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2021年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2021年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2021年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粗集料)

(3: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计算配制强度2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4.0MPa 。

混凝土设计强度:

k

cu f ,=2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cu f =σ

645.1,+k

cu f =20+1.645×4=26.6MPa

2、水胶比:

根据设计规范及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52。 3、单位用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为800~120mm 。 根据实际试拌效果,取用水量为238kg/m 3。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8kg/m 3 4、选定砂率:

根据根据设计规范及实际试拌效果初步选用55%。

5、计算配合比:

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为2300kg 则 即:458+00s g m m ++238=2300 55%=

%

1000

00

?+s g s m m m

解得:=0s m 882kg =0g m 722kg 6、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要求,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选配两个调整配合比,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水胶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2,即水胶比分别为0.50与0.54。 1、水胶比为0.50的参照1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76:872:714:238 比例为:1:1.83:1.44:0.50 2、水胶比为0.54的参照2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41:892:729:238

比例为:1:2.02:1.65:0.54

五、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结果及确认拟使用申报配合比

1、配合比材料用量

2、配合比拌合物性能

3、抗压强度数据

4、根据各选定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值,假定容重与实测容重之差少于2%,结合工地施工实际情况,拟选用申报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一、基本要求 1.普通混凝土要兼顾性能与经济成本,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及水泥用量,走低水胶比、大掺合料用量、高砂率的设计路线; 2.普通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参数参考下表 ; ②普通混凝土掺合料不宜使用多孔、含碳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的掺合料; ③确保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相容性良好,其中重点关注缓凝剂、膨胀剂等与水泥及掺合料的相容性,相容性不良的外加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 3 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用excel编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通过调整参数以符合表1给出的范围。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10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binder content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13 水胶比water-binder 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 of mineral admixture 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 of chemical admixture 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021年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粗集料) (3: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计算配制强度2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4.0MPa 。 混凝土设计强度: k cu f ,=2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cu f =σ 645.1,+k cu f =20+1.645×4=26.6MPa 2、水胶比: 根据设计规范及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52。 3、单位用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为800~120mm 。 根据实际试拌效果,取用水量为238kg/m 3。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8kg/m 3 4、选定砂率: 根据根据设计规范及实际试拌效果初步选用55%。 5、计算配合比: 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为2300kg 则 即:458+00s g m m ++238=2300 55%= % 1000 00 ?+s g s m m m 解得:=0s m 882kg =0g m 722kg 6、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要求,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选配两个调整配合比,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水胶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2,即水胶比分别为0.50与0.54。 1、水胶比为0.50的参照1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76:872:714:238 比例为:1:1.83:1.44:0.50 2、水胶比为0.54的参照2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41:892:729:23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继续教育

试题 第1题 抗冻混凝土应掺()外加剂。 A.缓凝剂 B.早强剂 C.引气剂 D.膨胀剂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一般地,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为保证率为()的强度值。 A.50% B.85% C.95% D.10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配置强度计算时,根据统计资料计算的标准差,一般有 ()的限制。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和最小值 D.以上均不对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在混凝土掺加粉煤灰主要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时,应采用()。 A.外加法 B.等量取代法 C.超量取代法 D.减量取代法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进行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配制强度应比相对应的陆上混凝土()。 A.高 B.低 C.相同 D.以上均不对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大体积混凝土中,一定不能加入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 B.引气剂 C.早强剂 D.膨胀剂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在配制混凝土时,对于砂石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的砂粒较粗时,混凝土保水性差,宜适当降低砂率,确保混凝土不离析 B.采用的砂粒较细时,混凝土保水性好,使用时宜适当提高砂率,以提高拌合物和易性 C.在保证混凝土不离析的情况下可选择中断级配的粗骨料 D.采用粗细搭配的集料可使混凝土中集料的总表面积变大,减少水泥用量,且混凝土密实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抗冻混凝土中必须添加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 B.膨胀剂 C.防冻剂 D.引气剂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9题 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限制在6%~12%的原因是()。 A.铝酸三钙含量高造成强度降低 B.铝酸三钙容易造成闪凝 C.铝酸三钙含量高易造成混凝土凝结硬化快 D.铝酸三钙含量高易造成体积安定性不良 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0题 抗渗混凝土中必须添加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 3 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0.60 250 280 300 0.55 280 300 300 0.50 320 ≤0.45330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0.40≤45≤35 >0.40 ≤40≤30 粒化高炉矿渣粉≤0.40≤65≤55 >0.40 ≤55≤45 钢渣粉-≤30≤20 磷渣粉-≤30≤20 硅灰-≤10≤10 复合掺合料≤0.40≤60≤50 >0.40 ≤50≤40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表3.0.5-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0.40≤35≤30 >0.40 ≤25≤20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 3、水 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 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 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材料名称 规 格 主 要 试 验 检 测 项 目 备注 细度 80μm 筛余 标准稠度 凝结时间 安定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水 泥 P.O42.5 初 凝 终凝 试饼法 雷式夹法 3 d 强度 28d 强度 3 d 强度 28d 强度 后附检测报告 规 定 值 ≤10% / ≥45min ≤600min 无弯曲无裂缝 <5 ≥17 ≥42.5 ≥3.5 ≥6.5 实 测 测 0.9 131.5g 150 185 合格 1.0 30.4 47.6 5.5 7.6 (2:粗集料) 材料名称 主 要 试 验 检 测 项 目 备注 粗集料 表观密度 吸水率 含泥量 针片状含量 压碎值 坚固性 后附检测报告 规 定 值 >2500kg/m 3 ≤1.0% ≤1.5% ≤20% ≤20% ≤12% 实 测 测 2713 0.49 0.9 8.0 16.8 7.0 (3:细集料)

C20隧道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湖南省G320洞口县城至江口公路改建工程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江西省路桥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南省汇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时间: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一日

目录 1、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 2、水泥砼配合比试验报告(CS313) 3、水泥砼拌和物坍落度、稠度(维勃仪法)试验记录表(CS315) 4、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S321) 5、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CS311) 6、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CS312) 7、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牌水泥质量检验报告 8、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3) 9、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4) 10、材料试验通用报告(CS202) 11、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6) 1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7) 13、外加剂检验报告

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及施工要求 1.1、强度等级:C20。 1.2、设计坍落度:80~120mm。 1.3、使用部位:隧道初期支护 1.4、粗集料: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6mm。 1.5、粗集料级配:采用4.75-9.5mm连续级配,级配范围见下表。 1.6、细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 2.5。 1.7、搅拌机: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二、配合比试验依据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GB50086-200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湖南省G320洞口县城至江口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纸设计》。 三、原材料及性能 3.1、水泥: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牌水泥,P·O 42.5水泥,各项性能指标见下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讲义

第七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与混凝土有关的基本概念 1.混凝土—用水泥、砂、石、掺合料、水以及外加剂按设计比例配制,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它是一种原料易得、施工便利、具有较好耐久性和强度的建筑材料。 2.混凝土标号—是指混凝土按标准方法成型,标准立方体试件(200mm×200mm×200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28d所得的抗压强度值,单位为kgf/cm2(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三个测值中的最小值与较大值之差超过较大值20%时,舍去最小值,以剩余的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按标准方法成型、标准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28d所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以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N/mm2)表示。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20MPa,其强度等级表示为C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当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取中间值做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测定值,当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

的15%时,则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测定值无效。)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混凝土标号的换算。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号÷10-2 5.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 6.混凝土强度与齡期的关系 龄期—是指混凝土强度增长所需的时间。强度与龄期的关系,在标准养护时:R3→40%R28; R7→60~70%R28; R28达到设计强度。 7.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在骨料(砂及石子)总量中所占的质量百分率。影响砂率的一般因素为: ⑴砂率随粗骨料的粒径增大而减小;随粒径减小砂率应增大。 ⑵细砂时砂率小,粗砂时砂率应增大。 ⑶卵石时砂率小,碎石时砂率应加大。 ⑷水灰比小时砂率小,水灰比增大时砂率应增大。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xx二期工程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 设 计 报 告 xx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2020年x月x日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 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 ;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 4、《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 5、二期工程施工图 二、设计说明 1.验证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 2.本标段C30水下混凝土使用部位为钻孔灌注桩;拌和物的坍 落度选定为180~220mm; 3.运输方式为砼罐车直接运输; 4.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及施工需要,将在C30基准配比的基础上调 整砂率和水灰比进行进行试验,选择合适的配比。 三、料源说明: 1、水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采用P.O 42.5级水泥; 厂家为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碎石: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碎石规格为5~10mm 、10~25mm; 参配比例5~10mm :10~25mm=30:70; 料场为xx 3、砂: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Ⅱ类,中砂; 料场为xx砂厂 4、粉煤灰: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Ⅱ级 厂家为xx粉煤灰厂 5、外加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厂家为xx有限公司 6、水:生活用水

四、配制强度: 1、计算式:?cu,0=?cu,k+1.645σ ?cu,0——试配强度,MPa; ?cu,k——设计强度等级,MPa; σ——施工单位近期同类混凝土施工强度标准差取5.0 t ——保证率系数,t=1.645 2、C30配制强度为?cu,0= ?cu,k+1.645σ =30+1.645*5=38.225(Mpa) 五、C30水下砼配合比: 5.1 C30水下砼配合比: 5.1.1确定水灰比: w/c=Afce/(fcu,o+ABfce) =0.53*42.5/(38.2+0.53*0.20*42.5)=0.53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考虑耐久性能特取水灰比w/c=0.51; 5.1.2根据T=16~20cm,减水剂减水率为14%, m w =175 kg 5.1.3水泥用量为: m c=345kg/ m3; 5.1.4砂率: 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和混凝土拌和物的水灰比, 确定Sp=40%;假定容重为2352 kg/ m3; 砂用量:m s =720kg/ m3;碎石用量:m G =1060 kg/m3。 5.1.5减水剂用量为: AE= m w*4.6%=7.8k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1 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砂石级配和砂率的调整,但最主要的是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4 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是采用合理的措施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才是行之有效的。首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掺加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最后,根据当地的砂石质量情况采用合理砂率和骨料级配。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2. 1 熟悉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应该遵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该标准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应分三个步骤。 1)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2) 试配;3)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该标准给出了许多全国性统一用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混凝土砂率选用表等。此外,配合比设计还必须掌握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 J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2. 2 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混凝土由四种材料组成: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目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得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粗集料) (3: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计算配制强度20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4、0MPa。 混凝土设计强度: =2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 =20+1、645×4=26、6MPa 2、水胶比: 根据设计规范及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52。 3、单位用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为800~120mm. 根据实际试拌效果,取用水量为238kg/m3。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8kg/m3 4、选定砂率: 根据根据设计规范及实际试拌效果初步选用55%。 5、计算配合比: 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得重量为2300kg则 即:458++238=2300 55%= 解得:882kg722kg 6、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要求,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选配两个调整配合比,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水胶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2,即水胶比分别为0、50与0、54. 1、水胶比为0、50得参照1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76:872:714:238 比例为:1:1、83:1、44:0、50 2、水胶比为0、54得参照2配合比 根据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41:892:729:238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配合比设计说明:本配合比严格按照《现代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的要求进行设计。 设计强度fcu.k=30Mpa,坍落度180~220mm。强度保证率为95%,强度保证系数t=1.645,标准差σ=5,采用机械搅拌。材料说明: 1.水泥:采用广元海螺水泥有限公司P·O4 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2.砂:选用利川鸿达石场粗砂,自检合格。 3.碎石:选用方石砂石场5~31.5mm碎石。掺配比例:5~10mm占65%,16~31.5mm占35%。 4.水:符合混凝土用水要求。 5.外加剂:山西凯迪高 效减水剂.减水率1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如下: 一.初步计算配合比 1.确定试配强度:f cu.o=f cu.k+t×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6×1×42.5/(38.2+0.46×0.07×42.5)=0.49 (式中:αa=0.46 αb=0.07 f ce=γc·f ce·g=42.5) 3.选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31.5mm,坍落度在180-220mm,

查表得用水量m wo=215Kg,掺外加剂后用水量为:m wo,=m wo×(1-0.15)=205×0.85=183 Kg 4.计算水泥用量:m co=m wo/(w/c)=183/0.49=373Kg 5.确定减水剂用量:373×0.01=3.73Kg 6.确定砂率:按规范查表得ρs=45% 7.确定粗集料用量(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Kg/m3) m co+m so+m Go+m wo=2400 m so/(m so+m GO)= 45% 解此方程组得:m so=830Kg m Go=1014Kg 8.确定初步配合比 C:S:G:W:减水剂=373:830:1014:183:3.73 =1:2.22:2.72:0.49:0.01 9.试拌并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照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当水泥用量增至436Kg,W/C=0.48, ρs=43%时,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且粘聚性、保水性都较好,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为ρ=2400 Kg/m3。 基准配合比为:C:S:G:W:减水剂=436:754:1000:210:4.36 =1:1.73:2.29:0.48:0.01 水灰比增加0.03的配比为:C:S:G:W:减水剂=412:765:1013:210:4.12=1:1.86:2.46:0.51:0.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详细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计算配合比的确定 (1)计算配制强度 当具有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资料时,σ可计算获得。并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计算值<时,应取σ=;当强度等级≥C30,计算值低于<时,应取用σ=。否则,按规定取值。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 a α、 b α回归系数,应由试验确定或根据规定选取: 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若无实测值,则 ce f ,g 为水泥强度等级值,c γ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ce b a cu ce a f f f C W ααα+= 0,

若水灰比计算值大于表4-24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表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 ①根据施工条件按表4-25选用适宜的坍落度。 ②水灰比在~时,根据坍落度值及骨料种类、粒径,按表4-26选定1m3混凝土用水量。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以表4-26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 wa m 是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未掺外加剂 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β外加剂的减水率。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 如水泥用量计算值小于表4-24中规定量,则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5)选用合理的砂率值(βs) 坍落度为10~60mm 的混凝土:如无使用经验,砂率可按骨料种 () β-=10w wa m m 0c m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要求: C25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 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20-16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主要应用桥涵工程墩台基础、台身、台帽、墙身基础、排水工程等。 三、原材料情况: 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比例为(30%:50%:2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0.9%,减水率初 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25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4.0.2查得:标准差σ=5.0 Mpa ?cu,0= ?cu,k+1.645σ= 25+1.645×5.0=33.225MPa 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ce) 已知采用P.O 42.5水泥,28d胶砂强度(?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单位名称:xx局xx铁路客运专线xxx标 混凝土强度及类型: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 设计单位: 2013年4月20日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1.设计说明 (3) 2.设计依据 (3) 3.设计要求 (3) 4.原材料说明 (4) 5.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强度的确定 (4)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确定 (5) 7.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6) 8.计算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表 (7) 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得基准配合比 (7) 10.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检验 (8) 11.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11) 12.现场修正 (13) 13.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参考资料(附件) (13) 附件1水泥试验记录……………………………………………………… 附件2水泥检验报告……………………………………………………… 附件3砂试验记录………………………………………………………… 附件4砂检验报告………………………………………………………… 附件5碎石试验记录……………………………………………………… 附件6碎石试验报告(5~31.5mm)……………………………………… 附件7粉煤灰试验记录………………………………………………… 附件8粉煤灰检验报告…………………………………………………… 附件9外加剂试验记录………………………………………………… 附件10外加剂检验报告…………………………………………………… 附件11混凝土试拌试验记录…………………………………………… 附件1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1.设计说明① 1.1你单位混凝土生产涉及C10、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九个强度等级。采用佛山市诚力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ZS120型双机组混凝土搅拌机生产,理论生产率≥120m3/h×2,使用骨料最大粒径31.5mm。采用三一重工生产的SY5419THB 50E型混凝土输送泵,最大理论混凝土输送量120 m3/h ~170m3/h,混凝土输送压力8.3 Mpa ~12Mpa,允许最大骨料粒径碎石40mm,混凝土输送内径φ125mm。 1.2 通过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2.1 检测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合格料源; 1.2.2 检验试配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进一步的配合比使用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2.设计依据② 2.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求是;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 设计C20泵送混凝土,材料:水泥P.O42.5,中砂(筛余量25-0%),碎石(5-30mm)连续级配,减水剂YAN(参量0.8%,减水率1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或工作度——维勃稠度)指标进行。如果混凝土还有其他技术性能要求,除在计算和试配过程中予以考虑外,尚应增添相应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确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表1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1 注:1.当采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混凝土拌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有较适宜的技术经济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2)选取每立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选取合理的砂率值,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以下依次列出计算公式: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 (1)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u,0≥f cu,k+1.645σ 式中f 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σ的取值,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MPa);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总组数,N≥25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MPa,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MPa,取σ=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取值。 σ取值表表2 查表取σ=5N/mm则f cuo≥20 N/mm+1.645×5 N/mm≈28 N/mm (2)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砼配合比设计记录 一、材料: 1、水泥:泾阳声威水泥P.O42.5R 2、粗集料:东岭碎石场(5-1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银花河河砂场(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凯迪KD-4型速凝剂,掺量3% 以上材料,经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二、设计依据 1、交通出版社《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 2、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 4、GB50119-2003《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三、配合比设计过程 (一)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它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Dmax=16㎜ 2、确定砂率 砂率按下式计算: Sp=140.63Dmax-0.3447=54% 3、选择水泥用量

(1)Rs=A(1.44Rb-2.04)>Rye=0.41×(1.44×42.5-2.04)>20=24.26>20 式中:Rs—喷射混凝土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MPa) A--取0.41 Rb—水泥标号(MPa) Rye—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 (2)计算水泥用量 Co=782.4 Dmax-0.2377·B=782.4×16-0.2377×1=404 Kg/m3 B—调整系数,当用425号水泥,则B=1。 4、选择速凝剂及其用量 Qo=△g·Co=404×3%=12 Kg/m3 5、确定水灰比及其用水量 W/C=0.45 Sp+0.2475=0.45×0.54+0.2475=0.49 W=0.49×404=198 Kg/m3 6、计算砂石用量 Vs+G=1000-[(Wo/ρw+ Co/ρc+ Qo/ρq)+10·a] =1000-[(198/1+404/3.15+12/3.05)+10×1] =1000-[330.2+10] =1000-340.2 =660L So= Vs+G·Sp·ρs=660×0.54×2.6=927 Kg/m3 Go= Vs+G·(1- Sp)ρq=660×(1-54%)·2.61=793 Kg/m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 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 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 (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 (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 (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

系: (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 (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 (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 cu,o)。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说明和设计 一、喷射混凝土的概念 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将速凝混凝土喷向岩石或结构物表面,使岩石或结构物得到加强和保护。喷射混凝土有干混合料喷射与湿混合料喷射两种施工方法,我国井下巷道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干混合料喷射施工法。 二、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要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选定。在保证原材料合格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既要兼顾对强度等主要指标的要求,又要兼顾到施工工艺的要求。一般应满足如下几方面: (1)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如有抗渗要求,还应达到抗渗等级。 (2)回弹量少。 (3)粉尘少。 (4)粘附性好,能获得密实的喷射混凝土。 (5)能满足施工要求,输料顺畅,不发生堵管等。 三、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 1、水泥 ⑴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特种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⑵当有抗冻、抗渗要求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 2、粗骨料 ⑴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或两者混合物,粒径不宜大于16mm. ⑵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二氧化硅的石料。 3、细骨料 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 2.5。 4、减水剂 对混凝土和钢材无锈蚀作用,对凝结时间影响不大,干法喷射混凝土不适合添加减水剂。5、速凝剂 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 ~5%。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在采用其他类型外加剂时或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也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和使用效果试验。 6、水 喷射混凝土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应使用污水、海水、PH值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