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澍和他的作品(想走中国风的同学可以参考)

王澍和他的作品(想走中国风的同学可以参考)

王澍和他的作品(组图/请耐心看完)【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年龄倒数第四的最年轻获奖者。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

据报道,发起这一大奖的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主席普里兹克(Thomas J. Pritzke)27日宣布王澍获奖消息。他说,选中48岁的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普里兹克指出,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王澍提出的非常及时,因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这是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辛蒂(Cindy)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今年的颁奖仪式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

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

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

是睿智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

王澍简历:

1963年生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

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1997年在杭州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

200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博士

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他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代表作品有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

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

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

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针对当下中国建筑学科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把强调社会学的“城市营造”,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鉴于其主张、作品与影响,近年受邀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维也纳奥地利建筑中心、巴黎建筑遗产城及及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机构做专题演讲。

王澍也是当今中国少数不仅活跃于建筑界,也直接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的建筑师。除相继参加1999年第二十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八人展”(北京),2001年“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上海顶层画廊),2001年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土木——中国新建筑展”,2004年作品《三合宅/

南京》参加“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南京),2004

年作品《瓷屋1》参加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国际小型公

共建筑展”,2007年“中国建造”展(纽约建筑中心),2006年,作品“瓦园”-威尼斯双年展第十届国际建筑展首届中国国家馆(威尼斯)等建筑展外,2002年作品《六分之一》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2003年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Alos La Chine”中国当代艺术展,2003年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广东美术馆和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巡回展出。

主要作品

在过去十年中,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逐渐建立起一种超越性与具体性兼具的实验方式,结合对当下城市和乡土建造的平行研究,从小型建筑实验入手。2006建成的金华“瓷屋”茶室,是对江南院落、风雨诗意和陶瓷运用的全新演绎;继而将小型建筑实验植入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建造,从2001

年开始设计,2007年交付使用的大型高层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用200个两层院落垂直叠起6栋100米高的住宅,每个院子均可覆土植树,实际上是用两层民宅瓦解了代表20世纪“现代性”的巨构,把俯瞰的江南传统城市的片断垂直立了起来。

这种实验进而被大规模推广到城市区域规模,坚持思

考如何在原有结构瓦解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织体,如2004年建成的“宁波美术馆”,将废弃的航运码头改造成大型当代美术馆,空间格局的保留保存了城市人的记忆,入口的青砖高台大院修补了破损的城市结构和肌理,穿越美术馆的城市街道则尊重城市的结构,大量的钢材与木材的交替使用凸现了这块城与港交错的场所性质。

而如何让与山水共存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在2006年建成的宁波“五散房”中体现为一系列建筑雨水系秋令混合的“建筑原型”和不同建造法的“营造原型”,它不仅和江南园林传统有关,也和重建中国当代本土城市的可能性有关,进而探讨如何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特有的大规模拆毁重造现象,以循环建造方式体会本土建造传统。

2001-2007 年间,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项目中坚定的实践了“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1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业余建筑工作室历年创造的系列中国新建筑原型,不同尺度的院落,如山的建筑,如水的建筑,桥梁、堤坝、田畈、沟渠和鱼塘,和而不同的组成了

一个新城。遇建筑则密,遇山水则疏,格局依山就水,疏密得宜,曲折尽致,形成山边、屋侧、院内、檐下、屋顶、林间等一系列施教游学之处。针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拆毁现象,搜集了近700万片就的砖、瓦、石用于校园建造,这或许是中国建筑传统在当代中国现实中的一个乌托邦。

业绩简述:

1991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建成,地点:杭州2000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建成,地点:苏州2000上海顶层画廊,建成,地点:上海

2000墙门(雕塑),建成,地点:杭州

2001-2005垂直院宅(钱江时代),在建,地点:杭州2001一分为二(雕塑),建成,地点:杭州

2002-2005宁波市美术馆,建成,地点:宁波

2002-2005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建成,地点:杭州

2002-2005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建成,地点:广东东莞

2003拆筑间,建成,地点:广州、北京

2003HZ093—728,建成,地点:杭州

2004-2005三合宅/南京,在建,地点:南京

2004-2005三合宅/杭州,在建,地点:杭州

2001-2006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建筑设计,地点:宁波

2004-2005五散房,建成,地点:宁波

2004-2005瓷屋1,在建地点:金华

王澍作品: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宁波案例馆

中国浙江宁波滕头村是全球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的

乡村实践案例。滕头所营造的“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实践了一条“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在中国乡村城市化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案例外观为一座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馆内布置“天籁之音”、“自然体验”、

“动感影像”、“互动签名”等特色区域。“天籁之音”的创意来自中国独特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参观者在馆内可以听到不同节气的“天籁之音”;在“自然体验”区域,参观者可感受滕头村的生态环境,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

滕头馆的黑白相间的民居风格的外墙是用50多万块废瓦残片堆砌的。它们是建筑单位的员工历经半年时间,奔走于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从废弃的工地里收集来的,其中包括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年龄全部超过百年。展馆内墙同样有看头。在厚厚的水泥墙上,凸显的纹理竟是竹片肌理,仿佛是排排并列的圆竹从中剖开后固化在了墙上。这是宁

波工匠采用独有的竹片模板整理技艺制成的“竖条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墙”。

王澍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俯瞰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从庭院外观象山

与那些沉浸于超速营造中的中国主流建筑师不同,身居学院要职的王澍远离现实的喧嚣,一意于他的理想

城市、建筑的营造。园林城市和园林建筑的营造一直是王澍梦寐以求的,而象山校区正好实现和满足了他多年来的夙愿。这是一个人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在象山校区,王澍有计划地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这不仅使建筑陡增了历史感,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这些旧瓦大部分是1970年代江南初步富裕时期大量建造的产物,而今在再度翻造运动中惨遭遗弃,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也是应对剧变现实的批判性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象山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隐含着再造东方建筑学的宏愿,也着意于建构园林城市、建筑的范本。

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学院的教授、艺术家与参与选址的建筑师共同认为,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建筑师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

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

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园林”。这个词无法用西语的“花园”去翻译,它特指“自然”被置入“城市”,而城市建筑因此发生某种质变,呈现为半建筑半自然的形态。

如果“自然”是一端,建筑师思考的另一端就是“城市”,一系列似乎在等待某种事件突发的小场所,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没有一个严格的结构,但真正的生活才可能在这里放松的发生。

建筑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

平台、树下、田间、河边等多样性的教学交流空间,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

在象山新校园中,所有的建筑都以这座“象山”为最重要的思考与观看的对象。每个建筑都如同一个中国字,它们都呈现出面对象山的某种指向性,而字与字之间的空白同样重要,是人们在漫游时一次又一次回望那座青山的位置。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的大规模拆毁重建现象,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这些可能被当做垃圾对待的东西被在这里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性的建造传统。

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5000个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王澍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临水,一座由废砖场变成的湖泊,全为坡地,南低北高,高差4m。南北向进深浅,东西向以水为界,曲折狭长。按照造国传统,建筑在“山水”之间最不应突出,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从北面看,三层的建筑只有二层。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而从一个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许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

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山脚的一片竹海是背景,波光粼粼的蓝色湖面是前景,几个白色“盒子”似跳跃般的姿势,又似随意堆放的几何体,动静之间,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有篇建筑评论文章这样分析王澍:“很长一段时间,王澍痴迷于一种游戏……晃动着手中的木盒,六只觳子在盒子中滚动,彼此撞击或撞向合壁发出清脆的声响,随后呈现在桌面上的是六只堆叠或散落的立方体。”

这句话的意思用在文正学院上正恰好。“几个小立方体甚至冲破了大盒子的重重束缚,破茧而出,从而完成了一种‘复杂建筑——简单城市(complexhouse—simplecity)’的跃进。”

王澍作品:宁波历史博物馆

场地在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原来在这片区域的几十个美丽村落,已经被拆的还剩残缺不全的一个,到处可见残砖碎瓦。按新的规划,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经常超过100m,城市结构已经无法修补。问题转化为如何设计一个有独立生命的物,这座建筑于是被作为一座人工山体来设计,这种思考方式在中国有着漫长的传统。

但在这座山中,还叠合着城市模式的研究,高度因此被自觉限定在24m以下,它片断性的意指着一种24m 以下限高的低城,存在于人工和天然之间。通过国际竞标,业余建筑工作室获得了这个项目。

建筑下半段只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在上半段开裂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部一个扁平的,跨度30m 的穿洞进入博物馆。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一种山体类型学叠加在上面,公共空间永远是多路径的,它从地面开始,

王澍和他的作品(想走中国风的同学可以参考)

王澍和他的作品(组图/请耐心看完)【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年龄倒数第四的最年轻获奖者。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 据报道,发起这一大奖的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主席普里兹克(Thomas J. Pritzke)27日宣布王澍获奖消息。他说,选中48岁的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普里兹克指出,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王澍提出的非常及时,因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这是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辛蒂(Cindy)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今年的颁奖仪式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

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 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

王澍作品思想分析

王澍建筑思想分析及对中国城市化的思考 建筑学专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刹那间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传统建筑风貌正逐步消失,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建筑应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思考。本文将通过对王澍关于城市复兴和传统建筑现代复兴思想的分析,结合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中国城市化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传统建筑、未来、王澍、城市复兴 一、王澍的建筑思想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个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建筑奖项。王澍的获奖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关注,这是因为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个阶段,传统建筑社区生活方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建筑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不仅建筑师连普通的居民也要发出提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正如评审辞中指出:“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中国及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而独特而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王澍基于本土建筑的思想和将旧材料与新技术成功结合的作品将对中国今后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王澍是一个对建筑有着独立思考的人。他一向都特立独行,在读大学时就被看作是异类,大二时就宣称没有老师可以再教他了。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大家都热衷于现代主义建筑时,他曾写过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各个建筑界大师,一直批到自己的导师齐康;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死屋手记》影射了东大建筑系以及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状况,当时有人给他传话,如果不改论文就可能没有学位,但他就是一个字都不改;他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阐述了他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思考,但时至今日,不少他在同济的师兄弟和老师都说看不懂。“看不懂”,也是很多人对王澍建筑作品的评价。由最初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后来作为获奖代表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以及他参与的住宅项目“钱江时代”,争议从未平息,但他从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或左右,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坚持建筑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走基于本土文化又具有普适价值的当代建筑之路。 王澍的建筑观念是:就地取材,旧料回收,循环建造(图1)。他认为建筑就是景观,景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地理的适应、调整、敏感对话,甚至将真实的自然也变为生活场所建造的一种元素,根据对“自然

业余建筑师——王澍

“业余建筑师”——王澍 摘要:王澍无论是思想还是建筑风格上都是个特立独行的建筑师,他称自己是业余建筑师,通过对他的各种思想的解读尝试做以下的归纳:1、注重建筑本身、场地以及环境的设计;2、尝试大胆使用低廉材料身边常见材料;3、建筑回归生活4、对传统 文化的继承 关键词:王澍、深思熟虑、自由、生活、传统 刘家琨曾经在评论王澍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文章中提到王澍的三个特点:知识背景、民间/业余状态和江南烟雨气质。又同时指出知识背景王澍是极力摆脱同时又受其强有力的影响,而民间/业余状态是有意为之,江南烟雨气质是下意识的。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王澍也分别针对这三个问题阐述了具体的思想。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归纳: 一、真正好的城市,是以深思熟虑为基础的, 城市的设计应当是整体式设计的。在这整体式设计中再去寻找所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王澍认为,建筑的设计虽然是单个体建筑,但是仍是属于城市的,应该可以非常容易地直接地插入某个城市。他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美术馆、杭州垂直院宅以及美术学院香山校园都是这样的特征。保持城市的整体性设计。与周围环境可以很融洽的契合到一起去,甚至只是将它们放在一起都不会很冲突。 王澍的作品十分注重环境的分析,这是一个建筑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他曾解释说在江南不可避免的带上地方特色有时并非诗意。在做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在白墙上要加了一溜黑线,因为天不是蓝的,都是灰色的。白色建筑在视野中和天的就没有了分界线,分不出天际。另外由于气候的潮湿,建筑对风向的要求是十分强烈的,所以他的建筑方向性十分明确可以一目了然风是哪里过来的。“风会决定这个建筑采用一个什么样子的形态,而不是你的美学趣味要这个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王澍的这个观点在多处其实都有体现,有很明显的批判后现代主义的意味存在,他曾指出后现代注意实际是种很肤浅的做法,基本是一种古典的符号复兴。当然他自己也确实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复兴。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王澍不仅仅注重环境的研究,对建筑本身以及场地设计也很注重。在建筑的最初设计过程中他会不断地与业主交流,并很享受这个过程,通过与业主的交流可以让业主本身对建筑有了认识,自己也能因为对业主的了解不断调整思路,得到新的灵感,从而逐渐有了更深一步建筑构思,做到符合业主需求的空间。而在空间的设计上他又十分讲究“到场”。他妻子曾问他:“为什么在你造的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王澍的答案是“那个人类观察者藏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他大量的读杂志读书,深究人类学社会学,第一时间去现场体会和获得经验,这也大概解释了他的话“建筑的意义就是在场所体验与建构营造中实现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他一个礼拜至少要去三次工地,随时追踪施工状态和工匠讨论,随时对一些做法作出细微的调整。 二、因地制宜,善于运用手边的所有材料

初中教师(笔试)_新章节练习_外国美术史

1.如图2所示。该建筑是由( )设计的。 (2.0分) A.约翰·伍重 B.贝聿铭 C.梁思成 D.王澍 参考答案 A 解析 图示作品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由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设计,是一座水上综合建筑。悉尼歌剧院的贝壳形屋顶下方是剧院和厅室。 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后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是( ):(2.0分) A.高更 B.塞尚 C.毕加索 D.达利 参考答案 B 解析 塞尚是后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画家。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画家。 3.浮雕《垂死的母狮》是下列哪个地区的作品( )(2.0分) A.古代非洲 B.古希腊 C.古代两河流域 D.古罗马 参考答案 C 解析

《人首翼牛神兽》《垂死的母狮》是古代两河流域亚述时期的著名雕塑代表作品。 4.毕加索的作品( )被誉为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2.0分) A.《梦》 B.《亚威农少女》 C.《哭泣的女人》 D.《朵拉玛尔像》 参考答案 B 解析 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 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 5.《斜倚的人体》是英国雕塑家( )的代表作品。(2.0分) A.亨利·摩尔 B.康定斯基 C.毕加索 D.达利 参考答案 A 解析 《斜倚的人体》是亨利·摩尔的代表作。康定斯基是俄国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即兴28号》等。毕加索是法国画家、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有《牛头》等。达利是西班牙画家,他的 代表作有《记忆的永恒》等。 6.美国现代建筑家赖特提倡“有机建筑”的设计思想,下列选项中属于他所设计的著名建筑是( )(2.0分) A.悉尼歌剧院 B.流水别墅 C.爱因斯坦天文台 D.芝加哥百货大厦 参考答案 B 解析 赖特的代表作为位于美国匹兹堡市的流水别墅。 7.“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度的美。一辆快 速行驶的汽车……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这是( )的。(2.0分) A.印象主义 B.立体主义 C.未来主义 D.后印象主义 参考答案 C 解析 未来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的文艺运动,未来主义认为新时代的特征是机器和技术,其表现就是能量与速度,画家应将能量、速度唤起的动感与形象性视为绘画的表现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