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

xx—东盟水果贸易现状及展望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现状和特征,并对贸易的前景做了展望,认为中国一东盟之间的水果贸易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由此导致贸易的互补性)、便利的交通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果的质量问题。最后,为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国和东盟,人口约占全球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果产地和消费市场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方水果贸易发展迅速。

2002年,中国与东盟的水果进出口总额达到4.0亿美元,占中国水果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的41%。其中,出口额1.8亿美元,占中国水果出口额(5.5亿美元)的33%;进口额

2.2亿美元,占中国水果进口额(4.3亿美元)的51%。2002年,中国水果进出口额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

3.8倍和6.8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双方水果贸易的前景很值得期待。根据中泰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从

2003年10月1日起,两国将对双方的蔬菜、水果贸易实行零关税,而此前这些农产品的平均关税高达30%。因此,研究中国—东盟水果生产和贸易的现状以及贸易动向,对加强中国和东盟水果贸易,促进中国水果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的水果含干果但不包括加工水果。

一、xx—东盟水果生产和贸易概况

(一)xx—东盟各国的水果生产概况

中国—东盟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生物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多样,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水果生产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素有“世界水果王国”的美称,几乎所有种类的水果都有出产,尤其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例如柑橘、苹果、葡萄、梨、栗子、红枣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梨的产量接近世界总产量的,而栗子产量则接近世界的,这些水果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果出口品种。

东盟各国则无愧于“热带水果之乡”,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四季均可生产种类繁多的热带干鲜水果,它们既是世界上大宗热带干鲜水果(例如香蕉、菠萝、芒果、木瓜、腰果等)的重要产地,还出产许多本地特有的珍稀热带水果品种,例如榴莲、山竹果、龙眼、红毛丹等。但是,东盟各国受自然条件限制,温带水果产品除了在个别山区外基本不能生产。

(二)xx—东盟各国的水果贸易概况

1.中国和东盟都是对方最重要的水果贸易伙伴。东盟各国和中国或者山水相连,或者隔海相望,距离都比较近。它们也都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目的国或途经国,自古以来就有同中国进行贸易的传统,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上其他的水果主要出口大国,例如智利、美国、巴西、新西兰等,距离本地区都较远。对于像水果这样不宜长距离运输和储藏的产品来讲,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运输条件是世界其他水果主要产销国难以比拟的。因此,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有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品种状况。中国、东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产地和水果消费地,但是,中国的优势在于温带、亚热带水果。虽然中国的桂、粤、滇、琼、闽等省(区)也有大量的热带水果出产,但因为收获期比较集中,再加上有的品种在品质上与国外有差距,因此,中国每年依然要有一定数量的热带水果进口作为补充。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水果种类除了香蕉、龙眼等大宗热带水果外,主要还有山竹果、红毛丹等东南亚地区特有的品种。东盟各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地,但不能生产温带水果产品。而东南亚地区又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全区约有华侨、华人2000多万,在他们的带动下,东盟对中国生产的苹果、鲜梨以及红枣、栗子、核桃等温带干鲜水果,始终有比较大的需求。因此,这些温带干鲜水果成为中国向东盟出口的主要品种。

3.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国别状况。2000年以来,东盟中的泰国、越南和菲律宾成为中国水果进口的三大来源地,进口额占到中国从东盟进口水果总额的90%以上,占中国水果进口总额的60%左右。其中,泰国和越南近几年对中

国的水果出口增加很快。1999年和2000年,菲律宾是中国第一大水果进口来源国。2001年,泰国超过菲律宾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果进口来源国;2002年,越南又超过菲律宾仅列泰国之后,成为中国的第二大水果进口来源国。中国在东盟的水果出口市场按出口额大小依次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3国,人口稠密,国内市场广阔,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国民富有,购买力较强。新加坡则是国际上重要的水果贸易中转地。向这4个国家的出口金额一般占到中国向东盟10国水果出口总金额的近80%。它们也是仅次于日本和香港的中国大陆的重要水果出口地。

二、xx—东盟水果贸易的特征分析

(一)中国—东盟水果贸易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品种比较集中,并且结构上具有互补性,表现为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低。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反映,其中,Bi表示i产业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当Bi接近于0时,说明双方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除个别品种外,大多数产品的计算值都非常接近0,说明中国—东盟各国间的水果贸易有很强的互补性。从有关进出口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主要向东盟出口温带、亚热带水果,其中,柑橘、苹果、梨、栗子、红枣是最重要的出口品种。近年来,这5种产品均占到中国向东盟水果出口总额的90%以上。而东盟主要向中国出口热带水果,香蕉、龙眼、龙眼干和腰果一直是东盟各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品种,一般能占到东盟向中国出口水果总额的80%。另外,近年来越南的椰子、泰国的榴莲和山竹果等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快。这充分说明,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正在逐步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惠互利。

(二)东盟在中国水果进口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02年,中国95%的热带水果进口都来自东盟,东盟在中国水果进口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表2所示,中国来源于东盟的水果进口额增长非常迅速,2002年达到20320.5万美元,是1998年的1.6倍。东盟对中国水果出口增

加的部分除了占有了原来属于拉美香蕉出口国的市场份额外,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对多样化热带水果强劲消费需求的带动下,增加的对东盟特有的热带水果品种的进口。

香蕉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进口水果品种,进口额在1998年以前几乎占到中国干鲜水果进口总额的以上。中国的香蕉进口来源国,主要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以及东盟的菲律宾、越南。厄瓜多尔凭借对中国香蕉的强势出口,在1997年前一直是中国第一大水果进口来源国。但1998年以后,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逐渐超过了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现在,中国来源于拉美各国的香蕉进口,无论是数量还是所占的份额都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了。

香蕉在东盟对中国的水果出口结构中一度占据重要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占到东盟向中国水果出口总额的70%,但近年来,香蕉在东盟各国对中国的水果出口结构中的地位下降很快。1998年,东盟对中国出口香蕉的金额为8239.1万美元;到2002年,东盟对中国出口香蕉的金额减少到6427.4万美元。从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东盟香蕉对中国的出口在减少,但是,东盟热带水果对中国的出口总金额仍然在快速增长。东盟对中国的热带水果出口总金额1998年为12604.8万美元,2002年上升到20320.5万美元。这说明,东盟对中国的水果出口结构在向多样化发展,榴莲、龙眼、火龙果、山竹果等具有东盟特色的热带水果在东盟对中国的水果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在上升。中国大幅度增加东盟特有的热带水果的进口,也是东盟在中国水果进口市场上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的原因。

(三)近年来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逐渐出现逆差,并且有加大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水果进出口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进口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出口。水果是中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这也反映在中国历年的水果贸易都是顺差上。但是,中国对东盟的水果贸易自1998年起变为逆差,而且逆差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也造成中国水果进出口整体贸易顺差的减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总额从1993年的6651.4万美元急剧增加到2002年的39796.5

万美元,东盟在中国水果进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也由1993年的17%上升到2002年的40%。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由1993年的3875万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8232.7万美元,增加了3.7倍;进口更是由1993年的2776.4万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1563.8万美元,增加了6.8倍。这种进口快速增长而出口增长速度缓慢的情况,使中国对东盟的水果贸易逐渐由顺差变为逆差。所以,整体上来讲,中国的水果产品在世界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中国的热带水果品种与东盟国家相比,则处于一定的劣势。

三、xx—东盟水果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问题

水果产品出口除了受价格和成本的影响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有质量、卫生和植物检疫等因素。质量问题是造成中国近年来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放缓、水果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东盟的水果贸易是建立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的。中国向东盟出口的水果,在生产成本和价格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这种价格上的优势并没有使中国的水果在东盟市场上占绝对优势。

中国在东盟水果市场上的主要出口竞争对手是美国、智利、日本等国家。从表4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出口到东盟的主要水果品种,除了苹果的市场份额保持微弱增长外,梨和栗子的市场占有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看都呈下降趋势。另外,在东盟市场上,中国水果在金额上所占的份额又大大低于在数量上所占的份额,尤其是中国鲜梨在金额上的占有率更是远远的低于其数量上的占有率。这说明,中国在东盟市场上占有的还只是中低端的水果市场。这一现象也恰好折射出中国水果出口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质量问题。

水果的质量层次非常丰富,包括口感、色泽、包装、营养、卫生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当今世界水果市场的竞争日益由价格竞争转为质量方面的竞争。但是,目前中国的水果生产在很多地区甚至是在水果主产区,还存在着单独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后期加工处理落后。反观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它们在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后期加工处理上做足了文章。它们的果品包装普遍执行国际标准,所有果品在机械生产线上清洗,打蜡、贴标、分级后才能装箱。每个果品箱盖上都有果库号码和“CA气调”标记,表示果品经州级政府检验合格,没有“CA气调”标记的不能作为商品出售。以美

国为例,美国水果的后期处理率是100%,而中国水果的后期处理率是1%;美国水果的深加工比例是35%,中国的比例不到10%;美国的优质果率在80%以上,而中国的优质果率为30%,高档果率则不到5%。2001年,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苹果的平均价格为690.8林吉特/吨,而从美国进口苹果的平均价格为1369.65林吉特/吨。价差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出口水果在包装等后期处理上落后太多。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对水果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可以使果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硬度、脆度和口味几乎不变。这也是不具有价格优势的美国、新西兰等温带水果出口大国可以在东盟市场上赢得很大的高端市场空间的原因。

(二)贸易壁垒问题,即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目前,中国对新鲜榴莲、红毛丹、荔枝的进口关税为22%,新鲜龙眼的进口关税为18%,龙眼干的关税为22%。这样高的关税税率造成国内市场东盟水果的价格居高不下,长期以来只能占据中国水果消费的高端市场,普通老百姓不敢问津。东盟各国中,新加坡是国标著名的自由港,它的关税实际上基本接近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对于本国不能生产的温带水果,采取零关税或低关税政策;泰国是东盟中唯一对农产品实行高关税的国家,蔬菜类和苹果、梨等水果的进口关税高达60%,这也是多年来经济较发达、人口规模也较大的泰国从中国进口水果并不多的主要原因。

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运作,尤其水果产品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的内容之一,因此,未来双方水果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将大大降低。随着

2003年10月1日起中泰两国水果产品贸易实现零关税,实际上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已经很微小。利用这个契机,中国有可能扩大水果在泰国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在中国消费者中已经享有一定声誉的泰国水果的进口也会增加。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非关税壁垒。中国和泰国在实施零关税的同时,都加强了对进口水果的卫生检疫。事实上,中国和东盟各国水果生产都还缺乏“绿色意识”,“卫生、营养、无污染”的标准都未普及。近年

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从泰国进境的水果中查获疫情也很频繁。从现在的趋势看,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旨在保护人体和动植物健康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动植物检疫措施的内容也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样,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将是中国—东盟扩大水果贸易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

四、对xx—东盟水果贸易的展望及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基于双方的资源禀赋、运输条件、关税壁垒以及世界其他主要水果进出口国的产销和贸易状况等因素,可以判断,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潜力巨大。

从现实的条件来看,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前景也很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中国进口东盟水果的情况来看,中国有巨大的国内水果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中也逐渐形成了东盟水果产品的消费群体。由于水果的价格弹性较大,关税降低一点就可能为东盟各国创造出可观的出口市场空间,这是东盟进一步扩大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来看,首先,中国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4国的水果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相对较高,而在其余6国所占份额则较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的执行(比如中泰水果贸易实行零关税),将给中国出口水果开启更广大的市场空间;其次,即使在这4个国家的进口市场上,中国出口水果只是较多地占据了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开拓空间;最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品种目前还比较单一,苹果、梨和柑橘三大水果加上栗子就占据了出口额的90%以上,而其他具有竞争优势的水果,比如葡萄、葡萄干、杏、李等,出口并不多,增加这些水果的出口还有较大的潜力。

但是,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潜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质量问题将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中国水果生产来说,产中的质量控制,产后的分检、包装处理等,与世界水果出口强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也为中国在东盟市场遭遇非关税壁垒埋下了隐患。所以,质量问题将是未来工作的中心,为了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特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①在品种的选择上,针对东盟市场需求,加快品种的改良及更新换代。可以在中国的传统出口水果中甄选出在东盟最有市场潜力的品种,也可以引进在东盟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国外优良品种,利用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多样的优势,把这些优良的树种或品种安排在最适宜的区域种植,为果品生产的优质、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②对出口水果的生产、储运、加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要提高贮藏保鲜水平,扩大加工能力,确保水果在市场上优质优价,尽量减少鲜果在市场滞销的压力。要提高对贮藏加工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这样不仅能让国产的名优水果流行于市,更能增加中国鲜果的出口能力。

③引进国际先进的水果产品追溯系统,把对东盟出口的水果的质量控制逐步扩大到种植、加工的全过程。要扩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出口果农更多的扶植和指导,以在生产的源头就抓好标准化建设。

④提高中国产品的档次,比如包装水平。包装设计是当今国际市场上商品竞争的诸多因素之一。要在保持果品原有味道的基础上,做到美观别致,有吸引力,做到“一流水果、一流包装”,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⑤对东盟各国加大中国出口水果的宣传。中国各级政府可以和对东盟出口水果的企业一起在东盟开展中国食品安全的宣传,以广告、参加展销会等形式,加大对中国优良产品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宣传在东盟各国市场尚有潜力的品种,例如新疆香梨、葡萄,河北鸭梨等,逐渐培养出它们的消费群体。⑥对在中国适宜生产的热带水果品种要争取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要争取突破保鲜、加工和反季节生产技术,并在中国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引进东盟地区的优良水果品种,以应对东盟对中国水果出口进一步增加的压力。

xx农村经济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xx

中国一东盟水果贸易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国一东盟水果贸易现状与对策建议 作者:钟勇,李茉然,马福欢,边勇,李冰 来源:《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5期 【导读】中国—东盟互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水果产量、进出口东盟水果贸易等数据,能大致了解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双边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见表1)。2017年我国水果产量占全球的32%,居全球首位[1]。其中 以温带水果为主,热带亚热带水果只有华南等地能够种植生产,所占比重较小。而在热带亚热带水果中,香蕉的产量最大,达1 299.70万t(2016年)[2]。水果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 品,2016年我国水果出口量(货值)居全球第五,仅次于西班牙、美国、荷兰与智利[1]。我国也 是水果消费大国。我国水果进口量超过80亿美元(2016年),进口量(货值)居全球第二[1]。而 东盟是世界重要的亚热带热带水果产区之一,其水果产量达到9 445万t(2016年),占世界总产量的8%[3]。中国—东盟已互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双方所产水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一、我国进口东盟水果情况 2016年,我国进口水果(水果按HS编码分类仅含HS0803~0810,下同)705 445.31万kg;而东盟出口我国水果223 344.20万kg,占我国水果进口量的31.66%,我国是东盟水果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占到其总出口量的22.13%。我国进口东盟的水果中,有接近一半来自越南(占比42.90%),依次还有菲律宾、泰国、老挝、缅甸等(见表2)。而从出口水果结构上来看,东盟出口我国的水果主要为热带水果,如香蕉、火龙果、龙眼、榴莲等[4],其中鲜西瓜(含甜瓜、木瓜)的出口量占我国该类水果总进口量的比重最大,达81.59%。 二、我国水果出口东盟情况 2016年我国出口水果677 044.03万kg,其中,出口到东盟124 014.64万kg,占我国水果出口总量的18.32%。东盟国家21.93%的进口水果均来自我国。泰国从我国进口的水果量最大,占到东盟国家进口我国水果量的39.01%;其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是我国水果的重 要市场。我国输往东盟国家的水果以温带水果为主,其中苹果、梨及温桲的出口量最大,其次为柑桔类水果,这两类水果占我国出口东盟水果的76.64%。此外,鲜或干的葡萄也是我国出口东盟量比较大的水果之一(见表3)。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

XX—东盟水果贸易现状及展望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现状和特征,并对贸易的前景做了展望,认为中国一东盟之间的水果贸易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由此导致贸易的互补性)、便利的交通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果的质量问题。最后,为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国和东盟,人口约占全球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果产地和消费市场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方水果贸易发展迅速。 2002 年,中国与东盟的水果进出口总额达到4.0 亿美元,占中国水果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的41%。其中,出口额1.8 亿美元,占中国水果出口额(5.5 亿美元)的33%;进口额 2.2 亿美元,占中国水果进口额(4.3亿美元)的51%。2002 年,中国水果进出口额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 3.8倍和6.8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双方水果贸易的前景很值得期待。根据中泰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从 2003年10月1日起,两国将对双方的蔬菜、水果贸易实行零关税,而此前这些农产品的平均关税高达30%。因此,研究中国—东盟水果生产和贸易的现状以及贸易动向,对加强中国和东盟水果贸易,促进中国水果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的水果含干果但不包括加工水果。 一、XX—东盟水果生产和贸易概况 (一)XX—东盟各国的水果生产概况 中国—东盟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生物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多样,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水果生产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素有“世界水果王国”的美称,几乎所有种类的水果都有出产,尤其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例如柑橘、苹果、葡萄、梨、栗子、红枣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梨的产量接近世界总产量的,而栗子产量则接近世界的,这些水果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果出口品种。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

xx—东盟水果贸易现状及展望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现状和特征,并对贸易的前景做了展望,认为中国一东盟之间的水果贸易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由此导致贸易的互补性)、便利的交通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果的质量问题。最后,为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国和东盟,人口约占全球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果产地和消费市场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方水果贸易发展迅速。 2002年,中国与东盟的水果进出口总额达到4.0亿美元,占中国水果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的41%。其中,出口额1.8亿美元,占中国水果出口额(5.5亿美元)的33%;进口额 2.2亿美元,占中国水果进口额(4.3亿美元)的51%。2002年,中国水果进出口额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 3.8倍和6.8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双方水果贸易的前景很值得期待。根据中泰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从 2003年10月1日起,两国将对双方的蔬菜、水果贸易实行零关税,而此前这些农产品的平均关税高达30%。因此,研究中国—东盟水果生产和贸易的现状以及贸易动向,对加强中国和东盟水果贸易,促进中国水果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的水果含干果但不包括加工水果。 一、xx—东盟水果生产和贸易概况 (一)xx—东盟各国的水果生产概况 中国—东盟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生物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多样,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水果生产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素有“世界水果王国”的美称,几乎所有种类的水果都有出产,尤其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例如柑橘、苹果、葡萄、梨、栗子、红枣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广西是中国与东盟的重要陆海联运枢纽,并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资源丰富,是中国农业的重要产区之一。随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逐渐加强,广西与东盟农产 品贸易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将就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出口贸易 近年来,广西农产品出口量逐年增长。其中,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主要包括水果、花卉、木材、水产等。数据显示,2019年,广西对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水果出口额达到15.6亿美元,同比增长43.9%;木材出口额 达到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施的滞后 目前,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不能满足东 盟国家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 2.农产品品质不稳定 由于气候、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农产品品质不稳定,导致产品流通效率低,难以满足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 3.营销渠道不畅 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渠道和服务体系,广西农产品难以进一步扩大在东盟市场的占 比。 三、解决思路 1.加强科技支持 加强科技支持,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差异化的农产品,提高产 品的加工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认证,提高产 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东盟国家对广西农产品的信任度。 加强品牌建设,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在东盟市场的占比,提高市场影响力。

结论 总的来说,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虽然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只有加强科技支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拓展营销渠道等措施,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广西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处东南亚重要陆上通道,与东盟成员国地理接壤,具备得 天独厚的贸易合作优势。广西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关系,但也 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广西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规模逐年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来 广西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东盟是广西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尤其是 水果、蔬菜、木材和橡胶等农产品。广西以其地理优势,通过陆路和水路便捷地与东盟国 家开展贸易往来,加强了两地的经贸交流。 广西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互补性强。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具 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东盟地区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且部分农产品在东盟国家具有较 高价格竞争力。广西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国家有利于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东盟国家的农产 品进口也满足了广西消费者对多样化农产品需求。 广西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着质量和安全问题。由于受制于生产环节的管理不规范,一些农产品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影响了广西农 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农产品贸易中的运输和物流成本较高。虽然广西和东盟国家地 理接近,但在物流方面仍存在着瓶颈和不便之处,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影响了贸易效率。 农产品贸易还面临着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各国对于农产品的进口限制和贸易 壁垒不断增加,对广西的农产品贸易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完善生 产环节的监管制度,提高广西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竞争力。优化物流和运输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加大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的投入, 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减少产品货损和贸易风险。还应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可以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扩大农产 品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贸易规模。 广西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着广泛合作,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质 量和安全管理、优化物流网络和加强交流合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广西与东盟的农产 品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背景介绍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与东盟国家交界最为紧密 的省份之一。由于地理接近、交通便利等优势,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非常活跃。本文旨在分析目前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和优化双方贸易关系。 二、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1 云南农产品对东盟市场的依赖度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之一,尤其以水果、茶叶、烟草等产品的产量 和质量著称。对于这些农产品而言,东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云南农产品对东盟市场的出口额占比逐年增加。 2.2 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 尽管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 主要包括: - 贸易壁垒: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进口方面设置了一些技术壁垒和贸易限制,如检验检疫标准、进口许可证等,给云南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一定的困难。 - 商 品质量标准:云南农产品在进入东盟市场时,需要符合东盟成员国的商品质量标准。然而,云南一些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法满足东盟市场的标准要求。 - 贸易平衡: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主要 表现为云南对东盟的农产品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状况不利于云南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发展。 三、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对策研究 3.1 打破贸易壁垒 为了解决东盟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和贸易限制对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云南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打破贸易壁垒: -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对话与合作,争取降低贸 易壁垒、简化检验检疫程序等。 -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云南农产品企业的专业 水平,让农产品符合东盟的进口标准。 - 积极推动云南参与东盟的贸易自由化安排 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3.2 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 为了使云南农产品能够满足东盟市场的质量标准要求,云南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更加严格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并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 推动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接壤的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自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逐渐增加,并成为双边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广西农产品主要出口东盟国家的大米、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等。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广西的农产品出口额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日益增加。2018年,广西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达到56.82亿美元,占全区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7.1%。大米出口额为12.43亿美元,水果出口额为11.91亿美元,畜禽肉出口额为7.62亿美元,水产品出口额为7.38亿美元。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逐年增加,贸易格局不断优化。 二、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始终是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广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药残留超标、养殖环境不达标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西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完善监测体系,加大对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培训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对广西农产品的信任。 2. 贸易壁垒问题 贸易壁垒也是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一个问题。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对广西实行了一些贸易壁垒,如技术壁垒、贸易限制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西应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双边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广西农产品的竞争力。 3. 物流运输问题 物流运输问题也是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一个障碍。由于交通发达和地理位置优势,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物流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输时间长、运输环境不稳定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西应加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增强广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 广西的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中面临着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东盟国家对农产品更加看重品牌和质量,但广西的农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欠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西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投入,积极培育和推广广西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中的竞争力。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现状及前景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现状及前景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 一趋势的出现,既是双方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间合作的深 入推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现状 和前景,分析双方的优势和潜力,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 中国和东盟地区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互补性优势。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 伙伴。双方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贸易额稳步增长,尤以农产品贸易 为重要领域。 在贸易结构方面,中国主要出口粮食作物、肉类和水产品等农产品,而进口水果、植物油和木材等。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满足东盟地区 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人口增长和中产阶级扩大的推动下。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东盟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商 也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 二、前景展望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前景广阔。一方面,中国农产品进口 需求仍然旺盛,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推动中国对东盟农 产品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东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质

的农业生产能力,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对多样化、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 随着中国农村人口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愿意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并在东盟地区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保障供应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挑战与应对 然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会对双方的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加强监管和合作机制,确保双方市场的食品安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和东盟可以加强政策沟通和合作,通过贸易谈判和合作协议来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贸易便利化。此外,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合作,推进标准化和认证体系的发展,可以增强双方消费者的信任,促进贸易的持续发展。 四、结论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前景值得关注。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互补性优势和合作潜力,通过加强合作,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然而,要确保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双方需要共同应对挑战,加强政策沟通和监管合作,构建一个公平、开放和有序的贸易体系。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问题研究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问题研究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盟十国之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巨 大的潜力与市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 建议,以促进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一、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目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主要以水果、蔬菜、畜禽肉类等为主,其中水果出口占 据了主导地位。而在东盟国家中,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以食品、农业原料为主。双方的农产 品出口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体现出了一定的不平衡性。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中国 拥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由于中国农业的发展规模较大,因此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出口 量也较大,这也是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量较大的原因之一。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不平衡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 口的结构主要以水果为主,导致了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出口竞争激烈,进而导致了价格 的下跌。由于东盟国家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不平衡 性也制约了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国家市场的多样化。 1. 生产结构不合理 2. 贸易政策限制 另一个影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因素是贸易政策的限制。目前,中国对东盟 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主要受到了贸易政策的限制,例如关税、配额等,这也制约了中国对东 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多样化。 3. 缺乏市场信息 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相对较新,因此双方在市场信息的交流 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中国在了解东盟国家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情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也影响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合理性。 为了解决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不平衡性,中国需要控制农产品生产结构,加 大对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力度,特别是畜禽肉类和粮食类农产品。 中国需要与东盟国家进行贸易谈判,争取减少贸易政策的限制,同时加大对东盟农产 品市场的进口力度,以促进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作为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一部分,广西地区在农产品贸易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广西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界,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广西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因此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活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状 1.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广西地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据统计,2019年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较前几年有着明显的增长。广西出口给东盟国家的水果、水产、稻谷等农产品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东盟国家出口给广西的橡胶、油脂等产品也有增长。这表明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双方都在这一领域中获益良多。 二、问题 1. 贸易壁垒障碍 尽管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贸易壁垒和障碍。首先是贸易壁垒问题,东盟国家对于一些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存在着一定的进口限制和标准,造成了中国农产品难以进入东盟市场。中国对于一些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也存在进口关税和检疫标准等限制,导致了东盟国家的农产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贸易壁垒和限制严重影响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的顺畅进行。 2. 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严重问题。由于一些东盟国家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检验制度不够严格,部分产品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难以通过中国的检验检疫标准。这不仅影响到了农产品贸易的顺畅进行,也为双方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双方在贸易规则、标准认证、信息交流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了农产品贸易中的许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一些合作意向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为农产品贸易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建议

论文广西东盟水果贸易

农产品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中(d e)现状及原因分析 张敬伟 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e)建立为双方(de)水果贸易提供了较大(de)发展契机,但由于双方局部地理条件(de)相似性给中国南方地区(de)水果出口带来了一定(de)冲击.广西作为与东盟贸易(de)主要省份之一,与东盟各国(de)地理条件有很大(de)相似性,双方(de)互补性和竞争性很强.2004年以来,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呈逆差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本地区水果质量不具备优势,双方贸易零关税及人民币升值削弱了竞争力,进而提出了提高出口质量,加强自贸区合作(de)建议. 关键词广西东盟水果贸易分析 一、引言 广西与东盟贸易(de)逆差越来越大,其中水果贸易(de)逆差趋势也不断加大.国内学者从产业内贸易角度分析了零关税后对双方水果贸易(de)影响,指出双方存在着很强(de)互补性,广西水果贸易逆差是由于部分水果质量不具有优势.除了水果质量(de)问题外,也存在着低关税(de)冲击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引起(de)成本加大(de)压力. 二、水果贸易现状分析 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地缘(de)便利性,而水果尤其是大部分热带水果不适宜长距离运输和储存,使得中国与东盟(de)水果贸易存在着很强(de)互补性,并且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中国和东盟(de)经济合作方针,协议规定2004-2006 年, 双方贸易中约600 种产品关税陆续减到零,即“早期收获计划”,为双方贸易提供了有利契机.但是,2004年后中国对东盟(de)农产品贸易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而且贸易逆差有逐步扩大(de)趋势.其中水果贸易中,广西对东盟(de)

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资料

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 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生物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多样,这使水果生产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几乎所有种类的水果都有出产,尤其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成为我国出口东盟最重要的品种。我国在水果产业及出口贸易中具备一定优势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优质果率低、包装保鲜技术不足、品牌打造力度不够等,制约了出口结构的优化,进而减少了在东盟市场的利润。未来我国将着力提高水果生产质量,同时针对东盟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品种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并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水果协会。把握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潜力。 [关键词] 水果东盟出口

ABSTRACT Fruits produced in China show comparative advantage due to plenty of human resources, abundant biological species resources, diversified climate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lmost all kinds of fruits are produced. In particular, the fruits growing in temperate, sub-tropical which become the significant type exporting to ASEAN. While our country take some advantages in the fruits industry and exporting trade,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m, for example deficiency in fruits quality rate, packing and refreshing technology, brand creating etc., these restraint optimization of export structure, these factors will release the profit gained in ASEAN market. In future our country will take action i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fruits, meanwhile aiming to requirement in ASEAN market, we should change structure of the fruits type accordingly, carry out the brand strategy,build up an efficient fruit association. Strongly we hold the chance built in S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exerting the potential about fruits export to ASEAN fully. [Key Words] Fruits ASEAN Export

基于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广西优质柑橘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基于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广西优质柑橘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谭俊杰杨尚东周柳强谭宏伟 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明確广西柑橘“节本、高效、优质”生产技术体系对东盟国家互补性出口贸易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广西柑橘产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和试验方法比较分析我国对东盟国家的水果进出口贸易现状,掌握优势及薄弱环节;结合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结果,构建适合广西柑橘的“节本、高效、优质”生产技术体系。【结果】在贸易方面,我国水果与东盟国家水果互补性较强,但柑橘在东盟国家受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

巴西的同类别产品直接竞争,产品价格、品质、品牌等优势尚不明显;从贸易量数据观察发现广西柑橘在东盟国家的目标市场为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以广西凭祥口岸在检验检疫和路网基础方面具有优势,能满足柑橘出口贸易在成本和时效方面的要求。在广西柑橘生产方面,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能同步实现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且成本控制效果显著;高畦覆膜栽培技术能提高产品糖度,满足海外市场对品质的要求;品牌经营尚未完善,因此产品附加价值有限。【建议】基于水肥一体优化和高畦覆膜栽培技术建设广西柑橘的“节本、高效、优质”生产技术体系,提升产品价格和品质优势;通过建设本土自主品牌,提升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广西优质柑橘产业升级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柑橘;互补性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力;东盟国家;广西 中图分类号: S666; F3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1191(2020)02-0470-07 High-quality citrus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Guangxi based on China-ASEAN fruit trade TAN Jun-jie1, YANG Shang-dong2*, ZHOU Liu-qiang3, TAN Hong-wei3* (1Guangxi 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 Chongzuo, Guangxi 532200, China; 2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3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53000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Defining the “cost saving, high efficiency,high quality” citrus production technology system in Guangx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the complementary trade between China (Guangxi) and ASEAN, it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Guangxi citrus industry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Method】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were combined to study the obstacles in import and export of fruit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o obtain strength and weakness. “C ost saving, high efficiency,high quality” citrus production technology system suitable for Guangxi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long time field experiment. 【Result】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e can find the complementary trade in citru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but citrus were facing direct competition of similar products from Australia,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Brazil since China(Guangxi)citrus’ pricing, brand value, quality did not have evident competition superiority. China(Guangxi)citrus target markets are Vietnam, Thailand, as well as Malaysia. Ports in Pingxiang, Guangxi has advantages in inspection and road networks that meet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timeliness requirements for citru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terms of Guangxi citrus production, integral control of water and fertilization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 results in soil management and pest control, as well as the cost reduction in material and labor costs. Plot lamin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demonstrated the increase in fruit sugar content that met the needs of ASEAN market consumers. Brand management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so that added value of citrus was limited.

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概况

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概况

目录 1、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现状 (3) 2、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趋势 (7) 3、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壁垒措施 (9) 4、中国与东盟贸易产品技术标准 (13) 5、中国与东盟贸易产品合格评定互认 (15)

1、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现状 2020年,中国已经连续第12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局面。 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正式启动,并于2003年7月1日生效。此后双方于2004年、2007年和2009年分别签署《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分别于2005年7月、2007年7月和2010年正式生效。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2014年,双方启动自贸区升级谈判。2015年11月,双方签署《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正式结束。2019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 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6846.0亿美元,同比增长6.7%。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3837.2亿美元,同比增长6.7%;自东盟进口3008.8亿美元,同比增长6.6%。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为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 自2009年首次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以来,中国已经稳居东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位置。2003年,东盟25%的国际贸易是东盟成员国间的贸易,美国、日本和欧盟分列第1-3位贸易伙伴,三者合计占东盟贸易额的40%,中国的占比仅为7.4%。2020年,东盟内部成员国间贸易的占比下降至21.3%,中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比上升为19.4%,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列第2-4位,三者合计占东盟贸易额的28.9%。 2019年,东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东盟是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仅次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双向投资存量保持大幅度增长。截至2019年12月,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2369.1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东盟累计投资额1123.0亿美元,东盟对中国累计投资额1246.1亿美元。 根据东盟方统计,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从2010年的36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91亿美元(占东盟吸引外资的5.7%),增幅达185%。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东盟的主要外商投资来源地,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额在2017年一度超过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2018-2020年,中国整体的对外投资额有所下降,向东盟的直接投资也有一定的下降。 自1995年以来的26年当中,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规模在22年中均实现正增长,仅在1998、2009、2015和2016年有小幅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