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炉安全规程

电炉安全规程

电炉

10.1 设备与相关设施

10.1.1 电炉的最大出钢量,应不超过平均出钢量的110%。

10.1.2 容量30t 及其以上的电炉,均应采用高架式布置,并采用钢水罐车出钢。

10.1.3 电炉倾动机械应设零位锁定,电极升降应有上限位锁定;电炉炉盖升降与旋转、电极升降与旋转、炉子倾动等动作的机械之间,应设有可靠的安全联锁;电炉液压站,应在断电事故情况下仍能完成一次出钢动作。

10.1.4 根据GB50016 的规定,单台额定容量大于或等于40MVA 的电炉油浸变压器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且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10.1.5 氧气阀门站至氧燃烧咀和碳氧喷枪的氧气管线,应采用不锈钢制作,并应在软管接头前焊接长1.5m 以上的铜管;氧气阀门站应遵守本规程9.2.12 的规定。

10.1.6 设在密闭室内的氮、氩炉底搅拌阀站,应设氧浓度监测装置,浓度偏低时应有人工或自动联锁排气扇开启的保护措施。阀站应加强维护,发现泄漏及时处理,并应配备排风设施;人员进入前应排风,氧浓度达标确认安全后方可入内,维修设备时应始终开启门窗与排风设施。

10.1.7 采用煤气烧嘴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及与之联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回火设施,还应设置煤气吹扫与放散设施。

10.1.8 水冷炉壁与炉盖的水冷板、Consteel 炉连接小车水套、竖井水冷件等,应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报警时,应自动断电并升起电极停止冶炼,操作人员应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然后恢复供电。

10.1.9 竖炉、Plus2000 炉、Consteel 炉的废钢预热段废气出口,应设置废气成分连续分析系统;废气中的氧与一氧化碳超过规定值,燃烧室中的点火烧嘴便应工作,并供入适量空气,使排出废气继续完全燃烧。

10.1.10 电炉直接排烟除尘系统的设计,应遵守GB6222 和GB28664 的规定,系统中应有泄爆措施。

10.1.11 竖炉的竖井移动与停留区域下方空间,不应设置阀站等有火灾危险的建筑物,不应有电缆架或易燃管线穿越,否则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Plus2000 炉废钢预热的预热料篮旋转区域下方空间,不应有任何易燃物;料篮旋转时,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

10.1.12 Consteel 炉废钢传送带,两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9m 的安全走道。传送带支架下方,不应有人员通行;若有道路通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10.1.13 电炉供电设施及其各部位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有关电气规程、规范的规定;炉壳与电极、炉盖升降装置,应可靠接地。供电设施附近,不应有易造成短路的材料与物件。10.1.14 炉后出钢操作室(或操作台)应设在安全的位置,其正对出钢口的窗户应有防喷溅设施。操作室出入口应设在远离出钢口一侧。炉下钢水罐车运行控制应与电炉出钢倾动控制组合在一个操作台上,以便协调操作。电炉出钢倾动应与炉下钢水罐车的停靠位置及电子秤联锁,出钢水量达到规定值,电炉回倾到适当位置后,钢水罐车方可从出钢工位开出,以保证出钢作业安全。

10.1.15 偏心炉底出钢口活动维修平台,只有在电炉出钢完毕回复原始位置,方可开向工作位置。

10.1.16 炉前喷粉设施与电炉热喷补机的发送罐,其设计、制造、验收与使用,应符合压力容器规范的规定。

10.1.17 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式底电极,应有温度检测,应采用喷淋冷却方式,避免采用有压排水方式。炉底冷却水管,应悬挂设置,不应采用落地管线,以防漏钢时酿成爆炸事故。

10.1.18 应在电炉炉下不同厚度的耐火材料中设置温度测量元件,当某特定测量点温度超过

规定值时,应立即停止冶炼,修理炉底。

10.1.19 上电炉炉顶维护梯口应设安全门,人员上梯时,安全门开启,电极电流断开,电炉不会倾动,炉盖不会旋转。

10.1.20 采用铁水热装工艺的电炉,应能正确控制兑铁水小车的停车位和铁水罐倾动的速度与位置,防止造成跑铁事故。

10.1.21 采用炉前热泼渣工艺的电炉,热泼渣区域周围的建、构筑物与地坪、上方的管线或电缆,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因作业区内积水酿成爆炸事故。

10.1.22 采用活动炉座的电炉,应由一台起重机吊运;因条件限制只能用两台起重机抬运时,应采取措施,保证作业安全。电炉的修炉区,应设置炉壳底座(或支架)、修炉坑或修炉平台。

10.1.23 电极连接站,应设置可靠的防护设施,以防红热电极灼伤人员或损坏周围设施。10.1.24 电炉钢厂使用的铁合金料,应严格分类保管,并应防止混料和沾水,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湿,电炉车间内不应设铁合金破碎与烘烤设施。

10.2 生产操作

10.2.1 电炉开炉前应认真检查,确保各机械设备及联锁装置处于正常的待机状态,各种介质处于设计要求的参数范围,各水冷元件供排水无异常现象,供电系统与电控正常,工作平台整洁有序无杂物。

10.2.2 电极通电应建立联系确认制度,先发信号,然后送电;引弧应采用自动控制,防止短路送电。

10.2.3 竖炉第一料篮下部的废钢,单块重量应不大于400kg;待加料的废钢料篮吊往电炉之前,不应挂小钩,废钢料篮下不应有人。

10.2.4 电炉吹氧喷碳粉作业,应加强监控。当泡沫渣升至规定高度时,应停止喷碳粉。水冷氧枪应设置极限位,以确保氧枪与钢液面的安全距离。

10.2.5 氧燃烧嘴开启时应先供燃料,点火后再供氧;关闭时应先停止供氧,再停止供燃料。

10.2.6 炉前热泼渣操作,应防止洒水过多,以避免积水产生事故。

10.2.7 电炉通电冶炼或出钢期间,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不应登上炉顶维护平台,不应在短网下和炉下区域通行。

10.2.8 电炉冶炼期间发生冷却水漏入熔池时,应断电、断气,关闭烧嘴,停止一切操作,并立即处理漏水的水冷件,不应动炉。直至漏入炉内的水蒸发完毕,方可恢复冶炼。

10.2.9 正常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清除炉前平台流渣口和出钢区周围构筑物上的粘结物。粘结物厚度应不超过0.1m,以防坠落伤人。

10.2.10 电炉炉下区域、炉下出钢线与渣线地面,应保持干燥,不应有水或潮湿物。

10.2.11 电炉加料(包括铁水热装和吊铁水罐)、吊运炉底、吊运电极,应有专人指挥。吊物不应从人员和设备上方越过,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

10.2.12 维修炉底出钢口的作业人员与电炉主控人员之间,应建立联系与确认制度。

11 炉外精炼

11.1 设备与相关设施

11.1.1 钢液面以上钢包的自由空间,应能满足不同炉外精炼设施的最大钢水处理量的要求。

11.1.2 钢水炉外精炼装置,应有事故漏钢措施。VD、VOD 等钢包真空精炼装置,其蒸汽喷射真空泵系统应有抑制钢液溢出钢包的真空度调节措施,并应设彩色工业电视,监视真空罐内钢液面升降。

11.1.3 VOD、CAS-OB,RH-KTB 等水冷氧枪升降机械,应有事故驱动等安全措施;氧气阀站至氧枪的氧气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且应在软管接头前设置长度超过1.5m 的铜管。

11.1.4 受钢液高温影响的水冷元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在断电期间保护设备免遭

损坏;可能因冷却水泄漏酿成爆炸事故的水冷元件,如VOD、CAS-OB、IR-UT、RH-KTB 中的水冷氧枪,应配备进出水流量差报警装置;报警信号发出后,氧枪应自动提升并停止供氧,停止精炼作业。

11.1.5 VOD 与RH-KTB 等真空吹氧脱碳精炼装置、蒸汽喷射真空泵的水封池应密闭,并设废气燃烧器和排气管道,排气管应至少高于屋顶4 米,避免废气排放装置接近新鲜空气吸入口。所在区域应设置煤气检测与报警装置及“警惕煤气中毒”、“不准停留”等警示牌。11.1.6 LF 与RH 电加热的供电设施,应遵循有关电气规程、规范,设备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应达到规定值,电极与炉盖提升机械应有可靠接地装置;若RH 与RH-KTB 采用石墨电阻棒加热真空罐,真空罐应有可靠接地装置。

11.1.7 接触非绝缘电力电缆、母线或者石墨电极加热装置的滑环时,应采用连锁动作进行防护,连锁解除时应关闭电源。

11.1.8 RH 装置的钢水罐或真空罐升降液压系统,应设手动换向阀装置。

11.1.9 真空精炼装置,用氮气破坏真空时,应设大气压平衡阀及恢复大气压信号。信号应与真空罐盖开启、RH 吸嘴抽出钢液的动作联锁,当真空罐内外存在压差时,不应开启真空罐盖或抽出RH吸嘴;VOD 与RH-KTB 破坏真空系统,应有氮气稀释措施。

11.1.10 蒸汽喷射真空泵的喷射器,应包裹隔声层,废气排出口与蒸汽放散口应设消声器。

11.1.11 炉外精炼装置中的粉料发送罐、贮气罐、蒸汽分配器、汽水分离器、蓄势器等有压容器,其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

11.2 生产操作

11.2.1 精炼炉工作之前,应认真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待机状态、各介质参数符合要求。

11.2.2 应控制炼钢炉出钢量,防止炉外精炼时发生溢钢事故。

11.2.3 应做好精炼钢包上口的维护,防止包口粘结物过多。

11.2.4 氩气底吹搅拌装置应根据工艺要求调节搅拌强度,防止溢钢。

11.2.5 炉外精炼区域与钢水罐运行区域,地坪不得有水或潮湿物品。

11.2.6 精炼过程中发生漏水事故,应立即终止精炼,若冷却水漏入钢包,应立即切断漏水件的水源,钢包应静止不动,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待钢液面上的水蒸发完毕方可动钢水罐。11.2.7 精炼期间,人员不得在无防护设施的钢包周围行走和停留。

11.2.8 RH 或RH-KTB 新的或修补后的插入管,应经烘烤干燥方可使用;VD、VOD、RH 或RH-KTB真空罐新砌耐火材料以及喷粉用喷枪,应予干燥。在VD、VOD 真空罐内清渣或修理衬砖,应采取临时通风措施,以防缺氧。

11.2.9 LF 通电精炼时,人员不应在短网下通行,工作平台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触摸钢水罐盖及以上设备,也不应触碰导电体。人工测温取样时应断电。RH,RH-KTB 采用石墨棒电阻加热真空罐期间,人员不应进入真空罐平台。

11.2.10 RH、RH-KTB 的插入管与CAS-OB、IR-UT 的浸渍罩下方,不应有人员通行与停留;精炼期间,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

11.2.11 AOD 的配气站,应加强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人员进入配气站应预先开启门窗与通风设施,确认安全后方可入内,维修时应始终开启门窗与通风设施。

11.2.12 吊运满罐钢水或红热电极,应有专人指挥;吊放钢水罐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

11.2.13 潮湿材料不应加入精炼钢水罐;人工往精炼钢水罐投加合金与粉料时,应站在投加口的侧面,防止液渣飞溅或火焰外喷伤人。精炼炉周围不应堆放易燃物品。

11.2.14 喷粉管道发生堵塞时,应立即关闭下料阀,并在保持引喷气流的情况下,逐段敲击管道,以消除堵塞;若需拆检,应先将系统泄压。

11.2.15 喂丝线卷放置区,宜设置安全护栏;从线卷至喂丝机,凡线转向运动处,应设置必

要的安全导向结构,确保喂丝工作时人员安全;向钢水喂丝时,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

12 钢水浇注

12.1 钢水罐、中间罐准备

12.1.1 钢水罐、中间罐浇注后,应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按规定报修、报废。

12.1.2 新砌或维修后的钢水罐、中间罐,应经烘烤干燥方可使用。

12.1.3 浇注后倒渣应注意安全,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倒渣区地面不得有水或潮湿物品,其周围应设防护板。

12.1.4 热修罐时,罐底及罐口粘结物应清理干净,更换氩气底塞砖与滑动水口滑板,应正确安装,并检查确认。新砌制的中间罐,应确认水口塞棒安装可靠,方可使用。

12.1.5 新装滑动水口或更换滑板后,应经试验确认动作可靠方可交付使用;采用气力弹簧的滑板机构,应定期校验,及时调整其作用力。

12.1.6 滑动水口引流砂应干燥。

12.2 模铸

12.2.1 新建、改建或扩建炼钢工程,必须采用部分模铸时,应采用小车铸系统,不应采用地面浇注或坑铸系统(不包括铸钢车间)。

12.2.2 铸锭平台的长度,除满足工艺要求外,还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其高度应低于有帽钢锭模的帽口和无帽钢锭模的模口,宽度应不小于3m。

12.2.3 铸锭车外边缘与钢水罐车外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m。

12.2.4 靠车间外侧纵向布置的铸锭平台,应在平台外设安全平台,其宽度应不大于0.9m;两种平台之间有隔墙时,平台之间通道门的间距应不小于36m。

12.2.5 浇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浇注前应详细检查滑动水口及液压油路系统;往罐上安装油缸时,不应对着传动架调整活塞杆长度;遇有滑板压不动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在铸台松动滑动水口顶丝;油缸、油带漏油,不应继续使用;机械封顶用的压盖和凹型窝内,不应有水;

——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起重机浇注钢锭时,钢水罐不应在中心注管或钢锭模上方下落;

——使用凉铸模浇注或进行软钢浇注时,应时刻提防钢水喷溅伤人;

——出现钢锭模或中注管漏钢时,不应浇水或用湿砖堵钢;

——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罐内投料调温;

——指挥摆罐的手势应明确;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m;浇注中移罐时,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后面;

——不应在有红锭的钢锭模沿上站立、行走和进行其他操作;

——取样工具应干燥,人员站位应适当,样模钢水未凝固不应取样。

12.2.6 整模应遵守下列规定:

——应经常检查钢锭模、底盘、中心注管和保温帽,发现破损和裂纹,应按报废标准报废,或修复达标后使用;

——安放模子及其他物体时,应等起重机停稳、物体下落到离工作面不大于0.3m,方可上前校正物体位置和放下物体;

——钢锭模应冷却至200℃左右,方可处理;

——列模、列帽应放置整齐,并检查确认无脱缝现象。

12.3 连铸

12.3.1 确定铸机弯曲半径、拉速、冷却水等参数时,应确保铸坯凝固长度小于冶金长度。

12.3.2 钢水罐回转台的支承臂、立柱、地脚螺栓设计,应进行强度计算,计算中应考虑满罐负荷冲击系数(1.5~2)。钢水罐罐盖的工作重量应小于设计重量,防止罐盖旋转机构超负荷

运行而导致罐盖坠落。钢水罐回转台旋转时,包括钢水罐的运动设备与固定构筑物的净距,应大于0.5m。钢水罐回转台应配置安全制动与停电事故驱动装置。应在操作岗位及临近安全位置配置事故紧急按钮,并定期检验与演练。

12.3.3 连铸浇注区,应设事故钢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钢水罐漏钢回转溜槽、中间罐漏钢坑及钢水罐滑板事故关闭系统。为了避免钢水罐滑板油缸管路连接错误,连接管必须明确标明尺寸大小。应保持以上应急设施干燥,不得存放其它物品,以保证流通或容量。12.3.4 中间罐车应设置事故撤离功能,出现异常情况可以紧急处理,钢水罐滑板自动关闭,旋转至受罐位,中间罐车行走至事故坑上方。

12.3.5 对钢水罐回转台传动机械、中间罐车传动机械、钢水罐浇注平台,以及易受漏钢损伤的设备和构筑物,应采取防护措施。

12.3.6 结晶器、二次喷淋冷却装置应配备事故供水系统;一旦正常供水中断,即发出警报,立即停止浇注,事故供水系统启动,事故供水系统运行期间应降低拉速,并在规定时间内保证铸机的安全;应定期检查事故供水系统的可靠性。

12.3.7 高压油泵发生故障或发生停电事故时,液压系统蓄势器应能维持拉矫机压下辊继续夹持钢坯30min~40min,并停止浇注,以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12.3.8 采用放射源控制结晶器液面时,放射源的装、卸、运输和存放,应使用专用工具,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和检测制度;放射源只能在调试或浇注时打开,其他时间均应关闭;放射源启闭应有检查确认制度与标志,打开时人员应避开其辐射方向,其存放箱与存放地点应设置警告标志。

12.3.9 连铸主平台以下各层,不应设置油罐、气瓶等易燃、易爆品仓库或存放点,连铸平台上漏钢事故波及的区域,不应有水与潮湿物品。

12.3.10 浇注之前,应检查确认设备处于良好待机状态,各介质参数符合要求;应仔细检查结晶器,其内表面应干净并干燥,引锭杆头送入结晶器时,正面不应有人,应仔细填塞引锭头与结晶器壁的缝隙,按规定放置冷却废钢等物料。浇注准备工作完毕,拉矫机或扇形段出口正面不应有人,以防引锭杆滑下伤人。

12.3.11 新结晶器和检修后的结晶器,应进行水压试验,合格的结晶器在安装前应暂时封堵进出水口。使用中的结晶器及其上口有渗水现象,不应浇注。

12.3.12 钢水罐或中间罐滑动水口开启时,滑动水口正面不应有人,以防滑板窜钢伤人。12.3.13 浇注中发生漏、溢钢事故,应关闭该铸流。

12.3.14 输出尾坯时(注水封顶操作),人员不应面对结晶器。

12.3.15 浇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二次冷却区不应有人;

——出现结晶器冷却水减少报警时,应立即停止浇注;

——浇注完毕,待结晶器内钢液面凝固,方可拉下铸坯;

——钢水罐回转台(旋转台)回转过程中,旋转区域内不应有人。

12.3.16 浇注区每一流铸坯应设置隔离墙和结晶器盖板。事故状态下进入连铸机冷却室前应停止浇注,由指定人员进行设备复原。进入二冷室应有互保人员陪同。二冷室门只有在事故和设备维修时打开,只有停浇后才能进入二冷室。

12.3.17 引锭杆脱坯时,应有专人监护,确认坯已脱离方可离开。

12.3.18 采用煤气、氢气、丙烷等和氧气切割铸坯时,应安装煤气和氧气的快速切断阀,要求氢气和丙烷的管路上需要增设阻火器,防止回火造成事故,在氢气、氧气和煤气等阀站附近,严禁有明火,并应配备灭火器材。

12.3.19 切割机应专人操作。未经同意,非工作人员不应进入切割机控制室。切割机开动时,机上不应有人。

12.4 钢锭(坯)处理

12.4.1 钢锭(坯)堆放的地面应平整,地坪负荷要满足堆垛高度的要求,堆垛要放置平稳整齐,垛间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和考虑热坯辐射要求。有钢架堆放的垛高要求不超过钢架高度,无钢架堆放的钢坯层间要交叉放置,钢架应牢固可靠,且不影响起重机作业和司机视线。堆放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于3t 的钢锭不大于3.5m

0.5t~3t 的钢锭不大于2.5m

小于0.5t 的钢锭不大于1.9m

人工吊挂钢锭不大于1.9m

长度6m 及以上的连铸坯不大于4m

长度6m~3m 的连铸坯不大于3m

长度3m 以下的连铸坯不大于2.5m

圆坯堆垛应设置钢架堆放。

12.4.2 钢锭退火时应放置平稳,确认退火窑内无人方可推车。

12.4.3 修磨钢锭(坯)时,应戴好防护用具,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12.4.4 钢锭(坯)库内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1m;锭(坯)垛间距应不小于0.6m;进入锭(坯)垛间应有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高出钢锭(坯)垛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电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前,要仔细检查电气、机械设备是否良好,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各种生产工具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带隐患生产。 2、装料 、入炉材料必须说详细了解、检查,不得加入爆炸物品和潮湿物件。 、装料前应了解炉内余钢、余渣情况,观察炉体、炉盖是否有漏水、渗水现象;确认炉体周围人员全部离开,否则不准进行。需要二、三次装料时,不得全熔后加入,应在炉料熔化70-80%时进行。 在装料后需用天车吊压料渣盆压料时,只能上下起落压料,不准游车撞击,更不准人员上去搬料。装料时周围不得站人。 3、送电前必须确认电炉炉体无人工作,方可警示配电工送电。 4、操作时要站好位,并且要站稳。开动台车,倾炉等要先确认周围无人工作时,再点动开车。 5、在送电20分钟后方可吹氧。 、吹氧前要全面检查好铁管、皮管、接头等是否畅通,漏气,吹氧所用工具均不得带油及易燃物,否则要处理好再用,以防回火烧伤。 、吹氧时要慢慢开氧,吹氧压力不大于,不低于。 、操作者不得将手握在氧枪氧管接头处,其位置应在接头前或接头后 15cm以上,关氧时应先抽出氧管,慢慢关氧。 、熔化期和氧化期吹氧都要使用挡火板,以防意外爆喷和火焰灼伤。 、严禁低温和带料氧化、局部吹氧,以防塌料和大沸腾,造成鼓炉盖、跑钢及人身设备事故。

6、炉顶接放电极时,应尽量在溶化初期进行,首先警示配电工停电后,观察有无电压指示,确定停电,才可进行。上炉顶前先检查梯子和护栏是否牢固。观察电极是否挂牢,并确认自己站在安全位置,方可操作,禁止站在吊起的电极下面,任何人不得站在炉盖上操作,以防掉进炉内。 7、钢水全熔后,禁止任何人去炉底和炉坑内工作,特殊情况必须经领导同意并采取安全措施,停电进行。 8、测温、取样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在100mm的钢液深度取样。 9、扒渣前应检查坑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必须清理后方进行操作。扒渣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如需倾炉,最大倾角15°。渣盆装满后应及时吊走。 10、氧化期、还原期向炉内加入强脱氧剂等材料时,应确保烘烤干燥,从侧面加入,回手时可用铁锨挡住脸部,迅速闪开,防止烧伤,加入后要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要均匀。 11、吊换渣盆、倒石灰等操作时,要全面检查吊具、耳轴、挂鼻是否牢固。不允许用钢丝绳运热渣盆,严禁向热渣盆内倒湿渣。 12、出钢时应向烤包工了解并检查钢包的情况,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得使用。电炉停电后再倾炉,向炉后最大倾角为42°,向炉前最大倾角为15°,在倾炉前,要检查炉盖方钢是否完好。打开出钢口时,确认踏梯和围栏是否牢固,出钢槽是否干燥,有无渗漏现象,看自已是否站在安全

电炉操作规程

电炉操作规程 电炉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以下几点:A、电炉及其辅助设备的结构和性能。B、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的布置及安全装置的位置等。C、操作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2、运行前准备工作检查... 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A、电炉及其辅助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B、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的布置及安全装置的位置等。 C、操作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运行前准备工作检查 A、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断相、短路或裸线等情况。 B、检查接地装置接线处的接触是否良好。 C、检查加热元件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各连接处的接触是否良好,有否与炉体及罩壳相接触的地方。 D、检查温控系统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 E、检查炉门升降、台车进出运行是否正常。 3、带有腐蚀性、挥发性、爆炸性气体的工件严禁进入炉体加工,以免影响加热元件和耐火材料使用寿命及引起爆炸等事故。 4、电炉不得超温运行,否则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5、工件均匀堆放,离加热元件应在100-150mm左右。 6、氧化皮太多的工件进炉前需清除,可用钢丝刷刷下。 7、严禁野蛮操作,工件应轻放,避免冲击。 8、电炉使用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随时注意电炉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 9、电炉在进行装卸工件时,必须先切断加热元件电源,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10、炉膛的氧化物(包括电炉丝下)应经常清理,至少每周一次或五炉次一次。炉底板下可用压缩空气吹。 11、电阻丝如经使用后,就不得碰撞拗折,以免断裂。 12、电炉电动机需定期检查,添加润滑油等,注意使用安全。

13、定期检查加热元件的使用情况。加热元件经短期使用后便不得拗折、碰撞。如尚未严重腐蚀而折断时,可用与电炉丝相同的材料(或电炉丝本身)作为焊条,采用乙炔气进行加热焊接,焊条采用50%白云粉末混合而成,若加热元件严重腐蚀不能使用时,则应另行更换。 14、定期校验仪表、热电偶的偏差情况,防止因仪表、热电偶的误差造成测温不正确而影响产品质量。 篇2:煤气保护电炉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用煤气保护工件烧结、粉末还原及退火时,应遵守本规程。 2.穿好高温工作服。 3.开炉前应检查电器是否有故障,水管、气管是否有裂损或堵塞,推料机构是否完好可靠。检查煤气漏气要用肥皂水,不准用火试验。 4.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工作前应开启通风设备。室内严禁烟火。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先开水阀再送电,待炉温达到规定值再通入煤气。点燃进出炉口煤气后方可进料。操作时应站在入口的侧面。 6.进出料口煤气必须始终点燃,炉体密封不良造成漏气时,应设法堵严或点燃。进、出炉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和耐热手套。 7.料盒、石墨垫板应完好无缺,发现变形、破裂应更换,以免在炉内卡塞。8.工作中,炉前不准离人。 9.室内应备有灭火器材和防毒面具。发生煤气严重泄漏或其它故障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和关闭煤气总阀,并打开室内门窗,请修理人员检查。 10.停炉时,应先关电源和煤气阀,待炉体降温后再关闭水源,最后关闭通风设备。篇3:电炉质检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作业前准备 1.1上班前穿戴好劳防用品,开好班前会,交接好上班生产情况。

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进料前确保炉内料化清2/3 以上;当EF 炉进料后炉内料过高时,严禁人上去处理。 (2)在炉门口操作时、炉前平车必须靠近炉体, 防止操作人员失误跌落前渣坑。 (3)吹氧、补炉、取样、敲榔头时,他人禁止 站在操作者后面。 (4)向炉内投料和辅料时,人必须站在炉门 两侧、一次重量不得大于20kg。 (5)各种原因停送电时,应事先由配电人员调 换停送电牌。 (6)前后渣坑及渣包及各种工具材料必须保持 干燥,操作流渣溢出时或热渣包,严禁投入湿物。(7)炉顶有人严禁摇炉,确实要摇小角度时, 应得到上面人做好安全措施同意后,方可进行,并由专人指挥。 (8)出钢、进料、倒回炉、倒余钢余渣时,必 须有专人指挥,其他人员必须离开危险区域。 (9)接电极时应事先检查铁接头、铁链条、电 极接头及电极罗纹,接时必须旋紧。 (10)吊运空渣包时应先检查耳轴,渣包有无裂纹,裂纹达到1/2 的严禁使用;吊放渣包时,下面不许站人;渣包起吊时下面不得有人和人物同上同下,并专人指挥。 (11)炉体两侧保险必须完好,炉体就位后必须 两只同时保好。 (12)开动炉前平车须先通知别人注意后,方可 开动平车。 (13)炉内炉料熔化已形成熔池时。严禁人员下前、后炉坑操作。 (14)吹氧前必须检查氧枪、管是否漏气,如漏 气及时修理或更换,看清掌握料源,吹氧时认真检查和掌握炉内变化情况,不可吊吹,杜绝大沸腾。(15)压料时必须用压料专用渣包,同时应对渣 包钢丝绳及卸扣进行检查。严禁用料罐压料及用炉盖推料,并由专人在2M 距离外指挥。 (16)开出钢槽时,炉内不得加脱氧剂。 (17)修理调换电炉出钢槽必须在熔化期前调 好,并有专人监护。 (18)严禁用氧气纳凉及吹灰。 (19)进料、出钢及换电极时应专人负责移动除 尘大罩时,必须看清轨道二头是否有人或物。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电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前,要仔细检查电气、机械设备是否良好,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各种生产工具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带隐患生产。 2、装料 、入炉材料必须说详细了解、检查,不得加入爆炸物品和潮湿物件。 、装料前应了解炉内余钢、余渣情况,观察炉体、炉盖是否有漏水、渗水现象;确认炉体周围人员全部离开,否则不准进行。需要二、三次装料时,不得全熔后加入,应在炉料熔化70-80%时进行。 在装料后需用天车吊压料渣盆压料时,只能上下起落压料,不准游车撞击,更不准人员上去搬料。装料时周围不得站人。 3、送电前必须确认电炉炉体无人工作,方可警示配电工送电。 4、操作时要站好位,并且要站稳。开动台车,倾炉等要先确认周围无人工作时,再点动开车。 5、在送电20分钟后方可吹氧。 、吹氧前要全面检查好铁管、皮管、接头等是否畅通,漏气,吹氧所用工具均不得带油及易燃物,否则要处理好再用,以防回火烧伤。 、吹氧时要慢慢开氧,吹氧压力不大于,不低于。

、操作者不得将手握在氧枪氧管接头处,其位置应在接头前或接头后15cm以上,关氧时应先抽出氧管,慢慢关氧。 、熔化期和氧化期吹氧都要使用挡火板,以防意外爆喷和火焰灼伤。 、严禁低温和带料氧化、局部吹氧,以防塌料和大沸腾,造成鼓炉盖、跑钢及人身设备事故。 6、炉顶接放电极时,应尽量在溶化初期进行,首先警示配电工停电后,观察有无电压指示,确定停电,才可进行。上炉顶前先检查梯子和护栏是否牢固。观察电极是否挂牢,并确认自己站在安全位置,方可操作,禁止站在吊起的电极下面,任何人不得站在炉盖上操作,以防掉进炉内。 7、钢水全熔后,禁止任何人去炉底和炉坑内工作,特殊情况必须经领导同意并采取安全措施,停电进行。 8、测温、取样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在100mm的钢液深度取样。 9、扒渣前应检查坑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必须清理后方进行操作。扒渣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如需倾炉,最大倾角15°。渣盆装满后应及时吊走。 10、氧化期、还原期向炉内加入强脱氧剂等材料时,应确保烘烤干燥,从侧面加入,回手时可用铁锨挡住脸部,迅速闪开,防止烧伤,加入后要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要均匀。 11、吊换渣盆、倒石灰等操作时,要全面检查吊具、耳轴、挂鼻是否牢固。不允许用钢丝绳运热渣盆,严禁向热渣盆内倒湿渣。

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设备,但其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电炉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分必要。下面是一份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样本,共计。 一、电炉的操作前准备工作 1、在操作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必须确保所有机件都已经接好并无泄漏。 2、排除操作区域内其他的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3、检查电源和炉体之间的接线,确保接线良好,无松动或劣质导线。 4、清理电炉上的灰尘和金属碎屑,保持电炉干净。 5、检查控制器的设置是否正确,确保调节温度的准确性。 6、保护手、眼、耳,穿戴防护装备。 二、电炉的开机操作 1、按照操作手册所示,确保电源开启后,再开启电炉。 2、在开机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电炉的运行状态,确保电炉运转平稳。 3、开机后,要第一时间检查温度控制器是否正常,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进行检修。 4、在电炉运转过程中,要时刻留意温度控制器的显示数字,确保工作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 三、电炉的关闭操作

1、电炉的关闭操作必须停止给电源,等待炉子冷却后方可进行 操作。 2、停机后立即关闭温度控制器,断开电源。 3、在关闭电源前,电炉必须彻底清除,确保炉内没有杂质残留。 四、在使用电炉时需注意的事项 1、在使用电炉时应保持炉体内不含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起 火灾或爆炸。 2、对炉体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保养,确保电炉长期稳定运行。 3、电炉设备不可以随意改动,强行使用与规定不符的配件,以 免引起意外事故。 4、禁止将金属铝箔、石墨及其制品等易导电的材料放入电炉。 因为这些材料可能导致短路、火灾及其它严重后果。 5、进行维护拆装时,一定要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电气技术人员进 行操作,以保障安全。 综上所述,制定一套完善的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分必要。 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确保电炉的正常运行,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对于行业企业而言,它也是一份有效的管理工具,对于员工 进行安全培训时也能提供参考和支持。

电炉安全规程

电炉 10.1 设备与相关设施 10.1.1 电炉的最大出钢量,应不超过平均出钢量的110%。 10.1.2 容量30t 及其以上的电炉,均应采用高架式布置,并采用钢水罐车出钢。 10.1.3 电炉倾动机械应设零位锁定,电极升降应有上限位锁定;电炉炉盖升降与旋转、电极升降与旋转、炉子倾动等动作的机械之间,应设有可靠的安全联锁;电炉液压站,应在断电事故情况下仍能完成一次出钢动作。 10.1.4 根据GB50016 的规定,单台额定容量大于或等于40MVA 的电炉油浸变压器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且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10.1.5 氧气阀门站至氧燃烧咀和碳氧喷枪的氧气管线,应采用不锈钢制作,并应在软管接头前焊接长1.5m 以上的铜管;氧气阀门站应遵守本规程9.2.12 的规定。 10.1.6 设在密闭室内的氮、氩炉底搅拌阀站,应设氧浓度监测装置,浓度偏低时应有人工或自动联锁排气扇开启的保护措施。阀站应加强维护,发现泄漏及时处理,并应配备排风设施;人员进入前应排风,氧浓度达标确认安全后方可入内,维修设备时应始终开启门窗与排风设施。 10.1.7 采用煤气烧嘴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及与之联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回火设施,还应设置煤气吹扫与放散设施。 10.1.8 水冷炉壁与炉盖的水冷板、Consteel 炉连接小车水套、竖井水冷件等,应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报警时,应自动断电并升起电极停止冶炼,操作人员应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然后恢复供电。 10.1.9 竖炉、Plus2000 炉、Consteel 炉的废钢预热段废气出口,应设置废气成分连续分析系统;废气中的氧与一氧化碳超过规定值,燃烧室中的点火烧嘴便应工作,并供入适量空气,使排出废气继续完全燃烧。 10.1.10 电炉直接排烟除尘系统的设计,应遵守GB6222 和GB28664 的规定,系统中应有泄爆措施。 10.1.11 竖炉的竖井移动与停留区域下方空间,不应设置阀站等有火灾危险的建筑物,不应有电缆架或易燃管线穿越,否则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Plus2000 炉废钢预热的预热料篮旋转区域下方空间,不应有任何易燃物;料篮旋转时,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 10.1.12 Consteel 炉废钢传送带,两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9m 的安全走道。传送带支架下方,不应有人员通行;若有道路通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10.1.13 电炉供电设施及其各部位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有关电气规程、规范的规定;炉壳与电极、炉盖升降装置,应可靠接地。供电设施附近,不应有易造成短路的材料与物件。10.1.14 炉后出钢操作室(或操作台)应设在安全的位置,其正对出钢口的窗户应有防喷溅设施。操作室出入口应设在远离出钢口一侧。炉下钢水罐车运行控制应与电炉出钢倾动控制组合在一个操作台上,以便协调操作。电炉出钢倾动应与炉下钢水罐车的停靠位置及电子秤联锁,出钢水量达到规定值,电炉回倾到适当位置后,钢水罐车方可从出钢工位开出,以保证出钢作业安全。 10.1.15 偏心炉底出钢口活动维修平台,只有在电炉出钢完毕回复原始位置,方可开向工作位置。 10.1.16 炉前喷粉设施与电炉热喷补机的发送罐,其设计、制造、验收与使用,应符合压力容器规范的规定。 10.1.17 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式底电极,应有温度检测,应采用喷淋冷却方式,避免采用有压排水方式。炉底冷却水管,应悬挂设置,不应采用落地管线,以防漏钢时酿成爆炸事故。 10.1.18 应在电炉炉下不同厚度的耐火材料中设置温度测量元件,当某特定测量点温度超过

电炉操作规程

电炉操作规程 电炉操作规程 电炉是一种用电能加热的热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处理、熔铸、铸造等领域。由于电炉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确保电炉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在使用电炉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一、前置准备 1. 确认电炉的类型和型号并检查各配件齐全。 2. 检查电 炉的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电炉是否接地良好。3. 检查 电炉的水、气、油路是否畅通并检查电炉内部是否清洁整齐。 二、操作流程 1. 将待处理的工件放置在电炉内,并将电炉加热温度调 整到所需温度。2. 注意监控电炉的温度变化,可以根据需要 进行调整。3. 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应时刻关注电炉的运行状态,并随时监测工件的加工情况。4. 在加热完成后,应关闭 电炉电源并等待电炉自然降温。降温过程中,不得将工件从电炉中取出。5. 在电炉完全冷却后,可以将工件从电炉中取出,并对其进行足够的冷却时间。 三、操作注意事项

1. 在使用电炉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 注意安全。2. 在高温下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服、手套、面 罩等安全防护设备。3. 在电炉加热过程中,必须时刻检查电 炉运行状态,并注意监测工件的加工情况。4.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拆卸或更换电炉的零件。5. 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电 炉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并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 电炉温度不稳定或不足 处理方法:检查加热器、温度控制器、热交换器等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 电炉漏电 处理方法: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接触良好,并查找漏电原因。如无法解决,应及时停机检修。 3. 电炉温度过高 处理方法:检查温度控制器是否失灵,或是控制电源故障。如有故障,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4. 电炉内部污染 处理方法:定期对电炉内部进行清洁,清除残留物和废气。 五、总结

电炉冶炼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炉冶炼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电炉炼钢的主要安全问题是电力、水、氧三方面的问题。 (1)变压器室是电炉的心脏,室内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不准堆放 杂物。严禁带负荷调压。不得带电摇炉出钢,以免发生事故。 (2)对于漏水,要采取有力的弥补措施,应断电、升起电极,停 止冶炼、炉底搅拌和吹氧.并立即处理漏水的水冷件,不应动炉。直 到漏入熔炉的水蒸发,方可恢复冶炼。 在炼钢过程中,如果发生总水管断水,炉前应立即停电,升高电极,打开炉门,提升炉盖,快速降温,以免发生爆炸事故。在这种情 况下,应关闭总阀门,来水后再逐步放入水箱,防止进水太快,箱子 里的气体排放太晚,导致爆炸。等进、出水正常后,再恢复生产。 出铁坑和渣坑是否有水,应及时排除。 (3)氧气能加速炉料熔化、脱碳、升温,大大缩短熔炼时间,提 高钢的质量。但应严防氧气泄漏。氧气开关应有专人操作,操作氧气 开关时不要戴油腻的手套。 电炉冶炼要合理供氧、吹氧时保持移动氧气管位置,防止局部过 氧化,减少大沸腾。产生大沸腾时,不能倾炉。 2、电工 (1)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开机前按铃。 (2)冶炼中严禁带负荷调压,在电压调节期间,只有在断开电弧 电流后才能操作。 (3)进料前确认三相电极提升到位、限位灯亮、高压分闸指示绿 灯亮、才可打铃通知进料。 (4)电极松动等炉顶操作时,必须确认高压已分闸、指示绿灯亮、液压锁转到断开位置后拔出钥匙开关,方许可上炉体操作。

(5)在炼钢过程中,如果漏水或沸腾过大,应立即停电,升高电极。 3、钢铁制造商 (1)进料操作 ① 料蓝起吊时,应有专人指挥,吊篮吊起后,下方禁止人员通行,两米内不得站人,以防废钢掉下砸伤。 ② 严禁装料蓝未对准或未在炉中心上方稳定停止,指挥行车下料。 ③ 进料时,除了指导炉子周围的加料人员外,不得有任何人员, 以防炉渣飞溅伤人。 ④ 遇有料高时,可用料蓝设法压平,严禁人员在炉上搬运物料高度,强行旋转炉盖。 (2)电极松动 ① 炉前人员上电炉松接电极前,必须确认高压已分闸,只有切断 并拔下钥匙开关,才能在炉体上操作。 ② 在输电前,必须确认所有人员在输电前已拆除电炉。 ③充电前必须连接电极,防止炉料爆炸发生意外(冶炼过程的断 电极处理外)。 (3)在炉顶上进行接电极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站稳、注意力集中,并注意站位不能影响行车工及电工的视线,防止突然事件发生。行车 吊电极,要有专人指挥,不得对准备对接的电极进行突然升降(升降 电极高低由电工按指挥要求操作)。

电炉燃气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燃气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和燃气炉是我们常见的两种用来烹饪和取暖的设备。虽然它们在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两种炉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针对电炉和燃气炉的安全操作规程。 1.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1.1 使用合格的电源插座:在使用电炉之前,请确保您的电炉所连接的电源插座是符合安全规范的,并且没有损坏或者松动的现象。如果发现插座有问题,请及时更换或修复。 1.2 注意电炉的稳定性:在使用电炉时,确保它能够稳定地放在平坦的台面上,避免晃动和侧翻。不要在不稳定的地方使用电炉,比如倾斜的台面或者高处。 1.3 避免电炉过热:长时间的高温使用可能会导致电炉过热,甚至损坏。因此,请不要连续使用电炉超过一定时间,为了防止过热,可以给电炉一个适当的休息时间。 1.4 注意触摸电炉的热面:电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所以在烹饪结束后请避免直接接触电炉的热面。使用保护手套或厨房工具来操作电炉,这样可以避免烫伤。 1.5 定期检查电炉线路:定期检查电炉的线路是否有损坏或破损。如果发现电炉线路有问题,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1.6 离开时及时关闭电炉电源:在离开家或者不使用电炉的时候,请确保关闭电炉的电源开关。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能源浪费。 2. 燃气炉安全操作规程 2.1 确保燃气安全:在使用燃气炉之前,请确保燃气供应管道和燃气炉之间的连接是牢固的,没有泄漏的现象。如果发现燃气泄漏,请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2 注意通风环境:燃气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所以请确保使用燃气炉的房间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充分消散有害气体。 2.3 避免燃气泄漏:在使用燃气炉之前,请确保所有的燃气阀门都是关闭状态。燃气泄漏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发现有燃气味道或者怀疑燃气泄漏,请立即远离燃气炉,并通知相关部门。 2.4 停止使用时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当你使用燃气炉结束后,请立即关闭燃气阀门,以防止燃气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危险。 2.5 避免燃气炉过热:燃气炉内部高温时请不要盖上盖子,以免过热引起事故。避免擅自拆卸或修改燃气炉的结构,以免破坏燃气炉的正常工作状态。 2.6 定期检查和维护燃气炉: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燃气炉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总结:无论是电炉还是燃气炉,在使用时都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特别要注意电源插座和燃气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炉具的使用时间、热面的触摸和及时关闭电源/燃气阀门。

电炉子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子平安操作规程 电炉子平安操作规程一、使用电炉子职工平安职责1、要学习和掌握平安生产根本知识和有关平安生产规章制度和本岗位平安操作规程,具备本岗位平安操作技能要求;2、严格遵守本单位平安生产规章制度和平安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违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不冒险作业;3、遵守劳动纪律,不脱岗、不串岗、班中不睡觉、班前四小时和班中不饮酒;4、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并有权监督他人做好劳动保护和平安生产工作;5、坚持每班对所负责的区域、设备进行巡回平安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发现有重大险情,有权先停止生产迅速报告上级领导组织处理,并要做好防止事态扩大相关工作;6、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平安生产活动,提出有关平安生产的合理化建议;7、熟悉掌握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对发生的各类人身事故,要首先对伤者进行抢救,并要做好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对上级报告工作,不得发生隐瞒事故或迟报事故现象。二、使用电炉子平安操作规程1、所有加热用电炉子必须经平安生产部和技术管理部批准并由专人安装前方可使用,任何人不得私自接线安装使用。电炉子应放在枯燥、绝缘地点,电源必须装有漏电保护器。严禁用湿手或导电体开合电炉子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人看管,

使用完毕及时关闭电源。严禁将未切断电源的电炉子放在更衣橱、办公桌等易燃物品附近。严禁将金属器皿直接放在裸露电炉丝的炉盘上加热,以防止击穿金属器皿和触电。电炉子附近不能摆放有毒或易燃易爆物品,防止潮湿或淋水。在电炉子上加热金属器皿时,必须先将欲加热器皿放在电炉子上,然后再翻开电炉子电源开关;在取下加热器皿时,必须先断开电炉子电源开关,然后再从电炉子上取下加热器皿,以防止触电。在使用中经常检查电炉子的炉丝和接线线路以及保护开关的动作是否正常等,发现问题及时找维修人员处理。

电炉安全操作规范

电炉安全操作规范 电炉是一种常见的加热设备,其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对物体进行加热。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电炉也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为 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电炉安全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电炉设备的安全检查 在操作电炉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电炉的安全性能。 1.检查电源插头、接线、电缆等电源供应部分。必须确保在 正常运行范围内电线颜色牢固、绝缘齐全,插头正常,没有损坏。 2.检查仪表显示是否正常,滤网是否堵塞等操作部分,以及 感应器、热电偶等传感器是否正常。 3.确认电炉本体的附加设备、保险等其他部分是否正常。 二、操作电炉的规范 1.必须避免使用电炉在易燃易爆物品或有毒物质的场所,以 免发生危险。 2.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戴上手套、眼镜 等必要的安全装备。 3.启动电炉前,必须关闭所有水和气体开关,以免不正确的 操作导致设备破坏并危及安全。

4.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流程严格操作电炉,不得擅自使用 其他方法或改变运行参数。 5.在操作电炉时,必须及时检查仪表显示,注意观察操作过 程中的各种现象,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排除故障,以免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停机后,必须关闭电源开关并断开电源,清除炉内残留物, 同时必须将炉门紧闭,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三、电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1.在电炉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其额定电压和电流,不 可超负荷操作。 2.在电炉工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插拔电路、更换电器元件或 随意调整电炉参数等操作。 3.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检查电炉是否正常运行,并保持良好的 操作状态。 4.如果发现电炉工作不正常、出现异味或温度过高等异常情 况,必须立即停机检修,排除故障。 5.在电炉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炉内液态物质进行安全保 护,防止产生氧化或爆炸。 6.职工必须定期参加电热炉运营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

电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电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总体要求 1.严禁无关人员私自进入锅炉房,锅炉房内应有严禁烟火标志,锅炉房要悬挂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号码; 2.司炉工应熟悉锅炉循环系统的设备和各种阀门的位置及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3.司炉工在运行前,应检查系统是否满水,各个相应的阀门是否打开,各个电控开关是否处于待启状态。 4.锅炉房要配一部电话,有事要及时和供电局、急救中心或我单位联系; 5.锅炉房内应配备灭火器至少5个,室外应配备有消防水龙头; 二.电控部分 1.除专业维修人员外,任何人不得私自启动、打开或拆卸配电柜,配电柜的门要锁好; 2.起动泵之前一定要先检查相应的阀门是否完全打开,内外循环泵要同时起动; 3.起动时先启动主柜,正常后再起动辅柜; 4.不得随意改动配电柜内空开、热继电器的数值; 5.电热器启动间隔时间要超过10秒(手动); 6.手起动电热器后,要随时监视温度,防止超温烧坏锅炉; 7.随时监视电压表的三相数值,防止超压或低电压,范围是±10%; 8.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如果大、小空开跳闸要查出原因,待解决后,方可再送电启动设 备运转; 9.设备在启动或运转时,锅炉本体两侧如有较大的火花和爆裂声时,可紧急停止; 10.随时监视配电柜的电流,发生异常的声音或闪光要立即停机,进行常规检查,如不能 解决须请专业人员维修; 11.配电柜维修禁止带电作业,应先停电,接好接地线,维修后拆地线,方可送电,此时 要仔细观查运转情况; 12.停电时,先停分支空开,后停总空开,送电顺序相反; 13.防止补水箱冒水后进入电线坑道; 三.锅炉部分 1.本锅炉严禁在缺水情况下运转,以防干烧而损坏电热棒; 2.由于此锅炉为用电锅炉,内有高压,任何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卸本锅炉,否则发

电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是一种用电加热的热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熔炼、热处理、干燥等工艺过程。电炉工是指对电炉进行操作和维护的工人,他们在使用电炉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炉工的基本安全要求 1. 电炉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安全意识。 2. 电炉工在工作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并且要确保装备完好并正确使用。 3. 电炉工必须熟悉电炉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的安全规定,严禁擅自调整电炉的工作参数。 4. 电炉工必须经常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设备故障和隐患。 二、电炉操作的安全要点 1. 电炉工在操作电炉前必须确保电炉已经断电,并且拉开电源开关的隔离开关。在进行操作和检修时,还需要使用安全挂锁将开关锁定。 2. 电炉工在操作电炉时,必须注意热源的辐射和热风的流动,禁止站在电炉前、顶部以及热风出口附近。

3. 电炉工在搬运或接触高温物品时,必须使用隔热手套、工具等,以避免烧伤。 4. 电炉工在进行装料和倒料时必须操作缓慢、稳定,防止溅出造成伤害。 5. 电炉工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电炉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电炉维护的安全要点 1. 电炉工在进行设备维护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使用安全挂锁将电源开关锁定,以免他人误操作。 2. 电炉工在接触电炉内部设备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并且要避免直接接触电炉内部的高压设备。 3. 电炉工在更换电炉内部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严禁使用带电工具。 4. 电炉工在进行维护工作时应注意通风和防尘,以防止粉尘、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5. 电炉工在维护电炉时要保持机械设备的稳定,避免因设备移动或倾斜导致其他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 四、电炉事故的应急处理 1. 在电炉发生事故时,电炉工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向相关人员报告事故情况,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电炉的基本介绍 1.1 电炉的定义和分类 电炉是以电为能源进行热加工、热处理和熔炼的设备。按 照其功能和特点,可以分为电阻炉、电弧炉、电感炉等。 1.2 主要工作原理 电炉主要是通过电能的直接转化或者间接转化实现加热材 料的目的。其中,电阻炉是通过电阻加热,电弧炉是通过电弧加热,电感炉则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 1.3 电炉的安全特点 和其他热处理设备相比,电炉的安全风险相对较高。主要 原因包括: •电炉一般需要高电压和大电流,一旦出现电气故障,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由于工作温度高、操作环境复杂,一些非专业人士操作不当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在使用电炉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 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电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1 设备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熟知电炉的结构和性能,了解其各项安全指标;

•电炉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操作方便、设备专用的房间内,避免与其他设备靠近,禁止就地临时改建或搭建; •电炉的电源和接线必须符合现行电气安全标准,在电压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确保不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 •电炉应设置适宜的绝缘测试检测机构并按期检测,对绝缘性能不合格的电炉应停用或修理; •电炉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逃生口、灭火器材、警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安全设备。 2.2 人身安全 •操作前必须对电炉的结构、性能、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指导,并进行技能操作培训,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包括耐高温手套、耐酸碱、抗静电鞋等; •操作人员必须予以照料和监护,防止疲劳过度或操作失误等事故发生; •操作人员发现电炉工作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2.3 操作规范 •操作时必须按照规程操作,严禁擅自改变操作程序和工作状态;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炉的使用说明书,禁止使用超过额定负载的电炉; •定期对电炉的接地、绝缘、电源和安全配件进行检测,防止因设备老化或其他原因引发安全事故; •严禁将废弃的电炉作为其他用途,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