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创造力

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创造力

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创造力

姚海娟;王琦;李兆卿

【期刊名称】《心理科学进展》

【年(卷),期】2022(30)3

【摘要】情绪调节能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基本能力。认知重评创造力是个体面对负性情境时能够自发产生多种认知重评策略的能力,是情绪调节任务中的创造性行为。研究表明,认知重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和开放性正相关,与神经质、特质愤怒无关;创造性的认知重评策略或运用隐喻和类比的高水平认知重构更有利于负性情绪的调节;创造性的认知重评可以通过基于杏仁核的显著情绪唤醒,基于海马的新联想形成和基于纹状体的精神奖赏的中介来调节情绪,从而产生可以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新颖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上述结果支持认知重评的创造性重构理论。认知重评创造过程需要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和情绪表征的特定执行功能。未来研究可以扩大被试群体,完善认知重评创造力的测量方法,探索影响认知重评创造力的情境因素和内在因素,以及进一步揭示认知重评创造力区别于传统创造力的特别加工或反应机制的神经机制。

【总页数】12页(P601-612)

【作者】姚海娟;王琦;李兆卿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心理学系;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

【相关文献】

1.促进儿童认知重评调节策略的发展——基于Gross情绪调节理论的讨论

2.情绪调节能力和性别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和性别差异

3.创造性认知重评在负性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及展望

4.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5.创造性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迁移效应及其神经基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近年来,知觉重新定型(CBT)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研究者不断探索的热点。关于知觉重新定型在情绪调节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科学家们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知觉重新定型在情绪调节中产生的影响及机制作一综述,以加深学术界对此的认识。 知觉重评(CBT)作为一种术语,可以定义为从个体所持有的知识和信念出发对情绪体验进行有效重新评价的一种心理技术。它可以帮助个体重新思考自己的情绪体验,发现新的更有效的看法,从而改变原有的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模式。由此可见,知觉重新定型在情绪调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知觉重新定型通过干预,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增强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从而改善情绪体验,克服情绪失衡,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从情绪调节技术机制上分析,人们通过培养对自身、外部环境和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即可获得较好的情绪调节效果,尤其是针对负面情绪体验,使他们能够以更有效、更积极的方式来调节。 此外,知觉重新定型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技术,也可以被运用到抑郁和焦虑等症状的治疗上。对于抑郁,知觉重新定型可以通过改变个体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持有的负面评价来改善抑郁症状,并有效减轻抑郁症状;同时,它也可以用于缓解焦虑,通过有效的认知更新和情绪处理来减轻焦虑的表现,改善个体的社会功能。 总而言之,知觉重新定型对情绪调节有重要意义,在抑郁、焦虑等情绪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效果。将重新定型融入到情绪调节中,能够让心理健康者更加有效地调节自身情绪,从而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关于知觉重新定型在社会心理领域中的研究,为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提供有力的依据。

认知重评能力的个体差异;重评频率、幸福、和认知控制

认知重评能力的个体差异;重评频率、幸福、和认知控制认知重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频率和更大的幸福、重评能力相关,被认为有几个关键的认知控制过程组成。然而,认知重评和重评频率、幸福和各种认知控制过程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定。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实验方法检验认知重评能力(RA)的个体差异,并测量认知重评频率、幸福和几个认知控制过程。我们观察到RA和认知重评频率、幸福显著正相关。RA也和工作记忆容量、定向—转换成本正相关,同抽象推理能力边缘相关。这些发现对理解RA的认知成分和情绪结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绪调节、认知控制、工作记忆容量、认知重评能力、操作广度、幸福、执行功能1.前言 实用主义方法强调情绪在很多重要场合所起到的适应性作用(Clark & Watson, 1994)。然而,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调节情绪。有关情绪调节的研究已经将情绪调节策略区分开来,发现一些个体比其他人更有效(Gross & Thompson, 2007)。实际上,过度使用非适应性策略以及很少使用适应性策略被认为是几种常见的心境和焦虑障碍的基础(Campbell-Sills & Barlow, 2007)。 一个普遍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是认知重评,指的是为了改变情绪,因而改变诱发情绪场景的潜在意义。认知重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和在心境和焦虑障碍的干预中所教授的技能密切相关(Giuliani & Gross, 2009)。由于这些原因,认知重评成为了观察性和实验研究的共同对象(Gross, 1998; Gross & John, 2003; Kalisch,2009)。 观察性研究表明,认知重评的使用频率和低水平特质性消极情绪以及临床症状相关,和高水平特质性积极情绪和幸福相关(Gross & John, 2003)。平行的,实验研究表明得到指示的认知重评降低自我报告的消极情绪(Gross, 1998),外周心理生理指标(Jackson, Malmstadt, Larson, & Davidson,2000;Ray, McRae, Ochsner, & Gross, 2010),和情绪产生相关神经区域的激活,例如杏仁核(Kalisch, 2009; Ochsner& Gross, 2008)。 认知重评能力(RA),定义是实际执行认知重评成功的能力。 像任何复杂的活动都需要认知控制,认知重评被认为依赖一系列认知控制能力(Ochsner& Gross, 2005)。这个想法是普遍的解释,参与认知重评的神经区域至少部分地与参与认知控制的神经区域重叠(Kalisch, 2009; Ochsner& Gross,2005)。认知控制过程的实证研究证明有不同种类的认知控制过程。最普遍的分类是工作记忆、定向—转换和反应抑制。这些不同种类认知控制的个体差异有部分重叠但彼此之间是可分离的(Miyake, Friedman, Emerson, Witzki,Howerter& Wager, 2000)。除了普遍研究的工作记忆、定向—转换和反应抑制的认知控制任务,有理由相信语言能力可能在RA中发挥作用。当个体对一个图片或事件产生另一种叙述时,看起来他们需要在工作记忆中对消极情境带来并保持一个无意识评价,降低评价(抑制)的突出性,产生可替换的解释(工作记忆操作和言语流畅性),区分并使用最合适的解释(在可选解释中进行选择,定向—转换),在心理保持住新的评价(工作记忆维持),并检测调节的成功(monitoring;Ochsner& Gross, 2008)。 没有实证的RA研究包含认知控制过程的测量。至今为止,只有认知重评和认知控制的个体差异的一个报告(Schmeichel, Volokhov, &Demaree, 2008)。这个研究报告了认知控制和工作记忆容量和根据指示通过认知重评降低消极情绪的消极情绪反应呈显著负相关。然而,这个研究不能测量RA作为你每个被试的个体差异。此外,没有其他种类的认知控制被测量,所以仍然不清楚是否认知重评和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其他种类的认知控制过程,例如定向—转换,反应抑制和言语能力。 当前研究的目标是检验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A and reappraisal frequency,well-being, and multiple measures of cognitive control. We focused upon representative cognitive control measures that havebeen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overlapping and distinct contributorsto

大脑中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策略的神经机制

大脑中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策略的神经机制大脑中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策略的神经机制 情绪调节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大脑中复杂 的神经机制。本文将探讨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机制,并介绍 几种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 一、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 1. 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脑中与情绪处理密切相关的结构之一。它被 认为是情绪加工的关键区域,参与了情绪调节的过程。研究发现,杏 仁核对于负面情绪的识别和加工具有重要作用。 2. 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皮层的一部分,被视为情绪调节 的关键区域。前额叶皮层对于情绪的监视、评估和调控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的前额顶叶皮质和前额内侧皮质在情绪调节中 起到关键作用。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大脑中负责应激反应的重要神经通路。当人体面临压力和负面情绪时,下丘脑会释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信号,进而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最 终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这一反应会引起体内一系列生理和心 理改变,帮助人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 二、情绪调节策略

1. 认知重评:认知重评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它通过重新解释和评估情境中的事物,改变个体对于情境的认知。例如,当面对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件时,通过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将其转变为积极的一面,从而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2. 情绪表达:情绪表达是指通过言语、行为或身体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它可以起到宣泄情绪、减轻压力的作用。人们可以选择与亲友倾诉、写日记或进行身体运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情绪的调节和释放。 3. 运动和身体活动:运动和身体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内多巴胺和海马素的释放,从而改善情绪。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等,来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 4.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训练等方式来干预和调节情绪。心理专业人士可以根据个体的情绪问题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策略和技巧,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和压力。 结论 情绪调节是人类情感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大脑中复杂的神经机制。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紧密相关的结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情绪调节的重要神经通路。同时,通过采取认知重评、情绪表达、运动和身体活动以及心理干预等策略,人们可以积极地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一、本文概述 情绪调节是人类在面对各种生活事件时所采用的一种心理策略,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在众多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是两种被广泛研究的策略。本文旨在探讨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优势,并将其与表达抑制策略进行比较。我们将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定义出发,阐述它们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优越性。本文还将探讨认知重评在不同情境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并总结其在情绪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认知重评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改变对情绪触发事件的理解和评价,以调整个体的情绪反应。这种方法强调从源头上改变情绪的产生,而非仅仅对情绪表现进行抑制。认知重评策略的实施涉及对情境进行重新解释和评估,以更积极、更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在实施认知重评策略时,个体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灵活性和情绪调节

能力。认知灵活性指的是个体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需求。情绪调节能力则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主导。 认知重评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个体的情绪体验,而不仅仅是暂时性地抑制情绪表达。通过重新评价情境,个体能够更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认知重评策略还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然而,认知重评策略的实施并非易事,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经验。认知重评策略的效果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境的性质、个体的情绪状态、文化背景等。因此,在应用认知重评策略时,个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应用。 认知重评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它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评价和理解,从源头上调整个体的情绪反应。通过实施认知重评策略,个体能够更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认知重评策略也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认知重评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情绪困扰:认知重评策略

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情绪困扰:认知重评策略 作者:吕娇娇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33期 〔摘要〕中小学生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成长中可能出现的挫折事件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情绪,学会使用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及时化解情绪困扰对于保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认知重评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保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认知重评策略使用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提升中小学生认知重评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生;情绪困扰;认知重评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3-0055-03 2018年,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论坛报告显示:广州接受普查的10万中小学生当中,24%面临行为情绪问题,超过60%的学生被行为情绪问题困扰,因为缺乏渠道而得不到有效的辅导。目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家长有着强烈的升学焦虑,孩子则终日在学校与各种兴趣班、辅导班间奔波,学习压力日渐加大。此外,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果不及时调适,则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应多关注中小学生的情绪状态,指导他们学会运用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及时化解情绪困扰。 情绪调节的发展是个体社会情绪发展的核心成分[1],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为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属于反应关注策略的范畴,指个体抑制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即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的过程以抑制情绪行为。表达抑制在于抑制已经产生的情绪体验,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如果长期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可能会造成心理适应不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而认知重评发生在情绪出现的早期——先行关注调节阶段或原因关注阶段,它是个体从认知上重新评价当前事件以调节情绪的策略[2]。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有助于个体从更积极的视角去审视消极情绪事件,更理性地看待情绪事件,减少消极情绪体验。与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节消极情绪,是改善个体情绪状态更积极有效的方式[3]。学会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有助于中小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情绪健康水平。 一、中小学生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意义 1.对中小学生学业水平的影响

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情绪调节是我们面对各种情绪体验的一种自我调整机制。情绪调节不仅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还可能对我们的认知功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情绪调节技巧。 一、正面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 积极情绪调节可以提升认知功能的表现。研究表明,当我们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能力都会提高。积极的情绪会增加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并促进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这种情绪状态还可以增强记忆力,使我们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二、负面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消极影响 与积极情绪相反,负面情绪调节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情绪困扰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这种情绪状态下,我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思维变得迟缓,对外界刺激的处理效率下降。此外,负面情绪还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导致我们做出片面或不理智的决策。 三、情绪调节的实践技巧 现在我们了解到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些实践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

1. 正面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对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我们可以通 过倾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与亲友交流、阅读愉快的书籍等方式培养正 面情绪。 2. 注意情绪转移:当我们遇到压力和负面情绪时,可以尝试将注意 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进行身体锻炼、参加娱乐活动等,从而缓解 情绪。 3. 打造情绪支持网络:与他人分享情绪困扰,接受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负面情绪,并减轻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4. 采用认知重塑策略:当我们面对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改变思维 方式和解读方式来调整情绪。例如,将问题看作挑战而非困难,这样 能够让我们更有信心面对问题,缓解负面情绪。 结论: 情绪调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认知功能有着重 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调节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而负面情绪调 节则可能削弱认知功能的表现。通过积极培养正面情绪、注意情绪转移、建立情绪支持网络和采用认知重塑策略等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 调节情绪,提升认知功能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情绪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人的情绪调节方 式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情 绪调节技巧,并结合个人情境和特点进行调整。通过科学有效的情绪 调节,我们可以提高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

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认知的关系研究

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认知的关系研究 摘要:认知重评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对情绪情感的影响及 其与认知的关系研究备受研究者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探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有关的行为、脑电、神经影像等研究,提升人们对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认识,进而促进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认知重评;情绪调节;认知 一、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主要有自发性和指导性两种,自发性认知重评主要体现的是使用策略的个体差异,具体操作是使用情绪调查问卷检测出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进而考察不同个体间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效应的情况;指导性认知重评根据指导语的指示分别进行情绪调节。由于指导性认知重评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调节过程,且反映了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人的主动性,因而大多数研究所关注的是指导性的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发现在认知重评指导语下观看悲伤基调的影片后,被试做出了“认知重评后负性情绪体验普遍低于简单观看条件”的反馈。 二、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效应 Gross 研究表明认知重评能在认识上根本地回避引发负 性情绪的情境或刺激,有效地降低负性情绪体验,且不引发生理唤醒,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表现在,认知重评激活了副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降低,皮肤导电水平、呼吸频率以及心血管的交感神经激活减弱。Goldin等人让被试以 认知重评或表达抑制观看传递厌恶情绪的电影片段,结果认知重评组的个体汇报厌恶情绪的体验显著少于其他人,同时厌恶的面部表情也显著减少。Ochsner等人早 期的研究,认知重评过程中腹外侧前额皮层被激活,表明冲突控制和反应抑制相关联,

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皮层未被激活,证实了认知重评未引发更多的负性情绪,其关于认知重评的脑机制研究为认知重评显著的情绪调节效应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 证据。 三、认知重评的神经机制基础 前人对认知重评神经机制有两种解释:一是前额叶直接调节与情绪反应有关的杏仁核来对情绪发生作用。当认知重评发生作用时,前额叶通过直接调节从枕叶和颞叶等区域传导到杏仁核的个体情绪知觉及语义信息以重新认知、评估个体认知体系中情绪事件的意义。二是由前额叶通过内侧眶额叶皮质间接地对与情绪反应相关的杏仁核进行调节,此过程中内侧眶额叶皮质扮演中介核心的角色,认知重评时,内侧眶额叶对情绪事件进行重新评价而引发杏仁核激活的降低,导致情绪反应得以有效减弱。 四、认知重评与认知的关系研究 (一)自动加工观与认知消耗观 认知重评情绪调节是自动加工或者需要付出认知努力的分歧使得认知重评对认知的影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情绪调节的自动加工观认为,情绪调节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诸多本能反应之一,自动加工并不需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对认知行为及其后果影响不大;情绪调节的认知消耗观[7]则强调,情绪调节会消耗一定量的心理资源,相应地则会减少这一过程中其它活动上的资源,从而影响活动绩效。由于认知重评与认知任务均需注意资源的密切配合,而根据注意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当用于认知重评的注意资源增多,使能够分配到认知任务上的注意资源就相应降低,进而影响认知绩效。此外,Muraven认为认知重评属于先行情绪调节策略,此过程需要损耗较多的注意资源及认知能力,使得认知重评后的记忆任务受影响,表现出认知能力减弱,认知绩效降低。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摘要Gross 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普遍的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策略在情绪反应和神经机制上的异同,以及二者对认知活动造成的不同影响。与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能更好地降低情绪体验,减少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降低杏仁核的激活水平,并对认知活动不产生影响;而表达抑制虽然能够降低情绪行为,但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却增强,而杏仁核激活水平并未降低,且干扰认知活动的完成。神经病理学的证据进一步表明,相较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关键词情绪调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神经机制近年来,情绪调节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各个理论和流派的争论中,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对情绪调节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这些关于情绪调节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大多基于Gross 的情绪调节理论,即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调节策略 (John&Gross , 2007)。 Gross提出以下五种情绪调节策略: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调节策略为五种策略中的后两种: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 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 。大量研究采用PET,fiVIRI 等脑成像技术,重点探索这两种策略的使用在脑区激活上是否存在功能性分离,并且从时间进程上考察它们如何影响情绪过程。在整合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重点比较这两种策略在情绪体验、生理反应和激活脑区的异同,旨在发现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孰优孰劣,并从脑机制的角度探讨其优劣的根源。 1 认知重评更能降低情绪体验根据 Gross 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认知重评是一种先行关注策略(antecedent- focused strategies) ,发生在情绪产生的早期,主要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来降低情绪反应。表达抑制是一种反应关注策略(response ,focused strategies) ,发生在情绪产生的晚期,主要是通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从而降低主观情绪体验。认知重评策略可以有效地对情绪反应进行调节。为了检验认知重评对情绪反应的影响,通常有两个取向:指导性的认知重评和自发的认知重评。指导性的认知重评是用指导语的方式要求被试采用重评策略来调节情绪。比如让被试在认知重评指导语的条件下,观看厌恶的电影片段。被试自我报告,在认知重评条件下负性情绪体验相对于控制条件较少,厌恶的面部表达行为也显著减少(Goldin ,McRae,Ramel, &Gross,2008)。再如被试在重评和反复思考令人生气的事情时,重评相对反复思考而言,被试产生较低水平的负性情绪体验(Ray,Wilhelm ,&Gross,2008)。自发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主要考察使用不同策略的个体在情绪体验上的差异 (John&Gross,2007),比如用情绪调查问卷检验出经常使用认知重评的个体,考察其情绪调节的影响。这类研究表明习惯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负性情绪体验较低。因此,无论是指导性的认知重评还是自发的认知重评,都能够很好地降低被试的情绪体验。表达抑制策略也可以有效地对情绪反应进行调节。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按表达抑制指导语进行调节,一类是自发地采用抑制策略调节情绪。首先,用指导语要求被试对厌恶刺激的负性情绪进行抑制,被试自我报告其负性情绪体验相对于不抑制的条件更少,

情绪的调节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

情绪的调节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情绪的调节: 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 引言: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以及健康。然而,情绪的不适当表达或者缺乏合适的调节方法,可能会导致各种社交和心理问题。在情绪调节的研究中,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和有效管理情绪的路径。 一、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简介 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Gross's emotion regulation model)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格劳斯曼(James Gross)提出的。该定律认为情绪调节是一个动态的、时时刻刻发生在个体内部和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情绪调节的策略 在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中,情绪调节策略可分为两类:认知重评和情绪表达。 1. 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 认知重评是指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认知和解释来调节情绪。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对情境进行重新解释:通过重新评估和理解情境,改变对情境的情绪反应;

(2) 寻找情境中的积极方面:将注意力集中在情境的积极、有益的 方面,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3) 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根据情境的性质和对个体的影响,采用 合适的调节策略。 2. 情绪表达(Emotion regulation) 情绪表达是指通过改变情绪的外部表达方式来调节情绪。它包括以 下几种形式: (1) 表面表达:以外部行为方式来表达情绪,如脸部表情、声音、 姿势等; (2) 深层表达:通过内心感受和思考来调节情绪,而不是简单地通 过外部行为来掩饰; (3) 拖延表达:将情绪调节延后到更为适合的时间和场合,以避免 不必要的冲突和困惑。 三、情绪调节的效果 格劳斯曼的情绪调节定律认为,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带来许多积极 的效果,包括: 1. 改善心理健康:适当的情绪调节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幸福感; 2. 促进社交关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

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接纳对状态焦虑的影响

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接纳对状态焦虑的影响 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接纳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情绪调节技巧。这些技巧常常被应用于治疗强烈的情绪反应,尤其是状态焦虑。状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它常常与情绪压力和焦虑症状相关。本文将探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接纳对状态焦虑的影响,并将针对每个技巧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它们的有效性。 认知重评是一种情绪调节技巧,它基于信念系统的干预,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情绪反应。认知重评通常通过增加相互排斥或竞争信念的替代信念来进行情绪调节。以下是五个例子,分别描述认知重评如何应用于状态焦虑: 1. 比较焦虑的想法:一个人感到担心其他人的审视和评价。认知重评可能涉及到帮助这个人挑战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认知偏见,改变自我对外在权威的看法。 2. 容忍焦虑的情绪:人们有时会试图抑制他们的焦虑情绪,而这可能会增加焦虑水平。一项认知重评策略是帮助人们通过识别他们的情绪表达方式来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从而减轻焦虑水平。 3. 重塑害怕的观念:一个人可能会害怕未知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认知重评可以使用数据来帮助他们理性看待风险,分析真正的重要性。 4. 面对担忧的挑战:人们有时会想象事情的最坏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情绪恶化。认知重评可能包括挑战这种想法并提供成为面对不确定性的策略和技巧。 5. 解决控制欲望:对于那些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的人,认知重评可能包括帮助他们识别哪些方面他们可以控制,哪些方面他

们需要放弃,以减轻焦虑。 表达抑制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增加情绪的负荷。表达抑制通常是因为人们觉得不适合或不好说ta所想, 因而抑制表达。以下是五个例子,分别描述表达抑制如何应用于状态焦虑: 1. 消息负荷的降低:如果人们太过于担心说谎,他们可能会在说话的过程中表达抑制,这将增加他们的焦虑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可能会帮助他们识别他们可信的信息和对他们自己感受的信任。 2. 授权自我:其他人可能会使用折磨式的自我说服来表达抑制,阻止他们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需要。帮助恢复自我拥有欲,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可以为他人所服务。 3. 减轻自我压力:有些人可能会在想到未来职业前景时感到不安。这时表达抑制可能会在他们不确定的未来增加压力和焦虑。帮助这些人表达自己的信仰和优势,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寻找工作机会。 4. 多样性的意见:有些人可能会感觉在家庭或职场等社交情境中,他们不被其他人理解或支持。有时表达抑制会增加ta们 的焦虑水平。表达抑制可以是,对于不同观点的相关讨论,鼓励不同类型的信息分享,从而增加品质和领导水平。 5. 采取行动:在表达抑制的情况下,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无助和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提供行动方案可能有助于消除他们的焦虑并建立他们的责任感。 接纳是指个体的接纳和珍视自己的感受及整个感受的珍视。接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进行适当调整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情绪 调节在维持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情绪调节的概念、方法和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情绪调节的概念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面临不同情绪体验时,通过认知和行为上的调 整来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情绪调节是一种自我调整的过程,它包 括认知重评、情绪表达、情绪压抑等多种策略。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 影响其对情绪体验的应对效果,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二、情绪调节的方法 1. 认知重评:认知重评是指通过重新评估和解释情境,改变对事物 的认知方式以调节情绪。例如,当遇到困难时,将其视为挑战而非威胁,可以减轻负面情绪产生的影响。 2. 情绪表达:情绪表达是指通过言语或肢体来释放和表达情绪。积 极的情绪表达可以帮助释放负面情绪,减轻情绪压力。 3. 情绪压抑:情绪压抑是指通过抑制和控制情绪的表达,来控制负 面情绪的方法。在一些情境下,适度的情绪压抑可以维持秩序和稳定,但过度的情绪压抑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三、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 思维灵活度:情绪调节能力较强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提高思维灵活度。这种积极情绪有助于解决问题、改善创造力和决策能力。 2. 压力应对:情绪调节能力较好的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适应。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减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3. 人际关系:情绪调节能力对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个体情绪调节能力较好时,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积极互动,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心理健康问题: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个体更容易患上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缓解这些问题,并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结起来,情绪调节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情绪调节的培养和提升,以增强我们的心理健康能力。

情绪与创造力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

情绪与创造力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情绪与创造力: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 情绪是人类内在的感受状态,而创造力则是一种人类独特的思维能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绪可以对人的创造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个人的思维、行为和创新能力。本文将探讨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 一、积极情绪对创造力的促进 积极情绪如喜悦、兴奋和满足,能够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创造力的发挥。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大脑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动力,并增加大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这种情绪状态下,人们更能够集中注意力,产生新的想法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创造力水平。 例如,科学家们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参与实验的被试在听取令人愉悦的音乐后,创造力明显提升。另外,积极情绪还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氛围,促进团队创造力的发挥。在积极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团队成员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从而产生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二、消极情绪对创造力的挑战 与积极情绪不同,消极情绪如沮丧、焦虑和压力,对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消极情绪会引起注意力分散、思维僵化等问题,进而抑制创造力的发挥。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大脑中的嗅觉系统会处于

高度敏感的状态,从而导致人们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恐惧加剧,限制 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力的表现。 然而,有研究表明,在穿越消极情绪后,人们的创造力反而会增强。这是因为经历消极情绪的挑战与克服,使得人们更有动力去发掘新的 解决方案。在面对难以逾越的困难时,人们常常会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激发创造力的潜能。 三、情绪调节对创造力的重要性 情绪调节是人们管理情绪的能力,它对创造力的发挥至关重要。通 过积极的情绪调节,人们可以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保持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而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情绪压力,减少对创造力的消极影响。 一种重要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心理训练和冥想。这些练习可以提高人 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调节情绪。研究表明, 经过冥想训练的人在创造力任务中表现更好,并更容易进入创造性思 维状态。 此外,支持性的情绪表达与交流也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通过与 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可以减轻负面情绪的压力,并增进人际关系的 良好互动。这种情绪调节方式对个人创造力的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非常显著。积极情绪有助于激发创 造力的发挥,而消极情绪则对创造力产生一定的阻碍。通过有效的情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重构技巧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重构技巧 心理咨询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其中,认知重构技巧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 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观念,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模式。本文 将介绍心理咨询中常用的认知重构技巧,并探讨其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 一、认知重构的定义和原理 认知重构是一种心理干预技术,通过重新评估、转变和调整个体的 思维方式和信念,改变其对事物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其基本原理是, 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是由我们的认知所驱动的。如果一个人对某个 事物持有消极、扭曲的认知,那么他在面对这个事物时会产生消极的 情绪和反应。通过认知重构,我们可以帮助个体纠正不合理的认知, 从而改变其情绪和行为。 二、认知重构的技巧 1. 识别负面思维模式 认知重构的第一步是帮助个体识别和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 这些负面思维模式包括过度概括化、思维放大、选择性关注、情绪化 推理等。通过引导个体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发现 其中的负面思维模式,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敏锐地察觉这些 模式的出现。 2. 因果关系分析

在识别负面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帮助个体进行因果关系分析。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如“这种思维模式的出现有什么原因?”、“它对我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等,个体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思维和情绪之间的联系。这种分析有助于让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后续的重构工作打下基础。 3. 反思和反驳 认知重构的核心步骤是帮助个体反思并反驳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引导个体思考一些关键问题,如“这个思维模式是否准确?”,“有没有其他解释?”,“我是否以偏概全了?”,并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权衡利弊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方式,并尝试以更客观、全面的方式来看待问题。 4. 建立新的认知模式 最后,我们需要帮助个体建立新的认知模式。这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证据和角度来实现。我们可以引导个体思考一些问题,如“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我产生积极的认知?”、“有哪些其他的解释和观点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看待问题?”等。通过提供新的认知模式,我们可以帮助个体调整其思维方式,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模式。 三、认知重构技巧的应用 1. 情绪调节 认知重构技巧在情绪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个体遭遇挫折、失败或困惑时,他们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困扰。通过认知重构,我们可

情绪与创新情绪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情绪与创新情绪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情绪与创新:情绪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而情绪作为人们内心的体验,也对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情绪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来提升创新能力。 一、情绪对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 1. 创造力的激发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当人们处于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下,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进而提高了注意力、灵感和创造力。积极情绪有助于放松身心,开放思维,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激发个体的创新能力。 2. 乐观情绪与挑战 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们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创新往往需要面对各种未知与风险,而乐观情绪可以提升个体的应对能力,鼓励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3. 共情与创意共享 情绪还可以影响个体的社交行为,而社交互动是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们在与他人建立情感共鸣时,更容易分享和接受创意。情感共鸣促使创意更好地被理解和接纳,进而为创新提供更广泛的平台。

二、情绪对创新能力的负面影响 1. 消极情绪的干扰 消极的情绪状态如压力、愤怒、焦虑等,会干扰个体的思考和判断 能力,削弱创新力。消极情绪会导致认知狭窄,降低对不同观点的接 纳度,从而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展开。 2. 抑郁情绪与创作阻碍 抑郁情绪常常导致情感低落、动力不足,进而阻碍创新能力的发挥。抑郁情绪会使人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和悲观的未来展望,削弱个体的 自信心,使其很难产生新的创意。 三、情绪管理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1. 情绪认知与调节 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同情绪的出现做到及时察觉,并采取积 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例如,通过进一步思考和 理性分析,避免被消极情绪所主宰,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2. 增强情绪弹性 情绪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变化和压力时调整和适应的能力。要提高 创新能力,需要增强情绪弹性。这可以通过培养乐观情绪、培养积极 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通过适量的休息和自我调节预防情绪疲劳等方 式来实现。 3. 培养合作与共情

用心理学理论培养创造力认知与情感的关联

用心理学理论培养创造力认知与情感的关联创造力是一个人在解决问题、创造新颖想法和产生独特表达方式的 能力。它不仅仅与个人的认知能力相关,也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心 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培养创造力认知与情感的关联。本文将 介绍几个常用的心理学理论,以指导我们如何培养创造力并加强与认 知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一、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关注人们如何接收、处理和使用信息。在培养创造力过程中,认知理论可帮助我们改善思维方式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 提高注意力 注意力是认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训练,我们可以增强注意力 的集中和持久性,帮助思考更全面和深入。例如,可以进行冥想练习,专注于呼吸或身体感受,以提高注意力的敏锐度。 2. 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通过培养批 判性思维,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挑战常规观点,并创造出新 鲜的想法。例如,可以通过参与辩论或讨论小组来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习不同的知识领域

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学习不同的知识领域,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例如,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家,可以学习一些科学或历史的知识,从而给自己的创造过程注入新鲜的灵感。 二、情感理论 情感理论关注个体情感体验的产生和影响。情感对于培养创造力和激发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思考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当我们感到高兴、满足或兴奋时,思维更加开放和灵活。因此,培养积极情绪是重要的创造力发展策略。可以通过听音乐、看喜剧或与朋友聚会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积极情绪。 2. 管理压力和情绪 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影响创造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创造力,需要学会管理压力和情绪。可以通过做运动、练习冥想或寻求支持来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表达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从中汲取灵感。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或参与表演艺术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合理调节情绪改变认知评价的例子

合理调节情绪改变认知评价的例子 故事1 镜子里的狗 一只流浪狗无意间闯进一间四壁镶着玻璃镜的屋子,突然看到很多狗同时出现,它大吃一惊,这狗便龇牙咧嘴,发出阵阵低沉的吼声。 这时,镜子里所有的狗看来也都十分生气,每只狗也现出怒吼的面孔来。这只狗一看,吓坏了,不知所措,开始绕着屋子跑起来,一直跑到体力透支,倒地死亡。如果这只狗肯试着对镜子摇几下尾巴,情形就会完全改观,镜子里的狗儿必然会回报它同样友善的举动。 【感悟】 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便会对你怎样。生气时不妨照一照镜子,看看镜中的自己是否招自己喜欢。当你对身边的人或所处的恶劣环境主动地表现和气和善意时,你同样也会得到一份善意的回报。 故事2 不被情绪牵着走 《可兰经》里有句哲语说得很好:“如果你叫山走过来,山不走过来,你就走过去。”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寺院,寺院的废墟里有一个石碑,石碑上刻着:“既已成为事实,只能如此。”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活在世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几次灾难或许多难以改变的事情。世上有些事是可以抗拒的,有些事是无法抗拒的,如亲人亡故和各种自然灾害,既已成为事实,你只能接受它、适应它。否则忧闷、悲伤、焦虑、失眠会接踵而来,最后的结局

是:你不但不能改变这些无法抗拒的事实,而且让无法抗拒的事实改变了你。 巴甫洛夫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许多名医的医疗实验证明癫狂症、胃肠疾病、高血压症、冠心病及乳腺癌等,都与人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则完全是由于强烈的情绪波动所引起的。 【感悟】 任何人遇上灾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这时一定要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就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耸耸肩,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

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与认知重评的作用

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与认知重评的作用 作者:马志燕赵章留陈振帮 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24期 摘要:生活中总是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尤其面对负性事件,这种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积极事件的不确定性对情绪的影响。为探讨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认知重评在不确定情境下诱发情绪的调节作用,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收集相应数据,展开两项研究,即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和不确定情境下认知重评对大学生情绪的作用。结果显示:(1)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诱发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尤其面对疫情事件,可以诱发不安、恐惧、害怕的情绪;(2)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比确定性诱发更多的消极情绪;(3)认知重评可以显著降低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诱发的消极情绪。 关键词:不确定性;情绪;认知重评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4-0110-03 引言 生活中总会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爆发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传染疾病等负性事件时,不确定性愈加明显。正如近期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在南京传播,导致南京多地成为中高风险区,其他地区也出现密接感染人员。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内心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些影响。“不确定性”这个名词出现在多个学科领域,如管理

学、经济学、物理学等。人们经历着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不确定,李纲等人认为,不确定性的概念一般可以用概率来加以描述,即在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特定事件的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换句话说,不确定性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行为者对环境状态的无知程度,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确定性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不确定性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心理学者对不确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确定性对情绪的影响方面 BADIA等人对不可预知的压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相对于不可预知的电击,被试者更倾向选择直接立即的电击;暴露在不可预知的电击下,被试者感到更多的焦虑和无助。CLOER等人的研究表明,保持积极情绪来源的不确定性能带来全面的幸福感,而把情绪“限制”到特定的来源会减少主观幸福感。WILSON等人发现积极事件的不确定性会延长人们从积极事件中获得的快乐。还有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不确定性确实会对人的身心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使人们的身心长期维持在半激发状态,导致身体调节机能负荷过重,诱发各种疾病。 (二)国内的心理学者关于不确定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冯霞等人对运动员的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张金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现积极事件的确定性比不确定性更能唤起人们的快乐体验,这与国外的研究不一致。范富霞探讨不确定性对情感适应的研究,结果发现不确定性能延缓情感适应的发生。后来的学者关于不确定性的人格特点研究的比较多,如张梅发现对不确定性容忍度高的个体情绪调节更加灵活、有效。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不确定性对情绪的影响方面存在着文化差异,但研究基本限于积极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对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学者指出,对不可预知的电击状态下,被试者感到更多的焦虑和无助,那么,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面对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是否比确定性出现更多的情绪感受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话题。另外,当我们面对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如何做才能减少这些情绪的产生呢?近年来认知重评是情绪调节研究中的热点,它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是一种先行关注调节策略,发生于情绪产生的早期阶段,主要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来降低情绪反应。因此,本文想进一步探讨认知重评在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所诱发情绪中的作用。 二、实验1: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 (一)研究目的 探讨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诱发个人的消极情绪,而且不确定性比确定性能引起更多的消极情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