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园林、西亚园林、东方园林概述

欧洲园林、西亚园林、东方园林概述

世界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园林古代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欧洲系园林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1[/B]、古代西亚体系和伊斯兰体系[/B]

西方的造园起自于西亚的古代波斯,即古波斯所称的“天国乐园”。这种造园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波斯人的心目中,水和绿荫对于身处万倾黄沙中的他们显得特别珍贵,

树鲜花。

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不过,最初的西亚园林影响范围主要还是在叙利亚、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后的所有伊斯兰地区。而目前最完整继承并保留其手法的也就是伊斯兰体系。

2[/B]、西方古典体和现代体系[/B]

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刑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规划方整端正,充分显示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与豪情壮志。到法国的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时代,随着1661年凡尔赛宫的开始兴建,这种几何的欧洲古典园林达到了它辉煌的高峰。在这一时期乃至随后的数百年内,欧洲大陆上从维也纳到柏林,从彼得堡到

,到处都可见到这些闪现着王家与皇室荣耀的灿烂光辉的园林,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在其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现。此后,受东方园林的影响,欧洲园林中出现了以英国自然风致园与图画园为代表的偏向自然风物的园林,这种园林发展到现在,就成为当代美国新园林。

3[/B]、东方体系[/B]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此间东方园林对自然的模仿手法还传到西方,对欧洲园林的发展和现代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东西方两种园林风格的比较[/B]

从上面对三大园林体系形成的叙述中,可以看到欧洲和伊斯兰体系之间存在着同源的关系,即都始自于对古代西亚造园方法的模仿。只不过伊斯兰体系是在古巴比伦故土上发展,和其所模仿的原型有着同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沙漠中珍贵的水源和植物的运用,所以对古西亚流派的手法保存得比较完整,而其视水如金的水法处理也是其最大的特色。当然当这一体系随着伊斯兰教的扩展而进入南亚次大陆后,因为这里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再加上古印度文明深厚本土文化底蕴的影响,使传统的西亚派水法有了重大的改变而产生了伊斯兰体系的一个特异支派。这里的园林不再使用谨慎保护水流的渠道和堤岸,不再只有狭窄的溪流潺潺和低矮的喷泉点点,而开始呈现河道横行和跌水纵流的景象,在泰姬陵前还有较为广阔的静水,植物的运用也向郁郁葱葱的方向发展,不过那种十字规划水道的基本法则还是保留下来。而有趣的是欧洲在学习古西亚法

式时对其所进行的改造与印度对传统伊斯兰手法的变更有很大相似性。欧洲的水源也很丰富,植被更是繁茂,所以这里的造园同样屏弃了节约性用水的水法,而只使用了模仿伊甸的四条水路分割法则。有赖于植物的丰富,后来欧洲又用大量的几何植栽来加强了这种分割,并以这种矩形分划为基础,衍生出一整套几何造园的理论,而水法的运用也日趋宏大,与伊斯兰体系已是大异其趣。但是尽管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两者之间无论是源流还是具体的手法上都有着很多的共同点。而与其所对立的东方体系则是完全自我生长和发展的另一套理论,从其审美基础、所生长的文化土壤到具体的理水、堆山、用树和园林建筑都有着判若云泥的差别。所以意大利园林风格与中国、日本园林的最大和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的不同,而比较的重点也应先放在东西方两种对景观的处理模式的比较上。

1、东方风格

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对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是一种摹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浓重已达到了一种超出五感的直接与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扑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在这样的园林中,可以达到“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的境界,追求的是“抱琴看鹤去,枕面待之归”的生活以及“野坐苔生席,高眠挂竹衣”的趣味。东方园林的石有情,水有情,花木也有情味意趣。窗外路出树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涧古树几株,修竹一丛,乃是模拟枯木竹石图。东方园林妙在含蓄和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东方园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而有“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

2、西方风格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从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

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

利的台地园

,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海神、农神、酒神、花神、阿波罗、丘比特、维纳斯以及山林水泽等到华丽的雕塑喷泉,放置在轴线交点的广场上,园林艺术主题是有神论的“人体美”。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树木成行列栽植。地形、水池、瀑布、喷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几何形体,全园景观是一幅“人工图案装饰画”。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的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完美,就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整个天体与宇宙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东方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象、重联想,重“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韵味;而西方园林基本上则是写实的、理性的、客观的,重图形、重人工、重秩序、重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严谨、认真、仔细的科学范畴。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风格特征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风格特征 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18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园林,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成了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三大体系。 西亚的造园活动是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的,影响到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班牙以及阿拉伯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西亚与北非气候干燥,干旱和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园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他们的心目中,水和绿荫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国乐园”(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美妙的乐声在庙堂里回荡。因此阿拉伯人习惯用篱或墙围成方直平面的庭园,便于把自然和人为的界限划清。园内布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并将轴线建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并相互联系。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又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古希腊于公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终于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艺术被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希腊的柱廊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方式,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正,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重台叠馆的建筑和中轴线是全园的主体和轴心,结合山势,从山上引水下山,用于纳凉。而且还建有雕像装饰的喷泉池沼,随阶降泻的叠瀑等。 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作 。 园林总面积广达1500公顷.相当于当时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园的中轴线长达3千米,与地处高坡长达400米的宫殿主楼垂直相交。中轴的前半段为十字形水渠,两侧是星罗棋布的花坛、喷泉、池沼、雕像。园周不设围墙,使园内绿化与园外的田野连成一片,而园内一系列对景安排都与中轴线严格对称。凡尔赛宫苑是路易十四称霸全欧后于1661年始建的,历时百年之久,消耗全国赋税的十分之六。壮丽的凡尔赛宫苑无处不体现主权的至高无上,但也充分展示了法兰西园林简洁豪放的独特风格。 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截然不同。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而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 世界历史上较主要的园林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中国古典园林,一类是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它们的形式不同,风格迥异,然而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诗情画意”,各自寓有自己的“意境”。 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是以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造园艺术思潮为基础,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这种园林在形式上有强烈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规则的建筑图案,修剪整齐的树草花圃,人造的水池喷泉,笔直的道路,宽阔的广场和娇柔的石雕像……以比拟神圣的君主集权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除了有长期的、民族的、传统的历史渊源外,也是当时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在造园艺术上的反映。这种古典主义的园林,曾得到当时社会的推崇,其中更多的是诗人、画家们的赞许和歌颂,也就赋有了在当时社会上风行的“诗情画意”和特有的“意境”。 因此,“诗情画意”“意境”,应该是每一种形象艺术所共有的内容,只有揭示“诗情画意”和“意境”所特有的内容,才能真正地揭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园林的特点。 那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什么呢?一般说,我国的古典园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它们决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开。 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共同之点。所不同的,在于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作自然,欣赏并享受自然的美。这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经历的漫长不息的道路。 “创作自然,借景寓情”也概括了创作这种园林形式时所遵循的章法。笔者曾经将它归纳为“五要”和“五避”。即: 在地域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做到“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各类建筑物的设置,要同周围景色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夸奇斗胜,或画蛇添足。 画面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独花无叶, 或喧宾夺主。 景色的组织,要有统一的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这个“五要”“五避”,即是创作园林必须遵循的章法,也是我们平时欣赏、评价园林时参照的依据。 这个“五要”“五避”,贯彻在创作园林的各个具体环节。这些环节主要是座基选地,总体布局、院落组合、单体建筑、山水、花木、道路和造景的一些技巧等等。 座基选地,通俗一点讲,就是造园的建造位置选在什么地方,划分多大的范围。一般的说,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因此,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都希望将园址选在天然的山水形胜之处,或者至少在有山连脉,有水通源的地方,这样比较容易取得融汇于“天然”的效果。当然,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后形成了东方、伊斯兰、 欧洲这三大体系。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

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二.东方园林 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不够。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

东西方园林之差异

东西方园林设计之差异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欧洲园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欧洲园林大多是方方正正,重视几何图案,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即没有下功夫去模拟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修花坛、造喷水池,搞露天雕塑,都体现了人工性,具有理性主义色彩。如1712年英国作家丁·艾迪生撰文指出:英国园林师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尽量违背自然,每一棵树上都有刀剪的痕迹。树木应该枝叶繁茂地生长,不应该剪成几何形。这段话虽有些偏颇,但指出了西方园林太注重人工雕凿这个特点。 二.东方园林 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不够。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艺术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纪,中国的玄奘到印度曾见过一些花园。 古代中国园林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东亚、南亚各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堪称东方园林的代表。

双双独家总结园林史资料

1.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 特点自然为主,以植物为主要造景的园林(皇家园林除外) 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 东方园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则,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 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涵蕴人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欧洲园林体系: (有明确的中轴线,规则式为主西欧园林体系以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 西亚园林体系: 伊斯兰教的分类(巴比伦、埃及、波斯) 西亚体系,它们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貌较为严整,后来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所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 波斯园林的特点是十字形水系布局;有规则的种树在周围种植遮阴树林;栽培大量的香花;庭院四周筑高围墙,四角有瞭望守塔;用地毯代替花园。 老师ppt版本:世界园林体系可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这三大体系。欧洲园林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2.世界园林的发展历程(与文化紧密相关) a原始文明,奴隶阶段b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阶段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中国园林的产生 主要是狩猎产生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是囿、台、园圃三种形式(详见书P20)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帝王狩猎的“囿”和通神的“台。早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一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该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处于萌芽时期。中国园林产生时最先有的是皇家园林和道观私囿,接下来是私家园林。 4.安朝代分中国古典园林史要知道是 1文王治囿(最早的皇家园林),2灵台(有规划的意思,象征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3汉:真正把三仙山做到皇家园林里的是汉的建章宫,建章宫是第一座有完整的三仙山的园林,此后一池三山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汉朝:佛教园林,白马寺(洛阳)4战乱时期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城市建设(亳州第二个城市规划,第一个城市规划在春秋战国的<礼记》,管仲),私人文化产生,有许多文人参加的寺庙园林,写意山水园正式开始以湘东院开始)5唐朝:2个正式规划要知道洛阳和长安的规划(宇文恺)6宋朝:文人园林的特点,宋代园林的特点;重要的园林代表:宋徽宗---艮岳;皇家园林----金明池;临安---后苑(皇

西方园林史

西方园林史 一:中国、希腊、西亚是世界园林三大系统的发源地 二:园林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 特点:·中园:典雅且精致 ·欧洲:规整而有序 ·西亚:植物和水法 三:传统的西园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 第一章古代园林 ——(4世纪以前) 一:古代园林(4c之前) ·古代埃及园林(前3200 - 前1世纪) ·古巴比伦园林(前3500 - 前5世纪) ·古希腊园林(前3000前- 前1世纪) ·古代罗马园林(前8c - 4世纪) 第一节古埃及园林:雏形为树木园、果园、菜园 ·宅园:方形,布局轴线明显,有围墙、水池、入口有塔门,布置果、菜园(奈巴蒙花园) ·圣苑:巴哈利神庙(太阳神) ·墓园(灵园) 古埃及园林特点: 1.树木和水体是古埃及园林的基本造园要素 2.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多变 3.园林选址多临近河流或水池 4.地形平坦,多采用严整对称的布局 5.园内多以墙体分隔,形成小空间 第二节古巴比伦园林:以自然取胜的猎苑为主 ·分为猎苑、圣苑、宫苑 ·“空中花园”历史上第一名园,古代世界七大奇观,实际上是一个构筑在人工土石之上,具有居住、娱乐功能的园林建筑群,又称悬园 古巴比伦园林特点: 1.园林内通常堆叠土山 2.种植大量树木 3.出现屋顶花园形式,屋前建造拱劵廊 第三节古代希腊园林: ·宫廷庭院

·宅园—柱廊园:为四合院布局,西为厅,两边住房,设柱廊中庭,后发展为四面环绕的柱廊庭院 ·公共园林:圣林(奥林匹克祭祀场)、竞技场 ·文人园:阿卡德莫斯学园 古希腊园林特点: 1.布局常为规整稳定的规则式,奠定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基础 2.植物种类更多多样,花卉开始流行,并有行道树的种植 第三节古罗马园林: ·庄园:古罗马人拥有雄厚的财力、物力(托斯卡庄园) ·宅园(柱廊园) ·宫苑 ·公共园林——浴场(人们的爱好,浴场成为一种社交场所)、剧场、广场 【1】托斯卡庄园:位于山坡,环境优美,有建筑也有花园,花园有骑马、散步、狩猎的地方 【2】宅园:通常于三进院落构成 a迎客的前厅(有简单的屋顶) b列柱廊式中庭(活动) c露台式花园 与希腊廊柱园的不同:中庭里往往有水池,水渠,渠上架桥,木本植物种于盆中,草木植物在方形花坛或花池中,柱廊墙面上绘有风景 【3】哈德良宫苑——将希腊、埃及名胜建筑与园林的做法、名称搬来组合的一个实例特点:a面积大,建筑内容多 b中心部分为规则式,建筑布局随意,因山就势,变化丰富 c以水体统一全园 古罗马园林的特点: 1.选址常在山坡上 2.地形处理为规整的台地,布局采用规则式 3.重视植物造型的运用 第二章中世纪园林 ——(5 - 15世纪) ·西欧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形成为西欧园林,中部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发展为伊斯兰园林 第一节中世纪西欧园林 ·背景:政治——教权虽大,政权分散 经济——贫穷落后,社会动荡

中国古典园林(二)

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西亚园林体系――井然有序、和谐美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拉克、波斯为代表,影响到中东地区,主要是花园和教堂,形成了伊斯兰教的园林特色。西欧园林体系――华丽规则形式美西欧园林体系以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以规则式的建筑和植物配置为主,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严格对称。西方园林的创造原则中轴为主横轴铺助依轴对称广场道路水体植物雕塑布置地形开阔平坦或形成台地中国园林的创作原则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叙事学生动静相济景简意浓以一当十曲直有度含蓄幽深疏密有致变化无穷诗情画意情景相融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境就是自然美生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造园大师们,在构园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美”境界;同时,园主人又能在这富于自然美的小天地中,构造若干个能挡风雨、避寒暑、防蛇虫的建筑物,形成一个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美”环境。这种自然美和生活美相结合的境界,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的第一个境界,可称为“生境”。“天人合一”和追求自然,正是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受儒释道思想和文人山水画的影响,特别重视造园艺术的“师法自然”。这其中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既“自然天成”,又使构造的园林“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建筑文化私密性较强,不主张“一览无余”或“一目了然”,总是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既从视觉上突破园林的空间局限性,又不破坏园林整体形象,以虚实相间的手法,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对树林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二、画境就是艺术美。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充分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熔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因此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一幅把大

欧洲园林、西亚园林、东方园林概述

世界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园林古代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欧洲系园林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1[/B]、古代西亚体系和伊斯兰体系[/B] 西方的造园起自于西亚的古代波斯,即古波斯所称的“天国乐园”。这种造园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波斯人的心目中,水和绿荫对于身处万倾黄沙中的他们显得特别珍贵,

认为天堂(即后来基督教所说的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

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不过,最初的西亚园林影响范围主要还是在叙利亚、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后的所有伊斯兰地区。而目前最完整继承并保留其手法的也就是伊斯兰体系。 2[/B]、西方古典体和现代体系[/B]

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刑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

(完整版)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后形成了东方、伊斯兰、欧洲这三大体系。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总之,西方园林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从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海神、农神、酒神、花神、阿波罗、丘比特、维纳斯以及山林水泽等到华丽的雕塑喷泉,放置在轴线交点的广场上,园林艺术主题是有神论的“人体美”。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树木成行列栽植。地形、水池、瀑布、喷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几何形体,全园景观是一幅“人工图案装饰画”。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的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完美,就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整个天体与宇宙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二.东方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特点及代表作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特点及代表作 世界三园林体系,主要分为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在这三大园林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也各异,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 一、东方园林:典雅且精致 1.中式园林的风格,写意的造景手法。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楼阁、水榭、藤架, 石凳石桌,红砖碧瓦、小桥人家,或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园中山石嶙峋,清流萦绕,古木参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见大的格调,塑造着富有“咫尺山林”的意境。“一步亦景”、“移步易景”、“隔窗望景”。 ●皇家园林:气势宏伟的总体规划,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代表作:圆明园(图1—1)、承德避暑山庄(图1—2、1—3)、颐和园(图1—4)、北海公园(图1—5)。 ●私家园林:明秀典雅(江南)、稳重雄伟(北方)、畅朗轻盈(岭南) 代表作:苏州园林(图1—6)、沧浪亭(图1—7)、狮子林(图1—8)、拙政园(图1—9)、留园(图1—10)。 ●寺观园林:置于郊外择于山水胜地,宫殿形式与庭园结合,宏伟壮丽富有神圣感。 代表作:武当山古建筑群(图1—11)、寒山寺(图1—12)、武侯祠(图1—13)灵隐寺(图1—14)、涌泉寺(图1—15) 2、日式风格的园林,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善于用质 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风格淡雅,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体现出禅宗的意境。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 代表作:枯山水庭院(图1—16 ~ 1—17)、龙安寺(图1—18)、日本横滨三溪园(图1—19)、姫路城(图1—20) 二、欧洲园林:规整而有序 欧式园林主要均依地势而建,以占地绿化和宏大建筑为主体。着意在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就是纯粹的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中的风,光,空气与阳光。典型代表是意大利台地园和英国式的风景园。 代表作:凡尔赛宫花园(图2—1、2—2)、埃斯特别墅(图2—3 、2—4) 三、阿拉伯园林:植物和水法 特点: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代表作:泰姬陵(图3—1、3—2)、阿尔罕布拉宫(图3—3~3—5)、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

1、园林的基本概念:-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 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3、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园林景观的孕育阶段--原始文明阶段;第二阶段: 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 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5、园林四大构景要素分别是:山、水、植物、建筑。 6、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7、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罗马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 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为主要风格。文艺复兴后,出现了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的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8、伊斯兰园林体系:以古波斯园林为渊源,以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 拉伯世界为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以波斯、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特点: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讲究植物和水法。 9、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主要特点:建筑美与自 然美有机融合;充溢着诗情画意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0、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一、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时期。 四、成熟前期相当于两宋时期。 五、成熟后期相当于元、明、清时期。 1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话的情趣;四、意境的蕴涵。 12、岭南四大园林:也可以称为“广东四大园林”或“粤中四大园林”,指顺德的清晖园、佛

园林艺术

园林的概念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根据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而形成的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园林是由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构筑物、道路、广场、植物、动物等构图要素组成,依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加工而成的有机整体。 园林的构成要素 基本构园要素:土地、水体、植物、建筑 土地和水体:园林的地貌基础,依据艺术布局进行一定的加工与整理达到一定的造型; 植物配置:以观赏树木和花卉为主,辅以部分的果树和药用植物,使园林与生产相结合;建筑:包括屋宇、建筑小品以及各种工程设施,既要满足游人的游憩、居住、交通和供应的需要,同时又以特殊的形象成为园林景观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1原始社会——萌芽期前期: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感性的适应状态;后期:处于亲和状态。出现了果园、菜圃、养殖动物的园囿——形成园林的萌芽。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园林的服务对象为少数的统治阶级,为私人所拥有;封闭的,内向型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视觉景观的效果美,陶冶情操;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完成。 3英国革命以后除私人园林外,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经营和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园林设计摆脱了私有的局限性,由封闭的内向型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园林具有了一定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 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 计工作。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城市公共园林占主导 地位,出现许多园林城 市;园林的根本目的是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 环境;园林艺术已作为 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世界园林体系 1、东方园林—以中国 园林为代表,影响日 本、朝鲜以及东南亚, 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 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 栽培与建筑相结合。 2、西亚园林—以阿拉 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 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 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 3、西方园林—以意大 利、法国、英国及俄罗 斯为代表,以规则式建 筑布局为主,以自然景 配置为辅。 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 与发展 1、生成期(夏商周秦 两汉2、转折期(魏晋 南北朝)3、全盛期 (隋、唐4、成熟前期 相当于两宋到清初5、 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 叶到清末 囿中国古代供帝王 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 一种园林形式。 中国园林的风格与类 型 风格是以山水造景而 著称于世的。这种风格 在六朝时期就已形成。 类型1人工写意山水 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 体、堆筑假山,人为地 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 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 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 拟在一个小的范围内。 2自然山水园:一般建 于城镇近郊或远郊的 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 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可分为 1寺观园林。 2皇家园林:大内御苑 位于皇城之内如故宫 御花园;行宫御苑:都 城近郊或远郊风景优 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 游憩或短期驻跸休息 之用木兰秋场、香山 行宫.离宫御苑:与大内 相联系的政治中心作 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 朝政的地方。如承德避 暑山庄 3私家园林:现存的私 家园林北京的恭王府,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 沧浪亭、网师园,上海 的豫园等。3寺观园林: 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 园林如:苏州的西园 等 按照园林的位置可分 为: 北方园林 足物质、精神享受与追 求气派、显示政治地位 相结合;以得水为贵; 布局受四合院及宫苑 影响,成中轴对称,空 间划分量少而面积大。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 集中于北京、西安、洛 阳、开封,其中尤以北 京为代表 江南园林 特色:建筑风格淡雅朴 素;以叠石理水为园林 主景;花木繁富,布局 有法。 江南园林的代表大多 集中于南京、上海、无 锡、苏州、杭州、扬州 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 例 岭南园林 特点具有古典园林 的传统风格与地理、气 候自然特色和乡土文 化气息。代表:广东 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 梁园、东莞的可园、番 禹的余荫山房(又名余 荫园) 巴蜀园林 (川西园林):以成都 平原为中心的四川西 部园林,以其独特的自 然地理、气候条件与优 秀的文化传统,形成了 文、秀、清、幽风貌与 飘逸风骨的特色。 西域园林:处于中国西 部或北部的少数民族 园林。新疆维吾尔族园 林和西藏园林。 园林艺术的特征 《园冶》作者计成在全 书的主体“园说”中,把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 特征概括为“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 园林艺术为精神创造 一个家园,一种环境。 1 :是物质与精神的双 重性; 2 :是与功能相结合的 一门艺术; 3 :是与科学相结合的 一门艺术; 4 :是整体的环境艺 术。如:造型艺术空 间艺术再现艺术综 合艺术 园林形式的确定 1、根据园林性质:园 林形式反映园林特性。 纪念性园林:纪念历史 上某一重大历史事件 中英勇牺牲的革命英 雄、革命烈士为主题的 烈士陵园。 性质:缅怀先烈的革命 功绩,激励后人发扬革 命传统,起到爱国主 义,国际主义思想教育 的作用。 形式:中轴对称,规则 严整,逐步升高的地形 处理,创造雄伟崇高、 庄严肃穆的气氛。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中国园林创作受到中 国历史、政治、经济、 文化诸方面条件的影 响,形成了在“封建迷 信、君子比德、天人合 一”等传统思想的束缚 下造就成的中国自然 山水体系的特征。 君子比德:孔子以松柏 之耐寒品格比作人的 高尚道德情操,称为比 德,如:“未出土时先 有节,纵凌云处总虚 心”、屈原佩兰、“梅妻 鹤子”“石令人古,水令 人远”等。 西方哲学十分强调理 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 文艺复兴时的“人本主 义”口号的提出把人看 成“宇宙的主宰”,强调 并提倡“改造自然”“征 服自然”。 3、意识形态不同决定 园林的表现形式: 西方流传着许多希腊 神话,神话把人神化, 描写的神实际是人,结 合西方雕塑艺术,在园 林中把许多神像规划

世界园林分类及其特点 Word 文档

世界园林分类及其特点 一、东方园林体系1、中国古典园林 ①皇家园林: 主要特点:气势恢宏,做工精细,服务于皇家。 大内御苑:代表:西苑(现北海、后海公园),御花园。 主要特点: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 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行宫御苑:代表: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 主要特点: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 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代表: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主要特点: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皇帝长期居住、处 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②私家园林 北方私家园:代表:半亩园,萃锦园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融合。 江南私家园林:代表:苏州四大名园: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 主要特点:山水写意园林,空间变化大。 岭南私家园林:代表: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 山房、佛山的梁园 ③寺观园林代 表:杭州西湖周边的灵隐、韬光、天竺等形成的园林化的寺庙 集群。 2、日本园林 枯山水: 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特点: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池泉园: 主要特点: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筑山庭: 主要特点: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 平庭即: 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茶庭: 也叫露庭、露路,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面积很小,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一般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 1、中国自然山水园: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在造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架,以植物材料为肌肤,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风光。又运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法分隔组合空间,形成多样而统一的不同景点,可谓步移景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宋代以后,又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写意山水园,以诗词歌赋命题、点景,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2、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由于意大利地处南欧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三面为坡,只有沿海一线为狭窄的平原。因此自古以来,意大利的贵族、富豪多背靠山坡、面向大海建造宅院别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台地园的造园模式是在高耸的欧洲杉林的背景下,自上而下,借势建园,房屋建在顶部,向下形成多层台地;中轴对称,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两侧对称布置整形的树木、植篱及花卉,以及大理石神像、花钵、动物等雕塑。人们在林中,居高临下,海风拂面,一种独特的地中海风光尽收

眼底。 3、法国宫廷式花园:法国地处气候温和的平原地带,王室、贵族占据着辽阔的领地,领地四周为茂密的森林。因此,其园林的形式从整体上讲是平面化的几何图形,也就是以宫殿建筑为主体,向外辐射为中轴对称,并按轴线布置喷泉、雕塑。树木采用行列式栽埴,大多整形修剪为圆锥体、四面体、矩形等,形成中心区的大花园。茂密的林地中同样以笔直的道路通向四处,以方便到较远的地方骑马、射猎、泛舟、野游。著名的凡尔塞宫可谓经典之作。 4、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英伦三岛基本上为高低起伏的丘陵,为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带,虽为高纬度,但受大洋暖流影响,使得四季冷凉而湿润。由于阴霾、大雾的天气居多,人们渴望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出现,因此英格兰和苏格兰民族对园林的形式就形成了崇尚自然的理念,远处片片疏林草地,近观成片野花,曲折的小径环绕在丘陵间,木屋陋舍点缀其中,没有更多的人工雕琢之气。伦敦园为典型之作。 以上四大流派的园林风格,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辐射影响着周边国家,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欧陆风情及东方园林两大体系。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都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流派,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文化背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喜欢建造庄园和公园,这些园林以喷泉、雕塑、建筑和花卉为特色。在罗马帝国时期,园林成为贵族和富商们竞相炫耀身份的场所。在中世纪欧洲,园林逐渐从神秘主义和宗教主题中解放出来,成为贵族和富商们放松和娱乐的场所。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概念,提倡尊重人 类的智慧和美感,这种思想影响了当时的园林设计。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花园以对称和几何性为特色,它们展现了人类对理性和秩序的追求。 另一方面,东方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中国古代人们就喜欢修建园林,它们通常围绕着山水构建而成,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景。中国古代花园的设计运用了诸多讲究,例如追求“以形制意”的美感、崇尚“藏于深居”的孤独、追求自然,反对人为的痕迹、强调格调等等。中国古代的花园大都带有诗意和哲学思想,创造了一个人、自然、天地的和谐美。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的设计风格以及文化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形式上,西方园林强调建筑、雕塑和对称,试图通过规律性的设计来表达人类对理性和秩序的渴望。东方园林则强调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希望通过构建人造景观来显现自然

之美。在文化内涵上,西方园林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和改造,反映了西方文化中对科技、进步和力量的崇拜。东方园林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自然、道德和人文艺术的追求。 不过,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也存在着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历史。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设计中曾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近现代,东欧、俄罗斯和日本的园林设计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美国和欧洲的园林设计师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启发。 总的来说,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都是园林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流派,它们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我们应该欣赏和尊重这些园林,学习它们独特的设计思想和文化内涵,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简述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 08设计杨先树学号:09 传统的世界园林分为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典雅且精致东方 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日 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以自然式园 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东方 园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 则,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 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 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 一体,涵蕴人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 意山水园林. 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 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 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 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 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对自然物的本园林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是一种摹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 苏州狮子林

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浓重已达到了一种超出五感的直接与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扑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的理念。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 在这样的园林中,可 以达到“身心尘外远, 岁月坐中忘”的境界, 追求的是“抱琴看鹤去, 枕面待之归”的生活以 及“野坐苔生席,高眠 挂竹衣”的趣味。东方 园林的石有情,水有情, 花木也有情味意趣。窗 玉白宀一 外路出树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涧 古树几株,修竹一丛,中?是模园林拟枯 木竹石图。东方园林妙在含蓄和掩藏, 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东方园林 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而有“遥 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 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 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不过那时 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 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 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 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这种情况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在这 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 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 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 天开”的做法。 中国园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