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PPT参考值医学

APPT参考值医学

APPT参考值医学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敏感筛选试验。延长可见于血友病A、血友病B、肝脏疾病、肠道灭菌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轻型血友病;FXI、FXI l缺乏症;血中抗凝物质(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质、华法林或肝素)增多;大量输注库存血等。

APTT称为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来测量血块行程的速度,来评估凝血功能。

造成APTT延长的原因可能有:

1.凝血因子缺损、维生素K缺乏、白血病、血友病。

2.因为凝血因子在肝脏制造,患有肝细胞疾病或者肝硬化时,APTT会延长。

3.使用一些抗凝血的药物。

不过你不用太担心啦!你APTT的数据只有大标准值一点点,还没到危险值(APTT大于70)的范围。

医学决定水平参考值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例如ALT,它的升高通常都为肝细胞损伤所致,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ALT 的极度升高,一般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或肝性休克所引起的大的肝损伤所造成,它的ALT的测定范围一般在100~4000IU/L之间。另一类则反映中度的肝细胞损伤,通常由酒精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多肌炎所引起,它的ALT测定范围一般为30~300IU/L。ALT的参考范围为5~40IU/L,它们含意仅指有%的健康人其ALT测定值是在这一区间之内,但其医学决定水平则有三个,第一个决定水平是300IU/L,它可区别上述肝细胞损伤的二个临床类型,300IU/L 以上的值表示极度的肝细胞损伤。第二个决定水平是60IU/L,此值比参考值上限高50%左右,因为一般当ALT测定值在40~60IU/L之间时,并不能确定ALT 的升高是否属于病理性改变,许多不很健康的肥胖者,其ALT值就通常浮动在这范围之内,只有当ALT值大于60IU/L时,才可明确诊断为肝细胞损伤,所以它是一个确认值。ALT的第三个医学决定水平是20IU/L—比参考值限还低,这是一个排除值,低于此值则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疾病。 医学决定水平与参考值的根本区别在于: 它不仅对健康人的数值进行研究,以决定健康人的数值区间,同时还对有关疾病的不同病情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定出不同的决定性限值。 可提示及引导医师采取不同的临床措施。所医学决定水平看来更合理、更客观、更有助于临床的应用。当然,真正建立起每一项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存在着许多的实际困难。 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 一、白细胞计数

常用检验科项目参考值范围

目录 1.肝肾胰功能 (3) 2.心脑血管/糖脂病 (9) 3.风湿过敏/免疫功能 (13) 4.肝炎/病毒标志物 (15) 5.凝血/血液病项目 (18) 6.肿瘤标志物 (21) 7.甲功/激素项目 (23) 8.血气分析项目 (26) 9.血细胞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测项目 (27) 11.尿液、体液检测项目 (29) 12.细菌学检验项目 (31) 13.检验项目分类、代码及收费一览表 (33)

序 实验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发展成了”检验医学”,检验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辅助科室,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定格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发挥着重大作用,并成为衡量一所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订人,从检验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都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如何合理选择检验项目,使其发挥临床最大的功效是每个医师必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具体诊疗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医师有针对性地申请检验项目,尽量选择对某种疾病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项目,另一方面还应对该检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意义及干扰检验的生理、病理、药理等深入理解,掌握检验结果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疗程的变化。 考虑到临床一线医师工作的繁重及实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本院检验科编写了这本《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手册》,手册涵盖了本院检验科开展的大部分检验项目,尤其最近开展的新的检验项目,对项目的具体临床应用情况以及临床意义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希望该手册有助于本院临床医师选出最佳、合理、经济实用的检验项目和合理应用检验结果诊疗疾病,同时也希望该手册有助于本院“精品医学中心”的建设。

(完整版)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一、概念和意义 1. 医学参考值的概念: 医学参考值又称临床参考值或正常值,是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生理常数、体液、排泄物中各种成分含量及人体对各种试验的反应值。广义的医学参考值还包括各类“卫生标准”。应注意的是,医学参考值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许多数值的集合或全体,即是一个范围。 2.医学参考值的作用及意义: (1)用以区分“正常”和“异常”个体,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可用以反映不同时间、地区人群某项指标的生理变迁。 二、制定参考值范围的基本步骤 1. 确定“正常人”对象的范围:即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未患被研究疾病的个体。 2. 统一测定标准:即检验用的试剂批号、仪器、人员、条件等应相同。 3. 确定分组:一般需用年龄、性别等对“正常人”对象进行分组,分组特征也可根据检验判断。 4. 样本含量确定:一般来讲,正态分布资料所需的样本含量应在100以上,偏态或未知分布时样本含量应更大。 5.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一般生理物质指标多为双侧、毒物指标则多为单侧。 6. 确定百分位点:一般取95%或99%。 三、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1)正态分布法: 据正态分布原理,一定可信度(如95%)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均数±u0.05*S;单侧上限为:均数+u0.05*S,单侧下限为:均数-u0.05*S。 (2)百分位数法: 对于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的资料,正常值范围的确定常用百分位数法,如95%可信度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P2.5--P97.5,单侧上限为P95,单侧下限为P5。 四、制定参考值范围时的注意事项 1. 应注意参考值范围是基于一定可信度而建立的的,即它最多仅能包含95%或99%的“正常”个体; 2. 临床应用中采用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判断的效率; 3. 观察值的正常值范围要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相区别。 五、质量控制 此外,工业生产、实验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也是基于上述原理提出的,即根据质量指标多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性质,用均数加减2倍标准差(约包含95%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警戒值,均数加减3倍标准差(约包含99.73%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控制值,若质量指标超出上、下警戒值,则发出警报,若超出上、下控制值,则停止生产或实验过程。当质量指标本身为非正态时,可通过变量变换后再用上法处理。

pappa正常值参考范围

pappa正常值参考范围 PAPP-A(绒毛膜促性蛋白原A)是一种在胎儿筷子期期间从母绒毛膜向胎盘中释放的蛋白,它是由母亲的血液分泌并循环到绒毛膜中。这种蛋白质参与绒毛膜和胎盘的正常发育。PAPP-A参考范围是指体 外受孕和体外受孕中胎儿筷子期期间PAPP-A的正常值范围。 从孕前诊断的角度来看,PAPP-A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是用来评估 胎儿筷子期期间母体血液中的PAPP-A水平,以便根据水平的高低结 合另外的指标来判断某个母亲是否容易患有某种胎儿发育、出生缺陷,或者会不会有高危婴儿的风险。 以常规PAPP-A检测为例,其参考范围是0.5-2.2mIU/L,这是经过多种研究得出的大多数正常值范围。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在孕妇年龄更大或更小的情况下,PAPP-A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也不一样。 例如,在孕妇年龄超过35岁的情况下,PAPP-A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0.3-1.7mIU/L;而对于年龄在22-34岁之间的女性,PAPP-A的正常范围是0.9-2.3mIU/L。 此外,PAPP-A水平与孕妇体指标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孕妇体 重越高,PAPP-A水平就越高;孕妇血糖值高于正常值,PAPP-A水平 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孕妇血清唐筛检测的学名叫孕激素受体(β-hCG)水平超过正常值的范围,也会使PAPP-A的正常值范围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不同的测试方法也可能影响PAPP-A的正常值范围, 因为不同的检测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测量结果。例如,唐筛法测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测试在检测PAPP-A水平方面均有不同的精

度和可信度,因此,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之,PAPP-A正常值参考范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用于确定某个孕妇是否有胎儿筷子期发育、出生缺陷的风险,其正常值的大小也受到孕妇的年龄、体指标以及检测方法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测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 Aado2是指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是反映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的Aado2值范围应该在10mmHg 以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Aado2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一、Aado2的定义及意义 Aado2是指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它能够反映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状况。Aado2值越高,代表着肺功能越差,呼吸系统越受限制。当Aado2值超过正常范围时,就需要积极治疗,以保证机体正常的氧供和二氧化碳排泄。 二、Aado2的正常范围 正常的Aado2值范围应该在10mmHg以下。如果Aado2值高于10mmHg,则需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着肺部疾病或者呼吸系统受限的情况。Aado2值高于10mmHg也会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头晕、乏力等。 三、Aado2异常的原因 Aado2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气肿、肺栓塞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功能

下降,从而导致Aado2值升高。 2.呼吸系统受限:如呼吸道阻塞、呼吸肌无力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呼吸系统的功能受限,从而导致Aado2值升高。 3.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机体氧供不足,从而引起Aado2值升高。 四、如何降低Aado2值 当Aado2值异常升高时,需要积极治疗,以保证机体正常的氧供和二氧化碳排泄。下面是一些降低Aado2值的方法: 1.合理使用氧疗:氧疗是一种有效的降低Aado2值的方法,但是需要根据病情合理使用。 2.积极治疗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气肿等,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可以有效地降低Aado2值。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如进行呼吸肌锻炼、使用呼吸机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从而降低Aado2值。 Aado2是反映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的Aado2值范围应该在10mmHg以下。当Aado2值异常升高时,需要积极治疗,以保证机体正常的氧供和二氧化碳排泄。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 氧气饱和度(aado2)是一项用于评估人体氧合状态的指标。它表示动脉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与动脉血液和混合静脉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之间的差异。正常的aado2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范围,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氧合状态是否正常。 正常的aado2值通常在5到15毫米汞柱(mmHg)之间。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的,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在这个范围内的aado2值通常表示氧合状态良好,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当aado2值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表示患者的氧合状态存在问题。低于正常范围的aado2值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的问题引起的。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或心血管功能不全等情况。医生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 另一方面,当aado2值高于正常范围时,也可能表示患者的氧合状态存在问题。高于正常范围的aado2值可能是由于肺通气功能不良或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肺功能损伤或循环系统失衡等情况。医生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 除了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aado2值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在

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监测患者的aado2值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治疗有效,患者的aado2值可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如果治疗无效,患者的aado2值可能会持续偏离正常范围,提示治疗需要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 在使用aado2值进行临床评估时,医生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可能会对aado2值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估aado2值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在5到15mmHg之间。在这个范围内的aado2值通常表示氧合状态良好,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当aado2值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示患者的氧合状态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医生在使用aado2值进行临床评估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简述医学参考值范围及其制定原则

简述医学参考值范围及其制定原则 医学参考值范围(Medical Reference Value Range,MRV)是指用于评估某种医学指标或诊断结果的参考范围,是医生和研究人员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标准值。MRV的制定原则旨在确保医学指标或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医学指标的类型、测量方法、影响因素、患者群体和实验室标准等。一般来说,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一致性原则:MRV应该在不同的实验室和医生群体中保持一致,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可重复性原则:MRV应该能够被重复测量和评估,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实用性原则:MRV应该能够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以指导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4. 安全原则:MRV应该基于安全考虑,不会对患者或实验室数据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 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综合考虑不同的制定原则,以确保MRV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制定MRV,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拓展: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重要性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对于确保医学指

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医学指标的类型、测量方法、影响因素、患者群体和实验室标准等。在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一致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安全原则等原则,以确保MRV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血液检查中,医学参考值范围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值对于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综合考虑不同的制定原则,以确保MRV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还需要考虑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最后,MRV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原则,以确保不会对患者或实验室数据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

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含义及制定参考范围的一般步骤

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含义及制定参考范围的一般步 骤 在医学中,参考值范围指的是一组数值范围,用于描述一些生物指标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变化范围。这些参考值范围是通过在一定数量的健康 个体中进行测量并统计得出的,并被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等目的。 制定参考范围的一般步骤如下: 1.选择参考人群:首先需要选择一组健康个体作为参考人群,这些人 群需要具备典型的代表性,并尽量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的影响因素。常用 的选择原则包括年龄、性别、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 2.采样和测量:对选定的参考人群进行采样,并进行相应的测量或检测。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血液、尿液、唾液、体重、身高、血压等。 3.数据统计和分析: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平 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等。统计方法常用的有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 分析等。 4.范围确定:根据统计结果,决定参考值范围的上下限。一般通过计 算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或以百分位数来确定参考范围的上下界限。 5.验证和修订:如果可能,对初始制定的参考范围进行验证。将新获 得的数据与已有的范围进行比对,并进行修订。验证的方法可以是独立的 目标人群测量,或者通过不同实验室的重复测量进行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参考范围的过程需要考虑临床研究的实际情况以 及人群特点。不同的参考范围对不同人群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

儿童、孕妇等群体可能需要特别制定的参考范围。此外,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参考范围也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和修订。 综上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是一个基于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诊断疾病。通过选择参考人群、采样和测量、数据统计和分析、范围确定、验证和修订等步骤,建立起一个相对准确和可靠的参考范围,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医学各项化验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医学各项化验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1.血常规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 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PLT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 2。尿常规蛋白(PRO)正常为阴性尿糖(GLU)正常阴性红细胞(RBC)正常0—1/高倍白细胞(LEU)正常0—5/高倍尿酸盐结晶(NIT)酮体(KET) 正常阴性尿胆元(UBG)定性:弱阳性定量1-4mg/24h 胆红质(BIL)正常阴性尿潜血(ERY) 正常阴性比重(SG)正常1.018 3。血气和电解质(血生化)正常参考值酸碱度(PH) 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45mmHg 氧分压(PaO2)75—100mmHg 碳酸氢根离子(HCO3—) 21。3-27.3mmol/L 钠离子(Na+)136—146mmol/L 钾离子(K+) 3。5—5.5mmol/L 氯离子(Cl-) 96-106mmol/L 4。肝功能项目单位正常参考值谷丙转氨酶(ALT) IU/L (1~38) 谷草转氨酶(AST) IU/L (8~40) 碱性磷酸酶(ALP) IU/L (100~275) r-转肽酶(GGT) IU/L (9~40) 总胆红素(TBIL) umol/L (4~20)直接胆红素(DBIL) umol/L (0~7) 5。乙肝2对半检验正常表面抗原(HBsAg)阴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或阳性 e抗原(HBeAg)阴性抗-HBe 阴性核心抗体(抗-HBc)阴性 6。血脂检查正常参考值甘油三脂(TG) 0。4-1。86mmol/L 总胆固醇(TC) 3。89-6。4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C) 0-4.14mmol/L 高密度脂蛋白(HDLC) 1.04—1.74mmol/L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

aado2正常值参考范围 aado2是指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之间的差值,它是评估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重要指标。正常的aado2值范围是5-15 mmHg。 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指血液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压力,通常用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它反映了肺部对氧气的摄取和氧合的能力。正常的PaO2值应该在80-100 mmHg之间。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血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的压力,通常也用mmHg来表示。它反映了呼吸系统对二氧化碳的排出能力。正常的PaCO2值应该在35-45 mmHg之间。 aado2的正常范围是5-15 mmHg,这意味着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之间的差值应该在这个范围内。如果aado2值超过15 mmHg,说明存在肺功能异常或呼吸系统疾病。aado2的正常范围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状况。当患者的aado2值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 低氧血症:如果aado2值增加,通常意味着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可以是由肺功能异常引起的,比如肺炎、肺栓塞、哮喘等。此外,心脏疾病和贫血也可以导致低氧血症。 2. 呼吸性酸中毒:如果aado2值升高,通常意味着动脉二氧化碳分

压升高,即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可以是由于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比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3. 肺血管疾病:aado2值异常也可以提示肺血管疾病的存在,比如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肺部的氧合功能和二氧化碳排出能力,导致aado2值异常升高。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了解患者的aado2值范围很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通过监测和调整患者的aado2值,医生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aado2是评估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为5-15 mmHg。了解和监测患者的aado2值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评估患者的肺部状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统计学公式总结

一 资料的描述性统计 (一)算术均数(mean) (1)简单算术平均值定义公式为(直接法): (2)利用频数表计算均数(加权法): (二)方差(即标准差的平方) (三)变异系数 二 参数估计与参考值范围 (一)均数的标准误 (二)样本率的标准误 (p 为样本率) (三)T 分布 (u 为总体均数) (四)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一般要求 计算95%或99%的可信区间) (五)总体率的区间估计 (六)参考值范围估计 双侧1-a 参考值范围: s u x a 2/± 单侧1-a 参考值范围: s u x a ->或s u x a +< (可信区间计算是用标准误,参考值范围计算用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大家自己看书) 三 T 检验与方差分析 (一)T 检验 (1)单样本T 检验 n x n x x x x x n ∑= ++++= 321∑∑= ++++++++=f fx f f f f x f x f x f x f x k k k 3213322111 )(2 2--= ∑n x x s 22 2()/1 x x n s n -= -∑∑%100⨯= x s CV n s s x = n p p s p ) 1(-=n s x t μ-=x x s t x s t x ναναμ,2/,2/+<<-p p s u p s u p 2/2/ααπ+<<-

检验假设: (假设样本来自均数为0 u 的正态总体) 统计量t 值的计算: (2)配对T 检验 检验假设: 统计量t 值的计算: (d 为两组数据 的差值,Sd 为差值的标准差) (3)两样本T 检验 检验假设: 统计量t 值的计算: 其中 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 (即为两样本方差的比值)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SS MS F SS MS νν= = B B B W W W (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这里 (T 即为该组数据之和) (2)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SS 总=SS 处理+SS 区组+SS 误差 V 总=V 处理+V 区组+V 误差 μμ=:H 1 ,/0 0-=-=-= n n s x s x t x νμμ0210==-μ μμ:H d d t s μ-== 1 -=n ν210μμ=:H 2 1)()(2121x x s x x t ----=μμ2 21-+=n n ν ⎪ ⎪⎭⎫ ⎝⎛+=-2121121n n s s C x x 2)()(112222112-+∑-∑+-=n n x x x x s C 2221s s F =111-=n ν1 2 2-=n ν组内组间总SS SS SS +=组内 组间总ννν+=2()/C x N =∑ij j T x =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正常参考值的研究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正常参考值的研究 庄奕宏;李春妹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 【年(卷),期】2006(21)23 【摘要】目的:确定不同孕周的孕妇其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正常参考值,分析PAPP—A水平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孕妇血清PAPP—A浓度,并分组讨论不良妊娠与PAPP—A的关系。结果:获得4—42周PAPP—A浓度中位数、0.5倍中位数、2.5倍中位数。PAPP—A低值与胎儿核型异常、难免流产、死胎有关;PAPP—A高值与双胎、中重度妊高征有关;先兆流产预后差者PAPP—A值低于先兆流产预后佳者。结论:从2800例孕妇血清中得到的PAPP—A浓度统计值0.5—2.5MoM可作为正 常参考,试用于我省产前筛查;母体血清PAPP—A的测定值可作为胎儿染色体异常、流产、死胎、妊高征及双胎的辅助诊断指标。 【总页数】3页(P3283-3285) 【关键词】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产前筛查;不良妊娠 【作者】庄奕宏;李春妹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市金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相关文献】

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异常妊娠的相关性研究 [J], 刘晓红 2.早期正常和异常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研究及意义 [J], 朱莉;史焱;金镛;王晓燕;姚玉红;王丽云 3.正常和异常妊娠孕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探讨 [J], 张为远;滕红 4.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J], 龚源;陈晓辉;张纯萍 5.孕早期末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母体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颈部半透明厚度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其他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J], Krantz D.;Goetzl L.;Simpson J.L.;侯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选-医学各种参考值

医学各种参考值 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 1、白细胞计数(4~10)×109/L、 2、嗜酸性粒细胞(0.05~0.03)×109/L 3、血红蛋白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92fl 5、血小板(PLT)(100~300)×109/L 6、网织红细胞 0.5%~1.5% +、红细胞比积(HCT)成年男性42%~49% 成年女性 37%~43% 1、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颜色不变阴性:尿内无糖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微量:少于0.25g/dl +略有颜色改变少量:0.25-0.50g/dl ++绿黄色中量:约0.5-1g/dl +++土黄色大量:1-2g/dl ++++棕红色极大量:>2g/dl 2、SG 比重 1.010一1.025 PH 酸碱度 5一6 3、尿蛋白 30~100mg/24h 4、尿沉渣中白细胞男性0~2/HPF 女性0~5/PHF 5、尿沉淀中红细胞 0~偶见/高倍视野(HPF) 1、凝血酶原时间(PT)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4秒 2、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中使用的激活剂,这里 假设对照值为: 35~45秒

3、纤维蛋白原 2.0~4.0g/L 4、纤溶酶原正常人混合血浆(NHPP)的80%~120% 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10mg/L 1、红细胞沉降率(ESR)(魏氏法)男性:0一15mm/h 女性:0一20mm/h 1、钾 3.5~5.3mmol/L <3.0mmol/L 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5.8mmol/L先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考虑有肾小球疾病,>7.5mmol/L与心律失常有关,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2、钠 135-145mmol/L ≤115mmol/L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 3、氯化物 96~110mmol/L 4、阴离子隙(AG) 8~16mmol/L 5、二氧化碳分压(PCO2) 4.7~6.0kPa(35~45mmHg) 4.7kPa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中毒。 6.0kPa高于此值且PH<7.35,表明为呼吸性酸中毒。 6.7kPa高于此值,表明换气衰竭,应予以合适的介入治疗。 9.3kPa高于此值,尤其是急性升高,多可引起昏迷。 6、钙 2.25~2.65mmol/L 7、离子钙 1.13~1.32mmol/L 8、磷 0.96~1.62mmol/L 9、镁 0.6~1.2mmol/L 10、铁 9.0~30.0umol/L 1、血尿素(Urea) 3.6~7.1mmol/L 2、尿酸(UA)男性120~420umol/L 女性90~360umol/L ≥640umol/L,肾结石或痛风的高度危险, 3、肌酐(Cr) 44~133umol/L 婴幼儿>40 umol/L,肾功不全可能,成人>530umol/L,肾功能受损,有诊断及评估意义 ,4、总蛋白(TP) 60~80g/L<45g/L, 5、白蛋白(Alb) 35~55g/L 6、胆固醇 2.84~7.11mmol/L <1.81mmol/L严重肝功不全,,若已存在肝病,提示预后不良。 5.18mmol/L此为75%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值,高于此水平,提示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度危险, 5.70mmol/L此为90%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水平,高于此值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 7.26mmol/L高于此值会由于患动脉粥样硬化而预后严重,。

医学参考值范围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医学参考值范围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原创版2篇】 目录(篇1) 1.引言:简述医学参考值范围的重要性 2.原则: 2.1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基本原则 2.2 考虑影响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因素 3.方法: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4.注意事项:在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结论:总结全文内容,强调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性 正文(篇1)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某项医学指标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介绍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原则和方法。 一、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原则 1.1 选定适当的参考人群 选择参考人群时,应考虑到年龄、性别、民族、地域等因素,以确保参考值范围的代表性。 1.2 确定合适的样本量

样本量应足够大,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排除影响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因素 应排除疾病、药物等因素对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影响。 二、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方法 2.1 数据收集 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数据。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常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正态分布检验等。 2.3 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常见的参考值范围有95%可信区间、百分位数等。 三、注意事项 在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 参考人群的代表性; 3.3 统计方法的合理性。 四、结论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原则和方法对于保证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篇2) 1.引言:简述医学参考值范围的重要性 2.原则:详细介绍医学参考值范围确定的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