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射混凝土(C20、C25、C30)配合比计算书

喷射混凝土(C20、C25、C30)配合比计算书

喷射混凝土(C20、C25、C30)配合比计算书
喷射混凝土(C20、C25、C30)配合比计算书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1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则表示为18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 3 计量单位的变化 过去我国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为kgf/cm2。现按国务院已公布的有关法令,推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该单位体系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因此,强度的基本单位为1 N/m2,也可写作1Pa。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计量单位改以国际单位制表达。由于N/m2(Pa),数值太小,一般以 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要求 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 2、坍落度200±20mm 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 水泥:级; 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 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 掺合料: II级粉煤灰;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 ,0) 依据JGJ55-2011表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 MPa。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 ,0 = 30+× = 2、计算水胶比 (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ce =γc f ce = × = (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b = γf f ce = × = (粉煤灰掺量20%) (3)计算水胶比 W/B=αa f b/(f+αaαb f b)=、确定用水量(m wo) 依据JGJ55-2011第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选取, 取用水量为230kg。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m=190/=㎏/m3 取值m=390㎏/m3 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

依据JGJ55-2011表和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 则每立方m fo =390×=㎏/m3 取值m fo=80kg 6、确定水泥用量(m c) m c =39-80=310㎏/m3 7. 计算减水剂用量 选取掺量为%, 得:.m a1 = m b o × =㎏/m3 8、确定砂率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9、计算砂、石用量 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 m c o+ m fo + m go + m so + m wo + m a1= m cp m so βs = ― × 100% m go+m so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拌合物质量取2400㎏/m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 m so = 900㎏/m3;m go = 920㎏/m3 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 四、试配,检验强度 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检验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按JGJ55-2011第的规定进行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试验,

2021年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粗集料) (3: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计算配制强度2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4.0MPa 。 混凝土设计强度: k cu f ,=2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cu f =σ 645.1,+k cu f =20+1.645×4=26.6MPa 2、水胶比: 根据设计规范及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52。 3、单位用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为800~120mm 。 根据实际试拌效果,取用水量为238kg/m 3。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8kg/m 3 4、选定砂率: 根据根据设计规范及实际试拌效果初步选用55%。 5、计算配合比: 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为2300kg 则 即:458+00s g m m ++238=2300 55%= % 1000 00 ?+s g s m m m 解得:=0s m 882kg =0g m 722kg 6、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要求,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选配两个调整配合比,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水胶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2,即水胶比分别为0.50与0.54。 1、水胶比为0.50的参照1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76:872:714:238 比例为:1:1.83:1.44:0.50 2、水胶比为0.54的参照2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41:892:729:238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路智)

设计说明 1、试验目的: 云南省都香高速公路守望至红山段A7合同段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使用于洞口防排水、洞门建设、垫层、超前支护、主洞路面垫层、横洞路面垫层、附属洞室砼路面、路堑、锚索杆框格梁路基防护等。 2、试验依据: 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试验的原材料: 1、水泥:采用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生产的堡垒牌P.O42.5普通硅酸盐 水泥。 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源石材场生产的5mm-10mm及 5mm-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 3、细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元砂石料场生产的II类机制砂。 3、外加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LZ-Y1型,掺量采用1.0%。 4、水:昭通市鲁甸县都香A7标地下水。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 在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 )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时,则可由下式计算求得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 ),即 f cu,o= f cu,k+1.645σ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σ=4 f cu,o= f cu,k+1.645σ =20+1.645×4 =26.6MPa 2-2、计算混凝土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o=26.6(Mpa),水泥实际强度f ce=49.3(Mpa) 采用回归系数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表5.1.2得 a a=0.53,a b=0.20 W/B=a a ×f b ÷(f cu,O +a a ×a b ×f b )=0.53×49.3÷(26.6+0.53×0.20×49.3)=0.98 注:f b=γf×γs×f ce= 1.00×1.00×49.3=49.3(Mpa) 2-3、确定水胶比 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无冻害地区,根据图纸设计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表6.8.3,允许最大水胶比为0.55,计算水胶比为0.98,不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经验水胶比0.55 3、确定用水量(W )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配制每立方米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确定,当水灰比在0.4~ 0.8范围时,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查表计算得,当坍落度为200±20mm时 用水量为:W' =230kg/m3。采用粗砂,可减少用水量,根据实际试拌坍落度和混凝土 和易性最终确定用水量W' =193kg/m3 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LZ-Y1型,掺量采用1.0%,减水率为:20% 代入公式计算m wo=m′wo×(1-?)=193×(1-20%)=154( kg/m3)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JTJ041-2000、JGJ55-2000、GB/T1596-2005 二、原材料: 1、水泥: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R 2、砂:白音青格勒砂场中砂 3、石:宇厦石料厂4.75-9.5mm:25% 9.5-19mm:50% 19-31.5mm:25% 4、水:饮用水 5、粉煤灰:蓝旗电厂 6、减水剂:天津雍阳 7、聚丙烯腈抗裂纤维:北京中创同盛科技有限公司 三、 1、使用部位:墩.台身及台帽 2、设计坍落度:90-110mm 四、配合比设计: 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水泥强度:fce = 42.5*1.00= 42.5MPa W/C =(Aa.fce)/(fcu,o+Aa.Ab.fce)=(0.46*42.5)/(38.2+0.46*0.07*42.5)=0.49按耐久性校正水灰比,查JTJ55-2000表 4.0.4允许最大水灰比 0.50,取水灰比为0.47;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二.3,三.2和JGJ55-2000表4.0.1-2选定用水量229kg/m3加0.6%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则加过减水剂之后用水量为185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 o): m C o = m w o/(w/c) = 185/0.47=394kg/m3 按耐久性校正单位水泥用量查JGJ55-2000表4.0.4允许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采用计算用量394kg/m3;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依据《用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 3、水 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 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 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材料名称 规 格 主 要 试 验 检 测 项 目 备注 细度 80μm 筛余 标准稠度 凝结时间 安定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水 泥 P.O42.5 初 凝 终凝 试饼法 雷式夹法 3 d 强度 28d 强度 3 d 强度 28d 强度 后附检测报告 规 定 值 ≤10% / ≥45min ≤600min 无弯曲无裂缝 <5 ≥17 ≥42.5 ≥3.5 ≥6.5 实 测 测 0.9 131.5g 150 185 合格 1.0 30.4 47.6 5.5 7.6 (2:粗集料) 材料名称 主 要 试 验 检 测 项 目 备注 粗集料 表观密度 吸水率 含泥量 针片状含量 压碎值 坚固性 后附检测报告 规 定 值 >2500kg/m 3 ≤1.0% ≤1.5% ≤20% ≤20% ≤12% 实 测 测 2713 0.49 0.9 8.0 16.8 7.0 (3:细集料)

C20隧道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湖南省G320洞口县城至江口公路改建工程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江西省路桥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南省汇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时间: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一日

目录 1、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 2、水泥砼配合比试验报告(CS313) 3、水泥砼拌和物坍落度、稠度(维勃仪法)试验记录表(CS315) 4、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S321) 5、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CS311) 6、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CS312) 7、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牌水泥质量检验报告 8、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3) 9、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4) 10、材料试验通用报告(CS202) 11、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6) 1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7) 13、外加剂检验报告

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及施工要求 1.1、强度等级:C20。 1.2、设计坍落度:80~120mm。 1.3、使用部位:隧道初期支护 1.4、粗集料: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6mm。 1.5、粗集料级配:采用4.75-9.5mm连续级配,级配范围见下表。 1.6、细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 2.5。 1.7、搅拌机: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二、配合比试验依据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GB50086-200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湖南省G320洞口县城至江口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纸设计》。 三、原材料及性能 3.1、水泥: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牌水泥,P·O 42.5水泥,各项性能指标见下表。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 cu,o≥ f cu,k+1.645σ 式中: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 6.00;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 cu,k = 50.00; 经过计算得:f cu,0 = 50.00 + 1.645 × 6.00 = 59.87(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W/C=αa×f ce/(f cu,0+αa×αb×f ce)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 0.46,αb = 0.07; 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59.33; 经过计算得:W/C=0.46 × 59.33/(59.87 + 0.46 × 0.07 × 59.33) = 0.44。 实际取水灰比:W/C=0.4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选取:

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wa= m w0(1-β) 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10.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试验数据m w0=215.00kg。 m wa=215×(1-0.10)=193.50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基准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m c0= m w0/(W/C) 经过计算,得m c0=215.00/0.40 = 537.50(kg) 粉煤灰的取代率(βc),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10-31,取15.00%。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按下式计算: m c= m co(1-βc) 经过计算,得m c=537.50 ×(1 - 15.00%)=456.88(kg)。 五、粉煤灰用量计算:

C30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第 1 页共 5 页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强度等级:C30; 要求坍落度:100~140mm; 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 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200C;

第 2 页共 5 页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 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 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 (a 2. 38 0.5 645 .1 30 645 .1 , 0, cu MP k fcu f= ? + = + ≥σ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环境作用等级:L1、L2、H1、H2、T2、M1。 3、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 4、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0%范围内。 5、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3)初步选定配合比 1、确定水胶比 (1)水泥强度 f ce =r c f ce , g =1.16×42.5=49.3(MPa) (2)胶凝材料强度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得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粗集料) (3: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计算配制强度20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4、0MPa。 混凝土设计强度: =2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 =20+1、645×4=26、6MPa 2、水胶比: 根据设计规范及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52。 3、单位用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为800~120mm. 根据实际试拌效果,取用水量为238kg/m3。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8kg/m3 4、选定砂率: 根据根据设计规范及实际试拌效果初步选用55%。 5、计算配合比: 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得重量为2300kg则 即:458++238=2300 55%= 解得:882kg722kg 6、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要求,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选配两个调整配合比,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水胶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2,即水胶比分别为0、50与0、54. 1、水胶比为0、50得参照1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76:872:714:238 比例为:1:1、83:1、44:0、50 2、水胶比为0、54得参照2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41:892:729:238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砼配合比设计记录 一、材料: 1、水泥:泾阳声威水泥P.O42.5R 2、粗集料:东岭碎石场(5-1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银花河河砂场(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凯迪KD-4型速凝剂,掺量3% 以上材料,经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二、设计依据 1、交通出版社《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 2、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 4、GB50119-2003《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三、配合比设计过程 (一)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它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Dmax=16㎜ 2、确定砂率 砂率按下式计算: Sp=140.63Dmax-0.3447=54% 3、选择水泥用量

(1)Rs=A(1.44Rb-2.04)>Rye=0.41×(1.44×42.5-2.04)>20=24.26>20 式中:Rs—喷射混凝土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MPa) A--取0.41 Rb—水泥标号(MPa) Rye—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 (2)计算水泥用量 Co=782.4 Dmax-0.2377·B=782.4×16-0.2377×1=404 Kg/m3 B—调整系数,当用425号水泥,则B=1。 4、选择速凝剂及其用量 Qo=△g·Co=404×3%=12 Kg/m3 5、确定水灰比及其用水量 W/C=0.45 Sp+0.2475=0.45×0.54+0.2475=0.49 W=0.49×404=198 Kg/m3 6、计算砂石用量 Vs+G=1000-[(Wo/ρw+ Co/ρc+ Qo/ρq)+10·a] =1000-[(198/1+404/3.15+12/3.05)+10×1] =1000-[330.2+10] =1000-340.2 =660L So= Vs+G·Sp·ρs=660×0.54×2.6=927 Kg/m3 Go= Vs+G·(1- Sp)ρq=660×(1-54%)·2.61=793 Kg/m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配合比计算案例 某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底板设计使用C30等级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原材料选择 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水泥 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 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 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 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 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0,级配II区,含泥量 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 选用北京某公司生产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 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 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C25~C45 C50~ C55 Σ 4.0 5.0 6.0 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 (4.0.1- 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3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38.3MPa。 3、确定水胶比 (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 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 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 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综合考虑:方案1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 方案2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矿粉掺量10%。 方案3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25%,矿粉掺量20%。 (2)胶凝材料胶砂强度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规定执行,对3个胶凝材料进行胶砂强度试验。也可从《规程》中表5.1.3选取所选3个方案的粉煤灰或矿粉的影响系数,计算f b。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说明和设计 一、喷射混凝土的概念 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将速凝混凝土喷向岩石或结构物表面,使岩石或结构物得到加强和保护。喷射混凝土有干混合料喷射与湿混合料喷射两种施工方法,我国井下巷道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干混合料喷射施工法。 二、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要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选定。在保证原材料合格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既要兼顾对强度等主要指标的要求,又要兼顾到施工工艺的要求。一般应满足如下几方面: (1)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如有抗渗要求,还应达到抗渗等级。 (2)回弹量少。 (3)粉尘少。 (4)粘附性好,能获得密实的喷射混凝土。 (5)能满足施工要求,输料顺畅,不发生堵管等。 三、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 1、水泥 ⑴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特种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⑵当有抗冻、抗渗要求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 2、粗骨料 ⑴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或两者混合物,粒径不宜大于16mm. ⑵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二氧化硅的石料。 3、细骨料 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 2.5。 4、减水剂 对混凝土和钢材无锈蚀作用,对凝结时间影响不大,干法喷射混凝土不适合添加减水剂。5、速凝剂 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 ~5%。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在采用其他类型外加剂时或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也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和使用效果试验。 6、水 喷射混凝土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应使用污水、海水、PH值小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举个例子说明: C35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XX (一)原材情况: 水泥:北水P.O 42.5 砂:怀来澳鑫中砂粉煤灰:张家口新恒n级 石:强尼特5?25mm碎石外加剂:北京方兴JA-2防冻剂 (二)砼设计强度等级C35, feu , k取35Mpa,取标准差(T =5 砼配制强度feu , o= feu , k+1.645

c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粗集料)

(3: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计算配制强度2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4.0MPa 。 混凝土设计强度: k cu f ,=2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0,cu f =σ645.1,+k cu f =20+1.645×4=26.6MPa 2、水胶比: 根据设计规范及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52。 3、单位用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为800~120mm 。 根据实际试拌效果,取用水量为238kg/m 3。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8kg/m 3 4、选定砂率: 根据根据设计规范及实际试拌效果初步选用55%。 5、计算配合比: 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为2300kg 则 即:458+00s g m m ++238=2300 55%= %1000 00 ?+s g s m m m 解得:=0s m 882kg =0g m 722kg 6、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要求,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选配两个调整配合比,其用水量与基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坍落度180±20mm。 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 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 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 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 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 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 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 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cu,0) 根据公式 fcu,0 ≥ fcu,k+1.645δ 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u,k——设计强度(MPa) δ——标准差,取5 试配强度 fcu,0 = fcu,k+1.645σ = 30+1.645×5 = 38.2(MPa) 2、混凝土水胶比(W/B) W/B = ɑa×fb/(fcu,0+ɑa×ɑb×fb) 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 【方案一】: 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 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则胶凝材料强

度为:47.0×0.8×0.98=36.8MPa; 由水胶比公式求得: 方案一: 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 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掺外加剂用水量:232.5×(1-25%)=174kg/m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 【方案一】: 水胶比为0.45,即W/B=0.45,则胶凝材料用量: B=174/0.45=387kg/m3; 粉煤灰用量:387×30%=116kg/m3; 水泥用量:387-116=271kg/m3; 外加剂用量为387×2.0%=7.7kg/m3。 【方案二】: W/B=0.46,则: B=174/0.45=378kg/m3, 粉煤灰用量:378×20%=76kg/m3; 矿粉用量:378×20%=76kg/m3; 水泥用量为378-76-76=226kg/m3; 外加剂用量为378×2.0%=7.6kg/m3。 5、确定砂率βs 由碎石的最大粒径25mm,查表JGJ55-2011表5.4.2,选取砂率为31%,在坍落度60mm 的基础上,坍落度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坍落度180mm的砂率为1%×(180-60)/20+31%=37% 假定C30容重2380 kg/m3,根据砂率37%,计算砂、石用量为: 方案一:砂子用量670kg/m3,石子用量1141kg/m3。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工程名称 忻阜高速公路S合同段 二、结构环境 潮湿寒冷环境,无侵蚀物质影响 三、设计目的和用途 1、目的 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工作性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且经济合理 2、用途 用于隧道初期支护C20喷射混凝土施工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强度:C20 2、坍落度要求:干硬性混凝土 五、设计依据 JTJ041—2000规范要求 JTJ042—94规范要求: C:(S+G)=1:4~1:5 S: (S+G)=0.45~0.6 W:C=0.4~0.5 GB50086-2001规范要求: C:(S+G)=1:4~1:4.5 S: (S+G)=0.45~0.5 W:C=0.4~0.45

六、所用原材料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二、确定试配强度(f cu,0) 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f cu,0≥f cu,k+1.645σ =20+1.645×5 = 28.2 (MPa)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取5.0 MPa 三、确定水灰比(W/C) 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对喷射混凝土的要求并综合考虑,选取水灰比为0.40 四、计算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 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对喷射混凝土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取砂率βs=0.48,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4%,设定混凝土容重m cp=2300 kg/m3 确定以下参数: C/(S+G)=1:4 W/C=0.4 A/C=4% S/(S+G)=48% C+S+G+W+A=2300 综合计算出每方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水泥 C=426 kg/m3砂子 S=810 kg/m3 石子 G =877 kg/m3 水 W=170 kg/m3 外加剂 A=17 kg/m3 五、试配用基准配合比: C:S:G:W:A=426:810:877:170:17 = 1:1.90:2.06:0.40:0.04 六、试配调整 按基准配合比进行试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实测容重2287 kg/m3,不需调整。

如何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砂石的用量

如何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砂石的用量 比如我们的C25是石1019 砂1006 水泥340 液剂5.32,本车次 打了8方,那么我要得出石的用量,是不是要用1019*8,砂的用量 是1006*8.,水泥就是340*8,液剂是5.32*8。。。。是不是这样呢? 不同回答: 1、你的理解和算法是正确的,注意乘以8得出的是公斤,不是吨。 配合比已经提供,里面有每个标号各种材料用量。 你就把混凝土的方量相乘就行了。 2、设计配合比C:S::G:W=439:566:1202:193;砂子含水率Ws为3%,石头含水率Wg为1%,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水泥 c=439kg 砂s=S(1+Ws)=566(1+3%)=583kg 石子g=G(1+Wg) =1202(1+1%)=1214 水w=W-SWs-GWg=193-566*3%-1202*1%=164kg 故施工配合比为439:583:1214:164 搅拌站提供了配合比应该是设计配合比,你根据上面的方法 换算就可以得到施工配合比了 有了施工比用土方量直接相乘就行

3、如果你的砂是干砂的话就不需要考虑砂的含水率,材料量各自* 方数就行。但应该考虑一下外加剂的含水率。 砂为湿砂,实际投料量的话,得考虑以个砂石及外加剂的含水率。将材料中的水要从用水量中扣出。你的外加剂真好啊,用水量才35kg。以你给出的配合比,砂含水率:3.0% 外加剂含水率:60% 估计你的用水量:35kg 水泥:340*8=2720 kg 石: 1019*8=8152 kg 砂: 1006*1.03=1036.18 kg 1036.18*8=8289.44 kg 外加剂:5.32*8=42.56 kg 水: 1036.18-1006=30.18 kg 5.32*0.6=3.192 kg 35-30.18-3.192=1.628 kg 1.628*8=13.02 kg 如果你的外加剂没有含水率的话,就不需要从水量中扣除。 4、有关配合比问题可与hmxlqf@https://www.doczj.com/doc/bd13601012.html,连系计算机软件助你解决一切难题! 5、水泥用量为 340*水泥方量/1000 石用量 1019*水泥方量/1000 砂用量 1000*水泥方量/1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