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体现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体现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体现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体现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

根据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一位教师要实施程序教学,必须考虑哪些问题.要仔细地考虑在特定的时间里计

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教学内容最终是要通过学生的行为的获得来表示的。其次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强

化物。这种强化物包括两种:一种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操纵的材料具有强烈的兴趣性;另一种是在学习过

程中给予学生奖励,譬如教师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赞语、一件奖品等等。第三,强化的最有效的安排,

教师要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做成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

步骤所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效果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这些都在鸽子实验中有所体验:

1.积极反应原则

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一个反应,然

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习者作进一步反应。

2.小步子原则

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

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

3.即时反馈原则

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

学生对第一步(学习的前一个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回答),便可立即呈示第二步(第二个问题),这种呈示

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学生,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

4.自定步调原则

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各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与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

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级学

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程序教学法相对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

由于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习较容易成功。程序教学的设计当然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程序,既要保证学习者在

学习中把错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又要合理地设计教材,使每一个问题(每一小步)都

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甚大,依据其刺激——反应理论,该教学理论强调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控制与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或方式,其中斯金纳(B.F.Skinner 1904-)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关于教学目标:该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突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该理论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作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因此,该理论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等的系统安排与控制,即强调形成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3)关于教学方法: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有赖于三个条件:小步子呈现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于是斯金纳根据强化作用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学法,即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照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的材料除了以书本形式,还可用教学仪器或计算机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和家涅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1)学习不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是顿悟和理解的过程,而不是依靠试误实现的; 3)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用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显示学科内容结构,应该让学习者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2)学习材料的呈现应适合于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由简到繁是指由简化的整体到复杂的整体; 3)学习以求理解才能有助于知识的持久和可迁移; 4)向学生提供认知反馈可以确认他们的正确知识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学习。虽然行为主义者教学理论也强调反馈的重要性,但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一般反馈作为一种假设检验;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是操作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开创者。他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在所有新行为主义者中,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方面最激进的一位,同时,也是对当今心理学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新行为主义者。他最有影响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操作学习理论的提出: 在斯金纳之前,心理学家们就已经用刺激——反应联结对学习作出解释,如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①又如,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error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② 斯金纳指出,虽然,某些人类的行为正如之前的心理学家们说的那样,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但是,这些只能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于是他提出了另外一类行为,称之为操作性行为,因为它们是在环境中缺乏明显的无条件刺激物时操作的。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上,并由此提出了对教育实践起巨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 二、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笼,设计了“斯金纳箱”,并用来研究各种动物(如白鼠与鸽子)的行为。此箱去掉了所有无关刺激,通常内设一杠杆,杠杆与一食物仓相连,动物(如白鼠)偶然地一按杠杆,食物仓便打开,落下一食物小丸于食物盘内,箱外有一记录器,可记录白鼠按压杠杆的速度。实验中,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而得到食物,从而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通过更为复杂的设计,动物还可以学会分化行

练习一和练习二

一、练习1 斯金纳曾经做过的1个“鸽子学开收音机”的试验,试验的目的是让鸽子学会开收音机,实际上就是让鸽子去啄标有“ON”的按钮。一开始,试验者先将收音机的ON与 OFF按钮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制成不同的大小,结果是一个大的、红色的ON,一个小的、黑色的OFF。然后让鸽子来啄,一旦鸽子啄到ON,则喂其食物进行奖励,啄到OFF则不奖励,于是鸽子很快会“开”收音机了;接下来,试验者再将ON与OFF按钮制成一样大小,只不过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黑色的,继续让鸽子来啄,并继续在鸽子啄正确的情况下喂其食物奖励,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鸽子很快就又会“开”收音机了;最后,试验者将ON与OFF 按钮制成同样大小,同样颜色,采用同样的策略来训练鸽子,鸽子真的会“开”收音机了,达到了最初设定的试验目的。 这个试验体现了“行为主义”的哪些教学原则? 作答处: 二、练习2 在初中一年级,张老师要教会学生们搜索网络资源,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希望通过一个真实的任务,帮助学生们逐渐学会有目的、有主见地收集和整理网络资源。张老师于是设计了“我做教师信息助理”的任务。这个任务要求同学们以小组方式开展活动,每个小组都要选择1位老师作为对象,并了解这位老师所需信息的要求与特点,为其所教的学科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还要为这位老师推荐一些相关网站,并说明推荐的理由。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张老师帮助学生们学会了网上信息的搜索与网上资源的保存。接下来,张老师设计了详细的评价表,为学生对老师的采访、资源提供的格式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在学生们搜索网上资源、形成最终成果的过程中,张老师还提供了一些提示表单、信息整理表等供学生们参考。最后的成果评价除了有学生自评、互评外,还邀请了为其服务的教师,请这些教师为学生们的成果作出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张老师组织学生们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 描述这个活动所体现出的“建构主义”的哪些教学原则。 作答处:

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心理学的背景 早期的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的内部因素,把意识和心理还原为行为,又把行为分析为刺激和反应,刺激和反应最终又被归结为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这种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倾向受到大部分心理学家的批评。一位著名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吴伟士提出S--R公式过于简单化,认为人的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驱力,二是机制。 机制是联结的结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如S--R,它是回答“怎么样”,但在机制之外,还有推动机制的原动力,这就是内驱力。它回答的是“为什么”。所以行为的研究应兼顾内在的条件,S--R应改为 S--O—R 这里的O指的是有机体。吴伟士提醒行为主义者考虑有机体内部条件。这一修改的行为公式启发了那些不满早期行为主义的简单化倾向,而又试图坚持行为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家。许多新行为主义者受到这一公式的启发,从而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视是导致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又一原因。美国心理学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依据进化论,每一个物种都是适应环境的产物,所以适应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而环境的适应乃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是环境适应的标志。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的问题上。新行为主义者大都以学习为研究的首要课题,提出了各色各样的学习理论。这也是区别于早期行为主义的特点之一。 2.哲学背景 新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是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间接证实原则影响了新行为主义观点的形成。早期行为主义受到实证主义观点的影响,强调直接的经验证实,即强调可观察行为的研究,这种观点导致行为主义忽视有机体的内部因素。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而间接证实的命题也是可以接受的。新行为主义受到这种观点的启示,以间接证实的方式探讨有机体的内部因素,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加入了有机体(O)。S-R变成了S-O-R。 在哲学方面,新行为主义的兴起受到操作主义的影响。操作主义的目标是使科学语言和科学术语更客观、更精确,使科学摆脱那些“虚假问题”,即那些不能进行实际观察和物理验证的问题。操作主义认为,任何科学发现和理论概念的效度依赖于达到那个发现的操作的效度。任何概念都只是一组操作,概念与相应的那一组操作是同义语。 行为主义理论 早期行为主义理论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2.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该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形成教材或课件。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即学生正确的反应,需要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则需要改正,比如英语默写。 再次,及时强化。正确的反馈就是一种增强物,错误的反馈是一种更正的方法。 最后,自定步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进行程序学习。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和制定不同的学习范围和布置作业。 3、行为主义知识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为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刺激是这个过程的输入部分,而反应是输出部分。认知主义认为,促使行为习得的强化物只有通过认知被行为主体确定为“奖励”时,强化物才会起到强化作用,而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物本身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认知才是关键。学习是信息复制的过程,学习室友目标的。 2、认知主义教学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3、认知主义知识观 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B.F. 斯金纳(Skinner,Burrbus Frederick ,1904 — 1990 )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成为行为主义的领 袖。.\&m2T"~-G'p6M-H;} 斯金纳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斯金纳在机械制造方面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分,他有制作复杂小玩艺的嗜好。斯金纳在一份简历中回忆到:“我总是在做东西。我做了旱冰鞋,可驾驶的运货马车,雪橇和在浅池子里用篙撑来撑去的木筏子;我做了跷跷板,旋转木马和滑梯;我做了弹弓,弓和箭,气枪,用竹筒做的喷水枪;用废锅炉做成了蒸汽炮,这个蒸汽炮可以把土豆和胡萝卜射到邻居的房顶上;我做了陀螺、空竹,使用橡皮筋推动的模型飞机,盒式风筝,用轴和弦转动送上天的竹蜻蜓。我一再试着做一架能把我载上天的滑翔机...... 我曾经摘熟浆果挨户去卖,所以就做了个分选生熟浆果的浮选系统。我用了好几年时间来设计一台永动机(可惜没有成功)。”平易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曾立志当一名作家,并曾获得希腊文特别奖,他曾经试图进行文学创作,但很快,他就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作家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都少得可怜,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人的行为,他转向了心理学。 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

述评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_斯金纳

2011年12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Dec.2011 第25卷第6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5 No.6 历史学研究 述评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 创始人———斯金纳 柳絮,杨娜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斯金纳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作为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成长经过了从学前期、立志学习期、思想体系形成期和实践应用期四个阶段,它们对斯金纳在教育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具有重大的影 响。 关键词: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斯金纳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3334(2011)06 -0068 -03 收稿日期:2011 -10 -23 作者简介:柳絮,女,湖北仙桃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 )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 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 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一、斯金纳的成长阶段 (一)从学前期 斯金纳于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Susquehanna)一个律师家庭。 在这个“温暖而安定”的家庭中,他的好奇心和探索 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小时候,他就喜欢冒险,喜欢发明,喜欢鼓捣一些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他15岁时曾与几个小伙伴驾独木舟沿河而下,漂流300英里。他还试制过简易滑翔机,最能说明他性格的是他利用一台废锅炉制造出了一个“蒸汽炮”,当然, 发射的不是真炮弹,而是土豆和萝卜。当这些东西砸到邻居的屋顶上时,效果可想而知。而家长和邻居们的宽容甚至支持,为他奠定了探索性研究的根基。这种淘气,培养的不仅仅是好奇心,同时也在锻炼着斯金纳的严谨和务实精神。他有一个漂亮而认真的母亲,在斯金纳吃早饭时,他母亲就会去看小家伙的床铺收拾好了没有。一旦看见斯金纳的睡衣还扔在床上,她就会让小斯金纳停止吃饭上楼去挂睡衣。经过多次这种训练,斯金纳受不了母亲的“唠叨”,就特意发明了一个提醒自己挂睡衣的装置,用一个特别的挂钩装在睡衣架上,再用一根长线把挂钩连接在门外的一个牌子上。睡衣如果挂上了,这个牌子就被自动拉到了一边;如果没挂上,闭门时就能看见牌子上的提示———去挂睡衣!正是这种童年经历,使斯金纳后来对各种工具式发明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对以后设计“斯金纳箱”有很大的帮助。 (二)立志学习期 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第四章 斯金纳和行为主义

第四章斯金纳和行为主义 斯金纳的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一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提出者和拥护者,就像是一个科学发明的专利享有者,显然,他利用了各种资源,还总结了前人的成果,但精神分析依然被认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来的。行为主义则不同,行为主义学派,远在斯金纳提出他的理论之前就已经存在,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拥护,比如约翰·华生,斯金纳算是这一学派中的晚辈了,但是斯金纳能够被我们所熟知,能够声名远播的原因在于他将这些观点进行了一番整理,扩充了原来的观点并且将它们出版发行,他科学地发展了这些观点,并同时将这些观点呈现给了学术界和大众,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的美国社会,行为主义极为盛行,斯金纳也得以名声大噪,就像现在上脱口秀的明星一样有名,他的书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首。 行为主义的核心由三个非常极端而又有趣的观点组成。 第一个观点是,非常强调学习的作用,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你的知识,你的一切,都是经验的产物,人性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反,人类是具有无限可塑性的,约翰·华生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这段话是约翰·华生根据耶稣会所宣扬的一段著名鼓吹改写而来,耶稣会曾经宣称,“给我一个孩子,待他7岁之时,我会将他锻造成一个男人”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将孩子培养成他们想要的任何样子,华生将此扩展成“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只要给予合适的条件,我就可以把他们变成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乃至乞丐小偷,而不用去考虑他们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你们可以从中看出,这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观点。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华生是一个极端的平等主义者,如果不存在人性,那么一群人因为种族或性别优于另一群人的说法便纯属无稽之谈,华生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人类的自然属性不存在任何差异,个体差异源于他所受的不同教育和待遇,因此华生断言,他只需通过一定的方式,便能将婴儿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第二个观点是反心理主义,意思是说,行为主义者沉迷于科学的理念之中难以自拔,他们主要针对的是弗洛伊德,他们认为那些所谓的内在心理状态,如欲望、动机、情感等等都是不科学的,这些不可见的定义模糊的东西,不能被划入严谨的科学范畴中,因此行为主义的目标便是建立一门科学,将一切不可观测的事情都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应用诸如刺激、反应、强化、惩罚以及表示现实世界和客观事件的环境之类的概念来进行研究。 最后,行为主义者认为生物种群之间的差别并不太大,行为主义者可能会承认人类能够做到一些老鼠或鸽子不能做到的事情,但他们或许会说,“他们只不过是在一般性联想学习能力上有所差异而已。”他们甚至干脆否认,说“人和老鼠没有差别,只不过相比较老鼠,人类生活在刺激更加丰富一些的环境中罢了”从这个理论中可以得出一种研究方法,即如果动物和人类没有差别,那你就能够通过研究非人类动物的学习过程来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这也是行为主义者常用的研究方法。 下面我要讲讲行为主义的三个主要的学习原则,这三个学习原则被认为是能够解释人类所有的心理活动,所有的人类行为,接下来再讲对行为主义的反对。但这三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 第一个原则是习惯化,这是最简单的学习形式,它在学术上被描述为由于重复暴露在刺激环境中而造成的对该刺激的反应倾向的降低,突如其来的噪音吓了大家一跳,但听到第

斯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斯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马斯洛金纳(Skinner)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被认为是在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式 意义的理论,它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马斯洛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研究者认为学习是建构在行为上的一种响应。学习者的行为由上下文和外部刺激产生,它们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接收外部刺激以促进学习,只有及时的正确的外部刺激和重返才能使学习者取得正确的结果。 马斯洛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控制行为的方式来获得有价值的结果。这一理论提出,教师可以通过优化外部环境,合理收取课程材料,采取适当的激励和对学习者采取回馈措施来管理学生的行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就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来决定所使用的技术,确保教学环境和技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每一分钟学习过程的潜力。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激励和纠正措施,以此来指导学习者,让学习者可以从重复的行为中得到认知上的发展,以及有益的个人和社会影响; 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应用马斯洛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伴 随着竞争者的增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高等教育中对于学习者能力有效培养的要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实施马斯洛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激励学生及时完成任务,学习者能够从重复的行为中得到正确技能和知觉,并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大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轻松应对,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从长远的眼光看,以马斯洛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能更好地根据学 生的行为和学习特点,结合教师的经验,为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在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做

特岗招教教资系列1: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及教育的启示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 学习理论及教育启示 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张晓全 斯金纳1:个人简介及学习理论要点概述 文章摘要: 本文简要叙述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奠基人斯金纳的生平及学习理论的要点,并根据其理论要点设计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及答案详解,题型包括单选、简答和材料分析。希望通过对下面知识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行为主义者关于对学习的意义及其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简介 斯金纳: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以其操作性条件发射学说区别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的公式:S?R,即刺激?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公式:R?S,即反应?刺激。 二.基本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

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 2?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的工具:他设计?了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 用口鼠、鸽子和老鼠等做实验。 3?强化物: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都是强化物。根据强化的来源,可 以把强化物分为两类: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一级强化物,这种强化物在没有任何学习发生的悄况下也起到强化刺激的作用: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二级强化物,人类特有的强化物,是决定人类行为强有力的强化物,也成为条件强化和习得强化。 4?强化: 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ft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两种。积极 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 5?惩罚: 惩罚也分为呈现性惩罚和移除性惩罚两种,当不良行为发生后,呈现一种厌恶刺激叫呈现性惩罚,以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当不良行为发生时,移除一个愉快刺激,属于移除性惩罚。斯金纳认为,惩罚的效果不如强化的效果好,惩罚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6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体现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体现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体现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 根据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一位教师要实施程序教学,必须考虑哪些问题.要仔细地考虑在特定的时间里计 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教学内容最终是要通过学生的行为的获得来表示的。其次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强 化物。这种强化物包括两种:一种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操纵的材料具有强烈的兴趣性;另一种是在学习过 程中给予学生奖励,譬如教师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赞语、一件奖品等等。第三,强化的最有效的安排, 教师要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做成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 步骤所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效果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这些都在鸽子实验中有所体验: 1.积极反应原则 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一个反应,然 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习者作进一步反应。 2.小步子原则 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 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 3.即时反馈原则 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 学生对第一步(学习的前一个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回答),便可立即呈示第二步(第二个问题),这种呈示

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学生,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 4.自定步调原则 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各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与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 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级学 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程序教学法相对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 由于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习较容易成功。程序教学的设计当然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程序,既要保证学习者在 学习中把错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又要合理地设计教材,使每一个问题(每一小步)都 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摘要:B.F.斯金纳是美国一个很有名望、影响很大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是一个最受争议的心理学家。他的行为主义因坚持心理学走客观化的道路,突出心理学对象与方法的客观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做为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因而就决定了其心理学更加注重面向实际生活,重视心理效应,发展应用心理学。 关键字:斯金纳行为主义强化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教学机器程序教学言语作用 一、斯金纳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斯金纳从小喜爱发明创造,富有冒险精神。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由于他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深感兴趣,因此他曾选修过生物学、胚胎学和猫体解剖等学科。 斯金纳在行为主义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一生,著述甚多,成果显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 二、斯金纳的环境决定论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的行为规律,实现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了解人的行为原因。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斯金纳对此有过反复的、全面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 基本理论假设及其教学过程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主要建立在其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基础之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在用白鼠和鸽子作为被试进行研究后认为,机体并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应。他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如人们读书或写字的行为。强化原理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相辅相成,为了促进操作性行为的发生,必须有步骤地给予一定的条件作用,这是一种“强化类的条件作用”。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负强化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增加正强化物或减少负强化物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这一发现被提炼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当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教学信息——“刺激”后,学习者可能会产生许多种反应(包括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只有与教学信息相关的反应才是操作性反应。在学习者作出了操作性反应后,要及时给予强化,如学生答对时告诉他“好”或“正确”,答错时告诉他“不对”或“错了”,这样在下次出现同样刺激时作出错误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小,从而促进学习者在教学信息与自身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完成对教学信息的学习。 在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应用于人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形成了一套程序教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斯金纳积极倡导程序教学运动,并自己设计了教学机器,并在军队训练实践中运用程序教学的思想。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直线式程序教学模式和分支式程序教学模式两种。这两种模式虽有不同,但都可以归纳为如下的基本过程(见图7-1)。 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这一程序设计需要合理地设计教材,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顺序,在操作中将预先安排的教材分成许多小的单元,并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编制程序,将教学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问题与答案,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前,必须先回答一些关于前一个单元的问题。如果回答错了,程序或者向学生提供一些暗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系,强调的主要机制是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结,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主要的代表有桑代克的试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以动物试验为研究,提出了学习联结说,认为学习是情境与反映之间的联结。其中情境既包括大脑外部刺激,又包括脑内状态(即思想与感情),反应也分为两个方面,包括机体的外线活动变化和观点意向等内部反映。他认为学习是本能的,被动的,完全受环境决定的。情景与反映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规律形成建立起来的,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或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也被称为尝试试误说。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也提出了众多学习规律,其中主要有; (1)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的预备定式作用,用于对学习的解释及动机性原则; (2)练习律: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的次数越多,联结越牢固; (3)效果律:情境与反映之间的联结伴随满意感而增强,否则减弱。 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斯金纳主要通过鸽子与白鼠的实验,认为它们必须通过主动操作才能得到食物,所以他把这种学习称为操作条件学习,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说。 操作条件反射说的主要观点 1.学习主要是操作条件作用 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即操作条件反射的过程,其中强化 起着关键的作用。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而根据强化作用的不同,他反射分为刺激性反射和反应型反射,所以行为也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相应的学习也分为反射学习和操作学习。机体的行为大多是操作性的,人类的行为多数实质上是操作行为,所以学习主要是操作条件作用。 2. 操作条件的作用规律 (1)R型作用规律:在操作活动发生作用后,随即出现强化刺激物,操作的力量就会增强。 (2)R型消退作用规律: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的操作活动增强后,没有强化 刺激物出现,力量就会减弱。 斯金纳认为强化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因而直接控制强化作用就是控制行为。教育就是要塑造对个人和他人有利的行为。教育的关键就是强化有利的行为。 在教学和训练中要想取得成功,重要的是要分析强化的效果,并根据这种分析来设计精密的操纵行为和学习过程的技术。 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 (1)小步子原则:要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小步骤,由难到易,逐步解决; (2)积极反应原则: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应; (3)及时强化原则: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的强化(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自定步调; (5)减少错误率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学生都做出正确反应,使错误率降到最 低。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师生观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姓名:徐小凤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教师观。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教师观、学生观。 1、行为主义知识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2、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S-O-R 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行为主义课程观 ●强调行为目标,强调行为塑造,这一点可以在博比特,查特斯和泰勒的课程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强调单元教学,就是由易到难,分小步子组成教学单元,这一点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中体现出来 ●提倡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就是以行为心理 学为基础的。 4、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学习规律和原理对日常教学活动有不少的启发。虽然行为主义不再是现代教学论中流行的理论,但它在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且不可缺少。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编制都会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本文主要结合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理,谈一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行为主义课堂教学 一、行为主义的创立及其主要主张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二、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要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积极反应原则。就是要及时强化巩固学生的学习反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只有学生积极地接受教材,才能推动他参与进一步的学习活动,真正地掌握知识。二是小步子原则。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片段知识,编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任何两个小步子之间的困难增加都是非常小的,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感受到成功并自我强化,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三是即时反馈原则。即要让学生在学习行为之后立刻知道行为的结果评价,从而保持行为,保持信心。四是自定步调原则。这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而言的,允许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速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给每个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学习容易成功。按照这些原则,斯金纳设计了自己的程序教学模式,教材被分成许多小的学习单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一个小的学习单元都由“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几个环节组成并循环往复。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未考虑到人们的意识问题,我们在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时,要注意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全面性。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变得具体化、行为化,是教学目标变成一个个“小步子”,同时,应是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前一目标是后一目标的基础,后一目标是前一目标的深化和强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 摘要: 一、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简介 1.斯金纳的背景及贡献 2.程序教学原则的核心理念 二、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 1.积极反应原则 2.及时强化原则 3.反应概率调整原则 4.积极反馈原则 三、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的启示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正文: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这些原则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

学习,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简介 1.斯金纳的背景及贡献:B.F.斯金纳(1904-1990)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动物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程序教学原则的核心理念:程序教学原则主张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及时强化、反馈等手段,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 1.积极反应原则: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积极反应。 2.及时强化原则: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正确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反应概率调整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更有可能产生正确反应。 4.积极反馈原则: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 斯金纳根据自己创制的斯金纳箱(Skinner box)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箱是为动物学习实验的自动记录装置。它是一大约0.3米见方的箱子,内有杠杆和与食物储存器相连接的食物盘。在箱内的白鼠按压杠杆,就有一粒食物丸滚入食物盘,便获得食物。一只饿鼠进入箱内,开始时有点胆怯,经过反复探索,迟早会做出按压杠杆的动作,一粒食物丸落入盘内,若干次后,就形成饿鼠按社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称此为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认为,学习一定的行为,重要的是要产生后果。如果这一后果容易使这一行为再次发生,这就是一种正强化。如果行为的后果不容易使这一行为再次发生,就是负强化。换句话说,正强化促进某一行为的发生,而负强化使动物避免作出某种行为。人们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强化程序,使人或动物学会某种行为,或控制某种行为的发生。斯金纳用这种方法研究了鸽子的行为。他曾试图用鸽子建立条件反射,使鸽子能根据颜色用嘴啄动不同的按钮,用这种方法去控制导弹的飞行。 在实验中,斯金纳发现,开始时鸽子啄红,黄和蓝三个按钮是随机的。但是,如果在它啄红色按钮时给它一个正强化剌激(如食物),在它啄黄色按钮时不给予任何剌激,在它啄蓝色按钮时给予负强化剌激(如电击),一段时间之后,鸽子啄取红色按钮的次数明显高于啄取其它两个按钮的次数。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强化物 强化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

应,此为积极强化物,如水、食物、奖赏等;所谓消极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例如,将白鼠放进一特别箱子中,给予白鼠电击直至白鼠按压杠杆。经过几次强化以后,白鼠很快习得了有压反应.以逃避电击。电击即是增强压杆反应的消极强化物,其它诸如强光、噪声、批评等厌恶性刺激皆属此类。 强化还可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金钱,对婴儿它不是强化物,但当小孩知道钱能换糖时,它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再如分数,也是在受到教师的注意后才具有强化性质的。 二级强化可分为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地玩、听音乐、旅游等)。 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你吃完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如果一个儿童喜爱做航空模型而不喜欢阅读,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之后去做模型,等等。 在实际教育中,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强化做出反应。有的学生能因在班上受口头表扬而受到激励,但有的学生则不然。一个强化事件本身并不必然有效。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 (1).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教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什么强化物感兴趣。在一个30多人的班级中,可以事先让学生填写一个问卷。如"在课堂里你喜欢干什么或玩什么东西?在课堂上你最喜爱干的三件事是什么?如果你去商店,你将买哪三件喜爱的玩具?"这些问题还可针对不同的年级加以修改。 (2).教师选择强化物时应考虑年龄因素。有些活动如帮助老师、做谜语题,对小学生可能是更合适的强化物。因此,必须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有力的强化刺激和事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