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在世界各国的改革中,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模式或改革路径:第一种是按照“华盛顿共识”而进行的激进式改革,也叫“休克疗法”。第二种是指在原有政治制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的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具有很强的刚性,就好似要把一座旧城一下子彻底摧毁夷为平地,在短期内再建一座新城,这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渐进式”改革则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它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了一个个缓冲带,有利于缓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的改革指导思路,就是渐进式的改革。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敏锐地洞察到中国的国家控制能力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进行激进式改革的程度,根据中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现实情况,设计出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渐进式”改革指导思路,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渐进式改革之路已经走得很远,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完整,保持了国家机器基本运作的正常化,保持了政权的稳定,并且还保持了经济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为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模式”。

这种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最主要的特点:

1、渐进式改革利用现有组织资源,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的改革每走一步,都是在选择风险最小的切入点。典型的步骤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改革的阻力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也在社会上逐步培育起改革的意识,这种政治策略非常高明。中国电信业的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历程,就是一个国家不断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持续推进基本电信服务市场化的渐进式改革历程:1994年7月,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打破了原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初步引入了基本电信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随着国家电信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到了 1999年12月,全国电信市场已经拥有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等7家运营商,初步形成了基本电信服务市场化分层竞争格局;再到2008年6月,国家再次对六大电信运营商重新洗牌,整合为电信集团、联通集团、移动集团三大电信巨头,形成了基本电信服务三足鼎立的市场化竞争格局。

2、渐进式改革属于增量改革,也叫“体制外”改革。其具体操作方式是,以市场化为导向,新体制增量推进,就好像修一条水渠,土一点一点挖,石头一块一块砌,最后水到渠成。例如中国移动集团陕西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8月成立之初,为优化人员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出台了一系列企业职工内部退休优惠政策,鼓励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职工自愿与企业签订内部退休协议,到2000年底,先后有三批共计260多人内部退休,而且一次比一次优惠力度大;还有,在用人制度改革上,从2000年1月起,陕西移动新招聘员工,非本科学历,原则上不得录进入省公司机关工作,各分公司非本科学历员工也不得调入省公司机关工作,已经在省公司机关工作的非本科学历员工不受影响。这些人事制度改革充分体现了新人新政策,旧人旧政策的增量改革特性。

3、渐进式改革采取先试点,后推广,从局部到整体非均衡式推进。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先试点、再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以中国移动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为例:1997年10月虽然香港正在经受“亚洲金融风暴”的考验,然而就在这时,以广东和浙江两省的移动业务为主业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原名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在当时整个电信业还是一家经营的背景下,中国移动的海外上市,是用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来改造传统产业的一次伟大尝试。随后,中国移动逐步扩大试点,一次比一次更大手笔地拨动了资本车轮。1998年中国移动(香港)收购江苏移动通信资产;1999年,收购河南等三省移动通信资产……到了 2004年,中国移动(香港)收购内蒙古等最后10省区移动通信资产,历时8年的整体上市计划至此画上圆满句号。实现整体上市后,中国移动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所有31个省份经营电信业务的海外上市电信企业, 意味着经过八年八次资本运作真正完成了从融资到融制的进程,稳健的成长性使其成为了“整体上市,分步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楷模。

4、渐进式改革属于双轨制逐步过渡的改革,即新旧两种体制并存,新体制作用不断加强,旧体制作用不断弱化的改革。中国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实施的基本战略,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战略、一个渐进的战略,或者说我们习惯上说的“双轨”的战略,是通过保存存量、转化存量来发展增量,从而使整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例如目前的电信资费管理就带有明显的“双轨制改革”的烙印:一方面, 电信资费改革建立了较完善的电信资费市场化形成机制,在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电信业务的资费标准和资费结构由电信企业自主确定;另一方面, 电信资费改革建立了较为高效公平的电信资费监管机制,实行政府定价、上限标准等。经过近几年电信资费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电信资费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电信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定价权。在政府定价和上限标准之下,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资费方案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实质上,政府主管部门把握了许降不许升的管理原则。从总体上看,我国电信资费改革是由高资费标准、收费项目欠缺合理,朝着降低资费标准、收费项目趋于合理的市场化方向发展。

5、渐进式改革中存在强制中的诱致性。例如对于备受瞩目的移动通信“漫游费”,国家规定要进行收取,然而各大电信运营商的部分省市公司为取得竞争优势,有条件地优惠取消了“漫游费”,表现出了市场的诱致性;再例如:中国移动集团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在用人制度改革上:对各地市分公司副总经理以上的人事上采取省公司直接任命制,发挥了组织管理稳定性强、简捷、高效的指令作用;而对于各地市分公司中层干部则采取竞聘制,回应了基层民主管理的需求, 吸收了市场竞争机制,表现出诱致性变迁的主要特征。

6、在渐进式改革中,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多元化与政治的集中化相分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二元结构逐步向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过渡,并最终形成了以国有经济成份为主导、多元化经济成份共存共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变革则是以政党制度与国家制度为核心,对现行体制不断优化和重置,逐步建立起了单一意识形态融合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和谐社会机制,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集权民主体制。以中国电信业的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历程为例:从1994年7月中国联通成立,打破“老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开始,到2008年6月六大通信运营商整合为电信集团、联通集团、移动集团,中国电信业完成了整体上市,

实现了国家垄断到国家控股的市场化、多元化发展之路。然而,对于各大电信运营商从集团到各省公司、地市公司的“一把手”的人事,一直以来都是由上级主管机关任命,而且一般情况下都是党委书记兼任企业“老总”,这种政治上的集中化程度非常突出,与经济的市场化、多元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7、在渐进式改革中,某些时间阶段、某些具体问题方面表现出强政府的特征,而在另外一些时间阶段、具体问题方面则表现出弱政府的特征。例如中国电信业的不断切割和重组,体现的是典型的长官意志,表现出强政府的主要特征;而在以稳定为前提基础的用人制度改革上,中国电信企业没有实现自由雇佣工人,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电信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因为如果要实现自由雇佣工人,那么社会将承受大量失业工人,这就变成了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了,在这一问题的改革方式和进程上表现出弱政府的主要特征。

8、渐进式改革属于普惠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照顾各方利益,使绝大多数人、利益各方都能从改革中受益。这种改革的优势就是具有阻力小,易突破,成本较小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事情。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从1987年我国只有3000位手机用户发展至2008年,全国手机用户已达64124.5万户,增长21.37万倍,年均增长84.7%,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8.5部,移动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份额攀升至62.0%。截止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电话用户超过10亿户,其中,手机用户接近7亿,固定电话用户3.29亿;互联网上网人数也已经达到了2.1亿户。中国电信业的渐进式改革和成长,使广大消费者得到了巨大的实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但能够消费得起电信服务,而且可以在各大电信运营服务商以及服务项目上实现自由选择;同时中国电信业的渐进式改革和成长兼顾了国家、股东、职工的多方利益,达到了共荣互惠的和谐局面。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以发展保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渐进式改革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之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收敛,人民日益殷实富足,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同时也为整个世界经济做出了举足轻重的重大贡献。

深化改革工作汇报

深化改革工作汇报 篇一:(模版)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部署,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效,持续有力推进改革落地,全县改革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显著。 现将我县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以下总结: 一、领导组织有力,有序深化改革 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县不断强化领导组织,加大宏观调控和科学指导作用,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有序进行。 (一)细化了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X年工作要点》《XX年着力推进的重点改革任务》和《XX 年自主改革任务》要求,我县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论证,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XX年度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了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10个方面51项重点任务,并确定了教育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四项自主改革任务。形成了《×××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台账》,明确了各项改革改 革任务的具体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要求落实进度要求、体现成果形式、跟进完成情况。 (二)强化了工作制度。为有效推进改革,形成了一系列便于操作、执行力强的改革方案和制度。全年共举行改革专项工作会议8次,传达中省市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加强改革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形成系统整体合力。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系统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议案》等议题,形成了《×××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政府职能转变和党政群机构改革方案(草稿)》《中共×××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县乡(镇)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车改实施方案》等制度。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在县直部门中遴选了四名同志进入改革办,强化了改革工作队伍。 (三)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年共形成了《把握发展机遇稳步推进医改》等14篇分量较高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围绕各项改革工作亮点重点,刊发《改革专刊》27期,向市委改革办报送改革动态信息100多条,在报、台、网分别发布《改革征文启事》,共收到相关改革征文60余篇,经筛选向市委改革办报送40余篇,有4篇被《××日报》择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分析比较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分析比较 作者:贸三燕海龙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各国的改革而言都是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所以从改革的动因、方向及目标上看,两种改革方式并没有大的差别。 一、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主要观点 激进式改革理论,也称之为大爆炸式改革或休克疗法,特指主要以狭义新自由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为其理论基础,主张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实行的,以迅速私有化、自由化、稳定化为手段,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秩序为归属的一整套体系。主要观点包括(1)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立即实施能达到成熟市场经济终极模式的一整套措施,排斥所有与终极模式不相吻合的中间形态。(2)强调破坏旧体制,认为旧体制的最终状态毫无价值。(3)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希望一步到位。经济体制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改革是一个严密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局部改革不会收到效果。(4)追求速度。它视速度为摧毁旧体制的工具。 渐进式改革理论,采取先易后难, 先表层后里层的改革路径,在旧有制度的框架内渐进、逐步地对旧体制进行制度创新。主要观点包括(1)转轨是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从而与激进式改革理论所强调的过渡的终极相对立。(2) 渐进式改革的战略强调生产的稳定。他们看来,生产规模的下降比保持更低的经济绩效更坏,因为这会使转轨丧失动力。(3)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任何改革方案最初都是以旧体制下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对于未来,改革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4)不刻意追求速度,认为激进式改革不仅会破坏现有关系,而且会破坏现成的信息贮存。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区别 1.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 许多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一个危险的雷区。从一种体制向另一体制转换时,存在某种程度的经济衰退和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在转换过程中,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状态是体制转换的最危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新旧体制处于激烈冲突的胶着状态。这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新体制,使新体制起主导地位,才能尽快摆脱新旧体制并存所造成的混乱和危机。零敲碎打的改革只会延续现存的结构危机。 采用激进的改革策略,可以使改革迅速而全面进行,但是对社会的冲击面比较大,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生产的急剧下降和居民生活状况的恶化,所以有些经济学家称某些东欧国家执行的激进改革策略为“休克疗法”。采用渐进的改革策略,可以避免大的社会震动,减少改革的阻力,但是由于两种体制并存的时期比较长,容易导致腐败和混乱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事迹材料-“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放管服”改革会议精神,特别是市委深改组第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之后,我县迅速行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县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放管服”工作有序推进。县委深改组第十次会议专题研讨调度“放管服”改革工作,并在多次重要会议中重点部署,研究出台了《x县x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放”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一是审批效能不断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x次动态调整县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市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x项,保留本级行政审批事项x项,精简本级行政审批事项x项,精简率达x%,平均承诺办结时限由x年年初的x个工作日,缩减至x个工作日。 二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对原有x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或予以取消或改为后置审批,只保留了x项,企业登记办结时限大幅缩减。今年以来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x户,同比增长x%,有效激发了市场

活力。扎实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落实x条惠企政策措施,预计全年企业减负x亿元。 三是行政权力不断瘦身。进一步厘清政府权力事项,印发了《x县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权力项目的决定》,取消和调整了行政权力事项x项,制定并公布了乡镇政府行政权责清单共计x项。进一步清理规范性文件,建立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坚持“立改废”并举,清理现行有效的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和重要政策性文件x件,废止x件,修改x件,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x件。进一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出台了《简政放权减证减时利企便民专项活动方案》,对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的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进行全面清理。取消公共事项材料证明x项,暂停x项,合并x项。 (二)“管”的制度进一步健全 一是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县x 个行政执法单位已全面完成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随机抽查监管工作机制。今年以来,随机抽查事项x项,检查对象x项,市场监管执法事项x项,其它执法事项x项,执法人数x人,均创历年新高。 二是信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出台了《x县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x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强化国家企业信用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中国与俄罗斯比较 引言:在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进的过度方式,例如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一种则是渐进的过度改革如中国。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模式以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为主要代表。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惨遭失败,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一片混乱。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却成绩斐然,这也导致了对激进改革的否定。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有待完善,又引发了对两种改革的讨论和比较。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差别。 关键字: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中国俄罗斯 一、中国与俄罗斯两种不同改革模式实施阶段上的区别 1.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 (1)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其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2)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伴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的推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化的起始阶段或者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其本上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格局未变的态势下展开的,市场发育刚刚开始因此基本上是“体制外”展开。第二阶段是市场化的展开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化已经进入“体制内”,市场体制框架开始显现,市场的力量和计划的力量开始抗衡,突出表现在“双轨制”并存的体制模式上。第三阶段是市场化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进程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是进入了纵深的推进阶段,正向着成熟阶段迈进。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从低成本到高成本的改革推进方法,采取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改革成本,使改革的进程可持续。第二在整个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由于新旧的体制存在,所以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实行

2019年审计局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XX年审计局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审计局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XX年,X区审计局结合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精神,认真落实《X区XXXX年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与服务,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深化改革成效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X区审计局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在规范我区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我局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强化对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深化财政审计、推进政府投资审计,深入揭示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推动深化改革和政策落实。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上,注重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统筹和融合,不断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提升审计工作效果。在项目安排上控制和压缩审计项目数量,科学制定审计任务。全年计划安排审计项目XX个。其中:财政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X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X 项,工程项目投资审计X项,专项资金审计调查X项。截止目前,完成审计项目X个,查出违规行为资金X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XXXX 万元;提出要求规范和纠正的审计建议和意见XX条;上报各类审计信息XX余篇。二是按照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及经济业务

繁杂的单位优先安排审计的原则,共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X项,已完成X项,较好地促进了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组织对区属各职能部门落实政策情况、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跟踪审计。通过审计,推动中央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目前已完成区属XX个职能部门、XX余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四是围绕加快城市建设,积极跟进X区重点项目审计,完成工程结算审计XX项、招标控制价审计XX项,节约建设资金XXXX万元。参与政府XX万元以下工程项目采购议价监督XX项。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强化审计项目管理,准确把握新常态。按照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及经济业务繁杂的单位优先安排审计的原则,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将所有审计项目纳入“一盘棋”通盘考虑,做到审计内容上相互呼应,实施时间上前后衔接,确保审计全覆盖;二是转变审计监督理念,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作用。审计过程中,着眼于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的发现,更加注重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三是找准审计工作方向,把握审计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国家决策部署,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已对区属XX个职能部门、XX余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并按时完成审计结果月报工作;四是注

全面深化改革情况汇报

全面深化改革情况汇报 篇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情况的汇报材料 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情况的汇报材料 近年来,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紧紧围绕“基础为先,服务至上,产城一体,配套互补”的工作思路,以“招商、招工、服务”为重点,以扩总量、优结构、增效益为主线,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增压、提速、破难、创新”,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设发展呈现出“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产业构架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工业新区、经济新区、城市新区”已见雏形。 一、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提高落实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时间互

动为契机,开展“1+1”党员干部进企业服务、“双服务”(服务企业、服务项目)、“1+2”(1个项目明确1名责任领导和1名责任人)服务等活动,成立了项目推进和督查机构,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点对点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将项目进行细化分解,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落实项目“一周一督查,一旬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考核”的督查考核 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先选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提高了项目建设责任落实率。 (二)注重规划,产城一体提高园区服务水平。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总体规划经省级部门专家评审通过,待省人民政府批准,总体规划超前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合理布局,完善城市交通、市政广场和环境、教育、卫生等综合治理服务体系建设,构筑经济开发区城市综合

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强化政策保障,多措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规划》、《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标准化厂房(孵化园)管理细则》,分门别类对招商方向、税收、土地、“七通一平”等扶持政策和措施予以明确,对产业链长,投资拉动大的企业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予以扶持。对入园企业或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重点项目成立推进组帮扶,积极协调处理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外来企业在户籍管理、子女入托入学,职称评聘等方面享有与县内居民同等待遇。在制定政策和改善环境的同时,采取“推介招商、人才招商、以商招商、驻外招商”等措施,实行“全员招商”,“专业招商”,派驻小分队到重庆、福建驻地招商,聘请专业招商顾问,切实做到抓“大”不放“小”,有效推进了招商工作的开展。 (四)强化企业招工,全力保障企

2019年乡镇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XX年乡镇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镇18年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18年,在县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财税工作、城镇建设、非公经济发展、平安创建六大重点,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全镇呈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现将18年我镇深化改革工作情况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进展情况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1.政府职能转变明显 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改进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基层服务性社会组织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社团组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2.依法行政有效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新政

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需要制定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推行政务公开,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设。 3.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逐步健全 镇党委、政府研究建立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公开制度;建立规划、计划执行评估制度及纠错改正机制,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 4.政府管理方式得到创新 加强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加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日常工作运转等建设,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服务公众能力,实现政府管理创新。(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 如何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合理的产业群体,是历届党委、政府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十五”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制定了“**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立了“优化粮油、巩固甘蔗、突破烟茶、发展畜牧业,积极探索和培育以蚕桑为主的新兴后续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对产业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发展产业,切实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紧抓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从渐进式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发展体制发展走向

封面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从渐进式改革倒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走向-社 会科学论文 从渐进式改革倒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走向 郭加玉 摘要:我国采以了渐进式改革地方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倒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重点梳理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历程,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地经验成果进行展现,對下一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地启示作以. 关键词:渐进式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倒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否同於东欧和前苏联地“休克疗法”.Sachs等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围绕“局部均衡”进行改革并由此形成“中国模式”,主要是再经济领域进行,却否能持续;而“休克疗法”展现地是“一般均衡”,改革再经济、政治等多领域同時进行,并带有可持续性.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庞大,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再否平衡,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地区性差异明显,否可能再短時间内通过改革改变我国地落后面貌.统筹考虑我国地基本国情后,采取渐进式改革,使我国成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重大地成果. 一、渐进式改革地特征及成果展现 1.渐进式改革特点 對於渐进式改革特征形成两大共识: 第一,增量改革引导下地逐步推进.渐进式改革并否已一步或短時间内扭

转旧体制下地利益和社会结构作为改革地主要方式,而是阶段性、逐步瓦解涉及经济体制再内地起阻碍作以地问题,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增量式改革是再政府控制与监督下,逐渐再起倒主导作以和率先改革后发挥作以地部门展开,并进一步推广倒其她领域.例如,再對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逐步放松對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地控制力,又保证對国有企业地控制,并逐步焕发出国有企业地活力. 第二,局部试点倒推广过程中地理论创新.推行地渐进式改革并否是盲目地再全国范围之内统一进行,而是先再小范围内进行试点,通过试点进行创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地建立旨再探索现代开放型城市建设理论,率先建设深圳、汕头、福州、厦门四個经济特区,并再经济特区普遍取得良好成果后,通过总结经验,积极创造适合我国国情地现代开放模式. 2.改革开放取得地成果展现 (1)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独具特色地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极大地成功,标志着市场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以得倒了广大共识.再所有制方面,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地基本经济制度得已实现.国有经济依然再关键重点领域得倒快速地发展,主体地位得倒否断强化.非公有制经济再焕发市场经济活力、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地组成部分.再分配方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地收入分配方式,推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再政府调控方面,积极运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进行市场调控,尤其是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基本保险制度,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内容地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等.

2019年编办关于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20XX年编办关于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编办关于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自XXXX年以来,编办承接的深化改革工作主要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现将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市编办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编办已按社会功能将现有XX个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初步进行了模拟分类。此项工作关系到我区事业单位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我办谨慎认真对待,既保证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对事业单位实施科学分类,确保如期完成分类任务。同时,又要立足长远,积极主动谋划好推进分类以后的配套改革工作。经与自治区、市编办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以争取自治区、市编办的支持,最大程度地维护我区各事业单位利益。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对全区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逐一进行梳理,同时带着问题重点对住房保障和城市管理局、档案局、发展和改革局等单位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就现具有的行政审批事项执行情况、存在问题、是否存在需取消或整合的审批事项等方面进行征求意见。在扎实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梳理出的XXX 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认真的清理、合并。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XX 项,合并调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XX项(合并后为X项),保留行政许可(审批)事项XX项,经清理规范后压缩行政审批事项XX%。已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区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的通知》(石大政发[XXXX]XX号)文件印发执行,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及各种种收费事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X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X区实际,研究制定了《X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XX个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牵头单位组织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思路、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和工作措施。建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渐进式改革

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 来源:陕西论文网字体: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

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 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内容,我中心在“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及“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健全大厅运行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服务工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根据省、市有关要求,中心提请XXX政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如XXX文件,印发了《XXX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考评办法》,完善了大厅的运行机制。 规范窗口进驻 根据政府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权力清单》等文件,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根据大厅实际情况,将涉及的XXX个部门的XXX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中心窗口办理。同时,将进驻事项的相关信息通过办事指南、政务服务网、触摸屏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内容包括:审批主体、实施依据、申报材料、审批程序、承诺时限等,方便企业、群众了解查询。 完善审批系统建设 XX年,全省就搭建了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按照《XXX》文件要求要求,对网上审批系统

进行了升级改造。我区在XXX时间举办了新老系统的切换培训班,并于XXX时间正式上线运行。目前,网上审批系统共录入事项XXX项。截止到今天,新系统共受理各类申请事项XXX件,其中办结事项XXX件。 创新服务方式 中心大力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对全区重点项目所需办理的相关审批手续,开设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为方便群众,中心在大厅入口处设立了咨询台,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同时接受服务群众的现场投诉。 建立健全大厅监管体系 一是现场监管,中心实行领导带班巡岗制度,即每天由一名分管领导带队,带领机关科室负责人进行巡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事中监管,为了加强对审批事项办理过程的监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对网上审批系统中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三是事后监管,中心每月对本月办结的事项随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办件审批情况,同时,通过投诉电话、举报箱、微信留言等形式,加强对窗口人员和办件的监督管理。 二、简化优化审批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中心管委会在征求相关部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以下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 1、先农村后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归功于农民的创造精神。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2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3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前两阶段的改革成本较低且有明显的收益,既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的非农化又主要是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主要由乡镇企业吸纳。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农村综合改革时期。2005年28个省、市、区不再征收农业税,同年底通过废止征收农业税的法令。目前我们处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 2、先试点后推广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改革是有风险的。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价格改革首先从基本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开始突破,然后逐步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3、先易后难 中国经济改革首先采取体制外突破,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以此入手进行改革成本小、收益大。 “放权让利”是中国改革前期的鲜明特点,1978-1993年,中国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中心向地方、企业、个人“放权让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干得好的农户获得更高收入;在城市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让干得好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高收入。这种实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郎溪县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 落实情况汇报 市委督导组: 根据《市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市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改革任务总台账》,郎溪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组及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认真梳理,安排部署,积极推动,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民主法治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实施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开始试行县委规范性文件上报市委审查工作,保障党内法规统一。 二、经济和行政体制建设 试点探索并积极引进跨越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现郎溪对外贸易新突破。目前,我县20XX年11月成立创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运行开启“互联网+家庭农场”模式,建立郎溪电商孵化园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已有20户电商经营户签约入驻;认真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断扩大安全饮水工程覆盖面,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飞毕供水工程进度,妥善处理好项目施工途经所涉群众的利益问题,理顺自来水管理机制,在

条件成熟时建立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积极准备农房登记发证试点工作,稳妥推进农房抵押流转。 推动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构建党委宣传部门主导、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我县已启动实施。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深入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逐步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郎溪县20XX年我县荣获“全省社区矫正示范县”荣誉称号。 五、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已启动建立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无校籍管理”,目前,已考察调研,正在方案拟定中,计划年内完成;整合县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我县将郎溪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宣城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整合为郎溪县中等专业学校,采取“民办公助”模式办学,目前,各项整合公助正在抓紧实施,有望20XX 年6月底全面完成整合工作;继续推进幼儿园“公建民营”办园模式改革。 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在乡镇、风景名胜区和工业园区成立环境保护日常管理机构,推进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启动农业部畜禽养殖排污系数监测点建设工作,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机制。 健全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调整完善常设办事机构,实现谋党建、管党建、抓党建常态化,此项工作20XX

如何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渐进性特征

如何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渐进性特征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显著改善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无一例外的展现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渐进性特征,总结了渐进式改革在我国的利弊。 关键字:改革开放渐进性中国特色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国民经济恢复,紧接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也是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出色完成,使得第二个五年计划出现了赶英超美,社会主义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等错误思潮,紧接着出现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受到了全面冲击。我们国家急需要改革,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但是,中国要如何改革,这是一个问题。是进行玻利维亚式的“休克疗法”,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推进,进行渐进式改革?这个时期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没有“休克疗法”所需要的客观经济条件: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只能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中国只适合渐进式改革。改改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表明一个合适的循序渐进的转型过程能够保持前一个发展阶段所创造和积累的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并且能够将这些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转移到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能力的一些领域。 二.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渐进式特征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渐进式改革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又使无自生能力的企业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继续得到保护不致崩溃。中国通过一种渐进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代的市场经济。 1、先农村后城市 新时期中国改革进程实际上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的制定和贯彻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这是农民受益最多的时期。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1979年后以“简政放权”和“减税让利”为基本思路,“以形成产

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地处浙江“南大门”,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一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改革工作部署和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抓改革、促改革、攻改革,在全县形成敢创敢试、敢破敢立的浓厚改革氛围。下面,从三个方面汇报: 一、敢于担当,改革抓有力度 1、抓改革,做到“一个声音喊到底”。我们深刻认识到,***过去的发展成就,源于改革;***现在的矛盾和困难,需要改革;***未来的发展蓝图,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一步步实现。全县上下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坚决为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啃下“硬骨头”、扫除“拦路虎”、清掉“绊脚石”。 2、促改革,做到“一个责任负到底”。我县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导权主动权,对涉及改革工作的问题,敢于担当、自我倒逼。在改革推进中,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抓谋划、抓部署、抓协调,做到一件一件事项研究,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项一项任务突破。同时把改革工作实绩考核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考绩体系,狠抓责任传导,实施“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捆绑攻坚机制,形成“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的良好格局。

3、攻改革,做到“一个目标干到底”。对于列入年度重点改革的55项改革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实行盯人、盯事、盯项目,做到一线督促检查、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进落实。不定期开展改革重点专题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做到精准发力、精准破除、精准解决。 二、齐头并进,改革抓有进度 一是重点改革突破大。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关于行政管理、农村、金融、司法、民生、党的建设制度等领域的改革精神,以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倒逼转型发展、赶超发展,以改革红利惠及群众。比如,推进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创建一系列集成化审批工作机制,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实现审批层级、事项、环节、前置“四减少”的改革目标;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推进改革,成立全国首家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本”;以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依托,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户电子信息建档,开发全市首个县级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有效破解了“信息获取难、项目安排难、权益保障难”的问题;深化执法信息在线监督管理工作改革,打造省市领先的执法信息监督管理平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成全市首家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律师参与调解工作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灵溪司法所作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唯一单位荣获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东欧激进式改革异同

渐进式改革又称“中国式道路”,它是指在保持原有根本制度条件下,通过培植新体制因素以达到体制转换,从而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般来说,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体制外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或者计划经济体制薄弱的边缘领域进行,给予市场经济一个试验空间; 2、增量改革,在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不断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 3、双轨制改革,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单项突破性改革和集中对部分政策的变革并存; 4、倾斜式改革,改革选择了那些影响较小又有建立新体制条件的地区作为突破口; 5、普惠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这种改革的优势就是具有阻力小,易突破,成本较小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事情。 激进式改革又称为“休克疗法”或“俄罗斯道路”,它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按总体改革蓝图,推倒原有制度重新建立自由市场制度的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就是选择了这种社会主义快速全民进行市场化的改革。 激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自由化策略。激进式改革的首要条件就是实现经济自由化,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经济自由化包括价格、贸易和汇率的自由。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私有化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主体。三是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稳定化策略。为了使市场化和私有化有效进行,激进式改革认为稳定宏观经济是必须的。稳定化主要是通过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情况的汇报材料

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情况的汇报材料 近年来,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紧紧围绕“基础为先,服务至上,产城一体,配套互补”的工作思路,以“招商、招工、服务”为重点,以扩总量、优结构、增效益为主线,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增压、提速、破难、创新”,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设发展呈现出“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产业构架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工业新区、经济新区、城市新区”已见雏形。 一、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提高落实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时间互动为契机,开展“1+1”党员干部进企业服务、“双服务”(服务企业、服务项目)、“1+2”( 1个项目明确1名责任领导和1名责任人)服务等活动,成立了项目推进和督查机构,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点对点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将项目进行细化分解,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落实项目“一周一督查,一旬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考核”的督查考核

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先选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提高了项目建设责任落实率。 (二)注重规划,产城一体提高园区服务水平。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总体规划经省级部门专家评审通过,待省人民政府批准,总体规划超前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合理布局,完善城市交通、市政广场和环境、教育、卫生等综合治理服务体系建设,构筑经济开发区城市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强化政策保障,多措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规划》、《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标准化厂房(孵化园)管理细则》,分门别类对招商方向、税收、土地、“七通一平”等扶持政策和措施予以明确,对产业链长,投资拉动大的企业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予以扶持。对入园企业或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重点项目成立推进组帮扶,积极协调处理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外来企业在户籍管理、子女入托入学,职称评聘等方面享有与县内居民同等待遇。在制定政策和改善环境的同时,采取“推介招商、人才招商、以商招商、驻外招商”等措施,实行“全员招商”,“专业招商”,派驻小分队到重庆、福建驻地招商,聘请专业招商顾问,切实做到抓“大”不放“小”,有效推进了招商工作的开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