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画短片分析 《牧笛》

动画短片分析 《牧笛》

动画短片分析 《牧笛》
动画短片分析 《牧笛》

影片信息

类型:水墨动画片

出品公司及时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片长:20分钟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演职员表

导演:特伟、钱家骏

编剧:特伟

摄影:段孝萱

作曲:吴应炬

演奏:陆春龄、上海电影乐团

指挥:陈传熙

绘景:方澎年、秦一真

背景设计:方济众

技术指导:钱家骏

动画设计:邬强、矫野松、林文肖、戴铁郎

《牧笛》-剧情简介

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上,一个口吹短笛的牧童在骑着水牛放牧。牛儿在一旁吃草,牧童在树上睡着了,做了一个梦:他的牛突然不见了,四处寻找,发现水牛正在欣赏飞流千尺的瀑布,自己的呼唤竟不能让它离开。牧童从风竹发出的音响受到启发,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这音乐比瀑布更加动人,水牛终于回到牧童身边。牧童从惊喜中醒来,他忙吹笛唤牛,骑上牛背,踏着暮色的田埂悠然归去。

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小蝌蚪找妈妈》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1961年7月美影摄制完成、1960出品。

目录

简介

制作过程

作品介绍《小蝌蚪找妈妈》

《牧笛》

《鹿铃》

《山水情》

简介

制作过程

作品介绍《小蝌蚪找妈妈》

《牧笛》

《鹿铃》

《山水情》

展开编辑本段简介

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曾参与艺术指导。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值得一提的是,「万氏兄弟」对中国早期动画片的贡献以及万籁鸣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已有人作专题报导。在此简要介绍万籁鸣的弟弟万古蟾,我们已经从录像带看到很多中国大陆的剪纸片,追根溯源,剪纸片的创始人就是被尊称为「二万老」的万古蟾。万古蟾经过多次试验,1958年成功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剪纸片,有别于西方很早就有的却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现剪纸卡通片。在以后陆续拍摄的《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于成熟。万古蟾和他的创作伙伴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使各种类型的剪纸人物或动物在银幕上传达出各自的喜怒哀乐,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灵活泼。在剪纸人物(动物)的关节处,用细铜丝或者从桌球拍的贴胶处刮下的小黏粒联结,然后把它们放置在摄影机前逐格拍摄。当然,也有个别片段是用动画片的动画绘制方法拍摄的,例如金鱼游动、渔夫撒网时的柔软扩散以及主角的摇头等。就拿金鱼的游动举例子,那种轻纱般飘动的尾部动作,就不得不用画在赛璐璐上的动画片段来代替,只是画法上仍采用剪纸的刚劲有力的线条,以免用动画代替的镜头与剪纸片镜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小蝌蚪找妈妈》剧照

到了80年代,剪纸片试用「拉毛」剪纸新工艺,出现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拉毛」工艺使《鹬蚌相争》中渔夫穿的蓑衣和鹬的羽毛直接产生水墨晕染效果,拑摄过程比较简单,不会像拍水墨动画片那样反反复覆繁琐无比。后来,连羽毛工艺画的特色也被剪纸片引用,把羽毛贴在剪纸鸟类的身上,装饰与写实兼备,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获得好评。剪纸片的摄制成本比动画片低,缺点是剪纸人物的表情变化和转面、转身都不能像动画片那么灵活自如,动作有局限。当某一个镜头中的剪纸人物动作和角度须要大幅度的改变时,只能借助于下一个镜头,而当下一个镜头中的人物动作和角度又须要改变时,不得不又依赖接下来的另一个镜头……于是,不断的剪,不断的画,一部短短的剪纸片拍下来,同样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个。剪得再多,画得再多,还是难以避免人物动作长久保持同一个角度的缺点,但这个缺点也正是剪纸片的艺术特色。有的动画片,不是也很讲究「酷」味,让主角长久保持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吗? 大陆的木偶片早期受东欧

国家影响,凡是苏联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术电影制片厂多次放映作为工作参考用,连动画系的学生也不止一次的从电影厂借调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莺》、《仲夏夜之梦》观摩学习。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曾经在50年代远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师特伦卡(大陆译作德恩卡)学习,他在1963年拍摄的《孔雀公主》长达80分钟,走的就是特伦卡的抒情路线。其中一长段孔雀公主南麻喏娜在刑场上向众乡亲依依惜别的舞蹈,细腻动人,足以代表中国大陆木偶片的水准。拍木偶片的木偶脚底下,都一律用脚钉固定,塑料制作的四肢用银丝贯穿,银丝甚至贯穿到五指,使特写镜头中的手指伸展自如。也有木偶不用银丝,而在手腕、手肘、膝盖等处装置灵活的关节,也适合逐格拍摄。为了不同的表情,只能用「换头术」了。现在的水墨动画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其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但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动画作业都在宣纸上完成。我们虽然在萤幕上看到活动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静止的背景画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笔触,只有背景画面才是如假包换的中国水墨画。原画师和动画人员在影片的整个绘制过桯中,始终都是用铅笔在动画纸上作业,一切工作如同画一般的动画片,原画师一样要设计主要动作,动画人员一样要精细地加好中间画,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真的要在宣纸上用水墨画出那么多连续动作,世上没有一位画家能把连续画面上的人物或者动物的水分控制得始终如一。水墨动画片的奥秘都集中在摄影部门。画在动画纸上的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须分层上色,即同样一头水牛,必须分出四、五种颜色,有大块面的浅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边框线中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在萤幕上所看到的那头水牛最後还得靠动画摄影师「画」出来。工序如此繁复,光是用在摄影摄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时间,就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难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动画拍摄技巧的日本人回国後都不想轻易尝试,对一切讲究时效的西方卡通电影工作者来说,他们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在每一张画面上分解、描线、分层著色并且在摄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固定和拍摄。中国人天生好耐性,能够在一根发丝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镂满经文,用同样的细心,再加上那么多描线女工,著色女工和从不抱怨的动画摄影师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动画片创造成功。当时的文化部长茅盾在感动之余,还写了「创造惊鬼神」的题词案到上海呢。就凭著那种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创造出来的水墨动画片,确实也引起西方国家、港台等地动画界人士的赞叹。《牧笛》中的牧童骑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庄。动作细腻,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国格调的动画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

《牧笛》-幕后制作

国产经典动画片《牧笛》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或是从现实的层面来看,中国的水墨动画无疑是一朵震惊世界影坛的奇葩。她是中国艺术家在"西洋卡通"的领域里追求自己民族化道路上勇敢攀登的一个高峰。

任何成功的、聪明的艺术家都会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扬长避短,在限制中求得自由。从过去拍摄成的四部影片来看,中国的动画片艺术家们首先在取材上选择了最能发挥水墨画特色的题材,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鱼虾、小鸡、青蛙…….李可染的牧牛、程十发的人物和小鹿……,影片所描绘的对象都是充满了田园诗情的内容,这是中国辽阔的山河抚育了一代代伟大的艺术家,是长在艺术家骨子里的艺术精髓。《牧笛》诙宏雄伟、隽永浑厚,在丹麦国际电影节上获金质奖。

影片中气宇轩昂、质朴无华的水牛是根据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的。为了这部影片,画家特地画了十四幅“牧牛图”,给剧组作参考;“长安画派”的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了影片的背景设计。随着牧童的脚步,小桥流水、绿柳成行、竹林幽深的江南小景,以及崇山峻岭、飞流千尺的宏大气象在观众眼前展开;作曲家吴应炬的音乐,通过曲笛演奏家陆春龄的精彩演奏,成为影片叙事的重要元素,并为影片增添了诗意的美。《牧笛》是集诗情、画意、音乐之美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在《小蝌蚪找妈妈》问世的三年后,《牧笛》出世了,如果说前作是对水墨动画的尝试,那么,《牧笛》就是一次升华:有山有水有云、有花有鸟有人,整部作品无安全就是中国水墨画的大合集。和《小蝌蚪找妈妈》的小鱼小草小动物完全不同,《牧笛》展现的是美妙中国风光。以牧童寻牛的故事为明线,以笛声为暗线,制作者将一幅幅中国水墨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当然,《牧笛》也并非完美。虽然整个故事的场景极为丰富,但是制作者过于求全想将水墨画的各种风格一起搬上荧幕使得在观看时总是感到一些不统一,这方面《山水情》可以说表现完美,在统一风格的同时又穿插了不同风格的短镜头,将山水的意境表现的出神入化,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山水情》是水墨动画的高点。还好《牧笛》的整个故事、音乐和场景结合的十分到位,弥补了前面小小的缺点。

《牧笛》童话题材的影片,1963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片长20分钟,1961年开始筹备,1963年才完成。背景设计请来自西安的国画家方济众担任,国画大师李可染也曾借出几幅牧牛图挂在摄制组的墙壁供学习参考。这是一部田园诗般的作品,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片尾牧童骑在水墨淋漓的老水牛背上,吹着竹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水稻田埂,水光中

倒映着牛和牧童的身影,最终与周围的景致融而一体,又暗藏着”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诗句。那天真的牧童,潺潺流水和摇曳的竹枝始终传递着细腻、含蓄的感情,完全是中国格调。影片用抒情的笔触,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水牛去放牛,做了一个梦,牛忽然失踪了,原来牛被飞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唤它,它不动。牧童从风竹发出的音响有所领悟,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水牛被笛声吸引到牧童身边。他骑上牛背,踏着暮色的田埂,悠然归去……影片故事简单,通过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节,抒发牧童与水牛间的亲密关系,最后牧童用竹笛的音乐战胜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赢得水牛归来,从而完成影片的主题:”艺术高于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据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的。李可染画的水牛,气宇轩昂,质朴无华,有独特风姿。为了这部影片,他特地画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画,给绘制组作参考。影片聘请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背景设计。《牧笛》剧照

《牧笛》背景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风光。并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现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高山峻岭和飞流千尺的气象,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个影片充满诗情画意,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放牧图,也是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又是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画面优美,意境深远,节奏流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该片的幕后阵容非常强。作曲吴应炬,也是《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片的音乐作者。《牧笛》被美国评论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并且,贯穿全片的笛声由中国一代笛子宗师,享有”魔笛“之美誉的陆春龄担纲,更是经典。

《牧笛》赏析

《牧笛》赏析 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上,一个口吹短笛的牧童在骑着水牛放牧。牛儿在一旁吃草,牧童就在树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他的牛突然不见了,于是就四处寻找,发现水牛正在欣赏飞流千尺的瀑布,被自然的美景所吸引,自己的呼唤竟不能让它离开。牧童从风竹发出的音响受到启发,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这音乐比瀑布更加动人,吸引了许多的鸟儿来听。水牛也听到了到笛声,发现笛声比瀑布的声音更加的好听,于是才回到牧童身边。牧童继续吹奏着笛声,水牛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牧童回到家。 整个影片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是导演先后用扬琴、高胡、二胡、板琴、葫芦丝、箫等乐器表达出了整个故事的中心,让人觉得没有对白,但是还是看的懂故事的情节的发展,人们更随着音乐完全能体会主人公发现牛不见了之后内心的焦急、问渔问牧问樵之后还是没有牛的行踪的担忧、找到了牛之后的欢快、牛因自然美景的吸引而不回家的担忧、制作出风笛吹奏出的音乐吸引了鸟牛,并且牛也更着回家的喜悦,最后趋于平缓的心情历程。通过音乐去恰如其分的控制情节的发展,音乐与叙事相结合。 《牧笛》这部影片展现出了景色之美、音乐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阴柔与阳刚之美,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影片中风光自然,清新写实,全片充满了中国写意山水的美景,有山有水有云、有花有鸟有人,刻画出一幅幅江南水乡的湖光山色,整体画面生动精细、背景旋律婉转动听,包含了浓郁的民族气息。 《牧笛》这一影片完全采用了中国山水画的的画面,画面中凝聚了多位大师的作品。展现了南方的田园风光,我们跟随着牧童的脚步,看到了小桥流水、绿柳成行、幽深的竹林,以及崇山峻岭、飞流千尺的瀑布一一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影片中的“墨”的运用也神乎其神,就仅仅只用了墨的黑就能体现出白来,每一个单独的画面拿出来都是一幅山水画,每一幅画都有意境在里面。《牧笛》展现的是美妙中国风光,以牧童寻牛的故事为明线,以笛声为暗线,制作者将一幅幅中国水墨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拍摄手法上从小到大,及近而远,有意识的将水墨的神韵用动画的形势表现出来。 清新质雅的放牧园,是一首质朴的田园诗,又是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牧笛》是集诗情、画意、音乐之美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英文动画短片 (1)

小孩子应当看的英文动画短片 第五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第六届(193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猪》Three Little Pigs 第七届(193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龟兔赛跑》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第八届(193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孤儿猫》Three Orphan Kittens 第九届(193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乡巴佬》The Country Cousin 第十届(193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磨坊》The Old Mill 第十一届(193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公牛费迪南德》Ferdinand the Bull 第十二届(194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丑小鸭》Ugly Duckling 第十三届(194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银河》The Milky Way 第十四届(194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借一只爪》Lend a Paw 第十五届(194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元首的面孔》Der Fuehrer's Face 第十六届(194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The Yankee Doodle Mouse 第十七届(194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鼠的麻烦》Mouse Trouble 第十八届(194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请安静!》Quiet Please! 第十九届(194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猫的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 第二十届(194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叽叽喳喳的喜鹊》Tweetie Pie 第二十一届(194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小孤儿》The Little Orphan 第二十二届(195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由于有点印象》For Scent-imental Reasons 第二十三届(195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拉德.麦克波-波》Gerald McBoing-Boing 第二十四届(195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孩童世界》The Two Mouseketeers 第二十五届(195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约翰老鼠》Johann Mouse 第二十六届(195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 第二十七届(195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飞去时》When Magoo Flew

二维动画短片毕业设计

二维动画短片《恋恋广州》 摘要:动画属于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集合了众多艺术门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Motion Graphic动画越来越受人关注,它是一种融合图形设计和电影的产物。《恋恋广州》是一部以Motion Graphic二维动画为主,实拍为次的动画短片。用简单的动画形式来传达信息,这个就是对Motion Graphic动画的定义,它拥有视觉冲击的效果,能更高效地让观众了解视频信息。社会迅速地发展,城市不断地变迁,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广州是一个大都市,关于这座城市的生活文化,老广州人对这座老城的印象,又是什么。本作品是一部具有浓浓老广州味道的动画短片,讲述广州的食住行文化和近二十年的变迁。短片中将由虫子Luby带领观众走进广州,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广州这座老城市的变迁和了解广州人在广州的生活文化。 关键词:动画;广州;城市;文化;Motion Graphic 1 设计概念及设计思想 1.1 设计概念 社会迅速的发展,相处多年的城市,感觉越来越陌生。属于老广州的那份回忆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模糊。《恋恋广州》是一部扁平化风格的二维Motion Graphic 动画短片。该动画短片将以轻松活泼的气氛带领大家走进老广州,踏入熟悉的街道,领略广州的风土人情,回望这个已经变换万千的城市面孔。这部动画短片以Motion Graphic 动画配合实拍素材这种形式来表达,使整个动画片拥有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不失真实性,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2 二维Motion Graphic动画介绍 Motion Graphic通常翻译成动态图形,是将原本静态的平面图像经过动态的设定,呈现出动感,通俗理解就是动起来的图。Motion Graphic的设计概念就是让静态平面设计的元素动态化。有一种的视觉效果不是单纯的一张静态图像,二十掺杂着时间在里边去,但又不是单纯传统的动画,这就是Motion Graphic。它融合了平面设计,电影语言和动画设计于一体。 1960年,Motion Graphic诞生,是出自于美国著名动画师约翰惠特尼(John

浅谈色彩在动画短片中的运用

浅谈色彩在动画短片中的运用 Snownylove

目录 摘要(关键词) (1) 前言 (1) 1.浅析色彩 (1) 1.1色彩的定义 (1) 1.2色彩的分类、属性、对比 (1) 2.色彩在动画角色中的运用 (1) 2.1主要角色的色彩设定 (2) 2.2主要角色的色彩设定 (2) 3.色彩在动画场景中运用 (2) 3.1色彩在场景中的功能 (2) 3.2色彩在场景设计中主观意识的运...................................................第3 页结束语 (3)

浅谈色彩在动画短片中的运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片的制作水准也有显著的提供,不论是在传统的二维动画,还 是新兴的三维动画中,色彩都是构成动画的主要视觉元素之一,受到更多的关注,动画片的色 彩也成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之一。色彩的运用可对动画片中的角色,场景有较大的影响, 也对动画情感的表达,如情绪渲染等方面起显著作用。 关键词: 色彩角色场景情感 前言 色彩是动画制作中的一个重要视觉元素,受到广泛动画工作者的关注,因而把色彩作笔者本次论文的主题,深入的研究色彩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1.浅析色彩 1.1色彩定义 色彩是什么?色彩是人的眼睛、脑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来看,主观是指人们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对同一物体在不同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感受;客观是指物体本身固有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即物体的固有色。1.2色彩的分类、属性、对比 色彩可以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有三种分别为红、绿、蓝。两个原色混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第三种颜色也就是间色。色光的三间色是湖蓝,品红和黄色。复色是指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如黄和紫,红和绿。 色彩的属性即色彩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就是每种颜色的名称。明度即是指颜色的明暗变化,可以是同一颜色的深浅变化,也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变化。同一颜色如淡绿、中绿、深绿这样由浅到深的变化;不同颜色如白、灰、黑这样的深浅的变化。饱和度即指复合色中不同颜色含量的多少。 色彩的对比有明暗对比,即黑白对比;有颜色对比,如黄和紫,红和绿,蓝和橙,称为对比色;还有冷暖对比和纯度对比等等。 2.色彩在动画角色中的运用 在观看一部动画片的时候,最开始的几十秒时,吸引观众目光的往往不是剧情,而是影片中丰富多变的色彩搭配,人们对影片中角色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由颜色决定的。可见色彩的搭配对角色设计有相当大的影响。 2.1主要角色的色彩设定 动画片中的主要角色,或者说主角,他在这部动画片中占有很大的戏份,整个影片的故事大多围绕主要角色来展开,因而他的色彩搭配也是匠心独运的。主要角色在色彩的设计上或颜色鲜艳,引人注意;或色彩厚重,给人以踏实,稳重,让人信赖的感觉。如迪斯尼的经典人物米老鼠:米老鼠用红色和黑色的经典搭配,局部再配上黄色,让人感到活泼、灵动,招人喜欢;整体又以黑色为主,用来衬托红色,使红色不感到跳跃,显得整个人物浑然一体,既引起观众的关注,又巧妙的告知观众主角已经上场了。主要角色用色丰富,饱和度高,色彩的搭配合理统一。

从《牧笛》看中国水墨动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

---------------------------------------------------------------最新资料推荐------------------------------------------------------ 从《牧笛》看中国水墨动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从《牧笛》看中国水墨动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从《牧笛》看中国水墨动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结晶,是受中国儒、释、道文化的影响而积淀形成的东方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绘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绘画。 其特点是以气韵思致,进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和中国京剧、中国医学称为中国三大国粹。 我们以《牧笛》为例来论述中国水墨动画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线、墨为主,都应用到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制作当中。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中国水墨动画创作的重要要求。 以《牧笛》中的水牛为例: 牧童拿出笛子吹给水牛听,水牛开心极了,煽动着耳朵,回头看向牧童(见图一)。 牧童骑着水牛过河,水牛和鱼儿玩了起来,牧童拍打水牛,它不应,于是牧童朝水牛泼水。 水溅到水牛的眼睛里,水牛很生气(见图二)。 1 / 6

其中水牛和牧童的形象都是借鉴李可染大师的中国画,为了这部影片李可染大师特意画了 14 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画,给绘制组作参考。 动画片中的水牛不仅造型精准生动,而且水牛的表情和动作也把情感传达得很明确。 中国传统绘画只是把人物或者动物的感情通过绘画在宣纸上传达出来,而水墨动画经过复杂的工序更是把这种情感传达得淋漓尽致,不得不令人佩服。 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常见的形象表达方式,也是中国水墨动画的主要表现语言。 线条最突出的特质在于它能够暗示出体积、空间和质感。 它本身还富有含蓄性、表现性和象征性等,不同的线条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和造型积极性。 而中国水墨动画注重形象的本质、表现、精神及情感的表达和形式美的追求,这些都必须以线的造型为核心。 中国古代画论中曾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讲的是曹衣描法画出的衣纹线如同绸子在水中浸过后取出,线的感觉沉甸、厚重;而吴道子的描法画出的衣纹线如同轻绡迎风,线的感觉灵动、飘逸、洒脱。 相同的纸笔,不同的线型可以引起截然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所以线条的选择和运用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水墨动画的制作都相当的重要。

动画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设计报告) 题目:动画短片《 WAIT ME 》的设计报告 学院:艺术与设计 专业名称:动画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五年五月

动画短片《 WAIT ME》的设计报告 摘要:动画短片《wait me》主要以flash二维动画软件来制作。短片以鲜明亮丽的色彩气氛营造出愉快的场景,带给观众温馨的感觉。本作品通过多种创作方式的运用,力求在作品的空间中淋漓尽致地衬托、渲染和营造场景及角色,以传递故事的正面能量。随着动画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动画的可观性也日益增强,动画靠着基本的动作运动规律,色彩鲜明的场景维持可看性和流畅性。因此,动画片要以客观物理运动规律和丰富的场景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模拟和叙述。本动画短片着重体现了FLASH动画的这两方面特点。 关键词:wait me、场景制作、二维动画 指导老师签名:

The design report of the animated short film 《WAIT ME》 Abstract:《Wait me》animation film mainly to flash 2D animation software to produce. The short film creates a pleasant scene with a bright color atmosphere,Bring the audience warm feeling.The application of this work through a variety of creative ways,Strive to vividly foil, rendering and create scenes and roles in the space of the work,To pass the positive energy of the story.With the ani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mature,The observability of the animation is also growing.Animation by the basic movement of the law,Color vivid scene to maintain the can see and fluency.So,The anim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objective physical motion and rich scenes,Instead of simply simulation and narration.The animation film focused on the FLASH animation of these two aspects. Keywords:wait me, Scene production, 2D animation Instructor signature:

浅析动画短片《呼唤》中的色彩搭配

浅析动画短片《呼唤》中的色彩搭配 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导致心境也跟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色彩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和谐的交织在一起,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搭配给人以不同的情景表达,赋予作品无穷的感染力。色彩搭配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是导演传达给观众自己情感的一种手法。 關键词:颜色;色彩搭配;情感;表达 色彩是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是通过我们的眼睛、大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然而我们对颜色的感受不仅仅有光的物理性质决定,这种感觉往往会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 一、短片简介 1.剧情介绍 短片《呼唤》是一部呼吁人们保护海洋的动画公益宣传短片。近几年,对海洋污染、海洋生物的变异、泛滥繁殖以及绝种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海洋水体的富营养化,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却是最终的承受者。希望这些事实可以唤起人们对海洋的保护,保护海洋,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2.表现方式 短片《呼唤》采用mg动画制作,节奏比较快,画面的变化比较频繁,单位时间内可以承载更大的信息量,通过动画的形式对信息量进行整合,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手法创作上没有明显的边缘线限制,用简单人物形象、简单的色彩块儿、明了的几何图形表达出海洋的现状、污染海洋的危害、海洋污染物的来源、以及最重要的保护海洋,要从小事做起,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 3.颜色搭配 动画中色彩的运用有着非常丰富的多样性,色彩的选择不仅仅决定了动画的风格,同时也是作品更加饱满,更加富有感染力。而且色彩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客观的存在还是主观的创造,都能展现出丰富的视觉美。本片的色彩主要是采用与海洋比较接近的蓝色,而在表现污染的海洋中则采用的是纯度、明度都比较低的黄色系。 二、颜色分析 1.主要颜色的表达

动画短片分析

老人与海(200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导演:亚历山大·彼得罗夫 “老人”——彼得罗夫的岳父,农庄庄员尼古拉 影片原型——蓄着白胡子、长着浓密蓬松的头发、非常健壮的人。 尼古拉是个小个子,秃顶,不留胡子 彼得罗夫和他儿子开始逼迫尼古拉留胡子。一开始尼古拉不肯,后来才答应了,不久尼古拉就长出了漂亮的胡子,大概长到两三厘米的时候,彼得罗夫说就是他了。 内容介绍 古巴的一个小镇,有个老渔夫,瘦小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蓝。一个小男孩总是跟着他,他和孩子是忘年交,在孩子眼里,老头是最好的渔夫。 主题分析——硬汉精神 《老人与海》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爱心、坚强等,硬汉精神是它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影片中老渔夫完全体现出了——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的硬汉精神。在困难面前,老人选择了战胜困难,而不是逃避。他不甘心认输,不甘被自己打败。老人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在现实中,老人失败了,但是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任何人只要尽生命的能量,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角色分析:爱与勇敢 老人——代表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一方面向往和留恋自然界所赋予的生命,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生存要不停地和自然界里的其他生命进行抗争。 老人——坚强、宽厚、仁慈的象征体。他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 对肉体的无奈——老人回来后,精神是坚强的,但是精神的寄生体却是现实的,精神和肉体的矛盾,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完美解决的。海明威在身受各种疾病的折磨时,举枪自杀。 小孩——老人的爱让孩子学会了勇敢和坚强,再面对下一次出航,孩子没有任何的畏惧,甚至是渴望去面对这些困难。 文化分析——西方文化的精髓 一、英雄主义 英雄崇拜,是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美国是崇拜英雄、尊重强者的国家,英雄是勇敢的楷模,智慧的化身。老人再84天没有捕到鱼后坚持出海,尤其是捕鱼的过程,更是体现了他身上的英雄主义。 二、乐观主义 乐观主义一直是美国文化里最重要的文化因子。 狮子——作者在小说中反复提到狮子,老人梦见狮子、看到狮子,这正是老人体中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当一个老人不被自己年迈的身体所局限,依旧保持强盛的生命力意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乐观主义表现。 结尾也同样体现了乐观主义色彩。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具有很长的历史,从1932年开始颁发,只是早期的动画并没有借助电脑技术,现在意义的动画短片是从1974年开始的。早期的动画短片一半使用木偶、粘土模型等道具拍摄,每个场景要拍摄很多帧,因此拍摄耗费的时间可能比其它影片都长。 第五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第六届(193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猪》Three Little Pigs 第七届(193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龟兔赛跑》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第八届(193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孤儿猫》Three Orphan Kittens 第九届(193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乡巴佬》The Country Cousin 第十届(193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磨坊》The Old Mill 第十一届(193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公牛费迪南德》Ferdinand the Bull 第十二届(194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丑小鸭》Ugly Duckling 第十三届(194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银河》The Milky Way 第十四届(194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借一只爪》Lend a Paw 第十五届(194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元首的面孔》Der Fuehrer\'s Face 第十六届(194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The Yankee Doodle Mouse 第十七届(194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鼠的麻烦》Mouse Trouble 第十八届(194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请安静!》Quiet Please! 第十九届(194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猫的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 第二十届(194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叽叽喳喳的喜鹊》Tweetie Pie 第二十一届(194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小孤儿》The Little Orphan 第二十二届(195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由于有点印象》For Scent-imental Reasons 第二十三届(195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拉德.麦克波-波》Gerald McBoing-Boing 第二十四届(195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孩童世界》The Two Mouseketeers 第二十五届(195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约翰老鼠》Johann Mouse 第二十六届(195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 第二十七届(195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飞去时》When Magoo Flew 第二十八届(195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飞毛腿冈萨雷斯》Speedy Gonzales 第二十九届(195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先生的小车》Magoo\'s Puddle Jumper 第三十届(195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鸟的烦恼》Birds Anonymous 第三十一届(195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昆虫骑士》Knighty Knight Bugs 第三十二届(196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月亮鸟》月亮鸟 第三十三届(196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罗》Munro 第三十四届(196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代用品》Ersatz 第三十五届(196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洞》The Hole

维动画短片毕业设计说明

三维短片《弊》制作设计说明 学生:李亚鑫现代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动画设计) 指导老师:杨毅现代艺术学院 市场调研 本次毕业设计选取的是一部三维动画短片,对于这部短片来说,中期制作有着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本次设计说明就是针对三维短片《弊》中期制作而展开分析说明。为了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说明,特对同类型写实三维短片中期制作现状做了相关调研分析。具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对同类型短片进行市场调研 同类别的短片有《红领巾大侠》《哐哐日记》等。人物造型虽然简单但是个性十足,色彩搭配十分丰富,动作夸张充满趣味。最重要的是该类型作品非常适合表达一些针砭时弊的主题。比如《红领巾大侠》这部作品,一个贪玩的小男孩在被老师训的时候,幻想自己成为了一个大侠和师战斗,故事的最后小男孩虽然被拉回现实,但确为观众们留下了真实的印象。成为大侠,是每一代人童年的共同梦想,老师可以说是每个人童年时的“敌人”。这部动画勾起的是每一个人童年时代的梦,不管梦的真实与否,都不妨碍我们细细品味该短片其中的种种趣味。尤其是深受应试教育的压迫的广大学生朋友,看到该短片都会会心一笑——谁都幻想过与老师大干一场啊。这是一种对情绪的宣泄,对体制的控诉,含蓄而又充满趣味。然而结局的回归现实,又多少带有一丝悲凉感和自嘲感。这些感觉,无不激起同龄人共鸣。(如图1,2)

图1 图2 同样类型的作品《哐哐日记》,通过一个对人生,对社会还没有什么了解的小孩子的生活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讽刺。任何社会上存在的问题,都逃不过作者辛辣的镜头。这样的动画是一种呐喊,一种发泄,更是一种提醒。警示作恶者的罪恶,唤醒麻木者的良知,这些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如图3,4)

浅谈《家》的场景设计

摘要:动画是一门画出来的视听造型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运用绘画或其他手段创造出各种丰富精彩的动画影片。它基于想象力,借助夸张的造型、独特的想法,反映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一部好的动画影片,不光要有好的剧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等。其中场景设计是动画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影片整体艺术风格、艺术追求的重要因素。作者以原创短片《家》为例,浅谈动画中的场景设计。好的动画场景能够提升动画影片的美感、强化渲染主题,直接影响整部作品的风格和艺术水平。 关键词:动画,场景设计,渲染气氛

Abstract:Animation is a kind of audio-visual art, which is a practical subject. It uses painting or other means to create a variety of rich and wonderful animated film. Based on imagination, it reflects people’s ideal and aspiration with exaggerated style and unique ideas. To make a good animated film, we not only need a good script, but also need to consider character design, scene design, etc,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An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imated film, scene design is the key element to reflect the overall artistic style and artistic pursuit. This paper takes the self-designed short animated film “H ome”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scene design: A good animation scene can enhance the aesthetic feeling, strengthen the theme, and influence the style and art level of the animated film. Keywords:animation, scene, design,apply colours to a drawing ,

动画短片分析《新装的门铃》

新装的门铃名称 新装的门铃外文名称NewDoorbell水墨动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出品取材: 同时代作家周锐现代题材的超短篇小说导演: 阿达、马克宣动画设计: 庄敏瑾、秦宝宜、胡依红造型: 韩羽背景: 弓作摄影: 王世荣录音: 侯申康剪辑: 李开基拟音: 白伟民制片: 高惠芳影片类型: 动画国家/地区: 中国色彩: 彩色片长:4分钟内容: 主人手捧门铃兴冲冲地登上三楼居室。他开门入屋,拉开抽屉取出螺丝刀,迅速地把门铃装好。他揿了一下按钮,顿时响起了悠扬动听的音乐铃声。他好奇地又揿了一下,门铃音乐又响了起来,他高兴得手舞足蹈。突然,他听到楼下脚步声,以为有客来访,急忙关上房门,仔细聆听。不料是一位上楼的青年,在他门口系一下鞋带走开了。主人很失望。接着,踢皮球的小姑娘、气喘吁吁的胖子依次从主人门口经过,主人总是在兴奋之后饱尝失望。忽然,摩托车声音传来,邮递员送报来了。主人屏息静听。邮递员不揿门铃却举手敲

门,主人十分不悦,气恼地在屋内也用力敲门,企图提醒邮递员揿一下他新装的门铃,然而无效。最后,主人只得把门打开,接过一份报纸。不肯罢休的主人把欲走的邮递员拉回,希望他能揿一下门铃。 主人把门关好,侧耳细听,然而许久无声。当他开门观看时,原来邮递员早已走了。主人大失所望,懊丧地拿起报纸,瘫坐在椅子上。本片于1988年获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早期的动画室内情景剧。男人上楼梯拐角处的动作神态真是太逼真了阿达和马克宣导演的作品都很生活化取材于生活中的细小部分但是构思往往都太巧妙了表现手法也新颖独特放在现在依然如此 在我看来他们的作品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是画面和动作重复性就是同一个画面和动作喜欢重复使用但是却一点都不让人感觉到无趣和生厌相反这种通过重复画面来表示时间推移的手法非常形象也是因为好的配乐的关系吧例如说《超级肥皂》里边的配乐个人觉得非常好配合着重复出现的买肥皂的人排队等待的画面简直身临其境他画面的重复使用也非一味的生搬过来妙就妙在有很多细小的改动上在《超级肥皂》里边就表现为买肥皂的人跟着背景音乐打点子一样的“抖”(^^我觉得找不到比这个抖字更形象的字了) 第二个特点是动画人物世界的互通性(本来想说统一性想想还是不太恰当毕竟时空都不一致三个和尚和红衣服小姑娘和装门铃的男子不能说处于同一个世界吧只能说不同世界能够互通了)就是说本来不同作品中的角色人物互相走访出现于同一个作品中了——客串 这里超级肥皂里面的红衣服小姑娘来客串了一把三个和尚又在超级肥皂里边客串了一把这个想法太不错了 那个时候的动画片不离谱不会当人(主要是看动画片的孩子)是傻子

张翱《牧笛》教案

【教材版本】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 【执教者】北蔡镇中心小学张翱 【教学内容】 1、听赏笛子曲《牧笛》,感受笛子独特的音色特点与乐曲的不同情绪; 2、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与基本知识; 3、发挥想象,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描述一个故事或用自己的表演来演绎。 【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简析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而成。表现了19世纪50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作品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了新农村生活。第一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时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板优美、动人,抒发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三段稍块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的再现和发展。笛子曲《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恰当地运用了气息的控制,深刻地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这之前笛子的音域只有两个八度加大二度,而《牧笛》中刘森使笛子的演奏音域向上扩展了小三度,是这首曲子在笛子的演奏技术上处于当时领先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刘森的演奏也使原曲更加生光。 2、学情分析 因为是借班上课,开始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所以,只能在备课之前先向该校的音乐教师进行了初步的询问,得知这个班的学生是他们学校的住读生,在上课习惯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方面良好的表现,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和渴求知识的欲望,但由于住读相对知识面狭窄,见识不宽,兴趣广泛上存在不足。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本人特地去了他们的班级,对学生做了一些交流和沟通之后。感觉到学生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在对音乐感受和理解方面还是不错的,能大胆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或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这使得本课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合作性研究型学习式的交流和表演设计环节的基础与空间。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牧笛》,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笛子那美妙而又独特的音色特点;能正确地分辨出《牧笛》乐曲中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想象牧童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自由自在,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 2、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的吹奏方法,增强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根据乐曲的不同情绪,发挥想象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说一个故事或用

三维动画毕业设计论文

三维动画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本文从三维动画短片中的视觉效果出发,对动画短片中涉及的三维动画制作,后期特效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解析归纳了适用于短片动画的,相关三维动画及其后期处理的制作方法,总结出为达到该动画短片视觉效果可行的制作解决方案。结合该短片的特点,提出了为达到导演预期效果使用到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三维动画,后期合成,制作方法 3D Animation Short Subject THE NIGHT PARTY ABSTRACT:This text is from the 3D animation short subject THE NIGHT PARTY of the visual effect set out, expect the special effect creation's method to carry on to elaborate in detail towards involving in the animation short subject of 3D animation creation, behind, and analyzed to induce to be applicable to a short subject animation of, related and 3D animation and afterward expect the creation method for handle, tally up for attain that visual effect of the animation short subject viable cre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c14172476.html,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short subject, put forward for attain treatment that direct expectation effect's usage. KEY WORDS: 3D animation, expect to synthesize behind, create a method 1 《夜店惊魂》的视觉效果目标 1.1 影片视觉风格定位 这部三维动画短片《夜店惊魂》,作为毕业设计,我们给自己制定了较高的影片质量目标。为了能形成统一的,有性格的动画短片,我们在做一切动作之前先给影片做一个整体的风格定位。经过多种风格的实验选择,我们最终确定了这种诡异又天真,邪恶又可爱的整体定位。对美与丑的划分淡化,一切都是合理又和谐的,善与恶总是这样和谐的统一的,表面的善恶也只是一种形式。[1] 1.2 参考与借鉴动画大片 我们在确定影片风格的时候非常庆幸的也看到了西方也有一些类似

动画短片分析《暴力云与送子鹤》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简称皮克斯,这个总部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莫利维尔市的动画制作公司于1986年成立,一直致力于制作优秀的三维电脑动画作品,①其动画作品如《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并且获得奥斯卡奖、安妮奖以及金球奖等众多奖项。而其制作的动画短片也广受欢迎和好评,迄今为止共制作出品了18部动画短片,其中3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另有6部获得提名,同时多部作品还取得金门奖、金尼卡斯奖等众多奖项。 皮克斯动画的成就并非浪得虚名,其作品永远不缺乏想象和创意,同时又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②这从其动画短片中可见一斑。《Partly Cloudy》于2009年5月上映,是皮克斯2009年动画长片《UP》(《飞屋环游记》)的加映短片,中文被译作《暴力云与送子鹳》,片长5分47秒。故事讲述的是在高高的天空中有一群云朵,他们像女娲一样捏出一个个小婴儿,让送子鹳带入千家万户。而他们之中有一朵忧伤的“阴云”Gus,他总是制造些暴力宝宝——比如鳄鱼宝宝、山羊宝宝等,这可就苦了他的搭档Peck,每次回来都是伤痕累累。直到一次,当Gus捧着一个鲨鱼宝宝交给他,已经筋疲力尽的Peck未接过它,而是远远地飞走了,Gus伤心地哭了,然而Peck并非弃它而去,而是弄来一副护具。Peck全副武装继续为“阴云”Gus运送着他制造的宝宝,继续着两人的合作。 创意,英文为Originality,含有“构思”之意,泛指带有创造性、与众不同、新颖的想法,即所谓的创新性思维。创意是思想的再加工,③动画创意是动画作品的灵魂与生命,④来源于生活又不能脱离生活。对于动画来说,一个好的创意来源是极其重要的。皮克斯从来不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其每一部动画短片作品都可谓是浓缩的精品,在这些短片中,无论是科幻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能做到观众看了会说“我从未看过这个,但我却相信它是真的” 的奇妙程度,而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新:新鲜的角色定位 《Partly Cloudy》故事简单,没有任何对白,但皮克斯化腐朽为神奇,演绎出新的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动画采用了拟人的创意手法,选取意想不到的云作为动画的主角,给角色以生命和艺术修饰。短片将普通的云设计成了充满喜怒哀乐、憨态可掬的人的形象,送子鹳也具有了人的灵性和感情,通过角色的夸张表现,使作品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皮克斯动画大师们用超凡的想象力给作品以新鲜的角色定位。 奇: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法 短片中,动画角色的定位并没有落入俗套,没有按照常规去表现该事物。云朵的工作是像女娲一样捏出一个个小婴儿,送子鹳的工作是将这些婴儿送入千家万户,这种一反常规的表现手法,反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当“阴云”制造的暴力宝宝让它的搭档送子鹳每次都伤痕累累时,已经筋疲力尽的送子鹳没有接过Gus捧着的鲨鱼宝宝,而是远远地飞走了,我们都以为送子鹳已经弃它而去,没想到它却弄来一副护具,并全副武装继续为“阴云”Gus 运送着它制造的宝宝,这种出奇不意的设计不仅给动画一个完美的结局,也带给我们更多感动和思考。

高路动画水墨作品《牧笛》制作流程

高路动画水墨作品《牧笛》制作流程 文/高路<<牧笛>>项目组时间/2007.12

▲项目背景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或是从现实的层面来看,中国的水墨动画无疑是一朵震惊世界影坛的奇葩。她是中国艺术家在"西洋卡通"的领域里追求自己民族化道路上勇敢攀登的一个高峰。任何成功的、聪明的艺术家都会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扬长避短,在限制中求得自由。从过去拍摄成的四部影片来看,中国的动画片艺术家们首先在取材上选择了最能发挥水墨画特色的题材,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鱼虾、小鸡、青蛙…….李可染的牧牛、程十发的人物和小鹿……,影片所描绘的对象都是充满了田园诗情的内容,这是中国辽阔的山河抚育了一代代伟大的艺术家,是长在艺术家骨子里的艺术精髓。《牧笛》

诙宏雄伟、隽永浑厚,在丹麦国际电影节上获金质奖。 ▲制作团队 《牧笛》是由一支10人的团队历时一个月完成的,其中组长1名,模型材质师4名,动画师4名,后期合成师2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工作能力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 ▲内容概述 从一幅水秀山清的画面中缓缓地走出一条黑色的水牛,一个牧童横跨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笛声在这里已不仅仅是笛声,也是黄雀的歌声。牧童与黄雀对歌的这段十分精彩,也是全片的高潮部分,在音乐的配合下表现出单幅水墨画无法表现的鸟鸣叫时的优美,鸟儿的跳动昂头鸣叫、人物手指对笛子的快速按动在水墨的表现下意境十足。牧童与牛在水中嬉戏的一段,体现了二者之间的亲密感情,牛儿跟着牧笛声随之游走的那种微妙的关系,也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结尾牧童抱着笛子进入了梦乡,朦胧中他仿佛听见一阵奇妙的音乐… 软件:Maya、Photoshop、After Effects、Premiere、Realflow。 ▲制作过程 创意构思:根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制作的水墨动画,经过剪辑改编成三维动画短片。 制作流程: 制作流程分为:前期制作,Layout,骨骼设置蒙皮,分镜动画,渲染,后期合成,配音配乐。

冷漠与温情_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_迷失之物_中的艺术真实

[摘要] 动画短片《迷失之物》客观而冷静地讲述了“迷失”的东西“回归”家 园的故事。影片中的“迷失之物”实际上象征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人们在成长过 程中那颗趋于迷失的心灵,赋予短片以“心灵拯救”的人文内涵,使这一简短 的动画影片充满了“走出埃及”般的宗教意味。在视像表达与符号指向方面,《迷失之物》为人们营造出具有显著时代性的“真实”的视觉艺术样式,并为“迷失” 与“回归”的主题呈现塑造出充满温情的真实情境。 [关键词] 《迷失之物》 艺术真实 冷漠 现实性 虚拟 在历届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 部分影片以刻画人性之美丑见长, 如《平衡》(1989)、《老人与海》 (1999)、《回忆积木小屋》(2008), 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的《迷失之物》(The Lost Thing, 2011)也不例外。这部来源于作者 少年时代生活体验的动画短片,其 中所呈现出来的“真”实——与“善” 和“美”共生的现实性主题,其实 就是以虚拟性的“艺术真实”向观 众讲述一个存在于每个人心灵深处 的情感历程故事。 图片来源:第83届奥斯卡最佳 动画短片《迷失之物》视频截图 一、以动画艺术来表现冷漠的 现实主题 《迷失之物》根据陈志勇(Shaun Tan)的同名绘本改编而来,讲述的 是“在很多个夏天以前”发生的故事: 还是个少年的主人公喜欢搜集瓶盖, 有一天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没人愿 意理睬的“东西”,一个表情悲伤 而迷茫的奇怪生命体。虽然这个“无 名物体”生性友善、好奇、胆小且又顽性十足,但是没有人“留意”它,更少有人愿意帮助它,就连主人公的父母也不能接纳它。在另外一个奇怪生物的指引下,主人公终于把“迷失之物”送到了属于它们自己的乌有之乡。很明显,这部动画短片反映出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世事的繁复与忙碌,导致原本友善、童真的自然本性日益消褪,对周围的事物已不再有新奇感,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亦趋于冷漠,甚至是隔阂。应该说,采用动画艺术来表现这样令人压抑的现实主题,的确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因为动画向来以幽默与欢乐为自身的艺术特征,因此欲在动画影片中添加真实的伤痛环节,实属不易,更别说将影片的情感基调定位在忧郁、低沉和冷漠等这些“不太愉悦”的主题之上了。在这里,陈志勇等创作者们是想尝试一种带有悖论基调的风格:“虚拟”中的真情实感。他们要以批判的态度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冷漠,同时对人性的复杂性给予反省,并期待短片能够唤醒现代社会迷失已久的良知与温情。细软的沙滩上,有人躺着享受日光浴,有人在翻看报纸,有些人则扎堆聊天,当然也有人在四处拾掇垃圾,而正在兴致勃勃收集瓶盖的“我”发现了坐在沙滩上“无所事事”的“那个东西”——一个砖红色的大“玩具”。由短片中呈现的沙滩景象,我们便走进了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场域。与正“忙着别的事”的人们形成对比,处于一个隔膜的现实世界之中的迷失之物没有“迷失”自我,“我”的一句“HELLO”,便立即唤醒了它昏睡已久的心灵,让它重新恢复了往昔的活力,从庞大而怪异的身躯中迸发出的那个调皮劲儿,让人在顷刻间就喜欢上了这个“被人遗忘”的“东西”。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怜爱的东西了。“这个东西”表面看起来是想远离人群,但实际上正观望着人群,虽然处在喧嚣而冷漠的社会里,但却在等待着温暖的阳光。“我”给了迷失之物无私而真诚的帮助。这种帮助,按照大机器工业社会的法则,其实是不应给予“流浪者”的,因为他们的迷失或许是竞争失败,或许是因为懒惰、不安分守己、老弱病残等因素造成的,但主人公还是伸出了援手。现在看来,迷失的不是这个“东西”自身,迷失的是人的友爱之情和怜悯之心,人与机械的结合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同情反倒成为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这种互为本末的现实说明,人的孤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2.04.025 冷漠与温情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迷失之物》中的艺术真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