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毕业设计131CA-20地下自卸汽车工作、转向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及轮边制动器的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31CA-20地下自卸汽车工作、转向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及轮边制动器的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31CA-20地下自卸汽车工作、转向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及轮边制动器的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31CA-20地下自卸汽车工作、转向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及轮边制动器的设计

一、绪论

(一)立项背景:

地下自卸汽车是实现无轨开采技术的主要运输设备,它具有机动灵活和经济的优越性,广泛用语条件适宜的地下矿山。随着无轨采矿技术的发展,对地下自卸汽车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对它的经济性、生产能力与可靠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生产地下自卸汽车的厂家也愈来愈多。除了专门生产地下自卸汽车的厂家之外,生产露天自卸汽车的厂家也纷纷将露天自卸汽车改造后用于地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各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推出新技术、新品种、新结构和新材料,促进了无轨采矿技术与设备的发展。

国内研制地下自卸汽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发展不快,只有几个生产厂,技术水平只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数量与质量也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矿山发展的需要。我们加入了WTO之后,地下自卸汽车行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对付这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引进更多更好的国外产品与相关技术,另一方面必须迅速发展民族工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矿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露天矿山,由于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为了降低开采成本、保护环境,这些矿山必须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据有关协会统计,我国的铁矿山在5年后,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的比将由目前的7∶3转变成3∶7,由此可见,地下矿山设备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今后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需求量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的年需求量约30台左右,5年后年需求量约120台左右。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地下矿山运输设备领域装备十分落后,尽管经过太原重型机械厂、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厂、金川有色公司、长沙矿山研究院等单位的努力,分别对5t、8t、10t、12t、18t、20t、25t等机型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这些探索性的研究显然还很不够,而且有些探索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直到目前我国可供矿山选用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地下矿山运输设备需要。

国外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应用得比较好,技术也比较先进,但价格比较高。

一般情况是:国外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整机的价格是国内价格的2~3倍,而易损件、备件的价格却是6~10倍。因此,发展我国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是非常必要的。

20t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是我国矿山应用较多的一种机型,它比较适合中型规模的地下矿山。我国的有些公司对它有过探索,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至今没有该产品通过鉴定的报道。因此,我国的20t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目前还停留在研制阶段。而我国的用户对该产品有比较迫切的需求,有些客户已经向衡阳力达铲运机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订购的意向。由此可见,研究该机型不仅非常迫切,而且非常必要。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地下矿山运输设备的需要,使我国在地下矿山设备的设计、制造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我国地下矿山运输设备的产业升级,南华大学与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衡阳力达铲运机有限责任公司将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提出研究20t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项目。

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衡阳力达铲运机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井下铲运机专业制造公司、中国大型铲运机生产基地。通过20年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铲运机系列产品,并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产品有CY、CYE系列井下铲运机以及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有色、冶金、化工及黄金矿山。尤其是2002年由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厂的力达铲运机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经过一年的工业试验在山东某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该矿的认可,并于2003年再次向力达铲运机制造有限公司订购4台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由此可见,该公司制造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技术已经成熟。这也是本项目立项的背景之一。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之后,南华大学在地下矿山运输设备方面的研究力量得到加强,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曾在1998年研究开发了我国第一台KZC-5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所以,项目研究人员既具有研究开发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计算基础。这是本项目的另一立项的背景。

由于国际工业技术大融合,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能够为我国的产品升级提供支持。例如:我国可以选用德国道依茨(Deutz)公司、卡特(Cater)公司、底特律(Detroit)公司的发动机,可以选用美国约翰克拉克(JCJ)公司的液力变矩器、变速

箱和驱动桥。力达铲运机制造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克拉克公司技术的基础上已经开发成功多种能够用于地下矿山的铲运机,而铲运机的制造技术比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难度还要大。因此,开发20t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条件已经成熟。这是本项目的又一立项的背景。

20t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是地下矿山无轨运输的一个重要机型,它的研究开发对我国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产品升级、建立我国地下矿山无轨采矿配套设备体系、促进我国地下矿山无轨采矿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开发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963年瓦格纳(wagner)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铲运机,从此开创了地下采矿应用无轨运输的时代。首先在美国及瑞典等国的地下采场中,采用了一种胶轮柴油驱动,兼有装、运、卸功能的铲运机(简称lHD)。这种设备具有机动灵活,高效率,改善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的性能,简化了矿岩装运工艺,适用于采场运搬和阶段运输。这种设备很快在欧美矿山中被广泛采用,逐渐替代着多年来沿用的电耙、气动装载机和轨道运输车辆。实践证明铲运机在中、短距离内使用是经济的,但当铲运机运距超过其经济运距时,运输能力将显著下降,运输费用则急剧上升。因此,在较长距离和大运量时就宜采用矿用自卸汽车。从1976年以来,各国制造商提供了各种载重能力的地下用自卸汽车,使地下矿山的无轨运输得到发展。在瑞典一些地下开采矿山,日产量从500t到50000t的阶段运输都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自卸汽车装载量从15t到50t,最大已达70t,可适应各种生产规模的矿山和不同的运输线路的要求,单程运距达2000~3000m。地下运输采用无轨设备的显著特点是:设备购置费较低,无需安装;对大块物料适应性较强;机动灵活,有利于缩短矿山基建时间加速投产。

无轨采矿技术的应用使世界地下采矿业发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40多年来,无轨采矿技术在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已经超过85%。无轨设备的种类,除了主采设备铲运机和凿岩台车外,各种地下车辆(如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地下矿山工程服务车、装药车、维修车、加油车、运人车等)都已广泛应用,并按照工艺的要求形成配套装备,组成各种机械化作业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下矿山的生产效率,使矿山的生产迅速由体力加经验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的集约化方

向发展。

在中型吨位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方面,阿特拉斯-瓦格纳(Atlas Copco Wagner Inc)、约翰克拉克(JCI)公司、格特曼(Getman)公司、偌麦特(Normet)公司和塔姆罗克(Tamrock,也就是EJC)公司等,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生产的中型吨位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性能良好、结构合理、质量可靠,基本上占领了这一领域的国际市场。这些公司生产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一般采用德国道依茨(Deutz)公司、卡特(Cater)公司、底特律(Detroit)公司的发动机,美国约翰克拉克(JCJ)公司的液力变矩器和带有弹簧制动、液压松闸的多盘湿式制动器,装有轮边行星减速装置的桥。这种桥的特点是承载能力大,制动性能好,具有合适的传动比。

但是,这些公司生产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价格昂贵,一般情况是:国外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整机的价格是国内价格的2~3倍,而易损件、备件的价格却是6~10倍,而且,这些公司的备件供应周期一般要几个月,必然会严重影响矿山的采矿生产,所以其备品备件的供应时间较难满足我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因此,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形成具有自主只是产权的产品,对满足我国地下矿山无轨采矿的需要、促进我国地下矿山无轨采矿工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开发比较晚,直到1995年才出现KU-12型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由于,它采用了露天机械设备的桥,这种桥显然不能满足地下矿山苛刻的工作条件。尤其要提到的是露天机械设备的桥的制动性能难以满足地下矿山的要求。因此,这种机型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1996年,JZC-10型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在凡口铅锌矿进行了工业试验及鉴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机型也没有推广应用。1998年,KZC-5型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在东北某铀矿进行了工业试验,也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推广应用。在世纪之交我国的有些研究院、公司、工厂和矿山还进行了18t、25t的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探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整体水平还是停留在研究阶段。

2002年,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厂的力达铲运机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在山东某矿进行了近一年的工业试验获得了成功,并再次赢得了4台订货。这次成功的工业试验表明我国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在地下矿山推广应用。同时,也为本项目赢得了宝贵的试制经验。

CA-20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正是在CA-8t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产品升级的研究。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技术关键与创新点、预期目标

1、本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内容:

(1)、整体机电液参数的计算:主要解决本项目功率匹配问题。

(2)、重要零部件选型设计:遴选各国能用于本项目的零部件,进行性能价格比较。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性能价格比较好。

(3)、重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与优化:本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行重要零部件的数字化设计。

(4)、总装图与零件图的计算机绘制:本项目的所有图纸均采用电子文本,部分重要零部件采用三维图,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装配,以求减少设计失误。本项目的这个研究内容也是该产品的数字化设计重要内容之一,这项研究可以提升我国在这类产品设计中的设计水平。使我国的地下矿山设备设计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5)、本项目的制造工艺研究:解决大型焊接件的焊接工艺;解决CA-20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制造工艺问题。

2、本项目解决的关键技术:

(1)、本项目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功率匹配。

(2)、本项目重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与优化设计,该关键技术的实施能够提升我国的研究设计水平;并能达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性能价格比较好。(3)、CA-20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整车性能的优化设计。

3、本项目的技术路线: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本项目将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地下矿山用的发动机(底特律公司生产),液力变矩器、变速箱和驱动桥(约翰克拉克生产),采用进口液压制动阀及其他液压元件。这样,本项目的关键部件的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同或相当。其它机构的生产,因为有生产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和KZC-5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生产经验,也能保证质量。所以,整车的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目前世界水平相当。

4、本项目的创新点:

(1)、本项目主要利用目前世界上先进产品(如发动机、液力变矩器、驱动桥和进口液压制动阀及其他液压元件),整机的主要部件与EJC公司的一样,组合生产CA-20地下矿山自卸汽车,使本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世界水平。(2)、因为本项目是我国地下矿山的一个技术升级产品,因此,本项目在设计上采用数字化设计,提升我国在这类产品设计中的设计水平。

5、本项目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与知识产权的归属:

(1)、本项目的技术来源:本项目是现有国内成熟技术(如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KZC-5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和CY-2柴油铲运机)的组合;国外成熟技术(如底特律公司的发动机、约翰克拉克生产的液力变矩器、变速箱和驱动桥)的组合。因此,研究的成功概率较高。

(2)、本项目的合作单位情况: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衡阳力达铲运机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井下铲运机专业制造公司、中国大型铲运机生产基地。通过20年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铲运机系列产品,并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产品有CY、CYE 系列井下铲运机以及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产品已经广泛应用有色、冶金、化工及黄金矿山。

(3)、本项目的知识产权的归属:项目成果属于南华、冶金共同所有,任何一方都有保守项目技术秘密的义务。

6、本项目的预期目标:

总目标:研究一种性能良好,技术先进的CA-20地下矿山自卸汽车。该车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目前世界水平相当。在研究成功后,发表有关学术论文3~5篇。

该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斗容为10m3,载重量为20t,发动机功率为207kw。

预期2年后产量2台,产值约300万元(人民币);3年后产量4台,产值约600万元(人民币);5年后产量10台,产值约3000万元(人民币)。

(四)应用或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矿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露天矿山,由于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为了降低开采成本、保护环境,这些矿山必须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据有关协会统计,我国的铁矿山在5年后,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

的比将由目前的7∶3转变成3∶7,由此可见,地下矿山设备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今后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需求量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的年需求量约30台左右,5年后年需求量约120台左右。

20t地下矿山自卸汽车是我国中型地下矿山主要运输车辆,其年需求量约为我国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总需求量的30%左右。因此,其应用或产业化前景较好。(五)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

1、本项目有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KZC-5地下矿山自卸汽车试验成功的基础;有CY-2柴油铲运机成熟技术。

2、本项目有研究过CA-8地下矿山自卸汽车、CY、CYE系列井下铲运机的一大批研究人员(包括研究这些设备的课题组长、主要成员);有开发过KZC-5地下矿山自卸汽车的课题组长和主要研究人员。

3、本项目的生产基地是国内第一家井下铲运机专业制造公司、中国大型铲运机生产基地。因此,生产设备和加工能力均是目前国内一流的。

4、本项目的产品已经有矿山预订。因此,开发资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衡阳力达铲运机有限责任公司也自筹了开发资金。

5、本项目可以综合南华大学的设计优势和衡阳力达铲运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制造优势。

6、本项目实现预期目标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一)概述

液压系统是地下自卸汽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故障最多的一个系统。由于地下自卸汽车机型繁多,各生产厂家设计思路不同,因而各机型的液压系统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各的特点。但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

地下自卸汽车的液压系统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工作机构液压系统、转向机构液压系统、制动液压系统、变速液压系统、冷却润滑液压系统。

在整个驱动桥的设计中,液压系统的参数计算是基础,也是关键,因为只有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出来了,才能进行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才能够进行后续的设计计算。

(二)工作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CA-20地下自卸汽车主要在地下掘进、开采作业中与铲运机配套使用,用于运输矿石及各种物料,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是无轨采矿的主要设备。该车采用铰接车身,后卸式车厢、底特律柴油机,采用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包括变矩器、变速箱和驱动桥。

工作液压系统是CA-20地下矿山自卸汽车设计的关键,该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和各种性能及生产效率.根据矿山的要求,设计时以最大卸载高度尽量小为原则。总估布置时,翻倾机构采用双缸举升,靠后两侧布置。翻倾过程中,尽量减少油缸摆角变化,使油缸所占空间小,有利于总体布置。

工作液压系统主要由1-液压油箱、2-滤油器、3-工作油泵、4-压力表开关、5-压力表、6-多路手动换向阀、7-平衡阀、8-工作油缸、9-行程阀、10-回油滤油器组成,其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工作液压系统原理图

工作泵从油箱吸油,将输出的油直接供给手动换向阀,手动换向阀的回油通过串联在油路上的回油滤清器回油箱,当推动手动换向阀使料斗卸载时,油液经手动换向阀和平衡阀进入倾卸油缸下腔,在油缸活塞上产生足够的压力使料斗卸载;当推动手动换向阀使料斗回位时,油液经手动换向阀进入油缸上腔,使料斗回位。平衡阀可使料斗在回位时减少冲击,使油缸安全稳定地工作。溢流阀保证系统压力,当压力超过系统压力时,油液经溢流阀直接回油箱。

1. 倾卸油缸的行程的确定

首先在进行工作液压系统设计时,要找到液压缸与工作料斗以及车架的三个铰接点,以及料斗与料的重心为,所以我先参考李庆芬同学的料斗与料的三维造型,如图2.2所示。

图2.2 料斗及料的工作图

工作机械采用双缸举升后倾翻式卸载,其总体布置如图2.3所示。

图2.3 工作油缸尺寸参数

图中A 点是倾卸油缸与后车架的铰接点,O 点是料斗与后车架的铰接点,B 点是后轮中心,E 点为油缸与料斗的铰接点,F 点为料斗翻倾到极限位置时E 点的位置。由图2.3可知mm 2359AE =,mm 3106AO =,mm 1278OE =。 则:)2/()(cos 222OE AO AE OE AO AOE ?-+=∠

)127831062/()235912793106(222?

?-+= 7199.0=

?=∠∴95427.43AOE

当达到极限位置时:?=∠95427.104AOF

AOF OF AO OF AO AF ∠??-+=cos 222

????-+=95427

.104c o s 1278310621278310622 mm 3651=

行程为:mm AE AF S 129223593651=-=-=

实际行程取mm S 1300=,安装距离为mm 2359。由于油缸标准中安装距离=

行程452+,即安装距离=175********=+,则加长距离为:mm 60717522359=-。

由图2.3还可求得油缸作用力距翻倾铰接点的力臂r :

AE AOE OE EAO /)sin (sin ∠?=∠

则: EAO AO r ∠?=sin

AE AOE OE AO /)sin (∠??=

2359/)95427

.43sin 12783106(???= mm 1168=

2. 工作压力的确定

满载时,料斗质心位置距铰接点距离为1489mm =斗r ,料斗质量为

kg G 3653=斗;料质心位置距铰接点距离为mm r 1642=料,料质量为

kg G 19569=料。根据总体布置,选取油缸缸径mm D 125=、杆径mm d 90=。

由力平衡方程,设油缸举升力为F ,则

料料斗斗r G r G r F ?+?=?

r r G r G F /)(料料斗斗?+?=∴

1168/)16428.91956914898.93653(??+??=

N 315109=

则系统压力为:)2/(S F P ?=

6621010

1254/2315109--????=π MPa 84.12=

设计时为使举升油缸具有足够的储备举升能力,选取工作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为MPa 16,油缸为130090/125?φ。

3. 油泵选取及举升和返回时间计算

举升和返回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和劳动生产率,时间太长,生产

率下降;时间太短,泵排量增大,倾卸时动力载荷过大,系统易超载和以热。因此,举升和返回时间要选得适中,设计时选举升倾卸时间为s t 14=。

油缸的容积:2/2S D V π=

2/1300

1252??=π 331906800mm =

则油泵的排量: 9

.014103190680060/606

???==-ηt V Q m i n /152L =

式中:η是油泵的容积效率,取9.0。

因此,油泵的排量q 为:r mL n Qi q e /722000/1000946.0152/=??==

式中:i 是油泵输出机构速比,946.0=i ;

e n 是柴油机额定转速,min /2000

r n e = 选工作液压系统油泵为80E CBF -,油泵的排量为r mL /80,此时举升倾卸

时间为s 14。

(三)转向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1. 概述

目前,地下汽车转向系统大都采用铰接液压转向系统,前后车架由上下绞销连接而成,它既可以在水平面内做相对运动,又可以在垂直面内做相对运动。前者实现整机转向,后者保证车轮与地面良好接触。铰接式机构的优点是:由于转向半径小、转向灵活、附着性能好、不需要转向桥,前后桥可以通过,使零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情况提高,从而在井下矿山使用的无轨设备中获得广泛应用。但铰接式转向也有一些缺点:所需功率比偏转轮转向大、机械的横向稳定性差、前驱动轮没有定位角,车轮会出现振摆,机械蛇形前进,直线行使性能差、方向盘无自动返正作用。

2. 地下汽车对转向系的要求

地下汽车转向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可靠。转向系对地下汽车的运行安全关系很大,因此转向系的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寿命。对于动力转向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是,也要正常转向。

(2)操纵轻便。操纵轻便是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地下汽车安全作业与行使的重要因素之一。

1)作用力要小。如用方向盘转向,速度为1r/s 时,最大操纵力小于40~50N ,如用单杆操纵,操纵力小于23~40N 。

2)若用方向盘转向,回转圈数要少,即,转向时,手作用在方向盘上,作用的

行程要短,也就是地下汽车向一个方向极限转弯时,方向盘转动圈数不能超过2~2.5圈。发动机处于空转时,方向盘的速度最小为50r/min,一般推荐为100~150r/min。

3)直线行使时方向盘应稳定。地下汽车行使时,方向盘不能有抖动和摆动现象,这就要求转向系在机械上布置合理,使之与行走系协调。

(3)转向灵敏。应对转向时间有一定要求。转向时间一般应在5—7s之内。(4)调整简单。

(5)使用经济。

3. 铰接转向机构的组成及结构

铰接转向机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转向油缸(有单缸和双缸之分)、操纵机构(有方向盘与全液压转向器、单杆操纵与转向阀之分)、上下铰接体、液压系统组成。(1)转向油缸的布置

在地下汽车转向机构中,有单缸转向,但大部分采用的是双缸转向。

单缸转向比双缸省了一套油缸和油管。考虑到转向油缸通常布置在中央下铰接点附近时,活塞杆与高压软管易受泥浆和水污染或被矿岩等碰坏。

双缸转向由于转向角不大,一般为36°~42.5°,因此油缸两端直接与前后车架相连,而且两油缸布置在下铰接点附近,对称与纵向轴线。尽管转向油缸布置在下铰接点附近有一系列的缺点,但由于前后车架之间的支撑刚度和转向力矩的变化较单转向油缸优越,因此地下汽车绝大部分采用布置。我们此处也采用双缸布置。

双缸布置有四种情况。一是活塞与前车架,缸筒铰销与后车架相连.二是与第一种布置相反,即活塞与后车架相连,缸筒铰销与前车架相连。三是活塞杆铰销与车架铰销三点在一条垂直于纵轴的垂直线上。四是活塞杆铰销与车架铰销三点不在一条垂直于纵轴的垂直线上。

(2)转向操纵机构

地下汽车转向操纵机构有方向盘和单杆操纵两种。由于方向盘有一定空行程转角,即方向盘转过2°~5°之后转向油缸才开始升压,而且从左转到右,方向盘要转4~5圈,因此转向灵敏性相对要差些。而且方向盘的转向力达40N左右。

单杆操纵由于操作灵活,无空行程,反映快,而且操纵力相对小,因此司机不易疲劳,这种操作方式很适合地下工况。因此大部分地下汽车使用单杆操纵的转向系统。

4. 转向液压系统的设计

CA-20地下矿山自卸汽车前车架采用中间铰接折腰转向形式。由于采用双缸转向,转向力矩大且力矩相等,转向稳定。折腰转向形式转向半径小,机动性好,适合井下运输要求。

转向液压系统由1-液压油箱、2-滤油器、3-转向油泵、4-压力表开关、5-压力表、6-转向阀、7-转向油缸、8-回油滤油器组成。其原理图如图2.4所示。转向泵从油箱吸油,将输出的油直接供给全液压转向器,全液压转向阀的回油通过串联在油路上的回油滤油器回油箱。当转动全液压转向阀时,油液经转向阀进入转向油缸,在油缸活塞上产生足够的压力使汽车左右转向。转向阀内有溢流阀保证系统压力,当压力超过系统压力时,油液经溢流阀直接回油箱。转向阀内还有缓冲阀使转向平稳。

图2.4 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图

(1)转向油缸行程的确定

转向系统采用双缸转向,双缸两侧平行布置,中间铰接转向,其总体布置如图2.5所示。图中A、G点是转向油缸与后车架的铰接点,B、C点是油缸与前车架的铰接点,O点是前后车架的铰接点,'B、'C分别是车辆转向到极限位置时B、C点的位置。mm

=、mm

AB1081

=、

OE515

AG425

=、mm

OD252

=、mm

mm BC 1949=。由图可知:当转向?5.42时mm AB 1299'=、mm GC 854'=

图 2.5 转向油缸尺寸参数

行程:mm GC AB S 4458541299''=-=-=

实际行程取mm S 450=,由于油缸标准中:

mm S 852*********=+=+=安装距离,经类比计算选取转向油缸内径mm D 100=、杆径mm d 55=。

由图2.5还可得左右转向缸转向力臂:

mm r 6.2411=、mm r 6.2442=

(2)工作压力的确定

1)转向阻力矩的计算。影响车辆转向阻力矩的因素很多,难以用精确的公

式求取,一般由试验测取,设计时可用经验公式估算。对于铰接式车辆可

采用下列公式求取最大转向阻力矩,即:

ηθθ/)6.21.03.0)(6.01.0(2+++?=L f G Mz F

9.0/]6.21805.421.0)1805.42(

3.0[)6.0547.41.0(03.02.1840342+?

???+?????+???=ππm N ?=18370 式中:Mz 是最大转向阻力矩,m N ?; G F 车辆前桥载荷,

N G F 2.1840348.918779=?=; f 是滚动阻力系数,此处取03.0;η是效率,一般取9.0;L 是轴距,取m 547.4;θ是转向角,?=5.42θ。

2)工作压力的确定

设油缸压力为Pb ,为实现原地转向须满足:

Mz A r A r Pb ≥?+-9221110)( ①

式中:1r 、2r 分别为左右转向缸转向力臂,mm ;1A 、2A 分别为转向缸无活塞杆端和有活塞杆端的面积,

2

22178544/1004/mm D A =?==ππ,22222254784/)55100(4/)(mm d D A =-?=-=ππ

转向油缸内径mm D 100=、杆径mm d 55=。 由式①计算得:9221110

)(-?+≥A r A r Mz Pb 31054786.24478546.24118370??+?=

M P a 7.5=

由于地面条件不同,转向阻力矩也不同,前面计算的Mz 只是经验值,要有

一定的裕度,考虑到转向系统的压力损失,选取转向系统的额定压力为MPa 14,转向缸为45055/100?ΦΦ,两端耳环加关节轴承。

(3)转向器及油泵的选取

转向器选用开心反应型并配有组合阀的全液压转向器。组合阀主要起保护

作用,转向器排量为:

v i V q η1/=

式中:V 是交叉连接油缸容积

32210)2(4-?-=d D S V π

42210)2(85.7-?-=d D S

42210)551002(45085.7-?-???=

35996

cm =

v η是容积效率,取9.0;i 1是方向盘转动总圈数,71=i ;S 是转向油缸行

程,mm 450。

由上式可得:r mL i V q v /7.951)9.07/(5996/1=?==η

选转向器排量r mL q /1000

=,71=i 圈。方向盘转速一般取min /60r n =,柴油机额定转速min /2000r n e =。则所需油泵供油量Q 和油泵的排量分别为:

min 60106010001033L qn Q =??=?=--

r mL n Q q e /3010200060/31=?== 取泄漏系数3.1=k ,则转向油泵排量: r mL q q /39303.13.112=?==

因此,转向油泵选为排量r mL /40的1040CBGF 型齿轮泵。

(4)转向时间

转向时间是地下汽车转向系统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由于井下巷道狭窄,坡

多弯多,路面条件很差,转向太快,会产生冲击,对设备有影响,而且很难控制,转向太慢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地下汽车来说,对转向时间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原地从右转向左,或从左转向右。转向时间规定为s t 16±=。 转向时间:Q L

d D t 4000)2(22-=π

式中:t 为原地从最左转向到最右(或反之)单向转向时间,s ;

L 为油缸行程,mm 450;

Q 为油缸流量,s mL /;

ηh VN Q =

V 为油泵每转排量,r mL /;

h N 为发动机高速空转时转速,s r /;

η为转向系统的容积效率,一般取75.0~85.0,此处取8.0

则 s mL VN Q h /7.10668.060200040=??

==η 所以 Q L

d D t 4000)2(22-=π

7.1066

4000450)551002(22??-?=π s 6.5=

(四)变矩器与发动机优化匹配MATLAB 程序的编制

所谓的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是指液力变矩器按照工作的要求,以指定工况(或传动比)传递发动机扭矩和功率的一种共同工作情况。尽管发动机与变矩器性能都好,若是匹配不正确,将使发动机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或者液力变矩器不能以十分理想的工况去传递发动机的功率。

通过匹配计算,可以求出地下自卸车的各档最大牵引力(失速牵引力)、车速与爬坡能力。

1.油泵的力矩损失P M 与PL M 的计算

根据文献《地下装载机-结构设计与使用》设计,和下表2.1与表2.2计算得工 作油泵空载损失的力矩P M ,PL M ;转向油泵S M ,SL M ;变速油泵TL M 。

表2.1 不同工况变矩器输入功率与力矩

-/4

注:P N 、S N —工作油泵、转向油泵空载损失功率,KW;

TL N 、PL N 、SL N -变速油泵、工作油泵、转向油泵重载损失功率,KW 。

表2.2 油泵空载、重载力矩损失

2.求发动机标准状况扭矩g M ,变矩线器输入扭矩i M 曲

根据表2.2(变矩器输入特性曲线)介绍的方法求出g M ,i M 并可画出下图

2.6的曲线1,2,3,4(为了使图形更清楚,工况Ⅱ曲线未画出)。

与公式 (12—5)B M =T =22

356.1K

n ?,把美国克拉克变矩器的负载抛物线转换成公制负载抛物线并画在图2.6上。

3.变矩器的输出特性及冷却能力计算

按变矩器输入特性曲线左上角数据与公式T M =B KM , T n =B in , T N =0.1047310-?T T n M , 计算出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联合工作输出特性曲线的坐标,并绘出图2.7。

4.牵引特性与爬破能力计算

根据文献《地下装载机-结构设计与使用》中的公式和下表2.3的数据计

算出各挡的速度、牵引力和爬破能力(见表2.4)并绘出下图:

图2.6 柴油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曲线

起重机液压系统使用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起重机液压系统使用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起重机液压系统使用注意事项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起重机是以液压为动力的,设有各种液压装置。因 此,如不确实遵守运转维护规则,不仅不可能充分发挥应 有的性能,还将缩短机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作业 时,必须切实遵守以下的事项。 1.作业前,应由油箱液位窗口确定液压油是否按规定加 足,低于规定刻线以下,则必须加以补充。加油时,一定 要经过加油滤网注入,并十分注意不能混进不同牌号的油 或水等不纯特质。 2.滤油器滤芯在工作250h后,应进行检查,必要时进 行清洗或更换。 3.液压油箱应每隔半个月从底部放油口清除水分和杂质 一次,并每隔一年(或工作满2000h)更换全部液压油(在油

液未发生变质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换油周期)。当起重机在使用环境特别恶劣的情况下作业时,油液的更换周期应相应缩短。 4.液压系统的各种阀门在出厂前已经充分试验,并已调整好压力和流量,切不可随便触动。 5.各种机件,特别是液压系统各装置,都切忌污垢附着。在作业以后,一定要把灰尘、油污清除干净。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一、概述 1.专业名称及含义 1.1专业名称汽车维修 1.2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使用工、夹、量具、仪器表主检修设备,按工程机械设计图纸要求对汽车整车和主要总成进行维护、修理及调试、故障论断与排除的人员。本专业涵盖的职业(工种)为汽车维修工、汽车发动机维修工、汽车底盘维修工。 2.招生对象 技工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或已获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嘴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高中毕业生,且身体健康,反应灵敏,无色盲、色弱。 3.学制 3.1高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 3.2技工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学制为2年。 3.3已获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其工作岗位及再就业的需要,采用弹性学制,以利实施终身教育或再就业教育。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汽车维修的高级技能人才(汽车维修高级工)。 三、职业能力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知汽车维修与检测的各项法规和条例,遵守汽车维修的作业规范和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和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能诊断、排除汽车综合故障。 能执行汽车纵合性能检测的程序、项目和技术要求及调试方法。 能进行多工位维修作业。 能组织实施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 能进行过程检验与竣工验收。 四、教学原则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技工教育的职业特色、行业特色、能力培养特色、技能训练特色及理实一体化的特色;努力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确保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适应岗位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考试考核办法、教材改革、设备更新、师资培养等多方

25吨位起重机伸缩机构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设计及说明结果一、25吨汽车起重机伸缩臂架的设计 箱型吊臂连接尺寸的确定包含下列的容:1)吊臂根部铰点位置 的确定;2)吊臂各节尺寸的确定;3)变幅油缸铰点的确定。 1、吊臂根部铰点位置的确定 基本臂工作长度和吊臂最大工作长度的确定: 由图2.1可知,设为工作长度,则有 图2.1 三铰点有关尺寸图

式中:H—基本臂的起升高度,。 b—吊钩滑轮组最短距离,取。 、—根部铰点和头部滑轮轴心离吊臂基本截面中心线的距离,并带有符号。由于此项数值较小,所 以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 —吊臂仰角,取。 h—根部铰接点离地距离,取。 吊臂根部离铰点的距离e —最小工作幅度,取。 吊臂根部铰点离回转平面的高度 —回转支承装置的高度, —起重机汽车底盘的高度, 主吊臂最大长度 —最长主臂起升高度, a,r,b,h同上。 2、吊臂各节尺寸的确定 主吊臂的最长长度是由基本臂结构长度和外伸长度所组成。 、、—各节臂的伸缩长度,在设计中伸缩长度往往取

同一数值,即。外伸长度。 、、—为二、三、四节臂缩回后外漏部分的长度,在 计算时取同一数值(a=0.25m) 若假设为臂头滑轮中心离基本臂端面的距离,则基本臂结构长度加上即为基本臂的工作长度。 所以有 从中可以求出 k—吊臂的节数。 —主臂最大长度,初取35m。 —主臂最小长度,初取11m。 通常搭接长度应该短些,以减轻吊臂重量。但是,太短将搭接部分反力增大了,引起搭接部分吊臂的盖板或侧板局部失稳,同时,也使吊臂的间隙变形增大。因此搭接部分要根据实际经验和优化设计而定,一般为伸缩臂外伸长度的1/4—1/5(吊臂较长者取后者,较短者取前者,同步伸缩者可取后者)。 从而搭接长度为 在第i节臂退回后,除外露部分长度a外,在前节(i-1)节臂中的长度加上伸出后仍在前节臂中的那部分搭接长度。第i节臂插在前节臂的长度为(),设第i节臂的结构长度为,则

(汽车行业)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汽车行业)汽车起重机液压 系统毕业设计

目录 前言 (1) 1 绪论 (2) 1.1 汽车起重机概述 (2) 1.2 国外汽车起重机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汽车起重机发展概况 (2) 1.2.2 国外汽车起重机发展趋势 (4) 1.3 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5) 1.3.1 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5) 1.3.2 国内汽车起重机发展趋势 (6) 1.4 汽车起重机上液压系统的特点 (7) 1.5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运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8) 1.6 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任务 (9) 2 QY25K汽车起重机工况分析 (10) 2.1 QY25K汽车起重机简介 (10) 2.2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组成及特点 (11) 2.2.1下车液压系统 (11) 2.2.2上车液压系统 (11) 2.3 QY25K汽车起重机的各组合、分配及控制 (12) 2.4 QY25K 汽车起重机的整机技术参数 (13) 2.5 QY25K汽车起重机的工作等级 (15) 2.6 典型工况分析及对系统要求 (16)

2.6.1伸缩机构的作业情况 (16) 2.6.2 副臂的作业情况 (16) 2.6.3 三个以上机构的组合作业情况 (16) 2.6.4 典型工况的确定 (16) 2.6.5 系统要求 (17) 2.7 QY25K汽车起重机主机的工况分析 (18) 2.7.1 运动分析 (18) 2.7.2 动力分析 (19) 2.7.3 液压马达的负载 (20) 3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22) 3.1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额定压力的确定 (22) 3.2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设计 (22) 3.2.1 起升机构回路的设计 (22) 3.2.2 变幅、伸缩机构回路的设计 (23) 3.2.3 回转机构回路的设计 (24) 3.2.4 支腿机构回路的设计 (25) 3.3 液压系统的控制分析 (27) 3.3.1 负荷传感 (27) 3.3.2 恒功率控制 (28) 3.3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原理图 (29) 4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参数的计算 (30) 4.1 变幅机构 (30)

汽车电器教学计划

汽车电器教学计划一汽车电器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掌握蓄电池、充电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灯光仪表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检修; 2 常握几种典型汽车电器系统的布线及控制原理; 3 具备阅读分析电路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本模块 1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修 (1) 了解汽车用铅蓄电池的结构和充放电原理; 包括蓄电池内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材质、电解液浓度配比、隔板和联条;知道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正负极板物质的转换;理解充放电时电解液密度的变化; (2) 掌握蓄电池的型号、容量及充放电方法; 以实际蓄电池型号说明蓄电池型号的含义,、充电注意事项; (3) 掌握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内容和正确使用; 蓄电池的日常维护主要汲及液面的检查、极柱的清理、容量状态的检测等;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是在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前提下,了解蓄电池如何在充电、放电、维护、存放方面正确使用; (4) 掌握蓄电池常见损坏原因及常见故障; 蓄电池损坏和常见故障围绕着极板硫化和活性物质脱落形成的自放电、容量下降、内部短路和断路故障; (5)掌握充电机、电解液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掌握学校现有充电机、电解液密度计的操作使用,达到安全正确充电; 2 汽车充电系统及检修 (1) 掌握交流发电机构造和发电要求; 交流发电机结构主要涉及定子三相绕组的接法、转子、滑环、碳刷电路的检测;发电要求体现在转子线圈充电产生磁 场并旋转,在定子三相绕组产生三相交流电; (2) 掌握整流器结构和检测 基础是二极管pn结构和阳极阴极引线定义;掌握整流器两块整流板的区分和二极管好坏的测量; (3) 掌握电压调节器基本结构、调节原理和调节方式; (4) 掌握几点典型整流和电压调节及充电指示灯控制方式; 主要以应用于机械的六管外置三线调节器、应用于微型汽车六管外置五线调节器、应用于夏利的八管内置调节器、应用于桑塔纳的十一管内置调节器的控制电路和原理的掌握。 (5) 掌握发电机常见典型故障及排除方法; 掌握发电机不发电、充电电压高、充电电压低、充电电压不稳等故障的诊断思路和原则方法; 3 启动系统及检修 (1) 直流启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直流启动机定子、转子、碳刷结构;定子和转子线圈的连接方式;电磁开关内吸拉线圈和保位线圈连接;起动时电流的流向控制原理; (2)单向离合器和铜套检修 单向离合器作用、检修和更换;铜套的检修 (3) 点火开关、继电器对启动机的控制线路;

履带式起重机原理

2.6 履带式起重机 作业部分装设在履带底盘上 , 行走依靠履带装置的起重机称为履带式起重机。如图2.7。 图2.7履带式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与轮胎式起重机相比,因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故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小,约为0.05~0.25MPa,可在松软、泥泞地面作业。它牵引系数高,约为轮胎式的1.5倍,爬坡度大,可在崎岖不平的场地上行驶。由于履带式起重机支承面宽大,故稳定性好,一般不需要像轮胎式起重机那样设置支腿装置。对于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为了提高作业时的稳定性,履带装置设计成可横向伸展,以扩大支承宽度。但履带式起重机行驶速度慢(1~ 5km/h),而且行驶过程要损坏路面,因此转移作业时需要通过铁路运输或用平板拖车装运,机动性差。此外,履带底盘笨重,用钢量大(一台同功率的履带式起重机比轮胎式重50%~100%),制造成本高。 3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 3.1履带式起重机概况

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3.2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 如下图3.1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图3.1 履带式起重机 3.2.1取物装置 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3.2.2吊臂 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它直

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3.2.3上车回转部分 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3.2. 4.行走部分 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3.2.5回转支承部分 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3.2.6 配重 配重是安装在起重机回转平台尾部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铁块,目的是确保起重机能稳定地工作。在必要时,这些铁块可以卸下后单独搬运。 3.2.7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即为动力源。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大部分动力装置为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它把内燃机的机械能经液压油泵转变为液压能,经液压油管和各种控制阀将液压能传给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再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 3.2.8机械传动部分 它把内燃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油泵,再把液压马达、液压油缸的液压能变成机械能,带动各工作机构。机械传动部分主要由分动箱、减速箱、离合器、卷筒、轴、轴承、滑轮等部分组成。 3.2.9液压传动部分 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控制阀、液压油管、液压油箱等组成。液压油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由于液压传动调速方便,传动平稳,操纵轻便,元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限速、自锁功能、总体布置合理等优点,在履带式起重机上被广泛应用。

履带式起重机构造、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构造、原理 摘要:履带起重机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一种起重设备,国内在大吨位产品的自主开发方面还是个空白,目前仅有两个厂家引进国外70年代末的技术有少量的生产,大部分市场还是由国外产品占领。履带起重机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机动灵活,不象固定式起重机那样需要安装和调试。但因行走速度缓慢,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本文概述述了起重机的分类,简要说明了履带起重机的各个部分及其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履带起重机的回转,卷扬(提升),行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关键词:履带吊回转卷扬行走液压系统 The Principle Of Hydraulic System Of Crawler Crane Abstract:In china there’s a bla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 crawler crane, which is a important device widely used in different fields. At present, only two companies which introduce foreign technology of the end of 1970 product some crawler cranes and the most part of the market is in the hands of other countries. The crawler crane take a large area with ground,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can be widely used,and can go with a lifting , in addition,it can ekcacate,tamp,pile and so on. It’s more flexible, not need to be installed and adjusted. But it goes slowly, no wander it needs a car to help with it to go. This paper simply show you the categories of crane,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rawler crane. And it is detailed in the hydraulic systems of gyration, lifting, going. Key words: crawler crane 、gyration、 lifting、 going、 hydraulic system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附件2 许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张彬彬学号0613090120 所在学院电信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董永强职称副教授 论文题目起重机液压传动系统 填表说明: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汽车式起重机是把起重机安装安置在载重汽车底盘上的一种工程机械。最近几年来由于汽车载重功能和性能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特定的汽车底盘的应运而生,导致大吨位的汽车式起机不断的被生产出来。特别在近几年,中国汽车起重机有了迅速的发展。汽车起重机是以汽车底盘为基础的自行式设备,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可以与装运工具的汽车编队行驶,机动性能好;广泛用于建筑、货站及野外吊装作业等,可在冲击、振动、温度变化大的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因此,液压传动在现代机械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毕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主要针对汽车起重机的功能、组成和工作特点进行以下研究工作: 1)分析已有的汽车起重机,对液压元件进行选择。 2)对个工作机构液压回路进行设计,对各个回路的组成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本液压系统工作参数和各个机构主要参数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4)对整个液压系统的验算及维护和检修。 参考文献 [1] 陈道南等编.《起重运输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8年 [2] 陈道南、盛汉中.《起重机课程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年 [3] 《通用机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4]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5] 《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6] 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起重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年

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项目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项目目标:1能够理解单向阀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 2、理解单向阀的用途 3、能进行锁紧回路的油路分析 4、应用液压仿真软件模拟运行动作 实训步骤:1、采用仿真软件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 2、手动控制模拟吊车液压系统工作状态 3、分析动作液压回路的工作情况,如;压力、流量等。 项目要求: 在吊装机液压系统中,要求执行元件在停止运动时不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漂移或窜动,也就是要求液压缸或活塞杆能可靠地停留在行程的任意位置上。应选用何种液压元件来实现这一功能呢?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单向阀或液控单向阀来实现这个动作要求 项目分析: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液压传动系统中执行机构(液压缸或活塞杆)的运动是依靠换向阀来控制的,而换向阀的阀芯和阀体间总是存在着间隙,这就造成了换向阀内部的泄漏。若要求执行机构在停止运动时不受外界的影响,仅依靠换向阀是不能保证的,这时就要利用单向阀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动,从而可靠地使控制执行元件能停在某处而不受外界影响。 该任务中,吊装机液压系统对执行机构的来回运动过程中停止位置要求较高,其本质就是对执行机构进行锁紧,使之不动,这种起锁紧作用的回路称为锁紧回路。图所示便是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换向阀左位工作时,压力油经左液控单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同时将右液控单向阀打开,使液压缸右腔油液能流回油箱,液压缸活塞向右运动;反之,当换向阀右位工作时,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右腔并将左液控单向阀立即关闭,活塞停止运动。为了保证中位锁紧可靠换向阀宜采用H型或Y型。由于液控单向阀的密封性能很好,从而能使执行元件长期

锁紧。这种锁紧回路主要用于汽车起重机的支腿油路和矿山机械中液压支架的油路。 液压系统图 图1为汽车液压吊车支腿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汽车液压吊车起重液压系统原理图

100t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设计及改进探究

100t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设计及改进探究 摘要:履带起重机是现代建设生产中的重要设备,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社会对履带起重机需求不断增加。回转液压系统是履带起重机核心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起重机整体功率输出。本文以100t履带起重机为例,对其回转液压系统设计与改进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 中图分类号:TH2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24-0000-01 履带式起重机在港口、石化工业等均有广泛应用,是现阶段一种常见的社会生产设备。回转液体系统是起重机核心,影响起重机整体工作性能。在回转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在考虑系统选型静态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系统动态性能,判断其是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同时,也要体现系统设计、改进的经济性。 一、回转液压系统设计 (一)液压驱动回转功能概简述 液压驱动回转功能在履带式起重机整体功能输出中占 据着突出位置。常规生产设备的回转机构运行在整个工作周期中占据重要比例,例如,液压挖掘机回转动作约占工作周期的63.2%。履带式起重机的回转时间较少,在整个工作周

期中所占的比例不明显,但由于履带式起重机整体功率输出高,导致回转过程具有运动冲击力强、回转惯量大等特点[1]。根据履带式起重机实际功率总输出合理设计回转液压系统,在提高起重机工作能力、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中发挥着重要意义。 (二)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机构 1.基本原理。现阶段液压履带起重机均为回转液压马达驱动式,驱动装置通过高转液压马达实现与大传动减速机的配合,为小齿轮添加驱动力,实现机台运行。该驱动方式具有“微小操作”式优点,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快速根据回转进行工作范围定位。100t履带起重机因上车机体体积大,通常选用外啮合方式[2]。 2.系统设计。本次讨论中,回转液压系统采用双泵Asvol07泵控液压系统。双主泵属于斜轴式变量泵,带有两组轴向锥形旋转组件,其最大排量107mL/r,并带有驱动齿轮泵与轴向泵。 该系统通过将不同的恒定功率液压泵连接起来,为整个系统进行功率供给,在常规生产条件下,单个泵额定输出功率约是发动机总功率的38.7%。当两个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在而定范围内,其功率输出才能被吸收。 在本次研究中,双液压泵各具有相互独立的变量调节装置,通过联系两个调节装置,实现液压泵联动。从运行过程

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QY40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是该型起重机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本文根据液压系统的技术指标对该系统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对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了系统各回路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元件,按照所给机构性能参数和液压性能参数进行元件的选择计算,通过对系统性能的验算和发热校核,以满足该起重机所要达到的要求。 本文还针对当前汽车起重机所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从原理、控制部件、回路控制、控制措施以及对汽车起重机的影响等进行专题研究。由此对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汽车起重机中的运用给以充分的肯定,对汽车起重机的发展前景有了很大的希望。 关键字: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高效节能性能参数电液比例

Abstract Model QY40 automobile crane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atic design this type hoist the most key one of the design process.This text analyses , demand to carry on the scheme to work out on this performance systematic in hydraulic pressure. Prove to its function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Have confirm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ystem every return circuit and main component tentatively According to giving the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choice of carrying on the component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hydraulic pressure to calculate Through to the checking computations and generating heat to check of systematic function,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request that this hoist should reach This text, still to an advanced technology that the automobile crane adopts at present —Control technology of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Carry on the case study from principle , controlling part , return circuit controlling , control measure and impact on automobile crane ,etc. Therefore give the abundant affirma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in the automobile crane of contro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has very great hopes. key words:Crane truck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Energy-efficient Performance parameter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第四节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一、概述 汽车起重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工程机械,这种机械能以较快速度行走,机动性好、适应性强、自备动力不需要配备电源、能在野外作业、操作简便灵活,因此在交通运输、城建、消防、大型物料场、基建、急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汽车起重机上采用液压起重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大,可在有冲击、振动和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由于系统执行元件需要完成的动作较为简单,位置精度要求较低,所以,系统以手动操纵为主,对于起重机械液压系统,设计中确保工作可靠与安全最为重要。 汽车起重机是用相配套的载重汽车为基本部分,在其上添加相应的起重功能部件,组成完整汽车起重机,并且利用汽车自备的动力作为起重机的液压系统动力;起重机工作时,汽车的轮胎不受力,依靠四条液压支撑腿将整个汽车抬起来,并将起重机的各个部分展开,进行起重作业;当需要转移起重作业现场时,需要将起重机的各个部分收回到汽车上,使汽车恢复到车辆运输功能状态,进行转移。一般的汽车起重机在功能上有以下要求 1)整机能方便的随汽车转移,满足其野外作业机动、灵活、不需要配备电源的要求; 2)当进行起重作业时支腿机构能将整车抬起,使汽车所有轮胎离地,免受起重载荷的直接作用,且液压支腿的支撑状态能长时间保持位置不变,防止起吊重物时出现软腿现象; 3)在一定范围内能任意调整、平衡锁定起重臂长度和俯角,以满足不同起重作业要求; 4)使起重臂在3600以内能任意转动与锁定; 5)使起吊重物在一定速度范围内任意升降,并能在任意位置上能够负重停止,负重启动时不出现溜车现象。 图8-9所示为汽车起重机的结构原理图,它主要由如下五个部分构成 1)支腿装置起重作业时使汽车轮胎离开地面,架起整车,不使载荷压在轮胎上,并可调节整车的水平度,一般为四腿结构。 2)吊臂回转机构使吊臂实现3600任意回转,在任何位置能够锁定停止。 3)吊臂伸缩机构使吊臂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可调,并能够定位,用以改变吊臂的工作长度。一般为3节或4节套筒伸缩结构。 4)吊臂变幅机构使吊臂在150-800之间角度任意可调,用以改变吊臂的倾角。 5)吊钩起降机构使重物在起吊范围内任意升降,并在任意位置负重停止,起吊和下降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可调。 二、工作原理 Q2-8型汽车起重机是一种中小型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8吨),该起重机液压系统如图8-10、产品照片组所示。这种起重机的作业操作,主要通过手动操纵来实现多缸各自动作。起重作业时一般为单个动作,少数情况下有两个缸的复合动作,为简化结构,系统采用一个液压泵给各执行元件串联供油方式。在轻载情况下,各串联的执行元件可任意组合,使几个执行元件同时动作,如伸缩和回转,或伸缩和变幅同时进行等。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动力,都是由汽车发动机通过装在底盘变速箱上的取力箱提供。液压泵为高压定量齿轮泵,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可以通过油门人为调节控制,因此尽管是定排量泵,但其输出的流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汽车油门开度的大小来人为控制,从而实现无级调速;该泵的额定压力为21MPa,排量为40min/r,额定转速为1500r/min;液压泵通过中心回转接头9、开关10和过滤器11从油箱吸油;输出的压力油经回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手动阀组l和2的操作,将压力油串联地输送到各执行元件,当起重机不工作时,液压系统处于卸荷状态。液压系统各部分工作的具体情况如下 1)支腿缸收放回路该汽车起重机的底盘前后各有两条支腿,通过机械机构可以使每一条支腿收起和放下。在每一条支腿上都装着一个液压缸,支腿的动作由液压缸驱动。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分别由多路换向阀1中的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A和B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换向阀均采用M型中位机能,且油路采用串联方式。确保每条支腿伸出去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每个液压缸均设有双向锁紧回路,以保证支腿被可靠地锁住,防止在起重作业时发生“软腿”现象或行车过程中支腿自行滑落。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前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两个前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前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后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两个后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后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1)

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1)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标题: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实习单位:

目录 摘 要 (3) 一、概 述……………………………………………………… (3) (一)关于起重机 (3) (二)液压起重机传动的优缺点 (4) (三)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4) (四)起重机液压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5) 二、起重机液压系统的特点分析 (6) (一)起升机构液压回路 (6) (二)伸缩臂机构液压回路 (7) (三)变幅机构液压回路 (8) 三、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8) (一)液压系统的主要故障 (8) (二)故障检查 (9) (三)液压系统的故障预防 (9) (四)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 (10) (五)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 (10) 四、起重机重量的确定及机构件参数性能的确定 (12)

五、参考文献 (19) 六、结论 (20) 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内容摘要:本文对液压起重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章、节逐一论述了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部分,首先对装载起重机的汽车的底盘进行选择,确定起重机的技术参数,重点就车载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进行论述和设计,以及对起重机的主要机构如起升机构、回转机构的型式和计算方法做出论述,对回转机构机械装配部分也进行了设计,最后对影响起重机起重能力的支腿型式及其跨距的确定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液压起重机,液压系统,回转机构液压缸 一、概述 (一)关于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分开设置。这种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转移迅速。缺点是工作时须支腿,不能负荷行驶,也不适合在松软或泥泞的场地上工作。 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性能等同于同样整车总重的载重汽车,符合公路车辆的技术要求,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荔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科教学计划2017 ~2018 学年度上学期 教师姓名陆其明科目名汽车检测 教材名称汽车机械基础称与维修 授课班级 17汽修 1班周教案 2 周授课节 11 17汽修 2班数数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 教学指导 世界、面向未来,为本行业造就全面的高级技能人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思想 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 识。 通过学习: 机械零件这一总章。 教学总目 从而使学生: 标 能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 1、联系实际,而不是抽象的说理论,用学校已有的机械零件做样式说明,教学工作让学生眼见为实,更好的从实际现象中掌握理论; 重点2、能够让同学熟悉汽车上重要机构的工作原理,了解各传动零件的作用; 3、注重引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 教材的内容遵循了新的机械基础教学大纲的原则,注重培养高素的劳动者服务,而且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在液压传动的内容中有 教材内容 所侧重。为了能更好的与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后续专业课衔接,课本使用特点 的零件图、示意图、表及例题等都尽可能与汽车相联系,有利于学生的专 业素质培养。 充分利用教学图片结合实验室器具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对所学机械的结构及 用途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作为一门基础课,只是为后教材的运面的专业课程打 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理论性不能太强,能与汽车基本结构 用设计和相关实物联系。教学主要运用的方式:文字图片与实物对照说明。材料中会去除一些其他课程重复和对实际应用无太大用处而且较为复杂的内容。

液压履带起重机拼装方案

50 吨履带吊拼拆装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编制说明 3.安全要求及施工前准备 4.组装 5.拆装 6.安全保证措施

50吨履带吊拼装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履带式起重机随机资料; 1.2、《25T汽车吊使用说明书》; 1.3、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1.4、GB5972-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1.5、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JZ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二、编制说明 为了指导50T履带式吊机安装及拆卸工作,预防出现各种因不了解各工序施工方法而影响施工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三、安全要求及施工前准备: a 安全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佳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具有上岗证书,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7.所有操作人员,在施工操作时,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 8.起重机臂下,严禁站人。 9.吊机转动,应设专人看管,严禁伤人。 10.每天下班后,应有专人负责关闭、切断电源。 b.拼装前准备 1. 拼装需要设备,25吨汽车吊车一台配合拼装。 2. 拼装主要人员预先检查,起重机各部件完好,零件配带齐全。 3. 主要人员交待辅助工人,如何配合安装,统一指令。 4. 主要上部零件可在地面上预先上油的,尽量在地面上做好,避免上高作业,上高作业准备好安全带,等上高作必需品。 5. 预先做好电源来源的接口工作,确保安装时所需电源状态良好正常工作。

Q2-8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原理

油路及性能分析 姓名:张汉新班级:动力909 1)支腿缸收放回路该汽车起重机的底盘前后各有两条支腿,通过机械机构可以使每一条支腿收起和放下。在每一条支腿上都装着一个液压缸,支腿的动作由液压缸驱动。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分别由多路换向阀1中的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A和B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换向阀均采用M型中位机能,且油路采用串联方式。确保每条支腿伸出去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每个液压缸均设有双向锁紧回路,以保证支腿被可靠地锁住,防止在起重作业时发生“软腿”现象或行车过程中支腿自行滑落。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前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两个前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前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后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两个后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后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2)吊臂回转回路吊臂回转机构采用液压马达作为执行元件。液压马达通过蜗轮蜗杆减速箱和一对内啮合的齿轮传动来驱动转盘回转。由于转盘转速较低,每分钟仅为1-3转,故液压马达的转速也不高,因此没有必要设置液压马达制动回路。系统中用多路换向阀2中的一个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C来控制转盘正、反转和锁定不动三种工况。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C→回转液压马达进油腔; 回油路回转液压马达回油腔→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C→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3)伸缩回路起重机的吊臂由基本臂和伸缩臂组成,伸缩臂套在基本臂之中,用一个由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D控制的伸缩液压缸来驱动吊臂的伸出和缩回。为防止因自重而使吊臂下落,油路中设有平衡回路。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C中位→换向阀D→伸缩缸进油腔; 回油路伸缩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D→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E、F 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起重机液压原理图及简要分析

起重机液压原理图及简 要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1—液压泵;2—滤油器;3—中央回转接头;4、9、13、18—多路阀组;5、8、15—平衡阀;6—吊臂液压缸;7—变幅液压缸;10—安全阀;11--油箱;12—回转液压马达;14—顺序阀;16—制动器液压缸;17—起升液压马达; 液压回路工作原理 根据液压静力压桩机起重机的作业要求,液压系统应完成下述工作:吊臂的变幅、伸缩,吊钩重物的升降,回转平台的回转。多路阀中的四联换向阀组成串联油路,变幅、伸缩、回转和起升各工作机构可任意组合同时动作,从而可提高工作效率。1.吊臂变幅、伸缩 吊臂变幅、伸缩是由变幅和伸缩工作回路实现。当这些机构均不工作即当所有换向阀都在中位时,泵输出的油液经多路阀后又流回油箱,使液压泵卸荷。 (1)操纵换向阀9处于左位,这时油液流动路线是:进油路:泵l—滤油器2一中心回转接头3—换向阀4中位—换向阀9左位—平衡阀8—变幅液压缸7大腔。 回油路:变幅液压缸7小腔—换向阀9左位—换向阀13、18中位—中心回转接头3—油箱。 此时,变幅液压缸活塞伸出,使吊臂的倾角增大。 当换向阀9处于右位时活塞缩回,吊臂的倾角减小。实际中按照作业要求使倾角增大或减小,实现吊臂变幅。

(2)操纵换向阀4处于左位,液压泵1的来油进入吊臂伸缩液压缸6的大腔,使吊臂伸出;换向阀4处于右位,则使吊臂缩回。从而实现吊臂的伸缩。 吊臂变幅和伸缩机构都受到重力载荷的作用。为防止吊臂在重力载荷作用下自由下降,在吊臂变幅和伸缩回路中分别设置了平衡阀5、8,以保持吊臂倾角平稳减小和吊臂平稳缩回。同时平衡阀又能起到锁紧作用,单向锁紧液压缸,将吊臂可靠地支承住。 2.吊重的升降 吊重的升降由起升工作回路实现。 当起升吊重时,操纵换向阀18处于左位。泵来油经换向阀18左位、平衡阀15进入起升马达17,同时液压油经过单向节流阀14进入制动液压缸小腔,制动松开,起升马达得以回转。而回油经换向阀18左位和中心回转接头3流回油箱。于是起升马达带动卷筒回转使吊重上升。 当下降吊重时,操纵换向阀18处于右位。泵1的来油使起升马达反向转动,回油经平衡阀15和换向阀18右位和中心回转接头3流回油箱。这时制动器液压缸16仍通入压力油,制动器松开,于是吊重下降。由于平衡阀15的作用,吊重下落时不会出现失速状况。 3.吊重回转 吊重的回转由回转工作回路实现。

高技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高技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本行业造就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重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中要注意,促进学习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校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程中强调任务导向、情境导向,加强知识与技能一体化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汽车高技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汽车及其零部件维护、修理、检测盒故障诊断的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 1.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诚信、守纪律,自觉遵守公共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

2.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专业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本工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汽车构造、性能、使用、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理论知识;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培养学生掌握汽车专项维修技能,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的维修与调试能力,掌握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具有对汽车及总成、零部件进行性能检测的能力,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达到相应工作的高技技能要求。 4.身心健康 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监考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周数分配 1.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总周数260周,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9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2周,考试14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40周。 2.三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总周数156周,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1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24周。 四、教学计划表 (一)五年制教学计划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