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开合且有度读写遂自如

——《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设计

【设计背景】

群文阅读的整合价值不可忽视,不管是教材中的篇目还是教材之外的篇目,只要有鉴赏与探究价值,就可以整合做群文阅读。统编版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知识性读物”单元,单元学习任务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中国建筑的特征》是自读课文,概括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除了建筑,还有与之相关的园林,于是我联系当代文学的创作动态,选择了教材之外王澍的《造园与造人》,旨在引领学生探索中国建筑与中国园林的特征,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使学生学会热爱中华文化,这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

《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审美思维的激活。分析文本时紧密围绕中国建筑师的人文情怀、中国传统文士的风骨和情趣进行鉴美。这是“美育”与“德育”的双重熏陶,将这两篇文章组合学习符合群文阅读的要求。【学习任务】

1.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探究能力,提升鉴赏品位与写作能力。

2.体味中国建筑、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3.采用阅读、讨论、写作、展示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与实践能力。

【学习资源】1.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该纪录片收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详细地讲述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人生轨迹,比如留学经历、回国创办大学建筑系、拯救古代建筑等,呈现了夫妇二人的学术成就与家国情怀。教师组织学生采用课堂观看与课下自主观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浓厚兴趣,而且也会对二人的学术贡献肃然起敬。

2.中国美院教授、建筑大师王澍领衔设计的第六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建筑图集。

2019年10月20—22日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之所以选址

乌镇,一是由于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古镇,二是乌镇的互联网使用发达,2012年就实现了全镇网络覆盖。乌镇“世界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建筑是由当代新人文建筑的代表学者、中国新建筑运动中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物王澍领衔设计,建筑外立面采用的是江南小青瓦与网状肌理的钢索设计,寓意互联网,整体呈现了江南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科技相融的建筑风格。

3.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和王澍的《造园与造人》印发给学生。

4.《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作品,学生已阅读完毕。

【学生活动】活动一:信息获取,表达呈现。

1.观看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后,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和梁思成对中国建筑的卓越贡献。

2.多媒体展示“世界互联网国际会议中心”图片,了解第一个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人、当代建筑师王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3.完成图表,梳理两位建筑师的简历。

建筑师简历梁思成王澍

所处时代

教育历程

建筑风格

卓越贡献

设计说明:此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提高他们分享与交流能力。既要让学生了解近代建筑师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贡献,又要让学生了解当代建筑大师王澍的风采;既要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建筑的魅力,又要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创新意识。

活动二:文本研读,比较整合。

1.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圈画要点,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互相交流,选择思维清晰又兼具艺术美感的思维导图,用幻灯片展示并讲述。

2.阅读《造园与造人》,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

中所体现的中国建筑的文化思想,筛选整合,分条阐述。《中国建筑的特征》文化思想:

(1)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影响深远,技术上和艺术上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

(2)建筑呈现左右对称的和谐美,有主有从的哲学思考,框架结构的力学美,如翼屋顶的灵动美,琉璃砖瓦木刻朱红色装饰的色彩美等。

(3)中国建筑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造园与造人》的文化思想:(1)中国园林可使人内心平静。(2)建造一个世界,取决于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

(3)中国园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与情趣。

设计说明:此设计注重学生的文本研读,主要采用圈画式阅读,然后运用比较与整合的方法梳理文本。学术论文《中国建筑的特征》重在科学性,画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体现作品说理严谨的风格;《造园与造人》重在人文性,文章通过讲述、分析古代文人造园的故事,既有对传统园林的理解,又有对造园者——古代文人的深刻体悟,更有对重建文化自信与本土文化的价值判断,从而让我们明白“造园”与“造人"之间的关系。

同时,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在赏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点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感悟、自主表达。

活动三:思维拓展,表达交流。

以小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与《造园与造人》中的园林为例,探究中国建筑与中国园林中的儒道思想。

建筑园林蕴涵思想大观园园林

景观一意境描述

儒道思想

景观二意境描述

儒道思想

景观三意境描述

儒道思想

(点拨)中国建筑、中国园林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很深,比如建筑的

对称、方正、朝向,受儒家中庸、礼、阴阳五行等思想的影响,园林的亭台楼榭、山石花鸟的构建,受道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文学、建筑、美术、园艺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融合为青少年审美视域的构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设计说明:力图引导学生关注感悟中国建筑、园林所寄寓的传统思想之美。另外,学生分享的文本片段在无形中拓展了本节群文阅读课的群文体,使阅读更具深度和广度。

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合作探究、成果分享。课堂上对学生要做到充分自主、高效

合作、深入探究。“合作探究”的设计一定要有思维含量,有章可循,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集思广益,收获显著。

这一环节通过问题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思考状态,并强化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

活动四:完成写作,成果展示。

1.就以上合作探究问题完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四人一组,推荐一个作品,在班级用投影仪展示。

设计说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写作实践为主。阅读交流为写作实践做了充分准备,写作实践是阅读交流的有效呈现。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完成写作,是阅读与表达的完美体现。

由课内阅读迁移至课外阅读,再以生成的文学理论指导经典文学的阅读鉴赏与写作,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组内的分享、交流、评析、探讨是群文阅读的一种形式,也是课上群文动态生成的一种形式。在明确的群文议题任务指引下,以课文为基准点,结合经典文学作品向外辐射,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练笔中再次真切体会“寓目写心”,有感而发的魅力。读、评、写三维联动的生成式群文探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系统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活动五:(课后作业)摘录品鉴,设计展示。

1.摘录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关中国建筑、中国园林的描写段落并进行品鉴。

2.开展以“中国建筑与中国园林”为主题的读书报展览活动。

设计说明: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审美能力将群文阅读活动延展至课下,用新的阅读素材丰盈本课的群文阅读,这是为了建立更系统的阅读体系,是实用、有效的教学体验。

摘录经典文学作品中相关建筑、园林的描写段落并加以品鉴,这一课后学习任务的布置使得

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不因40分钟课堂时间的结束而终止,在查阅、搜寻文学资料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群文,这种基于课上所学的反刍式应用实践于无形中增加了群文阅读的厚度。

开展以“中国建筑与中国园林”为主题的读书报展览活动,这为本议题的群文阅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制作“读书报”是读书品鉴能力与审美方式的彰显,确定读书报主题、内容、色彩、布局的过程是阅读的延伸与再创造,是思维与表达的创新式呈现。

小结:

群文阅读因文本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上述《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审美趣味、激发理性思维、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在阅读中适当引领与点拨,使学生由机械式阅读转变为品鉴式阅读,由单篇阅读转变为整合式阅读,如此这般,读写便水到渠成。

群文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提高语文素养需要一定的阅读量,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积累的阅读经验举一反三,运用到课外,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内心世界,也符合群文阅读的理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不同体裁文本的鉴赏评价也为群文阅读课堂搭建起丰富性、艺术性延展的平台,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了融语言、美术等为一体的跨学科审美。这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群文阅读是践行“2017年版课标”理念、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为语文课堂的丰盈化、科学化、深度化献言献策。

8.《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脉络,归纳内容要点,总结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学习本文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色。 3.了解相关建筑知识,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囯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析简明、准确的语言风格。把握中国建筑文法和“词汇”的含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清文章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思考为何说不同建筑词汇能表达不同的感情;理解各民族之间建筑的可译性。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难点: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中建筑属术语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国的音乐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器乐就有独特的二胡、古筝,那么中国的建筑是否一样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呢?下面请大家用关键词来写出中国建筑的特征,(学生写答案)大家的答案很丰富,我们一起学习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看看我们的答案是否准确。 二、写作背景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 年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著作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梁思成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他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禁深受触动。《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 三、作者介绍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的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其主要作品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清式营造则例》等。 四、题目解说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为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

《中国建筑的特征》(语文人教版必修5)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十一课。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文章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为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 、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4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

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中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 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 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一一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设计意图】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从作者入手,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 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 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2 .文体知识: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 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 .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 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 .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 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 .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 别一般需要明确指由,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 开来。 4 .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设计意图】学习文章,需要知人论世,需要了解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理解学者的作品。 三、朗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学习任务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学习任务设计 一、学习内容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说“木叶”》/林庚 二、学习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教学提示”。 三、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文章、资料,开研讨会,写作文章、编辑刊物等学习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学习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的阅读方法,要注意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3.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四、学习过程

(一)读书分享交流会: 从下面任务中任选其一,写成400字左右的科普知识小文章,然后和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发现和认识; 1.屠呦呦为何能提取出青蒿素? 2.加来道雄是怎么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 3.梁思成是怎么成为建筑学家的?——需自己查找资料加以调查、总结 4.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5.什么是科学思维方式?【单元任务一】 6.中医药学有哪些贡献?——需自己查找资料加以调查、总结 7.高维世界是怎样的?——需自己查找资料加以调查、总结 8.平行宇宙是怎么回事?——需自己查找资料加以调查、总结 9.科普文章有何特点? (二)课文改写 校刊需要一篇关于屠呦呦的人物报道,请依据《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改写出一篇关于屠呦呦的人物报道。提醒:可参考《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等文章,择优发在校刊上。 (三)说明文的“读法” 结合《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中的至少一篇,向同学们介绍你阅读科技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有效阅读经验,至少介绍一种阅读方法。要求:方法实用,可普及推广。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理

第三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开合且有度读写遂自如 ——《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设计 【设计背景】 群文阅读的整合价值不可忽视,不管是教材中的篇目还是教材之外的篇目,只要有鉴赏与探究价值,就可以整合做群文阅读。统编版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知识性读物”单元,单元学习任务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中国建筑的特征》是自读课文,概括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除了建筑,还有与之相关的园林,于是我联系当代文学的创作动态,选择了教材之外王澍的《造园与造人》,旨在引领学生探索中国建筑与中国园林的特征,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使学生学会热爱中华文化,这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 《中国建筑的特征》《造园与造人》群文阅读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审美思维的激活。分析文本时紧密围绕中国建筑师的人文情怀、中国传统文士的风骨和情趣进行鉴美。这是“美育”与“德育”的双重熏陶,将这两篇文章组合学习符合群文阅读的要求。【学习任务】 1.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探究能力,提升鉴赏品位与写作能力。 2.体味中国建筑、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3.采用阅读、讨论、写作、展示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与实践能力。 【学习资源】1.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该纪录片收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详细地讲述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人生轨迹,比如留学经历、回国创办大学建筑系、拯救古代建筑等,呈现了夫妇二人的学术成就与家国情怀。教师组织学生采用课堂观看与课下自主观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浓厚兴趣,而且也会对二人的学术贡献肃然起敬。 2.中国美院教授、建筑大师王澍领衔设计的第六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建筑图集。 2019年10月20—22日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之所以选址

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研读识神”

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下 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研读识神” 大单元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研读识神" 学习目标: 1、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情境导入: 我校“三余书吧”将进行图书翻新整理工作,本次翻新,除了保留原有的“文学作品"阅读区域、“工具书阅读区域”、“杂志期刊阅读区域"外,为引导同学们深度阅读知识性读物,在获得科学认识的同时,能够体会科学精神的人文之美,激发科学探索意识与创造精神,还将新增“知识类读物阅读区域”,现围绕“知识类读物阅读区域"建设与阅读推广,以“研习学术读物,探索科学精神”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校园活动。 活动一回顾探索经历,体验科研艰辛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都是具有自传性质的科普性学术文章,两位作者都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了自己的科研探索过程,通过上节课思维导图同学们可以了解屠呦呦发现研究青蒿素与加来道雄成为物理学家的历程体验,深切体会到了科研探索的艰辛与不易。 合作探究 任务一:这条探索与发现之路充满艰辛,如果让你在这两条路上分别做一个最艰难的标识牌,那么你会把这个标识牌安放在哪个位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说明你的安放理由。 1、篇目《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安放位置: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性 安放理由:万事开头难,屠呦呦临危受命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大量重复的实验过程,文中第6段提到,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数字背后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课文,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这类科普类文章,大多是普及科学知识,引起人们对科学的关注、兴趣和热情。学习这类文章,既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文的作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作者首先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按照作者叙述的详略,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文掌握的重点。通过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心中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理解文中的建筑术语。 3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 2、难点:对文中出现的建筑名词的形象理解。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图片) 人们常说,世界上有三种不需要语言交流就可以达到心灵沟通的事物。那就是音乐、美术与建筑。刚才给同学们看的图片是不是很美呢?它的魅力何在?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由此引入课题,并交代文体,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对学习文章有极大的好处。) (二)作者介绍: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点拨。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解题: 提问: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大家觉得哪个词是关键词? 明确:“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篇,“建筑”、“中国”限制领域范围。 (此问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全文思路。明确本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

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中国 建筑的特征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五第十一课选 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在前面读了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现在读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个是讲中国的诗,一个是讲中国的建筑,两人研究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我们却发现,他们的研究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钱先生说,谈中国诗必须要有比较的立场,即不仅要有纵向的 比较,而且更要有横向的比较,“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样才能居高临远,“对本国诗尽职”。他运用这个方法,不仅看出了中国诗的特征,而且看出了中国诗和世界诗歌的相通相融的关系。梁思成先生没有宣示他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实际上却也是用了这一方法,他通过中西建筑的比较,发现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发现了中国建筑木材结构中的框架式原则对人类建筑业的巨大贡献。而且,他也同样地发现了中西建筑的“可译性”,原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只是形式不同,其内容和功用却是完全相同。

钱钟书先生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__格律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指出“一篇里不许一字押两次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的诗篇幅”,可是,“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正是因为篇幅简短,才使中国的诗“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形成了特有的“富于暗示”的诗风。钱先生的这一论断, __格律的作用给予了科学的分析。无独有偶,梁思成先生也运用同样的方法, __建筑的法式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梁先生说,“我们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法式对于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更有趣味的是,钱钟书先生通过对中外文艺思想史的研究,发现中国的诗歌、绘画乃至哲学,都是“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而梁思成先生通过对中外建筑史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中华民族的这种超前思维超前智慧超前创造,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从上述情况看出,钱先生和梁先生各自耕耘在不同的领域,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却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这件事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许多人以后不一定当建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8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基础积累练 一、基础清单化预练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墁.地( ) ②斗拱.. ( )( ) ③屋檩.( ) ④接榫. ( ) ⑤穹窿..( )( ) ⑥抱厦. ( ) ⑦对称.( ) ⑧额枋. ( ) ⑨帷.幕( ) ⑩水榭. ( ) ⑪框. 架( ) (2)多音字 ①花园里那一朵朵殷.( )红的鲜花正预示着他那殷. ( )实的生活图景。 ②在钻头不断的切削.( )摩擦下,机器向下开挖的力量逐渐削. ( )弱了。 2.辨明字形。 (1)⎩⎪⎨⎪⎧miǎn( )甸miǎn( )腆沉miǎn( ) (2)⎩⎪⎨⎪⎧发jué( )jué( )强jué( )起 (3)⎩⎪⎨⎪⎧màn( )地不màn( )不枝轻歌màn( )舞 (4)⎩⎪⎨⎪⎧屋yán( )shàn( )养zhān( )仰 (5)⎩⎪⎨⎪⎧点zhuì( )chuò( )学拾duo ( ) 3.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1)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 (2)食雕是一种综合造型的艺术形式。它涉及的内容形式广泛,所用刀具技术千变万化....,起到美化菜肴、装饰宴席的作用。( ) (3)表演节目要贴近生活,才能吸引观众前来观看,群众一般喜闻乐见.... 歌舞、戏曲、方言快板等文艺形式。( ) (4)这两部电影虽然年代和主角都不一样,但剧情却大同小异.... 。( )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唱和.(hè) 瓦当.(dàng)墁.地(màn) 接榫. (sǔn) B .戗.兽(qiàng) 穹.宇(qióng)柁.墩(tuó) 斗拱. (gǒng)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8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紫禁城,就是一个巨大的乐器。这乐器,与季节、气象相合,风声雨声、帘卷树声,落在建筑上,都成了音乐,而且,从不凝固。因此,营建紫禁城的人,是建筑师,也是音乐家。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容纳四时的风景,还要容纳四时的声音。紫禁城的节气是有声音的。熟悉宫殿的人,可以从声音里辨认季节,犹如一个农夫,可以从田野自然的变化里准确地数出他心里的日历。 很多人都知道紫禁城宜雪,大雪之日,宫殿上所有的坡顶,都会盖上松软的白雪,把金碧辉煌的皇城,变成“一片孤城万仞山”——那飞扬高耸的大屋顶,已经涂改成雪山的形状,起伏错落,重峦叠嶂。其实,紫禁城不只宜雪,也宜雨。它的设计里,早已纳入了雨的元素。宏伟的大屋顶,在雨季里,成了最适合雨水滑落的抛物线。雨水那一天,我见证了紫禁城的雨。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她的坚强,她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D.亲爱的妈妈,您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项,表示总结上文;B项,表示解释说明,与原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C项,表示话题的转换;D项,表示话语的间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地降落,从天而降。”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增添了可能性;②原文中的“慢动作”凸显了雨点降落的姿态,与空间的宏大有关;③原文运用比喻,将雨点比喻成伞兵,生动形象。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第8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解析版)-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第8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2021·湖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①___________,但多少民族创造了多少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②___________,就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他们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段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年了。 B.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C.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号作用的能力。 原文第一段“可译性”表示特殊含义,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A.“满招损,谦受益”是引用的格言名句,表直接引用; B.这里是为了借此说明他舍不得丢弃,表强调; C.“流线型”本是设计术语,此处指鲸的外形,是特殊含义; D.这里是反语,实则是表达否定讽刺。

(14)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

(一)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科学论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弘扬中国建筑优良传统的热切愿望。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为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这样一位学者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再合适不过了。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这一观点,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阐述中国建筑的影响,语言简练准确,让人对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及影响力形成初步的认识,这是全文的引论。 如此有影响力的中国建筑具有哪些特征呢?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将这些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从立体构成来说,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就平面布局而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其与现代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建筑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斗拱不但可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屋顶形成斜坡或曲面。 在介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作者进入局部。(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像翼舒展”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中国建筑在使用颜色方面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九)说明中国建筑在材料方面的装饰特点。 这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在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拘束性”,表现出同一性,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习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习设计 修辞立其诚,文言传其脉 {中国古代散文的文言、文学、文化之美} 精要提示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选取了从魏晋到明中期的六篇经典散文,体裁不一,基本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这些“至情至性”之文既充溢着古代散文的语言文字之美,也体现出不同作者的个性气质与丰富情思,同时蕴涵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设计立足于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相融合的理念,旨在通过单篇精读、比较阅读和专题研习等方式来探讨中国古代散文如何实现“修辞立其诚,文言传其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文化之美中徜徉,最终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说真话,述真知,抒真情,传文脉,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设计依据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文言单元,综合选取了从魏晋到明中期的六篇古代散文名作,体式变化多样,分属“表”“志”“序”“辞”“传”“记”六种,略有“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模样。 首先,文言是古人用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简洁凝练,灵动含蓄,承载了文化的积淀,有其独特的魅力。另外,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

群,单元人文主题为“至情至性”,选取的散文或抒写性情,感人肺腑;或理趣盎然,发人深思;或深蕴文化,沁人心脾。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8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解释是: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目标与内容中亦论及“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这要求我们从文本中去探究“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 其次,单元学习任务中特别强调文言语言的涵泳和品味、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章法和细节的审美鉴赏。 故而,本单元课文在文言、文学与文化之美上的教学价值丰富且意义重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基于以上的理念,本设计的学习定位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内容的基本定位。 我们认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更多地侧重于或仅局限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对于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的一些内容无法贯彻落实。当然,这样亦能在某种程度上落实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但是如此近乎功利性的学习也仅仅是落实了“积累文言阅读经验”这一要求,对于课程标准所涉及的“民族审美趣味”“传统文化的理解”“精神内涵、

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素材 精品

《中国建筑的特征》素材 一.中国古建筑简介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特异的外部轮廓: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墙壁亦往往作图画。战国时期画事颇盛;汉时宫室,亦多有画人物故事,善恶毕背,以昭鉴戒;后世所画则多山水。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著作,其中城市著作有《考工记》,建筑条例著作有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园林著作有《园冶》。著名的匠人有隋朝的宇文恺、宋朝李诫、明朝蒯祥、清朝样式雷。 二.中国古建筑特点 木构架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4篇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1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总括说明我国建筑的特征,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是要掌握其文体特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和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在初中到高中的课文中,我们已接触过说明文,本课作为自然科学小论文就是说明文的深度发展,即说明文重在“说明”,而说明性论文重在说明后的论述。因此,本课在本学科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有巩固说明文知识、向纵深开掘论文知识、为今后论文写作打基础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说明顺序以把握结构的逻辑性,并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解决这两个重点的关键是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方法是加强变式训练。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定位: A.了解这种说明性论文的文体特点; B.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的逻辑性;

C.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目标解析:A.了解就是指对论文与说明文的异同点要弄清楚; B.把握就是指对本文的思路及其思维的逻辑性要理清楚; C.体会就是指对有关句子中起修饰作用的定语的含义及其作用要能准确把握。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把握作者思维的逻辑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

(1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

(1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 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一)单元分析1 教学目标 1.研究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抓住关键概念、术语和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 3.尝试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思考问题,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4.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研究文章说明事物、阐释事理和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这类文章严谨、准确的语言风格;写作说明事理的文章。 编写意图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研究,丰富学生

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标准将众多文类归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其中有些适合在综合性的语文活动中自主研究,有些则更适合师生进行课堂研究。教材选择“知识性读物”这类文本,聚焦于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和比较浅显的学术论文,交由师生通过文本研究完成一系列研究任务。所选的四篇文章既能让学生感受科学研究、自主探索过程中的思维和情志,也有利于他们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适宜的表述方式。选文难度有浅有深,内容兼综古今、中外、文理,有利于构成比较宽广的研究场域,形成比较复杂的文本间性,方便展开任务式、情境化的研究。 作为该任务群必修阶段的第二个单元,本单元以“探索与创新”为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动机、过程与方法,在获得科学认识的同时,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思考的价值,激发科学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在书面表达方面安排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写作任务。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文章,或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苦过程,展示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举措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科研道路的经过,都施展阐发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单元群文阅读 科技强身,人文强心 选文一 (2022湖北黄石二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9分)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以劳动工具的要素进入社会生产之中的,其价值内涵本应由劳动者所引导。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必然会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直接原因。但是,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长,其本身形成了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工具理性意识。工具理性内在与价值理性的天然对抗,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失范,使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力量。另一方面,以往先进的科学技术通常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掌握。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式运用,带来了人们对于工具理性的认可,造成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偏狭理解。因此,我们要实现对科学技术的正确价值引导和合理应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视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恩格斯认为,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需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体现了社会关系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基础地位,体现了社会价值在塑造人与自然关系价值方面的引导作用,为当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思想资源。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如果说,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工业文明背景下人对自然的片面挖掘、改造和利用,在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对于人的改造活动的支撑。那么,对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消极批判,就将成为走向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要的现实和理论进路。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时代,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相伴而生,成为塑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新型模式,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时代问题,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对科学技术采取积极的批判模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塑造生态文明方面的作用,成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本进路。为此,我们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充分挖掘和发挥科学技术自身的生态价值,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强力支撑。(摘编自蒋红雨《推动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发展》) 材料二: 当代技术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正在逐渐消解人与机器的传统边界,造成各种人机嵌合物不断涌现,其后果往往难以预测。在科技活动层面“改造人类自身”,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地进行伦理思考。 尽管现在人们普遍意识到过度“征服自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但 并未普遍意识到随意地“改造人类自身”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当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尚未产生非常明显的负面社会影响时,过早用法律法规约束这类技术的发展可能并不合适,但从伦理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监督评估、制度引导则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的及时出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测试卷-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8《中国建筑的特征》测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髓 张繁荣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筛选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 20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 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都应摒弃。然而,占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和谐协调”文化应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协调一致的统一美原则;以及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 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中西合壁”,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支撑,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在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诸如西方色彩学的“变异”长处,服装与化学工艺技术等,都需要我们去吸取,去引进。“洋为中用”,特别是目前国外纺织技术,如非织造布技术的引进,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