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镜像说观照下中国文学中复仇女性的本体建构

镜像说观照下中国文学中复仇女性的本体建构

镜像说观照下中国文学中复仇女性的本体建构
镜像说观照下中国文学中复仇女性的本体建构

莫言小说鉴赏:历史观念重构_罪感意识表达与语言形式翻新_评莫言长篇小说_蛙_

几 年前,莫言的《生死疲劳》曾经遭到过一些批评家的诟病。在对《生死疲劳》、《第九个寡妇》(严 歌苓)等作品进行了一番深入剖析之后,批评 家邵燕君认为:“像王葡萄这样的‘一根筋’形象在近来的长篇创作中也并不鲜见。莫言《生死疲劳》中的蓝脸,余华《兄弟》中的宋凡平也都是一条道走到黑的‘牛脾气’,他们能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坚持一种非常的生活方式,完全靠‘本能’支撑。‘本能’是固定的,生物性的,它似乎不受社会观念所左右,但实际上,这样僵硬的傀儡式人物恰是从理念里催生出来的,其纯之又纯的形象和一往直前的姿态其实很像当年芭蕾舞台上的白毛女、洪常青。接受这样的人物不仅需要理解、认同,甚至需要信仰。这提醒人们,意识形态果然是没有终结的。像当年的‘革命历史小说’中那样鲜明的‘规定性’,可以以任何一种新理念的形式在‘重述’中重现,形成对历史新 的遮蔽。”① 结合我自己对于莫言《生死疲劳》的阅读感 受,就应该承认,邵燕君的上述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切中了莫言此作的要害所在。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受到了一种单一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影响遮蔽的缘故,所以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对于历史意识进行的深入思考,自然也就被迫打了不小的折扣。 然而,令人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到了《蛙》这部长篇小说中,所具体呈现出来的却已经是一种带有鲜明自我超越性的历史观。这一点,既突出地体现在作家关于前三十年的描写中,也清晰地体现在他关于后三十年的描写中。其中,最能见出莫言历史观的,是他笔下那些不无血腥气息的关于计划生育场景的描写。一方面,从中国人口的发展历史来看,如果不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就借助于官方的强制性力量,强有力地执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话,那么,拥有祖先崇拜心理以及传宗接代观念的中国人口的急剧膨胀,就实在是无法想象的一件事情。地球就这么大,地球上可资利用的资源越来越枯竭,这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坚持差不多半个世纪 之久的计划生育政策,就不仅是对中国的发展,而且更是对于世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由于姑姑身为妇科医生,高密东北乡一带具体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她的肩上。因为计划生育便意味着要不断地结扎、流产、引产,所以,姑姑也就由一个使用新法接生的救生的菩萨,而摇身一变为戕害新生生命的刽子手。正是因为有了姑姑对于计划生育政策不折不扣的坚决执行,所以,一幕幕戕害生命的悲剧自然也就逐一出现在了读者面前。虽然制定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确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一面,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转换一种视角,从人道主义的思想立场上来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所带来的产妇以及新生儿生命的死亡,则又无论如何都必须受到强烈的批判与谴责。晚年的姑姑之所以会产生一种特别强烈的罪感情结,实际上所体现传达出的,正是作家莫言一种突出的人道主义悲悯情怀的具备。 就这样,围绕着计划生育这一特定时代产物的描写,莫言一种呈现历史复杂性的历史观,也就十分清晰地体现在《蛙》这一小说文本之中。但是,莫言的值得肯定之处,却并不仅仅在于对于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历史以及横贯于两个三十年之间的计划生育这个特定事物进行了足称深入的辩证性批判反思,也在于对所谓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后三十年历史,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批判性反思。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小说中关于“我”的老同学袁腮所一手创办的牛蛙养殖公司的描写上。这一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被侮辱被损害者,就是“我”的同学陈鼻的女儿陈眉。天生丽质且具有出污泥而不染品性的陈眉,在小说中曾经先后遭受过两次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是在广东。一场突然降临的大火,对其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第二次打击,则是因为她返回故乡之后在袁腮牛蛙养殖公司的代人受孕行为。在这次打击中,陈眉成为了一位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被剥夺者。必须注意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其负面因素已经出现了某种愈演愈烈的可怕状况。一方面是不合理 历史观念重构、罪感意识表达与语言形式翻新 ———评莫言长篇小说《蛙》 王春林

本体_工夫与境界_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2010年9月第26卷第5期 唐都学刊Tangdu Journa l Sep .2010V o.l 26 N o .5 博士论坛 收稿日期:2010-05-1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传统心理健康思想与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研究?(09J K232)作者简介:彭 鹏(1973# ),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本体、工夫与境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彭 鹏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个基本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工夫达到!人心返道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且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心;道心;心文化;工夫;境界中图分类号:B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10)05-0074-05 在宇宙万物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凸现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关怀与高扬。中国文化对人的问题的探讨通常是围绕着!心?展开的。儒家讲尽心知性,道家讲修心合道,禅宗讲明心见性,!心?皆为人性问题讨论之核心。以儒道佛为主流的传统!心?论,肇始于孔、老、释乃至更早,而展开于?孟子%?庄子%?坛经%,三家分别建立起相互区别又内在相通的!心?文化体系。到了宋明的陆王那里,更是融合三家心论之精华,蔚为心学之大观,渐次形成了一种将!心?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圆融贯通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本文称之为心文化。认真挖掘与整理这种心文化思想资源,对于维护现代人的心灵和谐、重建现代社会的精神家园以及深化哲学、心理学等的本土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道心惟微:中国文化之!心? !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不仅蕴含着东方哲学思想,还浓缩了东方心理学、生命科学以及宗教精神的精髓,潜藏着儒道佛各家追求人格完善和精神超越的所有奥秘。正确理解!心?及与之相关的!道?、!性?、!命?等范畴,乃是理解人性和中国文化的关键。中国文化所言之!心?主要是指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而言,泛指人的意识、情志、欲望、心灵等精神心理现象的总和。不过,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中,!心?又分为体和用两个基本的层面,这里分别称之为!道心?与!人心?。 !道心?与!人心?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后成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1](P16) 这16个字起源 于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当这些古圣先贤在传递帝位并以天下重任相托付的时候,谆谆嘱托并代代相传的便是这十六个以!心?为主题的字,足见其寓意之深,非一般人所能领会。所以?荀子&解蔽%说:!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2](P400) 宋儒更是尊 之为!十六字心传?,重视有加。其实,这!十六字心传?对后世的实际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儒家道统里,它同时也为道家和佛门所吸纳。因此,对它的解读成为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里的!人心?,大致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心理?,主要是指人的意识与欲求之心,它与人的思虑、情欲、分别、取舍等心理活动相联系。!人心?作为!心?的功用外显层面,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受环境熏染而逐步形成的,也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利益纷争的根源,因此其在中国文化中亦被称为机心、成心、妄心、分别心、识神、小我等。人心也就是我们在日常意识当中模模糊糊觉知到的!我?,但它不是真实和本来意义上的我,而是被情欲、思虑等后天习性污染和扭曲了的我,佛教称之为!我执?,道家称之为!前识?。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圣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3](P265) 老子一再批评那些!自是、自 见、自伐、自矜?者,反对!以智治国?,提醒人们要!虚其心?、!弱其智?、!无知无欲?,因为人心一旦被各种智识和欲望所系缚,就会远离大道和质朴真我。所以!人心?被视为修道上

乔治爱略特的女性意识

女性的悲剧 ——《米德尔马契》中体现的乔治爱·略特的女性意识 郭孟媛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3) 摘要:本文从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入手,分析了十九世纪女性所受社会、婚姻、家庭的影响,及自身的局限,从而导致了悲剧的一生,进一步体现出乔治爱略特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乔治·爱略特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HO —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乔治·爱略特,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巨作《米德尔马契》中对女性人物进行了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其中爱略特创作出《米德尔马契》中的女性角色的悲剧命运以及作者对女性隐忍的陈述引起评论界的祖多关注。读者从文中可以深刻体会到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在社会家庭婚姻中的地位,感受到女性长期被压抑的抱负以及她们自身由于社会教育的轻视而受到的限制和自身真实愿望的不可协调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最终使女性面对的是自己的失败,只能回归于传统。 1、维多利亚时期下的卑微女性 在女权主义叙述学理论家看来,叙述技巧不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本身。叙述声音处于“社会地位和文学实践”的交界处;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学的存在状况下产生的,并可以体现出这种存在状态。由此可以分析出处于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的作者乔治·爱略特的叙述声音正是女性作者用过女性声音对当时男权社会这种社会状态的描述,作品中话语权威附属于主导意识形态中受过教育的白种男性,而正是这种叙述声音及对现实的反映体现,让读者可以深刻体会当时妇女的卑微地位。 乔治·爱略特无法脱离她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的叙述常规与社会习俗,但她从这种常规和习俗中超脱出来建造了女性作者的叙述声音。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让自己笔下的女性角色演绎出了女性的无奈的卑微和无力的抗争,借此爱略特颠覆与批判了男权制度,打破女性几千年来的“失语状态”,进一步唤醒了欧

女性·自我·悲剧

女性·自我·悲剧 发表时间:2017-12-11T10:47:42.3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作者:梅红艳[导读]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爱情力作。 ——以《呼啸山庄》中两代女主人公为例 ◆梅红艳积石山县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甘肃临夏731700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爱情力作。本文借助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论,从自我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两位女性主人公的爱情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探讨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在爱情婚姻中因自我的因素而造成的悲剧。 一、女性的角色转变 《呼啸山庄》中对爱情的描写是作家对人类情感的深刻透视。艾米莉的女性意识十分强烈,她借小说之文,大胆提出了一个与男性社会传统伦理道德背道而驰的新型的爱情婚姻观:作为女性,在爱情婚姻上享有与男性一样主宰支配的权利。艾米莉打破了婚爱故事里男性一统天下的格局,让作为配角的女性担任主角:在凯瑟琳与希克厉、林顿的感情纠葛中,无论是爱与不爱,还是爱的深与浅,对与错,中心人物永远是凯瑟琳。在小凯茜婚姻和爱情的道路上,从小林顿到哈里顿,不管是成是败,始终是她处于完全的主动状态。 二、悲剧性的产生 《呼啸山庄》中所表现的爱情主要在凯瑟琳和希克厉、凯瑟琳和林顿,以及凯茜和小林顿、凯茜和哈里顿之间。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们的爱情是人类在不同层次上的情感体现:凯瑟琳和希克厉之间的恋情强烈而持久,无善恶的概念,是本我层次的情感;凯瑟琳和林顿之间的感情充满着本我和自我的困惑和矛盾;凯茜和哈里顿之间的爱情是本我层次的情感追求。虽然他们之间的情感表现迥然不同,但是两代女性主人公的婚爱悲剧却是因自我层次上的选择而引起的。 凯瑟琳和希克厉自幼喜欢在广袤的田野上奔跑、玩耍。他们热爱大自然,很少受到世俗的影响和约束,所以,在他们的身上,人类的本能表现得较突出。他们的情感表现的层次基本属于本我的范畴,其特点是他们的交往不受社会风俗习惯等外在因素的约束,而是遵循快乐原则行事。书中的第二代女主人公凯瑟琳·林顿即凯茜,她从小在画眉田庄长大。在慈父林顿的教育培养下,“她能像鸽子一样的温顺驯良,而且她有柔和的声音和深思的表情。她的愤怒从来不是狂暴的,她的爱也从来不是炽烈的,而是消沉、温柔的”。 三、悲剧性的体现 1.凯瑟琳的一生,经历了本我的迷失、本我的觉醒、自我的毁灭这曲折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因自我造成的悲剧性。(1)本我的迷失:对于凯瑟琳来说,希克厉如同她的灵魂,就是她的另一个自我,“我就是希克厉”。辛德雷强令两人分开,凯瑟琳愤然反抗,保全本我。然而好不容易保全的本我却因一次出外夜游而渐渐迷失。凯瑟琳被狗咬伤住进画眉田庄,一场培养上等人的好戏也就上演了,满足她的虚荣心成了驯服她的杀手锏。重返呼啸山庄,昔日那个小野人不见了,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穿着时尚、雍容文雅、仪态万方的贵族小姐。(2)本我的觉醒:希克厉的失踪,让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选择错了。可一切为时已晚,她“一下子就成了林顿夫人,画眉田庄的主妇,一个陌生人的妻子。”三年后,希克厉的再次出现,促使凯瑟琳真切地看清了自己潜意识中所需要的东西,她被压抑已久的本我就此觉醒。希克厉之于凯瑟琳,全然代表着她心中的另一个真实的自己。(3)自我的毁灭: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以及自身本我与自我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在束缚于自由之间,在真我与婚姻之间,凯瑟琳不能找到同时解救自己和家庭的方法,她发现活着根本无路可走,只能从肉体死亡上寻求解脱。悲剧也就成了必然。 2.第二代女主人公凯茜看似幸福的婚姻,其中的悲剧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悲剧的发展也包括了三个阶段:(1)本我的压抑:正值花季的小凯茜爱上了她的表弟小林顿。她像一个天使,把这个小宝贝捧在手心里,全心全意地疼他、关怀他、爱他。因为爱,一味纵容;因为爱,无私奉献;因为爱,甘于牺牲。从本我的层面,她并不喜欢小林顿,但作为“小姐”她只能喜欢“绅士”,本我被深深地压抑。自私自利、性情乖戾的小林顿,贪得无厌地享受着凯茜给予他的所有关爱,却从来没有为她付出过什么,不但不付出、还帮着希克厉剥夺着属于凯茜的一切。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凯茜一直都是压抑着本我,扮演着天使的角色,努力迎合着这桩没有爱情的婚姻。到头来非但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爱情,而且连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也赔了进去。(2)本我的反抗:凯茜比她死去的母亲有着更坚强的意志。她被希克厉骗至呼啸山庄与小林顿结婚。在希克厉的淫威之下,身体里流着和母亲一样热情而野性血液的她丝毫不软弱:他越恶毒,她越不屈;他越暴虐,她越反抗。(3)自我的改变:哈里顿,辛德雷的儿子,呼啸山庄的真正主人,却被希克厉贬为仆人。先前的小凯茜根本看不起哈里顿,她嘲笑他的愚昧无知,鄙视他的粗鲁无礼。“想到和这样一个粗人有关系,大为沮丧。”然而和小林顿失败的婚姻,让她重新开始注意哈里顿。透过哈里顿粗愚的外表,她发现了一颗仁慈善良、无畏的心,她觉得从他身上仿佛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她放弃了歧视,并设法与哈里顿接近,她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哈里顿,并且发展成为亲密的朋友,直至成为恋人。参考文献 [1]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2]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

2011年第1期(总第372期) No.1,2011 General,No. 372 EDUCATIONAL RESEARCH 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 吴晓蓉 [摘要]当下,教育的“非共生态”促使人们关注共生教育。共生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在教育过程中,个体与自然、与文化、与社会,以及与自身的共处,自然地协调了各种关系,共生是教育旨归达成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共生;共生教育;教育范式 [作者简介]吴晓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重庆400715) 一 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和认识论,共生理论已拓展到用以分析人类社会个体和组织普遍存在和发展的必然属性,引发教育学界对其的关注。一方面,伴随教育研究的开放,借助自然科学的原理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将为教育研究提供一种新视界、新思路与新方法。如依据生物学的目标分类原理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由物理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演化出教育学中的复杂性分析等。另一方面,时下人类与自然、与文化、与他人,乃至与自身内部的“非共生关系”,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生态的失衡造成的,是人性危机的反映。由此引发人类关注教育的“非共生态”,社会、宗教、种族的矛盾与冲突,使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愈来愈强烈地受到存在合理性的质疑和批判,也使其成为提倡“共生教育”的现实基础与首要前提。 教育现象的发展进化历经了一个形态分化的过程。在人类以氏族部落为生存单位,家庭没有从整个聚居群体分离出来时,教育在时空上统一于一体,氏族成员共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发生的过程,教育与学习以自然的、非制度化的方式共生存。随着家庭从氏族部落中相对独立出来,当社会成为以家庭为基本组成细胞的社会时,家庭以自身独特方式对后代发展施以影响的作用日益彰显。这时,家庭教育从社会教育中分化出来,并与社会教育处于共生状态。再随着社会职能、组织机构复杂化和社会分层、劳动技能分工等社会系统功能的自然分化,教育的再次分化成为必然,学校属于再分化后的产物。自学校诞生后,教育现象逐步从散乱、游离的教育细胞发展成系统、稳定的教育实体。作为独立的教育实体,制度化之前的学校,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处于较和谐的共生存状态。伴随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学校日益成为一种规模庞大、社会化程度高、与社会关系复杂的事业,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成了教育的“轴心”。 处于“轴心”地位的学校教育,因与其“所依附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地区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08JJD880238)和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促进多媒体汉语学习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880015)的研究成果。

论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

前言 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的人”。她的小说主要以婚姻和爱情为主题,几乎都揭示女性的悲剧命运。张爱玲以一种女性的细腻的观察角度,去洞察世间男女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妥协与堕落,她善于把时代、国家等一些大事情都淡化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中,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就在这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中演绎着自己的悲剧,她们的悲剧不能归责于具体的人或事,似乎是是一种命运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甚至于她们在承受自己悲剧的同时,也在缔造着别人的悲剧,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一、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 (一)女性的生存悲剧 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悲剧寄托了作为一个敏感自省的现代人,对个体生命中的生存寂寞与生存痛苦以及恐怖的深刻感悟,也是她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她不动声色地讲述着现代人一个又一个在黑暗中坠落毁灭的凄凉故事,还这个无聊又无奈的世界以无奈而又无聊的本来面目,渲染着不安与恐惧、凄惶与悲伤的气氛,悲从中来。这种生存悲剧的实质便是个人欲望与他人存在利益的冲突。她于是用瑰丽的文字精雕细琢女人生命和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压抑、伤痛、畸形和无聊。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借范柳原之口道出了“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1]白流苏一上场就展示了自己冷酷自私的婚姻观,为了逃离寄食娘家,遭人白眼的处境,为了求得经济上的依附,她抛弃了诗礼人家的矜持含蓄的姿态,以“快、准、狠”的方式从妹妹手中抢走了范柳原,她非常清醒的看到了自己已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再不搏一把将永无出头之日时,于是大胆的决定用残余的青春做最后一次的赌注。在白流苏那里,爱情早已扭曲,成为她获得赖以生存的婚姻工具,然而,面对最终成就的婚姻,白流苏心中反而升起了弥漫难散的惆怅与凄凉。一场倾城之恋,就这样向白流苏和人们昭示了更广泛更普遍的人生命运的不可靠。 即使像葛薇龙这样的比一般“女结婚员”更独立的精神,受过新思想教育,对她所出身的家庭更有叛逆性,她甚至希望寻找到浪漫的爱的女性最终是同样的命运,没落世家的经济的贫穷,迫使她走进了她反感的姑妈的府邸,她之后的堕落,每一步都与虚荣心与贪图物欲密切相关,对优裕的物质生活的眷恋,对纨绔子弟的爱慕,使她完全成为了梁太太和乔琪乔的俘虏,灵魂已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她那一点点单纯,脆弱的理想已经完全被强大的物质欲所征服。她的希望、幻想只能像起泡一样一个个无情的破灭,挣扎纯属徒劳就死了心,退缩在命运永恒的框子里,丰满鲜活的生命被扭曲为干瘪,苍白,平庸的服服帖帖的工具,成了现实命运的牺牲品。 在物化爱情和男性传统樊笼中女性的生存是以压抑为前提的。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的性压抑的描写,在父权文化下的窒息和女性在社会环境的压抑下种种世相的描写,显示出了相当的深度。

丸山真男历史意识的“古层”论简析

丸山真男历史意识的“古层”论简析 刘文星*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考察丸山真男“古层”论的提出过程,分析历史意识之“古层”思想的内涵,认为丸山提出的“古层”论是对日本思想中解构外来思想的某种共通模式的探究,并非国粹主义,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复古或保守思想;日本的超国家主义随着战败解体,而“古层=执拗低音”却依然持续,并阻碍着近代主体的产生。在今天,如何使“古层”思想融入全球化语境中,也许是日本从传统思想的深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关键所在。关键词:丸山真男 历史意识 “古层”论 日本思想  丸山真男(1914—1996)被誉为“最能洞察和批判日本近代深处”①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第一人。然而,“古层”论(又称“原型”论)的提出,使得曾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旗手”和“战后精神代表”的丸山,一时间似乎“转向”成了“保守主义者”。相对于日本学界乃至民众中经久不衰的“丸山热”,我国学界也有不少关于丸山真男的研究②,对其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对其“古层”思想的论述还显得不够全面和充分,而“古层”论是丸山日本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贯穿其整个的学术思想体系。 那么,“古层论”的提出究竟是否代表丸山思想的转向呢?丸山为— 136—*① ② 作者系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朝日 1996年8月19日。 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柴田哲雄和凌维慈:《丸山真男及其日本思想论》(《日本学刊》1999年第5期);孙歌:《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 《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代译序(三联书店,2000年);徐水生:《丸山真男的日本思想古层论初探》(《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施平:《也论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日本学刊》2001年第1期);盛邦和:《丸山真男:传统演化与文化的现代化》(《日本学刊》2002年第3期);韩东育:《丸山真男的“原型论”与“日本主义”》(《读书》2002年第10期);葛兆光:《谁的思想史?为谁写的思想史?———近年来日本学界对日本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等。

新教育学习材料1

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五届研讨会主报告朱永新摘要:涵养生命是教育的天职。对生命的发现、挖掘、探索和追寻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新生命教育是新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它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而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原点,重归生命的本体,向内审视生命的本质,让生命回归自身价值;向外建构教育的场域,铸造生命的精神家园。它是拓展生命长度,锻造人类生命链环的重要基础,是拓展生命宽度,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也是拓展生命高度,构筑人类精神高地的根本手段。在操作层面,新生命教育遵循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身体舒展为条件和以生命共同体为基石的原则,依托新教育研发的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并且通过其他学科相关课程及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实践,以此弥合知识对生命的割裂,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新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一)新教育对生命的认识 1.不同学科对生命的定义 毫无疑问,生命是大自然最为神奇的创造。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般的存在。 但是,什么是生命? 这是一个关乎人类的根本性问题。和德尔菲神庙门楣上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一样,“什么是生命”的问题,直指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人类对自身的探究从未停止,对生命的洞悉也从未完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固定答案,对“生命”也一直没有出现过公认的标准定义。 就生命的内涵而言,随着学科的分化,涉及生命的各门学科都试图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生命,形成了对生命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是指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所组成的生物体。 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命,是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高度统一体,社会性是人的生命区别于其他物种生命的本质属性。 哲学意义上的生命,则是指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界矛盾运动的产物;同时,生命也是一种主观存在,是认知现实世界的主体。 从心理学、经济学、文学、宗教等其他角度,人们对生命还有着更多定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觉醒田佳宁 摘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了一个色彩绚丽的女性人物世界,其中就包括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和具有女性意识觉醒的人物形象。所谓女性意识觉醒就是女性在客观的世界中,对自身的价值、地位的主观意识觉醒。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邢夫人和鸳鸯、袭人与晴雯、尤二姐和尤三姐这四组经典形象能够非常鲜明的突出女性意识的对立,更能体现在当时封建礼教的背景下,女性意识与时代对抗的伟大。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意识;人物对比 引言:众所周知的是,我国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一直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在残忍的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女性的生活简直是苦不堪言,比如缠小脚、一夫多妻、借妻生育等陋习,不仅对于女性的身体,对于女性的精神上也是很大的折磨。即使到了相对比较开明的明朝和清朝也有约束妇女的“三从四德”这就像一把枷锁,牢牢地把女性的精

神囚禁在监牢中。而女性意识作为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历史中就一步步的瓦解了男权至上的封建礼教社会。下面就结合《红楼梦》的几个经典形象浅谈女性意识的觉醒。 1.林黛玉和薛宝钗 《红楼梦》塑造的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林黛玉作为文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额形象,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她有如天上仙子一般的美貌、有湘娥啼竹素女愁的感伤,有李清照般的才华,最重要的是有敢于蔑视权贵的独立自主的思想,总的来讲,林黛玉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形象。然而薛宝钗则是一个经典的传统主义形象,对封建礼教的态度选择无条件遵循和绝不质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选择明哲保身。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好像都信奉一种“中庸”之道,此处并不是完全否认中庸之道,而是如果过分的强调中庸之道,则会造成人们先天创造力的流失,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尤为重要。 《红楼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场景,就是元春省亲之时,黛玉宝钗二人各作诗一首,林黛玉的诗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语言简洁大方,诗中既礼貌的表达了对于元妃到来的欢迎也将景色描绘的生动形象,寓情于景。而薛宝钗所作的诗则华而无实,用典颇多,刻意的去赞美皇恩浩荡和元妃归省,总之目的性极强。 黛玉就是一个敢于追寻自我的形象,在大观园也是独树一帜。宝钗则是小心谨慎,生怕哪里做得不对触犯了封建礼教。《红楼梦》通

浅谈《花凋》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浅谈《花凋》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花凋》是张爱玲于1944年3月发表在《杂志》月刊第12卷6期上发表的一篇作品。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与《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等相比,《花凋》并不出名。但其中对于女性命运的描写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张爱玲是一个冷静的女性写作者,在《花凋》中,她以平淡的笔调向我们讲诉了一个少女的悲情故事。 《花凋》中川嫦的命运实质上是时代的缩影,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历史的潮流中,在男权为中心的重压下,文本力图重现女性的真实遭遇,即被压抑的现状,从而引起社会的共鸣。 郑川嫦的悲剧首先表现在其个性的被压抑。这种对其内心本能欲望的压抑是双重的。文本开篇以倒叙的手法写道“……川嫦是一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十九岁毕业于宏济女中,二十二岁死于肺病。……爱音乐,爱静,爱父母……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无限的惋惜……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罢,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墓志铭呀,这躺在墓中的女孩子生前必然是十分受人宠爱的吧?可是作者在此却笔锋一转,接着说“全然不是这回事。的确,她是美丽的,她喜欢静,她是生肺病死的,她的死是大家同声惋惜的,可是……全然不是那回事。”不是那回事,那么又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我们看到:“川嫦是姊妹中最老实的一个,言语迟慢,又有点脾气。她是最小的一个女儿,天生要被大的欺负,下面又有弟弟,占去了爹娘的疼爱,因此她在家里不免受委曲……”,文本中提到,“川嫦是姊妹中最老实的一个,言语迟慢,又有点脾气。她是最小的一个女儿,天生要被大的欺负,下面又有弟弟,占去了爹娘的疼爱……”在这种背景下,川嫦注定成为被忽略与欺压的对象。为了在家里生存下去,川嫦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本能欲望。她没有漂亮的衣服来装饰自己,穿的的姐姐们剩下的旧衣裳,甚至有时还得赤脚;她想要上大学,可是那对于她而言那只是奢侈品;她渴望一段真正的爱情,却因为一场大病扼杀在了摇篮里。生活在宗法父权下的女性,除了选择逆来顺受,没有任何主导自己命运的权力和力量。 马克思曾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很显然,我们的主人公川嫦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她的父亲是遗少,家里虽然拮据,却死要面子。“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可见,川嫦是没有机会取得经济独立的。没有经济的支持,自然就没有话语权。起初,我们可以看到,川嫦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在姐姐们都出嫁以后,川嫦并不忙着找对象,她希望她爹有了钱以后可以送她上大学,好好地玩两年,从容地找个合适的人。但依附于父权下的她,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在她的愿望还没有得到是实现时,她的母亲,郑夫人已经托了大小姐为川嫦找对象。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与章云藩的恋爱。在川嫦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女性在长期压制下被扭曲的思想,即便川嫦有着对更高理想——上大学的追求,但她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找个合适的人。在男权中心思想的影响下,川嫦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始终无法摆脱从属于男性这一传统。 其次是人性的自私与冷漠对川嫦的伤害。这不仅表现在她生病前的不得宠及受欺负。更表现在她生病后,周边人的态度。当川嫦缠绵于病榻时,她的亲人早已厌倦了这劳神又伤财的事。郑先生父母并非不爱她,只是这爱若与钱比起来就显得苍白无力不值一提。当面对川嫦即将逝去的生命时,“郑先生道:‘不是我说丧气话,四毛头这病我看过不了明年春天。’说着,不禁泪流满面。”可是听到要买西药时,他却舍不得了,生怕为她白花了钱而影响一家人的日后生活,甚至连她每天吃两个苹果也要发怒,因为他连养姨太太的钱都没有了。而母亲呢?因为怕给女儿治病让丈夫知道自己有私房钱,竟忍心眼睁睁看着女儿慢慢地死去,她那有限的母爱终归抵挡不了金钱力量的冲击。文本通过这对川嫦周边人的行为的描述生动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现在的历史教学不能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一直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大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也就形成了引入新课—讲解重点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处理课后作业的模式,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学目的仅限于如何使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方面,不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感知,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行为;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感知和思考;重视课堂内的知识传授,忽视走出课堂感受历史;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总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注意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具有权威性,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贵在于传,而无须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不必考虑学生的感受,这违背了教育成才的科学规律。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成才的目标也是学生,如何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形成自我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所在,即怎样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形成历史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西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来源于实践,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感知知识,用自己的参与行为提升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多维互动模式也要求在教学中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实践,形成创新思维模式。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过程方法的倾向,从而形成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对历史缺乏兴趣,对历史知识的来源仅限于书本而不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过程,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多维互动模式”不失为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旨在改革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局面的出现;通过教学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互动、感情互动、实践互动等,达到学生感知知识的目的。其具体要求是:(1)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延缓判断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3)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允许学生自我思考和得出结论。 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仅限于从课本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状况,这是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完成知识感知的关键,而“走出去,请进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走出去”,就是打破书本和课堂界限,让学生亲自感受历史。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到图书馆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上网下载有关历史信息,也可以参观本地的文物古迹,进行诸如考古、收藏、研究等活动。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

柏拉图理性神学观照下的文艺思想

第28卷第3期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9月20日∑!!:兰墨盟竺:三!竺坚里生旦!鉴堂堡里g垫!垒!竺堕竺!曼堕坠!璺!i!望墅P!:圣Q圣塑墨 柏拉图理性神学观照下的文艺思想 李婕婷 (宜春学院文传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古希腊哲人、思想家柏拉图的思想是以理式论为核心内容的理性神学,该神学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内外因综合作用之源,其文艺思想在这种理性神学的观照下,呈现出追求真善美理式真理的特点。 关键词:柏拉图;理性神学;理式 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08)03-0043-03 神学,是援用唯心主义哲学来论证神的存在、本质和宗教教义的一种学说。古希腊哲人、思想家柏拉图的世界观就是一种神学,但这种神学不是有着某种具体宗教教义的神学,而是以“理式”为核心内容的理性神学。于是,在此世界观的观照下,他的文艺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追求理式美的特点。 一、内外因综合作用下的诗学、理性神学意识之源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生于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的父母都出自名门望族,母亲出自梭伦家族,柏拉图属于梭伦的第六代后裔。柏拉图虽然从小在继父家度过,但是优裕、富足的家境使他从小就从智者那里获得了各种教育,包括学习音乐、诗歌、绘画和哲学等。据多种史料记载,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的颂诗和其他抒情诗,富有文学才能。“如果没有遇到苏格拉底并为他的谈论所吸引,柏拉图——正如他对梭伦的评价那样——很可能会成为一位有造诣的诗人。”【Jl(㈣ 柏拉图爱诗、写诗、懂诗,有着深刻的创作体验,他那样地了解诗和写诗的人,深切地知道诗的美,诗的魅力,诗的神秘,诗的摄人心魄。所以,后来他才最有能力、有资格、有见地地评诗、论诗。 柏拉图20岁时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善”的伦理思想及对神的无比崇拜对他影响颇深。不仅如此,柏拉图还研究了他的前辈——著名哲学家们的几乎所有著作,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那样: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柏拉图得来了宗教的倾向、灵魂不朽的信仰、出世的精神、僧侣的情调以及理智与神秘主义交织的“数”的意识;从巴门尼德那里,他得到了一切变化都是虚妄的信仰;而从赫拉克利特那里,他得到的学说更为消极,即感觉世界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永久的。这些观点,都为柏拉图形成独立神秘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共八年,其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对柏拉图产生了重要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告终;“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治,但因施行暴政而在八个月后又被群众推翻;雅典恢复民主政治,但它竟又以渎神的罪名处死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给柏拉图触动很大,哀伤之余不仅有改变自己从政志向的想法(柏拉图70高龄所撰写的自传体《第七封信》中:“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发生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更引发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是无法避免的。”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他推崇拥有智慧、探求真理的“哲学王”倾向。 另外,此时希腊社会的文化氛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鼎盛时期已经逐渐过去,滑稽戏谑风格的戏剧非常受大众欢迎。随着民主势力的上升,自由思想和自由辩论的风气很盛,讲究修辞、迷惑他人的诡辩学派兴起。柏拉图对此深恶痛绝,认为是低级趣味、伤风败俗、不讲真理、没有对人有用的教益,甚至认为是“剧场政体”代替了“贵族政体”。 在柏拉图看来,政局动荡、世风日下,该怎样培养人的健康素质,如何建成坚不可摧的稳固国家?现存的颠倒混乱让他很是失望,冥冥思索,他把目标和理想从厌弃的现实世界、此岸世界转移到苏格拉底和各辈先哲启发过他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 收稿日期:2008一O l一25 作者简介:李婕婷(1982一).女(汉族),吉林梨树人,宜春学院教师,硕士。研究向:文艺批评。 43

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意识

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意识 天目环境工程071 施海琪 关键词:希腊神话女性意识 与基督教的圣经文学并列被称为西方文学两大源头的是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无疑是神话。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有一大批女神的存在。这些女神都扮演着十分复杂的角色。其中,有三位女神最能体现当时世界的女性意识,她们是:雅典娜,赫拉,和美狄亚。 一.智慧女神雅典娜 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雅典娜身份颇为复杂。她是宙斯与“机巧”女神墨提斯之女,从赫西俄德讲述的神话可知,她是从宙斯脑袋里蹦出,而非从母亲墨提斯的子宫里诞出。一出生后她接受了宙斯的神盾,“有了它,她的力量便超过了住在奥林波斯的一切神灵。另外,雅典娜和阿尔特弥斯以及灶神赫斯提亚都是贞女,坚定地拒绝婚姻,虽是女神,她们却都拒绝被希腊男人视为女人之存在最基本的婚姻及为人母的角色,而从事男性活动中最具有特色的作战和狩猎(灶神除外)。雅典娜与后两位女神不同的是,她一向被视为无性别的中性神,是一个高度男女合体的角色,或者也是一名跨越两性疆界者。所以,不从母亲子宫所生,坚定保持贞洁,这两点超过其他因素,决定了雅典娜身为女性,却不同于一般女人的身份认定。女神雅典娜也具有女性属性,从《奥德赛》里可知,她是女性纺织活动的守护神,尤其是纺纱和织布的发明者,因此受到女性崇拜。费埃克斯妇女善纺织与雅典娜有关。诗中说:“费埃克斯妇女们也都精于纺织,因为雅典娜赐给他们无与伦比的精巧手工和杰出的智能。”不过,诗中从未见过雅典娜自己从事实际的纺织,神女卡吕普索和基尔克倒是手拿梭子在纺线织布。尽管如此,就因雅典娜是纺织的保护神,她亦可视为女性纺织者的原型,以及纺织这种纯女性化活动的象征。一个过于强大的女性神明的存在本身,对男权社会就是一个挑战。是的,这个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的女性神址太过强大,影响也太过深远。男权的统治者是希望能把她彻底的抹煞,就像世界三大宗教当中没有女神一样,但是又做不到。抹煞不了她的存在就只能用各种方法把这个女性拉入到男性阵营里面去。甚至把她变成不是女人,这样才满意。这样的版本,也是绝对不鲜见。 二.复仇之神美狄亚 美狄亚,一位古希腊美丽的女巫师,一个岛国国王的女儿。一个王子伊阿宋流落到了这个地方,美狄亚救了他并深深爱上了他。伊阿宋要用金羊毛救自己的国家,可金羊毛是美狄亚父王的镇国之宝啊。为了爱,美狄亚背叛家族,偷宝救爱,两人乘着金羊毛回到伊阿宋的国家,金羊毛为他们换来了幸福生活。 本以为这就是天长地久了把,可她错了,在美狄亚为伊阿宋生下一双可爱的儿女后,伊阿宋却爱上了国王的女儿,他们就要结婚了。象晴天霹雳,击碎了美狄亚的爱,也击起了她的恨。她让孩子给新娘送去她特制的"美丽嫁衣",新娘一穿上就着火烧死了,国王为救女儿也烧死了。剩下负心的伊阿宋回到自己的家来时,正看见美狄亚亲手杀掉自己的一双可爱儿女,绝望中,伤心含泪乘车飞走。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既然爱已不在了,也不能留孩子在世上受苦,这就是美狄亚的作风。留下负心的人,让他在世上独自悔恨把,与其杀了他让痛快了,还不如让他受良心的折磨,这就是美狄亚。

封建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封建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小组成员:蔡煌、周健、胡龙飞 论文撰写:蔡煌 中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基本上仍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环境架构。因此,诸如“男尊女卑”(语出《周易》)、“男主外,女主内”(语见《大易通解》)、“女子以弱为美”(源自班昭《女诫》),与“女子无才便是德”(参见《易酌》)等说法,确实对中国的女性影响深远,也已发展成多数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导致极多女性的才艺,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女性的处境与心声,透过一些优秀艺术品的诠释,如《红楼梦》、《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作品,才幸运地博得同情与关注。 中国古代有不少给女性的人身自由加以摧残和束缚的封建礼教和陋习,其中如“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三妻四妾”、以缠足为美等。 商周二代是华夏制度文明确立的关键时期,正是这两个王朝的更迭完成了由父系制的高级阶段(商代)向父权制时代(以周礼确立为标志)的过渡。从此,为巩固和强化男性的支配地位,便造出了一系列宗法伦理的信条,既以规范社会,更以桎梏女性。女性地位之全面低落,既肇因于这种宗法伦理所维护的男性统治,男性统治更藉这种宗法伦理而大行其道,世泽绵长。 一、女性是父权社会的经济附庸。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丧失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只得借助婚姻或血缘的关系,依附于男子,沦为家庭的奴隶。旧时有“男称丁,女称口”之说,封建时代皆以一家中“丁”的数目分配土地和担负赋税,把女性排除在外。这“计丁受田”制度最典型说明女性毫无经济地位的事实。女性在家庭中也没有私有财产。《礼记?内则》谓“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这就是说,女子在出嫁前没有财产,出嫁后作为妻媳也无私有财产,甚至女子从娘家带去的财产的所有权也被剥夺了。有些女性出于家庭的原因被迫出外劳动,仍一样为男性所歧视,冠以“三姑六婆”之称。有时女性甚至沦为男性买卖的对象,有卖为奴婢、卖为妻妾、卖为童养媳、卖为娼妓,陷入最悲惨的境地,这都是因为女性在经济上不能独立造成的。泯灭女性的经济权力,令其成为男子的性奴隶与生育工具,已成为封建宗法约束女性的有力武器。 二、女性被排除在政治之外。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乾坤正位”便成为规范男女的理论基础。“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男主内,女主外……这种分工模式给两性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男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增长了‘才干’,那些成功者制造了自己的‘历史’,成为财富与权力,妻妇与奴隶的拥有者,而生活于其中的妇女不得不屈从于男人为自己设就的生活范围和既定的角色,将自己的职分降到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妇女无权的隐忍的经历,形成了认为妇女是无能的短见的偏见,从而妇女本身也就成了无史的沉默的群体。” 妇女被禁锢在家中,服役于人,料理家务,就是连统治阶级的皇后也属被禁之列。不仅如此,封建时代还宣扬“女祸论”,即认为宠信妇人,使之预政,必酿成祸患,甚至宠信妇人,使之预政便是祸患的传统理论。无论家政、国政,都奉之为信条,引之为鉴戒,使只成为限制女性预政的一件理论武器。总之,一切女性的基本政治权利在这一男权社会中消失殆尽。 三、传统女教自始至终渗透着封建伦理的观念。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石,故传统女教向以贯彻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宗旨。在汉代以前,已出现了奴化女性的封建女教。女教轻视智育,认为“妇女只许初识柴米鱼肉数百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