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世界三大园林

世界三园林体系,主要分为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在这三大园林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也各异,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

一、东方园林:典雅且精致

1.中式园林的风格,写意的造景手法。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楼阁、水榭、藤架,石凳石桌,红砖碧瓦、小桥人家,或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园中山石嶙峋,清流萦绕,古木参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见大的格调,塑造着富有“咫尺山林”的意境。“一步亦景”、“移步易景”、“隔窗望景”。

皇家园林:气势宏伟的总体规划,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私家园林:明秀典雅(江南)、稳重雄伟(北方)、畅朗轻盈(岭南)。

寺观园林:置于郊外择于山水胜地,宫殿形式与庭园结合,宏伟壮丽富有神圣感。

2.日本园林的风格,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善于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风格淡雅,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体现出禅宗的意境。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

二、欧洲园林:规整而有序

欧式园林主要均依地势而建,以占地绿化和宏大建筑为主体。着意在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就是纯粹的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中的风,光,空气与阳光。典型代表是意大利台地园和英国式的风景园。

三、阿拉伯园林:植物和水法

阿拉伯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 08设计杨先树学号:09 传统的世界园林分为三大体系:西亚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典雅且精致东 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 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以自然式园 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东方园 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则,属 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规则式园 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 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涵蕴人 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 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 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对自然物的本园林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是一种摹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 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 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 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 ■ ? JI壬&” 4 _ --?? " -Tt ?:一 ■"PI 町MTT I W—屮1 苏州狮子林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浓重已达到了一种超出 五感的直接与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 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扑归 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的理念。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 在这样的园林中,可 以达到“身心尘外远, 岁月坐中忘”的境界, 追求的是“抱琴看鹤去, 枕面待之归”的生活以 及“野坐苔生席,高眠 挂竹衣”的趣味。东方 园林的石有情,水有情, 花木也有情味意趣。窗 外路出树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涧古树几株, 拟枯木竹石图。东方园林妙在含蓄和 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 几许”;东 方园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 而有“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 路通”。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 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 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不过 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 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 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 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 用。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 有所改变。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 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 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 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 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 修竹一丛,乃是家园林 曙―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历史

中国园林历史 世界园林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造就了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日本园林为代表,其中主要的特征为自然山水园,创造出了“虽由天作,宛如天开”的意境;西亚园林以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以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而欧洲园林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俄罗斯为代表,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自然景观为辅。 中国有着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她与古印度、古希腊、古埃及并称四大文明古国,为人类的创造了许多物质、精神以及文化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中国园林的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兴衰,但仍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仍不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一次又一次的千里迢迢到中国来观皇家园林,游私家园林。 (一)中国古代园林 (1)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社会经济相当发达的殷周时代开始的,最早的形式为“囿”。据史料记载,在商朝和周朝,不但“帝王”有“囿”,奴隶主也有“囿”,只是规模大小有别,凭借天然景色,养百兽鱼鸟,可狩猎和欣赏自然美景。 (2)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比较发达,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建筑艺术也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宫室建筑,天然古朴的“囿”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规模宏大,建筑华丽,花草繁多的“园”。据史料记载,吴王夫差曾经建造梧桐园(江苏吴县)和会景园(浙江嘉兴),构建园林建筑和花木配植等手法已有相当的水平。 (3)在公元前221-207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开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单调的游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从而出现了以宫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比如说:秦始皇建“上林苑”于渭水之南,后再建阿房宫,形成较大的宫苑体系;到了汉朝,汉武帝刘彻把上林苑加以扩建,形成当时典型的皇家宫苑,在总体布局和空间处理上,采用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观的方法,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和空间,使得各个景区都有景观主题和特点,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风格特征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风格特征 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18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园林,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成了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三大体系。 西亚的造园活动是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的,影响到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班牙以及阿拉伯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西亚与北非气候干燥,干旱和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园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他们的心目中,水和绿荫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国乐园”(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美妙的乐声在庙堂里回荡。因此阿拉伯人习惯用篱或墙围成方直平面的庭园,便于把自然和人为的界限划清。园内布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并将轴线建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并相互联系。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又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古希腊于公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终于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艺术被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希腊的柱廊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方式,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正,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重台叠馆的建筑和中轴线是全园的主体和轴心,结合山势,从山上引水下山,用于纳凉。而且还建有雕像装饰的喷泉池沼,随阶降泻的叠瀑等。 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作 。 园林总面积广达1500公顷.相当于当时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园的中轴线长达3千米,与地处高坡长达400米的宫殿主楼垂直相交。中轴的前半段为十字形水渠,两侧是星罗棋布的花坛、喷泉、池沼、雕像。园周不设围墙,使园内绿化与园外的田野连成一片,而园内一系列对景安排都与中轴线严格对称。凡尔赛宫苑是路易十四称霸全欧后于1661年始建的,历时百年之久,消耗全国赋税的十分之六。壮丽的凡尔赛宫苑无处不体现主权的至高无上,但也充分展示了法兰西园林简洁豪放的独特风格。 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截然不同。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而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 世界历史上较主要的园林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中国古典园林,一类是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它们的形式不同,风格迥异,然而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诗情画意”,各自寓有自己的“意境”。 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是以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造园艺术思潮为基础,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这种园林在形式上有强烈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规则的建筑图案,修剪整齐的树草花圃,人造的水池喷泉,笔直的道路,宽阔的广场和娇柔的石雕像……以比拟神圣的君主集权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除了有长期的、民族的、传统的历史渊源外,也是当时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在造园艺术上的反映。这种古典主义的园林,曾得到当时社会的推崇,其中更多的是诗人、画家们的赞许和歌颂,也就赋有了在当时社会上风行的“诗情画意”和特有的“意境”。 因此,“诗情画意”“意境”,应该是每一种形象艺术所共有的内容,只有揭示“诗情画意”和“意境”所特有的内容,才能真正地揭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园林的特点。 那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什么呢?一般说,我国的古典园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它们决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开。 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共同之点。所不同的,在于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作自然,欣赏并享受自然的美。这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经历的漫长不息的道路。 “创作自然,借景寓情”也概括了创作这种园林形式时所遵循的章法。笔者曾经将它归纳为“五要”和“五避”。即: 在地域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做到“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各类建筑物的设置,要同周围景色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夸奇斗胜,或画蛇添足。 画面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独花无叶, 或喧宾夺主。 景色的组织,要有统一的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这个“五要”“五避”,即是创作园林必须遵循的章法,也是我们平时欣赏、评价园林时参照的依据。 这个“五要”“五避”,贯彻在创作园林的各个具体环节。这些环节主要是座基选地,总体布局、院落组合、单体建筑、山水、花木、道路和造景的一些技巧等等。 座基选地,通俗一点讲,就是造园的建造位置选在什么地方,划分多大的范围。一般的说,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因此,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都希望将园址选在天然的山水形胜之处,或者至少在有山连脉,有水通源的地方,这样比较容易取得融汇于“天然”的效果。当然,

园林史总结

一、世界园林的三大系统:中国园林、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涵蕴。 三、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最大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答: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2、按园林的隶属关系不同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五、一池三山产生于汉朝上林苑建章宫;分别代表东海及海上三座仙山。 六、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 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 七、圆明园由哪三个园组成:圆明园、畅春园、绮春园。 八、唐代著名的二座别墅园:浣花溪草堂(杜甫草堂)和辋川别业 九、伊斯兰造园的“十字水渠”代表哪四条生命之河:水、乳、酒、蜜。[返回] 十、北京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十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源头:公元前11世纪的囿、台、园圃。 十二、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建成。[返回] 十三、避暑山庄苑林区包括哪三个部分,创作意图是 答:包括: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创作意图:1、表现“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政治意图 2、以清王朝为中心的多民族大帝国的缩影。 3、象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十四、扬州个园四季假山分别用什么材料? 答:春山用石笋、夏山用太湖石、秋山用黄石、冬山用雪石。 十五、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代表及代表作:安德列*勒洛特(Andre Le Notre)沃勒*维贡特庄园[返回] 十六、颐和园前山景区规划布局特点 答:1、中央建筑群的中轴线十分突出且明确,中轴线两侧由近及远逐渐减少建筑物的密度和分量,同时运用“正变虚实”的手法逐渐减弱左右均齐的效果,以自中心而左右的“退晕式”的渐变 过程烘托中轴线的突出地位,强调建筑群体的严谨中寓变化的意趣,由于五条轴线的如此安排, 也控制了整个前山景区的所有建筑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特点及代表作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特点及代表作 世界三园林体系,主要分为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在这三大园林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也各异,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 一、东方园林:典雅且精致 1.中式园林的风格,写意的造景手法。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楼阁、水榭、藤架, 石凳石桌,红砖碧瓦、小桥人家,或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园中山石嶙峋,清流萦绕,古木参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见大的格调,塑造着富有“咫尺山林”的意境。“一步亦景”、“移步易景”、“隔窗望景”。 ●皇家园林:气势宏伟的总体规划,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代表作:圆明园(图1—1)、承德避暑山庄(图1—2、1—3)、颐和园(图1—4)、北海公园(图1—5)。 ●私家园林:明秀典雅(江南)、稳重雄伟(北方)、畅朗轻盈(岭南) 代表作:苏州园林(图1—6)、沧浪亭(图1—7)、狮子林(图1—8)、拙政园(图1—9)、留园(图1—10)。 ●寺观园林:置于郊外择于山水胜地,宫殿形式与庭园结合,宏伟壮丽富有神圣感。 代表作:武当山古建筑群(图1—11)、寒山寺(图1—12)、武侯祠(图1—13)灵隐寺(图1—14)、涌泉寺(图1—15) 2、日式风格的园林,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善于用质 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风格淡雅,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体现出禅宗的意境。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 代表作:枯山水庭院(图1—16 ~ 1—17)、龙安寺(图1—18)、日本横滨三溪园(图1—19)、姫路城(图1—20) 二、欧洲园林:规整而有序 欧式园林主要均依地势而建,以占地绿化和宏大建筑为主体。着意在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就是纯粹的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中的风,光,空气与阳光。典型代表是意大利台地园和英国式的风景园。 代表作:凡尔赛宫花园(图2—1、2—2)、埃斯特别墅(图2—3 、2—4) 三、阿拉伯园林:植物和水法 特点: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代表作:泰姬陵(图3—1、3—2)、阿尔罕布拉宫(图3—3~3—5)、

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18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园林,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成了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三大体系。 西亚的造园活动是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的,影响到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班牙以及阿拉伯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西亚与北非气候干燥,干旱和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园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他们的心目中,水和绿荫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国乐园”(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美妙的乐声在庙堂里回荡。因此阿拉伯人习惯用篱或墙围成方直平面的庭园,便于把自然和人为的界限划清。园内布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并将轴线建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并相互联系。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又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古希腊于公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终于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艺术被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希腊的柱廊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方式,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正,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重台叠馆的建筑和中轴线是全园的主体和轴心,结合山势,从山上引水下山,用于纳凉。而且还建有雕像装饰的喷泉池沼,随阶降泻的叠瀑等。 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作。园林总面积广达1500公顷.相当于当时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园的中轴线长达3千米,与地处高坡长达400米的宫殿主楼垂直相交。中轴的前半段为十字形水渠,两侧是星罗棋布的花坛、喷泉、池沼、雕像。园周不设围墙,使园内绿化与园外的田野连成一片,而园内一系列对景安排都与中轴线严格对称。凡尔赛宫苑是路易十四称霸全欧后于1661年始建的,历时百年之久,消耗全国赋税的十分之六。壮丽的凡尔赛宫苑无处不体现主权的至高无上,但也充分展示了法兰西园林简洁豪放的独特风格。 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截然不同。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而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 结语:东方的园林强调人与自然地协调,西欧的园林强调人为的规则美,希腊的是古典美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 08设计 杨先树 学号:09 传统的世界园林分为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典雅且精致 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东方园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则,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 特征,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 和谐,浑然一体,涵蕴人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 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对自然 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是一种摹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 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 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浓重已达到了一种超出五感的直接与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 苏州拙政日本园林 苏州狮子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扑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 在这样的园林中,可以达到“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的境界,追求的是“抱琴看鹤去,枕面待之归”的生活以及“野坐苔生席,高眠挂竹衣”的趣味。东方园林的石有情,水有情,花木也有 情味意趣。窗外路出树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涧古树几株,修 竹一丛,乃是模拟枯木竹石图。东方园林妙在含蓄和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东方园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而有“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 有所改变。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 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 中国皇家园林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 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2.中国当代园林三陈:陈植着名林学家、造园学家,有造园学概论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造园学论、陈俊愉、陈从周说园 3.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太液池一池三山是中国的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4.园林类型 1p6/按构园方式区分:规则式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自然式、混合式 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形高大,代表: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特点: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静;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四大名园、上海豫园、寺观园林 3按园林功能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性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 5.寺观园林的定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化环境; 6.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7.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 8.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 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 9.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标准:世界文化体系 10.中国园林历史阶段的划分: 萌芽期——夏--春秋战国 生成期——秦--两汉 发展期——魏晋--隋

全盛期——唐--两宋 成熟期——元--清末 11.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 1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作用 2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行形成 4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12.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 13.园林中水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点缀作用③倒影作用④基底作用⑤连接作用 第二章欧洲园林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

1、园林的基本概念:-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 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3、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园林景观的孕育阶段--原始文明阶段;第二阶段: 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 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5、园林四大构景要素分别是:山、水、植物、建筑。 6、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7、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罗马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 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为主要风格。文艺复兴后,出现了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的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8、伊斯兰园林体系:以古波斯园林为渊源,以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 拉伯世界为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以波斯、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特点: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讲究植物和水法。 9、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主要特点:建筑美与自 然美有机融合;充溢着诗情画意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0、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一、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时期。 四、成熟前期相当于两宋时期。 五、成熟后期相当于元、明、清时期。 1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话的情趣;四、意境的蕴涵。 12、岭南四大园林:也可以称为“广东四大园林”或“粤中四大园林”,指顺德的清晖园、佛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概述

世界园林三大致系概述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后形成了东方、伊斯兰、欧洲这三大致 系。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她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

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她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她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总之,西方园林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从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

世界造园三大系统类型、整体特征及空间形态

1、简述世界造园三大系统类型、整体特征及空间形态。 答: 18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园林,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成了中国、西亚和欧洲三大体系。 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 主要是指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园林,它们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貌较为严整,后来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所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西亚的造园活动是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的,影响到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班牙以及阿拉伯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古波斯的造园活动,是由猎兽的囿逐渐演进为游乐园的。波斯是世界上名花异草发育最早的地方,以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西亚与北非气候干燥,干旱和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园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他们的心目中,水和绿荫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国乐园”(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美妙的乐声在庙堂里回荡。因此阿拉伯人习惯用篱或墙围成方直平面的庭园,便于把自然和人为的界限划清。园内布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并将轴线建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并相互联系。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又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西亚造园历史,据童寯教授考证,可推溯到公元前,基督圣经所指“天国乐园”(伊甸园)就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岸,远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花园。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是历史上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传,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博得爱妃的欢心,比照宠妃故乡景物,命人在宫中矗立无数高大巨型圆柱,在圆柱之上修建花园,不仅栽植了各种花卉,奇花常开,四季飘香,还栽种了很多大树,远望恰如花园悬挂空中。支撑花园的圆柱,高达75英尺,所需浇灌花木之水,潜行于柱中,水系奴隶分班以人工抽水机械自幼发拉底河中抽来。空中花园高踞天空,绿荫浓郁,名花处处。在空中花园不远处,还有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塔,以巨石砌成,共7级,计高650英尺,上面也种有奇花异草,猛然看去,比埃及金字塔还高。据考证,这就是《圣经》中的“通天塔”。空中花园和通天塔,虽然早已荡然无存,但至今仍令人着迷。 古希腊于公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终于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艺术被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希腊的柱廊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方式,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正,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重台叠馆的建筑和中轴线是全园的主体和轴心,结合山势,从山上引水下山,用于纳凉。而且还建有雕像装饰的喷泉池沼,随阶降泻的叠瀑等。 欧洲体系: 欧洲体系,在发展演变中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最后形成自己“规整和有序”的园林艺术特色。 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作。园林总面积广达1500公顷.相当于当时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园的中轴线长达3千米,与地处高坡长达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 . 一、推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欧洲、西亚、中国被推崇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体系园林以“规整和有序”为园林的艺术特色。() 3、园林中的厅堂普通坐南朝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 4、皇家园林规模伟大,假山假水较多,圆中建造颜色富丽堂皇,建造体形巍峨。() 5、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做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6、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加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8、、汉时期浮现了以官室建造为主的宫苑,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9、北方园林是以为代表。() 10、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几何美。()

11、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刻石容多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具有点景的作用。() 12、北方类型的园林也称黄河类型,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温带园林。() 13、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1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浮现了以宫室建造为主的宫苑。() 15、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蜿蜒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16、岭南类型的园林也称“类型”,按气候带划分可归类于“亚热带园林”。() 17、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18、巡游古典园林考究“游”与“停”的结合。() 19、园林中楼阁类建造,可以说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合点,堪称情景交融的抱负境界,是大可驻足的重点巡游点。() 20、寄畅园是取东坡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 . . 21、园林中的假山普通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22、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武康的花岗岩,质地坚硬,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置于假山的上部,供游人玩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后形成了东方、伊斯兰、欧洲这三大体系。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总之,西方园林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从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海神、农神、酒神、花神、阿波罗、丘比特、维纳斯以及山林水泽等到华丽的雕塑喷泉,放置在轴线交点的广场上,园林艺术主题是有神论的“人体美”。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树木成行列栽植。地形、水池、瀑布、喷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几何形体,全园景观是一幅“人工图案装饰画”。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的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完美,就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整个天体与宇宙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二.东方园林

世界园林历史

世界园林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 阶段. 原始文明阶段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人类树巢而居,茹毛饮血,巢穴而居,采集渔猎.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状态,在生存演化过程中,人类被动植物的形态,色泽等外观特征所吸引并有了心灵感应,赋有生 命意义,有了动植物崇拜.原始文明后期,人类农业和聚居的部落,园圃种植,鸟兽养殖.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届有了果园,菜圃,畜养鸟兽场所.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园林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其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为:种植,养殖,观赏不分;为全体部落成员共管共享;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 农业文明阶段 距今大约1万年前,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农业的长足发展,人类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阶段,果园,菜圃,兽场亦分化为供生产为主的果蔬园圃和供观赏为主的花园,猎苑.伴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城镇,国都和手工业,商业,使建筑技术不断提高, 为大规模兴造园林提供了必要条件 自然地域,文化体系演化形成世界园林体系.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族,宗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系统,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尤其以自 然地域,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系统影响最大. 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三大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 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欧洲园林覆盖面广,它以欧洲本土为中心,势力范围囊括欧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亚等四大洲,对南非,北非,西亚,东亚等地区的园林发展和当代 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自然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线,将自然为主体引入到 园林,排除人工痕迹,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 *伊斯兰园林体系

中外园林史重点

中外园林史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一、园林的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开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主要是指式园林,欧洲式园林和阿拉伯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里面,中国园林 艺术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艺术的特点。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是纽约“中央公园〞。其作者是奥姆斯特德 三、园林开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产生园林。直到后期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木蔬圃。虽说出于生产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已多少接近园林的雏形,开场了园林的萌芽状态。 第二阶段: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这个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兴旺的漫长过程,在开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中国古典主义园林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模拟。 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开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 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清朝〕,对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园林的开展又出现新的趋势。与接触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有着直接关系的休闲、旅游活动得到迅猛的开展。另外生态学的兴起,生态平衡的关注 四、“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者英国学者E·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在"明日之田园城市"中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的设想 五、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和我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立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 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立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表达,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开展的必然结果。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开展传统园林的经历,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多层次、多构造、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到达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开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开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 六、中国古典园林定义 是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围最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七、形成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三个特殊条件是: 一、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体,工商业经济处于附庸的地位。 二、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和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域。 三、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八、中国古典园林开展史是:五个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