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语言研究

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

——《诗经今注》与《诗经注析》异文对比

周小龙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63-02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大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亦即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五百年间。“异文”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是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的统称。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总体来讲,《诗经》异文大概有通假字、古今字、联绵字等训诂方面类型,还有汉字演变中的篆隶关系、籀篆关系(大小篆关系)、正俗字关系等,另外还有由于避讳改字等用字原因,当然也少不了传授刻抄过程中的衍文、正讹关系等。”【1】因此,《诗经》中的异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的形成包括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诗经》的异文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字使用的问题。张树波即认为:“对于《诗经》异文的研究,从一定意义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唐以前古人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的研究,是对《诗经》用字规律和本字意义的研究。”【2】我主要运用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和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1版),将二者对《诗经》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并将其中有异或者有分析价值的字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①“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周颂?清庙》)

《今注》:“不,通丕,大也。”

《注析》:“不,同丕。古不、丕音同,发语词。毛公鼎、师訇簋铭文中均有‘丕显文武’句,其中‘丕’字都作‘不’。陈奂《传疏》:《孟子?滕文公》引《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释词》云:‘显哉承哉,赞美之词,丕,发声。’是也。一说‘丕’意为大,亦通。”

按:《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段注》:“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之类。于六书为假借。”《通训定声》:“不,叚借为丕。”戴震:“《诗》之意,以周德昭于天,故曰丕显。以天命适应乎民心,故曰丕时。”王引之《经传释词》:“不显不承,即丕显丕承,承当读为烝。”据《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不”属非母物韵。“丕”属滂母脂韵。“旁转而后对转者为旁对转”,因此可以认为二字同音。《逸周书?小开》:“汝,恭闻不命。”朱右曾校释:“不,当读为丕,大也。”同样的道理,《大雅?思齐》:“不显亦临,无射惟保。”于省吾《新证》:“不,应读为丕。”因此句子中的“不”也应该理解成“大”的意思,指文王的功绩很大。综上所述,“不”与“丕”在早期应该是同一个字,“不”的产生应该是在“丕”之前,后来才逐渐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此处同样应该将“丕”训为大的意思。《汉书?匡衡传》:“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盛功。”颜师古注:“丕,大也。”此外,如:“民用丕变”,《尚书句解》释为:“是以民用大变,其所为从上所为。”;“周公不训,无依势作威,无以倚法以削。”;“故观雅、颂,识文武之丕烈”。这些都是“不”通“丕”的例证。

②“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周颂?维天之命》)

《今注》:“维,借为惟,思也。”

《注析》:“维,同惟,想。陈奂《传疏》:<释文>引<韩诗>云:‘维,念也。’《文选?临终诗注》引《薛君章句》云:‘惟,念也。惟与维通’。”

按:《汉语大字典》即认为:“维,通‘惟’,考虑,计度。”并引《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既称…堕坏名城,销锋镝,鉏豪杰,维万世之安。”司马贞索引:“维训度,谓计度令万代安也。”《小雅?白华》:“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在此处“维”的意思同样应该理解成思念的意思。对于“惟”的解释,《尔雅?释诂下》:“惟,思也。”《说文?心部》:“惟,凡思也。”《大雅?

摘 要: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异文。从训诂学的角

度对这些异文进行一些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凝聚着先民们智慧结晶的经典。

关键词:诗经;异文;训诂

作者简介:周小龙,男(1986-),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汉语言

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

163

青年文学家

生民》:“载谋载惟,取萧祭脂。”郑玄笺:“惟,思也。”因此,维与惟乃是一对通假字。在“思考”的意义上,“维”与“惟”是通用的。两字不同可能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在《诗经》创作成书时代,汉字的数量还比较少,书中不少用字是“身兼数职”。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字,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版本之前,文章在传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很多异体字。

③“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周颂?昊天有成命)

《今注》:“单,通殚,尽也。”

《注析》:“单,《国语》引作‘亶’,古亶、单通。这里指心地厚道。朱熹训单为‘尽’,意谓单通殚,亦通。”

按:《毛传》:“单,信也。”本文是周王祭祀成王时使用的乐歌。其主旨是歌颂成王继承了文武的基业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尔雅?释诂上》:“亶,厚也。”《国语?周语下》:“于,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韦昭注:“亶,厚也…言二君能光明其德,厚其心,以固和天下也。”贾谊《新书礼容篇》:“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及成王成嗣,仁以临民,故称昊天焉。”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单”通“殚”,即描写成王殚精竭虑治理国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亶,叚借为殚。”《墨子?非乐上》:“士君子竭股肱之力,亶其思虑之智。”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云:“《非命篇》亶作殚。”《太玄?莹》:“君子所以亶表也。”范望注:“亶。尽也。”殚,《说文》:“殛尽也。”徐锴系传:“极尽也。”《段注》:“穷极而尽之也。极,铉本作殛,误。古多假单字为之。”《庄子?胠箧》:“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成玄英疏:“殚,尽也。”高亨《周颂考释》即认为:“此言成王奋发前进,为王业竭尽其心也。”单纯地指心地厚道似乎并不能说明该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将“单”释为“殚”应该更接近原文的意思。《国语》叔向引此诗而言曰:“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定武烈者也。”由此可见,单与殚这是一对同音假借字。

④“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周颂?时迈)

《今注》:“序,读为予,我也。非付予之义。”

《注析》:“序,同敍,有顺助之义。序为本字,敍是假借字。吴闿生《诗义会通》:‘右、序皆助也’二字同义。”

按:高亨认为:序读为予,是“我”的意思。“予”,字形从“”,于省吾认为是此字是“雍”的本字,意思是合、贯通。邹晓丽认为:“从‘’的字义就有‘给予’的意思,字形也由‘雍’另造一‘予’字。”【3】《段注》:“予我之予,<仪礼>、<古文左氏传>皆作余。郑曰:‘余予古今字’。”估计是因为“序”、“予”字形相似,在古代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字形的讹误。序与予,予与余,我推测高先生即根据这一思路而得出上述结论。但我认为理解成帮助、佑助的意思更加合理。马瑞辰:“‘序与叙同’…‘次序’为序,‘顺从’亦为序,‘顺之’即‘助之’也…‘实右序有周’,犹言实佑助有周也。右序二字同义。”樊树云:“右、序:佑助。”“右”与“佑”是一组异体字,为佑护、保佑的意思。“右”与“序”同意,那么“序”也是佑护、保佑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

⑤“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周颂?良耜》

《今注》:“读为削,锋利。”

《注析》:“赵,通,三家诗作,的借字。《说文》:‘,刺也。’铲除的意思。”

按:《集韵?筱韵》:“赵,刺也,或作。”《毛传》:“赵,刺也。”郑玄笺:“以田器刺地,蓐去荼蓼之事,言闵其勤苦。”孔颖达疏:“赵是用镈之事,镈是锄头,故赵为刺地也。”《周礼?考工记?总序》:“粤无镈。”郑玄注“赵”作“”。《后笺》:“‘其笠伊纠’,纠为笠之状,则‘其镈斯赵’,赵亦当为镈之状,非言镈之用也。〈传〉训赵为刺者,〈淮南?纪论训〉‘脩戟无刺’注:‘刺,锋也。’盖刺者,锋利之谓,言其镈鎒锋利,故可以划草耳。”孔颖达疏“赵是用镈之事,镈是锄类,故赵为刺地也。”《考工记》“粤无镈”注引《诗》作“”。又一说:通“削”,弯刀,于省吾《新证》卷四:“削是刀之类,斯以古通。…其镈以削,言其镈与削也。”本文是周王秋收后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诗中描写了农家耕种、送饭、除草、施肥、丰收、纳仓、祭祀等情景,反映了当时农夫的生活。而“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就是描写农夫除草时的情景。结合句子“其镈斯赵”,那么我认为高亨先生将“赵”释为形容词“锋利”就显得更加符合文义,即言锄头很锋利便于除草和耕作。

⑥“黄发台背,寿胥与试”(《鲁颂?宫》)

《今注》:“试,疑借为贷,予也。此句言上帝都把寿赐予僖公。”

《注析》:“试,比。马瑞辰《通释》:‘试,犹式也,字通作视。’《广雅》:‘视,比也,比之言比拟也。寿胥与试,承黄发台背言,犹云寿相与比耳。’”

按:试,式吏切,职部,审母。《说文》:“贷,施也。”《段注》:“谓我施人曰贷也。”《广雅?释诂三》:“贷,予也。”《汉书?食货志下》:“贳贷买卖。”注:“贷,假与也。”《今注》的说法大概源自《集传》引王氏说:“寿考相与为公用也。”郑玄:“寿而相与试,谓讲气力,不衰倦。”《新序?杂事》五:“《诗》曰:寿胥与试,美用老人之言以安国也。”《注析》将“试”理解成“比”的意思,其说法的根据有:《吕氏春秋》作“式夷”,《汉书?古今人表》作“视夷”。作者认为:“寿胥与试”是承接“黄发台背”而言的。“黄发台背”即象征着长寿,那么与其相承接的“寿胥与试”同样表达的是长寿之义。“比”这一义项就自然显现出来了,其意思就是祝福鲁公能够长寿,能和那些年老的长者相比。

综上,对于前人是注疏,我们应抱着审慎的态度,“尽信书不如无书”。由于学识有限,对于上述几条异文的理解我可能也存在问题,现只是将我的理解罗列出来,希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时世平,《<诗经>异文训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1期,25页

2.张树波,《<诗经>异文简论》,载《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24页

3.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131页

164

[古今,通假,区别,其他论文文档]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研究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研究 摘要: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现象,通假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本质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不能正确区分二者。本文建 议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古今字的概念,同时注意规范界定与表述用语。 关键词: 古今字通假字区分 古今字是阅读古书必须具备的知识。从文字学的角度讲,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 字都是汉字用字的问题,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用字的情况都很纷繁。这些现象都是古书注解的主要对象,也是训诂学、文字学研究的内容,当然也是《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候不能够正确区分古今 字与通假字。本文拟从古今字的概念、来源、字形特点与意义联系等方面入手,探讨问题 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古今字的概念 古今字是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语言的发展有关系。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80%以上,通常一个字就代表着一个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 有所发展,词义有所引申,字有所假借,原有的字担负着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记录功能,即一字兼表数义。后来,为了区别这些意义,也为了减轻原有汉字的表义负担,便以原有汉 字的形体为基础,或增加偏旁、或改换偏旁,造出了新的字。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谓的古今字。 记录同一个词,古用彼字,今用此字;产生在前的叫古字;产生在后的叫今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谊”字下注云:“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1]段玉裁指出,古字与今字是相对的,在时间上有先后的关系;但我们不能从字体的古与今上来理解古今字。 在古代文献的注疏中,训诂学家们常用“A,古B字”、“A、B,古今字”等形式来注释。这 里的A、B所代表的是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书写形式,因为某些词已经有了新的书写形式,并且这个新的书写形式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为社会所认可,而旧的书写形式及其所代表的 意义在古籍中依旧存在。训诂家们认为有必要在注释古书的时候指出来。我们以《汉书注》为例来说明: ①《汉书·高帝纪》:“沛公、项羽追北。”服虔曰:“师败曰北。”韦昭曰:“古背字也,背去而走也。”2 ②《汉书·高帝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郑氏曰:“县音悬。”师古曰:“此本古之悬字耳。后人转用为州县字,乃更加心以别之,非当借音。”2④《汉书·宣帝纪》:“冬十一月,匈奴呼遬累单于帅众来降。”颜师古注曰:“遬,古速字。”2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古文献史以经学史为中心。经学成为古文献学的中心。 中国古文献学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 中国古文献典籍传统上分经、史、子、集四部 中国古文献学史分7个时期:先秦(含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含辽、金)、元明、清及近代。 夏代就有“图法”,即文献典籍。今天能见到最早文献为商代的甲骨卜辞。我国最早的古文献整理学者,为周宣王时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 孔子与五经的关系:对于传世的《易》《书》《诗》《仪礼》《春秋》等五经,相传多为孔子所作,或认为是孔子删改,实际并非如此。对于《易经》,孔子只是在教授学生时偶尔提及,并未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孔子虽然教授过《尚书》,但是否有系统整理过,尚在疑然间;孔子删《诗》只说也不可信,但他对《诗经》的解释与评论,对后世研究有巨大影响;《礼记》为儒家之书,出于孔门后学之手,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春秋》为孔子整理修订过,这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看法。 孔门弟子“四门十哲”中,子游、子夏为文献学家,此后则为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先秦文献的禁毁情况:官方所藏《诗》《书》,诸子书不在禁毁之列;医药、卜筮、种树、法家、兵家之书不在禁毁之列;各国史记禁绝尤甚,损失惨重;民间所藏《诗》《书》与诸子书损失惨重,但远未被烧绝,故汉代屡有古文书被发现。 两汉官方4次大规模整理古文献活动:1.西汉宣帝时,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2.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主持整理群书;3.东汉章帝时会群儒于白虎观考论经义同异,作《白虎通义》;4.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刊成石碑,即“熹平石经” 汉代诸子等书注释说解代表作:赵岐《孟子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 语言文字学代表作:《尔雅》《说文解字》《方言》 经学今古文之分:汉代文献学的重要问题,对整个文献学史影响深远。主要区别

古今字

古今字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古今字”? 古今字,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字。使用年代较早的是古字,使用年代较晚的是今字,是指一个古字由于含义较多,便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或改变偏旁,另造一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个含义或引申义。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 古今字 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后来由于语言的发展,兼有“没有什么,没有谁”,“不要”和“不能”等意。为避误会,在古“莫”字下面加一“日”字,另造一新字“暮”,用来表示古字“莫”的傍晚之意,“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这样,“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莫”叫做古字。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语言环境的长时间变化。经过约定俗成,官方确定,就这样产生了。要知道,壹万年的变迁会产生许多这样的字。 分类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也就是说,古今字分为两类: 古字与今字在字形结构上无关。 如罪人的“罪”,古字写作上面一个“自”字,下面加一个辛苦的“辛”,现在后一个字已不使用了。

今字是古字的演变 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古今字在字形上有联系。 例如“债”字,本写作“责”,“债”是在“责”的基础上产生的。“责”与“债”形成了古今字。又如“反”与“返”,“反”是古字,“返”是今字。 古今字分两类: 一是字义完全相同,如:?K/块、??/法、墅/野、/饮等;一是字义部分相同,如莫/暮、景/影、辟/避等。 第一类古今字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的产生不涉及汉字的孳乳分化,古今字属同字异形,是异体字的一类。第二类古今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是古字在发展上孳乳分化的结果。 汉字的孳乳分化,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今字是由古字的本义产生的。“莫”本义指日落天晚,“莫”假借用作无定代词,而它的本义另造了一个“暮”字。再比如:止/趾、要/腰、衰/蓑、求/裘、匪/篚、其/箕、匡/筐、然/燃、益/溢、禽/擒等。 2.今字是古字的引申义产生的。比如,“景”本义指日光,引申指明暗形成的影子,这个意义后造了一个“影”字。再比如:弟/悌、解/懈、责/债、竟/境、坐/座、中/仲等。 3.今字是由古字的假借产生的。“辟”,本义指法,假借义用作逃避,这个意义后造了一个“避”字。再比如:辟/僻、辟/嬖等。 由于今字产生在古字之后,也称作后起字。 古今字是就某一字义用字不同来说的。例如“尉”既是“熨”的古字,又是“慰”的古字,前者是就“尉”的本义说的,后者是就引伸义说的。 古今字是相对而言的。今字如果再产生了后起字,对后起字来说,它又是古字。例如,“前”的本义指剪断,后来造了一个“剪”字,因此,“前”是“剪”的古字,“剪”又是今字。 古今字先产生的字叫做什么?后产生的字叫做什么?一般地说, 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 简单说: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较前使用的叫“古字”,较后使用的叫“今字”。 古今字分两类:甲类等义的,即古字与今字字义完全相同,如凷/块、 /野、灋/法等。乙类不等义的,即古字与今字字义不完全相同,如莫/暮、景/影、辟/避等。甲类古今字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的产生不涉及汉字的孳乳分化,古今字属同字异形,是异体字的一类。乙类古今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产生是汉字在发展上孳乳分化的结果;另有一些是因字义变用而形成古今字关系的。古今字有哪两个特点

诗经训诂

《诗经》词义研究方法论 杨合鸣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于时代遥远,语言艰涩,因而是最难读的古书之一。汉代的学者就曾发出“诗无达诂”、“诗无通故”的浩叹。事实正是如此。无论是对《诗经》题旨的说解,还是对《诗经》词语的诠释,无不见仁见智,呈现出几千年纷纷无定解的局面。自古至今,在《诗经》词义研究方面虽取得很大成绩,但有不少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大量词语诸家训释不一,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择善而从;有些词语诸家训释欠明,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加以阐发;有些词语诸家训释皆误,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予以订正。可见《诗经》词义研究的任务还很艰巨,仍是当今《诗经》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为使《诗经》词义研究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必须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固然很多,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尤其重要。兹分别论述如下。 一、依据故训。这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章太炎先生说:“诠释旧文,不宜离已有训诂而臆造新解。”[1]此说诚然。前人故训有是有非,既不能一味盲从,也不可全然否定,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而决定取舍。《邶风·羔裘》“舍命不渝”之“舍命”,《郑笺》训作“处命”,陆德明《释文》训作“受命”,戴震《毛郑诗考正》训作“释命”,林义光《通解》训作“锡命”,胡承珙《后笺》训作“捨命”。以上诸训孰是孰非,须得考证一番。“处命”为“见危授命”,然诗中未见危急之象,故此训不确。“受命”为“接受命令”,谓“接受命令不改变”,语意欠通,故此训也不足取。“释命”为“受命于君,以至复命而后释”,此训似嫌迂曲,恐难成立。能“锡命”者当为诸侯,然诗中称赞“彼其之子”为“邦之司直”(主持正道之人)、“邦之彦兮”(国家的俊杰),可见,“彼其之子”断非诸侯,而只能是一位大夫。谓大夫“锡命”也难以令人置信。考虑到“舍命”与“不渝”相配,当以胡氏之训为是。此句意谓“(大夫)舍去生命也不变节”。《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郑笺》训“常”为“久常之功”,训“夏”为乐章,皆误。朱熹《诗集传》训“夏”为“中国”虽正确,但训“常”为“君臣父子之常道”,也误。方玉润《原始》训“常”为“五常之道”,训“夏”为“大立”,更不达诗旨。马瑞辰《通释》:“谓陈农政于中夏也。”此训极谛。这两句为主祭者的戒勉之词:“不要分此疆尔界,将后稷艺农之典推广到中国各地。”由此可见,依据故训研究词义,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断定主题。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钱钟书先生指出:“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2]钱氏主张理解文本,既要由词至句至篇章至全书,又要由全书至篇章至句至词。这种“阐释循环”说对词义研

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

《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古今字的概念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古今异字”转变为“一种造字相承的孳乳关系”。本文根据近代意义上的古今字内涵,分析考释出《四家诗》异文中古今字共18例,可分为17组。同时也对其古今字的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的用字特点进行了分析,校订出《诗经》原文5例:“说”、“肎”、“肩”、“它”、“食”为《诗经》正字,“悦”、“肯”“”、“他”、“蚀”为后人篡改的今字。 论文关键词:诗经》异文古今字孳乳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 《诗经》异文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的传本中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诗经》305篇,有异文者就有251篇,占了82%;向熹先生在其《诗经词典》中收录了2826个单字,503个异文;笔者在将《毛诗》与《鲁》、《齐》、《韩》三家诗、《说文解字》、《玉篇》、《经典释文》等文献的比较中得出异文582例,其中出现在《四家诗》中的有491例(含《经典释文》和《韩诗外传》所引的《韩诗》)。由于异文的大量存在,对《诗经》异文进行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 异文不等于异体字,关于异文间的关系前人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异文间的关系大体上说有通假字与本字、古今字、同义词、避讳改字、讹字与正字、倒文、衍文、夺文几类。为了更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诗经》,文章将对《四家诗》异文中的古今字进行单独研究。 二、古今字的概念 古今字本是有关古今异字的一个传统的训诂学术语,最早建于东汉经学家郑玄队对儒家经典的注释中。《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受政任功予一人。”郑玄注:“余、予,古今字。”“余”、“予”二字本义并不相同,但他们都被借用来做第一人称代词,大概是由于借用“余”比“予”早,因而被看作古今字。自郑玄第一次提出古今字这一术语以来,历代的文字训诂学家对古今异字的解释在古今异字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他们把古今同音同义而异字的现象都一律看作古今字,但各人在使用这一术语时理解并不相同,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和王筠。 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注》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古今字。他在《说文》“谊”字下注曰:“《周礼·肆师注》:…古文书仪为义?,郑司农云:…义读为仪。古者书仪但为义,皆今之仁义字也。其威仪字,则周时作义,汉时作仪。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由此可以看出段玉裁所认为的古今字范围很广,凡是“随时异用者”都可以叫做古今字,但他并不把字形的笔势变化看作古今字。他判断古今字的标准是以训释者所处的时代为今,以前为古;以各字在古籍中使用的先后确定古今。 王筠对古今字的看法与段玉裁不大一样。他认为古字的意义发生变化才促使今字的产生,而今字必然是增加偏旁而产生的新字,他把这种新字叫做“分别文”或“累增字”。他在《说文释例》卷八《分别文·累增字》中指出:“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谓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分其一义也。其加偏旁而义仍不异者,是谓累增字,其种有三:一则古义深曲,加偏旁以表之者也;一则既加偏旁即置古文不用者也;一则既加偏旁世事仍不用,所行者反使古文也。” 现当代学者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古今字现象作了新的探索。王力在他的《古代汉语在》中指出:“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是导致汉字增多的一个原因,并说:“…责?、…舍?、等是较古的字,…债?、…捨?等是比较后起的字。我们可以把…责债?、…舍捨?等称为古今字。”由此可以看出,王力先生是从汉字发展的角度对古今字进行考察的,他把古今字看作分别字,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吸收了王筠的研究成果。

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异同

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异同 古今字与通假字都是古书中的用字方法,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首先必须从二者的概念出发。古今字——指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字。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的某一部分意义而早的字。通假字是指“与…本字?相对,本有其字的同音替代字(同音也包括音近在内)。由上述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相同点——二者都有字的相互对应关系.其中古今字是古字与今字的对应关系,通假字是本字与(借字)之间的关系。那么怎样辨别两个字之间是古字与今字的关系还是本字与借字之的关系?这主要就要从 二者之间的区别来看了。 (一)时间差别 古今字,顾名思义,是古字与今字的对应,所以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古字总是在今字之前产生的。但是,这种先后顺序是相对的,清代段玉裁所说的“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就很好的揭示了这种时间的相对性。《诗经.风雨》里“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一句中的“县”字就是古今字一个很好的代表。《说文解字》中说:“县,系也”。徐铉注:“此本县挂之县,借为州县之县,今俗加心别作悬义。”由此可知“县”比“悬”产生得早,也就是说“悬”是“县”的今字。另外看《诗经.七月》里“四之日其蚤”一句,在此句中,“蚤”是通“早”,指“早朝,是一种祭祀仪式”。在《左传.隐公元年》中有“不如早为之所”句,而《论衡.问孔》中又有“颜渊蚤

死”句,《论衡》成书在《左传》、后,可见“蚤”字通行的同时,“早”已存在。所以它们之间不是古今字的关系,而是通假字的关系。 (二)关系的差别 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情况:(1)一个古字与一个今字相对。如“女”与“汝”相对。“女”有“女子、女儿”的意思,但它又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后来另造“汝”代替,如《左传.齐桓公伐楚》中“女实征之”里的“女”。(2)一个古字与多个今字相对。如古字“采”与“彩”、“綵”、“採”的对应关系。“采”的本意是“采摘”,参差荇菜,左右采之”里的“采”即为本意。但在”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中“采”则假借为“彩色”之意,后改写为“彩”。“采”又有“彩绸”的意思,《汉书》:“文采千匹”中的“采”后来就写成“綵”。为了区别,后人又造了一个“採”字来表示“采摘”这个本意。这样,“采”与“彩”,“采”与“綵”,“采”与“採”就形成了三对古今字。与古今字向比较,通假字中借字与本字之间的关系则分为三种情况,除与古今字一样有一个本字对应一个借字,一个本字对应多个借字的关系外,还有多个本字与一个借字相对的情况。如:“矢”的本意为“箭”,“誓”的本意为“誓言”,又为动词“发誓”,“屎”的本意为“粪便”,在古籍中,却常常用“矢”来表示“誓”或“屎”。而古今 字是没有这种对应关系的。 (三)意义差别

常用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辨析

常用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辨析 ●“为”统一替换为“爲” ●並,并,併——古代完全不通用。 并,併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併,不写作並 “一起”的意义写作並,很少写并、併 “依傍”的意义只写作並 “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 ●才,纔 “才能”之意,用才 “刚刚”“方才”“仅仅”之意,用纔 ●采,綵,採,寀,埰,棌 “摘取”的意义写作採 “彩色丝织品”的意义写作綵 “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寀,埰【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 ●彩,綵——古代是两个字 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 “彩色”,“光彩”用彩 ●抄,钞,杪 “掠夺”,“抄写”之意用抄 “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读miao3声【例词:教行于钞】●沈,沉 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 ●冲,衝——古代是两个字 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 【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 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 【例词: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 ●丑,醜 “地支”用丑 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 ●仇、讎 地名、姓氏用仇 仇恨、仇敵可用讎 ●斗,鬥(鬦,鬭) 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 【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斗膽、漏斗】 争斗、战斗用鬥(鬦,鬭) ●厄,阨——古代是两个字 阻塞、险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 ●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 ●丰,豐——古代是两个字 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

【例词:丰采、丰姿、丰韵、丰儀】 【例詞:豐年;豐茂】 ●復,複,覆 複,有“夹衣”,“繁复”,“重复”之意 復,有“回来,回去”,“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 覆,有“遮盖”,“翻转过来”,“颠覆”之意 複的“夹层的”,“重复的”意思,覆的“翻过来”的意思,可以写作復 復的义项不能写作複 ●干,乾,幹,榦 “天干地支”用干 “冒犯”“干预”用干【例词:干戈】 “干湿”用乾【例词:乾杯、乾旱】 “树干”用榦【例词:樹幹、骨幹、幹流】 “才干”用幹【例词: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 ●谷,穀 “山谷”用谷 “粮食”“俸禄”用穀 ●館,舘 “宾馆,客舍”“图书馆”用舘 “饭馆”用館 ●盡,儘 “尽头”“顶点”“全部”,用盡【例字: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任凭”之意用儘 ●歷、曆 【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 【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 ●志、誌 “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 ●凭、憑 “靠着”义项时用凭,其余义项用憑【例字:怒发冲冠,凭栏处。】 ●仆、僕 “向前倒下”之意用仆,“仆人、奴仆”之意用僕 ●升、昇、陞 “量名”用升; “太阳升起”用昇、升; “升官、提拔升迁”在唐以前用昇、升,唐以后用陞 ●台、臺 台:第一人称代词、星宿名。【例:三台、兄台、台甫】 臺:土质的高台,古代官署名。 ●涂、塗 道路的意义一般用涂 涂抹,涂饰用塗 ●万、萬 复姓“万俟”(mo qi)写作万

古今字举例

网上下载 古今字举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选编 二○○六年六月 古字今字用例 敖——遨《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敖:①游玩。②地名。 反——返《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暴——曝《汉书·王吉传》):“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 被——披《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披在身上。 辟——避《史记·张丞相传》:“高祖尝辟吏。”避:躲避。 辟——僻《史记·范雎传》):“秦国辟远。”僻:偏僻。 扁——匾《宋史·吴皇后传》:“梦至一亭,扁曰侍康。”匾:匾额,匾牌。 禀——廪仲长统《昌言·损益》:“天灾流行,开仓库以禀贷。”廪:官府发给粮米。 薄——箔《宋书·礼志一》):“蚕宫生吞著薄上。”箔:养蚕的器具,像筛子或席子。 步——埠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江之浒,凡舟可糜而上下者曰步。”埠:水边停船处。采——彩《荀子·正论》:“衣被则服五采。” 采——睬杜荀鹤《登灵山水阁贻钓者》:“未声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仓——舱杨万里《初二日苦热》诗:“船仓周围各五尺。” 藏——脏王充《论衡·论死》:“人死五藏腐朽。” 倡——娼白行简《李娃传》:“长安之倡女。” 钞——抄《后汉书·公孙瓒传》:“攻钞郡县。”抄:强取,掠夺。 蚩——媸《后汉书·赵壹传》):“孰知辨其蚩妍。”蚩:貌丑。 臭——嗅《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惬于鼻,尝之而甘于口。” 垂——陲《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边垂不丧。”垂:边疆。 大——太《左传·昭公十九年》:“大子奔晋。”大:太。 镫——燈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众宾会广座,明镫熹炎光。”镫:①油灯。②盛熟食的器具。度——渡贾谊《治安策》:“犹度江河亡维楫。”度:渡过,越过。 队——坠《国语·楚语下》:“自先王莫队其国。”坠:失掉。 尔——迩《周礼·地名·肆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尔:近。

诗经异文古今字的研究-模板

诗经异文古今字的研究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古今字的概念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古今异字”转变为“一种造字相承的孳乳关系”。本文根据近代意义上的古今字内涵,分析考释出《四家诗》异文中古今字共18例,可分为17组。同时也对其古今字的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的用字特点进行了分析,校订出《诗经》原文5例:“说”、“肎”、“肩”、“它”、“食”为《诗经》正字,“悦”、“肯”“”、“他”、“蚀”为后人篡改的今字。 论文关键词:诗经》异文古今字孳乳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 《诗经》异文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的传本中或被各类着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诗经》305篇,有异文者就有251篇,占了82%;向熹先生在其《诗经词典》中收录了2826个单字,503个异文;笔者在将《毛诗》与《鲁》、《齐》、《韩》三家诗、《说文解字》、《玉篇》、《经典释文》等文献的比较中得出异文582例,其中出现在《四家诗》中的有491例(含《经典释文》和《韩诗外传》所引的《韩诗》)。由于异文的大量存在,对《诗经》异文进行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 异文不等于异体字,关于异文间的关系前人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异文间的关系大体上说有通假字与本字、古今字、同义词、避讳改字、讹字与正字、倒文、衍文、夺文几类。为了更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诗经》,文章将对《四家诗》异文中的古今字进行单独研究。 二、古今字的概念 古今字本是有关古今异字的一个传统的训诂学术语,最早建于东汉经学家郑玄队对儒家经典的注释中。《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受政任功予一人。”郑玄注:“余、予,古今字。”“余”、“予”二字本义并不相同,但他们都被借用来做第一人称代词,大概是由于借用“余”比“予”早,因而被看作古今字。自郑玄第一次提出古今字这一术语以来,历代的文字训诂学家对古今异字的解释在古今异字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他们把古今同音同义而异字的现象都一律看作古今字,但各人在使用这一术语时理解并不相同,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和王筠。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总是随着语言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但同时又受着语言和社会的制约。汉字也是这样。汉语的发展和社会用字习惯的部分移易,总对汉字的符号体系、记词功能和书写形式等不断进行调整。高整的结果,既有代代因循、古今一致的一面(主导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异、前后相乖的一面。这后者的历史积存,就形成了古书中的种种不同于今的用字现象。本节只就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扼要介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 一、古今字 (一)什么是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 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 ③于是翦其发。(《顺民》) ④臣错茅臣。(《晁错传》) ⑤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 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擒、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二)古今字的来源 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比如共字,在上古就兼有同个记词职务,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①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礼记·曲礼》)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④民不知礼,未生其共。(《城濮之战》) 例①是共同的意思,例②是供给的意思,例③是拱揖的意思,④是恭顺的意思。一个人字身兼四职,也就是分别记录了四个不同的词。这对运用文字来说是经济,但字的兼职过多,容易造成表意的含混、模糊。为了增强表意的明确性,后世就造了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别发担它的兼职,共字本身就要用以表示共同、共合这一个义项了。

古今字同词异字管窥

2010年8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ug.2010第24卷第4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24No.4 ●语言学研究 古今字同词异字管窥 田穗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贵州都匀558000;2.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自东汉经学家郑玄首创“古今字”这一训诂术语,古今字一直是研究古籍文献的重要训释体例。文章拟从汉语词在动态发展进程中汉字分化现象切入,探讨古今字用字的相异现象和造字的相承关系。 关键词:古今字;历时;同词异字;探讨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0)04-0132-03 收稿日期:2010-07-18 作者简介:田穗,女,回族,广西桂林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贵州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 古今字作为传统训诂学重要的语言文字问题,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语言资料不可或缺的知识,正如清代经学家段玉裁所言:“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1]94为此,本文拟从汉语词在动态发展进程中汉字分化现象切入,探讨古今字用字的相异现象和它与造字的相承关系,以就教于方家。 一、古今字的含义 “古今字”是汉代经学家郑玄最早在“三礼”注释中使用的术语。郑玄在《礼记正义》针对“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中“予”字注释:“《觐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2]143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晚于余字。由郑注反馈信息知,古今字是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同词异字用字现象,即“予”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汉以前用“余”字,在郑玄时代则用“予”字,“余—予”实为古今字历时的同词异字用字现象,“余”为古字,“予”是今字。 郑玄发现的古今字训释体例受到历代注释家重视,且逐渐在清代形成体系。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清代经学家段玉裁,他依循郑玄用古今字训释文献的实例,首次定义古今字为“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1]94。进一步阐明“古今人用字不同,谓之古今字”[1]226。 段玉裁诠释古今字为同词异字的历时用字现象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他们赞同“‘古今字’也是跟一词多形现象有关的一个术语。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通行时间往往有前后。在前者就是在后者的古字,在后者就是在前者的今字”[3]270。且“古今字本来是训诂的注释用语,表示古今人用字不同,以后发展为文字学的术语,用来说明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4]68。 总之,从文字记录语言的发展规律看,古今字是古代典籍中存在的、汉字发展进程中分化而成的古今异字现象。为适应社会交际需要,属词符音节文字(即一个汉字既表一个音节又表一个词)的汉字逐渐由本原词分化出新词,为辨析新旧词义,人们又另造新字表达新词,此类新旧文字更替运用现象就形成古今字的历时用字现象。这种古用彼而今用此的历时用字规律是训诂学家对经籍进行注释时采用的主要训释方式。 二、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分析 文字总是在相对稳定的动态系统中发展前进的。古今字兼具用字时代先后、字形随时异用、音义 231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语言研究 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 ——《诗经今注》与《诗经注析》异文对比 周小龙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63-02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大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亦即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五百年间。“异文”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是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的统称。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总体来讲,《诗经》异文大概有通假字、古今字、联绵字等训诂方面类型,还有汉字演变中的篆隶关系、籀篆关系(大小篆关系)、正俗字关系等,另外还有由于避讳改字等用字原因,当然也少不了传授刻抄过程中的衍文、正讹关系等。”【1】因此,《诗经》中的异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的形成包括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诗经》的异文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字使用的问题。张树波即认为:“对于《诗经》异文的研究,从一定意义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唐以前古人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的研究,是对《诗经》用字规律和本字意义的研究。”【2】我主要运用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和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1版),将二者对《诗经》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并将其中有异或者有分析价值的字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①“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周颂?清庙》) 《今注》:“不,通丕,大也。” 《注析》:“不,同丕。古不、丕音同,发语词。毛公鼎、师訇簋铭文中均有‘丕显文武’句,其中‘丕’字都作‘不’。陈奂《传疏》:《孟子?滕文公》引《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释词》云:‘显哉承哉,赞美之词,丕,发声。’是也。一说‘丕’意为大,亦通。” 按:《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段注》:“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之类。于六书为假借。”《通训定声》:“不,叚借为丕。”戴震:“《诗》之意,以周德昭于天,故曰丕显。以天命适应乎民心,故曰丕时。”王引之《经传释词》:“不显不承,即丕显丕承,承当读为烝。”据《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不”属非母物韵。“丕”属滂母脂韵。“旁转而后对转者为旁对转”,因此可以认为二字同音。《逸周书?小开》:“汝,恭闻不命。”朱右曾校释:“不,当读为丕,大也。”同样的道理,《大雅?思齐》:“不显亦临,无射惟保。”于省吾《新证》:“不,应读为丕。”因此句子中的“不”也应该理解成“大”的意思,指文王的功绩很大。综上所述,“不”与“丕”在早期应该是同一个字,“不”的产生应该是在“丕”之前,后来才逐渐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此处同样应该将“丕”训为大的意思。《汉书?匡衡传》:“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盛功。”颜师古注:“丕,大也。”此外,如:“民用丕变”,《尚书句解》释为:“是以民用大变,其所为从上所为。”;“周公不训,无依势作威,无以倚法以削。”;“故观雅、颂,识文武之丕烈”。这些都是“不”通“丕”的例证。 ②“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周颂?维天之命》) 《今注》:“维,借为惟,思也。” 《注析》:“维,同惟,想。陈奂《传疏》:<释文>引<韩诗>云:‘维,念也。’《文选?临终诗注》引《薛君章句》云:‘惟,念也。惟与维通’。” 按:《汉语大字典》即认为:“维,通‘惟’,考虑,计度。”并引《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既称…堕坏名城,销锋镝,鉏豪杰,维万世之安。”司马贞索引:“维训度,谓计度令万代安也。”《小雅?白华》:“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在此处“维”的意思同样应该理解成思念的意思。对于“惟”的解释,《尔雅?释诂下》:“惟,思也。”《说文?心部》:“惟,凡思也。”《大雅? 摘 要: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异文。从训诂学的角 度对这些异文进行一些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凝聚着先民们智慧结晶的经典。 关键词:诗经;异文;训诂 作者简介:周小龙,男(1986-),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汉语言 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 163

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918825305.html, 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 作者:周小龙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5期 摘要: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异文。从训诂学的 角度对这些异文进行一些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凝聚着先民们智慧结晶的经典。 关键词:诗经;异文;训诂 作者简介:周小龙,男(1986-),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63-02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大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亦即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五百年间。“异文”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是对通假字、异体字、 古今字等的统称。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总体来讲,《诗经》异文大概有通假字、古今字、联绵字等训诂方面类型,还有汉字演变中的篆隶关系、籀篆关系(大小篆关系)、正俗字关系等,另外还有由于避讳改字等用字原因,当然也少不了传授刻抄过程中的衍文、正讹关系等。”【1】因此,《诗经》中的异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的形成包括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诗经》的异文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字使用的问题。张树波即认为:“对于《诗经》异文的研究,从一定意义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唐以前古人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的研究,是对《诗经》用字规律和本字意义的研究。”【2】我主要运用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和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1版),将二者对《诗经》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并将其中有异或者有分析价值的字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①“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周颂?清庙》) 《今注》:“不,通丕,大也。” 《注析》:“不,同丕。古不、丕音同,发语词。毛公鼎、师訇簋铭文中均有‘丕显文武’句,其中‘丕’字都作‘不’。陈奂《传疏》:《孟子?滕文公》引《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释词》云:‘显哉承哉,赞美之词,丕,发声。’是也。一说‘丕’意为大,亦通。” 按:《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段注》:“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之类。于六书为假借。”《通训定声》:“不,叚借为丕。”戴震:“《诗》之意,以周德昭于天,故曰丕显。以天命适应乎民心,故曰丕时。”王引之《经传释词》:“不显不承,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用)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即要求对方早点来,别来得太晚了,显得没诚意,不礼貌。显然应该写“早”字,但司马迁却写了个“蚤”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的很清楚,“蚤”本是“啮人跳虫也”,就是今天的“跳蚤”。我们不能说司马迁不会写“早”字,也不能说那时“早”字还没出现,实事上先秦就有“早”字了: 《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又《隐公三年》:“早死”; 《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 《大戴礼记》:“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 《史记》中也能找到用“早”的例子: 《孝武本纪》:“天子即诛文成,后悔其早死,惜其方不尽。” 《留侯世家》:“后五日早会。” 《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但在先秦、两汉时期,用“蚤”为“早”的例子多得很: 《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左传·僖公23年》:“子盍蚤自贰焉?” 《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史记·周本纪》:“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 《史记·始皇本纪》:“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汉书·文帝纪》:“有司请蚤建太子。” 这两个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同音字,故而相通假。 与“早、蚤”同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如: 畔与叛—— 《说文·田部》:“畔,田界也。从田,半声。” 《左传·襄公26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 可见,“畔”指田间界限,即现在所谓“田埂”。 《说文·半部》:“叛,半反也。” 《尚书·大诰》:“三监及淮夷叛。” 《韩非子·用人》:“使伯夷与盗跖俱辱,故臣有叛主。” 但正如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所指出的:“古多假畔为叛”,如:《史记·夏本纪》:“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 《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 疲与罷(罢)—— 《说文·疒部》:“劳也,从疒皮声。” 《左传·成公26年》:“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韩非子·初见秦》:“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 《史记·河渠书》:“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汉军屡疲,秦军必会。”

_经典释文_异文释例

《经典释文》异文释例 申红义梁华荣 ---------------------------------------------------------------------------------------摘要:《经典释文》中的异文和简帛典籍异文常常密合,可以互证。根据出土简帛文献,对《经典释文》中的异文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经典释文》中各种异文的内涵和本质,有助于深入理解经典中的异文现象。 关键词:经典释文;异文;简帛文献 中图分类号:H1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9)03-0035-05 --------------------------------------------------------------------------------------- 陆德明《经典释文》30卷,为14部经典文献的经传作音义,搜集了大量前代或当时的异音异文。作为一部异音异文资料的汇编,《经典释文》历来受重视。作语言文字和古籍版本研究的人对《经典释文》推崇备至,研究论著繁多。①《经典释文》中搜集的8000多异文尤其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说明本书的撰写目的:“采摭九流,搜访异同,古今并录,括其枢要,经注毕详,训义兼辩”。②《经典释文》异文研究,最全面的有陆志韦《经典释文异文之分析》和《补正》,对异文问题作过详细的讨论,将全部异文分为七大类分别研究。 近年来出土的大量简帛文献中有可以和传世文献对读的的古书,将两者对读,可以发现大量异文。《经典释文》所收录的异音异文多根据前代音义书,而这些书不少已经亡佚。出土古书都是后人未曾修订过的原貌古书,其中的文字使用情况准确地体现了当时人的文字使用情况。如果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的异文资料来重新审视《经典释文》中收录的异文资料,会发现很多新的内涵。 ① 万献初《〈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7页。 ② 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 页。 收稿日期:2008-04-2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近年出土楚简中的假借字、异体字研究”(项目批准号: 2007-YY03)前期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申红义(1978-),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古文字和汉语史研究。 梁华荣(1968-),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 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文字和古籍整理研究。 近年出土的古书和传世文献对比,异文尤多,其中通假字和异体字占大多数。属于“同言异字,同字异言”现象。通假字、异体字属于文字应用现象,用现今的古音学和文字学理论完全可以解释清楚。绝大多数通假字、异体字并不影响经传本义,但在当时人们未必能正确理解这一现象,所以说“五经字体乖替者多”。③其实这种现象也大量存在于出土简帛文献和传世文献中,结合这种情况,对《经典释文》一书中所收录的大量异文也就不难理解了。陆德明在当时所看到的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可能远比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要多,这就不难理解他感叹“字有多音,众家别读”的现象了。如《礼记·缁衣》:“好贤如《缁衣》。”《释文》:“缁,侧其反。”上博简(一)作“” ④,郭店楚简作“茲”⑤。《礼记·玉藻》:“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郑玄注:“纯当为缁。古文缁字或作丝旁才。”《礼记·檀弓上》:“爵弁绖衣。”《经典释文》:“,本又作缁。”可见郑、陆都曾见到过“”、“缁”通用的现象,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出土版本的情况完全一致。根据出土版本,可以补陆氏所未见的异文。 《周易·豫·九四》:“勿疑朋盍簪。”《释文》:“簪,徐侧林反。子夏《传》同,疾也。郑云:‘速也。’《埤苍》同。王肃又祖感反,古文作贷,京作撍,马作臧,荀作宗,虞作戠,戠,丛合也。蜀才本依京义从郑。”上博简(三)《周易》作“適”,⑥帛 ③ 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页。 ④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⑤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第17页。 ⑥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2009年5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May 2009第3期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