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话原理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学生每组):多媒体、演示电话机一部、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一架载有239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举世震惊。中、美、马等十一国联合搜救;多少国人牵肠挂肚、24小时守候手机期待搜救的最新消息……

【揭示课题】

?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现代人事如何传递信息的?电话为什么能够传声呢?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类比古今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电话的构造

2.话筒与听筒。

(一)体验感受、互动研讨

1 播放视频,了解贝尔和他的“电话”

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历史,崇尚科学。)

2.观察老电话机,了解电话的构造

【看一看】电话由那两部分组成?

【议一议】人发出声信号经过电线传到了被叫的耳朵?打电话的时候你看到电话线在振动吗?话筒、听筒、电话线的作用是什么?

【拆一拆】

①话筒、听筒的构造是怎样的?

②话筒是怎样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

③听筒是怎样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

【归纳总结】

1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2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

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就振动起来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练一练】

(1)电话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内能变成电能 D.电能变成内能

(2)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

(二)电话交换机

过渡:在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电话机要与多少部电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线与外部相连。请同学们画圆圈代表电话机,依次连接一下2部、3部、4部、5部、6部电话机两两相连,分别需用多少对电话线?你能找出n部电话需要电话线的对数吗?

数量如此巨大的电话线太浪费材料了,而且话机太多数根本无法实现。该怎么办呢?

【看一看】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了解“交换机”的作用。

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电话交换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史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组内交流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展示:(用课件展示问题)

①一个地区的所有电话都接到什么上?每部电话的号码都一样吗?

②如何实现不同地区间的电话相互通话?

③打电话时,如果出现“占线”现象,是否对方话机正在使用中?

④交换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程控电话有哪些功能?你对此了解多少?

(三)模拟通讯和数字通讯

1.游戏引入,理解模拟通讯

游戏一:由10名同学,排成一字长队,第一名同学按老师手中的一个成语或一句话,声情并茂地完成一套动作,只做给第二名同学看,第二名同学再只做给第三名同学看,依次做到第十名同学。最后请第一名和第十名同学同时做给同学们看,比较他们两个有没有差异。

点拨:模拟信号就像刚才的游戏一样,当将声音转换成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

游戏二:由一名学生执笔,在黑板上任意写下五个汉字,同学们分别给每个字标定代码,写在汉字的下面(代码的标定是任意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不同组合,也可以是不同颜色的组合,还可以是横与竖的不同组合等)。由10名同学,排成一字长队,第一名同学从黑板上的十个字的代码中,找出几组代码,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为佳,只说给第二名同学听,第二名同学再把他所听到的只说给第三名同学听,依次直到第十名同学。请每一名和第十名同学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他们传递的代码,其他同学一起来对比两者有无差异。

【归纳总结】

①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②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另外,数字信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

三、反馈练习:见附件1师巡视检查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五、布置作业:出示思考题题目见附件2

【板书设计】

第一节现代的顺风耳—电话

一、构造:话筒: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https://www.doczj.com/doc/c016011945.html,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

载!

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二.电话交换机

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三通讯方式:

模拟信号:信号易丢失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教学反思】

一、教案的“亮点”

1.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量体现方法与思想的设计。如要想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想办法改变话筒的电阻,即老式电话的原理;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把运动变成电流,即现代话筒的构造,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学生理解起来才透彻。

2.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多练习,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拟数字密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即将技术新课,面临中考物理总复习。往年的做法是一节课一章,草草收尾,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中考复习。殊不知,最后两章的内容虽然考点不多,对于培养学生队伍里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还是要重视。

2.本课要多找合适的视频,老式的手机、电话,让学生拆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并发动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功能和模块组件进一步探究,方能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附件1

【反馈练习】

1.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

A.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

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

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膜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

D.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

2. 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

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

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

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

3.下列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报”信号属于模拟信号

B. 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C.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D.电子计算机是以模拟信号来工作的

4. 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我相信你能行”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

开关动作开关开关开开关开

表示数字0 1 0 1 0 0 1 0

中文意义我你相信行能请参照此代码和上述例子,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其数字信号为。

答案:

1.答案:C 解析:听筒内部是一个电磁铁,变化的电流使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对

膜片的作用也不同,使膜片振动发声,所以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故C选项正确。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我相信我能行;0、01、0、10、00.

附件2

【课后作业】

1. 1876年_________发明了电话,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最简单的电

话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它们是_______联在电路里。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话筒的作用都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B.听筒和扬声器都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C.一般电话之间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转接的

D.数字信号就是只能用数字表示的信号

3. 当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小明与小虹就对课堂上所学习“电话”知识展开了讨

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不同的电路中

B.甲电话的听筒和乙电话的听筒是串联连接的,甲电话的话筒和乙电话的话筒是串联连接的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都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使用

D.甲电话的听筒和乙电话的话筒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电话的听筒和甲电话的话筒是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传递到受话人的听筒

B.话筒的作用是把忽强忽弱的电流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

C.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

D.话筒的作用是把电流直接送到受话人的听筒

5. 在上海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给北京的姑姑打个电话问候,可电话在“占

线”。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 ( )

A.有人正给小明打电话

B.小明的姑姑正在用电话

C.上海和北京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1 答案:贝尔;话筒;听筒;电话线;串

2 答案:D

3 答案:D

4 答案;C

5 答案:C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中考真题链接(Word版)

中考真题链接 ?类型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2017·上饶一模如图21-F-1所示是老师上课用的扩音器,其中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现象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而扬声器又把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图21-F-1 2.2017·莒县二模电话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____________。 ?类型二电磁波的海洋 3.2017·成都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B.光纤通信没有应用电磁波 C.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波和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 4.2017·临沂2017年1月18日,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墨子号”与地面控制系统交流靠的是() A.次声波B.X射线C.红外线D.电磁波 5.2018·十堰如图21-F-2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图21-F-2 6.2018·烟台“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声波B.超声波 C.次声波D.电磁波 7.2017·内江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禁止在市区建设移动通信基站 B.把家用电器集中安放在厨房 C.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 D.使用电器时,离电器越近,受电磁波的辐射越小 8.2017·六盘水4G手机使用4G网络,能够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4G网络是利用________(选填“电磁波”“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输信息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9.2018·江西骑行共享单车前,需先用手机扫码将信息通过________传递到共享平台,共享平台再将解锁信息以________m/s的速度传递到该车,进行解锁。 10.2017·淮安如图21-F-3所示,超市收银员只要将读码器对准商品上的条形码照

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全章教案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3、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 4、知道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5、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精神,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6、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重、难点: 1、电话的结构与原理。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拟信号。 教学器材: 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话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自学: 引入课题:“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二、试练讨论:1、电话的结构? 2、电话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原理? 3、什么是电话交换机?它的使用带来哪些好处? 4、什么是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三、穿插讲解和展示提升 1、电话的结构: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 电话线:传递信号 2、电话交换机: 想想议议:完成课本146页的问题 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 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分析:占线的现象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四、本课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五、达标检测:必做题:1、课本后练习。2、同步解析与检测中同步练习部分 选做题:同步解析与检测中能力提高部分。 六、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实战演练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一、选择题 1.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讯。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 D.沿着光纤螺旋式的曲线传播 2.无需wifi信号,点亮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成功实现了这一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LED 灯中安装一个微芯片,便可让其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点亮LED灯,灯光下的电脑通过一套特制的接收装置接收光信号即可上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LED灯光的地方就有网络信号 B.点亮LED灯上网不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 C.与用wifi信号上网相比,光由于直线传播不能穿墙而过,故网络信息更加安全 D.与用wifi信号上网相比,没有大功率的无线通讯设备,局部电磁辐射大大减弱 3.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冲破了时空的阻隔,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B.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C.电磁波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D.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不能用于传递信息,只能用于微波炉中加热食物 4.小明家的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在光纤中传播信息的是() A.太阳光B.激光C.红外线D.紫外线 5.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车载GPS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实现全球通信 D.光纤通信只能传播图象信息,不能传播声音信息

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测试题 (2)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知识点回顾】 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和组成,靠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是1876年由发明的。2.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依靠手工操作,1891年出现了,它通过进行接线,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技术。 3.电话信号分为和。利用电流来模仿声音特性而生成的信号称为,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称为。 【巩固习题】 一、选择题 1.电话的工作原理是话筒把转变成,听筒把转变成。2.电话机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 ) A.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D.电磁铁 3.电话机听筒里有一个电磁铁,在通电话时,由于吸引薄铁片而发出声音,这是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B.磁效应C.化学效应D.声效应 4.甲、乙两部电话接通时,正确的说法是( ) A.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C.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5.一部电话要与多部电话通话,就要有( ) A.电子计算机B.数字信号C.电话交换机D.电网 6.程控电话交换机在交换任务时是由( ) A.话务员手工操作B.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C.电脑程序控制D.交换机自己控制 7.武汉的小丽家里刚刚装上可视电话,她想给远在上海的爷爷打个电话问候节日快乐,可电话“占线”,请你帮她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 ) A.有人正在给小丽的爷爷家打电话B.小丽的爷爷正在用电话 C.武汉和上海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关于数字通信的优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B.可以通过不同编码加密 C.可以方便地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D.信号易丢失,表现为图像、声音失真 9.关于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模拟通信中,传递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一样 B.在数字通信中可用点“.”和画“-”或“0”、“1”组合代表各种信息 C.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 D.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只是在交换机和电话之间还使用模拟信号 二、填空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练习含详解一

信息的传递课后练习(一) 题一: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高 C.电磁波的应用会不同程度影响人们的健康 D.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捕捉信息,但不能承载并传播信息 题二: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见光不是电磁波B.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低 C.红外线和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D.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题三:利用红外线可以() A.夜晚寻人B.杀虫C.使荧光物质发光D.进行遥控 题四:“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海水里与海面上的母船传递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是利用水声通信系统发出的声波,而不是电磁波,其原因可能是() A.电磁波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B.电磁波不能传递声音信号 C.电磁波不能在海水里传播 D.因海水导电,电磁波传播的距离很有限 题五:在2013年芦山地震救灾中,先遣救援人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为救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D.电磁波 题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

B.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题七: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A.电视台发射电磁波的频率B.电视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机接收电磁波的频率D.电视机接收电磁波的波速 题八:下列电器中,工作时既需要接收电磁波,又需要发射电磁波的是() A.手机B.收音机C.电视机D.手电筒 题九:3G时代的到来,将使我们可以使用3G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无线网络登录.对于手机无线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B.使用电磁波传输模拟信号 C.使用超声波传输数字信号D.使用红外线传输模拟信号 题十: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题十一:能有效避开雷达探测的飞机被称为“隐形飞机”,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飞机时,被飞机反射回雷达设备的电磁波强度(填“增强”或“减弱”)。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第二十一章综合测试01附答案

第二十一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人们把无线电通信所用的电磁波(也叫无线电波)分为长波、短波、微波等几个波段,这是按( ) A .电磁波的频率分的 B .电磁波的波长分的 C .电磁波的波速分的 D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分的 2.(2015·江苏南京)下列对电磁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电冰箱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B .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 C .电磁波可以用来传播信息 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53.010 m/s ? 3.下列工具(或设备)与电磁波应用无关的是( ) A .验钞机 B .军用雷达 C .医用B 超 D .电视遥控器 4.下列电子器件在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中使用的是( ) A .调制器 B .解调器 C .调谐器 D .扬声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6.下列有关电磁波及信息传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现代生活中手机通话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 .光纤是网络中传输媒介最理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传输容量大、质量好、损耗小 C .家用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波速c 、波长λ和频率f 之间的关系是cf λ= 7.下列有关光纤通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纤通信用到的是普通的光源

B.光纤通信抗干扰能力强,能减少信号的衰减 C.光纤很细,抗干扰能力差,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D.光纤只能用来传送电视和广播节目 8.现在车辆常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可用来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A.激光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9.我们常常在媒体上听到“信息高速公路”一词,那么“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 A.高速行驶机车的公路 B.利用卫星的通信 C.利用微波的通信 D.利用光纤的通信 10.对于移动电话跟其他用户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来转接的原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移动电话发射功率较小 B.移动电话灵敏度不高 C.移动电话不能对外发射无线电波 D.移动电话的天线很简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某广播电台发射频率为AM954 kHz、FM97.3 MHz,其中AM表示________;发射频率为AM954 kHz的电磁波波长为________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2.右图是一款有内置微型“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专用鞋。当穿着它离开指定的区域时,鞋中“GPS”便会自动发送使用者所在的位置信息,该信息被卫星接收后再发送到手机。此过程中由________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m/s。 13.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共同完成声信号与_________信号的相互转化,西方某

九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话原理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学生每组):多媒体、演示电话机一部、视频资源【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一架载有239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举世震惊。中、美、马等十一国联合搜救;多少国人牵肠挂肚、24小时守候手机期待搜救的最新消息…… 【揭示课题】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现代人事如何传递信息的?电话为什么能够 传声呢?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类比古今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为马航MH370失联祈福! 古人:烽火狼烟;快骑驿站;鸿雁传书;鸡毛信…… 现代人:手机;旗语、网络通信等……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电话的构造 2.话筒与听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信息的传递 【学习目标】 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传播特点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要点梳理】 要点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 (1)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听筒: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2.电话交换机: 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如果在一台交换机与另一台交换机之间连接上若干对电话线,这样,两个不同交换机的用户就能互相通话了。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通信:在话筒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这声音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数字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要点进阶: (1)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

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2)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现代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了,用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节目也已经进入家庭。 要点二、电磁波 1.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 (1)波峰、波谷: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2)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3)波速:用来描述波传播速度的物理量。 (4)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2.99792458×108m/s (5)电磁波频率的单位:赫兹(Hz) 要点进阶: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光也属于电磁波。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要点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受 (1)无线广播信号的发射由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2)信号的接受由收音机完成。收音机的天线接受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转动收音机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由调谐器选出的信号含有高频电流成分,需要通过解调将其滤去,将音频信号留下。 2.电视的发射和接受 (1)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跟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相似。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2)电视机的接受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受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示器把它还原成图像。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2019-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车载GPS导航仪是通过与导航卫星互相传递信息,确定汽车的准确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如图),为汽车驾驶员导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航仪与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 导航仪上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C.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比光的传播速度慢 2.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传输信号的是电磁波,习主席讲话的音调越高,波速就越快 B. 从收音机中能听到习主席的讲话,说明声波也属于电磁波 C. 话筒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变化的电信号 D. 为减少电磁污染,可以采用超声波通过卫星进行现场直播 3.妈妈给小明买了一台平板电脑(iPad),小明发现它可以WIFI无线上网、3G通信、蓝牙三种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小明知道了这三种技术其实都是利用() A. 电磁波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超声波 4.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波长越短,频率越低 B. 电磁波可传递信息和能量 C. 红外线和紫外线不属于电磁波 D.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5.日常生活中,当打开或关闭电灯时,会从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这杂音的产生原因是() A. 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 B. 电路通断时收音机内元件因放电冒出火花 C. 通断电路的瞬间电流过大将机内元件烧坏 D. 收音机内有灰尘等杂物 6.无需wifi信号,点亮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成功实现了这一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LED灯中安装一个微芯片,便可让其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点亮LED灯,灯光下的电脑通过一套特制的接收装置接收光信号即可上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信息的传递习题及答案

信息的传递 一、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 1.(2010四川内江,2题)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三人获得,其中,因为光纤通信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被称为“光纤之父”的美籍华人是() A.丁肇中B.李政道C.钱学森D.高锟 2.(2010内蒙古赤峰,3题)中央电视台1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为56.5~64.5MHz,中央电视台2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为183~191MHz,这两个电视台所发射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时() A.1台发射电磁波速度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速度 B.1台发射电磁波速度小于2台发射电磁波速度 C.1台发射电磁波波长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波长 D.1台发射电磁波波长小于2台发射电磁波波长 3.(2010福建龙岩,3题)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是怎样经过漫长而又曲折的线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呢? A.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那样传播 C.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传播 D.是靠光纤壁不断地折射而向前传播 4.(2010江苏连云港,8题)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光纤中是沿中轴线直线传播的 B。光纤通信与有线通信一样,都需要金属导线 C。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 D。光纤通信中传播的物质—光,不是电磁波 5.(2010湖北孝感,25题)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B.移动电话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C.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D.无线电波中,长波的频率小于短波的频率 6.(2010福建泉州,14题)下列几种波中,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A.微波 B.无线电波 C.光波 D.声波 7.(2010年湖南湘潭,5题)关于超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均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均不能穿透人体 D. 只有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8.(2010年山东滨州,2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根据公式c=λf可以推断了,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9.(2010年湖南长沙,22题)2009年3月1日北京时间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假如你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可以完成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开演唱会 C.用电风扇送风 D.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的压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多选题 1 . 赵明同学在学习过无线电通信常识后,对电磁波有以下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有哪些 A.波长与频率都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B.每秒钟电磁波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电磁波的周期 C.太阳发出的电磁波中含有红外线 D.光纤通信中,激光能穿过线芯和包层的界面,由近及远向前传播 2 . 下列各图关于力现象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A.“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的浮力不变 B.盲人行走过程不会偏离“盲道”是因为盲道路面凹凸不平,对盲人的脚底产生的压强比其它道产生的压强大 C.飞机是依靠空气的浮力而升空的 D.箱子没有被推动时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3 . 关于超声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波

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听不到超声波 D.超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340 m/s 4 . 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选做标准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5 .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与声波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C.手机和无线电广播就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电磁波可以绕过房子、高山等障碍物传到很远的地方 二、填空题 6 . 以下是无线电广播接收过程的几个步骤,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A.调谐选择所需要接收的电磁波B.接收无线电波 C.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D.耳机放音. 7 . 人们利用收音机收听广播,收音机是通过接收____而得到信息的;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传播到人耳的。 8 . 如图所示是两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条)。 9 . 要想把某场足球比赛进行全球直播,至少需要________ 颗地球同步卫星.电视直播往往反应“迟钝”,是因为________ 的传播需要时间.如果足球比赛现场和电视机距离通信卫星都是 3.6×108m,则信号至少延迟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学生版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 传递学生版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班级姓名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电话的结构工作原理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导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课前导学 1﹨电话的结构:年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 3﹨信号可分为和两类。 课堂导学 1﹨电话的结构: (1)话筒:把信号转化为 信号, 工作原理:话筒中有一个装着 的小盒子,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 紧时松地迫,它的随之 改变,流过碳粒的也相应改变, 于是就形成了随声音变化 的。 (2)听筒:把信号转化为信号, 工作原理:听筒内有一个,磁铁上绕着 ,磁铁吸引一块,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由于电流的不断变化,对膜片的作用也不断变 化,使振动,在空气中形成, 这样就把信号变成了信号。 2﹨电话交换机:如右图电话交换机工作示意 图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与声音的﹨ 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2).数字信号:利用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 课堂练习 1.1876年________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电话的一端________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________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2.电话之间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________,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________.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________,通话完毕再将线路________.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按用户所拨的号码________接通话机. 3.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________时,其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数字信号是:用不同________的不同________来表示的信号. 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 B.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 C.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 D.听筒中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5.(多选)陈小刚同学“五一”放假期间,给远在“北京大学”读书的表哥打电话,当他正确的拨完电话号码后,发现听筒中传来短促的“嘟﹨嘟”声,他就放下了电话,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电话重拨,在听筒中传来的还是短促的“嘟﹨嘟”声,对于这种现象,他有以下几种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表哥一方的电话机一定正在通话中 B.“五一”期间一定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 C.表哥一方的电话机可能正在通话中 D.“五一”期间可能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 6.(多选)有几位同学在学校用“IC”卡打电话时,议论起电话交换机,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 B.自动电话交换机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接通话机的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信息的传递》练习题含详解1

信息的传递课后练习(一) 题一: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高 C、电磁波的应用会不同程度影响人们的健康 D、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捕捉信息,但不能承载并传播信息 题二: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可见光不就是电磁波 B、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低 C、红外线与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D、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题三:利用红外线可以() A、夜晚寻人 B、杀虫 C、使荧光物质发光 D、进行遥控 题四:“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海水里与海面上的母船传递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就是利用水声通信系统发出的声波,而不就是电磁波,其原因可能就是( ) A、电磁波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B、电磁波不能传递声音信号 C、电磁波不能在海水里传播 D、因海水导电,电磁波传播的距离很有限 题五:在2013年芦山地震救灾中,先遣救援人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为救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电磁波 题六: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 A、光波就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 B、声波就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就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光纤通信就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题七: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就是在改变( ) A、电视台发射电磁波的频率 B、电视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机接收电磁波的频率 D、电视机接收电磁波的波速

题八:下列电器中,工作时既需要接收电磁波,又需要发射电磁波的就是( ) A 、手机 B 、收音机 C 、电视机 D 、手电筒 题九:3G 时代的到来,将使我们可以使用3G 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无线网络登录、对于手机无线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 、使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 B 、使用电磁波传输模拟信号 C 、使用超声波传输数字信号 D 、使用红外线传输模拟信号 题十: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与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就是( ) A 、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 、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 、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题十一:能有效避开雷达探测的飞机被称为“隐形飞机”,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飞机时,被飞机反射回雷达设备的电磁波强度 (填“增强”或“减弱”)。 信息的传递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题一:C 详解:光就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A 错;电磁波的波速就是一定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B 错;电磁波就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承载并传播信息,D 错;科学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使用电磁波的同时,电磁波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健康,C 正确。 题二:C 详解:可见光就是电磁波家族的成员之一,A 项中的说法错误;由f c λ=可知:光速就是一定值,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大,B 项中的说法错误、C 项中的说法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的传播必须需要介质,D 项中的说法错误。 题三:ABD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复习教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2.了解电磁波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4.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多种通信形式。 5.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对比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知识的梳理和理清解答问题的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 【学具准备】 电话、手机、真空罩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1.【多媒体展示】物理学家--------伦琴

【趣味故事】开心一刻——请寄胸腔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在1895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射线,取名叫伦琴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X”射线,X射线能够不同程度地射透各种完全不透光的物质,使得X射线成为医疗诊断上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伦琴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久,伦琴收到一封信,向他邮购X射线。伦琴在回信中幽默的说:“目前,我手头没有X射线的存货,而且邮寄X射线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不能奉命。这样吧,你把胸腔给我寄来!” 聪明的同学,笑完之后,你受到哪些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适时应用物理趣味小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专题一知识点聚焦: 合作探究:利用电话实物,电话结构示意图,探究话筒、听筒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设疑:“话筒和听筒的结构与作用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做下面的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

人教版《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电话中的话筒把声音变成________。当你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中的膜片________地压迫碳粒,它们的________随之发生变化,流过碳粒的________就会相应改变,于是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________信号。 2.电话中的听筒把电流信号变成________。当传入听筒的电流信号流过听筒中的线圈时,由于电流的________,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也随之________,使膜片________,在空气中形成________,我们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讲话了。 3.电话之间互相通话时,一般都是通过________来转接的,这样可以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两个地区之间的通话,要靠两个地区之间的________来转接。在打长途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常常是________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4.有一天,小羽同学打开收音机后,又去打开台灯,这时他听到收音机中传来“咔哒”一声。他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现象,将收音机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开大收音机的音量,又连续使台灯的开关闭合、断开,结果发现只是在闭合或断开开关的瞬间从收音机中才传来“咔哒”声,从他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导线中电流________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5.一天,小香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把一个无线寻呼机放到真空罩中,将罩中的空气抽出后,打电话请寻呼台呼叫,结果没有听到寻呼机的铃声。当他们从真空罩中取出寻呼机后,发现寻呼机上有刚才的呼叫显示,通过对以上现象的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声音______________传播,电磁波______________传播。 6.绿叶同学有一台多波段收音机,经过观察他发现收音机在中波波段接收的波长范围由560.7 m到186.9 m,那么,他这台收音机在中波波段接收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到________。 7.为了减少传输损耗,现在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拉制成光导纤维,来传递光信号。打电话时,电话机把________变成强弱变化的电信号,电信号进入激光发射机,经能量转换后,辐射出相应的________光信号;光信号沿着________传输到光接收机,把光信号再转化成相

初中物理复习专项-21信息的传递

13. (2018·威海)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 刻如图5所示,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 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 s. 13.电磁波 1.75 1.(2018?烟台)“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电磁波 【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视信号、手机信号以及卫星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解答】解: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所以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故选:D。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基础题,要求知道无线电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比较容易。 5.(2018?淄博)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扫码支付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B.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折射传递信息 C.化石能源和核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核反应堆通过可控聚变反应释放核能 【分析】(1)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反射台,也是电磁波的接收台; (2)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发射反射来传递信息的; (3)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

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4)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 【解答】解:A、手机扫码支付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B错误; C、化石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能源的分类、光纤传递信息、核能的利用,属于基础 知识。 13.(2018·菏泽)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 “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鹊桥”号中继屋的成功发射,解决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教据传输的问题。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原因是。若“鹊桥” 号中继星定位在拉格朗日L2点上,它既在月球背面又相对地球和月球静止,那么它相对太阳是的(填“静止”或“运动”)。 13.月球在探测器与地球中间挡住了直线传播的电磁波运动16.(2018?玉林)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既可以发射也可以接收电磁波(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晚自习时,教室中正常发光的某一盏灯突然熄灭了,原因可能是该灯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 【分析】电磁波是移动通信传递信息的介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解答】解: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要靠电磁波传递,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也是利用电 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教室中正常发光的某一盏灯突然熄灭了,其他灯不受影响,由于是并联电路,故灯泡的故 障是断路。 故答案为:电磁波;断路。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电路故障的分析,属于基础知识。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全面总结

21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语音的远距离传递。 1、电话的结构: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和对方的听筒之间通过电话线连接。 2、话筒(1)话筒的结构:老式话筒主要由炭粒和膜片组成 (2)作用:把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话筒的工作原理:声波振动→膜片相应振动→炭粒忽松忽紧→电阻忽大忽小→电流忽弱忽强 3、听筒(1)听筒的结构:听筒主要由电磁铁和薄铁膜片组成。 (2)作用:把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听筒的工作原理:电流忽弱忽强→磁性忽弱忽强→薄铁膜片受忽小忽大的磁力而振动→还原成声音 4、电话的工作过程:声音变化的电流声音听筒话筒 ??→???→? 5、电话中的话筒和听筒的连接方式:同一部电话中,话筒和听筒是并联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是串联的,对方的话筒与自己的听筒是串联的。 二、电话交换机 1、电话交换机的作用: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一般电话之间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转接的。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 2、电话交换机的发展 (1)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断线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2)198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自动接通电话,并且有多种服务功能。 知识拓展:打电话时“占线”的主要原因 ①对方的电话正在通话;②对方的话机没有放好;③电话交换机之间有太多用户要通话,他们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通信: (1)概念: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