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主要有:海德的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维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本文通过介绍以上四种代表理论,对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学术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作简要评析。

关键词:社会认知;归因理论;发展脉络

Abstract:Attribu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area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re are four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of social cognition ,Heider’s Common sense psychology,Jones and Davis’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 Kelley ‘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ttribution and Weiner’s Attribu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and academic studies via these four aspects and have a brief assessment.

Keywords: social cognition; attribution theory;history

一、引言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行为的原因解释行为的,这种解释在决定人们对行为的反应上发挥着重要原因。正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推断成绩波动的原因、社会通过了解杀人犯的成长经历来解释其丧心病狂的行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因果性解释来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并实行预测和控制。

归因理论研究始于20实际50年代,到70年代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从此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归因研究,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受人关注的一大焦点。

二、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

归因理论从50 年代末到7 0年代末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变化过程,进入80 年代,尽管归因研究不复繁荣,但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80 年代是归因研究的复兴时期。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归因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研究论文引起

了人们对归因研究的关注,其必要性才开始显现。

在60 年代中期, 出现了许多应用研究。主要有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尼斯彼特和沙赫特关于恐惧的错误归因的研究、瓦尔斯特对意外事件责任的归因分析以及勒纳和西蒙斯开创的动机因素方面的研究。

60 年代后期和整个70 年代, 归因研究激增。研究者多分为三派:直接检验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归因模式、利用尼斯彼特和沙赫特的错误归因主题和探讨勒纳和西蒙斯研究中动机因素在人知觉中的作用。这期间,维纳发展了海德关于内因和外因的概念,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70 年代末到80 年初, 归因研究仍层出不穷, 但已有些研究者开始对它产生厌倦情绪。问题主要是刚刚兴起的社会认知理论过分依赖于从认知心理学中引进的理论思想, 而不是建立在土生土长的归因理论基础之上。另外,归因研究的方法(纸笔测验)以及它所测查的有限范围的主题也引起研究者不满。如许多研究仅仅评估“人—情境”这一归因维度,过于片面。所以,在这个时期, 归因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徘徊不前的阶段。

三、社会认知的代表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理论

海德假设人类有两种动机:一是对周围的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前者是保持同他人在认知上的协调,后者则是取得对他人行为控制上的协调。他认为,人们需要预见他人行为,控制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

他将行为原因分为两类:外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影响等。内因,包括人格、情绪、动机、能力、努力等。评判企业是否成功,除了考察其自身优势,也要考虑到其在竞争环境中所处地位,体现的就是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认清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研究表明,行为的解释若作外因,人们很难断定在

类似情况下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但若是内因,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正如经常听到的一句批评“他这是态度问题,即使环境安静了也不会静心学习”,态度即是内因,安静的环境即是外因。

在海德的归因理论中, 几乎包含了后来归因理论的所有理论问题, 无疑是

位伟大的开创者,但由于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解决自己所提问题,也留下许多还需进一步探讨的缺陷,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

(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根据海德的理论,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他在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维度:稳定性和可控性。

稳定性是指原因是长期的还是可变的。如有些内因(如天赋)就是稳定的,与基因有关几乎不变,而有些内因(如努力)则可以改变。同样,有些外因如运气,无法长久保持,而诸如红绿灯的作用、法律条款则长期不变。可控性是指原因是否在个人控制的范围内。如不稳定的外因“运气”飘忽不定、无法控制,而同样不稳定的内因“努力”却可以控制。

维纳根据这三个维度,分析出2x2x2共8种归因,并且各自对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内-外因与自尊有关,稳定性影响到自信心,可控性则因归因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人们遇见挫折总是归因成不稳定或不可控的外因,诸如环境不好、运气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如果成功则多归因是自己努力和天赋的成果,这样才能增加自信心,不会因“天性愚钝”而自暴自弃。成语笨鸟先飞其实也是利用这个理论给没有天赋的人成功的希望。

根据南开大学的研究,中国人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家长关心与支持”这种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更看重家庭对自我成功的作用,这源自于家族本位和伦理本位的思想,“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中家庭占其三。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体现在光宗耀祖上,而不是个人的自我展示。“枪打出头鸟”,中国社会里,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所以,中国对成败的归因,是以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来表示谦抑,这样既不会降低自信也避免遭

受嫉妒,由此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为今后的成功铺平道路。

(三)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又称协变分析模型,它研究人们如何对相同或相似事件的多种例子进行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归因时将从三个维度着手:一是行为是否与大众相同即大众性, 二是行为是否始终一致即一贯性, 三是行为是否与其他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所区别即区别性。

举例来说:某老板训斥员工,归因时可以考虑三点1.是否只有老板一人训斥,其他负责人是否也对其不满?2.老板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训斥他3.老板是否也训斥其他员工?

这三个角度其实就是分别从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考虑的。老板即行动者,员工即刺激物,特殊情境即环境。结论表明:1.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即与众相同,总是如此,不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刺激物上。老板和其他负责人都训斥这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训斥他,这可能就是员工自身有缺陷。

2.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即与众不同,总是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行为者。只有老板总是训斥他,在任何情况下总是训斥他,但也训斥其他员工,这可能就是老板自身很严厉。

3.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即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环境。只有老板训斥他,在特殊情况下只训斥他,这就可能是环境使然。如果运用海德的理论,那么刺激物和环境是外因,行动者是内因。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 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 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但是, 凯利的三维理论是个理想化的模型, 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型所要求的全部信息。(四)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相应推断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暂时的想法不如经常出现的意图更能说明一个人的行为。他们提出了三个基本因素:

1. 选择自由性。行动者在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基础上仍然做出了这一行为,那

他就的确存在做出这一行动的内在意图。康德认为,如果你口渴在可乐和雪碧中选择,这并不自由,因为你顺从的是口渴或者广告中的刺激,只是欲望的奴隶而已。在这里,自由的定义并没有康德严格,如果你口渴,在能够获得任何饮料的前提下,你选择了可乐,这说明你是真的想喝或爱喝可乐,因为选择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要求下、非被迫实施的行为可以反映行为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进行相应推断归因。

2. 社会赞许性。基于个人社会化的原因,人类从小接受社会教化,接受大多数人制定的标准,以此来获得认同感,因此评判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是由社会制定的。正如同性恋在古代欧洲被认为是违反神灵的意志,直到1990年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才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从疾病到正常,其实本质未变,变得只是社会认知而已。

社会要求、社会角色和先前期望都会影响行为原因。当人们以某种行为去打破常规或传统时,归因者就会得出结论:这一行为放映了人们的真实意图。例如:相恋的男女冒着亲情的决裂和物质保障的缺失依旧选择私奔,这可以说明他们爱得难舍难分,而倘若是妙龄少女嫁给富翁老汉,则可能被认为是贪图其钱财。社会角色约束了人的本性,近期发生教师虐待儿童事件,之所以比父母的“棍棒出孝子”更引发争议,原因在于教师这社会角色应该是儒雅睿智的,而非暴力残酷的形象。先前期望会模糊判断的真实性,面试管都知道前来面试的人都会精心包装自己,竞聘幼儿园老师的绝对不会说自己讨厌小孩,而竞聘秘书的绝对会表现的文静、听指挥。所以,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3. 非共同效应,可以理解为独特性。这被广泛运用于科学实验,如控制变量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只有一个变量A不同,如果结果不同,则可以认为是A变量造成了这个差异。同理,如果某人在各方面条件都一样、只有假期不同的两种工作机会前选择了假期长的工作,那么他可以被归因成是个重视劳逸结合的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虽然对行为的内归因做出了解释和假设,但忽视了外因,这是个致命的缺陷,因为内外因是发生在同一过程里的,并且都很重要,因此该理论具有很大局限性,但是,针对内因的解释,却依旧是笔者认为考虑角度最完善的理论。

四、总结

归因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反馈论思想。人们的普遍思路是从动机到行为;而归因论则反其道而行, 其模式是结果归因后继行为。从这种意义上讲, 归因可被认为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这种反馈未必准确也未必有利, 但人们的确会按照归因后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

80年代至今,归因理论逐渐恢复了其活跃性,虽然仍有一些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归因理论又有了新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如斯里格曼发展了维纳的理论提出习得性无助归因理论,个体差异和领域特殊性也扩充了内在心理机制等。新问题的产生和旧问题的待解决为归因理论的发展再次注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 崔丽娟才源源.社会心理学:解读生活诠释社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109

[2] 顾瑜琦胡佩诚.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12-116

[3]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7-149

[4] 王小章.中国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9-151

[5]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

[6] 史为燕.归因理论流派及相关研究综述[D].中央名族大学教育学院

[7] 刘世奎.归因理论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心理学]社会归因社会心理学

归因理论及其在态度和行为转变中的应用一、什么是归因什么是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它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果关系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可觉察到的原因是推断动机思维的核心。归因与科学解释的区别科学解释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严密的实验和逻辑方法进行;而归因主要是指普通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它无需理论指导,也不甚周密。科学解释力求避免错误,既使出现失误,也往往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动机因素无关;而归因却容许错误,甚至有意出现错误,并且认为这种错误对个体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如借口)。解释主要侧重于自然现象,往往可以客观地进行研究,并作出一个事实判断;而归因对象偏重于社会行为,归因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属于一个价值判断。二、人们是怎样进行归因的 1、海德(Heider)的“恒常原则”理论行为结果是由个体和环境因素联合决定的;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包括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个性、品质、动机、心情和态度等)和外部原因(任务难度、他人影响、运气机遇等),这些原因与其他心理过程相互作用,导致特定的情感体验、对未来的期望和选择行动;行为结果 O = f(能力×努力×有效环境) 2、琼斯(Jones)和戴维斯 (Davis) 的“相应推断”理论判断这一行为是有意图的还是偶然的(1)行动者本人能够预见行为的后果,观察者有可能作出对应推断;(2)观察者对行动者的能力、经验等有所了解,才有可能确定行动者的真实意图。“非共同效果分析”由于特定的行为都是行动者自己选择的,并且选择的和未被选择的都产生各自的效果,如果将这两种效果进行比较,若两者效果不同,从效果的差异上找到行动的原因,就不难进一步推断出内部的潜在意向或特征。 3、凯利 (Kelley) 的协变理论尽管人们活动的结果有众多的原因,其原因作用的方式也极为复杂,但特定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固定不变的关系。人们通常都是从个人、刺激、时间和反应四个方面的协变分析日常的活动和事件的,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三方面的信息:行为是否与大众相同(大众性);行为是否始终一贯(一贯性);行为是否与其他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所区别(区别性)。 4、韦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亲身经历过成功和失

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f19246230.html, 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张秀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2期 一、前言 在形成他人的印象时,人们经常想知道更多其持久的特性及行为背后的原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有着想理解社会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愿望(Pittman,1993;Van Overwalle,1998)。人们不仅想知道别人是如何行动的,还想知道其为什么如此行动,人们寻找这些信息的过程称为归因。准确的说,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这种行为的性质、推论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二、因果归因的首要维度是因果根源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做因果归因时,其中最重要的判断就是因果根源(Locus of causality)。海德认为,人们一般会将一个行动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内部状态或外部原因。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也叫个人归因[Person attribution])是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内部方面,如人格特质、情绪、态度、能力和努力等。外部原因(External attribution)(也叫情境归因[situation attribution])是将行为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外部方面,如别人的影响、情境、运气等。 除了进行内部与外部的区分外,研究者还试图回答归因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伯纳德·维纳(Bernad Weiner)及其同事(Weiner,1986;Weiner et al.,1872)将海德的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的根源维度进行看扩展,认为还包括稳定性(Stability)与可控性(Controllability)两个维 度。稳定性原因是稳定的、永远存在的,而不稳定性原因则是暂时的、可变的。稳定不稳定性维度是因果归因的一个独立维度。 虽然在归因时,判断原因的来源和稳定与否是最重要的方面,但我们还经常会考虑第三个维度,即原因的可控性。维纳(1982)认为,某些原因是在人们的可控范围之内,而认为另外一些原因超出了控制。可控与不可控维度是属于原因的来源和稳定性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维度。天气就是不可控因素的最佳例子。 因果归因中的因果根源、稳定和可控性似乎是人们分析事件时主要考虑的三个维度(Meyer & Koebl,1982)。维纳及其同事(Schmidt & Weiner,1988)已说明了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三个维度来帮助自己解释他人寻求帮助的行为,以及人们是如何看待那些患有污名化的疾病诸如癌症和AIDS的人。跨文化研究也显示了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都会运用这些维度来进行归因分析(Hau & Salili,1991;Schuster et al ,1989)。 三、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有做品质归因的倾向

归因理论

动机理论编辑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韦纳理论编辑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 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认知学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试图根据不同的归因过程及其作用,阐明归因的各种原理。最早对归因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他认为人类有两类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进行理解和控制的需要。认为通过分析可得知人们行动的原因,并可预言人们如何行动。这就是人们进行行动归因的内在原因。归因可以分成: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内归因是行为者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意志等。外归因是产生行为的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等。研究表明,人们总是作比较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作内归因,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作外归因。稳定归因是导致行为的相对不变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在的工作难度等。非稳定归因是相对易变的因素,如内在的情绪、外在的机遇等。 本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创立了《动机的情绪的归因理论》。韦纳的主要观点是: 1.人类行为的归因不单由饥、渴、性等驱力或需要所驱使,而且也由其认识(尤其是思维)所控制。 2.从产生不用结果(成败)的原因中确定几种可觉察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的构成成分,并探讨它们与行为和情绪的关系。韦纳提出了归因的三个基本成分,即部位(内部对外部)、稳定性(稳定对不稳定)和控制性(可控制性对不可控制)。据此韦纳创立了归因的三因素模式——部位×稳定性×控制性。用这三成分可构成8种不同原因成分的分类组合。从这里可以找出归因与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规律。韦纳发现原因的稳定性影响人的期望,原因的部位和控制性影响人的情感等等。 3.学生成就结果的归因基本上有四种:即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机遇。他们在部位上和稳定性上是不同的。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要求归因时不仅从行为上进行分析,而且从认知(特别是思维)情感和人际关系中来分析。他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成败的原因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四个方面,为改变差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韦纳的自我归因和人际归因理论2007-1-5 21:55:00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它是西方社会认知领域最为重要的理论流派之一,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1958 年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的著作《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归因理论的诞生,海德因此被视为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归因理论的见解

归因理论是美国当代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该理论着重于人们依据原因推论的信息, 并在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和控制其随后的相关行为。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Heider (1958) 提出,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 何行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进一步推动了归因理论的发展。20 世纪70 年代,归因理论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Jones & Davis (1965 :219 -266) 提出了对应推论的归因理论,在Heider 的排除原则基础上发展了归因理论。此后, 社会心理学家Rotter (1966 :609 -610) 根据“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 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Kelley(1967 :192 -238) 提出的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他的三维归因理论把Heider 所开创的归因研究推向了高潮。最为著名的归因理论家Weiner ( 1972 : 203 215) 及其同事在吸收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在分析其根由时,主要有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 Weiner 1984 : 15 -38 ; 1985 : 548 -573) 。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见表1 : 表1 : Weiner 三维度与六因素归因模式 维度关系因素稳定性内/ 外在性可控性 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况+++ 外界环境+++ 表1 对成败原因用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进行归类,分为:稳定性, 即原因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能力高低和任务难度是较稳定的原因,而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是不稳定的;内/ 外在性,即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况属于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和外界环境属于外部原因;可控性,即原因可否由自己控制,努力是可由自己控制的,能力高低、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是不可控的。 从学生学习行为的归因考虑, Weiner 等人的研究表明: 1. 就稳定性维度而言 如果学生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试题难度),则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结果就会抱有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且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 或者产生失落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生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 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行为。 2. 就内/ 外在性维度而言

归因理论和个体社会化

归因理论与应用 (一)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过程。从归因的角度来看,能对自己工作、学习成败的原因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人,就能巩固成绩,不断进步;而学习成绩差、行为差的学生,倘若能找出自己学习、行为失败的原因,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也一定能改变落后的现状,后来居上,跨入先进行列。 最简单的归因莫过于把一个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主观条件两类。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例如,学生考试失败归因于试卷题目太难。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则称为意向归因,例如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个人贪玩学习不努力,或学习态度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对行为成败归因的分类只限于内外二因素的划分显得过于简单,还应加上稳定性与可控性两个因素。如内部因素中的能力、性格等是相对稳定的,而机会、运气、努力等又是不稳定的,其中能力、努力、性格等,人是可以控制的,而机会、运气等又是人不可控制的。(见表4-1) 表4-1 个体成功行为决定因素分类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指导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或考试的成绩进行归因。如果学习者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

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二)归因与成功的关系 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学习成绩的起伏是客观的,学习成绩下降也是常有的。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根据归因理论,对158名在学习上表现消极和自暴自弃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即运用强化程序,训练他们把失败经历归因于努力不够。训练共进行了60次,研究结果表明,着重努力的归因,对于坚持不懈地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努力定势为主要目标的认知归因训练,确实可以产生坚持努力的行为。因此要用归因的理论去认识、分析、调节、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自我努力感的归因,这是符合个体归因变化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现实表现的。一般来说,幼儿、小学生看重努力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来说,遇事应多从内部去归因。另一方面,从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来看,当前小学阶段多半女生比男生成绩好,其原因不外乎小学里大多数男孩贪玩、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大意,学习细致刻苦程度差于女生。 总之,追求成功的人,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努力不够,他们认为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主张从行为结果入手探索行为的原因,将个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内部原因时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需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影响等。归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心理活动的归因:人们的心理活动应归结为什么。 ·行为的归因:根据人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那信的心理活动进行推论。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根据行为的表现预测他们在以后有关情境中的行为。 二、如何建设高效团队 21世纪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所有事业都将是团队事业。依靠个人的力量已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小组成员:廖剑威(组长)、余永辉、林凯煌、陆君逸、杨雲麟 摘要: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归因理论起源于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也是现如今心理学科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理论之一,本文旨在介绍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讨论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关键词:归因理论;自我归因;人际归因;环境归因; 一、引言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Fritz.Hei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 (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Andrews)等人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 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第二,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以后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陆续提出一些新理论,如B.维纳、L.Y.阿布拉姆森、H.H.凯利、E.E.琼斯等人。但是归因理论主要是指由维纳于1972年发展的理论和凯利于1967年创立的理论。 二、理论介绍 维纳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维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与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第一印象特征:外表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注意自己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影响:1,信息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合意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信息根底上评估联系在一起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2,消极否认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积极地信息与消极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认信息。 印象管理 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印象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对待策略〕a,讨好技术。b,自我宣传。C,威慑。d,恳求 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缺乏或防止使别人消极对待自己防御性策略〕:a,借口与辩白。B,事先申明。C.自我设障。 D,抱歉。 社会认知偏见

偏见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信息来源为根底,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倾向,含有先入为主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历,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首次获得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信息会留下深刻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社会偏见:即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拟固定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看法。 消除社会偏见方法:1接触假说。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社会认知归因理论 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所作所为进展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过程,也就是把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加以解释与推测。 归因理论:1海德理论2维纳理论3凯利理论详见221页 归因偏差原因:1观察着与行为者归因是不一致2涉及个人利益与否3归因过程中拟人化错误。 归因原那么:1折扣原那么2非共同性效果原那么3利害关系原那么 内隐社会认知:指人对各种刺激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识过程中,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主张从行为结果入手探索行为 的原因,将个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内部原因时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需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 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影响等。归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心理活动的归因:人们的心理活动应归结为什么。 ·行为的归因:根据人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那信的心理活动进行推论。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根据行为的表现预测他们在以后有关情境中的行为。 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 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 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 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 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 一、归因及其理论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通过归因人们能预测、评价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二)归因的理论 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1)理论要点 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归因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外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 (2)评价 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

接引起的。 (1)了解行动意图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2)推断个性本质 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①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②非共同性效应(noncommon effects)。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行为中的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③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如果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很可能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的推断。 3.凯利的三度理论 三度理论(the cube theory)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1)理论要点 ①归因过程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存在)、行动者(人)以及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②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余薇佳工商1003班 2010015068 一、理论解释 1、含义: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2、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1)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2)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3、归因理论的意义 (1)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未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鉴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哪壶、机遇不好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2)归因理论对认识组织行为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组织活动中,各级领导者要注意树立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的工作方针,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吧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二、切身体验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范例一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和妈妈去九寨沟旅游,最后去的一个景点就是黄龙。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分组成。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它雄奇的山岳景观、险峻的峡谷地貌、绚丽的草原风光、浩瀚的森林海洋、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可能因为有点高原反应,我走到半山腰时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于是靠在边上的围栏上休息,这时我就在想,是下山还是继续往上爬。因为太累了,而且喘得厉害,我更加倾向于下山。这时,来了一群外国人,他们从我面前经过,其实这本没有什么,就是一群旅游的人碰到另一群旅游的人,但转折就在这时发生了——其中一个外国人回来了,走到了我面前,给了我一瓶崭新的氧气瓶,然后微笑着离开了。这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与感动,他离开我的视线以后,我毫不犹豫

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本文概述 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探讨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近年来,归因理论在多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新进展,为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旨在综述这些新进展,探讨归因理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未来研究的影响。文章首先回顾了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归因理论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新发展和应用。文章总结了归因理论的新进展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启示,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 归因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或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归因,即个体对事件结果内部原因的认知过程,它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反应、动机以及未来的行为选择。归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将事件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个人能力、努力等)或外部因素(如

环境、任务难度等)。 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区分性、一致性和可控性。区分性是指个体是否能将特定事件的结果与其他可能的结果区分开来;一致性则关注个体是否认为相似的事件或行为会导致相似的结果;可控性则涉及个体是否认为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通过自身行为或努力 来改变的。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归因理论的基本框架。 归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对事件结果的归因会影响其后续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如果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动机;相反,如果个体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从而影响其未来的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个体对外部因素的归因也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例如,如果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他们可能会感到幸运而非自豪,而如果个体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他们可能会寻求外部帮助而非自我反思。 近年来,归因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归因理论的跨文化差异,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归因方式的差异及其影响。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归因理论的神经机制也逐渐得到揭示,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归因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新进展不仅丰富了归因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知识点概述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知识点概述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研究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环境中的信息,并且如何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行为和 社会决策。本文旨在概述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知识点。 一、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指的是研究人们如何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的理论。它起源于认知心理学,是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思维、知觉和记 忆等心理过程进行研究的领域。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认知加工 的视角向社会情境的视角转变,强调了社会信息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模型 社会认知理论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基本模型: 1.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包括感知、选择、解释和记忆等阶段。其中,感知阶段是人们接收社会信息的起始点, 选择阶段是在众多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过程,解释阶段是对信息进 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记忆阶段是将信息存储在记忆中以便后续使用。 2. 触发与应用模型: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往往是由环境 的触发和个体的认知应用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环境的触发可以 激发个体某种认知结构的应用,而个体的认知应用也会影响其对环境 的解释和反应。

3. 平衡与一致性理论:平衡与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加工过 程中,追求内在的平衡和一致性。当人们面临冲突和不一致的信息时,他们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信念和态度来恢复平衡和一致。 4.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研究人们如何解释和归因他人的行为。人们 在解释他人行为时,通常会将原因归因于个体特质、情境因素或行为 后果等。 三、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观点与研究领域 社会认知理论包含了许多重要观点与研究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典 型的方向: 1. 社会知觉:研究人们如何对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价。社会知觉研究 的内容包括人们对他人个性特质、情感状态和行为意图等方面的判断。 2. 自我知觉:研究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自我知觉研究的内容 包括人们对自身特质、态度和行为的认知和解释等方面。 3. 信念与态度:研究人们对信念和态度形成、变化和维持的过程。 这个领域探索了社会认知对个体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4. 情绪与情感:研究人们对情绪与情感的认知与处理过程。情绪与 情感研究的内容包括情绪的产生与表达、情绪识别和情感调节等方面。 四、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与意义 社会认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理解和解 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决策。在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领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09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陈敏20090282 摘要: 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 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 主要理论, 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 自我中心; 观点采择; 心理理论 一、引言 社会认知是在20 世纪70—80 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或80 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 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 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 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90 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 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 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 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 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 由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 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 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 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 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认知简介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 1998 年提出: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心理学对归因理论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归因理论的解释引言: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对归因理论的解释,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归因的影响,以及归因对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一、内在因素对归因的影响 内在因素指的是个体倾向于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其内在特质、性格或能力 等因素。根据内在因素的解释,个体往往认为他人的行为是由其内在特质决定的。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他的能力和努力,而不是外部因素。这种内在因素的归因倾向可以解释为个体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和解释时的认知偏差。 二、外在因素对归因的影响 外在因素指的是个体倾向于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情境或其他外 在因素。根据外在因素的解释,个体认为他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所驱动的。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未能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的难度或干扰因素,而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外在因素的归因倾向可以解释为个体试图解释他人行为时所面临的信息不完整性和认知限制。 三、归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其自身行为。当个体将他人 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缺乏能力或努力,从而降低其自信心和动力。相反,当个体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在因素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也能够通过改变环境或利用外部资源来取得成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动力。因此,个体的归因方式对其自身行为的动机和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四、归因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归因理论还指出,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其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当个体倾向于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时,他们可能会对他人产生偏见和刻板印象。例如,当一个人失败时,如果我们将其归因于其内在能力的不足,我们可能会对他产生负面评价,从而影响我们与他的关系。相反,当个体倾向于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在因素时,他们可能会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的行为,从而促进积极的社会关系。 结论: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归因的影响以及归因对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是归因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入理解归因理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心理学理论探索

社会心理学理论探索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社会如何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如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塑造的。本文将探索社会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归因理论、群体决策理论以及群体行为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如何加工、储存和运用关于自己和他人的社会信息。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自我效能理论,由阿尔伯特·班达拉斯 (Albert Bandura) 提出。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程度会影响其行为。这一理论在解释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交等多个领域中的行为表现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是如何解释和解构事件的原因和动因。瓦尔特·魏纳 (Fritz Heider) 是归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内因和外因两种归因方式。内因归因强调个体的内在特质和能力,外因归因则偏向于将事件归因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理解个体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解释,从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三、群体决策理论

群体决策理论关注的是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和决策结果。亨利·马克斯·特威勒 (Henri Tajfel) 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在群体中会寻求对自我身份和自尊的认同,从而对外界的群体进行分类和归属。这种群体认同感会影响群体决策的结果,可能导致集体决策的偏 差或出现风险决策行为。 四、群体行为理论 群体行为理论探索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Stanley Milgram) 进行的著名实验揭示了人们在遵从权威指 令时可能产生的行为变化。他的实验结果显示,只有一个权威人士的 指令足以让个体放弃道德判断和个人责任,而做出违背内心真实意愿 的行为。这对于理解群体行为和群体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的这些重要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和解释人的 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是如何处理和运用社 会信息的,归因理论研究个体是如何解释事件的原因和动因的,群体 决策理论探索了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和结果,群体行为理论揭示 了个体在群体中行为和态度的变化。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我们能 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积极影响。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行为的原因解释行为的,这种解释在决定人们对行为的反应上发挥着重要原因。正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推断成绩波动的原因、社会通过了解杀人犯的成长经历来解释其丧心病狂的行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因果性解释来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并实行预测和控制。 归因理论研究始于20实际50年代,到70年代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从此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归因研究,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受人关注的一大焦点。二、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 归因理论从50 年代末到7 0年代末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变化过程,进入80 年代,尽管归因研究不复繁荣,但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80 年代是归因研究的复兴时期。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归因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研究论文引起 1 了人们对归因研究的关注,其必要性才开始显现。 在60 年代中期, 出现了许多应用研究。主要有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尼斯彼特和沙赫特关于恐惧的错误归因的研究、瓦尔斯特对意外事件责任的归因分析以及勒纳和西蒙斯开创的动机因素方面的研究。 60 年代后期和整个70 年代, 归因研究激增。研究者多分为三派:直接检验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归因模式、利用尼斯彼特和沙赫特的错误归因主题和探讨勒纳和西蒙斯研究中动机因素在人知觉中的作用。这期间,维纳发展了海德关于内因和外因的概念,提出了成败

归因理论。 70 年代末到80 年初, 归因研究仍层出不穷, 但已有些研究者开始对它产生厌倦情绪。问题主要是刚刚兴起的社会认知理论过分依赖于从认知心理学中引进的理论思想, 而不是建立在土生土长的归因理论基础之上。另外,归因研究的方法(纸笔测验)以及它所测查的有限范围的主题也引起研究者不满。如许多研究仅仅评估“人―情境”这一归因维度,过于片面。所以,在这个时期, 归因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徘徊不前的阶段。三、社会认知的代表归因理论(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理论 海德假设人类有两种动机:一是对周围的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前者是保持同他人在认知上的协调,后者则是取得对他人行为控制上的协调。他认为,人们需要预见他人行为,控制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 他将行为原因分为两类:外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影响等。内因,包括人格、情绪、动机、能力、努力等。评判企业是否成功,除了考察其自身优势,也要考虑到其在竞争环境中所处地位,体现的就是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认清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研究表明,行为的解释若作外因,人们很难断定在 2 类似情况下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但若是内因,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正如经常听到的一句批评“他这是态度问题,即使环境安静了也不会静心学习”,态度即是内因,安静的环境即是外因。 在海德的归因理论中, 几乎包含了后来归因理论的所有理论问题, 无疑是位伟大的开创者,但由于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解决自己所提问题,也留下许多还需进一步探讨的缺陷,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