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

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

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
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14422756.html,

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

作者:刘莹

来源:《艺术评鉴》2016年第19期

摘要:圣愚是俄罗斯文化中东正教的“神圣”与萨满教“癫狂”“愚蠢”的结合体,这种精神亦在俄罗斯知识分子身上有所体现。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领军人物巴拉基列夫就具有较为明显的圣愚特质。本文从他的创作和生活方面来论述了巴拉基列夫的圣愚特征。

关键词:圣愚巴拉基列夫民族乐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019-03

“圣愚”是俄罗斯文化中的特殊现象,指的是既“神圣的”又“愚蠢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甚至可以预测未来,而生活中却是类似疯子一样的习性或是有着非常极端的性格。这种说法最早来自于东正教的僧侣“癫僧”,一些俄罗斯著名人物身上都有这种圣愚的体现,如彼得大帝、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音乐家穆索尔斯基等。而作为穆索尔斯基的“引路人”,强力集团的领袖巴拉基列夫,更具备这种“圣愚”精神。

巴拉基列夫是俄罗斯十九世纪音乐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上衔“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他领导的“强力集团”下启二十世纪俄罗斯音乐的辉煌,并影响印象派和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却最终与“大师”这个称号擦身而过,这与他非常极端的性格不无关系。他几乎没有系统的学过专业的作曲技法,仅仅通过分析巴赫等人的乐谱获得作曲知识,他注重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发展,以西方作曲技法和俄罗斯民间曲调结合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却反对以西方技法为主的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他培养了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几位音乐家,却最终与他们决裂;并且在创作之盛年就转行不再从事音乐,直到逝世。

一、创作中的“圣”

巴拉基列夫1837年出生于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1910年卒于圣彼得堡,自幼学习钢琴。早年读俄罗斯的神话以及普希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学过一些基础的作曲知识,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他分析了很多巴赫和贝多芬的乐谱,并成为第一个去高加索地区采风的音乐家。采风期间搜集了大量的俄罗斯民歌,编写了《三个俄罗斯主题的序曲》,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就是结合了从高加索采风回来的俄罗斯民间曲调而创作的钢琴幻想曲,其技艺之高深被称为世界十大最难的钢琴曲之一。

俄罗斯的土地广袤壮丽,辽阔无垠,艺术家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沉的爱,特别是俄罗斯的乡村文化。乡村是俄罗斯的灵魂,这片土地孕育了艺术家,孕育了俄罗斯精神,更孕育了俄罗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论文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 课程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我谈俄罗斯 姓名:李茜茜 所在院系: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002班

我谈俄罗斯 通过这段时间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的学习,我的收获颇多,感想颇多…… 在学习这个课程之前,我对俄罗斯有着很模糊的认识,只知道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西方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浓厚的民族文化,至于其它的种种,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而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俄罗斯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的揭开,俄罗斯的一切又给人一种独特的吸引…… 一.俄罗斯的国情 俄罗斯领土略呈长方形,总面积为1705.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它的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和工业,所以一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时,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使其成为一个资源大国。虽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一亿多,这也就造成了俄罗斯地广人稀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的人口还在不断的下降,这除与俄罗斯的一些国情相关外,与俄罗斯人民自由奔放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也是俄罗斯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生育,可是效果仍不显著。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广大,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但总体来说可以总结为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寒冷的天气,是俄罗斯人喜欢酗酒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街头有许多的“醉人”。 俄罗斯境内生活着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各个民族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说完了俄罗斯的一些基本国情,接下来谈一下俄罗斯的政治经济问题,当然这也是现阶段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一个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低迷,但是以前的积累使得俄罗斯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仍十分重要,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治安状况迅速好转。目前俄罗斯的总统是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执政也有很大的成就,所以有关普京与梅德韦杰夫谁的执政能力更强的说法众说纷纭,在新的大选来临之前俩人之争也成为大家的热点话题,最近俄罗斯有一部新的电影,内容是普京化身为一个救世大侠,解救地球上的百姓,受到人们的热捧,对其中是否含有政治因素在这

大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范文最新推荐------------------------------------------------------ 大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一、大学生交通安全的概念与交通事故的危害交通安全是指不发生交通事故或少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条件,即指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警惕,不因麻痹大意而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交通安全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人身安全。只要有行人、车辆、道路这三个交通安全要素存在,就有交通安全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断送美好的前程,甚至生命。据上海市交通巡警总队事故防范处统计,2001年上海市大学生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0起,死亡4人,伤220人。二、大学校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校园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许多高校教师拥有私家轿车已不算希奇,摩托车更是普遍,学生骑自行车的很多,开汽车上学也已不再是新闻了。校园道路建设、校园交通管理滞后于高校的发展,一般校园道路都比较狭窄,交叉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也没有专职交通管理人员管理;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上、下课时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经常发生。据武汉某交通大队统计,1999年4月至2002年4月该辖区十余所大专院校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16起,伤15人,死亡6人,其中重大交通事故5起。三、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 1、校园内易发生的交通事故校园内 1 / 9

俄罗斯国情与文化考试大纲

《俄罗斯国情与文化》考试大纲 一、科目简介 本考试是翻译学(俄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复试笔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本考试的成绩作为复试成绩并计入总分。 二、考查目标与要求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于俄罗斯国情与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俄罗斯国情与文化》科目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俄罗斯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俄国史、苏联史和中苏关系史、文化、宗教、习俗、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治与经济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等,并能对当代俄罗斯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考试为3小时。 三、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 本考试要求应试者掌握基本的俄罗斯国情与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对俄罗斯地理知识(俄罗斯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等)、俄罗斯历史知识(俄罗斯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重要历史人物及重大的历史事件等)、俄罗斯文化(俄罗斯风俗礼仪、音乐、戏剧、建筑以及绘画等)、当代俄罗斯现实(目前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概貌等)四大领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俄罗斯地理知识、俄罗斯历史知识、俄罗斯文化。题型为选择题和简述题。总分50分。 第一部分俄罗斯地理知识(15分)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俄罗斯的相关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面积、自然条件、主要的山河湖海名称、主要城市及民族等。简述题要求用俄语作答。 二、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简述题。 第二部分俄罗斯历史知识(15分) 一、考试要求

该部分考查考生对俄罗斯主要历史事件的掌握。简述题要求用俄语作答。二、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简述题。 第三部分俄罗斯文化(20分) 一、考试要求 该部分考查的是考生对俄罗斯的风俗、民情、音乐、戏剧、建筑以及绘画等的了解。 二、题型 单项选择题。 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四、参考书目 1、俄罗斯文化,戴桂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俄罗斯国情文化,冯海霞,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7

哈尔滨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知识分享

《哈尔滨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解读 今后五年,我市文化产业将通过构建“一轴两带”、“六大特色文化区域”产业布局,重点推进六大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实施十三大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培育五大骨干文化企业集团,进入到全面高速发展期。 “一轴、两带、六大特色区域” 立体式优化城市文化产业格局 一轴:松花江滨水文化景观轴。结合松花江不同区段、不同地域文化基础,南岸突出欧陆文化、音乐文化、历史民俗文化,北岸突出冰雪文化、湿地文化。打造岸上、水中、空间、三维、全景的文化景观带,建设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文化长廊。 两带:冰雪文化景观产业带、特色文化景观产业带。冰雪文化景观产业带依托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冰雪运动场馆等现有景区,建设完善一批展示冰雪文化、体验冰雪文化、弘扬冰雪文化的产业设施,形成冰雪文化景观带;特色文化景观产业带注重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和挖掘优秀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中央大街、东西大直街、果戈里大街、靖宇大街、中华巴洛克等特色街区,展示哈尔滨建筑文化、历史民俗文化、欧陆风情文化。 六大特色区域: 1.江北特色文化产业区域重点发展冰雪产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 2.平房特色文化产业区域重点发展数字出版和动漫产业、工业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3.群力特色文化产业区域重点发展博览会展业、休闲娱乐业、工艺美术业。 4.哈师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域重点发展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文化艺术品设计与制作业、文化艺术培训业、文艺演出业、文化艺术会展业、数字影视传媒业、书画艺术业。 5.中心城区特色文化产业区域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休闲娱乐业、文化餐饮业、演艺业、民间民俗艺术业。 6.阿城特色文化产业区域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 六大文化产业统领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我市现有基础,壮大优势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业态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实力。重点发展六大优势产业 新闻出版业影视传媒业 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 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 十大园区建设放大集聚效应 按照合理布局、特色定位和互动发展的原则,完善已有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进一步统筹规划,建设对全市文化产业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园区(基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1.平房动漫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动漫原创、外包加工、网络游戏、人才培训、音像出版、广告创意、影视后期、新媒体开发、衍生品生产等相关产业,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聚集地。建设国家广电总局动画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创业平台,满足基地内企业的高端动漫影视等数字内容制作需要。 2.群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北方展艺中心、关东古巷、华谊兄弟影城、山水图书城、哈尔滨音乐厅、松花江展览馆、中国木雕艺术馆、中国冰雪画美术馆、哈尔滨观复博物馆等园区内13个文化项目。打造全省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文化艺术品贸易基地和东北地区最大的工艺美术品创作生产基地及产品集散地。 3.太阳岛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强太阳岛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突出俄罗斯风情文化、冰雪文化和关东民俗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国际特色,集文化贸易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产业、婚庆产业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俄罗斯油画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文化创意基地。 4.哈尔滨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企业外包区、精包装区、商务印刷区、书

呼伦贝尔民族风情园项目

在海拉尔择址建设一处民族风情园,集中展示呼伦贝尔具代表性的五少民族的风俗文化,并以此聚敛人气、吸引游客。 呼伦贝尔民族风情园项目 呼伦贝尔是多民族聚居区,各少数民族又保留着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包括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蒙古、俄罗斯在内的五少民族,民族特色的完整性、稀缺性和原始性,一直成为呼伦贝尔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内容。其次呼伦贝尔地区幅员辽阔、地域广大,旅游资源相对分散,不利于游客的集中观光体验。目前海拉尔区缺乏此类旅游景区,市、区两级把在海拉尔建设一个此类景区作为重要工作提上日程。同时,海拉尔区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城市配套条件完善。因此,在海拉尔择址建设一处民族风情园,集中展示呼伦贝尔具代表性的五少民族的风俗文化,并以此聚敛人气、吸引游客,开发以休闲度假为主导,集旅游、度假、民俗体验、商贸、会展、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将是旅游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民族风情园选址位于海拉尔区西北方位,小龙山至敖包山之间,海拉尔河与伊敏河交汇处,处于城市中轴线的最北端。旅游区西临原301国道,东至建材路,南起滨州铁路,北到301国道,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旅游区与城市发展轴带相切,拟设置的主出入口距城市中心区约两公里,整个园区基本处于城市中心区2公里到7公里圈之间。园区划分为22个组团,分别是旅游板块11个:入口综合服务区、俄罗斯风情歌舞园、达斡尔风情园、五少民族特色文化体验区、鄂温克打牲部落、鄂伦春丛林部落、野外运动挑战区、冰雪乐园、度假式庄园牧场、蒙古成吉思汗部落连营、敖包山佛教文化区和居住板块(居住板块包括11个组团,分别是回迁启动区、中档住宅区、两个中高档住宅区、综合服务中心区、三个高端度假别墅区、民族文化演艺中心、两个度假会议酒店区),共有80个项目。 (一)入口综合服务区 入口综合服务区位于旅游区入口处,面积约公顷,是旅游区人流集散地和综合服务中心。 旅游项目:开展五少民族博物馆文化游,开展五少民族风情街观光旅游,开展五少民族风情街美食游,开展五少民族风情街购物游。 功能定位:入口接待、交通换乘、综合管理、餐饮购物。 建设内容:内外交通换乘中心、游客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五少民族展览馆、旅游区管理中心、五少民族民俗坊、特色小吃一条街、特色酒吧街、少数民族工艺品街、广场及基础设施规划项目等。 投资规模:计划总投资亿元。

浅谈俄罗斯文化中的传统音乐

浅谈俄罗斯文化中的传统音乐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课程: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漫谈 指导老师:陈秀梅 姓名:张心宁 学号:201501060534

浅谈俄罗斯文化中的传统音乐 摘要:俄罗斯音乐在十八世纪前主要为宗教音乐,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俄罗斯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历史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它完好的结合了古典与现代,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键词:俄罗斯传统文化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民族性 一,俄罗斯音乐发展过程 (一)6~9世纪 俄罗斯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6~9世纪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原始氏族公社制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当时出现的偶象崇拜的仪式歌曲”就是这种文化之一其中包括崇拜太阳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年历仪式歌曲”和崇拜氏族祖先的“家族仪式歌曲”。前者与农业劳动密切关连,属于一种劳动歌曲;后者与婚丧礼仪紧密相关,或为欢乐的歌舞,或为哀伤的哭腔。(二)9~17世纪 9世纪末,随着基辅罗斯的形成,以英雄史诗和传说为内容的“壮士歌”逐渐繁荣。它是一种朗诵性质的叙事歌曲,词曲紧密结合,旋律从容庄重,由民间弹唱艺人演唱,常用古斯里伴奏。世俗音乐的体现者──民间杂耍艺人尽管遭受教会和上层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但是他们的艺术生机勃勃,与社会广大阶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普遍的欢迎。15~16世纪,新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莫斯科罗斯形成。作为俄罗斯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体现的俄罗斯民歌逐渐完善和定型,具备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风格。在众多的民歌体裁中,最典型的是抒情的“悠长歌”。俄罗斯民歌是俄罗斯人民的集体创作,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俄国剧院里,音乐成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在王宫和贵族庭院里组织了由欧洲类型乐器构成的管弦乐队。到18世纪,音乐艺术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娱乐和消遣:建立了歌剧院,举办了公众音乐会,家庭音乐活动开展了。在18世纪30年代成立了附属宫廷的意大利歌剧院。 (三)18世纪末

俄罗斯文化欣赏

《俄罗斯文化欣赏》 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公共管理类学号:姓名:王银琳 普希金的苦短人生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年代,只要时代在发展,就会有名人层出不穷的涌出。当然,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也不会例外。为我们所熟知的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赫尔岑,列夫·托尔斯泰,彼得·柴科夫斯基,弗拉基米尔·列宁等等。然而,当我们研究着俄罗斯文化著作上时,绝对会少不了这位:普希金。 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享年38岁。他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青铜骑士”。然而这么短的时间却活出了酸甜苦辣杂味的人生。 一青少年时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二南方流放时期 普希金于1820年5月来到南俄后,先后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和基希尼奥夫等地逗留,并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南俄一带是十二月党人南社的据点,普希金和他们关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们的影响。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风光也在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南方流放时期是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在这几年里,他写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奥夫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南方流放的后期,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关系恶化。1824年当局截获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并以此为借口,将普希金放逐到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软禁了起来。 三乡村幽禁时期

城市形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形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进步,城市形象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寻求城市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通过对大连市西岗区的调研分析,从历史街区的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商业业态以及西岗区整体形象等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这对历史特色街区的振兴、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城区特色形象的传播、以及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了一些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俄罗斯风情街;市集;西岗区;大连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对提高城市形象的作用日益增加。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印象里总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但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大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大连是一个殖民文化的城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物质薄弱,虽然高楼大厦迭起,表面上看来日益繁荣,但是掩饰不住历史文化的空虚,甚至我们开始怀念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对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关注,因此对历史街区文化的营造就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大连市西岗区位于大连市中心,是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大连的行政中心。通过不断的调研,发现西岗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形成一种街道格局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活动、不同宗教聚居的特点、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形象的聚焦点,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我们要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改善、强化和发扬。 西岗区有一条特别有特色的街区——俄罗斯风情街,这条街的建筑可追溯到1898年,2000年大连市政府为展现历史原貌,再现异国风情,决定在对街区进行了修缮和重建,街区原有建筑皆保持原貌,新建筑也一律按照俄罗斯风格建设。翻修后的俄罗斯风情街全长430米,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由20栋俄式、欧式建筑组成,绿化率达34%,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它保留了38栋距今已百年历史的原远东白俄罗斯时的建筑,整个街区都是俄罗斯的洋葱头式的尖顶建筑、欧洲风格的小亭子、沙俄时期贵族马车的形状的商厅、街边伫立的铁艺路灯……无论是一个世纪前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还是大连市政府后来陆续兴建的新建筑,都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欧式风格的气息。俄罗斯风情街以欧式风格建筑为主,经营俄罗斯餐厅、夜总会、酒吧、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店等,漫步街中,使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充分感受到古典欧洲的浪漫情怀。 但是,随着大连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其他旅游景区的不断建成,俄罗斯风情街的吸引力降低,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通过调研了解了它现存状况和各项功能的缺失后,对充分开发它的现有特色的产品的潜质,整合产品组合,完善整个街区的功能性服务;适度发挥基本功能,提高接待能力,重点突出俄罗斯风情和俄罗

大学生应知应会的交通安全常识

大学生应知应会的交通安全常识 一:步行安全 明确交通安全的知识,遵守交通法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作为一名大学生,遵守在行车、走路时必须交通法规,人身安全才有了保障。如果我们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不重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据不完全统计,湖北高校近三年来因乱穿马路造成的交通事故平均每年不低于120起。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迫切要求。 【案例】2009年3月6日,晚上21时,政法学院学生万某在外做家教回学校时,路过湖滨西路(校南二门对面)时,由于没有观察车辆行驶状况,被一辆小轿车撞倒,当场死亡,万某老师、同学悲痛万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交通事故无情夺去。 二、骑车安全 1、没有刹车或没有安全保证的自行车、电动车不能上路;不要在车行道上学骑自行车。 2、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混行道上要靠右边行驶,不能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行驶。 3、如过较大陡坡或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时应当推车行走;雨、雪、雾等天气要慢速行驶,路面雪大结冰时要推车慢行。 4、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行,定要不要急转,转弯时要开启指示灯,不要突然猛拐;

5、不要手中持物骑车,不要双手离把骑车;骑车不要曲折行驶,不要相互竞驶,不要两辆以上并排行驶。 【案例一】2009年4月15日上午10时许,我校一名女生驾驶一辆车牌鄂BGA025两轮摩托车,车后乘坐另一名女生,两人均未戴头盔,在湖师大道与一辆校车放生碰撞。校保卫处及时出警将两名女生送到医院救治。经调查,摩托车驾驶员未考取驾驶证,因操作不当与前方校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两名女生多处部位受伤,其中一名女生头部受到撞击,现场血迹斑斑。 【案例二】2009年5月29日凌晨1时许,我校一名男生驾驶一辆无牌无证两轮摩托车,行至凤凰超市旁,撞上绿化带,当场翻车,男生躺在草坪上呼呼大睡,车辆倒在一旁,油箱漏出许多汽油,非常危险,好在被保卫处巡逻人员及时发现送往医院,医院诊断为多处软组织受伤,幸无大碍。第二天该生对自己酒驾、无照驾驶行为后悔不已。 【案例三】2013年9月2日下午15:00左右,校马克思主义学院1201班学生张某某驾驶一辆电动车从校门行至牛尾巴十字路口,在遇到红灯的情况下强行左转与一辆从亚光新村行至凤凰山隧道的出租车发生碰撞,张某某当场倒地,出租车司机随即报警送往市中心医院治疗。经医院诊断,张某某腰椎受损。交警事故认定认为张某某因在十字路口冲红灯强行左转,在此事故中占70%,负主要责任,出租车在此事故中占30%,负次要责任。张某某驾驶的电动车因冲红灯、又未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造成该事

俄罗斯国情学习资料(1

1.Площадь РФ равняется 17 миллионам кв. км. и поэтому по площади РФ занимает _____ место в мире. А. первоеВ. второеС. третьеD. четв?ртое 2.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флаг РФ является полотнищем с _____, _____ и _____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ми полосами. А. белой, зел?ной, краснойВ. белой, зел?ной, розовой С. белой, синей, розовойD. белой, синей, красной 3. Россия граничит с _____ странами. А. 12В. 13С. 14 D. 15 4. Побережья России омываются водами ____ морей мирового океана, которые принадлежат кбассейнам тр?х океанов. А 10В. 12С. 14 D. 15 5. Самое мелкое по глубине море в России – _____. А. Белое мореВ.Ч?рное мореС. Балтийское мореD. Азовское море 6. Река Енисей впадает в _____. А. Тихий океан В. Атлантический океан С. Северный Ледовитый океанD. Индийский океан 7. Самая длинная река в Европе –это _____. А. ОбьВ. ЛенаС. ВолгаD. Енисей 8. Самой длинной рекой в России является _____. А. ОбьВ. ЛенаС. ВолгаD. Енисей 9. Река-матушка России –_____.А. ЕнисейВ. ВолгаС. ОбьD. Лена 10. Река _____ делит территорию России на почти две равные части.А. Лена В. Обь С. Енисей D. Амур 11. Река Дон впадает в _____.А. Ч?рное море В. 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 С. Балтийское море D. Азовское море 12. Самым глубоким озером в мире является _____, расположенный(-ое)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России. А. озеро ХанкаВ.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С. БайкалD. Ладожское озеро 13. Самое большое озеро по площади в России и даже в мире – _____. А. 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В. озеро БайкалС. Ладожское озероD. Онежское озеро 14 Байкал –многоводное озеро, впадает в него_____ рек, а вытекает из него только одна река –Ангара. А. 335В. 336С. 330 D. 338 15. Во время блокады Ленинграда в годы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по льду _____ была проложена ?Дорога жизни?.А. БайкалаВ. Каспийского моряС. Ладожского озераD. озера Ханки 16. _____ являют(-ет)ся границей между Европой и Азией. А. Уральские горыВ. Кавказские горыС. АлтайD. Тянь-Шан 17. Россия расположена в _____ часовых поясах

大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学生交通安全 据有关报道,自从有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记录以来,全世界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人,近百年来累计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超过两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总和。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我国每年就有近十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五大要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突发病(中风)和肺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突发事故是可以通过努力预防和避免的。事实证明,良好的安全意识、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快速灵敏的反应、正确的救护技巧是预防交通事故、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轻伤害的有效手段。 聚焦案例: 吉林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某,虽然是个近视眼,可他却最喜欢戴着耳塞边听音乐边走路边看书,有时候汽车到了他跟前才发觉。有同学曾提醒过他要注意安全,他却当作耳边风。2006年10月的一天下午,他跟往常一样一边听着音乐、看着书回宿舍,经过一个是十字路口时,一辆桑塔纳轿车从他左侧开过来,汽车鸣笛,他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结果汽车刹车不及将他撞倒,造成左手骨折,幸好车速不是太快,否则性命难保。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该同学不够重视交通安全,注意力分散,终酿成大祸,自食其果。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学生要重视交通安全,学习和积累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无论在校园内还是校园外出行时,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来往车辆和行人,做到注意力不分散,及时避让往来车辆,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特别提醒: 大学生步行、骑车、驾车、乘车、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外出时,时刻要注意交通安全问题,要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疏忽。 一、大学生易发生的交通事故主要类型 近几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剧增,大学生发生的交通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发生的交通事故类型主要有: 1.被机动车撞伤、撞死。大学生发生交通事故致伤致死的,主要是与机动车相撞造成的,其中有的是汽车,有的是摩托车。被撞伤、撞死的大学生有的是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有的是步行横过马路或者在便道上行走,还有的是在车站候车。被撞伤、撞死的大学生,有的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骑车违章带人、闯红灯、逆行,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在校园道路上踢球、拍球、嬉笑打闹,在马路上边走边聊天等;有些交通事故是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造成的,如学生在非机动车道被汽车撞伤、撞死;学生在绿灯放行的情况下步行通过人行横道,被违章的汽车撞伤、撞死;学生在车站站台候车,被酒后驾车者撞伤、撞死;学生在校园内人行便道上行走,被违章汽车撞伤、撞死等。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像英国和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还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的,也有坏的方面的,他们总是充当着一种特殊的角色。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在强大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短处,取长补短。因此,只有更多的了解他们,才能更好的征服他们,这也正是我这学期选择上“俄罗斯文化鉴赏课”的理由所在。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和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将利用本学期所学,对俄罗斯的文化习俗和中国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使中国更好的屹立于不败之林。 关键字:俄罗斯中国餐桌礼仪敬谦用语思维方式风俗差异 俄罗斯是一个有丰富文化的国家,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繁荣,近半个世纪以来苏联科学技术一个接着一个的创举,都震动了世界。作为一个领土横跨欧亚的国家,俄罗斯在其历史发展中不时动摇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并逐渐使其成为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使自身文化显示出多重性。因而,中国和中国东北文化更易于与俄罗斯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和俄罗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密切联系,文化上彼此欣赏。中国文化对俄罗斯人民有吸引力,他们想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中国发展与俄罗斯关系的真诚愿望以及中国缔造和谐世界的强烈决心,从而使两国友好关系建立在战略互信与文化吸引的坚实基础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色彩斑斓的人文图景,正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解读、辨识、竞争、对话和交融的动力,中华文化不但有自强的力量,而且有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当是时也,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发展中国的文化。 一、敬谦用语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和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俄罗斯人突出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受

大学生必须牢记的交通安全常识

大学生必须牢记的交通安全常识 (一)、大学校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客观原因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校园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高校教师拥有私家轿车的数量不断攀升,学生骑自行车、电瓶车的很多,开汽车上学也已不再是新闻了。校园道路建设、校园交通管理滞后于高校的发展,一般校园道路都比较狭窄,交叉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也没有专职交通管理人员管理;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上、下课时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二)、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观原因 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原因是当事人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头脑里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同时有的同学在思想上还存在校园内骑车和行走肯定比公路上安全的错误认识,一旦遇到意外,发生交通事故就在所难免。引发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因素有以下几种:(1)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最主要的形式,表现为行人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书边听音乐,或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2)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更是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3)“骑飞车”、“炫车技”。由于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宿舍与教室、图书馆等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许多大学生购买了自行车,上课或下课时骑着自行车在人流中穿行。但部分学生骑车不以保证安全为重,经常在校内骑飞车、甚至不握车把、甩手骑车来“炫耀”自己的车技,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极不负责的表现。 (三)、校园外常见的交通事故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余暇空闲时购物、观光、访友要到市区活动,这些地方车流量大,行人多,各种交通标志眼花缭乱,与校园相比交通状况更加复杂,若缺乏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难怪上海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说:“在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少数学生书读得越多,越不会走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薄,不仅在校园里乱骑车、乱停车,在马路上行走违反交通规则也时有发生。”

俄罗斯国情

自然地理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领土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西部。是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国土占原苏联总面积的76.3%,大体呈长方形。位于北纬35°08′到北纬81°49′之间。疆界长达6万里,其中2/3为海疆,1/3为陆界。海岸线长达4.3万公里,濒临3大洋的12个海。陆界长达1.7万里,与14个国家接壤,即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蒙古、朝钱。中苏边界线长达7300公里。隔海还与日本相望,北部领土中36%在北极圈内。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但总的来说基本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依其大陆性程度的不同,以叶尼塞河为界分为两部分,西部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西伯利亚属强烈的大陆性气候。西北部沿海地区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而远东太平洋沿岸则带有季风性气候的特点。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春秋两季很短。就全俄而言,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俄罗斯国土位于寒带、亚寒带、温带几个气候带上。1月份平均气温为-1~50℃,7月份平均气温为1~25℃。矿物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石油、天然气、铜、森林和水力资源等,均居世界前列。仅西伯利亚能源储量就占世界储量的1/3。煤储量占原苏联的70%。非金属矿藏也极为丰富,石棉、石墨、云母、菱镁矿、刚玉、冰洲石、宝石、金铡石的储量及产量都较大。宝石和金刚石的主要产地在雅库特自治共和国西部。钾盐储量与加拿大并列世界首位,钾盐产地遍布全国各地。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技术上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亚洲部分占81.7%。仅西伯利亚水力资源就占原苏联水力资源的61.8%。森林覆盖率为35%,木材的总积蓄仅西伯利亚和远东就达600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占原苏联的77%。渔业资源更为丰富,生物资源总量有2580多万吨,鱼类为2300万吨。 社会 〔人口与民族〕俄罗斯联邦的人口居世界第五位。进入80年代,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1987年全国出生人口250万,1989年减至220万,1991年再减至180万,人口死亡率1992年将比1991年同期增长15%。俄罗斯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人口总数的82%,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8%以上,其中鞑靼人640多万,占3.8%,乌克兰人占3%,楚瓦什人占1.2%。其他还有巴什基尔人、莫尔多瓦人、达格斯坦人、白俄罗斯人、马里人、犹太人、车臣人。居住在科尔巴多尔群岛的阿留申人,人数最少,仅有500多人。 〔语言与宗教〕俄罗斯境内的民族语言分为4大语系,即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俄语为主要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是俄罗斯联邦各族人民进行民族交往最常用的语言。俄罗斯联邦境内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萨满教、佛教(刺嘛教)和犹太教等。基督教以俄罗斯东正教流传最广,人数最多,教徒约有5000万。 〔民风民俗〕“面包和盐”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 亲吻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称呼俄罗斯的姓名包括三个部分,依次为名、父称、姓。女人结婚后一般随男人姓,有的保留原姓。在俄罗斯人当中,不同的场合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称呼。在正示公文中要写全称,非正式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称写缩写。表示有礼貌和亲近关系时,用名和父称。平时长辈对晚辈或同辈朋友之间只称名字。在隆重的场合或进行严肃谈话时,用大名。平时一般用小名。表示亲近时用爱称。对已婚妇女必须用大名和父名,以示尊重。工作关系中可称呼姓和职务,再加上“同志”的词。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与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无论就是像英国与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还就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的,也有坏的方面的,她们总就是充当着一种特殊的角色。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在强大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她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短处,取长补短。因此,只有更多的了解她们,才能更好的征服她们,这也正就是我这学期选择上“俄罗斯文化鉴赏课”的理由所在。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与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将利用本学期所学,对俄罗斯的文化习俗与中国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 取长补短,使中国更好的屹立于不败之林。 关键字:俄罗斯中国餐桌礼仪敬谦用语思维方式风俗差异 俄罗斯就是一个有丰富文化的国家,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繁荣,近半个世纪以来苏联科学技术一个接着一个的创举,都震动了世界。作为一个领土横跨欧亚的国家,俄罗斯在其历史发展中不时动摇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并逐渐使其成为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使自身文化显示出多重性。因而,中国与中国东北文化更易于与俄罗斯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与俄罗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密切联系,文化上彼此欣赏。中国文化对俄罗斯人民有吸引力,她们想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的与合文化。中国发展与俄罗斯关系的真诚愿望以及中国缔造与谐世界的强烈决心,从而使两国友好关系建立在战略互信与文化吸引的坚实基础上。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色彩斑斓的人文图景,正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解读、辨识、竞争、对话与交融的动力,中华文化不但有自强的力量,而且有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当就是时也,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发展中国的文化。 一、敬谦用语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与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就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与文雅。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与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她人的益处。俄罗斯人突出个体与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与实事求就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与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受到别人称赞时,中国人大都先自贬一番,习惯用“哪里,还差得远呢”,“不行,不行,哪里比得上您”等一类的谦词做答。俄罗斯人对于这样的言语行为会感到莫名奇妙,不知所云。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不同。中俄两国人们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综合思维与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就是从大的原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在具体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人特别注重总的指导原则。谈判双方在先确定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的条款与一些细节问题。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这种思维模式在贸易谈判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非常注重合同的细节问题而往往缺乏

大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大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一、大学生交通安全的概念与交通事故的危害交通安全是指别发生交通事故或少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条件,即指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警惕,别因麻痹大意而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交通安全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人身安全。只要有行人、车辆、道路这三个交通安全要素存在,就有交通安全咨询题,也许不过一具小小的意外,就会造成严峻后果,断送美好的前程,甚至生命。据上海市交通巡警总队事故防范处统计,2001年上海市大学生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0起,死亡4人,伤220人。 二、大学校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要紧原因随着高校改革的别断深入,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校园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许多高校教师拥有私家轿车已别算稀罕,摩托车更是普遍,学生骑自行车的不少,开汽车内学也已别再是新闻了。校园道路建设、校园交通治理滞后于高校的进展,普通校园道路都比较狭窄,交叉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也没有专职交通治理人员治理;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上、下课时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经常发生。据武汉某交通大队统计,1999年4月至2002年4月该辖区十余所大专院校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16起,伤15人,死亡6人,其中重大交通事故5起。三、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要紧表现形式1、校园内易发生的交通事故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要紧原因是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保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日子经验,头脑里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并且有的同学在思想上还存在校园内骑车和行走确信比公路上安全的错误认识,一旦遇到意外,发生交通事故就在所难免。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要紧形式有以下几种:(1)注意力别集中。这是最要紧的形式,表现为行人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书边听音乐,或者左顾右盼、心别在焉。[例1:广东某高校李某,尽管是个近视眼,可他却最喜欢戴着耳塞边听音乐边走路边看书,有时候车到了他跟前才发现。同学提醒他要注意,他却当作耳边风。2001年11月的一天下午,他跟以前一样一边听着音乐、看着书回宿舍,经过一具是十字路口时,一辆桑塔纳轿车从他左侧开过来,汽车鸣笛,他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结果汽车刹车别及将他撞倒,幸好车速别是太快,否则性命难保。](2)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大学生精力旺盛、爽朗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更是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惊险。[例2:如2000年5月,上海某高校两位男同学在操场踢完脚球后,在回寝室的路上还余兴未尽,在路上相互边跑边传球,此时身后正好驶来一辆两轮摩托车,驾驶员躲闪别及撞上了其中的一位,驾驶员方向把握别稳,那位学生被撞成右小腿骨折。](3)骑“飞车”。普通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宿舍与教室、图书馆等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因此许多大学生购买了自行车,课偶尔下课时骑自行车在人海中穿行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部分学生骑车技术也实在“高明”,居然能把自行车骑得与汽车比快慢,孰别知就此埋下了祸根。[例3:2001年,某高校学生张某,头天晚上在吧里上到翌日凌晨四点多才回寝室歇息。一觉醒来已快到上课时刻了,他起床后顾别得梳洗匆匆下楼,骑上自行车飞速朝教室奔。当他骑到一具下坡向右转弯的路段时,本来车速已很快但他还觉得慢,又猛踩了几下,就在这时迎面来了一辆小轿车,因车速太快避让别及,连人带车掉进了路旁的水沟里,致使右胳膊骨折,自行车摔坏。]2、校园外常见的交通事故(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余暇空暇时购物、观光、访友要到市区活动,这些地点车流量大,行人多,各种交通标志眼花缭乱,与校园相比交通状况更加复杂,若缺乏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难怪上海一所闻名大学的校长说:“在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如此一种事情,少数学生书读得越多,越可不能走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薄,别仅在校园里乱骑车、乱停车,在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也时有发生。”[例4:1999年10月,南京某重点大学一位男生丁某,双休日与几个同学上街。街上车辆络绎不绝,行人熙熙攘攘,别一会儿丁某与同学掉了队。正当他着急四处张望时,同学在马路对面大声叫丁某的名字,他就慌忙朝马路对面跑过去,此时一辆大卡车正飞驰而来,将其撞倒并从他身上碾压过去,为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