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合作企业的选择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合作企业的选择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合作企业的选择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合作企业的选择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机制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c7234217.html,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机制研究与实践 作者:严剑冰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年第10期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机制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政策,大力支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2008年7月29日,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 与公办学校办学。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目前,虽然不少职业院校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进行了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局限。因此,深入研究混合所有制办学对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问题切入:基于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抽样分析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1388所职业院校,其中约80%是国家创办的,20%为社会力量办学。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的学校不到30个,占比约为2.3%。由此可见,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数量较少且存在一定难度。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引企入校”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我国现有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公办转民办模式。该类学校成立之初为公立院校,通过改制、兼并等形式形成股份制学校,如苏州工业园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改制,形成了股份制办学模式。第二种是委托管理模式。公办院校或民办院校相互委托进行管理,如厦门理工学院(公办)入驻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并获得该校控股权。第三种是引入社会资本合办二级学院模式。公办职业学院为其自身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引入包括国有企业资本、民营资本等多种形式,开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引进河南龙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龙翔电气学院,形成了“共同管理、师资互补、专业共建、产学研共同创新、资源共享、文化交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二、理论阐释: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的机理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一般是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等不同所有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共同出资创办的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院校一般具有两个要素,一是国有资本、非公资本相融合;二是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主体为独立法人。 当前,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非公资本,无论是各级组织还是个人,都对新一轮改革,尤其是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充满期待,各种观点的交锋也已成常态。第一种观点是“改革基本完成论”,认为本区域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已完成,不需要再改了,或存在“为改而

二级学院重新洗牌

二级学院重新洗牌 今年4月,教育部专门发文指出:二级学院要与母体脱钩,把二级学院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相对独立办学条件、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文凭、拥有独立校园、财务独立核算的国有民办的高校。二级学院这次改革最关键的是不再颁发原来所依托的母体高校的毕业文凭,而是颁发标明民办二级学院的文凭。 近段时间,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的案头都堆放着《独立学院重新报批表》、《暂缓报批的民办二级学院登记表》、《停办的民办二级学院登记表》这样三张表格,他们在2003年10月底之前必须按照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普通高校设立的民办二级学院进行整顿和规范。至此,二级学院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势。 浙江省从1999年开始,陆续在各公办高校中设立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在这几年的高考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是专指在公立普通高等院校中设立的、以民办机制进行管理运作的学院。它在经营管理形式上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院校相近但不相同,是介于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之间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这种二级学院是由普通高校创办或附属于普通高校、具有制度创新(包括学院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筹资体制等)和新的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它与目前高校内部的专业性二级学院(如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不同,虽然它也可能是一个专业性学院,但并不因为其是专业学院而成为二级学院,即它不受学科专业限制,以办学、管理和筹资体制等区别于传统的校内专业性二级学院,传统按专业划分的二级学院的人财物由学校实施统一管理,实行统收统支。有专家指出,这类二级学院最大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一校两制”,即普通公立高校创办的、具有民办运行机制,或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非传统型的二级学院。 今年4月,教育部专门发文指出:二级学院要与母体脱钩,把二级学院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相对独立办学条件、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文凭、拥有独立校园、财务独立核算的国有民办的高校。二级学院这次改革最关键的是不再颁发原来所依托的母体高校的毕业文凭,而是颁发标明民办二级学院的文凭。 据了解,浙江省目前积极按照教育部上述发文的要求,对已批准的22所(含筹建1所)独立学院即将检查清理,规范管理,确保独立学院健康有序稳定发展。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按要求设置的独立学院一律按民办机制运作,建立董事会,并进一步加强收费和财务管理。 起因: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出现是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资源及投入不足的一个有效平台,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二级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体制上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二级学院被认为是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率先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高等教育的典范。浙江省于1999年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先后设置了城市学院、之江学院、科技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东方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其中城市学院是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三方共同设立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这些二级学院一般都是依托其母体的国有公办大学,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实行

学校各二级学院介绍

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院是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应用技术系基础上成立的二级学院。目前,学院已与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深度合作协议,校企双主体共建城市交通工程学院。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等专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大客车驾驶方向)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中韩合作办学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校级精品课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是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应用技术系基础上成立的二级学院,并与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校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校级精品课程:《Autocad实用教程》 经贸旅游学院 经贸旅游学院是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的基础上成立的二级学院,拥有安徽好之旅混合所有制学院,并与美国杰克逊维尔大学有“3+1”合作办学项目。现设有会计、旅游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专业。

省级精品专业:会计 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 中美合作办学专业:会计、市场营销 省级精品课程:《基础会计》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会计实验实训中心 校级精品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微观经济学》等 信息与电商传媒学院 信息与电商传媒学院是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的基础上成立的二级学院,与北京新大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联合办学,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学院已形成信息技术、电商物流和艺术设计三大专业群,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电信服务与管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动漫制作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 国家骨干专业: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 全国首批特设特招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二级学院。目前,学院正在实施第五代建筑实训工厂项目。现有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建设工程管理等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全国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类型一览

全国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类型一览 1.公立民办型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该学院是为配合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更好地服务区域外资企业,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亲自提议、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开始学历教育招生。开办资金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全额拨款,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劳动局为合作方,属公立性质。经过2001年、2003年的两次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的办学体制。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苏州光华集团占65%,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占3 2.5%,苏州市教育局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占2.5%。2006年4月,为了激励学院管理团队,光华集团向学院管理曾转让了10%的股份。2007年,经过一系列兼并、重组、转让,学院开办资金增至8791.21万元,学院股东由六方组成:上海翔宇教育集团(40%)、苏州光华集团(40%)、苏州沸点教育咨询管理有限公司(9%)、学院管理团队(9%)、苏州市教育局(1%)、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最终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管理团队参与、政府引导的办学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公有民营型以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该学院的前身是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大学,1993年,机床厂教育处曹永安接受委托管理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大学。第一次在这所民办高校中,拥有了国有资产存量和全民身份的教职工。1997年,将困境中的8所学校(幼儿园)和一个教育处机关共7000多名学生、609名在岗教职工,还有近400名离、退休教职工,全部“托管”起来,组成黑龙江东亚学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前身)。在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批建的教育改革实验区里——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整整1.2万人的教育集团,第一次采取民办“托管”公办的方式,开始了完整的系列的教育改革试验,去重新盘活这一庞大的教育资源。也由此开启了中国民办学校与地方政府“政校合作”的先河。2001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教育部批准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升格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院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隶属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3.民办公助型以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南通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建于2000年6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建、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6月开始由江苏江海科教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发展投资中心共同举办;2013年4月获得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成为江苏省第一所民办事业单位法人高校;2013年年底,学院成为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26个发起单位之一。2014年5月,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4.“小混合”型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多个二级学院(专业)都引入企业资源,以企业占一定股份的方式进行合作,如亚伟信息管理学院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沈阳亚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物联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创办的混合型学院。公司提供部分实训条件、师资及课程,双方从学费收入上进行一定的分

郭素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框架设计

郭素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框架设计 前一阶段,笔者在总结山东省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试点工作时,把“地方政府主导改革、财政部门落实职责、社会资本股份参与、教育部门协调指导,职业院校机制创新”建议为政府层面推动此项改革的路径和框架。近期,部分专家对这个说法提出了宝贵的质疑意见。今天,闲来无事,就这个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一、为什么地方政府在混合制办学改革中要担负着“主导”的职责? 很简单,因为从目前的教育举办体制上,也就是从法理上,地方政府是公办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的举办者,也就是地方政府承担着这类学校的举办责任和管理权限,也是混合所有制院校的公有资产的投入主体和公有股份的持有者,而混合制院校的特征之一是地方政府必须系院校的举办方之一。地方政府指的是省级和县级(地级市政府本质的权限就是县级政府的权限,市域范围内具有县级权限,对代管的县并没有直接的法理管辖权限)。这里要明确国办和公办的概念,国办指的是国家举办的部属高校,举办方应是国务院,中央财政直接投资和拨付办学经费;地方政府举办的学校应该属于公办学校,不管是省级还是县级政府。 这里,有个特殊情况,是国有企业举办的学校,虽然也属于公办学校,但资产和办学经费完全由国有企业出,情况有些复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剥离办社会职能,这些学校有可能移交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承接有些困难,也可以一并实施混合制改造,举办方就成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但不管怎样,地方政府在此项改革中应负有主要的主导职责。 中央政府在此项改革中,改革的具体任务并不重,因为部属高校基本上系研究型重点大学,进行混合制改造的需求并不强烈,但负有顶层设计、制定政策、领导改革的责任。 二、财政部门为何在混合制办学改革中担负主要的职责? 因为混合所有制院校的举办方之一和公有股份的持有者,是地方政府。按既行的行政规则,财政部门拥有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权,请注意,不是国资部门,国资部门管理的是企业的国有资产或者股份。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果财政部门不参与,资产就无法混合,股权就无法理清。如果绕过财政部门,教育部门越权搞了“混合”,财政部门不认可不认定,这个“混合”就是违规甚至违法的。 同时,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不可能直接的持有股份,一般按照资产的管理权限,交由财政部门持有,或者由财政部门主导的(教育类)投资公司,代表地方政府持有并实施管理,所谓政府方代表。 三、为什么说社会资本股份参与? 混合所有制院校必须是股份制,资产有公有、私有两种属性,所以混合所有制院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就是社会资本方。 国有,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譬如央企,与地方政府举办的学校,属于股份制学校,而非混合所有制学校,因为资产的属性系公有。 社会资本的参与,才能更好的引进市场化的机制;如果没有社会资本的实质性参与,就不属于混合所有制学校。 有一种情况,必须引发大家的注意,就是社会资产注入式的校企合作,但只要没有股份制的改造,也不属于混合所有制学校。 这种情况,在公办职业院校中,表现的比较突出。 也正是因为财政部门的“不积极”,造成了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改革无法实施。 这种情况,能否折中一下,把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适度的分离,我认为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一下。 四、教育部门为什么在混合所有制学校的改革中只能起到协调指导作用呢?

1806-高等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快速、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体制僵化、办学封闭、活力不足、缺乏特色的弊端。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层次低、效果差。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集团,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形式互相联合、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课题界定 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 二级学院是指高校的下属学院,在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及学生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及自主管理能力。 办学体制机制目前我国根据投资主体主要有公办体制、民办体制和混合型形式办学体制三种类型,目前办学体制改革涉及到的关于办学体制的混合型形式有学者这样分类:国有民办教育集团大学城制混合股份公办民助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高等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来,特别是2004年教育部在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很快。我国高职院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结识大量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交、不同特色的合作。总体上经历过三个层次:一是浅层次,按专业建实习实训基地,成立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外聘教师、与企业签定相关学生实习就业相关协议;二是中层次,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等,校企双方共同成立董事会,企业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三是深层次,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建立攻关科研方向,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社会需求为目标,共同培养。很多院校在以上三个层次各个方面有所研究和实践,但到目前,依然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式,没有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双方的共赢。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校企合作模式的起源从国际来看,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于1906年首创合作教育,当时赫尔曼?施奈德教授获准进行此计划: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工厂去工作,一周后两组相互交换。这种模式被称为合作教育最早的经典模式。 德国于1919年形成“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该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 BBS)进行,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1938年起德国正式实行普遍义务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的重建和腾飞培养出了大批具备高职业素养的技术工人。此后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陆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到今天他们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获得认可。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集团,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形式互相联合、优势互补,有利于减少政府对教育资源的行政性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