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历程

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历程

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历程
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历程

《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历程》学案课本导航必修一专题七民主政治的扩展P128—130 专题八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P141-143 选修 2 专题二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法国《人权宣言》”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法兰西的共和政体” 专题三法国人民的民主追求、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曲折的民主之路考试大纲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巴黎公社知识归纳革命前: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革命中:1791 年宪法:君主立宪制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革命后:1804——1814: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制)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1830——1848: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1851——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国共和历程的艰难曲折:

一:法国大革命(一)原因:1、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财政危机的加剧加速了革命爆发。2、政治因素:特权等级与第三等级的对立,斗争逐渐白热化。(实质是阶级矛盾)3、思想因素:启蒙思想的发展与传播4、外部因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爆发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网球场宣誓的内容:不制定宪法决不解散)2、开始标志:时间:1789 年7 月14 日;事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

(三)革命过程:项目时间阶层内外措施君主立宪派1789.7—1792.8 大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1、通过八月法令,废除封建特权2、颁布《人权宣言》,确立资本主义立国原则。3、制定1791 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吉伦特派1792.8-1793.5 底6 初工商业资产阶级1、瓦尔密战役打败普军2 、通过废除王政的议案,建立共和国3、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高潮)1793.6-1794.7 中小资产阶级1 、发布土地法令,摧毁农村中的封建残余,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用?)2、恐怖政策:《全面限价法》《惩治嫌疑犯法》(作用?)3、颁布《1793 年宪法》4、发布全国总动员令1794.7 热月政变

结束标志历史作用

1792.8.10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废除封建特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

1793.5 底6 初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实行民主共和,废除君主制

巩固大革命成果,废除封建统治的基础,把革命推向高潮;其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的残余,推进了法国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四)法律文献1、《人权宣言》(1789 年)(选 2 P22—23)(1)目的:确立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2)历史地位:《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文献,修改后作为1791 年宪法的序言,成为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3)主要内容:A、提出天赋人权的革命口号;宣称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B、规定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C、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国家主权来自于国民。

D、高度重视人的自由课堂探究:《人权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有哪些?这种民主思想有何局限性?

2

(4)、体现的民主思想:天赋人权理论,“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主权在民”思想(5)局限性:《人权宣言》具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6)历史意义:A、体现启蒙思想的精华,把资产阶级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B、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愿望,宣示了新制度的原则,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C、高扬民主与自由的旗帜,不仅成为法国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也对其他国家的宪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的《权利法案》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权利法案》时间机构目的1689 议会限制王权、提高议会权力(1)法律高于王权;(2)从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3)确立议会在立法、选举、辩论、集会等方面的权力,臣民有请愿权议会至上,限制王权、法律至上(1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强调了议会的权力;(2)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形成《独立宣言》1776.7.4 大陆会议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1)表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2)列举了英国的暴行,为美利坚民族争取独立提供了现实理由;(3)宣告美国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人权宣言》1789 制宪会议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将启蒙思想原则固定下来。

①“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 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 。②法律为公共意志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④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人民(1)天赋人权(2)法治原则(3)主权在民(4)自由原则。(1)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精华,把资产阶级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2)引领法国人民在大革命中同封建势力展开顽强的斗争,它所高扬的民主与自由的旗帜,对其它国家的宪法产生了巨大影响(3)也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

主要内容

原则或思想历史意义

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1)继承并发展了资本主义民主主义思想,集中表达了美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2)第一次把天赋人权载入法律文献(3)开辟了美国的民主化道路,而且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3

2、《1791 年宪法》:确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3、《1793 年宪法》:(选2 P28) A、内容:规定法国是统一的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确定议会共和制,一院制的立法会议为最高立法机构。B、结果:未真正实施(五)历史意义1、性质:资产阶级革命2、影响国内: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国际:对欧美以及世界各地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有重大的影响。3、特点:(1) 规模大(2)人民群众发挥的作用大(3)受到的外来干涉大(4)比较彻底(5)成效卓著,影响深远二、拿破仑时代(1799——1814)(一)拿破仑上台1、上台背景:(1)督政府软弱无力,内不能安邦,外不能御敌;(2)法国的危急形势客观需要一个铁腕人物以稳定局势,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2、上台:1799 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自任第一执政。3、关于拿破仑时代:(1)执政时期:①1799 年—1804 年:执政府时期。(名义上仍是共和国,实际上建立了独裁政权。)②1804 年—1815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建立标志:1804 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2)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3)执政特色:扮演双重角色,既是法国大革命某些成果的绞杀者,又是某些成果的继承者。(二)、拿破仑的对内改革:1、改革措施:(1)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2)经济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措施:①进行财政改革;②创办法兰西银行;③鼓励竞争和使用机器生产。(3)教育改革:建立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措施:①创办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②在巴黎设立一所师范学校。(4)法律改革:1804 年,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①历史地位:这是资产阶级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②主要内容: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契约自由”

4

的原则,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保障信仰自由和职业自由。

③评价:A、局限性:在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问题上,法典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夫权色彩;B、进步性:就整体而言,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成果的结晶;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一些重要原则,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定提供了重要蓝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2、改革意义:改革稳定了社会秩序,重振了社会经济,使法国逐渐步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

(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1、概况(以1807 年分为早期、后期):早期:多次打垮反法同盟;后期:发动对外扩张战争。2、性质:早期战争是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和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后期战争是掠夺奴役其他民族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3、影响:(1)早期战争抗击了反法同盟的进攻,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和民族独立,有利于法国社会的进步;(2)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传播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民主原则,对欧洲的民主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3)拿破仑的军事扩张践踏了被征服地区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给其带来深重的灾难。(四)、拿破仑帝国的灭亡1、走向灭亡的过程:(1)1812 年远征俄国,结果兵败莫斯科,帝国由盛转衰;(2)1813 年10 月,在莱比锡进行大决战,拿破仑失败,帝国开始瓦解;(3)1814 年 4 月,反法同盟进入巴黎,拿破仑退位,路易十八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复辟;(4)欧洲各国召开维也纳会议,企图重建旨在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的政治体系;(5)1815 年 3 月,拿破仑重掌政权;(6)1815 年6 月,拿破仑指挥法军在比利时的滑铁卢与英、普联军展开决战,结果法军失败,法兰西第一帝国彻底覆灭,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2、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1)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强大;(2)拿破仑的军事扩张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引起被占领国家人民的强烈反抗。(3)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损害了法国的利益三、民主与专制的频繁较量(1815-1875)(一)、波旁王朝复辟(1815 年)1、王朝复辟时期:从1815 年拿破仑复辟到1830 年七月王朝建立,被称为法国历史上的王朝复辟时期。

5

2、掌权者:封建王室贵族。

3、政体及其局限:(1)政体:君主立宪政体。法王路易十八颁布《宪章》,表示承认大革命基本成果,这使经过革命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保存下来,也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局限:国王与贵族掌握很大的权力。①君权极为强大;②选民资格和下议院议员的被选举资格的规定十分苛刻,封建贵族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

4、反动政策:(1)推行目的:企图复辟封建制度。(2)推行概况:①1815 年,以王弟阿多瓦伯爵为首的极端保皇派大搞白色恐怖;②1815 年,极端保皇派再次实行极端反动政策,史称“黑色恐怖” 。(3)影响:复辟王朝的统治政策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二)、七月革命(1830 年7 月)1、原因:(1)根本原因:查理十世政治上的倒行逆施,使法国的阶级矛盾日益加剧;(2)直接原因:1830 年7 月,查理十世发布《七月敕令》。--《七月敕令》内容:解散议会,实行只有土地所有者享有选举权的选举法,按新选举法重选议会。2、概况:1830 年7 月,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波旁王朝再度被推翻。3、结果:大资产阶级组成临时政府,拥戴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为国王,建立了七月王朝。(1)政权性质:大资产阶级政权。(2)政体:君主立宪制。

4、历史意义:(1)对法国:阻止了封建制度的复辟,重新建立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2)对欧洲: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也促进了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三、二月革命(1848 年 2 月)1、原因:(1)根本原因: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2)直接原因:1847 年,欧洲再次爆发经济危机,法国的工商业损失巨大,失业人数剧增,社会矛盾激化。2、概况:1848 年 2 月,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七月王朝覆灭。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4、结果: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四、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1、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掌握军政大权2、议会拥有立法、宣战、媾和与批准条约的权力,总统权力受到一定限制3、公民享有较为广泛的民主自由权五、六月起义(1848 年 6 月)1、原因:(1)根本原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激化;

6

(2)直接原因:1848 年 6 月,资产阶级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场。2、性质:无产阶级革命。3、六月起义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没有达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2)直接原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六、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1852 年):1852 年,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帝国。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0 年)1、建立:1870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巴黎公社革命(1871 年 3 月18 日—1871 年 5 月28 日)(1)主要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要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2)性质:无产阶级革命。(3)革命措施:A、建立国民自卫军B、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C、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4)失败:“五月流血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5)意义: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君主派与共和派的斗争:(1)实质: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2)结果:1875 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4、、法国的1875 年宪法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⑴政局动荡不安(1789 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⑵德军占领法国部分领土:1871 年,普法战争失败后,德军还占着法国近20 个省。⑶人民革命力量较强大;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⑷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激烈:2、宪法的通过——“一票共和” (1875 年,国民议会)

(1)宪法的内容A、赋予总统拥有极大的权力。总统任期为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B、规定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定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C、规定《马赛曲》为国歌,7 月14 日为法国国庆日。D、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和总统的当选条件,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可能。

7

(2)宪法的影响A、标志着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必然结果。

B、共和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探究: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建国后中国政治发展历程

简述建国后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这两个30年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国后的30年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没有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保证其在动机上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的30 年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依法治国,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尽管这两个30年的背景和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其在深层次上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和继承性。认真总结和研究两个30年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完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一、建国后30 年中国的政治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1. 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框架既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又保证了国家的统一领导。 2. 在执政党的建设上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和经验。中国共产党将其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并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形成了

比较系统的自律机制,主要内容有:定期进行“整党”、“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长抓不懈;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批判等级、特权观念,实行干群平等,对各级干部的生活待遇作出严格的规定。这些都有效地遏制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滋生蔓延。 3.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由此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概念,并阐明了两类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4. 建立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民主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一种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它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保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基层的稳定。 5. 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里,我国在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最主要成果,就是由于中共坚持自身建设,使中共内部没有形成一个官僚特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1789—1875年法国政体的变迁 从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 年宪法颁布,是法国政体极不稳定、交替演变的阶段。 从1789 年到1875 年的86年内,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了政体的复杂多变,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立宪党人同封建主妥协,制定了1791 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政体。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确定了国民主权、三权分立两大原则;国王是行政元首,享有相当大的权力,也要受到很多限制,要服从国民议会、服从宪法和其它法律;国会享有广泛的立法权;司法权由选举的法官独立行使,任何时候,国会、国王都不得行使司法权。1789年宪法建立的君主政体,尽管有着同旧势力妥协的一面,但它并不是旧制度下的封建君主政体,而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缺乏长期妥协的基础,巴黎人民又发动了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存在三年之久的君主立宪的统治。1792年9月22日成立的共和国,各阶级和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仍很尖锐复杂宪法变更仍很频繁,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执政府四个时期。 1793 年,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雅各宾派将革命推向高潮,制定了1793年宪法。这部宪法规定法国政体为共和国体制,国民会议的权力至高无上。1794年热月政变后,执政的大资产阶级通过制定共和三年宪法,削弱了共和政体的民主内容,要求全体人民为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权利。1795 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军事独裁。他通过以下的几次制定和修改宪法,完成了从共和到帝制的演变,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独裁制。1804 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帝制。 推翻拿破仑之后,法国政体又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的再次交替演变。1814年,颁布的《钦定宪章》,再次确认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但这次君主立宪是半封建半资产阶级性质的。1815 年复辟的波旁王朝颁布的《帝国宪法附加法》,力图恢复拿破仑的帝制,但被法国人民发动的七月革命推翻。 1830年的《七月王朝宪章》,重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权,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权力来自人民,国王握有实权,但只是行政首脑,不是立法首脑,因此不能废止法律;议会权利扩大,拥有立法倡议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

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摘要:政治民族化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政治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是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上中,也明确地把民主和富强、文明一起共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的大势 所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 设的集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 正文: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党和国家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利益上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以法律形式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民主确立下来,从而在民主的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在近些年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突显其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的以自身利益为指导,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是一种公共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体现。将政治参与与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起来,是一项惠民惠国的政策。既能保障人民的权力,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又能集中人民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将党和国家的活动纳入人民监督的范围内,保证行政的合理有序性。 1、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治参与不是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所特有的活动,它是一切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完善政治参与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政治参与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实际经验来说,对于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其他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有效享有,每个人都有参与他或她的国家的政府是一个关键因素。”①联合国决议表明:政治参与是固有的人权,并且是民主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国的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发展,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公民政治参与的自由和畅通。发展政治参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促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2、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最有利于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是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政治参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的崇高。人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多方面原因: ⑴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活动影响社会。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将自己的利益向政府反映,使人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人民能够直接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制度,人民选取人民代表,集中自己的政治诉求向政府反映,从而也就实现了政治参与的过程; ⑶依法治国的方略为人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

专题五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小国寡民的产物:①城邦狭小,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追求民主权利;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成熟,对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增强。 2、存在时间: 公元前8—前6世纪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②公民大会 为最高权力机关,各个等级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 立五百人议事会;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5世纪 ●内容:①公民参政范围扩大;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 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⑤发放“观剧津贴”。 ●作用:雅典民主制度进入“黄金时代”。 4、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 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 大征服希腊。) 5、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6、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7、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练习题

必修一专题七 1、在《英国人和天主教的恩恩怨怨(下)》里我们提到过,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并公然拒绝宣誓信仰英国国教,在反天主教情绪高涨的当时引起众多英国民众的不满。而查理二世并没有合法的子嗣,这意味着这个千夫所指的天主教徒将继承英国王位。不仅英国民众对此感到不满,英格兰议会中也起了巨大的争议。议会最终由于该问题被撕裂成了两派别,一派以沙夫兹伯里伯爵为首,反对约克公爵继承王位,受到清教徒的支持;另一派持相反意见,以丹比伯爵为首,并得到查理二世的支持。以上材料说明() A.两党创立源自于王位继承问题 B. 两党存在根本利益分歧 C.两党建立推动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 英国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2、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 A. 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 专制思想仍有社会基础 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 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3、德意志帝国议会名义上是人民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遍投票选出,但其实它对国家军事、外交政策什么影响力也没有,也没有监督权,只是一个“公民权利”的装饰品!以上材料说明 A. 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B. 德意志仍旧是君主专制国家 C. 德意志民主政治落后 D. 帝国议会没有任何权力 4、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 工人的经济状况发生根本改变 C. 工业革命的完成助推社会进步 D. 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冶,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6、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和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与意义 一、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起始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于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 但从广义上说,法国大革命远远不止是五年时间,直至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才算真正结束。 对于法国大革命起于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点的质疑不多,顶多是有学者认为1789年6月17日国民会议宣布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而我认为,法国大革命还是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起点比较合理,如果非得提前,那就提前一天好了,因为,巴黎人民于1789年7月13日就举行了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绝大部分城区,资产阶级接管了市政权,并决定组建国民自卫军。而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攻下的巴黎市最后一个堡垒。 那为什么说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的确立意味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呢? 目前史学界已有人对把热月政变作为法国大革命下限提出质疑,因为热月党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个派别,所发动的政变只是退到当时已经成熟的基点上去,后来热月党人所推行的“秋千政策”,始终是在巩固一般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内左右摆动,从广义上说,革命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中。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

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的这句话规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摧毁旧的制度;二是建立和巩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大革命是在1830年7月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才真正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连年战争(包括国内与国外的战争),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经济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向资本主义的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它还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还没有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时,欧洲反法联盟军有16万人驻扎在法国境内,这些占领军时常劫掠和屠杀居民,直到1818年才撤走。因此,法国人民身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占领军的双重压迫,不得不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战,继续革命。在整个复辟时期,法国经济很糟糕,与同期英国相比,法国工业发展很缓慢。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国的工业革命才大规模地展开。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大工业在世界上仅次于英国而居于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830年的七月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七月革命所产生的七月王朝,废除了路易十八的宪章,制定了宪法,确立了最适合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把政权从地主手里夺来交给了资本家,建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1830年,资产阶级终于实现了它在1789年的愿望。 所以,从广义上说,直到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汇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 民民主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率先发起了革命性变革,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席卷全国。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亿万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村中事务的管理,迫切希望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广西罗城县、宜山县(现已改为宜州市)的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作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选择给予了进一步肯定,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 1982年12月修改《宪法》时,全国人大第一次把农民创造的“村

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写进了宪法,并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逐步明确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优先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促进“基层民主生活的制度化”。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并明确把基层民主概括为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三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来看,近代以来,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民主权力不断扩大。而我国的每一次民主政治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每一次飞越,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当家作主是充分实现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径。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的各项政治制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愿望,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政治制度都服务于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因此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2016新课标1,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6浙江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2015课标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3课标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012北京文综,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2012海南单科,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014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确立)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发展)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完善) (1)原因 a.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b.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c.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d.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必修1专题7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9546145498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第1课时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 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 A. 第一部成文宪法 B. 多党制的议会 C. 总统制 D. 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D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完成,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 2. (2009·江都模拟)《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解析:A 抓住时间“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逐渐掌握了实权。 3. (原创题)2007年6月27日,戈登·布朗出任英国第52任首相。关于他的身份,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王任命的贵族领袖 B. 国王任命的多数党领袖 C. 上院议长 D. 皇室成员 解析:B 英国首相首先是下院的多数党领袖,然后再由国王任命为首相。[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ba7791957.html,] 4. (2009·淮安模拟)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引文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 君主制 B. 共和制 C. 贵族制 D. 君主立宪制 解析: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抓住“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 5. 下列对英国责任内阁首相表述正确的是( ) A. 首相由国王任命,也可以被国王罢免 B. 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 由上议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D. 首相的权力表现为任免高级文官、制定宪法 解析:B 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在形式上进行任命,但国王无权罢免。首相无权制定宪法,所以A、C、D不正确。 6. (2009·南通模拟)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 组织形式 B. 内阁与君主的关系 C. 社会性质 D. 民主化的程度 解析:C 英国内阁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而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7. (2010·徐州模拟)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这种政体不同于议会共和制的特点是(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意义,罗伯斯庇尔专制统治的原因、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贡献。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 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讲授新课: 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 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路易十五 2.法国启蒙思想: 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②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法国大革命过程

法国革命时间表 波旁王朝 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 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 1789.5.5 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 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 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 1791.9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 1792.8.10 “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 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 1793.1 处死路易十六 6.2 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 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 1794.7.27 “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11.9 “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 1804.3 《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 1804.12.2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 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 1814.3.31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1814.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 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 6.18. 滑铁卢兵败 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1821 拿破仑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 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 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 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 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 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 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 方 式 从 人 治

到 法 治 , 英 国 社 会 进 入 长 期 稳 定 发 展 的 时 期 。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 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 首,首相承担了实际 行政职责。1721年, 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 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 员与首相在政治上 共进退;如果议会通 过了对政府不信任 案,内阁就要下台, 或者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进行选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 本掌握在资产阶级 化得贵族手中,随着 工业革命深入和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