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师王澍作品

建筑师王澍作品

建筑师王澍作品

建筑师王澍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他以其独特的

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在王澍的作品中,我们可

以看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王澍的作品充满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他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

的融合,秉承着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观。他在建筑中融入了大量

的自然元素,如流水、花园和树木。他的建筑作品如同一个生命体,

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其中,王澍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天长地久”的双层小房子。这栋建

筑位于北京,是王澍和他的妻子的居所,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实验场所。这栋小房子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阳台房的形态,它采用了大量

的木材和玻璃材料,透明而轻盈。王澍在这个作品中将建筑与周围的

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此外,王澍还通过他的作品传达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他注重建筑

与人的关系,试图通过建筑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他设计了

一个名为“雅平”的住宅项目,旨在为中国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

居住条件。这个项目采用了天然材料和传统施工技术,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持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通过这个项目,王澍不仅提高了农村居

民的居住条件,还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建筑的认识。

除了以上两个作品,王澍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设计。比如,他

设计的“太阳便利店”是一座位于中国湖北省的小型建筑,它呈现出一

种奇特的形态,完全由当地的麦草和竹子搭建而成。这个建筑在设计

中融入了灵感来自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同时也追求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除了以上作品外,王澍还有许多其他精彩的设计,有些是建筑,有些是景观,有些是装置。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崇受推崇,在国际建筑界也非常有影响力。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同时也具有全球化的视野。

综上所述,建筑师王澍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在建筑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通过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与自然共生、人文兼容的理想建筑空间。他的作品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和共鸣。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作品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作品 一、贝聿铭与北京国家大剧院 贝聿铭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了许多标志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也被称为“鸟巢”。这座建筑独特的外形酷似一只巨大的鸟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贝聿铭通过巧妙地运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打造了这座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国家大剧院不仅成为了北京的地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创意和壮丽的建筑之一。 二、伊.米.佩伦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伊.米.佩伦是20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座高度达到468米的塔楼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全球最高的电视塔之一。佩伦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得东方明珠电视塔成为了上海的地标之一。塔楼上设有观光层,游客可以从塔顶俯瞰整个上海的美景,令人印象深刻。 三、王澍与中国杭州的“竹屋” 王澍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他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他设计的“竹屋”项目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处集居住、办公和展览为一体的建筑群。这里的建筑外观以竹子为灵感,利用竹子的韧性和轻巧感,打造出了独特的建筑造型。通过巧妙的布局

和设计,王澍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材料相结合,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 四、张纪中与中国北京的水立方 张纪中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创意而闻名,外观酷似一个巨大的水泡。水立方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如同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殿。水立方内部设有多个室内游泳馆和水上项目设施,为奥运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比赛场地。 五、马岩松与中国深圳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马岩松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是深圳的一处著名景点。这个园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创意而吸引了无数游客。马岩松在设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园区内有各种创意展览和艺术表演,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所。 通过介绍这些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建筑设计上的创新和突破。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打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成为了城市的地标,也代表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这些建筑师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也为世界建筑界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灵感。无论是贝

王澍和他的作品(想走中国风的同学可以参考)

王澍和他的作品(组图/请耐心看完)【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年龄倒数第四的最年轻获奖者。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 据报道,发起这一大奖的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主席普里兹克(Thomas J. Pritzke)27日宣布王澍获奖消息。他说,选中48岁的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普里兹克指出,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王澍提出的非常及时,因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这是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辛蒂(Cindy)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今年的颁奖仪式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

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 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一. 材料方面 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 1.【砖瓦】回收,循环,利用,象征城市的变迁 1.1“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王澍说。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800平方米),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1.2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1.3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1.4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你仔细看看,可以发现如果是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的『瓦爿墙』,如果是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戴宗品道出了细微处的奥秘。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 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王澍 衰变的穹顶

王澍衰变的穹顶 倪康明 王澍说:“作品搭建方式吸取中国传统建造方式,形式特点则采用西方穹顶结构。从选材上,这又是一种生态建造,是用边角小料搭构的,每个材料都很细,很小,很便宜,很普通,也很智慧。这个建筑还运用了杠杆体系和力学原理,是…失去重心的建筑。?”失去重心这一点,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它意味着建筑随时可能坍塌。 王澍解释道:“作品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质量。这种实验性的做法,表面看有很理性的结构,实际上在寻求一种突破,因为建筑的底部不足以支撑上面的力量,所以框架采用变形处理。没有垮,却似乎寓意着传统文化的崩溃。这既是对失去秩序的探讨,也是对作品英文名中Decay(衰变)蕴含的历史意义的思索。” “衰变的穹顶”(Decay of Dome)的另一个要素Dome(穹顶),由许多微小木条搭建而成,“穹楼”状的空间正暗示着一种相聚的可能,“虽然形式借用了西方,但搭建方法上却渗透了很多中国建筑的手法。”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种巧合,不如说这是王澍对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成功尝试。 王澍认为,挽救传统要靠动手。“我前十年一直在不断地实验,使用回收材料,比如象山校区和宁波博物馆对旧砖瓦的大量使用,考虑的已不仅仅是要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更是在进行一种混合建筑技术的实验和探讨。传统不仅仅是摆在博物馆里的东西,传

统更需要用手去实践,去尝试。传统是在手上保存下来的,目前很多传统工艺都掌握在一些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工匠手中,如果再无人动手做,这些工艺就会消失。我正尝试将这些工艺与现代的施工体系相结合。当然,如果只是对传统进行简单的复制和保持,传统仍然会死掉。传统是思考的对象,需要原创性的作为,才能恢复其生命力。

王澍作品思想分析

王澍建筑思想分析及对中国城市化的思考 建筑学专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刹那间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传统建筑风貌正逐步消失,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建筑应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思考。本文将通过对王澍关于城市复兴和传统建筑现代复兴思想的分析,结合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中国城市化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传统建筑、未来、王澍、城市复兴 一、王澍的建筑思想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个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建筑奖项。王澍的获奖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关注,这是因为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个阶段,传统建筑社区生活方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建筑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不仅建筑师连普通的居民也要发出提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正如评审辞中指出:“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中国及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而独特而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王澍基于本土建筑的思想和将旧材料与新技术成功结合的作品将对中国今后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王澍是一个对建筑有着独立思考的人。他一向都特立独行,在读大学时就被看作是异类,大二时就宣称没有老师可以再教他了。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大家都热衷于现代主义建筑时,他曾写过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各个建筑界大师,一直批到自己的导师齐康;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死屋手记》影射了东大建筑系以及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状况,当时有人给他传话,如果不改论文就可能没有学位,但他就是一个字都不改;他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阐述了他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思考,但时至今日,不少他在同济的师兄弟和老师都说看不懂。“看不懂”,也是很多人对王澍建筑作品的评价。由最初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后来作为获奖代表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以及他参与的住宅项目“钱江时代”,争议从未平息,但他从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或左右,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坚持建筑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走基于本土文化又具有普适价值的当代建筑之路。 王澍的建筑观念是:就地取材,旧料回收,循环建造(图1)。他认为建筑就是景观,景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地理的适应、调整、敏感对话,甚至将真实的自然也变为生活场所建造的一种元素,根据对“自然

王澍 设计的开始

王澍--《设计的开始》 央视国际2003年08月22日16:35 内容提要: 建筑师王澍认为建筑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女人,在他的书中《设计的开始》,建筑和写作是两条平行但并不相互解释的线索,节目将把王澍的设计作品––––上海顶层画 廊和苏州大学图书馆,穿插在访谈中。 演播室: 主持人(李潘): 大家好,欢迎光临《读书时间》,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围绕这样一套丛书来展开的,《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这套书总共是五册,他们分别是王澍的《设计的开始》、刘加昆的《此时此地》、张永合的《平常建筑》、崔凯的《工程报告》、还有汤华的《营造乌托邦》。这五位作者都是中国优秀的青年建筑师,不仅仅是对于建筑的技术层面的解释,更多关注的是,建筑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在这套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五位优秀的青年建筑师,他们新锐的活力、大胆的观念和非常独特的心灵的体验,今天我们就特别来到了杭州的西子湖畔,和这本书《设计的开始》的作者王澍聊天。王澍你好。 嘉宾(王澍): 你好 主持人(李潘):

很高兴在杭州,跟您聊天,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背后这个就是您的作品是吗? 嘉宾(王澍): 是。 主持人(李潘): 什么样一个作品? 嘉宾(王澍): 一个以雕塑的名义做的建筑。 主持人(李潘): 怎么解释?叫什么名字? 嘉宾(王澍): 一分为二。 主持人(李潘): 一分为二。 嘉宾(王澍): 就是把这个青砖做了两个东西,把它分开了,中间一条道路,应该这么说,这个雕塑展做了两届,每一届我都是做总的布置,给雕塑家们安排地方,都让他们先挑,挑剩下那地给我。这次挑剩这地就这一个,大家都说这地特好,但都觉得特别难做,我觉得其实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地难地,什么地都好做,按中国的说法就叫顺其自然,顺着走。我记得我一开始做的图,是做的八种不同的砖砌的,连续的几种是一道墙,我想了大概两个月,突然想明白了,要想使一个东西有活力或者说它有生命,它只需要在两个之间,出现一个差点,一切东西的变化就从此开始了,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两片。 主持人(李潘): 两片什么样的两片? 嘉宾(王澍):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 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1985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 1988年,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毕业 1997年,在杭州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 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主任 王澍作品 1989年海宁青少年宫 1991年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 1997年自宅 1997年陈默工作室 2000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2000年上海顶层画廊 2000年墙门(雕塑) 2001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 2001年一分为二(雕塑) 2002-2003年宁波当代美术馆 2002-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 2002-2003年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 2002-2003年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2003年拆筑间 2003年 HZ093—728 2003年三合宅/南京 2004年三合宅/杭州 2003-2004年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在象山校园的空地上,这样的砖瓦堆成一座小山。事实上,整个象山校园就是建立在这些旧砖瓦上面的。在整个中国都在“拆”的时候,王澍的象山校园却使用了大量的旧建筑材料,所有的砖头、瓦片、石头都来自浙江省的拆房现场。到第一期工程开工前,王澍和中国美术学院在浙江省内收了330万件砖瓦。 “循环建造是中国建筑的特点。”王澍解释说,“一个是资源上的节约,也有经济上的考虑,旧的价钱比新的要便宜一半。另一方面,我们用很具体的形式继承了传统。”“我的校园一建造起来就有时间,带着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

怦然心动之王澍的瓦园

怦然心动之王澍的瓦园 Breathtaking for Wang Shu’s Tile Garden 摘要瓦园是中国国家馆在国际建筑展上首次展出的建筑艺术品。与以往以图版模型展现的方式不同,瓦园采用现场营造的方式展现建筑师王澍的思考,在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简要概述了瓦园,并从三个视角对瓦园这件艺术作品进行评析,阐述了自己所理解的瓦园的优缺点,最后做出评价并阐述了自己的心得,即材料景观。 Abstract Tile Garden is China Pavilion?s first architecture work displayed on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s Exhibition.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it showed the architect?s thinking by building at site rather than boards and models, which aroused high attention from architects. This paper i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ile Garden. I will also analyze the artwork of Tile Garde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discuss it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in my understanding, make a comment and explain my idea about materials landscape in the end. 关键词建筑;艺术;瓦园;材料景观 Key words architecture artwork tile garden materials landscape 前沿: 在网上偶然看到瓦园图片的时候,便立即被它吸引,竟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想象一下,行走在这片瓦海之上,四周氤氲着柔软的海风,空气中弥漫着咸咸的海水味,独自感受美妙淳朴的自然,突然之间,却发觉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或许这源于我身在异乡,成片的瓦拉长了我的思绪,看到了我魂牵梦萦的村庄,忙碌的乡邻,长满青苔的门檐...... Foreword I saw pictures of Tile Garden quite accidentally on line. I was attracted by it immediately. What a great artwork! Imagine you are walking in the sea of tiles, with gentle wind caressing and salty taste of sea water in the

业余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王澍

业余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王澍:更独立元 特约记者正道北京报道2年前,获得被称为国际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王澍,尽管始终希望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但是他的生活却再也回不到平静了。 2年后,王澍声名日盛,自愿或无可奈何地成为各地政府、活动的座上宾,但是他始终主动保持着与“商业”的距离,他的内心坚持着中国文人的“情怀”与立场。 “很多问题是体制解决不了的,要求的是思想上的变革。未来建筑师的生存方式会不会更好,我不敢说,但是会更多元。当年我开始做我的业余建筑工作室时,几乎没有同类,但现在渐渐就多起来了,将来会有更多的独立工作室,有更多的独立性、业余性。”他告诉我们。 “我们这批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人有很强烈的探索心态,也就是所谓的前卫、先锋。我们的矛头指向传统,这种传统并不是真正活着的中国传统,而是陈腐的、封闭的、将死的传统。我们以为我们所追求的那种现代化、先锋性的东西,极为重要;但这时候中国传统的东西在哪里?我们毕竟是中国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中国建成另一个美国。”王澍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自陈,“我想走一条更接近于自然的道路。可这条道路,并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 因为这种梦想,他一直在路上。王澍与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自1997年在杭州创立“业余建筑工作室”,这家公司仅仅修建过50座建筑,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在中国被贬抑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哲学”,似乎不可能完成改变中国盲目的发展进程的任务。然而,他试图通过他的建筑设计来说服人们。这些设计风格独特、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却默然会让人联想起中国熙熙攘攘的旧城气质。艺术家欧宁对他的评价是:“他前卫的设计风格来自中国的传统。” “其实中国文化最了不得的,就在于我们保留了自然足够的多样性,而西方人的"数学脑袋"和"几何脑袋"认为人是不可能把这样的多样性组织在一起的。这个结构是我反复试验,十年之后终成正果,这个风景我称之为"形而上"。一个小小的俯瞰,我们看到这不是一片建筑,而是一片世界,这才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王澍如是坦言。 文人情怀与立场 “在作为一个建筑师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这是王澍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生活中坚守的信条。 这种文人情怀和立场的坚持,从学生时代到如今,都让王澍留给官方与主流一个“叛逆

业余建筑师——王澍

“业余建筑师”——王澍 摘要:王澍无论是思想还是建筑风格上都是个特立独行的建筑师,他称自己是业余建筑师,通过对他的各种思想的解读尝试做以下的归纳:1、注重建筑本身、场地以及环境的设计;2、尝试大胆使用低廉材料身边常见材料;3、建筑回归生活4、对传统 文化的继承 关键词:王澍、深思熟虑、自由、生活、传统 刘家琨曾经在评论王澍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文章中提到王澍的三个特点:知识背景、民间/业余状态和江南烟雨气质。又同时指出知识背景王澍是极力摆脱同时又受其强有力的影响,而民间/业余状态是有意为之,江南烟雨气质是下意识的。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王澍也分别针对这三个问题阐述了具体的思想。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归纳: 一、真正好的城市,是以深思熟虑为基础的, 城市的设计应当是整体式设计的。在这整体式设计中再去寻找所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王澍认为,建筑的设计虽然是单个体建筑,但是仍是属于城市的,应该可以非常容易地直接地插入某个城市。他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美术馆、杭州垂直院宅以及美术学院香山校园都是这样的特征。保持城市的整体性设计。与周围环境可以很融洽的契合到一起去,甚至只是将它们放在一起都不会很冲突。 王澍的作品十分注重环境的分析,这是一个建筑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他曾解释说在江南不可避免的带上地方特色有时并非诗意。在做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在白墙上要加了一溜黑线,因为天不是蓝的,都是灰色的。白色建筑在视野中和天的就没有了分界线,分不出天际。另外由于气候的潮湿,建筑对风向的要求是十分强烈的,所以他的建筑方向性十分明确可以一目了然风是哪里过来的。“风会决定这个建筑采用一个什么样子的形态,而不是你的美学趣味要这个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王澍的这个观点在多处其实都有体现,有很明显的批判后现代主义的意味存在,他曾指出后现代注意实际是种很肤浅的做法,基本是一种古典的符号复兴。当然他自己也确实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复兴。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王澍不仅仅注重环境的研究,对建筑本身以及场地设计也很注重。在建筑的最初设计过程中他会不断地与业主交流,并很享受这个过程,通过与业主的交流可以让业主本身对建筑有了认识,自己也能因为对业主的了解不断调整思路,得到新的灵感,从而逐渐有了更深一步建筑构思,做到符合业主需求的空间。而在空间的设计上他又十分讲究“到场”。他妻子曾问他:“为什么在你造的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王澍的答案是“那个人类观察者藏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他大量的读杂志读书,深究人类学社会学,第一时间去现场体会和获得经验,这也大概解释了他的话“建筑的意义就是在场所体验与建构营造中实现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他一个礼拜至少要去三次工地,随时追踪施工状态和工匠讨论,随时对一些做法作出细微的调整。 二、因地制宜,善于运用手边的所有材料

王澍的岳阳楼记内容

王澍的岳阳楼记内容 Wang Shu's "The Yueyang Tower Essay" is a masterpie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is famous essay was writte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by the renowned poet Fan Zhongyan. It is a profound and moving piece that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values. 王澍的《岳阳楼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杰作。这篇著名的文章是在唐代由著名诗人范仲淹所写。它是一部深刻而感人的作品,捕捉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精髓。 "The Yueyang Tower Essay" describes the majestic beauty of the Yueyang Tower in Hunan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deep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t holds. Wang Shu's poetic language and vivid imagery bring the ancient tower to life, allowing readers to experience its grandeur and magnificence. 《岳阳楼记》描述了湖南省岳阳楼的雄伟美丽,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刻历史和文化意义。王澍的诗意语言和生动形象使古老的楼阁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体验其庄严和壮丽。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摘要: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王澍,文化观,环境观,技术观,教育观 Abstract: as a local architect wang shu, insi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 more than ten years working career, rooted in the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etween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try to build their quality building connotation about him, how to adapt to the buil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and create convey sense of space has his unique cultural values. Keywords: wang shu, culture, view of environment, technology view, education 一.背景 二. 2012年对于王澍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他获得了2012年度建筑普利策奖,这也是继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之后第二位中国建筑师能够获此殊荣。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师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文化大繁荣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中国的建筑师带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王澍也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个艺术家庭,不能不说王澍的成长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名老师兼图书管理员,从小王澍就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这也为他的文人气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王澍也自诩自己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是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家。 王澍曾先后毕业于中国两所著名的建筑系院校,分别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和同济大学建筑系,取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一般意义上说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一名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但对于王澍来说却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从业方向,不同于国内的大多数崇尚现代技术和西方思潮影响的建筑师们,王澍选择了一条根植于传统文化,着眼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营造哲学,潜心研究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营造手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大兴土木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着自

携旧立新——从王澍作品看中国本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携旧立新——从王澍作品看中国本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摘要:王澍的建筑创作作品以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创新方式受到国际建筑学界广泛关注。通过对王澍的作品及其特点进行研究,解读他的一些理念和创新方式,进而对中国本土设计 的创新与突破可以有所启发。 关键词:王澍;本土文化;创新;生态 前言 现今的中国本土设计在世界上处于一种较尴尬的境地。似乎我们的水平与世界相当,但难以 寻得一个闪光点引世人所注目。如何突破与创新已不是新问题了。古为今用是探讨的一个焦点。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呼吁声浪中,却少有成功之作。2012年的普利兹克奖第一次颁发给 中国设计师,王澍。他的作品和思想之所以能得到国际性的认可,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成功挖掘,又与当下社会的诉求有应和之处,甚至是前瞻性的。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从王澍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感受他在创作过程中所坚持这的态度和理念,正是这些态度和理念,使其作品表现出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特点。[1]从中对于中国本 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也可以有所启发。 1王澍作品中的态度 1.1业余——用自由制造意外效果 王澍将自己看做是一个业余的建筑师,这是他自我定位的一个概括。在他看来,业余建筑师 不再彻底的控制建造活动,而是将零碎、细枝末节的活动以及对建造的完善修补留给房子的 使用者。这样避免得了片面和不切实际。业余就是在强调自由比规则有更高的价值,就像是 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留白。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王澍在设计中强调体验性和感悟性。设计因为使 用者的在场而赋予新的、独特的意义。正是这样的自由和业余性使其作品呈现出更多的创新 空间和意料之外的效果。 1.2文人——用文化传达本土精髓 王澍的设计中表现出他的文人气质的作品比比皆是。他认为“建筑师首先的是一个文人”。无 论是苏州园林还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辞藻笔墨,都强烈的感染着他。要做好本土设计,就必须 学国学、学美学、感受华夏民族的气韵。文化对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精神财富,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将文人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在设计中,本土设计才找到了根,站得 住脚,有生命力。而传统文化中体现的美才是代表华夏魅力、独一无二的,也是创新的源泉。 2王澍作品中的理念创新 2.1对于本土文化和传统 王澍爱听古琴和昆曲、写毛笔字,他说学建筑还必须学国学、美学。对于传统的文化和技艺 都颇为尊重和喜爱。他对传统园林中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情趣和意境体会深刻。 他认为传统的街巷院落生活是最中国式的美好生活图景,人们乐于交往,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有了钱江时代垂直院落的构想。王澍将传统江南宅院分割后重新组合成为两层的院子, 前有庭后有院,每家每户都可以看到充满生机的茂盛植物。用传统的话语方式构筑的高层住宅,绝不仅仅是叠加而成的空中花园,而是在重塑记忆中的江南风情浓重的小院生活。这种 将传统文化——江南小院生活与时代需求——高层住宅形态相融合就是一个创新性的设计和 尝试。 2.2对于环境

王澍的设计理念

王澍的设计理念 王澍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他的设计理念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以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与自然的融合为出发点,以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为指导,致力于打造有温度、有情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作品。 王澍的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他对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他强调建筑应该能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通过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使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他的作品常常采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等,以营造出质朴、自然的氛围。此外,他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尺度关系,通过巧妙的造型和空间设计,使人们在建筑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其次,王澍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上。他热衷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和保护,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借鉴和传承,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他认为传统建筑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珍惜和传承。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融入了传统建筑的元素,如庭院、回廊等,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又赋予了现代感。 最后,王澍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上。他关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生活的问题,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对社区、家庭的关注,他认为建筑应该是人们生活的舞台,不仅要提供基本的生活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他注重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建筑,通过创造舒适的空间,化劣为优,使人们在建筑中能够

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综上所述,王澍的设计理念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与自然的融合,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解决社会问题。他的设计作品充满温度和情感,能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美好的空间和体验。

王澍理论整理

王澍: 王澍与场所精神 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宁波历史博物馆,他的作品件件令人印象深刻,此皆源于王澍“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的支持使建筑师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各种形式的建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不断渗透融合,各国的建筑形式正越来越趋向于一致。特别是我国,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都已失去了自身的可识别性,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此背景下,王澍及其作品的出现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从个人经历来看,王澍早年痴迷于西方文艺理论,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理论体系。在这些理论的支撑下,大量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应运而生。 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 20 世纪初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随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将其延展。60 年代以来,现象学与建筑学找到了契合点,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中,斯蒂文·霍尔等人将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继续传承。 这是一种研究外观、表象或现象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撇开一切概念和理论,直接观察事物本身,尊重现象,从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寻求事物的本质。换个角度看,而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和更纯粹的现象。挪威建筑理 论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 建筑现象学的特点就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它要求设计师用心观察并感受建筑所处的环境从而产生灵感; 它也要求研究者从建筑本身所显示的那样来看待建筑,从而把握建筑的本质。因为研究方式的纯粹,所以在建筑现象学的视角下人们更易完整理解建筑和人、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准确地分析评价建筑的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工业化进程对我们存在世界的冲击,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作为一个存在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的本性,就是让现象彰显本质,使万物回归本位。建筑现象学就是要彰显建筑的本质。那么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呢? 晚年的海德格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认为建筑的本意就是居住,人必须有一个家可供栖居,才能够立足于世界之上,建筑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回家。场所精神与天人合一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而建筑的作用就是使场所成为具体直观的空间。换言之,建筑运用各种材料和结构方法把一个空间与外部环境分隔开,其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场所; 而场所就是由人造环境和 自然环境结合而成的有意义的整体。 场所精神是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舒尔茨说: “场所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它的物质和精神特性被认同后,就折射出场所精神”。如果一位建筑师能运用建筑语言巧妙融合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使这个场所表现出其应有的场所精神并为人们所认同,那么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而这个场所也将具有持久的生

王澍 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王澍: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他的设计师给他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他的名字叫做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开盘的时候销售的状况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导语: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它的设计师给它起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了它一个更加有趣的名字,叫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刚刚开盘的时候卖得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人物介绍:王澍,49岁,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解说1】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被誉为全球建筑界“诺贝尔奖”。在历届获奖者中,有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设计师约翰·伍重,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皮尔·德·梅隆,以及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等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澍引来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记者:您好像一直走过来是比较,用别人给您的评价是比较狂妄,比较清高的,但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去参加一系列的国际的评奖? 王澍:我从来没参加过评奖,我觉得比较高兴的是我从来不参加中国国内的评奖,那才叫评奖,每次评的时候会要求你提交资料,层层地让你填东西,完了之后有人要审你,评奖。国外的奖都很简单,都是某一天某人给我电话,说你拿这个奖,事先我不知道任何事情。 记者:就是说按照我们的逻辑,你没有参评。 王澍:从来没有。 记者:人家就给你。 王澍: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有参评过任何奖。 记者:你这次得奖是用什么得的这个奖? 王澍:两块吧我觉得,一块儿可能是大家讲的代表作,当然他们有国外的评委那种角度,他们会认为我的这么大面积的整体设计在全世界都罕见的项目,剩下我做的宁波的博物馆,在公众的心目当中用大量的旧的回收材料来建造,既包含了对历史的讨论,也包含了对这种生态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这是代表作。另外一个就是他们讲给我的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动摇不妥协,保持高质量的设计。 【解说2】在此之前,王澍的名字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那么他是何许人物,为什么一位青年设计师能够走上最高荣誉的领奖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杭州市首先找到了王澍设计过的唯一一个商业住宅项目“钱江时代”,开始了对他的采访。 【钱江时代小区动态采访】 记者:咱们上几层?

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树-及他的获奖作品

获奖揭晓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 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年5月日在北京举行。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

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平米的青少年中心。这个作品于1990年完成。 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而是一直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1997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释是:“对我而言,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的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他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