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一个最适合的,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1.()认为,课程实施是按部就班地执行预定课程方案的过程。

a.创生取向

b.相互调适取向

c.忠实取向

d.情境取向

2.()是课程实施的决定因素。

a.校长

b.教师

c.学生

d.教育当局

3.课程实施的主体包括()。

a.校长、教师与学生

b.校长、教师与家长

c.校长、教师与社区

d.校长、教师与教育官员

4.兰德变迁模式,信奉课程实施的()取向。

a.创生

b.相互调适

c.忠实

d.情境

5.()假设,个体的改变先于组织的变迁。

a.变迁阻力消除模式

b. 组织发展模式

c.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d. 情境模式

6.()假设,教师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他们对特殊情境的知觉。

a.变迁阻力消除模式

b. 组织发展模式

c.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d. 情境模式

7.()把课程实施视为一种理性化和技术化的过程。

a.变迁阻力消除模式

b. 组织发展模式

c.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d. 情境模式

8.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在本质上受( )。

A.技术理性支配

B.实践理性支配

C.解放理性支配

D.理论理性支配

9. 美国课程专家()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课程可分为五个层次。

A.塞勒 B. 布鲁姆 C. 泰勒 D. 古德莱德

10.教学活动过程中“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是()。

a.认知矛盾

b.情感矛盾

c.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

d.教师提出的认知任务与学生现有知识和心理发展的矛盾

11.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等阶段。

a.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

b.疑难、问题、假设、验证和结论

c.分析、综合、联合和系统

d.形象、感受、认识和练习

12.根据杜威的主张,教学过程可以分为()等环节。

a.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

b.疑难、问题、假设、验证和结论

c.分析、综合、联合和系统

d.形象、感受、认识和练习

13.领会书本上的知识,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的教学环节是()。

a.运用知识经验

b.感知教学材料

c.激发学习动机

d.理解教学材料

14.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学生的认识过程的是()。

a.认识-发展说

b.特殊认识说

c.认识说

d.认识-实践说

二、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课程变革过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环节之间动态的、复杂的交互作用的过程。课程实施,包括、和三个环节。(课程采纳、课程调适和课程应用)2.课程实施取向,主要有、、和等几种

3.课程实施的模式,主要有、和等几种。

4.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地实施,取决于该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的特征、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这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四类因素缺一不可;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即四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动态交互作用能产生合力。

5.课程实施的研究-开发-推广模式,主要有、、和四个步骤。

6.课程实施的兰德变迁模式,主要有、和三个步骤。

7.()在课程实施中占有核心和主导的地位,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8.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它有()、()、()三种基本取向。

9.实施的忠实取向将课程变革视为一种线性过程: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课程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课程变革计划。

10.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师是课程变革方案的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

11.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和实际体验到的经验。

12.我国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从取向走向取向和取向。

13.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和两个方面。(教师提出的认知任务与学生现有知识和心理

发展的矛盾)

14.《中庸》提出的学习过程结构为、、、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5.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为、、、、和。(“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和“测评教学效果”)

16.我国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观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主

有、、、、、、、、、和。(认识说、发展说、层次类型说、传递说、学习说、统一说、实践说、认识一实践说、交往说和价值增殖说等)

17.教学认识的特殊性包括、、和。(“间接性”“领导性”“简捷性”和“教育性”)

三、是非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题目陈述的对错。

1.课程方案被学校所采纳,就意味着课程实施的完成。()

2.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师生在具体情境中,联合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3.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变革、课程实施视为教师与学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4.教师的“工作倦怠”,会给课程变迁造成阻力。()

5.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

6.课程实施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

7.通过在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之间建立“权力平衡”,以及确定和处理好教师所关注和忧虑的事情,能够有效地消除教师对课程变迁的抵制。()

8.情境模式,持相互调适的课程实施取向。()

四、名词解释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忠实取向: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

相互调适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方案的使用者与学校情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主张根据学校或班级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形式诸方面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改变。

创生取向:创生取向则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师生在具体情境中联合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在创生过程中,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或实现“创生”的材料或背景,是一种课程资源,借助这种资源,教师和学生的经验不断变化和发展。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随着教师和学生的经验的发展,课程本身也在不断地进步。

教学过程: 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分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发展进程。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那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间和相互关系。

五、简述题

1.简述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 1 )得过且过取向( 2 )忠实取向( 3 )改编取向( 4 )创生取向

2.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有何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什么?

答:课程实施过程既是学校、教师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

特征:忠实取向认为,1)课程、教科书、教案、课程革新要有计划。2)课程知识有专家创造。3)课程为线性过程。专家制定,教师实施。4)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5)忠实取向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量化研究。严格的教育与心理测量的方法。

本质:受“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支配。

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有何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什么?

答: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过程。

特征:相互适应取向认为:1)课程不仅包括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情景因素。2)实践者所创造的课程知识与专家同等重要。3)课程变革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4)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教师对预定课程方案积极的、理智的改造是课程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重视量化研究,也包括“质的研究”。

本质:该去想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支配的。

4.课程创生取向有何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什么?

答: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省心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提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特征:课程创生取向认为:1)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2)课程知识是一种“人格的建构”。3)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4)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5)持“质的研究”方法。

本质:该取向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支配的。

5.如何评价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涵义及评价)

答:1)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2)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忠实取向把

课程变革是为线性的过程。一个机械的、技术化的程序,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相互适应取向有折衷主义色彩。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3)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在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在到追求“解放理性”,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变革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

6.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7.简述《中庸》提倡的学习过程环节。

8.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9.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六、论述题

1.评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并谈谈国外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答:先答三种取向的涵义及特征、评价。

启示:国外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至少为我们提供如下启示:第一,把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变革之中,使之成为课程变革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第二,应将具体的教育情境和社区情景的因素纳入课程变革自身。第三,课程变革必须最大限度的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

答: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课程创生取向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均予以考虑。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把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改革之中,使之成为课程改革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课程改革应将具体教育情境和社区情境的因素纳入自身之中,相应地,课程改革政策应具有变通性;课程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这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2.从影响课程实施的四类因素出发,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答:课程实施的因素是:1)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2)学校的特征;3)学区的特征;4)外部环境的特征。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1)四类因素缺一不可;2)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即四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其动态交互作用能够产生合力。

例如:学校的特征:(1)校长的角色:校长越是积极支持课程变革,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和开放性的交往越理想。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3)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参与课程变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

外部环境的特征:政府机构的力量;社区的支持:(家长,街道和村)

3.“课程实施”等同于“教学”吗?(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课程实施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二者在内涵上颇多重叠。

1)区别:(1)课程实施在内涵上涉及的范围比教学更广。课程实施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课程知识,教学过程,校

长和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等。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互动行为。

(2)研究领域不同:课程实施属于课程论研究领域;教学属于教学论的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研究教学与学生互动行为。

2)课程实施与教学又具有内在的联系。(1)课程实施内在的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2)两者的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内在机制。课程实施研究有助于理解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视野。

4.不同取向是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

答: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1)课程实施过程既是学校、教师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

关系:在忠实取向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就是目的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线性的,分离的关系。这种关心内含着专家、行政人员与教师之间权威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过程。

关系:课程与教学是非线性的互为目的、胡为手段的关系。教学不仅是实施课程的手段,而且还修改课程,创造新的课程;课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教学的方向,但他同时也是为了教学,服从于教学。

3)涵义: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省心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提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关系: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有机的整合于一体的,专家所提供的课程资料不过是教师与学生创生课程的资源之一。

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运用你掌握的教育理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妥善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 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只强调传授知识, 学生学习了知识以后,思想品德不会自然随之提高。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教导处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长春市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文件精神,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我校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小学教学常规》(试行),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秩序管理 (1)按照国家相关精神和《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2)按照国家和省及长春市、榆树市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早7:40 到校,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7 小时,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和生活,严禁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 (3)学校要均衡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不得以实验班、重点班、特长班等名义分班。 (4)严格按照《长春市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榆教字[2012]10 号)文件的要求进行科学管理,杜绝乱定教辅资料。 (5)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确保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人身安全。 2.教务管理 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每学期开学前制定教学进度表和课程表,建立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 系,,每周公布一周工作要点、周末进行工作总结汇报的“一周工作常规”。定期的开展教学检查,包括:开学初和期中对教学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的检查;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的备课、批改作业的数量及质量的检查、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分析。每学期一次实验室、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和设施的使用与安全管理情况检查;期末的教学工作考评、总结,包括教学工作总结、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等;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绩效考评汇总。各种计划、规章制度、教研活动记载、教学检查记录、教学工作总结及考评、奖惩记载、学生档案、学籍等教务资料定期收集、整理,及时归档、专人管理。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环节 (一)教学计划管理 学校与教学有关的计划包括教学(含教研、培训)计划、教研组教学和教研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各类计划中要有工作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作为进行落实、检查和评价教学工作的依据。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陕西教育局“教科研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和教科研水平,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意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知识素养,开展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校本培训,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课题研究: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常识”的专题讲座、讨论,邀请专家指导和引领,力争有~个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围绕主课题立数个县级、校级子课题;做好自治区级、市级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做到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科研常识,创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型校园。 、教师培训:依据计划,按照以“整体推进、分层发展、协同优化”的基本策略,通过多形式、广渠道、大强度推进教师培训,年做到每位教师通过校本培训课时以上,分层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达人均课时以上。通过校本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力争每个专业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以上的教师成为市级专业骨干,名以上教师成为石嘴山市学校知名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增加学校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型”教师比例达以上。 三、组织机构 组长:薛建 副组长:朱欣荣 成员:常江涛韩瑞 四、具体措施和工作 、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 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 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 1、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 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 (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 3、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完整word版)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1: 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1.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2.以在线开放课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深度探究、思辩、互动与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整合数字化教学内容,实现学习过程的即时管理,达到师生在线互动,调动学习者参与积极性,将网络资源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4.以先进的“学习中心”教学共享平台为依托,融合先进教学理念,应用前沿信息科技,共享优质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展现学校水平和实力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划“十三 —1—

五”期间自主建设20门左右的慕课,1000门左右的在线课程。 二、建设范围 1.在线开放课程为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在“学习中心”平台上建设的,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有特色和成效的课程。 2.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主讲教师能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三、建设要求 1.教学内容与资源 教学内容既要精炼简洁、思路清晰,又能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课程资源要系统、完整、丰富,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 2.教学设计与方法 课程建设需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和考试方法改—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渭城联合小学 2019年2月23日

渭城联合小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当前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认真分析我校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策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向校长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下大力气全面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师德标兵”活动,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积极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教师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的培养;要多一份爱心、耐心、恒心,深入洞悉学生心理,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加强

学生监管力度;要把规范师德行为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方面认真抓好;要将师德水平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和学校评优树模的重要条件。今后,还要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地开展“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并予以重奖。 2、强化培训实效。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方案,按步骤、有目的地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校长作为教师培训的组织者和培训者,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做到决策要科学,规划要具体,措施要得力,成果要显著。二是加强主体培训。教师作为培训的主体,学校要引导教师以自学为主要形式,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本途径,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继续教育中来,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今后,对教师每年一次的素质测试要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实施。三是加强育人实效。通过育人能力培训,教师要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高育人能力,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力求见实效。四是加强教学能力培训。以掌握新课标、新教材,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以教学方法的研究、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确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我校学科教学面临的而且必须解决的、最紧迫的重大问题。 3、强化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大力发挥

学校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7511 学校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onsider the expenses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way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方案文件适合在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对落实计划的设想和构思,形成有效的方案,并对拟建方案所取得的资源等阶段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方法经验来指导未来同类事项的进行。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为贯彻“特色引领、做优小学、做强初中”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构建分层教学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打造新兴中学鲜明的教学特色,从20XX年10月,学校英语学科率先实施分层教学实验,数学学科相继进行,经过近一学年的调研、论证、试行,学校准备将实验学科扩展为英语、数学、语文,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各项可比指标走在全市前列。特修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理论基础

1、因材施教理论。在传统班级授课中,要想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施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因此,把某些方面类似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层次里,既可兼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一个可操作的水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学习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各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二、教学目标

《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4-2015年) 温州大学 2014年9月

目录 一、整体目标 (1) 二、任务举措 (1) (一)强化课程建设质量 (1) 1.制定专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 (1) 2.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完善课程大纲 (2) 3.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2) 4.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高公共课教学效果 (2)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 1.积极推动分层分类的课堂教学创新 (2) 2.以学生受惠为导向,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3) 3.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3) 4.开展“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结合、线上与线下混合”的课堂教学试点 (4) (三)完善课堂教学制度 (4) 1.严把新教师开课关 (4) 2.建立开课准入制度 (4) 3.建立课程退出机制 (5) 4.实行学生自主选课程、选教师 (5) 5.推行课堂教学公开,多渠道完善听课制度 (5) 6.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和教研活动 (6) (四)严格课堂教学管理 (6) 1.进一步完善学分认定制度,逐步打通专业壁垒 (6) 2.积极运用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有效拓宽第二课堂 (6)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7) 1.完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7) 2.改革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7)

三、保障措施 (7) (一)继续开展“教改示范课观摩与研讨”系列活动,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7) (二)设立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试点项目,助推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改革 (7) (三)建立课堂教学创新激励机制,优化课时酬金分配制度 (8) (四)改造教学环境与平台,支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8) 四、工作要求 (8)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8) (二)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8) (三)突出主体、注重实效 (9) (四)齐抓共管、真抓实干 (9) 附: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计划(2014年-2015年)”时间安排 (9)

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马村小学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当前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全体师生将群策群力,铁心拼搏,全力以赴打好素质教育攻坚战。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面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深入领会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的重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教学研究,狠抓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学校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学校发展进程,努力创办特色鲜明的文明示范学校。我校将在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基础上,与时俱进,高标准、高水平、严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工作新的飞跃。学校确立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办学思想,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策略,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走好科学管理立校之路,教育科研兴校之路,素质教育强校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三、实施办法及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是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创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和环境;微观方面是指学校在一定条件下,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我校将微观着手,立足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主导,强化全员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一个学校的校长及其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办学方针、教学活动起着决策和指导作用,因此素质教育能否在一个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校长及其领导班子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我校将组织全体行政人员深入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的重要精神,提高领导班子树立素质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识。组织全体成员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课程改革要义、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确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对全体学生施教,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想。领导班子是主导、全体教师是主力、课堂是主要阵地、学生是教育主体、后勤是保障。

学校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引以自毫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的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孝亲事亲的真诚情感。这种美德应予继承和光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漠不关心,都不爱,那么,很难指望他将来到社会上去关心别人,去热爱祖国。一个人懂得孝敬父母,这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也是构建调和校园、调和社会的基础。 本学期我校将以“孝亲敬长”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师生行为高雅,身心健康为核心,以孝亲敬长知识为重点内容,使学生学习和牢记孝亲敬长常识,培养他们理解、宽饶、谦让、厚道、、孝敬、感恩的文明行。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创建活动和孝亲敬长知识普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品味。 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了教学实施方案,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详尽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宣传阶段 1、举行孝亲敬长宣誓和签名仪式,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优良氛围。 2、开辟专栏,用宣传画、手抄报、书法作品等有教育性的宣传品感染、陶冶师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班队会、黑板报等渠道广博宣传,把活动精神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心中,促使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孝亲敬长。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一)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 1、在班队活动课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掌握基础文明礼仪常识。

2、充分利用星期一下午百灵鸟广播时间,组织学生收听文明礼仪小常识,让学生对文明礼仪常识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3、通过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画墙,宣传栏看板等渠道,开辟“礼仪之窗”专栏,广博宣传文明礼仪常规知识。 4、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读书活动: (1.阅读一些礼仪故事2.熟记一些礼仪格言3.网络收集一些礼仪常识) 5、举行《文明礼仪我知晓》学习体会征文大赛 6、查找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通过这种方式,逐步使学生懂得哪些事情我该做,哪些事情我不该做,使学生明确行为标准。 7、加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护导值勤,设立监督岗做到周检查、周评比,周总结,发挥监督作用,将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之中。 8、学校为每名学生建立礼仪教育评价卡。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方式督促学生,评价结果作为期末评选学校“礼仪小天使”、“礼仪示范班”的评比依据。 (二)“文明礼仪进校园”系列活动 1、“文明驻心中——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 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齐心协力创调和”主题竞赛活动。 (1)“文明礼仪”童谣征集活动(一二年级) (2)文明礼仪绘画比赛活动(三年级) (3)“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活动(四年级) (4)“文明礼仪征文比赛活动(五年级) (5)“文明礼仪演讲比赛活动(六年级)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论述题

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有何区别? 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 优点。 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 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 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 么? 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 式阶段”是什么? 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 什么? 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 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 种理论倾向是什么? 1.1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 么? 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 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 是什么? 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 目标模式? 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 什么? 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 育目标? 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 原则是什么? 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 过的阶段。 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 2.8.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9.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 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 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 则。 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 是什么? 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 个环节的关系怎样? 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2.1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 念。 2.17.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 征是什么? 3.1.简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 与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3.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什么? 3.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什 么? 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 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 3.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 和“表现性目标”的? 3.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 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 自的涵义。 3.8.简单叙述艾斯纳与斯腾豪斯课程 目标观的相同之处。 3.9.就目前看来,将当代社会生活的 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 贯彻的原则是什么? 3.10.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 节是什么? 4.1.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如 何? 4.2.科学、艺术、道德的关系如何? 4.3.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 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4.4.“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 “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4.5.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以作为课 程内容? 4.6.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4.7.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本质是什 么? 4.8.简述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涵义、价 值及局限性。 4.9.简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 涵义及价值。 4.10.课堂讨论的性质及组织策略是 什么? 4.11.简述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涵义及 价值。 4.12.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4.1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涵义及其 应符合的要求。 5.1.课程组织的标准中,课程的整合 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5.3.什么叫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 什么? 5.4.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 有何特征? 5.5.经验课程有哪些基本特征? 5.6.简述学科课程的涵义及特征。 5.7.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5.8.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如 何? 5.9.“全球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 么? 5.10.当今时代大力倡导综合课程的 基本依据是什么? 5.11.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是什 么? 5.1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3.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5.14.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 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5.15.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5.16.开发隐性课程时应注意什么? 5.17.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8.什么是班级授课组织?其基本特 征是什么? 5.19.简述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 型。 5.20.简述凯勒个别化教学体系的特 征。 5.21.简述分组学习的特点。 6.1.简述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 6.2.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 是什么? 6.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6.4.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6.5.课程实施的研究对我们有何启 示? 6.6.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6.7.“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根 本缺陷是什么?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完整版

编号:TQC/K943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 方案完整版 In order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the final plan is output after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irm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s reasonably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ourc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tructured and planned implementation.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方案资料适合用于工作中,为达到某个目标把要求和工作的内容及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在内部沟通确认后输出最终的方案,执行时根据已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安排,现实结构化和有规划性的实施。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 普通高中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以及其他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二、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发 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开发坚持学校开发与引进、利用社会资源、他校资源相结

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城郊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本年度,我校各项工作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妥善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务,努力做好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二是转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三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根据我校实际,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管理目标,完善各项制度,本学年度总体遍地计划如下: 一、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 本年度,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政治学习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让他们对待学生应有“爱生如子”美好品德,以自己的行动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同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做人的道德,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二、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探索。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机会。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教育才能发展。 首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带领大家学习有关课改精神,摒弃旧的教学观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实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要求每位教师认真研读暑假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书籍及所授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新课标之间异同点,把握教学脉络,每周四、五进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注意收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充实教研学习的内容,切实使教师把教学理论用于课堂教学,有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来丰富教师备课的内容。引导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入体会,研读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答案第—章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2答案(第5—8章) 一、填空题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怎么选择需要教的内容。泰勒提出了课程组织的三个基本原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的纵向结 构,指的是对课程要素学习先后次序的安排。 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五个层次。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 形态。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 程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 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 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课程专家及学生和家长。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C )。 A.课程目标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D.内容本身的性 质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方案编号:LX-FS-A83053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标准 范本 The Objectives, Policies, T ask Allocation, Steps T o Be T aken And Other Factors Needed T 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Action Guideline A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生活中把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全部按计划制定成文本,并付诸实施。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 普通高中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以及其他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二、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发 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开发坚持学校开发与引进、利用社会资源、他校资源相结合。学校应在先期学生兴趣、爱好、特长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办学传

统、文化特色,充分发掘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社会课程资源,有目的地开发兴趣特长类课程。 引进社会课程资源时,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进行二次开发,使课程内容与要求更加切合学生实际。农村学校应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的课程资源,也要适度引入城市相关资源。 三、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设 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与开设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每学年开学前,学校提前公布学校本学年拟开设的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设计划、课程介绍信息和学分认定办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行自主选课。每学年可供选修的模块数不得少于6个。

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关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方案 杨谈中学 2012年2月 关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狠抓落实曲沃县2012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紧密联系我校校情、学情,结合教师自身教学特点,深入教学现状,以“团结人心、凝聚力量、规范行为、提升品质”的工作思路为宗旨,服务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稳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主要举措 (一)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年级主任和各教研组长组成。具体人员如下:组长:郑海顺 副组长:崔俊杰 成员:贾景辉杨肈伟李淑红张慧丽 白海亮王仙仙李素云宗洁霞 2、各小组成员以身作则,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尽职尽责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 3、建立督查制度。以“校长室——各处室——各年级组——各教师”为主线,层层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二)实施原则 1、人人参与原则:提高教学质量不是少数几个人所能完成的,全体师生都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提升参与意识,克服困难,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创新。 2、求真务实原则:在工作中,鼓励教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立足于校情、班情、学情,抓实质,求实效。 三、实施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二月份)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结合我校的实际,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大讨论,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使“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形成共识。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树立敬业勤业、无私奉献的典型,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让“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学校领导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思想。 (二)组织实施阶段:(三月份至六月份) 1、重抓常规管理,优化教学环境 ⑴开学初,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教师调整个别,合理重排初二年级课表,初三年级分晌上课,初一年级课表基本不动,基本保证教师均达到学校规定的工作量。 ⑵制定初三中考目标,根据工作目标,教学工作认真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开好我校九年级“中考百日动员大会”,激发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为今年中考目标而奋斗一百天;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统一安排下,认真搞好中考前的三次模拟测试,考后认真分析,总结提升。认真做好中考报名工作和综合素质评价。 ⑶抓好教学管理,保证各种教学工作规范运行。只有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地运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稳步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 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 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 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 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方案

XX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将以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中心校重点工作,打造有效教学课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真正办一所群众满意的学校。 二、抓教师队伍建设 1、师德建设;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 工作的科学论述。明确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营造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办法干好事,人人都有能力干好事”的良好氛围。 2 、业务提升:(一个医生面带微笑,但他没有医术,那他就没有医德;一个老师她面带微笑,但她没有能力,她也就没有师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丰富的内涵,要增强自身的素养,一是静下心来练内功。加强自身的写作和阅读训

练。二是开展各类活动。本学期我们将开展班主任演讲赛、. 青年教师赛教、示范课、公开课、教师互相听课、评课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抓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导主任及时督促教师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反思、分析、归纳、总结。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领悟、在反思中提高。最终实现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目的。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感染 1、抓教师队伍的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 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同绩效挂钩,在考核中坚决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坚决杜绝上课接打手机,校园内穿凉拖、暴露的衣服。不迟到不早退,工作不敷衍了事,上班时间不串岗、溜号、聊天,在工作中不干私活。教导主任跟踪检查,发现一次迟到早退扣10元,上课接打手机、乱串教室、发现教室无老师者罚款50元,责任区时间内有上访、违规违纪恶 性事件,不安全事故发生的,从绩效工资30%中扣除20%,并影响年终本人考核。 2、抓教学上的常规管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 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这一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要牢固树立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中学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努力创建健康校园,现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密围绕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注重实效,以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制定有效的健康制度,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具体目标: | 1、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宣传教育活动,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健康促进活动的宣传和教育,力争使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低于80%,健康知识问卷合格率不低于80%,健康行为合格率不低于90%。 2、按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开足课时,培养学生卫生习惯,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卫生、校园卫生,掌握卫生知识。

3、认真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好教学楼、学生宿舍、学校食堂卫生制度,优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努力创建优美、整洁、高雅的育人环境。 4、按照省级卫生城市考核标准和要求,每学期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综合评价,使各项健康教育工作达到标准。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学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及专(兼)职人员。同时负责制定工作方案、计划和检查落实情况。做到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效果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扎实地开展。 2、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由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全体教师、学生进行培训,以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3、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完善保障体系。首先完善、健全一系列健康促进制度,然后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按照要求开足健康教育课程,坚持每周至少上课时(25分钟),要求上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按课时备好课,并定时进行课程检测考试。学期结束,教师教案交回,备查。 ? 4、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在年内,将对教师宿舍楼进行修建。在未来的三、四年内将对教室、办公室、花坛、操场、校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012届《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我校前几年就业指导课授课情况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课程规范化的要求,对2012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采取以下授课方式,具体方案如下: 一、课程目标 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 能正确评价自我,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择业观,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择业程序,就业手续的办理。解答学生在创业、择业过程中的疑惑,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指导,使毕业生在思想上、心理上都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为他们适应社会、落实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8个规定课时(16节课)和4个自选课时。 第一模块:规定就业指导内容(5个课时) 1、就业形势与决策指导 2、就业政策及流程指导 3、求职技巧及艺术 4、职业角色转变及素养 5、劳动法规解析 第二模块:规定创业教育内容(3个课时)

1、创业形势及知识概述 2、创业素质及能力培养 3、创业问题及风险防范 第三模块:自选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内容(4个课时) 1、当代社交礼仪 2、公务员考试辅导 3、企业管理概述 4、市场营销概述 三、授课模式 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8次课程为必修课,编订教学班级后,某一固定教学班级的8次课程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授课班级组织上课。 第三模块的授课内容为讲座式授课,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邀请相应的讲师组织授课,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学习。 四、课程教案的准备 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8次课程教案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小组组织准备统一的标准教案,授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后,按照统一的教案内容组织教学。 第三模块的教案由授课教师自行准备教案。 五、授课教师的遴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