水下岸坡上,泥沙在浅水波的作用下,作往返运动,在水下岸坡上,可以找到这样一点,波浪携带泥沙向岸运动的距离,等于返回时运动距离加上重力作用在斜坡上使泥沙运动的距离,即泥沙在浅水波作用下,垂直岸线来回运动一周期后,仍然回到原来位置,这一位置被Cornaglia称为中立点(Neutral Point),把岸坡上的中立点连接起来,便称为中立线。

曾柯维奇(1946) 将中立线理论发展为沉积物横向运移的模式。这一模式认为:在水下岸坡上,若岸坡上分布着相同粒径和成分的砂粒,在垂直岸线的波浪作用下,当波峰来到时,砂粒在波浪的推动下,发生向岸移动,当波谷来到时,颗粒发生反方向的离岸运动,由于该处是浅水波,它的向岸速度大于向海的回流速度,但由于回流时有重力作用,向岸时要克服重力作用,所以在岸坡上存在波浪一周期运动后,又回到原来位置的中立点,该点处于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平衡位置。

影响中立线的因素

中立点的位置及其变化受三个因素影响,即沉积物颗粒大小、岸坡坡度和波浪强弱。波浪愈大,岸坡愈陡,颗粒愈粗,则中立点离岸愈远,即位于水深愈大处。

2. 平行海岸线的泥沙运动

当波浪不是垂直海岸线运动,而是以任一角度作用岸坡时,水下岸坡上的泥沙颗粒实际上是沿着重力方向和波浪波向线方向的合力方向前进的,当泥沙向海返回时,也不可能沿原路线返回,而是在波向线方向与重力合力方向向海返回,每往返一次,沉积物沿折线路线往返一次,实际上是平行岸线移动了一段距离,便形成了沉积物平行岸线的运动,或称纵向移动。沉积物的纵向移动,在中立线位置附近,几乎是平行岸线移动的;在中立线向陆侧,逐渐趋向陆地;在中立线向海侧,逐渐趋向海区。

?凹岸充填

?凸岸的沙嘴堆积

?异向冲击物流的堆积

3.平衡剖面

岸坡上中立线位置的泥砂运动是达到均衡状态的,而在中立线向陆侧的颗粒,在波浪一周期运动后,向陆移动一段距离,而中立线向海侧的颗粒经过一周期后,会向海推移一段距离。颗粒在运动时,对岸坡底有一定的侵蚀作用,因而在中立线两侧形成两个侵蚀区。

五、河口湾

1.河口湾的定义

河口湾(Estuary):位于海洋与大陆的过渡带、潮汐作用强烈的海岸河口地区,外形一般呈漏斗状(喇叭状)、其漏斗顶部面向受潮汐影响的蛇曲河道,向海方向变宽。

2.河口湾的特征

A.河口湾的发育与潮汐作用、河流作用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1)强潮汐河口区:潮差一般大于4m,如果河流规模小,泥沙供应不足,潮汐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有利于形成河口湾(钱塘江)

2)中等潮汐河口:潮差为2-4m(长江口)

3)弱潮汐河口:潮差小于2m(珠江口)

河流作用大于潮汐作用,不形成河口湾而发育三角洲

B.河口湾地区的潮流是往返的双向流。

涨潮时,潮水顺河口溯河而上,形成河流壅水现象;退潮时潮流强烈冲刷河床,引起河口湾的加深和展宽,结果更有利于潮汐、波浪的大规模入侵,使河口湾两岸产生沉积物流,形成

河口湾浅滩。

C.河口湾的沉积特征

1)岩性:分选、磨圆度较好的细砂和泥质沉积为主。砂、泥比例取决于潮汐和河流作用的强度以及泥砂的供应状况在潮汐河口的砂质沉积物中常夹有泥质薄层。

这种夹层是由于强潮流强烈扰动而呈悬浮状态搬运的沉积物,在高、低潮或者平潮和停潮时期流速最小时发生沉积所致,它是判别潮汐河口环境沉积的重要标志.

2)沉积构造:常发育各种复杂多样的层理构造。既有潮汐环境中常见的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羽状层理交错层理,也可见因河流作用而形成的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常见各种类型的波痕。

C.岩体形态:砂体长轴与河口湾轴向平行,且纵向延伸较远,宽度数十米到数百米。垂向剖面上出现细分层现象,并有旋回性。由于河口湾中河谷的多次歉意,可产生多层透镜状砂体。

D.沉积层序:河口湾充填沉积在垂向上为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

下部单元由大型单向交错层理组成,单个层系可达1m厚,层理特征说明古流向是单向的。中部单元由大型以及小型的双向交错层理构成,流向显示双向性,表明在当时受到了潮汐流的影响。

上部层系厚度明显减小,表明当时的流速明显减缓。

上部单元发育了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以及小型槽状交错层理。

3.河口湾的分类

按成因来分类

?冰后期海侵的产物

?溺谷型河口湾

?峡谷型河口湾

?构造作用等产生的河口湾

?砂坝堆积而成的河口湾

自然地理分类:

?高度起伏型

?中等起伏型

?低度起伏型

?三角洲前沿复合型

六、三角洲

1.三角洲的概念:

三角洲(Delta):在河流与海洋汇合的地区,河流与海洋(盆地水体)作用共同影响所形成的沉积物堆积体系,在平面上呈三角形。(河流、波浪及潮汐流)

2.影响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因素

?气侯:径流量

?流量变化:年流量愈大,输沙量愈大;流量的瞬时变化影响更大

?沉积物的生产量:产量愈高,越易形成大的三角洲平原

?河口的水动力学特征

?近滨地区波浪的功率:砂体分布形态;砂的磨圆、成熟度

?陆架坡度:对三角洲形态和形成影响大

3.三角洲的分类

1)Fisher的分类(1969)

依据:海洋能量(波浪、潮汐和沿岸流)的类型和大小与沉积物注入量的相互消长关系。A.高建设型三角洲:河流作用不断地向海盆输送沉积物,不断地向海盆推进,建设为主:

(1)朵状;(2)鸟足状。

B.高破坏型三角洲:海洋作用主要破坏、改造和再分配河流带来地沉积物:(1)浪控三角洲;(2)潮控三角洲。

2)Galloway的分类(1975)

采用三角图解的方法表示各类三角洲的形成特点。三角形的三个端点分别为:河流作用(顶)、波浪作用(左)、潮汐作用(右)

A.河控三角洲

B.浪控三角洲

C.潮控三角洲

3)Coleman 和Wright的分类

强调综合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单个因素,划分出六种三角洲类型,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砂体形态和分布特征。

4)三角洲的综合分类

综合考虑河流、波浪、潮汐三种能量作用的关系,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三角洲沉积物的粗细。

4.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1)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剖面上具有三层构造,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

A.顶积层:向海延伸的河流的河谷沉积物,以分支河道砂和粉砂堆积为主,其次为泥炭沼泽沉积。

B.前积层:三角洲的主题部分,主要指水下环境的沉积,是河流沉积物向海推进沉积的产物,具有向海倾斜的大型斜层理,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

C.底积层:河流携带的悬浮物质在前积层前方形成的水平沉积层,以泥为主,夹少量粉砂,发育水平层理以及大量浮游生物,富含有机质,为很好的生油层。

(2)三角洲沉积相(河控)

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

①鸟足状三角洲

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建设性三角洲。

特点

河流输入的泥砂量大,悬浮负载多,砂泥比值低;

有较发育的天然堤和较固定的分支河道;

沉积巨厚的前三角洲泥;

向海推进快、延伸远,分支河道和指状砂体长短不一地向海延伸,形似鸟爪;

地貌特征是:海岸曲折,呈锯齿状;有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和较发育的滨海沼泽。

②朵状三角洲

形态:呈向海突出的半圆状或朵状。

伸向海洋的指状砂体受到海水的冲刷、改造和再分配而形成席状砂层所致。

与鸟足状三角洲相比,此类三角洲在形成时:

●泥砂输入量相对较少,砂泥比值较高。

●波浪作用有所增强,但河流输入沉积物的数量仍高于波浪和潮汐作用改造的

能力。

5.三角洲的亚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第三部分大陆边缘地形

一、大陆边缘地形的定义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大陆边缘内有若干次级地形单元,按组合特征分为两类:大西洋型-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裙组成;太平洋型,分为两个亚型,东太平洋型(安第斯亚型)-由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沟组成;西太平洋亚型(东亚亚型)-由大陆架、大陆坡、边缘海盆地、岛弧和海沟组成。

二、大陆边缘地形的组成部分

1.大陆架

大陆架通常指低潮线以下,向海延伸的环大陆平坦地带,平均坡度0°07′,外缘有坡折,常以200米水深作为陆架外缘。通常以50米水深分内陆架和外陆架。平坦面、沟谷、边缘坝是大陆架的三个次级地形单元。

2.大陆坡

大陆坡指紧靠大陆架外缘,水深200-2000m的海底。

平均坡度为4°17′。

3.大陆裙(大陆隆)

大陆裙坡度很平缓,小于1/40,常以扇形堆积体出现在大陆坡以下的坡麓。位于印度洋北部的阿拉伯深海扇和孟加拉深海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陆裙。

4.岛弧和海沟

?海沟指位于大陆边缘、与岛弧或山弧成共扼的狭长槽状凹地,水深大于6000m。

?沟弧共轭体系在平面上呈同心弧状展布,凸面朝向大洋。海沟长度数百至数千公里。

宽度数公里至数千公里。剖面“V”字形,不对称,陆侧坡陡,洋坡缓,坡壁上发育平坦面。

?海沟可划分出陆侧坡、海沟底、洋侧坡三个次级地形单元。

?岛弧按平面分布特征分为内弧和外弧,类型:单弧、双弧

5.边缘海盆

?边缘海盆一般位于岛弧和大陆之间,单个海盆呈近菱形或椭圆性;若干海盆连接,延伸方向与弧沟系一致。海盆平均深3500m。

?边缘海包括中央海盆、陆侧(发育大陆架、大陆坡)、岛侧(发育岛架、岛坡)和海槽、海脊。

第四部分大洋地形

一、大洋地形

大洋底包括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洋都有两个地形单元,但特征不同。

二、三大洋的地形特征

大西洋底地形

1.大洋中脊

?大西洋中脊位于大西洋正中,纵贯南北,全长1.7*10*4km。洋中脊宽度1500-2000km,平面形态呈“S”形,与海岸线同步弯曲。脊顶起伏,主要在水下,但在冰岛和亚苏尔群岛等是其水上部分。洋中脊常被横向断裂所错断。

?有四类次级地形单元:中央裂谷、中央多山带、两侧平坦带、横向槽状凹地。2.深海盆地和无震脊

?大西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为大西洋洋盆区。其中有数列与洋中脊垂直或斜交的无震脊,无震脊之间为深海海盆。深海盆地坡度小于1/1000,平均水深4670m,盆地中发育深海平原。

印度洋地形

1.大洋中脊

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展布,以分叉点为界分成北支、西南支、东南支。北支南段为南北延伸,北段转向西北-称卡尔斯堡脊,西延入亚丁湾。西南支绕过非洲南端,与大西洋中脊相接,东南支在澳大利亚以南与太平洋中隆相接

印度洋中脊也由中央裂谷,多山带、平坦带以及横向槽状洼地。东南支上未见中央裂谷。

2.深海盆地和无震脊

中脊将印度洋分为三部分:西印度海盆、东印度海盆和南印度海盆。各海盆都有数条无震脊,脊间为深海盆地

太平洋底地形

1.太平洋中隆

太平洋中隆的位置偏东南,平面形态呈弧形。NW-SE向埃尔塔宁横向断裂带将中隆分成两段,以北为东太平洋中隆,以南为南太平洋中隆。东中隆在加利福尼亚湾潜入北美大陆之下,但在圣安德列斯断裂以北又出现三段残留洋脊。

三大洋中脊在南端相互连接,构成全球洋中脊山系,澳大利亚以南是太平洋中隆与印度洋中脊的衔接处。

2.深海盆地和无震脊

太平洋底以东太平洋中隆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大小不对称,地形发育不同。中隆以东洋底发育四条次级洋脊,脊间为深海盆地。中隆以西洋底发育七条无震脊,脊间为深海盆地。在太平洋诸深海盆地中,广泛发育深海丘陵、孤立海山,其中不少是平顶山。

第五部分浅海碳酸盐沉积

一、浅海碳酸盐的矿物组分(重点:文石、方解石、白云石比较)

1.方解石

2.高镁方解石

3.低镁方解石

4.文石

5.白云石

(重要)

二、浅海碳酸盐的结构组分

1. 颗粒(又称异化粒)

颗粒是沉积盆地中,由于侵蚀作用、化学凝聚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砂级及粉砂级质点,如内碎屑、鲕、球粒、集合粒及生物骨屑等。

1)内碎屑(intraclast)是原沉积并固结的碳酸盐经波浪、海流等侵蚀成碎屑再沉积下来,在岩石中成为内碎屑,有塑性形变、棱角或一定磨圆等形态。

2)鲕粒(Oolith)鲕是非骨骼碳酸盐组分,一般粒径为0.2-0.6mm,以同心圆壳围绕一核心包裹起来而成。鲕粒中还有1%的有机质,使得颗粒呈淡褐色。有机质一般为蓝绿藻、细菌和真菌。

3)球粒(Pellet)球粒是直径为0.05-0.2mm的碳酸盐颗粒,薄片中色较深,具斑点或者均质结构,富含有机质,无内部结构,由无定向粉砂、粘土级碳酸盐颗粒组成,大多为多毛类、腹足类和甲壳类的排泄物。

4)集合粒(Aggregate)几个碳酸盐颗粒被泥晶基质或藻类粘接在一起,基质为混乱的文石针,是未完全胶结的碳酸盐沉积中裂隙两壁的脱落产物。

2. 文石泥

?文石泥中文石的氧同位素接近松藻中文石的数值,其来源可能为松藻

?Sr含量比较高,可能为无机沉淀的,现代浅滩的高盐环境促使文石从海水中直接沉淀。

3. 藻、藻席

4. 叠层石

蓝菌类微生物,以微生物席形式在生长和新陈代谢过程中粘连和沉积下来的沉积物,形成的叠层状有机沉积构造。

三、浅海碳酸盐沉积的机理

1)现代浅海碳酸盐主要存在于30。纬度内的赤道南北,如:加勒比海大巴哈马滩、波斯湾、孟加拉湾、中国南海诸岛以及印尼等地。在这些地带有大量钙藻繁殖,珊瑚礁发育。

现今大量分布碳酸盐沉积的地带,说明它主要形成于温暖的浅海,而且是一个清洁的海水环境(清水)。

2)现代热带浅海10-15米水深的海域产生的CaCO3,比那些较深的陆缘海产生的CaCO3多几倍。主要和热带浅海水域里的绿藻和蓝藻特别丰富有关。

3)碳酸盐基本上是生物作用形成的灰泥,是热带的浅海及海底上层的普遍产物。

4)生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碳酸盐颗粒

5)原始固着的无脊椎动物、藻类,在其组织里及周围能够分泌出碳酸盐,形成各种类型的坚固骨架和包壳。

第六部分深海沉积物中的矿物组成

一、碎屑矿物

陆源及海底岩石的分解产物

石英:深海沉积物中的常量矿物,含量有时超过25%,多呈细砂粒级颗粒。

长石:数量少于石英,不到10%,深海沉积物中以约0.02毫米大小的基性斜长石为主。

深海中石英、长石的来源?(陆源)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二、自生矿物

沉积物在沉积当中,或其后在沉积物内所形成的矿物

沸石:深海沉积物中分布最广的自生矿物之一。常见的是钙十字沸石,分散在粘土中(火山

玻璃与海水作用形成)。

硫酸盐矿物:重晶石、天青石和少量的硫酸铝矿。它们呈固溶状集合体、也可见单晶或者连晶分散于深海沉积物中。(拉曼光谱)

橙玄玻璃:玄武质玻璃和海水作用的蚀变产物,属于水化的铝硅酸盐。

三、粘土矿物

伊利石:深海沉积物中分布最广的粘土矿物,较稳定,是风和水搬运的陆源物质。

高岭石:在温湿带Ph条件低的条件下由长石风化而成,容易蚀变成伊利石,少量来自海底岩石的分解,主要的物源来自于大陆。

绿泥石:浅变质岩风化而成。

第七部分海底地球物理特征、洋底地壳

一、海底重力

1.海沟的重力异常

荷兰地球物理学家魏宁.曼标兹在印度洋的爪哇海沟从事重力测量。发现海沟的自由空气异常出现很大的负值,约为-200到--240毫伽,可见它远未达到地壳均衡状态。根据地壳均衡原理,重力值很低的海沟应具有上浮的趋向,从而会使低洼的海沟地形消失。但实际情况是,海沟的重力值虽然极低,海沟地形却仍然维持下来。

2.大洋中脊的重力异常

大洋中脊轴部的布格异常约+130--+200毫伽,明显低于两侧洋盆区(可达+400毫伽左右);反映在中脊轴部以下,应存在着低密度的层次。这种密度亏损抵消了正向的中脊地形所引起的多余质量,从而使这里保持均衡状态。

二、海底热流

1.海底热流:通过地球表面的热流,反映了地球内部的热状态,是重要的地球物理场。

2.海底热流的测量:海底热流平均值与陆地热流平均值几乎相等

3.大洋中脊具有显著的高热流

4.岛弧—海沟—边缘海地区的热流分布变化很大

※洋底热流值的分布,实际上是随着洋底岩石圈年龄的变老而降低。在大洋中脊峰顶处显著升高,在海沟地带明显降低,与地幔对流说相符合。

三、海底磁异常(重要)

1.海底磁异常的发现

50年代后半期,英国学者梅森等发现大洋底存在独特的线性磁异常,他与陆上的大规模磁异常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海底磁异常图中,黑色代表正异常,白色代表负异常。

2.分布特征

海底磁异常的强度一般是数百伽玛,在大洋中脊的强度较大,向两翼变小。磁异常大体平行于中脊轴延展,正负异常相间排列,对称的分布于中脊轴的两侧。单个的磁异常条带的宽度大约数公里到数十公里,纵向上绵延数百公里以上,在遇到洋底断裂带时被整体错开。3.瓦因—马修斯假说

1963年,瓦因和马休斯提出瓦因—马休斯假说,认为洋底磁异常条带并不是洋底岩石磁性的强弱不同引起,而是在地球磁场不断转向的背景下海底扩张的结果。

地球磁极在不断转向,而且时间间隔为几万或几十万年。瓦因—马休斯假说,是符合现在的科学研究的,即磁异常条带为地球磁场不断转向的背景下海底扩张的结果。

4.大陆及洋底岩石定年

磁异常条带与地磁场转向年表作比较后,发现他们能一一对照。而且,这种对应关系也见于世界大洋其他海域。如冰岛雷克雅内斯海岭,将他的磁异常图案与地磁场转向年表对比后,

得出该该海岭单侧的扩张速度为1厘米/年

洋底的磁异常条带也就是洋底的等时代线。磁异常条带线的年龄相当于它被磁化的年代,即这部分洋底在大洋中脊轴部被带到地表的年代。

四、地震活动

海底的地震活动,主要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大洋中脊地震带有关。大洋中脊两侧的大洋盆地是地球表面上,地震活动最平静的地区。其中一些有火山活动的海岭和岛屿,偶尔有浅源地震发生。

1.环太平洋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

2)在板块俯冲边界,二板块相互叠覆。一板块俯冲下去,另一板块仰冲上来,彼此倾斜接触,使得板块间的接触面积大为增加。全球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以及大多数中源和浅源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俯冲边界。最大震级(8.9级)的地震就发生在这里。

2.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地震带十分狭窄,其宽度不超过数十公里,有的地方仅20公里。这一地震带纵贯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之中,在各大洋之间首尾相连,成为统一连贯的大洋中脊地震带,且与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相连接。

大洋中脊上的地震全是浅源地震,地震主要分布在中脊轴部以及横断中脊的断裂带上。中脊轴部以及横断中脊的断裂带均属于板块边界。

3.毕鸟夫带

板块俯冲边界包括岛弧—海沟系及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见于环太平洋地带及印度洋东北缘。浅源地震多集中在海沟及岛弧的外侧坡,中浅源地震则集中在弧后地区(包括边缘海)。震源深度通常靠洋侧较浅,靠陆侧较深,构成一个倾斜的震源带,一般称之为毕鸟夫带。

五、洋底地壳

1.洋底地壳各层岩石组成(※)

第一层,沉积层,地震纵波速度1.5—3.0公里每秒。具有间断分布的性质。在近大陆坡麓处厚度最大,可达1—2.5公里;在洋中脊斜坡上较薄,约200米;在中脊顶部100—200公里宽的地带,沉积层极薄或缺失。

第二层,火山岩层(基底层),具有到处分布的特征,其纵波速度为4.5—5.5公里每秒,平均厚度1.5公里。地震反射探测显示这层表面极其不平坦。

第三层,基性超基性岩层(大洋层),在大西洋,这层速度值的80%落在6.5—7.1公里每秒之间。它的平均厚度为5公里左右。除了大西洋中脊外,其余地区这层的厚度随洋底高度增大而增大。

2.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过渡

(1)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裙

(2)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安第斯亚型:海沟与大陆坡直接相连

东亚亚型:岛弧—海沟—边缘海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海洋地质学概论 CH1 绪论 1、海洋地质学的定义 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学结构 1)海洋地貌学; 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成因为主要内容。大洋地貌的研究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 2)海洋地球物理学; 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是支撑海洋地质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包括海洋重力、海底地磁场、海底地震学、海洋地电学和海洋地热学等。 3)海底构造地质学 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发展中最辉煌的领域,板块构造模式不只是海洋构造,而且建立了全球构造体系。 4)海洋沉积学; 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形成和演变机制为主要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沉积学的内容并革新了传统沉积学的理论。海洋沉积学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很广的学科领域,例如海洋沉积矿物学、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海洋沉积动力学、碳酸盐沉积学、构造沉积学等。 5)海洋地层学; 是地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重建地质历史和解释历史是它的主要任务。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深海钻探计划和浅海钻探的开展,在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和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6)古海洋学; 它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产物,以探索海洋环境和海水物理学、化学特征演变历史及研究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的宏观演化为目的,它的主要研究材料是海洋沉积物,发展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高分辨地质信息的一切现代手段。古海洋学已成为大洋钻探计划(ODP)、全球变化研究等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是20世纪末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也是21世纪通过气圈/水圈/地圈探索地球历史的重要领域。 7)海底矿产地质学 它是研究赋存于海底的矿物资源和有机物矿产的形成、富集规律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条件的科学。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及浅海固体砂矿;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矿和多金属软泥等热液矿产及天然气水合物等。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海洋地质学复习要点

古海洋学概述 古海洋学研究方法 古海洋学:生物指标 古海洋学:物理和化学指标 古海洋记录:第四纪海洋与冰后期海洋 1.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 米左右的、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 2.大洋传送带: 将北半球高纬信息传至全球 3.热带辐合带 4. 古海洋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主要技术支撑条件? 古海洋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影响多时间尺度古海洋环境演化的主控因素有哪些,特征如何? 1.海洋沉积物来源与组成 (岩源沉积物):由岩石风化而来,以碎屑颗粒, 陆源颗粒或火山颗粒形式进入海洋 (生源沉积物):由海洋生物骨骼构成,包括,,(有孔虫),其中由3组成的,成为(钙质软泥);由2组成的,成为(硅质软泥)

() (水成(自成)沉积物):由溶液中直接析出或颗粒物与溶解接触后形成 全球大洋中70%的陆源物质来自西太平洋边缘 2.在海洋沉积物的某深度处,当3的溶解速率等于其累积速率时,将不再有3保存于该深度以深的沉积物中,这个深度称为3补偿深度()。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3溶解速率与累积速率较难以获得,海洋学家经常方便地将海洋沉积物中3含量为5%的深度定义为3补偿深度。 饱和深度—溶解跃层—补偿深度 3.古海洋环境十大参数 古温度古盐度海水结构海平面变化古气候 物质来源营养浓度生产力古海水2与值沉积通量 古海洋学:生物指标 1.生物替代指标( ) 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 ) 放射虫与硅鞭藻( ) 海洋硅藻( ) 颗石藻() 生物标志物() 不饱和烯酮古温度计 2.浮游有孔虫:单细胞真核生物,营浮游生活, 100μ1,钙质壳,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地质学 复习资料 字体自行放大

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圈层结构从内到外划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划分界面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其划分依据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的传播速度。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联系,是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科学。 大洋暖池又称大洋热库,一般指热带西太平洋至印度洋东北的一片海域(海面表层水温平均值>28℃) 暖池形成有哪些原因由于太阳辐射、热量交换,及赤道区自东向西信风吹送等作用,使大量温暖的海水逐渐积蓄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北部,致使该海区表层水温比邻区海域高出3 ℃ -9℃ 水的聚集事件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宇宙物质通过涡流和凝集作用聚集起来,水的密度为1,小于岩石圈物质密度,这样水势必集中在地壳之上,凝 集作用对水圈形成意义更大。 波浪的分类形成动力分类有:风浪,地震波,潮波,涌波,内波。按波形分类有:正弦波,摆线波,进行波,驻波。按波长与水深关系有:深水波和浅水波。 什么是海流是海水因风、天体作用,或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和冷热等因素引起海水密度和盐庋差异而造成的大规模海水定向流动,大洋区一般称洋流,浅海区便称海流。 海流有哪些分类A.按海流成因1风海流大洋区由大气环流,浅海区由季风等引起海流。2由于盐度和温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引起的密度流3补偿流某处海水形成质量亏损,他处海水来补充形成上升流4潮汐作用形成潮流B. 按海流温度属性1冷流海流的水温低于它所流经海域的水温,称为冷流2暖流3中 性流海流的水温与它所流经海域的水温基本一致,称为中性流C. 按海流方 向与海岸的相对关系①向岸流②离岸流③沿岸流 海洋生物生产力指海洋中生物通过同化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能力,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功能之一。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年或天)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生产的有机物的重量来计算 海洋沉积生物有哪些类型凡具有坚硬介壳或骨骼的生物都能构成海洋沉积 生物,他们是坚定海相地层的可靠性,其类型有大型个体沉积生物,钙质微 体沉积生物,硅质沉积生物等 大洋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哪3 层层1:沉积层,厚度0~2km, 平均厚度约0.5km,主要有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生物碎屑及一些自生矿物等层2:基底层,又 称火山岩层,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夹有固结的沉积岩混合层层3:大洋层,是大洋地壳的主体层,该层的物质很可能是由辉长岩、闪长岩为主 大陆漂移说的基本思想在古生代末期以前,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巨大的陆块。后来,特别是中生代末期,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裂成欧亚、北美、南美、非洲、澳洲和南极等六个大陆块在泛大洋中漂移。 支持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有哪些①大陆轮廓的对应性,特别是大西洋两岸非洲与南美洲的岸线十分吻合②地层和褶皱山系的延续性,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构造可以彼此相联③生物的亲缘性④古冰川存在的广泛性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漂浮于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岩石圈并非统一的整体,被活动带和断裂带分割成若干大小的 球面块体板块内部具刚性,板块的边界为洋中脊、岛弧-海沟系、地缝合线 和转换断层等构造活动带,因而板块边界具有强烈的活动性,经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岩层的挤压褶皱及断裂。 什么是转换断层?它和平移断层有什么区别?大洋中脊被一系列垂直其轴 线的断层切割,使洋中脊被水平错开,这些断层看似平移断层,其实它不是一般的平移断层,它是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断层区别:1转换断层的错动仅发生在脊轴之间或脊弧之间2换转断层与平移断层错动方向 恰好相反3平移断层持续活动使断层两侧的脊轴距离越来越大,转换断层不 能4地震活动仅局限在转换断层段 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汇聚型两板块相向而行 2离散型 两大板块相背运动发生洋中脊扩张,迫使中脊两侧洋壳相背离散向外扩张3平移型以转换断层为板块边界,转换断层两侧大洋板块相对滑动 如何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深海沟和山系的形成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而使得东非大裂谷形成这个裂谷。假使是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则互相挤压,使两个板块的接触带挤压变形,形成巨大的山系,这就是喜马拉雅山系形成机制。 海岸带的动力因素1波浪、潮汐、海流2河流与冰的作用3地壳运动4生物作用5风 海岸带的分类有哪些1)按海岸物质组成A. 基岩海岸B.砂(砾)质海岸C. 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2)按海岸构造运动的方向A.上升海岸B.下沉海岸C.中性海岸D. 复式海岸3)按板块构造理论划分A.板块前缘碰撞海岸:位于大陆和岛弧的碰撞和俯冲带的边缘。B.板块后缘拖曳海岸:位于随扩张而离开洋中脊的大陆和岛屿的边缘,可进一步划分为:新板块后缘拖曳海岸、非洲式板块后缘拖曳海岸、美洲式板块后缘拖曳海岸。C.陆缘海海岸位于受岛屿保护的一侧。4)按形成海岸的主导因素及该因素的主要作用过程A.原生海 岸B.生海岸 中立线的概念,影响中立线位置的因素有哪些泥沙在浅水波的作用下,作往返运动,泥沙在浅水波作用下,垂直岸线来回运动一周期后,仍然回到原来位置,这一位置被称为中立点, 把岸坡上的中立点连接起来,便称为中立线。影响因素:沉积物颗粒大小–颗粒增大,中立线向海移动;颗粒减小,中立线向岸移动;岸坡坡度–坡度增大,中立线向岸移动;坡度减小,中立线向海移动;波浪强弱–波能增强,中立线向海移动;波能减弱,中立线向岸移动; 什么是泥沙的横向运移和纵向运移(1)在水下岸坡上,每一泥沙颗粒的运动均受两种力的作用,即波力和重力分力,若波向线与海岸线正交,波浪作用力和重力同处于岸线的法线方向,这时若海岸带泥沙发生运动,仅仅在垂直于海岸方向上进行,称为泥沙横向运动。 当波浪从外海进入浅水区到达海岸时,它的传播方向和海岸线往往是斜交,则波浪作用力与重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形成垂直海岸和平行海岸的两个分力,当通过一个波后,泥沙颗粒在垂直海岸和平行海岸方向上都有了位移,这种运动称为泥沙纵向移动。 海洋地球化学的概念研究海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存在状态,转移和通量的学科称为海洋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存在形式有哪三类溶解态、胶态、悬浮态 什么是三角洲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区入海,由于这里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 会以河口为顶点,向海堆积起平缓的三角地和扇形地 三角洲形成有哪3 个基本条件A. 河流一要携带足够量的泥沙;B. 河口位于浅水区域,坡度平缓,便于泥沙的沉积;C. 海洋动力作用较弱,仅能对其进行改造而不能把沉积在河口的泥沙全部搬运走。 控制三角洲发育和沉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气候、径流量与输沙量、河口水流的特征、潮汐作用、波浪作用、海流作用 大陆边缘陆地与深海间的过渡地带 大陆隆的基本特征位于大陆坡和深海平原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向深海减缓,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边缘和南极洲周围。 碳酸盐补偿深度指海洋中碳酸钙(生物钙质壳的主要组分)输入海底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 珊瑚礁的定义和分类珊瑚礁是现代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以珊瑚的骨骼为主骨架,辅以其他造礁生物、伴礁生物和粘结生物,构成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体。A. 达尔文的分类①岸礁②堡礁③环礁B. Hezkel的分类:①生物骨架礁②非生物联结骨架礁③叠层石礁④灰泥格架礁 大洋沉积物的组分有哪几种大洋黏土钙质软泥硅质软泥 大洋沉积作用有哪几种a.垂直沉降作用:大洋中浮游生物死亡后,有机体被分解,钙质壳体将垂直 下沉至洋底b.远浊流作用:浊流在陆架和陆坡上沉积后,其悬移细组分继续向深海平原运移并堆积下来c.底层流效应:主要是南极四周底层水向北流动,可能引起最强劲的底层流。d.等深流与等积岩作用:指在科氏力和水体密度梯度作用下,沿同一深度形成的密度底流e.雾浊层效应:大洋底部,由于各种水流(包括底层流、等深流和远浊流等)和水团的活动,使洋底一部分沉积物悬浮起来,在洋底上方呈雾浊状,称为雾浊层。 f深海暴流:是深海强大的涡动水流,它由大洋表层高涡动动能向下传递产生垂向的涡动效应。它是短暂的脉动强涡动水流.

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二章 海洋自然地理)

海洋地质学复习 第二章海洋自然地理 1.试述标准洋壳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它与陆壳有哪些主要区别? 标准洋壳结构主要指大洋盆地的理想地壳结构,有3层组成: 第一层为沉积层(简称层1),速度与厚度的区域性差别相当大,地震纵波速度(Vp)为1.6~2.5 km/s,厚度为0~2 km,平均厚度约0.4 km;海床表面物质主要由浊流搬运到深海的陆源、生物、自生和火山等成因的未固结沉积物组成。这些深海沉积物经常受到洋内温度和盐度控制的底流和等深流的再搬运。沉积层通常在大洋中脊轴部缺失或极薄,随着远离洋中脊而逐渐增厚,洋盆边缘最厚可达2 km。 第二层为基底层(简称层2),亦叫火山岩层,是以玄武岩为主,并夹有固结沉积岩的混合层,Vp多为3.4~6.2 km/s。该层表面极不平坦,厚度变化较大,介于1.0-2.5 Km 之间,平均约1.4 km。上部为低钾拉斑玄武岩(即大洋拉斑玄武岩),主要是夹杂有深海沉积物的枕状熔岩及玻璃质碎屑岩。越往下沉积层越少,以至消失。下部呈岩脉或岩床形式的辉绿岩;底部为席状岩墙群,单支岩墙只有远离洋中脊的一边具有冷凝边。 第三层为大洋层(简称层3),是海洋型地壳的主体。Vp为6.4~7.0 km/s,由此推测可能是辉长岩、角闪岩及蛇纹石化橄榄岩等。其厚度也有变化,平均厚约5.0 km。 ΓypeBиЧ等(1987)根据太平洋700多处深地震探测资料得出,层3分为3A(Vp=6.5~ 6.8 km/s)、3B(Vp= 7.0~7.7 km/s)两个亚层。综合各种研究资料(以地震探测结果和 所采样品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实验室测量结果为依据推测),层3A由变粗玄武岩或上地幔的蛇纹岩化超基性岩组成;层3B可能由辉长岩或辉长岩和蛇纹岩或上地幔的蛇纹岩化超基性岩组成。

毒理学基础总结及重点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简答题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 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 器官——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②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 ⑶经皮肤吸收:外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⑵意义: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3、试述几种主要的排泄途径及排泄的主要物质。 答:⑴经肾脏(尿)排泄:分子量<60000,且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外源化学物分子,机制: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⑵粪便排泄:①混入食物中的毒物;②随胆汁排出的毒物;③肠道排泄的毒物;④肠道菌群。⑶经肺排泄:体温下以气态存在的物质、挥发性液体。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 相反应和II 相反应;①I 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②II 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 ⑶影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5、简述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以及酶诱导的意义。 答:⑴许多外源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这种现象称为酶的诱导(enzyme induction)⑵毒物代谢酶的阻遏(enzyme repression)指对某些代谢酶诱导的同时可阻遏另一些代谢酶的合成。⑶酶诱导的意义:①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降低的速度加速;②经生物转化后毒性升高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增强。 6.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 a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b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c代谢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 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 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 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 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

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 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 4.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地质学面临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 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向空间发展、观测精度不断提高, 从而使海洋地质科学的调查研究朝" 领域广、精度高、研究深" 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 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主要内容: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来自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缺陷:1、魏格纳进行古地理重建(拼合大陆)时,依据的几何特征不够精确;2、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3、地球已有

海洋地质学教学大纲

海洋地质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地质学(双语)课程编码:0501090106 英文名称:Marine Geology 学时:54学分:3 适用专业:海洋技术、海洋科学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海洋科学导论 教材:Marine Geology,天津科技大学,刘宪斌选编,2005 海洋地质学,海洋出版社,刘宪斌译,2005.8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现代海洋科学学科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是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海洋调查与观测、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勘探方法及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该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海洋地质学不仅在“全球变化”和“全球构造”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解决全球人口剧增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其调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为发展国民经济、寻找矿产资源、建设沿海及海底工程、预测和防治海洋地质灾害、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科学依据和有效服务。本课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从事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必备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海洋勘探、活动的海底、大洋中脊和海沟、海底火山、海岸带地质学和海洋财富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及掌握的程度要求为: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板块构造理论、大陆边缘和海底构造、海洋沉积的基本概念、基 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使学生掌握常规的海洋地质调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高新技术在海洋地质学中 的应用。 3.熟记常用的海洋地质学英语单词,了解外国学者撰写论文的方法,能够阅读和查阅海

舟山南沙实习报告

浙江海洋学院13级南沙认识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邵伟增等 学生姓名:张锋 学号:130105109 班级:A13海科1班 学院名称: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习日期:2015年5月9号 实习地点:朱家尖南沙

【摘要】2015年5月9日,星期六,我们在学院邵伟增等老师的带领下,到南沙进行了专业认识实习。9日上午8:00,A13海科1班、A 13海科2班全体同学在学校门口集合,与带队的各位老师一起乘坐学校的大巴前往南沙,抵达南沙后,邵伟增老师召集所有同学,对本次实习的具体流程安排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之后同学们在胡佳臣,梁娟老师的带领下,结合南沙的实际情况,对海浪海流,海岸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进行了回顾。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了地物光谱实验仪,对南沙进行了一组测绘。并加以分析,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海洋探测和研究的兴趣,有利于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和提高。另外通过实地近距离接触海洋和梁娟老师的讲解,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现象加以对比,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对近海的一些海洋地质的认识。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践实习,给同学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海的机会,走出课本,走近海洋。培养同学我们积极主动实践的意识,学会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习时间:2015年5月9日 实习地点:朱家尖南沙 29°52′40N 122°24′1E

29°52′37N 122°24′1E 三、实习内容 1.使用地物光谱辐射仪 SI921VF系列连续谱野外光谱辐射计为地物波谱仪,具有便携,低廉,软件功能强等特点. 可应用于遥感测量,矿物勘察测量,测量地表植被、农作物、土壤、岩石、水体等地物光谱的光电仪器, 农作物监测,水体海洋光谱测量。地物波谱仪是,一般为四通道,也可装配更多通道。体型小巧轻便,野外工作可装在三角架上,也可手持进行测量。量测的物理内容有亮度、照度反射率、分光反射率、光谱分布等项目。ISI921VF 型野外地物光谱辐射仪作为野外光谱采集仪器,对各种地物,如植被、建筑物表面、水体、岩石等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同时也能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光谱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原数据等。其光谱仪波长范围为383~1058nm,波长精度为0.1nm。它且具有较高的抽样间隔和光谱分辨率,采样速度快,操作简单。 在胡佳臣老师的指导下,在南沙沙滩上选则了6个测量点测了一组数据,6个点测量的物体分别为白板,沙子,水泥地,绿叶,灰板和海水。在尽量保证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前提下,我们分别在6个点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下了时间、地点、光谱序号。

环境毒理学资料情况总结

环境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 3.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答:任务:阐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物,以便及早发现并控制污染;定量评价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确定剂量-效应关系,为相关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以及保护生物健康提供依据; 最终任务: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内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泄规律,毒性作用机制;污染物的结构、毒性及其机理及影响毒性的因素;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诊断与预警理论、方法、措施; 4.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体内实验、模拟生态系统实验(P6-P9) 5临床观察和现场调查:(P8) 6.现代毒理学的特点:(P13) 7.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2、从整体试验到替代试验; 3、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 4、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5、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 8. 替代原则,及3R, 即,优化、减少、取代、 9.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暴露:环境潜在有害物以任何方式与生物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称为毒物的暴露。 2.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空间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过程.(P14) 3. 风化淋溶作用: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使岩石矿物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 4. 生物性迁移:通过营养级在生物间迁移,并通过在生物体内的蓄积,随着生物体的迁移而迁移。 5.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积蓄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的现象; 6. 生物积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环境和食物蓄积污染物的过程,生物积累使污染物的积蓄随该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多。 7.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

食品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中天然成分。 主要任务: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是评价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基础。 主要研究方法:动物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化学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限量制定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1、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毒性、毒性分级: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 ?毒性作用分类:(1)变态反应、(2)特异体质反应 (3) 速发与迟发性 作用 (4) 局部与全身作用 (5)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6)功能、形态损伤作用 4、生物学标志,种类 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背 ?分为: 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毒物举例: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苯可抑制造血功能,导致贫血; 强酸、强碱可引起局部的皮肤粘膜的灼伤等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效应和反应的区别: 效应(effect)——涉及个体,量反应。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表示其强度。 反应(response)——涉及群体,质反应。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1101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深水港开发涉海关键技术问题

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深水港开发 涉海关键技术问题 李孟国,杨树森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 摘要:江苏如东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水下地形和水动力泥沙条件非常复杂。针对该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进行 了水动力泥沙系统研究。文中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包括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的主要科研工作、技术创新和研究结论。为深水港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辐射沙洲;西太阳沙;烂沙洋;波浪;潮流;泥沙中图分类号:P7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688(2011)01-0001-04 Marine Key Techniq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epwater Port in Xitaiyangsha and Lanshayang Sea Area LI Meng-guo ,YANG Shu-sen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Sediment of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Tianjin 300456,China ) Abstract :ThetopographyandhydrodynamicsedimentconditionsinXitaiyangshaandLanshayangseaareaofRudongCountyareverycomplex.Inallusiontothedevelopmentofdeepwaterportinthisseaarea,the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studiesonhydrodynamicsedimentproblemswerecarriedout.Thispaperintroducestheresearchresults,includingkeytechniquestobesolved,themainresearchworkstobecarriedout,technicalinnovationsandresearchconclusions,andprovidesthedeepwaterportdevelopmentwithscientificbasis. Key words :radialsandbanks;Xitaiyangsha;Lanshayang;wave;tidalcurrent;sediment 收稿日期:2010-09-06 作者简介:李孟国(1964—),男,天津市人,博士,研究员,港口航 道工程专业。 中国港湾建设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2011年2月第1期总第172期 Feb.,2011Total172,No.1 图1辐射沙洲全貌图 1概述 江苏省的射阳河口至长江口北岸近岸浅水区的地貌形 态为以弶港为中心的辐射沙洲形态(图1)。辐射沙洲是一种为世所罕见的独特的海岸地貌形态,南北延伸200km ,东西横跨90km ,共有70多条水下沙脊,各条沙脊高低不等,形态各异,沙脊之间有深槽相隔,深槽坡陡水深。该辐射沙洲是全世界最特殊的海底沙脊群,被称为“海上迷宫”,在海岸学和海洋地质学上均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在如此长的海岸线上至今尚没有一个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港口[1]。 该辐射沙洲处于山东半岛南部的旋转潮波系统与自东海进入黄海的前进潮波系统相交汇的地方。由于潮波辐聚,波能集中,使得该区潮差大、潮流强,为强潮区。辐 射沙洲海域潮汐以正规半日潮为主,潮流为半日强潮流,且大致以弶港为顶点作辐射状的辐聚、辐散运动。辐射沙 黄沙洋 烂沙洋 弶港

毒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 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 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 毒性:是指物质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3. 毒效应:是指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4. 毒物: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5.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有害作用也称为健康效应。 6. 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7. 适应:是生物体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反应,此反应无不可逆的紊乱和不超过正常稳态。 8. 耐受:是早先的暴露导致对该化学物毒作用反应性降低的状态。 9. 抗性:用于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学改变,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 10. 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在实验情况下,动物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暴露剂量又可分为潜在剂量和应用剂量) 潜在剂量:是指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应用剂量: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流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之间的联系。也称为到达剂量。 生物有效剂量:在发生有害作用的细胞或部位的量,是到达剂量的一部分。 暴露特征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暴露特征包括暴露途径和暴露期限及暴露频率。 11. 剂量-反应关系的意义: (1)、确认该效应是该化学物或药物毒性(或药效)反应; (2)、定量剂量-反应的信息可确定所研究群体的平均(中位数)反应和易感性范围,并预计易感人群发生反应的剂量; (3)、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给出了有效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受影响对象比例的变化。 (4)、剂量-反应曲线左侧的形状特殊可能表示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极易感的亚人群。(5)、如果在类似条件下收集的信息,可能定量比较不同化学物对特定的终点反应的平均值和范围; (6)、从剂量-反应数据可得到未观察到效应水平(NOEL)或未观察到有害效应水平(NOAEL),也可得到基准剂量。 12. 效应: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来化学物后所造成的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例如毫克、单位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