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数学研究

中学数学研究

大庆师范学院

现代数学观点下的

中学数学论文

浅析中学解析几何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学生姓名魏雪莹

学号 201101051357

指导教师姓名张玲

2014年6月25日

摘要

解析几何,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本文介绍了解析几何产生的背景及其建立,解析几何的建立主要以费尔马的坐标几何和笛卡尔的《几何学》最为代表. 并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简述了解析几何思想.随着解析几何的发展,它的很多思想也渐渐被世人所接受和采纳,其中最基本的思想是数行结合思想.在不断学习和完善解析几何的过程中,人们还对它进行了分类,分为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并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文中通过两个例子简述了解析几何的应用.在中学解析几何的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解析几何的核心不是研究对象,而是方法

关键词:解析几何,产生及其建立,基本思想,应用,启示

Abstract

Analytic geometry is a branch of mathematics, and is a kind of important mathematics method to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analytic geometry and establish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alytic geometry mainly is to Fermat coordinate geometry and Descartes the geometry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by the way, for example briefly analytic geometry though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 geometry and many of its idea became known to the world accepted and adopted, one of the most basic thoughts is the few lines combining idea. In the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perfect the process of analytic geometry, people put it into two classes, they are plane analytic geometry and space analytic geometry, 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in production and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nalytic geometry mainly through two exampl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middle school analytic geometry, getting a lot of the enlightenment. Analytic geometry is not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but method.

Key words:Analytic geometry, Generation and establish, basic idea, application, enlightenment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1.1解析几何产生的背景 (3)

1.2费尔马的坐标几何 (4)

第二章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5)

2.1解析几何的基本内容 (7)

2.2解析几何要解决的问题 (8)

2.3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观念 (8)

第三章中学解析几何的分类及其应用 (9)

3.1中学解析几何的分类 (9)

3.2 中学解析几何的应用 (10)

第四章解析几何带来的启示 (11)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前言

十六世纪以后,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力学、航海等方面都对几何学提出了新的需要.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是绕着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的,太阳处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投掷物体试验着抛物线运动的.这些发现都涉及到圆锥曲线,要研究这些比较复杂的曲线,原先的一套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了,这就需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其次,虽然欧式几何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给出了一种数学模式,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过于抽象,过多的依耐图形;同样,当时的代数过多地受法则和公式的约束,比较抽象,不利于思维的发展.笛卡尔与费尔马都认识到,如果把代数与几何学中一切精华的东西结合起来,几何学就可以为代数提供直观的图形,而代数又能对抽象的未知量进行推理,互相取长补短.由此,一门新的学科解析几何诞生了.17世纪的前半叶,在数学中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分支——解析几何.笛卡尔和费尔马创立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解析几何沟通了数学中以数与行、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的联系.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为最基本的思想,在数学的学习和科研中被广泛地应用,同时,解析几何也给人们展示了很多所蕴含的美学成分和启示. (解析几何)一种包含代数和几何两门学科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 ------笛卡尔

1.1解析几何产生的背景

16世纪后,文艺复新后的欧洲进入了一个生产迅速发展、思想活跃的时代.机械的广泛使用,促使人们对机械性能开始研究,而这需要用到运动学知识和相应的数学理论;建筑的兴盛、河道和堤坝的修建,又提出了有关固体力学和流体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精确的数学计算;航海事业的发展,像天文学,实际上也是向数学提出了如何精确测定经纬度,计算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面积、体积以及确定重心的方法;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发明,提出了研究凹凸镜的曲面形状问题.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是绕着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的,太阳处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投掷物体是作抛物线运动的.要研究这些比较复杂的曲线和解决在天文、力学、建筑、河道、航海等方面的数学问题,显然已有的初级几何和初级代数是无能为力、难以解决的.于是人们迫切地寻找新的数学方法,这就导致了解析几何的产生.

1.2.费尔马的坐标几何

费尔马,出身于商人家庭,是一位律师,作为业余爱好,他对数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费尔马关于曲线的研究是从研究阿波罗尼奥斯的《圆锥曲线论》开始的.1692

年他写了一本《平面和立体的轨迹引论》,书中说他找到了一个研究曲线问题的普遍方法.费尔马的坐标能把阿波罗尼奥斯的结果直接译成代数形式.费尔马把他的一般原理叙述为:“只要在最后的结果里出现两个未知数,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轨迹,用这两个量可描绘出一条直线或曲线.”费尔马还领悟到坐标轴可以平移和旋转,因为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二次方程,简化到简单形式,并且还知道了一次方程表示直线,二次方程代表圆锥曲线等.笛卡尔的《几何学》笛卡尔,首先是一位杰出的近代哲学家.他是近代生物学的奠基人、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1637年,

笛卡尔写的《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一书出版,这是一本文学和哲学的经典著作,包括三个著名的附录:《几何学》、《折光》和《陨星》.《几何学》是他所写的唯一一本数学书,他关于坐标几何的思想,就包括在它的这本《几何学》中.在《几何学》一书中,他开始仿照韦达(Vjeta)的方法,用代数解决几何作图题,后来才逐渐出现了用方程表示曲线的思想.笛卡尔的《几何学》虽然不像现在的解析几何那样,给读者展现出一个从建立坐标系和方程到研究方程的循序过程,但是他通过具体的实例,确实表达了他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尽管这在形式上没有现在的解析几何那样完整,但它在本质上却是地道的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与代数式子的抽象性得到更好的融和. 笛卡尔的理论以两个概念为基础:坐标概念和利用坐标方法把两个未知数的任意代数方程看成平面上的一条曲线的概念.因此,解析几何就是在采用坐标方法的同时,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

第二章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2.1解析几何的基本内容

在解析几何中,首先是建立坐标系.取定两条相互垂直的、具有一定方向和度量单位的直线,叫做平面上的一个直角坐标系oxy.利用坐标系可以把平面内的点和一对实数(x ,y)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除了直角坐标系外,还有斜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等等.

在空间坐标系中还有球坐标和柱面坐标.坐标系将几何对象和数、几何关系和函数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把空间形式的研究归结成比较成熟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了.用这种方法研究几何学,通常就叫做解析法.这种解析法不但对于解析几何是重要的,就是对于几何学的各个分支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解析几何的创立,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数学概念,特别是将变量引入数学,使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是数学变量的时期.解析几何在数学发展中起了推动作用.恩格斯对此曾经作过评价:“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

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就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了必要.”

2.2解析几何要解决的问题

解析几何为解决几何问题和代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可以把一个几何

问题转化为一个代数问题,求解之后再还原成一个几何问题;也可以将一个代数问题转化为一个几何问题,求解之后再转化成一个几何问题.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通过计算来解决作图问题,如:分线段成已知比例.

2)求具体某种几何性质的曲线的方程,如:到一定点和一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抛物线.

3)用代数方法证明新的几何定理,如: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与一点.

4)用几何方法解代数方程,如:用抛物线与圆的交点解三次和四次方程.

2.3 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观念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但是要用代数的方法研究

几何问题,就必须沟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而代数与几何各自压缩到最基本的概念,分别是数与点.于是,这种联系的首要问题是建立点与数之间的关系.坐标系就是实现这一联系的桥梁.

有了坐标系这种特定的数学结构,就可以把点与数结合、统一起来,实现了数与点的一一对应.这种以坐标法为基础,把数看成点,反之也能把点看成数的观念是解析几何的第一个基本观念;此外,以坐标法为基础,把方程和曲线结合、统一起来,把方程看成曲线,反之把曲线看做是方程的观念是解析几何的第二基本观念,

字化”.同时,根据这两个观念,又能使数与方程得到直观的几何解释,促进了代数的发展.

第三章中学解析几何的分类及其应用

3.1 中学解析几何的分类

中学解析几何可以分为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在平面解析几何中,除了研究直线的有关直线的性质外,主要是研究圆锥曲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有关性质.在空间解析几何中,除了研究平面、直线有关性质外,主要研究柱面、锥面、旋转曲面.如

3.2中学解析几何的应用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有些性质,在生产或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比如 在电影放映机的聚光灯泡的反射面(椭圆面)上,灯丝在一个焦点上,影片门则在另一个焦点上;探照灯、聚光灯、太阳灶、雷达天线、卫星的天线、射电望远镜等都是利用抛物线的原理制成的.

例1:电影放映机上聚光灯泡的反射镜的轴截面是椭圆的一部分,灯泡在焦点F2处,且与反射镜的顶点A 距离为1.5cm ,椭圆的通径|BC|为5.4cm ,为了使电影机片门获得最强的光线,片门应安装在另一焦点处,那么灯泡距离片门应是多少?

解:设焦距|F1F2|=2C ,则点B 的坐标为(c ,2.7),且点B 在椭圆上,由椭圆定义知|BF1|+|BF2|=2|OA|, ∴

237.2)(++c c +2.7=2(c+1.5)

解得2c=12cm .因此,镜头应安在距灯炮12cm 处.

解析几何运用坐标法可以解决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满足给定条件点的轨迹,通过坐标系建立它的方程;另一类是通过方程的讨论,研究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性质.运用坐标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首先在平面上建立坐标系,把已知点的轨迹的几何条件“翻译”成代数方程;然后运用代数工具对方程进行研究;最后把代数方程的性质用几何语言叙述,从而得到原先几何问题的答案.

例2:已知,A 是抛物线y 2=2x 上的一动点,过A 作圆(x -1)2+y 2=1的两条切线分别切圆于EF 两点,交抛物线于M 、N 两点,交y 轴于B 、C 两点

(1)当A 点坐标为(8,4)时,求直线EF 的方程; (2)当A 点坐标为(2,2)时,求直线MN 的方程; (3)当A 点的横坐标大于2时,求△ABC 面积的最小值.

解:(1)∵ DEFA 四点共圆EF 是圆(x -1)2+y 2=1及(x -1)(x -8)+y(y -4)=0

的公共弦

∴ EF 的方程为7x +4y -8=0 (2)设AM 的方程为y -2=k(x -2)

由kx -y +2-2k =0与圆(x -1)2+y 2=1相切得

2

1|-2|k

k +=1

∴ k =4

3

把y -2=

43(x -2)代入y 2=2x 得:M(92,3

2

), 而N(2,-2)

∴ MN 的方程为3x +2y -2=0 (3)设P(x 0,y 0),B(0,b),C(0,c),不妨设b >c ,则有

直线PB 的方程为y -b =x x b

y 0

0-,

即(y 0-b)x -x 0y +x 0b =0

又圆心(1,0)到PB 的距离为1, ∴

20

2

000)(|-|x

b y b x b y +-+=1,

故(y 0-b )2+x 20=(y 0-b )2+2x 0b(y 0-b)+ x 20b

2

又x 0>2,上式化简得 (x 0-2)b 2+2y 0b -x 0=0 同理有 (x 0-2)c 2+2y 0c -x 0=0

故b ,c 是方程(x 0-2)t 2+2y 0t -x 0=0的两个实数根 ∴ b +c =

2-2-00x y ,b*c =2

-x -00

x , 则有 (b -c)2

=2

00

2020)2-(8x -4y 4x x +

∵ P(x 0,y 0)是抛物线上的点,∴ 有y 2

0=2x 0, 则有 (b -c)2

=2

02

)2-(4x x ,b -c =2-200x x ,

∴S

△PBC =

2

1

(b-c)x

2-

x

2

x

=x

-2+

2-

4

x

+4≥24+4=8

当(x

0-2)2=4时,上式取等号,此时x

=4,y=±22

因此S

△PBC

的最小值为8

第四章解析几何带来的启示

解析几何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方法-----建立坐标系,用方程来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来研究曲线.

苏联著名几何学家格列诺夫在他所编的《解析几何》前言中说:“解析几何没有严格确定的内容,对它来说,决定性的因素,不是研究对象,而是方法.”“这个方法的实质,在于用某种标准的方式把方程(方程组)同几何对象(即图形)相对应,使得图形的几何关系在其方程的性质中表现出来.”

由于解析几何方法解决各类问题的普遍性,它已成为几何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不仅如此,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精确的自然科学领域,如力学和物理学之中,应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可以研究很多具体的对象.因此我们学习解析几何,主要是掌握它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而不仅仅在于记住它的某些具体结论.

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图形到方程,二是从方程到图形,也就是选择坐标系,建立图形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得到图形的性质,了解图形的形状.

迪卡尔留给后人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就是在他的研究中,因为讲了很多很多作图题,从而把他的关于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淹没了.因此在学习解析几何的初期,应该要把学习的目的放在掌握基本方法上,采取“研究对象简单一些,突出基本方法”的方针,避免发生因为研究对象复杂,引起很多枝节,从而淹没了基本方法的现象.

总结综上所述,解析几何把代数和几何结合起来,一方面,几何概念可以用代数表示,几何的目的通过代数来达到.反过来,另一方面,给代数概念以几何解释,可以直观地掌握这些概念的意义.解析几何不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在方法论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创建.十七世纪以来数学的巨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解析几何,可以说微分学和积分学如果没有解析几何的预先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参考文献

[1]蒋大为编著.空间解析几何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3-9.

[2]绿林根、许子道编.解析几何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1.

[3]刘连璞编著.平面解析几何方法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尤承业.解析几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1版.

[6]邓收才.新编平面解析几何解题方法全书:专题讲座卷[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2010-01.

[7]薛有才编著.数学文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8]董世、周沛耕编.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和思维方法[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6.

[9] 唐修颖主编.数学题解辞典:平面解析几何[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

[10]胡国权编著.几何与代数导引[M]. 科学出版社,2006-8.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

中学数学核心期刊名录

中学教学核心期刊名录数学中学数学月刊 数学中学数学教与学 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数学中等数学 数学通讯 数学教学 数学中学理科(数学) 数学数理天地(数学) E-mail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主办: 陕西师范大学 地址: 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 邮编:710062 电话: 主编: 石生民 网址: http: E-mail:

《数学教学》(双月刊)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编辑部 邮编:200062 主编: 张奠宙 E-mail: 《中等数学》(月刊)主办: 天津师范大学 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天津师范大学甘肃路校区《中等数学》杂志编辑部邮篇:300020 主编: 庞宗显 数学竞赛核心期刊 《数学通讯》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等 地址: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通讯》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 主编: 邓引斌 《中学数学》(月刊)主办: 湖北大学等 地址: 湖北大学《中学数学》编辑部 邮编:430062 主编: 汪江松 E-mail: 《中学教研》,主办: 浙江师范大学 地址: 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杂志社邮编:321004 主编: 张维忠 《中学数学月刊》主办: 苏州大学等 地址:

苏州大学《中学数学月刊》编辑部 邮编:215006 主编: 唐忠明 《中学数学研究》,主办: 华南师范大学 地址: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研究》编辑部邮编:510631 主编: 曹汝成 《数学教学通讯》主办: 西南师范大学 地址: 西南师范大学《数学教学通讯》编辑部 邮编:400715 电话: 主编: 陈贵云 《中学数学教学》,安徽教育学院等 地址:

浅谈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5-16T17:24:15.6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1期作者:袁金莲 [导读]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镇九渡中心小学城乡教育差距大,教育信息不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镇九渡中心小学341000 摘要:城乡教育差距大,教育信息不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信息化问题在城乡教育中的差距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主要陈述农村教育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教育公平 面对21世纪的信息化浪潮,我国将“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国还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指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该《纲要》可以看出国家未来将重视农村教育发展,特别是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然而,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基础条件,实施教育信息化还将面临诸多困境,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是当前我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农村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境 1.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1)学校信息化设施不完善。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和倾向性,对城市学校的投入相对较大,而偏远农村学校的投入相对较小。因此,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中配备的多媒体等设备严重缺乏。目前农村的计算机数量都不足以满足教师的需求,更何况对学生开放。此外,农村在互联网宽带方面发展比较落后,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还没有接入宽带,使得农村学校不能有效地通过互联网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2)家庭信息化资源缺乏。在城市,家庭电脑已经成为必备品,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手机在互联网上学习,而在农村电脑的普及率还比较低,有的家庭即使有电脑,也不一定会有宽度接入。特别是对于那些留守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只留下小孩和老人的家庭更不会配置电脑。 2.师资力量薄弱。城市经济相对发达,更多的教育资源往城市学校汇聚。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在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数量配置不足。由于受到财政的制约,在农村学校公职教师编制数量不足,造成学校教师不够(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有时还需聘请部分临时代课教师。而这些临时代课教师大部分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还不太会使用多媒体。另外,代课教师与正式的公职教师在待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严重降低了这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制约着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此外,农村教师的待遇不高,不能够吸引优秀的青年教师。虽然国家在2015年颁布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相应地提高了农村教师的薪酬待遇,但是在现在的物价水平下,农村教师的待遇依然偏低。(2)农村中小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这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在计算机多媒体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甚至有部分年龄较大者,根本就没有使用过计算机。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差。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老化,综合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方法比较落后,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严重缺乏;信息技能较低、研究意识淡薄、研究能力较差、自我发展意识较弱。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能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此外,农村教师信息化观念没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向学生传递知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这种观念,学生是信息社会环境下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等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能够做到角色的改变,即能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 3.教师考核机制不完善。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能够有指向性地引导教师的行为。而目前,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的课程安排主要是依据升学要求来设置的,学校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是依据这些课程的学生成绩排名来决定教师的绩效。在这种考核机制之下,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对信息化知识的灌输以及自身信息化知识的提高。 二、实施农村教育信息化对策 1.加大投入与完善管理机制并行。地方政府应该在经济上尽可能地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大的帮助与扶持,并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农村中小学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快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力度,为农村中小学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逐步提高,各学校在经费上也较之以往充足了一些,而这些钱怎么花,购回来的东西怎么管、怎么用,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办法。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基本靠国家和省两级政府的投入,但到了下边也很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维定式,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有的是缺了等上级给配备,用坏了这茬等下茬。 2.建立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除了地方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之外,更应该鼓励企业与个人对农村学校进行捐赠,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在城市,经济相对发达,教育资源投入多,同时还有社会捐赠,而农村学校相对较少。鼓励社会捐赠,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于企业或者个人也是有益的。 3.建立合理的教师编制制度。现有的教师编制制度,不能够满足农村教师数量的需求。在公职教师编制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农村学校的情况,更多地向农村学校倾斜,要保证农村教师的数量充足。对于城乡教师待遇差距,使得优秀教师流向城市问题,应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及相关福利待遇。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要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教育,关键在中小学教师对信息化知识掌握的程度。目前,重点在加大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力度,解决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培训任务可以由高校教师或培训机构承担,实现省、市地、县多级架构,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去提高信息素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5.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引导教师的行为,因此在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方面,不能只是片面的依据主要课程的学生成绩排名,应该建立比较综合的绩效考核指标,不但要考虑主要课程的学生成绩,同时应该兼顾教师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应用、指导

徐州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期末考试试题

徐州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期末考试试题 (医护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 A 劳动产品 B 产品 C 食品 D 现象 2.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 A 反比 B 正比 C 平比 D 比例 3. 商品的两个因素是----------和--------------。 A 价格价值 B 价值价值量 C 使用价值价值 D 价格价值量 4.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的人类劳动。 A 有差别 B 无差别 C 有分别 D 无分别 5.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的大小。 A 价值 B 商品价值 C 价值量 D 价格 6.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依次顺序是----------------。 A 小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B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 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7. 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是指--------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 A 少数人的 B 大多数人的 C 同样人数 D 一部分人 8. 最早的货币是----------。 A 纸币 B 铜钱 C 金银 D 布币 9. 货币最初的两个基本职能------------。 A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D 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10.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 引起物价上涨。 A 贬值 B 涨幅 C 涨值 D 流通 11. --------是人们对自己可支配收入消费方式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 追求的取向。 A 价值观 B 消费观 C 人生观 D 理性消费 12. 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依次是------------。 A 理性消费感觉消费感性消费 B 感性消费理性消费感觉消费 C 感觉消费理性消费感性消费 D 理性消费感觉消费感性消费 13. 树立正确消费观应做到------------------。 A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奢靡浪费 B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C 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D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束缚,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对策近几年,随着“农远”工程、“校校通”、“班班通”、“数字校园”的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建设,部分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变革。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日益增强,教学手段越加式样化,广大中小学生受益明显,极大的增强了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发展得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也是一个难曲折的过程。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建设、互联网+的运用,以及智慧校园的规划,使部分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配套达标,为这些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不完全具备教育信息化装备能力,部分达标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更是需要加强提升。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存在问题

(一)教育技术装备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由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各校逐步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购置了电脑、投影仪、展示台、电子白板、录像机、电视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部分学校也建设了微机室。扫视现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状况依旧普遍。当我们还在认真学习电脑基础知识、学习课件制作,以便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可以每堂课坐在教室对着大屏幕上生动有趣的课件进行学习了;当我们也有了“班班通”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人手一台平板,随时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畅谈了;当我们也有六大功能室,可以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音乐课可以听到钢琴声、放学后可以去图书室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城里孩子的学校叫智慧校园了……在教育信息化的路上,农村学校配件配置始终属于跟进状态。 另外实验室不达标,按照标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至少要配备理化生与小学科学实验室,但许多学校都不达标,有的学校连教室都不够,只好占用了本来就稀少的实验室,而更多的是实验室不规范,徒有其名,挂了个牌子而已。加之一些教学仪器太落后了,实验药品缺乏,造成达不到当前的实验教学要求。 (二)教育装备金费投入不足。 虽然市财政与区财政、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但实际情况是广大农村中小学都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到购买教育技术装备上。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翻转课

《德育》期末考试试卷(B卷)与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11级《德育》期末考试试卷(B卷)与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 分钟) 一、默写《弟子规》的相关语句。(共10分,每题2分) 1、长者立,______,长者坐,______。 2、______,如事父,______,如事兄。 3、兄道友,______,兄弟睦,______。 4、斗闹场,______,邪僻事,______。 5、______,及时还,______,借不难。 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文字。(每小题2分共20分) 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B、近() 2、出必告,fǎn必面A、反B、返() 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B、善() 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B、公() 5、言语忍,fan自泯A、愤B、忿() 6、冬则温,勿则qìng A、清B、庆() 7、háo泣随,挞无怨A、号B、嚎() 8、骑下马,乘下jūA、驹B、车() 9、路遇长,疾趋yīA、揖B、衣() 10、xi?僻事,绝勿问A、邪B、斜() 三、请给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人物,须明求。() A、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事先讲清楚。B、用别人的东西,要去求别人。C、用别人的东西,自己明白就好。 2、朝起早,夜眠迟。() A、早上早起,晚上一两点才睡。B、早上早起,晚上早睡。C、早上早起,晚上安顿好父母再睡。 3、路遇长,疾趋揖。() A、路上遇到长辈,慢吞吞的过去打招呼。B、路上遇到长辈,快速向前问好。C、路上遇到长辈,快点跑开。 4、新年快到了,父母要带你去置办新衣,你应该做到() A、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B、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C、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5、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经文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A、兄弟睦,孝在中。B、言语忍,忿自泯。C、尊长前,声要低。 6、陆绩怀橘对应的时弟子规中哪句话。() A、物虽小,勿私藏。B、事虽小,勿擅为。C、亲所好,力为具。 7、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酒吧时,你应该() A、答应他B、不做声C、拒绝 8、海神妈祖的故事体现了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A、称尊长,勿呼名。B、事诸父,如事父。C、尊长前,声要低。 9、事诸兄,如事兄。() A、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B、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C、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10、德有伤,贻亲羞。() A、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B、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 C、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四、将下列《弟子规》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共25分,每题5分) 1、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3、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期末试题(附答案)

D C B A B A C B A βββα αα第3题图2016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期末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有“建”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 A.和 B.谐 C.社 D.会 2.下面左边是用八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 的几何体,从上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图是( ) A B C D 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4.如图,对于直线AB ,线段CD ,射线EF ,其中能相交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 B.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 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D.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 6.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摆放方式中∠α 与∠β 互余的是( ) 7.点E 在线段CD 上,下面四个等式①CE =DE ;②DE = 21CD ;③CD =2CE ; ④CD =2 1DE.其中能表示E 是线段CD 中点的有( )

1 乙甲N M P D C B A B ()D C A D C B A 第9题图B A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9.如图是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AB =4,则该正方体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 D. 4 10.用度、分、秒表示91.34°为( ) A. 91°20/24// B. 91°34/ C. 91°20/4// D. 91°3/4//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OB =2∠AOC ,则OC 平分∠AOB B.延长∠AOB 的平分线OC C.若射线OC 、OD 三等份∠AOB ,则∠AOC =∠DOC D.若OC 平分∠AOB ,则∠AOC =∠BO C 12.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 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两人做法如下: 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 折叠,使B 点落在D 点上,则∠1=45°; 乙:将纸片沿AM 、AN 折叠,分别使B 、D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一点P ,则∠MAN =45°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对 B.甲对乙错 C.甲错乙对 D.甲乙都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下列各图形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14.已知M 、N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C 是BN 的中点,CM =6cm ,则AB = cm. 15.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D 为AB 的中点,若BD =3cm ,则AC 的长为 cm. 16.若时针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则时针转过 度,分针转过 度. 17.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18.如图,已知点O 是直线AD 上的点,∠AOB 、∠BOC 、∠COD 三个角从小到大依 次相差25°,则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德育期末考试试卷A

11(1)《德育》期末考试试卷A 班别 1111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 1、诚信 2、依法治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有、、、。 2、、、的职业素养是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三大目标。 3、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和 。 4、人际交往的四个原则是、、、。 5、所谓自制力,是指个体能够完全、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的品质。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A、操作技能 B、知识 C、创造发明 D、理论创新 2、学会主动适应不包括()。 A、认清环境的变化 B、一切由父母安排 C、既来之,则安之 D、增强自理能力3、作为学生,诚实守信体现在()。 A、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 B、不弄虚作假 C、同学朋友的要求都能满足 D、不说大话 4、对“小偷小摸”这种行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无所谓,又不是什么犯罪行为 B、是一种严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C、如果成为习惯,就会构成人格上的缺陷 D、极易引发青少年犯罪行为 5、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法律的权威。 A、遵守 B、维护 C、敬畏 D、服从 6、下列不利于展现自身魅力的心理品质是()。 A、真诚守信 B、稳重宽厚 C、唯我独尊 D、机智幽默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说做事情首先要有()。 A、预测 B、计划 C、目的 D、创造 8、每个公民都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③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④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这句话的寓意是()。 A、经得起考验的人能从中得到锻炼 B、每个人都要经历挫折 C、挫折越多越好 D、挫折使人们事业成功 10、()是公民道德宣传日。 A、9月20日 B、9月25日 C、8月20日 D、8月25日

中学数学研究

试卷代号:109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 1.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2.说课的内容包括---------、--------、---------、---------。 3.评价教育实验样本的要点为-----------、---------------、---------------- 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1.简述数学形象思维的功能。 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3.如何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4.什么是归纳推理,说明它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5.简述计算机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三、综合题(本题20分) 什么是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试卷代号:109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 1.党的教育总目标及普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数学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2.说内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3.随机性代表性样本的容量 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1.答:数学形象思维有如下的功能: 第一,数学形象思维以形象的形式反映数学规律,从而提供数学问题生动而形象的整体显示。因此,易于把握整体。(4分) 第二,数学创造性往往从对形象的思维受到启发,以形象思维为先导。从古到今,形象思维给数学猜想、数学方法的提出以及数学创造都带来了活力。(4分) 第三,数学形象思维可以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抽象思维是一种概念的运动,在认识真理方面具有无可怀疑的可感力与优越性。但由于在运动和发展中完全脱离具体的可感的材料,如果再加以绝对化,那也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4分) 2.答:奥苏伯尔把学习从两个维度上进行划分: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成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3分)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认为好的讲授教学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唯一有效方法。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等在学校里不应经常使用。即奥苏伯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3分) 奥苏伯尔认为要产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必须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的联系起来。如果学生企图理解学习材料,有把新学习的和以前学过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愿望,那么该生就是以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新内容。如果学习者不想把新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那么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信息化平台。本文分析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结合教育均衡发展的表现,提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措施。 标签:农村;教育信息化;信息资源;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的基础教育存在一种普遍而又严重的情况: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家长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孩子选择高质量的学校,从而造成学校之间的生源分配极不平衡。这种结果的产生主要源自于学校实力的不平衡,表现在校园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成效等方面。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教育初步平衡,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基本平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通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缩短区域、城乡、学校的差距,推进教育的公平。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据绝大部分比例,据统计,65%以上的中小学设在农村,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因此,不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将会严重制约新农村的建设。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就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现将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如下: 1.1 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平衡性和倾向性。城市学校及重点学校的投入相对较大,而偏远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小,因此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受到很大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 现代教育设备落后,教学环境差 要实现信息化手段,最主要的是资金的支持,在经济不发达的很多农村,想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实现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更新确实比较困难。根据抽样调查,学生计算机普及的情况,城市中小学80%达到了生机比为20:1,县镇地区为54%,而农村地区仅为37%,有4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在教师机的普及方面,59%的中小学校的师机比为5:1,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没有使用过计算机。而且,在拥有计算机的教师比例中,作为信息技术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检索。调查情况如表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 ? ? ? ?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基本概念 (一)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1 2 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776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2.德国的梅伊曼拉伊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3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作用。 4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5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6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7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 价、总结性评价。 8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9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 的连续性。 10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二.(判断只写出对或者错不必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5分) 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着是《学记》。(√) 2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消解过程来研究。(×) 3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4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5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6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10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三.简答(共37分) 1.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6分)P61~63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10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这不同的发展任务,当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所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的意义 3.怎样认识教师主导性?(9分)p215三个层次 4.怎样评价班级上课制?(6分)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效率,但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集体教育,但不利于因材施教。 5.怎样开展德育工作?(6分) 德育内容上要更新;德育方法要改进;从小事做起,由近到远,由小到大,注重实际效

浅谈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摘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制约、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使得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以全面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可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将改变农村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前在农村学校,教师们讲课都是黑板+粉笔的传统手段,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深入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设备进入农村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电子白板、校园网等信息手段的运用改变了农村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2、教育信息化将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和环境的制约,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接受新知识与学习空间狭窄,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随着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得到解决,让农村学校的师生与城里的师生一样能够通过网络或教学光盘、卫星接收等方式获取大量的优秀教育资源,同样能够足不出户就接受先进的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3、教育信息化将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信息化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这将改变农村学校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全面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再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中,使得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为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二、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与教学需求差距大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农村学校,计算机教室的生机比还是比较低的,学校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还是与教学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的。而且在农村学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分类几何图形初步.docx

2016-2017 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复习分类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知识回顾: (1)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内容。 ( 2)长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圆、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它们都 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3)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 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4)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它们是平面图形。 (5)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 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 从不同方向 (从 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 (6)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 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巩固练习: 1.(2015-2016 吕梁市孝义市七上期末) 如图是以长为 120cm ,宽为 80cm 的长方形硬纸, 在它的四个角处各剪去一个边长为 20cm 的正方形后, 将其折叠成如图所示的无盖的长方 体,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 . 2.( 2015-2016 重庆市南岸区七上期末)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有红、 白、黄、 绿、蓝、紫六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红、白、黄、绿、蓝、紫,分别代表的是数字 -3 、-4 、-5 、-6 中的一个数,如图是这个正方体的三种放置方法,若三个正方体下底面 3.( 2015-2016 清远市连州市七上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六棱柱有六条棱、六个侧面; C .三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的图形。 4.(2015-2016 广东省深圳市七上期末)在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三棱柱 这些几何体中,不属于柱体的有 ,属于四棱柱的有 -1、-2、 所标颜色代表的数字分别是 a , b ,

职业高中德育期末试卷及答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计分表: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请在各题后空白处直接作答。 第Ι卷(选择判断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 括号中,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价值与价格B.使用价值与价格 C.使用价值和价值 D.交换价值和价值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价格等于价值 B.价格低于价值 C.价格高于价值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

A.生产力水平发展高 B.生产力水平发展高,并且发展不平衡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并且发展比较平衡 D.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并且不平衡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走向共产主义 C、消除阶级统治 D、社会成员达到绝对平等 5、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和我居民委员会属于() A、基层政协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 C、基层经济组织 D、基层民间组织 6、市场竞争必然存在竞争,但它要求市场主体() A、公平竞争、合法竞争 B、不择手段竞争 C、误导用途竞争 D、夸大性能竞争 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8、我国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 C、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监督权 9、2010年5月5日,商务部巡视员郭京毅被北京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其被指控涉嫌受贿罪。上述材料体现了()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规定,在价格听证会参加人员中,消费者人数不得少于听证会参加人总数的五分之二,听证代表还要邀请其他利害关系人。这有助于消费者行使( ) A.民主选举权 B.民主管理权 C.民主决策权 D.民主监督权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部分)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贵州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学数学研究》课程期终考试试卷 (A 卷;闭卷) (代数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 ⑴(8分)请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证明2不是有理数? ⑵(4分)数学发展历史上是如何发现无理数的?这一发现在数系扩展中有何价值? 解: ⑴证法1(奇偶数判别,导致矛盾) 设2是一个有理数x ,即22 =x ,且x 可表示为既约分数 1),(,=n m n m ,于是 22 2=n m ,即 22 2n m =,因此2 m 是偶数,由于奇数的平方不能等于偶数,故m 是偶数。所以设k m 2=,则 2 2 2 2 4)2(2k k m n ===,故2 22k n =,从而n 也是偶数,这与()1,=n m 矛盾,这说明2不是 有理数。 证法2 若22=x ,且x 表示为既约分数 b a 。将 b a ,分解为素因数之积,由于222b a =,则2a 的素因 子必定成对出现,而22b 的素因子中2出现奇数次,矛盾。 证法3 若22 =x ,且x 表示为既约分数b a 。因为222 b a =,故b 可整除2 a ,但()1,= b a ,故1=b , 所以22 =a ,由此得221<<,由于1和4之间没有完全平方项,矛盾。 上述证法,每做对一种,给4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 ⑵略 4分 二、(13分) ⑴(6分)为什么说初等数学中三角函数的定义是用几何方法建立起来的?请按中学数学教材体系给出正弦、余弦在初中和高中的定义。 ⑵(5分)数学分析教程中,可将三角函数展开成幂级数,请给出解析正弦和解析余弦的定义。为什么通过证明又说三角式的概念并不依赖于几何解释? ⑶(2分)上述问题的探析对你有何启示? 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