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完整版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完整版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阳离子 Na+ K+
鉴定方法
条件与干扰
灵敏度 捡出限
最低浓度 量
1.取 2 滴 Na+试液,加 8 滴醋酸铀酰试剂 :
1.在中性或醋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强酸强碱均能使试剂分解。12.5μg
UO2(Ac)2+Zn(Ac)2+HAc,放置数分钟,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淡黄 需加入大量试剂,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色的晶状沉淀出现,示有 Na+ :
3UO22++Zn2++Na++9Ac-+9H2O=3UO2(Ac)2·Zn(Ac)2·NaAc·9H2O
2.大量 K+存在时,可能生成 KAc·UO2(Ac)2 的针状结晶。如试液中有大量 K+时用水冲稀 3 倍后试验。 Ag+、Hg2+、Sb3+有干扰, PO43-、AsO43-能使试
剂分解,应预先除去
250μg·g-
1
(250ppm)
2.Na+试液与等体积的 0.1mol·L-1KSb(OH)6 试液混合,用玻璃棒 1.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因酸能分解试剂
摩擦器壁,放置后产生白色晶形沉淀示有 Na+ : Na++Sb(OH)6 -= NaSb(OH)6↓ Na+浓度大时,立即有沉淀生成,浓度小时因生
2.
低温进行,因沉淀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成过饱和溶液,很久以后(几小时,甚至过夜)才有结晶附在
器壁
3. 除碱金属以外的金属离子也能与试剂形成沉淀,需预先除

1.取 2 滴 K+试液,加 3 滴六硝基合钴酸钠(Na3[Co(NO2)6])溶液,1. 中性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酸碱都能分解试剂中的
4μg
放置片刻,黄色的 K2Na[Co(NO2)6]沉淀析出,示有 K+ :
[Co(NO2)6]3-
2K++Na++[Co(NO2)6]3-=K2Na[Co(NO2)6]↓
2. NH4+与试剂生成橙色沉淀(NH4)2Na[Co(NO2)6]而干扰,但在
沸水中加热 1~2 分钟后(NH4)2Na[Co(NO2)6]完全分解,
K2Na[Co(NO2)6]无变化,故可在 NH4+浓度大于 K+浓度 100 倍
80μg·g-1 (80ppm)
1

时,鉴定 K+
2.取 2 滴 K+试液,加 2~3 滴 0.1mol·L-1 四苯硼酸钠 Na[B(C6H5)4] 1. 在碱性中性或稀酸溶液中进行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示有 K+ :
2. NH4+有类似的反应而干扰,Ag+、Hg2+的影响可加 NaCN 消 0.5μg
K++[B(C6H5)4]- = K[B(C6H5)4]↓
除,当 PH=5,若有 EDTA 存在时,其他阳离子不干扰。
1. 气室法 :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两块(一大、一小),在大 这是 NH4+的特征反应 的一块表面皿中心放 3 滴 NH4+试液,再加 3 滴 6mol·L-1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在小的一块表面皿中心黏附一小条潮湿的酚酞
0.05μg
试纸,盖在大的表面皿上做成气室。将此气室放在水浴上微热
2min,酚酞试纸变红,示有 NH4+
2.取 1 滴 NH4+试液,放在白滴板的圆孔中,加 2 滴奈氏试剂 (K2HgI4 的 NaOH 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示有 NH4+ :
10μg·g-1 (10ppm)
1μg·g-1 (1ppm)
NH4+ 或 NH4++OH-=NH3+H2O
1 Fe3+、Co2+、Ni2+、Ag+、Cr3+等存在时,与试剂中的 NaOH 生成有色沉淀而干扰,必须预先除去
0.05μg 2.大量 S2-的存在,使[HgI4]2-分解析出 HgS↓。大量 I-存在使反 应向左进行,沉淀溶解
1μg·g-1 (1ppm)
Mg2+
NH4+浓度低时,没有沉淀产生,但溶液呈黄色或棕色
1.取 2 滴 Mg2+试液,加 2 滴 2mol·L-1NaOH 溶液,1 滴
1. 反应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如[NH4+]过大,由于它降低 0.5μg
镁试剂(Ⅰ),沉淀呈天蓝色,示有 Mg2+ 。对硝基苯偶氮苯二 了[OH-]。因而妨碍 Mg2+的捡出,故在鉴定前需加碱煮沸,以
除去大量的 NH4+
10μg·g-1 (10ppm)
2

2. Ag+、Hg22+、Hg2+、Cu2+、Co2+、Ni2+、Mn2+、Cr3+、Fe3+ 及大量 Ca2+干扰反应,应预先除去
Ca2+

俗称镁试剂(Ⅰ),在碱性环境下呈红色或红紫色,被 Mg(OH)2 吸附后则呈天蓝色。
2.取 4 滴 Mg2+试液,加 2 滴 6mol·L-1 氨水,2 滴 2mol·L-1
(NH4)2HPO4 溶液,摩擦试管内壁,生成白色晶形 MgNH4PO4·6H2O 沉淀,示有 Mg2+ :
Mg2++HPO42-+NH3·H2O+ 5H2O=MgNH4PO4·6H2O↓
1. 反应需在氨缓冲溶液中进行,要有高浓度的 PO43-和足够量 的 NH4+
30μg 2. 反应的选择性较差,除本组外,其他组很多离子都可能产 生干扰
1.取 2 滴 Ca2+试液,滴加饱和(NH4)2C2O4 溶液,有白色的 CaC2O4 1. 反应在 HAc 酸性、中性、碱性中进行
1μg
沉淀形成,示有 Ca2+
2. Mg2+、Sr2+、Ba2+有干扰,但 MgC2O4 溶于醋酸,CaC2O4
不溶,Sr2+、Ba2+在鉴定前应除去
1. Ba2+、Sr2+在相同条件下生成橙色、红色沉淀,但加入 Na2CO3 2.取 1~2 滴 Ca2+试液于一滤纸片上,加 1 滴 6mol·L-1NaOH,1 后,形成碳酸盐沉淀,螯合物颜色变浅,而钙的螯合物颜色
滴 GBHA。若有 Ca2+存在时,有红色斑点产生,加 2 滴 Na2CO3 基本不变 溶液不褪,示有 Ca2+
0.05μg
乙二醛双缩[2-羟基苯胺]简称 GBHA,与 Ca2+在 PH=12~12.6 2. Cu2+、Cd2+、Co2+、Ni2+、Mn2+、UO22+等也与试剂生成有
的溶液中生成红色螯合物沉淀 :
色螯合物而干扰,当用氯仿萃取时,只有 Cd2+的产物和 Ca2+
的产物一起被萃取
10μg·g-1 (10ppm) 40μg·g-1 (40ppm)
1μg·g-1 (1ppm)
3

Ba2+
1. 取 2 滴 Ba2+试液,加 1 滴 0.1mol·L-1K2CrO4 溶液,有 BaCrO4 在 HAc-NH4Ac 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 黄色沉淀生成,示有 Ba2+
3.5μg
70μg·g-1 (70ppm)
1.取 1 滴 Al3+试液,加 2~3 滴水,加 2 滴 3mol·L-1NH4Ac,2 滴 1. 在 HAc-NH4Ac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铝试剂,搅拌,微热片刻,加 6mol·L-1 氨水至碱性,红色沉淀不
0.1μg
2μg·g-1 (2ppm)
消失,示有 Al3+ :
2. Cr3+、Fe3+、Bi3+、Cu2+、Ca2+等离子在 HAc 缓冲溶液中也 能与铝试剂生成红色化合物而干扰,但加入氨水碱化后,Cr3+、
Cu2+的化合物即分解,加入(NH4)2CO3,可使 Ca2+的化合物生 成 CaCO3 而分解,Fe3+、Bi3+(包括 Cu2+)可预先加 NaOH 形成 沉淀而分离
Al3+
2.取 1 滴 Al3+试液,加 1mol·L-1NaOH 溶液,使 Al3+以 AlO2-的形 1. 茜素磺酸钠在氨性或碱性溶液中为紫色,在醋酸溶液中为 式存在,加 1 滴茜素磺酸钠溶液(茜素 S),滴加 HAc,直至 黄色,在 pH=5~5.5 介质中与 Al3+生成红色沉淀
紫色刚刚消失,过量 1 滴则有红色沉淀生成,示有 Al3+。或取 1 滴 Al3+试液于滤纸上,加 1 滴茜素磺酸钠,用浓氨水熏至出现 2. Fe3+,Cr3+,Mn2+及大量 Cu2+有干扰,用 K4[Fe(CN)6]在纸 0.15g 桃红色斑,此时立即离开氨瓶。如氨熏时间长,则显茜素 S 的 上分离,由于干扰离子沉淀为难溶亚铁氰酸盐留在斑点的中 紫色,可在石棉网上,用手拿滤纸烤一下,则紫色褪去,现出 心,Al3+不被沉淀,扩散到水渍区,分离干扰离子后,于水渍
3g·g-1 (3ppm)
红色 :
区用茜素磺酸钠鉴定 Al3+
4

Cr3+
1.取 3 滴 Cr3+试液,加 6mol·L-1NaOH 溶液直到生成的沉淀溶解,1. 在强碱性介质中,H2O2 将 Cr3+氧化为 CrO42-
搅动后加 4 滴 3%的 H2O2,水浴加热,溶液颜色由绿变黄,继 续加热直至剩余的 H2O2 分解完,冷却,加 6mol·L-1HAc 酸化, 2. 形成 PbCrO4 的反应必须在弱酸性(HAc)溶液中进行 加 2 滴 0.1mol·L-1Pb(NO3)2 溶液,生成黄色 PbCrO4 沉淀,示有 Cr3+ :
Cr3+ + 4OH- == CrO2- + 2H2O
2CrO2- + 3H2O2 + 2OH- == 2CrO42- + 4H2O Pb2+ + CrO42-== PbCrO4↓
2.按 1 法将 Cr3+氧化成 CrO42-,用 2mol·L-1H2SO4 酸化溶液至 1. pH<1,蓝色的 H2CrO6 分解
pH=2~3,加入 0.5mL 戊醇、0.5mL3%H2O2,振荡,有机层显 蓝色,示有 Cr3+ :
2. H2CrO6 在水中不稳定,故用戊醇萃取,并在冷溶液中进行,2.5g
Cr2O72- + 4H2O2 +2H+ == 2H2CrO6 + 3H2O
其他离子无干扰
1.取 1 滴 Fe3+试液放在白滴板上,加 l 滴 K4[Fe(CN)6]溶液,生 1.K4[Fe(CN)6]不溶于强酸,但被强碱分解生成氢氧化物,故 0.05g
成蓝色沉淀,示有 Fe3+
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50g·g-1 (50ppm)
1g·g-1 (1ppm)
Fe3+
2.其他阳离子与试剂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颜色不及 Fe3+的鲜 明,故可在其他离子存在时鉴定 Fe3+,如大量存在 Cu2+、Co2+、
Ni2+等离子,也有干扰,分离后再作鉴定。
2.取 l 滴 Fe3+试液,加 1 滴 0.5mol·L-1NH4SCN 溶液,形成红色 1.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但不能用 HNO3。 溶液示有 Fe3+。
5g·g-1 0.25g
(5ppm)
5

2.F-、H3PO4、H2C2O4、酒石酸、柠檬酸以及含有- 或 羟基的有机酸都能与 Fe3+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干扰。溶液中
若有大量汞盐,由于形成
[Hg(SCN)4]2-而干扰,钴、镍、铬和铜盐因离子有色,或因与 SCN-的反应产物的颜色而降低检出 Fe3+的灵敏度。
1.取 l 滴 Fe2+试液在白滴板上,加 l 滴 K3[Fe(CN)6]溶液,出现 1.本法灵敏度、选择性都很高,仅在大量重金属离子存在而 0.1g
蓝色沉淀,示有 Fe2+。
[Fe2+]很低时,现象不明显;
2g·g-1 (2ppm)
Fe2+ Mn2+
2 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2.取 l 滴 Fe2+试液,加几滴 2.5g·L-1 的邻菲罗琳溶液,生成桔红 1.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
2.Fe3+生成微橙黄色,不干扰,但在 Fe3+、Co2+同时存在时
不适用。10 倍量的 Cu2+、40 倍量的 Co2+、140 倍量的 C2O42-、
6 倍量的 CN-干扰反应;
0.025g
0.5g·g-1
(0.5ppm)
3.此法比 1 法选择性高;
色的溶液,示有 Fe2+。
4.如用 1 滴 NaHSO3 先将 Fe3+还原,即可用此法检出 Fe3+。
取 l 滴 Mn2+试液,加 10 滴水,5 滴 2mol·L-1HNO3 溶液,然后加 1. 在 HNO3 或 H2SO4 酸性溶液中进行; 固体 NaBiO3,搅拌,水浴加热,形成紫色溶液,示有 Mn2+。
2.本组其他离子无干扰;
0.8g
16g·g-1 (16ppm)
Zn2+
1.取 2 滴 Zn2+试液,用 2mol·L-l HAc 酸化,加等体积 (NH4)2Hg(SCN)4 溶液,摩擦器壁,生成白色沉淀,示有
3.还原剂(Cl-、Br-、I-、H2O2 等)有干扰。 1.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
形成铜 10g·g-1 锌混晶 (10ppm)
6

Zn2+ :
Zn2+ + Hg(SCN)42- == ZnHg(SCN)4↓
2.Cu2+形成 CuHg(SCN)4 黄绿色沉淀,少量 Cu2+存在时,形 时 0.5g
或在极稀的 CuSO4 溶液(<0.2g·L-1)中,加(NH4)2Hg(SCN)4 溶 成铜锌紫色混晶更有利于观察;
液,加 Zn2+试液,摩擦器壁,若迅速得到紫色混晶,示有 Zn2+
也可用极稀的 CoCl2(<0.2g·L-1)溶液代替 Cu2+溶液,则得蓝色 3.少量 Co2+存在时,形成钴锌蓝色混晶,有利于观察;
混晶。
4.Cu2+、Co2+含且大时干扰,Fe3+有干扰。
2.取 2 滴 Zn2+试液,调节溶液的 pH=l0,加 4 滴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 HAc,溶于 HCl,示
有TAZAn,2+。加热,铜锡组、银组离子应预先分离,本组其它离子也需分离。
1.取 1~2 滴 Co2+试液,加饱和 NH4SCN 溶液,加 5~6 滴戊醇 1.配合物在水中解离度大,故用浓 NH4SCN 溶液,并用有机 0.5g
溶液,振荡,静置,有机层呈蓝绿色,示有 Co2+。
溶剂萃取,增加它的稳定性;
10g·g-1 (10ppm)
Co2+
2.Fe3+有干扰,加 NaF 掩蔽。大量 Cu2+也干扰。大量 Ni2+存 在时溶液呈浅蓝色,干扰反应。
2.取 1 滴 Co2+试液在白滴板上,加 l 滴钴试剂,有红褐色沉淀 1.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沉淀不溶于强酸;
生成,示有 Co2+。 钴试剂为-亚硝基--萘酚,有互变异构
体,与 Co2+形成螯合物,
2.试剂须新鲜配制;
3.Fe3+与试剂生成棕黑色沉淀,溶于强酸,它的干扰也可加
Na2HPO4 掩蔽,Cu2+、Hg2+及其他金属干扰。
0.15g
10g·g-1 (10ppm)
Co2+转变为 Co3+是 由于试剂本身起着氧化剂的作用,也可能发生空气氧化。 Ni2+ 取 l 滴 Ni2+试液放在白滴板上,加 1 滴 6mol·L-l 氨水,加 1 滴丁 1.在氨性溶液中进行,但氨不宜太多。沉淀溶于酸、强碱,0.15g 3g·g-1
7

二酮肟,稍等片刻,在凹槽四周形成红色沉淀示有 Ni2+。
故合适的酸度 pH=5~10;
2.Fe2+、Pd2+、Cu2+、Co2+、Fe3+、Cr3+、Mn2+等干扰,可事 先把 Fe2+氧化成 Fe3+,加柠檬酸或酒石酸掩蔽 Fe3+和其他离 子。
(3ppm)
1.取 l 滴 Cu2+试液,加 1 滴 6mol·L-1HAc 酸化,加 l 滴 K4[Fe(CN)6] 1.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如试液为强酸性,则用 0.02g
溶液,红棕色沉淀出现,示有 Cu2+
3mol·L-1NaAc 调至弱酸性后进行。沉淀不溶于稀酸,溶于氨
2Cu2+ + [Fe(CN)6]4- = Cu2[Fe(CN)6]↓
水,生成 Cu(NH3)42+,与强碱生成
Cu(OH)2;
0.4g·g-1 (0.4ppm)
Cu2+
Pb2+ Hg2+
2.Fe3+以及大量的 Co2+、Ni2+会干扰。
2.取 2 滴 Cu2+试液,加吡啶(C5H5N)使溶液显碱性,首先生成
Cu(OH)2 沉淀,后溶解得[Cu(C5H5N)2]2+的深蓝色溶液,加几滴 0.1mol·L-1NH4SCN 溶液,生成绿色沉淀,加 0.5mL 氯仿,振荡,
得绿色溶液,示有 Cu2+ :
Cu2+ + 2SCN-+2C5H5N =[Cu(C5H5N)2(SCN)2]↓
取 2 滴 Pb2+试液,加 2 滴 0.1mol·L-1K2CrO4 溶液,生成黄色沉 1.在 HAc 溶液中进行,沉淀溶于强酸,溶于碱则生成 PbO22 20g
淀,示有 Pb2+。
-;
250g·g-1 (250ppm)
250g·g-1 (250ppm)
2.Ba2+、Bi3+、Hg2+、Ag+等干扰 1.取 l 滴 Hg2+试液,加 1 mol·L-1KI 溶液,使生成沉淀后又溶 1.Pd2+因有下面的反应而干扰 : 解,加 2 滴 KI-Na2SO3 溶液,2~3 滴 Cu2+溶 液,生成桔黄色沉 2Cu+产生的 PdI2 使 CuI 变黑;
2CuI+Pd2+ = PdI2 + 0.05g 1g·g-1 (1ppm)
8

淀,示有 Hg2+ :
Hg2+ + 4I- = HgI42- 2Cu2+ + 4I- = 2CuI↓+I2 2CuI+HgI42- = Cu2HgI4 + 2I-
2.CuI 是还原剂,须考虑到氧化剂的干扰(Ag+、Hg22+、Au3+、 PtIV、Fe3+、CeIV 等)。钼酸盐和钨酸盐与 Cul 反应生成低氧化 物(钼蓝、钨蓝)而干扰。
反应生成的 I2 由 Na2SO3 除去。
1.凡与 Cl-能形成沉淀的阳离子应先除去;
2.取 2 滴 Hg2+试液,滴加 0.5 mol·L-1Sn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
淀,继续加过量 SnCl2,不断搅拌,放置 2~3min,出现灰色沉 2.能与 SnCl2 起反应的氧化剂应先除去;
5g
淀,示有 Hg2+。
3.这一反应同样适用于 Sn2+的鉴定。
1.取 2~3 滴 SnIV 试液,加镁片 2~3 片,不断搅拌,待反应完 反应的特效注较好。
1g
全后加 2 滴 6 mol·L-1HCl,微热,此时 SnIV 还原为 Sn2+,鉴定
SnIV Sn2+ 按 2 进行;
2.取 2 滴 Sn2+试液,加 1 滴 0.1 mol·L-1HgCl2 溶液,生成白色 沉淀,示有 Sn2+。
取 2 滴 Ag+试液,加 2 滴 2 mol·L-1HCl,搅动,水浴加热,离心 Ag+ 分离。在沉淀上加 4 滴 6 mol·L-1 氨水,微热,沉淀溶解,再加
6 mol·L-1HNO3 酸化,白色沉淀重又出现,示有 Ag+。
0.5g
200g·g-1 (200ppm)
20g·g-1 (20ppm)
10g·g-1 (10ppm)
9

阴离子的鉴定方法
阴离 子
鉴定方法
条件及干扰
灵敏度
检出限 最低浓


SO42- 试液用 6mol·L-1HCl 酸化,加 2 滴 0.5mol·L-1 BaCl2 溶液,白色沉淀析出,示有 SO42-
SO32- 1.取 1 滴 ZnSO4 饱和溶液,加 1 滴 K4[Fe(CN)6]于白滴板中,即有白色 Zn2[Fe(CN)6]沉淀 1.酸能使沉淀消失,故酸性溶液必须 3.5μg 产生,继续加入 1 滴 Na2[Fe(CN)5NO],1 滴 SO32-试液(中性),则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色 以氨水中和 Zn2[Fe(CN)5NOSO3]沉淀,示有 SO322.S2-有干扰,必须除去
71μg·g-1 (71ppm)
2.在验气装置中进行,取 2~3 滴 SO32-试液,加 3 滴 3mol·L-1H2SO4 溶液,将放出的气体 S2O32-、S2-有干扰 通入 0.1mol·L-1KMnO4 的酸性溶液中,溶液退色,示有 SO32-
S2O32- 1. 取 2 滴试液,加 2 滴 2mol·L-1HCl 溶液,加热,白色浑浊出现,示有 S2O32-
10μg 200μg·g-1 (200ppm)
2. 取 3 滴 S2O32-试液,加 3 滴 0.1mol·L-1AgNO3 溶液,摇动,白色沉淀迅速变黄、变棕、变 1.S2-干扰 黑,示有 S2O32- : 2Ag++S2O32-=Ag2S2O3↓ Ag2S2O3+H2O=H2SO4+ Ag2S↓
2.5μg 25μg·g-1 Na2S2O3 (25ppm)
2.Ag2S2O3 溶于过量的硫代硫酸盐中
S2- 1.取 3 滴 S2-试液,加稀 H2SO4 酸化,用 Pb(Ac)2 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试纸变黑,示有 S2-
50μg 500μg·g-1 (500ppm)
2.取 1 滴 S2-试液,放白滴板上,加 1 滴 Na2[Fe(CN)5NO]试剂,溶液变紫色
在酸性溶液中,S2-→HS-而不产生颜 1μg 色,加碱则颜色出现
20μg·g-1 (20ppm)
10

Na4[Fe(CN)5NOS],示有 S2-
CO32-
如图装配仪器,调节抽水泵,使气泡能一个一个进入 NaOH 溶液(每秒 钟 2~3 个气泡)。1. 当过量的 CO2 存在时,BaCO3 沉淀
分开乙管上与水泵连接的橡皮管,取 5 滴 CO32-试液 、10 滴水放在甲管,并加入 1 滴 可能转化为可溶性的酸式碳酸盐
3%H2O2 溶液,1 滴 3mol·L-1H2SO4。乙管中装入约 1/4Ba(OH)2 饱和溶液,迅速把塞子塞
紧,把乙管与抽水泵 连接起来,使甲管中产生的 CO2 随空气通入乙管与
2. Ba(OH)2 极易吸收空气中的 CO2 而
变浑浊,故须用澄清溶液,迅速操作,
得到较浓厚的沉淀方可判断 CO32-存 在,初学者可作空白试验对照
Ba(OH)2 作用,如 Ba(OH)2 溶液浑浊,示有 CO32-
3. SO32-、S2O32-妨碍鉴定,可预先加 入 H2O2或 KMnO4等氧化剂,使 SO32-、 S2O32-氧化成 SO42-,再作鉴定
PO43- 1.取 3 滴 PO43-试液,加氨水至呈碱性,加入过量镁铵试剂,如果没有立即生成沉淀,用 1.在 NH3·H2O-NH4Cl 缓冲溶液中进
玻璃棒摩擦器壁,放置片刻,析出白色晶状沉淀 MgNH4PO4,示有 PO43-
行,沉淀能溶于酸,但碱性太强可能
生成 Mg(OH)2 沉淀
2.AsO43-生成相似的沉淀
(MgNH4AsO4),浓度不太大时不生成
2.取 2 滴 PO43-试液,加入 8~10 滴钼酸铵试剂,用玻璃棒摩擦器壁,黄色磷钼酸铵生成,1.沉淀溶于过量磷酸盐生成配阴离 3μg
示有 PO43-
子,需加入大量过量试剂,沉淀溶于
PO43-+3NH4++12MoO42- +24H+ = (NH4)3PO4·12 MoO3·6H2O↓+6H2O
碱及氨水中
2.还原剂的存在使 MoⅥ还原成“鉬蓝” 而使溶液呈深蓝色。大量 Cl-存在会降
40μg·g-1 (40ppm)
11

低灵敏度,可先将试液与浓 HNO3 一 起蒸发。除去过量 Cl-和还原剂
3.AsO43-有类似的反应。SiO32-也与试 剂形成黄色的硅钼酸,加酒石酸可消 除干扰
4.与 P2O74-、PO3-的冷溶液无反应,煮 沸时由于 PO43-的生成而生成黄色沉 淀
Cl- 取 2 滴 Cl-试液,加 6mol·L-1HNO3 酸化,加 0.1mol·L-1 AgNO3 至沉淀完全,离心分离。在沉淀上加 5~8 滴银氨溶液,搅动,加热,沉淀溶解, 再加 6mol·L-1HNO3 酸化,白色沉淀重又出现,示有 Cl-
Br- 取 2 滴 Br-试液,加入数滴 CCl4,滴入氯水,振荡,有机层显红棕色或金黄色,示有 Br- 如氯水过量,生成 BrCl,使有机层显 50μg 淡黄色
I- 1.取 2 滴 I-试液,加入数滴 CCl4,滴加氯水,振荡,有机层显紫色,示有 I-
1.在弱碱性、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氯 40μg 水将 I-→I2
50μg·g-1 (50ppm) 40μg·g-1 (40ppm)
2.过量氯水将 I2→IO3-,有机层紫色褪 去
2.在 I-试液中,加 HAc 酸化,加 0.1mol·L-1 NaNO2 溶液和 CCl4,振荡,有机层显紫色,示有 INO2- 1.取 1 滴 NO2-试液,加 6mol·L-1HAc 酸化,加 1 滴对氨基苯磺酸,1 滴 α-萘胺,溶液显红
Cl-、Br-对反应不干扰
2.5μg
1. 反应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0.01μg
2. NO2-浓度大时,红紫色很快褪去,
50μg·g-1 (50ppm) 0.2μg·g-1 (0.2ppm)
12

生成褐色沉淀或黄色溶液
紫色,示有 NO2-
2.同 I-的鉴定方法 2。试液用醋酸酸化,加 0.1mol·L-1
KI 和 CCl4 振荡,有机层显红紫色,示有 NO2-
NO3- 1.当 NO2-不存在时,取 3 滴 NO3-试液,用 6mol·L-1HAc 酸化,再加 2 滴,加少许镁片搅 动,NO3-被还原为 NO2-,取 2 滴上层溶液,照 NO2-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
2.当 NO2-存在时,在 12mol·L-1H2SO4 溶液中加入 α-萘胺,生成淡红紫色化合物,示有 NO3-
3.棕色环的形成 :在小试管中滴加 10 滴饱和 FeSO4 溶液,5 滴 NO3-试液,然后斜持试管,NO2-、Br-、I-、CrO42-有干扰, Br-、2.5μg
沿着管壁慢慢滴加浓 H2SO4,由于浓 H2SO4 密度比水大,沉到试管下面形成两层,在两 I-可用 AgAc 除去,CrO42-用 Ba(Ac)2
层液体接触处(界面)有一棕色环(配合物 Fe(NO)SO4 的颜色),示有 NO3- :
除去, NO2-用尿素除去 :
3Fe2++NO3-+4H+ = 3Fe3++NO+H2O
2NO2-+CO(NH2)2 +2H+=CO2↑
Fe2++NO+SO42- = Fe(NO)SO4
+2N2↑+3H2O
40μg·g-1 (40ppm)
13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 Mg2+: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Mg(OH)2],该沉淀不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 2、 Al3+: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但不能溶于氨水。 3、 Ba2+:加入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4),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 Ag+:①加入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生成白色沉淀(AgCl),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5、 Fe2+:①加入少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Fe(OH)2],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OH)3]。②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然后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6、 Fe3+:①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②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7、 Cu2+:①加入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Cu(OH)2]。②插入铁片或锌片,有红色的铜析出。 8、 NH4+: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9、 H+:①加入锌或Na2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变红。

10、K+:铂丝蘸其溶液,在无色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12、Na+:铂丝蘸其溶液,在无色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13、Ca2+:铂丝蘸其溶液,在无色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砖红色 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 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变蓝。 2、 Cl-: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 3、 Br-:①加入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AgBr),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加入氯水后振荡,滴入少许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橙红色。 4、 I-:①加入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AgI),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加入氯水和淀粉试液,溶液变蓝。 5、 SO42-:加入BaCl2、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4),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6、 SO32-:①加入盐酸或硫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3),该沉淀可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7、 S2-:①加入盐酸,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 Pb(NO3)2试纸变黑。②能与Pb(NO3)2溶液或CuSO4溶液生成黑色的沉淀(PbS 或CuS)。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 在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两者的概念,毕竟对症下药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可是,要我完整的解释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我是做不到的。本人认为定量研究重在于对“量”的一种深层次解释,而定性研究重在于对现象的一种实质性的高度表述。当然,我们还是得看看名家们的解释,毕竟那才是权威嘛,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由文献资料可得,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这就是两者的含义,应该是比较可以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的解释大多是人们根据其事物本身的特性而得来的,也就是说,研究两者事物的不同,我们是可以依据其含义来进行挖掘,从而探索出两者事物的联系和区别。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既然是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两者的联系是不太有必要的。所以,我们还主要探讨两者的区别吧。

我们就先来说一下定性研究吧。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从而我认为其研究方式是具有实质性的,它更多的是描述性的解释所研究的某种社会现象。我看了一下符平的《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与市场发展——惠镇石灰市场的个案研究》,发现这是比较典型的定性研究(个人认为)。整篇文章基本就是由访谈或调查的资料来解释这种现象,当然,如何挖掘出有实质性的结论,还是得益于研究者的洞察力。定性研究的有效性在于研究者在实地研究时是否能很好的把握所获取的资料能真实的反应所研究的现象,可以这么说,研究者要尽可能的减少被调查者的保守回答。因此,定性研究对于数据上的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是不注重对数据的具体分析。上篇文章中大多是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总结性的描述,具体分析石灰老板在经营的历程中是如何应对市场的,在分析这种市场经营中,解释由此产生的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是如何影响这方面市场的发展。也就是,定性研究是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因此,定性研究就是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其研究方法主要有小组座谈会、一对一深度访谈、观察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或 NH 4++OH -=NH 3+H 2O NH 4+浓度低时,没有沉淀产生,但溶液呈黄色或棕色 [HgI 4]2-分解析出HgS↓。大量I -存在使反应向左进行,沉淀溶解 Mg 2+ 1.取2滴Mg 2+试液,加2滴2mol·L -1NaOH 溶液,1滴 镁试剂(Ⅰ),沉淀呈天蓝色,示有Mg 2+ 。对硝基苯偶氮苯二酚 俗称镁试剂(Ⅰ),在碱性环境下呈红色或红紫色,被Mg(OH)2吸附后则呈天蓝色。 1. 反应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如[NH 4+]过大,由于它降低了[OH -]。因而妨碍Mg 2+的捡出,故在鉴定前需加碱煮沸,以除去大量的NH 4+ 2. Ag +、Hg 22+、Hg 2+、Cu 2+、Co 2+、Ni 2+、Mn 2+、Cr 3+、Fe 3+及大量Ca 2+干扰反应, 应预先除去 0.5μg 10μg·g -1 (10ppm) 2.取4滴Mg 2+试液,加2滴6mol·L -1氨水,2滴2mol·L -1 (NH 4)2HPO 4溶液,摩擦试管内壁,生成白色晶形 MgNH 4PO 4·6H 2O 沉淀,示有Mg 2+ : Mg 2++HPO 42-+NH 3·H 2O+ 5H 2O=MgNH 4PO 4·6H 2O↓ 1. 反应需在氨缓冲溶液中进行, 要有高浓度的PO 43-和足够量的NH 4 + 2. 反应的选择性较差,除本组外,其他组很多离子都可能产生干扰 30μg 10μg·g -1 (10ppm) Ca 2+ 1.取2滴Ca 2+试液,滴加饱和(NH 4)2C 2O 4溶液,有白色的CaC 2O 4沉淀形成,示有Ca 2+ 1. 反应在HAc 酸性、中性、碱性中进行 2. Mg 2+、Sr 2+、Ba 2+有干扰,但MgC 2O 4溶于醋酸,CaC 2O 4不溶,Sr 2+、Ba 2+在鉴定前应除去 1μg 40μg·g -1 (40ppm) 2.取1~2滴Ca 2+试液于一滤纸片上,加1滴6mol·L -1NaOH ,1滴GBHA 。若有Ca 2+存在时,有红色斑点产生,加2滴Na 2CO 3溶液不褪,示有Ca 2+ 乙 二醛双缩[2-羟基苯胺]简称GBHA ,与Ca 2+在PH=12~12.6的溶液中生成红色螯合物沉淀 : 1. Ba 2+、Sr 2+在相同条件下生成 橙色、红色沉淀,但加入Na 2CO 3后,形成碳酸盐沉淀,螯合物颜色变浅,而钙的螯合物颜色基本不变 2. Cu 2+、Cd 2+、Co 2+、Ni 2+、Mn 2+、UO 22+等也与试剂生成有色螯合物而干扰,当用氯仿萃取时,只有Cd 2+的产物和Ca 2+的产物一起被萃取 0.05μg 1μg·g -1 (1ppm)

高中化学常见离子的检验和物质的鉴别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检验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 H+①酸度计 ②pH试纸 ③石蕊试 液 ①将酸度计的探头 浸泡在待测液中②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 待测液滴到干燥的 pH试纸上③取样, 滴加石蕊试液 ①、②pH<7 ③石蕊变红 K+焰色反应①铂丝用盐酸洗涤 后在火焰上灼烧至 原火焰色②蘸取溶 液,放在火焰上灼 烧,观察火焰颜色。 浅紫色(通过蓝色 钴玻璃片观察钾 离子焰色) Na+焰色反应火焰分别呈黄色 NH4+NaOH溶液 (浓)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NaOH 浓溶液并加热,将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置于试管口 加热,生成有刺激 性气味、使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 的气体 Ag+稀HNO3、稀 盐酸(或 NaCl)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稀HNO3 再加入稀盐酸(或 NaCl) 生成白色沉淀,不 溶于稀HNO3 Ag++Cl-=AgCl↓ Ba2+①稀H2SO4 或可溶性 硫酸盐溶 液②稀 HNO3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稀 H2SO4再加入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 沉淀不溶于稀 HNO3 Ba2++ SO42-=BaSO4↓ Fe3+KSCN溶液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KSCN 溶液 变为血红色溶液Fe3++3SCN-=Fe(SCN)3加苯酚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苯酚 溶液显紫色 淀粉KI溶 液 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显蓝色2Fe3++2I-=2Fe2++ I2加NaOH溶 液 加NaOH溶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Fe2+ ①KSCN溶 液,新制的 氯水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 KSCN溶液,新制的 氯水 ①加入KSCN溶液 不显红色,加入少 量新制的氯水后, 立即显红色。 2Fe2+ + Cl22Fe3+ + 2Cl- Fe3++3SCN-=Fe(SCN)3

比较分析的方法要点

比较分析的方法要点 比较分析方法是自然科学、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比较分析试图通过事物异同点的比较,区别事物,达到对各个事物深入的了解认识,从而把握各个事物。在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中,当需要通过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或者对象的异同来达到某个事物的认识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方法。 进行比较分析,应把握如下几点: 1.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横向比较是将同一时期的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既可在同类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类事物或同类事物不同部分之间在某一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可以揭示认识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各有其长短。横向比较的优点是现实性强,容易理解,便于掌握,它侧重从质与量上对认识对象加以区分;缺点是一种静态比较法,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纵向比较的长处在于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认识事物之间的发展趋势;但它往往对事物之间横向联系注意不够。因此,需要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以达到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2.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比较可以在异类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对象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分析社会调查资料,重视同类对象和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的比较。 比较事物或对象的同和异是比较分析的两项内容。首先是共同点的比较。确定事物或对象的共同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共同性质,即同类事物的“同类”性,如男女职工的比较分析,“职工”就是共同性质,表明具有共同的劳动性质,这就是比较分析的前提条件。二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 其次是差异点的比较。这是比较分析主要的和重要的工作。确定差异点,就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3.要对可比的事物作比较,不要在不可比的事物之间作比较。 例如,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比较常常应当弄清指标的可比口径问题,弄清指标概念的含义和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具有相同含义和相同计算口径的统计指标,都是可比,反之是不可比的,对于调查对象的比较来说,要选择可比的方面开展比较分析。 4.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 定量比较的计量单位应选择精确统一的标准,如长度基本单位使用米,重量基本单位使用公斤,容积基本单位使用升,等等。再比如家庭生活水平,主要看人均收入水平,用人民币为基本单位等。定性比较的标准应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全面普遍开展“五好家庭”的活动,其择定标准也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有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比较分析才有章可循,得以坚持。 比较分析示例一:传统社会的家庭和现代社会的家庭基本特征比较。

比较研究方法

谈谈我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认识 摘要:所谓比较研究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所存在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根据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自身学习的实践,分析了本人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认识。主要通过比较研究方法的概念、种类、作用、运用条件和一般工作步骤等几个方面出发阐述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认识。 关键词:比较研究方法认识事物 一、比较研究方法的概念 比较研究法是对事物同异关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或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得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 比较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与其它研究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一)从比较的角度把握对象特有的规定性; (二)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可比较性,从而限定了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三)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方法为主。比较研究,方法简单、生动、鲜明。由于研究结论是从比较分析的推论中得出,其客观性程度还有待实践证明并加以检验修正。

二、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 (一)按属性,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按时空,可分为横向比较(类型比较法),与纵向比较(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按目的,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四)按比较方法,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三、比较研究法的作用 比较研究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贯穿在教育研究的全过程。通过比较研究,选定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比较分析,在搜集文献情报与资料过程中,不仅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定性鉴别,而且有助于揭示一些较专深的不易明察的资料信息,在进行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时,也需要运用比较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与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完整版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 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Na+1.取2滴Na+试液,加8滴醋酸铀酰试剂: UO2(Ac)2+Zn(Ac)2+HAc,放置数分钟,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淡黄色的晶状沉淀出现,示有Na+:3UO22++Zn2++Na++9Ac- +9H2O=3UO2(Ac)2·Zn(Ac)2·NaAc·9H2O 1.在中性或醋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强酸 强碱均能使试剂分解。需加入大量试 剂,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2.大量K+存在 时,可能生成KAc·UO2(Ac)2的针状结 晶。如试液中有大量K+时用水冲稀3倍 后试验。 Ag+、Hg2+、Sb3+有干扰, PO43 -、AsO 4 3-能使试剂分解,应预先除去 μg250μg·g-1 (250ppm) +试液与等体积的·L-1KSb(OH) 6试液混合,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放置后产生白色晶形沉淀示有Na+: Na++Sb(OH)6-= NaSb(OH)6↓ Na+浓度大时,立即有沉淀生成,浓度小时因生成过饱和溶液,很久以后(几小时,甚至过夜)才有结晶附在器壁1.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因酸能分解试剂 2. 低温进行,因沉淀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3. 除碱金属以外的金属离子也能与试剂形成沉淀,需预先除去 K+ 1.取2滴K+试液,加3滴六硝基合钴酸钠(Na3[Co(NO2)6])溶液,放置片刻,黄色的K2Na[Co(NO2)6]沉淀析出,示有K+: 2K++Na++[Co(NO2)6]3-=K2Na[Co(NO2)6]↓1. 中性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酸碱都能 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 2. NH4+与试 剂生成橙色沉淀(NH4)2Na[Co(NO2)6]而干 扰,但在沸水中加热1~2分钟后 (NH4)2Na[Co(NO2)6]完全分解, K2Na[Co(NO2)6]无变化,故可在NH4+浓度 大于K+浓度100倍时,鉴定K+ 4μg80μg·g-1 (80ppm) 2.取2滴K+试液,加2~3滴·L-1四苯硼酸钠Na[B(C6H5)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示有K+:K++[B(C6H5)4]- = K[B(C6H5)4]↓1. 在碱性中性或稀酸溶液中进行 2. NH4+有类似的反应而干扰,Ag+、Hg2+的影 响可加NaCN消除,当PH=5,若有EDTA 存在时,其他阳离子不干扰。 μg 10μg·g-1 (10ppm) NH4+ 1. 气室法: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两块(一大、一小),在大的一块表面皿中心放3滴NH4+试液,再加3滴6mol·L-1 NaOH溶液,混合均匀。在小的一块表面皿中心黏附一小条潮湿的酚酞试纸,盖在大的表面皿上做成气室。将此气室放在水浴上微热2min,酚酞试 纸变红,示有NH4+这是NH4+的特征反应μg1μg·g-1 (1ppm) 2.取1滴NH4+试液,放在白滴板的圆孔中,加2滴奈氏试剂(K2HgI4的NaOH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示有NH4+: 或?NH4++OH- =NH3+H2O ??NH4+浓度低时,没有沉淀产生,但溶液呈黄色或棕色1 Fe3+、Co2+、Ni2+、Ag+、Cr3+等存在时, 与试剂中的NaOH生成有色沉淀而干扰, 必须预先除去 2.大量S2-的存在,使 [HgI4]2-分解析出HgS↓。大量I-存在使 反应向左进行,沉淀溶解 μg 1μg·g-1 (1ppm) Mg2+ 1.取2滴Mg2+试液,加2滴2mol·L-1NaOH溶液,1滴镁试剂(Ⅰ),沉淀呈天蓝色,示有Mg2+。对硝基苯偶氮苯二酚1. 反应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如 [NH4+]过大,由于它降低了[OH-]。因而 妨碍Mg2+的捡出,故在鉴定前需加碱煮 沸,以除去大量的NH4+ 2. Ag+、Hg22+、 Hg2+、Cu2+、Co2+、Ni2+、Mn2+、Cr3+、Fe3+及 大量Ca2+干扰反应,应预先除去 μg10μg·g-1 (10ppm)

常见离子检验方法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检验溶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3+。2.检验溶液中含有Fe2+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在加入几滴氯水后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3.验证溶液中不含有铁元素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在加入几滴氯水后溶液不变红,则证明溶液中不含+铁元素。 4.检验溶液中含有NH4+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含有NH4+。 5.如何检验SO42-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无现象,在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有SO42- 。(补充:加入盐酸的作用)6.如何检验Cl-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H NO3后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二、实验室常见操作 1. 气密性检验 (1)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3)液差法的关键词是封闭、形成液差。 甲 ①实验开始前,某同学对甲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关闭活塞,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水柱无变化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开始前,某同学对乙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2.气体的收集 依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洗气瓶 球形干燥瓶 U 形干燥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与介绍.doc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与介绍 什么是阳离子 又称正离子,是指失去外层的电子以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形式。常见的阳离子有:Na+、K+、NH4+、Mg2+、Ca2+、Ba2+、Al3+、Fe2+、Fe3+、Zn2+、Cu2+、Ag2+等。 阳离子基本简介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粒子叫离子,例如钠离子Na+。带电的原子团亦称离子,如硫酸根离子。某些分子在特殊情况下,亦可形成离子。 一般说来,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通常形成阳离子(就是带正号的),大于4的通常形成阴离子(也就是带负号的),还有一个规律,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也就决定了该元素的化合价,就是正号或者负号前的数. 阳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半径越大的原子

其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也就越强。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钫(Fr)。 带一个或多个正电荷的离子称为正离子,亦称阳离子。 (放)电子的功能 而原子的半径愈大,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较强,金属性也就较强;相反,原子的半径愈小,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愈弱,因此金属性也较弱。而原子的半径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少,失电子能力较强;相反,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多,失电子能力较弱。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钫(Fr),也是失(放)电子的能力最强的金属。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正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阳离子的书写方法就是在该离子的元素或原子团负号右上角表上所带电荷数与+ 号,如钠离子:Na+、三价铁离子:Fe3+、铵根NH4+、银铵配离子:[Ag(NH3)2]+等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Na 鉴定方法: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初四化学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复习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有机物相关知识。 3、培养科学的阅读、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教程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是。 二、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间的转化。 1、复习阅读P73页3 2.练习:1)《石灰吟》中的化学知识。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视角看,它描述了“石灰”的生产使用过程。请你指出诗句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变化,并写出反应方程式。思考在系列变化中“石灰”的主要成份及俗称。 2)(2006?威海)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制取碳酸钙,流程图为 (1)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___; ②_______ __; ③. (2)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阅读复习P73 2、练习

1)、(2015?兰州)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Cl B.KCl C.CaHPO4 D.KNO3 2)、(2015?孝感)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鉴别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B、物质除杂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吸引 C、安全知识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D、物质与微粒构成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 B.B C.C D.D 3)、(2015?x疆)古丽同学发观校园中的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A.K2CO3B.NH4Cl C.Ca(H2PO4)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在装有四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 (2)步骤二: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三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A.硝酸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C.酚酞溶液;D.稀盐酸. 四、生活中的有机物。 1、阅读复习P74 2、练习: 1)(2014.威海)8.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化学工厂”提供能量的是 A. 鸡蛋 B.花生油 C.矿泉水 D.馒头6.(2分)2)(2015?威海)在①糖类②油脂③蛋白质④维生素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水⑧二氧化碳中,属于人体必须 3)2008.威海8.人类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下列物质是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且作为反应物参加了化学反应的是 ①蛋白质;②淀粉;③油脂;④维生素;⑤食盐;⑥水;⑦空气;⑧黄曲霉素;⑨二氧化铅;⑩纤维素。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4)2009.威海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和维生素是人体中重要的供能营养素 B.玻璃钢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之一 C.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化学肥料 D.浓硝酸、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生理功能

(完整版)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第一章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范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范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范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其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

几种离子的鉴别方法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 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溶液.(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征离子关系图 (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 物质的鉴定: 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

实验二十五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二十五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鉴定 1、Na+的鉴定 Na++Sb(OH)6-====NaSb(OH)6 2、K+的鉴定 K++HC4H4O6-====KHC4H4O6 3、Mg2+的鉴定 Mg2+与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镁试剂Ⅰ)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蓝色螯合物沉淀。除碱金属外,其余阳离子都不应存在。 4、Ca2+的鉴定 Ca2++C2O42-=====CaC2O4↓(白色沉淀不溶于6MHAC而溶于2MHCl)5、Ba2+的鉴定 Ba2++CrO42-====BaCrO4↓(黄色)(pH==4) (二)、p区和ds区部分金属离子的鉴定 1、Al3+的鉴定: Al3+与铝试剂(Ⅰ)在pH6---7介质中反应,生成红色絮状螯合物沉淀。 2、Sn2+的鉴定 SnCl2+2HgCl2+2HCl====Hg2Cl2↓(白色)+H2SnCl6 Hg2Cl2+SnCl2+2HCl====2Hg↓(黑色)+H2SnCl6 3、Pb2+的鉴定 2PbCrO4+2H+====2Pb2++Cr2O72-+2H2O PbCrO4+4OH-====[Pb(OH)4]2-+CrO42-

PbCrO4沉淀溶于NaOH(与Ag+、Ba2+、Bi3+不同)及浓HNO3,难溶于稀HNO3,不溶于氨水(与Ag+、Cu2+不同),难溶于稀HAC。 4、Sb3+的鉴定 Sb3++4H++6Cl-+2NO2-====[SbCl6]-+2NO+2H2O [SbCl6]-与罗丹明B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离子缔合物。 5、Bi3+的鉴定 硫脲CS(NH2)2与Bi3+在0.4---1.2MHNO3介质中反应形成鲜黄色络合物, 6、Cu2+的鉴定 K4[Fe(CN)6]与Cu2+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红棕色Cu2[Fe(CN)6]沉淀。此沉淀难溶于稀HCl、HAC及稀NH3水,但易溶于浓氨水: Cu2++[Fe(CN)6]4-====Cu2[Fe(CN)6] ↓(红棕色) 7、Ag+的鉴定 [Ag(NH3)2]Cl+2H+====AgCl+2NH4+ 8、Zn2+的鉴定 Zn2++[Hg(SCN)4]2-====Zn[Hg(SCN)4]↓ Zn2+的HAC性试液与(NH4)2[Hg(SCN)4]反应,在稀溶液中生成无色尖劈状和X 形晶体,在浓溶液中形成多枝的羊齿植物形Zn[Hg(SCN)4]晶体。 9、Cd2+的鉴定 Cd2++S2-====CdS↓(黄色) 10、Hg2+ (三)、部分混合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内容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 (1)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内容本身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是定量研究,也可以是定性研究。 (2)一般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定量分析方法中,对内容和信息的分析。 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做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方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随后,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如报纸、电视、电影、广播、杂志、书刊、信件、演讲、传单、日记、谈话等等的分析,以及对各类的非语文传播,如音乐、手势、姿势地图、艺术作品等的分析,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 内容能够分析方法的特点: 1、明显的传播内容。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任何形态包括文字记录形态(如报纸、杂志),非文字记录形态(广播、唱片)和影像记录形态(电影)等。同时,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而不是指其包含的潜在动机。内容分析就是通过对直接显示的内容的量化处理来判断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和成果。 2、客观性。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表格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并根据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描述。 3、系统性。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 4、量化。指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如用次数分配、各种百分率获比例、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描述。 由此可见,内容分析实际上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它不仅是资料的收集方法,也是一种独立、完整的专门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分类: 一次文献:包括图书、期刊、论文、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实验报告,是实践的记录和总结,具有原创性; 二次文献:是由一次文献提炼出来的,如目录、索引、文摘等,在二次文献中,我们不能获得作者的观点,只是为了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使我们更快的找到想要的东西。 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文献研究的定义: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 文献研究的两种情形: 一、某些课题主要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来完成的,如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的比较研究。 二、文献研究在真个课题研究中是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方法之一,如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中的文献研究法。

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两酸三碱系统分析法对常见阳离子进行分组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分离、鉴定的基本操作与实验技能。 二. 实验原理 阳离子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二十多种,个别检出时,容易发生相互干扰,所以一般阳离子分析都是利用阳离子某些共同特性,先分成几组,然后再根据阳离子的个别特性加以检出。凡能使一组阳离子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生成沉淀而与其它组阳离子分离的试剂称为组试剂,利用不同的组试剂把阳离子逐组分离再进行检出的方法叫做阳离子的系统分析。在阳离子系统分离中利用不同的组试剂,有很多不同的分组方案。如硫化氢分组法,两酸、两碱系统分组法。下面介绍一种以氢氧化物酸碱性与形成配合物性质不同为基础,以HCl、H2SO4、NH3 H2O、NaOH、(NH4)2S为组试剂的两酸三碱分组方法。本方法将常见的二十多种阳离子分为六组。 第一组:盐酸组Ag+,Hg22+,Pb2+ 第二组:硫酸组Ba2+,Ca2+,Pb2+ 第三组:氨合物组Cu2+,Cd2+,Zn2+,Co2+,Ni2+ 第四组:易溶组Na+,NH4+,Mg2+,K+ 第五组:两性组Al3+,Cr3+,Sb III、V,Sn II、IV 第六组:氢氧化物组Fe2+,Fe3+, Bi3+,Mn2+,Hg2+ 用系统分析法分析阳离子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组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沉淀下来,具体分离方法如下表。 表阳离子分组步骤 试液(用个别检出法鉴定NH4+、Fe2+、Fe3+) ( Hg ) (两性组) (氢氧化物组) (第三组硫化物) (第四组易溶组)AlO2?、Cr O42?Fe(OH)3、 K+、Na+、Mg2+、NH4+SbO43?、SnO32?MnO(OH)2、 NaBiO3、HgNH2Cl

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

第四节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 一、本组离子的分析特性 本组包括由7种元素形成的8种离子:Al3+、Cr3+、Fe3+、Fe2+、Mn2+、Zn2+、Co2+、Ni2+,称为铁组,它们的氯化物溶于水,在·L-1HCl溶液中不形成硫化物沉淀,只能在NH3-NH4Cl(pH≈9)溶液中与(NH4)2S或硫代乙酰胺反应生成硫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按分组顺序称为第三组,按所用试剂称为硫化铵组。 1.离子的颜色——预测某些有色离子是否存在 常见阳离子中带有颜色的,除Cu2+以外,其余都集中到本组,而本组中只有Al3+和Zn2+无色。 作用:此性质可用作未知离子的预测。

应注意的问题: (1)当含量少时,即使溶液无色,也不能排除有少量有色离子的存在。 (2)当不同的颜色发生互补现象时,溶液虽然无色也不能排除有色离子的存在。 如Co2+:Ni2+=1:3 互补规律:(对角线互补为无色) 2.离子的价态 本组除Al3+与Zn2+外,都有两种以上的价态,如Fe(2,3),Mn(2,3,4,5,6,7),Cr(2,3,6),Co(2,3),Ni(2,3)等。可应用于分离和鉴定反应之中。正因为这样,本组许多离子的分析反应都与其价态的变化有关,有的还有重要的分析意义。

氧化还原反应在分析中的应用 (1)分离离子:掩蔽或沉淀 以NaOH沉淀Co(OH)2时,因它的溶解度较大,且容易被过量的NaOH部分溶解为HCoO2-,所以沉淀不完全。为使沉淀完全,一般都将Co(OH)2氧化为Co(OH)3。Co(OH)2很容易被氧化,甚至放置在空气中都可逐渐转变为Co(OH)3。在实验条件下,通常是加Na2O2作为氧化剂: 2Co(OH)2+Na2O2+2H2O=2Co(OH)3↓+2Na++2OH- (2)鉴定离子 Mn2+在稀溶液中接近无色,而MnO4-却有鲜明的紫红色。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n2+氧化为MnO4-而加以鉴定,灵敏度很高(m=1μg,c=16ppm)。 又如,Cr3+的鉴定方法之一,是先在碱性溶液中将它氧化为黄色的CrO42-(不够灵敏、受有色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在酸性溶液中进一步氧化为蓝色的过氧化铬CrO5。这是铬比较特效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