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北京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北京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北京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北京市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日期: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北京联合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A题:北京市人口发展趋势研究所属学院(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于大双

2. 王聪

3. 崔荣慧

日期: 2012 年 4 月 30 日

摘要

针对北京人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乡村人口城镇化的新特点,我们基于LESLIE 矩阵,着重考虑城镇与乡村间的人口迁移及女性人口比例变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经过两次改进建立了便于计算机求解的差分方程模型,对我国2005年以后45年的人口增长进行了预测。随后利用时间段参数设置法,对差分方程模型又进行了一次改进。然后运用等维灰色系统预测法对该差分方程模型的中短期预测进行了检验,同时根据2010年人口基本数据运用此模型对2010年~2050年进行了预测,并用实际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

我们将预测区间分为2010~2020年、2021~2030年、2031~2040年、2041~2050年五个区间,以量化短期、中期、长期。通过调整模型中相关参数及输入条件,定量地分析了男女性别比例、老龄化和乡村人口城镇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变化不明显,将在短期内维持基本不变,老龄化进程在15年内在上升了8个百分点,人口扶养比持续升高,这将加重我国的人口压力,乡村人口城镇化水平进展缓慢;从中期来看,总人口性别比将保持在1与1.1之间,老龄化进程将呈线性增加趋势,乡村人口城镇化水平将持续发展;从长期来看,老龄化进程将在2035到2045年经历老龄人口高峰平台,老龄人口比重在0.3以上,育龄妇女人数持续下降,总人口数将在2023年达到峰值14.05亿。

关键词:LESLIE矩阵,人口预测,性别比例,城镇化,老龄化

一、问题的重述

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中国人口的中长期预测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持中国的长治久安。

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主要根据2005-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北京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作出预测,特别要关注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

2.指出所建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二、模型假设

1.在未来50年人口生存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即没有战争及毁灭性灾难)。

2.国际人口迁入与迁出量相等。

3.在本世纪中叶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稳定。

4.题目所给抽样数据是随机的,真实地反映了整体实际情况。

三、符号说明

123

(),(),()

d t d t d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人口的死亡率;

i i i

123

x t x t x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的人口数;

(),(),()

i i i

123

b t b t b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的女性生育率;

(),(),()

i i i

123

k t k t k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人口的女性比;

(),(),()

i i i

123

c t c t c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的婴儿死亡率;

(),(),()

123

f t f t f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的出生人数;

(),(),()

123

(),(),()

h t h t h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女性的生育模式;

i i i

123

βββ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的总和生育率;

(),(),()

t t t

123

t t t

N N N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的总人数;

(),(),()

123

w t w t w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女性的总人数;

(),(),()

i i i

123

(),(),()

wd t wd t wd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女性的死亡率;

i i i

123

m t m t m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男性的总人数;

(),(),()

i i i

123

md t md t md t分别表示乡村、镇、市第t年i岁男性的死亡率;

(),(),()

i i i

r表示为迁移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

123

z z z分别表示乡村、镇、市出生人口中女性所占的比例;

,,

四、问题的分析

人口发展过程的定量预测,需要预测出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包括人口总数、人口的性别、年龄和城乡构成,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以及在未来的人口构成中劳动力和抚养水平及老龄化水平等各项人口指数全部测算出来。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基数,但人口分布,人口素质,宏观政策和人口结构(如: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等众多因素能够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波动,从而从根本上影响我国人口的增长。鉴于我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我们针对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忽略国际人口流动,故可以认为我国人口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对于封闭的系统来说,某时刻人口总量=人口基数+新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为了提供更多关于市、镇、乡的人口增长分布趋势,我们对三者分别进行研究。但由于市、镇、乡人口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流动量大,故必须把人口迁移考虑进去。在本论文中,我们希望对我国人口进行中短期及长期预测。现在给出三个区间,年年、(2026年2035年)、(2036年2050年)分别表征从2005年算(20062020)

起的短期、中期与长期。建立LESLIE 矩阵差分方程模型,采用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方法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从而可以预测我国人口发展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

五、 模型建立与求解

5.1 基于LESLIE 矩阵的模型的建立[1]

考虑到市,镇,乡村的人口性别比例,妇女生育率以及人口的死亡率都有所差别,我们分别建立市,镇,乡村的差分方程模型。市,镇,乡村合起来即可得到全国人口增长的差分方程模型。

(1)首先,在不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以人口的户籍变动为准),以乡村为例,建立人口增长模型。

记人口最大年龄为m 岁(由所给数据取m 为90)。1()i x t 为乡村第t 年i 岁的人口数(用上标1表示乡村,上标2表示镇,上标3表示市),1()i d t 为乡村第t 年i 岁人口的死亡率,由人口死亡率数据为所占该类年龄段人口的千分比(‰),我们可以得到乡村第t 年i 岁人口的死亡率为:

111

11

()(1)()()

i i i i x t x t d t x t +-+=×1000‰ 0,1,2,,1i m =-;0,1,2t = 于是第(1)t +年(1)i +岁人口数为:

1111(1)(1())()i i i x t d t x t ++=- (1) 记1()i b t 为乡村第t 年i 岁女性生育率,该生育率表示所有i 岁女性平均生育婴儿数,生育率为该年龄妇女生育子女与该类年龄妇女的千分比,[12,i i ]为育龄区间(根据题目附录二数据取15到49岁为育龄区间),1()i k t 为乡村第t 年i 岁人口的女性比率,则乡村第t 年的出生人口数1()f t 为

2

11

111()()()()i i i i i i f t b t k t x t ==∑ (2)

考虑到婴儿并不是全部都能活到t 年统计时刻(如2005年统计时刻为11月1日零时零分)其中有些婴儿由于疾病等原因死亡,能够活到t 年统计时刻的婴儿数是0()x t ,

因此,10()()f t x t - 就是1t -年到t 年的婴儿死亡数[][]

25459P -,记婴儿死亡率为1()c t ,

则: 11

01

()()

()()f t x t c t f t -=×1000‰ 于是第t 年的婴儿数 1

110

()(1())()x t c t f t =- (3) 由(1)、(2)、(3)式可得在(1)t +年的一岁人口数:

2

11

1

11111

(1)(1())(1())(()()())i i i i i i x t c t d t b t k t x t =+=--∑ (4)

将1()i b t 分解为

111()()()i i b t t h t β= (5)

其中:1()i h t 是生育模式,用以调整育龄妇女在不同年龄时的生育率高低,且 :

2

1

1()1i i i i

h t ==∑;

1()t β是乡村妇女的总和生育率,

2

1

1

1()()i i i i t b t β==∑。

记 111

110()(1())(1())()()i i i b t c t d t h t k t *=-- 则由(4)、(5)式可得

2

11

1

111

(1)()()()i i i i i x t t b t x t β*=+=∑ (6)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乡村人口差分方程模型为:

21111011

1111111

()(1()()(1)()()()(1)(1())()

i i i i i i i i x t c t f t x t t b t x t x t d t x t β*=+?=-??+=??

?+=-?∑ ()1,2,

,1i m =-

将其表示为矩阵形式 ,记

()()()()()

()()1

2**11111

1112110000100000()010*********i i m m m

t b t t b t d t t d t d t ββ-???

?- ? ?A =-

? ? ? ?-?

? 此处,1()A t 即为LESLIE 矩阵;

同时,记

()()()()()1111

1123()m X t x t x t x t x t = 则由上述方程得:

()()()1111X t X t A t +=

运用同样方法可分别得出镇与城的人口差分方程模型为:

()()()2221X t X t A t +=

()()()3331X t X t A t +=

其中()2X t ,()3X t ,()2A t ,()3A t 与()1X t ,()1A t 的推导方法相同。

(2)由于市,镇,乡村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有着频繁的人口流动,在实际问题中不能被忽视,下面我们在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对上述模型进行改进。 考虑到在实际发生的人口迁移中多数由于贫富差距引起[3]

,我们在对模型进行改进时仅考虑乡村、镇、市的人口净迁移人口量,可以看到镇、市人口净迁移量都为正。我们假设每年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数为上年人口总数的α倍,注意到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很大联系[]

3,我们以市,镇总人口的比例来分配乡村到其人口迁移的数量。由于我们以每年的各个年龄段为预测变量,必须考虑各个年龄段的迁移数量,为简化起见我们以2001至2005年各个年龄段五年人口数量之和占五年总人口数量的比例分配各个年龄段的迁移数量,并记i s 为i 年龄所占比例。

记 ()1N t ,()2N t ,()3N t 分别为乡村,镇,市在第t 年的总人口数,显然满足:

()()1

10

m

i i N t x t ==∑,()()2

20

m i

i N

t x t ==∑,()()3

30

m

i i N t x t ==∑

由以上分析,第1t +年乡村1岁人口数量()1

11x t +为:

()2

1

1

1

1111

0(1)()()()i i i i i x t t b t x t s N t βα*=+=-∑

(1)i +岁人口的数量()111i x t ++应为:

()()()()()1111111i i i i x t d t x t s N t α++=-- ()1,2,3,

,1i m =-

第(1)t +年镇的1岁人口数量()211x t +为:

()()()()2

1222

221

1

032(1)()()()i i

i

i i N t x t t b t x t s N t N t N t βα*=??+=+ ? ?+??∑ (1)i +岁人口的数量()211i x t ++应为:

()()()()()()()()2

2221

13211i i i i N t x t d t x t s N t N t N t α+??+=-+ ? ?

+?? ()1,2,3,,1i m =-

第(1)t +年市的1岁人口数量()3

11x t +应为:

()()()()2

1333

331

1

032(1)()()()i i

i

i i N t x t t b t x t s N t N t N t βα*=??+=+ ? ?+??

∑ (1)i +岁的人口数量应为:

()()()()()()()()3

3331

13211i i i i N t x t d t x t s N t N t N t α+??+=-+ ? ?

+??

()1,2,3,,1i m =-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在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市,镇,乡村的差分方程模型为:

()()()()()21212

111012202

33

0311111

1022222

110323333

1()(1())()()(1())()

()(1())()(1)()()()(1)()()()(1)()()()b b b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x t d t f t x t d t f t x t d t f t x t t b t x t s N t N t x t t b t x t s N t N t N t x t t b t x t βαβαβ*=*=*==-=-=-+=-??+=+ ? ?+??+=∑∑∑()()()()()()()()()()()()()()()()()()()()()()()()()3103211111222211323333

1132111111i i i i i i i i i i i i N t s N t N t N t x t d t x t s N t N t x t d t x t s N t N t N t N t x t d t x t s N t N t N t αααα+++???

??????????

????????+ ?? ?+???

?+=--?????+=-+ ? ??+???

???+=-+ ?? ?+????

()1,2,3,,1i m =-

(3)从理论上,男女出生比例应该为1:1,但是根据题目附录二材料,我国男女出生比例的实际情况是有差异的,生男孩比例普遍比生女孩高。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孕龄妇女所生子女的性别加以区分,而不能笼统地概括为1:1,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得到每个年龄男女比例的预测值。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的迁移带来了城镇人口男女比例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着重对性别因素进行考虑。以下,是对前面模型的修正,以期使模型对性别比例变化产生足够的灵敏度。

出生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对人口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有必要对其数量进行单独预测。为此,我们在(2)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设乡村第t 年i 龄女性人口数量为()1i w t ,男性人口数量为()1i m t ,镇第t 年i 龄女性人口数量为()2i w t ,男性人口数量为

()2i m t ,市第t 年i 龄女性人口数量为()3i w t ,男性人口数量为()3i m t ,在迁移人口数量中女性所占比例为r 。

根据所给乡村,镇,市男女出生比例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得到乡村,镇,市出生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记为123,,z z z 。

那么乡村,镇,市女性第t 年0岁人口数量为:

11110()(1())()w t z c t f t =-

22220()(1())()w t z c t f t =- 33330()(1())()w t z c t f t =-

相应的男性第t 年0岁人口数量为: ()11110()1(1())()m t z c t f t =--

()22220()1(1())()m t z c t f t =--

()3

3330()1(1())()m t z c t f t =--

第1t +年1到m 龄女性以及男性人口的预测只须分别用()k i wd t ,()k i md t 替代(2)模型中的()k i d t (1,2,3)k =,并在迁入或迁出的人数前分别乘以迁移率r 或1r -,以乡村女性第1t +年1i +龄人口数预测为例,有:

()()()()()1111111i i i i w t wd t x t rs N t α++=--

其他预测以此类推。 5.2模型的分析与求解 5.2.1模型参数的设定

我们根据所建立模型,需要以下几个输入量:

总和生育率()k

t β,婴儿死亡率()k c t ,生育模型()k i h t ,每年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数为上年人口总数的α倍数,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中女性所占比例r ,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出生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k z t ,总人口数()k N t ;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4]

,我们得到1987年到2005年中每年的总人口数。可以作为模型预测的初值。

在题目附录二中,给出了市、镇、乡男女出生比例。通过对其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在很短时间内,()k z t 都稳定到某一值:

1()z t

2()z t

3()z t

0.455273202

0.458859428

0.472078522

本论文只关注从2005起,未来45年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可以简单地认为未来45年中,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保持一定。

国家政策可以影响[5]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中女性所占比例r 及迁移总量的倍率α。在以下求解中,我们可以分析不同r β、值下人口增长曲线的变化。

同时,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将影响总和生育率()k

t β,从题目附录一中可知,为了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应该把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8左右。由于乡村与城镇总和生育率的不同,我们将各生育率定为如下:

1()t β 2()t β 3()t β

2.0

1.8

1.6

根据《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上1991年至2004年婴儿死亡率()k c t 的变化[7],即《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每10年降低20个百分点[8]。经过数据处理,得出,2050年婴儿死亡率

1(2050)c

2(2050)c

3(2050)c

10.4

8.8

7.5

则可以得出,在未来45年里,乡、镇、市总和生育率为17.4,12.9,8.8。

我们首先对模型(3)运用Matlab 编程对其参数进行分析,由上所定参数,并且r 取 0.5。此时仅有α未知,为分析其对总人口数变化规律的影响,分别令其取0.01,0.001,0.0001。以2005年数据为预测起始数据得到图1:

图1 未来45年总人口预测

从图中可以看出α对总人口数的影响很小,在前期1到15年几乎没有影响。那么可以认为0.01α=。

对于r ,在α确定的情况下分别令其取0.2,0.5,0.8得到图2:

图2 未来45年总人口预测

从图中可以看出r对人口高峰的到来时间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够显著。所以可以简化认为0.5

r 。

以上述给定参数,对我国总人口数从2005年预测到2050年的变化图3(其中,):

图3 未来45年总人口预测

从预测数据可以得出总人口在2023年达到峰值14.045亿。

市,镇,乡村以及总人口的男女比例从2005年到2050年的变化图4:

图4市,镇,乡村以及总人口的男女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人口,市,镇男女比例一直保持在1附近,只有乡村男女比例在2035年后呈指数形增长,但在2050年仍小于1.8。

总人口的抚养比从2005年到2050年的变化图5:

图5 总人口的抚养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至2010总人口的抚养比一直减小,2010年达最小值:0.38.2010年以后抚养比一直增加,2043年左右达最大值:0.64。

人口城镇化比例从2005到2050年的变化图如6:

图6 人口城镇化比例

总人口考虑60岁以上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从2005年到2050如图7:

图7 60岁以上人口的老龄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在2035年到2045年形成老龄人口高峰平台,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0.3以上。

总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从2005年到2050年变化如图8:

图8 总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10年后育龄妇女人数一直下降,2045年降到2.4亿以下。

5.3对差分方程的修正

影响人口增长因素很多,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婴儿死亡率、总和生育率等。在对长时间的预测中,我们只能假定一些因素是不变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因素的改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对模型中一些参数进行修正。在这里,我们采用时间段参数设置法[9],将时间区间设置等间距的15年。在区间内,我们认为参数是不变的。在一个区间数据预测完成后,我们在上一区间预测数据的基础上修正因素,进行下一区间预测,以达到最大限度补充信息量,保证预测效果的显著。

下面仅在2020年及2035年修正婴儿死亡率,得到以下预测见表1(人口单位/10亿)

表1 差分方程修正

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一般预测 1.3137 1.3209 1.3279 1.3348 1.3419 1.3491 1.3566 1.3641 1.3713 1.378

修正预测 1.3137 1.3209 1.3279 1.3348 1.3419 1.3491 1.3566 1.3641 1.3713 1.378

年份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一般预测 1.384 1.3894 1.3938 1.3974 1.4003 1.402 1.4031 1.4031 1.4021 1.4004

修正预测 1.384 1.3894 1.3938 1.3974 1.4003 1.4022 1.4033 1.4034 1.4025 1.4008

年份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一般预测 1.3978 1.3947 1.3911 1.3871 1.3828 1.3781 1.3733 1.3684 1.3634 1.3582

修正预测 1.3983 1.3953 1.3917 1.3877 1.3835 1.3788 1.3741 1.3692 1.3642 1.3591

年份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一般预测 1.3528 1.3472 1.3413 1.3352 1.3285 1.3215 1.3142 1.3061 1.2977 1.2888

修正预测 1.3538 1.3484 1.3426 1.3366 1.3301 1.3232 1.316 1.3081 1.2999 1.2911

年份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一般预测 1.2795 1.27 1.2599 1.2498 1.2399

修正预测 1.2819 1.2726 1.2626 1.2526 1.2428

从表中可以看出,参数设置法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果把各个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加到对分段参数设置法修正中,会得到更普配实际的预测。但由于本论文成文

仓促,本修正方法没有做完,是此篇论文的一个不足之处。

六、 模型的比较与检验

为了对差分方程模型进行检验与比较,我们将模型的时间节点朝前移五年,用2001年数据为输入数据,得出2002年到2005年的预测数据,经过同实际统计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分方程模型的优点与不足。

另外,对模型进行检验,我们可以比照《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的相关数据指标。但是为了更加独立地校验模型,我们另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以期看到差分方程模型与灰色预测结果的匹配程度。

6.1 以普查统计数据检验差分方程模型

带入2001年数据,由差分方程模型(3)得出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实际值(万人)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预测值(万人) 128000 128980 129890 130760 绝对误差(万人) 453 247 98 -4 相对误差 0.003527 0.001911 0.000754 0.000031

通过实际人口量与预测人口数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差分方程模型在总人口的预测上与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

6.2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6.2.1灰色数列预测原理

灰色数列预测最大的特点是单数据序列的预测。在形式上,只运用预测对象自身的时间序列,而与预测对象相关联的其他因素没有参与运算和建模,灰色系统理论把影响客观系统的诸多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定为灰色量。对这样的灰色量进行预测,就可从自身的时间序列中寻找有用信息,发现内在规律,建立模型进行预测。 6.2.2建立(1,1)GM 模型

(1)数据的检验与处理

对于给定的原始时间1996~2005年数据列:

(0)(0)(0)(0)(0)(0)(0)(0)(0)(0)(0)((1),(2),(3),(4),(5),(6),(7),(8),(9),(10))x x x x x x x x x x x =

(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130756)=数列的级比

()

(0)(0)(1)()2,3,,()

0.99000.99090.99190.99240.99310.99360.99400.9941,0.9941x k k k n x k λ-===(,,,,,,,)

如果所有的级比()k λ都落在可容覆盖22

11

,n n X e e -++??= ???

内,则数列(0)x 可以作

为模型(1,1)GM 和进行数据灰色预测。

经过计算,(0.8338, 1.1994)X =,所以()k λ全部落入X 中。数列(0)x 可以作为模型(1,1)GM 和进行数据灰色预测。 (2)确定数据序列

对(0)

x 做AGO 生成,有(1)

x =AGO (0)

x ,其中∑==k

i i x k x 1)0()

1()()(

),,2,1(n k =,则 ))(,),3(),2(),1(()1()1()1()1()1(n x x x x x = ))()1(,),2()1(),1(()0()1()0()1()1(n x n x x x x +-+=

=(122389,246015,370776,496562,623305,750932,87

938,1008612,1138600,1269356

)

求均值数列

()()()()()()15.05.0111-?+?=k x k x k z ()n k ,,3,2 =

=(184202,308395.5,433669,559933.5,687118.5,

815158.5,943998.5,1073606,1203978

)

于是建立()1,1GM 模型,

灰微分方程为[10]:

()()()()b k z a k x =?+10 ()n k ,,3,2 =

相应的白化微分方程为:

()()()11

(),dx t a x t b dt

+?= ()1 记 ()T b a u ,=,()()()()()()()

T n x x x Y 0001,,3,2 =,111(2)1(3)1()1z z B z n ??-??-??=????-??

, 则由最小二乘法,求使得

11T

J u Y B u Y B u ∧∧∧

???

??

?=-- ? ? ????

??

?

达到最小值的()11,T

T

T u a b B B B Y ∧

∧∧-??== ???

。 于是求解方程得

()()()()a b e a b x k x ak +??? ?

?

-=+-1101 ()1,2,1-=n k

-0.0069

122680

a b ==

由上可以得到白化方程的时间相应式

()

()()()100.006911 1791200017790000ak k

b b x

k x e e

a a

∧-??+=-+=-

??

? 而且 ()

()()

()()

()k x k x k x

11011∧∧∧-+=+

得还原方程:(0)

^70.0069(1) 1.240210k x t e +=? ()1,2,1-=n k

(3)对灰色预测模型的改进

一般情况下,(1,1)GM )模型通过对数据序列长度的不同取舍,

得到不同的预测结果,而组成一个预测区间,可供决策选用。但是未来时刻越远,(1,1)GM 模型预测的灰区间越大。可见预测精度的提高在于不断补充新的信息,使灰度逐步白化。所以,用(1,1)GM 模型预测时不是建立一个模型一直预测下去,而只用已知数列建立的(1,1)GM 模型预测的第一个预测值,补充在已知数列之后,同时为不增加数据序列的长度(维度),去掉其第一个已知数据,保持数据序列的等长度,再建立(1,1)GM 模型,预测下一个值。将预测值再补充到数据序列之后,再去掉该数据序列的第一个数据。这样新陈代谢,逐个预测,依次递补,直到完成预测目的或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为止。这种预测方法称“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11]法,即新陈代谢的灰色预测方法 。它可以达到两个目的:①及时补充和利用新的信息,提高了灰色区间的白化度。当然随着递补次数的增加,灰度也在增加,信息量减少,因此也不应是无止境的。② 每预测一步灰参数做一次修正,模型得到改进。这样灰参数不断修正,模型逐步改进,因而预测值都产生在动态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进行新陈代谢后,都需要对模型进行必要的检验,以保证建模的可行性。

6.3.1灰色预测数列长度的选择

在应用“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方法,我们知道选择不同的数列长度(维度)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较大。我们在《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查询到1978年至2005年我国人口数及构成[4],运用matlab 软件编写了“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程序(程序代码见附录二)对未来45年的总人口预测。在对总人口数量的预测中,我们采用了三种数列长度。图形表示如图9,(具体数据见附录一)。

未来45年人口数量的等维灰色预测

10

111213141516171819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2021202420272030203320362039204220452048

亿年份

人口数

维度15维度10维度5

图9 不同维度的灰色预测

运用维度为十的“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方法对未来十五年的总人口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如下表3:

表3

从上图及具体的预测数据中,我们看到,在未来15年内数据预测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见题目附录二)的吻合较好。说明等维灰色预测在本论文的人口预测中,比较适合短期预测。

6.3.2 灰色预测与差分方程模型结果的比较

我们用灰色预测数据与前面建立的差分方程模型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走势图如图10。

灰色预测结果与差分模型结果比较图1

1.11.21.31.41.51.61.71.81.9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2026202820302032203420362038204020422044204620482050

年份

人口数/十亿

维度15维度10维度5差分预测维度15维度10维度5差分预测

图10 灰色预测结果与差分模型结果比较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人口差分模型结论在短期内是比较合理的。

维度为十的灰色预测结果与差分模型结果的比较如表4(人数单位为十亿):

表4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口数(十亿)

1.3153

1.3231

1.3309

1.3388

1.3467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口数(十亿)

1.3547

1.3627

1.3708

1.3789

1.387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人口数(十亿)

1.3952

1.4035

1.4118

1.4201

1.4285

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灰色预测 1.3153 1.3231 1.3309 1.3388 1.3467

差分模型 1.3135 1.3206 1.3274 1.3341 1.341

年份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灰色预测 1.3547 1.3627 1.3708 1.3789 1.387

差分模型 1.348 1.3552 1.3624 1.3694 1.3758

年份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灰色预测 1.3952 1.4035 1.4118 1.4201 1.4285

差分模型 1.3815 1.3866 1.3908 1.3941 1.3967

七、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本论文通过对差分方程模型的三次改进,着重考虑城镇与乡村间的人口迁移及女性人口比例变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并在中长期预测中参考了时间段参数设置法,为减小长期预测的误差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所以本模型较多地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地描述了人口在新时期的发展特点,能较好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以上对模型的比较与检验可以看出,模型在中短期预测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在参数设置中,对某些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出了对人口增长的不同影响程度。

但是我们在整个建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文化背景和人口素质的差异会对人口增长以及人口的迁移产生影响,如在乡村由于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落后思想的存在会导致人口性别比的失调和人口增长快等。没有考虑到可能会由于欧洲等国家老龄化现象普遍,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致使劳动力富余而大量向国外输出劳动力而引起的人口增长变化等因素,所以预测结果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可以采用设置参数来反映这些因素的作用来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彦马伯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展望》,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9 卷增刊;29—30页,2003。

[2]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 卢向虎、王永刚,中国“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测算与分析( 1979- 2003),《西北人口》,第1 期No.1(107)2006:14-16页,20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2006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年鉴社,2007。

[6] Fred Brauer,Carlos Castillo-Chavez,《mathematical models in population biology and epidemiology》,Springer,New York :2001。

[7] 国家统计局编辑部, 《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国家统计局出版社,2007。

[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9] 李永胜,人口预测中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认定,《财经科学》,总203期:68-72页,2004。

[10] 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王海应张昌维,利用灰色理论预测油田开发指标,《新疆石油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27~28页,2004。

附录

附录一:灰色预测45年的数据

维度15维度10维度5维度15维度10维度5 2006 1.3269 1.3189 1.31532029 1.5795 1.5326 1.5061

2007 1.3365 1.327 1.32312030 1.5916 1.5427 1.515

2008 1.346 1.3353 1.33092031 1.6038 1.5528 1.5239

2009 1.3556 1.3439 1.33882032 1.6162 1.5631 1.5329

2010 1.3653 1.3526 1.34672033 1.6288 1.5733 1.5419

2011 1.3753 1.3617 1.35472034 1.6414 1.5837 1.551

2012 1.3856 1.3708 1.36272035 1.654 1.5941 1.5602

2013 1.3962 1.38 1.37082036 1.6667 1.6046 1.5693

2014 1.4072 1.3891 1.37892037 1.6795 1.6152 1.5786

2015 1.4184 1.3979 1.3872038 1.6924 1.6258 1.5879

2016 1.4298 1.4072 1.39522039 1.7054 1.6365 1.5972

2017 1.4412 1.4165 1.40352040 1.7186 1.6472 1.6066

2018 1.4524 1.4259 1.41182041 1.7318 1.6581 1.616

2019 1.4633 1.4353 1.42012042 1.7452 1.669 1.6255

2020 1.4736 1.4447 1.42852043 1.7586 1.6799 1.6351

2021 1.485 1.4542 1.43692044 1.7722 1.691 1.6447

2022 1.4966 1.4638 1.44542045 1.7858 1.7021 1.6544

2023 1.5084 1.4734 1.45392046 1.7995 1.7133 1.6641

2024 1.5201 1.4832 1.46252047 1.8134 1.7246 1.6739

2025 1.5319 1.4929 1.47112048 1.8273 1.7359 1.6837

2026 1.5438 1.5027 1.47982049 1.8414 1.7473 1.6936

2027 1.5556 1.5126 1.48852050 1.8556 1.7588 1.7035

2028 1.5675 1.5226 1.4973

论北京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及其人口压力

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弹性变化空间 及其趋势探讨 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 [ 摘要]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同时也是一个干旱缺水的中国北方都市,相对于国际人均水资源标准,北京属于极度缺水城市。随着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和人口规模都在不断膨胀,给水资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很多学者都对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过探讨,基本结论都是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然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 实际人口不断突破所谓的水资源承载力,与此同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却没有明显感到说资源超载后的压力。这是什么原因?北京市的水资源是如何承载人口的?本文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基本计算原理出发,根据北京市实际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剖析了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状态和人口压力,为相关的政策决策提供必要的咨询参考. [关键词] 北京水资源承载力人口压力 前言 水资源是任何一个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存在和持续的基础条件,对于中国北方的干旱城市,更是如此。关于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1],随后学者们分别对中国的不同区域和各个城市,展开过一系列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到关注,对北京市的水资源进行了分析[][][]。目前的研究结论,大多数基本都认为北京市的人口水资源承载力都在1500-1800万之间,并且实际人口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人口承载力。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在近30年时间内一直呈现快速的增长,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755万人(有资料显示实际当年常住人口达到1920余万[]),而且及年来人口依然在以每年5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2010年净增加62万)。2009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平只有126.6立方米。按照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39.99亿立方米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也只有231.2立方米。该指标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丰水线(3000立方米/人)和警戒线(1700立方米/人)的标准,只有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的一半不到。随着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已经超载的感觉,或者说生活中并没有感觉到水资源困难和紧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水资源承载力本身就不存在,还是承载力实际存在,只不过这种超载的后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本文认为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目的:在求得区域土地资源能够供养多少人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PRED)相互作用机理及调控对策的研究,进而为决策、规划、计划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与研究原则 土地人口承载力:也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土地资源在其自然生产潜力及其不同投入水平(物质、技术)条件下所生产的食品,能养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根据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任务与目的,土地承载力研究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整体上把握土地承载力系统的结构(组合方式)、功能(承载能力)及其作用机理与发展变化规律。并据此对各要素(或子系统)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以管理、规范其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PRED)关系,求得系统整体性能的最优化。这是进行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主体。 ②综合性原则:在分析系统各个要素性能(尤其是主导要素)基础上,综合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彼此作用的机理。才能更有效地把握认识系统的整体性能,并根据系统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和一定的物质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改造系统结构,实现系统优化的目的。 ③超前性原则:土地承载力研究是一项超前研究的战略性课题,它着眼于未来,因此,承载力研究必然在区域土地资源及其人地关系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开发前景与人口增长机制,正确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各地段人地关系的可能状况。 ④区域性原则:遵循特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区研究。 ⑤生产性原则:针对实际国情,寻找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和承载更多人口的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⑥持续性原则:对土地承载力的估算一定要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合理运转,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这一基础上。 二、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涉及生态、经济、技术与社会等多个方面,既着眼于现状,又要考虑未来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的研究,根据国内外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可将其研究内容与步骤归纳如图5.1。 从研究步骤可看出: (1)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土地的数量与质量是土地承载力估算的基础。土地质量越高,其生产潜力就越大,面积数量越大,总产越高,可养活的人口数量就越

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

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 任何时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资源提供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几个方面不相适应的矛盾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日益表面化,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或合理人口容量问题的广泛兴趣。 所谓自然资源承载力,从生态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损害资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按某一时期内人们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其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可以稳定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由于以下原因,使得精确估算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当困难;①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合理化对承载力的影响难以作出精确估量;②不同的系统开放度和外来补偿度对承载力的影响难以把握;③采用什么样的人均资源消费水平也很难确定。尽管如此,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仍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它可以为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定量地提出一个有一定科学可信度的依据。当然,对其中一些结论在认识上也不能绝对化。 自8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作了大量的研究。胡保生等同志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可能性”和“满意性”两个概念,把二者统一起来,可合称为“可能—满意度”。当该指标为1时,表示完全可以实现并完全满意,为0则表示无法实现和完全不能令人满意。他们的研究结论是: (1)粮食——总人口不足12.6亿,可能—满意度为1,大于12.6亿,即趋于下降,达到64.8亿为0。 (2)肉类——总人口超过2.6亿,可能—满意度就开始下降。 (3)土地——总人口超过10亿,可能—满意度就会下降,超过56.7亿为0。 (4)水——总人口大于4.5亿,可能一满意度就会下降,超过54亿为0。 (5)能源——总人口大于11.5亿,可能一满意度即开始下降。 宋健等同志的结论是:“如果全国妇女平均生育1.5个孩子的话,那么在一百年内,依靠我们自身土地资源,饮食水平将不可能达到美国目前水平,如果生育2个,那么一百年内,我们整个民族将一直处于不良式供应状态。”“如果在百年左右时间里,我们饮食水平要达到美国和法国目前水平的话,那末我国理想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 宋子成等则认为,中国的水资源最多只能养育6.5亿人。 1988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等4个基本问题,提出了题为《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以生物生产力为基础,以人均400公斤粮食为标准,计算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结论是:1985年总生物产量(干物质)31.7亿吨,粮食总产量3787亿公斤,可承载9.5亿人,实际超载1.1亿人。2000年生物产量35亿吨,粮食4622亿公斤,可承载11.6亿人。2025年生物产量39.8亿吨,粮食5925亿公斤,可承载14.8亿人。远景生物产量72.6亿吨,可承载16.2亿

《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1)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一、课标要求: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理解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3.认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深刻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树立 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图表,培养读图、读表能力。 三、教学重点: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合理人口容量。 四、教学难点: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图表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举例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共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地球上最多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容纳多少人适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活动1〗课本P18图1-3-1(计算机模拟的未来趋势)分析 (1)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何特点? (2)在人口增长、粮食增长、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 染五个因素中,哪个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 的变化? (3)当资源不断减少、污染不断增加时,人们的生活质 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活动2〗探索河流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1)从河流淡水饼状图中找出河流淡水总量居于前三位的大洲和总量最少的大洲; (2)对照人口比重饼状图,你认为那些大洲会出现水源短缺问题? (3)为何各大洲的水资源总量与人口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一样?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 的因素有哪些? (4)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小结: 产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缓解水资源危机的 措施 自然 原因 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②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 人为 原因 ③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剧 增 节约用水 ④水污染严重防治水污染 〖活动3〗探索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请同学们在它们之间加上因果关系的箭头。 〖活动4〗阅读教材第20页,《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 然后展示下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地球环境承载量的看法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实验四: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计算一.目的要求 (1)了解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一般原理、方法及工作程序。 (2)掌握计算土地的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原则; 2、生活水平标准:温饱型:400kg/人·年;小康型:450kg/人·年; 富裕型:500kg/人·年 3、模型:线性回归、散点预测等多种统计方法均可。 三.实验内容 通过所给数据,计算青岛市2009、2014和2019年土地的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状况。 四.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器 四.完成任务 (一)粮食单产预测 由excel做出粮食单产的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得到上图,并可以得

出:历年单产呈上升趋势,并趋向线性分布,线性回归方程为y=78.71x-151508,根据回归方程,可以得到粮食单产的预测表,如下: (一)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和测定。青岛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因此采用自然增长法对青岛市进行预测。2009年青岛市人口7629161人,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青岛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之一: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45%以内”的思路和目标,因此,青岛市人口预测见下表: (二)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 根据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定义,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人口承载力=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消费量 人口承载力的关键是粮食生产能力和人均粮食消费标准。人均粮食消费标准是指人们为维持正常生活而必需的最低粮食数量。参照我国食物结构标准,粮食年消费水平400 kg、450 kg与550 kg分别作为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三级不同消费标准。结果如下:

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陈 诚 土管031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的粮食保障问题对世界的粮食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的供应水平以不断增强自身的粮食保障程度。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了农村生产力的飞跃,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人们的温饱解决程度和收入增加状况不断改善。建国以来,由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仅用占世界9.6%的耕地(按实际面积),养活了占22%的人口,就贫困人口而言,其数量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6年的5800万,占乡村人口的比重降为5%,并正在继续降低。 关键词 土地人口承载力 ;投入 ;管理经营 ;供应 ;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改善管理经营,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率,使科技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5%~40%提高到发达国家的80%;另一方面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农业生产经营,形成农村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品不但产量高、质量好,而且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这才是真正而全面地达到“高投入”水平提供物质和经济基础,使农业生产自身启动而真正进入一个“自身的”良性循环,从而高质量地、持续地提高我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的“质”的水平。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是按研究区土地能生产的农畜产品,并根据一定人均营养标准来计算研究区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其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农田所能生产的粮食和人均年所需粮食量来计算;另一种是将土地所生产的农畜产品换算为人们生活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如水稻转化为热量为14.47 kj/kg 及蛋白质为73 g/kg ,小麦转化为热量为 14.76 kj/kg 及蛋白质为99 g/kg 等,然后按人均日营养所需热量和蛋白质量来计算。前者较简明,但仅以粮食一项来计算是不够的,所以多采用后者。 (一)全国土地生产潜力统计 表1 全国土地食物生产潜力 应量为80.78%,随着投入水平的增高,其供应量的比例虽然相应有所下降,但绝对量还是主要依靠耕地。 (二)人口承载力计算 1. 区域人口预测 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由出生、死亡和迁移等三个因素影响,即 P n = P o + B ─ D + I ─ E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衡量技术方案设计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基础情景”、“减弱”三种情形。其中,基础情景依据各个因素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规划确定,如:市、县、区政府考

中国城市人口承载力之思考

城市论坛 City Forum 106 CHINA-TODAY FORUM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地区人口持续增加,虽能有效保障城市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但在一段时间内也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压力增大、新增贫困人口以及社会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关于城市人口承载力的讨论随即展开。国际上,有学者曾认为,城市人口承载研究是一个伪命题,在缺乏充分理论支撑的前提下,城市地域空间上的人口承载数量既无法被测算,也没有实际意义①。实质上,这恰恰是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以静态的城市人口承载力分析为基础,积极探索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及城市人口吸纳能力的地区差异较大,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城镇化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有望在不降低“城市人口承载力标准”的前提下,有效地吸纳全国新增城市人口。 一、中国城镇化态势及其地区差异 1、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1年的51.27%,33年间城镇化率提高了33.3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如果比照发达国家目前平均75%的城市化率,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还很大。从国内看,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同时,城市集群化发展带来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城市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市地区的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依然处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阶段;如果按照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率将达到60%,未来10年城镇化新增人口在1.5亿以上。 2、中国城镇化地区差异显著。中国东部与东北地区城镇化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11年,东部地区除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5.6%之外,其他地区均超过50%;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城镇化率分别为64.05%、53.4%和56.5%,均高于全国水平;中部六省区中只有湖北省的城镇化率超过50%;西部12个省(市/区)中,仅有重庆和内蒙古的城镇化率超过50%,其中全国城市化率不到40%的有甘肃、云南、贵州和西藏四省区,均在西部地区。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将出现逐渐减速的趋势②。可见,随着产业西进、人口回流、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未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空间较大,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推进的主要阵地。 二、当前城市吸纳人口面临的主要压力 当人口持续向城市地区集聚,如果城市各项配套不完善或配套新增速度跟不上人口需求速度,势必引发诸如就业、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环卫、治安等方面的紧张。实质上,这种由于新增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现象就是“人口超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在快速城镇化 进程中,中国城市地区吸纳人口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有: 1、城市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压力加大。农村地区不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到城市寻求新的就业机会,这就要求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能够积极吸纳这部分新增人口,促进人口与产业的匹配。长期以来,正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不足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口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今后,东部城市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中西部地区城市转型升级加快,积极吸纳新增城市人口就业对于各地区既面临总量压力也面临结构压力。 2、城市管理与社会事业配套的压力加大。客观上,新增城市人口会增加城市。地区人口服务方面的工作量,加大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尤其加大城市计生保健、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人口承载压力。今后,为积极吸纳大量新增的城市人口,迫切需要把建设城市与经营城市、管理城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强城市社会管理,完善各项社会事业配套服务,全面建设民生城市、和谐城市。 3、城市基础设施的人口承载压力加大。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在城镇集聚从事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社会活动,这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承载力要求。城市人口被承载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综合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环保绿化设施、防灾设施以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社会福利等硬件配套设施。未来,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的改造及新扩建任务愈加艰巨。 4、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需要相应的生态足迹供给,对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带来承载压力。显然,在更加注重城镇化环境质量的时代背景下,为抵消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未来城镇化对城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的综合治理、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国城市适度人口的对策思考 在特定的时期内,受到城市土地开发环境、产业可供的就业岗位、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及社会配套服务等多要素决定,为达到一定质量或标准要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吸纳总量有一个上线范围,这就是城市适度人口规模。为此,城市的最佳发展, 在客观上存在一个合理的人口承载量,总人口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总人口规模太大, 势必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乃至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总人口规模过小, 会因缺乏相应的人口规模效应而造成城市经济建设乃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效益低下, 带来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③。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城市病”,其中包括城市贫民窟、城市环境恶化、城市交通拥挤、农民工子女教育事 中国城市人口承载力之思考 张喜玲1 张 燕2 1.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38 【摘 要】随着城镇化的深化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面临大城市人口持续膨胀与中小城市人口不断递增共同发生。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给城市带来诸如就业岗位供给、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事业配套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因此,为实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确保全国各地区城市适度人口规模。 【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承载力 适度人口规模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及联系doc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及联系“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的提出其思想前提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环境作为一种资源,环境承载力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气候、动植物、矿产等资源)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环境状态)的承载水平;二是指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水平即“环境自净水平”。所以“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可表述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即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的限度。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产生的背景是当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的事实,人们必然注重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按一般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又称资源承载力,简单地看作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超过这个人口数,人口就不能正常生存,即偏向于最高人口的涵义。因为对环境人口容量确定因素的理解不同,所以存有着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教材中采取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该定义在强调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考虑到技术条件。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①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②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③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利用的资源和技术能够是本地的,也能够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外)资源和技术,这个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它的制约因素不确定。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但在具体时期,假定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少时能够对环境人口容量实行相定量的分析,即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条件,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人类发展史的每一时期因为受当时科技水平条件的限制都不得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即当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人类的人口总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合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一个区域利用其自身的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则是在一定地区或国家所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相对稳定,它受资源生产水平与人的生活水平所制约,受人的行为影响小,比较客观。环境人口容量则受人口政策、人的生育行为和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观性强,它能够大于或小于环境的人口承载力。 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环境承载力能够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在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实际估计中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作为

合肥市人口承载力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2013届) 题目中文:合肥市人口承载力分析 英文:Hefei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alysis 2013年 3月20日

一、选题依据(课题来源、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来源 指导老师提供。 (二)选题背景 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在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一五”以来,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努力发挥核心城市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以及长三角加速优质产业和资本的承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地方税收增量的5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新增就业岗位的70%。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11年合肥市年末常住人口为752.1万人,与2010年末常住人口745.7万人相比,增加了6.4万人,增长8.58‰。合肥市的面积不断扩大,外来人口的迁入,已使合肥成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另外,截至2011年末,合肥市户籍总户数为228.62万户,户籍人口706.13万人,比上年增加4.13万人,增长5.88‰,其中,市区人口218.34万人。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85.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66.24万人,占总人口的35.4%。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个百分点。 合肥规模大小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伴随着合肥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口,无形之中增加了合肥的负担。城市化太快,城市太大,短时间过多人口往城市集中,不可避免产生大批失业、淡水和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环境恶化、各种危机风险增加等现象。 究竟怎样的数量才是合理承载数量,我们从合肥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运用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理论模型与定量计算方法,得出合肥市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从区域现实出发,提出合理的人口容量,为合肥地区及安徽省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最终实现合肥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城市迅速扩张,合肥也不例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伴随城市化的是城市病,“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为了使合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我们需要确定合肥市当前实际可承载人口,达到以下目的: 1. 从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可持续发展思路出发,选择合适的模型,综合考虑近年合肥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因素,预测未来中长期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的数据。 2. 通过对合肥市的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合肥市实际和相对人口压力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揭示其人口分布现状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合肥市的人口再分布政策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人口城市化,转移了农村劳动力,大大提高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劳

土地承载力综述

土地承载力文献综述 目录 一、国外研究综述 (2) 二、国内研究综述 (4)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5) (二)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 (8)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发展前景 (13)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早期有关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是与生态学密不可分的,最早应用在畜牧业当中。随着用地需求的增加和土地供给量的减少,有关承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如雨后春笋般展开,它由原始的力学支撑力发展到了自然系统当中,土地资源承载力就应运而生。 早在1758年,经济学家奎士纳(法国)在《经济核算表》中就已经开始研究经济财富增长与土地生产能力间的关系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提到启示性的作用[1]。 1826年,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尔萨斯(英国)在《人口原理》中的表述,就己经能够看到关于人口承载力概念的影子。在他看来,一旦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等不到控制,难以适应该地区粮食增长的速度的话,自适应机制就会发生作用,如战争、瘟疫等就会发生其反作用力,促使人口数量的减少[2]。伴随着土地资源的日渐退化和人地矛盾的日渐突出,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有关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1948年,William(美国)提出过土地向人们供给的粮食、住所的能力受到环境阻碍力对生物潜力限制的影响,也就是说土地向人类提供衣食住所的能力决定于土地的生产潜力,这是土地承载力最早的定义[3]。1949年,Allan(美国)重新给土地资源承载力赋予了新的含义:一个区域在未来若干时间段内,土地质量没有退化的情况下,可以永久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的数量[4]。 七十年代以前的关于土地承载力定义,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学中给出的承载力定义的扩展与延伸,在学者们对土地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的研究中,威廉·阿伦和威廉·福格特提出的计算方法是比较经典,影响较为广泛的。1948年出版的《生存之路》一书中,威廉·福格特提出了计算土地承载力的公式,即C=B:E,C表示土地的负载能力,就是可以被土地养活的人口数量,B表示可以在土地产出的食物量,E表示区域环境阻力,就是环境因素对生产能力的限制程度[5],该公式可以表述为土地所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就等于该地区土地的食物产量和环境限制力的比值,该公式与现行使用的标准公式形式一样。威廉·阿伦(英国)又给出了以粮食为参照物的计算土地承载力的方法,该计算方法要找出某个地区里由传

人口承载力

吓人的2000万和宜人的20年 中国到底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前些年引起过很大的争论而无定论。其实,别说中国,就北京能“装”多少人,这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如果翻看北京历年的数据,会发现北京人口规模预测的历史是“不准”的历史,北京的人口规划已经走入了一个“屡设屡破”的循环。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要“坚决把北京市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仅仅3年后,1986年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000万;1993年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91~2010)》要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0万左右,事实是,以统计结果“不完全”著称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382万人;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但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1755 万人。尽管这一数字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所公布的1972万人少200多万,尽管2008年奥运会前摸底排查时北京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850万(加上户籍人口,当时北京的常住人口实际已经超过2100万),但不管按什么渠道的统计结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所确定的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甚难如愿。 这种超出规划的人口规模,确实引起了很多城市管理问题。但也必须注意到,总体来看,这2000万不仅没使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根本性的问题以及有些人危言耸听的“生态灾难”,相反,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高于提出人口控制目标和最大人口容量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居环境相对过去有明显改善,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度在全国也是较高的,这些都有例可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在生活环境竞争力方面,北京以绝对优势超过上海和香港,排名第一。当然,我们不否认,如果只比较资源环境方面的因素,北京的宜居水平横向来看仍有待提高,但估计没人能否认北京的宜居水平这20年纵向来看是与时俱进的。 什么决定了人口承载力 面对北京实际人口数量屡屡突破其控制目标,突破北京人口承载极限,但其发展并没有停滞的现实,有很多学者对这类研究提出质疑,认为既往人口承载力研究有意无意地低估了技术、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进步对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影响。事实上,根据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所设定的人口规划目标“屡设屡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了误判。 只有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资源环境等只是构成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的要素之一,是间接影响因素。这个有别于传统认知的判断可以系统表述如下:资源环境,与劳动力、资本一样,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及产业结构如何,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要素成本决定的,这些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来间接影响人口承载力。因此,真正直接决定人口承载力的,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能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2、 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3、 应用评价一个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及人口合理容量大小。 4、 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5、 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6、 认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深刻理解实施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7、 通过阅读分析各类图表,培养读图,读表能力。 二、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人口合理容量 三、 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四、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复活岛的悲剧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 117平方千米的小岛一一智利复活节岛。丰富的资源使 得岛上的居民不劳作便可衣食无忧,人口开始膨胀,全盛时期高达 7 000人。 后来岛屿居民开始制作巨大的石像,人口的膨胀使得资源得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制作石像需要砍伐大量 树木,使得森林开始消失。为争夺资源,战争开始发生,文明开始衰落,到了 1700年左右,岛屿上居民 只有2 000人左右。再加上后来的奴隶贩卖、天花流行,到了 1877年,岛屿居民只有111人。 尝试探究:复活节岛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提示:随着人口的增加,复活节岛的树木被砍伐殆尽, 生态系统完全摧毁, 食物逐渐短缺,人口急剧下降。 复活节岛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如果超过地理环境的承截力,就会造成生态破坏,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一、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 (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 、科技发展水平和 3. 估算 (1) 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 (2) 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 、人口合理容量 1. 概念 __________ 的生活方式 夂 舒适的生活环境 (1) 条件 满足 ______ 和 _________ 等各方面的需求 不妨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______ 的人口数量。 2. 影响因素 (1)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劣及自然资源的 _ _____ 和 _______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资源、淡水资源、 、科技、 等。一般方法: 等要素的综合。

第七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第七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第七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第一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涵义及研究意义 一.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涵义及研究意义 1.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土地人口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不同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它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1)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投入水平下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力(2)将这些估算资料与现在的和预测的人口资料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出有问题的地区(3)土地资源及其潜力的数量资料是提出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人口政策得先决条件 意义: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对于土地、人口、食物与发展均有一定的预警功能。进行土地人口载力研究,测算出区域内不同消费水平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对指导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国外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1.前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 早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首先是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早在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 1)威廉·府格特的《生存之路》于1948年出版后,曾一版再版。用作者的话说,他之所以撰写此书,是因为世界人口过剩,全球及各国人口的数量已超过其土地承载能力。用一个方程式来说明这一论据,即: C=B:E 式中:C代表土地负载能力,即土地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B代表土地可以提供的食物产量;E代表环境阻力,即环境对土地生产能力所加的限制。这与目

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区分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数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讲授过程]: [情境创设]有一片草原,放养着一定数量的牛羊,有一户人家在此幸福地生活。迁来了一户人家,也带来了一批牛羊,当然也可以一起幸福的生活,但迁来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不能够养活更多的牛羊,所以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始下降,但仍然可以维持生活,但不能够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人越来越多,这片草原所能够维持最低生活质量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为其环境承载力。 一、环境承载力: 1、定义: 考虑生存,最大的人口数量 [定义]P20: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其影响因素:自然环境要素: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 3、以水资源为例,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水资源的多与少——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域所能够维持的最大人口数量。 4、环境承载力即可以从单一因素考虑,也可从自然环境系统综合考虑。 二、合理人口容量: 1、定义:考虑发展,最大的人口容量。 还是那一片草原,能够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下降,即使他们能幸福生活的最大的人口容量。即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时的最大人口容量,即为合理人口容量。 定义:P20,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合理人口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 2、影响因素: 现实人口:现实人口多的地区一般其合理人口容易也大。因为现实人口数量是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自然、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域开放程度:北上天,一千万人以上,应该说这样的空间范围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而为什么又能养活呢?地域开放,输入资源。 例: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资源短缺,其发展是利用了其它国家的资源。 3、合理人口容量的相对性 合理人口容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化原因: (1)环境的改变,如环境突变,自然灾害等会降低原有合理人口容量 (2)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合理人口容量,但当消费水平的提高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又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案例分析: 阅读回答问题: 1、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多少? 2、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是多少? 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预测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预测研究 作者:刘鹏飞, 刘强 作者单位:刘鹏飞(北京市海淀区节约用水事务管理中心,北京100089;北京市海淀区水利学会,北京100089), 刘强(北京市海淀区水利学会,北京,100089)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12,40(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期刊论文]-人口研究 2007(02) 2.王学义;曾祥旭对我国近年来人口预测研究的述评 2007(06) 3.翟振武;王金营;刘岚21世纪北京市人口预测与人口设计 2004 4.侯亚非;李嘉岩;马小红北京市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04 5.任强;陆杰华北京市未来流动人口发展趋势及调控思路[期刊论文]-人口研究 2006(04) 6.张小娟;蒋云钟;刑志数据挖掘方法在北京市用水规律分析中的应用 2007(16) 7.许冉凤;陈林涛;张春玲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用水量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04) 8.马洪涛;贾海峰;王军城市水生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以北京为例 2007(03) 引证文献(1条) 1.钟晨煜.胡慧婷基于灰色预测及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水资源预测及优化配置[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5)引用本文格式:刘鹏飞.刘强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预测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2(1)

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土地潜在人口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域的土地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潜在产出所能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人口数量的能力。其研究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日趋减少的尖锐矛盾而发展起来的,可作为制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农业布局、人口政策等的依据。 估算土地潜在人口承载力,必须以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为基础。目前一般作法是扣除非农业用地后,根据气候、地貌、土壤等条件,评定每一个土地单位对作物的适宜程度;再对所选定的各种作物进行产量分析,以确定特定条件下生产量最高的作物品种,再计算一定投入水平下该作物的产量;然后根据卡路里—蛋白质转换系数,求出各种作物的卡路里—蛋白质生产潜力。把各土地单位的计算结果总合起来,得到一个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再与一定生活水准下的卡路里—蛋白质人均需要量相对照,即可求出该区域的土地潜在人口承载力。 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陈诚土管031 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的粮食保障问题对世 界的粮食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的供应水平以 不断增强自身的粮食保障程度。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了农村生 产力的飞跃,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人们的温饱解决程度和收入增加状 况不断改善。建国以来,由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仅用占世界9.6%的耕地(按实际面积),养活 了占22%的人口,就贫困人口而言,其数量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6年的5800万,占乡 村人口的比重降为5%,并正在继续降低。 关键词土地人口承载力;投入;管理经营;供应;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改善管理经营,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率,使科技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5%~40%提高到发达国家的80%;另一方面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农业生产经营,形成农村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品不但产量高、质量好,而且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这才是真正而全面地达到“高投入”水平提供物质和经济基础,使农业生产自身启动而真正进入一个“自身的”良性循环,从而高质量地、持续地提高我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的“质”的水平。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是按研究区土地能生产的农畜产品,并根据一定人均营养标准来计算研究区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其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农田所能生产的粮食和人均年所需粮食量来计算;另一种是将土地所生产的农畜产品换算为人们生活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如水稻转化为热量为14.47 kj/kg及蛋白质为73 g/kg ,小麦转化为热量为 14.76 kj/kg及蛋白质为99 g/kg等,然后按人均日营养所需热量和蛋白质量来计算。前者较简明,但仅以粮食一项来计算是不够的,所以多采用后者。 (一)全国土地生产潜力统计 表1 全国土地食物生产潜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