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书本思考题集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书本思考题集锦

1.开动脑筋在横线上填一填。

第一个□填

第二个□填

2.算式谜。 3.

4.请你算算每种植物生长期各是多长?(请在空白处列出算式)

5.找规律填一填。6.连一连。

7.

提示:可以列表格算一算哦!

8.

9. 10

11.

12.

在右边正方形上面画一画。

2020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第五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章节常考题集锦(苏教版含解析)

2020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 第五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章节常考题集锦 一、单选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与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大小是() A. 相等 B. 圆的面积大 C. 正方形的面积大 D. 无法比较【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设周长是c,则正方形的边长是:C÷4= ,圆的半径是:C÷2π= , 则圆的面积为:π×()2= , 正方形的面积为:×= , 因为>,所以圆的面积大; 故选:B. 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A. 1米 B. 1厘米 C. 1分米 【答案】A 3.下图中每个小方格是1cm2,苹果图的面积约是()cm2。 A. 9 B. 16 C. 25 【答案】B 【解析】【解答】解:苹果的面积约是4×4=16(cm2) 4.一张彩纸的面积是500( )。 A. 平方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厘米 【答案】C 【分析】一张彩纸的面积是500( 平方厘米)。感知身边的面积单位。

5.“6平方分米”与“600平方厘米”比较,( )。 A. 大小相同,意义相同 B. 大小相同,意义不相同 C. 大小不相同,意义相同 【答案】A 【解析】【解答】6平方分米=600平方厘米。所以大小相同。同时都表示的是面积,所以意义也相同。【分析】考察了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他们之间的进率,根据进率去计算。 6.(2016·玉溪模拟)如图中,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A. < B. > C. = 【答案】C 【解析】【解答】解:阴影甲的面积=阴影甲所在的大三角形的面积﹣下面空白三角形的面积, 阴影乙的面积=阴影乙所在的大三角形的面积﹣下面空白三角形的面积. 所以阴影甲的面积=阴影乙的面积. 故选:C. 【分析】阴影甲和阴影乙所在的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相同的面积减去下面的空白三角形,剩余的面积还相等,据此选择 二、判断题 7.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也相等.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假设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是12.56厘米. 则正方形的边长a=c÷4=12.56÷4=3.14(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S=a2=3.14×3.14=9.8596(平方厘米) 圆的半径r=C÷2π=12.56÷(2×3.14)=2(厘米) 圆的面积S=πr2=3.14×22=12.56(平方厘米) 12.56>9.8596 则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 8.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一定不相等. 【答案】错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 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 问题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这一问题是为了拉近学生与土壤的距离) 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问题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问题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以学生实际观察结果为准) 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问题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 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问题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 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2、了解土壤 问题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 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以样土实际情况为准)。 问题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问题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 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问题4: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答: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黏土颗粒小,黏粒多。 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黏土能握成团。 3、肥沃的土壤 1、仔细观察土壤的上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答:土壤的上层颜色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壤的下层颜色浅黄色,较硬、岩石增多。 2、你还知道哪此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 答:除了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粪便沤肥,修筑梯田外,还有秸杆还田,放养蚯蚓等。 3、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考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考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考题 1.填空: ①口算60÷3,想()个十除以3等于()个十,也就是(). ②在算式0÷() = 0 中,括号里不能填(). ③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 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 (),就(). 要使2□2÷2的商中间有0,□可以填(),也可以填(). ⑤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和()相乘,再加上(). ⑥在○里填上>、<或=. 513÷5○503÷5 423÷8○631÷9420÷6○420÷2÷3 ⑦把6、7、8、55填入合适的括号里. ()÷()=()……() ⑧a÷8=121……b,a最大是(),最小是(). ⑨312是4的()倍,()个7相加得210. ⑩□÷★=35……4,★最小是(),这时□是(). 2.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 408÷4=102. ()② 0+8=0÷8. ()③ 480除以8的商是两位数. ()④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⑤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一定有0. ()⑥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0”. 3.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①3只燕子4天吃害虫600只,1只燕子4天吃害虫( )只,3只燕子1天 吃害虫( )只. A 50 B 200 C 150 ②下面算式,商末尾是0的算式是()

A 630÷6 B 870÷5 C 690÷3 ③要使□67÷5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A 5~9 B 1~5 C 1~4 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125÷0=0 B 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没有0. C 73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只可填8和9. ⑤李老师4分钟打四百多个字,王老师7分钟打六百多个字,()打字的 速度快一些. A 李老师 B 王老师 C 没办法比 4.想一想,商可能是几位数. □丿4 8 6 6 4丿□ 2 8 8 5. 6 2 1 7 5 5丿□□□□丿□ 7 5 □□ 5 □□ 3 □ □□□ 5 0 □□ 2 5 6.减数、被减数、差相加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 ( ). 7.①一个三位数5□6,□中填( )时,这个三位数被7除余数是0. ②一个三位数8□8,□中填( )时,这个三位数被7除余6. ③一个三位数4□3,□中填( )时,这个三位数被7除余5. 8.□□□÷□=11……□,这是一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符合条件的三位数有几个?是哪几个? 9.动手算一算.(笔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知识点]1、整百数除以一位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3、商末尾有0的除法;4、简单应用。 1[记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2[记忆]商中间有0的除法。(十位不够除时要商0) 3[记忆]0乘任何数都等于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4[连除应用题]。 5[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 6、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 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 第二单元年月日 [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3、生日快乐 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 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3、4、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0 91 92 92 半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 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1 91 92 92 半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

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7、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8年是59周年。(2008-1949=59) 8、计算天数[分月计算]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份 6 月7 月8 月 思考12日----30日31天1日-----17日30-12+1=19天31天17天 合计:19+31+17=57天 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 [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平移和旋转2、美丽的花边 注意点:平移后物体的形状不变、大小不变。钟摆的运动是旋转。 第四单元乘法 [本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4、应用。[记忆]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连乘应用题。38页第6题、39页第4题等。 数量关系式: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单价×数量=总价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略) 第六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进率:1千米=1000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60道(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 1.暑假里小利坚持每天写36个大字,八月份,她一共能写多少个大字? 2.三年级3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 3.兰兰从7月15日去夏令营,到下个月的9日回来,夏令营共有多少天? 4.一本故事书6.80元,一本科技书3.4元,小明拿10元去买这两本书,够不够? 5.一篇文章600字,小芳的爸爸平均每分钟能打67个,9分钟能打完吗? 6.电影院有25排座位,每排可坐24人。我们想组织600同学看电影,坐得下吗?你是怎么想的? 7.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68克水,1时浪费掉多少克水?

8.有18箱苹果汁,12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5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9.西丽小区新建了25栋楼房,每栋有6层,每层有8户。新建的楼房可住多少户人家? 10.甲、乙两市相距360千米,一列火车13:30从甲市出发,16:30到达乙市,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1.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他每天跑多少米? 12.一辆客车可以乘坐54人,28辆这样的客车可以乘坐多少人? 13.一个游泳池长50米,小强已经游了3个来回,他已经游了多少米? 14.中心小学食堂买了18箱苹果,每箱有3层,每层16个。每4个苹果约重1千克,每千克苹果8元。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三个班,平均每班有54人。 (1)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每人分1个苹果,够吗? (3)买这些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 15.参加学校跳绳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10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2个人。 (1)参赛队员一共有多少人? (2)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16.王阿姨要乘坐9:00开往南宁的火车。她从家到火车站需要35分钟,从进站到通过检票口需要10分钟。他最迟什么时候必须从家出发?(火车开车前五分钟停止检票) 17.星光小区有10幢楼,每幢楼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2户。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 18.李叔叔3天卖了7箱冰棍,每箱30根,每根2元。 (1)李叔叔3天卖冰棍一共卖了多少元钱? (2)李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棍? 19.一个单位有600人到温泉山庄度假,一辆大客车能载客54

2019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附答案

2019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一、填空。 1.飞跃体育用品超市一共卖了3箱乒乓球,每箱15盒,每盒12个,每盒60元。这个超市一共卖了( )个乒乓球,这些乒乓球一共卖了( )元。 2.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45页。小明第8天是从第( )页开始看的。 3.小马虎在计算“45+□×3”时,运算顺序错了,得到的结果是270,正确的结果应是( )。 4.为迎接“书香校园”验收,育才小学三年级新购了一些书架,每个书架平均每层大约能放20本图书。18个这样的书架大约能放( )本图书。 5.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1)小明爸爸骑自行车,2小时骑行6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计算。 时间/小时 2 3 7 路程/千米 68 总和比王华多13个。 一共 第一次 第二次 王 华 ( )个 23个 ( )个 李 想 ( )个 30个 ( )个 6.王强和弟弟一共有50张动物卡片,王强送给弟弟6张后,两人的卡片数就一样多,王强原来有( )张动物卡片,弟弟原来有( )张动物卡片。 7.星海社区中心购买了一批图书,其中文学书有200本,科技书的本数比文学书的3倍多一些,比文学书的4倍少一些,购买的科技书最少有( )本,最多有( )本。 8.一瓶油连瓶重1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600克。油瓶重( )克,油重( )克。 9.青青水果店运来432千克苹果,理货员用保鲜袋把这些苹果每2千克装1袋,每6袋装1箱,一共要准备( )个箱子。 二、选择。 1.衬衫每件120元,裤子每条80元,一件衬衫和一条裤子配成一套,买40套要付多少元?正确的列式是( )。 A .120+80×40 B .120×(80+40) C .40×120+80 D .(120+80)×40 2.小宁31时跑3千米,小军2 1时跑2千米,谁跑得快?( ) A .小宁跑得快 B .小军跑得快 C .一样快 D .无法比较 3.一个牛皮纸信封,它的长是25厘米,宽是12厘米。做这样的一个信封,需要的牛皮纸的面积约为( )平方厘米。(封口处忽略不计) A .300 B .600 C .900 D .1200 4.小军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为95分,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为93分,他英语考的分数为( )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知识点]1、整百数除以一位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3、商末尾有0的除法;4、简单应用。 1[记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2[记忆]商中间有0的除法。(十位不够除时要商0) 3[记忆]0乘任何数都等于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4[连除应用题]。 5[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 6、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 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 第二单元年月日 [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3、生日快乐 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 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3、Array 4、 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 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 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7、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8年是59周年。(2008-1949=59) 8 一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法 [本单元知识点]1、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笔算、4两步连乘实际问题。 1、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再用十位上数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的积相加。 2、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数量关系式: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单价×数量=总价▲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得数的特点:积个位上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数相同;积百位上数与原来两位数百位上数相同;积十位上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例如:23×11=253 (5=2+3) (注意:当个位和十位数相加满10时应向前进一位:64×11=704 )2、两个乘数十位上数相同,个位上数相加等于10时积的特点: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前两位等于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加上一个十位上的数。例如:22×28=616(6=2×2+2)、35×35=1225(12=3×3+3)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进率:1千米=1000米 易错:武汉长江大桥长2000() 数量式:跑道一卷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进率: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从问题想起的策略;首先根据问题确定数量关系式,寻找题中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帮助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1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两年半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 和科学的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 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 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植物与环境》、《观测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 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 过《声音的奥秘》、《身边的材料》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 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里的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 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第二单元主要研究植物和环境的关系。分别选择了沙漠里、水生和石头上 植物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植物的形态各异和它生长环境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植 物的形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通过学习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为四年级下 册《生物与生命》中对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 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 了活动性和趣味性。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这一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物质世界”中 关于材料的内容标准编写的,要使学生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如纸、金属、塑料等,并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知道物质有可再 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觉做好物资回收工作。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三套 儿童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面对儿童提出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科学课程将抱以极大的热忱,使儿童的思维得以展开,使他们在一系列活动中找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答案,使好奇心得到限度的满足.为大家准备了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三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一 一、我会填: 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__ ____ 、___ ___、___ ___ 2、要把固体从水里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______ 、______、______。 3、不同的液体质量,黏稠度。 4、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六个部分。 5、风速又叫,共分为个等级 6、花中的和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7、植物向着方向生长,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 8、桃花、油菜花依靠传粉,它们因此被称为花。 9、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10、32摄氏度写作:0摄氏度写作: 零下4摄氏度写作:—14℃读作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同样多的液体重量一样。() 2、种子萌发时要把种子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否则种子将不能发芽。() 3、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4、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与重量无关。() 5、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6、实验是科学课研究的重要方法。() 7、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不可能一致。() 8、一次性木筷及卫生又方便环保。() 9、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10、一天中气温的时刻在中午12点。() 三、我会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物质中________能溶解在水中。( ) A粉笔灰B面粉C味精 2、“举伞步行艰”所指的风级是。() A、5级 B、6级 C、7级 D、8级 3、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 A、气体,液体,固体 B、液体,固体,气体 C、固体,液体,气体 4、成熟松果的鳞片会长开,说明天气当时() A、空气干燥 B、要下雨了 C、阴天 D、有风 5、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 A、蚂蚁 B、蜗牛 C、蚯蚓 6、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的方法是() A、用手剥 B、用放大镜看 C、用磁铁吸 7、铁块在盐水中会() A、上浮 B、下沉 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正方形的边长是18cm,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cm2? 解析:解:18×18=324(cm2) 答:它的面积是324cm2。 【解析】【分析】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要求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列式解答。 2.小红爸爸到武汉旅游要购买一些周黑鸭给亲朋好友。一盒2只,每只68元,准备买5盒。他带了700元,够吗? 解析:解:2×68×5 =136×5 =680(元) 680<700,够。 答:他带了700元,够。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连乘的方法解答问题,每盒的只数×每只的单价×准备买的盒数=需要的钱数,然后与带的钱数对比,比带的钱数少,就够,比带的钱数多,就不够。 3.下面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形状不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种?算出他们的面积和周长,填入表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周长/厘米 解析:解:如图:

第一个:周长:(4+3)×2=14(厘米);第二个周长:(6+2)×2=16(厘米),第三个周长:(12+1)×2=26(厘米), 我发现:它们的面积都相等。它们的长与宽越接近,周长就越小。 【解析】【分析】可以画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根据周长公式分别计算周长并填表即可。 4.三(2)班的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29人,女生和男生同样多,每4人坐一条船,一共需租多少条船? 解析:解:(29+29)÷4=58÷4=14(条)……2(人) 14+1=15(条) 答:一共需租15条船。 【解析】【分析】本题采用进一法;船数=总人数÷每条船可坐人数,余下的2人仍然需要1条船,一共需租多少条船 =船数+1。 5.一块正方形菜地,一边靠墙,其余三边围上总长度为36米的竹篱笆。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解:36÷3 =12 (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100道(全) 及答案解析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100道(全) 及答案解析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小区门口新建了一条人行道,这条道宽3米,长36米,若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地砖铺路,需要准备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解析:解:36×3=108(平方米) 108÷4=27(块) 答:需要准备27块这样的地砖。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这条人行道的面积,人行道的长×宽=人行道的面积,然后用人行道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需要准备的块数,据此列式解答。 2.小强和小英上星期(5天)零花钱使用情况统计表 (1)小强星期________花钱最多,小英星期________花钱最少。 (2)算一算,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多少钱? 解析:(1)一;三 (2)解:9.2-2.5=6.7(元) 答: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6.7元。 【解析】【解答】(1)解:因为9.2>5.5>4.1>3.3>2.7,所以小强星期一花钱最多; 因为1.7<2.5<3<3.3,所以小英星期三花钱最少。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小强星期几花钱最多,比较小强五天花钱数量即可;要求小英星期几花钱最少,比较小英五天花钱数量即可; (2)要求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多少钱?小强星期一花钱数量-小英星期一花钱数量=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3.小红带了2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钱够吗? 解析:解:9.5+10.6= 20.1(元) 20.1元>20 元 答:不够。 【解析】【分析】总价=海洋动物单价+趣味数学单价,然后用20元与总价进行大小比较即可。 4.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0分米。洒水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2.同学们在根据图形猜他们的周长和大小. 甲说:①与②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乙说:①与②周长相等,①的面积比②的面积大. 丙说:①的周长比②的周长长,它们的面积相等. 谁说得对?你猜对了吗? 3.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竹篱笆边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竹篱笆长多少米? 4.一块边长是80厘米的正方形木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5.学校有26个篮球,排球个数比篮球的12倍少4个。排球有多少个?

6.学校买来48把扫帚,三年级领了这些扫帚的5 6 。三年级领了多少把? 7.拍球和丢沙包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8.小红家上半年缴纳水费248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水费42元。小红家全年共缴纳水费多少元? 9.甲乙两地相距345千米,一列火车已经行驶了187千米,剩下的路程用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 10.一辆载重3吨的卡车,装了49桶豆油,每桶豆油连桶重58千克,这辆卡车超载了吗? 11.周末三年级同学去划船。三(1)班30人,三(2)班44人。下面哪种租船方案最划算?最少需要多少元? 票价 1.每人每次3元

2.大船(限坐6人):每条12元 3.小船(限坐2人):每条5元 方案一:按大数算,每人每次3元。 方案二:全租大船 方案三:全租小船 12.娟娟看一本188页的故事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17页,剩下的准备6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13.如下图,5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求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14.学校食堂原有167袋面粉,已经用了19袋,剩下的每个月用9袋,最多能用几个月? 15.看图回答 (1)买上衣和裤子各应付多少元?

三年级下册思考题(小学数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下册思考题(1)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① 29×10= 461×10= 10×508= ② 29×5= 26×5= 372×5= ③ 98×9= 386×9= 509×9= 2. 填空:① 24×13=24×( )+24×( ) ② 212×34=( )×30+( )×4 ③ 45×7+45×20=45×( ) ④ 326×2+326×50=326×( ) ⑤根据36×7=252,不用计算写出下面算式的积。 36×70=( ) 360×7=( ) 36×700=( ) 3.①甲乙两数相乘,如果乙数增加3,积就增加270。已知甲数是乙数的9倍, 求这两个数的积。 ②甲、乙两数相乘,如果甲数加上2,积就增加36;如果乙数减少5,积就 减少120。原来的甲数是( ),乙数是( )。

三年级下册思考题(2) 4.(1) ① 11×11= 11×17= 36×11= ② 59×11= 74×11= 11×85= ③ 98×11= 86×11= 11×55= (2) ① 36×34= 28×22= 65×65= ② 13×17= 82×88= 43×47= ③ 86×84= 52×58= 29×21= (3) ① 48×68= 52×52= 13×93= ② 27×87= 76×36= 61×41= ③ 99×19= 18×98= 27×87= 5. ① 49×11= 61×69= 54×54= ② 29×21= 55×55= 72×11= ③ 98×92= 86×84= 39×99= 6. 右面是两个两位数□□ 相乘的竖式,在空×□□ 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8 7 字,简单说明理由。 2 0 3 2 1 1 7 7.①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 )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 )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精练试题含答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时同步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 第1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 1.学校计划购买一些桌椅。 (1)买15把椅子要付多少元? (2)买20张桌子要付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一页作文纸有21行,每行有19个格子。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格子? 3.张大妈把去年收获的麦子装在20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为了估算总产量,她从中任意抽出4袋称了称,结果如下: 第一袋第二袋第三袋第四袋 44kg 46kg 47kg 43kg 张大妈去年大约一共收获了多少千克小麦?

答案: 1.(1)15×10=150(元)答:买15把椅子要付150元。(2)20×50=1000(元)答:买20张桌子要付1000元。 (3)买40张桌子要付多少元? 40×50=2000(元)答:买40张桌子要付2000元。 (答案不唯一) 2.21×19≈20×20=400(个) 答:这一页大约有400个格子。 3.45×20=900(kg) 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3×21= 23×12= 14×21= 11×32=

2.超市进了42箱可乐,进的橙汁的箱数是可乐的21倍。超市进了多少箱橙汁? 3.食堂买来23袋大米和32袋面粉,每袋大米12千克,每袋面粉20千克。大米和面粉各买了多少千克? 答案: 1.693 276 294 352 (竖式、验算略) 2.42×21=882(箱)答:超市进了882箱果汁。 3.大米:23×12=276(千克) 面粉:32×20=640(千克)

第3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6×34= 32×43= 86×18= 29×87= 4.奶牛场养了28头奶牛。一头奶牛一天吃饲料15千克,可产奶29千克。请你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问题: 3.学校团体操社团参加艺术表演,从左边数,小芳是第9个人,从右边数,小芳也是第9个人。已知每列人数都是25人,参加表演的有多少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