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指导书101217-gzs确定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指导书101217-gzs确定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指导书101217-gzs确定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指导书101217-gzs确定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

(建筑工程方向用)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综合性教学试验目的和要求

1、教学试验的目的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发展遵循着“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路线而成熟发展,要掌握这门学科,除有理论知识的武装外,还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只有加强了实践环节,才能更加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才能学得深、学的透,掌握的更牢固。

结构教学试验,是土木工程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四个基本试验,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试验,应使同学们了解和初步掌握结构试验的要求及试验全过程,加强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观察,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理论计算的比较,可使同学们对所学的结构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更好地结合起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3)通过试验,使同学们对结构试验所用仪器、仪表和设备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其使用原理,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科研、设计和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试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为达预期目的,必须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试验后的分析,具体要求如下:(1)预习有关的试验技术和结构设计理论,熟悉试验指导书内容,明确试验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2)对试验采用的仪表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装调试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后才能使用。

(3)试验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亲自动手,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试验。

(4)试验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和分析试验现象,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

(5)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设备仪器使用的操作规程,按照使用要求使用试验用仪表及设备。

(6)及时整理试验数据,按时完成试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静态电阻应变仪原理及桥路连接实验实验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实验三建筑物动力特性測試

实验四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

实验一 静态电阻应变仪原理及桥路连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规程;

2、掌握电阻应变仪单点测量方法;

3、学会电阻应变仪半桥及全桥接法。

4、测定等强度梁上下表面的应力,验证梁的弯曲理论。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1、等强度梁实验台

2、CM-1L 系列静态电阻应变仪

3、等强度梁(已粘贴好应变片)梁的高度h =5mm ,弹性模量 E=206GPa ,泊松

比μ=0.28

4、游标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将试件固定在实验台架上,梁在纯弯曲时,同一截面上表面产生压应变,下表面产生拉应变,上下表面产生的拉压应变绝对值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26M bh

PL W ==

σ 式中: P —梁上所加的载荷; L — 载荷作用点到测试点的距离 E — 弹性模量;b — 测试点处梁的宽度 ;h — 测试点处的厚度 在梁的上下表面分别粘贴上应变片R 1 、R 2 ;如图1-1所示,当对梁施加载荷P 时,梁产生弯曲变形,在内引起应力。

图1-1 等强度梁外形图及布片图

四、实验步骤

1、开箱后将实验台搬出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

2、把实验台的调节腿拧到实验台上,然后调平。

3、将砝码托盘挂到加载杆上。

4、把砝码准备好放到砝码托盘旁边,准备就绪。

5、将仪器开关置开,预热10分钟,并检查该装置是否处于正常实验状态

6、将应变片按1/4桥路、1/2桥路或全桥,接至应变仪,灵敏度设置正确,具体参考应变仪说明书;如图1-2所示,等强度梁上五片分别为R1、R2、R3、R 4、R5(又称为工作应变片)和补偿块上补偿应变片R在应变仪的测量电桥中接线方法不同,则组成的测量电桥也不同,通过本实验可进一步巩固对测量电桥基本特性的理解。

(a) (b)

(c) (b)

图1-2 测量电桥

图1-2为测量电桥,通过导线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相连,根据电桥基本特性,当测量电桥四臂均为应变片时,静态电阻应变仪的读数ε仪与各桥臂应变片的应变值i ε有下列关系:

4321εεεεε-+-=仪 (1-1)

式中1ε、2ε、3ε、4ε分别为相应为测量电桥上四臂电阻R1、R2、R3、R4所感受的应变值。由式(1-1)可知,测量电桥具有两相邻臂桥电阻所感受的应变代数和相减、两相对桥臂电阻所感受的应变代数和相加的特性。测量电桥有以下几种接线方法。

半桥接线与测量 A .单臂半桥接线法

单臂半桥接线法是用一个工作应变片和一个补偿应变片接成半桥。取等强度梁 上任一片应变片作为工作应变片与一补偿应变片按图1-2(a )接成半桥,即为单臂 半桥接线法。

应变片R 1接于桥路AB 接线柱,温度补偿应变片R 补接于BC 接线柱,则构成半桥,如图1-2(a )。另内半桥由应变仪内部两个无感绕线电阻构成。应变仪读出的应变值为:

1

εε=仪 (1-2)

B 、 双臂半桥接线法

若取等强度梁上同一截面处的拉区和压区应变片R 1和R 2(或 R3 和 R4),接于AB 和BC 接线柱,则构成双臂半桥接线,如图1-2(b ),两电阻应变片既属工作片又互为补偿,应变仪读出应变值为:

21εεε-=仪 (1-3)

又因ε1=-ε2,所以有:

12εε=仪 (1-4)

全桥接线与测量

全桥接线有对臂全桥接线法和四臂全桥接线法,是用四个工作应变片(或补偿片)接成全桥。 A 、对臂全桥接线法

如果梁上的拉区(或压区)应变片R 1、R 3接于桥路AB 、CD 接线柱,补偿应变片R 补1、R 补2接于BC 、DA 接线柱,构成全桥,如图1-2(c )。应变仪读出应变值为:

31εεε+=仪 (1-5)

因ε1=ε3,故有:

12εε=仪 (1-6)

B 、四臂全桥接线法

取等强度梁上应变片R1 、R2、R3、R4按图1-2(d )接成全桥,即为全桥接法。即梁上拉区应变片R 1、R 3仍接于AB 和CD 接线柱,而压区贴应变片R 2、R 4并接于BC 和DA 接线柱组成全桥,如图1-2(d )。则应变仪读出应变值为:

4321εεεεε-+-=仪 (1-7)

因4231εεεε-=-==,故有:

14εε=仪 (1-8)

7、对每片应变片用零读法,预调平衡或记录下各应变片的初读数;

8、测量梁的宽度b 和高度h 、载荷作用点到测试点距离L 及各应变片到中性层的距离y i 。

9、拟定加载方案首先对应变片的读数进行清零。然后分级加载,以每级1000g (≈10N ),加至4000g (≈40N ),记录各级载荷。

10、按实验要求接好线,调整好仪器,检查整个测试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1、加载应轻拿轻放,然后分级等量加载,每增加一级载荷,待数值稳定后,依次记录各点电阻应变片的应变值 i ε,直到最终载荷。实验至少重复三次。

12、作完实验后,卸掉载荷,关闭电源,整理好所用仪器设备,清理实验现场,将所用仪器设备复员,实验资料交指导老师检查签字。

五、实验报告

1、分析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2、测量梁的宽度b 和高度h、载荷作用点到测试点距离L 及各应变片到中性层的距离y

。填入下表中。

i

表1-1

3、按试验要求整理出各种测量数据,将实验结果填入表1-2,表1-3中。并作应变仪按半桥和全桥接线测量的比较。

表1-2 试验数据记录表

表1-3 试验数据记录表

4、讨论不同桥路接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

5、按试验等强度标准梁的参数和支承条件作出理论计算,填入下表,并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原因。

表1-4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

一、实验目的

1、直观认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变形发展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正截面破坏过程及最终破坏特征。

3、测量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3、测量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并和计算值进行比较。

4、通过试验,验证梁正截面设计理论中的‘平截面假定’。

二、量测内容

1.量测各级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截面应变。

2.观察裂缝的出现,实测试验梁的开裂荷载。

3.量测试验梁各级荷载下裂缝的宽度和间距,记录试验梁破坏时裂缝的分布情况。4.量测试验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5.观察试验梁的破坏形态,实测试验梁的破坏荷载。

三、试件设计

1、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2、试件设计

试件为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尺寸为120mm×250㎜,梁长2300mm,试验跨度为2000mm,混凝土等级为C30,主筋HRB335,箍筋、架立筋为HPB235,箍筋直径为8mm,架立筋直径为12mm,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5mm。试件分别设计为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其尺寸及配筋分别如图2-1~图2-3所示。为了得到实测混凝土立方强度,需与梁同时制作3组立方体标准试样,同样为了得到受拉钢筋的实测力学性能,受拉钢筋取3个试样(长500mm)。根据材性试验将主要参数列入表2-1。

图2-1 少筋试验梁配筋图

图2-2 适筋试验梁配筋图

图2-3 超筋试验梁配筋图

表中:b—截面宽度;h—截面高度;h o—有效截面高度;f cu—砼立方体抗压强度实测值;f c—砼轴心抗压强度;E c—砼弹性模量;A s—受拉区钢筋面积;f y—钢筋实测屈服强度;σt—钢筋实测抗拉强度;E s—钢筋弹性模量;δ10—钢筋延伸率。

cu

c

f

f2

1

88

.0α

α

=(2-1)

四、试验设备装置与测量仪器

试验设备装置:试验反力刚架、支墩、支座、千斤顶、分配梁、荷载传感器、 量测仪器:CM-1L 系列电阻应变仪、千分表、百分表、读数放大镜及电筒、钢板尺、钢卷尺、应变仪等。

试验梁支承于支座上,支座支承于支墩上,通过千斤顶和分配梁施加荷载,千斤顶的反力由试验反力刚架承受,用荷载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量测荷载,用千分表量测试验梁纯弯段的截面应变,用百分表量测试验梁跨中挠度,用放大镜观察裂缝的出现,用读数放大镜量测裂缝宽度,用钢板尺及钢卷尺量测裂缝间距。

实验装置如图3-4所示

千斤顶

钢筋应变片(片1、片2)

支座

表2

表1

分配梁Ⅰ

支座

Ⅰ-Ⅰ剖面图

片1、2

混凝土应变测点1(5)

压力传感器

表3

片3、4千分表1(5)混凝土应变测点1(6)混凝土应变测点1(7)混凝土应变测点1(8)

千分表2(6)千分表3(7)千分表4(8)

图2-4 钢筋混凝土梁试验装置图

五、试验过程

在进行试验前应认真阅读本试验指导书,复习材料力学试验中的有关知识;了解各种测试设备和测试仪表的性能、原理、操作方法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由教师预先安装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安装试验梁,布置安装试验仪表。 2.记录试验梁编号、量测并记录试验梁尺寸、记录试验梁配筋数量、所用材料的强度指标、千分表安装位置和标距以及经标定的电阻应变仪读数和荷载传感器的转换关系等有关数据,记录试件与加荷装置重量。

3.检查试验仪表并调整仪表初读数。电阻应变仪预热至少15分钟再调零,注意

应变仪灵敏系数指示值与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应相同。百分表、千分表要检查预压值是否正确,长短针指示位置应配合一致。

4.根据试验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数量和实测的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值,按有关公式估算出裂弯矩cr M 、破坏弯矩u M ,相应地计算出裂载荷2cr P 、破坏荷载2u P 。 出裂弯矩cr M 按公式(2-2)计算

01207.055.1W f h M tk cr ??? ?

?

+= (2-2)

其中:h 为梁截面高度,当截面高度mm h 400<时,取mm h 400=,当截面高度

mm h 1600>时,取mm h 1600=;tk f 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0W 为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5、确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荷载。根据混凝土、钢筋的设计强度,计算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抵抗弯矩,并计算出相应的设计荷载2P 。

6、首先进行预加载。进行1-3次预加载,预荷载值取出裂荷载2cr P 的30%。预载时,测读数据,注意观察试件、加荷装置、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去预荷载,排除故障,仪表重新调零或记录初读数。应特别注意:预载值中应包括试件的自重和加荷设备重量。

7.正式试验,分级加荷。利用荷载传感器进行控制,取设计荷载的20%为第一级荷载,试件的自重和加荷设备重量等应作为第一级荷载的一部分;在接近出裂荷载时应加密,取设计荷载的5%为荷载增量;试件块破坏时,亦应适当加密。每次都要读数。开始加荷,每级荷载加到后,持荷约3-5分钟后读数。在试验梁上发现第一条裂缝后,在试验梁表面对裂缝进行标记,记录裂缝出现前一级荷载下的电阻应变仪读数。在每级加载后的间歇时间内,认真观察试验梁上原有裂缝的发展和新裂缝的出现等情况并进行标记,记录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千分表读数。

8.继续加载,当所加荷载约为破坏荷载值的60%~70%时,用读数放大镜测读最大裂缝宽度和用直尺量测裂缝间距并记录。

9.加载至试验梁破坏,千分表及百分表梁破坏前拆除,防止损坏,抢时间记录电阻应变仪读数。

10.卸载。记录试验梁破坏时裂缝的分布情况。

六、试验结果分析及试验报告

(一)试验基本情况及有关参数

用图、表说明自己所在小组试验梁的尺寸、配筋、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h

0加荷简图,梁正截面试验仪表布置图。

试件编号: ,制作日期: ,试验日期:

加荷简图:

加荷装置及梁自重:

梁正截面试验仪表布置图:

(二)试验分级加载值

试验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计算好2P值的各级荷载值,每个数值减去梁自重和加

荷装置的重量,即为千斤顶应加的每级荷载值。

试验机应加的荷载值=2P ×荷载等级-自重lq 8

6

-加荷设备重量

(三)、试验记录

1、电阻应变仪量测得到的受拉钢筋应变实测记录

表2-4 电阻应变仪测定应变记录表(×10-6)

2、试验梁整体挠度测试记录

利用百分表测定梁整体挠度,数据记录填入表2-5。

表2-5 百分表测定挠度记录表(单位:mm)

3、千分表记录表

表2-6 千分表记录表(单位:mm)

4、试件裂缝分布图

用裂缝展开图表示试验梁裂缝出现及展开过程,裂缝间距等。

图 2-5 裂缝分布图

表2-7 裂缝过程记录表

梁正面

梁 底

梁背面

开发环境实验实验指导书模板

开发环境实验实验 指导书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1

编写者: 邵欣欣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

目录 实验一: 开发环境实验.................................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1 学时..............................................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3 实验环境 4 准备工作 5 实验内容 6 实验步骤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7 思考题............................................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实验一: 开发环境实验 1 学时 2 学时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会安装JDK、Eclipse 软件, 学会配置环境变量 3 实验环境 windows 操作系统能正常运行 4 准备工作 将JDK 、Eclipse 软件下载到本地机 5 实验内容 安装JDK、Eclipse软件,配置环境变量,Eclipse软件的使用 6 实验步骤 一、JDK 安装

Java 2 SUE, SE vl. 4. 2 - License License Agreement Please read the Folio海ng license agreement carefully. Sim Miciosystcms, Iiix. Biriaiy Cade License A^i eemcnt for the JAX A? 2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J2SDK)? STANDARD EDITION, VERSION 1.4.2_X SUN MICROSYSTEMS, INC. fSUN") IS WILLING TO LICENSE ITTF mKNTTFTFB RPTnW TO YOTI ONT.Y TTPON ? t^cept the terms in the iicense agreernentj {开山not m 穴屮ths wnns n i tfw 仪訓泻 Next >Cancel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和实测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111-副本

课程专题实验报告 (1)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小组成员:涛,敏 学号:0,0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2-1班 指导教师:房建东 成绩: 2014年5月25日

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专题设计任务书(1)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班级:电子12-1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学号:涛 0敏0

实验观察R B 、R C 等参数变化对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R B 、R C 等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 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 SS —7802 3、 交流毫伏表 V76 4、 模拟电路实验箱 TPE —A4 5、 万用表 VC9205 四、实验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I E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C -I C (R C +R E )

图1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图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 C C CC R U U 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五.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在Multisim中构建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a)所示,电路中晶体管采用FMMT5179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可在仿真电路中接入虚拟数字万用表,分别设置为直流电流表或直流电压 表,以便测量I BQ 、I CQ 和U CEQ ,如图所示。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 XX建筑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教研室 2009年3月

实验一、学习数字通信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软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ystemView软件,学习数字通信系统SystemView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实际的仿真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掌握软件设计和仿真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 SystemView是美国ELANIX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用于系统仿真分析的可视化软件工具。使用它,用户可以用图符(Token)去描述自己的系统,无需与复杂的程序语言打交道,不用写代码即可完成各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利用SystemView,可以构造各种复杂的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和各种多速率系统,它可用于各种线性或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SystemView的图符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还可进行CDMA通信系统和数字电视业务的分析;用户还可以自己用C语言编写自己的用户自定义库。 SystemView能自动执行系统连接检查,给出连接错误信息或尚悬空的待连接端信息,通知用户连接出错并通过显示指出出错的图标。 在系统设计和仿真方面,SystemView还提供了一个真实而灵活的窗口用以检查、分析系统波形,也可完成对仿真运行结果的各种运算、频谱分析、滤波。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1.安装SystemView,对该软件有一个感性认识

根据SystemView安装软件说明,在电脑上安装SystemView软件。 2.了解SystemView设计窗口 启动SystemView后就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系统设计窗口。它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滚动条、提示栏、图符库和设计窗工作区。其中设计窗口工作区是用于设置、连接各种图符以创建系统,进行系统仿真等操作;提示栏用于显示系统仿真的状态信息、功能快捷键的功能信息提示和图符的参数显示;滚动条用于移动观察当前的工作区域。当鼠标器位于功能图符上时,则该图符的具体参数就会自动弹出显示。 3.了解SystemView图符库 SystemView的图标库可分为3种,即基本库、专业库以及用户扩展库。分别了解相关图库的功能,便于后续设计使用。 4.了解SystemView分析窗口

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万用表原理及应用 实验二电路中电位的研究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 实验四典型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五变压器的原副边识别与同名端测试

实验一万用表原理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万用表的面板结构以及各旋钮各档位的作用。 2、掌握万用表测电阻、电压、电流等电路常用量大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万用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万用表分为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从外观上万用表由万用表表笔及表体组成。从结构上是由转换开关、测量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显示部分组成。指针万用表外观图见后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做表头,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就会有电流指示。但表头不能通过大电流,因此通过在表头上并联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万用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如若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测量不准确且极易损坏。 1)直流电流表:并联一个小电阻 2)直流电压表:串联一个大电阻 3)交流电压表:在直流电压表基础上加入二极管 4)欧姆表

2、万用表的使用 (1)熟悉表盘上的各个符号的意义及各个旋钮和选择开关的主要作用。 (2)使用万用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即在没有被测电量时,使万用表指针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位置上。 (3)选择表笔插孔的位置。 (4)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和大小,选择转换开关的档位和量程,找出对应的刻度线。 (5)测量直流电压 a.测量电压时要选择好量程,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然后逐步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b.将转换开关调至直流电压档合适的量程档位,万用表的两表笔和被测电路与负载并联即可。 c.读数: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6)测直流电流 a.将万用表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合适的量程档位,量程的选择方法与电压测量一样。 b.测量时先要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到“-”的方向,将万用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即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如果将万用表与负载并联,则因表头的内阻很小,会造成短路烧坏仪表。 c.读数: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7)测电阻 a.选择合适的倍率档。万用表欧姆档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所以倍率挡的选择应使指针停留在刻度较稀的部分为宜,且指针接近刻度尺的中间,读数越准确。一般情况下,应使指针指在刻度尺的1/3~2/3之间。

工程制图实验指导书模板

工程制图实验指导 书

《工程制图》实验指导书

目录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基本操作及基本绘图命令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 Auto CAD 样板文件制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平面图形的编辑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尺寸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三视图的绘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轴测图的绘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综合绘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用Auto CAD绘制零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用Auto CAD绘制装配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三维建模( 自学, 不作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原理实验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王向展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原理 实验名称: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科技实验大楼606 实验时间: 2017年6月12日 2017年6月12日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一、实验名称: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原理 1、转换速率(SR):也称压摆率,单位是V/μs。运放接成闭环条件下,将一个阶跃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运放的输出上升速率。 2、开环增益:当放大器中没有加入负反馈电路时的放大增益称为开环增益。 3、增益带宽积:放大器带宽和带宽增益的乘积,即运放增益下降为1时所对应的频率。 4、相位裕度:使得增益降为1时对应的频率点的相位与-180相位的差值。 5、输入共模范围:在差分放大电路中,二个输入端所加的是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叫共模信号,此信号的范围叫共模输入信号范围。 6、输出电压摆幅:一般指输出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图 1两级共源CMOS运放电路图 实验所用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有多个电流镜结构,M1、M2构成源耦合对,做差分输入;M3、M4构成电流镜做M1、M2的有源负载;M5、M8构成电流镜提供恒流源;M8、M9为偏置电路提供偏置。M6、M7为二级放大电路,Cc为引入的米勒补偿电容。 其中主要技术指标与电路的电气参数及几何尺寸的关系:

转换速率:SR=I5 I I 第一级增益:I I1=?I I2 I II2+I II4=?2I I1 I5(I2+I3) 第二级增益:I I2=?I I6 I II6+I II7=?2I I6 I6(I6+I7) 单位增益带宽:GB=I I2 I I 输出级极点:I2=?I I6 I I 零点:I1=I I6 I I 正CMR:I II,III=I II?√5 I3 ?|I II3|(III)+I II1,III 负CMR:I II,III=√I5 I1+I II5,饱和 +I II1,III+I II 饱和电压:I II,饱和=√2I II I 功耗:I IIII=(I8+I5+I7)(I II+I II) 四、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基于微电子技术应用背景和《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设置及其特点而设置,为IC设计性实验。其目的在于: 根据实验任务要求,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自主完成相应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掌握基本的IC设计技巧。 学习并掌握国际流行的EDA仿真软件Cadence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电路的模拟仿真。 五、实验内容 1、根据设计指标要求,针对CMOS两级共源运放结构,分析计算各器件尺寸。 2、电路的仿真与分析,重点进行直流工作点、交流AC和瞬态Trans分析,能熟练掌握各种分析的参数设置方法与仿真结果的查看方法。 3、电路性能的优化与器件参数调试,要求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 2 实验二、通频带展宽----------------------------------------------5 实验三、LC与晶体振荡器 ---------------------------------------- 8 实验四、幅度调制与解调---------------------------------------- 18 实验五、集成乘法器混频实验 ----------------------------------- 19实验六、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22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预习教材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相应章节。 三、实验原理说明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基本原理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是构成无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用是放大 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为使放大信号不失真,放大器必须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无线电接收机中的高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高频窄带小信号放大电路。窄带放大电路中,被放大信号的频带宽度小于或远小于它的中心频率。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心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几。因此,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大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它主要由放大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用于放大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子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用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本实验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在分析时,主要用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心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大电路一般采用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大电路,它只有一个LC 回路,调谐在一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中心频率为f0 带宽为Δf=f2-f1 图1-1. 单调谐放大电路 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用双调谐放大电路,其电路如图12-2所示。双调谐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大回路所组成。它们的谐振C Ec 1 f 0.707 02 1 u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实验指导书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概述 (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一般包括放大系统、光路系统和机械系统三部分,其中放大系统 是显微镜的关键部分。 1、放大系统 (1)显微镜放大成象原理 显微镜放大基本原理如图1-1所示。 由图可见,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由物镜和目镜共同完成。物体AB位于物镜的焦点F1以外, 经物镜放大而成为倒立的实象A1B1,这一实象恰巧落在目镜的焦点F2以内,最后由目镜再次放大为一虚象AR,人们在观察组织时所见到的象,就是经物镜、目镜两次放大,在距人眼约150mn明视距离处形成的虚象。 由图1-1可知: 物镜的放大倍数皿物=上二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镜的放大倍数皿目= 4禺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M=M物XM目=^1-' 说明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M等于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当前普通光学金 相显微镜最高有效放大倍数为1600~倍,常见放大倍数有100、450倍和650倍。 另外,参照图1-1。如果忽略AB与F i、AiB与F2间距,依相似三角形定理可求出: M物=厂=:「- 式中,D为光学镜筒长度;f为物镜焦距。 因光学镜筒子长度为定值,可见,物镜放大倍数越高,物镜的焦距越短,物镜离物体越 近。 (2)透镜象差 透镜在成象过程中,由于受到本身物理条件的限制,会使映象变形和模糊不清。这种象的缺陷称为象差。在金相显微镜的物镜、目镜以及光路系统设计制造中,虽将象差尽量减少到很小的范围,但依然存在。象差有多种,其中对成象质量影响最大的是球面象差、色象差和象域弯曲三种。 一.1) 球面象差 由于透镜表面为球面,其中心与边缘厚度不同,因而来自一点的单色光经过透镜折射后靠近中心部分的光线偏折角度小,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聚集;而靠近边缘处的光线偏折角度大,在离透镜较近的位置聚集,因而必然形成沿光轴分布的一系列的象,使成象模糊不清,这种现象胜负为球面象差。球面象差主要靠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所级成的透镜级来减小。另外,经过加光栏的办法,缩小透镜成象范围,也能够减小球面象差的影响。 二.2) 色象差 色象差与光波波长有着密切关系。当白色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经过透镜时,因其折射角度不同而引起象差。波长愈短,折射率愈大,其焦点愈近;波长愈长,折射率愈小,则焦点愈远,因而不同波长的光线,不能同时在一点聚集,致使映象模糊,或在视场边缘上见到彩

WDT-IIIC综合实验指导书

第三章一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 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 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 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 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

电路综合实验(一)

电路综合实验(1) 实验指导书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张秦艳蒋兰周慧玲 2010-12-1

绪 论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配合《模拟电子技术》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基本实验技能,通过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较为复杂的功能电路,培养学生电路设计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验安排 绪论 1学时 主要内容:课程简介、实验安排、成绩评定、实验报告要求、电子实验测量与误差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与使用 1学时 主要内容: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熟悉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确调整方法和相关参数的方法;仪器使用考核。 实验二、含源一端口网络 2学时 主要内容:验证戴维南定理,测定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和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实验三、频率特性 2学时 主要内容:研究RC电路的频率特性,初步了解文氏电路和双T网络。 实验四、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2学时 主要内容: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 V,r i,r 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实验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时 主要内容: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 实验六、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 2学时 主要内容:掌握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调整、测试方法;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实验七、综合电路设计 4学时 主要内容:设计一放大器,放大器电压增益>=60dB、输入正弦信号电压有效值<10m V,电压增益可手动调节。 三、成绩评定 考核采取闭卷、提交实验报告设计和展示设计电路的方式;课程总成绩评定:仪器考核(10%)+

计算机硬件实验指导书模板

第一部分EL实验系统的结构 EL-l微机实验教学系统由功能实验板、可选的CPU板、二块小面包板三部分构成, 可安装在45*30*10cm的实验箱内。总框图如下: 面包板: 1)通用面包板 2)金属圆孔组成的通用实验板 CPU板: 1)8086 PC总线板 2)8086 CPU板 3)8051 CPU板 4)8098 CPU板 5)80C198 CPU板 功能实验板: 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接口电路组成, 它们是: D/A电路、A/D电路、发光二极管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RAM/ROM电路、简单I/O电路、8253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电路、8255并行接口电路、总线驱动电路、8279接口电路、单脉冲发生器、LED显示电路、键盘电路、复位电路、8250串行接口电路。 ( 一) 功能实验板结构

1、输出显示电路 1)数码显示电路。 该电路由6位共阴极数码管, 3片75452, 2片74SL07组成, 74LS07为段驱动器, 相应输入插孔为CZ4。75452为位驱动器, 相应输入插控为CZ3(LD1, LD2, LD3, LD4, LD5, LD6)。 2)LED灯显示电路。 该电路由2片74LS04, 12只发光二极管( 红、绿、黄各4只) 组成。12只二极管相应的输人插孔为CZ2(LI1, LI2, LI3, LI4, LI5, LI6, LI7, LI8, LI9, LI10, LIl1, LIl2) 2、信号发生电路 1)开关量输入电路: 该电路由8只开关组成, 每只开关有两个位置, 一个位置代表高电平, 一个位置代表低电平。该电路的输出插孔为CZl(Kl, K2, K3, K4, K5, K6, K7, K8)。 2)时钟输入电路: 该电路由1片74LSl6l组成: ·当CPU为PC总线时, 输入时钟为AT总线的CLK, ·当CPU为805l、8098、80C198时, CLK的输入时钟为晶振频率, ·当CPU为8086时, CLK是2MHz。 输出时钟为该CLK的2分频(CLK0), 4分频(CLKI), 8分频(CLK2), 16分频(CLK3), 相应输出插孔CZ47(CLK0, CLKl, CLK2,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19 Multisim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 用Multisim 的仿真软件对数字电路进行仿真研究。 2.实验内容 实验19.1 交通灯报警电路仿真 交通灯故障报警电路工作要求如下: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在下 列情况下属正常工作,即单独的红灯指示、黄灯指示、绿灯指示及黄、绿灯 同时指示,而其他情况下均属于故障状态。出故障时报警灯亮。 设字母R 、Y 、G 分别表示红、黄、绿三个交通灯,高电平表示灯亮, 低电平表示灯灭。字母Z 表示报警灯,高电平表示报警。则真值表如表 19.1所示。 逻辑表达式为:RY RG G Y R Z ++= 若用与非门实现,则表达式可化为:RY RG G Y R Z ??= Multisim 仿真设计图如图19.1所示: 图19.1的电路图中分别用开关A 、B 、C 模拟控制红、黄、绿灯的亮暗,开关接向高电平时表示灯亮,接向低电平时表示灯灭。用发光二极管LED1的亮暗模拟报警灯的亮暗。另外用了一个5V 直流电源、一个7400四2输入与非门、一个7404六反相器、一个7420双4输入与非门、一个500 表19.1 LED_red LED1 图19.1

欧姆电阻。 在模拟实验中可以看出,当开关A、B、C中只有一个拨向高电平,以及B、C同时拨向高电平而A拨向低电平时报警灯不亮,其余情况下报警灯均亮。 实验19.2数字频率计电路仿真 数字频率计电路(实验13.3)的工作要求如下:能测出某一未知数字信号的频率,并用数码管显示测量结果。如果用2位数码管,则测量的最大频率是99Hz。 数字频率计电路Multisim仿真设计图如图19.2所示。其电路结构是: 用二片74LS90(U1和U2)组成BCD码100进制计数器,二个数码管U3和U4分别显示十位数和个位数。四D触发器74LS175(U5)与三输入与非门7410(U6B)组成可自启动的环形计数器,产生闸门控制信号和计数器清0信号。信号发生器XFG1产生频率为1Hz、占空比为50%的连续脉冲信号,信号发生器XFG2产生频率为1-99Hz(人为设置)、占空比为50%的连续脉冲信号作为被测脉冲。三输入与非门7410(U6A)为控制闸门。 运行后该频率计进行如下自动循环测量: 计数1秒→显示3秒→清零1秒→…… 改变被测脉冲频率,重新运行。

乐高实验指导书1

创新综合实验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总览 (3) 第二部分综合实验 (6) Lab1 光电传感器自动跟踪小车 (6) Lab2 光电传感器测距功能测试 (8) Lab3 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应用 (12) Lab4 超声波传感器测试 (13) Lab5 超声波传感器位移传感应用 (17) 第三部分创新实验 a)双轮自平衡机器人; b)碰触传感机器人设计(基于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平台); c)寻线机器人的仿真和建模及实例(基于Lejos-Osek 设计一个机器人的实例); d)自己提出一个合理的项目

第一部分 课程总览 1.目的与意义 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综合设计能力是当前高等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工科院校的实验课程正经历着从“单一型”“验证型”向“设计型”“开放型”的变革过程。我院测试及控制类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涵盖了机械设备及加工过程测试控制相关的电子电路、传感器、信号处理、接口、控制原理、测控计算机软件等理论及技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但目前各课程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孤立、分散、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为促进机械工程学科学生对于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工程创新设计能力、促进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本机电一体化创新综合实验以丹麦乐高(LEGO)公司教育部开发的积木式教学组件-智力风暴( MINDSTORMS)为基础进行。 采用LEGO MINDSTORMS 为基础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并根据我院测试及控制类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设计多层次的综合创新实验设计项目,具有技术综合性和趣味性以及挑战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综合能力和进取精神;可使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对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均有直观的认知并掌握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的综合分析设计能力。 2.实验基础 2.1 LEGO MINDSTORMS 控制器硬件 要求认识和理解RCX、NXT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设备及接口,DCP传感器及接口,并熟练进行连接与操作。 2.2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软件 ?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基础 ?VPL编程 ?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软件 ?Robolab软件 ?NXT软件 ?Matlab等等 2.3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编程以自学为主 参考书: a)LEGO快速入门 b)乐高组件和ROBOLAB软件在工程学中的应用 c)ROBOLAB2.9编程指南 d)ROBOLAB研究者指南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实验指导书模板2

请大家按照以下要求更改自己负责的实验(实训)指导书 一、最大标题1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两个空格 二、最大标题2 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1.5倍行距两个空格 三、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顶格 四、正文宋体小四常规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 五、正文页边距左、右、上2.5cm。下2.1cm 六、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是内容不能出错,前后语句要连贯,意思表达完成。 2.标点符号要使用准确。 3.每个结束句子后面要有句号。 4.所有标题号手动输入,不能自动生成。 5.标题级别:一、(一)1.(1)① 七、请大家在群里原文件更改,更改后的文件写上姓名+负责课程(王旭霞+人体解剖学) 八、附件一、附件二模板。

实验指导书模板二: 第二部分内科护理学(最大标题1) 实训一胸腔穿刺术(最大标题2) 一、实训目的(一级标题) (一)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抽取积液检查,协助病因诊断。(二级标题) (二)胸腔内大量积液或积气者,抽取积液或积气,以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增厚。 (三)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人药物者。 二、实训仪器 (一)胸腔穿刺包:内含弯盘2个、尾部连接乳胶管的16号和18号胸腔穿刺针各1根、中弯止血钳4把孔巾1块、巾钳2把、棉球10个纱布2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留置小瓶5个。 (二)消毒用品:2.5%碘酊和75%酒精,或0.5%碘伏。 (三)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5ml。 三、实训内容 (一)患者体位抽液时,协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放椅背上或取坐位,使用床旁桌支托;亦可仰卧于床上,举起上臂;完全暴露胸部或背部。如患者不能坐直,还可来用侧卧位,床头抬高30°抽气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二)穿刺部位一般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气胸者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前线第4-5肋间隙进针。 (三)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术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部麻醉处沿下位肋骨上缘缓慢刺人胸壁直达胸膜。连接注射器,在助手协助下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穿刺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脏层胸膜,并注意保持密闭,防止发生气胸。术毕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穿刺点后,覆盖无菌敷料,稍用力压迫容刺部位片刻。 四、注意事项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穿刺目的操作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做好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仿真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集成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 (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1.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的通频带; 2.比较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在开环和闭环时的差别; 3.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1)基本概念: 1.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的措施称为反馈。 若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若反馈存在于直流通路,则称为直流反馈;若反馈存在于交流通路,则称为交流反馈。 2.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则称之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流,则称之为电流反馈。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形式相叠加,称为串联反馈;以电流形式相叠加,称为并联反馈。 3.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时,“有无反馈”决定于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否存在反馈支路。“直流反馈或交流反馈”决定于反馈支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正负反馈”的判断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并联反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4.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可以改善放大电路多方面的性能: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该放大电路由两级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器组成,在末级的输出端引入了反馈网路C f 、R f2和R f1,构成了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R110kΩ R2100kΩ R3 10kΩ R43.9kΩ R53.9kΩ R63.9kΩ R7200kΩ R81kΩ R94.7kΩR10300kΩ U1A LM324N 3 2 11 41 U1C LM324N 10 9 11 4 8 C110uF C210uF C3 10uF J1 Key = Space J2 Key = A VCC 10V VEE -10V 1 4 10 8 11 12 13 7 3 6 5VEE VCC 2 9

综合实验试验指导书(一)

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学生实验守则 1、实验前应认真按教师布置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2、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经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各种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不能马虎的抄袭。实验完毕必须整理好本组实验仪器,并经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后,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处理数据,细心制作图表,做好实验报告。不符合要求者,应重做。 3、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高声喧哗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乱抛纸屑杂物,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不准穿背心、裤衩、拖鞋(除规定须换专业拖鞋外)或赤脚进入实验室。 4、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5、爱护国家财物。节约水电和药品器材,不得动用他组的仪器、工具材料。凡损坏仪器、工具者应检查原因,填写报损单,并依照管理办法赔偿损失。 前言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试验课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试验前认真预习指导书和课本有关内容,同时应复习其它已学有关课程的有关章节,充分了解各个试验的目的要求、试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计算。一些控制值的计算工作,试验前必须做好。 2、较大的小组试验,应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整个试验过程,直至全组试验报告都上交后卸任,小组各成员必须服从小组长和指导教师的指挥,要明确分工,协调工作,不得擅离各自的岗位。 3、试验开始前。必须仔细检查试件和各种仪器仪表是否安装稳妥,荷载是否为零,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要经指导教师检查通过后,试验才能开始。 4、试验时应严肃认真,密切注意观察试验现象,及时加以分析和记录,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试验的每一步骤和每一个数据。 5、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非试验用仪器设备不要乱动;试验用仪器、仪表、设备,要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遇有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6、试验中要小心谨慎,不要碰撞仪器、仪表、试件和仪表架等。 7、试验结束后,要及时卸下荷载,使仪器、设备恢复原始状态,以后小心卸下仪器、仪表,擦净、放妥、清点归还,经教师认可并把试验记录交教师签字后离开。 8、试验资料应及时整理,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除小组分工由别人记录的原始数据外,严禁抄袭。 9、试验报告要求原始记录齐全、计算分析正确、数据图表清楚。 10、经教师认可,试验也允许采用另外方案进行。 试验一量测仪器的参观与操作练习

电路综合实验指导书

电路综合实验指导书 光学不练,枉费时间。 学习做到:心到、眼到、口到、用到。 本实验装置可对同学们参加电子大赛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 1. 互感及变压器实验 1.1. 测量变比 拿到实验变压器后,接上保险装置,如图1-1 (不接Aa 之间的联线),测量输入U AX 与 输出电压U ab 、U ao 、U ob 。 问:变压器的变比有几种,分别是多少? 1.2. 测出同名端 1.2.1 用电池、发光二极管法 如图1-2,将红绿发光二极管反并联接到变压器原边。根据开关通与断时发光二极管的闪亮,便可判断同名端。如果开关接通时,绿灯亮,侧a 与原边的那一端是同名端?为什么开关通与断时,总有一灯闪亮? *1.2.2 用电池电表法 如图1-2,电表用指针式万用表的mA 档。根据开关闭合与断开时表针的摆动方向便可判断同名端。 如果开关断开时,发光二极管不亮,侧A 与a 是同名端否? 1.2.3用电压叠加法 如图1-1,将变压器低压侧一端a 与高压侧一端A 连接,高压侧接30V 交流电压。测量XA 、ab 、Xo 与Xb 之间的电压,以此,确定那些端是同名端。如果U Xb =U XA +U ab ,侧A 与a 是同名端否? 1.3. 测量变压器原边的直流电阻 先用万用表欧姆档测一次,再用直流12V 电源,欧姆定律测一次。 1.4. 把变压器原边作为一实际电感器看,测量并计算其电感量。 根据实验1.3已知的电阻值及测量电路图2可计算其电感量。 将上述测量与计算结果填于表1中。 2. 将交流电变直流电 图3中D1-D4是4个整流二极管IN4007。整流二极管有单方向导电性,如D1它能使电流从a 流到c ,但不能反向流,这样就形成了图3的将交流电变直流电的电路。根据图3及表2中要测量的内容,将数据测量后填入其中。根据表2中的测量数值,计算被测交流电的峰值,再利用电路理论分析上述直流电压的数值是有效值?还是平均值? 问:那些量是直流量?那些量是交流量?直流量是有效值还是平均值?根据测量数据及数学推导验证之,计算值填于表2中,表2中最后两项说明了什么问题? 表2 3. 验证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图2 图1-1 变压器同名端判断 图1-2 变压器同名端判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