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论文作者张宇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经验在于,它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因而,必然要在自发与自觉、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改革模式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但在这种改革方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改革的性质与改革的方式

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和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过渡的方式而展开的,他们把改革定义为市场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考察两种改革模式之间在过渡方式上的差别。例如,把激进与渐进归结为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前进、是整体推进还是单项突进、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是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改革的实质、特征、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这些看法虽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过渡经济的某些重要特点,但似乎都难以真正揭示经济转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它们都回避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改革的性质和目标问题。

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改革目标的,离开了改革的目标与过程,改革的成本、收益和路线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社会制度的变迁绝不像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在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寻求成本最小的改革路径问题,相反,它是在无数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过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主要特征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双重转型。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完成的。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稳定与发展中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入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的、革命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生产的停滞与下降。这才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真正差别,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二、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从根本上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前途。在苏东发生剧变之后,东欧的新自由主义者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市场社会主义的试验已经失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水火不容的,资本主义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这一点构成了激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证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不仅公有制经济中的乡镇经济、社团经济、合作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可以直接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在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财产关系和经营权益上的明显差别,因而也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联系,受市场机制的调节。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取消了指令性计划,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具有了明确的经济利益,预算约束硬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个国有经济在改革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许多关键性部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仍然是比较严重的,资产负债率过高、社会负担过重、产品结构落后、技术创新不足、经营管理不善、行为短期化、资本结构僵化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社会主义经济具有自己特殊的目标和制度规定性,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公平、在更大的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实现社会自觉的有计划的发展等。这些目标的实现既不能脱离开市场机制,又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脱离开市场机制,不仅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应有的效率,而且也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而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把公有制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发的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则会使公有制、劳动的平等、社会的理性和社会主义的民主失去存在的基础。因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一种有条件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使社会主义完全服从于市场经济,或者使市场经济完全失去自己的特点,而是把社会主义的目标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又必须超越自由主义思想的局限;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节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使社会主义的目标与市场机制的长处充分结合起来。

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制度经济学家们把制度变迁分为两种类型,即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或者说是自下而上;强制性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或者说是自上而下。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和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纯的强制性,而在于强制性与诱致性的结合,在自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表现在:改革的发动虽然是自上而下的,但这不过是对社会生活中早已存在的改革要求的一种承认;改革是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但各具体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改革措施、内容和步骤却各种各样;改革中提倡大胆创新、大胆试验,有意识地允许、特许或默许局部的“犯规”或“越轨”行为,并在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情况下加以普遍推广;个人、企业和其他基层单位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制度创新中发挥了空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美的设计、精确的计算和全面的规划,往往还没有形成就被实践抛到了后面,“摸着石头过河”却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使保守主义观点开始流行起来,按照保守主义的观点,人的

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且是以分散的、不完整的形式为许多个人所掌握,因而,只有自发的诱致性变迁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和知识,防止改革出现大的失误,而大规模的以理性设计为基础的整体变革却可能由于信息不足、不确定性和风险过大而陷入困境,变革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未意料到和极不希望出现的后果也就越多,并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严重错误或历史性灾难。保守主义的这种理论值得人们重视,但事实是,中国改革的成功并不完全是自发秩序的产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法令主导着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政府的调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事实和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经验证明:虽然社会是复杂的,但并不是完全不可知的;社会的进化是有序的,但不是不可以干预的;以高度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组织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及自上而下的协调和组织,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政府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自觉性和自发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对于自发秩序的完全否定或过分崇拜,都不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事实。

四、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

国外的许多学者把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差别概括为部分改革与整体改革的差别。赞成激进式改革的学者们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整体,其要素不可能一个一个分步引入,只有在它的核心内容,如自由企业、自由价格、竞争的市场环境及宏观调控等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起作用,部分改革只能导致部分成功,只有全面的、整体性的改革才能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因而,他们主张一揽子改革,一步到位。这种理论同时假定,市场化改革存在着一个最大速度,这种最大速度决定了改革的可能性边界,改革的速度愈接近这一边界,改革效率愈高,否则就是无效率的,因而主张尽快减少管制,推进经济自由化。但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证明,这种理论是不能成立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也是在政府的整体协调下进行的,但这种整体协调是通过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等一个个局部性的变化实现的,不同部分之间在改革的进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形成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国有经济到国有经济、从增量到存量,最后实现经济体制整体转换的独特道路。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方式是符合经济体制变化的内在逻辑的。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改革的主客观条件也不一样,因而整体均衡推进的改革战略必然会面临巨大障碍,付出巨大的成本。相反,先从那些改革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部门开始改革,阻力小而收益大,很容易取得实际效果。例如,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承包制改革入手,绕开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核心部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产值,获得了巨大成功;企业改革首先从扩权让利入手,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引入了市场机制,解决了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同时,一些部门率先改革还可以产生连锁效应,为其他部门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条件,推动其他部门改革的深入。例如,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和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动了城市的改革;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推动着国有经济的改革;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先行一步,带动了内地的改革与发展。

当然,局部改革与整体推进各有短长,局部改革不能代替整体协调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然要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单纯的局部改革不仅会彻底破坏现有的经济和政治秩序,造成社会的混乱和失控,而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政府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制性力量,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减少改革的阻力;可以解决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防止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失控;可以按照社会理性的要求选择比较有利的制度模式和改革路线,尽可能少走弯路,从而弥补了局部改革的不足。

五、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本质是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国有经济内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是因为非国有经济在国有体制外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某些重要特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国有经济在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不是仅仅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取得的,而是靠体制外推进与体制内改革相互结合,两条腿走路。这一经验首先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实事求是地承认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证明,单纯从国有制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会面临许多障碍,如企业难破产、工人难失业、政企难分离、历史包袱过重等问题,而从体制外入手进行市场化改革则可以绕过这些难题,减少改革的阻力。由于非国有经济与市场机制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它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不存在政企不分和“铁饭碗”、“大锅饭”的弊端,因而,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对于推进市场化的进程显然具有非常直接和根本性的作用。非国有经济的大量存在,还可以对市场竞争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而市场竞争的形成又会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迫使它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改革内部管理体制,逐步走向市场化。非国有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值得肯定。随着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对下降。国有经济比重的这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是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从总体上看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但是,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绝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消解转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到目前为止,国有经济仍然在资产结构中占优势,并在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还应当承认,国有企业不仅对于稳定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也起了巨大的作用。虽然国有企业的改革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与传统的国有经济体制相比,经过改革后的国有制在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方面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进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的结合,保证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进行。

六、改革、发展与稳定

在不同的改革方式下,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激进式改革把市场机制运行当作了一种静态的无摩擦的过程,试图通过紧缩货币,一步放开价格,经过短期内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经济社会秩序的混乱动荡所引起的阵痛,促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以经济发展的暂时停滞和下降为代价的。由于这种激烈的货币紧缩是与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动、经济机制的严重断裂和经济行为不确定性的明显增加结合在一起的,因而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收缩,而是形成了一种与一般的经济循环不同的“转型的衰退”,它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甚至超过了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与此不同,中国渐进式改革则始终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当作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以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良性循环。在双轨过渡的条件下,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作出的反应更迅速。它可以避免由于垄断、不确定性和结构调整而引起的效率损失,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上,中国实行的政策是非货币主义的,努力实现总量政策、结构政策和体制政策的结合,把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防止经济滑坡当作宏观政策关注的焦点。对于现实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中国在宏观政策制定上多数采用“软着陆”的方法,运用紧缩需

求、调整结构、加强管理等多种手段加以治理,是温和的而非激烈的稳定措施。实行这种将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国民收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各经济主体对改革的承受力,防止因破产、失业和收入下降而产生的社会动荡,为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这既有利于发展,也有利于改革和稳定。而改革的逐步推进又可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动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形成的这种良性循环关系,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保证。

七、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与政治是不可分离的。苏东激进式改革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政治性的,是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中国渐进式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和政治体制的相对集中,并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框架内逐步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则是以西方式的多元政治作为政治制度的基础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结构和政治体制改革战略对于渐进式改革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集中,有利于防止社会的失控和解体,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减少改革中由于摩擦和冲突引起的损耗。而政治的多元化则可能加剧和扩大各种矛盾与冲突,破坏政治与社会的稳定。

2.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各阶层、各地区、各集团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有些改革措施往往只对一部分人有利,而可能使另一部分人受损;还有一些改革措施能使部分人受益,却使整个社会受损,或者可以使社会受益,而使部分人受损。所有这些矛盾如果都通过协商谈判或货币交换的方式来解决,不仅成本极高,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根本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的动员强制和政治上的劝导,可以降低改革的成本,减少改革的阻力,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3.权威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资源,它的行使在特殊场合是没有成本的,因为权威的授予可以先于它的作用,可以是稳定的和持久的,可以容纳大量的行为范畴。而当需要一种反应时,则常常无须任何报偿、任何惩罚、任何操纵,甚至无须任何说服。渐进式改革充分利用了党和政府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政治权威,有效地协调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组织实施各项改革措施。

4.在政治秩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推进改革,使政府可以对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发展、眼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等重大的全局性问题进行统一的协调、合理的安排,排除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各种干扰,组织动员社会的各种力量,调动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资源,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

5.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步骤,而不是根据政治体制民主化和多元化的要求来决定经济改革的战略,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且也符合政治发展的规律。只有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体和良好的政治秩序。脱离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强制推行某种政治制度和模式,必然会造成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强调政治上的稳定和适当的集中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行政分权、机构改革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改革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同时表明,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民主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会助长严重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

象,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定条件下会使改革陷入困境,甚至会导致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因此,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八、文化传统与改革的路径

如何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改革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保守主义的进化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往往把文化传统当作决定社会变迁的根本因素,而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则常常完全忽视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改革首先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事事拘泥于传统,就不可能表现出任何伟大的首创精神,就不可能成功地打开现代化的大门。但是,传统与现代又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所有的传统中都有着现代的要素。反之,即使是最现代的社会也不是没有传统的东西,紧随着国家发展而来的文化架构常常是新与旧的综合,传统的力量在许多情况下不是结构变迁的障碍,反而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决定性的要素,使落后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这种恰当的平衡,也是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有利于渐进式改革的。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家族主义为核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因而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根本矛盾,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因素如契约观念淡薄、小生产意识、官本位思想和保守僵化等都阻碍着市场化进程,这就要求市场化改革只有采取渐进的方式才能被人们所接受,才比较容易推进。从积极的方面看,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经过改造和发展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推动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实现。例如,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节俭、适中、反对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积极因素,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秩序观念和权威观念,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集中,还可以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中国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改善人力资本的重要动力,等等。这些因素对于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文化传统的这种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经济和政治结构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中发生作用的。因而,脱离开一定的社会条件,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九、小政府还是强政府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从本质上看是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集权到分权、由管制到自由、由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化过程,这是对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的根本否定。但是,在否定传统集权体制的时候,有不少人却走到另一个极端,即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完全归结为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对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广泛的政府调节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政府的规模越小越好,职能越少越好,政府除了保护产权、制定竞争规则以外,不应当管更多的事情,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大市场、小政府”。这种思路对于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而且存在很大片面性。实际上,判断政府优劣的标准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和职能的多少,而在于它在社会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市场经济而言,政府规模过大,权力过分集中,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官僚主义,抑制经济和社会的活力。但政府规模也不是越小越好,在早期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是越来越多了而不是越来越少了,政府规模是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政府的强弱对于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资本主义的最初发展,完全是一种自发秩序的产物,它既不害怕外部的压力,也不需担忧内部的解体。因而,政府的强弱也许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对于一个后进的国家来讲,这一点却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不可能打开现代化的大门。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曾经指出的那样,尽管程度各不相同,所有不发

达国家都属于“软政权”,没有更多的社会纪律,发展将遇到巨大的困难,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被拖延。因此,所有不发达国家都必须努力加强和硬化其政权,使它们的法律更具有效力,使它们的行政更具效率,特别是更少腐败,否则社会的现代化将没有希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使经济繁荣、政治通达、社会稳定、法制严明、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而一个软弱的政府则会使经济停滞、政治腐败、社会混乱、法制松驰、国家孱弱;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有效地代表公众的利益,抑制个别集团和个别地区利益的过分膨胀,而一个软弱的政府则无力阻止个别集团和个别地区利益的过分膨胀,以至于他们的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而一个软弱的政府则无力克服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现代化的事业中途夭折;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保证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而一个软弱的政府则会使国家内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外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的是强政府而不是弱政府,20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且也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宏观调控、适当的行政干预、明智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只有把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目标。

十、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对于中国改革经验的意义,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以萨克斯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有利的初始条件,如落后的半工业化的经济结构、独特的文化传统、松散的以横向联系为基础的传统体制、政治上的相对稳定等。这些有利的初始条件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可以按照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因而中国的改革不具有普遍意义,它是一种特殊环境的产物。同时,他们强调,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是十分有限的,中国的改革正在陷入困境,而这种困境正是由于没有实行彻底的自由化路线所导致的。而一些支持渐进主义观点的人则认为,中国的改革道路是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成功的道路,它具有内在逻辑上的有序性和不可逆性,可以使“分两步跨越同一条鸿沟”成为现实,有利于保持改革过程中速度和稳定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改革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摩擦成本和社会动荡,因而迄今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收益。既然改革中国家的传统经济体制及其弊端都是相同的,改革的道路也应该是相通的,所以,中国改革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这两种观点都把普遍性与特殊性不恰当地对立起来了。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首先是中国的特殊国情的产物,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是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正如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一样,中国改革的经验也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例如,中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分地区推进的改革方式在苏联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分裂主义力量;中国的改革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目标则是向西方模式靠拢;权威主义和秩序观念可以与东方文化融合在一起,而同与无政府主义传统相联系的俄罗斯却格格不入;双轨过渡、增量改革和局部推进的改革方式在经济政治危机极其严重的、政府权威丧失殆尽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可能性,等等。但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中国改革的特殊经验也同时必然包含着普遍性的意义。如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当重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应当把自觉性与自发性、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利用传统的组织资源,改革不能仅从理性和主观愿望出发,而应当从各国的实际出发,等等。反过来说,激进式改革首先也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内部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演化的产物,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遍的。但是,在这种改革方式中同样也包含了转型过程中的普遍因素,如宏观的稳定化、微观的自由化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是包括了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变迁的整体性过程,而且这种整体性的变化又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双重约束中进行的,因此,仅仅从市场化的方式方法的角度是无法全面认识中国的改革经验的,只有用整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从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统一中,才能比较深入全面地把握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内在逻辑。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分析比较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分析比较 作者:贸三燕海龙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各国的改革而言都是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所以从改革的动因、方向及目标上看,两种改革方式并没有大的差别。 一、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主要观点 激进式改革理论,也称之为大爆炸式改革或休克疗法,特指主要以狭义新自由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为其理论基础,主张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实行的,以迅速私有化、自由化、稳定化为手段,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秩序为归属的一整套体系。主要观点包括(1)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立即实施能达到成熟市场经济终极模式的一整套措施,排斥所有与终极模式不相吻合的中间形态。(2)强调破坏旧体制,认为旧体制的最终状态毫无价值。(3)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希望一步到位。经济体制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改革是一个严密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局部改革不会收到效果。(4)追求速度。它视速度为摧毁旧体制的工具。 渐进式改革理论,采取先易后难, 先表层后里层的改革路径,在旧有制度的框架内渐进、逐步地对旧体制进行制度创新。主要观点包括(1)转轨是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从而与激进式改革理论所强调的过渡的终极相对立。(2) 渐进式改革的战略强调生产的稳定。他们看来,生产规模的下降比保持更低的经济绩效更坏,因为这会使转轨丧失动力。(3)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任何改革方案最初都是以旧体制下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对于未来,改革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4)不刻意追求速度,认为激进式改革不仅会破坏现有关系,而且会破坏现成的信息贮存。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区别 1.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 许多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一个危险的雷区。从一种体制向另一体制转换时,存在某种程度的经济衰退和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在转换过程中,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状态是体制转换的最危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新旧体制处于激烈冲突的胶着状态。这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新体制,使新体制起主导地位,才能尽快摆脱新旧体制并存所造成的混乱和危机。零敲碎打的改革只会延续现存的结构危机。 采用激进的改革策略,可以使改革迅速而全面进行,但是对社会的冲击面比较大,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生产的急剧下降和居民生活状况的恶化,所以有些经济学家称某些东欧国家执行的激进改革策略为“休克疗法”。采用渐进的改革策略,可以避免大的社会震动,减少改革的阻力,但是由于两种体制并存的时期比较长,容易导致腐败和混乱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中国与俄罗斯比较 引言:在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进的过度方式,例如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一种则是渐进的过度改革如中国。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模式以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为主要代表。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惨遭失败,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一片混乱。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却成绩斐然,这也导致了对激进改革的否定。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有待完善,又引发了对两种改革的讨论和比较。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差别。 关键字: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中国俄罗斯 一、中国与俄罗斯两种不同改革模式实施阶段上的区别 1.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 (1)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其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2)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伴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的推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化的起始阶段或者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其本上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格局未变的态势下展开的,市场发育刚刚开始因此基本上是“体制外”展开。第二阶段是市场化的展开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化已经进入“体制内”,市场体制框架开始显现,市场的力量和计划的力量开始抗衡,突出表现在“双轨制”并存的体制模式上。第三阶段是市场化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进程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是进入了纵深的推进阶段,正向着成熟阶段迈进。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从低成本到高成本的改革推进方法,采取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改革成本,使改革的进程可持续。第二在整个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由于新旧的体制存在,所以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实行

探究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

探究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二年,通过这三十二年的时间我国逐步走上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对于过去我们坚持的这种渐进式转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我们为什么选择了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的内涵、意义以及在渐进式改革这条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和。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渐进式改革内涵成就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之路。80年代中期激进式改革被提出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选择了激进式改革,即所谓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很理想。而我国依然坚持采取渐进式改革,并获得了成功,它使得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改革,或者说采取累积性的边际演进的转换模式。而所谓激进式改革,是指采取激烈的、“一步到位”的方式进行改革。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体制外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或者计划经济体制薄弱的边缘领域进行,给予市场经济一个试验空间; 2.增量改革,在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不断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 3.双轨制改革,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单项突破性改革和集中对部分政策的变革并存; 4.倾斜式改革,改革选择了那些影响较小又有建立新体制条件的地区作为突破口; 5.普惠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 中国之所以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于改革的探索性。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某些修补和改良,而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社会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革命”。我国的改革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他经常使用的概念有“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是一场试验,要“走一步,看一步”,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要“一步一步来”,等等。对于这场革命,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答案。因此,对于指导这场变革的领导层来说,需要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循序渐进,而不能贸然激进。 其次,在于改革的复杂性。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地域广,而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城乡之间、沿海内地之间、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在改革的承载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各个区域或部门的改革不可能“齐步走”,而需要“分而治之”,梯次推进。中国的改革按照邓小平渐进思想的设计,以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战略突破口,遵循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序特征和结构布局渐进拓展。改革既先后有序、轻重有别,又整体配套、相互衔接。 其三,在于改革的艰巨性。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涉及思想层面,也涉及社会层面。而从这场全面改革的“重头戏”——经济体制改革来看,不仅包括微观主体的再造和市场体系的重建,也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其四,获取改革动力的需要。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必然涉及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或者说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要确保获得足够的动力,必须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理解和支持。

从渐进式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发展体制发展走向

封面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从渐进式改革倒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走向-社 会科学论文 从渐进式改革倒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走向 郭加玉 摘要:我国采以了渐进式改革地方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倒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重点梳理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历程,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地经验成果进行展现,對下一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地启示作以. 关键词:渐进式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倒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否同於东欧和前苏联地“休克疗法”.Sachs等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围绕“局部均衡”进行改革并由此形成“中国模式”,主要是再经济领域进行,却否能持续;而“休克疗法”展现地是“一般均衡”,改革再经济、政治等多领域同時进行,并带有可持续性.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庞大,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再否平衡,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地区性差异明显,否可能再短時间内通过改革改变我国地落后面貌.统筹考虑我国地基本国情后,采取渐进式改革,使我国成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重大地成果. 一、渐进式改革地特征及成果展现 1.渐进式改革特点 對於渐进式改革特征形成两大共识: 第一,增量改革引导下地逐步推进.渐进式改革并否已一步或短時间内扭

转旧体制下地利益和社会结构作为改革地主要方式,而是阶段性、逐步瓦解涉及经济体制再内地起阻碍作以地问题,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增量式改革是再政府控制与监督下,逐渐再起倒主导作以和率先改革后发挥作以地部门展开,并进一步推广倒其她领域.例如,再對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逐步放松對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地控制力,又保证對国有企业地控制,并逐步焕发出国有企业地活力. 第二,局部试点倒推广过程中地理论创新.推行地渐进式改革并否是盲目地再全国范围之内统一进行,而是先再小范围内进行试点,通过试点进行创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地建立旨再探索现代开放型城市建设理论,率先建设深圳、汕头、福州、厦门四個经济特区,并再经济特区普遍取得良好成果后,通过总结经验,积极创造适合我国国情地现代开放模式. 2.改革开放取得地成果展现 (1)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独具特色地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极大地成功,标志着市场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以得倒了广大共识.再所有制方面,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地基本经济制度得已实现.国有经济依然再关键重点领域得倒快速地发展,主体地位得倒否断强化.非公有制经济再焕发市场经济活力、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地组成部分.再分配方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地收入分配方式,推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再政府调控方面,积极运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进行市场调控,尤其是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基本保险制度,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内容地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等.

渐进式改革

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 来源:陕西论文网字体: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以下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 1、先农村后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归功于农民的创造精神。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2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3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前两阶段的改革成本较低且有明显的收益,既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的非农化又主要是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主要由乡镇企业吸纳。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农村综合改革时期。2005年28个省、市、区不再征收农业税,同年底通过废止征收农业税的法令。目前我们处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 2、先试点后推广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改革是有风险的。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价格改革首先从基本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开始突破,然后逐步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3、先易后难 中国经济改革首先采取体制外突破,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以此入手进行改革成本小、收益大。 “放权让利”是中国改革前期的鲜明特点,1978-1993年,中国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中心向地方、企业、个人“放权让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干得好的农户获得更高收入;在城市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让干得好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高收入。这种实

如何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渐进性特征

如何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渐进性特征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显著改善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无一例外的展现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渐进性特征,总结了渐进式改革在我国的利弊。 关键字:改革开放渐进性中国特色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国民经济恢复,紧接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也是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出色完成,使得第二个五年计划出现了赶英超美,社会主义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等错误思潮,紧接着出现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受到了全面冲击。我们国家急需要改革,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但是,中国要如何改革,这是一个问题。是进行玻利维亚式的“休克疗法”,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推进,进行渐进式改革?这个时期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没有“休克疗法”所需要的客观经济条件: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只能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中国只适合渐进式改革。改改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表明一个合适的循序渐进的转型过程能够保持前一个发展阶段所创造和积累的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并且能够将这些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转移到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能力的一些领域。 二.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渐进式特征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渐进式改革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又使无自生能力的企业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继续得到保护不致崩溃。中国通过一种渐进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代的市场经济。 1、先农村后城市 新时期中国改革进程实际上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的制定和贯彻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这是农民受益最多的时期。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1979年后以“简政放权”和“减税让利”为基本思路,“以形成产

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摘要:中国经济改革是解决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的必然要求。渐进式改革是学界关于中国改革特性达成的一个共识,而采取此种改革模式却是取决于以下原因:过宽的“制度鸿沟”、高度专用性的“人力资产”以及“制度记忆”的“缺失”。 由于“渐进式改革”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至很多艰难和结构性的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遗留下来。在渐进式改革逻辑下,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的推动是缺乏效率的。由于政府具有合法强制力,当自发的市场力量导致利益目标分散时,政府能有效地聚合各种价值取向,平衡利益冲突,减少改革成本,使市场化进程顺利推进。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需要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模式,但在理论和实践中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障碍。 关键词:中国;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 (2008)06-0029-06 莫 翔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1) 收稿日期:2008-10-25 作者简介:莫翔(1978-),男,云南保山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一、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分析(一)改革必要性的制度经济学诠释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中国市场化道路的性质是什么?对于上述问题,中国经济学家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然后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性质及决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不过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对过渡过程的研究还是不够的,就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言,首先应该回答的是,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不行了?一些经济学家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视阈对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总体上,这些理论上均认为中国传统集权体制是一种交易成本很高的制度安排,而造成这些高交易成本的原因却在于:领导人与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权利与责任义务的不对等;个人损益与社会损益的不一致等。旧体制的低效率,一方面是由于事实上产权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契约执行的困难(这主要体现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过高代理成本)。产权的模糊性并不仅指每个社会成员切实感受到的权利的模糊,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在公有制下,社会成员没有退出权,结果当事人无法惩罚违规者,以致违规行为蔓延,这是公有制 低效率的关键原因。一些经济学家还通过对人民公社和合作社经济绩效的比较分析来支持上述结论,发现合作社由于社员被赋予了退社的权利而获得了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从契约执行的角度看,如果把计划经济体制看做是一个多层委托代理关系,那么每一层都会导致代理成本,委托代理层次越多,体制的总代理成本就越大,换而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中初始委托人(老百姓)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每一级工作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会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和公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递减。事实上,此类分析模型就是对产权观点的一个正式证明。此外,模型本身又进一步揭示出了产权理论应用的一些条件:当事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危害程度与公有经济的规模直接相关。这也预示着公有制规模的缩减有可能弱化其低效率程度。 (二)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渐进式改革一般而言,学术界关于中国改革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中国实行的是一种渐进改革的模式。从时间上看,渐进性表现为改革方案的逐步推广和到位的过程。从空间上看,渐进性表现为一种增量改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实行“体制外”改革,即旧体制不变,在旧体制以外成长出一块新体制。第二,在旧体制内,通过改变原有契约方式来 荩经济学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 2008年11月第6卷第6期Vol.6No.6Nov.2008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东欧激进式改革异同

渐进式改革又称“中国式道路”,它是指在保持原有根本制度条件下,通过培植新体制因素以达到体制转换,从而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般来说,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体制外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或者计划经济体制薄弱的边缘领域进行,给予市场经济一个试验空间; 2、增量改革,在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不断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 3、双轨制改革,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单项突破性改革和集中对部分政策的变革并存; 4、倾斜式改革,改革选择了那些影响较小又有建立新体制条件的地区作为突破口; 5、普惠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这种改革的优势就是具有阻力小,易突破,成本较小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事情。 激进式改革又称为“休克疗法”或“俄罗斯道路”,它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按总体改革蓝图,推倒原有制度重新建立自由市场制度的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就是选择了这种社会主义快速全民进行市场化的改革。 激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自由化策略。激进式改革的首要条件就是实现经济自由化,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经济自由化包括价格、贸易和汇率的自由。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私有化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主体。三是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稳定化策略。为了使市场化和私有化有效进行,激进式改革认为稳定宏观经济是必须的。稳定化主要是通过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论文作者张宇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经验在于,它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因而,必然要在自发与自觉、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改革模式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但在这种改革方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改革的性质与改革的方式 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和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过渡的方式而展开的,他们把改革定义为市场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考察两种改革模式之间在过渡方式上的差别。例如,把激进与渐进归结为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前进、是整体推进还是单项突进、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是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改革的实质、特征、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这些看法虽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过渡经济的某些重要特点,但似乎都难以真正揭示经济转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它们都回避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改革的性质和目标问题。 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改革目标的,离开了改革的目标与过程,改革的成本、收益和路线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社会制度的变迁绝不像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在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寻求成本最小的改革路径问题,相反,它是在无数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过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主要特征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双重转型。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完成的。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稳定与发展中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入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的、革命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生产的停滞与下降。这才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真正差别,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以下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 一、先农村后城市 新时期中国改革进程实际上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归功于农民的创造精神。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2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3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前两阶段的改革成本较低且有明显的收益,既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的非农化又主要是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主要由乡镇企业吸纳。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农村综合改革时期。2005年28个省、市、区不再征收农业税,同年底通过废止征收农业税的法令。目前我们处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在多年酝酿和

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 2、先试点后推广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改革是有风险的。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价格改革首先从基本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开始突破,然后逐步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3、先易后难 中国经济改革首先采取体制外突破,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以此入手进行改革成本小、收益大。 “放权让利”是中国改革前期的鲜明特点,1978-1993年,中国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中心向地方、企业、个人“放权让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干得好的农户获得更高收入;在城市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让干得好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高收入。这种实行“松绑放权”和“给好处”的做法,使微观主体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企业、地方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实行“双轨制”,也就是在保持计划价格的同时,答应一部分市场价格的存在;答应集体、私营、合资企业进入原先受抑制的轻

激进和渐进式改革的差异

1.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 答:(1)激进式转型又称休克疗法,“休克疗法”这一医学术语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经济领域。休克疗法的最早提出,是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所为。玻利维亚是南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由于长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大量积累而又得不到解决,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正是面对这样一种险恶的经济形势,受聘于危难之际的萨克斯,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压缩政府开支,取消补贴,放开价格,实行贸易自由化,通过货币贬值实现汇率稳定,进一步改革行政和税收制度,将部分公营部门和企业民营化,重新安排债务和接受外援等等。由于这套经济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2)渐进式转型又称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渐进式改革实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其成功就是由于在肯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内在发展动机的基础上,对社会各主体物质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有序的渐进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和成员的积极性,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参与。渐进式改革的内容也包括稳定化、自由化、私有化和制度化,只不过在具体实施中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色。渐进式改革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减少改革代价,拥有可过渡方式,而且在一个宏观经济相对平衡稳定的国家实行渐进式的改革较为有利。 (3)二者区别:渐进式改革主要考虑的是稳扎稳打;激进式改革,则是带有冒险性质的。在经济体制改革方式的选择问题上,“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孰优孰劣,它们各自面临的特殊问题是什么,是体制经济分析和“过渡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这两种改革方式的主要区别是: 改革和发展的关系.激进式改革往往是无搞改革、后求发展,改革阶段好比“泪水之谷”,通过人为降低发展速度来推动改革;而渐进式改革则是既搞改革、又求发展,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尽量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用经济的稳定发展来支持改革。 “破”与“立”的关系.激进式改革往往是“破”字当头、先破后立,采用“休克疗法”首先彻底破坏计划经济体系和国有制度,然后进行新体制建设,结果大多造成体制“真空”;而渐进式改革往往“立”字当头、先立后破,在改革过程中于不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不断减少指令性计划,这样使传统体制收缩的同时市场主体和关系相应形成和扩张,避免了体制“真空”。 速度和推进力度.激进式改革往往重视速度,力求速决,俄罗斯于1990年8月制定的“500天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渐进式改革则往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其典型作法是,通过局部均衡各个击破,通过边际均衡分解难题,而不是一味求全、求‘决。 (4)孰优孰劣。如果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既定,而且改革方式的差异不导致改革结果的差异,这样仅从改革成本最小化的角度去看两种改革方式所面临的特殊问题,那末其基本判断是:改革的实施成本是改革的激进程度的减函数,或者说是改革方式所需时间的增函数——改革的速度越快,改革所需时间越少,信号扭曲的问题越是尽快得到彻底纠正,社会越是较快地建立起新体制以使人们尽快地形成关于新体制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稳定预期,经济所面临的损失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单从如何使这种实施成本最小化的角度看问题,激进式改革方式相对于渐进式改革显然具有优越性。改革的摩擦成本是改革激进程度的增函数,或者说是改革方式所需的间长度的减函数——给定改革发生时的各种初始条件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在世界各国的改革中,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模式或改革路径:第一种是按照“华盛顿共识”而进行的激进式改革,也叫“休克疗法”。第二种是指在原有政治制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的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具有很强的刚性,就好似要把一座旧城一下子彻底摧毁夷为平地,在短期内再建一座新城,这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渐进式”改革则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它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了一个个缓冲带,有利于缓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的改革指导思路,就是渐进式的改革。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敏锐地洞察到中国的国家控制能力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进行激进式改革的程度,根据中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现实情况,设计出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渐进式”改革指导思路,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渐进式改革之路已经走得很远,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完整,保持了国家机器基本运作的正常化,保持了政权的稳定,并且还保持了经济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为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模式”。 这种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最主要的特点: 1、渐进式改革利用现有组织资源,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的改革每走一步,都是在选择风险最小的切入点。典型的步骤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改革的阻力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也在社会上逐步培育起改革的意识,这种政治策略非常高明。中国电信业的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历程,就是一个国家不断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持续推进基本电信服务市场化的渐进式改革历程:1994年7月,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打破了原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初步引入了基本电信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随着国家电信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到了 1999年12月,全国电信市场已经拥有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等7家运营商,初步形成了基本电信服务市场化分层竞争格局;再到2008年6月,国家再次对六大电信运营商重新洗牌,整合为电信集团、联通集团、移动集团三大电信巨头,形成了基本电信服务三足鼎立的市场化竞争格局。 2、渐进式改革属于增量改革,也叫“体制外”改革。其具体操作方式是,以市场化为导向,新体制增量推进,就好像修一条水渠,土一点一点挖,石头一块一块砌,最后水到渠成。例如中国移动集团陕西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8月成立之初,为优化人员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出台了一系列企业职工内部退休优惠政策,鼓励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职工自愿与企业签订内部退休协议,到2000年底,先后有三批共计260多人内部退休,而且一次比一次优惠力度大;还有,在用人制度改革上,从2000年1月起,陕西移动新招聘员工,非本科学历,原则上不得录进入省公司机关工作,各分公司非本科学历员工也不得调入省公司机关工作,已经在省公司机关工作的非本科学历员工不受影响。这些人事制度改革充分体现了新人新政策,旧人旧政策的增量改革特性。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要有先有后 内容提要: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推行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路线。这条道路具有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后推广、先易后难、先做后说的四个特点,渐进式改革使中国经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10%左右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创造了世界经济 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着“中国模式”。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其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中国渐进发展潜在风险改革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有先有后”的渐进式改革助推中国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改革为什么成功?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原世界银行资深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1、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推进。中国的经验表明,一个合适的循序渐进的转型过程能够保持前一个发展阶段所创造和积累的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并且能够将这些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转移到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能力的一些领域。2、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在任何一项改革进程的初始阶段,不管采取何种方法,人们都不可能预见到未来各个阶段中将会显现出来的所有问题。因此,改革一定是一个边探索边改革的适时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按照既定蓝图进行临摹的过程。”无独有偶,2008年2月4日新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摘要:渐进式改革是计划经济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分阶段、有序地推进改革,即循序渐进地改革。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不采用全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法,而是完全保留原有金字塔等级结构,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变革。 关键词: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经验,问题 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转型。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或基本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形成的。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简而言之,中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 中国经济改革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公有与非公有、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寻求平衡和协调,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因此,在总结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探索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时,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并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内在根据、具体形式、主要后果和一般前景。归根结底,我们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框架内,市场化改革能不能持续推进下去并获得最后的成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一难题的实践中形成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 二、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几个环节 (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条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并在十五大上把这一方针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从而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面临着这样一个前人所没有解决的世纪性难题,即公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而,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从根本上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前途。传统的观念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是不可能兼容的,中国改革的实践否定了这种观点。中国的改革经验证明:第一,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仅公有制经济中的乡镇经济、社团经济、合作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可以直接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财产关系、人力资本和经营权益上的明显差别,因而也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