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训与惩罚 详细整理

规训与惩罚 详细整理

规训与惩罚 详细整理
规训与惩罚 详细整理

一、现象与观点(第一章)

达米安公开处决、少年犯监狱作息时间——1760-1840惩罚体制转变

(一)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酷刑消失了

这种转变中有两个进程:作为公共景观的惩罚消失;惩罚的仪式因素逐渐式微。惩罚逐渐不再是一种公开表演,其中的戏剧因素减弱。

惩罚愈益成为刑事程序中最隐蔽的部分,这样的后果:惩罚进入抽象意识领域、惩罚的效力源于其必然性、受惩罚的确定性应该能阻止犯罪。司法与执行判决保持距离司法不再因其与暴力相连而承担社会责任;判决的从纯粹赎罪转为使人改邪归正。

公开处决的消失标志着对肉体控制的放松:惩罚从制造无法忍受的痛苦的技术转变为一种暂时剥夺权利的经济机制。侩子手被技术大军所取代。肉体和痛苦不是法律惩罚行动的最终目标,这是一个司法保持克制的乌托邦。

现代处决仪式证实了这一双重进程:示众场面的消失和痛苦的消除。死刑对任何人一样、在瞬间完成、惩罚只针对个人。是对一个拥有各种权利的司法对象行使法律,而不是对一个有疼痛感觉的肉体行使法律。

酷刑消失不是一下子发生的,有滞延、各种反复,酷刑减少但并未终结。

(二)惩罚对象变化

肉体——灵魂、思想、意志、欲求。受审判和受惩罚的是潜藏在案件背后的幽灵。凶杀与冲动和欲望一起受到惩罚。

精神病学、犯罪人类学、犯罪学的重复话语通过把犯罪纳入科学知识的对象领域,给合法惩罚机制提供了一种正当控制的权力:不仅控制犯罪,而且控制他们的行为,控制现在、将来、可能的状况。

对罪犯的评估、诊断、预测、矫正开始在刑事审判中占据一席之地,把罪行认定变成一种科学-司法复合体。判决不再仅仅是一项针对罪行的判决,还包含着技术性预测。

由此,造成了司法决策权威的大量衍生。

一整套知识、技术和科学话语已经形成,并且与惩罚权力的实践愈益纠缠在一起。

观点:惩罚体制的抓变不是集体情感的变化,不是一种人道化趋势。惩罚的个人化方式其实是新的权力策略的一个后果。本书研究的四个基本规则:1.把惩罚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功能,可能产生一系列积极效应。2.把惩罚视为一种政治策略3.把权力技术学变成刑罚体系人道化和对人的认识这两者的共同原则。4.基于某种有关肉体的权力技术学来研究惩罚方式的变化。

二、惩罚权力运作的三种方式(第二章第二部分)

(一)基于旧的君主制度以酷刑和公开展示为主要形式的惩罚制度

古典时期,公开的酷刑和处决绝不是最常见的惩罚形式,大多数判决是放逐和罚款,但这些非肉体惩罚常常附加不同程度的酷刑,凡是稍微重要的惩罚必然包含着一种酷刑或肉刑的因素。酷刑在刑罚中具有重要地位。

何为酷刑?酷刑是一种技术,包含三条基本标准:1.以制造痛苦的量化艺术为基础,制造痛苦的活动受到调节,制造痛苦有一套法律准则。(划分等级,与罪行罪犯犯罪者地位相连)2.酷刑是某种仪式的一部分(标明受刑者,给受刑者打上耻辱烙印)3.引人注目(让所有人视之为一场凯旋仪式,犯人的呻吟哀嚎是伸张正义的仪式)因此,司法酷刑是一种有差别的痛苦制造方式,一种标明受刑者和体现惩罚权力的有组织的仪式,在“过分的”酷刑中,包含着一整套权力经济学。

受刑的肉体首先被纳入法律仪式中,这种法律仪式“产生”并“展示”罪行的真相。

产生真相——

司法程序与法律证据的限制:

在多数欧洲国家,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始终是秘密进行的,初审司法官提供的文件和书面陈述足以构成证据。秘密和书面的司法程序体现一个原则——确立事实真相是君主及其法官的绝对排他的权力,派生出惩罚权的“主权者权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属于民众,在君主的司法面前,一切人都必须鸦雀无声。

保密要求一种关于刑讯事实的严格模式——法律证据体系,这种法律证据体系一方面把一种复杂艺术的结果变成真理,它遵循的是只有专家才懂的法则,加强了保密原则。另一方面是对于司法官的严格限制。(产生事实真相,权力与知识的结合)

虽然古典时期对于法律证据的准则现在看来显得荒诞不经,但这些对法律证据的正式限制乃是绝对性权力和垄断性知识所固有的管理方式。

招供:

这种无须被告出席便能产生事实真相的机制,往往必然要求犯人招供:1.供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2.通过罪犯认罪,真正征服被告,真理充分展示其全部威力。因此供词重要,供词的作用也产生了双重歧义:1.供词只是许多证据中的一种,是先前调查的对应物,但是供词比其他任何证据都重要,将背着他的调查变成自愿的确认。2、为获得供词可以使用任何强制手段,但是它又是一种半自愿的结果。由此可以理解获得供词两大手段:宣誓与拷问。

由此可见,在古典时期的法律中酷刑并不表示某种残余或缺陷,它在复杂的刑法机制中占有明确的地位。在这种刑法机制中,关键是通过一种机制来产生事实真相。这种机制包含:司法机关秘密调查,被告的仪式行为。被告的肉体、会说话的和必要时受折磨的肉体将这两种因素联结在一起。(书面证明+口头证明制造证据技术+神裁法)

拷问和逼供的运作

拷问是受制约的活动,遵循明确规定的程序。除了对事实真相的坚决而急切的寻求外,还隐含着一种有节制的神裁法机制:用肉体考验来确定事实真相。在拷问中,痛苦、较量和真理联系在一起,在酷刑中有一种调查的成分,也有一种决斗的成分,一方对另一方的胜利将产生符合某种仪式的真理。

调查和惩罚交融在一起,这与古典时期刑事司法产生事实真相的运作方式有关。(刑事诉讼论证不是遵循非真即假的二元体系,而是遵循逐渐升级的原则。产生事实真相的仪式与实施惩罚的仪式同步进行)

展示真相——

在刑罚实施过程中,肉体将产生真相的仪式和惩罚的仪式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既使证据得到确认,又使判决得以通过。

在公开惩罚仪式中,肉体被用来公开支持在此之前一直被遮掩的程序。这种做法具有几种方式:

1.使犯罪者成为自己罪行的宣告着(游街示众)

2.沿用、复活了忏悔的场面。(揭示真相,在众目睽睽下继续司法拷问在私下进行的工作。在罪行判决上补上了犯人的全名,伸张司法正义。除此之外还公开忏悔,“好犯人”)

3.将公开受刑与罪行本身联系起来。(重现犯罪,揭示真相,使罪行与犯人同归于尽)

4.行刑的缓慢过程、突如其来的戏剧性时刻、犯人的哀嚎和痛苦可以成为司法仪式结束的最后证据。(表达了某种真理:有罪和无罪过去和未来人间和永恒的秘密)

至此,讨论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司法拷问到处决执行,从产生真相到展示真相。肉体是整个仪式和审问中的一个因素。

公开处决不仅是一个司法仪式,也是一种政治仪式。属于展示权力的仪式。

“如果有人做了法律禁止的事,即使没有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这种行为也是必须加以弥补的罪过,因为最高者的权利受到侵犯,这种行为冒犯了其尊严”它是对君主人格的冒犯,因为法律体现君主的意志。它也是对君主人身的冒犯,因为法律的效力体现了君主的力量。惩罚总有一部分属于君主,这部分一方面要求对他的王国所受的侵害做出补偿,另一方面,要求过往对他个人所受到的冒犯进行报复。

因此,公开处决具有一种司法-政治功能,它是重振一时受到伤害的君权的仪式。公开处决属于表现权力失而复得的重大仪式之列(加冕、入城、投降)。展示君主与蹂躏法律的臣民间的力量悬殊对比,看上去应是过分的,不是有分寸的,强调权力及其固有优势。因此惩罚的仪式使一种恐怖政策,即用罪犯的肉体来使所有的人意识到君主的无限存在。公开处决不是重建正义,而是重振权力。公开处决及其恐怖场面不是前一时代的残余,而有其政治功能。

酷刑和处决仪式的特点:1.庆祝仪式:(游街、宣读判决、下跪、公开悔罪、刻意的仪式安排)展现武装的法律的一种仪式,君主显示出自己既是司法首领又是军事首领,既表现胜利又表现斗争。展示君主的力量,扎暗示君主能实施法律的那种权力关系,罪犯是君主的敌人。

2.冲突场面(戏剧核心)——侩子手对受刑者的肉体的直接行动。有一种较量的因素,在与犯人的较量中,侩子手是国王手中的剑,但不体现君权,除非赦令中止侩子手行刑。君主在处决时的存在,不仅表现为实施依法报复的权力,而且表现为能够中止法律和报复的权力。他完整保留这种权力。

公开的酷刑和处决存在的一般性、外在性原因:1.生产制度的后果(肉体的效用和商业价值)2.对死亡的普遍态度(基督教价值观与人口学上的形势:疾病瘟疫)3.历史的联系(民众起义与内战阴影)

根本原因:揭示真相和显示权力:把书面的东西变成口头的东西,把秘密公之于众,把调查与忏悔联系;还把显示权力和证实力量不平衡。

而真相——权力关系始终是一切惩罚机制的核心,只是形式不同,效果不同。

这种惩罚不以残暴为耻,因为残暴是某些犯罪的组成部分,而惩罚则用酷刑来回击,使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下。而且犯罪的残暴是对君主的激烈挑战,君主的回应必须比他走得更远以便制服它。残暴提供了展示真相和权力和场面。罪与罚通过残暴联系起来,是某种权力机制在惩罚仪式中的效应。这种权力将法律和义务视为人身束缚,凡违反者均为犯罪,无异于内战。这种权力在没有持续性监督的情况下力图用其独特的场面来恢复自己的效应。这种权力正是通过将自己展示为“至上权力”的仪式而获得新的能量。

为何会被力求“人道”声誉的惩罚所取代?

公开处决本身所包含的问题。

“断头台周围的骚乱”

民众:有见证权和参与权,但可能表现出对惩罚权力的拒斥,甚至暴动。骚乱始于人群对犯人的鼓励呼喊甚至喝彩,即将处死的罪犯可以任意说话,围观人群则给以喝彩。这些处决仪式有一个狂欢节的侧面:法律被颠覆,权威被嘲弄,罪犯变成英雄,荣辱颠倒。当民众认为判决不公,或出现刑罚中的阶级差别时尤其明显。

非法活动的中心:斗殴小偷停工谩骂

政治危险性:民众感到自己接近哪些受刑罚的人,感受到不受限制的合法暴力的威胁。通过公开处决仪式,轻微犯法者更易团结,获得力量。

例子:17世纪末阿维农(拯救犯人)1775巴黎(展示消除)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在“绞刑架前的演讲”中表现得更鲜明。传单和死者遗言不一定能达到官方期望的影响,反而使犯人成为英雄,事迹成为美谈。在一次不能充分体现力图仪式化的权力关系的仪式后,罪犯死后的罪状既肯定了司法正义,也提高了罪犯的声誉。而当新的犯罪文学发展起来后,这些警世宣传品就消失了。

(二)十八世纪后半叶司法改革者所设计的人道主义惩戒模式

解决上述体制的危机,提出了基本法则:“惩罚必须以人道作为尺度”这一规定的起源:

18世纪犯罪暴烈程度减弱:犯罪的普遍潮流从攻击人身转移到直接攫取财物,从群众性犯罪转向边际犯罪

基本历史进程:经济压力变化,生活水准提升,人口膨胀,财富私有财产的增加,对安全需求;法律在某种程度上更严峻了:偷窃有组织公开犯罪

惩罚激烈程度减弱干预加强

犯罪状况的改变是完整复杂机制的一部分,这个机制包括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增加、财产关系评价提高、监视手段更严格、居民划分细化、寻找获取信息的技术更有效。因此,非法活动中的变化是与惩罚活动的扩展和改进相互关联的。

结论: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对人性的尊重,不如说是追求更精细的司法、对社会实体做出更周密的刑法测定的趋势。

改革者的批判话语:1.批判传统司法的无规则状态。批评指向司法不统一(多种法律制度不一致特权干预机构太多)2.批判一种糟糕的权力体制(权力分布杂乱无章,权力集中于若干个点上,造成冲突和断裂,法官国王监察机构)3.批判君主的至上权力(权力的功能失调与中央的权力过大有关)

改革的真正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惩罚权力“结构”,使权力分布更合理,不过分集中也不过分分散。刑法的改革应该被解读为一种重新安排惩罚权力的策略,其原则是使之产生更稳定、更有效、更持久、更具体的效果。改革为了既增加效应又减少经济代价(买卖制度腐败体制)和政治代价(君主专横权力)。

改革的基本原则:审判权力不应受君权直接活动的影响,不应具有任何立法权力,应该超脱于财产关系,只具有审判功能,但应能充分行使本身的权力。审判权应取决于具有连续效果的公共权力。

改革首要目标:对非法活动的惩罚和镇压变成有规则的功能,与社会同步发展;惩罚更有效,更具普遍性和必要性,使惩罚权力更深地嵌入社会本身。

对于非法活动政策的改变使改革得以问世,而非新的情感状态:

旧制度下:非法活动根深蒂固,各个社会阶层不可或缺。有时采取完全合法的形式成为一种正式豁免权,下层没有任何特权,但通过暴力和坚持获得了法律边缘的一点空间。下层社会的非法活动被视为犯罪,在司法或道德上,很难将非法活动和犯罪区分开。犯罪很深地融入非法活动,非法活动成为造成犯罪增加的永恒因素。产生了民众的二重态度(同情-义愤),犯罪因素既是非法活动的极端形式,又是对非法活动的内在威胁。

底层的非法活动与其他社会阶级的非法活动既没有完全融合,也不是深刻对立:敌对也有互助和共谋。(抗税不遵守行规走私经济增长某种程度上归因于这些变化)

18世纪后半叶逆转:1.财富增加,人口膨胀,民众非法活动的主要目标不是趋向争取权利,而是攫取财物。(农民、小农场主、手工业者主要受害者,不是旧式受欢迎的非法活动)

2.非法活动涉及财产权时,资产阶级不再支持。(农民轻微犯罪问题,地产成为绝对私有财产)由于出现新的资本积累方式,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合法财产状况,非法行使权利变成了非法占有财产。(土地所有权商业工业所有权)

3.非法活动结构改变。财产非法占有与权利非法行使相互分离,体现了一种阶级对立。非法占有财产——盗窃——惩罚;非法行使权利——不正当商业活动——罚款

总结:刑法改革产生于反对君主的至上权力的斗争,反对司空见惯的非法活动的地下权力的斗争的汇合处。君权是显赫、无限制、个人、无规则、不连续,使臣民可以自由进行一种经常性的非法活动。在公开处决中,这种无限君主权力与活跃的非法活动体现得最鲜明。限定惩罚权力的斗争和对民间非法活动进行更严格更经常的控制的必要性直接相关。

18世纪刑法改革最基本的“存在理由”:“对象变了,范围变了。需要确定新的策略以对付变得更微妙而且在社会中散步得更广泛的目标。寻找新的方法使惩罚更适应对象和更有效果。制定新的原则以使惩罚技术更规范,更精巧,更具有普遍性。统一惩罚手段的使用。通过提高惩罚的效率和扩充其网路来减少经济和政治代价。总之,需要建构关于惩罚权力的新结构和新技术。”

新战略容易陷入一般的契约论:公民一劳永逸地接受了社会的各种法律,同时也接受了可能用于惩罚他的法律,犯罪侵犯了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包括罪犯都出现在惩罚中。犯罪使个人处于整个社会对立面,为了惩罚他,社会有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对他,这是一种可怕“至上权力”的回归,导致惩罚权力确立一个适度原则的必要性。

需要加以调节和计算的,是惩罚对施加惩罚者及其声称有权行使的权力的反馈效果。

人们不应从罪行的角度,而应从其防止其重演的角度,来计算一种刑罚。人们需要考虑的不是过去的罪行,而是未来的混乱。(不重犯,无效仿),惩罚应该是一种制造效果的艺术

这种观点在18实际改革前就存在,区别:过去指望惩罚及其展示产生预防效果,而现在预防成为惩罚经济学的原则及惩罚的恰当比例的尺度。惩罚应该正好足以防止罪行重演。

理想的惩罚应该是能够防止犯罪重演,也避免权力干预的出现。惩罚不再是展示,而是一种表示障碍的符号。惩罚的符号技术可以适用于整个社会,能够把一切行为编成符码,从而控制整个弥散的非法活动领域。符号技术的主要原则:

1.最少原则:弊大于利

2.充分想象原则:尽量扩展惩罚的表象,而不是体罚的现实。痛苦的观念防止罪行重演。除非需要造成某种表象,否则应尽可能少展示断头台。

3.侧面效果原则:刑罚应该对没有犯罪的人造成最强烈的效果。最不重要的反而使罪犯,应选择给民众造成最持久印象,又对罪犯肉体最不残酷的手段。

4.绝对确定原则:规定罪行和刑罚的法律绝对明确,罪-罚的观念牢不可破。公之于众、成文法、放弃赦免权、任何罪行无法逃脱、监视机构、法律程序公之于众。

5.共同真理原则:刑罚实践遵循共同的真理标准。

6.详尽规定原则:所有犯罪明确界定,分门别类,有一部法典,涵盖整个必须杜绝的非法活动领域。在整个社会中运用标准化的惩罚符号,充分使用权力。

刑罚人道化背后,是权力作用点的变化:不再是通过公开处决中制造过度痛苦和公开羞辱的仪式游戏运用于肉体,而是运用于精神,运用于在一切人脑海中谨慎地但也是必然地和明显地传播着的表象和符号的游戏。

障碍——符号体系要正常运作必须要遵守的条件:

1.尽可能不带有任意性。在罪——罚之间建立尽可能直接的联系。使犯罪念头足以唤起惩罚

的符号,这也能使实施惩罚的权力隐藏起来,是看起来像自然而然的后果。

2.符号系统应该干预暴力机制。使刑罚及其伤害的表象比犯罪及其兴趣的表象活跃。方式:根除犯罪观念的主因;以犯罪的力量去反对自身;培养有益且高尚的兴趣;

3.使用一种时间调节方法惩罚明确规定不因人而异但内部机制灵活

4.惩罚首先针对潜在的罪犯。障碍——符号应尽快尽可能广泛传播,形成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话语,让这种话语扼制犯罪。为达到这个目的,使人意识到惩罚不仅理所当然而且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囚犯成为为大家服务的奴隶。犯人的肉体不再是国王的财产,而是社会的财产(公益劳动是个好的刑罚方式,可见性和集体利益)犯人一方面付出劳动,一方面输出符号,使犯罪——惩罚符号进入一切人的头脑。

5.一套宣传经济学。

肉体酷刑中儆戒作用的基础:有形的恐惧,集体恐慌,刻骨铭心的形象、

现在:教训、话语、符号、公共道德的表象。在惩罚中,人们不是看到君主的存在,而是辨认出法律本身,法律将罪与罚联系起来。

关于惩罚的宣传不应具有肉体恐怖效果,而应是打开了一本供人阅读的书记。(让民众参观犯人,一套刑罚标志,法律公园),这种形象移动的教训,仪式化的符码灌输,应尽可能重复。惩罚应该成为一个学校而不是一个节日,成为一本永远打开的书而不是一种仪式。

6.这有助于在社会中扭转关于犯罪的传统话语。重新灌输符码的工作、哀悼仪式充分的话,犯罪只会显得是一种不幸。障碍——符号取代了赞美歌,在日常话语中运作,而日常话语又不断加强它,话语变成法律的载体。

设想一个“惩罚之城”,数以百计的小型惩罚剧场:罪行与法律一一对应;惩罚公之于众;不断重复的符码;观众想象到某些残忍的事;最恐怖的罪行的惩罚的重要符号。

在此有一整套形象化的惩罚。统一的刑罚被抛弃了,监禁没有被作为一般的惩罚形式提出来过。监禁作为一种万能的刑罚,是与惩罚——效果、刑罚——表现、刑罚一般功能、刑罚——符号与话语这一整套技术格格不入的。

三、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以规训、纪律以及监狱机器为主要方式的规训体制

在二十年间,惩罚剧场被庞大统一的监狱机器所取代。多样化的刑罚,被简化为三种拘留形式:黑牢、管制、监禁(佩尔蒂埃提交的刑罚草案)

对监禁的批评:1.监禁不是一种刑罚,只是为了扣留,在重要案件中,当作刑罚来使用,但实质上只是一种替代方式。2.监禁在实践中直接与专横的君主意志和无节制的君主权力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批评针对非法地滥用不明确的拘谨,而不是作为合法刑罚的监禁

拘留怎么会成为最一般的合法惩罚形式?

范例:1.阿姆斯特丹教养院:三原则——刑罚期限由表现决定、劳动强制性可得到工资、严格作息时间表严密的禁律和义务规定监督和规训

2、根特的监禁所:出于经济原因安排劳役。懒惰是犯罪基本原因,重建经济人(强制劳动有报酬学会手艺受利益诱惑道德矫正)刑罚的期限只有在能够改造犯人并能在经济上利用被改造的犯人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3.英国的范例增添隔离原则:犯人混杂提供坏榜样,并容易恃强凌弱和串通合谋。隔离是一种可怕的休克,使犯人免受影响并能自我反省,单独劳动也是种思想改造活动能整顿道德主体的责任。重建经济人和宗教良心。监禁的三重功能:令人畏惧的儆戒,改造思想的手段,学艺的条件。格洛斯特教养所部分符合隔离原则。

4、费城范例:沃尔纳监狱,具有根特和格洛斯特监狱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a刑罚不欲张扬(犯人在大墙里服刑这一确凿的事实足以成为儆戒,不须要公众干预刑罚惩戒和教养

只在犯人和监督者间展开)b对犯人灵魂进行的工作必须尽可能经常化,监狱虽是个行政管理场所,同时也是改造思想的机器。C这种行为控制和改造与对每个人的认识的发展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监狱成为一个持续观察所一个认识机构,能够分辨各种恶习或弱点(犯人被分为四类)形成一套个性化认识,把每个人的潜在危险性作为参照领域。

“教养所”与改革者所设想的惩罚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1.惩罚面向未来,宗旨在于防止罪行重演2.惩罚是为了改造罪犯,伴有教养措施3.主张采用能使刑罚因人而异的方法:期限、性质、强度、实施方法

不同点:差异存在于刑罚技术学中,而不是原理原则上(了解人的途径、惩罚权力控制人的方法、实施改造的手段)

改革者:作用点:观念——人的利益观念、有利和不利、快乐和忧愁的观念上手段:用其他表象,用观念的链接(犯罪——惩罚)对人的改造应该确保通过加强符号系统及其所传播的表象将人重新确定为法律的权利主体的进程。

教养所:作用点:不是表象,而是肉体、时间、日常行为态度。也施于灵魂,但仅仅是由于习惯寓于灵魂。惩罚干预不应基于一种表象艺术,而应基于一种有计划的对人的操纵。

手段:反复使用的强制方法:活动、时间表、反省、习惯。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改造技术所恢复的不是社会契约的权利主体,而是恭顺的臣民。

分歧:建立一个惩罚之城还是建立一个强制制度。

总结:惩罚权力运作的三种方式

基于旧君主制人道主义惩戒模式规训、纪律与监狱对象被消灭的敌人社会契约的权力主体受规训的个人

机制标志障碍——符号痕迹

具体运作方式公开仪式表象操作

权力作用点被折磨的肉体具有被操纵的表象的灵魂被训练的肉体

掌握审判权君主及当权者社会共同体管理机构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福柯提出了规训的三种重要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及检查。 (一)层级监视

在福柯看来“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监视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反之,强制手段能使对象历历在目。”与当下的教育现实对照来看,层级监视的规训手段在班级中是十分典型和常用的,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一个班级的架构中,教师和学生并非处于同样的主体地位,尤其在我国,教师在传统观念中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自居,成为了教育过程中绝对的权威,因而在讨论一个班级的“层级监视”时,是不应该包括教师的,因为教师事实上是居于这个层级之外,对整个层级拥有绝对控制权与建设权的。而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的“监视”的权力与资格,实际上在他走进教室这个特殊空间时就已经被赋予了,因为讲台是比学生座位要高的,这样的设计非常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监视,它本身就是规训权力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把它归为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的一种特殊情况我觉得也未尝不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是知识/权力的化身,他所代表的,就是教科书中被挑选出的知识,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权力,而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表现的监视,正是试图把学生规训成符合社会权力要求的“驯顺的肉体”的“微观权力控制”。 事实上,一个班级中的“微观权力”绝不仅仅是到这个程度就结束了,真正的层级监视是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并时刻运转的。一般来说,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等院校,一个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作者: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一部分酷刑 第一章犯人的肉体 1,作为公共景观的酷刑是“人性的胜利”还是罪恶的暴行? 在18世纪、19世纪,作为共同景观的酷刑逐渐消失。它被视为“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 这种“结束罪恶”的仪式被人们视为某种不受欢迎的方式,被人们怀疑是与罪恶相联系的方式。在人们看来,这种惩罚方式其野蛮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犯罪本身,它使观众习惯于本来想让他们厌恶的暴行。它经常地向他们展示犯罪,使刽子手变得像罪犯,使法官变得像谋杀犯,从而在最后一刻调换了各种角色,使受刑的罪犯变成怜悯或赞颂的对象。(p9) 在惩罚景观中,从断头台上弥散出一种混合的恐怖,把刽子手和罪犯都笼罩起来;这种恐怖总是要把刽子手的合法暴行变成耻辱。(p10) 特别是当罪犯的罪行在一段历史之后,是否犯罪都有待商榷。如《檀香刑》中的孙丙,在读者看来,刽子手赵甲就几乎是一个没有人性的罪犯。 现在,耻辱和目光的分布与以前不同了。定罪本身就给犯罪者打上了明确的否定记号。公众的注意力转向审讯和判决。 2,惩罚的对象。 过去的两百年中,刑罚的严峻性不断减弱,但这不仅仅是一种数量现象,实际上惩罚对象已经伴随之进行了置换和变化。 曾经降临在肉体的死亡被代之以深入灵魂、思想、意志和欲求的惩罚。(p17)惩罚的对象由肉体变为灵魂。 3,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 4,应该怎样看待惩罚和惩罚制度。 我们应该分析“具体的惩罚制度”,把它们当做社会现象来研究。 我们应该揭示:惩罚措施不仅仅是进行镇压、防范、排斥和消灭的“消极”机制,它们还具有一系列积极的、有益的效果,而它们的任务正是提供和维持这种效果。 5,能否以肉体史为背景来撰写惩罚史? 惩罚制度应该置于某种有关肉体的“政治经济”中来考察。因为惩罚最终涉及的总是肉体,即肉体及其力量、它们的可利用性和可驯服性、对它们的安排和征服。 6,权力和知识的关系? 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 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认识模态应该被视为权力——知识的这些基本连带关系及其历史变化的众多效应。 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其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领域。 权力能造就一种知识体系,而知识则扩大和强化了权力的效应。

规训与惩罚读书报告

权力之眼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有感 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闫月欣学号:2013141061050 福柯在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中,他对社会、权力、知识、话语的研究与探讨无疑独树一帜,在20世纪70年代他热衷于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运用自己的声望支持旨在改善犯人人权状况的运动,并亲自发起“监狱情报组”以收集整理监狱制度日常运作的详细过程,与萨特一起出席声援监狱暴动犯人的游行。冒着危险前往西班牙抗议独裁者弗朗哥对政治犯的死刑判决。1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他深入思考权力的深度结构及由此而来的监禁,惩罚或者过程的运作问题。这些思考构成了他的“成熟之作”的全部主题--《规训与惩罚》。 本书的法文书名直译过来是《监视与惩罚》,但福柯本人建议将书名改为“discipline and punish”,即“规训与惩罚”,并赋予“规训”一新的含义,用以指“近代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权力技术,既是权力干预、训练和监视肉体的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2。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酷刑的淡出,惩罚权力的策略,规训和监狱的诞生,具体讨论了犯人的肉体,普遍的惩罚,温和的惩罚,驯顺的肉体,规训的手段,全景敞视主义,非法活动与过失犯罪和监狱等内容。 《规训与惩罚》的开篇福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达米安因谋刺国王而被处以酷刑的残忍场面,刽子手“如同对地狱的模拟表演”对犯人的肉体实施严酷惩罚。之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张严格规范的“巴黎少年犯监管所”作息时间表,这表现了惩罚方式的一个巨大变化,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对肉体的酷刑消失了,而与之替代的是一种更为温和的惩罚形式。而这种变化的原因正是为了镇压群众因为同情心而模糊了罪犯与刽子手界线而进行的暴乱,为了平息民众和加强惩罚的社会功能,惩罚机制也不再重视于制造身体痛苦而选择剥夺精神自由这种看起来更“仁厚”的方式,权力对民众的控制也从肉体上升到思想。 第二部分则提到了惩罚的符号技术,为了应对更为精细而且广泛散布的罪行,惩罚的权力必须发展出一套新的结构与技术,惩罚应该转向一种“能够恰到好处显示事实犯罪的障碍性的符号体系,一种精心计算的惩罚权力经济学在司法领域的应用”3。福柯提到惩罚的符 1百度百科“米歇尔·福柯”条目 2三联书店福柯《规训与惩罚》译者后记 2007-4-1 3北京大学周瑞宇《权力的眼睛——规训与惩罚》

《光明共和国》读后感1000字

《光明共和国》读后感1000字 人类社会早已步入“成人社会”,却在诸多冲突中爆裂出耄耋之象,如战争阴影、环境问题、权利危机。在老子看来,婴儿社会应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型态,《道德经》中对婴儿哲学有具体阐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10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第20章)、“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49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光明共和国》这部小说则是一篇关于人类社会的醒世寓言,作者安德烈斯·巴尔瓦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为我们展现了成人世界对童年世界的挤压、逼迫与消灭。小说笔调沉重冷峻,风格潮湿黏稠,但内容却又异常迷人,仿佛是圣克里斯托瓦尔郊区的那片茫茫森林,隐藏着未知的风景,甚至是奇妙的危险。 书中说,“童年比虚构更强大”。圣克里斯托瓦尔的那三十二个孩子被成人社会所追捕,不得已转移到城市下水道。他们在宽敞开阔的地下空间,为自身构筑了一个孩子们的理想国——光明共和国。 这座儿童视点的乌托邦,是那三十二孩子为了逃避成人世界的规则与制度,为自己建立的新秩序,创造的新世界。但成人世界就是时刻在看着你的“老大哥”,他们不允许习以为常的规则被冒犯,不允许运转良好的制度被僭越。于是,市政府、警察局与社会事务局以恢复社会秩序为名,展开了一场成人社会对儿童社会的搜捕,毋宁说是围剿与猎杀。 面对成人世界的掠夺与侵犯、“规训与惩罚”,拒绝被收编的孩子们从城市中逃遁,从森林中消失,从地上转移到地下。读后感m当成人世界的势力范围亦尾随而至时,强者对弱智不作理解姿态的倾轧导致了“悲剧的诞生”——三十二个孩子溺水而死。正如作者清醒地指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 转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转] 作者简介:米歇尔?福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判性的法国思想家,《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转。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 从达米安被处以极刑的惨烈场面到1840年梅特莱农场的正式使用,标志着一种“规训机制”从此在法国建立起来,这种机制展示了一种新的惩戒权力。而《性经验史》描述了整个19世纪,人们对性的关注,产生了四种形象,它们是认知的四个特殊对象,也是认识活动的目标和根据:歇斯底里的妇女、手淫的儿童、马尔萨斯式的夫妻和性倒错的成人。对他们的管理产生出权力的另一种现代形式——生命权力。这就构成了福柯在系谱学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权力的两种形式,即管理生命的权力自17世纪以来发展出的两极:一极是“人体的解剖政治”,另一极是“人口的生命政治”。把福柯对这两种具体权力形式的文本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分析出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的若干特征。 第一:权力无所不在,且具体而微。这是福柯对权力的基本判断。他认为在整个现代社会,弥散性的权力已经浸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在最细小的地方被捕捉到,它把一切都整合到自己万能的统一体中。而这种弥散性的权力不一定是靠统一的国家机器来实现的,“权力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它拥有策略的多样性,所以它又是具体的。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效应沿着一个渐进的细微渠道流通,它抵达个人,抵达了他们的身体、姿态和全部日常行为。我们看到,在人们的性经验中,细微的权力关系弥漫于身体、性、家庭、亲属关系、话语等之中,“性落入了话语的掌握之中,话语不断地捕捉它,不让它有丝毫躲藏和喘息的机会”。而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展现了权力技术的复制性:在17和18世纪,规训机制逐渐扩展,遍布了整个社会机体。正如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的工厂、学校、军队、兵营、医院一定程度上都与监狱彼此相像,这正是“纪律”这种惩戒权力全面渗透的结果,也即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的来临,读后感《《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转》。 从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环形边缘,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

课室风云观后感

课室风云观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育中的规训与惩罚 ——《课室风云》观后感 法国导演劳伦·冈泰这部即兴纪录式的教育题材剧情片《课室风云》又被译作”墙壁之间”,后面这个译名令人不知所云,而前者多少有点夸张之嫌,因为这部影片实在是平淡得很,没有什么激烈的戏剧冲突、跌宕的故事情节、深邃的教育启示,绝对谈不上激荡的”风云变幻”. 不过,正基于此,这部影片更符合教育的本真,因为教育本是寻常事,一天到晚热热闹闹,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打着”奇迹”的旗号搞宣传的,都经不起”小心的求证”.教育即便是一场革命,也应该是”静悄悄”的,润物细无声式的,一点一滴的革新,而不应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怀揣猎奇心理

想从这部影片中寻找感官刺激和人生启迪的观众,可以先洗洗睡了。因为这部影片既没有《教室别恋》中的不伦之恋,也没有《浪潮》那么寄意遥深。 部影片所有的场景都发生在一所真实的巴黎社区学校,几乎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这所学校初三班的语文课堂上,讲述的是该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弗朗索瓦·马林先生和他的24位学生之间在初三这一年多的课堂故事。 从为数不多的课堂以外的镜头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基础设施非常一般,连上海市的普通中学都不如,学生连起码的运动场都没有,课后只能围聚在露台上踢足球。生源也差得很,影片开场不久,一位手工课老师一下课就冲进教师休息室,非常失态地公开抱怨学生,即向观众透了底,这里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差,怎么教也教不会,而且越来越放肆,毫无纪律性可言,更遑论什么组织性了。 看到这里,中国的教师们肯定要会

心一笑,因为他们在办公室里听到过太多类似的抱怨了,绝对想不到发达国家的法国同行们也会有这种”第三世界”的同等遭遇,看来”放牛班的春天”也会有”长夏已尽、凛冬将至”之时呢。 还好这位教师没有流露出半点白人种族主义倾向,否则肯定会触犯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基本国策而饱受诟病,笔者之所以言及于此,是因为只要镜头一走进初三班的教室,你就可以发现,这里的学生成分实在太复杂了,连标准的”中国制造”都有,就不用说那些来自原法国殖民地的非洲移民了。面对这样一批学情复杂的学生,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显得那么苍白乏力,再优秀的教师也会望洋兴叹。怎样才能教好这样一个班级,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严峻问题。 说实在的,影片中的马林老师已经够优秀了。他已经尽可能地放低身段,倾听来自不同国籍的学生七嘴八舌的提问,很多问题对于巴黎本土人而言,可

规训与惩罚 第二部分

《规训与惩罚》第二部分 第一章普遍的惩罚 从君主制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惩罚机制的流变,从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惩罚之城到最终统一的监狱制度的规训。 刑法改革 一、刑法改革呼声产生的原因 (1)惩罚权力“变质”,权力体制处于无规则状态。 【解释:1、“化公为私”:法官职位被售,职位成为世袭的。2、根据法律主持正义和作出判决的权力,与创造法律本身的权力相混淆。君主至上权力。为筹集基金而将出售“属于”他的司法职位的权力占为己有。3、一系列特权使法律的实施不能一以贯之。(有些法庭、程序、诉讼当事人甚至违法行为都拥有“特权”;形式司法参差不一<87-88>)】 (2)民众非法活动增多 【解释:从流血的犯罪转向诈骗犯罪:从17世纪末,凶杀案以及一般的人身侵犯大幅度减少;对财产的侵犯似乎超过了暴力犯罪。偷窃和诈骗似乎超过了凶杀和斗殴///18世纪的罪犯是处于社会边缘的“诡计多端”的罪犯<84> 1、职工、监工、工头和工人共同参与,而且常常是积极参与。 2、存在着一个完整的非法交易 3、造假活动】 为控制这些非法活动,针对它们制定了新的法律 刑法改革产生于反对君主的至上权力的斗争与反对司空见惯的非法活动的地下权力的斗争的汇合处。 二、刑罚过程中的”人道“的形成根源 福柯将其归因于“惩罚权力经济学”。

【解释:福柯提出,在现代社会中,惩罚的目的已经不在于对过去罪行的救赎,而是为了防止其重演,所以没必要继续对肉体实行残暴的惩罚,而追求在进行惩罚时应该正好足以防止罪行重演。】 人们需要考虑的不是过去的罪行,而是未来的混乱。 从这个角度出发,福柯提出了惩罚权力的主要原则: (1)最少原则,即使得惩罚的伤害略超过从犯罪中得到的好处即可; (2)充分想象原则, 即处罚的核心不是痛苦的实际感觉, 而是这种“痛苦”的表象,所以应尽量扩展惩罚的表象,而不是体罚的现实; (3)侧面效果原则, 即“如果人们能断定罪犯不会重犯罪行, 那么只要使其他人确信罪犯已受到惩罚就行了”。 (4)绝对确定原则;应该使关于一种犯罪及其可能获得的好处的观念都与关于一种特定的惩罚及其明确的伤害后果的观念联系在一起。 (5)共同真理原则,即用充分的证据并依照普遍适用的方式来确定罪行, 这也推出了一个分论点, “在罪行未被最终证明之前,被告应视为无罪” ; (6)详尽规定原则,即所有的犯罪必须明确界定,毫无遗漏地分门别类。 在这种刑罚背后,所隐含的是所有那些认可,或准确地说是要求“仁慈”的原则,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惩罚权力经济学。但这些原则也引起了权力作用点的变化:不再是通过公开处决中制造过度的痛苦和公开羞辱的仪式游戏运用于肉体,而是运用于精神,更确切地说,运用于在一切人脑海中谨慎地但也是必然地和明显地传播着的表现和符号的游戏。 第二章惩罚的温和方式 惩罚制度:惩罚之城和强制制度 惩罚之城:在城市的道路两旁,有数以百计的小型惩罚剧场,这种惩罚是公之于众的。 强制制度:监狱、教养机构。(监禁具有劳动原则、隔离原则以及教化原则) 监狱和教养机构与改革者所倡导的惩罚之城相比,有哪些异同点呢? 两者的相同点: (1)它们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机制,它们的宗旨在于防止罪行的重演。 (2)惩罚并不是为了消除己有的罪行,而是改造罪犯; (3)它们都主张采用能够使刑罚因人而异的方法。

心得体会-读《规训与惩罚》有感 精品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 1972年至1974年间,米歇尔福柯完成了《规训与惩罚》的写作。 当时正值法国极左翼运动的衰退阶段,而此前的几年,福柯一直积极地参与到法国毛派运动中,他甚至组织了"监狱信息小组",尝试推行他的政治理想摧毁一种简单的、基本的意义形态,即关于善与恶的意识形态《规训与惩罚》被称为是关于"现代道德谱系"的论著,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发展了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中的观点与论辩方法。 如果说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中通过重审古希腊至中世纪道德传统的变迁,恶狠狠地批判了基督教将人"奴隶化"的伪道德;那么福柯则是通过回顾古典时期至现代以来惩罚方式的演化,揭露了现代道德的标杆——人道主义的伪善。 尼采尚且呼唤人类回归酒神信仰以摆脱成为"病人"的困境,而福柯却拒绝建立任何单一的意义形态,他指引我们看见的是一张无可遁逃的权力罗网。 《规训与惩罚》采取的是谱系学研究方法,通过援引史料,追溯17世纪以来欧洲尤其是法国刑罚方式的演变,打破线性的刑罚史,从细枝末节中呈现出历史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同时,又借助分析具体的规训机制学校、工厂与惩罚机制如断头台、监狱,使权力运作方式具象化,从而检视现代社会中权力的运作机制。 书的开头分别引用了一次公开处决的报道和一份少管所的作息表,并置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罚方式。 这两份史料相隔八十年,在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段内,西方的"惩罚体制在重新配置",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酷刑消失了"相较于古代直接施加于肉体的惩罚,现代刑法体系的惩罚对象发生了变化肉体—灵魂。 伴随着科学话语对司法体系的渗入,犯罪行为被解释、定义、区分,导致"新的事实真理体系"的建立。 福柯质疑的正是将刑罚方式的变化归功为"人道主义胜利"的这一看似无可非议的解释。 在书中第一部分,福柯提出了"肉体的政治技术学",他通过将肉体视为一种受权力惩罚权干预的物质因素和技术,从微观物理学的角度去揭示微观权力的运作。

规训与惩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18167753.html, 规训与惩罚 作者:李亚萍王绍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1期 摘要:《中国佬》20世纪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品。小说讲述了汤家男性在美国的创业史。本文运用福柯文本中的权力与话语、监视以及规训机制等理论对小说中华人在北美的经历及创业史进行批判,揭示出对于华人来说,美国社会是一个“全景式的大监狱”。 关键词:汤亭亭;《中国佬》;福柯;规训与惩罚;监视 作者简介:李亚萍(1992-),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中国佬》是华裔作家汤亭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描述了汤家男性在美国的创业历程,再现了早期华人赴美淘金的历史场景及其在美国的实际生存状况。小说开头,作者借《镜花缘》中唐敖海外游历的故事,影射了华工在美国被规训与压迫的历史。福柯对“规训”一词的定义是,“规训”既不会等同于一种机制也不会等同于一种机构。它是一种权力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242)。在美国,华人所遭受的权力的规训无处不在。同时,规训理论还强调监视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权力形式,还是确保权力的重要途径。 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制 (一)身体的规训 只有肉体既具有生产能力又能被驯服时,它才能变成一种有用的力量(福柯 27)。实际上,《中国佬》中,“我”的父辈们,在他们踏上美国的旅程开始之际,进入了白人的“监禁”之中。小说在书中讲述了“我”的父亲去美国的两个版本的故事:合法的和非法的。相比合法的入境故事,作者花费了更多的笔墨描述这段非法的旅程。“那位父辈的朋友们把藏有他的板条箱钉死,连易让人生疑的供人呼吸的小孔都没留……箱子内几乎应有尽有。他感到自己是在坐牢(汤亭亭 44)”。对于洋人来说,中国佬是没有话语权的,他们想要进入美国,只能听从白人的驯服,任凭他们的摆布。白人对中国佬自由的束缚还体现在华工的劳动过程中。他们每天必须工作十二个小时,还必须遵守干活时不许说话的规矩。这所有的工作制度、规矩、监视以及惩罚措施都是一种规训权力,而出于权力中心的则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中国的佬。 (二)精神的规训

权力与规训—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权力与规训—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作者:————————————————————————————————日期:

浅谈权力与规训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 课程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班级:2015级民族学硕 姓名:夏守信 学号:s150511 完成时间:2016年1月13日 指导老师:苏发祥

摘要: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对权力的精彩阐释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规训力,在不同的规训手段下,权力具有不同的特征。权力与规则紧密联系,形成了现代社会全面覆盖的规训网络。 关键词:福柯权力规训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一、书本内容架构及分析 福柯所考察的惩罚权力的历史包括三个阶段: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18世纪末,包括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自权力诞生之日起,权力的拥有者就试图将权力意志纳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试图对组成这个社会有机体的每一个个体施加权力的影响,使他们臣服于权力,使他们成为权力关系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具体对象。因此,权力的发展、运作史,就是一个个个体客体化的历史,也是世间万物被客体化的历史。 第一部分是“酷刑”。该部分向我们展示了法国在18世纪及之前所拥有的残酷的刑罚制度,其典型代表是公开处决犯人的断头台。这是一种极富视觉冲击效果的公开表演,它想要彰显的是君主的绝对权威。但是这种做法却越来越显示出

浅谈权力与规训—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浅谈权力与规训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 课程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班级:2015级民族学硕 姓名:夏守信 学号:s150511 完成时间:2016年1月13日 指导老师:苏发祥 摘要: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对权力的精彩阐释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规训力,在不同的规训手段下,权力具有不同的特征。权力与规则紧密联系,形成了现代社会全面覆盖的规训网络。 关键词:福柯权力规训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一、书本内容架构及分析 福柯所考察的惩罚权力的历史包括三个阶段: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18世纪末,包括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

2020《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是福柯在1975年出版的论著,全书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场对身体极其残忍的惩罚:“在格列夫广场上,弑君者达米安被马撕拉四肢,再被刽子手用烧红的铁钳撕开他的胸膛……蜡和硫磺浇入撕裂的伤口”这是古典时期的酷刑。针对这样的行为,福柯并没有去探寻其中残酷的实质,而是指出这样对待犯人的酷刑,使围观群众对国王和法律产生憎恨;“刑场上的罪犯却因在大众面前表现得无所畏惧而成为英雄,酷刑被仪式化后却走到了它的反面。”后来描述了18世纪,也就是启蒙时代使用断头台替代了残酷的刑罚,改革者们主张崇尚“人性”,废除酷刑,实行人道主义。他们力图提出一种温和的惩罚方式,即“规训”。福柯在书中写道:“规训脱离了日常感受的领域,进入抽象意识的领域。”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方式的变化,更是由身体的惩罚转为灵魂的惩罚。到了现在20世纪,出现了“全景敞视主义”代替以上两种惩罚。 在书中,福柯向我们指出并详细论述了规训的三个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层级监视目的是为了确保纪律的实施,确保命令的精确完成。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全景敞视建筑,这是一种类似于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物,只是它会在中间会建立一个高高的监视台,以便观察罪犯的一举一动。处于这种监狱的罪犯,将时刻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因为从他的位置出发,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处于被监视的状态,所以只能老实本分。而监视者也可以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他可以随时更换监视人员,或多或少,或老或年轻。因为被监视者无法判定外部情况,所以便给监视者极大的便利。这种全景敞视建筑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两者地位上的差别,更表现在它能够做成开放式模式,接受来自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的拜访,参观。开放式模式的作用有:1:外部的混乱状况能对不明所以的罪犯造成另一种心理压力,更有利于对他进行改造;2:社会上的参观能增强公众监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对刑罚体系的信心。总的来说,层级监视保证了规训权力的切实运行,并且它所具有的层级性,关联性是每一个不同层次的人自觉维护和遵守的,这样一来,其稳定性便毋庸置疑了。 规范化裁决,顾名思义是对罪犯在监狱里的表现做出符合一定标准的判定。

@惩罚读后感

惩罚读后感 什么力量对学生影响最大?毋庸置疑——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们为人师,也曾为学生。我们心知肚明,幽默风趣的老师让学生爱,有绝活的老师更让学生服!读了张之路的儿童文学《惩罚》,这个观点更加在我心中植根。 在《惩罚》一书中,张之路塑造了一系列独具个性的师表形象。 一化学的王水老师,在做实验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根本不用盒上的磷片,而是头也不回,挺直腰板,十分潇洒地在背后黑板上轻轻一蹭,火柴便点燃着了。这是王水老师的绝活。不要小看这一绝活,当王水老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略施这个小技的时候,学生们全都惊呆了。以至于下课后学校门前的小店里火柴脱销。这点绝活镇住了几届学生。特别是王水老师总能用一些“杂门功夫”,举一些“标新立异”的例子,“旁逸斜出”地让有板有眼的化学知识变得充满趣味。比如在讲“催化剂”章节时,王水老师竟抓了把白糖撒在铁网上,然后潇洒地划着根火柴,又悠闲地点着一支香烟。正当同学们大吃一惊时——不明白上着课老师何以抽烟,王水老师却把烟灰轻轻弹在白糖上,然后用火柴点燃,白糖燃起来了。这些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就更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班里最尖刻、处处充满敌意的“冷冻虾”都被其折服。以至于当王水老师生病无法上课时,学生很难接受新任老师夏雨的教学风格,总是处处拿她与王水老师比。直到有一天一群小流氓到学校恣意闹事时,夏雨老师用利落的拳脚制服了小流氓,学生对她开始了重新的评

价——夏雨老师有真正的绝招,才不外露。她顿时成了学生心目中的传奇人物。大家开始回忆夏雨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认为夏雨老师不知道“香烟灰的秘密”是大智若愚,是为了鼓励学生们的积极性。 第二位是教初中物理的顾尔言老师,他的讲话极有文采且富有“煽动性”,一件很平常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变成了笑话,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经他一说边通俗易懂。他的脑袋里的词儿都是一套一套的,比如说到啰嗦,他就说,“糖多了不甜,胶多了不黏,话多了不值钱……”再比如说到全国名胜的特点,他心口就来:“到北京看墙头(长城),到桂林看山头(桂林山水甲天下),到西安看坟头(秦皇陵、兵马俑),到上海看人头(上海人多),到广州看舌头(广州人会吃)……既通俗有押韵,讲过一次学生便记住了。在学生心里,听顾老师“训话”简直是一种享受,听顾老师“训话”长学问!甚至佩服顾老师,认为给顾老师的嘴里放一把珠子一根线,顾老师舌头一搅,马上就能吐出一根项链来……就凭这,顾老师博得了学生的喜欢和敬佩! 第三位是号称“题王”的物理老师许威武。他虽然严厉,但在学生心目中,他的令人尊敬和钦佩的地方远远超过了他那些不通人情的可恨之处——高考前夕的学生心中火急火燎,急得猴跳,不知从什么犄角旮旯找来一些偏题怪题,就去找他。此时,他总是头也不抬,闭着眼像要昏昏欲睡的样子,说:“念!”可没等你念完,他就会一挥手:“又是块破布头!去查查某某年高考复习资料某某页……”学生半信半疑地到图书馆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 米歇尔·福柯(1926~1984),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判性的法国思想家。他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规训与惩罚》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于1975年问世。福柯视其为“我的第一部著作”,对这本书重视有加。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 福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一书中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惩罚的个人化方式其实是新的权力策略的一个后果,这些策略也包括新的刑罚机制。因此,他在此书中的研究遵循了以下4个基本规则: 1.对惩罚机制的研究并不单纯限于其“镇压”效应和“惩罚”方面,而是将它们置于惩罚机制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积极效应中,即使这些积极效应乍一看似乎是边缘性的。这样也就是把惩罚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功能。 2.在分析惩罚方式时不只是将它们视为立法的后果或社会结构的表征,而是视为在其他行使权力方式的更普遍领域里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这样也就是把惩罚视为一种政治策略。 3.不是把刑法史与人文科学史看作两个独立的系列——它们的相互重合似乎对某一方或对双方有干扰作用或有益效应,而是考察是否存在着共同母体,它们是否都出自同一个“认识一司法”结构过程。简言之,把权力技术学变成刑罚体系人道化和对人的认识这二者的共同原则。 4试图发现灵魂进入刑事司法舞台以及一套“科学”知识进入法律实践是不是权力关系干预肉体的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总之,他试着基于某种有关肉体的权力技术学来研究惩罚方式的变化,从中读解出权力关系和对象关系的一部共同历史。这样,通过把刑罚的宽松当做一种权力技术来分析,我们或许能够理解人类、灵魂、正常或不正常的人是如何逐渐复制出作为刑罚干预对象的犯罪,一种特殊的征服方式是如何能够造就出一种作为具有某种“科学”地位的话语的认识对象的人。 福柯所考察的惩罚权力的历史包括三个阶段: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18世纪末,包括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自权力诞生之日起,权力的拥有者就试图将权力意志纳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试图对组成这个社会有机体的每一个个体施加权力的影响,使他们臣服于权力,使他们成为权力关系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具体对象。因此,权力的发展、运作史,就是一个个个体客体化的历史,也是世间万物被客体化的历史。 最初,古代社会的权力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便是权力的宏大场面,权力的暴力。权力的运作方式是压制性的、仪式性的、展示性的;权力的奢华壮丽是必要的,

规训与惩罚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读书报告 米歇尔?福柯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他在青年时期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福柯的大多数研究都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挖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的对现代理性话语进行自己反传统的批判;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全书分四个部分:酷刑、惩罚、规训、监狱,共十章。全书的论证脉络很清晰,作者在第一章就交代了书的意旨,其后各章是细致、连续的论述,最后一章对监狱的诞生作了总结。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酷刑中福柯开篇写的犯人的公开残忍的惩罚,给人以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象,接着就是监狱生活的描述,使人们对监狱生活得到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通过对这两部分的描写,引发人的联想,使人们渐渐意识到一种改变,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酷刑消失了。惩罚从一种制造无法忍受的感觉的技术转变为一种暂时剥夺权力的经济机制。而它的转变仅仅用了八十年左右的时间。 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惩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公开的残酷惩罚,那种君主的报复具有专横,暴虐,用惩罚来取乐的特点,它颠覆了权利;这种报复应该停止;主张改革的法学家把惩罚视为使人重新获得权利主体资格的程序。这种主张是基于一种认为惩罚权力应属于整个社会,应具有预防和改造功能的功利主义观念。由这个共同的准则演变出两种迥然不同的组织惩罚权力的机制。一种是以障碍-符号为武库的表象技术学,即充斥着“惩罚符号”的“惩罚之城”;另一种则是以监狱为技术依托,具有强制性、肉体性、隔离、隐蔽的监狱制度。后者最终被广泛采纳。 第三部分规训,18世纪,在军队、学校、医院等领域诞生了一种支配人体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对人的控制与使用,将一种被称作“驯顺-功利”的关系赋予于肉体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与政治解剖学密切相关的纪律,而这些纪律要遵循分配艺术、对活动控制、创生、编排力量的原则。规训权力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这些都得益于: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它们在该权力特有的程序-检查-中的组合。在规训制度里,“个人化”呈下降趋势。科学-规范制度用度量取代了身份,用可计量的人的个性取代了值得纪念的人的个性。边沁的全景敞式建筑构成了规训权力的建筑学形象。其核心原则是:权力应该是可见的但又是无法确知的。全景敞式建筑的“可见一不可见”的机制成为一种秩序的保证。

(完整word版)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一) 把这“千百种死刑”简化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死刑,这就确定了一种关于惩罚行为的全新道德。 断头机也是在几乎不触及人的肉体的情况下夺走人的生命。其目的就是对一个拥有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的司法对象行使法律,而不是对一个有疼痛感觉的肉体行使法律。 我们必须指出,那么多的防范措施表明,时至今日死刑依然是一种景观,因而必须切实地禁止围观。 因此,在现代刑事司法体系中存留着“酷刑”的痕迹。这种痕迹从未完全抹掉,而是逐渐被非肉体刑法体系包裹起来。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惩罚景观的旧伙伴;;肉体和鲜血;;隐退了。一个新角色带着面具登上舞台。一种悲剧结束了,一种喜剧开演了。这是一种影子表演,只有声音,没有面孔,各种。实体都是无形的因此,惩罚司法的机制必须刺透这种无形的现实。 这种机制是长期以来围绕着判决的实施及其因人而异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造成了司法决策权威的大量衍生,并把决策权扩展到判决以外的领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二) 《规训与惩罚》是福柯重要的着作之一,它讨论关于现代灵魂与

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历史,通过分析惩罚方式,将刑法史与人文科学史联系起来。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将惩罚制度单纯的当做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没有带有任何道德观念。那些声称以掌握罪犯的灵魂秘密为目标的惩罚制度,实质上还是通过肉体对犯人施加影响, 作者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在人文科学各方面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虽然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但他的好多理论都带有惊世骇俗的颠覆性。 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以及《性经验史》,还有这部《规训与惩罚》,都称得上脍炙人口。也许《规训与惩罚》并不是福柯着作里最艰深的一本,但是它已经足够让我绞尽脑汁。《规训与惩罚》更像是一本刑罚史,但如果我真的这么给它下了定义,又未免忽视福柯的历史观:“如果这意味着我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理性的历史批判观点,抛弃主观意识的探究态度,是这部解释“权力”的书的精髓。 全书共有四个部分:酷刑、惩罚、规训、监狱。即刑罚历史的三个阶段:“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古典时期即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展示”“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

东方学读后感

读《东方学》 内容摘要:西方和东方(更准确的说是伊斯兰东方),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明显的界限,同时也有着不同的政治和历史文化传统。东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西方的殖民地,被西方所控制,除了政治上的殖民、经济上的掠夺之外,西方通过建立对东方的话语霸权,描述的是一个作为西方文化附属物、被建构的东方,东方成为一个被“东方化”的东方。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东方学的内涵、谱系进行了一次详实的梳理,是对东方学的一次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关键词:萨义德东方学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读完了萨义德的《东方学》一书。因为对中东历史和文学评论知识平时涉猎极少,积累十分有限,所以读这本书感觉明显跟不上作者的步调,就像至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周围是陌生的人、陌生的历史故事以及陌生的学术术语,读起来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前一秒刚看完,后一秒马上忘到脑后,时而走马观花,时而神游云外,待到猛然回过神来,顿觉万分惭愧,于是继续硬着头皮往下读,如此反复,历时将近一个月,终于“跌跌撞撞”地“翻完”这部后现代殖民主义理论的大作。不能说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很多地方仍然似懂非懂,因此只能“厚着脸皮”,就个人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碎片化”的领悟简单地谈一下所读心得,只希望不要偏离太远。 一、萨义德其人 《东方学》的作者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①(Edward?W?Said)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1935年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富裕家庭,在巴勒斯坦和埃及受到良好教育,后移民美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哈佛获得学位。之后,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萨义德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报道伊斯兰》《最后的天空之后》等。作为一位生于阿拉伯世界,而后又在西方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者,萨义德内心无疑充满了种种矛盾,一边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阿拉伯世界,一边是成就他同时也压抑着他的第二故乡——美国。因此,萨义德一生都置身于东西方语言、文化和认同的交错之中而“不得其所”。他生为阿拉伯人,却是基督徒,在他立身扬名的美国,一些西方人和犹太人斥之为“恐怖分子”,而在他难以割舍的中东,极端分子却将他列入“黑名单”。正是这些复杂的政治经历和多重的文化身份,才造就了萨义德的个性与学术。 1978年,《东方学》(Orientalism)②一书问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这本书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成为风靡一时的学术畅销书。在这本书中,萨义德详细梳理了东方学的谱系,作为一个文化批评家,他以冷峻的西方视角,怀着东方人的心态去努力地塑造了一个西方文艺中的东方形象,以一己之力,单枪匹马开创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新时代。 需要指出的是,《东方学》一书的写作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潮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①中国国内也有学者译为“赛义德”,如谢少波、黄刚等翻译的《赛义德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张跣的《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等。本文采用“萨义德”这一译法。 ②在中国学界,“Orientalism”一词习惯上译为“东方主义”,但萨义德所谓“东方主义”有三个方面的含 义(学术研究学科、思维方式、权力话语方式),由于汉语无法用一个词囊括这三种含义,所以该书的译者采取变通的方式,对三者不加区分,将“Orientalism”通译为“东方学”或“东方主义”。王宇根的译本选择“东方学”作为“Orientalism”的译名。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绪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