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

1、设函数定义在上,满足,有,试求的表达式;

2、设是收敛数列,,证明中至少有一个属于。

3、设a>0,c>0,数列定义如下:,证明数列收敛,并求其

极限;

4、设,试求;

5、设在上可导,,且满足,试证:存在,且;

6、设,其中为[0,1]上的连续可微函数,为连续的周期函数,周期

为1,且,试证明:

1)的任意一个原函数亦必为周期等于1的周期函数;

2)级数收敛;

七、计算曲面积分,其中S为椭球面的外侧;

八、叙述并证明复分析中的最大模定理;

九、设是定义在上的有界函数,是的振幅(函数),定义如下:

1)试证

其中在I上的Lebesgue积分,右端分别试Darboux上下积分;

2)试证明在I上Riemann可积的充要条件是其不连续点的集合为零测度集。

2016上海交通大学期末 高数试卷(A类)

2016级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A 类)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 若3222lim 12 x ax bx x →∞++=+(其中,a b 为常数),则 ( ) (A )0a =,b ∈R ; (B )0a =,1b =; (C )a ∈R ,1b =; (D )a ∈R ,b ∈R 。 2. 若函数()f x 的一个原函数是(2)e x x -,则'(1)f x += ( ) (A )e x x ; (B )1e x x +; (C )1(1)e x x ++; (D )(1)e x x +。 3. 反常积分1 0ln[(1)]d x x x -? ( ) (A )2=-; (B )1=-; (C )0=; (D )发散。 4. 设OA a =和OB b =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AOB ∠是向量a 与b 的夹角, 则AOB ∠的角平分线上的单位向量为 ( ) (A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 (B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 (C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 (D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 5. 设函数()f x 为连续函数,对于两个命题: (I )若()00()(()())d d x u F x f t f t t u =--??,则()F x 为奇函数; (II )若()f x 为奇函数,则()3 0()()d d x y x G x f t t y =??为奇函数,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I )和(II )均正确; (B )(I )和(II )均错误。 (C )仅(I )正确; (D )仅(II )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 已知函数()y f x =由参数方程3cos 2sin x t y t =??=? (0t <<π)所确定,则 ''()f x =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平面通过y 轴,且点)2,4,4(-到该平面的距离等于点)2,4,4(-到平面0z =的距离,则该平面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已知321e e x x y x =-,22e e x x y x =-,23e x y x =-是某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化学电化学习题.

1在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电量计,一为氢电量计,另一为银电量计。当电路中通电 1 h后,在氢电量计中收集到19 ?C、99.19 kPa的;在银电量计中沉积 。用两个电量计的数据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解:两个电量计的阴极反应分别为 电量计中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对银电量计 对氢电量计 2用银电极电解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求溶液中的和。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

3用银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阳极溶解下来 的银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其反应可表示 为 总反应为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沉积了,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先计算是方便的。注意到电解前后阳极区中水的量不变,量的改变为 该量由两部分组成(1)与阳极溶解的生成,(2)从阴极迁移到阳极

4已知25 ?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C时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的溶液,测得电阻为。计算(1)电导池系数;(2) 溶液的电导率;(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为 (2)溶液的电导率 (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5已知25 ?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计算的解离度及解离常熟。所需离子摩尔电导率的数据查表。 解:的解离反应为 查表知 因此,

6已知25 ?C时水的离子积,、和的分别等于 ,和。求25 ?C时纯水的电导率。 解: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纯水的电导率 7试计算下列各溶液的离子强度:(1);(2);(3)。 解:根据离子强度的定义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化学习题课 熵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 W Q U +=? 或 'amb δδδd δdU Q W Q p V W =+=-+ 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系统得功为正,对环境作功为负。式中 p amb 为环境的压力,W ’为非体积功。上式适用于封闭体系的一切过程。 2. 焓的定义式 pV U H += 3. 焓变 (1) )(pV U H ?+?=? 式中)(pV ?为pV 乘积的增量,只有在恒压下)()(12V V p pV -=?在数值上等于体积功。 (2) 2 ,m 1 d p H nC T ?=?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的一切过程,或真实气体的恒压变温过程,或纯的液体、固体物质压力变化不大的变温过程。 4. 热力学能变 2 ,m 1d V U nC T ?=?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的一切过程。 5. 恒容热和恒压热 V Q U =? (d 0,'0)V W == p Q H =? (d 0,'0)p W == 6. 热容的定义式 (1)定压热容和定容热容

δ/d (/)p p p C Q T H T ==?? δ/d (/)V V V C Q T U T ==?? (2)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定容热容 ,m m /(/)p p p C C n H T ==?? ,m m /(/)V V V C C n U T ==?? 上式分别适用于无相变变化、无化学变化、非体积功为零的恒压和恒容过程。 (3) ,m ,m p V C C R -=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4)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23,m p C a bT cT dT =+++ 式中a , b , c 及d 对指定气体皆为常数。 (5)平均摩尔定压热容 21,m ,m 21d /()T p p T C T T T C =-? 7. 体积功 (1)定义式 V p W d amb -=? 或 V p W d amb ∑-= (2) )()(1221T T nR V V p W --=--= 适用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 (3) )(21amb V V p W --= 适用于恒外压过程。 (4) )/ln()/ln(d 12122 1 p p nRT V V nRT V p W V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5) ,m 21()V W U nC T T =?=- 适用于,m V C 为常数的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 (116学时)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理化学是整个化学科学和化学工艺学的理论基础。该课程对后续专业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加强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并作为其它与化学有关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基础,培养获得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为学生所学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深化和今后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一般在五年制高职三年级第一、第二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和化学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学习、研究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对学生选课的建议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各教学章节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着重理论知识对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可能、可行性研究,强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热力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理解热力学基本原理,并运用热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气体、溶液、相平衡、电化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

2、理解化学现象与电现象的联系及与热力学的关系,基本掌握可逆电池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3、了解动力学方法的特点,初步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反应速率理论和催化作用的特征,初步掌握链反应、光化学反应; 4、初步掌握表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并运用热力学及有关理论来讨论某些性质。 (二)能力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先行课内容的理解; 2、了解物化的最新成就,培养学生运用物化的基本原理、手段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实验现象,能正确操作并读取数据、检查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三)素质教学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绪论 教学内容:物理化学的内容和任务、形成、发展和前景、研究方法,怎样学习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教学重点: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二)气体 教学内容: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分压、分体积概念及计算,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临界现象,真实气体方程。 教学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分压、分体积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分压、分体积概念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学内容:体系与环境、状态、过程与状态函数等基本概念,内能、焓、热和功的概念,内能与焓的变化值同恒容热与恒压热之间的关系,可逆过程与最大功。生成焓、燃烧热,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重点:内能、焓、热和功的概念;生成焓、燃烧热、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教学难点: 内能与焓的变化值同恒容热与恒压热之间的关系;可逆过程与最大功;生成焓、燃烧热、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教学内容: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状态函数(S)和吉氏函数(G),熵变和吉氏函数差,熵判据和吉氏函数判据。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二定律。

(最新整理)上海交通大学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完整)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的全部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一、 设函数)(x f 定义在R 上,满足R x ∈?,有2 )1()(2x x f x f -=-+,试求)(x f 的表达式; 二、 设}{n x 是收敛数列,}sup{},inf{n n x x ==βα,证明βα,中至少有一个属于}{n x 。 三、 设a>0,c 〉0,数列}{n a 定义如下: 2,1),(),(211211=+=+=+n a a a a n a c n n a c ,证明数列}{n a 收敛,并求其极限; 四、 设.0)0(,0,sin )(01=≠=?f x dt x f x t ,试求)0('f ; 五、 设)(x f 在),1[+∞上可导,1)1(=f ,且满足)(1)('22x f x x f += ,试证:A x f x =+∞→)(lim 存在,且41π +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本科生入学考试大纲数学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本科生入学考试大纲 数学 一、考试目的 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本科入学数学考试,是以报考我校的具有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学生为对象而进行的选拔考试。数学考试旨在测试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留学生本科入学数学考试测试考生各项数学素养如下: 1.记忆。能识别或记住有关的数学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能在标准 的情景中作简单的套用,或按照示例进行模仿; 2.解释性理解。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知识的本质,能用自己的语言 或转换方式正确表达知识内容;在一定的变式情境中能区分知识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会把简单变式转换为标准式,并解决有关的问题; 3.探究性理解。能把握知识的本质及其内容、形式的变化;能从实际问题 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或作归纳假设进行探索,能把具体现象上升为本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会对数学内容进行拓展或对数学问题进行延伸,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合理性、完整性、简捷性作有效的思考。 三、试卷结构 数学考试釆用笔试的方式进行。笔试共25题,满分100分。数学笔试要求考生在90分钟内完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对进入考场的计算器品牌和型号不作规定,但附带计算器功能的无线通讯工具、记忆存储等设备和附带无线通讯功能、记忆存储功能、具有图像功能的计算器不得带入考场。

按测量目标划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文理科共同考试内容: 一、集合与命题:集合及其表示、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命题的四种形 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子集推出关系。 二、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证明;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组) 的解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简单的递 推数列;数列的极限;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数学归纳法;归纳-猜测-论证。 四、函数及其基本性质:函数的有关概念;函数的运算;函数关系的建立; 函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幂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物理化学

一、选择题 1.. 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 (A) 浓差极化电极 (B) 电化学极化电极 (C) 难极化电极 (D) 理想可逆电极 2. 298 K、0.1 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 V,电解此溶液 为:(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φ H2 (A) 大于-0.06 V (B) 等于-0.06 V (C) 小于-0.06 V (D) 不能判定 3.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φ? (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 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D) pH > 8.02 4.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 (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φ? (Cl2/Cl-)= 1.36 V , η(Cl2)= 0 V , φ? (O2/OH-)= 0.401V , η(O2) = 0.8 V 。 5.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6.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7.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φ? (Fe2+/ Fe) = -0.440 V ,φ? (Ca2+/ Ca) = -2.866 V φ? (Zn2+/ Zn) = -0.7628 V ,φ? (Cu2+/ 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A) Cu →Fe →Zn →Ca (B) Ca →Zn →Fe →Cu (C) Ca →Fe →Zn →Cu (D) Ca →Cu →Zn →Fe 8.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9. 电解混合电解液时,有一种电解质可以首先析出,它的分解电压等于下列差值中 的哪一个?式中φ平,φ阴和φ阳分别代表电极的可逆电极电势和阴、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 ) (A) φ平,阳-φ平,阴 (B) φ阳+ φ阴 (C) φ阳(最小)-φ阴(最大) (D) φ阳(最大)-φ阴(最小) 10. 用铜电极电解0.1mol·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11.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 (A) φ? (Na+/ Na) < φ? (H+/ H2) (B) η(Na) < η(H2) (C) φ(Na+/ Na) < φ(H+/ H2)

(完整)上海交通大学_2007-2008学年_高等数学(高数)_期末考试_解答

1、解 22 ()()()0xy xx yy B AC f ab f ab f ab -=-≥,排除A 、B. (,)f x b 在点x a =处取得极小值:(,)0xx f a b ≥,同理:(,)0yy f a b ≥. 答案:C 2、解 0[()()()]C W F dr yzx t xzy t zz t dt π '''=?=-++??u r r 22200[sin cos ]2t t t t t dt tdt π π π=++==?? 答案:B 3、解 22 :1(1)S z x y =+≤,方向为下侧, [221]S S S I y y dv dxdy - + + Ω ∑+=+=--+-?????????ò 32251133 πππ=-?-?=- 答案:A 4、解 1 |(1)|n n n n a ∞ ∞ ==-=∑∑ ――A 错 11||n n n n n a a ∞∞ ∞ +====≥∑∑ ∑ ,发散 ――B 错 1111||| |n n n n n n n a a +∞ ∞ ∞ +===-=- ≥∑∑∑ ,发散 ――C 错 111 1 ||| |n n n n n n n a a +∞ ∞ ∞ +===+=+ =∑∑∑ n n ∞ ∞ ===≈∑ ∑ ,收敛 ――D 对 答案:D 5、解 (0)(0) (3)()02 S S S S ππππ-+-+== = 答案:D 6、解1 2{(,)|cos 2}D r r θθ=≤,2 .......D xy dxdy =?? 解2 *** 22***D xy dxdy dy xy dx +-==????0 7、解 ()()() 2 22222 552323222 c c c x xy y ds x y ds x y ds π-+=+=+=?=???蜒 ?5π

应用电化学

应用电化学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目的和要求 应用电化学是为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它主要讲授应用电化学的三个重要分支学科: 金属电沉积, 化学电源, 腐蚀电化学. 希望通过本科程的讲授, 让学生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若干应用电化学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课程以介绍各个相关应用电化学工业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主, 也兼顾介绍一些生产工艺和发展方向等. 本课程也可作为材料化学及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应用电化学简介 (1学时) 1.1应用电化学(电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其发展状况 1.2本课程内容简介 第二章化学电源概论 (1.5学时) 2.1 化学电源概论 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 ---- 能量储存与转化装置 2.2电池的分类及组成 (按工作原理分:原电池、蓄电池、储备电池及燃料电池等) 2.3 电池的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 电池电压、容量及效率 电池及其材料的比较特性 (要求掌握原理及计算方法) 2.4 化学电源研究及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一次电池(原电池)( 3学时) 3.1 一次电池概论 3.2 普通锌锰电池及碱性锌锰电池

3.3 银锌电池及汞氧化物锌电池 3.4 一次锂电池 3.4.1 正极材料 3.4.2 锂负极材料 3.4.3 电解质溶液 具体电池体系涵盖: Li/MnO2, Li/(CF)n, Li/LiClO4, PC/Ag2CrO4 3.5 金属-空气电池 3.5.1锌空电池 3.5.2 铝空电池 第四章二次电池(蓄电池) (3学时) 4.1 二次电池概论 4.2 铅酸蓄电池 4.3 碱性蓄电池 4.3.1 镉镍电池 4.3.2 金属氢化物(氢)镍电池 4.3.3 锌镍电池 4.3.4 其他碱性蓄电池 4.4 锂蓄电池 4.5 锂离子电池 原理简介 电极材料及电解质 第五章燃料电池 (2学时) 5.1 燃料电池概述 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5.2 碱性燃料电池(AFC)

上海交大2001物理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一、 选择题(共10分,1分/小题) 1. 有一气体,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T C 和P C ,则欲使此气体液化,必须符合的条件为: a.:T>T C , P>P C b :T>T C , P

T C ,P 达到一定值 2.理想气体在绝热情况下向真空膨胀,则 a :W=0,△G<0, △F>0 b :W=o, △G<0, △F<0 c :W>o, △G<0, △F<0 d :W=o, △G>0, △F>0 3.实验活化能是负值时,k (速率常数)~T (温度)图的斜率为: a :大于0 b :小于0 c : 等于0 d :不能确定 4.反应CO (g )+2H 2(g) ?→?CH 3OH(g)在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平衡常数为K,若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此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平衡常数为K ,,则 a:K= K ,, Ea = Ea , b:K> K ,,Ea< Ea , c:K= K , ,Ea > Ea , d:K> K ,,Ea > Ea , 5.已知水溶解某物质以后,起表面张力γ与溶质的活度α呈如下关系 γ=γ0-Aln(1+B α) 式中γ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B 为则常数,溶液表面超量2Γ为 a: 2Γ= -)1(Ba RT Aa +b: 2Γ=-)1(Ba RT ABa +c: 2Γ=)1(Ba RT ABa +d: 2Γ= -) 1(Ba RT Ba + 6.n mol 理想气体s ?????????Τ?ρ的值等于: a: R V b: nR V c: V C V d: P C V

上海交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期终试卷B节选

上海交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期终试卷(B)(节选)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环境、农学、医药专业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 得分 注意:带 * 的题目,除环境、药学专业外,不用做。 一、选择题:15%(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 1、()某溶液的pH=0.04,则其中H+的浓度为: A、 0.912mol·dm-3 B、0.91mol·dm-3 C、 0.9mol·dm-3 D、1.1 mol·dm-3 2、()H3PO4的pK a1、pK a2、pK a3分别是2.12、7.12、12.32,在下列不同pH值的溶液中,溶液中HPO42-的平衡浓度最大的是: A、7.21 B、10 C、12.32 D、14 3、()将BaSO4分别放置于纯水、1.0mol·dm-3 NaCl、1.0mol·dm-3 BaCl2三种溶液中,溶解度分别为s1、s2、s3;则三者的关系为: A、s1>s2>s3 B、s3> s1 > s2 C、s2> s1 >s3 D、s2> s3 > s1 4、()某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磁矩为4.90 B.M.,而在八面体强场中磁矩为零,该金属离子可能是: A、Cr(III) B、 Mn(II) C、 Co(II) D、 Fe(II) E、以上都不是 5、()要想增加电池(-)Zn|ZnSO4(c1)|| CuSO4(c2)|Cu(+)的电动势,应采取的办法是: A、负极通入H2S气体; B、正极加入CuSO4溶液; C、负极加水稀释;D上述三种都可以。 6、()已知某金属指示剂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电离,H32In- 2-3- (它与众多的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是酒红色,如用EDTA滴定Mn2+,用该指示剂指示终点,合适的酸度范围是: A、pH<3 B、3<pH<6 C、6<pH<12 D、pH>12 *7()某一有色溶液浓度为c,测得其透光率为T0。把浓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的透光率为: A、(T0)2 B、(T0)1/2 C、T0 2D、2 T0 二、是非题:5% 1、()溶度积常数可以衡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K spθ(AgCl) = 1.77×10-10,K spθ(Mg(OH) 2 ) = 5.61×10-12, 显然,AgCl在水中溶解度更小。 2、()按照晶体场理论,强场配体和弱场配体与同一金属离子配位时,其晶体场稳

上海交通大学_2007-2008学年_高等数学(高数)_期末考试_试卷_(180学时)

2007级第二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试题解答与评分标准(180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若二阶连续可微函数(,)f x y 在点(,)a b 处取得极小值,则有 ( ). (A )(,)0,(,)0xx yy f a b f a b ≥≤ (B )(,)0,(,)0xx yy f a b f a b ≤≥ (C )(,)0,(,)0xx yy f a b f a b ≥≥ (D )(,)0,(,)0xx yy f a b f a b ≤≤ 2. 质点在变力F yzi xzj zk =-++ 作用下沿螺旋线:cos ,sin ,C x t y t z t ===从 点()11,0,0M 运动到点2(1,0,)M π-,则变力F 所做的功为 ( ). (A )π (B )2π (C )212π (D )313π 3. 设有向曲面∑:222(1)1(1)x y z z ++-=≥,方向为上侧,则 22x y d y d z y d z d x z d x d y ∑--=?? ( ). (A )53π- (B )23π - (C )3π- (D )3π 4. 设n n a =,则下列级数中,绝对收敛的级数是 ( ). (A )1(1)n n n a ∞=-∑ (B )11n n n a a ∞+=∑ (C )11()n n n a a ∞+=-∑ (D )11()n n n a a ∞+=+∑ 5. 设三角级数1sin n n b nx ∞ =∑在(0,)π内收敛到函数()1f x x =+,则此三角级数 在3x π= 处收敛于 ( ). (A )1+π (B )1+2π (C )1+3π (D )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 设区域22222{(,)|(),,R }D x y x y x y x y =+≤-∈,则2D xy dxdy =?? . 7. 设平面曲线C 为圆221x y +=,则曲线积分()2223C x xy y ds -+=? . 8. 微分方程2(2sin )(cos )0x x xy e y dx x e y dy +++=的通解为: . 9. 设23F yzi xzj xyk =-+ , 则()div rot F = .

2016年上海交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真题

上海交通大学 201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命题考试 科目代码837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物理部分 1.名词解释(4*5分) 1、高斯链和等效自由结合链 2、时温等效原理 3、普适标定曲线 4、强迫高弹形变 2.简答题 1、什么是静柔顺性和动柔顺性?(10分) 2、什么是玻璃化转变?简要叙述自由体积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并说出四种测量玻璃化温度的方法及其依据。(15分) 3、运用热力学分析橡胶高弹性的物理实质并且叙述出橡胶拉伸放热的特征。(15分) 4、以SBS为例,解释说明“应变诱发塑料-橡胶转变”现象。(15分)高分子化学部分 1.简答题 1、什么是动力学链长和数均聚合度?在没有链转移的情况下,两者是什么关系? 2、合成热塑性酚醛树脂和热固性酚醛树脂该怎么设计流程?

3、CH2=C(CH3)2、CH2=CHCH3、CH2=CHNO2分别可以进行什么聚合,理由是什么? 4、为什么要对共聚物组成进行控制?工业上有哪几种方法? 5、为什么聚氯乙烯在200度以上加工会出现颜色加深现象?为什么聚丙烯晴只能进行溶液纺丝? 6、为保证Zigler-Natta引发剂引发的配位聚合能顺利进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保障实施的过程? 7、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活性中心和反离子有哪些结合方式?这些方式的存在受哪些因素影响? 8、典型乳液聚合具有持续反应速度快、产物分子量高的特点,本体聚合时常常出现聚合速率突然上升、产物分子量增加的现象,试分析上诉特点和现象的原因,并指出两者的异同。 9、什么是“活”性聚合物?为什么阴离子聚合可以当做活性聚合? 10、聚合物化学反应跟小分子化学反应相比有哪些特征? 2、计算题 1、合成尼龙66相对分子质量18000,反应程度为0.995,请问产物端基是什么? 2、用Carothers方法计算凝胶点:2个小问,比较简单 3.计算一个由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

上海交大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历届考研真题.

上海交通大学 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卷名称:高等代数 1.(10分)设P 为数域。()()[]x P x g x f ∈,令()()()() ()x g x x x f x X F 1122++++=;()()()()x g x x xf x G 1++=。证明:若()x f 与()x g 互素,则()x F 与()x G 也必互素。 2.(10分)设J 为元素全为1的阶方阵。 (1) 求J 的特征多项式与最小多项式; (2) 设()x f 为复数域上多项式。证明()J f 必相似于对角阵。 3.(10分) (1) 设n 阶实对称矩阵() ij x A =,其中1+=j i ij a a x 且0...21=+++n a a a ,求 A 的n 个特征值。 (2) 设A 为复数域上n 阶方阵。若A 的特征根全为零,证明:1=+E A 。此处 E 为n 阶单位阵。 4(10分)设()x f 是数域F 上的二次多项式,在F 内有互异的根21,x x ,设A 是F 上线性空间L 的一个线性变换且I x A 1≠,I x A 2≠(I 为单位变换)且满足()0=A f ,证明21,x x 为A 的特征值;且L 可以分解为A 的属于21,x x 的特征子空间的直和。 5(10分)用正交线性变换将下列二次型化为标准形,并给出所施行的正交变换: 32312123222184422x x x x x x x x x ++--- 6(10分)对的不同取值,讨论下面方程组的可解性并求解: 7(10分)假设A 为n m ?实矩阵,B 为1?n 实矩阵,T A 表示A 的转置矩阵。证明: (1) AB=0的充要条件是0=A B A T ; (2) 矩阵A A T 与矩阵A 有相同的秩。 8(10分)设p A A A ,...,,21均为n 阶矩阵且0...21=p A A A 。证明这p 个矩阵的秩之和小于等于()n p 1-,并举例说明等式可以达到。 9(10分)证明任一可逆实矩阵可分解为一个正定阵和一个正交阵之积。 10(10分)设W 为欧氏空间V 的一个子空间。W a V b ∈∈,证明若对任意W a ∈,

上海交通大学2010级数学分析第1学期第2次测验解答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分析测验解答2010.12.19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 函数3()24f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1. 2. 写出e x y x =在1x =处的四阶带Peano 型余项的Taylor 展开式 2344345 e e(12(1)(1)(1)(1)(1))2!3!4! x x x x x x o x =+-+ -+-+-+-. 3. 函数2()e x f x x -=([1,3]x ∈) 的最大值为 2 4 e ,最小值为1e . 4. 曲线2y = 的渐近线为1,x y x =±=±.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1. 设()f x 和()g x 均为R 上的凸函数, 则下列函数中必为凸函数的是 ( C ) (A )|()()|f x g x +. (B )()()f x g x ?. (C )max{(),()}f x g x . (D )[()]f g x . 2. 设函数()()f x C ∈R , 其导函数'()f x 的图形如右图所示, 则()f x 在R 上有 ( A ) (A) 两个极小值点, 两个极大值点. (B) 两个极小值点, 一个极大值点. (C) 三个极小值点, 一个极大值点. (D) 一个极小值点, 两个极大值点 3. 设函数()x f 在0=x 连续, 0>α为常数, 且() lim 0|| x f x A x α →=>, 则以下四条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 ) ()x f 在0=x 取极值. (B ) 存在0δ>使得对()δ,0U x ∈?有()0>x f . (C ) ()x f 在0=x 可导. (D ) ()x f 在0=x 不可导 .

专题07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07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1.(福建省福州市三中2021届高三质量检测)“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 a 为TiO 2电极,b 为Pt 电极,c 为 WO 3 电极,电解质溶液为 pH=3 的 Li 2SO 4-H 2SO 4 溶液。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 A 、B 两个区,A 区与大气相通,B 区为封闭体系并有 N 2 保护。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用导线连接a 、c ,则 a 为负极,该电极附近 pH 减小 B .若用导线连接 a 、c ,则 c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 x WO 3-xe -=WO 3+ xH + C .若用导线连接 b 、c ,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 2+4H ++4e -=2H 2O D .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化 【答案】B 【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a 与c 相连后,a 电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作负极,考虑到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 2SO 4-H 2SO 4溶液,所以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2H O 4e O 4H -+ -=+;由于生成H +,所以a 极附近的pH 下降;A 项正确;根据示意图可知,a 与c 相连后,c 为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应写作:3x 3WO xH xe =H WO +-++;B 项错误;根据示意图,b 与c 若相连,b 极为正极发生氧气的还原反应,考虑到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 2SO 4-H 2SO 4溶液,所以电极反应式为: 22O 4H 4e =2H O +- ++;C 项正确;连接a 与c 后,将太阳能转变成B 中的化学能,再连接b ,c 后,就可将化学能再转变成电能,最终实现了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D 项正确;答案选B 。 2.(广东省2021届高三“六校联盟”联考)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周保学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如下图所示的光电催化体系,该体系既能将2SO 转化为24SO -所释放的化学能用于驱动阴极22H O 的高效生成,也可以实现烟气脱2SO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 ★适用专业: 化学专业。 ★教材: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参考书: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山东大学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胡英等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Physical Chemistry.6th ed., Atkins P.W.,Oxford University Press.(有中译本) 附:关于教材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南京大学教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的《物理化学》(第五版),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五版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遵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4年通过的"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增删,并总结近年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修订而成的。全书重点阐述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考虑到不同读者的需要也适当介绍了一些与学科发展趋势有关的前沿内容。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为化学专业二级学科。课程以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为基本结构,主要内容有化学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电解与极化作用;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二;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进展,从而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打好专业基础,加深对先行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理解,做到知识面宽、基础深。另一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前人提出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碰到问题时,能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 ★实施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方法、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多媒体投影辅助教学手段,并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对每章进行一次习题课,以巩固难掌握的知识点,并掌握运用物理化学方法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纲要 绪论(1 学时) 一、知识点 着重阐明物理化学的意义、介绍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2.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3.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4.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最新整理)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完整)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的全部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一 判断以下各题,正确的给出证明,错误的举反例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 1. 若()x f 在R 上有定义,且在所有无理点处连续,则()x f 在R 上处处连续。 2. 若()x f ,()x g 连续,则()()()()x g x f x ,m in =?连续。 3. 任意两个周期函数之和仍为周期函数。 4. 若函数()y x f ,在区域D 内关于x ,y 的偏导数均存在,则()y x f ,在D 内必连续。 二(12分)设()x f 在[]b a ,上无界,试证对任意0 δ,在[]b a ,上至少有一点x ,使得()x f 在0x 的 δ邻域上无界。 三(12分)设()x f 对任意R x ∈有()()2x f x f =且()x f 在0=x 和1=x 处连续。试证明()x f 在R 上为常数。 四(12分)已知0,...,,21 n a a a ,()2≥n 且()x x n x x n a a a x f 12 1 ...??? ? ? ?+++=,试求()n n x a a a x f ...lim 210=→ 五(12分)若实系数多项式()n n n n n a x a x a x a x P +++=--1110,00≠a 的一切根均为实数。试证明导函数()x P n '也仅有实根。 六(12分)设{}n na 收敛,级数()∑∞ =--2 1n n n a a n 收敛。试证级数∑∞ =1 n n a 收敛。 七(12分)设()x y ?=,0≥x 是严格单调增加的连续函数,()00=?是它的反函数.试证明对 0,0 b a 有()()ab dy y dx x b a ≥+??0 ψ? 八 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求函数()4 4 4 ,,z y x z y x f ++=在条件1=xyz 下的极值。 2. 计算积分()dz arctgzdxdy z y I V ??? -= ,其中V 为由曲面()222 2 1R z y x =-+,0=z 和h z =所围成的区域。 九(10分)设()x g 在[)+∞,a 上一致连续,且对任意的a x ≥有()A n x g n =++∞ →lim ,是试证()A x g x =+∞ →li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